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54252A - 建材用网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建材用网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54252A
CN112154252A CN202080002851.3A CN202080002851A CN112154252A CN 112154252 A CN112154252 A CN 112154252A CN 202080002851 A CN202080002851 A CN 202080002851A CN 112154252 A CN112154252 A CN 1121542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material
net
nanofibers
weft
war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0285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渡边圭
大泽道
川久保淳子
松本晃造
山田司
高山幸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fias
Nafia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fia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fia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fia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1542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542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5/0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7/0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 B32B17/02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0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1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next to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4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uretha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5/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 B32B5/02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features of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5/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 B32B5/22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ence of two or more layers which are next to each other and are fibrous, filamentary, formed of particles or foamed
    • B32B5/24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ence of two or more layers which are next to each other and are fibrous, filamentary, formed of particles or foamed one layer being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 B32B5/26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ence of two or more layers which are next to each other and are fibrous, filamentary, formed of particles or foamed one layer being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another layer next to it also being fibrous or filamentary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5/0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 D03D15/2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the fibres or filaments constituting the yarns or threads
    • D03D15/283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the fibres or filaments constituting the yarns or threads synthetic polymer-based, e.g. polyamide or polyester fibre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9/00Open-work fabric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1/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 D04H1/7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forming fleeces or layers, e.g. reorientation of fibres
