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93476A - 一种泡罩包装线的衔接装置及衔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泡罩包装线的衔接装置及衔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93476A
CN112193476A CN202010976752.7A CN202010976752A CN112193476A CN 112193476 A CN112193476 A CN 112193476A CN 202010976752 A CN202010976752 A CN 202010976752A CN 112193476 A CN112193476 A CN 1121934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duct
unit
conveying unit
waste
conve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7675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097675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93476A/zh
Publication of CN1121934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934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11/00Wrapping, e.g. partially or wholly enclosing, articles or quantities of material, in strips, sheets or blanks, of flexible material
    • B65B11/50Enclosing articles, or quantities of material, by disposing contents between two sheets, e.g. pocketed sheets, and securing their opposed free margins
    • B65B11/52Enclosing articles, or quantities of material, by disposing contents between two sheets, e.g. pocketed sheets, and securing their opposed free margins one sheet being rendered plastic, e.g. by heating, and forced by fluid pressure, e.g. vacuum, into engagement with the other sheet and contents, e.g. skin-, blister-, or bubble- packag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57/00Automatic control, checking, 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 B65B57/02Automatic control, checking, 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responsive to absence, presence, abnormal feed, or misplacement of binding or wrapping material, containers, or packages
    • B65B57/04Automatic control, checking, 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responsive to absence, presence, abnormal feed, or misplacement of binding or wrapping material, containers, or packages and operating to control, or to stop, the feed of such material, containers, or packa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Details Of Cut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泡罩包装线的衔接装置与联线方法,属于包装技术领域。本衔接装置包括第一产品输送单元、产品冲切单元、废料切断与输送单元、产品辅助下落单元、第二产品输送单元、第三产品输送单元、产品收集箱以及喂料单元,其特征在于:待包装的产品由第一产品输送单元输送进入产品冲切单元,然后冲切成较小尺寸的产品,再由辅助下落装置将其放置于第二产品输送单元,接着由第二产品输送单元继续转移至第三产品输送单元,其下方设有若干产品收集箱,好的产品最后被第三产品输送单元传送到喂料单元以便下游设备进行下一步包装。