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85625A - 线束制造装置 - Google Patents

线束制造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85625A
CN112185625A CN202010635694.1A CN202010635694A CN112185625A CN 112185625 A CN112185625 A CN 112185625A CN 202010635694 A CN202010635694 A CN 202010635694A CN 112185625 A CN112185625 A CN 1121856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wire
electric wire
displays
wire harn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3569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85625B (zh
Inventor
川濑贤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roterial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Metal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Metals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Metal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1856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856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856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856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01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for manufacturing wire harnesses
    • H01B13/01218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for manufacturing wire harnesses the wires being disposed by hand
    • H01B13/01227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for manufacturing wire harnesses the wires being disposed by hand using a layout boar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01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for manufacturing wire harnes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01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for manufacturing wire harnesses
    • H01B13/01209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01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for manufacturing wire harnesses
    • H01B13/01236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for manufacturing wire harnesses the wires being disposed by machin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Electric Cable Installation (AREA)
  • General Factory Administ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手动地供给电线的情况下能够高效地进行电线的切断作业的线束制造装置。使多个显示器(14)显示长度方向的大小为实际尺寸的布线图像(143),且沿着布线图像(143)对电线(11)进行布线并制造线束的线束制造装置(10)具备:电线供给装置(12),能够手动地拉出电线(11);存储部(17),存储能够确定电线(11)的布线顺序的数据库即作业流程信息(172);以及显示控制部(161),进行显示器(14)的显示控制,作业流程信息(172)对每个电线(11)设定电线长度,显示控制部(161)根据作业流程信息(172)中设定的电线长度,按要布线的电线(11)在显示器(14)显示表示拉出电线(11)时的电线(11)的前端部的位置的起始位置显示(147)。

Description

线束制造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束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铁路等车辆所使用的线束通过捆扎多个电线而构成。在制造线束时,进行将被切断成预先设定的电线长度的各电线沿着实际尺寸的布线图布线的布线作业、捆扎通过该布线作业布线后的电线以成为电线束并在预定位置安装附属部件组装成线束的组装作业等多个作业(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对于上述布线作业而言,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沿着在长方形的显示器显示的实际尺寸的布线图像(布线图),对切断为预先设定的电线长度的各电线进行布线的方法。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向进行上述布线作业的作业台供给预先设定的电线长度的电线的方法,公开了通过电线搬运机器人自动地将电线拉出到预先设定的电线长度并搬运的点、通过电线切断机自动地切断电线的点。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055974号公报
然而,对于向作业台供给预先设定的电线长度的电线的方法而言,在省略电线搬运机器人并抑制了设备投资成本的情况下,考虑由作业者手动地将预先设定的电线长度的电线供给到作业台(更详细而言作业台的作业面)。在这样的情况下,将电线切断为预先设定的电线长度的切断作业的效率化成为课题。
发明内容
对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由作业者手动地将预先设定的电线长度的电线供给到作业台的作业面的情况下,能够高效地进行电线的切断作业的线束制造装置。
本发明以解决上述课题为目的,提供一种线束制造装置,是使多个显示器显示长度方向的大小为实际尺寸的布线图像,并沿着上述布线图像对电线进行布线以制造线束的线束制造装置,具备:电线供给装置,能够手动地拉出上述电线;存储部,存储能够确定上述电线的布线顺序的数据库亦即作业流程信息;以及显示控制部,进行上述显示器的显示控制,上述作业流程信息对每个上述电线设定电线长度,上述显示控制部根据上述作业流程信息中设定的电线长度,按要进行布线的上述电线,在上述显示器显示表示拉出上述电线时的上述电线的前端部的位置的起始位置显示。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线束制造装置中,在由作业者手动地将预先设定的电线长度的电线供给到作业台的作业面的情况下,能够高效地进行电线的切断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线束制造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表示作业台的图,图2的(a)是分解立体图,图2的(b)是立体图。
图3的(a)是与透明保护盖一体地形成托盘时的立体图,图3的(b)是其侧面图,图3的(c)、(d)是表示托盘的一变形例的侧面图。
图4是表示作业流程信息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5的(a)~(c)是表示显示器的显示例的图。
图6是在托盘设置尺寸标准尺的情况下的作业台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带环形标记和标记带的电线的端部的图。
图8是表示导通检查作业时的显示例的图。
图9是进展状况显示画面的一个例子。
图10是表示制造线束时的作业流程以及控制流程的顺序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制造线束时的作业流程以及控制流程的顺序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制造线束时的作业流程以及控制流程的顺序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制造线束时的作业流程以及控制流程的顺序的流程图。
图14是表示作业历史信息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5的(a)、(b)是对起始位置显示以及终端位置显示的显示方法的变形例进行说明的图。
图16是对起始位置显示以及终端位置显示的显示方法的变形例进行说明的图。
图17的(a)~(c)是对起始位置显示以及终端位置显示的显示方法的变形例进行说明的图。
图18的(a)、(b)是对起始位置显示以及终端位置显示的显示方法的变形例进行说明的图。
