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226C - 防治医源性皮质醇增多症的中药制剂 - Google Patents

防治医源性皮质醇增多症的中药制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226C
CN1121226C CN 00110946 CN00110946A CN1121226C CN 1121226 C CN1121226 C CN 1121226C CN 00110946 CN00110946 CN 00110946 CN 00110946 A CN00110946 A CN 00110946A CN 1121226 C CN1121226 C CN 1121226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nese medicine
medicine preparation
radix
iatrogenic
rhizom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011094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13107A (zh
Inventor
李俊芳
张闻生
李世雪
程立新
李晶
Original Assignee
李俊芳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李俊芳 filed Critical 李俊芳
Priority to CN 0011094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226C/zh
Publication of CN13131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131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22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22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防治医源性皮质醇增多症的中药制剂,特点是由下述中药制作而成的汤剂:黄芪、泽泻、墨旱莲、女贞子、丹参、益母草、水蛭、川芎、牛蒡子、金樱子、甘草、大黄、知母,能有效防治医源性皮质醇增多症,且能进一步提高原发病肾病综合征的治疗疗效;采用本发明配合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下降为5%,总有效率达95%。

Description

防治医源性皮质醇增多症的中药制剂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特别是一种纯中药制作而成的防治医源性皮质醇增多症的中药制剂。
在许多疾病的治疗中,如肾病综合征、哮喘、风湿性疾病等,糖皮质激素能发挥较好的治疗作用,现在一般都是采用大剂量的皮质醇激素如泼尼松(强的松)进行治疗,临床证实有很好的疗效。但病人在服用皮质醇激素类药会出现满月面和向心性胸腹肥胖等副作用,医学上称之为医源性皮质醇增多症,目前认为是脂质代谢障碍所引起,在中医辩证为痰浊之证,服用大剂量激素同时伴有的口干咽燥、五心烦热,中医辩证为阴虚火旺之证,目前发现可引起血压升高、血糖升高、血脂升高等内环境紊乱。医源性皮质醇增多症是服用超生理量的皮质醇激素所引起的副作用,也称柯兴氏综合症,表现为圆脸(满月面)、向心性胸腹肥胖、多血质、水牛背、粉刺(痤疮)、多毛、皮肤薄、紫纹、无力、浮肿等,可引起血压升高、血糖升高、血脂升高及血液粘滞度增高,从而影响疾病治疗疗效。出现这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达51.5%。如能有效的防止这些副作用,则能进一步提高疗效,西医目前对此没有较有效的防治措施,因此不少临床医生试用中药以防止这种副作用的发生,如中药参芪片(黄芪、太子参、生地、丹参等)用于治疗肾病综合征,在服用泼尼松等西药的同时,服用参芪片,能有效提高完全缓解率,对防治医源性皮质醇增多症具有一定疗效,但效果仍不理想。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治医源性皮质醇增多症的中药制剂,同时提高原发病肾病综合征的疗效。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防治医源性皮质醇增多症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下述重量份的中药制作而成的汤剂:黄芪15-75、泽泻10-25、墨旱莲10-15、女贞子10-15、丹参15-20、益母草15-25、水蛭4-6、川芎10-20、牛蒡子10-18、金樱子10-15、甘草3-6、大黄3-10、知母5-10。
本发明采用上述配方后,具有如下临床效果:
1、有效防治医源性皮质醇增多症,总有效率高达95%;且能进一步提高原发病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完全缓解率达80%。
2、能明显减少蛋白尿、降低胆固醇、降低纤维蛋白原。
3、纯中药制剂,服用方便、无任何毒副作用。
4、服用大剂量激素的副反应发生率低,仅为5%。
本发明为纯中药制作而成,现代药理研究证明:
黄芪:益气固表,利水消肿,防止上感。大补宗气,使气旺血行,使祛瘀而不伤正。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增加病毒诱生干扰素的能力,促进抗体合成,对免疫系统有双向调节作用,可增加尿量,提高内生肌酐清除率,促进尿蛋白消失。
泽泻:味甘寒,入肾、膀胱经,含挥发油、树脂、胆碱、蛋白质等,利水渗湿,降浊,泄热。有利尿作用,可增加尿素及氯化物的排泄,降低血压和血糖,并对高胆固醇血症家兔有明显的降胆固醇作用及抗动脉硬化作用(缓和动脉硬化傾向)。同时还有抗凝血作用。
水蛭、川芎:水蛭破血逐瘀,川芎活血行气,为血中之气药,善行血中之气,通行十二经。水蛭能扩张毛细血管,解除小动脉痉挛,降低血液粘滞度,改善微循环,有抑制血管紧张素II转换酶作用;主含蛋白质、水蛭素、抗血栓素,能抑制凝血酶对纤维蛋白原的作用,起抗凝作用。川芎能明显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且能使已凝聚的血小板解聚并能解除红细胞聚集,降低血粘度,扩张小动脉,改善微循环。
