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10735A - 涂层厚度可控的纤维材料以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涂层厚度可控的纤维材料以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10735A
CN112110735A CN202011009326.2A CN202011009326A CN112110735A CN 112110735 A CN112110735 A CN 112110735A CN 202011009326 A CN202011009326 A CN 202011009326A CN 112110735 A CN112110735 A CN 1121107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re earth
lanthanum phosphate
coating
fiber
suspen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0932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僖
朱晖朝
张小锋
朱霞高
张程
陈焕涛
邓春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New Materials of Guangdong Academy of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New Materials of Guangdong Academy of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New Materials of Guangdong Academy of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New Materials of Guangdong Academy of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01100932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10735A/zh
Publication of CN1121107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107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35/00Shaped ceramic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mposition; Ceramics compositions; Processing powder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preparatory to the manufacturing of ceramic products
    • C04B35/622Forming processes; Processing powder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preparatory to the manufacturing of ceramic products
    • C04B35/626Preparing or treating the powders individually or as batches ; preparing or treating macroscopic reinforcing agents for ceramic products, e.g. fibres; mechanical aspects section B
    • C04B35/628Coating the powders or the macroscopic reinforcing agents
    • C04B35/62844Coating fibres
    • C04B35/62847Coating fibres with oxide ceramic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35/00Shaped ceramic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mposition; Ceramics compositions; Processing powder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preparatory to the manufacturing of ceramic products
    • C04B35/71Ceramic products containing macroscopic reinforcing agents
    • C04B35/78Ceramic products containing macroscopic reinforcing agents containing non-metallic materials
    • C04B35/80Fibres, filaments, whiskers, platelets, or the lik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235/00Aspects relating to ceramic starting mixtures or sintered ceramic products
    • C04B2235/02Composition of constituents of the starting material or of secondary phases of the final product
    • C04B2235/30Constituents and secondary phases not being of a fibrous nature
    • C04B2235/44Metal salt constituents or additives chosen for the nature of the anions, e.g. hydrides or acetylacetonate
