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43684A - 一种防治玉米土传病害的复配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治玉米土传病害的复配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43684A
CN112143684A CN202011073524.5A CN202011073524A CN112143684A CN 112143684 A CN112143684 A CN 112143684A CN 202011073524 A CN202011073524 A CN 202011073524A CN 112143684 A CN112143684 A CN 1121436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illus subtilis
microbial inoculum
trichoderma asperellum
compound microbial
cor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7352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立春
沙洪林
迟畅
李淑华
万成山
马巍
曹风臣
张磊
王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lin Difu Fertiliz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lin Difu Fertiliz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lin Difu Fertiliz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lin Difu Fertiliz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7352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43684A/zh
Publication of CN1121436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4368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00Microorganisms, e.g. protozoa;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opagating, maintaining or preserving microorganisms or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eparing or isolating a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microorganism;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12N1/20Bacteria;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6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microorganisms, viruses, microbial fungi, animals or substances produced by, or obtained from, microorganisms, viruses, microbial fungi or animals, e.g. enzymes or fermentates
    • A01N63/20Bacteria; Substances produced thereby or obtained therefrom
    • A01N63/22Bacillu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6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microorganisms, viruses, microbial fungi, animals or substances produced by, or obtained from, microorganisms, viruses, microbial fungi or animals, e.g. enzymes or fermentates
    • A01N63/30Microbial fungi; Substances produced thereby or obtained therefrom
    • A01N63/38Trichoderm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7/00Soil-conditioning materials or soil-stabilising materials
