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64841A - 一种锂电池高效局部冷却装置及冷却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锂电池高效局部冷却装置及冷却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64841A
CN112164841A CN202010865210.2A CN202010865210A CN112164841A CN 112164841 A CN112164841 A CN 112164841A CN 202010865210 A CN202010865210 A CN 202010865210A CN 112164841 A CN112164841 A CN 1121648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thium battery
battery
worm
lithium
battery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6521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64841B (zh
Inventor
徐刚
沈华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Dongwa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Ruiy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Ruiy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Ruiy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6521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6484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648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648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648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648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3Cooling or keeping col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3Control systems
    • H01M10/633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algorithms, flow charts, software details or the lik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5Solid structures for heat exchange or heat conduction
    • H01M10/6556Solid parts with flow channel passages or pipes for heat exchang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6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heat-exchange fluid
    • H01M10/6561Gases
    • H01M10/6563Gases with forced flow, e.g. by blow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6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heat-exchange fluid
    • H01M10/6567Liquids
    • H01M10/6568Liquids characterised by flow circuits, e.g. loops, located externally to the cells or cell casing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电池高效局部冷却装置及冷却方法,属于锂电池冷却设备技术领域,该锂电池高效局部冷却装置包括电池箱,电池箱的上端开设有锂电池槽和四个插槽,四个插槽分别位于电池箱的上端四角处,四个插槽内均活动插接有插块,四个插块的上端固定有电池盖,四个插槽内均设有一组固定机构,每组固定机构均与插块之间连接以实现将电池盖固定于电池箱的上端,锂电池槽内安装有两个锂电池,锂电池槽的下内壁固定有水冷管,电池箱的前端固定有水箱,水冷管贯穿电池箱的前端并与水箱之间连通,锂电池槽的前后内壁均固定有支撑板;本装置操作简单,且对锂电池冷却效果好,效率高,使得锂电池不易由于高温造成损坏,大大增加了锂电池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锂电池高效局部冷却装置及冷却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电池冷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电池高效局部冷却装置及冷却方法。
背景技术