图19的(a)、(b)是对起始位置显示以及终端位置显示的显示方法的变形例进行说明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线束制造装置;11…电线;11a…电线图像;12…电线供给装置;123…托盘;14…显示器;143…布线图像;144…透明保护盖;147…起始位置显示;148…终端位置显示;15…作业台;16…控制装置;161…显示控制部;162…电线端部位置显示部;17…存储部;171…布线图像数据;172…作业流程信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线束制造装置的概略结构图。通过本实施方式制造的线束例如使用于铁路车辆的设备间布线。
如图1所示,线束制造装置10是如下的装置:将具有长方形的显示部141和配置为包围该显示部141的周围的边框部142的多个长方形的显示器14在左右方向上大致水平状地配置成一列,使该配置成一列的多个显示器14显示长度方向(在图1中即为左右方向)的大小为实际尺寸的布线图像(布线图)143,沿着布线图像143对切断为预先设定的电线长度的电线进行布线以制造线束。
线束制造装置10具备:电线贮存部12,其贮存有制造对象的线束所使用的电线11;作业台15,其用于将多个显示器14大致水平状地配置成一列;以及控制装置16,其进行显示器14的显示控制等。
电线11是在线状的导体的外周覆盖有绝缘体的结构,但是电线11例如也可以如LAN电缆那样,在多根线状的导体的外周分别覆盖绝缘体,且用外部护套一并覆盖它们而形成为一体。这里,绝缘体由绝缘性的树脂构成,也可以是1层或多层。外部护套既可以通过固体挤压形成为填充绝缘体之间,也可以是管状。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线贮存部12使用于制造对象的线束,是切断为预先设定的电线长度的电线11呈鼓状地缠绕于卷轴121而被贮存的场所,构成为能够手动地将鼓状的电线11的前端部朝向托盘123拉出。更具体而言,电线贮存部12例如具备缠绕有电线11的卷轴121和能够旋转地支承卷轴121的支承部件122。在卷轴121标注有用于识别被缠绕的电线11的品种的电线识别码(未图示)。
作业台15在其上表面设置有大致水平状地配置成一列的多个显示器14,在俯视图中是长方形的平面,不仅用作显示布线图像143等各种图像的显示面,也用作用于供作业者进行各种作业(上述布线作业、上述组装作业等)的作业面。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线束的情况下,因为是铁路车辆用的线束,所以其长度非常长例如为30m。对此,本实施方式的作业台15为将24台显示器14配置成一列的结构。
此外,在作业台15上排列的显示器14的数目并不局限于此。另外,作业台15的数目既可以如本实施方式那样是1台,也可以是多台配置成一列的结构。其中,在将作业台15设为多台的情况下,后述的显示器14以及透明保护盖144优选将其数目以及配置调整为在作业台15与作业台15之间能够切离(分离)。通过这样构成,具有容易进行工厂内的制造区域的布局变更这样的效果。
另外,显示器14的配置也不局限于图示的结构(呈直线状地配置成一列的结构),能够根据制造的线束的形状适当地变更。例如,既可以将显示器14纵横地配置成矩阵状,也可以呈L字状、U字状、或者W字状地配置成一列。换句话说,显示器14的配置中的上述这样的自由度能够在考虑了制造对象的线束的长度、工厂内的制造区域的大小、作业者的配置等各种重要因素后决定,所以在线束的制造中的效率化的方面非常有效。
显示器14例如由液晶显示器等构成。如图2的(a)、(b)所示,作业台15构成为具有框架151,该框架151具有用于收容显示器14的凹状的收容部151a,从框架151的上方将显示器14收容到收容部151a。在显示器14上设置有用于保护显示器14的显示部141的板状的透明保护盖144。透明保护盖144由丙烯酸等透明的板状部件构成。
另外,在设置于显示器14的透明保护盖144上,以沿着显示于显示器14的布线图像143的方式对被从电线贮存部12拉出且切断为预先设定的电线长度的电线11进行布线,并对该布线后的电线11适当地进行胶带缠绕、保护件的安装等,从而捆扎成线束。换句话说,透明保护盖144设置于显示器14的情况下,其上表面为作业台15的作业面。
另外,透明保护盖144在显示器14上设置为覆盖显示部141与边框部142间的阶梯差。透明保护盖144发挥保护显示器14的显示部141以免损伤的作用、以及抑制要进行布线的电线11同显示部141与边框部142间的阶梯差干涉而导致电线11损伤的作用。
也可以在多个显示器14设置1个透明保护盖144,但在该情况下,更换损伤的透明保护盖144时浪费较多,另外,更换发生故障的显示器14时也麻烦。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对每个显示器14分别独立地设置透明保护盖144。透明保护盖144能够向上方取下。通过取下透明保护盖144,显示器14也能够从框架151向上方取下。因此,即使在作业空间较窄的情况下,也容易更换透明保护盖144、显示器14。换句话说,透明保护盖144、显示器14构成为能够对于作业台15的收容部151a的上表面从上方装卸(能够取下),所以具有在工厂内的制造区域排列多列作业台15时,即使作业台15间的通路宽度(作业空间)较窄,也容易进行透明保护盖144、显示器14的更换作业这样的效果。此外,即使显示器14配置成矩阵状的情况下,也能够应用透明保护盖144。
显示器14的排列方向上的透明保护盖144的长度与显示器14大致相等。另外,与显示器14的排列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上的透明保护盖144的宽度比显示器14稍大。通过利用螺丝等将在宽度方向上从显示器14突出的透明保护盖144的两端部固定在框架151的边缘部151b,从而透明保护盖144固定于框架151。
此外,透明保护盖144与框架151的边缘部151b抵接,但对于显示器14的边框部142来说,既可以抵接,也可以不抵接。在本实施方式中,使透明保护盖144与显示器14的边框部142抵接。通过这样构成,成为1个长方形的透明保护盖144的四边被口字状的边框部142支承的形式,所以具有难以产生因在成为作业面的透明保护盖144的上表面载置的电线11的重量、作业者针对透明保护盖144的上表面的挤压等而导致透明保护盖144凹陷这样的形变的效果。
优选透明保护盖144彼此的连接部位于边框部142上。这是因为若透明保护盖144彼此的连接部位于显示部141上则存在后述的读码器19的码读入变得困难的情况。另外,也可以在相邻的透明保护盖144彼此的连接部设置透明的保护带。保护带发挥如下作用:抑制在透明保护盖144彼此的连接部由于制造误差等产生阶梯差、或者由于某种理由透明保护盖144的端部彼此分离的情况下,要进行布线的电线11与透明保护盖144的端部干涉而导致电线11损伤的情况。
为了抑制作业者的眼睛的疲劳,透明保护盖144也可以具有将波长380nm以上且500nm以下的蓝光衰减或者遮挡的蓝光截止层。另外,透明保护盖144也可以在其表面具有用于抑制外部照明等的反照的反射抑制层。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透明保护盖144是丙烯酸等透明的板状部件,但也可以是片状的透明保护片,也可以使用其双方成为层叠构造。在代替透明保护盖144而使用透明保护片的情况下,能够紧贴于显示器14的显示部141。
另外,在作业台15设置有托盘123,该托盘123用于接受从电线贮存部12的卷轴121拉出的电线11、或者在将预先设定的电线长度的电线供给到作业台15的作业面之前暂时贮存。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托盘12是作业台15的一部分,以沿着排列成一列的多个长方形的显示器14的方式沿着显示器14的排列方向设置。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托盘123被设置为沿着显示器14(作业台15)中的布线作业时的作业者侧(布线作业时的作业空间侧)的边缘部(图1中的下侧的边缘部)。换句话说,托盘123设置于比显示器14的中央部靠布线作业时的作业者侧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托盘123固定于框架151的作业空间侧的侧面。由此,从电线贮存部12拉出的电线11容易操作,作业效率提高。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了与长边方向垂直的剖面形状为V字状的托盘123。通过使用V字状的托盘123,从而电线11因电线11的重量以笔直的状态保持在托盘123的底部,所以容易笔直地拉出电线11。其中,托盘123的剖面形状并不局限于此,能够适当地变更。另外,托盘123既可以在其长边方向上分割成多个,也可以为不分割而对于1台或者多台作业台15设置1个托盘123的结构。此外,在将托盘123沿长边方向分割成多个的情况下,也可以构成为以1台或者多台(例如,2台)作业台15对应的长度设定托盘123的长度以便在作业台15与作业台15之间能够切离(分离)。通过这样构成,从而具有容易进行工厂内的制造区域的布局变更这样的效果。
另外,托盘123也可以与透明保护盖144一体地设置。例如,如图3的(a)、(b)所示,也可以在透明保护盖144的边缘部表面设置由丙烯酸等透明部件构成且形成有V字状的槽123a的棒状(条状)的透明部件作为托盘123。该情况下,按各个透明保护盖144(换句话说,按显示器14)分割来设置托盘123。另外,如图3的(c)所示,也可以通过在透明保护盖144的边缘部平行地设置一对线状的突起123b,由此来构成托盘123。并且,如图3的(d)所示,也可以设置一个线状的突起123b以使其沿着透明保护盖144的边缘,并以将该突起123b作为引导拉出电线11的方式构成托盘123。此外,图3中的托盘123由其他部件形成,利用粘合剂等设置于透明保护盖144以成为一体,但也可以将透明保护盖本身成形,作为透明保护盖144的托盘部来成为一体。
返回图1,控制装置16具有存储布线图像数据171、作业流程信息172等的存储部17。布线图像数据171是在显示器14显示的布线图像143的图像数据。作业流程信息172是与对制造对象的线束进行制造时要布线的各电线11有关的信息,且是按布线作业的顺序(布线步骤顺序)排列的数据库。另外,作业流程信息172按线束来设定。此外,作业流程信息172也可以在数据库中,不像本实施方式那样按布线作业的顺序排列,对各电线11存储表示布线作业的顺序的布线步骤编号(在图4中为“Step No.”)即可。
