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36106A - 电子控制装置以及会话确立程序 - Google Patents

电子控制装置以及会话确立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36106A
CN112136106A CN201980032365.3A CN201980032365A CN112136106A CN 112136106 A CN112136106 A CN 112136106A CN 201980032365 A CN201980032365 A CN 201980032365A CN 112136106 A CN112136106 A CN 1121361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gram
session
wired
wireless
rewr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3236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上原一浩
原田雄三
夏目充启
河崎卓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ens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so Corp filed Critical Denso Corp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19/019118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9221118A1/ja
Publication of CN1121361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361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5/00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vehicles
    • G07C5/08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performance data other than driving, working, idle, or waiting time, with or without registering driving, working, idle or waiting time
    • G07C5/0808Diagnosing performance dat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60Software deployment
    • G06F8/65Updates
    • G06F8/654Updates using techniqu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lterable solid state memories, e.g. for EEPROM or flash memor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60Software deployment
    • G06F8/65Updates
    • G06F8/66Updates of program code stored in read-only memory [ROM]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5/00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vehicles
    • G07C5/008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vehicles communicating information to a remotely located station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2205/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roup G07C5/00
    • G07C2205/02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roup G07C5/00 using a vehicle scan to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 Test And Diagnosis Of Digital Computer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电子控制装置(19~21)具备应用执行部(34),应用执行部具有第一默认会话、用于从车辆外部经由有线进行电子控制装置的诊断的有线诊断会话、用于使用从车辆外部经由有线获取到的程序来进行电子控制装置的重写的有线重写会话作为第一状态,基于表示经由有线的诊断的请求向有线诊断会话进行状态迁移,基于表示经由有线的重写的请求向有线重写会话进行状态迁移,具有第二默认会话、用于使用从车辆外部经由无线获取到的程序来进行电子控制装置的重写的无线重写会话作为第二状态,基于表示经由无线的重写的请求向无线重写会话进行状态迁移。应用执行部独立地管理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非排他地确立无线重写会话和第一默认会话或有线诊断会话。

Description

电子控制装置以及会话确立程序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基于2018年5月15日申请的日本申请号2018-093867号、2019年5月13日申请的日本申请号2019-090618号,并在此引用其记载内容。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子控制装置以及会话确立程序。
背景技术
已知在车辆网络上有线连接服务工具,进行车辆的电子控制装置(以下,称为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的诊断。另外,伴随着通信网络的发展等,互联汽车(Connected Car)的技术也普及,也已知通过经由无线通信的远程操作进行诊断。在像这样产生有线方式的诊断和无线方式的诊断的请求的情况下,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进行调停以使得优先地进行基于服务工具的有线方式的诊断的技术。另外,诊断也被称为检测(Diag)。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78800号公报
来自外部的经由有线或者无线的请求不仅有诊断还有程序的重写。另外,在成为诊断或程序的重写对象的ECU中,也存在正在执行与车辆控制有关的程序的情况。根据这样的情况,ECU需要针对来自外部的各种请求适当地进行调停。
发明内容
本公开是鉴于上述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针对来自外部的各种请求适当地进行调停的电子控制装置以及会话确立程序。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式,应用执行部具有第一默认会话、用于从车辆外部经由有线进行电子控制装置的诊断的有线诊断会话以及用于使用从车辆外部经由有线获取到的程序来进行电子控制装置的重写的有线重写会话作为第一状态,基于表示经由有线的诊断的请求而向有线诊断会话进行状态迁移,基于表示经由有线的重写的请求而向有线重写会话进行状态迁移,具有第二默认会话以及用于使用从车辆外部经由无线获取到的程序来进行电子控制装置的重写的无线重写会话作为第二状态,基于表示经由无线的重写的请求而向无线重写会话进行状态迁移。应用执行部独立地管理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非排他地确立无线重写会话和第一默认会话或者有线诊断会话。
通过非排他地确立无线重写会话和第一状态的默认会话或者有线诊断会话,从而能够针对车辆控制或者有线方式的电子控制装置的诊断和无线方式的程序的重写的请求,非排他地执行它们,能够针对来自外部的各种请求适当地进行调停。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式,应用执行部具有默认会话、用于从车辆外部经由有线或者无线进行电子控制装置的诊断的诊断会话、用于使用从车辆外部经由有线获取到的程序来进行电子控制装置的重写的有线重写会话以及用于使用从车辆外部经由无线获取到的程序来进行电子控制装置的重写的无线重写会话作为状态,基于表示经由有线或者无线的诊断的请求而向诊断会话进行状态迁移,基于表示经由有线的重写的请求而向有线重写会话进行状态迁移,基于表示经由无线的重写的请求而向无线重写会话进行状态迁移。应用执行部排他地确立有线重写会话和无线重写会话。
通过排他地确立有线重写会话和无线重写会话,从而能够针对有线方式的程序的重写和无线方式的程序的重写的请求,排他地执行它们,能够针对来自外部的各种请求适当地进行调停。
附图说明
