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79617B - 一种沉船打捞试验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沉船打捞试验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79617B
CN112179617B CN202011048421.3A CN202011048421A CN112179617B CN 112179617 B CN112179617 B CN 112179617B CN 202011048421 A CN202011048421 A CN 202011048421A CN 112179617 B CN112179617 B CN 1121796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el
groove
inner groove
suspension
inner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4842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79617A (zh
Inventor
潘德位
李钦
周兆欣
王明雨
张百祜
张强
孙玉强
尚雨贤
冯文辉
徐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104842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7961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796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796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796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796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0/00Hydrodynamic testing; Arrangements in or on ship-testing tanks or water tunne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erodynamic Tests, Hydrodynamic Tests, Wind Tunnels, And Water Tan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沉船打捞试验台,本发明包括相互独立移动的平板车和移动支架,还包括外槽、内槽、内槽承载横梁、模型承载横梁、内槽悬吊装置、模型悬吊装置和模型,外槽和内槽均采用透明材料,移动支架跨在平板车上,内槽承载横梁和模型承载横梁均可纵向移动的并排设置在移动支架上,所述的外槽放置在平板车上并位于内槽承载横梁的下方,所述的内槽通过内槽悬吊装置悬挂在内槽承载横梁上。本发明将外槽和内槽的重量分别承载在平板车和移动支架上,减少外槽负担,提高外槽使用寿命。本发明具有两个试验用槽,试验场景比较多,从而在一台试验设备上完成多种试验。

Description

一种沉船打捞试验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试验装置,特别是一种沉船打捞试验台。
背景技术
虽然船舶设计、建造和导航等技术不断提高,但是由于人为失误和恶劣环境的影响,每年都会发生大量沉船事故。由于碍航、经济利益、保护军事机密等原因,每年会有大量沉船需要打捞。目前,打捞设计方案常用的软件发展较快,但难于详细得到沉船打捞过程的每个细节。
沉船打捞工程的种类较多,比如深水沉船整体扳正和提升、浅水搁浅沉船脱浅打捞、不同水深沉船扳正和提升、漂浮于水面的倾覆船舶扳正和搁浅倾覆船舶扳正。现有的打捞实验平台多以演示性为主,搜集数据的能力有限,不具备模拟多种类型打捞工程的能力,功能单一,无法满足学术研究试验需要,特别是无法观察试验中泥土对沉船的作用,以及泥土的变形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沉船打捞试验台,使其可以进行多种类型的打捞试验。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包括相互独立移动的平板车和移动支架,还包括外槽、内槽、内槽承载横梁、模型承载横梁、内槽悬吊装置、模型悬吊装置和模型,外槽和内槽均采用透明材料,内槽高度小于外槽深度,移动支架跨在平板车上,内槽承载横梁和模型承载横梁均可纵向移动的并排设置在移动支架上,所述的外槽放置在平板车上并位于内槽承载横梁的下方,所述的内槽通过内槽悬吊装置悬挂在内槽承载横梁上,内槽悬吊装置可沿内槽承载横梁长度方向移动的设置在内槽承载横梁上,内槽处于外槽内,所述的模型通过模型悬吊装置悬挂在模型承载横梁上,模型悬吊装置可沿模型承载横梁长度方向移动的设置在模型承载横梁上,模型位于内槽内,内槽悬吊装置有多个并悬吊在内槽不同的位置上,模型悬吊装置有多个并悬吊在模型不同的位置上。