如图4所示,在作业流程信息172中,例如,按要布线的顺序设定电线11的名称(Cable name)、电线11的电线长度(Cut Length)、表示电线11的品种的制造编号(Cable P/N No.)。另外,在作业流程信息172中,对于各电线11的两端部(From以及To)分别设定用于识别连接对象的端子、连接器的信息亦即标记信息(End Mark Info)、指示端部的位置且表示连接目的地的区域(连接目的地的机器等)的区域(Area)、区域标签字符(Area MarkInfo)等。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业流程信息172包括表示后述的识别码(条形码)的显示位置的坐标信息。作业流程信息172包括要布线的电线11的两端部附近的2个坐标信息。图4中的X-From以及Y-From是表示要布线的电线11的一方的端部中的识别码的显示位置的X坐标以及Y坐标。图3中的X-To以及Y-To是表示要布线的电线11的另一方的端部中的识别码的显示位置的X坐标以及Y坐标。以下,将电线11的一方的端部(图1、5中的左侧的端部)称为电线11的左侧端部,将电线11的另一方的端部(图1、5中的右侧的端部)称为电线的右侧端部。X坐标、Y坐标例如是将图1、5中的显示部141的左下端作为原点(0.0),将沿着图1、5中的长边方向的右侧方向作为X坐标的正方向,将沿着图1、5中的短边方向的上侧方向作为Y坐标的正方向的坐标。此外,X坐标、Y坐标的原点也可以为其他的点,X坐标的正方向、Y坐标的正方向也可以为其他的方向。另外,作业流程信息172的具体内容并不局限于此,能够适当地设定。
控制装置16具有进行作业台15的显示器14的显示控制的显示控制部161、在打印机18打印安装于电线11的端部的识别标签的打印控制部163、以及进行各电线11的导通检查处理的导通检查部164。在控制装置16连接有作业台15的显示器14、读码器19、打印机18、以及导通检查用的测试器20。
显示控制部161根据存储于存储部17的布线图像数据171,在多个显示器14的各个显示器14显示实际尺寸的布线图像143。从显示控制部161输出的布线图像数据171通过图形卡167而被2台显示器14的每一台显示器14分割,进一步由分离器168平分而被显示于各显示器14的显示部141。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显示控制部161构成为参照作业流程信息172而在显示器14根据电线11的布线顺序依次显示识别码。另外,显示控制部161消除与布线结束的电线11有关的识别码的显示。即,显示控制部161仅显示与当前正在布线的电线11有关的识别码。
如图5的(a)~(c)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显示控制部161生成能够确定进行布线的电线11的一方的端部(本实施方式中的左侧端部)的条形码(弹出条形码),在显示器14的布线图像143中的电线11的一方的端部(本实施方式中的左侧端部)的附近显示生成的条形码146a。另外,显示控制部161生成能够确定进行布线的电线11的另一方的端部(本实施方式中的右侧端部)的条形码(弹出条形码),并在显示器14的布线图像143中的电线11的另一方的端部(本实施方式中的右侧端部)的附近显示所生成的条形码146b。条形码146a根据作为作业流程信息172的文字信息的图4的FROM的“EndMark Info.”生成。条形码146b根据作为作业流程信息172的文字信息的图4的TO的“End Mark Info.”而被生成。另外,条形码146a、146b可以根据作业流程信息172所包含的其他的信息而被生成,也可以包括多个信息。显示控制部161参照作业流程信息172,在作业流程信息172的坐标信息所示的显示位置(图4的X-From,Y-From的坐标位置)以重叠于布线图像143上的方式显示要布线的电线11的条形码146a,在作业流程信息172的坐标信息所示的显示位置(图4的X-TO,Y-TO的坐标位置)以重叠于布线图像143上的方式显示要布线的电线11的条形码146b。显示于一方的端部的条形码146a和显示于另一方的端部的条形码146b是不同的条形码,一方的端部和另一方的端部被区别。另外,条形码146a、146b也可以根据作业流程信息的step No.生成。该情况下,显示于一方的端部的条形码146a和显示于另一方的端部的条形码146b为相同的条形码。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作业流程信息172内包括与电线11的两端部对应的2个坐标信息。显示控制部161在2个坐标信息所示的显示位置,即布线图像143中的电线11的两端部的附近分别显示作为识别码的条形码146a、146b。
此外,也可以使作业流程信息172预先存储条形码146的图像信息,并将显示控制部161构成为获取该图像信息并在指定坐标显示条形码146。另外,显示控制部161显示的识别码并不局限于条形码146,也可以是例如二维码(QR码(注册商标))。
布线图像143以电线11的长度(电线图像11a的长度)为实际尺寸的方式显示于显示器14。此外,对于电线图像11a的粗度而言,与实际尺寸相比既可以较粗也可以较细。通过使电线图像11a显示为比实际尺寸粗,从而抑制了在对电线11进行布线时电线图像11a被电线11隐藏,容易进行布线作业。
在本实施方式中,显示控制部161具有电线端部位置显示部162,该电线端部位置显示部162根据作业流程信息172中设定的电线长,按要布线的电线11,在显示器14显示表示拉出电线11时的电线11的前端部的位置的起始位置显示147。在本实施方式中,电线端部位置显示部162构成为将表示拉出的电线11的切断位置(终端位置)的终端位置显示148显示于显示器14。
由此,作业者在手动地拉出电线11时,通过使电线11的前端部对准起始位置显示147,并在终端位置显示148的位置切断该电线11,从而能够容易地得到预定的长度的电线11。电线11在托盘123上被拉出,所以优选起始位置显示147以及终端位置显示148显示于显示器14的显示部141中的接近托盘123的一侧的边缘部(图5的(a)~(c)中的下侧的边缘部)。此外,如图3的(a)~(d)那样与透明保护盖144一体地设置托盘123的情况下,可以在与托盘123重叠的位置显示起始位置显示147以及终端位置显示148。
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箭头显示起始位置显示147以及终端位置显示148,但并不局限于此,起始位置显示147以及终端位置显示148的具体的显示能够适当地变更。另外,优选在要布线的电线11的电线图像11a的两端部的附近显示起始位置显示147以及终端位置显示148,以便在电线11的切断后容易对该电线11进行布线。该情况下,例如,也可以根据作业流程信息172所包含的电线11的端部的坐标信息、条形码146的显示坐标,按要布线的电线11,决定起始位置显示147以及终端位置显示148的显示位置。换句话说,也可以按要布线的电线11,能够变更起始位置显示147以及终端位置显示148的显示位置。由此,切断后的电线11的布线作业变得容易。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线端部位置显示部162参照作业流程信息172,在要布线的电线11的X-TO的位置显示起始位置显示147,在通过X-TO和CutLength求出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从X-TO的值减去了Cut Length的值后的位置)显示终端位置显示148。即,显示控制部161在与要布线的电线11的一方的端部(右侧端部)对应的位置显示起始位置显示147,在通过起始位置显示147的显示位置和该电线11的电线长度求出的位置显示终端位置显示148。由此,布线图像143中的第n电线的右侧端部的位置和第n电线的起始位置显示147对应,所以作业者的电线布线作业变得容易。起始位置显示147以及终端位置显示148显示于显示器14中的托盘123侧的边缘部。
在图5的(a)~(c)的例子中,首先,在对中央的电线11进行布线时,如图5的(a)所示,在与该电线11的右侧端部对应的位置(X-TO的位置)显示起始位置显示147,在从X-TO的值减去了Cut Length的值后的位置显示终端位置显示148。此外,连结电线11和起始位置显示147的虚线是表示电线11的端部与起始位置显示147的对应关系的虚拟的线,在显示器14中不显示。但是,也可以通过在显示器14显示连结电线11和起始位置显示147的虚线,来明确电线11的端部与起始位置显示147的对应关系。此外,连结电线11与起始位置显示147的线也可以不是虚线。并且,也可以显示连结电线11的左侧端部和终端位置显示148的线(虚线等),以明确电线11的左侧端部与终端位置显示148的对应关系。
相同地,在对图示下侧的电线11进行布线时,如图5的(a)所示,在与该电线11的右侧端部对应的位置(X-TO的位置)显示有起始位置显示147,在从X-TO的值减去了CutLength的值后的位置显示有终端位置显示148。此外,在起始位置显示147或者终端位置显示148与电线图像11a重叠的情况下,也可以使起始位置显示147以及终端位置显示148的位置错开显示。相同地,在对图示上侧的电线11进行布线时,如图5的(c)所示,在与该电线11的右侧端部对应的位置(X-TO的位置)显示有起始位置显示147,在从X-TO的值减去了CutLength的值的位置显示有终端位置显示148。
另外,如图6所示,为了成为拉出电线11时的标准,也可以在托盘123设置有尺寸标准尺(表示尺寸的刻度)123c。此外,尺寸标准尺123c可以设置于托盘123的外部,另外,也可以显示于显示器14。并且,电线供给装置12可以具有能够测量从卷轴121拉出的电线11的长度的单元,另外,可以具有给送器等电线11的送出机构。
打印控制部163在打印机18打印安装于电线11的端部的识别标签。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电线11的两端安装识别标签,所以在作业台15的两端部分别配置打印机18。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打印机18,打印标注有能够确定电线11的端部的连接目的地的文字信息(图4的“End Mark Info.”)的环形标记、以及标注有能够确定电线11的端部的连接目的地的二维码(QR码(注册商标))和文字信息(图4的“End Mark Info.”)的标记带作为识别标签。此外,读码器19和测试器20也各具备2个以便能够在电线11的两端作业。