关于本公开的上述目的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及优点,参照附图并通过下述的详细描述会变得更加明确。在该附图中:
图1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的功能框图。
图2是表示CGW的电气结构的功能框图。
图3是表示ECU的电气结构的功能框图。
图4是表示改写固件内置型的双面存储器中的通常动作时的形态的图。
图5是表示改写固件内置型的双面存储器中的重写动作时的形态的图。
图6是表示改写固件下载型的双面存储器中的通常动作时的形态的图。
图7是表示改写固件下载型的双面存储器中的重写动作时的形态的图。
图8是表示微机的每个处理的结构的功能框图。
图9是表示程序的结构的图(其一)。
图10是表示状态迁移的图(其一)。
图11是表示状态迁移的图(其二)。
图12是表示状态迁移的图(其三)。
图13是表示会话的调停的图(其一)。
图14是表示会话的调停的图(其二)。
图15是表示第一状态的状态迁移管理处理的流程图(其一)。
图16是表示第一状态的状态迁移管理处理的流程图(其二)。
图17是表示第一状态的状态迁移管理处理的流程图(其三)。
图18是表示第二状态的状态迁移管理处理的流程图(其一)。
图19是表示第二状态的状态迁移管理处理的流程图(其二)。
图20是表示程序的结构的图(其二)。
图21是表示状态迁移的图(其四)。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车辆用程序重写系统(相当于车辆用电子控制系统)是能够通过OTA重写搭载在ECU上的车辆控制、诊断等的应用程序的系统。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通过有线或者无线重写应用程序的情况进行说明,但也能够应用于通过有线或者无线重写例如在地图应用中使用的地图数据、在ECU中使用的控制参数等在各种应用中使用的数据的情况。即,有线方式的程序的重写除了使用从车辆外部经由有线获取到的程序来重写ECU之外,还包括经由有线获取在执行程序时所使用的各种数据并重写。无线方式的程序的重写除了使用从车辆外部经由无线获取到的程序来重写ECU之外,还包括经由无线获取在执行程序时所使用的各种数据并重写。
如图1所示,车辆用程序重写系统1具有通信网络2侧的中心装置3、车辆侧的车辆侧系统4以及用户终端5。通信网络2构成为例如包括基于4G线路等的移动体通信网络、因特网、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注册商标)等。
中心装置3具有文件服务器6、网页服务器7以及管理服务器8,各服务器6~8构成为能够相互进行数据通信。中心装置3在车辆用程序重写系统1中统括通信网络2侧的OTA(Over the Air:空中下载)的功能,作为OTA中心发挥作用。文件服务器6是具备分发给车辆的应用程序的管理功能,管理从作为应用程序的提供者的供应商提供的改写数据和车辆的状态的服务器。文件服务器6能够经由通信网络2与车辆侧系统4之间进行数据通信,并将改写数据分发给车辆侧系统4。网页服务器7是管理网页信息的服务器。网页服务器7能够经由通信网络2与用户终端5之间进行数据通信,并将网页信息发送至用户终端5。管理服务器8管理个人信息、车辆信息等。
用户终端5是用户可携带的移动终端9、配置在车厢内的车载显示器10。移动终端9例如是智能手机、平板。车载显示器10例如是兼作导航功能的显示器、仪表显示器。用户在车厢外时,能够使用移动终端9来进行与应用程序的重写有关的各种设定、各种确认,在车厢内时,能够使用车载显示器10来进行与应用程序的重写有关的各种设定、各种确认。
车辆侧系统4具有主装置11(相当于车辆用主装置)。主装置11具有DCM12和CGW13,DCM12和CGW13经由第一总线14以能够进行数据通信的方式连接。DCM12是经由通信网络2与中心装置3之间进行数据通信的车载通信机,从文件服务器6下载改写数据,并将该下载的改写数据传输到CGW13。CGW13是车辆用网关装置,将从DCM12传输的改写数据分发给重写应用程序的重写对象ECU。主装置11在车辆用程序重写系统1中统括车辆侧的OTA的功能,作为OTA主装置发挥作用。
在CGW13上,除了第一总线14之外,还连接有第二总线15、第三总线16、第四总线17、第五总线18作为车内侧的总线。第二总线15例如是车身系统网络的总线,连接有多个车身系统ECU19。多个车身系统ECU19例如是控制车门的上锁/解锁的车门ECU、控制仪表显示的仪表ECU、控制空调的驱动的空调ECU、控制车窗的开闭的车窗ECU等。第三总线16例如是行驶系统网络的总线,连接有多个行驶系统ECU20。多个行驶系统ECU20例如是控制引擎的驱动的引擎ECU、控制制动器的驱动的制动器ECU、控制自动变速器的驱动的ECTECU、控制动力转向的驱动的动力转向ECU等。第四总线17例如是多媒体系统网络的总线,连接有多个多媒体系统ECU21。多个多媒体系统ECU21例如是用于控制导航系统的导航ECU、控制电子收费系统(ETC(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 System,注册商标))的ETCECU等。第五总线18连接有管理车辆侧系统4的电源的电源管理ECU22。
在CGW13连接有第六总线23作为车外侧的总线。第六总线23连接有DLC(Data LinkCoupler:数据链路耦合器)连接器24。在DLC连接器24上可装卸地连接工具25(相当于服务工具)。总线14~18、23例如由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控制器局域网,注册商标)总线构成,CGW13按照CAN的数据通信标准或者诊断通信标准(UDS:ISO14229)与DCM12、ECU19~22、工具25之间进行数据通信。另外,总线15~17也可以是车身系统网络的总线、行驶系统网络的总线、多媒体系统网络的总线以外的系统的总线。另外,DCM12和CGW13也可以通过以太网连接,DLC连接器24和CGW13也可以通过以太网连接。
重写对象ECU若从CGW13接收到改写数据,则将该接收到的改写数据写入闪存来重写应用程序。在上述的结构中,CGW13作为将改写数据分发给重写对象ECU的改写主装置发挥作用,重写对象ECU作为写入从CGW13接收到的改写数据来重写应用程序的改写从装置发挥作用。
作为重写应用程序的形态,有通过有线进行重写的形态、和通过无线进行重写的形态。通过有线重写应用程序的形态是指使用从车辆外部经由有线获取到的应用程序来重写重写对象ECU的形态。具体而言,若将工具25与DLC连接器24连接,则工具25将改写数据传输到CGW13。CGW13作为网关将有线重写请求发送至重写对象ECU,将从工具25传输的改写数据分发给重写对象ECU。在CGW13中将从工具25传输的改写数据分发给重写对象ECU意味着对改写数据进行中继。重写对象ECU写入从CGW13接收到的改写数据来重写应用程序。
通过无线重写应用程序的形态是指使用从车辆外部经由无线获取到的应用程序来重写重写对象ECU的形态。具体而言,若从中心装置3向DCM12下载改写数据,则DCM12将从中心装置3下载到的改写数据传输到CGW13。CGW13作为网关将无线重写请求发送至重写对象ECU,将从DCM12传输的改写数据分发给重写对象ECU。重写对象ECU写入从CGW13接收到的改写数据来重写应用程序。
作为诊断ECU19的形态,有通过有线进行诊断的形态和通过无线进行诊断的形态。通过有线进行诊断的形态是指从车辆外部经由有线诊断ECU19的形态。具体而言,若将工具25与DLC连接器24连接,则工具25将诊断请求传输到CGW13。CGW13作为网关将诊断请求发送至诊断对象ECU,将从工具25传输的诊断指令分发给诊断对象ECU。诊断对象ECU进行与从CGW13接收到的诊断指令对应的诊断处理。
通过无线进行诊断的形态是指从车辆外部经由无线诊断ECU19的形态。具体而言,若从中心装置3向DCM12发送诊断指令作为诊断请求,则DCM12将诊断指令传输到CGW13。CGW13作为网关将诊断指令作为诊断请求分发给诊断对象ECU。诊断对象ECU进行与从CGW13接收到的诊断指令对应的诊断处理。
如图2所示,CGW13具有微型计算机(以下,称为微机)26、数据传输电路27、电源电路28以及电源检测电路29。微机26具有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26a、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26b、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26c、闪存26d(相当于存储部),通过执行非过渡性的实体存储介质中所储存的控制程序来执行与控制程序对应的处理,控制CGW13的动作。
数据传输电路27控制与总线14~18、23之间的按照CAN的数据通信标准的数据通信。电源电路28被输入电池电源(以下,称为+B电源)、附件电源(以下,称为ACC电源)、点火电源(以下,称为IG电源)。电源检测电路29检测+B电源的电压值、ACC电源的电压值、IG电源的电压值,将这些检测到的电压值与规定的电压阈值相比较,将其比较结果输出至微机26。微机26从电源检测电路29输入+B电源、ACC电源、IG电源的比较结果,确定+B电源、ACC电源、IG电源是正常还是异常。
如图3所示,ECU19~21具有微机30、数据传输电路31、电源电路32以及电源检测电路33。微机30具有CPU30a、ROM30b、RAM30c以及闪存30d(相当于存储部)等,通过执行非过渡性的实体存储介质中所储存的控制程序来执行与控制程序对应的处理,控制ECU19~21的动作。