    • D04H1/72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forming fleeces or layers, e.g. reorientation of fibres the fibres being randomly arranged
    • D04H1/728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forming fleeces or layers, e.g. reorientation of fibres the fibres being randomly arranged by electro-spinn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52Device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insects, e.g. fly screens; Mesh windows for other purpo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Insects & Arthropods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建材用网及其制造方法,其不但具备优良的花粉捕集性能,而且透气性以及透过能见度优于以往的纱网。本发明的建材用网1包括:网基材2,由经线3和纬线4构成,经线3与纬线4在交点5处相互熔接;以及纳米纤维层6,其纳米纤维7在不通过粘合剂的情况下附着在网基材2上,其中,网基材2所具有的网眼数量使得在将纳米纤维7附着在网基材2上时纳米纤维7不会渗透至网基材2的背面,并且经线3的纤维直径以及纬线4的纤维直径均在0.10mm~0.30mm范围内,纳米纤维层6中的纳米纤维7的平均纤维直径在300nm~3000nm范围内,并且纳米纤维层6的单位面积重量在0.05g/m2~0.5g/m2范围内。

Description

建材用网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材用网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花粉症现今已成为一种很普遍的过敏性疾病,在日本首都圈,花粉症患病率高达47%。花粉症会对学习、工作、家务等造成影响,导致QOL(生活质量)的降低。作为应对花粉症的措施,可以例举的有:戴口罩、漱口和洗手、洗脸洗眼、清除衣物上的花粉、不再露天晾晒、不开窗、服用处方药和药店处购买的药物、摄取对花粉症有抵抗作用的食材、服用保健品、使用能够阻挡花粉的喷雾或膏脂等。其中,选择“不开窗”的人占到总体的23%。
然而,“不开窗”就意味着“不进行换气”,这会导致室内空气质量变差。随着住宅的高密化,除了因化学物质导致的空气污染比以往更加容易发生以外,一旦湿度变大,还容易滋生细菌、霉菌、尘螨。另外,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一氧化氮等污染物也会从煤气灶和天然气灶中排放出来,进一步加剧空气污染。花粉症患者中95%的患者一般在每年的2月至5月间出现症状,由于此期间感冒、流感等疾病的叠加,因此通风换气的重要性就更加显现出来了。“因为花粉症所以不换气”是一种错误的认知。所以,行业提出并还是销售能够在防止花粉侵入室内的同时进行换气的窗户(纱网)(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以及2)。
其中,非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纱网是将网眼设置得比以往纱网的网眼更小(约80μm,约为以往的1/160),据称这样能够阻挡80%的花粉侵入。非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纱网通过在内层网与外层网之间设置特殊的过滤层,从而据称对与花粉大小相当的直径为30μm至40μm的粒子的捕捉率可达98%以上。
【先行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1】“纱网用聚酯纱网(mesh)”住江织物株式会社(2019年2月22日检索)(http://suminoe.jp/products/functional_material/crosscabin.html)
【非专利文献2】“能够强力阻挡花粉和霉菌孢子等令人讨厌的颗粒”“空气净化纱网Nanocatch”株式会社サンエス(2019年2月18日检索)(https://sanesu.net/wp/wp-content/uploads/2017/05/ナノキャッチ.pdf)
【专利文献】特开2014-47474号公报
然而,在上述非专利文献1记载的纱网中,由于网眼开口部占纱网总面积的比例较小,因此存在纱网透气性差,透过能见度极低的问题。而在上述非专利文献2记载的纱网中,由于所采用的特殊过滤层为无纺布,因此同样存在纱网透气性差,透过能见度极低的问题。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材用网及其制造方法,其不但具备优良的花粉捕集性能,而且透气性以及透过能见度优于以往的纱网。
发明内容
【1】本发明的建材用网,其特征在于,包括:网基材,由经线(纵线)和纬线(横线)构成,所述经线与所述纬线在交点处相互熔接;以及纳米纤维层,其纳米纤维在不通过粘合剂的情况下附着在所述网基材上,其中,所述网基材所具有的网眼数量使得在将所述纳米纤维附着在所述网基材上时所述纳米纤维不会渗透至所述网基材的背面,并且所述经线的纤维直径以及所述纬线的纤维直径均在0.10mm~0.30mm范围内,所述纳米纤维层中的所述纳米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在300nm~3000nm范围内,并且所述纳米纤维层的单位面积重量在0.05g/m2~0.5g/m2范围内。
在本发明的建材用网中,之所以将纳米纤维层的单位面积重量在0.05g/m2~0.5g/m2范围内,是因为如果纳米纤维层的单位面积重量小于0.05g/m2,则可能导致纳米纤维层的网眼过大从而无法获得理想的花粉捕集率,另一方面,如果纳米纤维层的单位面积重量打于0.5g/m2,则可能导致纳米纤维层的网眼过小从而影响透气性以及透过能见度。因此从上述观点来看,将纳米纤维层的单位面积设置在0.08g/m2以上较为理想,而设置在0.10g/m2以上则更为理想,另一方面,将纳米纤维层的单位面积设置在0.40g/m2以下较为理想,而设置在0.30g/m2以下则更为理想。
