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86326A - 一种双向卫星通信天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向卫星通信天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86326A
CN112186326A CN202011074514.3A CN202011074514A CN112186326A CN 112186326 A CN112186326 A CN 112186326A CN 202011074514 A CN202011074514 A CN 202011074514A CN 112186326 A CN112186326 A CN 1121863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push
rod
push rod
drives
sl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7451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美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Haosh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Haosh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Haosh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Haosh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7451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86326A/zh
Publication of CN1121863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86326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125Means for positioning
    • H01Q1/1264Adjusting different parts or elements of an aerial uni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3/00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 H01Q3/02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using mechanical movement of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as a whole

Landscapes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双向卫星通信天线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移动固定底板,所述移动固定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升降调节装置,所述升降调节装置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升降支撑板,所述升降支撑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圆形转动盘,所述圆形转动盘的上表面设置有双向摆动装置,所述移动固定底板上表面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支撑稳定装置。该双向卫星通信天线及其使用方法,通过第一电动推杆带动转动拉动杆和第一稳定滑动架向外移动,第一稳定滑动架带动联动支撑杆和升降支撑板向上移动进行高度调节,升降操作更加省时省力,能够进行更加便利的调节,能够使馈源找到更好的接收位置,保证了天线的信号的稳定接收,进一步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

Description

一种双向卫星通信天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向卫星通信天线。
背景技术
卫星天线就是常说的大锅,是一个金属抛物面,负责将卫星信号反射到位于焦点处的馈源和高频头内,卫星天线的作用是收集由卫星传来的微弱信号,并尽可能去除杂讯,大多数天线通常是抛物面状的,也有一些多焦点天线是由球面和抛物面组合而成,卫星信号通过抛物面天线的反射后集中到它的焦点处,如果卫星的静止轨道位置和接收点经度相同,天线指向为正南方;如果卫星轨道位置小于接收点经度,天线则指向正南偏西;如果卫星轨道位置大于接收点经度,天线就指向正南偏东,中国大地处于北半球,正东和正西方向为调整天线的极限位置,天线都是指向南边的,综合考虑部分传导路径上会有例如大树等障碍物的阻挡,因此在调节天线位置角度时需要兼顾环境障碍,现有的天线大多是固定角度设置的,占用空间较大,在携带时不易收放,不利于使用便利性的提高。
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911342482.8的一种便携式卫星通信天线装置及使用方法,其基本描述为:包括用于同地面基础固定的安装底座、横向设置在所述安装底座上的台板、连接所述台板与所述安装底座用于调节所述台板高度的升降机构、活动安装在所述台板上的卫星天线组件、连接所述天线组件与所述升降机构用于在台板升降的同时驱动所述天线组件调整倾斜角度的传动机构,该便携式卫星通信天线装置及使用方法通过手动摇动摇把带动丝杠转动驱动台板在连杆的作用下升降,在升降的同时借助齿轮齿条组件带动天线组件摆动方向,但该调节方式在使用过程中操作费时费力,难以对天线进行全方位的调节,导致天线的信号接收效果较差,不利于天线信号的稳定接收,难以使馈源找到合适的接收位置,不利于使用便利性的提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向卫星通信天线,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向卫星通信天线,包括移动固定底板,所述移动固定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升降调节装置,所述升降调节装置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升降支撑板,所述升降支撑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圆形转动盘,所述圆形转动盘的上表面设置有双向摆动装置,所述移动固定底板上表面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支撑稳定装置,所述升降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循环转动装置,所述移动固定底板上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扶手,所述双向摆动装置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圆盘接收底座,所述圆盘接收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表面设置有馈源,所述移动固定底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车轮支撑架,所述车轮支撑架的底部设置有车轮转动杆,所述车轮转动杆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移动车轮。
