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72601A -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安全预警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安全预警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72601A
CN112172601A CN202011067504.7A CN202011067504A CN112172601A CN 112172601 A CN112172601 A CN 112172601A CN 202011067504 A CN202011067504 A CN 202011067504A CN 112172601 A CN112172601 A CN 1121726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rectly connected
resistor
early warning
pin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6750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72601B (zh
Inventor
赵建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ANLI (SUZHOU) POWER SUPPLY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Linglo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Linglo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Linglo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6750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7260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726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726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726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726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8/0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8/1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82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battery or accumulator variables, e.g. SoC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安全预警方法,所述电动汽车包括:包括第一电池、第二电池、电池检测模块、伏特预警模块、欧姆预警模块和综合预警模块;通过对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的检测预警,及时提醒车主,实现对电动汽车的安全预警,提高了电动汽车的安全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安全预警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安全预警方法。
背景技术
电池是电动汽车必不可少的部分,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动力来源,电池性能的好坏不但关系到整车续驶里程的长短,而且关系到电动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随着电力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动汽车的电池监测预警逐渐有了成熟的产品,但目前市面上大部分装置都只是简单的测量一下电池的伏特值,但电池内阻欧姆值偏大时监测的电池伏特值也不够准确。因此如何自动、智能的实现电动汽车电池综合预警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安全预警方法,所述电动汽车包括:包括第一电池、第二电池、电池检测模块、伏特预警模块、欧姆预警模块和综合预警模块;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电池检测组件检测第一电池的第一伏特值和第一欧姆值,将所述第一伏特值传送到所述伏特预警模块,对所述第一伏特值进行比较判断,若大于或等于第一标准值,则正常,等待下一次判断,若低于第一标准值,则记录信息,执行步骤(2);
(2)将第一欧姆值传送到所述欧姆预警模块,对所述第一欧姆值进行比较判断,若低于第二标准值,则正常,若高于第二标准值,则将所述第一欧姆值和所述第一伏特值输送到所述综合预警模块;
(3)所述综合预警模块根据所述第一欧姆值和所述第一伏特值判断电动汽车瞬时压降是否达到阈值,如果达到阈值,则执行步骤(4),如果未达到阈值,则执行步骤(6);
(4)进行综合预警提醒车主,如果车主在预定时间内未响应所述综合预警的提醒,则关停第一电池,启动第二电池,通过所述电池检测组件检测第二电池的第二伏特值和第二欧姆值,将所述第二伏特值传送到所述伏特预警模块,对所述第二伏特值进行比较判断,若大于或等于第一标准值,则正常,等待下一次判断,若低于第一标准值,则记录信息,执行步骤(5);
(5)将第二欧姆值传送到所述欧姆预警模块,对所述第二欧姆值进行比较判断,若低于第二标准值,则正常,若高于第二标准值,则将所述第二欧姆值和所述第二伏特值输送到所述综合预警模块;所述综合预警模块根据所述第二欧姆值和所述第二伏特值判断电动汽车电池瞬时压降是否达到阈值,如果达到阈值,进行综合预警提醒车主,如果车主在预定时间内未响应所述综合预警的提醒,则关停第二电池,如果未达到阈值,则使用第二电池进行供电,并周期性反馈第一电池超过阈值。
(6)继续使用第一电池,并记录第一电池的第一伏特值超过第一标准值的信息,间隔固定周期重新校验所述第一伏特值。
所述的电动汽车电池安全预警方法,所述电池检测模块输出端分别连接伏特预警模块和欧姆预警模块,所述伏特预警模块和所述欧姆预警模块的输出端均连接所述综合预警模块,所述电池检测模块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
所述的电动汽车电池安全预警方法,所述电池检测模块包括第一伏特检测线、第二伏特检测线、第一欧姆检测线和第二欧姆检测线;所述第一伏特检测线的一端直接连接被测电动汽车电池的正极,所述第一伏特检测线的另一端直接连接所述伏特预警模块;所述第二伏特检测线的一端直接连接被测电动汽车电池的负极,所述第二伏特检测线的另一端直接连接所述伏特预警模块;所述第一欧姆检测线的一端直接连接被测电动汽车电池的正极,所述第一欧姆检测线的另一端直接连接所述欧姆预警模块;所述第二欧姆检测线的一端直接连接被测电动汽车电池的负极,所述第二欧姆检测线的另一端直接连接所述欧姆预警模块。
所述的电动汽车电池安全预警方法,所述伏特预警模块包括第一伏特输入接口、第二伏特输入接口、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一滑块电阻、第一继电器、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和伏特预警输出接口;
