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40756A - 便携式防盗印章筒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防盗印章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40756A
CN112140756A CN202010832410.8A CN202010832410A CN112140756A CN 112140756 A CN112140756 A CN 112140756A CN 202010832410 A CN202010832410 A CN 202010832410A CN 112140756 A CN112140756 A CN 1121407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
cylinder
preset
stamp
seal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3241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40756B (zh
Inventor
李云帆
杨永洲
崔峥征
朱颖刚
成刚
尤自强
蒋联冲
王晓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Infotech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Infotech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Infotech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Infotech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3241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40756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407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407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407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407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KSTAMPS; STAMPING OR NUMBERING APPARATUS OR DEVICES
    • B41K1/00Portable hand-operated devices without means for supporting or locating the articles to be stamped, i.e. hand stamps; Inking devices or othe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41K1/36Detai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KSTAMPS; STAMPING OR NUMBERING APPARATUS OR DEVICES
    • B41K1/00Portable hand-operated devices without means for supporting or locating the articles to be stamped, i.e. hand stamps; Inking devices or othe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41K1/36Details
    • B41K1/58Stands or other means for keeping hand stamps or the like within easy reach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309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operated with bidirectional data transmission between data carrier and lock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571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operated by interacting with a central uni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Burglar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防盗印章筒,包括定位筒、锁定筒、连接筒和储章盒。本发明在储章盒内设置RFID天线,当盖章区域附近存在能够反射RFID信号的RFID反射板时,RFID天线向RFID反射板发射RFID信号,RFID反射板对RFID信号进行反射,当RFID天线接收反射信号时,中控单元会根据反射信号的种类向锁定筒发送解锁/锁定信号以完成锁定筒对连接筒的解锁/锁定,能够有效限制了所述印章筒的使用范围,并显著提高了所述印章筒的使用效率。

Description

便携式防盗印章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回墨印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防盗印章筒。
背景技术
回墨印章,又名翻转印章,其印面隐藏在回墨印章中,在外力作用下时,翻转印面,进行盖章操作,通常包括外壳、印章和印台,外壳大多是圆筒状或方状的塑料外壳,外壳内设有印台和支架轨道,印章安装在支架轨道上,且印章印面与印台抵触,同时印章可以在外力作用下,透过壳内既定的支架轨道自动翻转印面,将印面盖在纸上,操作简便快捷,经久耐用。但是,现有的回墨印章仅具有简单的物理特性,回墨印章一旦拿出保险柜后,就无法得到控制,什么时候盖章、盖了几次、盖到什么地方等等都无法得知,由此造成假证明、冒用公章等现象的泛滥,给各个人及单位带来了诸多不便以及经济损失。另外,印章因工作所需,经常携带外出盖章,外出过程中容易因人为疏忽,造成印章的遗忘或丢失。
由于回墨印章更多应用于非重要印章的场合(比如公章),所以往往疏于管理,又因为需要使用的场景很多,可以接触到印章的人可能很多,还是具有一定的法律风险。
现有技术中,采用物联网等智能技术实现的智能印章,更多考虑或者设计的对象一般是类似公章等需要重点管理的印章类型,普通的回墨印章没有过多考虑。而回墨印章的管理与其他印章一样,只要是印章,都应该在加强管理,但如果加强管理,比如放入保险箱等,会给使用者带来很多不便。
