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33729B -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33729B
CN112133729B CN202011020687.7A CN202011020687A CN112133729B CN 112133729 B CN112133729 B CN 112133729B CN 202011020687 A CN202011020687 A CN 202011020687A CN 112133729 B CN112133729 B CN 1121337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substrate
insulating layer
display
me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2068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33729A (zh
Inventor
夏维
高涛
郭远征
任怀森
李�杰
韩永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2068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3372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337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33729A/zh
Priority to US17/789,518 priority patent/US20230040064A1/en
Priority to PCT/CN2021/111729 priority patent/WO2022062740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337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337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4Insulating layers formed between TFT elements and OLED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4/00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Methods or apparatus related thereto
    • H01L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4/02Bonding areas ;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4/03Manufacturing metho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4/00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Methods or apparatus related thereto
    • H01L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4/02Bonding areas ;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4/04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onding areas prior to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4/05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onding areas prior to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n individual bonding area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4/00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Methods or apparatus related thereto
    • H01L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4/26Layer connectors, e.g. plate connectors, solder or adhesive layer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4/31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layer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4/32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layer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n individual layer connec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5/00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 H01L25/18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the devices being of types provided for in two or more different subgroups of the same main 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18Printed circuit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non-printed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181Printed circuit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non-printed electric components associated with surface mounted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30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e.g. with resistor
    • H05K3/32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e.g. with resistor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res to printed circuits
    • H05K3/34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e.g. with resistor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res to printed circuits by soldering
    • H05K3/341Surface mounted components
    • H05K3/3421Leaded components
    • H05K3/3426Leaded compon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ad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1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y or disposition of pixel elements
    • H10K59/1213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y or disposition of pixel elements the pixel elements being TF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02Bonding area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03Manufacturing methods
    • H01L2224/03001Involving a temporary auxiliary member not forming part of the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e.g. removable or sacrificial coating, film or substrate
    • H01L2224/03002Involving a temporary auxiliary member not forming part of the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e.g. removable or sacrificial coating, film or substrate for supporting the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02Bonding area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04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onding areas prior to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05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onding areas prior to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n individual bonding area
    • H01L2224/0554External layer
    • H01L2224/0555Shape
    • H01L2224/05556Shape in side view