数据传输电路31控制与总线15~17之间的按照CAN的数据通信标准的数据通信。电源电路32被输入+B电源、ACC电源、IG电源。电源检测电路33检测+B电源的电压值、ACC电源的电压值、IG电源的电压值,将这些检测到的电压值与规定的电压阈值相比较,将其比较结果输出至微机30。微机30从电源检测电路33输入+B电源、ACC电源、IG电源的比较结果,确定+B电源、ACC电源、IG电源是正常还是异常。另外,对于ECU19~21而言,例如传感器、促动器等的负荷不同,但基本上是相同的结构。
DCM12具有与图3所示的ECU19同样的结构。而且,DCM12具有与中心装置3进行通信的通信机、能够检测车辆的位置的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此处,DCM12的闪存28d为了存储分发包而具有充分的容量。车载显示器10具有与图3所示的ECU19同样的结构。车载显示器10与未图示的显示器以能够收发数据的方式连接。电源管理ECU22具有与图3所示的ECU19同样的结构。
作为搭载于ECU19~21的闪存30d的种类,有在一面具有配置有应用程序的应用区域的单面单独方式存储器、在伪两面具有应用区域的单面挂起方式存储器、在实际的两面具有应用区域的双面存储器。以下,将搭载有单面单独方式存储器的ECU称为单面单独存储器ECU,将搭载有单面挂起方式存储器的ECU称为单面挂起存储器ECU,将搭载有双面存储器的ECU称为双面存储器ECU。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在微机30的内部设置有CPU30a以及ROM30b的结构,但也可以是在微机30的内部设置有CPU30a而在微机30的外部设置有ROM30b的结构,也可以是所谓的外置存储器类型的结构。
由于单面单独存储器ECU是在一面具有程序存储区域的结构,所以没有运用面以及非运用面的概念,在正执行应用处理时,不能执行应用程序的重写处理。因此,单面单独存储器ECU在停止应用程序并停止应用处理或诊断处理的状态下,执行重写程序并执行应用程序的重写处理。
另一方面,由于单面挂起存储器ECU或双面存储器ECU是在两面具有程序存储区域的结构,所以有运用面以及非运用面的概念,通过对存储器结构下工夫,从而能够在执行应用程序并执行应用处理或诊断处理时,执行重写程序并执行非运用面的应用程序的重写处理。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采用双面存储器作为闪存30d,并对该存储器结构下工夫,从而能够在正执行运用面的应用程序时,执行非运用面的应用程序的重写处理。
以下,对双面存储器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4至图7所示,双面存储器具有引导区域和应用区域,在A面和B面这两面具有应用区域。双面存储器有预先内置有改写固件的改写固件内置型、和从外部下载改写固件的改写固件下载型。以下,对各结构进行说明。
(1)改写固件内置型
图4示出改写固件内置型的双面存储器,用于进行重写的固件预先存储于闪存。如图4所示,在引导区域中以不能重写的方式配置引导程序。引导程序包括引导交换功能和引导时向量表。在各应用区域中预先配置有差分引擎工作区域、应用程序、用于重写应用程序的重写程序。应用程序包括版本信息、参数数据、软件(应用)、固件、通常时向量表。重写程序包括改写进展管理信息2、改写进展管理信息1、启动面判定信息、无线改写固件、有线改写固件以及引导时向量表。无线改写固件是指进行使用从车辆外部经由无线获取到的应用程序来重写ECU的处理的固件。有线改写固件是指进行使用从车辆外部经由有线获取到的应用程序来重写ECU的处理的固件。在改写固件中包括进行存储器的擦除、写入的程序、差分引擎等基本构成要素。
若将两面的应用区域称为A面、B面,则微机30在执行车辆控制处理、诊断处理等应用处理的通常动作时,执行引导程序,根据A面和B面的各启动面判定信息并通过引导交换功能来判定新旧,判定A面以及B面的哪个面是运用面。微机30若判定为将A面设为运用面,则参照A面的引导时向量表和A面的通常时向量表来搜索前端地址,执行A面的应用程序。同样地,微机30若判定为将B面设为运用面,则参照B面的引导时向量表和B面的通常时向量表来搜索前端地址,执行B面的应用程序。
微机30在执行非运用面的应用程序的重写处理的重写动作时,如图5所示,使非运用面的应用程序作为旧数据暂时保存至差分引擎工作区域。微机30读出暂时保存至差分引擎工作区域的旧数据,根据该读出的旧数据、和通过内置的改写固件存储于RAM30c的差分改写数据来恢复新数据。微机30若根据旧数据和差分改写数据生成新数据,则将该生成的新数据写入到非运用面来重写非运用面的应用程序。另外,暂时保存至差分引擎工作区域的旧数据可以将运用面的应用程序作为对象,也可以将非运用面的应用程序作为对象。在将运用面的应用程序作为对象的情况下,在写入新数据前擦除非运用面的数据。此处,在从车辆外部获取到的改写数据不是差分数据而是全数据(完全数据(Full Data))的情况下,将获取到的改写数据作为新数据写入到非运用面。
(2)改写固件下载型
如图6所示,在改写固件下载型中,从车辆外部接收改写固件并存储至RAM,在RAM上执行。与上述的改写固件内置型相比较,在从外部下载无线改写固件或有线改写固件,并在重写应用程序后,擦除该无线改写固件或有线改写固件的方面不同。
微机30在执行车辆控制处理等应用处理、诊断处理的通常动作时,与改写固件内置型相同地,执行引导程序,根据A面和B面的各启动面判定信息并通过引导交换功能判定新旧,判定A面以及B面的哪个面是运用面,执行运用面的应用程序来执行应用处理。
微机30在执行应用程序的重写处理的重写动作时,如图7所示,将非运用面的应用程序作为旧数据暂时保存至差分引擎工作区域。微机30读出暂时保存至差分引擎工作区域的旧数据,根据该读出的旧数据、和通过从外部下载的改写固件存储至RAM30c的差分改写数据来恢复新数据。微机30若根据旧数据和差分改写数据生成新数据,则将该生成的新数据写入到非运用面来重写非运用面的应用程序。而且,微机30若完成重写,则从RAM擦除下载的改写固件。另外,暂时保存至差分引擎工作区域的旧数据可以将运用面的应用程序作为对象,也可以将非运用面的应用程序作为对象。在将运用面的应用程序作为对象的情况下,在写入新数据前擦除非运用面的数据。此处,在从车辆外部获取到的改写数据不是差分数据而是全数据(完全数据)的情况下,将获取到的改写数据作为新数据写入到非运用面。
如上述那样,在改写固件内置型以及改写固件下载型的任何一种结构中,都在各应用区域配置有应用程序、和用于重写应用程序的重写程序。另外,在图4以及图6中,将应用程序作为改写对象进行示出,但也可以将重写程序作为改写对象。另外,在想要使重写程序不能重写的情况下,也可以配置在引导区域中。也可以将用于有线重写的程序配置于引导区域,以便例如能够在经销商等中可靠地实施经由工具的有线方式的重写。
如图8所示,微机30具有应用执行部34、无线重写请求确定部35以及有线重写请求确定部36,作为每个处理的功能模块。应用执行部34具有调停各程序的执行的功能。无线重写请求确定部35具有确定经由无线的程序重写请求的功能。有线重写请求确定部35具有确定经由有线的程序重写请求的功能。
图9是表示存储于闪存的各程序的结构的图。车辆控制程序是用于实现搭载于ECU19~21自身的车辆控制功能(例如转向控制功能)的程序。有线诊断程序是用于从车辆外部经由有线进行ECU19~21自身的诊断的程序。无线诊断程序是用于从车辆外部经由无线进行ECU19~21自身的诊断的程序。无线重写程序是用于进行从车辆外部经由无线获取到的程序的重写的程序。有线重写程序是用于进行从车辆外部经由有线获取到的程序的重写的程序。车辆控制程序被配置在应用区域中作为第一程序。有线诊断程序以及有线重写程序被配置在应用区域中作为第二程序。无线诊断程序以及无线重写程序被配置在应用区域中作为第三程序。换言之,第二程序是进行车辆控制以外的经由有线的特殊处理的程序,第三程序是进行车辆控制以外的经由无线的特殊处理的程序。另外,有线重写程序也可以不配置在应用区域中,而配置在引导区域中作为第四程序。
应用执行部34进行控制以使得能够同时执行第一程序、第二程序以及第三程序(进行非排他控制)。应用执行部34例如能够同时执行车辆控制程序、有线诊断程序以及无线诊断程序。即,应用执行部34能够同时执行车辆控制、有线方式的ECU19~21的诊断以及无线方式的ECU19~21的诊断。同样地,应用执行部34进行控制,以使得能够同时执行车辆控制程序、有线诊断程序以及无线重写程序,能够同时执行车辆控制程序、有线重写程序以及无线诊断程序,能够同时执行车辆控制程序、有线重写程序以及无线重写程序。
另一方面,应用执行部34进行排他控制以使得不能同时执行第二程序内的各程序。同样地,进行排他控制以使得不能同时执行第三程序内的各程序。应用执行部34例如对有线诊断程序和有线重写程序进行排他控制,对无线诊断程序和无线重写程序进行排他控制。即,应用执行部34仅执行经由有线的特殊处理中的一个程序。同样地,应用执行部34仅执行经由无线的特殊处理中的一个程序。
换言之,无线重写程序被配置在无线诊断程序的内部,可以说被内置成无线诊断程序的一部分。即,应用执行部34根据将无线重写程序配置在无线诊断程序的内部的结构,若在正执行车辆控制程序以及有线诊断程序时如后述那样从默认会话或者无线诊断会话向无线重写会话进行状态迁移,则进行控制,以使得继续车辆控制程序以及有线诊断程序的执行,并执行无线重写程序。应用执行部34通过继续车辆控制程序以及有线诊断程序的执行,并开始无线重写程序的执行,从而能够同时执行车辆控制程序、有线诊断程序以及无线重写程序。即,应用执行部34进行控制,以使得能够同时执行车辆控制、有线方式的ECU19~21的诊断以及无线方式的应用程序的重写。
此处,根据诊断处理或重写处理的具体的内容,产生不能同时执行有线方式的诊断和无线方式的诊断、以及有线方式的重写和无线方式的重写的状况。例如在有线方式的重写和无线方式的重写对相同的区域进行重写的情况下,两者的处理冲突。因此,应用执行部34根据处理、请求的具体内容对有线诊断程序和无线诊断程序进行排他控制,另外,对有线重写程序和无线重写程序进行排他控制。另外,根据诊断处理的内容,也会产生不能继续通常的车辆控制的情况。例如在使ECU动作来读出其结果的诊断处理的情况下,不能与通常的车辆控制同时执行。该情况下,应用执行部34进行使车辆控制程序待机,并执行有线或者无线诊断程序的这样的调停控制。