优选的,所述升降调节装置包括第一稳定滑动架,所述第一稳定滑动架的顶部设置有联动支撑杆,所述联动支撑杆的中部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联动支撑杆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稳定滑动架,所述第一稳定滑动架顶部的内侧设置有转动拉动杆,所述转动拉动杆外表面的中部套接有移动滑动块,所述移动滑动块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
优选的,所述双向摆动装置包括摇摆固定板,所述摇摆固定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支撑架,所述摇摆固定板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摇摆架,所述第一摇摆架的底部设置有摆动支撑杆,所述摆动支撑杆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摇摆架,所述摆动支撑杆的中部设置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支架。
优选的,所述支撑稳定装置包括固定支撑块,所述固定支撑块的顶部设置有升降支撑立板,所述升降支撑立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架,所述第一连接架的底部设置有固定联动杆,所述固定联动杆的中部设置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三电动推杆,所述固定联动杆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连接架,所述移动固定底板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滑动稳定槽,所述滑动稳定槽的内部设置有滑动稳定块,所述滑动稳定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拉动杆,所述滑动稳定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横板。
优选的,所述循环转动装置包括托盘支架,所述托盘支架内底侧壁的左侧设置有第一主轴,所述第一主轴外表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套接驱动齿轮,所述托盘支架内底侧壁的右侧设置有第二主轴,所述第二主轴的外表面套接有循环转动半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循环转动半齿轮啮合,所述第二主轴的内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移动固定底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
优选的,所述圆形转动盘的下表面设置有环形滑块,升降支撑板的上表面开设有环形滑槽,环形滑块与环形滑槽啮合。
优选的,所述移动扶手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层,防滑层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摩擦防滑纹路;
所述移动固定底板和升降支撑板的材质均为铸铁,移动固定底板和升降支撑板的外表面均匀涂刷有防锈涂层。
优选的,所述移动固定底板的上表面和升降支撑板的下表面均开设有T形滑槽,第一稳定滑动架的下表面和第二稳定滑动架的上表面均设置有T形滑块,T形滑槽与T形滑块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馈源的底面连接有弹性吸振托盘,所述弹性吸振托盘,所述弹性吸振托盘采用高聚物吸振材料,所述支撑杆包括间隔均匀排布的三根,每根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弹性吸振托盘的底面和所述圆盘接收底座的上表面;
所述圆盘接收底座上设有振动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圆盘接收底座的振动状态,还包括:
第一智能控制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一电动推杆上,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输出功率;
第二智能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二电动推杆上,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电动推杆(508)的输出功率;
第三智能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三电动推杆上,用于控制所述第三电动推杆的输出功率,
控制模块,设置在所述圆盘接收底座上,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振动传感器、第一智能控制开关、第二智能控制开关及第三智能控制开关电性连接,且所述控制模块通过以下预设的方法调整所述馈源运动的稳定性:
步骤A1,通过以下预设的算法对圆盘接收底座稳定状态进行评估:
Figure BDA0002716197950000041
其中,U为统计的圆盘接收底座的振动幅度众数组的上限值,M0表示众数,Δ1表示众数组次数与上一组次数之差,Δ2表示众数组次数与下一组次数之差,d表示众数组的间距;
步骤A2,所述众数通过振动传感器实时向所述控制器传递振动的幅度值获取,所述控制器统计在单位时间内振动幅度值出现次数或频率最大的一组标志值,即为众数;
步骤A3,根据以下预设的方法调节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和所述第三电动推杆的工作状态:
Figure BDA0002716197950000051
τ代表对于圆盘接收底座的振动幅度的上限值超出预设振动幅度的比例值,当τ大于等于5%时,所述控制器同时控制所述第一智能控制开关、第二智能控制开关和第三智能控制开关动作,用于分别调节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和第三电动推杆的输出功率;