“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正/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1912年锂金属电池最早由Gilbert N. Lewis提出并研究。20世纪70年代时,M. S.Whittingham提出并开始研究锂离子电池。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锂电池已经成为了主流。
锂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其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使得锂电池局部位置和其周边温度升高,造成锂电池的损坏,然而现有技术中对锂电池的冷却方式一般都是通过风冷,较为单一,且冷却效果不高,从而使得锂电池由于温度过高容易造成损坏,使得电器无法使用,同时使得锂电池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电池高效局部冷却装置及冷却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对锂电池的冷却方式一般都是通过风冷,较为单一,且冷却效果不高,从而使得锂电池由于温度过高容易造成损坏,使得电器无法使用,同时使得锂电池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锂电池高效局部冷却装置,包括电池箱,所述电池箱的上端开设有锂电池槽和四个插槽,四个所述插槽分别位于电池箱的上端四角处,四个所述插槽内均活动插接有插块,四个所述插块的上端固定有电池盖,四个所述插槽内均设有一组固定机构,每组所述固定机构均与插块之间连接以实现将电池盖固定于电池箱的上端,所述锂电池槽内安装有两个锂电池,所述锂电池槽的下内壁固定有水冷管,所述电池箱的前端固定有水箱,所述水冷管贯穿电池箱的前端并与水箱之间连通,所述锂电池槽的前后内壁均固定有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均开设有T型滑槽,两个所述支撑板的上侧设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下端前后两部均固定有与T型滑槽的T型滑块,两个所述T型滑块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T型滑槽内,两个所述T型滑槽内均设有一组驱动机构,每组所述驱动机构均与T型滑块之间连接以实现承载板做左右直线运动,所述螺栓的上端自前向后依次固定有PLC控制器、支撑架、电机和干冰存储箱,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承载板的下端并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圆周表明固定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扇叶,所述支撑架内固定有喷头,所述喷头和干冰存储箱之间通过干冰管连通,所述干冰管上设有电磁阀,所述锂电池槽的后内壁固定有两个温度显示传感器,所述PLC控制器与电磁阀和两个温度显示传感器之间分别电性连接。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对锂电池的冷却方式一般都是通过风冷,较为单一,且冷却效果不高,从而使得锂电池由于温度过高容易造成损坏,使得电器无法使用,同时使得锂电池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的问题。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案,每组所述驱动机构均包括蜗轮槽、蜗轮、丝杆和丝杆螺母,所述蜗轮槽开设于支撑板的下端左部,所述丝杆转动连接于T型滑槽的左右内壁之间,所述丝杆活动贯穿T型滑块的左端,且丝杆的左端贯穿蜗轮槽的右内壁并转动连接于蜗轮槽的左内壁,所述丝杆螺母固定于丝杆的圆周表面,所述T型滑块套设于丝杆螺母的圆周表面,且T型滑块和丝杆螺母之间固定,所述蜗轮固定于位于蜗轮槽内丝杆的圆周表面,且蜗轮的下端位于支撑板的下侧,所述锂电池槽的前后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蜗杆,且蜗杆的前端贯穿电池箱的前端并向前延伸,所述蜗杆与两组驱动机构中的蜗轮均相啮合。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蜗杆位于电池箱前侧的圆周表面固定有把手。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案,两个所述温度显示传感器分别位于锂电池槽内的左右两侧,且两个温度显示传感器呈倾斜状。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电池盖的上端后部固定安装有玻璃窗。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电池箱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两个通风孔。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承载板的右端固定有限位架,且限位架呈“凹”状,所述干冰管位于限位架的凹槽内。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水箱内设有水泵,所述水箱的上端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上端螺纹连接有进水管盖。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案,每组所述固定机构均包括螺栓和多个螺纹孔,多个螺纹孔分别开设于插块和电池箱前端以及插槽的后内壁,所述螺栓螺纹连接于多个螺纹孔内。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案,一种锂电池高效局部冷却装置使用的冷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首先通过进水管对水箱内加满冷水,并通过启动水泵将冷水泵至水冷管内,使得其对锂电池槽内的锂电池进行降温冷却;