另一方面,在将有线重写程序不配置在应用区域而配置在引导区域中作为第四程序的情况下,应用执行部34进行一部分与上述不同的调停控制。有线重写程序如图9中虚线所示,被配置在有线诊断程序的外部作为第四程序,不内置为有线诊断程序的一部分。该情况下,应用执行部34在执行第四程序时进行排他控制,以结束第一~第三程序。即,应用执行部34从执行第一~第三程序的模式切换为执行第四程序的专用模式。换言之,有线重写程序根据将有线重写程序配置在有线诊断程序的外部的结构,若在正在执行车辆控制程序以及无线诊断程序时如后述那样从有线诊断会话向有线重写会话进行状态迁移,则进行控制,以使得停止车辆控制程序以及无线诊断程序的执行,而开始有线重写程序的执行。应用执行部34通过停止车辆控制程序以及无线诊断程序的执行而开始有线重写程序的执行,从而不能同时执行车辆控制程序、无线诊断程序以及有线重写程序,而仅能够执行有线重写程序。即,应用执行部34进行控制,以使得不能同时执行车辆控制、无线方式的ECU19~21的诊断和有线方式的应用程序的重写,而仅能够执行有线方式的应用程序的重写。
如图10所示,应用执行部34管理默认的状态(默认会话)、有线诊断的状态(有线诊断会话)、有线重写的状态(有线重写会话),作为与有线方式的特殊处理有关的第一状态。另外,管理默认的状态(默认会话)、无线重写的状态(无线重写会话),作为与无线方式的特殊处理有关的第二状态,并且管理动作的内部状态。
应用执行部34按照诊断通信标准使能够进行车辆控制的默认会话、能够从车辆外部经由有线进行ECU19~21的诊断的有线诊断会话、以及能够进行从车辆外部经由有线获取到的应用程序的重写的有线重写会话排他地进行状态迁移,作为第一状态的状态迁移。使会话排他地进行状态迁移是指不能同时确立会话,使会话非排他地进行状态迁移是指能够同时确立会话。
第一状态中的默认会话是表示不进行有线方式的特殊处理的状态的模式,是能够执行车辆控制的状态。默认会话可以说是完全不对车辆控制给予影响的处理,例如是也可以执行与车辆控制无关的诊断程序的模式。与车辆控制无关的诊断程序是用于进行故障代码等信息的读出等的程序。有线诊断会话是执行与ECU19~21的诊断有关的诊断程序的模式。至少在由于执行诊断程序而会对车辆控制给予影响的状态的情况下,从默认会话转移到有线诊断会话。与ECU19~21的诊断有关的诊断程序是用于进行通信停止、诊断掩蔽、促动器驱动等的程序。有线重写会话是执行从车辆外部经由有线获取到的应用程序的重写的模式。
应用执行部34在第一状态中如以下那样进行会话的状态迁移。若在第一默认会话的状态下产生有线方式的诊断请求,则应用执行部34通过诊断会话转移请求从第一默认会话转移到有线诊断会话,执行有线方式的诊断处理。若在有线诊断会话的状态下产生会话恢复请求、产生超时、电源断开或者接收到法规服务,则应用执行部34从有线诊断会话转移到第一默认会话。若在第一默认会话的状态下产生有线重写请求,则应用执行部34在通过诊断会话转移请求从第一默认会话转移到有线诊断会话后,通过重写会话转移请求从有线诊断会话转移到有线重写会话,执行有线重写处理。若在有线重写会话的状态下产生会话恢复请求、产生超时、电源断开或者接收到法规服务,则应用执行部34从有线重写会话转移到第一默认会话。另外,应用执行部34通过会话维持请求使当前的会话维持而不转移。
应用执行部34按照诊断通信标准使能够进行车辆控制的默认会话、和与从车辆外部经由无线获取到的应用程序的重写有关的无线重写会话排他地进行状态迁移,作为第二状态的状态迁移。无线重写会话是执行从车辆外部经由无线获取到的应用程序的重写的模式。
应用执行部34在第二状态中如以下那样进行会话的状态迁移。若在第二默认会话的状态下产生无线重写请求,则应用执行部34通过重写会话转移请求从第二默认会话转移到无线重写会话,执行无线重写处理。若在无线重写会话的状态下产生会话恢复请求、产生超时或者电源断开,则应用执行部34从无线重写会话转移到第二默认会话。另外,应用执行部34通过会话维持请求使当前的会话维持而不转移。
应用执行部34在执行车辆控制程序作为第一程序的同时,管理与有线方式的特殊处理有关的第一状态以及与无线方式的特殊处理有关的第二状态。例如若在第一状态以及第二状态都为默认会话中,产生有线诊断请求,则应用执行部34使车辆控制程序继续,使第一状态转移到有线诊断会话,开始有线诊断程序的执行。若在该状态下产生无线重写请求,则应用执行部34使车辆控制程序以及有线诊断程序的执行继续,使第二状态转移到无线重写会话,开始无线重写程序的执行。若在该状态下产生有线重写请求,则应用执行部34例如结束无线重写程序的执行,使第二状态转移到默认会话,并且结束有线诊断程序的执行,使第一状态转移到有线重写会话,开始有线重写程序的执行。应用执行部34为了防止向相同的存储器区域的写入处理冲突,而排他地进行状态迁移,以使得不同时确立第一状态的有线重写会话和第二状态的无线重写会话(排他地控制)。
无线重写请求确定部35判定从外部接收到的重写请求的识别信息,确定无线重写请求。即,若从中心装置3向DCM12下载改写数据,CGW13将从DCM12传输的改写数据分发给重写对象ECU,则无线重写请求确定部35从CGW13与改写数据一起接收表示无线重写请求的识别信息,从而确定无线重写请求。
有线重写请求确定部36判定从外部接收到的重写请求的识别信息,确定有线重写请求。即,若将工具25与DLC连接器24连接,CGW13将从工具25传输的改写数据分发给重写对象ECU,则有线重写请求确定部36从CGW13与改写数据一起接收表示有线重写请求的识别信息,从而确定有线重写请求。
识别信息可以是例如与在有线重写请求和无线重写请求中不同的识别ID相对应的信息,也可以是与在有线重写请求和无线重写请求中是相同的识别ID但不同的数据相对应的信息。即,只要能够识别有线重写请求和无线重写请求,则可以是任何的信息。
在图10中,对在应用执行部34中管理默认会话以及无线重写会话这两个状态作为与无线方式的特殊处理有关的第二状态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如图11以及图12所示,是管理默认会话、无线诊断会话以及无线重写会话这三个状态作为第二状态的结构。无线诊断会话是执行用于从车辆外部经由无线进行ECU19~21的诊断的无线诊断程序的模式。至少在执行会对车辆控制给予影响的无线诊断程序的情况下,转移到无线诊断会话。
在图11所示的结构的情况下,应用执行部34如以下那样进行第二状态的状态迁移。若在第二默认会话的状态下产生无线方式的诊断请求,则应用执行部34通过诊断会话转移请求从第二默认会话转移到无线诊断会话,执行无线诊断处理。若在无线诊断会话的状态下产生会话恢复请求、产生超时、电源断开,则应用执行部34从无线诊断会话转移到第二默认会话。若在第二默认会话的状态下产生无线重写请求,则应用执行部34在通过诊断会话转移请求从第二默认会话转移到无线诊断会话转移后,通过重写会话转移请求从无线诊断会话转移到无线重写会话,执行无线重写处理。若在无线重写会话的状态下产生会话恢复请求、产生超时、电源断开,则应用执行部34从无线重写会话转移到第二默认会话。
在图12所示的结构的情况下,应用执行部34如以下那样进行第二状态的状态迁移。若在第二默认会话的状态下产生无线方式的诊断请求,则应用执行部34通过诊断会话转移请求从第二默认会话转移到无线诊断会话,执行无线诊断处理。若在无线诊断会话的状态下产生会话恢复请求、产生超时、电源断开,则应用执行部34从无线诊断会话转移到第二默认会话。若在第二默认会话的状态下产生无线重写请求,则应用执行部34在通过诊断会话转移请求从第二默认会话转移到无线诊断会话后,通过重写会话转移请求从无线诊断会话转移到无线重写会话,或者通过重写会话转移请求从第二默认会话转移到无线重写会话,执行无线重写处理。若在无线重写会话的状态下产生会话恢复请求、产生超时、电源断开,则应用执行部34从无线重写会话转移到第二默认会话。
另外,第一状态的有线诊断会话和第二状态的无线诊断会话可以执行相同的诊断程序,也可以执行不同的诊断程序。第一状态的有线重写会话和第二状态的无线重写会话可以执行相同的重写程序,也可以执行不同的重写程序。例如也可以执行存储器的擦除、写入等共用的重写程序。
在图11以及图12所示的结构中,对第一状态的各会话和第二状态的各会话的调停进行说明。对如在图9中所说明那样,将有线诊断程序作为第二程序配置于应用区域,将无线诊断程序和无线重写程序作为第三程序配置于应用区域,将有线诊断程序作为第四程序配置于引导区域的情况进行说明。换言之,是与将无线重写程序内置为无线诊断程序的一部分,而不将有线重写程序内置为有线诊断程序的一部分的结构有关的说明。该情况下,第一状态以及第二状态的各会话中的程序执行的调停如图13所示那样。
在第二状态为无线重写会话且第一状态为默认会话的情况下,应用执行部34在使车辆控制程序执行的同时使无线重写程序执行。在第二状态为无线重写会话且第一状态为有线诊断会话的情况下,应用执行部34在使车辆控制程序执行的同时使无线重写程序以及有线诊断程序同时执行。
另一方面,在第一状态为有线重写会话且第二状态为默认会话的情况下,应用执行部34使车辆控制程序结束,并且仅使有线重写程序执行。在第一状态为有线重写会话且第二状态为无线诊断会话的情况下,应用执行部34使无线诊断程序以及车辆控制程序结束,并且仅使有线重写程序执行。即,应用执行部34对第一~第三程序进行排他控制,作为仅执行作为第四程序的有线重写程序的专用模式。
另外,在将有线诊断程序以及有线重写程序作为第二程序配置于应用区域的结构中,各程序的调停的一部分与图13不同。即,在将无线重写程序内置为无线诊断程序的一部分并且将有线重写程序内置为有线诊断程序的一部分的结构中,第一状态以及第二状态的各会话中的程序执行的调停如图14所示那样。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一状态为有线重写会话且第二状态为默认会话的情况下,应用执行部34在使车辆控制程序执行的同时使有线重写程序执行。在第一状态为有线重写会话且第二状态为无线诊断会话的情况下,应用执行部34在使车辆控制程序执行的同时使有线重写程序以及无线诊断程序同时执行。