另外,在本发明的建材用网中,之所以将经线的纤维直径以及纬线的纤维直径均设置在0.10mm~0.30mm范围内,是因为如果经线的纤维直径以及纬线的纤维直径均小于0.10mm,则可能导致经线和纬线过细从而无法获得足够的机械强度,另一方面,如果经线的纤维直径以及纬线的纤维直径均大于0.30mm,则可能导致经线以及纬线太粗从而影响透气性以及透过能见度。
另外,在本发明的建材用网中,之所以将网基材所具有的网眼数量设置为使得在将纳米纤维附着在网基材上时纳米纤维不会渗透至网基材的背面,是因为如果在将纳米纤维附着在网基材上时纳米纤维渗透至网基材的背面,就可能导致纳米纤维相对于网基材无法获得充分的附着密度和附着强度,从而导致无法实现具有稳定机械构造的建材用网。
另外,在本发明的建材用网中,之所以将经线与纬线在交点处相互熔接,是因为如果经线与纬线在交点不相互熔接的话,就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机械强度。另外,在使用建材用网时,灰尘也容易聚集在经线与纬线的交点处,并且在建材用网的使用以及组装时,经线与纬线也容易发生移动,从而可能导致纳米纤维断裂。
另外,在本发明的建材用网中,之所以将纳米纤维层设置为在不通过粘合剂的情况下附着在网基材上,是因为纳米纤维层通过粘合剂附着在网基材上,就会因粘合剂妨碍到空气和光线的通过从而导致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透气性以及透过能见度。
另外,在本发明的建材用网中,之所以将纳米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设置在300nm~3000nm范围内,是因为如果纳米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小于300nm,则可能导致纳米纤维太细从而无法获得足够的机械强度,另一方面,如果纳米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大于3000nm,则可能导致纳米纤维太粗从而影响透气性以及透过能见度。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建材用网不但具备优良的花粉捕集性能,而且透气性以及透过能见度也优于以往的纱网。
另外,专利文件1中记载的纱网也具有在网基材上附着纳米纤维层的结构。但是,专利文献1中的纱网,其纳米纤维层是通过粘合剂附着在网基材上的,因此其无法获得足够的透气性以及透过能见度。
在本发明中,“网眼数”是指每1英寸网线上所具有的网眼数量。其中,经线方向上的网眼数是指1英寸经线上所具有的网眼数量,纬线方向上的网眼数是指1英寸纬线上所具有的网眼数量。
【2】在本发明的建材用网中,所述网基材的经线方向以及纬线方向上的网眼数均在24眼~44眼范围内。
在本发明的建材用网中,之所以将经线方向以及纬线方向上的网眼数均设置在24眼~44眼范围内,是因为如果网基材的网眼数小于24眼,则可能因网眼太大从而导致飞虫容易通过,另一方面,如果网基材的网眼数大于44眼,则可能导致网基材的网眼过小从而影响透气性以及透过能见度。因此从上述观点来看,将经线方向以及纬线方向上的网眼数均设置在26眼以上较为理想,如设置在28眼以上则更为理想,另一方面,将经线方向以及纬线方向上的网眼数均设置在42眼以下较为理想,如设置在40眼以下则更为理想。
【3】在本发明的建材用网中,所述网基材的经线方向以及纬线方向中至少一方的网眼数大于等于28眼。
在本发明的建材用网中,之所以将经线方向以及纬线方向中至少一方的网眼数设置为大于等于28眼,是因为如果经线方向以及纬线方向中至少一方的网眼数小于28眼,则可能因经线方向以及纬线方向中至少一方的网线之间间隔太大导致纳米纤维层渗透至网基材的背面,从而无法实现具有稳定机械结构的建材用网。因此从上述观点来看,网基材的经线方向以及纬线方向中至少一方的网眼数设置为大于40眼较为理想,如设置为大于33眼则更为理想。
【4】在本发明的建材用网中,所述纳米纤维由耐水解性树脂构成。
在本发明的建材用网中,由于纳米纤维由耐水解性树脂构成,因此具有良好耐候性。
【5】在本发明的建材用网中,所述纳米纤维由聚碳酸酯系聚氨酯树脂或聚醚系聚氨酯树脂构成。
在本发明的建材用网中,由于纳米纤维由聚碳酸酯系聚氨酯树脂或聚醚系聚氨酯树脂构成,因此纳米纤维具有耐水解性,是一种具有良好耐候性的建材用网。另外,由于纳米纤维由聚碳酸酯系聚氨酯树脂或聚醚系聚氨酯树脂构成,因此纳米纤维具有伸缩性和柔韧性,在组装以及使用建材用网时纳米纤维不易发生断裂。再有,由于纳米纤维由聚碳酸酯系聚氨酯树脂或聚醚系聚氨酯树脂构成,因此网基材与纳米纤维之间有着很强的附着力,这也使得在组装以及使用建材用网时纳米纤维不易发生断裂,因此本发明的建材用网非常坚固耐用。
【6】在本发明的建材用网中,所述纳米纤维为黑色的纳米纤维。
在本发明的建材用网中,由于采用黑色的纳米纤维,因此纳米纤维层本身就不显眼,从而具备良好的透过能见度。
【7】在本发明的建材用网中,所述经线以及所述纬线均被设置为:在具有规定的熔点的第一树脂制的芯构件的周围包覆有熔点比所述第一树脂的熔点更低的第二树脂制的鞘构件的芯鞘结构。
在本发明的建材用网中,由于经线以及纬线均具有上述芯鞘结构,因此就能够更容易地制造出经线与纬线在交点处相互熔接的建材用网。这样一来,就能够采用第一树脂为具有高熔点的聚丙烯,且第二树脂为具有低熔点的共聚聚丙烯的芯鞘结构的网线。
【8】在本发明的建材用网中,所述经线以及所述纬线均被设置为:在玻璃纤维制的芯构件的周围包覆有树脂制的鞘构件的芯鞘结构。
在本发明的建材用网中,由于经线以及纬线均具有上述芯鞘结构,因此就能够更容易地制造出经线与纬线在交点处相互熔接的建材用网。
另外,上述本发明的建材用网的这些理想的特征也同样适用于下述的建材用网的制造方法。
【9】本发明的建材用网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网基材准备工序,准备由经线(纵线)和纬线(横线)构成,且所述经线与所述纬线在交点处相互熔接,且所述经线的纤维直径以及所述纬线的纤维直径均在0.10mm~0.30mm范围内的网基材;以及纳米纤维层形成工序,使用静电纺丝法在所述网基材的一个面上形成由平均纤维直径在300nm~3000nm范围内的纳米纤维构成,且单位面积重量在0.05g/m2~0.5g/m2范围内的纳米纤维层,其中,在所述网基材准备工序中,所述网基材所具有的网眼数量使得在将所述纳米纤维附着在所述网基材上时所述纳米纤维不会渗透至所述网基材的背面。