所以,在现有技术中,回墨印章管理的强度、使用的便利性是相互冲突的,现有技术中无法对回墨印章的便携性和安全性进行平衡,导致现有的回墨印章使用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式防盗印章筒,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无法对回墨印章的便携性和安全性进行平衡导致的使用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式防盗印章筒,包括:
定位筒,其设置在所述印章筒最外层,用以保护印章筒内部部件并在使用所述印章筒进行盖章时对盖章位置进行预先定位;
锁定筒,其设置在所述定位筒内,用以锁定印章筒;所述锁定筒包括锁定上筒和锁定下筒,其中,锁定上筒内装载有中控单元和锁定机构,中控单元在接收到指定的频率信号时解除锁定机构对连接筒的锁定;所述锁定下筒通过装载印章筒以在所述锁定上筒解除对连接筒的锁定时使连接筒相对于锁定下筒沿指定路径移动;在锁定筒上端面设有显示屏,用以显示章筒剩余电量、剩余有效盖章次数以及单次盖章时的ID二维码;
连接筒,其设置在所述锁定筒内,用以装载印章;所述连接筒上设有吊柱,吊柱贯穿所述锁定下筒上壁并与所述锁定机构相连,锁定机构通过锁定吊柱以将印章筒固定在指定位置;
储章盒,其与所述连接筒活动连接,在储章盒两侧壁分别固定设置回墨耳,各回墨耳分别与所述锁定下筒内壁之间设有转轴,转轴贯穿所述连接筒转动连接,当所述锁定筒解除对连接筒的锁定且印章筒相对于锁定筒移动时,储章盒与定位筒配合以将储章盒内印章翻转至用印位置;在储章盒远离印章章面一侧的外壁上设有与所述中控单元相连的RFID天线,用以向印章筒收纳装置中的RFID反射板发射RFID信号并接收RFID反射板转换和反射的指定信号;
当所述RFID天线向所述RFID反射板发射RFID信号时,RFID反射板对RFID信号进行反射,当RFID天线接收反射信号时,RFID天线对反射信号的种类进行识别:
当反射信号与预设反射信号种类相同时,所述中控单元向所述锁定筒发送解锁信号,锁定筒解除对所述连接筒的锁定,通过将按压锁定筒以使所述印章筒在指定位置完成盖章;
当反射信号与预设反射信号种类不同时,所述中控单元向所述锁定筒发送锁定信号,锁定筒不解除对所述连接筒的锁定,无法进行盖章。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筒相对侧内壁分别设有线路呈弧形的回墨轨道,各所述转轴分别穿过对应的回墨轨道以贯穿所述连接筒;在回墨轨道起点和终点连线的中点处设有定位柱。
进一步地,所述回墨耳为U型结构,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所述回墨耳U型的底端转动连接,所述定位柱设置在所述回墨耳开口内并能够在开口内移动;当所述转轴沿所述回墨轨道移动时,所述定位柱在所述回墨耳的开口内移动,当所述转轴在所述回墨轨道内进行弧线运动时,转轴相对于所述定位柱旋转移动并带动回墨耳以定位柱为圆心进行旋转从而完成对所述储章盒沿转轴翻转。
进一步地,在所述连接筒相对侧的侧壁开设有竖直的连通孔,在定位筒相对侧内壁上设有固定台,各固定台穿过对应的连通孔并与所述连接筒上端固定连接以使所述定位筒与所述连接筒相对固定;在使用所述印章筒盖章时,将所述定位筒放置在纸面的预设盖章位置,按压所述锁定筒,锁定筒带动所述储章盒相对定位筒竖直向下移动,此时储章盒相对连接筒竖直向上移动,所述回墨耳分别与所述回墨轨道和所述定位柱配合以将储章盒翻转至预设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筒和所述锁定下筒上均设有弹簧槽,在两弹簧槽之间设有复位弹簧;在按压所述锁定筒时,锁定筒与所述连接筒对复位弹簧进行挤压,复位弹簧受力压缩,当盖章完成时,停止对锁定筒的按压,此时复位弹簧分别对锁定筒和连接筒施加推力以使所述吊柱复位至指定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单元包括单片机和电源,所述中控单元包括单片机和电源,所述单片机用以根据接收到的信息控制所述锁定机构锁定/解除所述吊柱以及控制所述RFID天线;所述单片机中还设有4G通信模块和4G定位芯片,用以分别控制所述章筒进行4G通信以及记录所述印章筒与印章筒收纳装置的距离;所述电源分别与所述单片机和所述锁定机构相连,用以分别为单片机和锁定机构提供电源;在使用所述章筒时,所述显示屏会显示章筒的信号、与所述印章收纳装置的连接情况和定位经纬度。
进一步地,所述锁定机构包括直流电机和锁舌;所述吊柱上端开设有锁孔;当所述连接筒位于初始位置时,所述锁舌贯穿所述锁孔以将所述连接筒锁定在初始位置;当所述单片机对锁定机构发送解锁指令时,所述直流电机控制锁舌转动以脱离所述锁孔从而解除对所述连接筒的锁定。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筒外壁设有连接架,在所述连接架端部设有与所述电源相连的摄像头,用以记录盖章过程以及拍摄盖章前后的文件内容;当所述锁定机构解除锁定时,摄像头启动以开始拍摄视频,在进行单次盖章前,摄像头拍摄文件盖章前的内容,在单次盖章完成时,摄像头拍摄文件盖章后的内容以留存归档。
进一步地,所述印章筒收纳装置中设有预设印章筒编号矩阵B0、预设印章种类矩阵R0和预设运行时间矩阵组T0;对于所述预设印章筒编号矩阵B0,B0(B1,B2,B3...Bi),其中,B1为第一预设印章筒编号,B2为第二预设印章筒编号,B3为第三预设印章筒编号,Bi为第i预设印章筒编号;对于预设印章种类矩阵R0,R0(R1,R2,R3...Rj),其中,R1为第一预设印章种类,R2为第二预设印章种类,R3为第三预设印章种类,Rj为第j预设印章种类;对于预设运行时间矩阵组T0,T0(T1,T2,T3...Ti),其中,T1为第一编号印章筒预设运行时间矩阵,T2为第二编号印章筒预设运行时间矩阵,T3为第三编号印章筒预设运行时间矩阵,Ti为第i编号印章筒预设运行时间矩阵;
对于第i编号印章筒预设运行时间矩阵Ti,Ti(Ti1,Ti2,Ti3,Tij),其中,Ti1为第i编号印章筒第一种类印章预设运行时间,Ti2为第i编号印章筒第二种类印章预设运行时间,Ti3为第i编号印章筒第三种类印章预设运行时间,Tij为第i编号印章筒第j种类印章预设运行时间;
当使用者将指定种类印章装入至所述印章筒时,使用者会将印章种类输入至所述单片机;当使用者将所述印章筒固定在印章筒收纳装置并将所述充电孔与印章筒收纳装置相连时,印章筒收纳装置对所述印章筒的编号进行识别:
当所述印章筒的编号为第一预设印章筒编号B1时,印章筒收纳装置从第一编号印章筒预设运行时间矩阵T1中选取所述印章筒的预设运行时间;
当所述印章筒的编号为第二预设印章筒编号B2时,印章筒收纳装置从第二编号印章筒预设运行时间矩阵T2中选取所述印章筒的预设运行时间;
当所述印章筒的编号为第三预设印章筒编号B3时,印章筒收纳装置从第三编号印章筒预设运行时间矩阵T3中选取所述印章筒的预设运行时间;
当所述印章筒的编号为第i预设印章筒编号Bi时,印章筒收纳装置从第i编号印章筒预设运行时间矩阵Ti中选取所述印章筒的预设运行时间;
当印章筒收纳装置判定所述印章筒的编号为Bi时,印章筒收纳装置对所述单片机内预先输入的印章种类进行识别:
当所述印章的种类为R1时,印章筒收纳装置将Ti1设置为所述印章筒的预设运行时间;
