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33813B -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33813B
CN112133813B CN202011015700.XA CN202011015700A CN112133813B CN 112133813 B CN112133813 B CN 112133813B CN 202011015700 A CN202011015700 A CN 202011015700A CN 112133813 B CN112133813 B CN 1121338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sub
display panel
light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1570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33813A (zh
Inventor
陈右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1570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3381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338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338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338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338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52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58Optical field-shaping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0/858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refractive means, e.g. lense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一种显示面板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驱动背板、像素界定层、发光器件层以及变焦层,所述发光器件层包括若干呈矩阵排列的子像素;所述变焦层包括若干子透镜,所述若干子透镜与所述若干子像素一一对应,所述子透镜用于改变所述子像素的出光角度。本申请的显示面板,通过在发光器件层之上设置变焦层,使得变焦层的每个子透镜与发光器件层的每个子像素相互对应,实现变焦层对子显示区内子像素的出光角度的调整,进一步的调整出光量;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显示面板的出光角度固定,无法满足光形变化需求的等问题。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Micro LED/Mini LED(微LED)技术,即LED微缩化和矩阵化技术;指的是在一个芯片上集成有高密度微小尺寸的LED阵列,如LED显示屏每一个像素可定址、单独驱动点亮,可看成是户外LED显示屏的微缩版,将像素点距离从毫米级降低至微米级。
Micro LED/Mini LED在显示过程中,其出光角度固定,需要提高显示亮度时,只需限定特定分布,提高光取出率即可。
但是,在照明领域,出光角度固定容易造成能耗提高、温度升高、寿命缩短以及无法满足光形变化需求的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Micro LED/Mini LED的出光角度固定,容易造成能耗提高、温度升高、寿命缩短以及无法满足光形变化需求的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驱动背板、像素界定层、发光器件层以及变焦层,所述发光器件层包括若干呈矩阵排列的子像素;
所述变焦层包括若干子透镜,所述若干子透镜与所述若干子像素一一对应,所述子透镜用于改变所述子像素的出光角度。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前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子透镜包括调焦层、第一电极层、形变层以及第二电极层;
所述调焦层和所述形变层沿远离所述驱动背板的方向依次设置;
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电连接于所述显示面板的驱动电源;
其中,所述形变层响应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的电压差发生形变,以使所述调焦层发生形变调整所述子像素的出光角度。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前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同层设置于所述调焦层和所述形变层之间;或者
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同层设置于所述形变层背离所述驱动背板的一侧。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前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若干沿第一方向并排且间隔设置的第一电极线;
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若干沿所述第一方向并排且间隔设置的第二电极线;