S2:同时启动电机,通过其输出轴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多个扇叶转动,此时多个扇叶对电池箱内热量进行驱散,并通过多个通风孔进行排出,使得电池箱内与外部空气对流;
S3:当电池箱内温度过高时,通过两个温度显示传感器显示锂电池槽内哪里温度较高并将信息传递至PLC控制器,并通过玻璃窗进行观察,然后转动把手,把手带动蜗杆转动,蜗杆带动与其啮合的两个蜗轮转动,两个蜗轮分别带动两个丝杆转动,两个丝杆带动两个丝杆螺母做左右直线运动,从而使得两个丝杆螺母带动T型滑块左右移动,并通过T型滑块带动承载板左右移动,使得承载板带动扇叶和喷头移动至温度较高位置时,此时通过温度显示传感器将信息传递至PLC控制器,通过PLC控制器控制干冰管上的电磁阀打开,此时将干冰存储箱存储的干冰通过干冰管和喷头喷出,并通过转动多个的扇叶,对锂电池槽内温度较高的局部位置进行快速降温;
S4:当通过玻璃窗观察两个温度显示传感器温度正常后,并无局部高温时,温度显示传感器将信息传递至PLC控制器,此时PLC控制器控制干冰管上的电磁阀关闭,并通过转动两个把手,使得螺栓位于锂电池槽的中间,通过不断转动的扇叶,对锂电池槽内持续降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方案通过设有的两个温度显示传感器,且两个温度显示传感器位于不同位置,使得其能够更好的检测的锂电池槽内不同位置的温度,使得其能够准确的检测到锂电池槽内局部温度 ,然后将信息传递至PLC控制器,并通过PLC控制器将干冰管上的电磁阀打开,使得干冰管能够将干冰存储箱内的干冰通过喷头喷出,对锂电池槽内进行快速冷却降温,此时通过从玻璃窗处观察两个温度显示传感器,看是哪侧温度较高,然后通过转动把手,使得把手带动蜗杆转动,蜗杆带动与其啮合的两个蜗轮转动,两个蜗轮分别带动两个丝杆转动,两个丝杆带动两个丝杆螺母做左右直线运动,从而使得两个丝杆螺母带动T型滑块左右移动,并通过T型滑块带动承载板左右移动,使得承载板带动喷头移动至温度较高位置处,使得喷头能够对局部较高温度处进行快速冷却降温,本装置操作简单,且对锂电池冷却效果好,效率高,使得锂电池不易由于高温造成损坏,大大增加了锂电池的使用寿命。
2、本方案中通过设有的电机、转轴、扇叶和通风孔,使得扇叶转动时能够对锂电池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进行驱散,并通过通风孔排出,使得锂电池槽内空气与外部进行流通,从而使得锂电池槽内温度不易过高,不易对锂电池造成损坏,使得电器元件不易运行流畅,不易出现由于温度过高造成锂电池损坏而导致电器元件故障的情况发生。
3、本方案中,通过设有的水冷管以及水箱,且水箱内设有水泵,使得水泵将水箱内冷水泵至水冷管内,使得其对锂电池槽内的锂电池进行降温冷却,使得锂电池槽内温度不易过高,从而使得锂电池的冷却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电池箱1处的局部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中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中图1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的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中的俯视图。
图中:1-电池箱;2-电池盖;3-水箱;31-进水管盖;4-锂电池槽;5-蜗杆;51-把手;6-锂电池;7-PLC控制器;8-扇叶;9-插块;91-插槽;10-螺栓;101-螺纹孔;11-玻璃窗;12-通风孔;13-干冰存储箱;14-干冰管;15-承载板;151-T型滑块;16-支撑板;161-T型滑槽;17-温度显示传感器;18-喷头;19-支撑架;20-电机;21-限位架;22-转轴;23-水冷管;24-蜗轮槽;25-蜗轮;26-丝杆;261-丝杆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5,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锂电池高效局部冷却装置,包括电池箱1,电池箱1的上端开设有锂电池槽4和四个插槽91,四个插槽91分别位于电池箱1的上端四角处,四个插槽91内均活动插接有插块9,四个插块9的上端固定有电池盖2,四个插槽91内均设有一组固定机构,每组固定机构均与插块9之间连接以实现将电池盖2固定于电池箱1的上端,锂电池槽4内安装有两个锂电池6,锂电池槽4的下内壁固定有水冷管23,电池箱1的前端固定有水箱3,水冷管23贯穿电池箱1的前端并与水箱3之间连通,锂电池槽4的前后内壁均固定有支撑板16,两个支撑板16的上端均开设有T型滑槽161,两个支撑板16的上侧设有承载板15,承载板15的下端前后两部均固定有与T型滑槽161的T型滑块151,两个T型滑块151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T型滑槽161内,两个T型滑槽161内均设有一组驱动机构,每组驱动机构均与T型滑块151之间连接以实现承载板15做左右直线运动,螺栓10的上端自前向后依次固定有PLC控制器7、支撑架19、电机20和干冰存储箱13,电机20的输出轴贯穿承载板15的下端并固定连接有转轴22,转轴22的圆周表明固定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扇叶8,支撑架19内固定有喷头18,喷头18和干冰存储箱13之间通过干冰管14连通,干冰管14上设有电磁阀,锂电池槽4的后内壁固定有两个温度显示传感器17,PLC控制器7与电磁阀和两个温度显示传感器17之间分别电性连接。