当所述印章的种类为R2时,印章筒收纳装置将Ti2设置为所述印章筒的预设运行时间;
当所述印章的种类为R3时,印章筒收纳装置将Ti3设置为所述印章筒的预设运行时间;
当所述印章的种类为Rj时,印章筒收纳装置将Tij设置为所述印章筒的预设运行时间;
当印章筒收纳装置将Tij设置为所述印章筒的预设运行时间后且所述直流电机控制所述锁舌脱离所述锁孔时,所述计时器开始记录所述锁定机构的解锁时间T,当T=Tij时,单片机会控制所述锁舌转动至锁孔内以锁定所述连接筒。
进一步地,所述印章筒收纳装置中还设有预设使用距离矩阵组L0(L1,L2,L3...Li),其中,L1为第一编号印章筒预设使用距离矩阵,L2为第二编号印章筒预设使用距离矩阵,L3为第三编号印章筒预设使用距离矩阵,Li为第i编号印章筒预设使用距离矩阵;
对于第i编号印章筒预设使用距离矩阵Li,Li(Li1,Li2,Li3,Lij),其中,Li1为第i编号印章筒第一种类印章预设使用距离,Li2为第i编号印章筒第二种类印章预设使用距离,Li3为第i编号印章筒第三种类印章预设使用距离,Lij为第i编号印章筒第j种类印章预设使用距离;
当使用者将指定种类印章装入至所述印章筒时,使用者会将印章种类输入至所述单片机;当使用者将所述印章筒固定在印章筒收纳装置并将所述充电孔与印章筒收纳装置相连时,印章筒收纳装置对所述印章筒的编号进行识别:
当所述印章筒的编号为第一预设印章筒编号B1时,印章筒收纳装置从第一编号印章筒预设使用距离矩阵L1中选取所述印章筒的预设使用距离;
当所述印章筒的编号为第二预设印章筒编号B2时,印章筒收纳装置从第二编号印章筒预设使用距离矩阵L2中选取所述印章筒的预设使用距离;
当所述印章筒的编号为第三预设印章筒编号B3时,印章筒收纳装置从第三编号印章筒预设使用距离矩阵L3中选取所述印章筒的预设使用距离;
当所述印章筒的编号为第i预设印章筒编号Bi时,印章筒收纳装置从第i编号印章筒预设使用距离矩阵Li中选取所述印章筒的预设使用距离;
当印章筒收纳装置判定所述印章筒的编号为Bi时,印章筒收纳装置对所述单片机内预先输入的印章种类进行识别:
当所述印章的种类为R1时,印章筒收纳装置将Li1设置为所述印章筒的预设使用距离;
当所述印章的种类为R2时,印章筒收纳装置将Li2设置为所述印章筒的预设使用距离;
当所述印章的种类为R3时,印章筒收纳装置将Li3设置为所述印章筒的预设使用距离;
当所述印章的种类为Rj时,印章筒收纳装置将Lij设置为所述印章筒的预设使用距离;
当印章筒收纳装置将Lij设置为所述印章筒的预设使用距离且所述直流电机控制所述锁舌脱离所述锁孔时,所述单片机开始记录所述定位器与所述印章筒收纳装置之间的距离L,当L>Lij时,单片机会控制所述锁舌转动至锁孔内以锁定所述连接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在储章盒内设置RFID反射板,当盖章区域附近存在能够发射RFID信号的RFID天线时,RFID天线向RFID反射板发射RFID信号,RFID反射板对RFID信号进行反射,当RFID天线接收反射信号时,RFID天线会根据反射信号的种类向锁定筒发送解锁/锁定信号以完成锁定筒对连接筒的解锁/锁定,能够有效限制了所述印章筒的使用范围,并显著提高了所述印章筒的使用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所述连接筒相对侧内壁分别设有线路呈弧形的回墨轨道,在回墨轨道起点和终点连线的中点处设有定位柱,在储章盒两侧壁分别固定设置回墨耳,各回墨耳分别与所述锁定下筒内壁之间设有转轴,转轴贯穿所述连接筒转动连接所述回墨耳为U型结构,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所述回墨耳U型的底端转动连接,所述定位柱设置在所述回墨耳开口内并能够在开口内移动;当所述转轴沿所述回墨轨道移动时,所述定位柱在所述回墨耳的开口内移动,当所述转轴在所述回墨轨道内进行弧线运动时,转轴相对于所述定位柱旋转移动并带动回墨耳以定位柱为圆心进行旋转从而完成对所述储章盒沿转轴翻转;通过使用回墨耳、回墨轨道和定位柱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使所述储章盒沿转轴翻转,从而提高了所述印章筒的盖章效率。
进一步地,在所述连接筒相对侧的侧壁开设有竖直的连通孔,在定位筒相对侧内壁上设有固定台,各固定台穿过对应的连通孔并与所述连接筒上端固定连接以使所述定位筒与所述连接筒相对固定,通过将定位筒与连接筒固定连接,按压所述锁定筒以带动所述储章盒相对定位筒竖直向下移动并使储章盒相对连接筒竖直向上移动从而快速启动回墨耳、回墨轨道和定位柱之间的配合,进一步提高了所述印章筒的盖章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筒和所述锁定下筒上均设有弹簧槽,在两弹簧槽之间设有复位弹簧,当盖章完成时,停止对锁定筒的按压,此时复位弹簧分别对锁定筒和连接筒施加推力以使所述吊柱复位至指定位置,通过设置复位弹簧,能够在盖章完成后使所述连接筒快速复位以为下一次盖章做准备,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所述印章筒的盖章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单元包括单片机和电源,通过对印章筒设置独立电源,能够有效增加中控单元对印章筒内印章的保护时长,进一步提高了所述印章筒的盖章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单片机中还设有定位器,通过使用定位器以记录印章筒与印章筒收纳装置的距离,能够进一步限制所述印章筒的使用范围,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所述印章筒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所述锁定机构包括直流电机和锁舌,所述吊柱上端开设有锁孔,通过使用锁舌贯穿锁孔以将所述连接筒锁定在初始位置,能够快速且高效的完成对连接筒的锁定,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所述印章筒的使用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筒外壁设有连接架,在所述连接架端部设有充电孔,当所述印章筒设置在印章筒收纳装置的指定位置时,印章筒收纳装置通过充电孔对电源进行充电,通过使用外部电源对所述电源进行充电,能够进一步增加所述单片机的续航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印章筒的使用时长。