所述若干第一电极线与所述若干第二电极线沿所述第一方向交替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驱动背板的长度方向,或所述驱动背板的宽度方向,或与所述TTF基板的长度/宽度方向成预设夹角的方向。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前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为极化电极层,且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的极化方向相反。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前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调焦层为柔性透光材料。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前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子透镜朝向所述驱动背板的正投影至少完全覆盖所述子像素朝向所述驱动背板的正投影。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前述的显示面板,还包括粘接层,所述粘接层用于粘接所述发光器件层和所述变焦层。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前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粘接层与所述子像素同层,且所述粘接层与所述子像素间隔设置,用于在所述子像素的外围支撑所述变焦层;
其中,所述粘接层沿第二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子像素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尺寸,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驱动背板指向所述形变层的方向。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前述的显示面板,还包括封装层;
所述封装层设置在所述发光器件层与所述变焦层之间,所述粘接层设置在所述封装层背离所述发光器件层的一侧。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前述的显示面板,所述发光器件层为有机发光器件层或无机发光器件层。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上述显示面板。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上述显示装置。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在发光器件层之上设置所述变焦层,使得变焦层的每个子透镜与发光器件层的每个子像素相互对应,实现变焦层对子像素即micro/mini LED的出光角度的调整,进一步的调整出光量;从而有效解决现有Micro LED/Mini LED显示装置的出光角度固定,容易造成能耗提高、温度升高、寿命缩短以及无法满足光形变化需求的等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在发光器件层外设置变焦层,调整显示面板的出光角度与出光量,保证显示亮度。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申请的若干实施方式,相同或对应的标号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分,其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调焦示意图;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另一种调焦示意图;
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成型过程;
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另一种结构中形变层与第一电极层、第二电极层的配合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驱动背板1、发光器件层2、子像素21、变焦层3、子透镜31、调焦层311、第一电极层312、第一电极线3121、形变层313、第二电极层314、第二电极线3141、蓝宝石衬底基板315、粘接层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实施例1
参考附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驱动背板1、像素界定层、发光器件层2以及变焦层3,所述发光器件层2包括若干呈矩阵排列的一子像素21;
所述变焦层3包括若干子透镜31,所述若干子透镜31与所述若干子像素21一一对应,所述子透镜31用于改变所述子像素21的出光角度。
具体的,为了解决现有Micro LED/Mini LED显示装置的出光角度固定,容易造成能耗提高、温度升高、寿命缩短以及无法满足光形变化需求的等问题,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在发光器件层2的上侧设置所述变焦层3,使得使用者可以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变焦层3调整子像素21的出光角度,从而实现出光角度和出光量可变的目的。
其中,所述驱动背板1为包含了源漏极层以及电极层等相关功能层的结构,该驱动背板1的结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现有技术能够轻易理解的,用于在OLED以及MicroLED/Mini LED显示面板中对子像素进行驱动显示,因而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其中,所述像素界定层(图中未示出)是用来将显示面板分成若干子显示区,附图1中所述发光器件层2则可以理解为包括了所述像素界定层,上述结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现有技术能够轻易理解的,其中具体的,所述发光器件层2是由若干子像素21在驱动背板1上呈矩阵式排列形成的,一个所述子像素21即对应为一个micro/mini LED芯片,其结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轻易理解并实现的,在此不做过多赘述;并且,本申请技术方案中所述发光器件层2可以是有机发光器件层也可以是无机发光器件层,当所述发光器件层2为有机发光器件层,则形成的显示面板则为OLED显示面板,当所述发光器件层2为无机发光器件层,则形成的显示面板则为Micro LED/Mini LED显示面板,本实施例中下述内容均针对Micro LED/Mini LED显示面板,将其设置为无机发光器件层,即若干micro/mini LED芯片矩阵式排列形成的;以上述内容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轻易理解的,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其中,所述变焦层3设置在所述发光器件层2背离所述驱动背板1的一侧,所述变焦层3中的子透镜31可以改变与其对应的子像素21的出光角度,从而调节整个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具体的,所述子透镜31可以通过电驱动使其发生形变以实现变焦,进而对子像素21的出光角度以及出光量进行调整。