所述第一伏特输入接口直接连接所述第一伏特检测线的另一端,所述第二伏特输入接口直接连接所述第二伏特检测线的另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一伏特输入接口,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线圈正极;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直接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线圈负极,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直接连接所述第二伏特输入接口,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直接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线圈正极;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直接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直接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直接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一滑块电阻的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线圈正极,所述第一滑块电阻的另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一滑块电阻的滑块端直接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线圈正极;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一节点直接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线圈正极,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二节点直接连接所述伏特预警输出接口。
所述的电动汽车电池安全预警方法,所述欧姆预警模块包括前置放大模块、前置滤波模块和欧姆检测模块;所述前置放大模块的输入端直接连接所述电池检测模块的输出端,所述前置放大模块的输出端直接连接所述前置滤波模块的输入端;所述欧姆检测模块的输入端直接连接所述前置滤波模块的输出端,所述欧姆检测模块的输出端直接连接所述综合预警模块的输入端。
所述的电动汽车电池安全预警方法,所述前置放大模块包括第一欧姆输入接口、第二欧姆输入接口、第一芯片、第一运算放大器、前置放大输出接口和系统电源;
所述第一欧姆输入接口直接连接所述第一欧姆检测线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欧姆输入接口直接连接所述第二欧姆检测线的另一端;所述第一芯片的第一针脚直接连接所述第一欧姆输入接口,所述第一芯片的第三针脚直接连接所述第二欧姆输入接口;所述第一芯片的第七针脚直接连接所述系统电源的正极,所述第一芯片的第八针脚直接连接所述系统电源的负极;所述第一芯片的第五针脚直接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第一针脚,所述第一芯片的第六针脚直接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第二针脚;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第四针脚直接连接地,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第五针脚直接连接所述前置放大输出接口。
所述的电动汽车电池安全预警方法,所述前置滤波模块前置滤波输入接口、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二运算放大器、第三运算放大器、第四运算放大器和前置滤波输出接口;
所述前置滤波输入接口直接连接所述前置放大输出接口;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直接连接所述前置滤波输入接口,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第一针脚;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第二针脚;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第三针脚;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第一针脚;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的第一针脚直接连接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的第三针脚,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的第一针脚直接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第三针脚,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的第三针脚直接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四运算放大器的第一针脚;所述第五电容的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五电容的另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四运算放大器的第三针脚;所述第十电阻的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五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十电阻的另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四运算放大器的第一针脚;所述第八电阻的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八电阻的另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九电阻的另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四运算放大器的第二针脚;所述第四运算放大器的第三针脚直接连接所述前置滤波输出接口。