如图7所示,由打印机18打印的环形标记181以及标记带182分别粘贴于各电线11的两端部。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标记带182打印二维码(QR码(注册商标))182a,但也可以在标记带182打印条形码。另外,在电线11的分支部分的附近安装有表示从该分支部分延伸突出的电线11的连接目的地的区域的区域标签带183。与标记带182相同地,在区域标签带183打印有能够确定电线11的连接目的地的区域的二维码183a(QR码(注册商标))和文字信息(图4的“Area Mark Info.”)。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区域标签带183打印二维码183a(QR码(注册商标)),但也可以在区域标签带183打印条形码。标记带182以及区域标签带183是打印有二维码182a、183a的胶贴,以将其一部分缠绕于电线11的方式安装于电线11。标记带182的二维码182a根据作业流程信息172的文字信息(图4的“End Mark I nfo.”)而被生成。区域标签带183的二维码183a根据作业流程信息172的文字信息(图4的“Area Mark Info”)而被生成。另外,二维码182a、以及二维码183a也可以包括作业流程信息172所包含的多个信息。
环形标记181是环状的部件,通过在内周插入电线11而安装于电线11。在本实施方式中,环形标记181的内径形成为比电线11的外径大,安装为能够沿电线11的长边方向移动。标记带182位于比环形标记181靠电线11的端部侧,从而抑制了能够沿电线11的长边方向移动的环形标记181从电线11的端部脱落。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环形标记181以及标记带182作为识别标签,但也可以例如省略环形标记181仅为标记带182。另外,作为识别标签,当然也能够使用IC标签、RFID标签等。并且,标记带182、环形标记181、以及区域标签带183上打印的信息也可以打印于电线11的外周上(外部护套的外周上)。
导通检查部164用于在电线11的布线后检查各电线11的导通,通过在电线11的两端部中,求出使测试器20的探测器与电线11的导体接触时的导体电阻,并判定导体电阻是否位于预定的正常范围内,由此来进行导通检查。在本实施方式中,导通检查部164构成为在电线11的布线后,经由显示控制部161在显示器14显示导通检查的指示,在导通检查后消除显示。
如图8所示,导通检查显示146c显示为一部分与条形码146重合,成为条形码146的位置能够由作业者确认,但条形码146不能读取的状态。由此,抑制了在导通检查前进行条形码146的读取而进入下一工序。另外,条形码146的一部分能够由作业者视觉确认,所以能够顺畅地进行导通检查后的条形码146的读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导通检查显示146c,进行“检查传导性,黑色”这样的显示,提示进行导通检查的电线11的颜色(外皮的颜色,这里为黑色),从而实现导通检查时的错误的抑制。
如图1以及图5的(a)~(c)所示,在配置于最靠基准端部侧的显示器14显示有制造信息画面143a,该制造信息画面143a中显示包括要制造的线束的信息、作业者的信息、制造顺序等的制造信息,线束的图像不被显示。该制造信息画面143a既可以是布线图像数据171的一部分,也可以与布线图像数据171分开制作。
另外,控制装置16具有使由读码器19读取条形码146的时刻作为进展信息173存储于存储部17的时刻记录部165。进展信息173被发送到后述的管理用服务器21,使用于进展的信息管理。另外,在管理用服务器21的存储部22存储有能够确定在工厂内的制造区域设置的一个或多个线束制造装置10分别制造的线束的种类以及制造顺序的数据库亦即制造预定信息223。通过在管理用服务器21的存储部22中一并存储多个线束制造装置10的制造预定信息223,从而在各个线束制造装置10中,不需要变更制造预定信息,制造预定信息的管理变得容易。
此外,在控制装置16的存储部17也可以存储制造预定信息174。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在控制装置16的存储部17也存储制造预定信息174。该情况下,在控制装置16的存储部17中仅存储有能够确定出由连接有控制装置16的线束制造装置10制造的线束的种类以及制造顺序的信息作为制造预定信息174。
另外,控制装置16具备对应判定部166,该对应判定部166判定由读码器19读取到的识别标签(标记带182的二维码182a)的码信息是否与在显示器14显示的识别码(条形码146的码信息)对应。在本实施方式中,使标记带182的二维码182a的码信息和显示于显示器14的条形码146的码信息一致,对应判定部166构成为判定由读码器19读取到的二维码182a的码信息与条形码146的码信息是否一致。
对应判定部166构成为在判定的结果为二维码182a与条形码146的码信息不一致的情况下,经由显示控制部161,在显示器14显示警报信息。此外,例如也可以在作业台15的附近具备通过声音、光等发出警报的警报装置,将对应判定部166构成为在二维码182a与条形码146码信息不一致的情况下使警报装置工作。
时刻记录部165内置有钟表功能,每次对电线11进行布线,都使对电线11进行了布线的时刻存储于存储部17。在本实施方式中,时刻记录部165使由读码器19读取识别码(条形码146)的时刻存储于存储部17。时刻记录部165在对应判定部166的判定的结果是判定为二维码182a的码信息与条形码146的码信息一致时,将读取条形码146的时刻作为进展信息173存储于存储部17。
此外,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将通过对应判定部166判定为二维码182a的码信息与条形码146的码信息一致的时刻存储为读取识别码的时刻。换句话说,“读取识别码的时刻”严格来说不需要是读取到识别码的时刻,也可以将通过读取识别码产生的预定的判定处理等(本实施方式中,判定为二维码182a的码信息与条形码146的码信息一致的处理)结束的时刻存储为“读取识别码的时刻”。
另外,线束制造装置10具备设置为能够与控制装置16相互通信的管理用服务器21。在图1中,仅示出一个控制装置16,但实际上,控制装置16按生产线(按作业台15)设置,管理用服务器21设置为能够与各生产线的控制装置16相互通信。
管理用服务器21进行布线图像数据的制作、以及进展状况的管理,适当地组合运算元件、存储器、接口、硬盘、软件等来实现。在管理用服务器21的存储部22存储有在工厂内制造的所有的种类的线束的布线图像数据171以及作业流程信息172。分配给该生产线的线束的布线图像数据171以及作业流程信息172通过管理用服务器21发送至各生产线的控制装置16。另外,在管理用服务器21的存储部22存储有作业者ID信息222。作业者ID信息222是指按在工厂内的制造区域设置的一个或多个线束制造装置10而登录有用于确定出被许可作业的作业者的作业者ID数据库。此外,作业者ID信息222也可以存储于控制装置16的存储部17,该情况下,作业者ID信息222仅登录有用于确定出连接有该控制装置16的线束制造装置10中的被许可作业的作业者的作业者ID。在存储部17存储作业者ID信息222的情况下,仅登录有用于确定出与该控制装置16连接的线束制造装置10中的被许可作业的作业者的作业者ID,从而能减小存储部17的数据容量。此外,在作业者ID信息222中,也可以将作业者名与作业者ID相关联地登录。
管理用服务器21具有进展状况管理部211。进展状况管理部211获取存储于控制装置16的存储部17的时刻即进展信息173,并将获取到的进展信息173存储到管理用服务器21的存储部22,并且根据进展信息173求出线束的制造的进展状况,将求出的进展状况显示于管理用显示器23。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管理用显示器23,使用安装于管理用服务器21的监视器,但也可以使用与管理用服务器21独立设置的监视器,例如设置于工厂等的大画面的监视器作为管理用显示器23。
更具体而言,进展状况管理部211根据进展信息,求出各生产线中的布线完毕的电线11的根数、未布线的电线11的根数、相对于要布线的电线11的总根数的布线完毕的电线11的根数的比例、预先设定的标准作业时间(目标作业时间)、从作业开始起的经过时间等,作为进展状况显示画面显示于管理用显示器23。
图9是进展状况显示画面的一个例子。如图8所示,在进展状况显示画面51中,例如,构成为按工厂的生产线显示进展状况。这里,作为一个例子,示出显示生产线A、B这2个生产线的个别进展状况显示部52的情况,但要显示的生产线数并不局限于此。另外,关于各个别进展状况显示部52的显示形态,也能够采用使用例如棒状图表、圆图表显示进展状况等各种显示形态。关于各个别进展状况显示部52的显示内容,也不局限于图示的内容,例如,能够显示相对于标准作业时间(目标作业时间)的经过时间的比例等,能够适当地设定。
图10~13是表示通过线束制造装置10制造线束时的作业流程以及控制流程的流程图。
如图10~13所示,首先,当显示控制部161的电源接通时,显示控制部161根据存储于存储部17的布线图像数据171而在显示器14显示布线图像143(步骤S301)。此时,显示控制部161根据与存储部17的制造预定信息174中设定的种类的线束对应的布线图像数据171,在显示器14显示布线图像143。此外,关于根据与哪个种类的线束对应的布线图像数据171而在显示器14显示布线图像143,也可以根据制造预定信息174使显示器14显示多个制造预定的线束的种类,使作业者能够(通过与控制装置16连接的鼠标、键盘等输入装置)选择。其后,作业者在步骤S101中利用读码器19扫描作业者ID。作业者ID是指按作业者分配的用于确定出作业者的码,例如作为条形码显示于名签等。扫描到的作业者ID的信息存储于存储部17。控制装置16此时也可以使显示控制部161在显示器14显示读取作业者ID的指示。
若作业者ID被扫描,则在步骤S201中,控制装置16判定输入的作业者ID是否是连接有控制装置16的线束制造装置10中的被许可作业的作业者。关于判定作业者ID的方法,通过预先将作业者ID登录到存储部22的作业者ID信息222,参照该作业者ID信息222,来进行扫描到的作业者ID是否与作业者ID信息222中登录的作业者ID的任一个一致的判定。在步骤S201中扫描到的作业者ID与作业者ID信息222中登录的作业者ID的任一个都不一致的情况下,反复进行步骤S101、S201直至扫描到的作业者ID与作业者ID信息222中登录的作业者ID的任一个一致为止。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业者在左侧配置一人,在右侧配置一人共计二人,但作业者的数目既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三人以上。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仅扫描左侧的作业者的作业者ID,但也可以仅扫描右侧的作业者的作业者ID,也可以扫描双方作业者的作业者ID。
