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40057B - 拆解治具 - Google Patents

拆解治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40057B
CN112140057B CN201910577838.XA CN201910577838A CN112140057B CN 112140057 B CN112140057 B CN 112140057B CN 201910577838 A CN201910577838 A CN 201910577838A CN 112140057 B CN112140057 B CN 1121400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middle frame
heater
specified
rear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7783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40057A (zh
Inventor
秦晓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7783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4005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400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400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400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400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27/00Hand to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parts or objec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B27/14Hand to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parts or objec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assembling objects other than by press fit or detaching sam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abel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关于一种拆解治具,属于拆卸技术领域。所述拆解治具,包括:中框加热器,所述中框加热器用于包围移动终端的中框并对所述中框进行加热,且加热所产生的热量由所述中框热传导至所述移动终端的后盖中的背胶处;吸盘,所述吸盘用于在满足第一条件时吸附所述后盖,并分离所述后盖和所述中框。本公开可以通过对中框进行加热,借助中框的热传导作用,实现对背胶的软化,从而分离后盖和中框,相比于对后盖整体加热以软化背胶来说,可以避免温度较高时破坏后盖的镀膜层和复合板材之间的胶水的粘性的问题,从而可以避免后盖受损。

Description

拆解治具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拆卸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拆解治具。
背景技术
在拆解移动终端时,需要使用拆解治具来拆解移动终端的后盖。
由于后盖是通过背胶粘贴到中框上的,所以,在拆解后盖时,可以先将移动终端放置在拆解治具的平台上,通过对平台加热来对后盖整体加热;待背胶软化后,再将移动终端转移到拆解治具中的吸盘处,通过分体式的多个吸盘吸住后盖并抬起,从而使后盖与中框分离。
后盖通常是对复合板材进行工艺镀膜后产生的,若对后盖整体加热,可能会导致镀膜的脱落以及复合板材的分层,从而导致后盖受损。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拆解治具。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拆解治具,所述拆解治具,包括:
中框加热器,所述中框加热器用于包围移动终端的中框并对所述中框进行加热,且加热所产生的热量由所述中框热传导至所述移动终端的后盖中的背胶处;
吸盘,所述吸盘用于在满足第一条件时吸附所述后盖,并分离所述后盖和所述中框。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中框加热器包括:
至少两个加热元件;
所述至少两个加热元件在启动所述拆解治具后处于合并状态,且处于所述合并状态的所述至少两个加热元件用于包围所述移动终端的中框。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中框加热器的形状与所述中框的形状相同。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元件为竖条形的第一加热元件或L形的第二加热元件或U形的第三加热元件;
所述中框加热器由四个所述第一加热元件卡接组成;或,
所述中框加热器由两个所述第二加热元件卡接组成;或,
所述中框加热器由一个所述第二加热元件和两个所述第一加热元件卡接组成;或,