根据本发明的建材用网的制造方法,由于在采用静电纺丝法时在当溶媒成分附着在网线的表面之后的挥发过程中纳米纤维会在收缩后与网线紧密地结合,因此就能够在不使用粘合剂的情况下使纳米纤维层附着在网基材上,所以上述建材用网的制造方法是一种非常适合制造本发明的建材用网的制造方法。
【10】在本发明的建材用网的制造方法中,在所述纳米纤维层形成工序后,进一步包含用于提升所述网基材与所述纳米纤维层之间的附着力的热处理工序。
通过上述热处理工序,就能够使网线的表面与纳米纤维的表面暂时溶融或软化,从而提升网基材与纳米纤维层之间的附着力,这样一来,就能够制造出纳米纤维层不易剥离的建材用网。
【11】本发明的建材用网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网基材准备工序,准备由经线(纵线)和纬线(横线)构成,且所述经线与所述纬线在交点处不相互熔接,且所述经线的纤维直径以及所述纬线的纤维直径均在0.10mm~0.30mm范围内的网基材;纳米纤维层形成工序,使用静电纺丝法在所述网基材的一个面上形成由平均纤维直径在300nm~3000nm范围内的纳米纤维构成,且单位面积重量在0.05g/m2~0.5g/m2范围内的纳米纤维层;以及热处理工序,用于在将所述经线与所述纬线在所述交点处熔接的同时提升所述网基材与所述纳米纤维层之间的附着力,其中,在所述网基材准备工序中,所述网基材所具有的网眼数量使得在将所述纳米纤维附着在所述网基材上时所述纳米纤维不会渗透至所述网基材的背面。
根据本发明的建材用网的制造方法,由于在将经线与纬线在交点处熔接的同时提升网基材与纳米纤维层之间的附着力,因此就能够在不使用粘合剂的情况下使纳米纤维层附着在网基材上,是一种非常适合制造本发明的建材用网的制造方法。另外,由于能够仅通过一次热处理工序就在将经线与纬线在交点处熔接的同时提升网基材与纳米纤维层之间的附着力,以你还是一种制造成本低廉的建材用网的制造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一涉及的建材用网的主要部位放大平面图。
图2是实施方式一涉及的建材用网的制造方法工序图。
图3是用于说明网基材准备工序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纳米纤维层形成工序的图。
图5是实施方式二涉及的建材用网的制造方法工序图。
图6是用于说明纳米纤维层形成工序的图。
图7是实施方式三涉及的建材用网的制造方法工序图。
图8是用于说明网基材准备工序的图。
图9是用于说明纳米纤维层形成工序的图。
图10是展示各实施例中使用的各试样(试样1~12)规格的图表。
图11是试样1~4以及9的主要部位放大平面图。
图12是用于说明花粉捕集性能试验的图。
图13是展示各试样试验结果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依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建材用网及其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另外,以下所说明的各实施方式,不限定权利要求所涉及的发明。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各要素及其组合并非全部是本发明的解决手段所必须的。在各实施方式中,对于基本结构和特征相同的构成要素,在各实施方式中使用相同的符号,并且可以省略对其的说明。显示本发明的构成要素的附图是示意图,不一定正确地表现实际的尺寸、比例。
【实施方式一】
1.建材用网
图1是实施方式一涉及的建材用网的主要部位放大平面图。
实施方式一涉及的建材用网1如图1所示,具备:网基材2,由经线3(纵线)和纬线4(横线)构成,经线3与纬线4在交点5处相互熔接;以及纳米纤维层6,其纳米纤维7在不通过粘合剂的情况下附着在网基材2上。
网基材2所具有的网眼数量使得在将纳米纤维6附着在网基材2上时纳米纤维7不会渗透至网基材2的背面,并且经线3的纤维直径以及纬线4的纤维直径均在0.10mm~0.30mm范围内。
网基材2的经线方向以及纬线方向上的网眼数均在24眼~44眼范围内,且网基材2的经线方向以及纬线方向中至少一方的网眼数大于等于28眼为理想的情况。
经线3以及纬线4均被设置为:在具有规定的熔点的第一树脂制的芯构件的周围包覆有熔点比第一树脂的熔点更低的第二树脂制的鞘构件的芯鞘结构。这样一来,就能够采用具有高熔点的聚丙烯来作为第一树脂,并且采用具有低熔点的共聚聚丙烯来作为第二树脂。
纳米纤维层6中的纳米纤维7的平均纤维直径在300nm~3000nm范围内,并且纳米纤维层6的单位面积重量在0.05g/m2~0.5g/m2范围内。
纳米纤维7由耐水解性树脂构成,例如,由聚碳酸酯系聚氨酯树脂或聚醚系聚氨酯树脂构成。
2.建材用网的制造方法
图2是实施方式一涉及的建材用网的制造方法工序图。图3是用于说明网基材准备工序的图。其中,图3(a)为网基材2的平面图,图3(b)是卷绕成卷状的网基材2的斜视图。图4是用于说明纳米纤维层形成工序的图。
实施方式一涉及的建材用网的制造方法如图2所示,包含网基材准备工序S11;以及纳米纤维层形成工序S12。
在网基材准备工序S11中,准备:由经线(纵线)和纬线(横线)构成,且经线与纬线在交点处相互熔接,且所具有的网眼数量使得在将纳米纤维附着在网基材上时纳米纤维不会渗透至网基材的背面,且经线的纤维直径以及纬线的纤维直径均在0.10mm~0.30mm范围内的网基材(参照图3)。在实施方式一中,使用的是在经线方向以及纬线方向上的网眼数均在24眼~44眼范围内,且经线方向以及纬线方向中至少一方的网眼数大于等于28眼的网基材。
在纳米纤维层形成工序S12中,使用静电纺丝法在网基材的一个面上形成由平均纤维直径在300nm~3000nm范围内的纳米纤维构成,且单位面积重量在0.05g/m2~0.5g/m2范围内的纳米纤维层(参照图4)。纳米纤维层例如被形成为随机形状(或蛛巢状)。在图4中,符号10代表静电纺丝装置、符号11代表溶液箱、符号12代表聚合物溶液、符号13代表阀门、符号14表示电场纺丝喷嘴、符号15表示金属收集器、符号16表示放卷辊、符号17表示收卷辊。
3.实施方式一的效果
由于实施方式一涉及的建材用网1具有上述结构,因此是一种具备优良的花粉捕集性能且透气性以及透过能见度优于以往的建材用网。
另外,由于实施方式一涉及的建材用网1的纳米纤维由耐水解性树脂构成,因此具有良好耐候性。
另外,由于实施方式一涉及的建材用网1的纳米纤维由聚碳酸酯系聚氨酯树脂或聚醚系聚氨酯树脂构成,因此纳米纤维具有耐水解性,是一种具有良好耐候性的建材用网。另外,由于纳米纤维由聚碳酸酯系聚氨酯树脂或聚醚系聚氨酯树脂构成,因此纳米纤维具有伸缩性和柔韧性,在组装以及使用建材用网时纳米纤维不易发生断裂。再有,由于纳米纤维由聚碳酸酯系聚氨酯树脂或聚醚系聚氨酯树脂构成,因此网基材与纳米纤维之间有着很强的附着力,这也使得在组装以及使用建材用网时纳米纤维不易发生断裂,因此本发明的建材用网非常坚固耐用。