其后,在步骤S202中,将1代入表示布线步骤编号(布线顺序)的变量n。其后,显示控制部161在显示器14以在布线图像143上重叠的方式在布线图像143中的要布线的电线11的两端部的附近分别显示第n电线(这里为第1电线)的条形码146a、146b(步骤S302)。此外,条形码146a参照作业流程信息172,根据与n对应的Step No.的FROM的“End Mark Info.”生成,显示于X-From,Y-From的坐标位置。条形码146b参照作业流程信息172,根据与n对应的Step No.的TO的“End Mark Info.”而被生成,且被显示于X-TO,Y-TO的坐标位置。
其后,在步骤S102中,接近卷轴121的位置的左侧的作业者扫描显示于显示器14的第n电线的条形码146a。其后,控制装置16在步骤S203中,根据作业流程信息172,从第n电线的条形码146a确定出第n电线的制造编号。其后,在步骤S303中,显示控制部161在显示器14显示卷轴121的设置指示。作业者在步骤S103中进行卷轴121的设置作业。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02中,仅扫描接近卷轴121的位置的左侧端部的条形码146a,但也可以扫描条形码146a、146b双方。另外,在步骤S203中,根据第n电线的条形码146a、146b确定出第n电线的制造编号,但也可以将S102作为触发,通过表示布线步骤编号的n确定出第n电线的制造编号。并且,也可以在步骤S103之前预先进行卷轴121的设置作业。
其后,在步骤S104中,作业者利用读码器19扫描卷轴121上标注的电线识别码。控制装置16在步骤S204中判定扫描到的电线识别码的信息所包含的第n电线的制造编号是否与在步骤S203中确定出的第n电线的制造编号一致。在步骤S204中判定为否的情况下,显示控制部161在显示器14显示卷轴更换指示并且使第n电线的条形码146非显示(步骤S304),返回步骤S104。在步骤S204中判定为是的情况下,显示控制部161在显示器14重新显示第n电线的条形码146(步骤S305)。其后,在步骤S105中,作业者扫描显示于显示器14的第n电线的条形码146a、146b。通过同时扫描条形码146a、146b,能够确认作业者在左侧、右侧各自的预定位置。此外,在步骤S105中,也可以扫描条形码146a、146b的任意一个。若扫描到第n电线的条形码146a、146b,则电线端部位置显示部162在显示器14显示起始位置显示147以及终端位置显示148(步骤S306)。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306中,电线端部位置显示部162参照作业流程信息172,在第n电线的X-TO的位置显示起始位置显示147,在通过第n电线的X-TO和Cut Length求出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从X-TO的值减去了Cut Length的值的位置)显示终端位置显示148。
在步骤S306之后,作业者在步骤S106中进行与所显示的起始位置显示147以及终端位置显示148对准以切断电线11的电线切断作业。在电线切断作业中,作业者从卷轴121将电线11在托盘123上拉出到显示有起始位置显示147的位置,并在显示有终端位置显示148的位置切断。
另外,在步骤S205中,控制装置16在2台打印机18中分别打印环形标记181和标记带182。在步骤S205中,控制装置16参照作业流程信息172,根据与n对应的Step No.的FROM的“End Mark Info.”、TO的“End Mark Info.”,分别打印环形标记181和标记带182。更具体而言,在步骤S205中,从左侧的打印机18打印与FROM的“End Mark Info.”对应的环形标记181和标记带182,从右侧的打印机18打印与TO的“End Mark Info.”对应的环形标记181和标记带182。作业者在步骤S107中进行将显示于显示器14的布线图像143、以及在步骤S305中再显示的第n电线的条形码146作为记号来配置在步骤S105中切断的电线11(第n电线)的电线布线作业。其后,作业者在步骤S108中进行在电线11的两端部安装环形标记181和标记带182的作业。
其后,显示控制部161在显示器14显示导通检查显示146c(步骤S311)。作业者在步骤S111中进行导通检查作业。在导通检查作业中,作业者在电线11(第n电线)的两端中,使测试器20的探测器与电线11的导体接触。其后,在步骤S211中,导通检查部164判定导通检查是否合格。导通检查部164根据测试器20的输出运算电线11的导电率,在运算出的导电率包含于预定的正常值范围的情况下,判定为导通检查合格。此外,导通检查部164也可以根据测试器20的输出运算电线11的电阻率,在运算出的电阻率包含于预定的正常值范围的情况下,判定为导通检查合格。在导通检查不合格的情况下(在步骤S211中判定为否的情况),导通检查部164经由显示控制部161在显示器14显示再检查指示(步骤S312),返回步骤S111再次进行导通检查作业。此外,也可以构成为在步骤S211中反复预定次数不合格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105,重做第n电线的布线。该情况下,导通检查不合格的电线11被放弃。
在步骤S211中导通检查合格后,作业者在步骤S112中,由左侧的作业者进行电线的左侧端部的标记带182的二维码182a的扫描,由右侧的作业者进行电线的右侧端部的标记带182的二维码182a的扫描。其后,显示控制部161在布线图像143的第n电线中的左侧端部(X-From,Y-From的坐标位置)显示根据FROM的“Area Mark Info.”而生成的条形码,在布线图像143中的第n电线的右侧端部(X-TO,Y-TO的坐标位置)显示根据TO的“Area MarkInfo.”而生成的条形码(步骤S313)。作业者在步骤S113中,由左侧的作业者进行左侧端部的区域标签的条形码146a的扫描,由右侧的作业者进行右侧端部的区域标签的条形码146b的扫描。其后,控制装置16在步骤S212中,在2台打印机18中分别打印区域标签带183。在步骤S212中,控制装置16参照作业流程信息172,根据与n对应的Step No.的FROM的“AreaMark Info.”、TO的“Area Mark Info.”打印区域标签带183。更具体而言,在步骤S212中,在左侧的打印机18打印与FROM的“Area Mark Info.”对应的区域标签带183,在右侧的打印机18打印与TO的“Area Mark Info.”对应的区域标签带183。作业者在步骤S114中,进行了将区域标签带183安装到电线11的预定位置的作业之后,在步骤S115中,扫描安装的区域标签183的二维码183a。
其后,在步骤S213中,将表示布线步骤编号(布线顺序)的变量n自加1。其后,在步骤S214中,控制装置16根据作业流程信息,判定电线11的品种是否被变更。电线11的品种是否被变更的判定可以通过参照作业流程信息172,比较与n对应的Step No.的第n电线的制造编号(图4的(Cable P/N No.))和与n-1对应的Step No.的第n-1电线的制造编号来判定。
在步骤S214中判定为是的情况下,返回图10的步骤S302。在步骤S214中判定为否的情况下,显示控制部161将第n个布线的第n电线的条形码146分别重叠显示于第n电线的两端部的附近(步骤S314)。此时,控制装置161参照作业流程信息172,将根据与n对应的Step No.的FROM的“End MarkInfo.”、TO的“End Mark Info.”生成的条形码分别显示于X-From,Y-From的坐标位置、X-TO,Y-TO的坐标位置。另外,电线端部位置显示部162在显示器14显示第n电线的起始位置显示147以及终端位置显示148(步骤S315)。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315中,电线端部位置显示部162参照作业流程信息172,在第n电线的X-TO的位置显示起始位置显示147,在通过第n电线的X-TO和Cut Length求出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从X-TO的值减去了Cut Length的值的位置)显示终端位置显示148。
步骤S315之后,作业者在步骤S116中,进行对准所显示的起始位置显示147以及终端位置显示148而切断电线11的电线切断作业。在电线切断作业中,作业者从卷轴121将电线11在托盘123上拉出到显示有起始位置显示147的位置,并在显示有终端位置显示148的位置切断。
另外,在步骤S215中,控制装置16在2台打印机18中分别打印环形标记181和标记带182。在步骤S215中,控制装置16参照作业流程信息172,根据与n对应的Step No.的FROM的“End Mark Info.”、TO的“End Mark Info.”打印环形标记181和标记带182。更具体而言,在步骤S215中,从左侧的打印机18打印与FROM的“End Mark Info.”对应的环形标记181和标记带182,从右侧的打印机18打印与TO的“End Mark Info.”对应的环形标记181和标记带182。作业者在步骤S117中,进行将显示于显示器14的布线图像143、以及识别码(条形码146)为记号来配置在步骤S105中切断的电线11(第n电线)的电线布线作业。其后,作业者在步骤S118中,进行在电线11的两端部安装环形标记181和标记带182的作业。
其后,显示控制部161在显示器14显示导通检查显示146c(步骤S321)。作业者在步骤S121中进行导通检查作业。在导通检查作业中,作业者在电线11(第n电线)的两端中使测试器20的探测器与电线11的导体接触。其后,在步骤S221中,导通检查部164判定导通检查是否合格。导通检查部164根据测试器20的输出运算电线11的导电率,在运算出的导电率包含于预定的正常值范围的情况下,判定为导通检查合格。此外,导通检查部164也可以根据测试器20的输出运算电线11的电阻率,在运算出的电阻率包含于预定的正常值范围的情况下,判定为导通检查合格。在导通检查不合格的情况下(步骤S221中判定为否的情况),导通检查部164经由显示控制部161,在显示器14显示再检查指示(步骤S322),返回步骤S121再次进行导通检查作业。此外,也可以构成为在步骤S221中反复预定次数不合格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314,重做第n电线的布线。该情况下,导通检查不合格的电线11被放弃。