根据上述所列,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在发光器件层2之上设置所述变焦层3,使得变焦层3的每个子透镜31与发光器件层2的每个子像素21相互对应,实现变焦层3对子显示区内子像素21的出光角度的调整,进一步的调整出光量;从而有效解决现有Micro LED/Mini LED显示装置的出光角度固定,容易造成能耗提高、温度升高、寿命缩短以及无法满足光形变化需求的等问题。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具体地理解为:可以同时包含有A与B,可以单独存在A,也可以单独存在B,能够具备上述三种任一种情况。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第所述子透镜31包括调焦层311、第一电极层312、形变层313以及第二电极层314;
所述调焦层311和所述形变层313沿远离所述驱动背板1的方向依次设置;
所述第一电极层312和所述第二电极层314电连接于所述显示面板的驱动电源;
其中,所述形变层313响应于所述第一电极层312和所述第二电极层314的电压差发生形变,以使所述调焦层311发生形变调整所述子像素31的出光角度。
具体的,为了实现所述子透镜31对子像素21的出光角度的调节,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电极层312和所述第二电极层314的电驱动来使所述形变层313发生形变,进而带动所述调焦层311发生形变实现变焦;
其中,所述调焦层311为能够发生形变的柔性透光材质,例如:亚克力、环氧树脂、聚二甲基硅氧烷等,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为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具有光学透明特性,其能够通过自身形变即曲率变化来改变子像素21的出光角度,例如:远离子像素21方向上不同程度外凸或靠近子像素21方向上不同程度内凹;所述形变层313则是子透镜31中主要发生形变的结构,其发生形变进而带动所述调焦层311发生形变,从而调节出光角度,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将所述形变层313设置为透明的PZT(锆钛酸铅压电材料),通过在所述第一电极层312和所述第二电极层314上施加不同的电压,使得所述压电材料的形变层313在电压作用下发生形变。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层312和所述第二电极层314的设置方式有以下两种:
第一种:参考附图1,所述第一电极层312设置在所述调焦层311和所述形变层313之间,所述第二电极层314设置在所述形变层313背离所述驱动背板1的一侧,此时分别在所述第一电极层312和所述第二电极层314上施加不同电压,产生压差,进而能够使得所述形变层313发生形变;例如:参照附图2,当所述第一电极层312连接的是驱动电源的正极,所述第二电极层314连接的是驱动电源的负极,那么在通过正负压差的作用下,所述压电材料的形变层313在张应力作用下发生上凸的形变,从而带动所述调焦层311同步上凸,形成微透镜,进而改变所述调焦层311即所述子透镜31整体的曲率,从而达到调整所述子像素21的出光角度及出光量的目的;再例如:参考附图3,当所述第一电极层312连接的是驱动电源的负极,所述第二电极层314连接的是驱动电源的正极,那么在通过正负压差的作用下,所述压电材料的形变层313在压缩应力作用下发生下凹的形变,从而带动所述调焦层311同步下凹,形成微透镜,进而改变所述调焦层311即所述子透镜31整体的曲率,从而达到调整所述子像素21的出光角度及出光量的目的;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层312和所述第二电极层314均为透明的ITO(氧化铟锡),既能够保证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又能够实现电压驱动;其中,所述子透镜31的弯曲角度呈45度时,所述显示面板的正向出光量最多,进一步地是针对绿色光的出光量最多,对于调整显示面板的整体亮度是较为有利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极层312和所述第二电极层314还可以进行极化,并且极化的方向不同,以增强所述形变层313(PZT)的压电特性;当后续驱动电压的方向与极化方向相同时,所述压电材料的形变层313发生上凸的形变,从而带动所述调焦层311同步上凸,形成微透镜,反之,后续驱动电压与极化方向相反,则所述压电材料的形变层313发生下凹的形变,从而带动所述调焦层311同步下凹,形成微透镜。
第二种:所述第一电极层312和所述第二电极层314同层设置于所述调焦层311和所述形变层313之间;或者所述第一电极层312和所述第二电极层314同层设置于所述形变层313背离所述驱动背板1的一侧。
具体的,为了实现所述第一电极层312和所述第二电极层314同层设置时能够驱动所述形变层313发生形变,本实施例中将所述第一电极层312包括若干沿第一方向并排且间隔设置的第一电极线3121;所述第二电极层314包括若干沿所述第一方向并排且间隔设置的第二电极线3141;所述若干第一电极线3121与所述若干第二电极线3141沿所述第一方向交替设置;并且为了保证所述调焦层311的形变满足曲率变化的要求,因而本实施例中将所述第一电极层312和所述第二电极层314进行极化,且极化的方向不同,以增强所述形变层313(PZT)的压电特性。