女贞子、墨旱莲:滋补肝肾之阴,具有稳定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又有凉血止血之效。
丹参、益母草:丹参养血行瘀,益母草活血行水。
牛蒡子:清热解毒,利咽透疹,散风热。有脱敏作用,可调节免疫,减少蛋白尿。
金樱子:补肾、固肾,收敛涩精,为水陆二仙丹之主药,是临床用治蛋白尿的基础药。
甘草、知母:甘草补脾益气,解毒通淋。甘草有较强的解毒作用,有类皮质激素样作用,能保护长期大量服用糖皮质激素病人的肾上腺免受萎缩,提高疗效。知母滋阴降火,以避免长期大量服用糖皮质激素病人火亢伤阴。该药也有拮抗激素的反馈抑制作用。
大黄:有活血祛瘀、凉血止血之效。能降低血脂,降低血压,改善肾功能及利尿作用。
目前认为医源性皮质醇增多症是脂质代谢障碍所引起,在中医辩证为痰浊之症,服用大剂量激素同时伴有的口干咽燥、五心烦热,中医辩证为阴虚火旺之症,目前发现可引起血压升高、血糖升高、血脂升高等内环境紊乱,针对这种情况,本发明配方中以渗湿利水、降浊之泽泻为主药,以期达到降脂、降压、降血糖、纠正脂肪代谢障碍的主要目的。因为泽泻味甘寒,入肾、膀胱经,含有挥发油、树脂、胆碱、蛋白质等,有利尿作用,可增加尿素及氯化物的排泄,降低血压和血糖,并对高胆固醇血症家兔有明显的降胆固醇作用及抗动脉硬化作用(缓和动脉硬化傾向)。同时,丹参、益母草、水蛭、川芎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以阻断肾脏病发展中凝血酶活化而引起的凝血性病变转为炎性反应的过程:墨旱莲、女贞子补肝肾,以调节免疫功能;黄芪即能调节免疫、双向调节血压,又能兼护脾胃;知母滋阴降火,以免糖皮质激素所致的火亢伤阴;金樱子补肾、固肾、健脾固涩。本发明主药泽泻有与氯苯丁酯相似的降胆固醇作用,许多专家认为高胆固醇血症,与痰浊有关,应用泽泻祛湿降浊,提高疗效。
为验证本发明的治疗效果,本发明于1996-1999年在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了如下临床试验: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共试验肾病综合征病人45例,其中男31例,女14例,年龄12-70岁。全部病例经临床和实验检查均符合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并排除了引起肾病综合征的继发病因。其中肾穿刺活检2例,1例示轻度系膜增生性IgA肾病,1例示轻度系膜增生性肾炎。病例分组:取20例,配以本发明药物进行治疗,为治疗组;其它25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尿蛋白、血清蛋白、血胆固醇、血肌酐)结果条件相匹配,具有较好的可比性。两组年龄、性别、病情程度、观察时间具可比性。
1.2方法:两组病人全部采用大剂量激素疗法,强的松剂量为1mg/kg.d,肾病综合征按照常规治疗用药,维生素E0.1,每日二次,潘生丁75mg,每日三次,有感染者给予抗生素治疗1-2周,有浮肿者加速尿应用等,两组均给予补肾活血的中草药,基本方为:墨旱莲15克、女贞子15克、丹参15克、益母草20克。治疗组在上述基本方基础上,另加黄芪、泽泻、水蛭、川芎、大黄、牛蒡子、甘草、知母、金樱子,在服用大剂量强的松的同时服用,至小剂量维持期。
1.3疗效判断标准
1.3.1防治医源性皮质醇增多症的效果判定标准,显效:治疗后无满月面和向心性胸腹肥胖表现,原来在外治疗已应用强的松产生的面、胸、腹肥胖逐渐消失;有效:治疗后有向心性面、胸、腹部肥胖,但没有痤疮、多毛、紫纹出现。无效:治疗后出现明显的满月面、向心性肥胖,并出现痤疮、多毛、紫纹。
1.3.2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判断:根据尿蛋白阴转率和尿蛋白阴转时间判断两组治疗对肾病综合征治疗效果的比较,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Dunnett 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
2.结果
2.1防治医源性皮质醇增多症的疗效观察:治疗组20例肾病综合征病人治疗后观察,结果为:显效率80%(16例),有效率15%(3例),总有效率95%,无效率5%(1例);显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2%、68%(x2=18.37,P<0.001,x2=6.19,P<0.05)。治疗组中,在首次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的病人,同时加服本发明药物的共16例,病人无任何满月面、向心性胸腹肥胖发生,从病人外观上看不出有任何服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的表现。而对照组首次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的病人21例中,仅3例无满月面和向心性胸腹肥胖发生,13例有面、胸、腹肥胖,5例有明显的满月面和向心性胸腹肥胖。
2.2肾病综合症的疗效观察:治疗组尿蛋白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尿蛋白阴转率分别为80%、48%(x2=4.3,P<0.05),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尿蛋白阴转时间为19.31±14.6天,对照组为47.71±44.22天(t=2.96,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2.3治疗前后的有关化验指标观察:
两组治疗前后血胆固醇(mmol/L)x±s见下表: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降低值 P值
治疗组 16  11.55±7.32  8.19±5.57  3.36±2.68 <0.001
对照组 15  10.36±9.97  9.07±3.5  0.39±2.78 >0.05
上表看出,治疗组治疗后血胆固醇降低值与对照组比较:P<0.005,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两组治疗前后血浆白蛋白变化(克/升)x±S见下表: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升高值 P值