在实施方式一涉及的建材用网1中,由于经线以及纬线均具有上述芯鞘结构,因此就能够更容易地制造出经线与纬线在交点处相互熔接的建材用网。
根据实施方式一涉及的建材用网的制造方法,由于在采用静电纺丝法时在当溶媒成分附着在网线的表面之后的挥发过程中纳米纤维会在收缩后与网线紧密地结合,因此就能够在不使用粘合剂的情况下使纳米纤维层附着在网基材上,所以上述建材用网的制造方法是一种非常适合制造本发明的建材用网的制造方法。
【实施方式二】
图5是实施方式二涉及的建材用网的制造方法工序图。图6是用于说明纳米纤维层形成工序的图。
实施方式二涉及的建材用网的制造方法基本上与实施方式一涉及的建材用网的制造方法包含同样的工序,不过,如图5所示,实施方式二涉及的建材用网的制造方法在纳米纤维层形成工序S12后,还进一步包含有用于提升网基材与纳米纤维层之间的附着力的热处理工序S13。
在热处理工序S13中,在使用静电纺丝法在网基材2的一个面上形成纳米纤维层后,在通过收卷辊进行收卷前,可以单单仅对形成有纳米纤维层的网基材的上下面进行加热(参照图6),也可以通过上下一对的加热辊对形成有纳米纤维层的网基材一边进行加压一边进行加热(热压延加工)。
根据实施方式二涉及的建材用网的制造方法,通过使网线的表面与纳米纤维的表面暂时溶融或软化,从而提升网基材与纳米纤维层之间的附着力,这样一来,就能够制造出纳米纤维层不易剥离的建材用网。
【实施方式三】
图7是实施方式三涉及的建材用网的制造方法工序图。图8是用于说明网基材准备工序的图。图9是用于说明纳米纤维层形成工序的图。
实施方式三涉及的建材用网的制造方法如图7所示,虽然基本上包含与实施方式二涉及的建材用网的制造方法相同的工序,但是在网基材准备工序S21中所准备的网基材有所不同。如图8所示,实施方式三涉及的网基材2a的经线3与纬线4在交点5不相互熔接。并且,在纳米纤维层形成工序S22之后实施的热处理工序S23不仅提升网基材2a与纳米纤维层6的附着力,还将经线3与纬线4在交点5相互熔接。
根据实施方式三涉及的建材用网的制造方法,由于在采用静电纺丝法时在当溶媒成分附着在网线的表面之后的挥发过程中纳米纤维会在收缩后与网线紧密地结合,因此就能够在不使用粘合剂的情况下使纳米纤维层附着在网基材上,所以上述建材用网的制造方法是一种非常适合制造本发明的建材用网的制造方法。另外,由于能够仅通过一次热处理工序就在将经线与纬线在交点处熔接的同时提升网基材与纳米纤维层之间的附着力,以你还是一种制造成本低廉的建材用网的制造方法。
【实施例】
图10是展示各实施例中使用的各试样(试样1~12)规格的图表。图11是试样1~4以及9的主要部位放大平面图。图12是用于说明花粉捕集性能试验的图。图13是展示各试样试验结果的图表。
(1)试样的调制
(1-1)试样1
将由纤维直径为0.15mm的黑色聚丙烯(PP)/共聚PP(芯鞘结构)的网线构成的,网眼规格为24眼×36眼且经线与纬线在交点相互熔接后的网作为网基材,采用静电纺丝法将纤维直径为800nm的聚碳酸酯类聚氨酯纳米纤维按照0.05g/m2的单位面积重量通过直接纺丝于网基材上从而制造出建材用网。在利用织机制作出24眼×36眼规格的网后,通过热处理将经线与纬线在交点处熔接。将交点处熔接的网基材利用胶带粘贴在静电纺丝装置的金属收集器来进行纺丝。静电纺丝所使用的聚合物溶解是将聚碳酸酯系聚氨酯树脂溶解于二甲基乙酰胺(DMAc)中,达到15wt%的浓度后进行制作(参照图11(a))。试样1为实施例(实施例一)。
(1-2)试样2
按照0.10g/m2的单位面积重量在网基材上进行直接纺丝并且按照除此以外的工序与试样1完全相同来制作出试样2(参照图11(b))。试样2为实施例(实施例二)。
(1-3)试样3
按照0.15g/m2的单位面积重量在网基材上进行直接纺丝并且按照除此以外的工序与试样1完全相同来制作出试样3(参照图11(c))。试样2为实施例(实施例三)。
(1-4)试样4
按照0.20g/m2的单位面积重量在网基材上进行直接纺丝并且按照除此以外的工序与试样1完全相同来制作出试样4(参照图11(d))。试样4为实施例(实施例四)。
(1-5)试样5
使用24眼×33眼规格的网并且按照除此以外的工序与试样4完全相同来制作出试样5。试样5为实施例(实施例五)。
(1-6)试样6
在通过静电纺丝法形成纳米纤维层后以140℃的热压延加工来进行热处理并且按照除此以外的工序与试样4完全相同来制作出试样6。试样6为实施例(实施例六)。
(1-7)试样7
使用经线与纬线在交点处不相互熔接的网基材并且按照除此以外的工序与试样6完全相同来制作出试样7。试样7为实施例(实施例七)。
(1-8)试样8
使用24眼×24眼规格的网并且按照除此以外的工序与试样4完全相同来制作出试样8。试样8为比较例(比较例一)。
(1-9)试样9
按照在24眼×36眼规格的网基材上不附着纳米纤维层来制作出试样9。试样9为比较例(比较例二)。
(1-10)试样10
使用市面上销售纱网中使用的网基材(黑色纱网,未附着有纳米纤维层)来当作试样10。试样10为比较例(比较例三)。
(1-11)试样11
使用市面上销售纱网中使用的网基材(住江织物株式会社的クロスキャビン,クロスキャビン为帝人フロンティア株式会社的注册商标)来当作试样11。试样11为比较例(比较例四)。
(1-12)试样12
使用通过熔喷法制造的聚丙烯无纺布(花粉捕集率为99%)来当作试样12。试样12为比较例(比较例五)。
(2)性能试验及其结果
对上述各试样进行了如下性能试验。
(2-1)花粉捕集性能试验
对试样1~4以及9按照以下试验方法进行了花粉捕集性能试验(参照图12)。
<试验方法>
在以恒定的空气流量吸引试验系统的状态下,使由整粒装置整粒后的试验粉体(花粉代替粒子)从过滤部的上游侧以恒定的速度流动。对被过滤部捕捉的粒子的质量以及通过过滤部的粒子的质量进行测量,并根据以下公式(1)计算出花粉粒子的捕集(过滤)效率。花粉粒子的捕集效率≥80%时,评价为“◎:花粉捕集性能很高”、花粉粒子的捕集效率≥50%且<80%时,评价为“○:花粉捕集性能高”、花粉粒子的捕集效率小于50%时,评价为“×:花粉捕集性能低”。
花粉粒子的捕集效率=B/A(公式(1))
上述公式中,A为“被过滤部捕捉的粒子的质量(mg)+通过过滤部的粒子的质量(mg)”,B为“被过滤部捕捉的粒子的质量(mg)”。
上述试验条件如下:
·试验粉体(花粉粒子):石松子(APPIE标准粉体)
·试验流量:28.3L/min
·试验粉体量:75±5mg
·试验粉体速度:20±5mg/min
·实验室的温湿度:20±5℃、50±10%RH
【一般社团法人日本卫生材料工业联合会日本全国口罩工业会规定试验方法准用】
<试验结果>
上述花粉捕集性能试验的结果如下:各试样的花粉粒子的捕集效率为:试样1为59.7%(评价结果为○)、试样2为82.0%(评价结果为◎)、试样3为91.0%(评价结果为◎)、试样4为95.2%(评价结果为◎)、试样9为25.4%(评价结果为×)。另外,由于已知晓试样10的花粉捕集性能原本就很低,因此在未进行上述实验的情况下评价为×。由于已知晓试样11、12的花粉捕集性能原本就很高,因此在未进行上述实验的情况下评价为◎。该结果如图13所示。