接下来,参照图15至图19,对上述的结构的作用进行说明。
微机30若检测到电源接通并启动,则执行会话确立程序来进行状态迁移管理处理,进行管理第一状态的状态迁移的状态迁移管理处理和管理第二状态的状态迁移的状态迁移管理处理。以下,对每个状态迁移管理处理进行说明。另外,此处,对应用执行部34通过图10所示的结构、即通过不具有无线诊断会话的结构管理第二状态的情况进行说明。
(1)第一状态的状态迁移管理处理
微机30若检测到电源接通并启动,并开始第一状态的状态迁移管理处理,则判定重写完成标志,判定是否正常完成上次的应用程序的重写(S1)。微机30若判定为重写完成标志是正,判定为正常完成上次的应用程序的重写(S1:“是”),则使第一状态转移到默认会话(S2)。即,微机30通过使第一状态转移到默认会话来开始车辆控制处理。
微机30若使车辆控制程序执行来开始车辆控制处理,则在正执行车辆控制处理时,判定是否产生了有线诊断请求(S3),判定是否产生了有线重写请求(S4),判定状态迁移管理的完成条件的成立(S5)。微机30若在正执行车辆控制处理时判定为产生了有线诊断请求(S3:“是”),则使第一状态从默认会话转移到有线诊断会话(S6),使有线诊断程序执行来开始有线诊断处理(S7)。微机30判定有线诊断处理的完成条件的成立(S8),若判定为有线诊断处理的完成条件成立(S8:“是”),则使有线诊断程序结束来结束有线诊断处理(S9),使第一状态从有线诊断会话转移到默认会话(S10)。
微机30若在正执行车辆控制处理时判定为产生了有线重写请求(S4:“是”),则开始有线重写请求产生时的重写排他处理(S11)。即,是用于进行排他控制以使得有线重写处理和无线重写处理不冲突的处理。微机30若开始有线重写请求产生时的重写排他处理,则判定是否在第二状态中正向无线重写会话转移中,即判定第二状态是否是无线重写会话(S21)。微机30若判定为在第二状态中不是正向无线重写会话转移中(S21:“否”),则确定为能够使第一状态转移到有线重写会话(S22)。微机30结束有线重写请求产生时的重写排他处理,恢复第一状态的状态迁移管理处理。
微机30若判定为在第二状态中是正向无线重写会话转移中(S21:“是”),则判定使有线重写会话以及无线重写会话中的哪个优先来进行排他控制。具体而言,微机30判定有线重写会话优先条件、无线重写会话优先条件、转移中重写会话优先条件中的哪个成立(S23~S25)。有线重写会话优先条件是使有线重写会话优先于无线重写会话的条件。无线重写会话优先条件是使无线重写会话优先于有线重写会话的条件。转移中重写会话优先条件是使转移中的重写会话优先,即,使先转移的会话优先的条件。预先设定采用这些优先条件中的哪个,例如可以对车辆设定优先条件标志,也可以针对每个重写ECU设定优先条件标志。
微机30若判定为有线重写会话优先条件成立(S23:“是”),则在第二状态中通过会话恢复请求使无线重写会话转移到默认会话并使无线重写中断(S26),确定为能够使第一状态转移到有线重写会话(S22)。微机30伴随着默认会话转移而使无线重写程序结束。微机30结束有线重写请求产生时的重写排他处理,恢复到第一状态的状态迁移管理处理。
微机30若判定为无线重写会话优先条件成立(S24:“是”),则废弃有线重写请求而使无线重写继续(S27)。即,微机30以无线重写会话维持第二状态,继续无线重写程序的执行,确定为不能使第一状态转移到有线重写会话(S28)。微机30结束有线重写请求产生时的重写排他处理,恢复到第一状态的状态迁移管理处理。
微机30若判定为转移中重写会话优先条件成立(S25:“是”),则在该情况下,也废弃有线重写请求而使无线重写继续(S27)。即,微机30以无线重写会话维持第二状态,继续无线重写程序的执行,确定为不能使第一状态转移到有线重写会话(S28)。微机30结束有线重写请求产生时的重写排他处理,恢复到第一状态的状态迁移管理处理。微机30通过像这样执行有线重写请求产生时的重写排他处理,从而排他地控制有线重写会话和无线重写会话,不会同时确立会话。
微机30若恢复到第一状态的状态迁移管理处理,则判定作为有线重写请求产生时的重写排他处理的结果是否是能够转移到有线重写会话(S12)。微机30若通过根据有线重写请求产生时的重写排他处理确定为能够转移到有线重写会话,而判定为是能够转移(S12:“是”),则使第一状态从默认会话经由有线诊断会话转移到有线重写会话(S13),中断车辆控制处理并开始有线重写处理(S14)。微机30伴随着有线重写会话转移而使车辆控制程序结束。
微机30判定有线重写处理的完成条件的成立(S15),若判定为有线重写处理的完成条件成立(S15:“是”),则完成有线重写处理(S16),使第一状态从有线重写会话转移到默认会话(S17)。此处,有线重写处理的完成条件例如是应用程序的写入全部完成,并执行了完全性验证的情况等。
微机30若通过根据有线重写请求产生时的重写排他处理确定为不能转移到有线重写会话,而判定为不是能够转移(S12:“否”),则不使第一状态从默认会话经由有线诊断会话转移到有线重写会话。即,微机30以默认会话维持第一状态。微机30若判定为状态迁移管理的完成条件成立(S5:“是”),则完成第一状态的状态迁移管理处理。
另外,以上,对微机30若在有线重写请求产生时的重写排他处理中,判定为在第二状态中是正向无线重写会话转移中,且判定为有线重写会话优先条件成立,则在第二状态中使无线重写中断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根据无线重写的未重写剩余量来判定是否使无线重写会话中断。
如图17所示,微机30若判定为在第二状态中是正向无线重写会话转移中(S21:“是”),且判定为有线重写会话优先条件成立(S23:“是”),则判定在该转移中的无线重写会话中无线重写的未重写剩余量是否为规定量以上(例如20%以上)(S31)。微机30若判定为无线重写的未重写剩余量为规定量以上(S31:“是”),则使第二状态从无线重写会话转移到默认会话,并使无线重写中断(S26)。微机30伴随着向默认会话的转移而使无线重写程序结束。微机30若判定为无线重写的未重写剩余量不为规定量以上(S31:“否”),则废弃该有线重写请求并使无线重写继续(S27)。即,如果直到完成无线重写为止的剩余时间比较长,则微机30使无线重写会话中断,但如果直到完成无线重写为止的剩余时间比较短,则使无线重写会话继续而不中断。
(2)第二状态的状态迁移管理处理
微机30若检测到电源接通并启动,并开始第二状态的状态迁移管理处理,则判定重写完成标志,判定是否正常完成上次的应用程序的重写(S41)。微机30若判定为重写完成标志是正,判定为正常完成上次的应用程序的重写(S41:“是”),则使第二状态转移到默认会话(S42)。即,微机30通过使第二状态转移到默认会话,从而执行车辆控制程序,开始车辆控制处理。
微机30若开始车辆控制处理,则判定是否产生了无线重写请求(S43),判定状态迁移管理的完成条件的成立(S44)。微机30若在正执行车辆控制处理时判定为产生了无线重写请求(S43:“是”),则开始无线重写请求产生时的重写排他处理(S44)。微机30若开始无线重写请求产生时的重写排他处理,则判定是否在第一状态中正向有线重写会话转移中,即判定第一状态是否是有线重写会话(S61)。微机30若判定为在第一状态中不是正向有线重写会话转移中(S61:“否”),则确定为能够转移到无线重写会话(S62)。微机30结束无线重写请求产生时的重写排他处理,恢复到第二状态的状态迁移管理处理。
微机30若判定为在第一状态中是正向有线重写会话转移中(S61:“是”),则判定使有线重写会话以及无线重写会话中的哪个优先来进行排他控制。具体而言,微机30判定无线重写会话优先条件、有线重写会话优先条件、转移中重写会话优先条件中的哪个成立(S63~S65)。
微机30若判定为无线重写会话优先条件成立(S63:“是”),则在第一状态中通过会话恢复请求使有线重写会话转移到默认会话并使有线重写中断(S66),确定为能够使第二状态转移到无线重写会话(S62)。微机30伴随着向默认会话的转移而使有线重写程序结束。微机30结束无线重写请求产生时的重写排他处理,并恢复到第二状态的状态迁移管理处理。
微机30若判定为有线重写会话优先条件成立(S64:“是”),则废弃无线重写请求并使有线重写继续(S67)。即,微机30以有线重写会话维持第一状态,使有线重写程序的执行继续,确定为不能使第二状态转移到无线重写会话(S68)。微机30结束无线重写请求产生时的重写排他处理,恢复到第二状态的状态迁移管理处理。
微机30若判定为转移中重写会话优先条件成立(S65:“是”),则在该情况下,也废弃无线重写请求而使有线重写继续(S67)。即,微机30以有线重写会话维持第一状态,使有线重写程序的执行继续,确定为不能使第二状态转移到无线重写会话(S68)。微机30结束无线重写请求产生时的重写排他处理,恢复到第二状态的状态迁移管理处理。微机30通过像这样执行无线重写请求产生时的重写排他处理,从而排他地控制有线重写会话和无线重写会话,不会同时确立会话。
微机30若恢复到第二状态的状态迁移管理处理,则判定作为无线重写请求产生时的重写排他处理的结果是否是能够转移到无线重写会话(S45)。微机30若通过根据无线重写请求产生时的重写排他处理确定为能够转移到无线重写会话,而判定为是能够转移(S45:“是”),则使第二状态从默认会话转移到无线重写会话(S46),使无线重写程序执行来开始无线重写处理(S47)。微机30判定无线重写处理的完成条件的成立(S48),若判定为无线重写处理的完成条件成立(S48:“是”),则结束无线重写处理(S49),使第二状态从无线重写会话转移到默认会话(S50)。微机30伴随着向默认会话的转移而使无线重写程序结束。此处,无线重写处理的完成条件例如是应用程序的写入全部完成,并执行了完全性验证的情况等。
