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05878A - 加湿装置及空气组成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加湿装置及空气组成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05878A
CN112105878A CN201980030712.9A CN201980030712A CN112105878A CN 112105878 A CN112105878 A CN 112105878A CN 201980030712 A CN201980030712 A CN 201980030712A CN 112105878 A CN112105878 A CN 1121058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unit
moisture
passage
out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3071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05878B (zh
Inventor
亀井纪考
田中直宏
松井秀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kin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ki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kin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kin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1058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058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058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058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6/00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 F24F6/12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forming water dispersions in the air
    • F24F6/14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forming water dispersions in the air using nozz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22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diffusion
    • B01D53/229Integrated processes (Diffusion and at least one other process, e.g. adsorption, absorp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26Drying gases or vapours
    • B01D53/265Drying gases or vapours by refrigeration (condens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2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1/00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5/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 F24F5/0085Systems using a compressed air circui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17/00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25D2317/04Treating air flowing to refrigeration compartments
    • F25D2317/041Treating air flowing to refrigeration compartments by purification
    • F25D2317/0413Treating air flowing to refrigeration compartments by purification by humidification
    • F25D2317/04131Control means therefor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加湿装置,在将空气供往集装箱或仓库等储存库(200)的库内空间(201)的空气通路(220)中对该空气进行冷却并由水分取出部(250)取出水分,将取出的水贮存在加湿部(260)中对库内空间进行加湿,在空气通路(220)上,设置与库内空间(201)连通的主通路(221、222、263)和将水分取出用空气的一部分或全部排往所述对象空间(201)外的排出通路(223),做到在不供水的情况下能够充分地对库内空间(201)进行加湿。

Description