治疗组   18  21.96±5.14  30.43±7.85   8.47±5.38   <0.001
对照组   25  23.04±5.62  25.46±5.74   2.4±4.93   <0.05
上表看出,治疗组治疗后血浆白蛋白升高值与对照组比较:P<0.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上述试验证明:本发明可有效防治医源性皮质醇增多症,尤其在初次应用大剂量皮质激素即配合本发明药物,效果更佳,没有任何满月面和向心性胸腹肥胖表现。对原来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已经产生的满月面和向心性肥胖、痤疮、双颧部皮肤硬肿样改变的患者,能够明显减轻这些副作用,治疗效果明显提高,从而使肾病综合征病人避免了长期大量蛋白尿导致的肾脏损害加重。从化验指标观察发现,血胆固醇降低值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的差异,血浆白蛋白升高值与对照组比较也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同时试验证明,本发明不仅能有效防治脂质代谢紊乱所致满月面、向心性胸腹肥胖,同时还具有调节免疫功能、改善微循环之功效。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药物作详细说明。
取黄芪、泽泻、益母草各1500克,墨旱莲、女贞子、丹参、川芎、牛蒡子、金樱子各1000克,水蛭400克,知母500克,甘草、大黄各300克,充分混合,加水浸泡40分钟,然后煎煮两次,每次约50分钟,合并两次滤液,沉淀2小时,再取上清液煎煮浓缩至20000ml,分装入瓶,每瓶200ml。患者口服,每天200ml-300ml,14-18周为一疗程,可有效治疗医源性皮质醇增多症。
下面为利用本发明药物治疗的具体病例:
例1、马××,男,65岁,因双下肢脬肿1月余于1999年7月29日来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查体:T37.1℃,P64次/分,R19次/分,BP130/90mmHg,神清,两眼睑无浮肿,两肺呼吸音低,可闻及少许干罗音,律齐无杂音,心音低钝,腹软无压痛,肝脾未及,双肾区无叩痛,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化验及检查:尿蛋白3+,24小时尿蛋白定量5.98克,血浆白蛋白17.3克/升,血胆固醇8.85mmol/L,心脏彩超示冠心病,胃肠钡透示胃炎。诊断:肾病综合征,冠心病,胃炎,支气管炎。入院后给予抗感染、扩张冠脉血管、一般保肾治疗、对症治疗,主要给予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强的松60mg,每日一次,同时加本发明药物每日一次,每次服本发明汤剂1剂,200ml/剂。治疗6天后,尿蛋白转阴,复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为0.84克,血胆固醇5.44mmol/L,血浆白蛋白28.7克/升。治疗15天,浮肿消退,肾病综合征治愈出院。随访未出现满月面及向心性胸腹肥胖。
例2、单××,男,16岁,因反复眼睑浮肿3月余于1999年8月27日来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发病始曾查尿蛋白3+,24小时尿蛋白定量5.088克,血浆白蛋白26.10克/升,确诊为肾病综合征,服用强的松及中药等治疗尿蛋白消失,1月前患者自行停药,再发浮肿。查体:T36.9℃,P80次/分,BP125/75mmHg,神清,眼睑浮肿,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罗音,心率80次/分,律齐无杂音,腹软,肝脾未及,左肾区叩痛,腹部移动性浊音(+),双下肢中度凹陷性水肿。化验及检查:尿蛋白3+,血浆白蛋白15.00克/升,血胆固醇6.93mmol/L,诊断:肾病综合征。入院后给予抗感染、一般保肾治疗、对症治疗,主要给予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强的松60mg,每日一次,同时加服本发明中药汤剂每日1剂,200ml/剂,治疗10天后,尿蛋白转阴,复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0.69克,血胆固醇5.14mmol/L,血浆白蛋白32.2克/升。住院30天,浮肿消退,未出现满月面及向心性胸腹肥胖,肾病综合征治愈出院。
例3、李××,女,63岁,因全身浮肿1月余,尿少5天,于1999年9月2日来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近5天尿量每日约200ml。有高血压、脑梗塞史1年(仅头晕,CT证实),有牛皮癣5年。近几天在家输液(用药不详)出现全身皮肤发红、瘙痒。查体:T37.4℃,P84次/分,R18次/分,BP180/120mmHg,神清,右下肢小腿前面可见2处约10×6cm大小牛皮癣样皮损,呈银白色鳞屑改变,眼睑无浮肿,双面颊见充血性皮疹,咽红充血,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罗音,心率84次/分,律齐无杂音,腹软,肝脾未及,双肾区叩痛,腹部移动性浊音(-),双下肢重度凹陷性浮肿。化验及检查:尿蛋白2+,24小时尿蛋白定量5.90克,血浆白蛋白22.8克/升,血胆固醇7.63mmol/L,肾功能:尿素氮17.2mmol/L,肌酐352.05umol/L,HbsAg(+),B超示双肾损害声像图改变。诊断:肾病综合征,肾功能不全,高血压病II期,牛皮癣,上呼吸道感染,药物疹,乙肝病毒携带者。入院后给予抗感染、一般保肾治疗、降压等对症治疗,主要给予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先给予氟美松20mg静推,连用三天,继给予强的松50mg,每日一次,同时加本发明中药汤剂1剂,200ml/剂,每日一次,治疗15天后,尿蛋白转阴,复查血浆白蛋白24.4克/升,肾功能:尿素氮5.5mmol/L,肌酐110umol/L,住院27天,浮肿消退,未出现满月面及向心性胸腹肥胖,肾病综合征治愈出院。