所述中框加热器由一个所述第三加热元件和一个所述第一加热元件卡接组成。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中框加热器由导热性能满足第二条件的金属材料制成。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条件包括以指定加热温度对所述中框加热指定加热时长。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拆解治具还包括:
温度设置按键和时长设置按键;
所述温度设置按键用于设置所述指定加热温度;
所述时长设置按键用于设置所述指定加热时长。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拆解治具还包括:
模式设置按键;
所述模式设置按键用于设置与所述移动终端匹配的加热模式,所述加热模式包括所述指定加热温度和所述指定加热时长。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拆解治具还包括:
与所述中框加热器相连的第一控制器;
所述第一控制器用于获取所述指定加热温度和所述指定加热时长,生成用于指示所述指定加热温度和所述指定加热时长的加热指令,将所述加热指令发送给所述中框加热器;
所述中框加热器还用于接收所述加热指令,并以所述指定加热温度对所述中框加热所述指定加热时长。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拆解治具还包括:
加热按键;
所述中框加热器还用于在所述加热按键被触发后,以所述指定加热温度对所述中框加热所述指定加热时长。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吸盘的本体中心处设置有具有至少一个通孔的至少一个凹腔,所述凹腔的外壁的开口面积小于或等于所述后盖的尺寸,且所述开口面积与所述后盖的尺寸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拆解治具还包括:
与所述吸盘相连的第二控制器;
所述第二控制器用于在满足所述第一条件时生成拆解指令,并将所述拆解指令发送给所述吸盘;
所述吸盘还用于在所述拆解指令的指示下吸附所述后盖,并分离所述后盖和所述中框。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拆解治具还包括:
拆解按键;
所述吸盘还用于在所述拆解按键被触发后吸附所述后盖,并分离所述后盖和所述中框。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由于中框加热器能包围移动终端的中框并对中框进行加热,所以,加热所产生的热量会由中框热传导至移动终端的后盖中的背胶处,背胶会均匀受热并逐渐软化,再通过吸盘吸附后盖,即可分离后盖和中框。这样,可以通过对中框进行加热,借助中框的热传导作用,实现对背胶的软化,以实现对后盖和中框的分离。相比于对后盖整体加热以软化背胶来说,可以避免温度较高时破坏后盖的镀膜层和复合板材之间的胶水的粘性的问题,从而可以避免后盖受损。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公开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示出的一种拆解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中框加热器和移动终端的俯视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中框加热器和移动终端的俯视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加热元件的实物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中框加热器和移动终端的俯视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中框加热器和移动终端的俯视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吸盘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中框加热器、移动终端和吸盘之间的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拆解治具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拆解治具包括:
中框加热器110,该中框加热器110用于包围移动终端的中框并对该中框进行加热,且加热所产生的热量由该中框热传导至该移动终端的后盖中的背胶处;
吸盘120,该吸盘120用于在满足第一条件时吸附后盖,并分离后盖和中框。
其中,第一条件可以是预先针对中框加热器110设置的条件,也可以是预先针对背胶设置的条件,本实施例不作限定。
若第一条件是针对中框加热器110设置的条件,则第一条件可以是中框加热器110停止加热,还可以是中框加热器110的加热时长达到指定加热时长,又或是中框加热器110的加热温度达到指定加热温度,甚至是中框加热器110以指定加热温度加热指定加热时长等等。其中,指定加热温度和指定加热时长可以是经过多次测试所选取的能让后盖上背胶处的背胶软化,从而能容易分离后盖与中框的优选数值,本实施例不作限定。
若第一条件是针对背胶设置的条件,则可通过增加相应的传感器实现对背胶处的背胶状态的检测,如第一条件可以是背胶处的背胶处于胶质流动状态,或是背胶处的表面温度达到目标加热温度等等,本实施例不作限定。
综上所示,本公开提供的拆解治具,由于中框加热器能包围移动终端的中框并对中框进行加热,所以,加热所产生的热量会由中框热传导至移动终端的后盖中的背胶处,背胶会均匀受热并逐渐软化,再通过吸盘吸附后盖,即可分离后盖和中框。这样,可以通过对中框进行加热,借助中框的热传导作用,实现对背胶的软化,以实现对后盖和中框的分离。相比于对后盖整体加热以软化背胶来说,可以避免温度较高时破坏后盖的镀膜层和复合板材之间的胶水的粘性的问题,从而可以避免后盖受损。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拆解治具还可以包括平台,且平台用于安装中框加热器110和吸盘120。另外,平台还可以在拆解移动终端时起到支撑移动终端的作用。即,移动终端可以放置在平台上进行拆解。