当τ小于5%且大于2%时,所述控制器仅控制所述第一智能控制开关和第三智能控制开关动作,用于分别调节所述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三电动推杆的输出功率;
当τ小于2%时,所述控制器仅控制所述第三智能控制开关动作,用于调节所述第三电动推杆的输出功率。
此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双向卫星通信天线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支撑固定:启动第三电动推杆,第三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带动转动柱向内移动,转动柱带动固定联动杆向外侧移动,联动杆带动连接拉动杆和滑动稳定块向下移动,滑动稳定块带动固定横板向下移动至与地面接触进行支撑固定;
2);升降支撑:启动第一电动推杆,第一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带动移动滑动块向外侧移动,移动滑动块带动转动拉动杆向外侧移动,转动拉动杆带动联动支撑杆向上移动,联动支撑杆带动第二稳定滑动架向上移动,第二稳定滑动架带动升降支撑板向上移动到合适高度;
3);监测角度调整:启动位于右侧的第二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带动旋转杆向外移动,旋转杆带动摆动支撑杆向外移动,支撑杆带动第一摇摆架向下移动,第一摇摆架带动摇摆固定板向右侧倾斜,启动位于左侧的第二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带动旋转杆向内移动,旋转杆带动摆动支撑杆向内移动,支撑杆带动第一摇摆架向上移动,第一摇摆架带动摇摆固定板向右侧倾斜进行角度调整;
4);往复运动:启动转动电机,转动电机的输出端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主轴转动,第二主轴带动循环转动半齿轮转动,循环转动半齿轮带动驱动齿轮进行循环往复运动驱动齿轮带动第一主轴转动,第一主轴带动圆形转动盘转动。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向卫星通信天线使用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双向卫星通信天线使用方法,通过第一电动推杆带动转动拉动杆和第一稳定滑动架向外移动,第一稳定滑动架带动联动支撑杆和升降支撑板向上移动进行高度调节,升降操作更加省时省力,能够进行更加便利的调节,能够使馈源找到更好的接收位置,保证了天线的信号的稳定接收,进一步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
2、该双向卫星通信天线使用方法,通过第二电动推杆带动旋转杆和摆动支撑杆移动,摆动支撑杆带动摇摆固定板倾斜进行角度调节,能够更加便利的进行角度调节,便于使圆盘接收底座和馈源找到更加合适的信号接收位置,能够有效躲避各种障碍物的遮挡,对接收角度进行任意调节,进一步提高天线的信号接收效果,有利于使用便利性的提高。
3、该双向卫星通信天线使用方法,通过转动电机驱动第二锥齿轮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带动循环转动半齿轮转动,循环转动半齿轮与驱动齿轮啮合带动圆盘接收底座和馈源进行往复运动,能够更好的保证信号的接收质量,避免出现信号接收盲区,进一步提高了对信号的接收效果,更加便于进行使用。
4、该双向卫星通信天线使用方法,通过第三电动推杆带动固定联动杆向内移动,固定联动杆带动升降支撑立板和固定横板向下移动至与地面接触对卫星天线进行支撑固定,具有更加稳定的固定效果,提高了使用时的稳定性,进一步保证了信号的接收质量,极大的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双向卫星通信天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双向卫星通信天线升降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种双向卫星通信天线双向摆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一种双向卫星通信天线支撑稳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一种双向卫星通信天线循环转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移动固定底板;2、升降调节装置;201、第一稳定滑动架;202、联动支撑杆;203、转动轴;204、第二稳定滑动架;205、转动拉动杆;206、移动滑动块;207、第一电动推杆;3、升降支撑板;4、圆形转动盘;5、双向摆动装置;501、摇摆固定板;502、转动柱;503、连接支撑架;504、第一摇摆架;505、摆动支撑杆;506、第二摇摆架;507、旋转杆;508、第二电动推杆;509、固定支架;6、支撑稳定装置;601、固定支撑块;602、升降支撑立板;603、第一连接架;604、固定联动杆;605、转动柱;606、第三电动推杆;607、第二连接架;608、滑动稳定槽;609、滑动稳定块;610、连接拉动杆;611、固定横板;7、循环转动装置;701、托盘支架;702、第一主轴;703、驱动齿轮;704、第二主轴;705、循环转动半齿轮;706、第一锥齿轮;707、转动电机;708、第二锥齿轮;8、移动扶手;9、圆盘接收底座;10、支撑杆;11、馈源;12、车轮支撑架;13、车轮转动杆;14、移动车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双向卫星通信天线,包括移动固定底板1,移动固定底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升降调节装置2,升降调节装置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升降支撑板3,升降支撑板3的上表面设置有圆形转动盘4,圆形转动盘4的上表面设置有双向摆动装置5,移动固定底板1上表面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支撑稳定装置6,升降支撑板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循环转动装置7,移动固定底板1上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扶手8,双向摆动装置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圆盘接收底座9,圆盘接收底座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0,支撑杆10的上表面设置有馈源11,移动固定底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车轮支撑架12,车轮支撑架12的底部设置有车轮转动杆13,车轮转动杆13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移动车轮14。