所述的电动汽车电池安全预警方法,所述欧姆检测模块包括欧姆检测输入接口、欧姆标准输入接口、第二芯片、第五运算放大器、第六运算放大器、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第十五电阻、第十六电阻、第十七电阻、第十八电阻、欧姆检测输出接口和系统电源;所述欧姆检测输入接口直接连接所述前置滤波输出接口;所述第十一电阻的一端直接连接所述欧姆检测输入接口,所述第十一电阻的另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六运算放大器的第二针脚;所述第十二电阻的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十二电阻的另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六运算放大器的第一针脚;所述第十三电阻的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五运算放大器的第一针脚,所述第十三电阻的另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六运算放大器的第四针脚;所述第十四电阻的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五运算放大器的第一针脚,所述第十四电阻的另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六运算放大器的第三针脚;所述第六运算放大器的第二针脚直接连接所述第十五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六运算放大器的第三针脚直接连接所述第十五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六运算放大器的第五针脚直接连接所述第十六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芯片的第三针脚直接连接所述第十六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十六电阻的另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系统电源的负极;所述第二芯片的第四针脚直接连接所述第十七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十七电阻的另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系统电源的负极;所述第二芯片的第五针脚直接连接所述第十八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十八电阻的另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系统电源的负极;所述第二芯片的第十一针脚直接连接所述系统电源的正极,所述第二芯片的第十二针脚直接连接所述系统电源的负极;所述第五运算放大器的第二针脚直接连接所述欧姆标准输入接口;所述第六运算放大器的第五针脚直接连接所述欧姆检测输出接口。
所述的电动汽车电池安全预警方法,所述综合预警模块包括伏特预警输入接口、欧姆预警输入接口、第三芯片、电池监测第一接口、电池监测第二接口、综合预警输出接口和系统电源;
所述伏特预警输入接口直接连接所述伏特预警输出接口,所述欧姆预警输入接口直接连接所述欧姆检测输出接口;所述电池监测第一接口直接连接电动汽车电池的正极,所述电池监测第二接口直接连接电动汽车电池的负极;所述第三芯片的第一针脚直接连接所述系统电源的正极,所述第三芯片的第二针脚直接连接所述系统电源的负极;所述第三芯片的第三针脚直接连接所述伏特预警输入接口,所述第三芯片的第四针脚直接连接所述欧姆预警输入接口;所述第三芯片的第五针脚直接连接所述电池监测第一接口,所述第三芯片的第六针脚直接连接所述电池监测第二接口;所述第三芯片的第七针脚直接连接所述综合预警输出接口。
所述的电动汽车电池安全预警方法,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通过切换模块实现同一时刻只接入其中一个,所述切换模块为互斥切换开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设置了电动汽车电池伏特值和欧姆值的双重监测综合判断,能够实现电动汽车电池的综合监测预警;
(2)电动汽车电池伏特值和欧姆值的标准值均可设置,完全能够摒弃因电池类型不同时同一标准值导致的电动汽车电池使用寿命浪费;
(3)通过设置两个互斥的电池接入到电动汽车中,并分别根据电池的不同状态,实现对电动汽车的安全预警,提高了电动汽车的安全性,避免了单一电池出现故障导致电动汽车的适应性较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电动汽车电池安全预警方法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伏特预警模块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前置放大模块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前置滤波模块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欧姆检测模块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综合预警模块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通”、“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结合附图1、附图2、附图3、附图4、附图5、附图6。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安全预警方法,所述电动汽车包括:包括第一电池、第二电池、电池检测模块、伏特预警模块、欧姆预警模块和综合预警模块;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电池检测组件检测第一电池的第一伏特值和第一欧姆值,将所述第一伏特值传送到所述伏特预警模块,对所述第一伏特值进行比较判断,若大于或等于第一标准值,则正常,等待下一次判断,若低于第一标准值,则记录信息,执行步骤(2);
(2)将第一欧姆值传送到所述欧姆预警模块,对所述第一欧姆值进行比较判断,若低于第二标准值,则正常,若高于第二标准值,则将所述第一欧姆值和所述第一伏特值输送到所述综合预警模块;
(3)所述综合预警模块根据所述第一欧姆值和所述第一伏特值判断电动汽车瞬时压降是否达到阈值,如果达到阈值,则执行步骤(4),如果未达到阈值,则执行步骤(6);
(4)进行综合预警提醒车主,如果车主在预定时间内未响应所述综合预警的提醒,则关停第一电池,启动第二电池,通过所述电池检测组件检测第二电池的第二伏特值和第二欧姆值,将所述第二伏特值传送到所述伏特预警模块,对所述第二伏特值进行比较判断,若大于或等于第一标准值,则正常,等待下一次判断,若低于第一标准值,则记录信息,执行步骤(5);
(5)将第二欧姆值传送到所述欧姆预警模块,对所述第二欧姆值进行比较判断,若低于第二标准值,则正常,若高于第二标准值,则将所述第二欧姆值和所述第二伏特值输送到所述综合预警模块;所述综合预警模块根据所述第二欧姆值和所述第二伏特值判断电动汽车电池瞬时压降是否达到阈值,如果达到阈值,进行综合预警提醒车主,如果车主在预定时间内未响应所述综合预警的提醒,则关停第二电池,如果未达到阈值,则使用第二电池进行供电,并周期性反馈第一电池超过阈值。
(6)继续使用第一电池,并记录第一电池的第一伏特值超过第一标准值的信息,间隔固定周期重新校验所述第一伏特值。
所述电池检测模块包括第一伏特检测线、第二伏特检测线、第一欧姆检测线和第二欧姆检测线;所述第一伏特检测线的一端直接连接被测电动汽车电池的正极,所述第一伏特检测线的另一端直接连接所述伏特预警模块;所述第二伏特检测线的一端直接连接被测电动汽车电池的负极,所述第二伏特检测线的另一端直接连接所述伏特预警模块;所述第一欧姆检测线的一端直接连接被测电动汽车电池的正极,所述第一欧姆检测线的另一端直接连接所述欧姆预警模块;所述第二欧姆检测线的一端直接连接被测电动汽车电池的负极,所述第二欧姆检测线的另一端直接连接所述欧姆预警模块。
所述伏特预警模块包括第一伏特输入接口、第二伏特输入接口、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一滑块电阻RL1、第一继电器KT、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和伏特预警输出接口。