Claims (2)

1、防治医源性皮质醇增多症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下述重量份的中药制作而成的汤剂:黄芪15-75、泽泻10-25、墨旱莲10-15、女贞子10-15、丹参15-20、益母草15-25、水蛭4-6、川芎10-20、牛蒡子10-18、金樱子10-15、甘草3-6、大黄3-10和知母5-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医源性皮质醇增多症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上述组份的重量份数为:黄芪15、泽泻15、墨旱莲10、女贞子10、丹参10、益母草15、水蛭4、川芎10、牛蒡子10、金樱子10、甘草3、大黄3和知母5。
CN 00110946 2000-03-14 2000-03-14 防治医源性皮质醇增多症的中药制剂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21226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0110946 CN1121226C (zh) 2000-03-14 2000-03-14 防治医源性皮质醇增多症的中药制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0110946 CN1121226C (zh) 2000-03-14 2000-03-14 防治医源性皮质醇增多症的中药制剂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13107A CN1313107A (zh) 2001-09-19
CN1121226C true CN1121226C (zh) 2003-09-17

Family

ID=45808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0110946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21226C (zh) 2000-03-14 2000-03-14 防治医源性皮质醇增多症的中药制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226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53960C (zh) * 2003-12-25 2007-12-12 王苓芝 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灌肠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82245A (zh) * 2016-01-26 2016-05-18 广西罗塞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预防与治疗肾病综合症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13107A (zh) 2001-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38844B (zh) 一种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中药组合物
CN104225441A (zh) 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颗粒剂和胶囊剂的制备方法
CN103301353B (zh) 一种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药物组合物
CN1121226C (zh) 防治医源性皮质醇增多症的中药制剂
CN102000238A (zh) 九龙胶囊及制备方法
CN103920102A (zh) 一种治疗原发性低血压的中药药物
CN102824506B (zh) 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药制剂
CN105902872A (zh) 一种治疗水肿的中药组合物
CN105250420A (zh) 一种用于治疗老年人风湿性心脏病的药物
CN101032584A (zh) 一种内服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中药组合物
CN101987162B (zh) 治疗紫癜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型的中药制剂
CN103301374B (zh) 一种治疗产后非特异性阴道炎的药物组合物
CN102274442B (zh) 一种用于治疗痹症的鹿骨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316270B (zh) 一种治疗产后会阴粘膜病变药物的散剂制备方法
CN103330896B (zh) 一种治疗产后非特异性阴道炎的散剂制备方法
CN102552674B (zh) 一种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中药药物
CN102552863B (zh) 一种治疗纳呆型臁疮的中药制备方法
CN112439037B (zh) 一种缓解疲劳综合征的药物
CN101961459B (zh) 一种治疗偏枯的内服药物
CN101954018A (zh) 一种治疗慢性肾炎的内服药物
CN106421737A (zh) 一种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中药组合物
CN104800688A (zh) 一种治疗慢性肾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应用
CN105832967A (zh) 一种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药物
CN105497818A (zh) 一种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中药制剂
CN104958504A (zh) 防治亚健康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