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47851B - 一种智能移动便携印控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移动便携印控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47851B
CN113547851B CN202010340010.5A CN202010340010A CN113547851B CN 113547851 B CN113547851 B CN 113547851B CN 202010340010 A CN202010340010 A CN 202010340010A CN 113547851 B CN113547851 B CN 1135478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
shell
gear
intelligent mobile
mobile port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4001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47851A (zh
Inventor
彭锋
孟庆文
杨仕欣
杨晓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hengzh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Chengzh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Chengzh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Chengzh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4001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4785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478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478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478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478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KSTAMPS; STAMPING OR NUMBERING APPARATUS OR DEVICES
    • B41K3/00Apparatus for stamping articles having integral means for supporting the articles to be stamped
    • B41K3/02Apparatus for stamping articles having integral means for supporting the articles to be stamped with stamping surface located above article-supporting surface
    • B41K3/04Apparatus for stamping articles having integral means for supporting the articles to be stamped with stamping surface located above article-supporting surface and movable at right angles to the surface to be stamp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KSTAMPS; STAMPING OR NUMBERING APPARATUS OR DEVICES
    • B41K3/00Apparatus for stamping articles having integral means for supporting the articles to be stamped
    • B41K3/62Details or accesso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移动便携印控机,涉及用印机技术领域。智能移动便携印控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一开口端;所述壳体上转动安装有封闭件,所述封闭件用于控制所述开口端的打开与关闭;固章组件,用于固定印章;所述固章组件滑动安装于所述壳体内;驱动件,用于驱使所述固章组件滑动,以使所述固章组件靠近或远离所述壳体的开口端;所述驱动件还用于在驱使所述固章组件滑动的同时带动所述封闭件转动。本发明的印控机可以实现印章出借或外带时的安全管控。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移动便携印控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印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移动便携印控机。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用印章管理流程中,印章管理采用“人防”的方式,由人为管理印章,采用人工登记的方式记录印章使用情况。显然,在此过程中会存在较大的使用安全隐患,易出现登记错误、印章被盗用/拓印等风险。特别是在印章被出借或外带时,印章则完全失去公司管控,给企业也会带来巨大的法律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智能移动便携印控机,在印章出借或外带时实现对印章的安全管理。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