(2-2)透气性试验
对试样1~4、9以及10按照以下试验方法进行了透气性试验。
<试验方法>
基于日本JIS L1096标准(一般织物试验)方法A、弗雷泽型透气度试验进行透气性试验。试验时的压力差为12Pa(风力为能够移动小树枝(3.4至5.4m/s))。
试验步骤如下;
1.将调整后的5片越200mm×200mm的试片安装至弗雷泽型透气度试验仪。
2.求得压力差为12Pa时通过的空气量(cm3/cm2·s)。
3.当上述空气量与试样10求得的空气量相比,≥50%时评价为“◎:透气性很好”、≥30%且<50%时评价为“○:透气性好”、<30%时评价为“×:透气性差”。
<试验结果>
上述透气性试验的结果如下:当压力差为12Pa时各试样处通过的空气量:试样1为388.2cc/cm/sec(评价结果为◎)、试样2为277.4cc/cm/sec(评价结果为◎)、试样3为183.4cc/cm/sec(评价结果为◎)、试样4为153.6cc/cm/sec(评价结果为○)、试样9为523.6cc/cm/sec(评价结果为◎)、试样10为472.9cc/cm/sec(评价结果为◎)。另外,由于已知晓试样11以及试样12的透气性原本就很差,因此在未进行上述实验的情况下评价为×。该试验结果如图13所示。
(2-3)透过能见度试验
对试样1~4以及9~11按照以下试验方法进行了透过能见度试验。
<试验方法>
用胶带将切成15平方厘米的试片附着在窗户玻璃上,并在天气晴朗的白天从距离窗户2m的室内透过试片眺望室外,并对试片验片区域的透过能见度按如下4个等级进行评价。
×:不易分辨出室外的样子
△:室外的样子模糊
○:能分辨出室外的样子
◎:能清晰地分辨出室外的样子
<试验结果>
上述透过能见度试验的结果如下:试样1为“◎”、试样2为“◎”、试样3为“◎”、试样4为“○”、试样9为“◎”、试样10为“◎”、试样11为“△”、试样12为“×”。该结果如图13所示。
(2-4)确认有无渗透至纳米纤维层的背面的试验
对试样4、7以及8按照以下试验方法进行了“确认有无渗透至纳米纤维层的背面的试验”。
<试验方法>
所谓“确认有无渗透至纳米纤维层的背面的试验”,具体来说就是用胶带将网基材粘贴在金属收集器上并通过静电纺丝法将纳米纤维喷涂到网基材上之后,当从金属收集器上取下网基材时,确认纳米纤维是否有穿过网孔并附着在金属收集器上的情况。作为实验结果,将纳米纤维未附着在金属收集器上的情况评价为无渗透,即“○”、将纳米纤维附着在金属收集器上的情况评价为有渗透,即“×”。
<试验结果>
上述试验的结果如下:试样4以及7为“○”、试样8为“×”。该结果如图13所示。
(2-5)纳米纤维层相对于网基材的附着性试验
对试样4、7以及8按照以下试验方法进行了“纳米纤维层相对于网基材的附着性试验”。
<试验方法>
所谓“纳米纤维层相对于网基材的附着性试验”就是使用吸尘器来进行吸引。所使用的吸尘器为アイリスオーヤマ生产的IC-C100-Wサイクロンクリーナーコンパクト。试片为15cm正方形试片。将试片固定在金属板上,并将地板吸头从吸尘器上取下后,利用软管进行吸引。软管吸口被固定在距离试片10mm的位置上。确认纳米纤维层是否有从网基材上剥离的情况。作为试验结果,将纳米纤维层未从网基材上剥离的情况评价为附着力强,即“○”、将纳米纤维层从网基材上剥离的情况评价为附着力弱,即“×”。
<试验结果>
上述试验的结果如下:试样4以及7为“○”、试样8为“×”。该结果如图13所示。
(3)综合评价
综合上述各试验结果,表明在各试样中试样1~7(权利要求1的范围内涉及的建材用网、实施例1~7)在花粉捕集性、透气性、透过能见度、无渗透性能以及附着性上均为一种优良的建材用网。
另外,虽然试样8在上述试验中表明具有纳米纤维有发生渗透的现象,且纳米纤维相对于网基材的附着力弱,但是在同样使用试验8的网基材,并将纳米纤维层更换为由纤维直径比试样8的纳米纤维层的纤维直径更粗的纳米纤维(例如3000μm)构成的纳米纤维层,就同样能够制造出纳米纤维无渗透且纳米纤维相对于网基材的附着力强的建材用网。
以上,基于上述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建材用网及其制造方法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各种变更。例如,能够实施如下变形。
(1)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展示的各要素的尺寸、形状、材料仅为示例,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可以在不脱离主旨的范围内进行任意的选择。
(2)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虽然纳米纤维层使用的是未经着色的通常的纳米纤维,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例如,可以采用黑色的纳米纤维。当采用黑色的纳米纤维的情况下,由于纳米纤维层本身就不显眼,因而具备更好的透过能见度。此情况下,作为黑色的纳米纤维的制作方法,可以采用在用于制作纳米纤维的含有纳米纤维颜料的溶液中添加黑色颜料的方法、将纳米纤维在黑色溶液中进行染色的方法、以及将黑色生色团引入构成纳米纤维的单体中等方法。
(3)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虽然采用了在具有规定的熔点的第一树脂制的芯构件的周围包覆有熔点比所述第一树脂的熔点更低的第二树脂制的鞘构件的芯鞘结构,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采用在玻璃纤维制的芯构件的周围包覆有树脂制的鞘构件的芯鞘结构。
(4)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采用了经方向与纬方向上的网眼数量不相同的网基材(24眼×36眼、24眼×33眼),这是为了在利用网眼数量大(网眼更细)的一侧的方向确保纳米纤维相对于网基材的附着力的同时,利用网眼数量小(网眼更粗)的一侧方向来确保透气性和透过能见度。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例如,也可以经方向与纬方向上的网眼数量相同的网基材(例如,30眼×30眼、33眼×33眼、36眼×36眼等)。这样的设置同样能够在确保纳米纤维相对于网基材的附着力的同时,确保透气性和透过能见度。
(5)在本发明中,可以将经方向以及纬方向上的任意一方的网眼数量设置得比另一方更大(网眼更细)。