    • C09K17/14Soil-conditioning materials or soil-stabilising material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onl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00Microorganisms, e.g. protozoa;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opagating, maintaining or preserving microorganisms or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eparing or isolating a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microorganism;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12N1/14Fungi;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101/00Agricultural us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Zo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Vir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Tropical Medicine & Parasitology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Dentistry (AREA)
  • Myc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微生物发酵及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防治玉米土传病害的复配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复配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枯草芽孢杆菌和棘孢木霉菌分别进行活化培养和扩大培养,再进行混合,即可得到复配菌剂。该复配菌剂包含枯草芽孢杆菌和棘孢木霉菌,其对玉米根腐病、玉米茎腐病和玉米纹枯病均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可用于玉米土传病害的生物防治。另外,该复配菌剂具有防病增产效果,适合工业化生产,产品使用简单,无污染、无副作用,具有生物农药对人畜安全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防治玉米土传病害的复配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发酵及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治玉米土传病害的复配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化学农药的弊端,如毒害人畜、土壤和植物残留、破坏生态平衡等逐渐被人们所认识,生物防治日益受到重视。在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中,以害虫生物防治Bt生物农药防治鳞翅目害虫最为成功,病害生防相对较为落后,利用的主要防病微生物主要有芽孢杆菌、木霉菌、放线菌等。以芽孢杆菌最为活跃,国外主要用于水果防腐保鲜,国内进行过防治小麦赤霉病、水稻白叶枯病生物防治的生防菌剂的研究,但多限于室内平皿筛选,极少走向大田,尚未大面积田间试验和工业化生产。
真菌病害是造成作物产量损失的主要原因,作物病害的80%由病原真菌引起。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对其进行生物防治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可用于生物防治的微生物有真菌、细菌、放线菌、病原菌弱致病菌等。生防菌的生防机制各不相同,主要有竞争作用、拮抗作用、诱导作物抗性和促进作物生长,间接提高作物抗性等作用。
此外,目前,玉米病害的发生与防治情况如下:
玉米纹枯病在我国各玉米种植区普遍发生,但在南方潮湿阴雨地区和沿海地区发生严重,田间发病率达50%以上,近年北方玉米产区有逐年加重的趋势,病害主要发生在玉米生长后期,危害玉米植株近地表的茎秆、叶鞘甚至果穗。由于茎秆被破坏,常造成严重产量损失。
病原菌主要有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禾谷丝核菌Rhizoctoniacerealis、玉蜀黍丝核菌Rhizoctonia zeae等引起的。防治过去主要采取种植抗病品种、清除田间病残体、深翻土壤,减少菌源和药剂防治,多于病害重发区在玉米生长中期在茎秆下部喷施药剂,如井岗霉素、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具有一定防治效果。药剂拌种和种衣剂均不能维持到发病期,因为在玉米生长后期发病。
玉米茎腐病在我国各玉米种植区均有发生,在玉米生长后期,病菌侵染植株近地表的茎节,导致营养和水分输送受阻,茎秆腐烂。玉米在灌浆阶段遇到较大降雨并且雨后暴晴,茎腐病发生严重。一般年份,田间病株率在5%以上,在条件适宜年份,田间病株率在20%以上。病株籽粒灌浆不足,造成减产。
引起茎腐病病原菌种类很多,在我国主要为腐霉菌和镰刀菌两大类。肿囊腐霉菌Pythium inflatum、禾生腐霉菌Pythium graminicola、瓜果腐霉Pythiumaphanidermatum、串珠镰刀菌Fusarium moniliforme、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等。病害的防治过去多采取种植抗病品种、玉米生长后期控制土壤水分、多施磷、钾、锌肥,提高植株抗病性、清除田间病残体等措施。药剂防治效果不好,主要原因是药剂拌种、种衣剂等措施在发病期药剂均失去效果,不能维持到发病期。
