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93164A - 自动除雨雾水的汽车后视镜 - Google Patents

自动除雨雾水的汽车后视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93164A
CN112193164A CN202011253581.1A CN202011253581A CN112193164A CN 112193164 A CN112193164 A CN 112193164A CN 202011253581 A CN202011253581 A CN 202011253581A CN 112193164 A CN112193164 A CN 1121931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zoelectric
air
cavity
energy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5358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93164B (zh
Inventor
华顺明
帅锐
张宇
王义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e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UST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US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UST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UST
Priority to CN20201125358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9316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931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931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931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931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00Optical viewing arrangements; Real-time view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ers or passengers using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s, e.g. cameras or video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or on vehicles
    • B60R1/02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 B60R1/06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mounted on vehicle exterior
    • B60R1/0602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mounted on vehicle exterior comprising means for cleaning or deic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23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signals between vehicle parts or sub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3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for supply of electrical power to vehicle subsystems or for
    • B60R16/0307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for supply of electrical power to vehicle subsystems or for using generators driven by a machine different from the vehicle mot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1/00Cleaning of vehicles
    • B60S1/02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 B60S1/54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using gas, e.g. hot ai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1/00Cleaning of vehicles
    • B60S1/02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 B60S1/56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leaning other parts or devices than front windows or windscreens
    • B60S1/60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leaning other parts or devices than front windows or windscreens for signalling devices, e.g. reflec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N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2N2/00Electric machines in general using piezoelectric effect, electrostriction or magnetostriction
    • H02N2/18Electric machines in general using piezoelectric effect, electrostriction or magnetostriction producing electrical output from mechanical input, e.g. generators
    • H02N2/186Vibration harves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Rear-View Mirror Devices That Are Mounted On The Exterior Of The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自动除雨雾水的汽车后视镜,包括第一壳体和安装在第一壳体开口处的镜面,第一壳体与镜面构成的腔室与大气相通,腔室内设有至少一个压电泵,压电泵的进气口与腔室相通,压电泵的排气口经设有气囊排气阀片的气囊与朝向镜面的吹气口相通;还包括设在腔室内的压电俘能器总成、温湿度传感器、设有控制电路的电路控制盒和设在气囊内的压力传感器,所述的压电泵、压电俘能器总成、温湿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分别与控制电路电连接。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压电俘能器总成利用正压电效应,将汽车行驶中产生的颠簸等能量转换成电能提供给压电泵,无需外接电源,节约能源,该汽车后视镜除雨雾水效果好、工作可靠性强。

Description

自动除雨雾水的汽车后视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自动除雨雾水的汽车后视镜。
背景技术
后视镜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驾驶员获取汽车后方、侧方和下方等外部信息的主要工具,对驾驶员的行车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下雨天或者雾天,汽车后视镜上的雨水或者雾水则会影响驾驶员观察汽车后方情况,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现有技术汽车后视镜的自动除雨雾水的装置种类繁多,结构各异,但仍存在以下不足,如:有的采用迎风开通道,利用开车时进风吹镜片上的雨水、雾水,但通道大小和管道路径较难控制、加上用水汽吹水,除雨雾水的效果不太理想,且使后视镜的体积相对较大。有的采用电加热除雨雾水,工作稳定性不理想,且长期较高温度影响后视镜本身的使用寿命,尤其是除水后粉尘留在镜面,同样影响视线。还有的采用超声波等振动方式除雨雾水,工作可靠性也不强,且振动中雨雾水下流过程中仍遮挡视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除雨雾水效果好、工作可靠性强的自动除雨雾水的汽车后视镜。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自动除雨雾水的汽车后视镜,包括第一壳体和安装在第一壳体开口处的镜面,第一壳体与镜面构成的腔室与大气相通,腔室内设有至少一个压电泵,压电泵的进气口与腔室相通,压电泵的排气口经设有气囊排气阀片的气囊与朝向镜面的吹气口相通;还包括设在腔室内的压电俘能器总成、温湿度传感器、设有控制电路的电路控制盒和设在气囊内的压力传感器,所述的压电泵、压电俘能器总成、温湿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分别与控制电路电连接。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发明自动除雨雾水的汽车后视镜具有以下优点: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压电俘能器总成利用正压电效应,将汽车行驶中产生的颠簸等能量转换成电能提供给压电泵,无需外接电源,节约能源。压电泵利用逆压电效应产生气源并储存于气囊中。由于腔室与大气相通,当温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第一壳体内部的温湿度达到预定温湿度即需除镜面上的雨雾水的温湿度时,控制电路接通压电泵的电源,压电泵向气囊充气,气囊压力达到输气压力时,气体冲开气囊排气阀片,经吹气口向镜面吹气以除去雨雾水,当气囊压力超过额定压力时,压力传感器提供电信号经控制电路切断压电泵的电源,压电泵停止充气。