CN112208185A - 一种应用于板材压合设备的矫正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板材压合设备的矫正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08185A
CN112208185A CN202011057133.4A CN202011057133A CN112208185A CN 112208185 A CN112208185 A CN 112208185A CN 202011057133 A CN202011057133 A CN 202011057133A CN 112208185 A CN112208185 A CN 1122081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rntable
feeding layer
connecting rod
shaft
electric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5713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08185B (zh
Inventor
姚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jiagang Shengjia New Building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ngjiagang Shengjia New Building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jiagang Shengjia New Building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ngjiagang Shengjia New Building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5713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0818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081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081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081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081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0046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aspects of the apparatu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7WORKING OR PRESERVING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 NAILING OR STAPLING MACHINES IN GENERAL
    • B27DWORKING VENEER OR PLYWOOD
    • B27D1/00Joining wood veneer with any material; Forming articles thereby; Preparatory processing of surfaces to be joined, e.g. scoring
    • B27D1/04Joining wood veneer with any material; Forming articles thereby; Preparatory processing of surfaces to be joined, e.g. scoring to produce plywood or articles made therefrom; Plywood sheets
    • B27D1/08Manufacture of shaped articles; Presses specially designed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sing technique, e.g. using action of vacuum or fluid press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using adhesi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8/00Ancillary operations in connection with laminating processes
    • B32B38/18Handling of layers or the laminate
