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65184A - 一种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耦合机构互感和自感值设计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耦合机构互感和自感值设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65184A
CN112165184A CN202011179487.6A CN202011179487A CN112165184A CN 112165184 A CN112165184 A CN 112165184A CN 202011179487 A CN202011179487 A CN 202011179487A CN 112165184 A CN112165184 A CN 1121651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utual inductance
coupling mechanism
inductance value
self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7948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65184B (zh
Inventor
游江
王芳瑞
周玮
刘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117948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6518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651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651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651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651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02J50/12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of the resonant typ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mitter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耦合机构互感和自感值设计方法,包括:步骤1:确定系统输入电压输出功率、系统效率,给定谐振网络的工作频率,设定耦合机构的线圈内阻;步骤2:根据系统输出功率确定互感参数上限;步骤3:根据系统效率确定互感参数下限;步骤4:根据互感参数上限和下限确定互感值范围,取互感值范围的中间值为设计的互感值参数;步骤5:根据耦合机构在环境干扰下导致的频率偏移确定耦合系数;步骤6:根据确定的耦合系数和互感值参数确定耦合机构线圈自感值参数。本发明提供一种根据系统输出功率和传输效率的要求来设计耦合机构互感和自感值的方法,准确性高、可行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耦合机构互感和自感值设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耦合机构互感和自感值设计方法,特别是一种原副边基于SS补偿的IPT系统磁耦合机构互感与自感参数设计方法,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中无线电能传输方向。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的广泛应用,电气化带给人类便捷的同时,也因为电力传输需要借助导线而带来了安全隐患。无线充电技术作为一项新兴的能源供应技术,无线化输电可以有效避免传统的导线输电模式产生的漏电。特别是在海洋开发领域,近年来水下无人潜航器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巨大发展,而采用无线充电系统的水下无人潜航器可以实现整个充电过程在水下自动完成,整个充电过程可以实现水下无人潜航器的供电安全性、便捷性和隐蔽性。因此在水下航行器的能源补给等领域,无线充电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与应用。现有的无线充电方案中,传统的电磁感应方式对线圈的对准位置有着严格要求,错位和偏离工作距离都会极大的影响传输效率,而且进行大功率输电时容易出现散热问题,无法进行大功率的无线电能传输,采用微波式传输,电磁共振等方法传输电能的效率又比较低。现有的针对采用磁耦合IPT系统的耦合机构参数设计一般都是根据经验值确定,缺乏依据和指导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行性强的原副边基于SS补偿的IPT系统耦合机构互感和自感值设计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种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耦合机构互感和自感值设计方法,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原副边采用SS补偿网络,并且副边采用Buck-Boost变换器稳压输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确定系统输入电压输出功率、系统效率,给定谐振网络的工作频率,设定耦合机构的线圈内阻;
步骤2:根据系统输出功率确定互感参数上限;
步骤3:根据系统效率确定互感参数下限;
步骤4:根据互感参数上限和下限确定互感值范围,取互感值范围的中间值为设计的互感值参数;