本发明利用压电泵的高频工作特性,且利用空气为气源,无需外接其他设备,使得气体的收集变得简单易行,且经由吹气口吹出的气体流速较快,除雨除雾效果好,工作可靠性强,以独特的自供气源方式使除雨水雾水变得高效可行,能大大改善雨天雾天行车的后视效果,提高行驶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所述的压电俘能器总成包括支撑体,支撑体的轴的两端转动配合在设于腔室内的支架上,轴沿汽车后视镜的宽度方向延伸;支撑体的两侧均与一收集汽车上下颠簸振动能的第一压电俘能器的一端的内侧水平向铰接,两个第一压电俘能器的另一端均在支撑体的凹槽内水平向摆动,该凹槽的壁上有防止第一压电俘能器的另一端脱离凹槽的限位结构;电路控制盒固定在支撑体的顶部。采用以上结构后,第一压电俘能器的设计十分巧妙,第一压电俘能器可绕铰接点如铰销在限位结构的允许幅度内做水平向晃动,通过压电振子收集汽车颠簸或称摆振的能量并经导线和控制电路直接输送给压电泵或暂时储存电量,该第一压电俘能器为主俘能器,能基本满足压电泵供电需要,且结构简单,工作稳定可靠。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压电俘能器包括第二壳体和多个第一压电振子;每个第一压电振子的第一金属基板的一端均固定在第二壳体的内侧壁上,每块第一金属基板的悬置的另一端上均固定有一块第一质量块,每块第一金属基板的上下表面均固定有一块第一压电晶片。采用以上结构后,能更充分地将汽车颠簸或称摆振的能量转换为电能,使第一压电晶片的弯直的变形频率高,所产生的电能充沛。
进一步地,多块第一金属基板的长度不同。采用以上结构后,使第一压电振子的固有频率不同,以便于采集不同行驶速度和不同路况下的振动能,特别是城市道路40km/h至80km/h情况下的振动能。
进一步地,所述的压电俘能器总成还包括连接支撑体与两个第一压电俘能器的各一组压电振子,每组压电振子均包括多个第二压电振子;每个第二压电振子均包括宽度呈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二金属基板,每块第二金属基板的左右两表面均固定有一块第二压电晶片。采用以上结构后,其设计更加巧妙,第一俘能器绕一端的绕铰接点如铰销水平向晃动时,除自身的多个第一振子收集颠簸能量外,固定在支撑体与第一压电俘能器之间的多个第二压电振子也随着左弯和伸直或右弯和伸直而产生电能,以进一步满足压电泵供电的需要。
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撑体的底部固定有一收集汽车急停刹车或加速启动情况下的惯性能的第二压电俘能器,第二压电俘能器为先储存弹性势能、再以振动形式释放弹性势能从而逐渐转化为电能的压电浮能器。采用以上结构后,不但能收集汽车正常行驶的颠簸能,还能进一步收集汽车急停刹车或加速启动情况下的惯性能,且充分利用了弹性集聚弹性势能和释放弹性势能的原理,使汽车附加能量得到更充分地收集和利用。
进一步地,第二压电俘能器包括外壳和内壳,外壳两端各固定有一根滑杆,内壳两端的滑孔与滑杆滑动配合,每根滑杆两端均套有弹簧,每个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外壳和内壳固定;内壳内固定有多个第三压电振子,每个第三压电振子的第三金属基板的两端均固定在内壳的内端壁上,每块第三金属基板上表面的中部均固定有一块第二质量块,每块第二质量块两侧的第三金属基板的上表面均固定有一块第三压电晶片,每块第三金属基板的下表面均固定有一块第四压电晶片。采用以上结构后,当汽车急刹车即急停时,第二压电俘能器随支撑体绕支撑体的轴的轴线被向前甩至大致呈水平状,此时内壳底端的弹簧被压缩且内壳顶端的弹簧被拉长,急刹车过后,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第二压电俘能器随支撑体绕支撑体的轴的轴线逐步反向回位至垂直状态,在此过程中弹簧回位的释放势能使多个第三压电振子在振动过程中产生电能并被控制电路收集;当汽车加速启动时,第二压电俘能器随支撑体绕支撑体的轴的轴线被向后甩至大致呈水平状,此时内壳底端的弹簧被压缩且内壳顶端的弹簧被拉长,加速启动过后,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第二压电俘能器随支撑体绕支撑体的轴的轴线逐步反向回位至垂直状态,在此过程中弹簧回位的释放势能使多个第三压电振子在振动过程中产生电能并被控制电路收集。该结构充分利用了弹性集聚弹性势能和释放弹性势能的原理,使汽车急停急驶的能量得到更充分地收集和利用,所产生的电能更充沛,进一步满足压电泵供电需要,且第二压电俘能器的结构简单,工作稳定可靠。
进一步地,所述的压电泵为双向压电泵:泵体内的空腔被第四压电振子分为上部的第一空腔和下部的第二空腔,第四压电振子包括第四金属基板、固定在第四金属基板上表面的第五压电晶片和固定在第四金属基板下表面的第六压电晶片;第一空腔的顶部有连通第一进气口的第一进气通道和连通第一排气口的第一排气通道,第一进气阀片设在第一进气通道与第一空腔之间,第一排气阀片设在第一空腔与第一排气通道之间;第二空腔的底部有连通第二进气口的第二进气通道和连通第二排气口的第二排气通道,第二进气阀片设在第二进气通道与第二空腔之间,第二排气阀片设在第二空腔与第二排气通道之间。采用以上结构后,压电泵利用逆压电效应,第四压电振子在电场作用下径向压缩,内部产生拉应力,从而使第四压电振子弯曲变形。又由于压电泵为双向压电泵,当第四压电振子正向弯曲时,第四金属基板向上弯曲,上面的第五压电晶片伸长,下面的第六压电晶片缩短,第一空腔容积减小,腔内气体压力增大,第一进气阀关闭,第一排气阀片打开,第一空腔内体的气体被挤压排出,并经排气通道与排气管进入气囊。与此同时,第二空腔的容积增大,腔内气体压力减小,第二进气阀打开,第二排气阀关闭,气体进入第二空腔。只要压电泵处于工作状态,气体便形成平缓的连续不断的定向流动。该压电泵不需要附加驱动电机,而是利用的逆压电效应使第四压电振子产生变形,再由变形产生第一空腔或第二空腔的容积变化实现气体输出。该压电泵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耗能低、无噪声、无电磁干扰,可以在较低电压下实现有效工作,双向压电泵又将气体压缩和输出效率提高一倍左右,进一步保证了本汽车后视镜工作可靠性强、除雨雾水效果好的技术优点。