加湿装置及空气组成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加湿装置及空气组成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对集装箱或仓库等储存库的库内空间(对象空间)进行加湿的加湿装置例如有下述装置,在将压缩空气供往库内的通路中对该空气进行冷却而生成水,将该水贮存到容器内,并使用该水对库内空间进行加湿(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将压缩空气用作水分取出用空气。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平4-27804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所述加湿装置中,能够在不供水的情况下对库内进行加湿。然而,如果例如对象空间的外部湿度较低,则难以从水分取出用空气中回收水,容器内高压时水难以流入容器且难以贮存在容器内。因此,有时无法充分地对库内进行加湿。
有时以抑制农产品等植物的鲜度下降为目的,将所述加湿装置设在用作对盛放农产品(植物)等的仓库、运输用集装箱的库内空气的组成(例如,库内空气的氧浓度、二氧化碳浓度)进行调节的库内空气调节装置中。在此情况下,也可能产生与上述相同的问题。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做到能够在不供水的情况下,充分地对储存库的库内进行加湿。
-用以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是一种加湿装置,对对象空间201进行加湿,其特征在于:
该加湿装置包括空气通路220、冷却部240、水分取出部250以及加湿部260,
所述空气通路220供水分取出用空气流动,
所述冷却部240在所述空气通路220中对水分取出用空气进行冷却,
所述水分取出部250取出在所述空气通路220中由所述冷却部240对水分取出用空气进行冷却而生成的水分,
所述加湿部260利用由所述水分取出部250取出的水分对所述对象空间201进行加湿,
所述空气通路220包括与所述对象空间201连通的主通路221、222、263和将水分取出用空气的一部分或全部排往所述对象空间201外的排出通路223。
在第一方面的公开中,在空气通路220中流动的水分取出用空气被冷却部240冷却,由水分取出部250取出水分,对对象空间201进行加湿。因为在该第一方面中设有排出通路223,所以贮存水的容器内难以变成高压,与现有技术相比容易贮存回收后的水分。因此,在不供水的情况下,能够充分地对对象空间进行加湿。
第二方面的公开在第一方面的公开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
该加湿装置具有对作为所述水分取出用空气的外气进行压缩的压缩部230,
所述冷却部240对由所述压缩部230压缩后的外气进行冷却。
在第二方面的公开中,通过对压缩后的外气进行冷却而生成水分。因为压缩空气,空气的露点温度就会上升,所以通过冷却容易生成水分。因此,能够更充分地对对象空间201进行加湿。
第三方面的公开在第二方面的公开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
该加湿装置包括对所述对象空间201的空气进行冷却的冷却机270,
所述冷却部240利用由所述冷却机270冷却后的对象空间201的空气对外气进行冷却。
在第三方面的公开中,利用对象空间201的低温空气对压缩后的外气进行冷却,由此容易生成水分。因此,能够更充分地对对象空间201进行加湿。
第四方面的公开在第三方面的公开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部240包括利用所述冷却机270所具有的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对外气进行冷却的冷却热交换器140。
在第四方面的公开中,利用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对压缩后的外气进行冷却,由此生成水分,并利用该水分对对象空间201进行加湿。
第五方面的公开在第一到第四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公开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分取出部250、251分别设在所述对象空间201的内部和外部。
在第五方面的公开中,由对象空间201的外部的水分取出部取出在对象空间201的外部被冷却的空气所生成的水分。此外,由对象空间201的内部的水分取出部取出在对象空间201的内部被冷却而生成的水分。根据外气等的条件,有时对象空间201的外部的水分取出量比内部的水分取出量多,如果在对象空间201的外部也设置水分取出部251,在上述情况下,就能够充分地对对象空间201进行加湿。
第六方面的公开在第一到第五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公开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通路220具有将外气气流从主通路221、222、263向排出通路223切换的切换阀。
在第六方面的公开中,用切换阀将外气气流调节到主通路221、222、263的供气侧或排出通路223的排气侧,由此能够容易地切换回收水分的运转和对对象空间进行加湿的运转。
第七方面的公开在第六方面的公开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
如果所述对象空间201的湿度比规定值低,则对所述切换阀进行切换以使空气通路220的气流朝向主通路221、222、263流动,如果所述对象空间201的湿度在规定值以上,则对所述切换阀进行切换以使空气通路220的气流朝向排出通路223流动。
在第七方面的公开中,能够根据对象空间201的湿度,对加湿装置进行控制。
第八方面的公开是一种空气组成调节装置,对对象空间5的空气的组成进行调节,其特征在于:
该空气组成调节装置包括第一方面的加湿装置130和组成调节部40、60,