玉米根腐病在各地普遍发生,但严重程度不同。当玉米种后遇到降雨,造成土壤积水,则已发生根腐病。一般状况下,玉米根腐病发病率不高,不会造成严重的生产问题,但在特殊环境条件下也出现过死苗率高达80%的情况。
引起根腐病的病原菌种类很多,发病特点也不尽相同。主要有腐霉菌、丝核菌、镰刀菌等。腐霉菌Pythium spp、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串珠镰刀菌Fusariummoniliforme、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等。在根腐病发病严重地区应采用含杀菌剂的种衣剂或在播种前用种衣剂拌种,如百菌清、多菌灵、代森锰锌或甲霜灵锰锌、杀毒矾等。
然而,上述用于防治玉米的玉米纹枯病、玉米茎腐病、玉米根腐病等土传病害的方法均存在防治效果一般或者污染、副作用较严重等问题,因此还需对防治玉米土传病害的方法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玉米土传病害的复配菌剂的制备方法,旨在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治玉米土传病害的复配菌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将枯草芽孢杆菌进行活化培养,得到枯草芽孢杆菌母液;
将枯草芽孢杆菌母液置于枯草芽孢杆菌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扩大培养,得到枯草芽孢杆菌菌液;
将棘孢木霉菌进行活化培养,得到棘孢木霉菌母液;
将棘孢木霉菌母液置于棘孢木霉菌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扩大培养,得到棘孢木霉菌菌液;
将枯草芽孢杆菌菌液和棘孢木霉菌菌液进行混合,得到所述复配菌剂。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枯草芽孢杆菌母液的质量为枯草芽孢杆菌液体培养基质量的3%~5%。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棘孢木霉菌母液的质量为棘孢木霉菌液体培养基质量的3%~5%。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步骤中,枯草芽孢杆菌母液的扩大培养的温度为36~38℃。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步骤中,棘孢木霉菌母液的扩大培养的温度为24~26℃。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方案,每升所述枯草芽孢杆菌液体培养基包括以下组分:酵母提取液4~6g、蛋白胨8~12g、氯化钠8~12g、葡萄糖15~25g。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方案,每升所述棘孢木霉菌液体培养基包括以下组分:NaNO3 1~3g、KH2PO4 0.5~1.5g、MgSO4 0.3~0.8g、KCl 0.3~0.8g、F eSO4 0.005~0.015g、葡萄糖15~25g、蛋白胨8~12g、氯化钠8~12g。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枯草芽孢杆菌菌液中枯草芽孢杆菌的数量为1.5~2.5亿个/mL;所述棘孢木霉菌菌液中棘孢木霉菌的数量为1.5~2.5亿个/mL;所述复配菌剂中,枯草芽孢杆菌菌液与棘孢木霉菌菌液的体积比为(4~6):(4~6)。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复配菌剂。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复配菌剂在防治玉米纹枯病、和/或玉米茎腐病、和/或玉米根腐病中的应用。
在本发明中,枯草芽孢杆菌对人畜低毒,能够抑制土壤中病原菌的繁殖和对植物根部的侵袭,减少植物土传病害,预防多种病害的爆发。分解土壤中有机物质,提高肥效。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改良土壤。枯草芽孢杆菌是通过活菌体和代谢产物作用于植物病原菌,达到防病效果。
棘孢木霉菌是通过和病原菌营养竞争杀灭病原菌。使用后,可迅速消耗侵染位点附近的营养物质,致使病菌停止生长和侵染,再通过几丁质酶和葡聚糖酶消融病原菌细胞壁。另外,棘孢木霉菌对土传病害病原菌具有拮抗活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治玉米土传病害的复配菌剂的制备方法,其制得的复配菌剂包含枯草芽孢杆菌和棘孢木霉菌,其对玉米根腐病、玉米茎腐病和玉米纹枯病均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可用于玉米土传病害的生物防治。另外,该复配菌剂具有防病增产效果,适合工业化生产,产品使用简单,无污染、无副作用,具有生物农药对人畜安全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治玉米土传病害的复配菌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在37℃的温度下,将保藏中的枯草芽孢杆菌置于斜面培养基上进行活化培养24h后,再置于120r/min、37℃的环境中进行摇床培养24h,得到枯草芽孢杆菌母液。其中,枯草芽孢杆菌所采用的斜面培养基包括以下组分: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蒸馏水1000mL。另外,枯草芽孢杆菌从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获取,其编号为19374。