    • H01L2224/05558Shape in side view conformal layer on a patterned surfa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02Bonding area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04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onding areas prior to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05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onding areas prior to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n individual bonding area
    • H01L2224/0554External layer
    • H01L2224/05573Single external lay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5/00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 H01L25/16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the devices being of types provided for in two or more different main groups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forming hybrid circuits
    • H01L25/167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the devices being of types provided for in two or more different main groups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forming hybrid circuits comprising optoelectronic devices, e.g. LED, photodiod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01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71/8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using temporary substra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所述显示基板包括显示区域和位于显示区域一侧的绑定区域,绑定区域包括设置在基底上的绑定结构层,绑定结构层包括设置在基底上的复合绝缘层,绑定区域还包括由基底和复合绝缘层形成的台阶结构,台阶结构中台阶的高度在远离显示区域的方向上依次减小,台阶结构中基底形成高度最小的第一台阶;绑定结构层还包括信号连接线,信号连接线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台阶结构上并位于所述第一台阶上,第一台阶处的基底上设有暴露出所述信号连接线的开口,信号连接线的被所述开口暴露的部分形成绑定引脚。本公开实施例的显示基板,绑定区域可以不进行弯折,可以提高显示基板的良率,且可以降低显示基板的下边框宽度。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但不限于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显示屏的发展趋势是更加轻薄,边框更窄或者无边框。一些显示基板的下边框实现窄边框的方法为采用绑定区域弯折(Pad Bending)结构,通过设计特定的弯折区将绑定区域弯折到显示基板的背面,从而实现窄边框,采用此种方法显示基板的下边框宽度可以缩小到3.0mm左右。但是,采用Pad Bending结构的显示基板在弯折区易发生膜层剥离、开裂等问题,显示基板的良率比较低,且受弯折半径限制,下边框宽度的进一步降低会增加技术难度。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显示基板的绑定区域可以不进行弯折,可以提高显示基板的良率,且可以降低显示基板的绑定区域所在侧边的边框宽度。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基板,包括显示区域和位于显示区域一侧的绑定区域,所述绑定区域包括设置在基底上的绑定结构层,所述绑定结构层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底上的复合绝缘层,所述绑定区域还包括由所述基底和所述复合绝缘层形成的台阶结构,所述台阶结构中台阶的高度在远离所述显示区域的方向上依次减小,所述台阶结构中所述基底形成高度最小的第一台阶;所述绑定结构层还包括信号连接线,所述信号连接线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台阶结构上并位于所述第一台阶上,所述第一台阶处的所述基底上设有暴露出所述信号连接线的开口,所述信号连接线的被所述开口暴露的部分形成绑定引脚。
可选地,所述绑定结构层还包括设于所述复合绝缘层上的金属走线层,所述金属走线层包括与所述显示区域的信号线连接的信号引线;
所述信号连接线包括所述信号引线,所述信号引线设置在所述台阶结构上并位于所述第一台阶上,所述信号引线的被所述开口暴露的部分形成所述绑定引脚。
可选地,所述基底包括叠设的柔性层和阻挡层,所述复合绝缘层包括在所述阻挡层上叠设的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第三绝缘层和第四绝缘层;
所述台阶结构包括由所述柔性层形成的所述第一台阶,由所述阻挡层和所述第一绝缘层形成的第二台阶,以及由所述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三绝缘层和所述第四绝缘层形成的第三台阶,所述第一台阶、所述第二台阶和所述第三台阶的高度依次增大;
所述信号引线设置在所述第三台阶、所述第二台阶和所述第一台阶上。
可选地,所述显示区域包括驱动结构层和设于所述驱动结构层上的发光结构层,所述驱动结构层设有像素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结构层包括源漏金属层,所述源漏金属层包括源电极和漏电极,所述金属走线层与所述源漏金属层同层设置。
可选地,所述绑定结构层还包括设于所述复合绝缘层上的第一金属导电层,以及设于所述第一金属导电层的远离所述基底一侧的金属走线层,所述金属走线层包括与所述显示区域的信号线连接的信号引线,所述第一金属导电层包括与所述信号引线连接的第一连接引线;
所述信号连接线包括所述信号引线和所述第一连接引线,所述第一连接引线设置在所述台阶结构上并位于所述第一台阶上,所述第一连接引线的被所述开口暴露的部分形成所述绑定引脚。
可选地,所述信号引线的远离所述显示区域的一端通过过孔与所述第一连接引线的远离所述显示区域的一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绑定结构层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金属导电层和所述金属走线层之间的第二金属导电层,所述第二金属导电层包括第二连接引线,所述第二连接引线通过第一过孔与所述第一连接引线连接,所述信号引线通过第二过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引线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过孔相较于所述第二过孔靠近所述显示区域设置,所述开口相较于所述第一过孔远离所述显示区域设置。
可选地,所述基底包括叠设的柔性层和阻挡层,所述复合绝缘层包括在所述阻挡层上依次叠设的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
所述台阶结构包括由所述柔性层形成的所述第一台阶,以及由所述阻挡层、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形成的第二台阶,所述第二台阶相较于所述第一台阶靠近所述显示区域设置;
所述第一连接引线设于所述第二台阶和所述第一台阶上。
可选地,所述绑定结构层还包括覆盖所述第一金属导电层的第三绝缘层,所述第二金属导电层设于所述第三绝缘层上,所述绑定结构层还包括覆盖所述第二金属导电层的第四绝缘层,所述金属走线层设于所述第四绝缘层上,所述第三绝缘层上设有所述第一过孔,所述第四绝缘层上设有所述第二过孔。
可选地,所述显示区域包括驱动结构层和设于所述驱动结构层上的发光结构层,所述驱动结构层设有像素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结构层包括:设置在基底上的第一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上的有源层,覆盖所述有源层的第二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二绝缘层上的第一栅金属层,覆盖所述第一栅金属层的第三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三绝缘层上的第二栅金属层,覆盖所述第二栅金属层的第四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四绝缘层上的源漏金属层;
所述第一金属导电层与所述第一栅金属层同层设置,所述第二金属导电层与所述第二栅金属层同层设置,所述金属走线层与所述源漏金属层同层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引线通过所述第一过孔与所述第二台阶上的所述第一连接引线连接。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显示基板。
可选地,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绑定引脚绑定连接的覆晶薄膜,以及与所述覆晶薄膜绑定连接的柔性电路板。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基板的制备方法,所述显示基板包括显示区域和位于显示区域一侧的绑定区域,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在所述绑定区域的基底上形成复合绝缘层,所述基底和所述复合绝缘层形成台阶结构,所述台阶结构中台阶的高度在远离所述显示区域的方向上依次减小,所述台阶结构中所述基底形成高度最小的第一台阶;
在所述绑定区域形成信号连接线,所述信号连接线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台阶结构上并位于所述第一台阶上;
在所述第一台阶处的所述基底上形成开口,所述开口暴露出所述信号连接线,所述信号连接线的被所述开口暴露的部分形成绑定引脚。
可选地,所述在所述绑定区域形成信号连接线,包括:
在所述复合绝缘层上形成第一金属导电层,所述第一金属导电层包括第一连接引线,所述第一连接引线设置在所述台阶结构上并位于所述第一台阶上;
在所述第一金属导电层的远离所述基底一侧形成第二金属导电层,所述第二金属导电层包括第二连接引线,所述第二连接引线通过第一过孔与所述第一连接引线连接;
在所述第二金属导电层的远离所述基底一侧形成金属走线层,所述金属走线层包括与所述显示区域的信号线连接的信号引线,所述信号引线通过第二过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引线连接,所述信号连接线包括所述信号引线、所述第二连接引线和所述第一连接引线;
所述在所述第一台阶处的所述基底上形成开口,所述开口暴露出所述信号连接线,所述信号连接线的被所述开口暴露的部分形成绑定引脚,包括:在所述第一台阶处的所述基底上形成开口,所述开口暴露出所述第一连接引线,所述第一连接引线的被所述开口暴露的部分形成绑定引脚。
本公开实施例的显示基板,将绑定区域的信号连接线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台阶结构上并位于基底上,并通过在基底上设置开口以暴露出信号连接线,并将信号连接线的被所述开口暴露的部分作为绑定引脚,如此,显示基板与外接电路板绑定连接时,外接电路板可以绑定在显示基板背侧(即背离显示侧的一侧)的绑定引脚上,显示基板的绑定区域不需要弯折到显示基板背侧,进而显示基板的绑定区域可以不设置用于将绑定区域弯折的弯折区,相较于一些技术中将绑定区域弯折到显示基板背侧的方案,可以减少因绑定区域弯折而产生的膜层剥离、开裂等不良,提升产品良率,还可以降低显示基板的绑定区域所在侧边的边框宽度。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一些技术中显示基板的绑定区域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个本公开实施例的显示基板的绑定区域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图3的B-B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形成基底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形成第一复合绝缘层和第一台阶结构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形成金属走线层和第五绝缘层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形成平坦层、阳极、像素界定层和隔垫柱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形成有机发光层、阴极和封装结构层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基底上贴合辅助膜层和形成开口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在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基板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在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形成基底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在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形成第二复合绝缘层和第二台阶结构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在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形成第一金属导电层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在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形成第三绝缘层和第二金属导电层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在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形成第四绝缘层、金属走线层和第五绝缘层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在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形成平坦层、阳极、像素界定层和隔垫柱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在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形成有机发光层、阴极和封装结构层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在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基底上贴合辅助膜层和形成开口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在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图11的显示基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在又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基板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
100、显示区域,200、绑定区域,201、第一扇出区,202、弯折区,203、防静电区,204、第二扇出区,205、绑定引脚区,210、信号线引线,220、绑定焊盘,230、第一扇出区,240、第二扇出区,250、第三扇出区;
10、基底,11、第一绝缘层,12、有源层,13、第二绝缘层,14A、栅电极,14B、第一电容电极,14C、第一连接引线,15、第三绝缘层,16A、第二电容电极,16B、第二连接引线,17、第四绝缘层,18A、源电极,18B、漏电极,18C、信号引线,19、第五绝缘层,20、平坦层,21、阳极,22、像素界定层,23、隔垫柱,24、有机发光层,25、阴极,26、第一无机封装层,27、有机封装层,28、第二无机封装层;
31、保护膜,32、散热膜,40、开口,41、绑定引脚,51、第一台阶,52、第二台阶,53、第三台阶,60、覆晶薄膜,61、驱动芯片,70、柔性电路板,91、第一台阶,92、第二台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
一些技术中,为了降低显示基板的下边框(显示基板的绑定区域所在侧边的边框)的宽度,采用覆晶薄膜(chip on film,简称COF)方式或基板上芯片(Chip On Pi,简称COP)方式将驱动芯片搭载在显示基板上。下边框区域(即绑定区域)包括布线区域和绑定引脚区域,COF方案中,将驱动芯片(Integrated Circuit,IC)固定在COF的薄膜电路板本体上,COF绑定在显示基板上,通过弯折COF的薄膜电路板本体使驱动IC位于显示基板背侧,驱动IC不需要绑定在显示基板上,由此可以降低显示基板的下边框宽度,但是COF方案满足不了更窄边框的需求。COP方案将显示基板的绑定区域弯折到显示基板背面,柔性电路板(FlexiblePrinted Circuit,简称FPC)和驱动芯片(Integrate Circuit,IC)绑定在弯折到显示基板背面的绑定区域上,因此能够大大降低下边框的宽度,采用COP方案能将下边框宽度缩减到2.5mm左右。COP方案中显示基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显示基板包括显示区域100和位于显示区域100一侧的绑定区域200,绑定区域200包括沿着远离显示区域100的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扇出区201、弯折区202、防静电区203、第二扇出区204和绑定引脚区205。其中,COP方案的绑定区域弯折工艺中,沿着弯折区202将绑定区域200弯折到显示区域100的背侧。第一扇出区201包括多条数据连接线,多条数据连接线配置为以扇出(Fanout)走线方式连接显示区域100的数据线(Data Line),第二扇出区204包括以扇出走线方式引出的多条数据连接线。防静电区203包括防静电电路,配置为通过消除静电防止显示基板的静电损伤。绑定引脚区205包括多个绑定焊盘(Bonding Pad),绑定焊盘可以配置为与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简称FPC)、驱动芯片(Integrated Circuit,IC)绑定连接。驱动IC接收FPC传输过来的信号,并驱动显示基板(Panel)进行显示。
图2为图1的显示基板中的A-A剖视图,如图2所示,弯折区202包括信号线引线(比如数据连接线)210,绑定引脚区205包括与信号线引线210连接的绑定焊盘220。COP方案在绑定区域弯折工艺中,弯折区202常发生膜层剥离(Peeling)、开裂(Crack)、金属线腐蚀等不良,因此,采用COP方案的显示基板良率较低,并且受限于弯折半径,进一步降低显示基板的下边框宽度存在困难。
图3示出了本公开显示基板的一种平面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显示基板包括显示区域100和位于显示区域100一侧的绑定区域200。绑定区域200可以包括沿着远离显示区域100的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扇出区201、防静电区203、第二扇出区204和绑定引脚区205。第一扇出区201可以包括多条信号引线,多条信号引线比如为多条数据连接线,多条数据连接线配置为以扇出(Fanout)走线方式连接显示区域100的数据线(Data Line)。第二扇出区204包括以扇出走线方式引出的多条信号引线(比如为多条数据连接线)。防静电区203包括防静电电路,配置为通过消除静电防止显示基板的静电损伤。绑定引脚区205包括多个绑定引脚(或称绑定焊盘,Bonding Pad),绑定引脚可以配置为与覆晶薄膜(Chip On Film,COF)的一端绑定连接,COF的另一端配置为与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简称FPC)绑定连接。COF接收FPC传输过来的信号,并将输出信号传输至显示基板(Panel)上,以驱动显示基板(Panel)进行显示。
图4示出了图3的显示基板的一种B-B剖视图,如图4所示,本公开实施例的显示基板,包括显示区域100和位于显示区域100一侧的绑定区域200,所述绑定区域200包括设置在基底10上的绑定结构层,所述绑定结构层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底10上的第一复合绝缘层,所述绑定区域200还包括由所述基底10和所述第一复合绝缘层形成的第一台阶结构,所述第一台阶结构中台阶的高度在远离所述显示区域100的方向上依次减小,所述第一台阶结构中所述基底10形成高度最小的第一台阶51;所述绑定结构层还包括信号连接线,所述信号连接线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台阶结构上并位于所述第一台阶51上,所述第一台阶51处的所述基底10上设有暴露出所述信号连接线的开口40,所述信号连接线的被所述开口40暴露的部分形成绑定引脚41。