其中,参考附图6,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驱动背板1的长度方向,或所述驱动背板1的宽度方向,或与所述TTF基板1的长度/宽度方向成预设夹角的方向;例如:参考附图6,当所述驱动背板1为矩形时,所述第一电极线3121和所述第二电极线3141同时设置在所述形变层313(PZT)背离所述TTF基板1的一侧,二者沿所述驱动背板1的长度方向交替且间隔设置,当所述第一电极层312和所述第二电极层314极化过程中分别施加了正电压和零点电压,那么当所述第一电极层312和所述第二电极层314的实际驱动电压压差方向与其同向时则所述形变层313(PZT)为下凹形变,即图6垂直屏幕向内,当所述第一电极层312和所述第二电极层314的实际驱动电压压差方向与其反向时则所述形变层313(PZT)为与上述相反的上凸形变,即图6垂直屏幕向外;又例如:当所述驱动背板1为矩形时,当所述驱动背板1为矩形时,所述第一电极线3121和所述第二电极线3141同时设置在所述形变层313(PZT)背离所述TTF基板1的一侧,二者所述第一电极线3121和所述第二电极线3141沿与所述驱动背板1的长度方向成45度角的方向交替且间隔设置,当所述第一电极层312和所述第二电极层314极化过程中分别施加了正电压和零点电压,那么当所述第一电极层312和所述第二电极层314的实际驱动电压压差方向与其同向时则所述形变层313(PZT)为下凹形变,当所述第一电极层312和所述第二电极层314的实际驱动电压压差方向与其反向时则所述形变层313(PZT)为相反的上凸形变;
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驱动背板1的形状变化时,所述第一电极线3121和所述第二电极线3141的设置方向可调,只要保证二者交替且间隔设置即可;例如:当所述驱动背板1为圆形时,则所述第一电极线3121和所述第二电极线3141则为同心圆环交替间隔设置;其中,相邻所述第一电极线3121和所述第二电极线3141之间的距离为1-40微米,所述第一电极线3121和所述第二电极线3141的宽度为1-10微米,相邻所述第一电极线3121和所述第二电极线3141之间的距离为1-10微米;并且在该设置方式下,所述第一电极线3121和所述第二电极线3141可以为金属,因而二者是间隔设置的,间隔区可以透光,因而不会影响显示面板的出光显示。
其中,所述形变层313的厚度为2-20微米,第一电极层312和所述第二电极层314的厚度为40-300纳米,所述调焦层311的厚度为1-5微米。
进一步地,参考附图1、附图2以及附图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在具体实施中,所述子透镜31朝向所述驱动背板1的正投影至少完全覆盖所述子像素21朝向所述驱动背板1的正投影。
具体的,为了保证所述子透镜31发生曲率变化后还能够将所述子像素21的全部出光出射,本实施例中将所述子透镜31设置的比所述子像素21大,参考附图2和附图3,只有所述子透镜31朝向所述驱动背板1的正投影面积完全覆盖所述子像素21甚至比所述子像素21朝向所述驱动背板1的正投影面积大,在所述子透镜31发生形变即曲率变化时,才不至于导致部分子像素21的出射光未经过所述子透镜31造成显示面板出光量减少的问题;具体的,所述子透镜31朝向所述驱动背板1的正投影至少完全覆盖所述子像素21的出光面朝向所述驱动背板1的正投影,进而足以保证所述子像素21的所有出光都会经过所述子透镜31,保证了整体显示面板的出光量及显示亮度。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层312和所述第二电极层314同层设置时,设置原理同上,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进一步地,参考附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在具体实施中,还包括粘接层4,所述粘接层4用于粘接所述发光器件层2和所述变焦层3。
具体的,为了实现所述变焦层3与所述驱动背板1的连接以及与所述子显示区内的子像素21的对应配合,本实施例中采用粘接的方式进行连接所述变焦层3和所述驱动背板1;具体的,所述粘接层4的设置方式有以下两种方式:
第一种:所述粘接层4直接与所述子像素21同层设置,并且所述粘接层4设置在所述子像素21的周向外围,与所述子像素21间隔设置,既能够起到与所述变焦层3粘接的作用,又能够起到对所述变焦层3的支撑作用,为所述变焦层3的曲率变化提供足够的形变空间,因而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变焦层3与所述子像素21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是具有一定间隙的;即所述粘接层4的高度要大于所述子像素21的高度,优选地,所述粘接层4的高度/厚度(即所述图2、图3以及图1中上下方向的尺寸)为子像素21的高度/厚度(3-5微米)、所述子像素21与所述变焦层3之间的间隙(2微米)以及所述变焦层3的形变尺寸(1-3微米)之和。
第二种:所述驱动背板1上还设置有所述封装层(图中未示出),所述封装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见结构,在此不做过多赘述,本实施例中所述封装层为透明材质,例如:二氧化硅、四氮化三硅等;所述封装层设置在所述发光器件层2背离所述驱动背板1的一侧,进而形成初步的、完整的显示面板,而后在所述封装层背离所述驱动背板1的一侧设置所述粘接层4,所述粘接层4的设置方式和上述第一种相同,即在所述子像素21的周向外围,与所述子像素21间隔设置,既能够起到粘接所述变焦层3的作用,又能够起到对所述变焦层3的支撑作用,为所述变焦层3的曲率变化提供足够的形变空间。
其中,本实施例中所述粘接层4为光刻胶SU8,但不仅限于此。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层312和所述第二电极层314同层设置时,设置原理同上,在此不做过多赘述。进一步地,参考附图5,针对所述第一电极层312和所述第二电极层314分层设置的情况,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如下:
单独制备所述变焦层3,使其具备压电特性:参考附图4和附图5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01、于蓝宝石衬底基板315上制备形变层313;
具体的,在所述蓝宝石衬底基板315上通过溅射(RF sputter)或者溶胶凝胶(Sol-gel)的方式沉积所述厚度为2-20微米的形变层313(PZT);其中,所述蓝宝石衬底基板315可以透过激光,实现激光剥离,因而本实施例中将所述变焦层3或者说子透镜31的制作衬底设置为所述蓝宝石衬底基板315,便于在子透镜31成型后将所述蓝宝石衬底基板315进行剥离,且不影响整个子透镜31的性能,本实施例中所述蓝宝石衬底基板315的晶相为R或C晶面,但不仅限于此;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变焦层3具有若干子透镜31,因而所述形变层313需要进行图案化,进而能够对应若干所述子透镜31形成若干相对独立的形变层313。