该衔接装置将产品始终设置成水平状态,生产流程更加合理、顺畅,进一步提高了产品包装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泡罩包装线的衔接装置及衔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货品包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泡罩包装线联线生产的衔接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货品打包过程中,为了节省人力,通常使用自动化的生产线。
目前通常使用的泡罩包装线一般包括泡罩机与装盒机,其之间联线生产的衔接装置包括:产品输送单元、冲切单元、废料回收单元以及产品转移与输出单元。在生产过程中,产品从输入到输出经历多次水平到竖直方向的转换、水平方向间的位置转移,还有衔接装置过于迂回与冗长,这些都对产品质量控制有较大风险。
上述衔接装置布局不合理,且制约了包装线的生产速度,降低了生产效率;由于衔接装置的各个单元没有采用模块化设计,导致各单元间传动机构较多,增加了维护时间,降低了设备的使用率。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泡罩包装线中联线生产的衔接装置及衔接方法,能够解决目前泡罩包装线速度低的问题,有利于大规模生产。该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泡罩包装线中泡罩机与装盒机之间联线生产的衔接装置,该衔接装置包括:第一产品输送单元、产品冲切单元、废料切断单元、第二产品输送单元、第三产品输送单元、产品收集箱及喂料单元。
该第一产品输送单元位于衔接装置的一侧,被配置为将较大尺寸的产品在水平方向上输送进入该产品冲切单元。在一种可能设计中,该第一产品输送单元由上轮和下轮组成,同时设置有第一伺服电机及传感器,该传感器被配置为对产品进行定位及监控。
该产品冲切单元位于该第一产品输送单元的一侧,被配置为将该第一产品输送单元送来的较大尺寸的产品冲切成所需要的较小尺寸的产品。在一种可能设计中,该产品冲切单元包含有冲切模具,第二伺服电机,该冲切模具分为上冲切模具和下冲切模具,为了提高包装速度同时降低冲切工位的冲切频次,该冲切模具可以被设置成一次冲切多排的产品;该第二伺服电机与凸轮轴连接,该凸轮轴安装有连杆,该连杆与下冲切模具相连。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产品辅助下落单元设置于该产品冲切单元上方,为了吸附住该产品冲切单元冲切下来的较小尺寸的产品,其设置有多个吸管,该吸管连接于同步带上,该同步带连接于第三伺服电机。
该第二产品输送单元位于该产品冲切单元中和产品辅助下落单元下方,用于将冲切好的尺寸较小的产品传送出该产品冲切单元,进一步转移到该第三产品输送单元上。在一种可能设计中,该第二产品输送单元设置有多个输送模具,该产品辅助下落单元正下方的该第二产品输送单元上设置有多排负压孔。该输送模具动力可以来源于伺服电机,也可以来源于该产品冲切单元,且均需要通过万向节及换向器传递。
该废料切断与输送单元位于该产品冲切单元一侧,在一种可能设计中,该废料切断单元包括废料切刀组件、上废料输送辊、下废料输送辊、废料输送皮带、第四伺服电机、上框架和下框架。该废料切刀分为上切刀和下切刀,该下切刀连接于该下冲切模具,该下废料输送辊固定于下框架上,该下废料输送辊固定座连接有滑杆和气缸,该第四伺服电机、该上废料输送辊和该气缸均固定于同一个固定座上。该安装框架分为上安装框架和下安装框架。该第四伺服电机安装于上安装框架上,通过同步带与该下废料输送辊连接,该废料传送带安装于所述废料切刀一侧,该废料输送机构包括传送皮带和动力源即电机。该电机带动同步带转动,同步带带动主轴旋转,主轴带动皮带转动,废料会自由落入皮带上,于是皮带便会源源不断的将废料输送到暂存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生产前为了将较大尺寸的产品预先穿过切刀,先将旋钮开关打开,气缸带动下安装框架向下移动,下切刀固定于下安装框架上,于是下切刀向下移动,最终使上切刀和下切刀之间的缝隙变大,以便较大尺寸的产品穿过切刀。生产时将旋钮开关拨回原位。
在一种可能设计中,该第三产品输送单元位于该第二产品输送单元上方,该第三产品输送单元起始端与该第二产品输送单元末端相衔接,其被配置为利用负压将该第二产品输送单元输送来的较小尺寸的产品吸附住,同时进一步输送到该喂料单元;该第三产品输送单元具有带孔的同步带用于吸附较小尺寸的产品;该第三产品输送单元可以包含多个分负压箱体,用于将产品输送到该喂料单元,该分负压箱体的数量需要和该产品冲切单元每次冲切的每排较小尺寸的产品数量相对应,例如产品冲切单元每次冲切的较小尺寸的产品每排为1个,则对应分负压箱体需要配置1个;每个负压箱体单独设计了负压腔,以便让负压通过该负压腔传输;理论上负压箱体越多,则整体包装线速度就可以更快。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第三产品输送单元可以根据需要在上下方向上进行一定角度的翻转,以便对该分负压箱体进行维护。该分负压箱体还可以根据产品的尺寸进行位置调节。该分负压箱体上分布有多排剔除杆,每排对应一种剔除功能,即可以定义为剔除废品、对产品进行抽检以及避免产品通过衔接装置的保护功能等。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第三产品输送单元的动力可以由伺服电机单独提供也可以与附近的其他工位共享,例如该第三产品输送单元和第二产品输送单元共享动力,它们之间可以通过万向节组件连接并传递动力。