所述组成调节部40、60具有分离部41、61,所述分离部41、61从被处理空气中分离出与该被处理空气组成不同的供给用空气,
所述空气通路的主通路包括供被处理空气流入所述分离部41、61的通路和供由该分离部41、61生成的供给用空气流向所述对象空间5的通路,
所述冷却部140构成为在所述空气通路135中对被处理空气或供给用空气进行冷却而除湿,
所述水分取出部150构成为取出对在所述空气通路135中流动的被处理空气或供给用空气进行冷却而生成的水分,
所述加湿部160构成为利用由所述水分取出部150取出的水分对所述对象空间5进行加湿。
在第八方面的公开中,在空气通路135中流动的被处理空气或供给用空气被冷却部140冷却,在水分取出部150从被处理空气或供给用空气中取出水分。由加湿部160利用该水分对对象空间5进行加湿。因此,能够抑制对象空间5的湿度降低。
第九方面的公开在第八方面的公开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部140布置在所述空气通路135上的所述分离部41、61的上游侧。
在第九方面的公开中,被处理空气在空气通路135中被冷却水分含量降低后,才流入分离部41、61的。因此,水分难以附着到分离部41、61,能够抑制分离部41、61的品质降低。
第十方面的公开在第九方面的公开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空气通路135上,设有在所述冷却部140与所述分离部41、61之间对被处理空气进行加热的加热部170。
在第十方面的公开中,在空气通路135中流动的被处理空气由冷却部140冷却而使水分含量减少后,由加热部170加热,并流入分离部41、61。因此,能够抑制低温被处理空气流入分离部41、61。
第十一方面的公开在第八到第十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公开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离部41、61构成为从所述被处理空气即外气中分离出供给用空气,
所述加湿部160构成为对从所述外气生成的供给用空气进行加湿。
在第十一方面的公开中,利用被处理空气即外气生成供给用空气,对该供给用空气进行加湿并供往对象空间5。
第十二方面的公开在第八到第十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公开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离部41、61构成为从所述被处理空气即对象空间的库内空气中分离出供给用空气,
所述加湿部160构成为对从所述库内空气生成的供给用空气进行加湿。
在第十二方面的公开中,从被处理空气即库内空气中生成供给用空气,对该供给用空气进行加湿并供往对象空间5。
第十三方面的公开在第八到第十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公开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离部41、61包括从第一被处理空气即外气中分离出供给用空气的第一分离部41和从第二被处理空气即对象空间的库内空气中分离出供给用空气的第二分离部61,
所述加湿部160构成为对从所述外气生成的供给用空气和从所述库内空气生成的供给用空气进行加湿。
在第十三方面的公开中,能够进行下述运转:从外气中生成供给用空气,对该供给用空气进行加湿并供往对象空间5,且从库内空气中生成供给用空气,对该供给用空气进行加湿并供往对象空间5。
第十四方面的公开在第八到第十三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公开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空气通路135上,设有在所述冷却部140的上游侧对被处理空气进行加压的加压部180。
在第十四方面的公开中,因为在冷却部140的上游侧对被处理空气进行加压,所以被处理空气的体积变小,容易取出水分。因此,可进行充分的加湿。
第十五方面的公开在第八到第十四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公开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被处理空气是包括对库内空气进行冷却的冷却机10的集装箱1的库内空气,
所述冷却部140构成为利用由所述冷却机10生成的冷能对被处理空气进行冷却。
在第十五方面的公开中,利用由集装箱1用冷却机10生成的冷能对被处理空气进行冷却而取出水分,能够利用该水分对集装箱1的库内空间进行加湿。
第十六方面的公开在第八到第十五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公开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离部41、61包括从被处理空气中分离出与该被处理空气组成不同的供给用空气的分离膜85。
在第十六方面的公开中,用分离膜85从被处理空气中生成组成不同的供给用空气,在该构成中,能够对对象空间5进行加湿。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加湿装置的简略构成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所涉及的加湿装置的简略构成图。
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所涉及的加湿装置的简略构成图。
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所涉及的加湿装置的简略构成图。
图5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4所涉及的加湿装置的简略构成图。