102、于所述形变层313背离所述蓝宝石衬底基板315的一侧制备第一电极层312;
具体的,对所述形变层313(PZT)进行>550度、1小时的空气退火,形成微晶与烧结,进而使得所述形变层313(PZT)在退火后产生晶格效应(压电效应),具有特定晶向及压电特性;并于所述形变层313(PZT)背离所述蓝宝石衬底基板315的一侧沉积厚度为40-300纳米的所述第一电极层312(ITO);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变焦层3具有若干子透镜31,因而所述第一电极层312(ITO)需要进行图案化,进而能够对应若干所述子透镜31形成若干相对独立的所述第一电极层312(ITO)。
103、于所述第一电极层312(ITO)背离所述蓝宝石衬底基板315的一侧制备调焦层311(PDMS);
具体的,于所述第一电极层312(ITO)背离所述蓝宝石衬底基板315的一侧沉积厚度为1-5微米的调焦层311(PDMS),以形成所述变焦层3内主要起到调焦功能的膜层;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变焦层3具有若干子透镜31,因而所述调焦层311(PDMS)需要进行图案化,进而能够对应若干所述子透镜31形成若干相对独立的所述调焦层311(PDMS)。
接着制备驱动背板1和发光器件层2;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制备方式制备所述驱动背板1以及所述发光器件层2,参考附图4和附图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中,上述步骤102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04、于所述驱动背板1上制备所述发光器件层2,并于所述发光器件层2的同层制备粘接层4,以使所述粘接层4在所述子像素21的外围与所述子像素21间隔设置;
具体的,在所述驱动背板1上粘接所述发光器件层2,并在所述发光器件层2背离所述驱动背板1的一侧涂覆所述粘接层4(PR-SU8),并对所述粘接层4进行图案化使其形成如图4所示的在所述子像素21外围其与间隔设置且厚度大于所述子像素21的形式。
最后,粘接所述变焦层3至包含所述发光器件层2的所述驱动背板1;将所述变焦层3粘接至所述驱动背板1上,使得所述变焦层3的子透镜31能够与所述发光器件层2的子显示区域一一对应;参考附图4和附图5,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05、将所述调焦层3(PDMS)背离所述蓝宝石衬底基板315的一侧粘接于所述粘接层4;
具体的,将调焦层3(PDMS)背离所述蓝宝石衬底基板315的一侧通过真空热压贴合的方式粘接于所述粘接层4(120℃/1atm),使得所述变焦层3不需要额外极化即可转移至塑料膜衬底(即所述粘接层4)上。
106、剥离所述蓝宝石衬底基板315并于所述形变层背313离所述调焦层311的一侧设置第二电极层314;
具体的,利用激光照射使得所述蓝宝石衬底基板315脱离所述形变层315,达到剥离的效果,例如:利用波长为248纳米或者波长为266纳米的激光进行剥离;所述蓝宝石衬底基板315剥离后在所述形变层313背离所述驱动背板1的一侧溅射(RF sputter)沉积所述第二电极层314(ITO),使得所述形变层313的两侧分别为所述第一电极层312(ITO)和所述第二电极层314(ITO),从而实现电压控制下形变层313(PZT)能够产生张应力,发生形变。
所述第一电极层312和所述第二电极层314设置在同层时在需要进行图案化操作,以使得所述第一电极线3121和所述第二电极线3141是交替且间隔设置的,该方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轻易理解并实现的,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进一步地,在上述步骤106之后,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对所述第一电极层312和所述第二电极层314进行极化,以使得所述形变层313(PZT)的压电特性更强,进而使得所述第一电极层312(ITO)和所述第二电极层314(ITO)在被驱动时能耗降低;其中,本实施例中的极化条件为1200C、5hr、1Kv/um,但不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设计进行调整。
进一步地,在上述步骤104之前,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在所述发光器件层2背离所述驱动背板1的一侧设置封装层(图中未示出),而后在所述封装层背离所述驱动背板1的一侧再进行所述粘接层4的设置,该设置方式或步骤参照上述实施例1的叙述以及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并不难理解,因而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上述显示面板的制备过程仅为举例说明,并不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还可以利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其他手段或工艺方法,只要最终得到的显示面板的结构包含在本申请公开的显示面面板结构中,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2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所述显示面板。
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即为实施例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具体结构及解决出光角度可变的原理请参照上述实施例1的详细说明,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实施例3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所述显示装置。