该产品收集箱位于该第三产品输送单元下方,设置有多个收集箱,用于废品收集、产品收集,其数量和该分负压箱体的剔除杆的排数相对应,例如剔除杆被设置成1排,则收集箱就设置成1个。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喂料单元位于该第三产品输送单元下方,包括有多个产品喂料通道和多个伺服电机。该喂料单元用于将产品整理并分送至下游设备。该喂料通道的数量和该第三产品输送单元的分负压箱体数量相等,由此构成一个分负压箱体对应一个喂料通道;其动力源可以是伺服电机或其他可以提供动力的装置。该喂料单元包括多个产品喂料通道、多个第五伺服电机,该产品喂料通道上设置有旋转片,旋转片每旋转半圈可以向下一工位输送一个产品。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提高泡罩包装线速度和效率以及有利于质量控制的方法,应用于如上述任一种可能设计中提供的衔接装置,该方法包括:
产品冲切单元一次冲切可以产生多排较小尺寸的产品;第三产品输送单元可以包含多个分负压箱体;喂料单元可以包含多个喂料通道;产品在衔接装置中通过时始终处于水平状态;产品冲切后通过产品辅助下落、第二产品输送、第三产品输送最后转移至喂料工位的过程。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衔接装置,通过在包装线内模块化设置第一产品输送单元、产品冲切单元、产品辅助下落单元、废料切断单元、第二产品输送单元、第三产品输送单元、产品收集箱及喂料单元,从而可以提高整线生产速度,降低维护时间,进一步提高设备利用效率,有利于产品质量控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衔接装置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包装的产品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产品输送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产品输送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产品输送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一产品输送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产品冲切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产品冲切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产品冲切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产品辅助下落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产品辅助下落单元中吸管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产品输送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产品输送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三产品输送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三产品输送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负压箱体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三产品输送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总负压箱体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三产品输送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负压箱体中部分同步带轨道示意图;
图2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负压箱体中部分同步带轨道示意图;
图2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产品收集箱;
图2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废料切断与输送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废料切断与输送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2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废料切断与输送单元中切断机构示意图;