在本发明中为了提高升降的稳定性,从而设置升降调节装置2包括第一稳定滑动架201,第一稳定滑动架201的顶部设置有联动支撑杆202,通过第一电动推杆207带动转动拉动杆205和第一稳定滑动架201向外移动,第一稳定滑动架201带动联动支撑杆202和升降支撑板3向上移动进行高度调节,升降操作更加省时省力,能够进行更加便利的调节,能够使馈源11找到更好的接收位置,保证了天线的信号的稳定接收,进一步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联动支撑杆202的中部设置有转动轴203,联动支撑杆202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稳定滑动架204,第一稳定滑动架201顶部的内侧设置有转动拉动杆205,转动拉动杆205外表面的中部套接有移动滑动块206,移动滑动块206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207,第一电动推杆207的具体型号为LAP22,升降调节装置2提高升降的稳定性。
在本发明中为了便于进行角度调节,从而设置双向摆动装置5包括摇摆固定板501,摇摆固定板50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柱502,转动柱502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支撑架503,摇摆固定板501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摇摆架504,第一摇摆架504的底部设置有摆动支撑杆505,通过第二电动推杆508带动旋转杆507和摆动支撑杆505移动,摆动支撑杆505带动摇摆固定板501倾斜进行角度调节,能够更加便利的进行角度调节,便于使圆盘接收底座9和馈源11找到更加合适的信号接收位置,能够有效躲避各种障碍物的遮挡,对接收角度进行任意调节,进一步提高天线的信号接收效果,有利于使用便利性的提高,摆动支撑杆505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摇摆架506,摆动支撑杆505的中部设置有旋转杆507,旋转杆507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电动推杆508,第二电动推杆508的具体型号为LAP22,第二电动推杆508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支架509,双向摆动装置5便于进行角度调节。
在本发明中为了提高支撑的稳定性,从而设置支撑稳定装置6包括固定支撑块601,固定支撑块601的顶部设置有升降支撑立板602,升降支撑立板60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架603,第一连接架603的底部设置有固定联动杆604,固定联动杆604的中部设置有转动柱605,转动柱605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三电动推杆606,第三电动推杆606的具体型号为LAP22,固定联动杆604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连接架607,移动固定底板1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滑动稳定槽608,滑动稳定槽608的内部设置有滑动稳定块609,滑动稳定块60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拉动杆610,滑动稳定块60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横板611,通过第三电动推杆606带动固定联动杆604向内移动,固定联动杆604带动升降支撑立板602和固定横板611向下移动至与地面接触对卫星天线进行支撑固定,具有更加稳定的固定效果,提高了使用时的稳定性,进一步保证了信号的接收质量,极大的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支撑稳定装置6提高支撑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馈源11的底面连接有弹性吸振托盘,所述弹性吸振托盘,所述弹性吸振托盘采用高聚物吸振材料,所述支撑杆10包括间隔均匀排布的三根,每根所述支撑杆10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弹性吸振托盘的底面和所述圆盘接收底座9的上表面;
所述圆盘接收底座9上设有振动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圆盘接收底座(9)的振动状态,还包括:
第一智能控制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一电动推杆207上,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动推杆207的输出功率;
第二智能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二电动推杆508上,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电动推杆508的输出功率;
第三智能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三电动推杆606上,用于控制所述第三电动推杆606的输出功率,
控制模块,设置在所述圆盘接收底座9上,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振动传感器、第一智能控制开关、第二智能控制开关及第三智能控制开关电性连接,且所述控制模块通过以下预设的方法调整所述馈源11运动的稳定性:
步骤A1,通过以下预设的算法对圆盘接收底座9稳定状态进行评估:
Figure BDA0002716197950000101
其中,U为统计的圆盘接收底座9的振动幅度众数组的上限值,M0表示众数,Δ1表示众数组次数与上一组次数之差,Δ2表示众数组次数与下一组次数之差,d表示众数组的间距;
步骤A2,所述众数通过振动传感器实时向所述控制器传递振动的幅度值获取,所述控制器统计在单位时间内振动幅度值出现次数或频率最大的一组标志值,即为众数;
步骤A3,根据以下预设的方法调节所述第一电动推杆207、第二电动推杆508和所述第三电动推杆606的工作状态:
Figure BDA0002716197950000111
τ代表对于圆盘接收底座9的振动幅度的上限值超出预设振动幅度的比例值,当τ大于等于5%时,所述控制器同时控制所述第一智能控制开关、第二智能控制开关和第三智能控制开关动作,用于分别调节所述第一电动推杆207、第二电动推杆508和第三电动推杆606的输出功率;
当τ小于5%且大于2%时,所述控制器仅控制所述第一智能控制开关和第三智能控制开关动作,用于分别调节所述第一电动推杆207和第三电动推杆606的输出功率,此时只调节下部的振动状态,从根源上实现一定幅度的功率调整,
当τ小于2%时,所述控制器仅控制所述第二智能控制开关动作,用于调节所述第二电动推杆508的输出功率,此时只调节上方的振动状态,能够快速直接实现较小幅度的振动调整。