优选的,所述的内槽顶部的两端均设置有滑轨,滑轨上滑动连接有多个脱浅用卧式绞缆机,每个脱浅用卧式绞缆机上均设置有用于在滑轨上固定的脱浅定位装置。
优选的,所述的外槽和内槽均为方形槽,所述的内槽承载横梁和模型承载横梁各有两个,两个模型承载横梁位于两个内槽承载横梁之间,内槽悬吊装置和模型悬吊装置各有四个,内槽悬吊装置和模型悬吊装置均采用带转速传感器的卧式绞缆机,每个内槽承载横梁上均设置有两个内槽悬吊装置,每个模型承载横梁上均设置有两个模型悬吊装置,四个内槽悬吊装置悬吊在内槽的四个角上,四个模型悬吊装置在模型上的四个吊点排列成方形。
优选的,所述的外槽外壁上设置有液位标尺。
优选的,所述的外槽的底部设置有放水阀门。
优选的,所述内槽的四个顶角处焊接有吊环,内槽悬吊装置通过吊环与内槽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移动支架包括方形框架和支撑在方形框架四个顶点的四个立柱,每个立柱的底部设置有滚轮,其中位于同一侧的两个滚轮上设置有制动装置,所述的平板车也设置有制动装置。
优选的,所述的移动支架上设置有滑道,内槽承载横梁和模型承载横梁与滑道滑动连接,内槽承载横梁、模型承载横梁上均设置有用于在移动支架上固定的横梁定位装置,内槽悬吊装置上设置有用于在内槽横梁上固定的内槽悬吊定位装置,模型悬吊装置上设置有用于在模型承载横梁上固定的模型悬吊定位装置。
优选的,所述的内槽悬吊装置和模型悬吊装置的吊绳上均设置有拉力传感器,所述的外槽的槽底的两个对角处各安装有一个角度可调的防水摄像头。
优选的,所述内槽和模型的外壁的底部均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和倾角传感器,所述的内槽的顶部的两个对角处各安装有一个角度可调的防水摄像头,以测得沉船模型的空间位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设置相互独立移动的平板车和移动支架,将外槽和内槽的重量分别承载在平板车和移动支架上,使得内槽或模型的重量不用直接加载到外槽上,从而减少外槽负担,提高外槽使用寿命。本发明具有两个试验用槽,试验场景比较多,海水放在外槽,海泥和礁石放在内槽,海水、海泥和礁石一次布置后可以多次重复使用,不用因更换试验方式而不断的重新布置场景。另外当用模型在内槽中试验时,也可以将内槽浸入到外槽的海水中,通过改变内槽在外槽的入水深度及各个吊点的高度,从而改变内槽的水深和角度,能够实现模拟不同水深和海底角度,进行不同水深沉船扳正试验和提升试验。还可以将内槽拆掉,用模型在外槽中试验。由于具有多种试验模式,外槽可以进行深水沉船扳正试验和提升试验,内槽放在外槽内,可以不断调节内槽浸入外槽的水深,进行不同水深沉船扳正试验和提升试验,内槽也可以独立打捞试验,比如在内槽泥土上进行搁浅倾覆船舶扳正试验、提升实验和搁浅船舶脱浅试验,这些试验都可以测试沉船打捞过程中泥土的作用方式。平板车和移动支架相互独立,更容易调整内槽在外槽中的姿态,从而在一台试验设备上完成多种试验,比如深水沉船整体扳正和提升试验、搁浅船舶脱浅试验、不同水深沉船扳正和提升试验、漂浮于水面的倾覆船舶扳正试验和搁浅倾覆船舶扳正试验,试验中可观察泥土对沉船的作用,以及泥土的变形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去掉外槽状态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内槽的俯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内槽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上述图中沉船模型未画出,沉船模型根据具体试验设计。
图中:1 移动支架,11方形框架,12立柱,13滚轮,2平板车,3外槽,31放水阀门,32液位标尺,4内槽承载横梁,5模型承载横梁,6模型悬吊装置,7内槽悬吊装置,8内槽,81脱浅用卧式绞缆机,82滑轨,83吊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5所示的沉船打捞试验台,包括相互独立移动的平板车2和移动支架1,还包括外槽3、内槽8、内槽承载横梁4、模型承载横梁5、内槽悬吊装置7、模型悬吊装置6和模型。
移动支架1包括方形框架11和支撑在方形框架11四个顶点的四个立柱12,方形框架11上设置有滑道,每个立柱12的底部设置有滚轮13,其中位于后侧的两个滚轮13上设置有制动装置,平板车2也设置有制动装置。平板车2的后部设置有手柄。
外槽3和内槽8均采用透明材料,外槽3和内槽8均为方形槽,外槽3的外壁上设置有液位标尺32。外槽3的底部设置有放水阀门31。内槽8的高度小于外槽3的深度,内槽顶部的两端均设置有滑轨82,滑轨82上滑动连接有多个脱浅用卧式绞缆机81,每个脱浅用卧式绞缆机81上均设置有用于在滑轨82上固定的脱浅定位装置。