步骤5:根据耦合机构在环境干扰下导致的频率偏移确定耦合系数;
步骤6:根据确定的耦合系数和互感值参数确定耦合机构线圈自感值参数。
本发明还包括:
1.判断设计的互感值参数和自感值参数是否满足功率与效率要求,如果满足则根据所述互感值参数与自感值参数设计耦合机构的外形;否则改变耦合机构线圈内阻,并跳转至步骤2。
2.步骤1中系统输入电压输出功率具体为:
Figure BDA0002749754710000021
步骤1中系统效率具体为:
Figure BDA0002749754710000022
其中,ω为系统工作的角频率,M为耦合机构互感值,v1为谐振网络输入电压有效值,RLeq为等效负载,R1和R2为原边和副边耦合机构线圈内阻,M为耦合机构互感值。
3.步骤2中根据系统输出功率确定互感参数上限具体为:
当等效负载RLeq为最佳效率点对应的最佳负载时,满足:
Figure BDA0002749754710000023
得到系统最佳效率时系统的输出功率满足:
Figure BDA0002749754710000024
根据输出功率Pout确定耦合机构互感值M的上限,其中输出功率Pout选取二倍以上的给定的需求功率Po-ref
4.步骤3中根据系统效率确定互感参数下限具体为:
系统的效率与耦合机构互感值M关系满足:
Figure BDA0002749754710000031
根据设定的系统效率得到耦合机构互感值M的下限值。
5.步骤5中根据耦合机构在环境干扰下导致的频率偏移确定耦合系数具体为:
谐振网络输出电压有效值v2与谐振网络输入电压有效值v1的比值作为电压增益Gv,Gv满足:
Figure BDA0002749754710000032
其中,f为系统工作频率,fo为谐振补偿网络固有频率,f/fo为频率偏移比,
Figure BDA0002749754710000033
k为耦合系数,
Figure BDA0002749754710000034
L1和L2分别为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的自感,ωo为谐振补偿网络的固有谐振角频率,耦合系数k的取值满足在同样的频率偏移比变化范围内有最小的电压增益变化。
6.步骤6中根据步骤5确定的耦合系数和步骤4确定的互感值参数确定耦合机构线圈自感值参数,具体为:
Figure BDA000274975471000003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针对原边基于SS补偿补偿网络副边输出采用Buck-Boost稳压电路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提供一种根据系统输出功率和传输效率的要求来设计耦合机构互感和自感值的方法,准确性高、可行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基于SS补偿补偿网络的IPT拓扑图。
图2是该系统在输入电压恒定的情况下的输出功率、输出电压和系统效率随S5占空比变化的趋势图。
图3是Buck-Boost电路等效负载电阻随S5占空比变化的趋势图。
图4是最大效率情况下,系统最大输出功率随互感变化的趋势图。
图5是系统最大效率点随互感变化的趋势图。
图6是频率偏移比范围内电压增益与耦合系数的关系图。
图7是本发明耦合机构参数设计流程图。
对附图中的主要符号及含义说明如下。
vin为直流电源输入电压,iin为直流电源输入电流,v1为谐振网络输入电压有效值,S1、S2、S3、S4和S5为开关管,i1谐振网络输入电流有效值,C1和C2为原边和副边谐振补偿网络的电容,R1和R2为原边和副边耦合机构线圈内阻(默认两者相等),i2谐振网络输出电流有效值,v2为谐振网络输出电压有效值。RLeq为等效负载,vm为Buck-Boost电路的输入电压,RL为负载电阻,vo为输出电压,io输出电流。vo-ref为输出电压给定,Dη-max为等效电阻是最佳负载时对应的Buck-Boost电路的占空比,Pη-max为在最佳负载下系统的最大输出功率,Po-inv为在最大效率传输情况下的输出功率转折点,Po为输出功率,vo为输出电压曲线。M为耦合机构互感值,k为耦合机构的耦合系数。Gv为v2/v1的值,代表系统的电压增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原副边基于SS补偿的IPT系统磁耦合机构互感与自感参数设计方法。在明确系统的输入电压、输出电压、输出电流以及谐振补偿网络的工作频率和期望的系统效率后,根据本方法可以设计和确定出耦合机构的互感与自感参数值。
采用图1中所展示的电路拓扑,对其进行阻抗分析后,结合图7耦合机构参数设计流程图,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确定系统输入电压输出功率,谐振网络的工作频率,系统效率,同时根据经验选择线圈内阻;
第二步根据功率需求进行冗余设计后根据式(10)确定互感值上限;
第三步根据效率需求进行冗余设计后根据式(11)确定互感值下限,与第二步结合,取得互感值范围,取互感范围中间值为设计的互感值;
第四步根据IPT系统耦合机构因为环境影响可能出现的频率偏移选择耦合系数;
第五步根据耦合系数确定耦合机构的线圈自感;
第六步进行仿真验证,满足需求则可以确定耦合机构的互感与自感参数;
第七步如果无法满足功率与效率需求,改变线圈内阻,重新按照第一步到第六步的顺序进行设计。
本发明所提出是专门用于原副边采用SS补偿网络,并且副边采用Buck-Boost变换器稳压输出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耦合机构互感自感参数的设计方法。
结合图1,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步骤1:根据图1所示拓扑,首先确定系统功率与效率公式,假设谐振补偿络完全补偿的情况下,结合互感模型,在系统完全补偿的情况下有:
v1=i1R1-jωMi2 (1)
0=i2(R2+RLeq)-jωMi2 (2)
v2=i2RLeq (3)
其中,线圈内阻我们一般根据经验选择0.1-0.2Ω,此处推荐使用0.15Ω,此外有
Figure BDA0002749754710000051
θ为原边移相角度,设计中我们选择θ为π。