(6)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虽然对本发明的建材用网具有优良的花粉捕集率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建材用网对于火山灰也同样具有优良的捕集性。另外,通过增加纳米纤维层的单位面积重量,还能够使本发明的建材用网对于灰尘、PM2.5等环境污染物质具有良好的捕集率。
(7)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虽然岁本发明的建材用网作为纱门来使用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例如,本发明的建材用网也可以用于通风口。
符号说明
1…建材用网;2…网基材;3…经线;4…纬线;5…交点;6…纳米纤维层;7…纳米纤维;10、10a、10b…静电纺丝装置;11…溶液箱;12…聚合物溶液;13…阀门;14…静电纺丝喷嘴;15…金属收集器;16…放卷辊;17…收卷辊;18、19…加热装置。

Claims (11)

1.一种建材用网,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基材,由经线(纵线)和纬线(横线)构成,所述经线与所述纬线在交点处相互熔接;以及
纳米纤维层,其纳米纤维在不通过粘合剂的情况下附着在所述网基材上,
其中,所述网基材所具有的网眼数量使得在将所述纳米纤维附着在所述网基材上时所述纳米纤维不会渗透至所述网基材的背面,并且所述经线的纤维直径以及所述纬线的纤维直径均在0.10mm~0.30mm范围内,
所述纳米纤维层中的所述纳米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在300nm~3000nm范围内,并且所述纳米纤维层的单位面积重量在0.05g/m2~0.5g/m2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材用网,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网基材的经线方向以及纬线方向上的网眼数均在24眼~44眼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建材用网,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网基材的经线方向以及纬线方向中至少一方的网眼数大于等于28眼。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建材用网,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纳米纤维由耐水解性树脂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建材用网,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纳米纤维由聚碳酸酯系聚氨酯树脂或聚醚系聚氨酯树脂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建材用网,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纳米纤维为黑色的纳米纤维。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建材用网,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经线以及所述纬线均被设置为:在具有规定的熔点的第一树脂制的芯构件的周围包覆有熔点比所述第一树脂的熔点更低的第二树脂制的鞘构件的芯鞘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建材用网,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经线以及所述纬线均被设置为:在玻璃纤维制的芯构件的周围包覆有树脂制的鞘构件的芯鞘结构。
9.一种建材用网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
网基材准备工序,准备由经线(纵线)和纬线(横线)构成,且所述经线与所述纬线在交点处相互熔接,且所述经线的纤维直径以及所述纬线的纤维直径均在0.10mm~0.30mm范围内的网基材;以及
纳米纤维层形成工序,使用静电纺丝法在所述网基材的一个面上形成由平均纤维直径在300nm~3000nm范围内的纳米纤维构成,且单位面积重量在0.05g/m2~0.5g/m2范围内的纳米纤维层,
其中,在所述网基材准备工序中,所述网基材所具有的网眼数量使得在将所述纳米纤维附着在所述网基材上时所述纳米纤维不会渗透至所述网基材的背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建材用网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在所述纳米纤维层形成工序后,进一步包含用于提升所述网基材与所述纳米纤维层之间的附着力的热处理工序。
11.一种建材用网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
网基材准备工序,准备由经线(纵线)和纬线(横线)构成,且所述经线与所述纬线在交点处不相互熔接,且所述经线的纤维直径以及所述纬线的纤维直径均在0.10mm~0.30mm范围内的网基材;
纳米纤维层形成工序,使用静电纺丝法在所述网基材的一个面上形成由平均纤维直径在300nm~3000nm范围内的纳米纤维构成,且单位面积重量在0.05g/m2~0.5g/m2范围内的纳米纤维层;以及
热处理工序,用于在将所述经线与所述纬线在所述交点处熔接的同时提升所述网基材与所述纳米纤维层之间的附着力,
其中,在所述网基材准备工序中,所述网基材所具有的网眼数量使得在将所述纳米纤维附着在所述网基材上时所述纳米纤维不会渗透至所述网基材的背面。
CN202080002851.3A 2019-03-01 2020-02-13 建材用网及其制造方法 Pending CN11215425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37329A JP7228187B2 (ja) 2019-03-01 2019-03-01 建材用ネッ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9-037329 2019-03-01