所述第一伏特输入接口直接连接所述第一伏特检测线的另一端,所述第二伏特输入接口直接连接所述第二伏特检测线的另一端;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一伏特输入接口,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KT的线圈正极;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直接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KT的线圈负极,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直接连接所述第二伏特输入接口,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直接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一端,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KT的线圈正极;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直接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一端,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直接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直接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一端,所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所述第一滑块电阻RL1的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KT的线圈正极,所述第一滑块电阻RL1的另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所述第一滑块电阻RL1的滑块端直接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KT的线圈正极;所述第一继电器KT的第一节点直接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KT的线圈正极,所述第一继电器KT的第二节点直接连接所述伏特预警输出接口。
所述欧姆预警模块包括前置放大模块、前置滤波模块和欧姆检测模块;所述前置放大模块的输入端直接连接所述电池检测模块的输出端,所述前置放大模块的输出端直接连接所述前置滤波模块的输入端;所述欧姆检测模块的输入端直接连接所述前置滤波模块的输出端,所述欧姆检测模块的输出端直接连接所述综合预警模块的输入端。
所述前置放大模块包括第一欧姆输入接口、第二欧姆输入接口、第一芯片U1、第一运算放大器A1、前置放大输出接口和系统电源S。
所述第一欧姆输入接口直接连接所述第一欧姆检测线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欧姆输入接口直接连接所述第二欧姆检测线的另一端;所述第一芯片U1的第一针脚直接连接所述第一欧姆输入接口,所述第一芯片U1的第三针脚直接连接所述第二欧姆输入接口;所述第一芯片U1的第七针脚直接连接所述系统电源的正极+S,所述第一芯片U1的第八针脚直接连接所述系统电源的负极-S;所述第一芯片U1的第五针脚直接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A1的第一针脚,所述第一芯片U1的第六针脚直接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A1的第二针脚;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A1的第四针脚直接连接地,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A1的第五针脚直接连接所述前置放大输出接口,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A1的第三针脚悬空;所述第一芯片U1的类型为CD4052。
所述前置滤波模块前置滤波输入接口、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二运算放大器A2、第三运算放大器A3、第四运算放大器A4和前置滤波输出接口。
所述前置滤波输入接口直接连接所述前置放大输出接口;所述第四电阻R4的一端直接连接所述前置滤波输入接口,所述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五电阻R5的一端,所述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A2的第一针脚;所述第六电阻R6的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2的一端,所述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A2的第二针脚;所述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五电阻R5的一端;所述第七电阻R7的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五电阻R5的一端,所述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A2的第三针脚;所述第一电容C1的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七电阻R7的一端,所述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A2的第一针脚;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A3的第一针脚直接连接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A3的第三针脚,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A3的第一针脚直接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A2的第三针脚,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A3的第三针脚直接连接所述第三电容C3的一端;所述第四电容C4的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所述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四运算放大器A4的第一针脚;所述第五电容C5的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所述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四运算放大器A4的第三针脚;所述第十电阻R10的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所述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四运算放大器A4的第一针脚;所述第八电阻R8的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所述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九电阻R9的一端,所述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四运算放大器A4的第二针脚;所述第四运算放大器A4的第三针脚直接连接所述前置滤波输出接口。