图6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5所涉及的加湿装置的冷却部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6所涉及的加湿装置的简略构成图。
图8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控制例1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控制例2的流程图。
图10是包括第二实施方式的库内空气调节装置的运输用集装箱的剖视简图。
图11是示出设在运输用集装箱上的集装箱用冷却机的制冷剂回路的构成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12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库内空气调节装置的构成的管道系统图。
图13是设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库内空气调节装置上的分离模组的剖视简图。
图14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库内空气调节装置所进行的氧浓度减小动作的方框图。
图15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库内空气调节装置所进行的二氧化碳浓度减小动作的方框图。
图16是示出加湿器(加湿部)的简略构造的纵剖视图。
图17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库内空气调节装置的构成的管道系统图。
图18是示出第四实施方式的库内空气调节装置的构成的管道系统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加湿装置210是以集装箱或仓库等储存库200的库内空间201为对象空间,对该库内空间201进行加湿的装置。该加湿装置210具有空气通路220、压缩部230、冷却部240、水分取出部250以及加湿部260。
所述空气通路220是供水分取出用空气(在本实施方式中,外气是指库内空间201外的空气)流动的通路。所述空气通路220通常由较硬的管子较软的管子构成。
所述压缩部230设在所述空气通路220上的靠近外气流入口的位置。该压缩部230是具有对外气进行压缩的空气泵231的泵单元。空气泵231由泵马达232驱动。压缩部230在空气通路220上的外气流入口处具有空气过滤器233。在压缩部230的外部且外气流入口附近,设有外气湿度传感器234和外气温度传感器235。
所述冷却部240是在所述空气通路220中对水分取出用空气进行冷却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空气通路220中设在储存库200外的库外通路221构成为冷却部240。从空气泵231喷出的压缩后的外气温度较高(例如100℃),该空气在库外通路221中流动时由外气冷却。
布置在储存库200的库内空间201内的所述水分取出部250构成为取出所述冷却部240对水分取出用空气进行冷却而生成的水分。水分取出部250例如由市售的水分除去过滤器构成。在水分除去过滤器中,从通过该水分除去过滤器的空气中将水分取出来。水分取出部250设在空气通路220通过所述库内空间201的部分即库内通路222上。
由水分取出部250取出的水供往与水分取出部250一样设在库内空间201内的加湿部260。加湿部260具有贮水容器261和水位传感器262。在贮水容器261上设有供气通路263和加湿喷嘴264。加湿部260使用从水分取出部250供到贮水容器261的水分,利用加湿喷嘴264对库内空间201进行加湿。在库内空间201内,设有库内湿度传感器202和库内温度传感器203。
空气通路220具有将外气从库内通路222排往库内空间201的外部的排出通路223。在排出通路223上设有三通阀225(切换阀224)。三通阀225的第一通口和第二通口与排出通路223相连,三通阀225的第三通口与所述供气通路263相连。空气通路220具有包括库外通路221、库内通路222以及供气通路263的主通路。所述三通阀225将外气气流切换为流向主通路的供气通路263的气流和从主通路流向排出通路223的气流。所述主通路是从外气流入口与所述库内空间201连通的通路,所述排出通路223是将外气的一部分或全部排往所述库内空间201外的通路。
如果库内空间201的湿度比规定值低,则对所述切换阀224进行切换以使空气通路220的气流朝向主通路的供气通路263。如果库内空间201的湿度在规定值以上,则对所述切换阀224进行切换以使空气通路220的气流朝向排出通路223流动,将空气排往库外。
〈运转情况〉
该加湿装置210通过起动空气泵231,而让外气通过设在空气通路220的流入口处的空气过滤器233并吸入空气泵231中。空气泵231将外气加压后喷出。加压后的外气在库外通路221中流动。加压后的空气温度较高(例如100℃),且比外气高。因此,在库外通路221中流动的高温外气被库外通路221周围的空气冷却。如果在库外通路221中流动的高温外气被冷却,该高温外气中的水蒸气就会冷凝,外气和水分就会在库外通路221内流动。
在库外通路221中流动的外气和水分会流入库内通路222。在库内通路222上设有水分取出部250,由水分取出部250取出空气中的水分并贮存到加湿部260的贮水容器261内。通过水分取出部250后的外气流向排出通路223。将水分贮存到加湿部260(进行水分贮存运转)时,对切换阀224进行切换以使库内通路222与排出通路223连通。例如,将通过水分取出部250后的空气的一部分或全部排往库外。因此,库内的贮水容器261的压力不会过度上升,水分就能够贮存在贮水容器261内。
当加湿部260中贮存有充足的水以后,进行加湿运转。进行加湿运转时,对切换阀224进行切换以使库内通路222与加湿部260的供气通路263连通。此时,通过水分取出部250后的空气的一部分或全部根据库内空间201的湿度而流向供气通路263。通过供气通路263将空气供往贮水容器261,贮水容器261内的压力就会上升,含有水分的空气就会从加湿喷嘴264供往库内。在进行加湿运转时,库内空间就这样被加湿。
-第一实施方式的效果-