    • B32B38/1825Handling of layers or the lamin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trol o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devices for tensioning, stretching or regist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板材压合设备的矫正装置,涉及板材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矫正合料机构、双层进料机构。通过上挡块、下挡块阻挡板材,确定板材最初的位置,使得之后第一吸盘组件与第二吸盘组件旋转到板材相对应位置后,均能吸取不同板材的相同位置,再通过第一磁条或第二磁条与磁柱的作用,控制上盘轴与下盘轴可相对旋转或相互限制转动角度与方向,因此,一方面即使上进料层与下进料层上下中心不对应,也能够使上连接杆与下连接杆旋转到上进料层与下进料层的各自中心上,另一方面避免上转盘与下转盘复位后相对发生偏移,使得上转盘下的板材与下转盘上的板材发生错位,有利于提高所吸取板材之间相对位置准确性,无需贴合后矫正。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于板材压合设备的矫正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板材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板材压合设备的矫正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等领域,一些用于组装的板材之间,或者建设用的板材之间需要经过压合才能使用。
现有的板材压合设备在对板材压合前需要通过喷嘴单元向其中一板材喷射粘结剂,之后再将另一板材贴合到具有粘结剂的板材上,然后通过限位模块对两块板材的端面进行调节,以使两块板材的四个端面分别平齐,最后再通过压辊单元将板材进行压合。目前的板材压合设备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理由是对两块板材进行调节矫正时,是在两板材贴合之后,这就导致两板材的相对移动需要受到较大的推力,相对于厚度较薄弱的板材而言,受到限位模块的推动时,很容易在板材的接触面留下印痕,影响加工质量,而相对于柔性板材而言,受到限位模块的推动时,较为容易使得柔性板材略微隆起,同样会影响加工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之一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在两板材贴合之后进行调节矫正,导致板材留印或隆起,影响加工质量的问题。
本发明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应用于板材压合设备的矫正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之一,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板材压合设备的矫正装置,其中,包括:矫正合料机构、双层进料机构、喷涂机构。
矫正合料机构,所述矫正合料机构具有:外筒、上转盘、上连接杆、上电缸、第一吸盘组件、下转盘、下连接杆、下电缸、第二吸盘组件。
所述上转盘活动安装在所述外筒上端,所述上连接杆安装在所述上转盘上,所述上电缸安装在所述上连接杆上,所述第一吸盘组件与所述上电缸的推杆相连。
所述上转盘下具有上盘轴,所述上盘轴穿入所述外筒中,所述上盘轴具有对接口。
所述下转盘活动安装在所述外筒下端,所述下转盘下具有下盘轴,所述下盘轴穿入所述外筒中,所述下盘轴与所述上盘轴呈凹凸活动连接,所述下盘轴具有容纳口,所述容纳口与所述对接口相互对应。
所述容纳口与所述对接口处具有自由活动的磁柱,所述磁柱朝外一端为N极,所述外筒内壁上交替嵌有第一磁条与第二磁条,分布在所述外筒内左右两侧的所述第一磁条与所述下盘轴的相对端为N极,分布在所述外筒内前后两侧的所述第二磁条与所述下盘轴的相对端为S极。
所述上连接杆安装在所述下转盘上,所述上电缸安装在所述下连接杆下,所述第二吸盘组件与所述下电缸的推杆相连。
所述双层进料机构设置在所述矫正合料机构侧端,所述双层进料机构分为上进料层与下进料层,所述上进料层上设有上挡块,所述下进料层设有下挡块,所述下进料层还设有用于使得所述下电缸的推杆通过的缺口。
所述喷涂机构安装在所述上进料层下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实施例在使用时,通过上进料层与下进料层运输相同尺寸规格的板材,在下进料层对板材运送过程中,通过喷涂机构对下进料层上的板材进行喷射粘结剂。当板材被上挡块、下挡块阻挡后,控制矫上转盘、下转盘转动,继而驱动上连接杆、下连接杆旋转到上进料层上与下进料层下,在上转盘与下转盘旋转的同时,上转盘的上盘轴与下转盘的下盘轴相对于外筒进行转动,对接口与容纳口旋转至与第一磁条相对位置后,第一磁条与对接口和容纳口处的磁柱发生反应,磁柱被吸入至容纳口,此时,上盘轴与下盘轴可相对旋转,因此,即使上进料层与下进料层上下中心不对应,也能够使得上转盘与下转盘带动上连接杆与下连接杆旋转到上进料层与下进料层的各自中心上。
启动上电缸、下电缸,通过上电缸与下电缸的推杆各自推动其安装处的第一吸盘组件与第二吸盘组件对上进料层与下进料层板材进行吸取,之后,上电缸带动第一吸盘组件以及第一吸盘组件下的板材复位。