一种智能移动便携印控机,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一开口端;所述壳体上转动安装有封闭件,所述封闭件用于控制所述开口端的打开与关闭;
固章组件,用于固定印章;所述固章组件滑动安装于所述壳体内;
驱动件,用于驱使所述固章组件滑动,以使所述固章组件靠近或远离所述壳体的开口端;所述驱动件还用于在驱使所述固章组件滑动的同时带动所述封闭件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移动便携印控机还包括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用于将所述驱动件输出的动力传递给所述封闭件以带动所述封闭件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啮合连接的齿条和齿轮组;所述齿条与所述固章组件连接,所述齿轮组与所述封闭件连接;所述驱动件带动所述固章组件移动时同步带动所述齿条移动,以同步驱使所述封闭件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齿轮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三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连接;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封闭件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固定设置有导向柱;所述齿条上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沿所述齿条的移动方向设置;所述导向柱与所述导向槽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封闭件包括两扇门板;每一扇所述门板均连接有一组所述传动组件,两组所述传动组件均由所述驱动件带动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磁铁;所述封闭件打开时,所述磁铁用于磁吸连接所述封闭件。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移动便携印控机还包括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用于对所述固章组件进行导向。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导向杆和弹性件;所述导向杆一端与所述固章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另一端与所述壳体滑动连接;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导向杆上,所述弹性件用于推动所述固章组件复位。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移动便携印控机还包括主控系统、导电探针和导电垫子;
所述主控系统用于控制所述智能移动便携印控机工作,所述导电探针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开口端;所述导电探针与所述主控系统电连接;盖章时,所述导电探针用于穿过待盖章文件与所述导电垫子电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移动便携印控机,设置有壳体、滑动安装于壳体内的固章组件和带动固章组件移动的驱动件;在壳体的开口端设置有封闭件,封闭件同样由驱动件带动转动实现壳体开口端的打开与关闭。
使用中,印章通过固章组件安装于壳体内,使用人员无法从外部看到壳体内的印章,从而保护印章避免被拓印。且,所述固章组件和封闭件进行同步运动;当需要盖章时,固章组件带动印章下移,同时带动封闭件转动以打开;当盖完章后,固章组件带动印章收进壳体内,同时带动封闭件转动以关闭。从而使印章仅在需要盖章的时候伸出壳体进行盖章动作,盖章完成后即收进壳体内;从而可以避免印章被盗用或拓印,以确保印章的安全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智能移动便携印控机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智能移动便携印控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智能移动便携印控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传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1-上盖;101a-避让孔;101b-扬声孔;102-底壳;103-底板;103a-通孔;103b-探针安装位;103c-垫脚;104-支撑板;104a-避让槽;2-主控板;201-扬声器;202-触控屏;203-按键;204-指示灯;205-接口;3-电池;4-安装板;5-连接块;6-导向杆;7-弹性件;8-导套;9-印章套;901-连接头;10-传动组件;1001-齿条;1001a-导向槽;1001b-齿纹部;1002-第一齿轮;1003-第二齿轮;1004-第三齿轮;11-封闭件;1101-转轴;12-驱动件;13-固定板;1301-导向柱;15-导电垫子;16-固章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移动便携印控机,用于对印章的管控,特别是在印章出借和外带过程中,可以确保印章的安全使用,避免印章被盗用或拓印等。为便于叙述,下文中智能移动便携印控机简述为印控机。
如图1所示,实施例中,印控机包括壳体、固章组件16和驱动件12。