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本装置中电池箱1起到放置锂电池6的作用,电池盖2起到保护锂电池6的作用,插块9和插槽91起到便于固定电池盖2的作用,通过设有的水冷管23以及水箱3,且水箱3内设有水泵,当水泵启动后,水泵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型号,例如选择型号为水泵40G10-18SZ304,水泵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使得水泵将水箱3内冷水泵至水冷管23内,使得其对锂电池槽4内的锂电池6进行降温冷却,使得锂电池槽4内温度不易过高,从而使得锂电池6的冷却效果更好,由于锂电池槽4内设有的两个温度显示传感器17,且两个温度显示传感器17位于不同位置,使得其能够更好的检测的锂电池槽4内不同位置的温度,使得其能够准确的检测到锂电池槽4内局部温度 ,然后将温度过高信息传递至PLC控制器7,并通过PLC控制器7将干冰管14上的电磁阀打开,使得干冰管14能够将干冰存储箱13内的干冰通过喷头18喷出,对锂电池槽4内进行快速冷却降温,此时通过从玻璃窗11处观察两个温度显示传感器17,看是哪侧温度较高,然后通过转动把手51,使得把手51带动蜗杆5转动,蜗杆5带动与其啮合的两个蜗轮25转动,两个蜗轮25分别带动两个丝杆26转动,两个丝杆26带动两个丝杆螺母261做左右直线运动,从而使得两个丝杆螺母261带动T型滑块151左右移动,并通过T型滑块151带动承载板15左右移动,使得承载板15带动喷头18移动至温度较高位置处,使得喷头18能够对局部较高温度处进行快速冷却降温;本装置电机20起到驱动转轴22转动的作用,当电机20启动时,电机20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型号,例如选择型号为TCHV32-1500-3-10S,电机20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上述电机20、PLC控制器7、电磁阀、温度显示传感器17和水泵均为现有技术,不作过多赘述;通过其输出轴带动转轴22转动,转轴22带动多个扇叶8转动,此时多个扇叶8对电池箱1内热量进行驱散,并通过多个通风孔12进行排出,使得电池箱1内与外部空气对流,使得锂电池槽4内降温冷却效果更好,本装置操作简单,且对锂电池6冷却效果好,效率高,使得锂电池6不易由于高温造成损坏,大大增加了锂电池6的使用寿命。
具体的请参阅图3,每组驱动机构均包括蜗轮槽24、蜗轮25、丝杆26和丝杆螺母261,蜗轮槽24开设于支撑板16的下端左部,丝杆26转动连接于T型滑槽161的左右内壁之间,丝杆26活动贯穿T型滑块151的左端,且丝杆26的左端贯穿蜗轮槽24的右内壁并转动连接于蜗轮槽24的左内壁,丝杆螺母261固定于丝杆26的圆周表面,T型滑块151套设于丝杆螺母261的圆周表面,且T型滑块151和丝杆螺母261之间固定,蜗轮25固定于位于蜗轮槽24内丝杆26的圆周表面,且蜗轮25的下端位于支撑板16的下侧,锂电池槽4的前后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蜗杆5,且蜗杆5的前端贯穿电池箱1的前端并向前延伸,蜗杆5与两组驱动机构中的蜗轮25均相啮合。
本实施例中:本装置通过设有的驱动机构,且两组驱动机构通过蜗杆5连接,当蜗杆5转动时,带动两个蜗轮25转动,此时两个蜗轮25分别带动两个丝杆26转动,两个丝杆26带动两个丝杆螺母261做左右直线运动,从而使得两个丝杆螺母261带动T型滑块151左右移动,并通过T型滑块151带动承载板15左右移动,从而使得承载板15能够带动扇叶8和喷头18便于左右移动,能够更好地对锂电池6进行局部高效冷却,实用性极强。
具体的请参阅图1,蜗杆5位于电池箱1前侧的圆周表面固定有把手51。
本实施例中:本装置通过设有的把手51,使得蜗杆5便于转动。
具体的请参阅图1,两个温度显示传感器17分别位于锂电池槽4内的左右两侧,且两个温度显示传感器17呈倾斜状。
本实施例中:本装置通过两个温度显示传感器17分别位于锂电池槽4内的左右两侧,且两个温度显示传感器17呈倾斜状的设置,使得温度显示传感器17能够更好地检测到锂电池槽4内不同位置的温度,从而便于进行高效降温冷却,同时便于工作人员通过玻璃窗11进行观察。
具体的请参阅图4,电池盖2的上端后部固定安装有玻璃窗11。
本实施例中:本装置通过设有的玻璃窗11,便于工作人员对锂电池槽4进行观察。
具体的请参阅图1,电池箱1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两个通风孔12。
本实施例中:本装置通过设有的通风孔12,使得电池箱1内与外部空气对流,使得锂电池槽4内降温冷却效果更好。
具体的请参阅图1,承载板15的右端固定有限位架21,且限位架21呈“凹”状,干冰管14位于限位架21的凹槽内。
本实施例中:本装置通过设有的限位架21,使得干冰管14不易被扇叶8铰到造成损坏,使得干冰管14使用寿命大大增加。
具体的请参阅图5,水箱3内设有水泵,水箱3的上端设有进水管,进水管的上端螺纹连接有进水管盖31。
本实施例中:本装置通过水箱3内设有水泵,水箱3的上端设有进水管,进水管的上端螺纹连接有进水管盖31的设置,使得水冷管23内水变热后便于及时更换。
具体的请参阅图4,每组固定机构均包括螺栓10和多个螺纹孔101,多个螺纹孔101分别开设于插块9和电池箱1前端以及插槽91的后内壁,螺栓10螺纹连接于多个螺纹孔101内。
本实施例中:本装置通过设有的固定机构,使得电池盖2通过插块9插入插槽91内位于电池箱1的上端时,此时多个螺栓10分别螺纹连接于多个螺纹孔101内,将插块9和插槽91固定,从而使得电池盖2固定于电池箱1的上端更稳定,不易掉落。