图2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喂料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2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喂料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2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喂料单元结构中喂料通道示意图;
图29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喂料单元结构中喂料通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衔接装置的模块结构布局图,如图所示,这种衔接装置包括:第一产品输送单元1、产品冲切单元2、产品辅助下落单元 3、废料切断与输送单元4、第二产品输送单元5、第三产品输送单元6、产品收集箱7及喂料单元8。
下面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衔接装置的工作原理进行详述。
该衔接装置的工作过程包括:请参见图1和图2,该第一产品输送单元1将较大尺寸的产品10水平输送到该产品冲切装置2,该产品冲切装置2将较大尺寸的产品10冲切切成较小尺寸的产品11,冲切完成时较小尺寸的产品11会被该产品辅助下落装置3吸住,而后该产品辅助下落装置3带着较小尺寸的产品 11向下运动,在运动到最低点时将其放到该第二产品输送单元5,此时较小尺寸的产品11由该第二产品输送单元5带出产品冲切装置2,并利用推杆500将其输送至该第三产品输送单元6,该第三产品输送单元6设有多个剔除杆630、剔除杆631以及剔除杆632,被剔除杆630和剔除杆630剔除的较小尺寸的产品 11进入该产品收集箱7,未被剔除的好的较小尺寸的产品11由剔除杆632剔下进入该喂料装置8,最终该喂料装置8将较小尺寸的产品11送入下游装盒机,至此完成了包装线泡罩机与装盒机的衔接工作。
需要注意的是,该衔接装置在包装产品过程中始终保持产品处于水平状态,这种方式有利于包装线提高生产速度和产品质量控制,包含有三个喂料通道的衔接装置经测试速度可以达到1300个产品每分钟,且各个单元均采用模块化设置,有利于日常维护,提高包装线使用效率。
下面对该衔接装置的各单元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详述。
请参见图3~图6,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第一产品输送单元1包括:墙板100,、轨道101、上输送辊104、下输送辊105、下输送辊固定座118、轴120、气缸122以及传感器106。该第一产品输送单元10被设置在该产品冲切装置11 一侧,待冲切的较大尺寸的产品10沿着轨道101进入该第一产品输送单元1,从上输送辊104和多个下输送辊105之间的通过,二者被上下配置,且转动过程中相切,其间压力来自于气缸122,且压力可通过调节阀128调整,多个输送辊105被配置于同一根轴120上,同时多个输送辊105和轴120一起套装于下输送辊调节座118上,气缸122通过连杆123与下输送辊调节座118连接,当较大尺寸的产品10通过上输送辊104和多个下输送辊105之间时由于摩擦力便被输送至下一工位,在输送过程中,为了监测较大尺寸的产品10在进给时的长度,在轨道101上设置有传感器106。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产品输送单元1还包括:伺服电机102、框架103、双面齿同步带111、同步带轮112、张紧轮113、同步带轮114、涨紧轮115、同步带轮116、开关119、同步带轮124、连杆123.。其中轨道101通过气缸121 实现快速锁定。上辊轴104的动力由伺服电机102通过同步带轮112、双面齿同步带111、同步带轮116、同步带轮114、涨紧轮113提供。多个下输送辊105 的动力由伺服电机102、同步带轮114、同步带轮124、同步带125和涨紧轮115提供。
值得一提的是,在自动化生产之前需要将较大尺寸的产品10手动放置于上输送辊104和多个下辊轮105之间,其操作步骤如下:首先需要先将开关119 打开,气缸122通过连杆123将下输送辊固定座118向下拉动,多个下输送辊 105安装于轴120上,轴120安装于下辊轴固定座118上,于是多个下输送辊 105便跟随下输送辊固定座118向下运动,最终在上输送辊104和多个下输送辊 105之间形成了一定的间隙,以便手动将较大尺寸的产品10穿过第一产品输送单元1。