进一步地,压电泵的第一排气口和第二排气口均与排气管的一端连通,排气管的另一端与气囊的进气口连通,气囊的出气口经输气管、输气孔与吹气管连通,吹气管上有多个吹气口。采用以上结构后,气体输出结构更简单、紧凑,风量更大,本汽车后视镜的除雨雾水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所述的压电泵为两个,所述的气囊为两个;一个压电泵对应一个气囊,两个气囊的输气管并联;排气管为硬管;输气管为软管。采用以上结构后,两个压电泵的进、排气方向可正好相反,可使气体压缩和输出效率进一步提高,使风量更大,吹气过程连续性更好,使汽车后视镜工作可靠性更强、除雨雾水效果更好。排气管为硬管可兼做气囊的支撑架,且能使气囊以排气管为固定点,朝向上的方向伸缩,而输气管为软管可适应气囊伸缩变化的需要,使结构更加简单紧凑,气体输出更加连续和通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自动除雨除雾的汽车后视镜的正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自动除雨除雾的汽车后视镜的俯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的压电泵一种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的压电泵另一种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的压电俘能器的正视和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的压电俘能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中的压电俘能器的左视或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中两个第一压电俘能器中的一个与支撑体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的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中的第二俘能器的正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压电泵,2、腔室,3、第一壳体,4、输气管,5、输气孔,6、吹气管,7、吹气口,8、气囊,9、镜面,10、排气管,11、支架,12、轴,13、压电俘能器总成,14、温湿度传感器,15、第一进气口,16、第一进气通道,17、第五压电晶片,18、第一进气阀片,19、第一空腔,20、第一排气阀片,21、第一排气通道,22、第四压电振子,23、第一排气口,24、第二排气口,25、第二排气通道,26、第二空腔,27、第二排气阀片,28、第二进气阀片,29、第六压电晶片,30、第四金属基板,31、第二进气通道,32、第二进气口,33、电路控制盒,34、支撑体,35、第二压电俘能器,36、第一压电俘能器,37、铰销,38、第二压电振子,39、第二金属基板,40、限位销,41、第二压电晶片,42、第二壳体,43、第一质量块,44、第一金属基板,45、第一压电晶片,46、第一压电振子,47、外壳,48、弹簧,49、第三压电振子,50、第二质量块,51、滑杆,52、第三金属基板,53、第四压电晶片,54、第三压电晶片,55、内壳,56、穿螺钉用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声明的是,对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各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自动除雨雾水的汽车后视镜,包括第一壳体3和安装在第一壳体3开口处的镜面9,第一壳体3与镜面9构成的腔室2与大气相通。不难理解,本汽车后视镜名称中只包括自动除雨雾水,但实际使用时还包括自动除镜面上的雪、霜和冰的功能,但为简洁起见,名称中只表现为自动除雨雾水的汽车后视镜。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自动除雨雾水的汽车后视镜,还包括设在腔室2内的压电俘能器总成13、温湿度传感器14、设有控制电路的电路控制盒33和设在气囊8内的压力传感器(图中未示出),所述的压电泵1、压电俘能器总成13、温湿度传感器14和压力传感器分别与控制电路电连接。
如图1、图2、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所示。
所述的压电俘能器总成13包括支撑体34,支撑体34的轴12的两端转动配合在设于腔室2内的支架11上,轴12沿汽车后视镜的宽度方向延伸。支撑体34的两侧均与一收集汽车上下颠簸振动能的第一压电俘能器36的一端的内侧水平向铰接,如采用铰销37或称铰轴铰接。两个第一压电俘能器36的另一端均在支撑体34的凹槽内水平向摆动或称晃动,该凹槽的壁上有防止第一压电俘能器36的另一端脱离凹槽的限位结构如限位销40。
所述的第一压电俘能器36包括第二壳体42和多个第一压电振子46。每个第一压电振子46的第一金属基板44的一端均固定在第二壳体42的内侧壁上,每块第一金属基板44的悬置的另一端上均固定有一块第一质量块43,每块第一金属基板44的上下表面均固定有一块第一压电晶片45,即上表面有一块第一压电晶片45,下表面也有一块第一压电晶片45。多块第一金属基板44的长度可不同。