然后再次控制上转盘与下转盘复位,复位过程中,下转盘位置的下电缸推杆顺着下进料层的缺口移出复位,同时,上盘轴与下盘轴也进行复位,此时的对接口与容纳口重新与第二磁条对应,第二磁条与容纳口处的磁柱发生反应,磁柱被推入至对接口和容纳口处,使得上盘轴与下盘轴相互限制转动角度与方向,避免上转盘与下转盘相对发生偏移,使得上转盘下的板材与下转盘上的板材发生错位。
最后,启动上电缸与下电缸的推杆板材相互贴合,便于板材压合设备对贴合完后的板材进行压合。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上进料层具有上传送辊,所述上传送辊用于运送板材,所述上传送辊前后侧具有上定位气缸。
更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上进料层上安装有限制所述上转盘旋转角度的上限位板。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下进料层具有下传送辊,所述下传送辊用于运送板材,所述下传送辊前后侧具有下定位气缸。
更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下进料层下安装有限制所述下转盘旋转角度的下限位板。
上进料层与下进料层的板材通过上定位气缸与下定位气缸同步推动进行定位,在上挡块与下挡块配合下,使得板材的中心与上进料层或下进料层相互对齐,之后在上连接杆与下连接杆转动过程,通过上限位板与下限位板对上连接杆与下连接杆进行阻挡,使得上连接杆的第一吸盘组件、下连接杆的第二吸盘组件与相对的上进料层、下进料层中心对应。提高每块板材与上进料层、下进料层的相对中心位置。避免板材贴合后还需进行矫正。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喷涂机构具有用于向所述下进料层上的板材进行喷射粘结剂的喷嘴。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上转盘与所述下转盘通过动力装置控制旋转。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应用于板材压合设备的矫正装置还包括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设置在所述矫正合料机构的前端,所述输送机构上具有输送板材的输送辊。在板材贴合完成后,通过上电缸与下电缸的配合使得板材的前端下移到输送机构的输送辊上,通过输送机构将贴合好后的板材运输至板材压合设备上进行压合。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吸盘组件与第二吸盘组件结构相同,所述吸盘组件下具有吸盘,所述吸盘通过负压机构实现对板材的吸取。
所述第二吸盘组件具有固定轴和连接轴,所述固定轴凹凸连接所述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与所述下电缸的推杆相连,所述连接轴中具有伸入所述固定轴的定心柱,所述定心柱的端面为半球状(有利于避免定心柱发生偏移卡住),所述半球状上具有环形槽,卷簧设置在所述环形槽中,所述卷簧通过限定柱进行固定,所述限定柱位于所述半球状定心柱侧端。
当固定轴与连接轴发生松动之后,此时,卷簧受力对固定轴进行矫正,使其与连接轴同轴,其中卷筒受到固定轴偏向应力后,卷簧能将变形压力传导至多个限定柱上,通过限定柱的限定,能减小固定轴偏向角度,且卷簧有足够的弹性作用力以及方向作用力(卷绕结构)对固定轴复位矫正,避免贴合板材时发生倾斜,使得板材之间位置发生偏移,有利于提高所吸取板材之间相对位置准确性,避免两板材贴合之后还需调节矫正,导致板材留印或隆起,影响加工质量的问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首先通过双层进料机构的上挡块、下挡块阻挡板材,确定板材最初的位置,使得之后的上转盘与下转盘控制第一吸盘组件与第二吸盘组件旋转到板材相对应位置后,第一吸盘组件与第二吸盘组件都能吸取每块不同板材的相同位置,并且,上转盘与下转盘旋转后,通过第一磁条与磁柱的作用,上盘轴与下盘轴可相对旋转,即使上进料层与下进料层上下中心不对应,也能够使得上转盘与下转盘带动上连接杆与下连接杆旋转到上进料层与下进料层的各自中心上,此外,上转盘与下转盘复位后,通过第二磁条与磁柱的作用,上盘轴与下盘轴相互限制转动角度与方向,避免上转盘与下转盘相对发生偏移,使得上转盘下的板材与下转盘上的板材发生错位,有利于提高所吸取板材之间相对位置准确性,避免两板材贴合之后还需调节矫正,导致板材留印或隆起,影响加工质量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之二,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板材压合设备的矫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双层进料机构的上进料层与下进料层运输相同尺寸规格的板材,在下进料层对板材运送过程中,通过喷涂机构对下进料层上的板材进行喷射粘结剂;
当板材被上进料层的上挡块阻挡和下进料层的下挡块阻挡后,控制矫正合料机构中的上转盘与下转盘转动,继而驱动上连接杆与下连接杆旋转到上进料层上与下进料层下,在上转盘与下转盘旋转的同时,上转盘的上盘轴与下转盘的下盘轴相对于外筒进行转动,在上盘轴对接口与下盘轴容纳口旋转至与第一磁条相对位置后,第一磁条与对接口和容纳口处的磁柱发生反应,磁柱被吸入至容纳口,此时,上盘轴与下盘轴可相对旋转,因此,即使上进料层与下进料层上下中心不对应,也能够使得上转盘与下转盘带动上连接杆与下连接杆旋转到上进料层与下进料层的各自中心上;