微机30若通过根据无线重写请求产生时的重写排他处理确定为不能转移到无线重写会话,而判定为不是能够转移(S45:“否”),则不使第二状态从默认会话转移到无线重写会话。即,微机30以默认会话维持第二状态。微机30若判定为状态迁移管理的完成条件成立(S51:“是”),则结束第二状态的状态迁移管理处理。
以上,对在应用执行部34中能够独立(同时)执行与有线方式的特殊处理有关的程序和与无线方式的特殊处理有关的程序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如图20所示,也可以为共用有线诊断程序和无线诊断程序的结构。是将车辆控制程序作为第一程序配置于应用区域,将诊断程序(有线诊断程序以及无线诊断程序)和无线重写程序作为第二程序配置于应用区域的结构。有线重写程序也可以作为第二程序配置于应用区域,也可以作为第三程序配置于引导区域。应用执行部34使第一程序和第二程序同时执行。即,应用执行部34进行控制,以使得能够同时执行车辆控制程序和共用的诊断程序。另一方面,应用执行部34对构成第二程序的各程序的执行进行排他控制。即,进行控制,以使得仅使有线诊断程序、无线诊断程序、无线重写程序以及有线重写程序中的任意一个进行动作。
应用执行部34如图21所示,管理默认的状态(默认会话)、诊断的状态(诊断会话)、有线重写的状态(有线重写会话)、无线重写的状态(无线重写会话)作为状态,管理动作的内部状态。此处所管理的状态并不是通过有线和无线独立地管理状态,而是混合地作为一个状态进行管理。
在该结构中,应用执行部34也在执行车辆控制程序的同时开始诊断程序的执行。另外,应用执行部34在执行车辆控制程序的同时开始无线重写程序或有线重写程序的执行。另一方面,应用执行部34排他地控制无线诊断程序以及有线诊断程序的执行。另外,应用执行部34也排他地控制有线/无线诊断程序和有线/无线重写程序的执行。即,应用执行部34排他地控制构成第二程序的各程序的执行。
此处,在将有线重写程序作为第三程序配置于引导区域的情况下,应用执行部34排他地控制第三程序与第一及第二程序的执行。即,在执行有线重写程序的情况下,使第一程序以及第二程序结束,而作为专用模式进行动作。
如图21所示,若产生诊断请求,则应用执行部34在继续车辆控制程序的执行的同时,转移到诊断会话,开始诊断程序的执行。在该状态下,若产生无线重写请求,则应用执行部34使诊断程序结束,转移到无线重写会话,并且开始无线重写程序的执行。车辆控制程序的执行继续。另一方面,在产生有线重写请求的情况下,应用执行部34使诊断程序以及车辆控制程序结束,转移到有线重写会话,并且开始有线重写程序的执行。
即使无线重写程序被配置在诊断程序的内部,若在正执行车辆控制程序以及诊断程序时从诊断会话状态迁移到无线重写会话时,应用执行部34也在中断车辆控制程序以及诊断程序的执行之后开始无线重写程序的执行。另外,在不伴随着会话的情况下,可以继续处理。
如果有线重写程序被配置在诊断程序的外部,则正在正执行车辆控制程序以及诊断程序时从诊断会话状态迁移到有线重写会话时,应用执行部34停止车辆控制程序以及无线诊断程序的执行,开始有线重写程序的执行。即,应用执行部34不能同时执行车辆控制、有线或者无线方式的ECU19~21的诊断以及有线方式的应用程序的重写,而仅能够执行有线方式的应用程序的重写。
如以上说明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获得如下所示的效果。
在ECU19~21中,执行第一状态的状态迁移管理处理和第二状态的状态迁移管理处理,管理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中的各会话的状态迁移,非排他地确立第一状态的默认会话或者有线诊断会话与第二状态的无线重写会话(进行会话确立步骤)。能够进行控制,以使得针对车辆控制或者ECU19~21的诊断和无线方式的程序的重写的请求,非排他地执行车辆控制程序或者ECU19~21的诊断程序和无线重写程序,能够针对来自外部的各种请求适当地进行调停。
另外,在ECU19~21中,排他地确立有线重写会话和无线重写会话。能够进行控制,以使得排他地执行有线重写程序和无线重写程序,适当地调停有线方式的程序的重写和无线方式的程序的重写。
另外,在ECU19~21中,若有线重写会话优先条件成立,则使有线重写会话优先于无线重写会话。通过事先设定有线重写会话优先条件,能够优先于无线方式的程序的重写来执行有线方式的程序的重写。例如能够优先于车辆的用户指示的无线方式的程序的重写来执行经销商等维修员指示的有线方式的程序的重写。
另外,在ECU19~21中,若无线重写会话优先条件成立,则使无线重写会话优先于有线重写会话。通过事先设定无线重写会话优先条件,能够优先于有线方式的程序的重写来执行无线方式的程序的重写。例如能够优先于经销商等维修员指示的有线方式的程序的重写来执行车辆的用户指示的无线方式的程序的重写。
另外,在ECU19~21中,若转移中重写会话优先条件成立,则使转移中的重写会话优先。通过事先设定转移中重写会话优先条件,能够优先执行转移中的重写。即,能够使有线重写以及无线重写中的先开始的一方不中断而继续。
在两面具有应用区域的结构中,设为在各应用区域中配置车辆控制程序、诊断程序以及无线重写程序的结构,并列(同时)执行车辆控制程序或者诊断程序与无线重写程序。通过对闪存30d的存储器结构下工夫,能够并列执行车辆控制程序或者诊断程序与无线重写程序。
若在正执行车辆控制程序或者有线诊断程序时确定了无线重写请求,则继续车辆控制程序或者有线诊断程序的执行,执行无线重写程序。当在正执行车辆控制程序或者有线诊断程序时产生了无线重写请求时,能够并列(同时)执行车辆控制程序或者有线诊断程序与无线重写程序。
若在正执行无线重写程序时确定了车辆控制要求或者有线诊断请求,则继续无线重写程序的执行,并执行车辆控制程序或者有线诊断程序。当在正执行无线重写程序时产生了车辆控制要求或者有线诊断请求时,能够并列(同时)执行无线重写程序与车辆控制程序或者有线诊断程序。
若在正执行车辆控制程序或者无线诊断程序时确定了有线重写请求,则停止车辆控制程序或者无线诊断程序的执行,执行有线重写程序。当在正执行车辆控制程序或者无线诊断程序时产生了有线重写请求时,能够排他地仅执行有线重写程序。
在内置改写固件的改写固件内置型的情况下,使用配置在应用区域中的固件,执行重写程序。能够执行非运用面的应用程序的重写处理,而不必从外部下载改写固件。
从外部下载改写固件的改写固件下载型的情况下,使用从外部下载的固件,执行重写程序。能够减少应用区域中的重写程序的容量,并且能够执行非运用面的应用程序的重写处理。
按照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了说明,但应理解为并不限定于该实施例、构造。本公开也包括各种变形例、等同范围内的变形。此外,各种组合或方式、进一步使它们包含仅一个要素、其以上或其以下的其它组合或方式也都进入本公开的范畴、思想范围内。
本公开中所记载的控制部以及其手法也可以通过专用计算机实现,该专用计算机通过构成被编程以执行利用计算机程序而具体化的一个至多个功能的处理器以及存储器而被提供。或者,本公开中所记载的控制部及其手法也可以通过专用计算机实现,该专用计算机通过利用一个以上的专用硬件逻辑电路构成处理器而被提供。或者,本公开中所记载的控制部及其手法也可以通过一个以上的专用计算机来实现,该专用计算机通过将被编程以执行一个至多个功能的处理器及存储器、和包括一个以上的硬件逻辑电路的处理器组合而构成。此外,计算机程序也可以作为由计算机执行的指令而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取的非过渡性有形记录介质中。
对在实际的两面具有应用区域的双面存储器进行了说明,但也能够应用于在伪两面具有应用区域的单面挂起方式存储器、外置存储器。
对根据旧数据和差分改写数据生成新数据的差分重写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能够应用于削除旧数据并写入新数据的全重写的情况。
对重写ECU19~21的应用程序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能够应用于重写CGW13的应用程序的情况。即,也可以将CGW13的闪存26d设为双面结构并成为与ECU19~21的闪存30d同等的结构,使微机26具有与ECU19~21的微机30同等的功能。

Claims (17)

1.一种电子控制装置(19~21),其中,
上述电子控制装置具备应用执行部(34),
上述应用执行部具有第一默认会话、有线诊断会话以及有线重写会话作为第一状态,上述有线诊断会话用于从车辆外部经由有线进行电子控制装置的诊断,上述有线重写会话用于使用从车辆外部经由有线获取到的程序来进行电子控制装置的重写,上述应用执行部基于表示经由有线的诊断的请求而向上述有线诊断会话进行状态迁移,基于表示经由有线的重写的请求而向上述有线重写会话进行状态迁移,
上述应用执行部具有第二默认会话以及无线重写会话作为第二状态,上述无线重写会话用于使用从车辆外部经由无线获取到的程序来进行电子控制装置的重写,上述应用执行部基于表示经由无线的重写的请求而向上述无线重写会话进行状态迁移,
上述应用执行部独立地管理上述第一状态和上述第二状态,并且非排他地确立上述无线重写会话和上述第一默认会话或者上述有线诊断会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控制装置,其中,
上述应用执行部具有无线诊断会话作为上述第二状态,上述无线诊断会话用于从车辆外部经由无线进行电子控制装置的诊断,上述应用执行部基于表示经由无线的诊断的请求而向上述无线诊断会话进行状态迁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电子控制装置,其中,
上述应用执行部排他地确立上述有线重写会话和上述无线重写会话。
4.一种电子控制装置(19~21),其中,
上述电子控制装置具备应用执行部(34),