壳体用于形成容置印章的空腔,以将印章包围起来,避免使用人员从外部看到或触及到印控机内的印章,从而避免印章被拓印。壳体的底部具有开口端,以便于印章伸出进行盖章。壳体内靠近开口端的一端转动安装有封闭件11,封闭件11用于控制开口端的打开与关闭。使用中,可通过打开封闭件11使印章伸出壳体进行盖章;待盖章完毕后收回印章,封闭件11关闭。从而,在非盖章时,使用人员无法看到或触及到印章,从而避免印章被拓印或盗用。
当然,为避免使用人员看到壳体内的部件,壳体和封闭件11均可采用非透明的材质制成,例如金属板、硬质非透明塑料板等。
固章组件16滑动安装于壳体内;固章组件16用于固定安装印章。固章组件16可在壳体内上下滑动;固章组件16上下滑动时,带动印章靠近或远离壳体的开口端,从而实现印章伸出壳体或收进壳体内。
本实施例中,固章组件16可以固定一枚印章;相应的,印控机可以设置成能够容纳一枚印章大小的体积即可,从而便于携带;印控机可用于印章出借或外带时对印章的安全管控。
当然,不排除将印控机用于在公司内对印章的安全管控。
驱动件12与固章组件16连接,驱动件12用于驱动固章组件16移动,从而带动印章上下移动。
驱动件12还与封闭件11连接;驱动件12在驱使固章组件16上下滑动的同时,驱动件12带动封闭件11转动,实现壳体开口端的打开与关闭。
具体的,当驱动件12带动固章组件16向下移动靠近壳体的开口端时,封闭件11打开,方便印章伸出壳体进行盖章动作。当驱动件12带动固章组件16向上移动远离壳体的开口端时,封闭件11关闭,从而对壳体的开口端进行封闭,避免使用人员看到内部的印章,进而确保印章的安全管控。
本发明提供的印控机体积小巧轻便、便于携带,可用于印章出借或外带时对印章的安全管控。印控机可以将印章完全封闭在壳体内,避免使用人员从外部看到或触及到印控机内的印章,从而可以避免印章被拓印。同时,印章仅在需要盖章时伸出壳体,在非盖章时间位于壳体内,从而避免印章被盗用或拓印等,确保印章的安全使用。
实施例二
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壳体包括上盖101和底壳102;上盖101与底壳102可拆式连接,从而便于对印控机内部结构的维修。具体的,上盖101与底壳102可通过螺钉固定、卡接等方式实现连接。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上盖101和底壳102之间也可采用不可拆卸式连接,例如焊接、一体注塑成型等实现固定连接。
壳体的开口端设置于底壳102远离上盖101的一端。封闭件11转动安装于底壳102内;封闭件11设置于底壳102靠近开口端的一端。
为避免封闭件11打开时影响到壳体内的其它部件的工作,封闭件11向外转动打开,即封闭件11向远离上盖101的方向转动打开。
封闭件11和底壳102的连接处与底壳102开口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封闭件11的宽度。从而在封闭件11转动打开时,封闭件11的边缘仍处于底壳102的内部。从而,在盖章时印控机可以稳固放置于待盖章文件上,不受封闭件11打开或关闭的影响。
本实施例中,封闭件11为双开门,即包括两扇门板,两扇门板均转动安装于底壳102上,两门板相对设置。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封闭件11为单开门,即仅包含一扇门板。
底壳102的内侧还设置有磁铁(图中未示出),磁铁与封闭件11打开时的位置对应设置。在封闭件11打开时,磁铁用于磁吸固定封闭件11。对应的,封闭件11由金属材料制成。磁铁与封闭件11之间的磁吸力小于驱动件12的驱动力,从而在关闭壳体的开口端时,可由驱动件12顺利带动封闭件11与磁铁分开实现反向转动。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封闭件11可由其它材料制成;封闭件11内设置有与磁铁配合连接的另一磁铁或金属块,以实现磁吸连接。
如图1至图3所示,印控机还包括主控系统,主控系统用于控制印控机的工作。其中,主控系统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处理器用于接收指令,并对指令进行处理以控制驱动件12进行相应的动作;存储器用于存储印控机生成的或接收到的数据。
主控系统与驱动件12电连接;主控系统在接收到用印指令后,控制驱动件12工作,进而实现对印章伸出壳体或收进壳体的控制,即实现对印章使用的控制,从而避免印章被随意使用,避免出现印章被盗用的问题。
具体的,当主控系统接收到用印指令时,主控系统控制驱动件12工作,驱动件12带动固章组件16下移,同时带动封闭件11打开,以使印章伸出壳体进行盖章。当盖章完成后,主控系统控制驱动件12反向工作以带动固章组件16上移,使印章收进壳体内;同时带动封闭件11反向转动,封闭壳体的开口端。
主控系统包括主控板2,存储器和处理器均可设置于主控板2上;主控板2与驱动件12电连接。主控板2靠近上盖101远离底板103的一端设置;主控板2固定安装于上盖101中。
主控板2上设置有按键203,按键203与主控板2电连接;上盖101上设置有与按键203匹配的按键孔,以便用户操作按键203。
按键203用于控制开关印控机和唤醒印控机。例如,可在主控板2中设置长按按键203为控制印控机的开关;轻触按键203为唤醒印控机。
按键203的一侧设置有指示灯204;指示灯204与主控板2电连接。指示灯204用于指示印控机的工作状态。例如,印控机处于开机状态时,指示灯204点亮;印控机出现使用异常时,指示灯204闪烁等。
主控板2还电连接有扬声器201;扬声器201可用于在印控机工作流程中的语音提醒,印控机出现使用异常时进行声音提醒等。上盖101对应扬声器201的位置设置有扬声孔101b,以便扬声器201发出的声音散播出去。
印控机上设置有触控屏202,触控屏202与主控板2电连接。触控屏202固定安装与上盖101内;上盖101上设置有供触控屏202屏幕外露的避让孔101a。用户可通过操作触控屏202来操作印控机;同时,触控屏202也可用于信息显示等。
印控机内还设置有电池3,以给印控机供电,便于印控机随身携带使用。电池3为可充电电池;主控板2上设置有接口205;接口205可用作充电接口,以实现给电池3充电。接口205也可同时用作数据传输接口,以便其它终端设备与印控机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电池3与主控板2固定连接,从而将电池3固定设置于壳体内。
主控板2上还设置有陀螺仪,陀螺仪用于检测印控机在盖章时是否放置平稳,从而避免盖章出现偏差等。