之后启动上连接杆上的上电缸与下连接杆下的下电缸,通过上电缸与下电缸的推杆各自推动其安装处的第一吸盘组件与第二吸盘组件对上进料层与下进料层板材进行吸取,其中,上电缸带动第一吸盘组件以及第一吸盘组件下的板材复位;
然后再次控制上转盘与下转盘复位,复位过程中,下转盘位置的下电缸推杆顺着下进料层的缺口移出复位,同时,上盘轴与下盘轴也进行复位,此时的上盘轴对接口与下盘轴容纳口重新与第二磁条对应,第二磁条与容纳口处的磁柱发生反应,磁柱被推入至对接口和容纳口处,使得上盘轴与下盘轴相互限制转动角度与方向,避免上转盘与下转盘相对发生偏移,使得上转盘下的板材与下转盘上的板材发生错位;
最后,启动上电缸与下电缸的推杆板材相互贴合,在板材贴合完成后,通过上电缸与下电缸的配合使得板材的前端下移到输送机构的输送辊上,通过输送机构将贴合好后的板材运输至板材压合设备上进行压合。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进料层与下进料层的板材通过上定位气缸与下定位气缸同步推动进行定位,在上挡块与下挡块配合下,使得板材的中心与上进料层或下进料层相互对齐,之后在上连接杆与下连接杆转动过程,通过上限位板与下限位板对上连接杆与下连接杆进行阻挡,使得上连接杆的第一吸盘组件、下连接杆的第二吸盘组件与相对的上进料层、下进料层中心对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应用于板材压合设备的矫正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应用于板材压合设备的矫正装置的正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矫正合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矫正合料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双层进料机构中下进料层的俯视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应用于板材压合设备的矫正装置的第一运动效果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矫正合料机构的俯视结构运动效果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应用于板材压合设备的矫正装置的第二运动效果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应用于板材压合设备的矫正装置的第三运动效果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应用于板材压合设备的矫正装置的第四运动效果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应用于板材压合设备的矫正装置的另一俯视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吸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
10、矫正合料机构 11、上转盘 111、上盘轴
112、对接口 12、上连接杆 13、上电缸
14、第一吸盘组件 15、下转盘 151、下盘轴
152、容纳口 16、下连接杆 17、下电缸
18、第二吸盘组件 19、磁柱 191、第一磁条
192、第二磁条
20、双层进料机构 21、上进料层 211、上挡块
22、上传送辊 23、上定位气缸 24、上限位板
25、下进料层 251、下挡块 252、缺口
26、下传送辊 27、下定位气缸 28、下限位板
30、喷涂机构 31、喷嘴
40、输送机构 41、输送辊
181、固定轴 182、连接轴 183、定心柱
184、卷簧 185、限定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中”“上”、“下”、“左”、“右”、“内”、“外”、“顶”、“底”、“侧”、“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一”、“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出于简明和说明的目的,实施例的原理主要通过参考例子来描述。在以下描述中,很多具体细节被提出用以提供对实施例的彻底理解。然而明显的是。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这些实施例在实践中可以不限于这些具体细节。在一些实例中,没有详细地描述公知应用于板材压合设备的矫正方法和结构,以避免无必要地使这些实施例变得难以理解。另外,所有实施例可以互相结合使用。
实施例一:
一种应用于板材压合设备的矫正装置,其中,如图1所示,包括:矫正合料机构10、双层进料机构20、喷涂机构30。
如图2-4所示,矫正合料机构10,矫正合料机构10具有:外筒、上转盘11、上连接杆12、上电缸13、第一吸盘组件14、下转盘15、下连接杆16、下电缸17、第二吸盘组件18。
上转盘11活动安装在外筒上端,上连接杆12安装在上转盘11上,上电缸13安装在上连接杆12上,第一吸盘组件14与上电缸13的推杆相连。
上转盘11下具有上盘轴111,上盘轴111穿入外筒中,上盘轴111具有对接口112。
如图4、5所示,下转盘15活动安装在外筒下端,上转盘11与下转盘15通过动力装置控制旋转。下转盘15下具有下盘轴151,下盘轴151穿入外筒中,下盘轴151与上盘轴111呈凹凸活动连接,下盘轴151具有容纳口152,容纳口152与对接口112相互对应。