    • C04B2235/447Phosphates or phosphites, e.g. orthophosphate, hypophosphi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235/00Aspects relating to ceramic starting mixtures or sintered ceramic products
    • C04B2235/02Composition of constituents of the starting material or of secondary phases of the final product
    • C04B2235/50Constituents or additives of the starting mixture chosen for their shape or used because of their shape or their physical appearance
    • C04B2235/52Constituents or additiv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s
    • C04B2235/5208Fibers
    • C04B2235/5216Inorganic
    • C04B2235/524Non-oxidic, e.g. borides, carbides, silicides or nitrides
    • C04B2235/5244Silicon carbid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Chemical Or Physical Treatment Of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涂层厚度可控的纤维材料以及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采用浸渍‑提拉法将SiC纤维和稀土改性的磷酸镧粉末的悬浮液作用,以使得稀土改性的磷酸镧粉末沉积到纤维表面形成一层涂层,再进行烧结处理。重复上述沉积涂层和烧结处理的步骤多次,以形成预设厚度的涂层。其中,稀土改性的磷酸镧粉末具备核壳等特殊结构使得稀土元素和磷酸镧之间能够均匀分布,多次浸渍提拉、烘干的方式达到涂层均匀、厚度可控的目的,且在涂层中均匀分布的稀土元素可以减小磷酸镧在高温下与SiC的反应。进而达到同时改善磷酸镧在高温下与SiC反应,和磷酸镧涂层沉积不均、厚度不易控制的问题。

Description

涂层厚度可控的纤维材料以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机非金属表面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涂层厚度可控的纤维材料以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氮化硼(BN)是碳纤维/碳化硅纤维常用的高温抗氧化涂层,但BN氧化起始温度点大约为800℃,且BN对水蒸气尤其敏感,在高温下微量的水蒸气存在都会导致BN氧化物的快速蒸发,因而在高温(尤其是>1000℃)下使用BN作为纤维的抗氧化涂层存在抗氧化性能不足的问题。
磷酸镧(LaPO4)由于其在高温氧化环境中的稳定特性,作为SiC纤维的抗高温氧化涂层可以大幅提升SiC纤维的抗氧化性能,并在高温水汽环境中有效起到阻挡水氧腐蚀的作用。
目前,磷酸镧涂层作为SiC等纤维抗氧化涂层主要面临两大难题:LaPO4在高温下可与SiC反应(在还原性氛围中反应尤其明显),LaPO4涂层沉积不均,厚度不易控制。
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涉及一种涂层厚度可控的纤维材料以及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同时改善上述LaPO4在高温下可与SiC反应和LaPO4涂层沉积不均,厚度不易控制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涂层厚度可控的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采用浸渍-提拉法将SiC纤维和稀土改性的磷酸镧粉末的悬浮液作用,以使得稀土改性的磷酸镧粉末沉积到纤维表面形成一层涂层,再进行烧结处理。重复上述沉积涂层和烧结处理的步骤多次,以形成预设厚度的涂层。可选地,稀土改性的磷酸镧粉末由化学合成的方法制备得到,优选地,所述稀土改性的磷酸镧粉末由共沉淀法制备得到。
可选地,稀土改性的磷酸镧粉末具有核壳结构,优选地,所述核壳结构为稀土磷酸盐包覆磷酸镧,稀土元素和镧元素的摩尔比为3:100~20:100。
可选地,稀土改性的磷酸镧粉末的化学合成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共沉淀法、油相合成法、水热法及溶胶-凝胶法等。
可选地,稀土改性的磷酸镧粉末的粉末尺寸为亚微米级别或纳米级别,优选地,稀土改性的磷酸镧粉末的粒径<10μm。
可选地,悬浮液中还添加有表面改性剂,表面改性剂包括但不限于三乙烯四胺(TETA)、六偏磷酸钠(SHMP)和聚乙烯亚胺(PEI)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表面改性剂的添加量根据所选改性剂种类而定,优选地,采用六偏磷酸钠作为改性剂、添加量为4g/L~8g/L。
可选地,悬浮液中还添加有疏水性物质,优选地,疏水性物质包括正己烷、环己烷和正辛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疏水性物质在悬浮液表面的厚度超过1mm。
可选地,浸渍-提拉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将SiC纤维束浸渍于悬浮液中,静置后,将SiC纤维束从所述悬浮液中均速提拉出来,烘干,重复以上步骤多次。
可选地,提拉的速度为1~10mm/s。
可选地,烧结处理的温度范围为900~1200℃,优选950~1000℃;烧结处理的时间为0.5~5h。
可选地,烧结处理采用气体进行保护,且氧分压为0.1~0.3个标准大气压,优选0.15~0.2个标准大气压;优选地,进行保护的气体为惰性气体。
可选地,在对SiC纤维进行浸渍-提拉之前,对SiC纤维进行高温热处理,优选地,高温热处理的温度为800~1200℃,高温热处理的时间为0.5~5h。