主控板2上设置有定位功能的物联网芯片,用于对印控机的地理位置进行定位,从而将地理位置信息及用印信息一并存入存储器中。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物联网芯片可由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芯片替代,以实现对印控机的地理位置定位。
实施例中,主控板2上还设置有通信模块,通信模块可以是蓝牙模块、wifi模块、ZigBee模块等通信模块中的一种或多种,以便于印控机与其它终端设备进行通信连接,从而便于文件传输或指令传输等操作。
实施例中,主控系统还包括远程控制系统;例如,通过移动终端上对应APP(Application,手机软件)对印控机实现控制;移动终端上的APP与印控机通信连接。使用人员可通过APP进行相关用印操作;例如,注册用户、绑定设备信息、用印申请及审批等操作。
如图1和图3所示,固章组件16包括安装板4和印章套9;安装板4滑动安装于壳体内;印章套9与安装板4可拆连接;印章安装于印章套9内。
安装板4靠近壳体底部的一侧设置有用于连接印章套9的连接块5;印章套9设置有用于连接连接块5的连接头901。
连接块5通过一连接板与安装板4固定连接;连接板固定安装于安装板4远离印章套9的一侧,安装板4上设置有连接块5穿过的通孔,以便于连接块5穿过安装板4后与印章套9连接。
连接块5为金属块,连接头901内设置有磁铁,以实现连接块5与连接头901的磁吸连接。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块5和连接头901内均设置有磁铁,两磁铁极性相反,从而实现连接头901与连接块5的磁吸连接。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块5内设置有磁铁,连接头901为金属头。
印章套9内部为中空结构,用于容置印章。印章套9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印章的固定件(图中未示出),以将印章固定安装于印章套9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件可以是弹性夹板,弹性夹板的一端与印章套9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向印章套9轴线方向靠近;弹性夹板与印章套9的连接端靠近印章套9的开口端设置。当印章插入印章套9中时,印章推动弹性夹板向靠近印章套9内壁的方向移动,弹性夹板发生弹性形变将印章夹紧。因弹性夹板具有一定的弹性范围,因此,印章套9可以固定安装多种尺寸的印章,具有较高的通用性。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固定件也可以是限位板等结构,限位板可通过螺栓连接于印章套9内。安装印章时,可通过转动螺栓调节限位板与印章之间的距离,进而使限位板夹紧印章。限位板可以设置成一块、两块等数量,限位板环绕印章套9的内部空间设置即可。
如图3和图4所示,印控机内设置有对安装板4上下移动进行导向的导向组件。安装板4与导向组件的一端连接;导向组件的另一端与壳体连接。
具体的,导向组件包括导向杆6和弹性件7;安装板4与导向杆6的一端固定连接。壳体内靠近封闭件1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支撑板104;导向杆6的另一端滑动安装于支撑板104上。支撑板104与导向杆6之间设置有导套8,以便于导向杆6相对于支撑板104顺利滑动。
弹性件7套设于导向杆6上;弹性件7的一端与安装板4相抵,弹性件7的另一端与支撑板104相抵。使用中,当安装板4逐渐下压执行盖章动作时,弹性件7逐渐压缩;当盖章完成后,在弹性件7的弹力作用辅助下,安装板4被向上推动复位。
本实施例中,弹性件7为弹簧。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7还可以是柔性套、环绕导向杆6设置的弹片等组件。
安装板4上设置有四根导向杆6,四根导向杆6分居于安装板4的四个角位置处,以使安装板4各部分都能顺利滑动,从而避免安装板4出现倾斜等,进而避免出现卡顿或卡死等问题。相应的,每根导向杆6上均设有弹性件7和导套8。
如图3和图4所示,驱动件12通过固定架(图中未示出)固定安装于壳体上;驱动件12的输出端与安装板4连接,从而由驱动件12带动安装板4上下移动,继而带动印章上下移动完成盖章动作。
本实施例中,驱动件12为电机;驱动件12的输出轴与安装板4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因安装板4受导向杆6的限制,在驱动件12工作时,安装板4不会随驱动件12的输出轴转动;在安装板4与驱动件12输出轴螺纹配合的作用下,安装板4在驱动件12的带动下实现上下移动。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驱动件12还可选用气缸,驱动件12的输出轴与安装板4固定连接。在驱动件12的输出轴伸缩过程中带动安装板4上下移动。
安装板4上还设置有一轻触开关,轻触开关与主控板2电连接;轻触开关跟随安装板4上下移动。壳体内靠近封闭件11的位置处固定设置有触发轻触开关的触发块(图中未示出)。在安装板4带动印章下压到位时,触发块与轻触开关相抵,进而触发轻触开关发出相应的触发信号。主控板2在接收到触发信号后控制驱动件12反向工作,从而将印章收回壳体内,并使封闭件11将壳体的开口端关闭。
如图3至图5所示,印控机还包括传动组件10,传动组件10一端与驱动件12连接,由驱动件12驱使传动组件10运动。传动组件10的另一端与封闭件11连接,传动组件10运动时带动封闭件11转动,实现壳体开口端的打开或关闭。
本实施例中,传动组件10通过安装板4与驱动件12连接。具体的,传动组件10包括齿条1001、第一齿轮1002、第二齿轮1003和第三齿轮1004。齿条1001一端与安装板4固定连接,进而由安装板4带动齿条1001同步上下移动。齿条1001远离安装板4的一端设置有齿纹部1001b,齿纹部1001b靠近第一齿轮1002一侧设置;齿纹部1001b与第一齿轮1002啮合连接。