上述应用执行部具有默认会话、诊断会话、有线重写会话以及无线重写会话作为状态,上述诊断会话用于从车辆外部经由有线或者无线进行电子控制装置的诊断,上述有线重写会话用于使用从车辆外部经由有线获取到的程序来进行电子控制装置的重写,上述无线重写会话用于使用从车辆外部经由无线获取到的程序来进行电子控制装置的重写,上述应用执行部基于表示经由有线或者无线的诊断的请求而向上述诊断会话进行状态迁移,基于表示经由有线的重写的请求而向上述有线重写会话进行状态迁移,基于表示经由无线的重写的请求而向上述无线重写会话进行状态迁移,
上述应用执行部排他地确立上述有线重写会话和上述无线重写会话。
5.根据权利要求3或者4所述的电子控制装置,其中,
上述应用执行部排他地确立上述有线重写会话和上述无线重写会话,以使得上述有线重写会话优先于上述无线重写会话。
6.根据权利要求3或者4所述的电子控制装置,其中,
上述应用执行部排他地确立上述有线重写会话和上述无线重写会话,以使得上述无线重写会话优先于上述有线重写会话。
7.根据权利要求3或者4所述的电子控制装置,其中,
上述应用执行部排他地确立上述有线重写会话和上述无线重写会话,以使得上述有线重写会话以及上述无线重写会话中的正在转移中的重写会话优先。
8.一种电子控制装置(19~21),具备:
存储部(26d、30d),在多个面具有应用区域,在各应用区域中存储有第一程序、第二程序以及第三程序,上述第一程序包括进行车辆控制的车辆控制程序,上述第二程序包括从车辆外部经由有线进行电子控制装置的诊断的有线诊断程序,上述第三程序包括从车辆外部经由无线进行电子控制装置的诊断的无线诊断程序和使用从车辆外部经由无线获取到的程序来进行电子控制装置的重写的无线重写程序;以及
应用执行部(34),控制上述第一程序、上述第二程序以及上述第三程序的执行,
上述应用执行部进行控制以使得排他地执行上述无线诊断程序和上述无线重写程序,并且进行控制以使得非排他地执行上述第一程序、上述第二程序以及上述第三程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控制装置,其中,
在上述存储部中存储有第四程序,上述第四程序包括使用从车辆外部经由有线获取到的程序来进行电子控制装置的重写的有线重写程序,
上述应用执行部进行控制以使得排他地执行上述第三程序和上述第四程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控制装置,其中,
上述电子控制装置具备有线重写请求确定部(36),上述有线重写请求确定部确定使用从车辆外部经由有线获取到的程序来进行电子控制装置的重写的有线重写的请求,
在由上述有线重写请求确定部确定了上述有线重写的请求的情况下,上述应用执行部停止上述第一程序、上述第二程序以及上述第三程序的执行,而执行上述第四程序。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者10所述的电子控制装置,其中,
上述第一程序、上述第二程序以及上述第三程序被以能够重写的方式存储于上述存储部的各应用区域,上述第四程序被以不能重写的方式存储于上述存储部。
12.一种电子控制装置(19~21),具备:
存储部(26d、30d),在多个面具有应用区域,在各应用区域中存储有第一程序以及第二程序,上述第一程序包括进行车辆控制的车辆控制程序,上述第二程序包括从车辆外部经由有线进行电子控制装置的诊断的有线诊断程序、从车辆外部经由无线进行电子控制装置的诊断的无线诊断程序以及使用从车辆外部经由无线获取到的程序来进行电子控制装置的重写的无线重写程序;以及
应用执行部(34),控制上述第一程序以及上述第二程序的执行,
上述应用执行部进行控制以使得排他地执行上述有线诊断程序、上述无线诊断程序以及上述无线重写程序,并且进行控制以使得非排他地执行上述第一程序和上述第二程序。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控制装置,其中,
在上述存储部中存储有第三程序,上述第三程序包括使用从车辆外部经由有线获取到的程序来进行电子控制装置的重写的有线重写程序,
上述应用执行部进行控制以使得排他地执行控制上述第二程序和上述第三程序。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控制装置,其中,
上述电子控制装置具备有线重写请求确定部(36),上述有线重写请求确定部确定使用从车辆外部经由有线获取到的程序来进行电子控制装置的重写的有线重写的请求,
在由上述有线重写请求确定部确定了上述有线重写的请求的情况下,上述应用执行部进行控制,以使得停止上述第一程序以及上述第二程序的执行,而执行上述第三程序。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者14所述的电子控制装置,其中,
上述第一程序以及上述第二程序被以能够重写的方式存储于上述存储部的上述各应用区域,上述第三程序被以不能重写的方式存储于上述存储部。
16.一种会话确立程序,
使电子控制装置(19~21)执行会话确立步骤,其中,
上述电子控制装置具有第一默认会话、有线诊断会话以及有线重写会话作为第一状态,上述有线诊断会话用于从车辆外部经由有线进行电子控制装置的诊断,上述有线重写会话用于使用从车辆外部经由有线获取到的程序来进行电子控制装置的重写,上述电子控制装置基于表示经由有线的诊断的请求而向上述有线诊断会话进行状态迁移,基于表示经由有线的重写的请求而向上述有线重写会话进行状态迁移,
上述电子控制装置具有第二默认会话以及无线重写会话作为第二状态,上述无线重写会话用于使用从车辆外部经由无线获取到的程序来进行电子控制装置的重写,上述电子控制装置基于表示经由无线的重写的请求而向上述无线重写会话进行状态迁移,
在上述会话确立步骤中,上述电子控制装置独立地管理上述第一状态和上述第二状态,并且非排他地确立上述无线重写会话和上述第一默认会话或者上述有线诊断会话。
17.一种会话确立程序,
使电子控制装置(19~21)执行会话确立步骤,其中,
上述电子控制装置具有默认会话、诊断会话、有线重写会话以及无线重写会话作为状态,上述诊断会话用于从车辆外部经由有线或者无线进行电子控制装置的诊断,上述有线重写会话用于使用从车辆外部经由有线获取到的程序来进行电子控制装置的重写,上述无线重写会话用于使用从车辆外部经由无线获取到的程序来进行电子控制装置的重写,上述电子控制装置基于表示经由有线或者无线的诊断的请求而向上述诊断会话进行状态迁移,基于表示经由有线的重写的请求而向上述有线重写会话进行状态迁移,基于表示经由无线的重写的请求而向上述无线重写会话进行状态迁移,
在上述会话确立步骤中,上述电子控制装置排他地确立上述有线重写会话和上述无线重写会话。
CN201980032365.3A 2018-05-15 2019-05-14 电子控制装置以及会话确立程序 Pending CN11213610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93867 2018-05-15
JP2018-093867 2018-05-15
JP2019090618A JP7131475B2 (ja) 2018-05-15 2019-05-13 電子制御装置、セッション確立プログラム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19-090618 2019-05-13
PCT/JP2019/019118 WO2019221118A1 (ja) 2018-05-15 2019-05-14 電子制御装置及びセッション確立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36106A true CN112136106A (zh) 2020-12-25

Family

ID=686131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32365.3A Pending CN112136106A (zh) 2018-05-15 2019-05-14 电子控制装置以及会话确立程序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065478A1 (zh)
JP (2) JP7131475B2 (zh)
CN (1) CN112136106A (zh)
DE (1) DE112019002469T5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50285A (zh) * 2021-04-27 2022-10-2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更新控制系统、更新控制方法、非临时性存储介质、车载控制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65601A (ja) * 2000-03-22 2001-09-28 Denso Corp 電子制御装置及びメモリ書き換え方法
JP2005297652A (ja) * 2004-04-08 2005-10-27 Fuji Heavy Ind Ltd 車載電子制御装置の通信装置
US20080104511A1 (en) * 2006-10-30 2008-05-01 Spx Corporation Automatic software application menu generation
CN103318107A (zh) * 2012-03-21 2013-09-25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汽车用电子控制装置及汽车用电子控制装置的数据改写方法
CN104572141A (zh) * 2013-10-10 2015-04-29 上海信耀电子有限公司 车用电控单元ecu的引导程序的在线更新方法