基于图1所示的实施例,下面对中框加热器110进行解释。
本实施例中,中框加热器110可以包围移动终端的中框,为了使后盖的背胶处更加均匀受热,达到最优效果,可以将中框加热器110设置为仿形加热器,即,中框加热器110的形状与中框的形状保持相同或相似。其中,中框加热器110的形状与中框的形状保持相同可以指:当中框的形状为圆角矩形时,中框加热器110的形状为圆角矩形;或者,当中框的形状为直角矩形时,中框加热器110的形状为直角矩形。中框加热器110的形状与中框的形状保持相似可以指:当中框的形状为圆角矩形时,中框加热器110的形状为直角矩形;或者,当中框的形状为直角矩形时,中框加热器110的形状为圆角矩形。
除了需要保持中框加热器110的形状与中框的形状相同或相似,还需要保持中框加热器110的尺寸与中框的尺寸相等或相近。即,可以根据移动终端的中框的尺寸来确定中框加热器110的尺寸,以使中框加热器110的尺寸稍大于或等于中框的尺寸。也就是说,中框加热器110的尺寸与中框的尺寸之间的差值小于预定阈值。
由于中框加热器110的尺寸与移动终端的中框的尺寸相关,所以,一个中框加热器110适用于一个尺寸的移动终端。即,可以将一个中框加热器110看成是针对一个尺寸的移动终端专门定制的。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中框加热器110可以是一体式的。在这种实现方式中,用户可以先将移动终端放置在平台上,再将加热元件111套在该移动终端的中框的外部,以使移动终端内嵌在加热元件111中。
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中框加热器110可以是分体式的。当中框加热器110是分体式的时,该中框加热器110包括至少两个加热单元111,该至少两个加热单元111只要能够在移动终端的中框外围成一圈即可,本实施例不限定该至少两个加热单元111的数量和形状。即,该至少两个加热元件111在启动拆解治具后处于合并状态,且处于合并状态的至少两个加热元件111用于包围移动终端的中框。
需要说明的是,在启动拆解治具前,该至少两个加热元件111可以处于分体状态,也可以处于合体状态,本实施例不作限定。
在这种实现方式中,用户可以先将移动终端放置在平台上,再控制该至少两个加热元件111进行合并,在合并过程中矫正移动终端的位置,最终,处于合并状态的该至少两个加热元件111能够夹持住移动终端。由于至少两个加热元件111可以夹持住移动终端,所以,每个加热元件111都直接与中框接触,这样,加热元件111对中框的加热效果较好。
需要说明的是,用户可以在将移动终端放置在平台上之后,通过按键等操作来启动拆解治具;或者,拆解治具还可以包括传感器,在传感器检测到用户将终端放置在平台上之后,自动启动拆解治具,后续,该至少两个加热元件111进行合并。其中,该至少两个加热元件111可以卡接。
本实施例中,加热元件111为竖条形的第一加热元件111或L形的第二加热元件111或U形的第三加热元件111,下面对中框加热器110的四种实现方式进行介绍。
1、中框加热器110由四个第一加热元件111卡接组成。
在这种实现方式中,每个第一加热元件111对应于中框的一条边。即,四个第一加热元件111中有两个第一加热元件111的长度等于中框的长度,有两个第一加热元件111的长度等于中框的宽度。
请参考图2,其中示出有四个第一加热元件111和一个移动终端210。
2、中框加热器110由两个第二加热元件111卡接组成。
在这种实现方式中,每个第二加热元件111的长边的长度等于中框的长度,每个第二加热元件111的短边的长度等于中框的宽度。
请参考图3,其中示出有两个第二加热元件111和一个移动终端310。
请参考图4,其中示出有一个第二加热元件111的实物图。其中,图4中还标示有一个三维坐标系,该三维坐标系是以移动终端的宽所在方向为X方向,移动终端的长所在方向为Y方向,垂直于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幕且竖直向下的方向为Z方向。
3、中框加热器110由一个第二加热元件111和两个第一加热元件111卡接组成。
在这种实现方式中,该第二加热元件111的长边的长度等于中框的长度,该第二加热元件111的短边的长度等于中框的宽度,且两个第一加热元件111中有一个第一加热元件111的长度等于中框的长度,有一个第一加热元件111的长度等于中框的宽度。
请参考图5,其中示出有一个第二加热元件111、两个第一加热元件111和一个移动终端510。
4、中框加热器110由一个第三加热元件111和一个第一加热元件111卡接组成。
在这种实现方式中,当该第一加热元件111的长度等于中框的长度时,第三加热元件111中的一条长边的长度等于中框的长度,两条短边的长度等于中框的宽度;当该第一加热元件111的长度等于中框的宽度时,第三加热元件111中的一条短边的长度等于中框的宽度,两条长边的长度等于中框的长度。
请参考图6,其中示出有一个第三加热元件111、一个第一加热元件111和一个移动终端610。其中,图6中的左图中的第三加热元件111具有两条长边和一条短边,图6中的右图中的第三加热元件111具有两条短边和一条长边。
本实施例中的中框加热器110由导热性能满足第二条件的金属材料制成。可选的,当导热性能是导热系数时,第二条件可以是导热系数大于目标系数,本实施例不限定目标系数的数值。可选的,金属材料可以是铜等,本实施例不作限定。
在中框加热器110包围中框之后,可以控制中框加热器110根据第一条件对中框进行加热。当第一条件包括以指定加热温度对中框加热指定加热时长时,可以先获取该指定加热温度和该指定加热时长,再控制中框加热器110根据该指定加热温度和该指定加热时长对中框进行加热。下面先对指定加热温度和指定加热时长的获取方式进行说明。
1、设置固定不变的指定加热温度和指定加热时长。
本实施例中,可以预先设置默认的指定加热温度和指定加热时长,则可以直接读取该指定加热温度和该指定加热时长。