所述欧姆检测模块包括欧姆检测输入接口、欧姆标准输入接口、第二芯片U2、第五运算放大器A5、第六运算放大器A6、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第十五电阻R15、第十六电阻R16、第十七电阻R17、第十八电阻R18、欧姆检测输出接口和系统电源S;所述欧姆检测输入接口直接连接所述前置滤波输出接口;所述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直接连接所述欧姆检测输入接口,所述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六运算放大器A6的第二针脚;所述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所述第十二电阻R12的另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六运算放大器A6的第一针脚;所述第十三电阻R13的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五运算放大器A5的第一针脚,所述第十三电阻R13的另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六运算放大器A6的第四针脚;所述第十四电阻R14的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五运算放大器A5的第一针脚,所述第十四电阻R14的另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六运算放大器A6的第三针脚;所述第六运算放大器A6的第二针脚直接连接所述第十五电阻R15的一端,所述第六运算放大器A6的第三针脚直接连接所述第十五电阻R15的一端,所述第六运算放大器A6的第五针脚直接连接所述第十六电阻R16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芯片U2的第三针脚直接连接所述第十六电阻R16的一端,所述第十六电阻R16的另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系统电源的负极-S;所述第二芯片U2的第四针脚直接连接所述第十七电阻R17的一端,所述第十七电阻R17的另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系统电源的负极-S;所述第二芯片U2的第五针脚直接连接所述第十八电阻R18的一端,所述第十八电阻R18的另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系统电源的负极-S;所述第二芯片U2的第十一针脚直接连接所述系统电源的正极+S,所述第二芯片U2的第十二针脚直接连接所述系统电源的负极-S;所述第五运算放大器A5的第二针脚直接连接所述欧姆标准输入接口,所述第五运算放大器A5的第三针脚悬空;所述第六运算放大器A6的第五针脚直接连接所述欧姆检测输出接口;所述第二芯片U2的类型为74HC147。
所述综合预警模块包括伏特预警输入接口、欧姆预警输入接口、第三芯片U3、电池监测第一接口、电池监测第二接口、综合预警输出接口和系统电源S。
所述伏特预警输入接口直接连接所述伏特预警输出接口,所述欧姆预警输入接口直接连接所述欧姆检测输出接口;所述电池监测第一接口直接连接电动汽车电池的正极,所述电池监测第二接口直接连接电动汽车电池的负极;所述第三芯片U3的第一针脚直接连接所述系统电源的正极+S,所述第三芯片U3的第二针脚直接连接所述系统电源的负极-S;所述第三芯片U3的第三针脚直接连接所述伏特预警输入接口,所述第三芯片U3的第四针脚直接连接所述欧姆预警输入接口;所述第三芯片U3的第五针脚直接连接所述电池监测第一接口,所述第三芯片U3的第六针脚直接连接所述电池监测第二接口;所述第三芯片的第七针脚直接连接所述综合预警输出接口;所述第三芯片U3的类型为STM32。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技术效果:设置了电动汽车电池伏特值和欧姆值的双重监测综合判断,能够实现电动汽车电池的综合监测预警;电动汽车电池伏特值和欧姆值的标准值均可设置,完全能够摒弃因电池类型不同时同一标准值导致的电动汽车电池使用寿命浪费;通过设置两个互斥的电池接入到电动汽车中,并分别根据电池的不同状态,实现对电动汽车的安全预警,提高了电动汽车的安全性,避免了单一电池出现故障导致电动汽车的适应性较差的问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安全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汽车包括:包括第一电池、第二电池、电池检测模块、伏特预警模块、欧姆预警模块和综合预警模块;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电池检测组件检测第一电池的第一伏特值和第一欧姆值,将所述第一伏特值传送到所述伏特预警模块,对所述第一伏特值进行比较判断,若大于或等于第一标准值,则正常,等待下一次判断,若低于第一标准值,则记录信息,执行步骤(2);
(2)将第一欧姆值传送到所述欧姆预警模块,对所述第一欧姆值进行比较判断,若低于第二标准值,则正常,若高于第二标准值,则将所述第一欧姆值和所述第一伏特值输送到所述综合预警模块;
(3)所述综合预警模块根据所述第一欧姆值和所述第一伏特值判断电动汽车瞬时压降是否达到阈值,如果达到阈值,则执行步骤(4),如果未达到阈值,则执行步骤(6);
(4)进行综合预警提醒车主,如果车主在预定时间内未响应所述综合预警的提醒,则关停第一电池,启动第二电池,通过所述电池检测组件检测第二电池的第二伏特值和第二欧姆值,将所述第二伏特值传送到所述伏特预警模块,对所述第二伏特值进行比较判断,若大于或等于第一标准值,则正常,等待下一次判断,若低于第一标准值,则记录信息,执行步骤(5);
(5)将第二欧姆值传送到所述欧姆预警模块,对所述第二欧姆值进行比较判断,若低于第二标准值,则正常,若高于第二标准值,则将所述第二欧姆值和所述第二伏特值输送到所述综合预警模块;所述综合预警模块根据所述第二欧姆值和所述第二伏特值判断电动汽车电池瞬时压降是否达到阈值,如果达到阈值,进行综合预警提醒车主,如果车主在预定时间内未响应所述综合预警的提醒,则关停第二电池,如果未达到阈值,则使用第二电池进行供电,并周期性反馈第一电池超过阈值。
(6)继续使用第一电池,并记录第一电池的第一伏特值超过第一标准值的信息,间隔固定周期重新校验所述第一伏特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电池安全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检测模块输出端分别连接伏特预警模块和欧姆预警模块,所述伏特预警模块和所述欧姆预警模块的输出端均连接所述综合预警模块,所述电池检测模块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电池安全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检测模块包括第一伏特检测线、第二伏特检测线、第一欧姆检测线和第二欧姆检测线;所述第一伏特检测线的一端直接连接被测电动汽车电池的正极,所述第一伏特检测线的另一端直接连接所述伏特预警模块;所述第二伏特检测线的一端直接连接被测电动汽车电池的负极,所述第二伏特检测线的另一端直接连接所述伏特预警模块;所述第一欧姆检测线的一端直接连接被测电动汽车电池的正极,所述第一欧姆检测线的另一端直接连接所述欧姆预警模块;所述第二欧姆检测线的一端直接连接被测电动汽车电池的负极,所述第二欧姆检测线的另一端直接连接所述欧姆预警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电池安全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伏特预警模块包括第一伏特输入接口、第二伏特输入接口、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一滑块电阻、第一继电器、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和伏特预警输出接口;