容纳口152与对接口112处具有自由活动的磁柱19,磁柱19朝外一端为N极,外筒内壁上交替嵌有第一磁条191与第二磁条192,分布在外筒内左右两侧的第一磁条191与下盘轴151的相对端为N极,分布在外筒内前后两侧的第二磁条192与下盘轴151的相对端为S极。
上连接杆12安装在下转盘15上,上电缸13安装在下连接杆16下,第二吸盘组件18与下电缸17的推杆相连。
如图1-3所示,双层进料机构20设置在矫正合料机构10侧端,双层进料机构20分为上进料层21与下进料层25,上进料层21上设有上挡块211,下进料层25设有下挡块251,下进料层25还设有用于使得下电缸17的推杆通过的缺口252。
上进料层21具有上传送辊22,上传送辊22用于运送板材,上传送辊22前后侧具有上定位气缸23。上进料层21上安装有限制上转盘11旋转角度的上限位板24。
下进料层25具有下传送辊26,下传送辊26用于运送板材,下传送辊26前后侧具有下定位气缸27。下进料层25下安装有限制下转盘15旋转角度的下限位板28。
上进料层21与下进料层25的板材通过上定位气缸23与下定位气缸27同步推动进行定位,在上挡块211与下挡块251配合下,使得板材的中心与上进料层21或下进料层25相互对齐,之后在上连接杆12与下连接杆16转动过程,通过上限位板24与下限位板28对上连接杆12与下连接杆16进行阻挡,使得上连接杆12的第一吸盘组件14、下连接杆16的第二吸盘组件18与相对的上进料层21、下进料层25中心对应。提高每块板材与上进料层21、下进料层25的相对中心位置。避免板材贴合后还需进行矫正。
喷涂机构30安装在上进料层21下端。喷涂机构30具有用于向下进料层25上的板材进行喷射粘结剂的喷嘴31。
实施步骤:如图7-11所示,通过上进料层21与下进料层25运输相同尺寸规格的板材,在下进料层25对板材运送过程中,通过喷涂机构30对下进料层25上的板材进行喷射粘结剂。当板材被上挡块211、下挡块251阻挡后,控制矫上转盘11、下转盘15转动,继而驱动上连接杆12、下连接杆16旋转到上进料层21上与下进料层25下,在上转盘11与下转盘15旋转的同时,上转盘11的上盘轴111与下转盘15的下盘轴151相对于外筒进行转动,对接口112与容纳口152旋转至与第一磁条191相对位置后,第一磁条191与对接口112和容纳口152处的磁柱19发生反应,磁柱19被吸入至容纳口152,此时,上盘轴111与下盘轴151可相对旋转,因此,即使上进料层21与下进料层25上下中心不对应,也能够使得上转盘11与下转盘15带动上连接杆12与下连接杆16旋转到上进料层21与下进料层25的各自中心上。
启动上电缸13、下电缸17,通过上电缸13与下电缸17的推杆各自推动其安装处的第一吸盘组件14与第二吸盘组件18对上进料层21与下进料层25板材进行吸取,之后,上电缸13带动第一吸盘组件14以及第一吸盘组件14下的板材复位。
然后再次控制上转盘11与下转盘15复位,复位过程中,下转盘15位置的下电缸17推杆顺着下进料层25的缺口252移出复位,同时,上盘轴111与下盘轴151也进行复位,此时的对接口112与容纳口152重新与第二磁条192对应,第二磁条192与容纳口152处的磁柱19发生反应,磁柱19被推入至对接口112和容纳口152处,使得上盘轴111与下盘轴151相互限制转动角度与方向,避免上转盘11与下转盘15相对发生偏移,使得上转盘11下的板材与下转盘15上的板材发生错位。
最后,启动上电缸13与下电缸17的推杆板材相互贴合,便于板材压合设备对贴合完后的板材进行压合。
本发明首先通过双层进料机构20的上挡块211、下挡块251阻挡板材,确定板材最初的位置,使得之后的上转盘11与下转盘15控制第一吸盘组件14与第二吸盘组件18旋转到板材相对应位置后,第一吸盘组件14与第二吸盘组件18都能吸取每块不同板材的相同位置,并且,上转盘11与下转盘15旋转后,通过第一磁条191与磁柱19的作用,上盘轴111与下盘轴151可相对旋转,即使上进料层21与下进料层25上下中心不对应,也能够使得上转盘11与下转盘15带动上连接杆12与下连接杆16旋转到上进料层21与下进料层25的各自中心上,此外,上转盘11与下转盘15复位后,通过第二磁条192与磁柱19的作用,上盘轴111与下盘轴151相互限制转动角度与方向,避免上转盘11与下转盘15相对发生偏移,使得上转盘11下的板材与下转盘15上的板材发生错位,有利于提高所吸取板材之间相对位置准确性,避免两板材贴合之后还需调节矫正,导致板材留印或隆起,影响加工质量的问题。
优选地,如图1、12所示,应用于板材压合设备的矫正装置还包括输送机构40,输送机构40设置在矫正合料机构10的前端,输送机构40上具有输送板材的输送辊41。在板材贴合完成后,通过上电缸13与下电缸17的配合使得板材的前端下移到输送机构40的输送辊41上,通过输送机构40将贴合好后的板材运输至板材压合设备上进行压合。
实施例二:
一种应用于板材压合设备的矫正装置,具有与实施例一相同的特征结构,其中,如图13所示,第一吸盘组件14与第二吸盘组件18结构相同,吸盘组件下具有吸盘,吸盘通过负压机构实现对板材的吸取。
第二吸盘组件18具有固定轴181和连接轴182,固定轴181凹凸连接连接轴182,连接轴182与下电缸17的推杆相连,连接轴182中具有伸入固定轴181的定心柱183,定心柱183的端面为半球状(有利于避免定心柱183发生偏移卡住),半球状上具有环形槽,卷簧184设置在环形槽中,卷簧184通过限定柱185进行固定,限定柱185位于半球状定心柱183侧端。