在本第一实施方式中,在空气通路220中流动的外气(水分取出用空气)被冷却部240冷却后,水分被水分取出部250取出,并贮存到加湿部260中。
在现有技术中,加湿装置210构成为在将空气供往库内的通路中对该空气进行冷却而生成水,并将生成的水贮存到容器内,使用该水对库内进行加湿,例如如果对象空间的外部的湿度较低,则难以在该加湿装置210中对水分进行回收。不断地将空气供往库内的贮水容器261,就会导致贮水容器261的压力升高,最终导致水难以贮存到容器内。其结果是,现有的加湿装置210有时无法充分地对库内进行加湿。
在本第一实施方式中,将水分贮存到贮水容器261内时,会将在空气通路220中流动的空气排往库外。因此,能够抑制库内空间201的贮水容器261的压力上升,从而能够充分地将水贮存到贮水容器261内。并且,之后进行切换以使空气通路220的气流朝向加湿部260流动,由此而能够利用贮存在贮水容器261内的水对库内空间进行加湿。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空气通路220具有主通路和排出通路223,做到了能够进行贮存水的运转和对库内空间进行加湿的运转。因此,在不供水的情况下,能够充分地将对象空间加湿。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加湿装置210的控制的具体例,会参照图8和图9的流程图后述。
-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变形例1〉
第一实施方式的图2所示的变形例1的切换阀224的构成与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不同。
在该变形例1中,切换阀224采用了两个电磁阀(第一电磁阀226和第二电磁阀227),来代替一个三通阀225。第一电磁阀226设在排出通路223上。供气通路263在水分取出部250与第一电磁阀226之间与排气通路相连。第二电磁阀227设在供气通路263上。
该变形例1的加湿装置210的构成除了切换阀224的构成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以外,其他方面都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在变形例1中,将水分贮存到加湿部260的贮水容器261内的运转,在开启第一电磁阀226且关闭第二电磁阀227后进行。与第一实施方式一样,在该状态下,通过水分取出部250后的外气不供往库内空间201,水分被贮存到贮水容器261内。另一方面,对库内空间201进行加湿的运转,在关闭第一电磁阀226且开启第二电磁阀227后进行。在该状态下,通过水分取出部250后的外气供往贮水容器261。因此,贮存在贮水容器261内的水会从加湿喷嘴264喷向库内空间201,库内空间201即被加湿。
在该变形例1中,也与第一实施方式一样,将水分贮存到贮水容器261内时,会将在空气通路220中流动的空气排往库外。因此,能够抑制库内空间201的压力上升,从而能够充分地将水贮存到贮水容器261内。并且,之后进行切换以使空气通路220的气流朝向加湿部260流动,由此而能够利用贮存在贮水容器261内的水对库内空间进行加湿。如上所述,本变形例也是空气通路220具有主通路和排出通路223,做到了能够进行贮存水的运转和对库内空间进行加湿的运转。因此,在不供水的情况下,能够充分地将对象空间加湿。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磁阀226和第二电磁阀227也可以分别使用流量可调节的阀来代替仅可开启、关闭的阀。
〈变形例2〉
第一实施方式的图3所示的变形例2的切换阀224的布置情况与图1中的第一实施方式不同。
在该变形例2中,与第一实施方式一样,切换阀224采用一个三通阀225。该三通阀225设在库外通路221上。三通阀225的第一通口和第二通口与排出通路223相连,三通阀225的第三通口与所述供气通路263相连。
该变形例2的加湿装置210的构成,除了切换阀224的布置情况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以外,其他方面都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在变形例2中,将水分贮存到加湿部260的贮水容器261内的运转,在开启三通阀225的库外通路221侧的通口且关闭供气通路263侧的通口以后进行。在该状态下,因为外气不供往贮水容器261,所以水分会贮存到贮水容器261内。另一方面,将库内空间201加湿的运转,在关闭三通阀225的库外通路221侧的通口?,且开启供气通路263侧的通口后进行。在该状态下,外气供往贮水容器261。因此,贮存在贮水容器261内的水会被作为含有水分的空气从加湿喷嘴264供往库内空间201,库内空间201即被加湿。
在该变形例2中,也是与第一实施方式和变形例1一样,将水分贮存到贮水容器261内时会将在空气通路220中流动的空气排往库外。因此,能够抑制库内空间201(贮水容器261)的压力上升,从而能够充分地将水贮存到贮水容器261内。并且,之后进行切换以使空气通路220的气流朝向加湿部260流动,由此而能够利用贮存在贮水容器261内的水对库内进行加湿。如上所述,本变形例也是空气通路220具有主通路和排出通路223,做到了能够进行贮存水的运转和对库内进行加湿的运转。因此,在不供水的情况下,能够充分地将对象空间加湿。
〈变形例3〉
第一实施方式的图4所示的变形例3的切换阀224的布置情况与图2中的变形例1不同。
在该变形例3中,与变形例1一样,切换阀224采用两个电磁阀(第一电磁阀226和第二电磁阀227)。第一电磁阀226设在库外通路221上。供气通路263在压缩部230与第一电磁阀226之间与库外通路221相连。第二电磁阀227设在供气通路263上。
就该变形例3的加湿装置210的构成而言,除了切换阀224的布置情况与上述变形例1不同以外,其他方面都与上述变形例1相同。