请参见图6,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产品输送单元1的另一种可能的设计可以被简化为较大尺寸的产品10的进给动力只由上输送辊104提供,多个下输送辊 105被设置成被动转动,下输送辊105还被设置成偏心轴128和辊129,辊129 通过轴承套装于偏心轴128上,最终套装于轴127。生产前手动将较大尺寸的产品从上输送辊104和下输送辊105穿过时,上输送辊104和下输送辊105之间间隙形成过程被简化成由气缸126带动穿过下输送辊105的轴127发生偏移而形成。其他工作原理与前面提到的设计雷同,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请参见图7~图11,在本实施例中,该产品辅助下落单元3被配置于该产品冲切单元2上方。产品冲切模具200用于将较大尺寸的产品10冲切成较小尺寸的产品11。产品辅助下落单元3用于将冲切下来的较小尺寸的产品11放置于下一个工位。
在本实施例中,该产品冲切单元2包括产品冲切模具200、第二伺服电机 201、同步带210、同步带轮211、同步带轮212、上固定架205、下固定架206、冲切模具固定座207、连杆208、偏心轴209,轴213。其中,该产品冲切模具 200分为上冲切模具2001和下冲切模具2002,上冲切模具2001固定于上固定架205上,下冲切模具2002固定于冲切模具固定座207上。伺服电机201通过同步带210经过同步带轮211和同步带轮212将动力传给偏心轴209,偏心轴 209通过连杆208和轴213带动冲切模具固定座207上下运动,进一步形成下冲切模具2002的上下运动,从而实现对较大尺寸的产品10的冲切。
值得一提的是,该产品冲切单元还包括支撑板214、支撑杆215、气缸216、连杆217。为了便于更换和维护冲切模具200,该产品冲切模具200可以整体拉出产品冲切单元2,由支撑板拖住214,支撑板214被支撑杆215支撑。冲切模具200可以被气缸216通过连杆217快速锁定。
在本实施例中,该产品辅助下落单元3被配置于上固定架205里面,其包括吸管组件306、第三伺服电机301、冷却板302、同步带305、同步带轮304、墙板303、吸管组件固定座307和轴308。第三伺服电机301在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热量,通过冷却板302可以给其降温,冷却板302里面设置有冷却水路;第三伺服电机301通过同步带305带动同步带轮304转动,第三伺服电机301和同步带轮304固定于固定座303上,轴308通过齿形组件309和同步带305固定于一起,于是吸管组件固定座307便会跟随同步带305一起上下运动,最终形成吸管组件306的上下运动,吸管组件306上升后会吸住被冲切下来的较小尺寸的产品11,在下降至最低点时放下被吸住的较小尺寸的产品11,于是完成了将产品辅助下落到下一个工位的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吸管组件306包含有6根吸管3062、安装板3061、限位柱 3063、固定板3064、辊轮3065、连杆3066固定座3067,轴3068、其中每根吸管3062都安装有吸盘3060,其工作原理为,安装板3061里设计了气路,负压通过气路到达每根吸管3062,由安装在吸管底部的吸盘将产品吸住,产品被吸住后,便跟随吸盘组件306下降,在下降过程中,辊轮3065会碰到限位柱3063,此时吸盘组件306继续下落,连杆3066便会带动安装板3061向下运动,吸管 3062固定于安装板3061上,于是吸管3062便会把被吸盘3060吸住的较小尺寸的产品11剔下使其离开吸管组件306。
请参见图12~图13,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产品输送单元5包括输送模具500,同步带501、带负压孔的底板502、主轴503、过载保护器506、同步带505、换向器507、第一万向节组件508和第二万向节组件509。该输送模具被等间距安装于同步带501上,用于输送冲切后的较小尺寸的产品11,每根模具可以输送多个较小尺寸的产品11,在本实施例中可以输送3个产品。该带负压孔的底板 502用来暂时吸附被冲切后的尺寸较小的产品11,以使被输送模具500推动之前保持稳定。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产品输送单元5动力来自产品冲切单元2,通过万向节组件508传递给换向器507,该换向器一端装有过载保护器506,然后通过同步带505传递到主轴503,最后传递到安装有输送模具500的同步带501。
请参见图14~图21,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三产品冲切单元6配置于该第二产品输送单元5的上方一侧,其动力由第二产品输送单元5的万向轴组件508 连接到同步带轮650,通过同步带651进一步传到万向轴组件652,万向轴组件 652和轴653相连,最后经过轴653带动同步带轮654传给各个分负压箱体的同步带609。
该第三产品冲切单元6包含分负压箱体608、总负压箱体600、同步带609、剔除机构640及总负压管道604。其中,分负压箱体608包括三个负压箱体即第一分负压箱体601、第二分负压箱体602、第三分负压箱体603。负压通过总负压管道604进入总负压箱体600,其设置了负压腔642,负压管643、负压管644、负压管645都与负压腔642向连通,负压管643与第一分负压箱体601相连通,负压管644和第二分负压箱体602相连通,负压管645和第三分负压箱体603 相连通,于是负压通过各个负压管便进入了各个分负压箱体。总负压箱体600 通过负压管道604连接到负压源,负压源可以由产生负压的装置提供。