上述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通过在圆盘接收底座9上设有振动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控圆盘接收底座9的振动情况,进而间接反馈馈源11的稳定状态,由于振动力是自下而上传递过来的,通过对圆盘接收底座9振动幅度进行评估,当振动幅度较大时,通过控制器同时控制三个智能开关来调节第一电动推杆207、第二电动推杆508和第三电动推杆606的输出功率,实现最大程度的调整工作状态,降低振幅;当振动幅度较小时,通过控制器仅控制第一电动推杆207和第三电动推杆606的功率,或者仅控制第二电动推杆508的功率,智能灵活调控,提高了使用时的稳定性,进一步保证了信号的接收质量。
在本发明中为了便于进行左右摇摆,从而设置循环转动装置7包括托盘支架701,托盘支架701内底侧壁的左侧设置有第一主轴702,第一主轴702外表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套接驱动齿轮703,托盘支架701内底侧壁的右侧设置有第二主轴704,第二主轴704的外表面套接有循环转动半齿轮705,通过转动电机707驱动第二锥齿轮708带动第一锥齿轮706转动,第一锥齿轮706带动循环转动半齿轮705转动,循环转动半齿轮705与驱动齿轮703啮合带动圆盘接收底座9和馈源11进行往复运动,能够更好的保证信号的接收质量,避免出现信号接收盲区,进一步提高了对信号的接收效果,更加便于进行使用,驱动齿轮703与循环转动半齿轮705啮合,第二主轴704的内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706,移动固定底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电机707,转动电机707的具体型号为5IK120GN-C,转动电机70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708,第一锥齿轮706与第二锥齿轮708啮合,循环转动装置7便于进行左右摇摆。
在本发明中为了提高转动的稳定性,从而设置圆形转动盘4的下表面设置有环形滑块,升降支撑板3的上表面开设有环形滑槽,环形滑块与环形滑槽啮合,圆形转动盘4下表面的环形滑块与升降支撑板3上表面的环形滑槽相互配合,提高转动的稳定性。
在本发明中为了提高防滑效果,从而在移动扶手8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层,防滑层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摩擦防滑纹路,移动扶手8外表面的摩擦防滑纹路增大摩擦力,提高防滑效果。
在本发明中为了提高使用寿命,从而设置移动固定底板1和升降支撑板3的材质均为铸铁,移动固定底板1和升降支撑板3的外表面均匀涂刷有防锈涂层,移动固定底板1和升降支撑板3外表面的防锈涂层防止腐蚀,提高使用寿命。
在本发明中为了提高滑动的稳定性,从而在移动固定底板1的上表面和升降支撑板3的下表面均开设有T形滑槽,第一稳定滑动架201的下表面和第二稳定滑动架204的上表面均设置有T形滑块,T形滑槽与T形滑块滑动连接,移动固定底板1上表面和升降支撑板3下表面的T形滑槽与第一稳定滑动架201下表面和第二稳定滑动架204上表面的T形滑块相互配合,提高滑动的稳定性。
上述双向卫星通信天线的使用方法如下:
1);支撑固定:启动第三电动推杆,第三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带动转动柱向内移动,转动柱带动固定联动杆向外侧移动,联动杆带动连接拉动杆和滑动稳定块向下移动,滑动稳定块带动固定横板向下移动至与地面接触进行支撑固定;
2);升降支撑:启动第一电动推杆,第一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带动移动滑动块向外侧移动,移动滑动块带动转动拉动杆向外侧移动,转动拉动杆带动联动支撑杆向上移动,联动支撑杆带动第二稳定滑动架向上移动,第二稳定滑动架带动升降支撑板向上移动到合适高度;
3);监测角度调整:启动位于右侧的第二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带动旋转杆向外移动,旋转杆带动摆动支撑杆向外移动,支撑杆带动第一摇摆架向下移动,第一摇摆架带动摇摆固定板向右侧倾斜,启动位于左侧的第二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带动旋转杆向内移动,旋转杆带动摆动支撑杆向内移动,支撑杆带动第一摇摆架向上移动,第一摇摆架带动摇摆固定板向右侧倾斜进行角度调整;
4);往复运动:启动转动电机,转动电机的输出端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主轴转动,第二主轴带动循环转动半齿轮转动,循环转动半齿轮带动驱动齿轮进行循环往复运动驱动齿轮带动第一主轴转动,第一主轴带动圆形转动盘转动。
综上所述,该双向卫星通信天线使用方法,通过第一电动推杆207带动转动拉动杆205和第一稳定滑动架201向外移动,第一稳定滑动架201带动联动支撑杆202和升降支撑板3向上移动进行高度调节,升降操作更加省时省力,能够进行更加便利的调节,能够使馈源11找到更好的接收位置,保证了天线的信号的稳定接收,进一步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
该双向卫星通信天线使用方法,通过第二电动推杆508带动旋转杆507和摆动支撑杆505移动,摆动支撑杆505带动摇摆固定板501倾斜进行角度调节,能够更加便利的进行角度调节,便于使圆盘接收底座9和馈源11找到更加合适的信号接收位置,能够有效躲避各种障碍物的遮挡,对接收角度进行任意调节,进一步提高天线的信号接收效果,有利于使用便利性的提高。
该双向卫星通信天线使用方法,通过转动电机707驱动第二锥齿轮708带动第一锥齿轮706转动,第一锥齿轮706带动循环转动半齿轮705转动,循环转动半齿轮705与驱动齿轮703啮合带动圆盘接收底座9和馈源11进行往复运动,能够更好的保证信号的接收质量,避免出现信号接收盲区,进一步提高了对信号的接收效果,更加便于进行使用。