可选地,高温热处理在保护气氛下进行,且氧分压低于0.05个标准大气压。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纤维材料,其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上述纤维材料增强的陶瓷基复合材料及其应用。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掺杂的稀土元素和磷酸镧结合在一起,特别是以核壳等结构使得稀土元素和磷酸镧之间能够更加均匀的分布,并通过多次浸渍提拉、烘干的方式形成多层涂层,可以根据获得所需厚度的涂层,并且通过多次沉积的方式涂层的厚度更加均匀结合力更强,并且在涂层中均匀分布的稀土元素可以减小磷酸镧在高温下可与SiC反应。进而达到同时改善磷酸镧在高温下与SiC反应和磷酸镧涂层沉积不均,厚度不易控制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下面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涂层厚度可控的纤维材料以及制备方法和应用进行具体说明。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涂层厚度可控的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采用浸渍-提拉法将SiC纤维和稀土改性的磷酸镧粉末的悬浮液作用,以使得稀土改性的磷酸镧粉末沉积到纤维表面形成一层涂层,再进行烧结处理。重复上述沉积涂层和烧结处理的步骤多次,以形成预设厚度的涂层。
发明人发现在现有的磷酸镧涂层应用到SiC纤维上要同时面对磷酸镧在高温下可与SiC反应(在还原性氛围中反应尤其明显),磷酸镧涂层沉积不均,厚度不易控制的两个难题。发明人经过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创造性地发现利用稀土元素惨杂到磷酸镧涂层中,能够减少磷酸镧在高温下与SiC反应。但是,由于增加了新的掺杂物质使得磷酸镧涂层的成分更加复杂,磷酸镧涂层沉积时的均匀性和厚度更加难以控制。在此基础上,发明人进一步通过研究和实践,创造性地提出了将稀土成分和磷酸镧以核壳等结构的方式进行结合,再将核壳结构的粉末沉积到SiC纤维表面,避免了在悬浮液中两种成分的分离,进而解决了两种组分均匀性的问题。并且进一步通过浸渍-提拉法一次在SiC纤维形成一层很薄的涂层并干燥,通过多次浸渍-提拉和烧结过程来获得预设厚度的涂层。浸渍-提拉法可以满足每一层涂层沉积的均匀性,进而使得最终获得的一定厚度的涂层也具有很好的均匀性,并且通过多次重复浸渍-提拉和烧结,可以很好的控制涂层的厚度。
在一些较佳的实施方式中,稀土改性的磷酸镧粉末由化学合成的方法制备得到,化学合成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水热法、油相合成法、溶胶-凝胶法、共沉淀法等。可选地,稀土改性的磷酸镧粉末由共沉淀法制备得到。可选地,核壳结构为稀土磷酸盐包覆磷酸镧,稀土元素和镧元素的摩尔比为3:100~20:100。
一些较佳的实施方式中,稀土改性的磷酸镧粉末的化学合成方法包括:水热法、油相合成法等。
进一步地,一些较佳的实施方式中,稀土改性的磷酸镧粉末的粉末尺寸为亚微米级别或纳米级别,优选地,稀土改性的磷酸镧粉末的粒径<10μm。当粉末满足上述粒径要求时,可以使得在配置成悬浮液后不易沉降,进而能够更好地在纤维表面沉积。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涂层厚度可控的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可以具体包括:
S1、采用浸渍-提拉法将SiC纤维和稀土改性的磷酸镧粉末的悬浮液作用,以使得稀土改性的磷酸镧粉末沉积到纤维表面形成一层涂层。
需要说明的是,稀土改性的磷酸镧粉末的相关要求参见前述实施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在浸渍-提拉的工艺中,需要悬浮液具有较佳的稳定性,才能够更好的保证浸渍-提拉过程中,涂层能够稳定均匀地沉积。因此,一些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悬浮液中还添加有表面改性剂,表面改性剂包括但不限于三乙烯四胺、六偏磷酸钠和聚乙烯亚胺中的一种或多种,例如,表面改性剂可以为三乙烯四胺,也可以六偏磷酸钠,也可以为聚乙烯亚胺,或者也可以为三者中的任意两种的混合物,或者三者的混合物,当然,其他实施中,也可以为能够起到同样表面改性作用的其他表面改性剂。在悬浮液中添加表面改性剂可以改变粉末表面状态(例如带电量、表面张力等),进而达到改善悬浮液稳定性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采用不同的表面改性剂时,需使用不同的添加量。
一些较佳的实施方式中,表面改性剂为六偏磷酸钠,对应的添加量为4g/L~8g/L。
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减少粉末在纤维表面的团聚、提高粉末在纤维表面覆盖的均匀性,悬浮液中还添加有疏水性物质,例如,疏水性物质包括但不限于正己烷、环己烷和正辛烷中的一种或多种。疏水性物质可以为正己烷、环己烷或正辛烷,也可以为三者中任意两种的混合物,或三种的混合物。
一些较佳的实施方式中,疏水性物质在悬浮液表面的厚度超过1mm。需要说的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悬浮液的溶剂为水,优选去离子水。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浸渍-提拉法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将SiC纤维束浸渍于悬浮液中,静置后,将SiC纤维束从所述悬浮液中均速提拉出来,烘干,重复以上步骤多次。每次提拉的速度为1~10mm/s。其中,烘干的方式为在烘箱中烘干,烘干温度为120℃。
一些较佳的实施例方式中,在浸渍提拉之前,对SiC纤维表面进行清洁处理,处理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沸水烹煮、高温灼烧、液体洗涤等。
一些较佳的实施方式中,在对SiC纤维进行浸渍-提拉之前,对SiC纤维进行高温热处理,可选地,高温热处理的温度为800~1200℃,高温热处理的时间为0.5~5h。进一步地,高温热处理在保护气氛下进行,且氧分压低于0.05个标准大气压。在此高温和氧气分压的条件下,能够在SiC纤维表面形成一层SO2薄膜,以提高涂层和SiC纤维之间的结合性能。保护气氛为惰性气氛或还原气氛,优选氮气。