移动支架1跨在平板车2上,二个内槽承载横梁4和二个模型承载横梁5均可纵向移动的并排设置在移动支架1上,两个模型承载横梁5位于两个内槽承载横梁4之间,内槽承载横梁4和模型承载横梁5与滑道滑动连接,外槽3放置在平板车2上并位于内槽承载横梁4的下方,内槽通过内槽悬吊装置7悬挂在内槽承载横梁4上,内槽悬吊装置7可沿内槽承载横梁长度方向移动的设置在内槽承载横梁4上,内槽8处于外槽3内,模型通过模型悬吊装置6悬挂在模型承载横梁5上,模型悬吊装置6可沿模型承载横梁5长度方向移动的设置在模型承载横梁5上,模型位于内槽8内,内槽悬吊装置7有四个并悬吊在内槽8不同的位置上,内槽的四个顶角处焊接有吊环83,内槽悬吊装置7通过吊环与内槽8连接。模型悬吊装置6有四个并悬吊在模型不同的位置上。内槽悬吊装置7和模型悬吊装置6均采用卧式绞缆机,卧式绞缆机包括电机和钢丝绳,带转速传感器,卧式绞缆机收放钢丝绳速度都可以通过转速传感器测量,卧式绞缆机是现有技术,卧式绞缆机转速根据试验要求调节。每个内槽承载横梁4上均设置有两个内槽悬吊装置7,每个模型承载横梁5上均设置有两个模型悬吊装置6,四个内槽悬吊装置7悬吊在内槽8的四个角的吊环83上,四个模型悬吊装置6在模型上的四个吊点排列成方形。内槽承载横梁4、模型承载横梁5上均设置有用于在移动支架1上固定的横梁定位装置,内槽悬吊装置7上设置有用于在内槽承载横梁4上固定的内槽悬吊定位装置,模型悬吊装置6上设置有用于在模型承载横梁5上固定的模型悬吊定位装置。
卧式绞缆机的钢丝绳上均设置有拉力传感器,外槽3的槽底的两个对角处各安装有一个角度可调的防水摄像头。内槽8和模型的外壁的底部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和倾角传感器,内槽的顶部的两个对角处各安装有一个角度可调的防水摄像头。从而可以监测打捞过程中的模型的角度和状态,以及模型附近的水压力。
本试验台可以在内槽8中进行不同水深沉船扳正试验和提升试验,搁浅倾覆船舶扳正试验、搁浅船舶脱浅试验,试验中观察泥土对沉船的作用,以及泥土的变形情况,可以在外槽3中进行深水沉船整体扳正试验和提升试验、不同水深沉船扳正和提升试验、船舶漂浮于水面的倾覆船舶扳正试验。搁浅倾覆船舶扳正试验采用模型悬吊装置6拖吊模型,搁浅船舶脱浅试验采用脱浅用卧式绞缆机81拖曳模型,在外槽3中的试验采用内槽悬吊装置7拖吊内槽8。
本具体发明中内槽承载横梁4、模型承载横梁5、模型悬吊装置6、内槽悬吊装置7可以根据试验的要求调整,并不限于本具体实施例记载的数量。内槽上的滑轨82的高度可调,脱浅用卧式绞缆机81在滑轨82上位置可调,以适应不同沉船模型状态。滑轨82和脱浅用卧式绞缆机81可以做成方便拆卸式的。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沉船打捞试验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独立移动的平板车和移动支架,还包括外槽、内槽、内槽承载横梁、模型承载横梁、内槽悬吊装置、模型悬吊装置和模型,外槽和内槽均采用透明材料,内槽高度小于外槽深度,移动支架跨在平板车上,内槽承载横梁和模型承载横梁均可纵向移动的并排设置在移动支架上,所述的外槽放置在平板车上并位于内槽承载横梁的下方,所述的内槽通过内槽悬吊装置悬挂在内槽承载横梁上,内槽悬吊装置可沿内槽承载横梁长度方向移动的设置在内槽横梁上,内槽处于外槽内,所述的模型通过模型悬吊装置悬挂在模型承载横梁上,模型悬吊装置可沿模型承载横梁长度方向移动的设置在模型承载横梁上,模型位于内槽内,内槽悬吊装置有多个并悬吊在内槽不同的位置上,模型悬吊装置有多个并悬吊在模型不同的位置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船打捞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槽顶部的两端均设置有滑轨,滑轨上滑动连接有多个脱浅用卧式绞缆机,每个脱浅用卧式绞缆机上均设置有用于在滑轨上固定的脱浅定位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船打捞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槽和内槽均为方形槽,所述的内槽承载横梁和模型承载横梁各有两个,两个模型承载横梁位于两个内槽承载横梁之间,内槽悬吊装置和模型悬吊装置各有四个,内槽悬吊装置和模型悬吊装置均采用带转速传感器的卧式绞缆机,每个内槽承载横梁上均设置有两个内槽悬吊装置,每个模型承载横梁上均设置有两个模型悬吊装置,四个内槽悬吊装置悬吊在内槽的四个角上,四个模型悬吊装置在模型上的四个吊点排列成方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船打捞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槽外壁上设置有液位标