S2、对种子罐进行高温蒸汽消毒,待冷却后在种子罐中加入枯草芽孢杆菌液体培养基和上述枯草芽孢杆菌母液,并置于36℃、有氧的环境下进行扩大培养,得到含有1.5亿个/mL枯草芽孢杆菌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液。其中,枯草芽孢杆菌母液的质量为枯草芽孢杆菌液体培养基质量的3%。每升枯草芽孢杆菌液体培养基包括酵母提取液4g、蛋白胨8g、氯化钠4g、葡萄糖15g,其pH为7.0。
S3、在25℃的温度下,将保藏中的棘孢木霉菌置于斜面培养基上进行活化培养24h后,再置于120r/min、25℃的环境中进行摇床培养24h,得到棘孢木霉菌母液。其中,棘孢木霉菌来源于俄罗斯远东地区圣彼得堡俄罗斯农科院全俄植保所196608,由季托娃.尤利娅(俄罗斯全俄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提供。另外,棘孢木霉菌所采用的斜面培养基包括以下组分:蛋白胨10g,酵母提取物5g,氯化钠5g,蒸馏水1000mL。
S4、对另一种子罐进行高温蒸汽消毒,待冷却后在种子罐中加入棘孢木霉菌液体培养基和上述棘孢木霉菌母液,并置于24℃、有氧的环境下进行扩大培养,得到含有1.5亿个/mL棘孢木霉菌的棘孢木霉菌菌液。其中,棘孢木霉菌的质量为棘孢木霉菌液体培养基质量的3%。每升棘孢木霉菌液体培养基包括NaNO3 1g、KH2PO4 0.5g、MgSO4 0.3g、KCl 0.3g、FeSO4 0.005g、葡萄糖15g、蛋白胨8g、氯化钠8g,其pH为7.0。
S5、将上述得到的枯草芽孢杆菌母液和棘孢木霉菌菌液按照4:6的体积比进行混合,即可得到用于防治玉米土传病害的复配菌剂。
实施例2
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治玉米土传病害的复配菌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在37℃的温度下,将保藏中的枯草芽孢杆菌置于斜面培养基上进行活化培养24h后,再置于150r/min、37℃的环境中进行摇床培养24h,得到枯草芽孢杆菌母液。其中,枯草芽孢杆菌所采用的斜面培养基包括以下组分: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蒸馏水1000mL。
S2、对种子罐进行高温蒸汽消毒,待冷却后在种子罐中加入枯草芽孢杆菌液体培养基和上述枯草芽孢杆菌母液,并置于38℃、有氧的环境下进行扩大培养,得到含有2.5亿个/mL枯草芽孢杆菌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液。其中,枯草芽孢杆菌母液的质量为枯草芽孢杆菌液体培养基质量的5%。每升枯草芽孢杆菌液体培养基包括酵母提取液6g、蛋白胨12g、氯化钠6g、葡萄糖25g,其pH为7.0。
S3、在25℃的温度下,将保藏中的棘孢木霉菌置于斜面培养基上进行活化培养24h后,再置于150r/min、25℃的环境中进行摇床培养24h,得到棘孢木霉菌母液。其中,棘孢木霉菌由季托娃.尤利娅(俄罗斯全俄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提供。另外,棘孢木霉菌所采用的斜面培养基包括以下组分:蛋白胨10g,酵母提取物5g,氯化钠5g,蒸馏水1000mL。
S4、对另一种子罐进行高温蒸汽消毒,待冷却后在种子罐中加入棘孢木霉菌液体培养基和上述棘孢木霉菌母液,并置于26℃、有氧的环境下进行扩大培养,得到含有2.5亿个/mL棘孢木霉菌的棘孢木霉菌菌液。其中,棘孢木霉菌的质量为棘孢木霉菌液体培养基质量的5%。每升棘孢木霉菌液体培养基包括NaNO3 3g、KH2PO4 1.5g、MgSO4 0.8g、KCl 0.8g、FeSO4 0.015g、葡萄糖25g、蛋白胨12g、氯化钠12g,其pH为7.0。
S5、将上述得到的枯草芽孢杆菌母液和棘孢木霉菌菌液按照6:4的体积比进行混合,即可得到用于防治玉米土传病害的复配菌剂。
实施例3
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治玉米土传病害的复配菌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在37℃的温度下,将保藏中的枯草芽孢杆菌置于斜面培养基上进行活化培养24h后,再置于130r/min、37℃的环境中进行摇床培养24h,得到枯草芽孢杆菌母液。其中,枯草芽孢杆菌所采用的斜面培养基包括以下组分: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蒸馏水1000mL。
S2、对种子罐进行高温蒸汽消毒,待冷却后在种子罐中加入枯草芽孢杆菌液体培养基和上述枯草芽孢杆菌母液,并置于37℃、有氧的环境下进行扩大培养,得到含有2亿个/mL枯草芽孢杆菌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液。其中,枯草芽孢杆菌母液的质量为枯草芽孢杆菌液体培养基质量的4%。每升枯草芽孢杆菌液体培养基包括酵母提取液5g、蛋白胨10g、氯化钠5g、葡萄糖20g,其pH为7.0。
S3、在25℃的温度下,将保藏中的棘孢木霉菌置于斜面培养基上进行活化培养24h后,再置于130r/min、25℃的环境中进行摇床培养24h,得到棘孢木霉菌母液。其中,棘孢木霉菌由季托娃.尤利娅(俄罗斯全俄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提供。另外,棘孢木霉菌所采用的斜面培养基包括以下组分:蛋白胨10g,酵母提取物5g,氯化钠5g,蒸馏水1000mL。