当固定轴181与连接轴182发生松动之后,此时,卷簧184受力对固定轴181进行矫正,使其与连接轴182同轴,其中卷筒受到固定轴181偏向应力后,卷簧184能将变形压力传导至多个限定柱185上,通过限定柱185的限定,能减小固定轴181偏向角度,且卷簧184有足够的弹性作用力以及方向作用力(卷绕结构)对固定轴181复位矫正,避免贴合板材时发生倾斜,使得板材之间位置发生偏移,有利于提高所吸取板材之间相对位置准确性,避免两板材贴合之后还需调节矫正,导致板材留印或隆起,影响加工质量的问题。
实施例三:
一种应用于板材压合设备的矫正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双层进料机构20的上进料层21与下进料层25运输相同尺寸规格的板材,在下进料层25对板材运送过程中,通过喷涂机构30对下进料层25上的板材进行喷射粘结剂;
当板材被上进料层21的上挡块211阻挡和下进料层25的下挡块251阻挡后,控制矫正合料机构10中的上转盘11与下转盘15转动,继而驱动上连接杆12与下连接杆16旋转到上进料层21上与下进料层25下,在上转盘11与下转盘15旋转的同时,上转盘11的上盘轴111与下转盘15的下盘轴151相对于外筒进行转动,在上盘轴111对接口112与下盘轴151容纳口152旋转至与第一磁条191相对位置后,第一磁条191与对接口112和容纳口152处的磁柱19发生反应,磁柱19被吸入至容纳口152,此时,上盘轴111与下盘轴151可相对旋转,因此,即使上进料层21与下进料层25上下中心不对应,也能够使得上转盘11与下转盘15带动上连接杆12与下连接杆16旋转到上进料层21与下进料层25的各自中心上;
之后启动上连接杆12上的上电缸13与下连接杆16下的下电缸17,通过上电缸13与下电缸17的推杆各自推动其安装处的第一吸盘组件14与第二吸盘组件18对上进料层21与下进料层25板材进行吸取,其中,上电缸13带动第一吸盘组件14以及第一吸盘组件14下的板材复位;
然后再次控制上转盘11与下转盘15复位,复位过程中,下转盘15位置的下电缸17推杆顺着下进料层25的缺口252移出复位,同时,上盘轴111与下盘轴151也进行复位,此时的上盘轴111对接口112与下盘轴151容纳口152重新与第二磁条192对应,第二磁条192与容纳口152处的磁柱19发生反应,磁柱19被推入至对接口112和容纳口152处,使得上盘轴111与下盘轴151相互限制转动角度与方向,避免上转盘11与下转盘15相对发生偏移,使得上转盘11下的板材与下转盘15上的板材发生错位;
最后,启动上电缸13与下电缸17的推杆板材相互贴合,在板材贴合完成后,通过上电缸13与下电缸17的配合使得板材的前端下移到输送机构40的输送辊41上,通过输送机构40将贴合好后的板材运输至板材压合设备上进行压合。
优选地,上进料层21与下进料层25的板材通过上定位气缸23与下定位气缸27同步推动进行定位,在上挡块211与下挡块251配合下,使得板材的中心与上进料层21或下进料层25相互对齐,之后在上连接杆12与下连接杆16转动过程,通过上限位板24与下限位板28对上连接杆12与下连接杆16进行阻挡,使得上连接杆12的第一吸盘组件14、下连接杆16的第二吸盘组件18与相对的上进料层21、下进料层25中心对应。
尽管上面对本发明说明性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仅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只要各种变化只要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发明精神和范围内,一切利用本发明构思的发明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Claims (10)

1.一种应用于板材压合设备的矫正装置,其中,包括:
矫正合料机构,所述矫正合料机构具有:
外筒;
上转盘,所述上转盘活动安装在所述外筒上端,所述上转盘下具有上盘轴,所述上盘轴穿入所述外筒中,所述上盘轴具有对接口;
上连接杆,所述上连接杆安装在所述上转盘上;
上电缸,所述上电缸安装在所述上连接杆上;
第一吸盘组件,所述第一吸盘组件与所述上电缸的推杆相连;
下转盘,所述下转盘活动安装在所述外筒下端,所述下转盘下具有下盘轴,所述下盘轴穿入所述外筒中,所述下盘轴与所述上盘轴呈凹凸活动连接,所述下盘轴具有容纳口,所述容纳口与所述对接口相互对应,所述容纳口与所述对接口处具有自由活动的磁柱,所述磁柱朝外一端为N极,所述外筒内壁上交替嵌有第一磁条与第二磁条,分布在所述外筒内左右两侧的所述第一磁条与所述下盘轴的相对端为N极,分布在所述外筒内前后两侧的所述第二磁条与所述下盘轴的相对端为S极;
下连接杆,所述上连接杆安装在所述下转盘上;
下电缸,所述上电缸安装在所述下连接杆下;
第二吸盘组件,所述第二吸盘组件与所述下电缸的推杆相连;
双层进料机构,所述双层进料机构设置在所述矫正合料机构侧端,所述双层进料机构分为上进料层与下进料层,所述上进料层上设有上挡块,所述下进料层设有下挡块,所述下进料层还设有用于使得所述下电缸的推杆通过的缺口;