第二齿轮1003设置于第一齿轮1002和第三齿轮1004之间;第二齿轮1003分别与第一齿轮1002和第三齿轮1004啮合连接。从而,第二齿轮1003在第一齿轮1002和第三齿轮1004之间传动,且第二齿轮1003在第一齿轮1002和第三齿轮1004之间起到运动转向的作用。
壳体内固定设置有一固定板13,第一齿轮1002和第二齿轮1003转动安装于固定板13上。
齿条1001上设置有导向槽1001a,导向槽1001a沿齿条1001移动的方向延伸设置。固定板13上靠近齿条1001的一侧设置有导向柱1301,导向柱1301与导向槽1001a配合连接,以在齿条1001上下移动时进行导向,避免齿条1001出现倾斜等问题。
第三齿轮1004与封闭件11固定连接;在第三齿轮1004转动时,带动封闭件11转动。封闭件11的两侧均设置有转轴1101,转轴1101与壳体转动连接,从而将封闭件11转动安装于壳体内。第三齿轮1004与封闭件11上的一转轴1101固定连接,从而带动封闭件11转动。
第一齿轮1002、第二齿轮1003和第三齿轮1004位于支撑板104靠近壳体开口端的一侧;支撑板104上设置有供齿条1001穿过的避让槽104a,从而便于齿条1001上下移动。
本实施例中,印控机内设置有两组传动组件,每组传动组件分别连接一封闭件11。两组传动组件的齿条1001均与安装板4固定连接,从而使两封闭件11同步转动打开或关闭。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齿条1001远离齿纹部1001b的一端设置有弯折部,弯折部直接与驱动件12连接,由驱动件12直接带动齿条1001移动,即由驱动件12直接带动传动组件运动。
使用中,当驱动件12带动固章组件16下移时,传动组件带动封闭件11向靠近壳体开口端的方向转动以完成壳体开口端的打开动作,便于安装在固章组件16上的印章伸出壳体进行盖章动作。当盖章动作完成后,驱动件12反向工作,进而带动固章组件16上移;同时,传动组件反向运动,以带动封闭件11反向转动以对壳体的开口端进行关闭。
如图6所示,壳体还包括一底板103,底板103固定安装于底壳102的开口端处。底板103上对应印章套9伸出的位置设置有印章套9穿过的通孔103a,从而便于印章伸出壳体。底板103可以增加印控机与待盖章文件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印控机可以稳定放置于待盖章文件上进行盖章动作。在封闭件11打开时,底板103与封闭件11之间留有间隙,从而避免底板103影响到封闭件11的打开与关闭。
底板103远离底壳102的一侧还设置有垫脚103c,垫脚103c可以增加底板103与待盖章文件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确保印控机可以稳定放置于待盖章文件上。示例性的,垫脚103c可以是硅胶垫、橡胶垫等结构。
底板103上设置有四个垫脚103c,垫脚103c呈圆片状;四个垫脚103c分居与底板103的四个角位置处。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垫脚103c还可设置成方形、三角形、六边形、长条形、环形等其它形状;垫脚103c的数量可设置成一个、三个、五个、六个等其它数量。
印控机还包括导电垫子15和探针(图中未示出),导电垫子15脱离于壳体设置。底板103远离底壳102的一侧设置有探针(图中未示出),探针安装于底板103上的探针安装位103b处;探针与主控板2电连接。探针与导电垫子15配合使用,以对待盖章文件进行固定,防止盖章时抽换。使用中,将待盖章文件放置于导电垫子15上,随后将印控机放置于待盖章文件上,使探针刺穿待盖章文件扎在导电垫子15上,使探针与导电垫子15导通。当探针与导电垫子15导通后,主控板2会接收到相应的信号。如果盖章期间使用人员进行偷换盖章文件,则会使导电垫子15与探针脱离,主控板2将接收到相应的信号并控制印控机停止盖章动作,同时发出警报信号。从而,避免待盖章文件被抽换等,避免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同时,在使用中,当探针扎在待盖章文件中没有触及到导电垫子15时,主控板2检测不到相应信号,则印控机无法进行开锁盖章。
本实施例中,底板103上安装有四根探针,四根探针分居于底板103是四个角位置处,从而在四个方位上均实现待盖章文件的固定,避免待盖章文件从任一方向被拖动等。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探针的数量还可设置成三根、五根、六根等,以确保在盖章时待盖章文件无法被拖动即可。
实施例中,底板103上还设置有接触传感器(图中未示出),接触传感器与主控板2电连接。印控机配套设置有印泥盒(图中未示出),印泥盒上设置有与接触传感器配套使用的IC芯片(Integrated Circuit Chip);IC芯片中可存入印泥盒的信息。
使用中,当需要蘸取印泥时,将印控机放置于印泥盒对应位置处,接触传感器检测到印泥盒上的IC芯片后向主控板2发送对应信息,主控板2控制驱动件12工作,以带动印章蘸取印泥。
当印控机初次使用时,需要对印控机进行设备绑定、用户注册等。
印控机开机后,用户可在触控屏202上选择用管理员身份登录,并进行用户注册和绑定设备。绑定设备时,使用人员可通过移动终端扫描触控屏202上的动态二维码进行移动终端与印控机的绑定。绑定设备期间,使用人员也可对印控机设备名称进行重命名操作。
印控机的使用方法中还会涉及到对印控进行装章操作。使用人员在打开印控机后,选择印控机的工作模式;工作模式包括装章模式、用印模式等。
具体的,印控机开机后主控系统控制触控屏202上显示印控机的各种工作模式选项,使用人员选择装章模式,触控屏202并向主控系统发送装章请求。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使用人员还可通过移动终端(例如,手机、iPad、电脑等)进行印控机的工作模式选择。
选择完印控机工作模式后,需要对使用人员的身份进行校验;例如,通过账户密码登录进行身份校验。