S4、对另一种子罐进行高温蒸汽消毒,待冷却后在种子罐中加入棘孢木霉菌液体培养基和上述棘孢木霉菌母液,并置于25℃、有氧的环境下进行扩大培养,得到含有2亿个/mL棘孢木霉菌的棘孢木霉菌菌液。其中,棘孢木霉菌的质量为棘孢木霉菌液体培养基质量的4%。每升棘孢木霉菌液体培养基包括NaNO3 2g、KH2PO4 1g、MgSO4 0.5g、KCl 0.5g、FeSO40.01g、葡萄糖20g、蛋白胨10g、氯化钠10g,其pH为7.0。
S5、将上述得到的枯草芽孢杆菌母液和棘孢木霉菌菌液按照4.5:5.5的体积比进行混合,即可得到用于防治玉米土传病害的复配菌剂。
实施例4
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治玉米土传病害的复配菌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在37℃的温度下,将保藏中的枯草芽孢杆菌置于斜面培养基上进行活化培养24h后,再置于130r/min、37℃的环境中进行摇床培养24h,得到枯草芽孢杆菌母液。其中,枯草芽孢杆菌所采用的斜面培养基包括以下组分: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蒸馏水1000mL。
S2、对种子罐进行高温蒸汽消毒,待冷却后在种子罐中加入枯草芽孢杆菌液体培养基和上述枯草芽孢杆菌母液,并置于37℃、有氧的环境下进行扩大培养,得到含有2亿个/mL枯草芽孢杆菌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液。其中,枯草芽孢杆菌母液的质量为枯草芽孢杆菌液体培养基质量的4%。每升枯草芽孢杆菌液体培养基包括酵母提取液5g、蛋白胨10g、氯化钠5g、葡萄糖20g,其pH为7.0。
S3、在25℃的温度下,将保藏中的棘孢木霉菌置于斜面培养基上进行活化培养24h后,再置于130r/min、25℃的环境中进行摇床培养24h,得到棘孢木霉菌母液。其中,棘孢木霉菌由季托娃.尤利娅(俄罗斯全俄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提供。另外,棘孢木霉菌所采用的斜面培养基包括以下组分:蛋白胨10g,酵母提取物5g,氯化钠5g,蒸馏水1000mL。
S4、对另一种子罐进行高温蒸汽消毒,待冷却后在种子罐中加入棘孢木霉菌液体培养基和上述棘孢木霉菌母液,并置于25℃、有氧的环境下进行扩大培养,得到含有2亿个/mL棘孢木霉菌的棘孢木霉菌菌液。其中,棘孢木霉菌的质量为棘孢木霉菌液体培养基质量的4%。每升棘孢木霉菌液体培养基包括NaNO3 2g、KH2PO4 1g、MgSO4 0.5g、KCl 0.5g、FeSO40.01g、葡萄糖20g、蛋白胨10g、氯化钠10g,其pH为7.0。
S5、将上述得到的枯草芽孢杆菌母液和棘孢木霉菌菌液按照5.5:4.5的体积比进行混合,即可得到用于防治玉米土传病害的复配菌剂。
实施例5
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治玉米土传病害的复配菌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在37℃的温度下,将保藏中的枯草芽孢杆菌置于斜面培养基上进行活化培养24h后,再置于130r/min、37℃的环境中进行摇床培养24h,得到枯草芽孢杆菌母液。其中,枯草芽孢杆菌所采用的斜面培养基包括以下组分: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蒸馏水1000mL。
S2、对种子罐进行高温蒸汽消毒,待冷却后在种子罐中加入枯草芽孢杆菌液体培养基和上述枯草芽孢杆菌母液,并置于37℃、有氧的环境下进行扩大培养,得到含有2亿个/mL枯草芽孢杆菌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液。其中,枯草芽孢杆菌母液的质量为枯草芽孢杆菌液体培养基质量的4%。每升枯草芽孢杆菌液体培养基包括酵母提取液5g、蛋白胨10g、氯化钠5g、葡萄糖20g,其pH为7.0。
S3、在25℃的温度下,将保藏中的棘孢木霉菌置于斜面培养基上进行活化培养24h后,再置于130r/min、25℃的环境中进行摇床培养24h,得到棘孢木霉菌母液。其中,棘孢木霉菌由季托娃.尤利娅(俄罗斯全俄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提供。另外,棘孢木霉菌所采用的斜面培养基包括以下组分:蛋白胨10g,酵母提取物5g,氯化钠5g,蒸馏水1000mL。
S4、对另一种子罐进行高温蒸汽消毒,待冷却后在种子罐中加入棘孢木霉菌液体培养基和上述棘孢木霉菌母液,并置于25℃、有氧的环境下进行扩大培养,得到含有2亿个/mL棘孢木霉菌的棘孢木霉菌菌液。其中,棘孢木霉菌的质量为棘孢木霉菌液体培养基质量的4%。每升棘孢木霉菌液体培养基包括NaNO3 2g、KH2PO4 1g、MgSO4 0.5g、KCl 0.5g、FeSO40.01g、葡萄糖20g、蛋白胨10g、氯化钠10g,其pH为7.0。
S5、将上述得到的枯草芽孢杆菌母液和棘孢木霉菌菌液按照5:5的体积比进行混合,即可得到用于防治玉米土传病害的复配菌剂。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实施例制得的复配菌剂的使用方法如下:拌种、灌根、液面喷洒对玉米纹枯病、玉米茎腐病、玉米根腐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玉米纹枯病一般采用玉米生长后期玉米根部喷洒复配菌剂或膜下滴灌条件下采用在玉米生长后期滴灌复配菌剂。玉米茎腐病采用拌种、玉米生长后期滴灌复配菌剂。玉米根腐病采用拌种或播种后滴灌复配菌剂。
实验例:
一、在实验室进行的上述实施例5制得的复配菌剂、单独的枯草芽孢杆菌和单独的棘孢木霉菌对几种病原菌的抑制试验,其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其试验方法如下:
枯草芽孢杆菌和棘孢木霉菌对病原菌的平板对峙试验采用PDA培养基。将直径为7mm的病原菌菌块放于PDA平板中央,两边对称接上试验菌株,倒置放入28℃恒温箱中培养,测量菌落直径。