其中,每个该分负压箱体包含特别设计的负压腔641、多个孔腔646、带孔同步带609、电磁阀636、导轨635、气缸634、剔除杆630剔除杆637。以第一负压箱体601为例说明:负压通过负压管道604进入负压管道643,进一步进入负压箱体601的负压腔641,由于负压腔641和多个孔腔642相连通,于是负压进入带孔同步带609,带孔同步带609沿导轨635转动,便可以吸附较小尺寸的产品11;如果该较小尺寸的产品11需要剔除,则各个剔除杆便可以将其剔除到产品收集箱7或喂料单元的喂料通道中;其剔除分为三种情况:当较小尺寸的产品11被输送过来时,气缸632接收到控制系统发来的指令后便会动作,由于剔除杆630连接气缸632,于是较小尺寸的产品11便被剔到产品收集箱7中;当条件不允许较小尺寸的产品11通过本公开的衔接装置时,气缸636带动剔除杆631向下动作便会阻挡所有较小尺寸的产品11通过,此时被剔下的较小尺寸的产品11也会进入产品收集箱7中;当较小尺寸的产品11需要被剔除到喂料单元的喂料通道时,气缸634便会带动剔除杆633向下动作。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应对不同尺寸的产品,需要对各个分负压箱体位置进行调节,以第一分负压箱体601的位置调节为例来说明调节方法,其他的分负压箱体位置调节与此类似,通过旋转位置指示器622带动调节轴623转动,其一端固定有链轮621,链轮621带动链条620转动,因此两根调节轴623同时转动,调节轴623上套装有螺母650,螺母650和第一负压箱体601连接,于是负第一压箱体601便能跟随螺母650进行位置移动,实现了位置调节。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产品输送单元6可以绕轴617进行45度的翻转,气缸 613带动同步带固定座611和同步带610向下移动,同时同步带固定座611沿滑轨612移动,同步带610的另一端固定于总负压箱体600上,同步带610移动便会拉动第三产品输送单元6向上在一定角度翻起,为抵消一定重量在本实施例中气缸旁边设置了两根气动弹簧杆619。
请参见图23~图25,该废料切断与输送单元4包括废料切断机构400和废料输送机构401。其中,废料切断机构400用来将较大尺寸的产品10被冲切后产生的废料切成较小尺寸的废料12切断以便收集;废料收集机构401用来将切成的较小尺寸的废料12输送到指定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废料切断机构400包括废料切刀组件402、上废料输送辊 417、下废料输送辊418、废料输送皮带411、第四伺服电机403、上框架419和下框架409。其中,废料切刀组件402分为上切刀407和下切刀408。下切刀408 连接于下冲切模具2002上;下废料输送辊418固定于下框架409上,该下框架 409连接有滑杆406和气缸410,该第四伺服电机403、该上废料输送辊417和所述气缸410一同固定于上框架419上。该第四伺服电机403通过同步带404 与下废料输送辊418相连,
在本实施例中,废料输送机构401配置于废料切断机构400一侧,废料输送机构401包括传送皮带411和电机412。电机412带动同步带413转动,进而带动主轴418转动,主轴418带动皮带411转动,被切成较小尺寸的废料12便被皮带411输送到指定位置。
请参见图26~图29,在本实施例中,该喂料单元8包括4组喂料机构即第一喂料通道801,第二喂料通道802、第三喂料通道803、第四喂料通道804。其中,三组喂料通道被设置为和分负压箱体608一一对应,第四喂料通道804 被设置为其他功能,例如可以是产品回收或生产过程中对由于三组喂料通道的异常导致的下一工位的产品的缺失进行补充。其中,所有的喂料通道共用一个第六伺服电机810和摆动墙板809,其作用是产生摇摆,摇摆节凑和包装线的生产速度相关;每一组喂料机构还包括第五伺服电机811、连杆814、连杆816,、连杆815,、连杆817、固定块823、轴822、换向组件820、落料旋片821、同步带818和同步带813。每一组喂料通道包括喂料通道8011、喂料通道8012和喂料通道8013。
具体的,该第六伺服电机810带动连杆807转动,形成连杆806的摆动,连杆806和喂料通道8012固定一起,喂料通道8011固定于墙板805,用于接收第三产品输送单元6输送过来的尺寸较小的产品11,喂料通道8012的摆动有利于接收来自喂料通道8011的产品,也有利于产品进一部下落进入喂料通道 8013,喂料通道8013两侧设置有旋片821,旋片821的转动由第二伺服电机811 通过同步带813和同步带818将转动传给轴822;连杆814和连杆816支撑同步带轮824和同步带轮812,连杆815和连杆817支撑同步带轮824和同步带轮819;轴822与换向器820耦合,换向器820的转动带动旋片821旋转,旋片821 分为上旋片8211和下选片8212,上旋片8211每旋转半周便会将一个产品从落料通道8012中带出进入喂料通道8013,下旋片8212每旋转半周便会将一个产品从喂料通道8013带出,喂料通道8012固定于连杆806上,连杆806和摆动墙板809连通过轴承连接,喂料通道固定于摆动墙板809上,由于固定位置不同,喂料通道8012和喂料通道8013摆动幅度也不同,喂料通道8013摆动幅度与下一工位的运行速度相吻合,于是产品便落入下一工位,完成了产品的喂料过程。