在变形例3中,将水分贮存到加湿部260的贮水容器261内的运转,在开启第一电磁阀226且关闭第二电磁阀227后进行。在该状态下,因为外气不供往贮水容器261,所以水分会贮存到贮水容器261内。另一方面,进行对库内空间201进行加湿的运转时,关闭第一电磁阀226且开启第二电磁阀227。在该状态下,外气供往贮水容器261。因此,贮存在贮水容器261内的水会被作为含有水分的空气从加湿喷嘴264供往库内空间201,库内空间201即被加湿。
在该变形例3中,也与第一实施方式和变形例1、2一样,将水分贮存到贮水容器261内时会将在空气通路220中流动的空气排往库外。因此,能够抑制库内空间201(贮水容器261)的压力上升,从而能够充分地将水贮存到贮水容器261内。并且,之后进行切换以使空气通路220的气流朝向加湿部260流动,由此而能够使用贮存在贮水容器261内的水对库内进行加湿。如上所述,本变形例也是在空气通路220上设置主通路和排出通路223,做到了能够进行贮存水的运转和对库内进行加湿的运转。因此,在不供水的情况下,能够充分地将对象空间加湿。
〈变形例4〉
图5所示的变形例4是包括对储存库200的库内空间201的空气进行冷却的冷却机的例子。
在该变形例4中,储存库200的内部空间被隔板273隔开,而在隔板273的两侧具有库内空间201和储存空间。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和变形例1~3一样,在库内空间201中设有各设备。在库内空间201中,布置有设在冷却机270中的蒸发器,冷却机270具有未被整体示出的制冷剂回路。库内空间201是对储存库200的内部的空气进行冷却的空间,在图中,使冷却后的空气在库内空间201中下降而流入储存空间,并从储存空间的上部流入库内空间201,从而在储存库200内循环。
在本变形例中,在空气通路220中流动的外气在库外通路221中被冷却,并在库内空间201中,由通过蒸发器被冷却后的空气冷却。
需要说明的是,在该变形例4中,压缩部230、水分取出部250、加湿部260等其他构成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运转情况〉
在该加湿装置210中,起动空气泵231,由此通过设在空气通路220的流入口的过滤器将外气吸入空气泵231。空气泵231将外气加压后喷出。加压后的外气在库外通路221中流动。加压后的外气温度较高(例如100℃),且温度比外气高。因此,在库外通路221中流动的高温外气被库外通路221周围的空气冷却。如果在库外通路221中流动的高温外气被冷却,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结露,外气和水分就会在库外通路221内流动。
在库外通路221中流动的外气和水分会流入库内通路222,由库内空间201的低温空气进一步冷却,在库内通路222中生成水分。在库内通路222上设有水分取出部250,取出空气中的水分并贮存到加湿部260的贮水容器261内。通过水分取出部250后的外气流向排出通路223。将水分贮存到加湿部260(进行贮水运转)时,对切换阀224进行切换以使库内通路222与排出通路223连通,且关闭供气通路263。并且,将通过水分取出部250后的空气的一部分或全部排往库外。因此,设在库内的加湿部260的贮水容器261的压力不会过度上升,水分贮存在贮水容器261内。
当加湿部260贮存有充足的水时,进行加湿运转。进行加湿运转时,对切换阀224进行切换以使库内通路222与加湿部260的供气通路263连通。此时,根据库内空间201的湿度,通过水分取出部250后的空气的一部分或全部流向供气通路263。通过供气通路263将空气供往贮水容器261,贮水容器261内的压力就会上升,含有水分的空气就会从加湿喷嘴264供往库内。在进行加湿运转时,库内就这样被加湿。
-变形例4的效果-
在该变形例4中,在空气通路220中流动的外气(水分取出用空气)被冷却部240冷却后,进一步由库内空气冷却。并且,生成的水分由水分取出部250取出,贮存到加湿部260。像这样,由低温库内空气对水分取出用空气即外气进行冷却,由此能够充分地生成水分。因此,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比,能够在不供水的情况下更充分地对库内空间进行加湿。
此外,在本变形例中也一样能够起到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其他效果。
在该变形例4中,将利用由蒸发器冷却后的库内空气,对供往水分取出部250的空气进行冷却的构成应用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加湿装置210。然而,利用由蒸发器冷却后的库内空气,对供往水分取出部250的空气进行冷却的构成也可以应用于变形例1~变形例3。在该情况下,也能起到与该变形例4相同的效果。
〈变形例5〉
所述冷却部240也可以是下述冷却热交换器,所述冷却机所具有的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与空气通路220的外气进行热交换,对外气进行冷却。
如图6所示,在该变形例5中,冷却部240由双重管热交换器145构成。该双重管热交换器145具有内管146和外管147,内管146连接在后述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制冷剂回路的压缩机的吸入管12a与蒸发器的出口管15a之间,外管147的内径大于内管146的外径且长度较短,外管147的两端部由端板147a封住。
在外管147的一端,设有与空气通路220相连的空气流入管148。在外管147的另一端,设有与水分取出部250相连的空气流出管149。
在该构成中,从空气流入管148流入外管147后的被处理空气被在内管中流动的低温制冷剂冷却,被处理空气中含有的一部分水蒸气冷凝。水分的一部分冷凝后的被处理空气流向水分取出部250,在此将冷凝水供往加湿部260。空气从供给管263供往贮水容器261,由此使供到加湿部260的冷凝水作为含有水分的空气从加湿喷嘴264供往库内空间201。
因此,在该变形例5中也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和各变形例一样,能够对库内空间201进行加湿和保湿。
〈变形例6〉