该双向卫星通信天线使用方法,通过第三电动推杆606带动固定联动杆604向内移动,固定联动杆604带动升降支撑立板602和固定横板611向下移动至与地面接触对卫星天线进行支撑固定,具有更加稳定的固定效果,提高了使用时的稳定性,进一步保证了信号的接收质量,极大的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同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且在本发明的附图中,填充图案只是为了区别图层,不做其他任何限定。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双向卫星通信天线,包括移动固定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固定底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升降调节装置(2),所述升降调节装置(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升降支撑板(3),所述升降支撑板(3)的上表面设置有圆形转动盘(4),所述圆形转动盘(4)的上表面设置有双向摆动装置(5),所述移动固定底板(1)上表面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支撑稳定装置(6),所述升降支撑板(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循环转动装置(7),所述移动固定底板(1)上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扶手(8),所述双向摆动装置(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圆盘接收底座(9),所述圆盘接收底座(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0),所述支撑杆(10)的上表面设置有馈源(11),所述移动固定底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车轮支撑架(12),所述车轮支撑架(12)的底部设置有车轮转动杆(13),所述车轮转动杆(13)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移动车轮(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卫星通信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调节装置(2)包括第一稳定滑动架(201),所述第一稳定滑动架(201)的顶部设置有联动支撑杆(202),所述联动支撑杆(202)的中部设置有转动轴(203),所述联动支撑杆(202)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稳定滑动架(204),所述第一稳定滑动架(201)顶部的内侧设置有转动拉动杆(205),所述转动拉动杆(205)外表面的中部套接有移动滑动块(206),所述移动滑动块(206)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20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卫星通信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摆动装置(5)包括摇摆固定板(501),所述摇摆固定板(50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柱(502),所述转动柱(502)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支撑架(503),所述摇摆固定板(501)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摇摆架(504),所述第一摇摆架(504)的底部设置有摆动支撑杆(505),所述摆动支撑杆(505)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摇摆架(506),所述摆动支撑杆(505)的中部设置有旋转杆(507),所述旋转杆(507)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电动推杆(508),所述第二电动推杆(508)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支架(50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卫星通信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稳定装置(6)包括固定支撑块(601),所述固定支撑块(601)的顶部设置有升降支撑立板(602),所述升降支撑立板(60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架(603),所述第一连接架(603)的底部设置有固定联动杆(604),所述固定联动杆(604)的中部设置有转动柱(605),所述转动柱(605)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三电动推杆(606),所述固定联动杆(604)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连接架(607),所述移动固定底板(1)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滑动稳定槽(608),所述滑动稳定槽(608)的内部设置有滑动稳定块(609),所述滑动稳定块(60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拉动杆(610),所述滑动稳定块(60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横板(6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卫星通信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转动装置(7)包括托盘支架(701),所述托盘支架(701)内底侧壁的左侧设置有第一主轴(702),所述第一主轴(702)外表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套接驱动齿轮(703),所述托盘支架(701)内底侧壁的右侧设置有第二主轴(704),所述第二主轴(704)的外表面套接有循环转动半齿轮(705),所述驱动齿轮(703)与循环转动半齿轮(705)啮合,所述第二主轴(704)的内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706),所述移动固定底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电机(707),所述转动电机(70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708),所述第一锥齿轮(706)与第二锥齿轮(708)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卫星通信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转动盘(4)的下表面设置有环形滑块,升降支撑板(3)的上表面开设有环形滑槽,环形滑块与环形滑槽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卫星通信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扶手(8)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层,防滑层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摩擦防滑纹路;