具体的,主控系统接收到使用人员选择的工作模式信息后生成相应的动态二维码并显示于触控屏202上。使用人员可通过移动终端识别动态二维码进入用户登录界面,输入账号及密码。主控系统会对账户和密码进行校验,以核验使用人员的身份是否具有操作权限。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还可通过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校验方式进行使用人员身份验证。相对应的,印控机设置有对应的人脸识别模块和指纹识别模块等,以对使用人员进行身份校验。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主控系统可以控制触控屏202直接显示用户登录界面,使用人员直接在触控屏202上进行账户输入登录。
当使用人员身份校验通过后,主控系统控制印控机解锁,使用人员可对印控机进行装章操作。具体的,印控机解锁后,主控系统控制驱动件12工作,带动印章套9下移、封闭件11打开,用户可通过壳体的开口端将印章安装进印章套9内。随后,使用人员可通过操作触控屏202使主控系统控制驱动件12反向工作,将印章套9收进壳体内,同时将封闭件11关闭,完成装章。
当需要使用印控机进行盖章时,使用人员通过移动终端进入远程控制系统,填写用印申请并上传待盖章文件的电子档;电子档包括电子文档和电子图档等形式。随后使用印申请进入审批流程,由审批人员进行审批。审批人员也可通过移动终端进入远程控制系统,进行审批作业。其中,控制系统会对待盖章文件进行存档,形成原始文件。
开启印控机,使用人员选择用印模式,并将开机后的印控机放置在待盖章文件的需要盖章位置处,使探针穿过文件扎在导电垫子15上。随后,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对待盖章文件进行拍照,并将图像上传至远程控制系统;随后,控制系统将上传的图像与原始文件进行对比,当检测到图像中内容与原始文件存在差异时,则由印控机进行报警提示,并在印控机的触控屏202或移动终端上进行提示差异点;同时,印控机结束用印。
当图像中内容与原始文件无差异时,用户通过移动终端进入远程控制系统,进入审批流程,当审批通过时使用人员可选择用印。控制系统向印控机发送用印指令。印控机接收到用印指令后解锁,主控板2控制驱动件12工作,进行盖章动作;待盖章完成后,印控机自动恢复锁定状态,从而防止印章被偷盖。
盖章完成后,使用人员通过移动终端对盖章后的文件进行拍照,并上传远程控制系统进行存档,以便后续进行查询。
如需多次盖章时,重复以上步骤。
使用人员在登录远程控制系统和开启印控机时均需要身份校验。例如,通过账户密码登录进行身份校验。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还可通过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校验方式进行使用人员身份验证。相对应的,印控机上设置有对应的人脸识别模块和/或指纹识别模块等,以对使用人员进行身份校验。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智能移动便携印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一开口端;所述壳体上转动安装有封闭件,所述封闭件用于控制所述开口端的打开与关闭;所述封闭件和所述壳体的连接处,与所述开口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封闭件的宽度,所述封闭件转动打开时,所述封闭件的边缘仍处于所述壳体内部;
固章组件,用于固定印章;所述固章组件滑动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固章组件包括安装板和印章套,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金属的连接块,所述印章套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内设置有磁铁,所述连接头与所述连接块磁吸连接;
驱动件,设置于所述壳体中,所述驱动件用于驱使所述固章组件滑动,以使所述固章组件靠近或远离所述壳体的开口端;所述驱动件还用于在驱使所述固章组件滑动的同时带动所述封闭件转动;
轻触开关,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
触发块,固定于所述壳体内且靠近所述封闭件,所述触发块用于触发所述轻触开关发出触发信号;及
主控系统,分别与所述驱动件和所述轻触开关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移动便携印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移动便携印控机还包括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用于将所述驱动件输出的动力传递给所述封闭件以带动所述封闭件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移动便携印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啮合连接的齿条和齿轮组;所述齿条与所述固章组件连接,所述齿轮组与所述封闭件连接;所述驱动件带动所述固章组件移动时同步带动所述齿条移动,以同步驱使所述封闭件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移动便携印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三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连接;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封闭件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智能移动便携印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固定设置有导向柱;所述齿条上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沿所述齿条的移动方向设置;所述导向柱与所述导向槽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移动便携印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件包括两扇门板;每一扇所述门板均连接有一组所述传动组件,两组所述传动组件均由所述驱动件带动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移动便携印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磁铁;所述封闭件打开时,所述磁铁用于磁吸连接所述封闭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移动便携印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移动便携印控机还包括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用于对所述固章组件进行导向。