一种锂电池高效局部冷却装置使用的冷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首先通过进水管对水箱3内加满冷水,并通过启动水泵将冷水泵至水冷管23内,使得其对锂电池槽4内的锂电池6进行降温冷却;
S2:同时启动电机20,通过其输出轴带动转轴22转动,转轴22带动多个扇叶8转动,此时多个扇叶8对电池箱1内热量进行驱散,并通过多个通风孔12进行排出,使得电池箱1内与外部空气对流;
S3:当电池箱1内温度过高时,通过两个温度显示传感器17显示锂电池槽4内哪里温度较高并将信息传递至PLC控制器7,并通过玻璃窗11进行观察,然后转动把手51,把手51带动蜗杆5转动,蜗杆5带动与其啮合的两个蜗轮25转动,两个蜗轮25分别带动两个丝杆26转动,两个丝杆26带动两个丝杆螺母261做左右直线运动,从而使得两个丝杆螺母261带动T型滑块151左右移动,并通过T型滑块151带动承载板15左右移动,使得承载板15带动扇叶8和喷头18移动至温度较高位置时,此时通过温度显示传感器17将信息传递至PLC控制器7,通过PLC控制器7控制干冰管14上的电磁阀打开,此时将干冰存储箱13存储的干冰通过干冰管14和喷头18喷出,并通过转动多个的扇叶8,对锂电池槽4内温度较高的局部位置进行快速降温;
S4:当通过玻璃窗11观察两个温度显示传感器17温度正常后,并无局部高温时,温度显示传感器17将信息传递至PLC控制器7,此时PLC控制器7控制干冰管14上的电磁阀关闭,并通过转动两个把手51,使得螺栓10位于锂电池槽4的中间,通过不断转动的扇叶8,对锂电池槽4内持续降温;本装置操作简单,且对锂电池6冷却效果好,效率高,使得锂电池6不易由于高温造成损坏,大大增加了锂电池6的使用寿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锂电池高效局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箱(1),所述电池箱(1)的上端开设有锂电池槽(4)和四个插槽(91),四个所述插槽(91)分别位于电池箱(1)的上端四角处,四个所述插槽(91)内均活动插接有插块(9),四个所述插块(9)的上端固定有电池盖(2),四个所述插槽(91)内均设有一组固定机构,每组所述固定机构均与插块(9)之间连接以实现将电池盖(2)固定于电池箱(1)的上端,所述锂电池槽(4)内安装有两个锂电池(6),所述锂电池槽(4)的下内壁固定有水冷管(23),所述电池箱(1)的前端固定有水箱(3),所述水冷管(23)贯穿电池箱(1)的前端并与水箱(3)之间连通,所述锂电池槽(4)的前后内壁均固定有支撑板(16),两个所述支撑板(16)的上端均开设有T型滑槽(161),两个所述支撑板(16)的上侧设有承载板(15),所述承载板(15)的下端前后两部均固定有与T型滑槽(161)的T型滑块(151),两个所述T型滑块(151)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T型滑槽(161)内,两个所述T型滑槽(161)内均设有一组驱动机构,每组所述驱动机构均与T型滑块(151)之间连接以实现承载板(15)做左右直线运动,所述螺栓(10)的上端自前向后依次固定有PLC控制器(7)、支撑架(19)、电机(20)和干冰存储箱(13),所述电机(20)的输出轴贯穿承载板(15)的下端并固定连接有转轴(22),所述转轴(22)的圆周表明固定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扇叶(8),所述支撑架(19)内固定有喷头(18),所述喷头(18)和干冰存储箱(13)之间通过干冰管(14)连通,所述干冰管(14)上设有电磁阀,所述锂电池槽(4)的后内壁固定有两个温度显示传感器(17),所述PLC控制器(7)与电磁阀和两个温度显示传感器(17)之间分别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高效局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驱动机构均包括蜗轮槽(24)、蜗轮(25)、丝杆(26)和丝杆螺母(261),所述蜗轮槽(24)开设于支撑板(16)的下端左部,所述丝杆(26)转动连接于T型滑槽(161)的左右内壁之间,所述丝杆(26)活动贯穿T型滑块(151)的左端,且丝杆(26)的左端贯穿蜗轮槽(24)的右内壁并转动连接于蜗轮槽(24)的左内壁,所述丝杆螺母(261)固定于丝杆(26)的圆周表面,所述T型滑块(151)套设于丝杆螺母(261)的圆周表面,且T型滑块(151)和丝杆螺母(261)之间固定,所述蜗轮(25)固定于位于蜗轮槽(24)内丝杆(26)的圆周表面,且蜗轮(25)的下端位于支撑板(16)的下侧,所述锂电池槽(4)的前后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蜗杆(5),且蜗杆(5)的前端贯穿电池箱(1)的前端并向前延伸,所述蜗杆(5)与两组驱动机构中的蜗轮(25)均相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锂电池高效局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5)位于电池箱(1)前侧的圆周表面固定有把手(5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锂电池高效局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温度显示传感器(17)分别位于锂电池槽(4)内的左右两侧,且两个温度显示传感器(17)呈倾斜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锂电池高效局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盖(2)的上端后部固定安装有玻璃窗(