表1
Figure BDA0002715990350000111
表1中,抑制率=[(对照菌落直径-处理菌落直径)/对照菌落直径]X100%。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对病原菌立枯丝核菌、禾谷丝核菌、禾谷镰刀菌、腐霉菌的抑制率为72.9%、60.5%、73.2%和39.6%;棘孢木霉菌对病原菌的抑制率依次为71.1%、53.3%、65.4%、30.7%;而实施例5通过将枯草芽孢杆菌和棘孢木霉菌进行混合后进行的对峙抑制率均高于菌种单一时的培养,由此可以得出混合后的菌种对病原菌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二、在吉林省乾安县赞字乡父字村进行的玉米茎腐病防治试验。
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位于乾安县赞字乡父字村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试验基地,土壤为淡黑钙土,肥力中等,地势平坦。前茬为玉米,重茬种植。
2、供试品种:白单9,感玉米茎腐病品种。
3、试验设计:试验设3个处理,处理1,不施任何农药,只喷清水。处理2,用实施例5制得的复配菌剂处理种子,按种子重量的2%拌种。处理3,用每克2亿枯草芽孢杆菌和棘孢木霉菌混合液处理种子,然后,在玉米生长中后期采用灌根处理,在膜下滴灌条件下可以采取滴灌菌液,用量为每公顷3公斤。
4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处理 发病率% 防治效果% 病情指数 防治效果% 亩产(公斤) 增产%
处理1 22.5 - 18.6 - 602.6 -
处理2 10.5 53.33 8.9 52.15 672.4 11.58
处理3 6.8 69.77 5.8 68.81 698.8 15.96
从表2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复配菌剂对玉米茎腐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拌种防治效果达52.15%,增产11.58%。拌种后灌根或滴灌菌液,防治效果达69.77%,增产15.96%。
三、在吉林省公主岭市朝阳坡镇大房身村进行的玉米根腐病防治试验。
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位于公主岭市朝阳坡镇大房身村农户,土壤为黑钙土,肥力中等偏上,地势平坦。前茬为玉米,重茬种植。
2、供试品种:四密25。
3、试验设计:试验设3个处理,处理1,不施任何农药,只喷清水。处理2,用实施例5制得的复配菌剂处理种子,按种子重量的2%拌种。处理3,用实施例5制得的复配菌剂处理种子,然后,在玉米出苗后采用灌根处理,用量为每公顷3公斤。
4、试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处理 发病率(%) 防治效果(%) 亩产(公斤) 增产%
处理1 5.8 - 672.9 -
处理2 2.3 60.34 732.4 8.84
处理3 1.6 72.41 748.8 11.27
从表3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复配菌剂对玉米根腐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拌种防治效果达60.34%,增产8.84%。拌种后灌根,防治效果达72.41%,增产11.27%。
四、在吉林省乾安县赞字乡父字村进行的玉米纹枯病防治试验。
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位于乾安县赞字乡父字村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试验基地,土壤为淡黑钙土,肥力中等,地势平坦。前茬为玉米,重茬种植。
2、供试品种:白单9,感玉米纹枯病品种。
3、试验设计:试验设3个处理,处理1,不施任何农药,只喷清水。处理2,用实施例5制得的复配菌剂处理种子,按种子重量的2%拌种。处理3,用实施例5制得的复配菌剂处理种子,然后,在玉米生长中后期采用在根部进行喷雾处理,用量为每公顷3公斤。
4、试验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处理 发病率% 防治效果% 亩产(公斤) 增产%
处理1 76.5 - 613.6 -
处理2 23.5 69.28 673.9 9.82
处理3 18.6 75.68 695.4 13.33
从表4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复配菌剂对玉米纹枯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拌种防治效果达69.28%,增产9.82%。拌种后根部喷雾,防治效果达75.68%,增产13.33%。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防治玉米土传病害的复配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枯草芽孢杆菌进行活化培养,得到枯草芽孢杆菌母液;
将枯草芽孢杆菌母液置于枯草芽孢杆菌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扩大培养,得到枯草芽孢杆菌菌液;
将棘孢木霉菌进行活化培养,得到棘孢木霉菌母液;
将棘孢木霉菌菌液置于棘孢木霉菌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扩大培养,得到棘孢木霉菌菌液;