进一步地,所述印章筒收纳装置中设有预设印章筒编号矩阵B0(B1,B2,B3...Bi)、预设印章种类矩阵R0(R1,R2,R3...Rj)和预设运行时间矩阵组T0(T1,T2,T3...Ti),当使用者将指定种类印章装入至所述印章筒时,使用者会将印章种类输入至所述单片机;当使用者将所述印章筒固定在印章筒收纳装置并将所述充电孔与印章筒收纳装置相连时,印章筒收纳装置会根据印章筒的编号选取对应的预设运行时间矩阵并根据印章种类从预设运行时间矩阵中选取对应的运行时间,通过根据印章筒和印章种类的逐级筛选,能够有效根据印章筒的型号和印章的重要程度选取最合适的运行时间,从而有效提高所述印章筒的使用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印章筒收纳装置中还设有预设使用距离矩阵组L0(L1,L2,L3...Li);当使用者将指定种类印章装入至所述印章筒时,使用者会将印章种类输入至所述单片机;当使用者将所述印章筒固定在印章筒收纳装置并将所述充电孔与印章筒收纳装置相连时,印章筒收纳装置会根据印章筒的编号选取对应的预设使用距离矩阵并根据印章种类从预设使用距离矩阵中选取对应的使用距离,通过根据印章筒和印章种类的逐级筛选,能够有效根据印章筒的型号和印章的重要程度选取最合适的使用距离,从而进一步有效提高所述印章筒的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便携式防盗印章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便携式防盗印章筒沿与所述连接架平行方向的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便携式防盗印章筒沿与所述连接架垂直方向的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回墨轨道和回墨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其为本发明所述便携式防盗印章筒的结构示意图和所述便携式防盗印章筒沿与所述连接架平行方向的剖面图。本发明所述便携式防盗印章筒,包括:
定位筒1,其设置在所述印章筒最外层,用以保护印章筒内部部件并在使用所述印章筒进行盖章时对盖章位置进行预先定位;
锁定筒2,其设置在所述定位筒1内,用以锁定印章筒;所述锁定筒2包括锁定上筒21和锁定下筒22,其中,锁定上筒21内装载有中控单元211和锁定机构214,中控单元211在接收到指定的频率信号时解除锁定机构214对连接筒3的锁定;所述锁定下筒22通过装载印章筒以在所述锁定上筒21解除对连接筒3的锁定时使连接筒3相对于锁定下筒22沿指定路径移动;在锁定筒2上端面设有显示屏(图中未画出),用以显示章筒剩余电量、剩余有效盖章次数以及单次盖章时的ID二维码;
连接筒3,其设置在所述锁定筒2内,用以装载印章;所述连接筒3上设有吊柱31,吊柱31贯穿所述锁定下筒22上壁并与所述锁定机构214相连,锁定机构214通过锁定吊柱31以将印章筒固定在指定位置;
储章盒4,其与所述连接筒3活动连接,用以储存印章(图中未画出)。在储章盒4远离印章章面一侧的外壁上设有与所述中控单元211相连的RFID天线(图中未画出),用以向印章筒收纳装置中的RFID反射板发射RFID信号并接收RFID反射板转换和反射的指定信号;
当所述RFID天线向所述RFID反射板发射RFID信号时,RFID反射板对RFID信号进行反射,当RFID天线接收反射信号时,RFID天线对反射信号的种类进行识别:
当反射信号与预设反射信号种类相同时,所述中控单元211向所述锁定筒2发送解锁信号以解除对所述连接筒3的锁定,通过将按压锁定筒2以使所述印章筒在指定位置完成盖章;
当反射信号与预设反射信号种类不同时,所述中控单元211向所述锁定筒2发送锁定信号,所述锁定筒2不解除对所述连接筒3的锁定,无法进行盖章。
具体而言,在所述定位筒1外壁上还设有与所述中控单元211相连的指纹检测器(图中未画出)。在使用所述印章筒时,需将手指按压在所述指纹检测器表面以进行指纹认证,当所述中控单元211判定所述指纹检测器检测到的指纹具备盖章权限且RFID天线接收到指定的反射信号时,所述中控单元211向所述锁定筒2发送解锁信号以解除对所述连接筒3的锁定。
请参阅图2所示,本发明所述中控单元211包括单片机212和电源213,所述单片机212用以根据接收到的信息控制所述锁定机构214锁定/解除所述吊柱31以及控制所述RFID天线;所述单片机212中还设有4G通信模块(图中未画出)和4G定位芯片(图中未画出),用以分别控制所述章筒进行4G通信以及记录所述印章筒与印章筒收纳装置的距离;所述电源213分别与所述单片机212和所述锁定机构214相连,用以分别为单片机212和锁定机构214提供电源;在使用所述章筒时,所述显示屏会显示章筒的信号、与所述印章收纳装置的连接情况和定位经纬度。
请参阅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所述锁定机构214包括直流电机和锁舌;所述吊柱31上端开设有锁孔;当所述连接筒3位于初始位置时,所述锁舌贯穿所述锁孔以将所述连接筒3锁定在初始位置;当所述单片机212对锁定机构214发送解锁指令时,所述直流电机控制锁舌转动以脱离所述锁孔从而解除对所述连接筒3的锁定。
请继续参阅图2所示,本发明所述定位筒1外壁设有连接架11,在所述连接架11端部设有与所述电源相连的摄像头12,用以记录盖章过程以及拍摄盖章前后的文件内容;当所述锁定机构214解除锁定时,摄像头12启动以开始拍摄视频,在进行单次盖章前,摄像头12拍摄文件盖章前的内容以与预设待盖章的初始文件内容进行用印前比对,在单次盖章完成时,摄像头12拍摄文件盖章后的内容以与盖章前的文件内容进行比对;在任一比对过程中,若中控单元检测到摄像头拍摄的两对比内容不同时,所述中控单元211发出警报;当两次比对中的比对内容均相同时,所述摄像头12拍摄文件盖章后的内容以进行留存归档。
请继续参阅图2所示,本发明所述连接筒3和所述锁定下筒22上均设有弹簧槽,在两弹簧槽之间设有复位弹簧(图中未画出);在按压所述锁定筒2时,锁定筒2与所述连接筒3对复位弹簧进行挤压,复位弹簧受力压缩,当盖章完成时,停止对锁定筒2的按压,此时复位弹簧分别对锁定筒2和连接筒3施加推力以使所述吊柱31复位至指定位置。
请参阅图3所示,其为本发明所述便携式防盗印章筒沿与所述连接架垂直方向的剖面图。本发明所述储章盒4两侧壁分别固定设置回墨耳41,各回墨耳41分别与所述锁定下筒22内壁之间设有转轴42,转轴42贯穿所述连接筒3转动连接,当所述锁定筒2解除对连接筒3的锁定且印章筒相对于锁定筒2移动时,储章盒4与定位筒1配合以将储章盒4内印章翻转至用印位置;
请继续参阅图3所示,本发明连接筒3相对侧的侧壁开设有竖直的连通孔,在定位筒1相对侧内壁上设有固定台13,各固定台13穿过对应的连通孔并与所述连接筒3上端固定连接以使所述定位筒1与所述连接筒3相对固定;在使用所述印章筒盖章时,将所述定位筒1放置在纸面的预设盖章位置,按压所述锁定筒2,锁定筒2带动所述储章盒4相对定位筒1竖直向下移动,此时储章盒4相对连接筒3竖直向上移动,所述回墨耳41分别与所述回墨轨道32和所述定位柱321配合以将储章盒4翻转至预设角度。
请参阅图4所示,其为本发明所述回墨轨道和回墨耳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所述连接筒3相对侧内壁分别设有线路呈弧形的回墨轨道32,各所述转轴42分别穿过对应的回墨轨道32以贯穿所述连接筒3;在回墨轨道32起点和终点连线的中点处设有定位柱321。
请继续参阅图4所示,本发明所述回墨耳41为U型结构,所述转轴42的一端与所述回墨耳41U型的底端转动连接,所述定位柱321设置在所述回墨耳41开口内并能够在开口内移动;当所述转轴42沿所述回墨轨道32移动时,所述定位柱321在所述回墨耳41的开口内移动,当所述转轴42在所述回墨轨道32内进行弧线运动时,转轴42相对于所述定位柱321旋转移动并带动回墨耳41以定位柱321为圆心进行旋转从而完成对所述储章盒4沿转轴42翻转。