所述移动固定底板(1)和升降支撑板(3)的材质均为铸铁,移动固定底板(1)和升降支撑板(3)的外表面均匀涂刷有防锈涂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卫星通信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固定底板(1)的上表面和升降支撑板(3)的下表面均开设有T形滑槽,第一稳定滑动架(201)的下表面和第二稳定滑动架(204)的上表面均设置有T形滑块,T形滑槽与T形滑块滑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卫星通信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馈源(11)的底面连接有弹性吸振托盘,所述弹性吸振托盘,所述弹性吸振托盘采用高聚物吸振材料,所述支撑杆(10)包括间隔均匀排布的三根,每根所述支撑杆(10)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弹性吸振托盘的底面和所述圆盘接收底座(9)的上表面;
所述圆盘接收底座(9)上设有振动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圆盘接收底座(9)的振动状态,还包括:
第一智能控制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一电动推杆(207)上,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动推杆(207)的输出功率;
第二智能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二电动推杆(508)上,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电动推杆(508)的输出功率;
第三智能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三电动推杆(606)上,用于控制所述第三电动推杆(606)的输出功率,
控制模块,设置在所述圆盘接收底座(9)上,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振动传感器、第一智能控制开关、第二智能控制开关及第三智能控制开关电性连接,且所述控制模块通过以下预设的方法调整所述馈源(11)运动的稳定性:
步骤A1,通过以下预设的算法对圆盘接收底座(9)稳定状态进行评估:
Figure FDA0002716197940000041
其中,U为统计的圆盘接收底座(9)的振动幅度众数组的上限值,M0表示众数,Δ1表示众数组次数与上一组次数之差,Δ2表示众数组次数与下一组次数之差,d表示众数组的间距;
步骤A2,所述众数通过振动传感器实时向所述控制器传递振动的幅度值获取,所述控制器统计在单位时间内振动幅度值出现次数或频率最大的一组标志值,即为众数;
步骤A3,根据以下预设的方法调节所述第一电动推杆(207)、第二电动推杆(508)和所述第三电动推杆(606)的工作状态:
Figure FDA0002716197940000042
τ代表对于圆盘接收底座(9)的振动幅度的上限值超出预设振动幅度的比例值,当τ大于等于5%时,所述控制器同时控制所述第一智能控制开关、第二智能控制开关和第三智能控制开关动作,用于分别调节所述第一电动推杆(207)、第二电动推杆(508)和第三电动推杆(606)的输出功率;
当τ小于5%且大于2%时,所述控制器仅控制所述第一智能控制开关和第三智能控制开关动作,用于分别调节所述第一电动推杆(207)和第三电动推杆(606)的输出功率;
当τ小于2%时,所述控制器仅控制所述第三智能控制开关动作,用于调节所述第三电动推杆(606)的输出功率。
10.一种双向卫星通信天线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支撑固定:启动第三电动推杆,第三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带动转动柱向内移动,转动柱带动固定联动杆向外侧移动,联动杆带动连接拉动杆和滑动稳定块向下移动,滑动稳定块带动固定横板向下移动至与地面接触进行支撑固定;
2);升降支撑:启动第一电动推杆,第一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带动移动滑动块向外侧移动,移动滑动块带动转动拉动杆向外侧移动,转动拉动杆带动联动支撑杆向上移动,联动支撑杆带动第二稳定滑动架向上移动,第二稳定滑动架带动升降支撑板向上移动到合适高度;
3);监测角度调整:启动位于右侧的第二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带动旋转杆向外移动,旋转杆带动摆动支撑杆向外移动,支撑杆带动第一摇摆架向下移动,第一摇摆架带动摇摆固定板向右侧倾斜,启动位于左侧的第二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带动旋转杆向内移动,旋转杆带动摆动支撑杆向内移动,支撑杆带动第一摇摆架向上移动,第一摇摆架带动摇摆固定板向右侧倾斜进行角度调整;
4);往复运动:启动转动电机,转动电机的输出端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主轴转动,第二主轴带动循环转动半齿轮转动,循环转动半齿轮带动驱动齿轮进行循环往复运动驱动齿轮带动第一主轴转动,第一主轴带动圆形转动盘转动。
CN202011074514.3A 2020-10-09 2020-10-09 一种双向卫星通信天线 Withdrawn CN11218632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74514.3A CN112186326A (zh) 2020-10-09 2020-10-09 一种双向卫星通信天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74514.3A CN112186326A (zh) 2020-10-09 2020-10-09 一种双向卫星通信天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86326A true CN112186326A (zh) 2021-01-05

Family

ID=739487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74514.3A Withdrawn CN112186326A (zh) 2020-10-09 2020-10-09 一种双向卫星通信天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86326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68873A (zh) * 2021-01-26 2021-05-07 南京铁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应急通信天线自动化部署及实时监控系统
CN113064181A (zh) * 2021-03-16 2021-07-02 浙江金乙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无线远程高精度定位卫星的控制系统