将枯草芽孢杆菌菌液和棘孢木霉菌菌液进行混合,得到所述复配菌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玉米土传病害的复配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枯草芽孢杆菌母液的质量为枯草芽孢杆菌液体培养基质量的3%~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玉米土传病害的复配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棘孢木霉菌母液的质量为棘孢木霉菌液体培养基质量的3%~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玉米土传病害的复配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中,枯草芽孢杆菌母液的扩大培养的温度为36~3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玉米土传病害的复配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中,棘孢木霉菌母液的扩大培养的温度为24~2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玉米土传病害的复配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每升所述枯草芽孢杆菌液体培养基包括以下组分:酵母提取液4~6g、蛋白胨8~12g、氯化钠8~12g、葡萄糖15~25g。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玉米土传病害的复配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每升所述棘孢木霉菌液体培养基包括以下组分:NaNO31~3g、KH2P O40.5~1.5g、MgSO40.3~0.8g、KCl 0.3~0.8g、FeSO40.005~0.015g、葡萄糖15~25g、蛋白胨8~12g、氯化钠8~12g。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玉米土传病害的复配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枯草芽孢杆菌菌液中枯草芽孢杆菌的数量为1.5~2.5亿个/mL;所述棘孢木霉菌菌液中棘孢木霉菌的数量为1.5~2.5亿个/mL;所述复配菌剂中,枯草芽孢杆菌菌液与棘孢木霉菌菌液的体积比为(4~6):(4~6)。
9.一种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复配菌剂。
10.一种如权利要求9中所述复配菌剂在防治玉米纹枯病、和/或玉米茎腐病、和/或玉米根腐病中的应用。
CN202011073524.5A 2020-10-09 2020-10-09 一种防治玉米土传病害的复配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ending CN11214368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73524.5A CN112143684A (zh) 2020-10-09 2020-10-09 一种防治玉米土传病害的复配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73524.5A CN112143684A (zh) 2020-10-09 2020-10-09 一种防治玉米土传病害的复配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43684A true CN112143684A (zh) 2020-12-29

Family

ID=739527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73524.5A Pending CN112143684A (zh) 2020-10-09 2020-10-09 一种防治玉米土传病害的复配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43684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48924A (zh) * 2021-07-09 2021-09-07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防治玉米青枯病的方法
CN114107096A (zh) * 2021-11-10 2022-03-01 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 玉米种植地生物法改善连作障碍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7511749A (zh) * 2023-10-31 2024-02-06 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中国烟草总公司青州烟草研究所) 一种棘孢木霉HG1与枯草芽孢杆菌Tpb55的固态发酵方法及其应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301030A1 (en) * 2009-01-27 2011-12-08 Lesaffre Et Compagnie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s with phytosanitary capabilities