在步骤S221中导通检查合格后(在步骤S2212判定为是后),在步骤S222中,控制装置16参照作业流程信息172,判定第n电线是否是要布线的最后的电线11。在步骤S222中,参照作业流程信息172,通过与n+1对应的StepNo.是否包含有第n+1电线的制造编号(图4的(Cable P/N No.))来判定。另外,也可以通过与n+1对应的Step No.的其他的信息判断。其后,作业者在步骤S122中,由左侧的作业者进行电线的左侧端部的标记带182的二维码182a的扫描,由右侧的作业者进行电线的右侧端部的标记带182的二维码182a的扫描。
在步骤S222中判定为否的情况下,在步骤S223中,控制装置16参照作业流程信息172,判定之前布线的电线11(第n-1电线)是否是与当前正在布线的电线11(第n电线),即步骤S221中进行了导通检查的电线11相同的区域(作业流程信息172的“Area Mark Info.”是否相同)。在步骤S223中判定为否的情况下,返回图11的步骤S313。在步骤S223中判定为是的情况下,返回图11的步骤S213。
在步骤S222中判定为是的情况,即所有的电线11的布线结束之后,显示控制部161在显示器14显示P/N标签的条形码(步骤S323)。作业者在步骤S123中,扫描显示于显示器的P/N标签的条形码。若作业者扫描P/N标签的条形码,则在步骤S224中,控制装置16通过打印机18打印P/N标签。此外,P/N标签是指表示线束的制造编号(part number)的标签,作业流程信息172所包含的制造编号、产品名、附图编号等被打印为文字信息以及二维码。P/N标签是为了识别线束整体而使用的,所以安装于线束的主干部。作业者在步骤S124中,将P/N标签安装到线束的预定位置后,在步骤S125中,扫描P/N标签的二维码。
其后,显示控制部161在显示器14显示带缠绕作业开始的条形码(步骤S331)。作业者在步骤S131中扫描显示于显示器14的带缠绕作业开始的条形码。此时,缠绕带的位置显示于显示器14。缠绕带的位置例如以颜色或者框等显示。此外,缠绕带的位置也可以从最初(从步骤S301的时刻)与布线图像143一起显示。另外,显示控制部161在显示器14显示带缠绕作业结束的条形码(步骤S332)。作业者在步骤S132中进行带缠绕作业之后,在步骤S133中扫描带缠绕作业结束的条形码。
当作业者扫描带缠绕作业结束的条形码时,在步骤S231中,开始错误的电线的发现程序(Incorrect wire detection program)。错误的电线的发现程序是指根据作业历史信息(进展信息173),检查是否没有作业时间相对于预先设定的标准作业时间极早、或者极晚的情况,检测作业顺序的错误、作业的遗漏的程序。
其后,显示控制部161在显示器14显示保护件安装作业开始的条形码(步骤S333)。作业者在步骤S134中扫描显示于显示器14的保护件安装作业开始的条形码。此时,安装保护件的位置显示于显示器14。安装保护件的位置例如用颜色或者框等显示。此外,安装保护件的位置也可以从最初(从步骤S301的时刻)与布线图像143一起显示。另外,显示控制部161在显示器14显示保护件安装作业结束的条形码(步骤S334)。作业者在步骤S135中进行了保护件安装作业之后,在步骤S136中扫描保护件安装作业结束的条形码。
其后,显示控制部161在显示器14显示检查作业开始的条形码(步骤S335)。作业者在步骤S137中扫描显示于显示器14的检查作业开始的条形码。其后,显示控制部161在显示器14显示检查作业结束的条形码(步骤S336)。作业者在步骤S139中进行了预定的检查作业之后,在步骤S141中扫描检查作业结束的条形码。通过以上,制造出线束。
在上述各步骤中扫描条形码146、二维码等的时刻通过时刻记录部165作为进展信息173存储于存储部17。进展状况管理部214根据进展信息173适当地更新进展状况显示画面51的进展状况。进展状况管理部214在每次条形码146、二维码等被扫描时都更新进展状况。此外,进展状况管理部214也可以以适当的时间间隔更新进展状况。存储部22的进展信息173在每次存储部17的进展信息173存储有新的信息时都更新。此外,也可以在针对一个线束的工序结束的阶段,更新存储部22的进展信息173。另外,也可以每隔恒定时间更新存储部22的进展信息173。并且,也可以在控制装置16的电源被断开时(关机时)更新存储部22的进展信息173。
另外,也可以根据存储于存储部17或者存储部22的进展信息173,制作并存储作业历史信息。作业历史信息是汇总了作业的历史、作业所花费的时间的数据日志。例如图14所示,作业历史信息174包括表示端部的位置且表示连接目的地的区域(连接目的地的机器等)的Area、表示电线11、作业内容的Item/Operation、表示时刻的Date、表示作业内容的详情等的Additional Info、表示电线长度的length、表示开始·结束·确认等扫描内容、或者导通检查时的导电率的测定结果等的Scanned、表示作业时间的Time、表示其他附加信息的More Info等信息。在图14中,Part Number表示线束的制造编号,Start表示线束的制造开始时刻,Finish表示线束的制造结束时刻,Operators表示作业者ID,Total表示线束的制造所花费的时间。此外,作业历史信息174所包括的信息能够适当地变更。
(实施方式的作用以及效果)
如以上说明那样,在本实施方式的线束制造装置10中,显示控制部161构成为根据作业流程信息172中设定的电线长度,按要布线的电线11,在显示器14显示表示拉出电线11时的电线11的前端部的位置的起始位置显示147。
由此,在手动地供给电线11的情况下,能够短时间且高效地进行将电线11切断为预定的电线长度的切断作业,能够高效地制造线束。
(变形例)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与要布线的电线11的右侧端部对应的位置(X-TO的位置)显示起始位置显示147,在从X-TO的值减去了Cut Length的值的位置显示终端位置显示148,但起始位置显示147和终端位置显示148的显示位置并不局限于此。
例如,如图15的(a)、(b)所示,也可以在所有的电线11中将起始位置显示147显示在恒定的位置。在图15的(a)、(b)的例子中,电线端部位置显示部162也可以参照作业流程信息172,在X-TO的值最大的位置显示起始位置显示147,在通过X-TO的值最大的位置和要布线的电线11(第n电线)的Cut Length求出的位置(最大的X-TO的值减去了Cut Length的值的位置)显示终端位置显示148。即,显示控制部161在所有的电线11中将起始位置显示147显示在相同的位置,在通过起始位置显示147的显示位置和要布线的电线11的电线长度求出的位置显示终端位置显示148。图15的(a)示出对图示中央的电线11进行布线时的起始位置显示147和终端位置显示148的显示位置,图15的(b)示出对图示下侧的电线11进行布线时的起始位置显示147和终端位置显示148的显示位置。该情况下,起始位置显示147不管电线11如何显示于相同的位置,所以电线切断作业中的电线11的拉出变得容易。该情况下,起始位置显示147的显示位置被固定,所以也可以预先决定起始位置显示147的显示位置。
另外,如图16所示,电线端部位置显示部162也可以根据预先设定的中心位置,显示通过该中心位置和第n电线的Cut Length求出的起始位置显示147、终端位置显示148。具体而言,也可以在中心位置处的X坐标的值加上将Cut Length的值取1/2得到的值的位置显示起始位置显示147,在中心位置处的X坐标的值减去将Cut Length的值取1/2得到的值的位置显示终端位置显示148。该情况下,在距预先设定的中心位置的距离相等的位置显示有起始位置显示147和终端位置显示148。即,显示控制部161在距预先设定的中心位置的距离相等的位置显示起始位置显示147以及终端位置显示148。在图16中,虽然以虚线表示中心位置,但中心位置既可以显示于显示器14也可以不显示。此外,中心位置也可以根据线束的长度变更。
另外,如图17的(a)~(c)所示,也可以在与要布线的电线11的左侧端部对应的位置(X-FROM的位置)显示终端位置显示148,在X-FROM的值加上Cut Length的值的位置显示起始位置显示147。图17的(a)示出对图示中央的电线11进行布线时的起始位置显示147和终端位置显示148的显示位置,图17的(b)示出对图示下侧的电线11进行布线时的起始位置显示147和终端位置显示148的显示位置,图17的(c)示出对图示上侧的电线11进行布线时的起始位置显示147和终端位置显示148的显示位置。即,显示控制部161在与要布线的电线11的另一方的端部(左侧端部)对应的位置显示终端位置显示148,在通过终端位置显示148的显示位置和该电线的电线长度求出的位置显示起始位置显示147。
另外,如图18的(a)、(b)所示,也可以在所有的电线11中将终端位置显示148显示于恒定的位置。在图18的(a)、(b)的例子中,也可以预先决定终端位置显示148的显示位置,在对起始位置显示147的显示位置根据终端位置显示148的显示位置和第n电线的CutLength求出的位置(终端位置显示148的显示位置的X坐标的值加上Cut Length的值得到的位置)显示起始位置显示147。即,显示控制部161在所有的电线11中将终端位置显示148显示于相同的位置,在根据终端位置显示148的显示位置和要布线的电线11的电线长度求出的位置显示起始位置显示147。图18的(a)示出对图示中央的电线11进行布线时的起始位置显示147和终端位置显示148的显示位置,图18的(b)示出对图示下侧的电线11进行布线时的起始位置显示147和终端位置显示148的显示位置。该情况下,终端位置显示147不管电线11都显示于相同的位置,所以电线切断作业中的电线11的切断变得容易。另外,也可以配置电线切断机以便在与终端位置显示148的显示位置对应的位置处切断电线。在使用电线切断机的情况下,也可以不显示终端位置显示148。