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锂电池高效局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1)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两个通风孔(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锂电池高效局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15)的右端固定有限位架(21),且限位架(21)呈“凹”状,所述干冰管(14)位于限位架(21)的凹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锂电池高效局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3)内设有水泵,所述水箱(3)的上端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上端螺纹连接有进水管盖(3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锂电池高效局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固定机构均包括螺栓(10)和多个螺纹孔(101),多个螺纹孔(101)分别开设于插块(9)和电池箱(1)前端以及插槽(91)的后内壁,所述螺栓(10)螺纹连接于多个螺纹孔(101)内。
10.采用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锂电池高效局部冷却装置使用的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首先通过进水管对水箱(3)内加满冷水,并通过启动水泵将冷水泵至水冷管(23)内,使得其对锂电池槽(4)内的锂电池(6)进行降温冷却;
S2:同时启动电机(20),通过其输出轴带动转轴(22)转动,转轴(22)带动多个扇叶(8)转动,此时多个扇叶(8)对电池箱(1)内热量进行驱散,并通过多个通风孔(12)进行排出,使得电池箱(1)内与外部空气对流;
S3:当电池箱(1)内温度过高时,通过两个温度显示传感器(17)显示锂电池槽(4)内哪里温度较高并将信息传递至PLC控制器(7),并通过玻璃窗(11)进行观察,然后转动把手(51),把手(51)带动蜗杆(5)转动,蜗杆(5)带动与其啮合的两个蜗轮(25)转动,两个蜗轮(25)分别带动两个丝杆(26)转动,两个丝杆(26)带动两个丝杆螺母(261)做左右直线运动,从而使得两个丝杆螺母(261)带动T型滑块(151)左右移动,并通过T型滑块(151)带动承载板(15)左右移动,使得承载板(15)带动扇叶(8)和喷头(18)移动至温度较高位置时,此时通过温度显示传感器(17)将信息传递至PLC控制器(7),通过PLC控制器(7)控制干冰管(14)上的电磁阀打开,此时将干冰存储箱(13)存储的干冰通过干冰管(14)和喷头(18)喷出,并通过转动多个的扇叶(8),对锂电池槽(4)内温度较高的局部位置进行快速降温;
S4:当通过玻璃窗(11)观察两个温度显示传感器(17)温度正常后,并无局部高温时,温度显示传感器(17)将信息传递至PLC控制器(7),此时PLC控制器(7)控制干冰管(14)上的电磁阀关闭,并通过转动两个把手(51),使得螺栓(10)位于锂电池槽(4)的中间,通过不断转动的扇叶(8),对锂电池槽(4)内持续降温。
CN202010865210.2A 2020-08-25 2020-08-25 一种锂电池高效局部冷却装置及冷却方法 Active CN1121648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65210.2A CN112164841B (zh) 2020-08-25 2020-08-25 一种锂电池高效局部冷却装置及冷却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65210.2A CN112164841B (zh) 2020-08-25 2020-08-25 一种锂电池高效局部冷却装置及冷却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64841A true CN112164841A (zh) 2021-01-01
CN112164841B CN112164841B (zh) 2021-10-15

Family

ID=738601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65210.2A Active CN112164841B (zh) 2020-08-25 2020-08-25 一种锂电池高效局部冷却装置及冷却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6484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71562A (zh) * 2021-05-24 2021-10-01 常州大学 一种电动汽车锂电池低温预警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368034U (zh) * 2017-08-17 2018-05-15 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电池箱结构
CN108539321A (zh) * 2018-03-23 2018-09-14 安徽汇展热交换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新能源汽车电池组动力热交换器