请参阅参阅图1-图4所示,本发明所述印章筒收纳装置中设有预设印章筒编号矩阵B0、预设印章种类矩阵R0和预设运行时间矩阵组T0;对于所述预设印章筒编号矩阵B0,B0(B1,B2,B3...Bi),其中,B1为第一预设印章筒编号,B2为第二预设印章筒编号,B3为第三预设印章筒编号,Bi为第i预设印章筒编号;对于预设印章种类矩阵R0,R0(R1,R2,R3...Rj),其中,R1为第一预设印章种类,R2为第二预设印章种类,R3为第三预设印章种类,Rj为第j预设印章种类;对于预设运行时间矩阵组T0,T0(T1,T2,T3...Ti),其中,T1为第一编号印章筒预设运行时间矩阵,T2为第二编号印章筒预设运行时间矩阵,T3为第三编号印章筒预设运行时间矩阵,Ti为第i编号印章筒预设运行时间矩阵;
对于第i编号印章筒预设运行时间矩阵Ti,Ti(Ti1,Ti2,Ti3,Tij),其中,Ti1为第i编号印章筒第一种类印章预设运行时间,Ti2为第i编号印章筒第二种类印章预设运行时间,Ti3为第i编号印章筒第三种类印章预设运行时间,Tij为第i编号印章筒第j种类印章预设运行时间;
当使用者将指定种类印章装入至所述印章筒时,使用者会将印章种类输入至所述单片机212;当使用者将所述印章筒固定在印章筒收纳装置并将所述充电孔12与印章筒收纳装置相连时,印章筒收纳装置对所述印章筒的编号进行识别:
当所述印章筒的编号为第一预设印章筒编号B1时,印章筒收纳装置从第一编号印章筒预设运行时间矩阵T1中选取所述印章筒的预设运行时间;
当所述印章筒的编号为第二预设印章筒编号B2时,印章筒收纳装置从第二编号印章筒预设运行时间矩阵T2中选取所述印章筒的预设运行时间;
当所述印章筒的编号为第三预设印章筒编号B3时,印章筒收纳装置从第三编号印章筒预设运行时间矩阵T3中选取所述印章筒的预设运行时间;
当所述印章筒的编号为第i预设印章筒编号Bi时,印章筒收纳装置从第i编号印章筒预设运行时间矩阵Ti中选取所述印章筒的预设运行时间;
当印章筒收纳装置判定所述印章筒的编号为Bi时,印章筒收纳装置对所述单片机212内预先输入的印章种类进行识别:
当所述印章的种类为R1时,印章筒收纳装置将Ti1设置为所述印章筒的预设运行时间;
当所述印章的种类为R2时,印章筒收纳装置将Ti2设置为所述印章筒的预设运行时间;
当所述印章的种类为R3时,印章筒收纳装置将Ti3设置为所述印章筒的预设运行时间;
当所述印章的种类为Rj时,印章筒收纳装置将Tij设置为所述印章筒的预设运行时间;
当印章筒收纳装置将Tij设置为所述印章筒的预设运行时间后且所述直流电机控制所述锁舌脱离所述锁孔时,所述计时器开始记录所述锁定机构214的解锁时间T,当T=Tij时,单片机212会控制所述锁舌转动至锁孔内以锁定所述连接筒3。
具体而言,本发明所述印章筒收纳装置中还设有预设使用距离矩阵组L0(L1,L2,L3...Li),其中,L1为第一编号印章筒预设使用距离矩阵,L2为第二编号印章筒预设使用距离矩阵,L3为第三编号印章筒预设使用距离矩阵,Li为第i编号印章筒预设使用距离矩阵;
对于第i编号印章筒预设使用距离矩阵Li,Li(Li1,Li2,Li3,Lij),其中,Li1为第i编号印章筒第一种类印章预设使用距离,Li2为第i编号印章筒第二种类印章预设使用距离,Li3为第i编号印章筒第三种类印章预设使用距离,Lij为第i编号印章筒第j种类印章预设使用距离;
当使用者将指定种类印章装入至所述印章筒时,使用者会将印章种类输入至所述单片机212;当使用者将所述印章筒固定在印章筒收纳装置并将所述充电孔12与印章筒收纳装置相连时,印章筒收纳装置对所述印章筒的编号进行识别:
当所述印章筒的编号为第一预设印章筒编号B1时,印章筒收纳装置从第一编号印章筒预设使用距离矩阵L1中选取所述印章筒的预设使用距离;
当所述印章筒的编号为第二预设印章筒编号B2时,印章筒收纳装置从第二编号印章筒预设使用距离矩阵L2中选取所述印章筒的预设使用距离;
当所述印章筒的编号为第三预设印章筒编号B3时,印章筒收纳装置从第三编号印章筒预设使用距离矩阵L3中选取所述印章筒的预设使用距离;
当所述印章筒的编号为第i预设印章筒编号Bi时,印章筒收纳装置从第i编号印章筒预设使用距离矩阵Li中选取所述印章筒的预设使用距离;
当印章筒收纳装置判定所述印章筒的编号为Bi时,印章筒收纳装置对所述单片机212内预先输入的印章种类进行识别:
当所述印章的种类为R1时,印章筒收纳装置将Li1设置为所述印章筒的预设使用距离;
当所述印章的种类为R2时,印章筒收纳装置将Li2设置为所述印章筒的预设使用距离;
当所述印章的种类为R3时,印章筒收纳装置将Li3设置为所述印章筒的预设使用距离;
当所述印章的种类为Rj时,印章筒收纳装置将Lij设置为所述印章筒的预设使用距离;
当印章筒收纳装置将Lij设置为所述印章筒的预设使用距离且所述直流电机控制所述锁舌脱离所述锁孔时,所述单片机212开始记录所述定位器与所述印章筒收纳装置之间的距离L,当L>Lij时,单片机212会控制所述锁舌转动至锁孔内以锁定所述连接筒3。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做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便携式防盗印章筒,其特征在于,包括:
定位筒,其设置在所述印章筒最外层,用以保护印章筒内部部件并在使用所述印章筒进行盖章时对盖章位置进行预先定位;
锁定筒,其设置在所述定位筒内,用以锁定印章筒;所述锁定筒包括锁定上筒和锁定下筒,其中,锁定上筒内装载有中控单元和锁定机构,中控单元在接收到指定的频率信号时解除锁定机构对连接筒的锁定;所述锁定下筒通过装载印章筒以在所述锁定上筒解除对连接筒的锁定时使连接筒相对于锁定下筒沿指定路径移动;在锁定筒上端面设有显示屏,用以显示章筒剩余电量、剩余有效盖章次数以及单次盖章时的ID二维码;
连接筒,其设置在所述锁定筒内,用以装载印章;所述连接筒上设有吊柱,吊柱贯穿所述锁定下筒上壁并与所述锁定机构相连,锁定机构通过锁定吊柱以将印章筒固定在指定位置;
储章盒,其与所述连接筒活动连接,在储章盒两侧壁分别固定设置回墨耳,各回墨耳分别与所述锁定下筒内壁之间设有转轴,转轴贯穿所述连接筒转动连接,当所述锁定筒解除对连接筒的锁定且印章筒相对于锁定筒移动时,储章盒与定位筒配合以将储章盒内印章翻转至用印位置;在储章盒远离印章章面一侧的外壁上设有与所述中控单元相连的RFID天线,用以向印章筒收纳装置中的RFID反射板发射RFID信号并接收RFID反射板转换和反射的指定信号;
当所述RFID天线向所述RFID反射板发射RFID信号时,RFID反射板对RFID信号进行反射,当RFID天线接收反射信号时,RFID天线对反射信号的种类进行识别:
当反射信号与预设反射信号种类相同时,所述中控单元向所述锁定筒发送解锁信号,锁定筒解除对所述连接筒的锁定,通过将按压锁定筒以使所述印章筒在指定位置完成盖章;