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移动便携印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导向杆和弹性件;所述导向杆一端与所述固章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另一端与所述壳体滑动连接;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导向杆上,所述弹性件用于推动所述固章组件复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移动便携印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移动便携印控机还包括导电探针和导电垫子;
所述主控系统用于控制所述智能移动便携印控机工作,所述导电探针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开口端;所述导电探针与所述主控系统电连接;盖章时,所述导电探针用于穿过待盖章文件与所述导电垫子电连接。
CN202010340010.5A 2020-04-26 2020-04-26 一种智能移动便携印控机 Active CN1135478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40010.5A CN113547851B (zh) 2020-04-26 2020-04-26 一种智能移动便携印控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40010.5A CN113547851B (zh) 2020-04-26 2020-04-26 一种智能移动便携印控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47851A CN113547851A (zh) 2021-10-26
CN113547851B true CN113547851B (zh) 2023-08-25

Family

ID=781015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40010.5A Active CN113547851B (zh) 2020-04-26 2020-04-26 一种智能移动便携印控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47851B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60649A (zh) * 2013-12-10 2014-03-26 深圳市银之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印章锁存装置及锁存方法
CN203666147U (zh) * 2013-12-10 2014-06-25 深圳市银之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印章锁存装置
CN103978792A (zh) * 2014-05-09 2014-08-13 深圳市银之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锁章功能的盖章装置
CN203937349U (zh) * 2014-05-09 2014-11-12 深圳市银之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锁章功能的盖章装置
CN205009786U (zh) * 2015-09-23 2016-02-03 成都三泰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自锁印章盒
CN205009787U (zh) * 2015-09-23 2016-02-03 成都三泰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印章盒闸门组件
CN106004127A (zh) * 2016-07-01 2016-10-12 胡金钱 智能印章
CN106004128A (zh) * 2016-07-01 2016-10-12 胡金钱 智能印章
CN106203055A (zh) * 2016-07-01 2016-12-07 胡金钱 智能印章
CN106626833A (zh) * 2017-02-15 2017-05-10 郭玉民 一种便携式印章机
CN107225878A (zh) * 2017-07-19 2017-10-03 浙江维融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网络授权的印章机及其印章系统和授权方法
CN107738520A (zh) * 2017-08-29 2018-02-27 艾荣刚 一种印章
CN110293778A (zh) * 2019-07-05 2019-10-01 深圳市银之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便携式移动盖章机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60649A (zh) * 2013-12-10 2014-03-26 深圳市银之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印章锁存装置及锁存方法