相对于设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加湿装置210中的水分取出部250为一个这一点,在图7所示的变形例6中设有两个水分取出部250,这是变形例6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
具体而言,第一实施方式的水分取出部250作为第一水分取出部250设在库内通路222上,且位于库内空间201中。另一个水分取出部250作为第二水分取出部251设在库外通路221上,且位于库外空间中。像这样,在变形例6中,水分取出部250分别设在库内空间201的内部和外部。
在该变形例6中,由库外空间的第二水分取出部250取出从在库外空间被冷却的空气生成的水分。此外,由第一水分取出部250取出在库内空间201的内部被冷却而生成的水分。根据外气等的条件,有时对象空间201的外部的水分取出量比内部的水分取出量多,在该变形例6中,在上述情况下能够充分地对对象空间201进行加湿。
例如,如果外气比库内空间201的温度低,则从由空气泵231加压后的外气中得到的结露水的量有时会比之后在库内空间201进一步冷却而得到的结露水的量多。该变形例6在上述情况下,能够有效地将第二水分取出部250用于库内空间201的加湿。
〈加湿控制1〉
下面使用图8的流程图对实施方式的加湿控制的第一控制例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该加湿控制1是在加湿部260的贮水容器261内设有水位传感器262的情况下的控制例。不设置水位传感器262的情况下的控制例会在后述加湿控制2中进行说明。
在加湿控制1中,不使用加湿部260对库内空间201进行加湿时,通过将外气引入库内来进行加湿。另一方面,无法由外气进行加湿时,使用水位传感器262对加湿部260的水分量进行检测,在水分贮存运转和加湿运转之间进行切换。如果所述库内空间201的湿度比规定值低,则对所述切换阀进行切换以使空气通路220的气流朝向主通路221、222、263流动,如果所述库内空间201的湿度在规定值以上,则对所述切换阀进行切换以使空气通路220的气流朝向排出通路223流动。在该加湿控制1中,使用外气湿度传感器234、外气温度传感器235、库内湿度传感器202以及库内温度传感器203的检测值。
加湿控制1开始后,在步骤ST11中,判别库内空间201(在流程图中作为密闭空间示出)的湿度是否比设定湿度低。在判别出库内空间201的湿度比设定湿度低之前,不向下一个动作转变,判别出库内空间201的湿度比设定湿度低之后,进入步骤ST12。
在步骤ST12中,根据外气的温度和湿度,通过计算求出使外气变化到库内空间201的温度时的湿度,将该湿度设为“估算湿度”。然后进入步骤ST13,判别估算湿度是否大于设定湿度。如果估算湿度较大,则将外气冷却到库内温度时的湿度大于库内湿度。
如果判别结果为“是”,则在步骤ST15中,在空气通路220中,对切换阀224进行切换,以使通过水分取出部250后的空气通过进气通路流向加湿部260。这样一来,使用湿度较高的外气对库内进行加湿。此外,此时如果贮水容器261内贮存有充足的水,则该水分会被作为含有水分的空气从加湿喷嘴264供往库内,库内空间201即被加湿。
如果步骤ST13的判别结果为“否”,则进入步骤ST14,根据水位传感器262的检测值,判别贮水容器261的水量是否充足。如果水量充足,则进入步骤ST15。此时,如上所述,因为贮水容器261内贮存有充足的水,所以该水分会被作为含有水分的空气从加湿喷嘴264供往库内,库内空间201即被加湿。
在步骤ST14中,如果判断出贮水容器261的水量不够充足,则进入步骤ST16。在步骤ST16中,对切换阀224进行切换以使通过水分取出部250后的空气流向排出通路223。此时,通过水分取出部250后的空气不供往库内(加湿部260)。因此,加湿部260的压力不会上升。其结果是,在水分取出部250从空气通路220中取出的水分贮存到加湿部260。当加湿部260贮存有充足的水时,步骤ST14的判别结果变为“是”,库内空间201被加湿。
〈加湿控制2〉
作为不在加湿部260中设置水位传感器262的情况的控制例,根据图9的流程图对加湿控制2进行说明。在不设置水位传感器262的加湿控制2中,计算从空气通路220的水分取出用空气中取出水分所需要的时间(计时器A)。此外,计算贮存在贮水容器261内的水用完为止的可加湿时间(计时器B),决定使空气通路220的空气流向加湿部260的时间。
加湿控制2开始后,在步骤ST21中,判别库内空间201(在流程图中作为密闭空间示出)的湿度是否比设定湿度低。在判别出库内空间201的湿度比设定湿度低之前,不向下一个动作转变,判别出库内空间201的湿度比设定湿度低之后,进入步骤ST22。
在步骤ST22中,根据外气的温度和湿度,通过计算求出使外气变化到库内空间201的温度时的湿度,将该外气的湿度设为“估算湿度”。然后进入步骤ST23,判别估算湿度是否大于设定湿度。如果估算湿度较大,则将外气冷却到库内温度时的湿度大于库内湿度。
如果判别结果为“是”,则在步骤ST24中,对空气通路220中的切换阀224进行切换,以使通过水分取出部250后的空气通过进气通路流向加湿部260。这样一来,使用湿度较高的外气对库内进行加湿。此外,此时如果贮水容器261内贮存有充足的水,则该水分会被作为含有水分的空气从加湿喷嘴264供往库内,库内空间201即被加湿。
如果步骤ST23的判别结果为“否”,则进入步骤ST25,根据外气的温度和湿度、库内的温度以及空气泵231的空气喷出量和压力,计算每秒的水分分离量。并且,计算在加湿部260贮存充足的水分量所需要的时间和水分分离运转时间(计时器A)。
然后,在步骤ST24中,判别计时器A是否计时完毕。如果判别结果为“否”,对切换阀224进行切换以使通过水分取出部250后的空气流向排出通路223,进行从空气通路220的空气中取出水分的运转,反复进行步骤ST26和步骤ST27的循环。
当步骤ST26中判别结果变为“是”时,判断为加湿部260已贮存充足的量的水。此时,进入步骤ST28,根据所述估算湿度、库内温度和库内湿度以及空气泵231的喷出量,计算能够进行加湿的加湿运转时间(计时器B)。
在步骤ST29、步骤ST30中,在计时器B计时完毕之前,通过水分取出部250后的空气一直流入加湿部260的贮水容器261。这样一来,贮水容器261的压力上升,贮水容器261的水被作为含有水分的空气从加湿喷嘴264供往库内,库内空间201即被加湿。