SS补偿机构的输出电压为v2,系统最终的输出电压为vo,二者关系如式(4)所示:
Figure BDA0002749754710000052
上式(2)中RLeq与Buck-boost的开关管S5的占空比的关系如式(5)所展示:
Figure BDA0002749754710000053
将式(1)、(2)、(3)、(4)、(5)联立,可得到在谐振网络完全补偿的情况下,最终的输出电压vo表达式如式(6)所示
Figure BDA0002749754710000054
联立式(1)、(2)在SS补偿完全补偿的情况下,系统输出功率与互感和等效负载的关系如下式(7)所示,在不考虑损耗的情况下系统的传输效率如式(8)所示:
Figure BDA0002749754710000055
Figure BDA0002749754710000056
对式(8)所示求导后,可得到最佳效率点对应的最佳负载如式(9)所示:
Figure BDA0002749754710000057
其中ω为系统工作的角频率,RLeq-η为系统最佳负载值,对于耦合机构的线圈,根据式(6)、(7)、(8)和(9)可以作出图2和图3,由图2和图3可知有唯一的占空比对应一个最佳负载值使得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在传输电能时有最佳效率。
步骤2:根据系统功率确定互感参数上限,将式(9)代入式(7)中,得到在系统最大效率时系统的输出功率为:
Figure BDA0002749754710000061
根据式(10)作图4,可以看到在完全补偿的情况下,Po-inv点右侧系统最大效率时输出功率随着M值变化的比较平缓,一般实际使用的耦合机构由于环境的影响会导致互感值发生改变,所以在该点右侧设计互感值即使出现了因为环境影响导致的互感值变化,也不会对系统的传输功率产生较大的影响,为了保证无线充电系统有足够的功率冗余,我们会在需求功率Po-ref的二倍以上选择互感值,据此可以确定满足系统功率冗余设计的互感值上限。
步骤3:根据系统效率确定互感参数下限,结合(2)中确定的互感值上限,可以确定同时满足功率需求和效率需求的互感值范围,取范围中间值为设计的互感值。将式(9)代入式(8)中,可以得到系统的效率与M关系有式(11):
Figure BDA0002749754710000062
根据式(11)作图5,根据系统的效率需求,考虑到实际系统与理论计算的差异性,以及无线充电系统在工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耦合机构互感受环境影响发生变化的情况,我们在设计耦合机构互感值时,一般将设计的效率增加5%的效率冗余。根据设计的效率需求可以在图5中确定大于设计效率要求的互感值下限,与步骤(2)确认的互感值上限结合,即可以确定一个同时满足步骤(2)与步骤(3)需求的互感值范围,取互感范围的中间值为设计的互感参数值,可以尽可能减小由于损耗导致的系统功率或者系统效率无法满足设计要求的问题。
步骤4:根据电压增益公式,考虑到耦合机构在环境干扰下导致的频率偏移现象来确定耦合系数。联立式(1)、(2)和(3)将电压v2与谐振补偿网络的输入电压有效值v1的比值当作电压增益Gv,有:
Figure BDA0002749754710000071
其中,有
Figure BDA0002749754710000072
ωo为谐振补偿网络的固有谐振角频率,L1L2为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的自感。实际设计过程中,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采用相同的结构,所以默认二者的自感值相等。假定系统工作频率为f,谐振补偿网络固有频率为fo,那么f/fo称为频率偏移比,可以反应系统在外界环境影响下互感自感值发生变化对系统电压增益的影响。同时一般为了实现软开关,会令开关频率略高于补偿网络的谐振频率,所以我们一般选择频率偏移比f/fo的范围在1~1.07区间内。根据式(12)中所述公式作图6,图中所画的曲线从左往右分别代表频率偏移比f/fo分别为1.01、1.02、1.03、1.04、1.05、1.06和1.07时不同耦合系数下的电压增益。在图6标示的耦合系数k1处,在同样的频率偏移比变化范围内有最小的电压增益变化,所以选择系统耦合机构的耦合系数为k1
步骤5:根据耦合系数在已经确定互感的情况下可以确定自感。自感可以根据耦合系数求得,其中自感与耦合系数的关系:
Figure BDA0002749754710000073
步骤6:根据所设计的参数,进行仿真验证,如果最终仿真满足设计的功率与效率要求,那么可以根据此互感与自感值设计耦合机构的外形。
步骤7:如果仿真结果不能满足设计的功率与效率需求,则对线圈内阻进行修改,重新按照步骤(1)到步骤(7)的顺序设计互感与自感值。

Claims (7)

1.一种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耦合机构互感和自感值设计方法,所述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原副边采用SS补偿网络,并且副边采用Buck-Boost变换器稳压输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确定系统输入电压输出功率、系统效率,给定谐振网络的工作频率,设定耦合机构的线圈内阻;
步骤2:根据系统输出功率确定互感参数上限;
步骤3:根据系统效率确定互感参数下限;
步骤4:根据互感参数上限和下限确定互感值范围,取互感值范围的中间值为设计的互感值参数;
步骤5:根据耦合机构在环境干扰下导致的频率偏移确定耦合系数;
步骤6:根据确定的耦合系数和互感值参数确定耦合机构线圈自感值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耦合机构互感和自感值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设计的互感值参数和自感值参数是否满足功率与效率要求,如果满足则根据所述互感值参数与自感值参数设计耦合机构的外形;否则改变耦合机构线圈内阻,并跳转至步骤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耦合机构互感和自感值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系统输入电压输出功率具体为:
Figure FDA0002749754700000011
步骤1所述系统效率具体为:
Figure FDA0002749754700000012
其中,ω为系统工作的角频率,M为耦合机构互感值,v1为谐振网络输入电压有效值,RLeq为等效负载,R1和R2为原边和副边耦合机构线圈内阻,M为耦合机构互感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耦合机构互感和自感值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根据系统输出功率确定互感参数上限具体为:
当等效负载RLeq为最佳效率点对应的最佳负载时,满足:
Figure FDA0002749754700000021
得到系统最佳效率时系统的输出功率满足:
Figure FDA0002749754700000022
根据输出功率Pout确定耦合机构互感值M的上限,其中输出功率Pout选取二倍以上的给定的需求功率Po-ref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耦合机构互感和自感值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根据系统效率确定互感参数下限具体为:
系统的效率与耦合机构互感值M关系满足:
Figure FDA0002749754700000023
根据设定的系统效率得到耦合机构互感值M的下限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耦合机构互感和自感值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根据耦合机构在环境干扰下导致的频率偏移确定耦合系数具体为:
谐振网络输出电压有效值v2与谐振网络输入电压有效值v1的比值作为电压增益Gv,Gv满足:
Figure FDA0002749754700000024
其中,f为系统工作频率,fo为谐振补偿网络固有频率,f/fo为频率偏移比,
Figure FDA0002749754700000025
k为耦合系数,
Figure FDA0002749754700000026
L1和L2分别为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的自感,ωo为谐振补偿网络的固有谐振角频率,耦合系数k的取值满足在同样的频率偏移比变化范围内有最小的电压增益变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耦合机构互感和自感值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所述根据步骤5确定的耦合系数和步骤4确定的互感值参数确定耦合机构线圈自感值参数,具体为:
Figure FDA0002749754700000031
CN202011179487.6A 2020-10-29 2020-10-29 一种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耦合机构互感和自感值设计方法 Active CN1121651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79487.6A CN112165184B (zh) 2020-10-29 2020-10-29 一种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耦合机构互感和自感值设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79487.6A CN112165184B (zh) 2020-10-29 2020-10-29 一种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耦合机构互感和自感值设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65184A true CN112165184A (zh) 2021-01-01
CN112165184B CN112165184B (zh) 2022-07-29

Family

ID=738651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79487.6A Active CN112165184B (zh) 2020-10-29 2020-10-29 一种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耦合机构互感和自感值设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6518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49906A (zh) * 2021-04-09 2021-06-29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工程防护研究所 一种用于感性耦合装置性能参数的评价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159382A1 (en) * 2015-06-01 2018-06-07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Fast method for identifying coil misalignment/mutualcoupling in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s
CN108808877A (zh) * 2018-06-08 2018-11-13 西南交通大学 基于串联补偿拓扑ipt系统的电路参数优化方法