所述的压电俘能器总成13还包括连接支撑体34与两个第一压电俘能器36的各一组压电振子即两组压电振子,每组压电振子均包括多个第二压电振子38。每个第二压电振子38均包括宽度呈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二金属基板39,每块第二金属基板39的左右两表面均固定有一块第二压电晶片41,即左表面固定有一块第二压电晶片41,右表面也固定有一块第二压电晶片41。
所述的支撑体34的底部固定如焊接或螺接有一收集汽车急停刹车或加速启动情况下的惯性能的第二压电俘能器35,第二压电俘能器35为先储存弹性势能、再以振动形式释放弹性势能从而逐渐转化为电能的压电浮能器。上述的螺接如第二压电俘能器35的顶部可设耳板,耳板上可设穿螺钉用通孔56,支撑体的底部可设螺纹孔,可采用螺钉穿过穿螺钉用通孔56后旋合在螺纹孔内。第二压电俘能器35包括外壳47和内壳55,外壳47两端各固定有一根滑杆51,内壳55两端的滑孔(图中未示出)与滑杆51滑动配合,每根滑杆51两端均套有弹簧48,每个弹簧48的两端分别与外壳47和内壳55固定如焊接。内壳55内固定有多个第三压电振子49,每个第三压电振子49的第三金属基板52的两端均固定在内壳55的内端壁上,每块第三金属基板52上表面的中部均固定如焊接有一块第二质量块50,每块第二质量块50两侧的第三金属基板52的上表面均固定有一块第三压电晶片54,即左侧的第三金属基板52的上表面固定有一块第三压电晶片54,右侧的第三金属基板52的上表面也固定有一块第三压电晶片54;每块第三金属基板52的下表面均固定有一块第四压电晶片53。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
腔室2内设有至少一个压电泵1,压电泵1的进气口与腔室2相通,压电泵1的排气口经设有气囊排气阀片(图中未示出)的气囊8与朝向镜面9的吹气口7相通。
所述的压电泵1为双向压电泵:泵体内的空腔被第四压电振子22分为上部的第一空腔19和下部的第二空腔26。第四压电振子22包括第四金属基板30、固定在第四金属基板30上表面的第五压电晶片17和固定在第四金属基板30下表面的第六压电晶片29。第一空腔19的顶部有连通第一进气口15的第一进气通道16和连通第一排气口23的第一排气通道21。第一进气阀片18设在第一进气通道16与第一空腔19之间,第一排气阀片20设在第一空腔19与第一排气通道21之间。第二空腔26的底部有连通第二进气口32的第二进气通道31和连通第二排气口24的第二排气通道25。第二进气阀片28设在第二进气通道31与第二空腔26之间,第二排气阀片27设在第二空腔26与第二排气通道25之间。图3所示为下进气上排气的情形即一种工作状态;图4所示为上进气下排气的情形即另一种工作状态。
压电泵1的第一排气口23和第二排气口24均与排气管10的一端连通,排气管10的另一端与气囊8的进气口连通,气囊8的出气口经输气管4、输气孔5与吹气管6连通,吹气管6上有多个吹气口7。不难理解,吹气管6沿汽车后视镜宽度方向延伸,连通吹气管6的多个吹气口7可沿汽车后视镜宽度方向等距离布置。所述的吹气管从上外向下内朝镜面倾斜。这样,从多个吹气口7吹出的气体更均匀、更密集,对镜面的除雨雾水包括除雪、霜和冰的效果更好,镜面更干净,镜面视觉效果更好。
所述的压电泵1优选为两个,所述的气囊8优选为两个。一个压电泵1对应一个气囊8,即一根排气管10连通一个压电泵1和一个气囊8,共两根排气管10。两个气囊8的输气管4并联,即两个气囊共用一根输气管4。排气管10优选为硬管如金属管或硬塑料管。输气管4为软管如橡胶管或柔性波纹管。所述的气囊8和压电泵1均可左右对称设置在第一壳体3内宽度方向的中间,可使结构更紧凑,体积更小。
参见图1、图2、图3、图4、图5、图7,设有控制电路(图中未示出)的电路控制盒33固定如焊接或螺接在支撑体34的顶部。不难理解,压电俘能器总成13中的所有压电振子的两端均经导线(图中未示出或未标注)与电路控制盒33中的控制电路电连接。压电泵1中的所有压电振子的两端也均经导线(图中未示出或未标注)与电路控制盒33中的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的控制电路包括主控制器、AC-DC整流电路或称交流变直流的整流电路、低电压转换为高电压的转换电路或称放大电路和控制压电泵电源通断的开关电路(主控制器、压力传感器和以上所述电路在图中均未示出)。温湿度传感器14、压力传感器和开关电路均与主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的主控制器可采用微处理器或称MCU,也可采用中央处理器或称CPU。所述的微处理器、温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均采用市售产品。控制电路可采用集成电路板集中在电路控制盒内,还可采用可充电电池以适当储存电量。所述的低压转换位高压如零点几伏转换为几十伏。所述的AC-DC整流电路、低电压转换为高电压的转换电路、开关电路等均为现有技术,各电路之间的连接关系也为现有技术,如压电俘能器的所有的压电振子的两端分别与AC-DC整流电路电连接,AC-DC整流电路与低电压转换为高电压的转换电路或称放大电路电连接,放大电路与主控制器电连接,主控制器经外围的开关电路分别与充电电池和压电泵的所有的压电振子的两端电连接。
以上所述的压电泵1可称压电容积泵。以上所有的压电晶片也可称压电陶瓷晶片或称压电陶瓷体。以上所述的第一质量块43和第二质量块50均可采用金属块,如钢块。金属基板可称为弹性金属体。镜面9也可称镜片或称镜板。