CN203666147U (zh) * 2013-12-10 2014-06-25 深圳市银之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印章锁存装置
CN103978792A (zh) * 2014-05-09 2014-08-13 深圳市银之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锁章功能的盖章装置
CN203937349U (zh) * 2014-05-09 2014-11-12 深圳市银之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锁章功能的盖章装置
CN205009786U (zh) * 2015-09-23 2016-02-03 成都三泰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自锁印章盒
CN205009787U (zh) * 2015-09-23 2016-02-03 成都三泰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印章盒闸门组件
CN106004127A (zh) * 2016-07-01 2016-10-12 胡金钱 智能印章
CN106004128A (zh) * 2016-07-01 2016-10-12 胡金钱 智能印章
CN106203055A (zh) * 2016-07-01 2016-12-07 胡金钱 智能印章
CN106626833A (zh) * 2017-02-15 2017-05-10 郭玉民 一种便携式印章机
CN107225878A (zh) * 2017-07-19 2017-10-03 浙江维融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网络授权的印章机及其印章系统和授权方法
CN107738520A (zh) * 2017-08-29 2018-02-27 艾荣刚 一种印章
CN110293778A (zh) * 2019-07-05 2019-10-01 深圳市银之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便携式移动盖章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47851A (zh) 2021-10-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70869B2 (en) Horseshoe-shaped lock
CN203472260U (zh) 一种带有活动外罩的指纹印章
CN103753982B (zh) 一种高安全性的印章
US20140266588A1 (en) Peer-to-peer bike sharing system
US10176651B2 (en) Motorized docking apparatus
CN108162617B (zh) 一种智能化机械式印章、管理系统及方法
KR101269695B1 (ko) Nfc 기반의 전자 순찰 시스템
CN113547851B (zh) 一种智能移动便携印控机
US20060282633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of the same
CN108944097A (zh) 一种自动蘸墨盖章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102434061A (zh) 电容式触摸感应电子保险柜
CN211851340U (zh) 一种电子锁
CN203645946U (zh) 带盖的u盘
CN201233598Y (zh) 笔记本电脑及其移动通信防盗装置
CN216375160U (zh) 一种贴膜盒
CN207879102U (zh) 一种充电宝共享终端设备
CN101393589A (zh) 笔记本电脑及其移动通信防盗装置、防盗方法
CN213838116U (zh) 一种蓝牙指纹挂锁
CN112606576A (zh) 一种智能印章
CN114792000A (zh) 指纹录入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智能印章
CN210955104U (zh) 一种多功能数据采集装置
CN209837950U (zh) 一种智能锁芯总成
CN210501939U (zh) 一种伸出式防盗盖印章
CN214355032U (zh) 一种用于智能印章的盖章模块
CN105332568A (zh) 用于公共自行车的电控临时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7C10G, 7th Floor, Building 213, Tair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Tairan 6th Road, Tianan Community, Shatou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China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Chengzha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00 g209, second floor, Xixi Cyberport market, Yigao, Zhejiang, No. 108, Wensan Road, Xixi street, Xihu District, Hangzhou, Zhejiang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Chengzhang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