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船打捞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槽的底部设置有放水阀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船打捞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槽的四个顶角处焊接有吊环,内槽悬吊装置通过吊环与内槽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船打捞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支架包括方形框架和支撑在方形框架四个顶点的四个立柱,每个立柱的底部设置有滚轮,其中位于同一侧的两个滚轮上设置有制动装置,所述的平板车也设置有制动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船打捞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支架上设置有滑道,内槽承载横梁和模型承载横梁与滑道滑动连接,内槽承载横梁、模型承载横梁上均设置有用于在移动支架上固定的横梁定位装置,内槽悬吊装置上设置有用于在内槽横梁上固定的内槽悬吊定位装置,模型悬吊装置上设置有用于在模型承载横梁上固定的模型悬吊定位装置。
9.根据权要求1-7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沉船打捞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槽悬吊装置和模型悬吊装置的吊绳上均设置有拉力传感器,所述的外槽的槽底的两个对角处各安装有一个角度可调的防水摄像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沉船打捞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槽和模型的外壁的底部均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和倾角传感器,所述的内槽的顶部的两个对角处各安装有一个角度可调的防水摄像头。
CN202011048421.3A 2020-09-29 2020-09-29 一种沉船打捞试验台 Active CN1121796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48421.3A CN112179617B (zh) 2020-09-29 2020-09-29 一种沉船打捞试验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48421.3A CN112179617B (zh) 2020-09-29 2020-09-29 一种沉船打捞试验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79617A CN112179617A (zh) 2021-01-05
CN112179617B true CN112179617B (zh) 2022-04-08

Family

ID=739458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48421.3A Active CN112179617B (zh) 2020-09-29 2020-09-29 一种沉船打捞试验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7961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60311B (zh) * 2021-12-06 2023-11-17 武汉长江航道救助打捞局 水下狭窄空间模拟训练系统和方法
CN114892586B (zh) * 2022-04-12 2023-10-10 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 无接触管幕法模型试验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68854A (zh) * 2017-04-06 2017-05-31 大连海事大学 一种模拟沉船打捞过程的移动式实验台
CN107631893A (zh) * 2017-09-11 2018-01-26 大连海事大学 一种模拟液压千斤顶同步提升沉船的升沉补偿试验台
CN109186936A (zh) * 2018-09-13 2019-01-11 大连海事大学 沉船打捞液压提升及半主动升沉补偿模拟试验平台
CN109357839A (zh) * 2018-11-07 2019-02-19 哈尔滨工程大学 用于沉船同步提升的被动式升沉补偿实验平台