所述第一伏特输入接口直接连接所述第一伏特检测线的另一端,所述第二伏特输入接口直接连接所述第二伏特检测线的另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一伏特输入接口,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线圈正极;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直接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线圈负极,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直接连接所述第二伏特输入接口,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直接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线圈正极;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直接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直接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直接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一滑块电阻的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线圈正极,所述第一滑块电阻的另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一滑块电阻的滑块端直接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线圈正极;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一节点直接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线圈正极,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二节点直接连接所述伏特预警输出接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电池安全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欧姆预警模块包括前置放大模块、前置滤波模块和欧姆检测模块;所述前置放大模块的输入端直接连接所述电池检测模块的输出端,所述前置放大模块的输出端直接连接所述前置滤波模块的输入端;所述欧姆检测模块的输入端直接连接所述前置滤波模块的输出端,所述欧姆检测模块的输出端直接连接所述综合预警模块的输入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汽车电池安全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放大模块包括第一欧姆输入接口、第二欧姆输入接口、第一芯片、第一运算放大器、前置放大输出接口和系统电源;
所述第一欧姆输入接口直接连接所述第一欧姆检测线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欧姆输入接口直接连接所述第二欧姆检测线的另一端;所述第一芯片的第一针脚直接连接所述第一欧姆输入接口,所述第一芯片的第三针脚直接连接所述第二欧姆输入接口;所述第一芯片的第七针脚直接连接所述系统电源的正极,所述第一芯片的第八针脚直接连接所述系统电源的负极;所述第一芯片的第五针脚直接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第一针脚,所述第一芯片的第六针脚直接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第二针脚;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第四针脚直接连接地,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第五针脚直接连接所述前置放大输出接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汽车电池安全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滤波模块前置滤波输入接口、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二运算放大器、第三运算放大器、第四运算放大器和前置滤波输出接口;
所述前置滤波输入接口直接连接所述前置放大输出接口;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直接连接所述前置滤波输入接口,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第一针脚;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第二针脚;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第三针脚;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第一针脚;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的第一针脚直接连接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的第三针脚,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的第一针脚直接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第三针脚,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的第三针脚直接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四运算放大器的第一针脚;所述第五电容的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五电容的另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四运算放大器的第三针脚;所述第十电阻的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五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十电阻的另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四运算放大器的第一针脚;所述第八电阻的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八电阻的另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九电阻的另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四运算放大器的第二针脚;所述第四运算放大器的第三针脚直接连接所述前置滤波输出接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电池安全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欧姆检测模块包括欧姆检测输入接口、欧姆标准输入接口、第二芯片、