本公开实施例的显示基板,将绑定区域200的信号连接线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第一台阶结构上并位于基底10上,并通过在基底10上设置开口40以暴露出信号连接线,并将信号连接线的被所述开口40暴露的部分作为绑定引脚41,如此,显示基板与外接电路板绑定连接时,外接电路板可以绑定在显示基板背侧(即背离显示侧的一侧)的绑定引脚41上,显示基板的绑定区域200不需要弯折到显示基板背侧,进而显示基板的绑定区域200可以不设置用于将绑定区域200弯折的弯折区,相较于一些技术中将绑定区域200弯折到显示基板背侧的方案,可以减少因绑定区域200弯折而产生的膜层剥离、开裂等不良,提升产品良率,还可以降低显示基板的绑定区域200所在侧边的边框宽度。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绑定结构层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复合绝缘层上的金属走线层,所述金属走线层包括与所述显示区域100的信号线连接的信号引线18C;所述信号连接线包括所述信号引线18C,所述信号引线18C设置在所述第一台阶结构上并位于所述第一台阶51上,所述信号引线18C的被所述开口40暴露的部分形成所述绑定引脚41。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显示区域100包括驱动结构层和设于所述驱动结构层上的发光结构层,所述驱动结构层设有像素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结构层包括源漏金属层,所述源漏金属层包括源电极18A和漏电极18B,所述金属走线层与所述源漏金属层同层设置。
本实施例的一个示例中,显示区域100的驱动结构层包括像素驱动电路,像素驱动电路包括多个晶体管和存储电容,图4中以一个驱动晶体管和一个存储电容为例进行示意。显示区域100的驱动结构层包括设置在柔性基底10上的第一绝缘层11,设置在第一绝缘层11上的有源层12,覆盖有源层12的第二绝缘层13,设置在第二绝缘层13上的第一栅金属层,覆盖第一栅金属层的第三绝缘层15,设置在第三绝缘层15上的第二栅金属层,覆盖第二栅金属层的第四绝缘层17,设置在第四绝缘层17上的源漏金属层,覆盖源漏金属层的第五绝缘层19。其中,第一栅金属层至少包括栅电极14A和第一电容电极14B,第二栅金属层至少包括第二电容电极16A,源漏金属层至少包括源电极18A和漏电极18B。有源层12、栅电极14A、源电极18A和漏电极18B组成驱动晶体管。第一电容电极14B和第二电容电极16A组成存储电容。
显示区域100的驱动结构层上可以设置有平坦层20,平坦层20设置在第五绝缘层19上,发光结构层设置在平坦层20上。发光结构层包括:设置在平坦层20上的阳极21、像素界定层22、有机发光层24和阴极25。有机发光层24可以设置在像素界定层22的开口内并位于阳极21和阴极25之间,有机发光层24在阳极21和阴极25之间的电压下进行发光。显示区域100还包括设置在发光结构层上的封装结构层,封装结构层可以包括第一无机封装层26、有机封装层27和第二无机封装层28。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基底10包括依次叠设的第一柔性层10A、第一阻挡层10B、非晶硅层10C、第二柔性层10D和第二阻挡层10E。绑定区域200的第一复合绝缘层包括在所述第二阻挡层10E上叠设的第一绝缘层11、第二绝缘层13、第三绝缘层15和第四绝缘层17;所述第一台阶结构包括由所述第一柔性层10A、第一阻挡层10B、非晶硅层10C和第二柔性层10D形成的第一台阶51、由所述第二阻挡层10E和第一绝缘层11形成的第二台阶52,以及由所述第二绝缘层13、第三绝缘层15和第四绝缘层17形成的第三台阶53,所述第一台阶51、第二台阶52和第三台阶53的高度依次增大;所述信号引线18C设置在所述第三台阶53、所述第二台阶52和所述第一台阶51上。或者,在其他示例中,所述基底10包括叠设的第二柔性层10D和第二阻挡层10E,不包括第一柔性层10A、第一阻挡层10B和非晶硅层10C,则,第一台阶51只包括第二柔性层10D,不包括第一柔性层10A、第一阻挡层10B和非晶硅层10C。
本文中,台阶的高度是指台阶表面到柔性基底10的背离显示侧的表面的距离。如图4所示,第一台阶51的高度h1、第二台阶52的高度h2、第三台阶53的高度h3依次增大。在平行于基底10的方向上,第一台阶51的宽度s1可以为第二柔性层10D的边缘到第二台阶52的边缘的距离,第二台阶52的宽度s2可以为第二台阶52的边缘到第三台阶53的边缘的距离,第三台阶53的宽度s3可以为第三台阶53的边缘到显示区域100的边缘的距离。
下面通过显示基板的制备过程的示例说明本公开显示基板的结构。本公开所说的“构图工艺”包括沉积膜层、涂覆光刻胶、掩模曝光、显影、刻蚀和剥离光刻胶等处理。沉积可以采用选自溅射、蒸镀和化学气相沉积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涂覆可以采用选自喷涂和旋涂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刻蚀可以采用选自干刻和湿刻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薄膜”是指将某一种材料在基底上利用沉积或涂覆工艺制作出的一层薄膜。若在整个制作过程当中该“薄膜”无需构图工艺,则该“薄膜”还可以称为“层”。当在整个制作过程当中该“薄膜”还需构图工艺,则在构图工艺前称为“薄膜”,构图工艺后称为“层”。经过构图工艺后的“层”中包含至少一个“图案”。本公开中所说的“A和B同层设置”是指,A和B通过同一次构图工艺同时形成。“A的正投影包含B的正投影”是指,B的正投影落入A的正投影范围内,或者A的正投影覆盖B的正投影。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图4的显示基板的制备过程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1)在玻璃载板1上制备柔性基底10。
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个示例中,柔性基底10可以采用两层柔性层结构,柔性基底10包括在玻璃载板1上叠设的第一柔性材料层、第一无机材料层、半导体层、第二柔性材料层和第二无机材料层。第一柔性材料层、第二柔性材料层的材料可以采用聚酰亚胺(PI)、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或经表面处理的聚合物软膜等材料,第一无机材料层、第二无机材料层的材料可以采用氮化硅(SiNx)或氧化硅(SiOx)等,用于提高基底的抗水氧能力,第一无机材料层、第二无机材料层也称之为阻挡(Barrier)层,半导体层的材料可以采用非晶硅(a-si)。在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以叠层结构PI1/Barrier1/a-si/PI2/Barrier2为例,柔性基底10的制备过程可以包括:先在玻璃载板1上涂布一层聚酰亚胺,固化成膜后形成第一柔性(PI1)层10A;随后在第一柔性层10A上沉积一层阻挡薄膜,形成覆盖第一柔性层10A的第一阻挡(Barrier1)层10B;然后在第一阻挡层10B上沉积一层非晶硅薄膜,形成覆盖第一阻挡层10B的非晶硅(a-si)层10C;然后在非晶硅层10C上再涂布一层聚酰亚胺,固化成膜后形成第二柔性(PI2)层10D;然后在第二柔性层10D上沉积一层阻挡薄膜,形成覆盖第二柔性层10D的第二阻挡(Barrier2)层10E,完成柔性基底10的制备,如图5所示。本次工艺后,显示区域100和绑定区域200均包括柔性基底10。
在其他示例中,柔性基底10可以采用一层柔性层结构,比如,柔性基底10包括叠设的柔性(PI)层和阻挡(Barrier)层,本示例的柔性基底10可以是将图5中的第一柔性(PI1)层10A、第一阻挡(Barrier1)层10B和非晶硅(a-si)层10C去除后,只剩下叠设的第二柔性(PI2)层10D和第二阻挡(Barrier2)层10E。柔性基底10采用一层柔性层结构比采用两层柔性层结构,有利于后续在柔性基底10上开设开口40。
(2)在柔性基底10上制备显示区域100的驱动结构层的部分膜层,以及绑定区域200的第一复合绝缘层,并在绑定区域200形成第一台阶结构。在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本步骤的制备过程可以包括:
在柔性基底10上依次沉积第一绝缘薄膜和有源层薄膜,通过构图工艺对有源层薄膜进行构图,形成覆盖整个柔性基底10的第一绝缘层11,以及设置在第一绝缘层11上的有源层图案,有源层图案形成在显示区域100,至少包括有源层12。本次构图工艺后,绑定区域200包括设置在柔性基底10上的第一绝缘层11。
随后,依次沉积第二绝缘薄膜和第一金属薄膜,通过构图工艺对第一金属薄膜进行构图,形成覆盖有源层图案的第二绝缘层13,以及设置在第二绝缘层13上的第一栅金属层图案,第一栅金属层图案形成在显示区域100,至少包括栅电极14A、第一电容电极14B。本次构图工艺后,绑定区域200包括在柔性基底10叠设的第一绝缘层11和第二绝缘层13。
随后,依次沉积第三绝缘薄膜和第二金属薄膜,通过构图工艺对第二金属薄膜进行构图,形成覆盖第一栅金属层的第三绝缘层15,以及设置在第三绝缘层15上的第二栅金属层图案,第二栅金属层图案形成在显示区域100,至少包括第二电容电极16A,第二电容电极16A的位置与第一电容电极14B的位置相对应。本次构图工艺后,绑定区域200包括在柔性基底10叠设的第一绝缘层11、第二绝缘层13和第三绝缘层15。
随后,沉积第四绝缘薄膜,通过构图工艺对显示区域100的第四绝缘薄膜进行构图,以及对绑定区域200的复合绝缘薄膜(复合绝缘薄膜包括在柔性基底10叠设的第一绝缘层11、第二绝缘层13、第三绝缘层15和第四绝缘薄膜)进行构图,在显示区域100形成覆盖第二栅金属层的第四绝缘层17图案,在绑定区域200形成第一台阶结构。本步骤的构图工艺可以采用下面两次构图工艺进行:
先利用第一次掩膜刻蚀显示区域100和绑定区域200的第四绝缘薄膜、第三绝缘层15和第二绝缘层13,在显示区域100的第四绝缘薄膜、第三绝缘层15和第二绝缘层13上形成过孔17A和过孔17B,过孔17A和过孔17B内的第四绝缘薄膜、第三绝缘层15和第二绝缘层13被刻蚀掉,暴露出有源层12的表面。在绑定区域200的第四绝缘薄膜、第三绝缘层15和第二绝缘层13上形成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的第四绝缘薄膜、第三绝缘层15和第二绝缘层13被刻蚀掉,暴露出第一绝缘层11的表面。然后利用第二次掩膜刻蚀绑定区域200中第一凹槽内的第一绝缘层11和柔性基底10的第二阻挡层10E,在第一绝缘层11和第二阻挡层10E上形成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内的第一绝缘层11和第二阻挡层10E被刻蚀掉,暴露出柔性基底10的第二柔性层10D的表面。这样,绑定区域200内,第一凹槽暴露出第二凹槽,第二凹槽暴露出柔性基底10的第二柔性层10D,由此形成第一台阶结构,第一台阶结构包括由所述第一柔性层10A、第一阻挡层10B、非晶硅层10C和第二柔性层10D形成的第一台阶51、由所述第二阻挡层10E和第一绝缘层11形成的第二台阶52,以及由所述第二绝缘层13、第三绝缘层15和第四绝缘层17形成的第三台阶53,所述第一台阶51、第二台阶52和第三台阶53的高度依次增大。在柔性基底10采用一层柔性层结构的示例中,第一台阶51只包括第二柔性层10D,不包括第一柔性层10A、第一阻挡层10B和非晶硅层10C。