KR20190136442A (ko) * 2018-05-30 2019-12-10 대우조선해양 주식회사 수중함의 상가자세 모니터링 시스템 및 모니터링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68854A (zh) * 2017-04-06 2017-05-31 大连海事大学 一种模拟沉船打捞过程的移动式实验台
CN107631893A (zh) * 2017-09-11 2018-01-26 大连海事大学 一种模拟液压千斤顶同步提升沉船的升沉补偿试验台
KR20190136442A (ko) * 2018-05-30 2019-12-10 대우조선해양 주식회사 수중함의 상가자세 모니터링 시스템 및 모니터링 방법
CN109186936A (zh) * 2018-09-13 2019-01-11 大连海事大学 沉船打捞液压提升及半主动升沉补偿模拟试验平台
CN109357839A (zh) * 2018-11-07 2019-02-19 哈尔滨工程大学 用于沉船同步提升的被动式升沉补偿实验平台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Passive sampling monitoring of PAHs and trace metals in seawater during the salvaging of the Costa Concordia wreck;MarcoSchintu;《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20180808;第135卷;第819-827页 *
沉船打捞试验台液压系统的设计研究;牛春立;《机床与液压》;20180531;第46卷(第10期);第106-108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79617A (zh) 2021-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79617B (zh) 一种沉船打捞试验台
AU2013257588B2 (en) Offshore aquaculture system
CN106741617B (zh) 支架结构及船只
NO180173B (no) Fremgangsmåte og anordning for anbringelse av et plattformunderstell for en kunstig öy på et undervannsfundament
CN202138518U (zh) 船舶吃水量检测装置
CN105438399A (zh) 一种系泊船舶物理模型及其试验方法
CN111750920B (zh) 适用于软弱及倾斜海床的自动分离式海床基及其布放方法
MX2008011160A (es) Sistema de almacenamiento de embarcacion individual de gran escala.
JP2021524418A (ja) 動きにさらされる船舶のデッキから物体を持ち上げるための装置および方法
US8646390B2 (en) Device for the use of technical equipment underwater
CN212160663U (zh) 脐带缆动力学模型验证系统
CN107084784B (zh) 一种移动式可升降四体船型水下测量平台
CN113562119B (zh) 一种测量深海剖面流的装置和方法
JPH0764310B2 (ja) 幅員を可変とする浮舟渠
TWM464401U (zh) 撈救結構
CN215323192U (zh) 一种设有悬吊支架的三船体取样平台
RU2612073C1 (ru) Способ проведения испытаний на всплытие модели морского инженерного погруженного сооружения в ледовом опытовом бассейне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испытаний на всплытие модели
CN111626007A (zh) 一种脐带缆动力学模型验证系统
CN206278821U (zh) 一种将船舶移至岸上或干船坞内的吊运装置
US3965842A (en) Gripping device for a suspended load
KR101811387B1 (ko) 부유식 플랫폼 및 이를 위한 선박
CN110359460B (zh) 一种透水框架空中自动同步脱钩抛投的方法
JP2003005621A (ja) 吊荷ハンドリング模擬実習装置および吊荷ハンドリング教育システム
CN106629378B (zh) 一种将船舶移至岸上或干船坞内的吊运装置及方法
CN212748390U (zh) 一种水质监测用取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