其中,所述显示装置即为实施例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具体结构及解决出光角度的原理请参照上述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详细说明,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显示面板,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驱动背板、像素界定层、发光器件层以及变焦层,所述发光器件层包括若干呈矩阵排列的子像素;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焦层包括若干子透镜,所述若干子透镜与所述若干子像素一一对应,所述子透镜用于改变所述子像素的出光角度;
所述子透镜包括调焦层、第一电极层、形变层以及第二电极层;
所述调焦层和所述形变层沿远离所述驱动背板的方向依次设置;
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电连接于所述显示面板的驱动电源;
其中,所述形变层响应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的电压差发生形变,以使所述调焦层发生形变调整所述子像素的出光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极层设置在所述调焦层和所述形变层之间,所述第二电极层设置在所述形变层背离所述驱动背板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同层设置于所述调焦层和所述形变层之间;或者
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同层设置于所述形变层背离所述驱动背板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若干沿第一方向并排且间隔设置的第一电极线;
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若干沿所述第一方向并排且间隔设置的第二电极线;
所述若干第一电极线与所述若干第二电极线沿所述第一方向交替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驱动背板的长度方向,或所述驱动背板的宽度方向,或与所述驱动背板的长度/宽度方向成预设夹角的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为极化电极层,且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的极化方向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焦层为柔性透光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透镜朝向所述驱动背板的正投影至少完全覆盖所述子像素朝向所述驱动背板的正投影。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粘接层,所述粘接层用于粘接所述发光器件层和所述变焦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接层与所述子像素同层,且所述粘接层与所述子像素间隔设置,用于在所述子像素的外围支撑所述变焦层;
其中,所述粘接层沿第二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子像素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尺寸,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驱动背板指向所述形变层的方向;或者
还包括封装层;
所述封装层设置在所述发光器件层与所述变焦层之间,所述粘接层设置在所述封装层背离所述发光器件层的一侧。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
CN202011015700.XA 2020-09-24 2020-09-24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21338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15700.XA CN112133813B (zh) 2020-09-24 2020-09-24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15700.XA CN112133813B (zh) 2020-09-24 2020-09-24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33813A CN112133813A (zh) 2020-12-25
CN112133813B true CN112133813B (zh) 2021-11-16

Family

ID=738395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15700.XA Active CN112133813B (zh) 2020-09-24 2020-09-24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3381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67617A (zh) * 2021-02-09 2021-06-1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组件和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73919A1 (en) * 2005-06-02 2006-12-07 Susumu Sato Warning indicator with liquid crystal lens
KR20120010023A (ko) * 2010-07-23 2012-02-0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입체 영상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DE102011079012A1 (de) * 2011-07-12 2013-01-17 Ledon Oled Lighting Gmbh & Co. Kg Leuchtmodul mit steuerbarer Lichtlenkung
US8870416B2 (en) * 2012-08-19 2014-10-28 Lustrous Technology Ltd. LED package structure having a light-projecting angle adjusting function