由于不同点胶工艺和不同材料(比如塑料材料、金属材料)对加热的温度和时长的需求不同,所以,还可以设置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长可调。
2、设置可调的指定加热温度和指定加热时长。
设置指定加热温度和指定加热时长的获取方式有很多种,下面对其中的两种设置方式进行说明。
在第一种设置方式中,拆解治具还包括:温度设置按键和时长设置按键;温度设置按键用于设置指定加热温度;时长设置按键用于设置指定加热时长。
其中,温度设置按键和时长设置按键可以是物理按键,也可以是虚拟按键,本实施例不作限定。
在这种实现方式中,用户在确定中框加热器110包围中框后,可以按下温度设置按键来设置指定加热温度,也可以按下时长设置按键来设置指定加热时长,本实施例不限定指定加热温度和指定加热时长的先后设置顺序。
在第二种设置方式中,拆解治具还包括:模式设置按键;模式设置按键用于设置与移动终端匹配的加热模式,加热模式包括指定加热温度和指定加热时长。
由于同一型号的移动终端的点胶工艺和中框材料相同,所以,同一型号的移动终端所对应的指定加热温度和指定加热时长相同。在此基础上,可以预先为每种型号的移动终端设置一个加热模式,该加热模式包括一个指定加热温度和一个指定加热时长。那么,用户可以在确定中框加热器110包围中框后,根据被拆解的移动终端的型号,通过模式选择按键从预设的多个加热模式中选择与移动终端匹配的加热模式,再基于该加热模式设置指定加热温度和指定加热时长。
下面对中框加热器110的控制方式进行说明。
1、手动控制中框加热器110。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拆解治具还包括:加热按键;中框加热器110还用于在加热按键被触发后,以指定加热温度对中框加热指定加热时长。
其中,加热按键可以是物理按键,也可以是虚拟按键,本实施例不作限定。
在这种实现方式中,用户可以在确定中框加热器110包围中框后,按下加热按键,中框加热器110开始以指定加热温度对中框进行加热,并启动计时器开始计时,在确定计时时长达到指定加热时长时,中框加热器110停止加热。其中,指定加热温度和指定加热时长可以通过上文中的设置方式得到,此处不再赘述。
2、自动控制中框加热器110。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拆解治具还包括:与中框加热器110相连的第一控制器;第一控制器用于获取指定加热温度和指定加热时长,生成用于指示该指定加热温度和该指定加热时长的加热指令,将加热指令发送给中框加热器110;中框加热器110还用于接收加热指令,并以该指定加热温度对中框加热该指定加热时长。
在这种实现方式中,中框加热器110可以从接收到的加热指令中读取该指定加热温度和指定加热时长,开始以该指定加热温度对中框进行加热,并启动计时器开始计时,在确定计时时长达到该指定加热时长时,中框加热器110停止加热。
基于图1所示的实施例,下面对吸盘120进行解释。
本实施例中的吸盘120可以是分体式的,也可以是一体式的,本实施例不作限定。
当吸盘120为分体式时,每个吸盘120吸附住后盖的一个区域,在多个吸盘120同时抬起时分离后盖和中框。其中,每个吸盘120可以是任意形状,比如圆形吸盘、矩形吸盘、三角形吸盘等等,本实施例不作限定。
当吸盘120为一体式时,吸盘120可以吸附住整个后盖,为了使对后盖的吸力大且均匀,达到最优效果,可以将吸盘120设置为仿形吸盘。即,吸盘120的形状与后盖的形状保持相同。下面对吸盘120的形状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中,吸盘120的本体中心处设置有具有至少一个通孔121的至少一个凹腔122,凹腔122的外壁123的开口面积小于或等于后盖的尺寸,且开口面积与后盖的尺寸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
具体地,通孔121用于在吸盘120接触后盖时,借助外力与通孔121之间的配合,排出凹腔122内存留的气体,通过凹腔122内的气压与外界气压之间的气压差形成吸力,从而吸附住后盖。凹腔122的外壁123即为吸盘120的本体的外框。
请参考图7,其示出了一种吸盘120的示意图。其中,图7中标示有图4中所示的三维坐标系。
吸盘120的形状与后盖的形状保持相同可以指:当后盖的形状为圆角矩形时,凹腔122的外壁123的形状为圆角矩形;或者,当后盖的形状为直角矩形时,凹腔122的外壁123的形状为直角矩形。
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移动终端的后盖的尺寸来确定凹腔122的外壁123的开口面积,使得该开口面积等于或稍小于后盖的尺寸。也就是说,开口面积小于或等于后盖的尺寸,且该开口面积与后盖的尺寸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这样,当吸盘120需要吸附后盖时,可以将凹腔122的外壁123和内壁124之间的区域与后盖接触,通过设置的至少一个通孔121排出凹腔122内的空气,使得凹腔122的气压与外界气压之间的气压差来产生吸力,从而吸附住后盖。
由于外壁123的开口面积稍小于或等于后盖的尺寸,所以,吸盘120的吸附区域近似等于整个后盖,使得对后盖产生的吸力较大且均匀,从而可以在快速分离后盖和中框时避免后盖受损。
本实施例中的吸盘120可以由硅胶材料制成。
在满足第一条件后,可以控制吸盘120吸附后盖并抬起,从而使后盖和中框分离,下面对吸盘120的控制方式进行说明。
1、手动控制吸盘120。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拆解治具还包括:拆解按键;吸盘120还用于在拆解按键被触发后吸附后盖,并分离后盖和中框。
其中,拆解按键可以是物理按键,也可以是虚拟按键,本实施例不作限定。
在这种实现方式中,用户可以在确定满足第一条件时,按下拆解按键,吸盘120开始吸附后盖并抬起,以使后盖和中框分离。