本次构图工艺后,如图6所示,在绑定区域200形成第一复合绝缘层,第一复合绝缘层包括在柔性基底10上叠设的第一绝缘层11、第二绝缘层13、第三绝缘层15和第四绝缘层17。第一复合绝缘层和柔性基底10形成第一台阶结构,第一台阶结构包括第一台阶51、第二台阶52,以及第三台阶53,所述第一台阶51、第二台阶52和第三台阶53的高度依次增大。
(3)在显示区域100和绑定区域200分别形成源漏金属层和金属走线层,以及形成覆盖源漏金属层和金属走线层的第五绝缘层。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形成有前述图案的柔性基底10上沉积第三金属薄膜,通过构图工艺对第三金属薄膜进行构图,在显示区域100的第四绝缘层17上形成源漏金属层图案,在绑定区域200的第一台阶结构上形成金属走线层图案。如图7所示,源漏金属层包括源电极18A和漏电极18B,源电极18A和漏电极18B分别通过过孔17A和过孔17B与有源层12连接。金属走线层包括设置在第一台阶结构的第一台阶51、第二台阶52和第三台阶53上的信号引线18C。
随后,在显示区域100和绑定区域200沉积第五绝缘薄膜,形成覆盖源漏金属层和金属走线层的第五绝缘层19图案。
至此,在柔性基底10的显示区域100制备完成驱动结构层图案,在绑定区域200制备完成绑定结构层的膜层,如图7所示,有源层12、栅电极14A、源电极18A和漏电极18B组成晶体管,该晶体管可以是像素驱动电路中的驱动晶体管。第一电容电极14B和第二电容电极16A组成存储电容。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绝缘薄膜、第二绝缘薄膜、第三绝缘薄膜、第四绝缘薄膜和第五绝缘薄膜可以采用硅氧化物(SiOx)、硅氮化物(SiNx)和氮氧化硅(SiON)中的任意一种或更多种,可以是单层、多层或复合层。第一绝缘层11称之为缓冲(Buffer)层,用于提高柔性基底10的抗水氧能力,第二绝缘层13和第三绝缘层15称之为栅绝缘(GI)层,第四绝缘层17称之为层间绝缘(ILD)层,第五绝缘层称之为钝化(PVX)层。第一金属薄膜、第二金属薄膜、第三金属薄膜可以采用金属材料,如银(Ag)、铜(Cu)、铝(Al)、钛(Ti)和钼(Mo)中的任意一种或更多种,或上述金属的合金材料,如铝钕合金(AlNd)或钼铌合金(MoNb),可以是单层结构,或者多层复合结构,如Ti/Al/Ti等。有源层薄膜可以采用非晶态氧化铟镓锌材料(a-IGZO)、氮氧化锌(ZnON)、氧化铟锌锡(IZTO)、非晶硅(a-Si)、多晶硅(p-Si)、六噻吩、聚噻吩等各种材料,即本公开适用于基于氧化物Oxide技术、硅技术以及有机物技术制造的晶体管。
(3)在形成前述图案的柔性基底10上形成平坦层20,以及在显示区域100形成发光结构层的阳极21、像素界定层22,在绑定区域200形成隔垫柱23,如图8所示。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形成前述图案的柔性基底10上涂覆有机材料的平坦薄膜,形成覆盖整个柔性基底10的平坦化(PLN)层20,通过掩膜、曝光、显影工艺,在显示区域100的平坦层20和第五绝缘层19上形成过孔,该过孔内的平坦层20和第五绝缘层19被显影掉,暴露出驱动晶体管的漏电极18B的表面。
在形成前述图案的柔性基底10上沉积透明导电薄膜,通过构图工艺对透明导电薄膜进行构图,形成阳极21图案,阳极21形成在显示区域100的平坦层20上,通过平坦层20和第五绝缘层19上的过孔与驱动晶体管的漏电极18B连接。本次构图工艺后,绑定区域200的膜层结构没有变化。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透明导电薄膜的材料可以采用氧化铟锡ITO或氧化铟锌IZO。
在形成前述图案的柔性基底10上涂覆像素界定薄膜,通过掩膜、曝光、显影工艺,形成像素界定(PDL)层22图案。像素界定层22形成在显示区域100以及绑定区域200的邻近显示区域100的部分区域,显示区域100的像素界定层22上开设有像素开口,像素开口内的像素界定层22被显影掉,暴露出阳极21的表面。
在形成前述图案的柔性基底10上涂覆有机材料薄膜,通过掩膜、曝光、显影工艺,形成多个隔垫柱(PS)23图案,多个隔垫柱23形成在绑定区域200的像素界定层22上。
(4)在形成前述图案的柔性基底10上形成有机发光层24、阴极25,以及封装结构层,如图9所示。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有机发光层24可以采用蒸镀工艺形成在显示区域100内像素界定层22的像素开口内,实现有机发光层24与阳极21连接。阴极25形成在像素界定层22上,并与有机发光层24连接,且包裹绑定区域200的像素界定层22上的多个隔垫柱23。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阴极25的材料可以采用镁(Mg)、银(Ag)、铝(Al)、铜(Cu)和锂(Li)中的任意一种或更多种,或采用上述金属中任意一种或多种制成的合金。
在形成前述图案的柔性基底10上形成封装结构层,封装结构层包括叠设的第一无机封装层26、有机封装层27和第二无机封装层28。第一无机封装层26在显示区域100覆盖阴极25,在绑定区域200分别包裹多个隔垫柱23。有机封装层27设置在显示区域100和绑定区域200的隔垫柱23所在区域。第二无机封装层28覆盖第一无机封装层26和有机封装层27。
(5)将形成前述膜层的柔性基底10从玻璃载板1上剥离下来,在柔性基底10的背离显示侧的表面贴合辅助膜层,示例性地,辅助膜层可以包括叠设的保护膜31和散热膜32等。在柔性基底10和辅助膜层的与第一台阶51对应的位置形成开口40,开口40暴露出第一台阶51上的信号引线18C,信号引线18C的被开口40暴露的部分形成绑定引脚41。绑定区域200内形成绑定引脚41的区域为绑定引脚区205,绑定引脚区205的绑定引脚41可以与外接电路板绑定连接,如图10所示。
(6)将显示基板与驱动芯片(Integrated Circuit,IC)、FPC绑定连接。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可利用COF将驱动IC绑定在显示基板上,COF60包括薄膜电路板本体和固定在薄膜电路板本体上的驱动IC 61,COF 60的薄膜电路板本体的一端与显示基板的绑定引脚41绑定连接,另一端与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Circuit,FPC)70绑定连接。COF 60和FPC 70均可通过胶粘剂固定在显示基板的背离显示侧的表面。COF 60接收FPC 70传输过来的信号,并将输出信号传输至显示基板上,以驱动显示基板进行显示。在其他示例中,可以将绑定引脚41直接与驱动芯片(Integrated Circuit,IC)或FPC绑定连接,驱动芯片(Integrated Circuit,IC)或FPC直接绑定在显示基板的背侧。
图11示出了图3的显示基板的另一种B-B剖视图,如图11所示,本公开实施例的显示基板,包括显示区域100和位于显示区域100一侧的绑定区域200,所述绑定区域200包括设置在基底10上的绑定结构层,所述绑定结构层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底10上的第二复合绝缘层,所述绑定区域200还包括由所述基底10和所述第二复合绝缘层形成的第二台阶结构,所述第二台阶结构中台阶的高度在远离所述显示区域100的方向上依次减小,所述第二台阶结构中所述基底10形成高度最小的第一台阶91;所述绑定结构层还包括信号连接线,所述信号连接线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二台阶结构上并位于所述第一台阶91上,所述第一台阶91处的所述基底10上设有暴露出所述信号连接线的开口40,所述信号连接线的被所述开口40暴露的部分形成绑定引脚41。
本公开实施例的显示基板,将绑定区域200的信号连接线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第二台阶结构上并位于基底10上,并通过在基底10上设置开口40以暴露出信号连接线,并将信号连接线的被所述开口40暴露的部分作为绑定引脚41,如此,显示基板与外接电路板绑定连接时,外接电路板可以绑定在显示基板背侧(即背离显示侧的一侧)的绑定引脚41上,显示基板的绑定区域200不需要弯折到显示基板背侧,进而显示基板的绑定区域200可以不设置用于将绑定区域200弯折的弯折区,相较于一些技术中将绑定区域200弯折到显示基板背侧的方案,可以减少因绑定区域200弯折而产生的膜层剥离、开裂等不良,提升产品良率,还可以降低显示基板的绑定区域200所在侧边的边框宽度。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所述绑定结构层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复合绝缘层上的第一金属导电层,以及设于所述第一金属导电层的远离基底10一侧的金属走线层,所述金属走线层包括与所述显示区域100的信号线连接的信号引线18C,所述第一金属导电层包括与所述信号引线18C连接的第一连接引线14C;所述信号连接线包括所述信号引线18C和所述第一连接引线14C,所述第一连接引线14C设置在所述第二台阶结构上并位于所述第一台阶91上,所述第一连接引线14C的被所述开口40暴露的部分形成所述绑定引脚41。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所述绑定结构层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金属导电层和所述金属走线层之间的第二金属导电层,所述第二金属导电层包括第二连接引线16B,所述第二连接引线16B通过第一过孔V1与所述第一连接引线14C连接,所述信号引线18C通过第二过孔V2与所述第二连接引线16B连接。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所述第一过孔V1相较于所述第二过孔V2靠近所述显示区域100设置,所述开口40相较于所述第一过孔V1远离所述显示区域100设置。
示例性地,图20示出了图11所示显示基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如图20所示,信号引线18C所在的区域为第一扇出区230,第二连接引线16B所在的区域为第二扇出区240,第一连接引线14C所在的区域为第三扇出区250。信号引线18C通过第二过孔V2与第二连接引线16B连接,第二连接引线16B通过第一过孔V1与第一连接引线14C连接,第一连接引线14C的远离显示区域100的一端被开口40暴露而形成绑定引脚41。第一扇出区230、第二扇出区240和第三扇出区250分别位于所述金属走线层、所述第二金属导电层和所述第一金属导电层,第一金属导电层靠近基底10。所述信号连接线(包括信号引线18C、第二连接引线16B和第一连接引线14C)在第一扇出区230、第二扇出区240和第三扇出区250内的布线逐渐收拢,并使靠近基底10的第三扇出区250的第一连接引线14C的远离显示区域100的一端被开口40暴露,从而形成绑定引脚41。