JP2017028523A (ja) * 2015-07-23 2017-02-0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中継装置、ecu、及び、車載システム
US20180075670A1 (en) * 2016-09-09 2018-03-15 Laird Technologies, Inc. Dedicated short-range communication vehicle management apparatuses, systems and method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41634A (ja) * 2006-03-08 2007-09-20 Seiko Epson Corp ネットワーク装置
JP2007240436A (ja) * 2006-03-10 2007-09-20 Denso Corp 車両診断システム
GB2492789B (en) * 2011-07-12 2018-01-03 Denso Corp Displays
JP5670379B2 (ja) * 2012-05-09 2015-02-1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外部診断装置、車両用診断システム及び車両診断方法
JP5939149B2 (ja) * 2012-12-18 2016-06-2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更新方法
CN103592936A (zh) * 2013-11-08 2014-02-19 深圳市道通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诊断装置与vci设备之间的自动连接方法及装置
EP3277546B1 (en) * 2015-03-30 2022-06-22 Parallel Wireless Inc. Power management for vehicle-mounted base station
CN104881020A (zh) * 2015-04-27 2015-09-02 深圳市元征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汽车诊断系统的无线通讯方法以及汽车诊断系统
JP6642100B2 (ja) * 2016-02-25 2020-02-05 日本精機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JP2018046515A (ja) * 2016-09-16 2018-03-22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中継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送信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6460080B2 (ja) * 2016-11-07 2019-01-3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載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65601A (ja) * 2000-03-22 2001-09-28 Denso Corp 電子制御装置及びメモリ書き換え方法
JP2005297652A (ja) * 2004-04-08 2005-10-27 Fuji Heavy Ind Ltd 車載電子制御装置の通信装置
US20080104511A1 (en) * 2006-10-30 2008-05-01 Spx Corporation Automatic software application menu generation
CN103318107A (zh) * 2012-03-21 2013-09-25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汽车用电子控制装置及汽车用电子控制装置的数据改写方法
CN104572141A (zh) * 2013-10-10 2015-04-29 上海信耀电子有限公司 车用电控单元ecu的引导程序的在线更新方法
JP2017028523A (ja) * 2015-07-23 2017-02-0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中継装置、ecu、及び、車載システム
US20180075670A1 (en) * 2016-09-09 2018-03-15 Laird Technologies, Inc. Dedicated short-range communication vehicle management apparatuses, systems and methods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喻尚;杨艳;: "基于车联网的控制器远程诊断与刷写", 汽车实用技术, no. 09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50285A (zh) * 2021-04-27 2022-10-2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更新控制系统、更新控制方法、非临时性存储介质、车载控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065478A1 (en) 2021-03-04
DE112019002469T5 (de) 2021-03-11
JP7230768B2 (ja) 2023-03-01
JP2019200789A (ja) 2019-11-21
JP2020021506A (ja) 2020-02-06
JP7131475B2 (ja) 2022-09-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92305B2 (en) Vehicle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JP6380461B2 (ja) 中継装置、プログラム更新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更新方法
CN110300954B (zh) 控制设备、程序更新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JP6501040B2 (ja) 制御装置
JP6519708B2 (ja) 制御装置、プログラム更新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WO2018025685A1 (ja) 車載更新装置、車載更新システム及び通信装置の更新方法
US11061659B2 (en) Control apparatus, transfer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JP6562134B2 (ja) 中継装置、プログラム更新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更新方法
JP2017157004A (ja) プログラム更新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更新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6897417B2 (ja) 制御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07251722A (ja) 通信装置、車載システム、データ保存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9109745A (ja) 自動車用電子制御装置
JP6562133B2 (ja) 中継装置、プログラム更新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更新方法
CN112136106A (zh) 电子控制装置以及会话确立程序
JP2006244129A (ja) フラッシュeeprom書換え方法および電子制御装置
WO2019221118A1 (ja) 電子制御装置及びセッション確立プログラム
US20240028326A1 (en) Vehicular electronic control device, rewriting program, and data structure
US20240069905A1 (en) Vehicular electronic control device, vehicular electronic control system, and updated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determination program
US20240086174A1 (en) Vehicular electronic control device and update program
CN116032959A (zh) 车载控制系统
CN115202682A (zh) Ota管理器及中心、更新控制方法、非暂时性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