喷涂机构,所述喷涂机构安装在所述上进料层下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应用于板材压合设备的矫正装置,其中,所述上进料层具有上传送辊,所述上传送辊用于运送板材,所述上传送辊前后侧具有上定位气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应用于板材压合设备的矫正装置,其中,所述上进料层上安装有限制所述上转盘旋转角度的上限位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应用于板材压合设备的矫正装置,其中,所述下进料层具有下传送辊,所述下传送辊用于运送板材,所述下传送辊前后侧具有下定位气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应用于板材压合设备的矫正装置,其中,所述下进料层下安装有限制所述下转盘旋转角度的下限位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应用于板材压合设备的矫正装置,其中,所述喷涂机构具有用于向所述下进料层上的板材进行喷射粘结剂的喷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应用于板材压合设备的矫正装置,其中,所述上转盘与所述下转盘通过动力装置控制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应用于板材压合设备的矫正装置,其中,所述应用于板材压合设备的矫正装置还包括:
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设置在所述矫正合料机构的前端,所述输送机构上具有输送板材的输送辊。
9.一种应用于板材压合设备的矫正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双层进料机构的上进料层与下进料层运输相同尺寸规格的板材,在下进料层对板材运送过程中,通过喷涂机构对下进料层上的板材进行喷射粘结剂;
当板材被上进料层的上挡块阻挡和下进料层的下挡块阻挡后,控制矫正合料机构中的上转盘与下转盘转动,继而驱动上连接杆与下连接杆旋转到上进料层上与下进料层下,在上转盘与下转盘旋转的同时,上转盘的上盘轴与下转盘的下盘轴相对于外筒进行转动,在上盘轴对接口与下盘轴容纳口旋转至与第一磁条相对位置后,第一磁条与对接口和容纳口处的磁柱发生反应,磁柱被吸入至容纳口,此时,上盘轴与下盘轴可相对旋转,因此,即使上进料层与下进料层上下中心不对应,也能够使得上转盘与下转盘带动上连接杆与下连接杆旋转到上进料层与下进料层的各自中心上;
之后启动上连接杆上的上电缸与下连接杆下的下电缸,通过上电缸与下电缸的推杆各自推动其安装处的第一吸盘组件与第二吸盘组件对上进料层与下进料层板材进行吸取,其中,上电缸带动第一吸盘组件以及第一吸盘组件下的板材复位;
然后再次控制上转盘与下转盘复位,复位过程中,下转盘位置的下电缸推杆顺着下进料层的缺口移出复位,同时,上盘轴与下盘轴也进行复位,此时的上盘轴对接口与下盘轴容纳口重新与第二磁条对应,第二磁条与容纳口处的磁柱发生反应,磁柱被推入至对接口和容纳口处,使得上盘轴与下盘轴相互限制转动角度与方向,避免上转盘与下转盘相对发生偏移,使得上转盘下的板材与下转盘上的板材发生错位;
最后,启动上电缸与下电缸的推杆板材相互贴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应用于板材压合设备的矫正方法,其中,上进料层与下进料层的板材通过上定位气缸与下定位气缸同步推动进行定位,在上挡块与下挡块配合下,使得板材的中心与上进料层或下进料层相互对齐,之后在上连接杆与下连接杆转动过程,通过上限位板与下限位板对上连接杆与下连接杆进行阻挡,使得上连接杆的第一吸盘组件、下连接杆的第二吸盘组件与相对的上进料层、下进料层中心对应。
CN202011057133.4A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应用于板材压合设备的矫正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122081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57133.4A CN112208185B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应用于板材压合设备的矫正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57133.4A CN112208185B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应用于板材压合设备的矫正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08185A true CN112208185A (zh) 2021-01-12
CN112208185B CN112208185B (zh) 2022-12-20

Family

ID=740521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57133.4A Active CN112208185B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应用于板材压合设备的矫正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08185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92932A (zh) * 2021-02-01 2021-05-14 翁晓炜 一种胶合板的压合装置
CN113043713A (zh) * 2021-03-19 2021-06-29 机械工业第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建筑设计的装饰板加工的压合装置