CN109474081A (zh) * 2018-09-06 2019-03-15 西安理工大学 基于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恒流-恒压输出特性的充电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159382A1 (en) * 2015-06-01 2018-06-07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Fast method for identifying coil misalignment/mutualcoupling in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s
CN108808877A (zh) * 2018-06-08 2018-11-13 西南交通大学 基于串联补偿拓扑ipt系统的电路参数优化方法
CN109474081A (zh) * 2018-09-06 2019-03-15 西安理工大学 基于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恒流-恒压输出特性的充电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傅文珍 等: "自谐振线圈耦合式电能无线传输的最大效率分析与设计",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
曾孝平 等: "基于磁耦合谐振的动态无线传能系统设计",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49906A (zh) * 2021-04-09 2021-06-29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工程防护研究所 一种用于感性耦合装置性能参数的评价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65184B (zh) 2022-07-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17250B (zh) 一种基于组合型拓扑的抗偏移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CN110233523B (zh) 一种移动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耦合网络参数设计方法
Yao et al. Analysis and design of an S/SP compensated IPT system to minimize output voltage fluctuation versus coupling coefficient and load variation
CN112231988B (zh) Ipt系统抗偏移参数优化方法、系统及计算机设备
CN108695957B (zh) 一种抗偏移恒流输出无线电能传输装置的参数优化方法
CN113659684A (zh) 副边cl/s恒流恒压ipt充电系统及其参数设计方法
CN112436614B (zh) 一种具有抗偏移性能的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Wu et al. A coupling mechanism with multidegree freedom for bidirectional multistage WPT system
CN111342668A (zh) 一种利用可变电感拓展ss结构wpt系统的软开关范围的方法
CN111898289A (zh) 一种远距离无线充电lcc-s拓扑参数设计方法
CN113053623B (zh) 一种dd-ps强抗偏移松耦合变压器及其参数确定方法
CN110601378A (zh) 一种三线圈无线供电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法
CN112165184B (zh) 一种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耦合机构互感和自感值设计方法
CN111371196A (zh) 浮频实本征态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及其设计方法
CN111725900A (zh) 定频实本征态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及其设计方法
CN117010315B (zh) 一种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lcc-s拓扑参数设计方法
CN112383057B (zh) 基于电网潮流的电力耦合系统互感和自感设计方法
CN113392541A (zh) 水下ipt系统涡流损耗分析、频率优化设计方法及应用
CN113726029A (zh) 一种基于可变电感的wpt系统高效恒流/恒压充电方法
CN112994192A (zh) 无线充电系统恒流/恒压输出的方法
CN112564306A (zh) 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最优电容补偿参数选择方法
CN110224496B (zh) 用于电场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的阻抗匹配网络的优化方法
CN115173717B (zh)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的固态变压器系统及辅助电源获取与输入电压均压的方法
CN112104095B (zh) 具有强抗偏移能力的恒压或恒流型补偿拓扑的设计方法
CN114649872A (zh) 基于异向绕制线圈的叠装高容偏率磁耦合机构及设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