CN106472571A (zh) * 2016-09-22 2017-03-08 黑龙江八农垦大学 一种含腐植酸铵的根部型生物菌剂及其使用方法
CN108911863A (zh) * 2018-08-16 2018-11-30 河南科技大学 具有防控土传病害功能的烟田微生态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57771A (zh) * 2020-05-12 2020-07-03 海南大学 一种防治土传病害的生防菌制剂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301030A1 (en) * 2009-01-27 2011-12-08 Lesaffre Et Compagnie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s with phytosanitary capabilities
CN102333857A (zh) * 2009-01-27 2012-01-25 乐斯福公司 具有控制植物病害能力的酿酒酵母菌株
CN106472571A (zh) * 2016-09-22 2017-03-08 黑龙江八农垦大学 一种含腐植酸铵的根部型生物菌剂及其使用方法
CN108911863A (zh) * 2018-08-16 2018-11-30 河南科技大学 具有防控土传病害功能的烟田微生态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57771A (zh) * 2020-05-12 2020-07-03 海南大学 一种防治土传病害的生防菌制剂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吕英华: "《无公害果树施肥技术》", 31 January 2003, 中国农业出版社 *
邱小燕等: "枯草芽孢杆菌的定殖能力及对玉米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48924A (zh) * 2021-07-09 2021-09-07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防治玉米青枯病的方法
CN114107096A (zh) * 2021-11-10 2022-03-01 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 玉米种植地生物法改善连作障碍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7511749A (zh) * 2023-10-31 2024-02-06 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中国烟草总公司青州烟草研究所) 一种棘孢木霉HG1与枯草芽孢杆菌Tpb55的固态发酵方法及其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93897B (zh) 用丛枝菌根真菌和有机肥促进甜高粱在盐碱地生长的方法
CN112143684A (zh) 一种防治玉米土传病害的复配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575994B (zh) 促生型木霉与芽孢杆菌复合可湿性粉剂的制备与应用
CN111394281B (zh) 一种贝莱斯芽孢杆菌bv03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085793B (zh) 一种防治植物真菌病害的皮氏类芽孢杆菌菌剂的生产方法及其应用
CN112481159B (zh) 一种微生物菌剂及其应用
CN101671641A (zh) 防治温室蔬菜根结线虫病和水稻纹枯病的生防菌株at31
CN103300069A (zh) 生物杀菌剂组合物及其在枯萎病上的应用
CN109554319A (zh) 一种芽孢杆菌菌株及其应用
CN104130068A (zh) 一种复合型多功能生物叶面肥
CN106007824B (zh) 一种复合菌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559719B (zh) 一种液体微生物菌肥
CN105130671A (zh) 预防西、甜瓜土传病害的新型多抗复合微生物肥制备及应用方法
CN111978129A (zh) 氨基酸水溶肥
CN114605203A (zh) 一种复合微生物菌肥及其应用
CN112521231A (zh) 一种土壤改良菌肥
CN112574906B (zh) 一种防治棚室番茄重茬常见病害的菌株及其复合微生物菌剂
CN112725213B (zh) 一种节杆菌及其作为腐熟蔬菜秸秆的腐熟剂的应用
CN110713954B (zh) 一种复合芽孢杆菌菌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481161A (zh) 一种促进小麦生长的微生物菌剂及其小麦育种的方法
CN116918832A (zh) 一种复合生防菌剂、制备方法、应用与应用方法
CN114258750B (zh) 一种草莓连作障碍土壤的改良方法
CN102925394A (zh) 一种防病促生长植物内生枯草芽孢杆菌
CN110574644A (zh) 一种水果玉米的绿色种植方法
RU2764789C1 (ru) Способ биологической защиты в технологии возделывания картофеля на светло-каштановых почвах Нижнего Поволжь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22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