当反射信号与预设反射信号种类不同时,所述中控单元向所述锁定筒发送锁定信号,锁定筒不解除对所述连接筒的锁定,无法进行盖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防盗印章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筒相对侧内壁分别设有线路呈弧形的回墨轨道,各所述转轴分别穿过对应的回墨轨道以贯穿所述连接筒;在回墨轨道起点和终点连线的中点处设有定位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防盗印章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墨耳为U型结构,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所述回墨耳U型的底端转动连接,所述定位柱设置在所述回墨耳开口内并能够在开口内移动;当所述转轴沿所述回墨轨道移动时,所述定位柱在所述回墨耳的开口内移动,当所述转轴在所述回墨轨道内进行弧线运动时,转轴相对于所述定位柱旋转移动并带动回墨耳以定位柱为圆心进行旋转从而完成对所述储章盒沿转轴翻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防盗印章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筒相对侧的侧壁开设有竖直的连通孔,在定位筒相对侧内壁上设有固定台,各固定台穿过对应的连通孔并与所述连接筒上端固定连接以使所述定位筒与所述连接筒相对固定;在使用所述印章筒盖章时,将所述定位筒放置在纸面的预设盖章位置,按压所述锁定筒,锁定筒带动所述储章盒相对定位筒竖直向下移动,此时储章盒相对连接筒竖直向上移动,所述回墨耳分别与所述回墨轨道和所述定位柱配合以将储章盒翻转至预设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防盗印章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筒和所述锁定下筒上均设有弹簧槽,在两弹簧槽之间设有复位弹簧;在按压所述锁定筒时,锁定筒与所述连接筒对复位弹簧进行挤压,复位弹簧受力压缩,当盖章完成时,停止对锁定筒的按压,此时复位弹簧分别对锁定筒和连接筒施加推力以使所述吊柱复位至指定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防盗印章筒,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单元包括单片机和电源,所述单片机用以根据接收到的信息控制所述锁定机构锁定/解除所述吊柱以及控制所述RFID天线;所述单片机中还设有4G通信模块和4G定位芯片,用以分别控制所述章筒进行4G通信以及记录所述印章筒与印章筒收纳装置的距离;所述电源分别与所述单片机和所述锁定机构相连,用以分别为单片机和锁定机构提供电源;在使用所述章筒时,所述显示屏会显示章筒的信号、与所述印章收纳装置的连接情况和定位经纬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防盗印章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包括直流电机和锁舌;所述吊柱上端开设有锁孔;当所述连接筒位于初始位置时,所述锁舌贯穿所述锁孔以将所述连接筒锁定在初始位置;当所述单片机对锁定机构发送解锁指令时,所述直流电机控制锁舌转动以脱离所述锁孔从而解除对所述连接筒的锁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防盗印章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筒外壁设有连接架,在所述连接架端部设有与所述电源相连的摄像头,用以记录盖章过程以及拍摄盖章前后的文件内容;当所述锁定机构解除锁定时,摄像头启动以开始拍摄视频,在进行单次盖章前,摄像头拍摄文件盖章前的内容,在单次盖章完成时,摄像头拍摄文件盖章后的内容以留存归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携式防盗印章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印章筒收纳装置中设有预设印章筒编号矩阵B0、预设印章种类矩阵R0和预设运行时间矩阵组T0;对于所述预设印章筒编号矩阵B0,B0(B1,B2,B3...Bi),其中,B1为第一预设印章筒编号,B2为第二预设印章筒编号,B3为第三预设印章筒编号,Bi为第i预设印章筒编号;对于预设印章种类矩阵R0,R0(R1,R2,R3...Rj),其中,R1为第一预设印章种类,R2为第二预设印章种类,R3为第三预设印章种类,Rj为第j预设印章种类;对于预设运行时间矩阵组T0,T0(T1,T2,T3...Ti),其中,T1为第一编号印章筒预设运行时间矩阵,T2为第二编号印章筒预设运行时间矩阵,T3为第三编号印章筒预设运行时间矩阵,Ti为第i编号印章筒预设运行时间矩阵;
对于第i编号印章筒预设运行时间矩阵Ti,Ti(Ti1,Ti2,Ti3,Tij),其中,Ti1为第i编号印章筒第一种类印章预设运行时间,Ti2为第i编号印章筒第二种类印章预设运行时间,Ti3为第i编号印章筒第三种类印章预设运行时间,Tij为第i编号印章筒第j种类印章预设运行时间;
当使用者将指定种类印章装入至所述印章筒时,使用者会将印章种类输入至所述单片机;当使用者将所述印章筒固定在印章筒收纳装置并将所述充电孔与印章筒收纳装置相连时,印章筒收纳装置对所述印章筒的编号进行识别:
当所述印章筒的编号为第一预设印章筒编号B1时,印章筒收纳装置从第一编号印章筒预设运行时间矩阵T1中选取所述印章筒的预设运行时间;
当所述印章筒的编号为第二预设印章筒编号B2时,印章筒收纳装置从第二编号印章筒预设运行时间矩阵T2中选取所述印章筒的预设运行时间;
当所述印章筒的编号为第三预设印章筒编号B3时,印章筒收纳装置从第三编号印章筒预设运行时间矩阵T3中选取所述印章筒的预设运行时间;
当所述印章筒的编号为第i预设印章筒编号Bi时,印章筒收纳装置从第i编号印章筒预设运行时间矩阵Ti中选取所述印章筒的预设运行时间;
当印章筒收纳装置判定所述印章筒的编号为Bi时,印章筒收纳装置对所述单片机内预先输入的印章种类进行识别:
当所述印章的种类为R1时,印章筒收纳装置将Ti1设置为所述印章筒的预设运行时间;
当所述印章的种类为R2时,印章筒收纳装置将Ti2设置为所述印章筒的预设运行时间;
当所述印章的种类为R3时,印章筒收纳装置将Ti3设置为所述印章筒的预设运行时间;
当所述印章的种类为Rj时,印章筒收纳装置将Tij设置为所述印章筒的预设运行时间;
当印章筒收纳装置将Tij设置为所述印章筒的预设运行时间后且所述直流电机控制所述锁舌脱离所述锁孔时,所述计时器开始记录所述锁定机构的解锁时间T,当T=Tij时,单片机会控制所述锁舌转动至锁孔内以锁定所述连接筒。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便携式防盗印章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印章筒收纳装置中还设有预设使用距离矩阵组L0(L1,L2,L3...Li),其中,L1为第一编号印章筒预设使用距离矩阵,L2为第二编号印章筒预设使用距离矩阵,L3为第三编号印章筒预设使用距离矩阵,Li为第i编号印章筒预设使用距离矩阵;
对于第i编号印章筒预设使用距离矩阵Li,Li(Li1,Li2,Li3,Lij),其中,Li1为第i编号印章筒第一种类印章预设使用距离,Li2为第i编号印章筒第二种类印章预设使用距离,Li3为第i编号印章筒第三种类印章预设使用距离,Lij为第i编号印章筒第j种类印章预设使用距离;