S2、将浸渍-提拉有涂层的SiC纤维进行烧结处理。
一些较佳的实施方式中,烧结处理的温度范围为900~1200℃,优选950~1000℃;烧结处理的时间为0.5~5h;烧结处理采用气体进行保护,且氧分压为0.1~0.3个标准大气压,优选0.15~0.2个标准大气压。可选地,进行保护的气体为惰性气体,可以为氮气、氩气、氢气等。该烧结温度下有利于涂层的固化成型,且可避免SiC纤维的氧化。
S3、重复上述S1和S2步骤多次,以形成预设厚度的涂层。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根据所需厚度调整重复的次数,以得到对涂层厚度的精确控制。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涂层厚度可控的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一)、采用化学合成的方法制备LaPO4/RE粉末即稀土改性的磷酸镧粉末。
(二)、将上述粉末配置成一定浓度的悬浊液,添加一定的表面改性剂提高悬浊液的稳定性。
(三)、对纤维进行表面净化,再对纤维进行热处理。
(四)、使用浸渍-提拉法将悬浊液中的LaPO4/RE粉末沉积到纤维表面形成涂层。
(五)、将带有LaPO4/RE涂层的纤维在高温下进行烧结处理。
(六)、重复步骤(四)和步骤(五)多次,制得所需厚度的LaPO4/RE涂层。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纤维材料,其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上述纤维材料增强的陶瓷基复合材料及其应用。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制备LaPO4/Ce纳米粉末,具体方法如下:将22mL 0.2MLa(NO3)3、10mL 0.03MCe(NO3)3、25mL 0.5MHCl混合均匀后,加入25mL 0.2MNa2HPO4,通过反复离心和去离子水洗即得。
(二)将LaPO4/Ce粉末与水按1:100重量比配置成悬浊液,按每100mL悬浊液加入0.8g六偏磷酸钠(SHMP),溶解后搅拌均匀,往悬浊液中添加正己烷,确保正己烷在溶液表层的厚度为1mm。
(三)将SiC纤维用沸水烹煮30分钟,再将纤维在120℃的烘箱中烘干30min然后将纤维移入以氮气作为保护气体的气氛炉中,控制氧分压为0.05标准大气压,在1000℃下处理2h,而后冷却后将纤维取出。
(四)将纤维浸渍于溶液中静置后,以1mm/s的速度将纤维束匀速提拉出来,待晾干后,置于120℃烘箱中加热30min充分烘干。
(五)重复步骤(四)5次。
(六)将步骤(五)所得带涂层的纤维移入气氛炉中,以氮气作为保护气,调节氧分压为0.2标准大气压,在1000℃下处理1h,而后随炉冷却后将纤维取出。
(七)重复步骤(四)~步骤(六)6次,即得纤维材料。
实施例2
(一)制备具有核壳结构的LaPO4/Y纳米粉末,具体方法如下:将20mL0.15MLa(NO3)3和25mL 0.15M(NH4)2HPO4搅拌均匀后,用浓氨水调节pH到5,加热到90℃保温2h,离心分离后得LaPO4纳米粉;将5.75gY(NO3)3·6H2O、0.93gH3BO3和3g无水柠檬酸依次加入去离子水中溶解成100mL溶液,于90℃中保温,使用浓氨水调节pH为2.5,获得YBO3溶胶,将LPO4纳米粉分散到水中,逐滴加入YBO3溶胶,蒸干烧结后即得。
(二)将LaPO4/Y粉末与水按1:100重量比配置成悬浊液,按每100mL悬浊液加入3mL聚乙烯亚胺(PEI,质量浓度为50%的水溶液),溶解后搅拌均匀,往悬浊液中添加正己烷,其中正己烷在溶液表层的厚度为1mm。
(三)将SiC纤维用沸水烹煮30分钟,再将纤维在120℃的烘箱中加热30min,然后将纤维移入以氮气作为保护气体的气氛炉中,控制氧分压为0.05标准大气压,在1000℃下处理2h,而后冷却后将纤维取出。
(四)将纤维浸渍于溶液中静置后,以5mm/s的速度将纤维束匀速提拉出来,待晾干后,置于120℃烘箱中加热30min充分烘干。
(五)重复步骤(四)3次。
(六)将步骤(五)所得带涂层的纤维移入气氛炉中,以氮气作为保护气,调节氧分压为0.2标准大气压,在950℃下处理0.5h,而后随炉冷却后将纤维取出。
(七)重复步骤(四)~步骤(六)10次,即得纤维材料。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LaPO4复合粉末制备及悬浊液配制,浸渍-提拉,反复浸渍-烧结等步骤,该方法能提高LaPO4复合涂层在SiC纤维表面的均匀性并达到厚度可控的目的,同时LaPO4/RE涂层可减少LaPO4与SiC等纤维在高温下的反应。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涂层厚度可控的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采用浸渍-提拉法将SiC纤维和稀土改性的磷酸镧粉末的悬浮液作用,以使得稀土改性的磷酸镧粉末沉积到纤维表面形成一层涂层,再进行烧结处理;
重复上述沉积涂层和烧结处理的步骤多次,以形成预设厚度的涂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层厚度可控的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改性的磷酸镧粉末由化学合成的方法制备得到,优选地,所述稀土改性的磷酸镧粉末具有核壳结构;更优选地,所述核壳结构为稀土磷酸盐包覆磷酸镧,稀土元素和镧元素的摩尔比为3:100~20:100;
优选地,所述稀土改性的磷酸镧粉末的化学合成包括共沉淀法、油相合成法、水热法及溶胶-凝胶法中任意一种,更优选地,使用共沉淀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层厚度可控的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改性的磷酸镧粉末的粉末尺寸为亚微米级别或纳米级别,优选地,所述稀土改性的磷酸镧粉末的粒径<1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层厚度可控的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液中还添加有表面改性剂,所述表面改性剂包括三乙烯四胺、六偏磷酸钠和聚乙烯亚胺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表面改性剂的添加量根据所选改性剂种类而定;