2、自动控制吸盘120。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拆解治具还包括:与吸盘120相连的第二控制器;第二控制器用于在满足第一条件时生成拆解指令,并将拆解指令发送给吸盘120;吸盘120还用于在拆解指令的指示下吸附后盖,并分离后盖和中框。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控制器与第二控制器可以是不同的控制器,或,第一控制器与第二控制器可以是同一控制器,当第一控制器与第二控制器是同一控制器时,该控制器分别与中框加热器110和吸盘120相连。
请参考图8,其示出了加热停止时,中框加热器110、移动终端810和吸盘120之间的位置关系。其中,图8中标示有图4中所示的三维坐标系。
需要说明的是,相关技术中,采用的是分体式拆解治具的拆解方式,先直接对移动终端的后盖进行整面加热,待停止加热后,将移动终端转移到分体式吸盘处。首先,对后盖直接加热不仅容易导致后盖上的镀膜脱落,而且,由于背胶容易固化,故在移动终端转移过程或采用分体式吸盘重新配对过程中,很可能会导致后盖和中框又重新粘连上,导致分离困难。另外,因为刚刚停止加热即刻转移移动终端,此时移动终端的温度较高,也会容易产生安全隐患。而本实施例中,由于采用了中框加热器对移动终端的中框进行加热的方案,利用热传导作用将中框处的热量传导至后盖上,使得后盖的背胶处的背胶软化,而且,因为中框加热器能通过加热元件包围住中框,使得中框能均匀受热,间接导致传导至后盖的热量也是均匀的,即后盖背胶处也能均匀受热,当满足第一条件时,再借助吸盘的吸附力,从而达到分离后盖和中框的目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2)

1.一种拆解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拆解治具包括:
中框加热器,所述中框加热器用于包围移动终端的中框并对所述中框进行加热,且加热所产生的热量由所述中框热传导至所述移动终端的后盖中的背胶处,所述中框加热器包括至少两个加热元件,所述至少两个加热元件在启动所述拆解治具后处于合并状态,且处于所述合并状态的所述至少两个加热元件用于包围所述移动终端的中框;
吸盘,所述吸盘用于在满足第一条件时吸附所述后盖,并分离所述后盖和所述中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拆解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加热器的形状与所述中框的形状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拆解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为竖条形的第一加热元件或L形的第二加热元件或U形的第三加热元件;
所述中框加热器由四个所述第一加热元件卡接组成;或,
所述中框加热器由两个所述第二加热元件卡接组成;或,
所述中框加热器由一个所述第二加热元件和两个所述第一加热元件卡接组成;或,
所述中框加热器由一个所述第三加热元件和一个所述第一加热元件卡接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拆解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加热器由导热性能满足第二条件的金属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拆解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条件包括以指定加热温度对所述中框加热指定加热时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拆解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拆解治具还包括:
温度设置按键和时长设置按键;
所述温度设置按键用于设置所述指定加热温度;
所述时长设置按键用于设置所述指定加热时长。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拆解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拆解治具还包括:
模式设置按键;
所述模式设置按键用于设置与所述移动终端匹配的加热模式,所述加热模式包括所述指定加热温度和所述指定加热时长。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任一项所述的拆解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拆解治具还包括:
与所述中框加热器相连的第一控制器;
所述第一控制器用于获取所述指定加热温度和所述指定加热时长,生成用于指示所述指定加热温度和所述指定加热时长的加热指令,将所述加热指令发送给所述中框加热器;
所述中框加热器还用于接收所述加热指令,并以所述指定加热温度对所述中框加热所述指定加热时长。
9.根据权利要求5至7任一项所述的拆解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拆解治具还包括:
加热按键;
所述中框加热器还用于在所述加热按键被触发后,以所述指定加热温度对所述中框加热所述指定加热时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拆解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的本体中心处设置有具有至少一个通孔的至少一个凹腔,所述凹腔的外壁的开口面积小于或等于所述后盖的尺寸,且所述开口面积与所述后盖的尺寸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拆解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拆解治具还包括:
与所述吸盘相连的第二控制器;
所述第二控制器用于在满足所述第一条件时生成拆解指令,并将所述拆解指令发送给所述吸盘;