上述所有可选技术方案,可以采用任意结合形成本公开的可选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泡罩机与装盒机的衔接方法,应用于如上述任一种可能设计中提供的衔接装置,该方法包括:
基于对包装线提高速度的采用对产品进行每次多排冲切,以及对冲切后的产品输送采用负压机构和采用多个喂料通道的设置。
给予对产品的质量控制采用始终保持产品处于水平状态通过衔接装置。
上述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泡罩包装线的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产品输送单元、产品冲切单元、产品辅助下落单元、废料切断与输送单元、第二产品输送单元、第三产品输送单元、产品收集箱及喂料单元;
所述第一产品输送单元位于衔接装置的一侧,被配置为将较大尺寸的产品输送进所述产品冲切单元;
所述产品冲切单元位于所述第一产品输送单元的一侧,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产品输送单元送来的产品冲切成所需要的较小尺寸;
所述产品辅助下落单元位于产品冲切单元上方,被配置为将冲切后的较小尺寸的产品放置于所述第二产品输送单元上;
所述废料切断与输送单元位于所述产品冲切单元一侧,被配置为将产品冲切后产生的废料切断成较小的尺寸以便收集与输送到集中暂存地;
所述第二产品输送单元位于所述产品冲切单元中和产品辅助下落单元下方,用于将冲切好的尺寸较小的产品传送出所述产品冲切单元,进一步传送到所述第三产品输送单元上;
所述第三产品输送单元位于第二产品输送单元上方,所述第三产品输送单元起始端与所述第二产品输送单元末端相衔接,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二产品输送单元传送来的较小尺寸的产品传送到所述喂料单元;
所述产品收集箱位于所述第三产品输送单元下方,设置有若干收集箱,用于废品收集、产品收集;
所述喂料单元位于第三产品输送单元下方,设置有若干产品收集通道,用于将产品整理并分送至下游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装置在产品包装过程始终保持产品处于水平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产品输送单元由上轮和下轮组成,同时设置有第一伺服电机及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被配置为对产品进行定位及监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冲切单元包含有冲切模具,第二伺服电机,所述冲切模具分为上冲切模具和下冲切模具,所述第二伺服电机与凸轮轴连接,所述凸轮轴安装有连杆,所述连杆与下冲切模具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辅助下落单元设置有若干吸管,所述吸管安装于同步带上,所述同步带连接于第三伺服电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料切断单元由废料切刀、废料输送辊、废料输送皮带和第四伺服电机构成,所述废料切刀分为上切刀和下切刀,所述下切刀连接于所述下冲切模具,所述废料输送辊分为上废料输送辊和下废料输送辊,所述下废料输送辊固定于下废料输送辊固定座上,所述下废料输送辊固定座连接有滑杆和气缸,所述第四伺服电机、所述上废料输送辊和所述气缸均固定于同一个固定座上,所述第四伺服电机通过同步带与所述下废料输送辊连接,所述废料传送带安装于所述废料切刀一侧,所述废料传送带通过轴及同步带连接有电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产品输送单元设置有若干推杆,产品辅助下落单元正下方的第二产品输送单元上设置有若干负压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产品输送单元具有带孔的同步带,所述同步带上设置有若干剔除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喂料单元包括若干产品收集分装通道、若干第五伺服电机,所述产品收集分装通道上设置有旋转片。
10.一种泡罩机与装盒机的衔接装置及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保持产品处于水平状态的所述第一产品输送单元、所述产品冲切单元、所述废料切断单元、所述第二产品输送单元、所述第三产品输送单元、所述产品收集箱及所述喂料单元之间的布局设置;
所述第一产品输送单元、所述产品冲切单元、所述产品辅助下落单元、所述废料切断单元、所述第二产品输送单元、所述第三产品输送单元、所述产品收集箱及所述喂料单元均采用模块化设计。