基于窄边框的设计以及绑定工艺的要求,显示基板(Pannel)显示区域100的信号线引出时需要进行收拢,相应的区域为扇出(Fanout)区。在保证线宽的条件下,现有的曝光和刻蚀工艺决定了Fanout区的布线间距不能太小,这使得一些在单层进行布线的方案需要Fanout区有足够的长度,才能实现布线收拢效果,相较于COP方案,显示基板的下边框缩短就不明显。本示例中,所述信号连接线(包括信号引线18C、第二连接引线16B和第一连接引线14C)在金属走线层、第二金属导电层和第一金属导电层三个膜层进行布线,所述信号连接线在此三个膜层的布线呈“S型”往返布线方式,且布线在三个膜层逐渐收拢,并使靠近基底10的第一金属导电层的第一连接引线14C的远离显示区域100的一端被开口40暴露而形成绑定引脚41,本实施例的布线方案能够使所述信号连接线在达到相应的收拢效果的同时,大大降低了Fanout区的长度,从而使得显示基板的下边框变得更窄。此外,本示例中,示出了所述信号连接线在三个膜层的布线方案,在其他示例中,所述信号连接线可以在两个或三个以上膜层进行布线。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所述基底10包括依次叠设的第一柔性层、第一阻挡层、非晶硅层、第二柔性层10D和第二阻挡层10E,所述第二复合绝缘层包括在所述第二阻挡层10E上依次叠设的第一绝缘层11和第二绝缘层13;所述第二台阶结构包括由所述第一柔性层、第一阻挡层、非晶硅层和第二柔性层10D形成的第一台阶91,以及由所述第二阻挡层10E、第一绝缘层11和第二绝缘层13形成的第二台阶92。在平行于基底10的方向上,第一台阶91的宽度s1可以为第二柔性层10D的远离显示区域100的边缘到第二台阶92的边缘的距离,第二台阶92的宽度s2可以为第二台阶92的边缘到显示区域100的边缘的距离。所述第二台阶92的高度h2大于第一台阶91的高度h1,第二台阶92相较于第一台阶91靠近所述显示区域100设置;所述第一连接引线14C设于第二台阶92和第一台阶91上,所述第一台阶91上设有所述开口40。或者,在其他示例中,所述基底10包括叠设的第二柔性层10D和第二阻挡层10E,不包括第一柔性层、第一阻挡层和非晶硅层,则,第一台阶91只包括第二柔性层10D,不包括第一柔性层、第一阻挡层和非晶硅层。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所述绑定结构层还包括覆盖所述第一金属导电层的第三绝缘层15,所述第二金属导电层设于所述第三绝缘层15上,所述绑定结构层还包括覆盖所述第二金属导电层的第四绝缘层17,所述金属走线层设于所述第四绝缘层17上,所述第三绝缘层15上设有所述第一过孔V1,所述第四绝缘层上设有所述第二过孔V2。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所述显示区域100包括驱动结构层和设于所述驱动结构层上的发光结构层,所述驱动结构层设有像素驱动电路,像素驱动电路包括多个晶体管和存储电容,图11中以一个驱动晶体管和一个存储电容为例进行示意。显示区域100的驱动结构层包括:设置在柔性基底10上的第一绝缘层11,设置在第一绝缘层11上的有源层12,覆盖有源层12的第二绝缘层13,设置在第二绝缘层13上的第一栅金属层,覆盖第一栅金属层的第三绝缘层15,设置在第三绝缘层15上的第二栅金属层,覆盖第二栅金属层的第四绝缘层17,设置在第四绝缘层17上的源漏金属层。第一栅金属层至少包括栅电极14A和第一电容电极14B,第二栅金属层至少包括第二电容电极16A,源漏金属层至少包括源电极18A和漏电极18B。有源层12、栅电极14A、源电极18A和漏电极18B组成驱动晶体管。第一电容电极14B和第二电容电极16A组成存储电容。绑定区域200的所述第一金属导电层可以与所述第一栅金属层同层设置,所述第一连接引线14C、所述栅电极14A和第一电容电极14B可通过同一次构图工艺同时形成;所述第二金属导电层与所述第二栅金属层可以同层设置,所述第二连接引线16B与第二电容电极16A可通过同一次构图工艺同时形成;所述金属走线层与所述源漏金属层可以同层设置,所述信号引线18C与所述源电极18A、漏电极18B可通过同一次构图工艺同时形成。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所述第二连接引线16B通过所述第一过孔V1与所述第二台阶92上的所述第一连接引线14C连接。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1所示,信号引线18C的远离显示区域100的一端可通过过孔V3与第一连接引线14C的远离显示区域100的一端连接。
本示例中,在金属走线层和基底10之间设置第一金属导电层,第一金属导电层包括与信号引线18C连接的第一连接引线14C,第一连接引线14C设置在第二台阶结构上,第一连接引线14C的被所述开口40暴露的部分形成所述绑定引脚41。由于第一连接引线14C可以自与信号引线18C连接的位置(过孔V3处)向靠近显示区域100的方向延伸,如此,所述信号连接线(包括信号引线18C和第一连接引线14C)在金属走线层和第一金属导电层两个膜层进行布线的方案,相较于只在金属走线层进行布线的方案(比如图4所示的方案),可进一步降低绑定区域200的宽度,从而可降低显示基板的绑定区域200所在侧边的边框宽度。本示例的显示基板相较于图11的显示基板,没有设置图11的显示基板的第二连接引线16B,即信号引线18C通过过孔V3直接与第一连接引线14C连接。
下面通过显示基板的制备过程的示例说明本公开图11的显示基板的结构。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图11的显示基板的制备过程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1)在玻璃载板1上制备柔性基底10,如图12所示。
本步骤可以与前文图4的显示基板的制备过程中形成柔性基底10的步骤相同。柔性基底10可以包括依次叠设的第一柔性层10A、第一阻挡层10B、非晶硅层10C、第二柔性层10D和第二阻挡层10E。或者,柔性基底10包括叠设的第二柔性层10D和第二阻挡层10E,不包括第一柔性层10A、第一阻挡层10B、非晶硅层10C。本次工艺后,显示区域100和绑定区域200均包括柔性基底10。
(2)在柔性基底10上制备显示区域100的驱动结构层的部分膜层,以及绑定区域200的第二复合绝缘层,并形成第二台阶结构。在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13所示,本步骤的制备过程可以包括:
在柔性基底10上依次沉积第一绝缘薄膜和有源层薄膜,通过构图工艺对有源层薄膜进行构图,形成覆盖整个柔性基底10的第一绝缘层11,以及设置在第一绝缘层11上的有源层图案,有源层图案形成在显示区域100,至少包括有源层12。
随后,在形成有前述图案的柔性基底10上沉积第二绝缘薄膜,形成第二绝缘层13。第二绝缘层13在显示区域100覆盖有源层12图案,在绑定区域200叠设在第一绝缘层11上。本次工艺后,绑定区域200包括叠设在柔性基底10上的第一绝缘层11和第二绝缘层13。
在绑定区域200的第二阻挡层10E、第一绝缘层11和第二绝缘层13上形成凹槽,该凹槽内的第二阻挡层10E、第一绝缘层11和第二绝缘层13被刻蚀掉,暴露出第二柔性层10D的表面,由此形成第二台阶结构。第二台阶结构包括由所述第一柔性层10A、第一阻挡层10B、非晶硅层10C和第二柔性层10D形成的第一台阶91,以及由所述第二阻挡层10E、第一绝缘层11和第二绝缘层13形成的第二台阶92,第二台阶92的高度大于第一台阶91的高度,第二台阶92相较于第一台阶91靠近显示区域100设置。在柔性基底10采用一层柔性层结构的示例中,即柔性基底10包括叠设的第二柔性层10D和第二阻挡层10E,不包括第一柔性层10A、第一阻挡层10B和非晶硅层10C,则,第一台阶91只包括第二柔性层10D,不包括第一柔性层10A、第一阻挡层10B和非晶硅层10C。
(3)在形成前述图案的柔性基底10上沉积第一金属薄膜,通过构图工艺对第一金属薄膜进行构图,则同时在显示区域100和绑定区域200分别形成第一栅金属层图案和第一金属导电层图案。
第一栅金属层至少包括栅电极14A和第一电容电极14B。第一金属导电层包括第一连接引线14C,第一连接引线14C设置在第二台阶结构的第二台阶92和第一台阶91上,如图14所示。
(4)在形成前述图案的柔性基底10上沉积第三绝缘薄膜,通过构图工艺对第三绝缘薄膜进行构图,形成覆盖第一栅金属层和第一金属导电层的第三绝缘层15。绑定区域200的第三绝缘层15上形成有第一过孔V1,第一过孔V1内的第三绝缘薄膜被刻蚀掉,暴露出第二台阶92上的第一连接引线14C的表面,如图15所示。
随后,在形成有前述图案的柔性基底10上沉积第二金属薄膜,通过构图工艺对第二金属薄膜进行构图,在显示区域100形成设置在第三绝缘层15上的第二栅金属层图案,在绑定区域200形成设置在第三绝缘层15上的第二金属导电层图案。第二栅金属层图案至少包括第二电容电极16A,第二电容电极16A的位置与第一电容电极14B的位置相对应。第二金属导电层图案至少包括第二连接引线16B,第二连接引线16B通过第一过孔V1与第一连接引线14C连接,如图15所示。
(5)在形成前述图案的柔性基底10上沉积第四绝缘薄膜,通过构图工艺对第四绝缘薄膜进行构图,形成覆盖第二栅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导电层的第四绝缘层17。显示区域100的第四绝缘层17上形成有两个过孔,两个过孔内的第四绝缘薄膜、第三绝缘层15和第二绝缘层13均被刻蚀掉,均暴露出有源层12的表面。绑定区域200的第四绝缘层17上形成有第二过孔V2,第二过孔V2内的第四绝缘薄膜被刻蚀掉,暴露出第二连接引线16B的表面,如图16所示。
随后,在形成有前述图案的柔性基底10上沉积第三金属薄膜,通过构图工艺对第三金属薄膜进行构图,在显示区域100形成设置在第四绝缘层17上的源漏金属层图案,在绑定区域200形成设置在第四绝缘层17上的金属走线层图案。源漏金属层图案至少包括源电极18A和漏电极18B。金属走线层图案包括信号引线18C,信号引线18C通过第二过孔V2与第二连接引线16B连接,如图16所示。
随后,在形成有前述图案的柔性基底10上沉积第五绝缘薄膜,形成覆盖源漏金属层和金属走线层的第五绝缘层19图案,如图16所示。
至此,在柔性基底10的显示区域100制备完成驱动结构层图案,在绑定区域200制备完成绑定结构层的膜层,如图16所示。有源层12、栅电极14A、源电极18A和漏电极18B组成晶体管,该晶体管可以是像素驱动电路中的驱动晶体管。第一电容电极14B和第二电容电极16A组成存储电容。驱动结构层和绑定结构层的所有膜层的材料可以与前文图4的显示基板制备过程中的膜层材料相同。
(6)在形成前述图案的柔性基底10上形成平坦层20,以及在显示区域100形成发光结构层的阳极21、像素界定层22,在绑定区域200形成隔垫柱23,如图17所示。本步骤的制备过程可以与前文图4的显示基板制备过程中的相应步骤相同。
(7)在形成前述图案的柔性基底10上形成有机发光层24、阴极25,以及封装结构层,封装结构层包括叠设的第一无机封装层26、有机封装层27和第二无机封装层28,如图18所示。本步骤的制备过程可以与前文图4的显示基板制备过程中的相应步骤相同。