CN113478595A (zh) * 2021-07-14 2021-10-08 遂川盛世明天林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家具加工涂胶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40609Y (zh) * 1998-06-05 1999-09-29 机械工业部西安重型机械研究所 双层复合板的合料装置
CN205967797U (zh) * 2016-05-30 2017-02-22 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校正装置
CN109623397A (zh) * 2019-01-24 2019-04-16 燕山大学 一种复合板试验件自动组坯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111244006A (zh) * 2020-03-28 2020-06-05 苏州赛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硅片刻蚀设备上的矫正机构及矫正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40609Y (zh) * 1998-06-05 1999-09-29 机械工业部西安重型机械研究所 双层复合板的合料装置
CN205967797U (zh) * 2016-05-30 2017-02-22 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校正装置
CN109623397A (zh) * 2019-01-24 2019-04-16 燕山大学 一种复合板试验件自动组坯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111244006A (zh) * 2020-03-28 2020-06-05 苏州赛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硅片刻蚀设备上的矫正机构及矫正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92932A (zh) * 2021-02-01 2021-05-14 翁晓炜 一种胶合板的压合装置
CN112792932B (zh) * 2021-02-01 2022-04-08 贵港市华鑫木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胶合板的压合装置
CN113043713A (zh) * 2021-03-19 2021-06-29 机械工业第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建筑设计的装饰板加工的压合装置
CN113478595A (zh) * 2021-07-14 2021-10-08 遂川盛世明天林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家具加工涂胶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08185B (zh) 2022-1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08185B (zh) 一种应用于板材压合设备的矫正装置及方法
CN110174715B (zh) 一种全自动屏幕双面贴片机及其贴片工艺
TWI751545B (zh) 彩鋼板翻轉合板裝置
KR100836588B1 (ko) 글라스패널에의 편광필름 부착장치
CN210775250U (zh) 一种片状物料的上料检测装置
JP4908404B2 (ja) ボンディング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ボンディングシステム
CN108630116B (zh) 全自动电子纸贴合机
JP6336369B2 (ja) カバーガラスの貼合装置
CN111791607B (zh) 一种基板及其吸附调节装置和喷墨打印设备
CN112040647A (zh) 一种贴膜机
CN1815319A (zh) 立式偏光板连接设备
CN109849118B (zh) 用废弃板材制备的高强度工业模板的生产设备及其方法
CN114853354B (zh) 一种夹胶弧面玻璃的自动化涂胶装置及其方法
CN115003051B (zh) 一种贴膜设备
CN217768456U (zh) 一种转运纠偏装置及电芯生产线
CN112289202B (zh) 一种拼接液晶面板的边框涂胶贴合一体设备
CN213184370U (zh) 片卷贴合装置及膜电极制备系统
CN108190513A (zh) 全自动阵列贴合机
CN110571308B (zh) 太阳能电池串校正设备及方法
KR101934468B1 (ko) 인쇄회로기판의 정합장치
CN212366028U (zh) 一种电芯正负极片对贴设备
CN210667557U (zh) 一种屏体表面贴合设备
KR101978181B1 (ko) 라미네이팅 장치
CN115159118B (zh) 一种机器人自动框贴装置
CN220156733U (zh) 一种高精度钢片贴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