另外,如图19的(a)所示,要布线的所有的电线11的起始位置显示147以及终端位置显示148也可以与布线顺序一起显示。另外,也可以显示当前正在布线的电线11和接下来要布线的电线11的起始位置显示147以及终端位置显示148。例如,也可以将当前正在布线的电线11的起始位置显示147以及终端位置显示148较深地显示,将接下来要布线的电线11的起始位置显示147以及终端位置显示148较浅地显示、或者改变颜色等,以便能够区别当前正在布线的电线11的起始位置显示147以及终端位置显示148和接下来要布线的电线11的起始位置显示147以及终端位置显示148。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起始位置显示147以及终端位置显示148,使用了沿与线束的长边方向垂直的方向(图示上下方向)延伸的箭头,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如图19的(b)所示,使用沿与线束的长边方向平行的方向(图示左右方向)延伸的箭头。由此,起始位置显示147或终端位置显示148与电线图像11a难以重叠。但是,在同时显示多个起始位置显示147以及终端位置显示148的情况下,为了抑制起始位置显示147以及终端位置显示148的显示空间,作为起始位置显示147以及终端位置显示148,优选使用沿与线束的长边方向垂直的方向(图示上下方向)延伸的箭头。
起始位置显示147以及终端位置显示148也可以用与布线图像143不同的颜色显示。另外,起始位置显示147以及终端位置显示148也可以通过闪烁显示等强调显示。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箭头的附近显示了START、END这样的文字,但也可以显示START、END以外的文字,另外也可以不显示文字。
(实施方式的总结)
接下来,引用实施方式中的附图标记等记载根据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掌握的技术思想。其中,以下的记载中的各附图标记等不是将技术方案中的构成要素限定于实施方式中具体示出的部件等。
[1]一种线束制造装置(10),是使多个显示器(14)显示长度方向的大小为实际尺寸的布线图像(143),且沿着上述布线图像(143)对电线(11)进行布线制造线束的线束制造装置(10),具备:电线供给装置(12),其能够手动地拉出上述电线(11);存储部(17),其存储能够确定上述电线(11)的布线顺序的数据库亦即作业流程信息(172);以及显示控制部(161),其进行上述显示器(14)的显示控制,上述作业流程信息(172)对每个上述电线(11)设定电线长度,上述显示控制部(161)根据上述作业流程信息(172)中设定的电线长度,按要布线的上述电线(11),在上述显示器(14)显示表示拉出上述电线(11)时的上述电线(11)的前端部的位置的起始位置显示(147)。
[2]根据[1]所述的线束制造装置(10),其中,上述显示控制部(161)在上述显示器(14)显示表示拉出来的上述电线(11)的切断位置的终端位置显示(148)。
[3]根据[2]所述的线束制造装置(10),其中,上述显示控制部(161)在与要布线的上述电线(11)的一个端部对应的位置显示上述起始位置显示(147),在根据上述起始位置显示(147)的显示位置和该电线(11)的电线长度求出的位置显示上述终端位置显示(148)。
[4]根据[2]所述的线束制造装置(10),其中,上述显示控制部(161)在所有的上述电线(11)中将上述起始位置显示(147)显示在相同的位置,在根据上述起始位置显示(147)的显示位置和要布线的上述电线(11)的电线长度求出的位置显示上述终端位置显示(148)。
[5]根据[2]所述的线束制造装置(10),其中,上述显示控制部(161)在与要布线的上述电线(11)的一个端部对应的位置显示上述终端位置显示(148),在根据上述终端位置显示(148)的显示位置和该电线(11)的电线长度求出的位置显示上述起始位置显示(147)。
[6]根据[2]所述的线束制造装置(10),其中,上述显示控制部(161)在所有的上述电线(11)中将上述终端位置显示(148)显示于相同的位置,在根据上述终端位置显示(148)的显示位置和要布线的上述电线(11)的电线长度求出的位置显示上述起始位置显示(147)。
[7]根据[2]所述的线束制造装置(10),其中,上述显示控制部(161)在距预先设定的中心位置的距离相等的位置显示上述起始位置显示(147)、以及终端位置显示(148)。
[8]根据[1]至[7]的任一项所述的线束制造装置(10),其中,具备用于接受拉出来的上述电线(10)的托盘(123),上述托盘(123)被设置为沿着排列的多个上述显示器(14)。
[9]根据[8]所述的线束制造装置(10),其中,上述托盘(123)被设置为沿着上述显示器(14)中的布线作业时的作业者侧的边缘部。
[10]根据[8]或者[9]所述的线束制造装置(10),其中,具备板状的透明保护盖(144),该板状的透明保护盖(144)设置于上述多个显示器(14)上,用于保护上述显示器(14)的显示部(141),上述托盘(123)与上述透明保护盖(144)一体地设置。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上述所记载的实施方式并不限定技术方案所涉及的发明。另外,应当注意,并非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特征的所有组合对于用于解决发明的课题的手段都是必不可少的。
本发明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适当地变形并实施。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制造铁路车辆用的线束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也能够制造铁路车辆以外的用途的线束。

Claims (10)

1.一种线束制造装置,该线束制造装置使多个显示器显示长度方向的大小为实际尺寸的布线图像,且沿着上述布线图像对电线进行布线并制造线束的线束制造装置,
其特征在于,
上述线束制造装置具备:
电线供给装置,其能够手动地拉出上述电线;
存储部,其存储能够确定上述电线的布线顺序的数据库即作业流程信息;以及
显示控制部,其进行上述显示器的显示控制,
上述作业流程信息对每个上述电线设定电线长度,
上述显示控制部根据上述作业流程信息所设定的电线长度,按要布线的上述电线,在上述显示器显示表示拉出上述电线时的上述电线的前端部的位置的起始位置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显示控制部在上述显示器显示表示拉出来的上述电线的切断位置的终端位置显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显示控制部在与要布线的上述电线的一个端部对应的位置显示上述起始位置显示,在根据上述起始位置显示的显示位置和该电线的电线长度求出的位置显示上述终端位置显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显示控制部在所有的上述电线中将上述起始位置显示显示于相同的位置,在根据上述起始位置显示的显示位置和要布线的上述电线的电线长求出的位置显示上述终端位置显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显示控制部在与要布线的上述电线的一个端部对应的位置显示上述终端位置显示,在根据上述终端位置显示的显示位置和该电线的电线长度求出的位置显示上述起始位置显示。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显示控制部在所有的上述电线中将上述终端位置显示显示于相同的位置,在根据上述终端位置显示的显示位置和要布线的上述电线的电线长度求出的位置显示上述起始位置显示。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显示控制部在距预先设定的中心位置的距离相等的位置显示上述起始位置显示以及终端位置显示。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的任一项所述的线束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线束制造装置具备用于接受拉出来的上述电线的托盘,
上述托盘以沿着排列的多个上述显示器的方式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束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托盘以沿着上述显示器中的布线作业时的作业者侧的边缘部的方式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者9所述的线束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线束制造装置具备板状的透明保护盖,该板状的透明保护盖设置于上述多个显示器上,且用于保护上述显示器的显示部,
上述托盘与上述透明保护盖一体地设置。
CN202010635694.1A 2019-07-04 2020-07-03 线束制造装置 Active CN11218562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25242 2019-07-04
JP2019125242A JP7180556B2 (ja) 2019-07-04 2019-07-04 ワイヤハーネスの製造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85625A true CN112185625A (zh) 2021-01-05
CN112185625B CN112185625B (zh) 2024-01-30

Family

ID=715149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35694.1A Active CN112185625B (zh) 2019-07-04 2020-07-03 线束制造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456093B2 (zh)
EP (1) EP3761323A1 (zh)
JP (2) JP7180556B2 (zh)
CN (1) CN11218562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74726B2 (ja) * 2019-07-18 2022-05-2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製造システム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製造方法