当使用者将指定种类印章装入至所述印章筒时,使用者会将印章种类输入至所述单片机;当使用者将所述印章筒固定在印章筒收纳装置并将所述充电孔与印章筒收纳装置相连时,印章筒收纳装置对所述印章筒的编号进行识别:
当所述印章筒的编号为第一预设印章筒编号B1时,印章筒收纳装置从第一编号印章筒预设使用距离矩阵L1中选取所述印章筒的预设使用距离;
当所述印章筒的编号为第二预设印章筒编号B2时,印章筒收纳装置从第二编号印章筒预设使用距离矩阵L2中选取所述印章筒的预设使用距离;
当所述印章筒的编号为第三预设印章筒编号B3时,印章筒收纳装置从第三编号印章筒预设使用距离矩阵L3中选取所述印章筒的预设使用距离;
当所述印章筒的编号为第i预设印章筒编号Bi时,印章筒收纳装置从第i编号印章筒预设使用距离矩阵Li中选取所述印章筒的预设使用距离;
当印章筒收纳装置判定所述印章筒的编号为Bi时,印章筒收纳装置对所述单片机内预先输入的印章种类进行识别:
当所述印章的种类为R1时,印章筒收纳装置将Li1设置为所述印章筒的预设使用距离;
当所述印章的种类为R2时,印章筒收纳装置将Li2设置为所述印章筒的预设使用距离;
当所述印章的种类为R3时,印章筒收纳装置将Li3设置为所述印章筒的预设使用距离;
当所述印章的种类为Rj时,印章筒收纳装置将Lij设置为所述印章筒的预设使用距离;
当印章筒收纳装置将Lij设置为所述印章筒的预设使用距离且所述直流电机控制所述锁舌脱离所述锁孔时,所述单片机开始记录所述定位器与所述印章筒收纳装置之间的距离L,当L>Lij时,单片机会控制所述锁舌转动至锁孔内以锁定所述连接筒。
CN202010832410.8A 2020-08-18 2020-08-18 便携式防盗印章筒 Active CN1121407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32410.8A CN112140756B (zh) 2020-08-18 2020-08-18 便携式防盗印章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32410.8A CN112140756B (zh) 2020-08-18 2020-08-18 便携式防盗印章筒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40756A true CN112140756A (zh) 2020-12-29
CN112140756B CN112140756B (zh) 2021-09-10

Family

ID=738883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32410.8A Active CN112140756B (zh) 2020-08-18 2020-08-18 便携式防盗印章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4075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74190A (zh) * 2021-01-20 2021-06-01 深圳市银之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门防取章作弊的双电控印章管控装置及方法
CN113715532A (zh) * 2021-09-01 2021-11-30 江苏群杰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偷盖印章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07144A1 (en) * 2000-05-04 2004-01-15 Harald Koneczny Self-Inking stamp
CN105691015A (zh) * 2016-01-29 2016-06-22 刘华玲 具有电子密码锁的回墨印章
CN206186561U (zh) * 2016-11-28 2017-05-24 三明市君儒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自锁智能印章装置
CN206242705U (zh) * 2016-11-28 2017-06-13 三明市君儒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防盗智能印章装置
CN106891624A (zh) * 2017-04-28 2017-06-27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防盗印的印章
CN107862441A (zh) * 2017-10-16 2018-03-30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印章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JP2018103465A (ja) * 2016-12-26 2018-07-05 シヤチハタ株式会社 反転式印判
CN108304900A (zh) * 2018-01-23 2018-07-20 浙江汉脑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体化电子印章系统
CN108481909A (zh) * 2018-05-18 2018-09-04 江苏圆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印章
CN110293778A (zh) * 2019-07-05 2019-10-01 深圳市银之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便携式移动盖章机
CN209794918U (zh) * 2019-03-05 2019-12-17 陈晓峰 一种新型印章装置
CN209911993U (zh) * 2019-08-05 2020-01-07 青岛英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围栏印章系统
CN210478168U (zh) * 2019-07-11 2020-05-08 佛山市数融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签章装置的印章安装机构及签章装置
CN111409371A (zh) * 2020-03-26 2020-07-14 北京云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锁定功能的印章保管箱
CN111414978A (zh) * 2019-01-07 2020-07-14 中安网脉(北京)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实体印章管控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07144A1 (en) * 2000-05-04 2004-01-15 Harald Koneczny Self-Inking stamp