(8)将形成前述膜层的柔性基底10从玻璃载板1上剥离下来,在柔性基底10的背离显示侧的表面贴合辅助膜层,示例性地,辅助膜层可以包括叠设的保护膜31和散热膜32等。在柔性基底10和辅助膜层的与第一台阶91对应的位置形成开口40,开口40暴露出第一台阶91上的第一连接引线14C,第一连接引线14C的被开口40暴露的部分形成绑定引脚41。绑定区域200内形成绑定引脚41的区域为绑定引脚区205,绑定引脚区205的绑定引脚41可以与外接电路板绑定连接,如图19所示。
(9)将显示基板与驱动芯片(Integrated Circuit,IC)、FPC绑定连接。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可利用COF将驱动IC绑定在显示基板上,COF60包括薄膜电路板本体和固定在薄膜电路板本体上的驱动IC 61,COF 60的薄膜电路板本体的一端与显示基板的绑定引脚41绑定连接,另一端与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Circuit,FPC)70绑定连接。COF 60和FPC 70均可通过胶粘剂固定在显示基板的背离显示侧的表面。COF 60接收FPC 70传输过来的信号,并将输出信号传输至显示基板上,以驱动显示基板进行显示。在其他示例中,可以将绑定引脚41直接与驱动芯片(Integrated Circuit,IC)或FPC绑定连接,驱动芯片(Integrated Circuit,IC)或FPC直接绑定在显示基板的背侧。
基于前文内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基板的制备方法,所述显示基板包括显示区域和位于显示区域一侧的绑定区域,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在所述绑定区域的基底上形成复合绝缘层,所述基底和所述复合绝缘层形成台阶结构,所述台阶结构中台阶的高度在远离所述显示区域的方向上依次减小,所述台阶结构中所述基底形成高度最小的第一台阶;
在所述绑定区域形成信号连接线,所述信号连接线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台阶结构上并位于所述第一台阶上;
在所述第一台阶处的所述基底上形成开口,所述开口暴露出所述信号连接线,所述信号连接线的被所述开口暴露的部分形成绑定引脚。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绑定区域形成信号连接线,包括:
在所述复合绝缘层上形成第一金属导电层,所述第一金属导电层包括第一连接引线,所述第一连接引线设置在所述台阶结构上并位于所述第一台阶上;
在所述第一金属导电层的远离所述基底一侧形成第二金属导电层,所述第二金属导电层包括第二连接引线,所述第二连接引线通过第一过孔与所述第一连接引线连接;
在所述第二金属导电层的远离所述基底一侧形成金属走线层,所述金属走线层包括与所述显示区域的信号线连接的信号引线,所述信号引线通过第二过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引线连接,所述信号连接线包括所述信号引线、所述第二连接引线和所述第一连接引线;
所述在所述第一台阶处的所述基底上形成开口,所述开口暴露出所述信号连接线,所述信号连接线的被所述开口暴露的部分形成绑定引脚,包括:在所述第一台阶处的所述基底上形成开口,所述开口暴露出所述第一连接引线,所述第一连接引线的被所述开口暴露的部分形成绑定引脚。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前文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显示基板。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11所示,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绑定引脚41绑定连接的覆晶薄膜60,以及与所述覆晶薄膜60绑定连接的柔性电路板70,所述覆晶薄膜60上绑定连接有驱动IC 61。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绑定连接在绑定区域200的柔性电路板(FPC)和驱动IC,所述柔性电路板或驱动IC与所述绑定引脚41绑定连接。驱动IC接收柔性电路板70传输的信号,并将输出信号传输至显示基板上,以驱动显示基板进行显示。本公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内”、“外”、“轴向”、“四角”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结构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连接”、“安装”、“装配”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术语“安装”、“连接”、“固定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或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Claims (16)

1.一种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域和位于显示区域一侧的绑定区域,所述绑定区域包括设置在基底上的绑定结构层,所述绑定结构层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底上的复合绝缘层,所述绑定区域还包括由所述基底和所述复合绝缘层形成的台阶结构,所述台阶结构中台阶的高度在远离所述显示区域的方向上依次减小,所述台阶结构中所述基底形成高度最小的第一台阶;
所述绑定结构层还包括信号连接线,所述信号连接线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台阶结构上并位于所述第一台阶上,所述第一台阶处的所述基底上设有暴露出所述信号连接线的开口,所述信号连接线的被所述开口暴露的部分形成绑定引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定结构层还包括设于所述复合绝缘层上的金属走线层,所述金属走线层包括与所述显示区域的信号线连接的信号引线;
所述信号连接线包括所述信号引线,所述信号引线设置在所述台阶结构上并位于所述第一台阶上,所述信号引线的被所述开口暴露的部分形成所述绑定引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包括叠设的柔性层和阻挡层,所述复合绝缘层包括在所述阻挡层上叠设的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第三绝缘层和第四绝缘层;
所述台阶结构包括由所述柔性层形成的所述第一台阶,由所述阻挡层和所述第一绝缘层形成的第二台阶,以及由所述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三绝缘层和所述第四绝缘层形成的第三台阶,所述第一台阶、所述第二台阶和所述第三台阶的高度依次增大;
所述信号引线设置在所述第三台阶、所述第二台阶和所述第一台阶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区域包括驱动结构层和设于所述驱动结构层上的发光结构层,所述驱动结构层设有像素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结构层包括源漏金属层,所述源漏金属层包括源电极和漏电极,所述金属走线层与所述源漏金属层同层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定结构层还包括设于所述复合绝缘层上的第一金属导电层,以及设于所述第一金属导电层的远离所述基底一侧的金属走线层,所述金属走线层包括与所述显示区域的信号线连接的信号引线,所述第一金属导电层包括与所述信号引线连接的第一连接引线;
所述信号连接线包括所述信号引线和所述第一连接引线,所述第一连接引线设置在所述台阶结构上并位于所述第一台阶上,所述第一连接引线的被所述开口暴露的部分形成所述绑定引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引线的远离所述显示区域的一端通过过孔与所述第一连接引线的远离所述显示区域的一端连接。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定结构层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金属导电层和所述金属走线层之间的第二金属导电层,所述第二金属导电层包括第二连接引线,所述第二连接引线通过第一过孔与所述第一连接引线连接,所述信号引线通过第二过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引线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孔相较于所述第二过孔靠近所述显示区域设置,所述开口相较于所述第一过孔远离所述显示区域设置。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包括叠设的柔性层和阻挡层,所述复合绝缘层包括在所述阻挡层上依次叠设的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
所述台阶结构包括由所述柔性层形成的所述第一台阶,以及由所述阻挡层、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形成的第二台阶,所述第二台阶相较于所述第一台阶靠近所述显示区域设置;
所述第一连接引线设于所述第二台阶和所述第一台阶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定结构层还包括覆盖所述第一金属导电层的第三绝缘层,所述第二金属导电层设于所述第三绝缘层上,所述绑定结构层还包括覆盖所述第二金属导电层的第四绝缘层,所述金属走线层设于所述第四绝缘层上,所述第三绝缘层上设有所述第一过孔,所述第四绝缘层上设有所述第二过孔。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区域包括驱动结构层和设于所述驱动结构层上的发光结构层,所述驱动结构层设有像素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结构层包括:设置在基底上的第一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上的有源层,覆盖所述有源层的第二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二绝缘层上的第一栅金属层,覆盖所述第一栅金属层的第三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三绝缘层上的第二栅金属层,覆盖所述第二栅金属层的第四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四绝缘层上的源漏金属层;
所述第一金属导电层与所述第一栅金属层同层设置,所述第二金属导电层与所述第二栅金属层同层设置,所述金属走线层与所述源漏金属层同层设置。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引线通过所述第一过孔与所述第二台阶上的所述第一连接引线连接。