CN202010976752.7A 2020-09-17 2020-09-17 一种泡罩包装线的衔接装置及衔接方法 Pending CN1121934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76752.7A CN112193476A (zh) 2020-09-17 2020-09-17 一种泡罩包装线的衔接装置及衔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76752.7A CN112193476A (zh) 2020-09-17 2020-09-17 一种泡罩包装线的衔接装置及衔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93476A true CN112193476A (zh) 2021-01-08

Family

ID=740152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76752.7A Pending CN112193476A (zh) 2020-09-17 2020-09-17 一种泡罩包装线的衔接装置及衔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93476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26253A (ja) * 2000-05-17 2001-11-22 Shibaura Mechatronics Corp 電子部品実装装置および電子部品実装方法
CN205097232U (zh) * 2015-08-07 2016-03-23 浙江江南制药机械有限公司 泡罩机废料切碎装置
CN207669410U (zh) * 2017-12-01 2018-07-31 苏州凌稳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高精度裁纸送纸装置
CN209600863U (zh) * 2018-11-29 2019-11-08 浙江亚勒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吸塑封口机
CN111196027A (zh) * 2020-01-10 2020-05-26 浙江亚勒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全自动插卡吸塑一体机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26253A (ja) * 2000-05-17 2001-11-22 Shibaura Mechatronics Corp 電子部品実装装置および電子部品実装方法
CN205097232U (zh) * 2015-08-07 2016-03-23 浙江江南制药机械有限公司 泡罩机废料切碎装置
CN207669410U (zh) * 2017-12-01 2018-07-31 苏州凌稳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高精度裁纸送纸装置
CN209600863U (zh) * 2018-11-29 2019-11-08 浙江亚勒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吸塑封口机
CN111196027A (zh) * 2020-01-10 2020-05-26 浙江亚勒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全自动插卡吸塑一体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668671U (zh) 平压平模切机
CN100519346C (zh) 软袋自动装盘系统
CN201501681U (zh) 平压模切机装置
CN105776835A (zh) 一种玻璃分切流水线
CN204674904U (zh) 一种说明书进给装置
CN201058441Y (zh) 一种塑胶管材切断装置
CN203045808U (zh) 转印装置以及吸收性物品制造装置
CN1358657A (zh) 在加工扁平件机器内传送和推出扁平件的装置
CN112193476A (zh) 一种泡罩包装线的衔接装置及衔接方法
CN201533564U (zh) 自动切断成挂机
CN201056011Y (zh) 移动式软包裁切工作站
CN112297512A (zh) 一种单面开口连卷袋的制袋机
CN203127241U (zh) 一种插纸隔机
CN2925877Y (zh) 多动力源折页机
CN206422044U (zh) 一种全自动芯片贴合封装检测机
CN203638668U (zh) 用于型钢转运的成排台架
CN106697405B (zh) 一种卫生产品用的混合包装设备及方法
CN201436203U (zh) 具有制动功能的模切机输纸系统
CN210555954U (zh) 一种敷料批量包装设备
CN106276381A (zh) 一种连续式板栅滚剪分片系统
CN208700218U (zh) 一种可使纸张减速的覆膜机
CN105345880B (zh) 一种模切纸品高速间歇式输送机
CN207998291U (zh) 一种输送分隔装置
CN206717960U (zh) 一种生活用纸生产装置的纸筒剪切装置
CN206717972U (zh) 一种生活用纸生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108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