所述吸盘还用于在所述拆解指令的指示下吸附所述后盖,并分离所述后盖和所述中框。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拆解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拆解治具还包括:
拆解按键;
所述吸盘还用于在所述拆解按键被触发后吸附所述后盖,并分离所述后盖和所述中框。
CN201910577838.XA 2019-06-28 2019-06-28 拆解治具 Active CN1121400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77838.XA CN112140057B (zh) 2019-06-28 2019-06-28 拆解治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77838.XA CN112140057B (zh) 2019-06-28 2019-06-28 拆解治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40057A CN112140057A (zh) 2020-12-29
CN112140057B true CN112140057B (zh) 2022-04-15

Family

ID=738695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77838.XA Active CN112140057B (zh) 2019-06-28 2019-06-28 拆解治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40057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30467B2 (ja) * 1995-06-05 2002-09-3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電子部品組立治具
CN105345421A (zh) * 2015-11-11 2016-02-24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屏幕拆卸装置以及屏幕拆卸系统
CN107243724B (zh) * 2017-05-27 2020-04-10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简易拆卸夹具
CN108422372A (zh) * 2018-05-10 2018-08-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拆卸装置
CN208765559U (zh) * 2018-07-20 2019-04-19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电子装置的导热板
CN208645224U (zh) * 2018-07-27 2019-03-26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后盖拆卸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40057A (zh) 2020-1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40158306A1 (en) Device for detaching a cover from a base
EP1061559A3 (en) Method of detaching article and detachment apparatus
EP3083161B1 (en) Pick-up tool with integrated light source
JP5651263B1 (ja) 熱板加熱による熱成形装置
CN112140057B (zh) 拆解治具
CN104889931A (zh) 一种电子设备拆卸装置及拆卸方法
US11450548B2 (en) Wafer processing method
KR101614813B1 (ko) 필름소재의 에지부를 케이스의 전면 테두리부에 접착시킬 수 있는 에지부 접착유닛을 구비한 필름접착용 열융착 장치
CN212579207U (zh) 一种贴膜装置
KR101814505B1 (ko) 기포 제거기능을 갖는 필름 부착장치
JP2004022995A (ja) 半導体チップのボンディング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5345421A (zh) 屏幕拆卸装置以及屏幕拆卸系统
JP5259116B2 (ja) ダイボンダ
TW201223734A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sucker
CN219574530U (zh) 贴合定位工装
KR20160135380A (ko) 플렉서블 표시장치의 제조장치
JPH0692118B2 (ja) 成形内装基材への表皮材被装方法
CN204929550U (zh) Io端对位组装设备
CN107239159B (zh) 触摸屏填缝工艺方法
JPH10154671A (ja) 半導体製造装置、及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KR101631822B1 (ko) 고주파 유도를 이용하여 리드소재에 필름을 접합하는 장치
CN217521951U (zh) 分离装置及激光剥离设备
CN110396372B (zh) 一种将传感膜施加到透明透镜的方法
CN217715100U (zh) 油烟机交互系统
KR102266490B1 (ko) 접착 부재를 흡착하여 고정하는 프레스 장치 및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