US20190190100A1 (en) * 2017-12-14 2019-06-20 National Chung Sh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for vehicle battery
CN110227224A (zh) * 2019-06-14 2019-09-13 郑州轻工业学院 一种集装箱式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用灭火器耦合结构设计
CN209472085U (zh) * 2019-04-15 2019-10-08 湖北锂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集成水冷动力电池箱体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368034U (zh) * 2017-08-17 2018-05-15 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电池箱结构
US20190190100A1 (en) * 2017-12-14 2019-06-20 National Chung Sh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for vehicle battery
CN108539321A (zh) * 2018-03-23 2018-09-14 安徽汇展热交换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新能源汽车电池组动力热交换器
CN209472085U (zh) * 2019-04-15 2019-10-08 湖北锂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集成水冷动力电池箱体
CN110227224A (zh) * 2019-06-14 2019-09-13 郑州轻工业学院 一种集装箱式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用灭火器耦合结构设计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71562A (zh) * 2021-05-24 2021-10-01 常州大学 一种电动汽车锂电池低温预警装置
CN113471562B (zh) * 2021-05-24 2023-09-22 常州大学 一种电动汽车锂电池低温预警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64841B (zh) 2021-10-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64841B (zh) 一种锂电池高效局部冷却装置及冷却方法
CN213280490U (zh) 一种电子电气设备的散热装置
CN212967826U (zh) 一种风冷加水冷双效散热型锂电池
CN115241560A (zh) 一种工业企业用锂电池智能温控保护储能供电站
CN208205671U (zh) 一种铅酸蓄电池极板烘干装置
CN110986536B (zh) 一种锂电池生产加工用干燥装置
CN111430839A (zh) 一种能够快速散热降温的锂电池盒
CN116259884A (zh) 智能一体化电化学储能装置
CN210109274U (zh) 一种阀控式铅酸蓄电池修复用放电检测仪
CN208419057U (zh) 一种冰蓄冷空调蓄冰设备
CN211618509U (zh) 一种解剖学标本存放装置
CN214545248U (zh) 一种高散热型混匀料场无人化控制柜
CN111587044A (zh) 一种便于维修的多功能散热通信机柜
CN112087030A (zh) 一种采用锂离子高性能电池组的机柜插箱
CN217397149U (zh) 一种锂电池生产用装箱
CN112687987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用散热装置
CN219236827U (zh) 一种具有电池自动检测功能的换电柜
CN220121932U (zh) 高散热储能电池放置仓
CN220368967U (zh) 一种双向直流电源调压装置
CN216624391U (zh) 一种冷却效果好的储能集装箱
CN214710072U (zh) 一种干果生产用冷却设备
CN214375979U (zh) 一种能检测设备运行状态的低压回路测控终端
CN213907311U (zh) 一种电气自动化电气柜散热装置
CN220731625U (zh) 一种电池包喷淋式冷却机构
CN213847397U (zh) 一种二次供水智能分析管控系统用控制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15

Address after: Room 619, No. 2, Tengfei 1st Street, Zhongxin Ciudad del Saber,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510700 Guangdong Province Office card slot A109, Zhongke Innovation Valley Maker Space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Dongwa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1100 two, B unit 300, Zhihui Road, Qil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ark, Nanjing, Jiangsu.

Patentee before: NANJING RUIY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