第五运算放大器、第六运算放大器、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第十五电阻、第十六电阻、第十七电阻、第十八电阻、欧姆检测输出接口和系统电源;所述欧姆检测输入接口直接连接所述前置滤波输出接口;所述第十一电阻的一端直接连接所述欧姆检测输入接口,所述第十一电阻的另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六运算放大器的第二针脚;所述第十二电阻的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十二电阻的另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六运算放大器的第一针脚;所述第十三电阻的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五运算放大器的第一针脚,所述第十三电阻的另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六运算放大器的第四针脚;所述第十四电阻的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五运算放大器的第一针脚,所述第十四电阻的另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第六运算放大器的第三针脚;所述第六运算放大器的第二针脚直接连接所述第十五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六运算放大器的第三针脚直接连接所述第十五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六运算放大器的第五针脚直接连接所述第十六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芯片的第三针脚直接连接所述第十六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十六电阻的另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系统电源的负极;所述第二芯片的第四针脚直接连接所述第十七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十七电阻的另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系统电源的负极;所述第二芯片的第五针脚直接连接所述第十八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十八电阻的另一端直接连接所述系统电源的负极;所述第二芯片的第十一针脚直接连接所述系统电源的正极,所述第二芯片的第十二针脚直接连接所述系统电源的负极;所述第五运算放大器的第二针脚直接连接所述欧姆标准输入接口;所述第六运算放大器的第五针脚直接连接所述欧姆检测输出接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电池安全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预警模块包括伏特预警输入接口、欧姆预警输入接口、第三芯片、电池监测第一接口、电池监测第二接口、综合预警输出接口和系统电源;
所述伏特预警输入接口直接连接所述伏特预警输出接口,所述欧姆预警输入接口直接连接所述欧姆检测输出接口;所述电池监测第一接口直接连接电动汽车电池的正极,所述电池监测第二接口直接连接电动汽车电池的负极;所述第三芯片的第一针脚直接连接所述系统电源的正极,所述第三芯片的第二针脚直接连接所述系统电源的负极;所述第三芯片的第三针脚直接连接所述伏特预警输入接口,所述第三芯片的第四针脚直接连接所述欧姆预警输入接口;所述第三芯片的第五针脚直接连接所述电池监测第一接口,所述第三芯片的第六针脚直接连接所述电池监测第二接口;所述第三芯片的第七针脚直接连接所述综合预警输出接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电池安全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通过切换模块实现同一时刻只接入其中一个,所述切换模块为互斥切换开关。
CN202011067504.7A 2020-10-06 2020-10-06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安全预警方法 Active CN1121726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67504.7A CN112172601B (zh) 2020-10-06 2020-10-06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安全预警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67504.7A CN112172601B (zh) 2020-10-06 2020-10-06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安全预警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72601A true CN112172601A (zh) 2021-01-05
CN112172601B CN112172601B (zh) 2021-06-22

Family

ID=739477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67504.7A Active CN112172601B (zh) 2020-10-06 2020-10-06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安全预警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72601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12906Y (zh) * 2008-06-30 2009-03-25 陈清尧 电动车蓄电池监视器
CN106816905A (zh) * 2015-11-30 2017-06-0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以及电池管理系统及其故障检测方法
CN206313501U (zh) * 2016-12-31 2017-07-07 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并联电池的充放电管理装置
CN207908652U (zh) * 2018-01-05 2018-09-25 深圳市华思旭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电瓶性能监测系统
US20190081501A1 (en) * 2017-09-11 2019-03-14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Battery output monitoring device and battery output monitoring method
CN110116623A (zh) * 2019-04-30 2019-08-13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动力电池包的连接失效检测方法及电池管理系统
CN110297188A (zh) * 2019-07-24 2019-10-01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邢台供电分公司 蓄电池监测系统