不难理解:所有的进气阀片和排气阀片均为单向阀片,进气阀片只进气不排气,排气阀片只排气不进气。排气管10是相对于压电泵而言,若相对于气囊8来讲,可看成是进气管。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自动除雨雾水的汽车后视镜,包括第一壳体(3)和安装在第一壳体(3)开口处的镜面(9),第一壳体(3)与镜面(9)构成的腔室(2)与大气相通,其特征在于:腔室(2)内设有至少一个压电泵(1),压电泵(1)的进气口与腔室(2)相通,压电泵(1)的排气口经设有气囊排气阀片的气囊(8)与朝向镜面(9)的吹气口(7)相通;还包括设在腔室(2)内的压电俘能器总成(13)、温湿度传感器(14)、设有控制电路的电路控制盒(33)和设在气囊(8)内的压力传感器,所述的压电泵(1)、压电俘能器总成(13)、温湿度传感器(14)和压力传感器分别与控制电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除雨雾水的汽车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电俘能器总成(13)包括支撑体(34),支撑体(34)的轴(12)的两端转动配合在设于腔室(2)内的支架(11)上,轴(12)沿汽车后视镜的宽度方向延伸;支撑体(34)的两侧均与一收集汽车上下颠簸振动能的第一压电俘能器(36)的一端的内侧水平向铰接,两个第一压电俘能器(36)的另一端均在支撑体(34)的凹槽内水平向摆动,该凹槽的壁上有防止第一压电俘能器(36)的另一端脱离凹槽的限位结构;电路控制盒(33)固定在支撑体(34)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除雨雾水的汽车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压电俘能器(36)包括第二壳体(42)和多个第一压电振子(46);每个第一压电振子(46)的第一金属基板(44)的一端均固定在第二壳体(42)的内侧壁上,每块第一金属基板(44)的悬置的另一端上均固定有一块第一质量块(43),每块第一金属基板(44)的上下表面均固定有一块第一压电晶片(4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除雨雾水的汽车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多块第一金属基板(44)的长度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除雨雾水的汽车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电俘能器总成(13)还包括连接支撑体(34)与两个第一压电俘能器(36)的各一组压电振子,每组压电振子均包括多个第二压电振子(38);每个第二压电振子(38)均包括宽度呈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二金属基板(39),每块第二金属基板(39)的左右两表面均固定有一块第二压电晶片(41)。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除雨雾水的汽车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体(34)的底部固定有一收集汽车急停刹车或加速启动情况下的惯性能的第二压电俘能器(35),第二压电俘能器(35)为先储存弹性势能、再以振动形式释放弹性势能从而逐渐转化为电能的压电浮能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除雨雾水的汽车后视镜,其特征在于:第二压电俘能器(35)包括外壳(47)和内壳(55),外壳(47)两端各固定有一根滑杆(51),内壳(55)两端的滑孔与滑杆(51)滑动配合,每根滑杆(51)两端均套有弹簧(48),每个弹簧(48)的两端分别与外壳(47)和内壳(55)固定;内壳(55)内固定有多个第三压电振子(49),每个第三压电振子(49)的第三金属基板(52)的两端均固定在内壳(55)的内端壁上,每块第三金属基板(52)上表面的中部均固定有一块第二质量块(50),每块第二质量块(50)两侧的第三金属基板(52)的上表面均固定有一块第三压电晶片(54),每块第三金属基板(52)的下表面均固定有一块第四压电晶片(5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除雨雾水的汽车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电泵(1)为双向压电泵:泵体内的空腔被第四压电振子(22)分为上部的第一空腔(19)和下部的第二空腔(26),第四压电振子(22)包括第四金属基板(30)、固定在第四金属基板(30)上表面的第五压电晶片(17)和固定在第四金属基板(30)下表面的第六压电晶片(29);第一空腔(19)的顶部有连通第一进气口(15)的第一进气通道(16)和连通第一排气口(23)的第一排气通道(21),第一进气阀片(18)设在第一进气通道(16)与第一空腔(19)之间,第一排气阀片(20)设在第一空腔(19)与第一排气通道(21)之间;第二空腔(26)的底部有连通第二进气口(32)的第二进气通道(31)和连通第二排气口(24)的第二排气通道(25),第二进气阀片(28)设在第二进气通道(31)与第二空腔(26)之间,第二排气阀片(27)设在第二空腔(26)与第二排气通道(25)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除雨雾水的汽车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压电泵(1)的第一排气口(23)和第二排气口(24)均与排气管(10)的一端连通,排气管(10)的另一端与气囊(8)的进气口连通,气囊(8)的出气口经输气管(4)、输气孔(5)与吹气管(6)连通,吹气管(6)上有多个吹气口(7)。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除雨雾水的汽车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电泵(1)为两个,所述的气囊(8)为两个;一个压电泵(1)对应一个气囊(8),两个气囊(8)的输气管(4)并联;排气管为硬管;输气管(4)为软管。