WO2022163709A1 (ja) 2021-01-29 2022-08-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及び画像の読み取り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34110A (ja) * 1996-10-22 1998-09-02 Denshi Insatsu Kikaku:Kk 電線長計算装置及び電線加工システム
JPH10261328A (ja) * 1997-03-19 1998-09-29 Yazaki Corp 圧接布線装置及びハーネス製造方法
JP2000156127A (ja) * 1998-11-19 2000-06-06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電線供給装置
CN1813320A (zh) * 2003-05-30 2006-08-02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束线装配装置和束线装配方法
US8996347B2 (en) * 2008-03-24 2015-03-31 Autodesk, Inc. Digital wire harness assembly system
JP2017220287A (ja) * 2016-06-03 2017-12-14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製造装置
EP3301688A1 (en) * 2016-09-29 2018-04-04 Hitachi Metals, Ltd. Wire harness manufacturing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93228A (en) * 1970-11-12 1972-09-26 Gerber Scientific Instr Co Machine for assembling wire harness
US6230404B1 (en) * 1996-05-09 2001-05-15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a wiring harness
US6272387B1 (en) * 1998-11-06 2001-08-07 The Boeing Company Wire harness system
US20030163917A1 (en) * 2002-03-04 2003-09-04 Davidshofer Patrick J. Wire harness guided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use thereof
US9257808B1 (en) * 2010-09-10 2016-02-09 Automated Wiring Systems, LLC Integrated wire harness batch production with double buffer assembly systems and methods
ES2443265B1 (es) * 2012-08-16 2014-11-13 Eads Construcciones Aeronauticas, S.A. Banco de fabricación o verificación de mazos eléctricos
CN104071635A (zh) * 2014-06-13 2014-10-01 苏州固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线束送线装置
CN108701163B (zh) 2016-03-01 2022-07-08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线束配线作业支援装置
JP6675293B2 (ja) * 2016-10-18 2020-04-0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製造支援方法及び製造支援プログラム
US11569009B2 (en) * 2016-12-15 2023-01-31 The Boeing Company Automated wire processing system and methods
WO2018225467A1 (ja) 2017-06-05 2018-12-1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組立作業指示装置、及びワイヤーハーネス組立作業指示方法
CN207742597U (zh) * 2017-09-29 2018-08-17 东莞联洲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新型可旋转式笔记本电脑
EP3477512B8 (en) 2017-10-24 2022-12-28 Hitachi Metals, Ltd. Total supporting method and total supporting system of wire harness
JP6996439B2 (ja) * 2018-07-12 2022-01-17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の電線長補正装置、ワイヤハーネスの製造装置、ワイヤハーネスの電線長補正方法、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34110A (ja) * 1996-10-22 1998-09-02 Denshi Insatsu Kikaku:Kk 電線長計算装置及び電線加工システム
JPH10261328A (ja) * 1997-03-19 1998-09-29 Yazaki Corp 圧接布線装置及びハーネス製造方法
JP2000156127A (ja) * 1998-11-19 2000-06-06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電線供給装置
CN1813320A (zh) * 2003-05-30 2006-08-02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束线装配装置和束线装配方法
US8996347B2 (en) * 2008-03-24 2015-03-31 Autodesk, Inc. Digital wire harness assembly system
JP2017220287A (ja) * 2016-06-03 2017-12-14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製造装置
EP3301688A1 (en) * 2016-09-29 2018-04-04 Hitachi Metals, Ltd. Wire harness manufacturing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012778A (ja) 2021-02-04
CN112185625B (zh) 2024-01-30
JP7180556B2 (ja) 2022-11-30
JP7435698B2 (ja) 2024-02-21
US20210005357A1 (en) 2021-01-07
US11456093B2 (en) 2022-09-27
EP3761323A1 (en) 2021-01-06
JP2023022049A (ja) 2023-0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435698B2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の製造装置
CN107887083B (zh) 线束制造装置
EP3594971B1 (en) Wire harness electric wire length correcting device, wire harness producing device, wire harness electric wire length correcting method, and wire harness producing method
US5153839A (en) Wire harness manufacturing system
US10141087B2 (en) Wiring harness production mounting
EP3477512B1 (en) Total supporting method and total supporting system of wire harness
US20070277372A1 (en) Wire harness assembly assist device, wire harness assembly assist unit, and method of assisting assembly of wire harness
JP2019079783A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のトータル支援システム
CN111916261B (zh) 线束的制造装置
EP3736836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ducing wire harness
JP2023051975A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の製造支援装置及び製造支援方法
JP4891796B2 (ja) 作業管理装置、作業管理システム、及び作業管理方法
JPH08167333A (ja)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サブサッセンブリ組立支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Applicant after: Bomeilicheng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HITACHI METALS,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