13.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绑定引脚绑定连接的覆晶薄膜,以及与所述覆晶薄膜绑定连接的柔性电路板。
15.一种显示基板的制备方法,所述显示基板包括显示区域和位于显示区域一侧的绑定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在所述绑定区域的基底上形成复合绝缘层,所述基底和所述复合绝缘层形成台阶结构,所述台阶结构中台阶的高度在远离所述显示区域的方向上依次减小,所述台阶结构中所述基底形成高度最小的第一台阶;
在所述绑定区域形成信号连接线,所述信号连接线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台阶结构上并位于所述第一台阶上;
在所述第一台阶处的所述基底上形成开口,所述开口暴露出所述信号连接线,所述信号连接线的被所述开口暴露的部分形成绑定引脚。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基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绑定区域形成信号连接线,包括:
在所述复合绝缘层上形成第一金属导电层,所述第一金属导电层包括第一连接引线,所述第一连接引线设置在所述台阶结构上并位于所述第一台阶上;
在所述第一金属导电层的远离所述基底一侧形成第二金属导电层,所述第二金属导电层包括第二连接引线,所述第二连接引线通过第一过孔与所述第一连接引线连接;
在所述第二金属导电层的远离所述基底一侧形成金属走线层,所述金属走线层包括与所述显示区域的信号线连接的信号引线,所述信号引线通过第二过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引线连接,所述信号连接线包括所述信号引线、所述第二连接引线和所述第一连接引线;
所述在所述第一台阶处的所述基底上形成开口,所述开口暴露出所述信号连接线,所述信号连接线的被所述开口暴露的部分形成绑定引脚,包括:在所述第一台阶处的所述基底上形成开口,所述开口暴露出所述第一连接引线,所述第一连接引线的被所述开口暴露的部分形成绑定引脚。
CN202011020687.7A 2020-09-25 2020-09-25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Active CN1121337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20687.7A CN112133729B (zh) 2020-09-25 2020-09-25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US17/789,518 US20230040064A1 (en) 2020-09-25 2021-08-10 Display substrate,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display device
PCT/CN2021/111729 WO2022062740A1 (zh) 2020-09-25 2021-08-10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20687.7A CN112133729B (zh) 2020-09-25 2020-09-25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33729A CN112133729A (zh) 2020-12-25
CN112133729B true CN112133729B (zh) 2022-04-08

Family

ID=738398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20687.7A Active CN112133729B (zh) 2020-09-25 2020-09-25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40064A1 (zh)
CN (1) CN112133729B (zh)
WO (1) WO202206274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33729B (zh) * 2020-09-25 2022-04-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GB2610947A (en) * 2021-02-10 2023-03-22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Display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and display device
CN112992937B (zh) * 2021-02-22 2022-07-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显示装置、显示基板以及显示装置制备方法
CN115552619A (zh) * 2021-04-29 2022-12-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84935B (zh) * 2021-05-20 2024-02-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3918051B (zh) * 2021-10-11 2023-06-2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
CN117083998A (zh) * 2022-01-30 2023-11-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80078672A (ko) * 2016-12-30 2018-07-1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와 그의 제조방법
CN109638049B (zh) * 2018-12-13 2021-06-0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N109616480B (zh) * 2018-12-27 2020-11-10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128080B (zh) * 2020-03-30 2020-08-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12133729B (zh) * 2020-09-25 2022-04-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33729A (zh) 2020-12-25
WO2022062740A1 (zh) 2022-03-31
US20230040064A1 (en) 2023-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33729B (zh)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US10573833B2 (en) Flexible display substrat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US11244969B2 (en) Array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WO2021190162A1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CN112366220B (zh)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3066832B (zh) 一种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12133733B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的贴合方法、显示装置
US11251257B2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display panel having pad comprising embedded part and protruded part
CN112151445B (zh) 一种显示基板的制备方法及显示基板、显示装置
CN109742099B (zh) 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310044B (zh)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US11177340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101357480B1 (ko) 박막 트랜지스터 기판 및 이를 구비한 표시장치 그리고 박막 트랜지스터 기판의 제조방법
CN111312772B (zh) Oled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JP2021018415A (ja)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TW201810757A (zh) 顯示設備
JP4398601B2 (ja) 薄膜トランジスタ・アレイ基板、薄膜トランジスタ・アレイ基板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表示装置
US11538892B2 (en) Display panel having circuits on opposing sides of insulating substrate connected by tapered through hole and pa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WO2021169568A1 (zh) 显示母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14447080A (zh) 显示面板
CN110021632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KR20230008016A (ko) 구동 기판, 구동 기판의 제작 방법 및 표시 장치
CN113421903B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US20120193656A1 (en) Display device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216980567U (zh)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