CN202011253581.1A 2020-11-11 2020-11-11 自动除雨雾水的汽车后视镜 Active CN1121931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53581.1A CN112193164B (zh) 2020-11-11 2020-11-11 自动除雨雾水的汽车后视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53581.1A CN112193164B (zh) 2020-11-11 2020-11-11 自动除雨雾水的汽车后视镜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93164A true CN112193164A (zh) 2021-01-08
CN112193164B CN112193164B (zh) 2021-12-21

Family

ID=740334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53581.1A Active CN112193164B (zh) 2020-11-11 2020-11-11 自动除雨雾水的汽车后视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93164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23512A (ja) * 1994-02-14 1995-08-22 Aisin Seiki Co Ltd 車両用ミラー装置
KR20030049434A (ko) * 2001-12-15 2003-06-25 박희성 자동차용 사이드미러의 수분 및 이물질 제거장치
EP2301803A1 (en) * 2009-09-29 2011-03-30 SMR Patents S.à.r.l. Self substaining rear view mirror
CN107465324A (zh) * 2017-09-06 2017-12-12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汽车振动的俘能装置
CN108859969A (zh) * 2017-05-09 2018-11-23 郦茶英 一种汽车用后视镜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23512A (ja) * 1994-02-14 1995-08-22 Aisin Seiki Co Ltd 車両用ミラー装置
KR20030049434A (ko) * 2001-12-15 2003-06-25 박희성 자동차용 사이드미러의 수분 및 이물질 제거장치
EP2301803A1 (en) * 2009-09-29 2011-03-30 SMR Patents S.à.r.l. Self substaining rear view mirror
CN108859969A (zh) * 2017-05-09 2018-11-23 郦茶英 一种汽车用后视镜
CN107465324A (zh) * 2017-09-06 2017-12-12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汽车振动的俘能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焦晓阳 等: "汽车后视镜压电驱动除雨研究", 《振动、测试与诊断》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93164B (zh) 2021-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65318A (zh) 混合动力作业车辆
CN112193164B (zh) 自动除雨雾水的汽车后视镜
CN105667283B (zh) 纯电动汽车前舱模块化集成布置结构
CN110481260A (zh) 一种集成的空气悬架供气系统
CN201253616Y (zh) 一种超声波清洁器
CN201914102U (zh) 受电弓弓头和受电弓连接架的密封弹性连接盒
CN108547233A (zh) 一种可清洗的市政施工用警示牌
CN114261299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自动收线装置
CN102092297A (zh) 一种用于连接受电弓弓头和受电弓连接架的密封弹簧盒
CN207311415U (zh) 一种新型轨道风源系统
CN212298339U (zh) 一种压缩机组
CN112572312A (zh) 一种防震动的汽车用前视摄像头安装装置
CN108775631A (zh) 空调室外机、空调及除雪方法
CN110270188A (zh) 一种除尘装置
CN207819254U (zh) 一种户外节能电力柜
CN210564843U (zh) 一种用于汽车的空气滤清器
CN209609054U (zh) 一种带防护的柔性线路板
CN216331757U (zh) 一种自动除雨雾水的汽车后视镜
CN205185884U (zh) 一种轨道车辆升弓风源系统
CN205930489U (zh) 一种汽车电喇叭安装架
CN108909470A (zh) 自动定位充电系统
CN214189919U (zh) 一种带多媒体的电动车仪表
CN219282099U (zh) 一种空调风机减噪结构
CN112572232B (zh) 一种车载电池控制柜
CN109484307A (zh) 一种车用后视镜避雨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