CN113140886A (zh) * 2021-03-30 2021-07-20 重庆协点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指向精准的星间链路用相控阵天线
CN113193327A (zh) * 2021-05-11 2021-07-30 西北民族大学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子通信天线自动控制设备
CN114204947A (zh) * 2021-12-07 2022-03-18 和成控股(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卫星通信信号接收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CN115395203A (zh) * 2022-07-29 2022-11-25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 一种甚低频电磁波天线及其发射电磁波的方法
CN116598751A (zh) * 2023-04-17 2023-08-15 广东省安捷信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基站天线调整的驱动装置
CN117335127A (zh) * 2023-11-21 2024-01-02 星识通南京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测向功能的车载卫星通信天线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68873B (zh) * 2021-01-26 2022-07-22 南京铁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应急通信天线自动化部署及实时监控系统
CN112768873A (zh) * 2021-01-26 2021-05-07 南京铁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应急通信天线自动化部署及实时监控系统
CN113064181A (zh) * 2021-03-16 2021-07-02 浙江金乙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无线远程高精度定位卫星的控制系统
CN113064181B (zh) * 2021-03-16 2024-05-07 李辉 一种基于无线远程高精度定位卫星的控制系统
CN113140886A (zh) * 2021-03-30 2021-07-20 重庆协点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指向精准的星间链路用相控阵天线
CN113193327A (zh) * 2021-05-11 2021-07-30 西北民族大学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子通信天线自动控制设备
CN113193327B (zh) * 2021-05-11 2022-06-28 西北民族大学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子通信天线自动控制设备
CN114204947A (zh) * 2021-12-07 2022-03-18 和成控股(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卫星通信信号接收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CN115395203A (zh) * 2022-07-29 2022-11-25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 一种甚低频电磁波天线及其发射电磁波的方法
CN115395203B (zh) * 2022-07-29 2024-01-30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 一种甚低频电磁波天线发射电磁波的方法
CN116598751A (zh) * 2023-04-17 2023-08-15 广东省安捷信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基站天线调整的驱动装置
CN116598751B (zh) * 2023-04-17 2024-01-30 广东省安捷信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基站天线调整的驱动装置
CN117335127A (zh) * 2023-11-21 2024-01-02 星识通南京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测向功能的车载卫星通信天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86326A (zh) 一种双向卫星通信天线
CN110593056B (zh) 整平机器人
CN109473783B (zh) 一种智能型基站天线水平方位角远程调整装置
CN210245692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高杆式通信基站
US8220806B2 (en) Surface milling system
CN112178122A (zh) 一种高精度航海卫星通信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113649937B (zh) 一种风力发电叶片生产用抛光设备
CN216422097U (zh) 一种效率高的接线盒打磨装置
CN216389728U (zh) 通信基站天线姿态调整装置
CN215478014U (zh) 一种翻板机
CN213460055U (zh) 一种微波通讯车载天线旋转定向装置
CN211981856U (zh) 一种5g通信用信号接收装置
CN111082743B (zh) 一种两翼式伸缩太阳能板的采能小车
CN221041544U (zh) 一种移动通讯天线组件
CN115395203B (zh) 一种甚低频电磁波天线发射电磁波的方法
CN218714816U (zh) 一种铺设用可调节支撑装置
CN217078587U (zh) 一种电驱动清扫浇冰车
CN220379254U (zh) 一种隧道破碎围岩超欠挖检测装置
CN221080351U (zh) 一种可调节的5g通讯塔
CN214638677U (zh) 一种搅拌站用高效洗石机
CN212991327U (zh) 车载卫星通信天线
CN216322866U (zh) 一种用于喷房的可调式喷涂机构
CN219718316U (zh) 一种改良式广播电视信号接收器
CN215184501U (zh) 一种微波天线调节装置
CN214245227U (zh) 一种公路施工用的整平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