优选地,采用六偏磷酸钠作为改性剂、添加量为4g/L~8g/L。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涂层厚度可控的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液中还添加有疏水性物质,优选地,所述疏水性物质包括但不限于正己烷、环己烷和正辛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疏水性物质在所述悬浮液的表面的厚度超过1mm。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涂层厚度可控的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渍-提拉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将SiC纤维束浸渍于悬浮液中,静置后,将SiC纤维束从所述悬浮液中均速提拉出来,烘干,重复以上步骤多次;
优选地,提拉的速度为1~10mm/s。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涂层厚度可控的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烧结处理的温度范围为900~1200℃,优选950~1000℃;烧结处理的时间为0.5~5h;
优选地,烧结处理采用气体进行保护,且氧分压为0.1~0.3个标准大气压,优选0.15~0.2个标准大气压;优选地,进行保护的气体为惰性气体;
优选地,在对SiC纤维进行浸渍-提拉之前,对SiC纤维进行高温热处理,优选地,高温热处理的温度为800~1200℃,高温热处理的时间为0.5~5h;
优选地,高温热处理在保护气氛下进行,且氧分压低于0.05个标准大气压。
8.一种纤维材料,其由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9.一种陶瓷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纤维材料,以对其进行增强。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纤维材料在制备陶瓷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CN202011009326.2A 2020-09-23 2020-09-23 涂层厚度可控的纤维材料以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Pending CN1121107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09326.2A CN112110735A (zh) 2020-09-23 2020-09-23 涂层厚度可控的纤维材料以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09326.2A CN112110735A (zh) 2020-09-23 2020-09-23 涂层厚度可控的纤维材料以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10735A true CN112110735A (zh) 2020-12-22

Family

ID=738010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09326.2A Pending CN112110735A (zh) 2020-09-23 2020-09-23 涂层厚度可控的纤维材料以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1073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85726A (zh) * 2022-08-29 2022-11-25 广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 一种纤维表面抗水氧腐蚀涂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40400A (zh) * 2017-09-26 2018-01-05 苏州宏久航空防热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复合界面的SiCf/SiC陶瓷基复合材料
WO2019166228A1 (de) * 2018-03-01 2019-09-06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Faserverbundwerkstoff mit fasern mit einer gleitschicht aus lanthanphosphat; bauteil; gasturbine;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sowie prozessanlage
CN110983757A (zh) * 2019-12-04 2020-04-10 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 一种氧化铝纤维布纤维界面改性的方法及由此制得的改性氧化铝纤维布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40400A (zh) * 2017-09-26 2018-01-05 苏州宏久航空防热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复合界面的SiCf/SiC陶瓷基复合材料
WO2019166228A1 (de) * 2018-03-01 2019-09-06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Faserverbundwerkstoff mit fasern mit einer gleitschicht aus lanthanphosphat; bauteil; gasturbine;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sowie prozessanlage