PCT/JP2020/005460 WO2020179390A1 (ja) 2019-03-01 2020-02-13 建材用ネッ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54252A true CN112154252A (zh) 2020-12-29

Family

ID=722800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02851.3A Pending CN112154252A (zh) 2019-03-01 2020-02-13 建材用网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228187B2 (zh)
CN (1) CN112154252A (zh)
WO (1) WO202017939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17702B (zh) * 2022-03-30 2023-05-09 南通纺织丝绸产业技术研究院 一种复合纱线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509056A (ja) * 2006-11-13 2010-03-25 リサーチ・トライアングル・インスティチュート ナノ繊維を組み込んだ粒子フィルタシステム
JP2012132288A (ja) * 2010-12-24 2012-07-12 Ykk Ap株式会社 ネット、ロール網戸および建具
JP2014047474A (ja) * 2012-08-29 2014-03-17 Tamaru Seisakusho:Kk ナノファイバーを積層した建材用の薄膜遮蔽部材、及び、その製造装置
JP2018501090A (ja) * 2014-12-12 2018-01-18 ザ ボード オブ トラスティーズ オブ ザ レランド スタンフォード ジュニア ユニバーシティー 高効率pm2.5捕捉のための空気フィルタ
CN109224695A (zh) * 2018-10-18 2019-01-18 青岛诺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金刚网纱窗的室内防尘防霾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509056A (ja) * 2006-11-13 2010-03-25 リサーチ・トライアングル・インスティチュート ナノ繊維を組み込んだ粒子フィルタシステム
JP2012132288A (ja) * 2010-12-24 2012-07-12 Ykk Ap株式会社 ネット、ロール網戸および建具
JP2014047474A (ja) * 2012-08-29 2014-03-17 Tamaru Seisakusho:Kk ナノファイバーを積層した建材用の薄膜遮蔽部材、及び、その製造装置
JP2018501090A (ja) * 2014-12-12 2018-01-18 ザ ボード オブ トラスティーズ オブ ザ レランド スタンフォード ジュニア ユニバーシティー 高効率pm2.5捕捉のための空気フィルタ
CN109224695A (zh) * 2018-10-18 2019-01-18 青岛诺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金刚网纱窗的室内防尘防霾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139360A (ja) 2020-09-03
JP7228187B2 (ja) 2023-02-24
WO2020179390A1 (ja) 2020-09-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313590B1 (ko) 미세먼지 차단을 위한 방진망
US9186608B2 (en) Process for forming a high efficiency nanofiber filter
KR101884365B1 (ko) 정전기적 포집과 물리적 포집을 동시 적용하여 미세먼지를 차단하는, 가시광선 투과성 및 고내구성의 다층구조 필터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7073303B (zh) 卫生口罩
CN107605387B (zh) 一种防紫外线纳米纤维复合纱窗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72653A (zh) 一种口罩用抗菌过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P7077575B2 (ja) 混繊不織布、積層体、フィルター用濾材及びこれらの製造方法
CN101534954A (zh) 包括纳米纤维的颗粒过滤系统
CN101854818B (zh) 污染控制服装
JP2008086626A (ja) マスク用フィルタ
JP6068874B2 (ja) ナノファイバーを積層した建材用の薄膜遮蔽部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220176283A1 (en) Composite structur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filter medium containing the composite structure
KR20150108537A (ko) 자연 환기형 멤브레인 및 이를 이용한 시스템 창호
JP5961738B2 (ja) 衛生マスク
Dong et al. Highly efficient and sustainable PM filtration using piezo nanofibrous membrane with gradient shrinking porous network
KR20180040750A (ko) 황사청정망
CN112154252A (zh) 建材用网及其制造方法
CN109109422B (zh) 一种耐用型防雾霾纱网及其生产装置与生产方法
WO2018233650A1 (zh) 一种过滤材料
JP6076077B2 (ja) エアフィルター
KR20170068423A (ko) 자연 환기형 멤브레인 및 이를 이용한 시스템 창호
CN107028470A (zh) 一种能够释放负离子的纳米纤维防雾霾窗帘
JP4737039B2 (ja) 吸気用フィルター不織布
JP2020139304A (ja) 網ユニット、及び、網戸
CN213404957U (zh) 一种口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