CN105691015A (zh) * 2016-01-29 2016-06-22 刘华玲 具有电子密码锁的回墨印章
CN206186561U (zh) * 2016-11-28 2017-05-24 三明市君儒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自锁智能印章装置
CN206242705U (zh) * 2016-11-28 2017-06-13 三明市君儒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防盗智能印章装置
JP2018103465A (ja) * 2016-12-26 2018-07-05 シヤチハタ株式会社 反転式印判
CN106891624A (zh) * 2017-04-28 2017-06-27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防盗印的印章
CN107862441A (zh) * 2017-10-16 2018-03-30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印章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304900A (zh) * 2018-01-23 2018-07-20 浙江汉脑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体化电子印章系统
CN108481909A (zh) * 2018-05-18 2018-09-04 江苏圆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印章
CN111414978A (zh) * 2019-01-07 2020-07-14 中安网脉(北京)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实体印章管控系统
CN209794918U (zh) * 2019-03-05 2019-12-17 陈晓峰 一种新型印章装置
CN110293778A (zh) * 2019-07-05 2019-10-01 深圳市银之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便携式移动盖章机
CN210478168U (zh) * 2019-07-11 2020-05-08 佛山市数融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签章装置的印章安装机构及签章装置
CN209911993U (zh) * 2019-08-05 2020-01-07 青岛英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围栏印章系统
CN111409371A (zh) * 2020-03-26 2020-07-14 北京云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锁定功能的印章保管箱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74190A (zh) * 2021-01-20 2021-06-01 深圳市银之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门防取章作弊的双电控印章管控装置及方法
CN113715532A (zh) * 2021-09-01 2021-11-30 江苏群杰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偷盖印章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3715532B (zh) * 2021-09-01 2022-07-05 江苏群杰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偷盖印章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40756B (zh) 2021-09-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40756B (zh) 便携式防盗印章筒
CA2288197C (en) Hand-held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and transmission device
US8179271B2 (en) Key for vehicle and drunken driving preventing device
US9589405B2 (en) Smartphone controlled biometric and Bluetooth enabled smart wallet system
US20180321006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blocking discharge in firearms
US20060139149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a cabinet
CN109598487B (zh) 一种印章物联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202963B (zh) 一种印章及其使用方法
US20150284986A1 (en) Portable low cost firearm safe
KR20200028775A (ko) 무인 헬멧 보관 라커 및 무인 헬멧 대여 시스템
CN110599636A (zh) 海关锁、海关锁钥匙、海关锁的开关方法及系统
CN111209547B (zh) 计算装置及数据安全访问方法
US20150278497A1 (en) Biometric data apparatus
ITUB20159435A1 (it) Sistema per la gestione del prelievo e della consegna di almeno una chiave di un veicolo e metodo per il noleggio di veicoli tramite detto sistema
CN210721598U (zh) 智能门锁
CN212555549U (zh) 一种智能印章
CN209938077U (zh) 一种印章
CN212027435U (zh) 包裹箱的锁定装置
CN210032966U (zh) 一种智能家居用防盗门指纹锁
CN113547851B (zh) 一种智能移动便携印控机
CN217897568U (zh) 一种物流运输用智能电子锁组件
CN111402457A (zh) 便携式储物盒
CN214355032U (zh) 一种用于智能印章的盖章模块
CN213742785U (zh) 一种锁具
CN209742530U (zh) 智能互联锁和购物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