CN110983757A (zh) * 2019-12-04 2020-04-10 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 一种氧化铝纤维布纤维界面改性的方法及由此制得的改性氧化铝纤维布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冀树军: "有机泡沬浸渍法(PSD)及发泡凝胶法(FGC)制备SiC基泡沬陶瓷过滤材料的研究",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博士)工程科技Ⅰ辑》 *
刘伟东: "Tyranno ZMI纤维表面 LaPO4涂层的制备及表征",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工程科技Ⅰ辑》 *
王正凯等: "LaPO_4:Ce~(3+),Tb~(3+)/YBO_3纳米核/壳复合结构的制备与发光性能",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 *
王静等: "LaPO_4:Gd~(3+),Tb~(3+)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质研究",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郭磊 等: "SiCw掺杂GdPO4的相组成和断裂韧性", 《现代技术陶瓷》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85726A (zh) * 2022-08-29 2022-11-25 广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 一种纤维表面抗水氧腐蚀涂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5385726B (zh) * 2022-08-29 2023-08-08 广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 一种纤维表面抗水氧腐蚀涂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080108577A (ko) 다결정성 연마 컴팩트
JPH02212312A (ja) 炭化物または窒化物ファイバーの製法
CN110078482A (zh) 一种α-Al2O3/莫来石复相陶瓷纤维的制备方法
CA2130335A1 (en) Molybdenum enhanced low-temperature deposition of crystalline silicon nitride
CN112110735A (zh) 涂层厚度可控的纤维材料以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hen et al. Control of aluminum phosphate coating on mullite fibers by surface modification with polyethylenimine
CN107640976B (zh) 三维碳化硅纤维预制件增强硅酸钇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Fitzer et al.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of Silicon Carbide and Silicon Nitride—Chemistry's Contribution to Modern Silicon Ceramics
CN112175416B (zh) 一种超细方石英原位包裹型γ~Ce2S3大红色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得的产品
CN111792908B (zh) 一种陶瓷纤维多孔过滤材料增强剂、其制备方法及陶瓷纤维增强材料
KR102102594B1 (ko) 탄소섬유-질화붕소 복합체의 제조방법
CN107337454A (zh) 一种氮化硅复合粉体的制备方法
US5194409A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bn-coated SiC whisker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ceramic comprising said bn-coated SiC whisker as reinforcement
CN114644341A (zh) 一种SiO2@C纳米复合粉体的制备方法
CN112390643A (zh) 用于热喷涂的陶瓷复合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US5507986A (en) Method of making a ceramic tube
CN108147797B (zh) 三维碳纤维增强氧化硅-氧化锆复相陶瓷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KR101541161B1 (ko) 이중코팅을 통한 세라믹 강화재 및 세라믹 강화재의 제조 방법
Wang et al. Controlling growth of CuO nanoparticles on CuFe2O4 nanotubes and their adsorption kinetics
Bo et al. Monazite coatings on short alumina fibers using layer-by-layer assembly technique
CN115385726B (zh) 一种纤维表面抗水氧腐蚀涂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3929469B (zh) 一种抗摔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US11434175B2 (en) Method of forming a boron nitride (BN) nanotube interface coating on ceramic fibers
CN114716254A (zh) 一种Cf@SiC短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14351447A (zh) 一种在碳纤维上原位生长立方碳化硅纤维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22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