KR102163740B1 (ko) * 2012-10-05 2020-10-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제어 방법
CN105006514A (zh) * 2014-04-18 2015-10-28 欣亚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Led发光模块
CN204883046U (zh) * 2015-07-27 2015-12-16 宁波大学 一种可调焦距的反射镜
KR102332519B1 (ko) * 2017-07-24 2021-11-3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패널,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CN110441903A (zh) * 2018-05-04 2019-11-12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可变焦距光学元件
CN108519668A (zh) * 2018-05-23 2018-09-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透镜、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显示处理方法
CN208967595U (zh) * 2018-11-05 2019-06-11 深圳市金源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通过改变焦距调整出光角度的led灯具
CN111640879A (zh) * 2019-03-01 2020-09-08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814269B (zh) * 2019-04-10 2022-01-25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裸眼3d显示面板,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0764250B (zh) * 2019-11-19 2022-11-15 宁波大学 一种基于压电陶瓷管驱动的变焦镜
CN210573083U (zh) * 2019-11-25 2020-05-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全息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33813A (zh) 2020-1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24227B2 (en) Display panel, display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1834544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0078158B2 (en) Manufacturing display panels with integrated micro lens array
CN110190084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JP4642823B2 (ja) 照明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US7572037B2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display device
KR20210068638A (ko) 발광 장치
EP3088947B1 (en) Display device
US11056469B2 (en) Multimedia device having a pixel arra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multimedia device
US11088354B2 (en) Light-emitting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KR20150016112A (ko) 발광 장치, 전자 기기 및 조명 장치
CN110928036A (zh) 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制备方法
CN112133813B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US20240063360A1 (en) Drive circuit substrate, led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of form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JP2002006776A (ja) 画像表示装置
US10930631B2 (en) Display apparatus, pixel arra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WO2021253560A1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WO2023130510A1 (zh) 光源模组、液晶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设备
KR100955390B1 (ko)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WO2008147124A1 (e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CN112420963B (zh) 一种对比度改善的硅基oled微显示器及其制备方法
WO2022088095A1 (zh) 微型发光二极管的巨量转移方法及显示面板
TWI831207B (zh) 電子裝置
US20220199681A1 (en) Light-emitting display device
CN117042532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