CN110875616A (zh) * 2018-09-04 2020-03-10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对双电池组可再充电能量存储系统的自平衡开关控制
CN111231763A (zh) * 2020-02-21 2020-06-05 湖南大学 一种双源电池包切换方法、系统
CN111639425A (zh) * 2020-05-26 2020-09-08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蓄电池启动性能预测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679201A (zh) * 2020-06-30 2020-09-18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包内短路的检测方法
CN111688537A (zh) * 2020-06-11 2020-09-22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12906Y (zh) * 2008-06-30 2009-03-25 陈清尧 电动车蓄电池监视器
CN106816905A (zh) * 2015-11-30 2017-06-0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以及电池管理系统及其故障检测方法
CN206313501U (zh) * 2016-12-31 2017-07-07 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并联电池的充放电管理装置
US20190081501A1 (en) * 2017-09-11 2019-03-14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Battery output monitoring device and battery output monitoring method
CN207908652U (zh) * 2018-01-05 2018-09-25 深圳市华思旭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电瓶性能监测系统
CN110875616A (zh) * 2018-09-04 2020-03-10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对双电池组可再充电能量存储系统的自平衡开关控制
CN110116623A (zh) * 2019-04-30 2019-08-13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动力电池包的连接失效检测方法及电池管理系统
CN110297188A (zh) * 2019-07-24 2019-10-01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邢台供电分公司 蓄电池监测系统
CN111231763A (zh) * 2020-02-21 2020-06-05 湖南大学 一种双源电池包切换方法、系统
CN111639425A (zh) * 2020-05-26 2020-09-08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蓄电池启动性能预测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688537A (zh) * 2020-06-11 2020-09-22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
CN111679201A (zh) * 2020-06-30 2020-09-18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包内短路的检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72601B (zh) 2021-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13512B (zh) 用于液冷式混合动力车电池组的增强型混合动力车预充电加热器诊断检测系统
CN110154977B (zh) 识别车载终端被移除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10871708A (zh) 整车电量智能预警方法、系统及车辆
CN208232982U (zh) 一种蓄电池电量的监测装置及汽车
CN208006760U (zh) 一种充电接口状态检测电路及可充电设备
CN112172601B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安全预警方法
CN115817272A (zh) 电池管理系统及其电量监控方法、装置、新能源汽车
CN113167833A (zh) 基于差分采样的继电器检测电路和检测装置
CN108016316B (zh) 一种基于功能安全的电池管理系统温度监控处理方法
CN114454774A (zh) 一种电池包热失控预警系统及方法
CN210742399U (zh) 高压互锁检测电路和电动汽车
KR102632629B1 (ko) 배터리 셀 진단 장치 및 방법
CN113366326A (zh) 继电器粘连检测电路、方法及系统
CN104237702A (zh) 一种汽车搭铁点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12034337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负极继电器粘连检测系统及方法
CN213934121U (zh) 主负继电器工作状态检测系统
CN112158103B (zh) 一种自动驾驶电动汽车预警装置
CN109591601B (zh) 一种自诊断的车用分流器电路
CN106965764B (zh) 基于远程报警的儿童安全座椅防遗忘检测报警系统及方法
CN212781140U (zh) 一种蓄电池综合故障检测告警装置
CN111812520B (zh) 一种蓄电池综合故障检测告警装置及实现检测告警的方法
CN113904008A (zh) 一种汽车动力电池热失控预警系统
CN114089119A (zh) 高压回路故障定位方法、装置、电动汽车及存储介质
CN111856331B (zh) 车辆的充电线路的断路故障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车辆
CN113439215A (zh) 基于正负极的继电器检测电路及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Wu Xing

Inventor after: Zhao Jianju

Inventor before: Zhao Jianju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01

Address after: 215156 No.2 factory building, 789 Maopeng Road, Xukou Town, Wuzho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QIANLI (SUZHOU) POWER SUPPL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31, 1 / F, building 4, Qianwan Free Trade Zone, Qingdao, Shandong 266000

Applicant before: Qingdao Linglo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