在步骤ST29中当计时器B计时完毕时,判断为加湿运转时间结束,结束加湿运转。
如上所述,不管是加湿控制1还是加湿控制2,都进行将在空气通路220中流动的水分取出用空气排往库外的运转和供往库内的运转,因此在不供水的情况下能够充分地对库内空间201进行加湿。
(第二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空气组成调节装置是为了进行所谓的CA(Controlled Atmosphere:得到控制的空气)运输而设在运输用集装箱1中的库内空气调节装置30。并且,库内空气调节装置30调节运输用集装箱1的内部空间(对象空间)的库内空气的组成而使其与大气的组成不同。库内空气调节装置30包括本公开的加湿装置。
如图10所示,构成收纳库的运输用集装箱1包括集装箱箱体2和集装箱用冷却机10。该运输用集装箱1是可管理库内温度的冷藏集装箱(reefer container)。本实施方式的库内空气调节装置30设在集装箱用冷却机10上。该运输用集装箱1用于运输植物,植物会进行呼吸,吸收空气中的氧(O2)并释放二氧化碳(CO2)。植物例如有香蕉、鳄梨等水果、蔬菜、谷物、鳞茎、鲜花等。
集装箱箱体2形成为狭长立方体形状的箱状。集装箱箱体2的一端面敞开口,且在集装箱箱体2上安装有集装箱用冷却机10,集装箱用冷却机10将该开口端封住。集装箱箱体2的内部空间构成用于收纳货物6的货舱5。
在货舱5的底部,布置有用于放置货物6的地板3。在该地板3与集装箱箱体2的底板之间,形成有供集装箱用冷却机10送出的空气流动的地板下方流路4。地板下方流路4是沿集装箱箱体2的底板向集装箱箱体2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流路。地板下方流路4的一端与集装箱用冷却机10的送出口27相连,另一端与地板3的上侧的空间(即,盛放货物6的空间)连通。
-集装箱用冷却机-
如图10所示,集装箱用冷却机10包括机壳20、进行制冷循环的制冷剂回路11、库外风扇16以及库内风扇17。
机壳20包括库外壁部21、库内壁部22、背面板24以及划分板25。如后述,在该机壳20上,设有制冷剂回路11、库外风扇16以及库内风扇17。
库外壁部21是板状部件,布置为覆盖集装箱箱体2的开口端。库外壁部21的下部向集装箱箱体2的内侧鼓起。库内壁部22是沿库外壁部21延伸的形态的板状部件。库内壁部22布置为覆盖库外壁部21的靠集装箱箱体2的内侧的面。在库外壁部21与库内壁部22之间的空间,填充有绝热材料23。
机壳20呈其下部向集装箱箱体2的内侧凹陷的形状。机壳20的下部形成与运输用集装箱1的外部空间连通的库外设备室28。在该库外设备室28中,布置有库外风扇16。
背面板24是近似矩形的平板状部件。背面板24布置在比库内壁部22靠集装箱箱体2的内侧的位置,在背面板24与库内壁部22之间形成库内空气流路29。该库内空气流路29的上端构成机壳20的吸入口26,其下端构成机壳20的送出口27。
划分板25是布置为将库内空气流路29上下划分开的板状部件。划分板25布置在库内空气流路29的上部。由该划分板25将库内空气流路29划分为划分板25上侧的一次流路29a和划分板25下侧的二次流路29b。一次流路29a经由吸入口26与货舱5连通。二次流路29b经由送出口27与地板下方流路4连通。在划分板25上,安装有库内风扇17。库内风扇17布置为将从一次流路29a吸入的库内空气送往二次流路29b。
如图11所示,制冷剂回路11是通过管道将压缩机12、冷凝器13、膨胀阀14、蒸发器15连接起来而形成的封闭回路。当使压缩机12工作后,制冷剂在制冷剂回路11中循环,而进行蒸气压缩制冷循环。如图10所示,冷凝器13布置在库外设备室28中的库外风扇16的吸入侧,蒸发器15布置在库内空气流路29的二次流路29b上。压缩机12布置在库外设备室28中,图10中省略图示。
-库内空气调节装置-
如图10、图12所示,库内空气调节装置30包括主体单元31、传感器单元90、换气用排气管100以及控制器110。主体单元31设在集装箱用冷却机10的库外设备室28中。传感器单元90设在运输用集装箱1的库内空气流路29上。换气用排气管100设置为在运输用集装箱1的库内空气流路29和库外设备室28延伸。控制器110设在主体单元31上,且对库内空气调节装置30的构成设备进行控制。
如图12所示,库内空气调节装置30的主体单元31包括第一组成调节部40、第二组成调节部60、泵单元35以及单元壳体32。单元壳体32是箱状的密闭容器。第一组成调节部40、第二组成调节部60以及泵单元35布置在该单元壳体32的内部空间中。第一组成调节部40、第二组成调节部60以及泵单元35的详情后述,各组成调节部40、60具有从被处理空气(库外空气、库内空气)中分离出与该被处理空气组成不同的供给用空气(例如后述第一库外空气)的分离部41、61,且构成为能够将所述供给用空气供往所述运输用集装箱1的内部空间。
库内空气调节装置30包括供给管120、库内侧吸入管75以及测量用管道125。供给管120、库内侧吸入管75以及测量用管道125是用于将主体单元31连接到集装箱用冷却机10的库内空气流路29上的管道。
供给管120是用于将从第一组成调节部40和第二组成调节部60流出的供给用空气供往货舱5的管道。供给管120的入口端与第一组成调节部40和第二组成调节部60相连,出口端位于库内空气流路29的二次流路29b中。
库内侧吸入管75是用于将货舱5内的库内空气供往第二组成调节部60的管道。库内侧吸入管75的入口端位于库内空气流路29的二次流路29b中,出口端与后述第二组成调节部60的第二泵37相连。需要说明的是,在库内空气流路29的二次流路29b上,库内侧吸入管75的入口端布置在供给管120的出口端的上游侧。
测量用管道125是用于将供给管120中流动的供给用空气供往传感器单元90的管道。测量用管道125的入口端与供给管120相连,出口端与传感器单元90相连。在测量用管道125上,设有由电磁阀构成的测量用开关阀126。该测量用开关阀126安装在主体单元31的单元壳体32中。
需要说明的是,换气用排气管100、供给管120、库内侧吸入管75、测量用管道125以及设在后述各组成调节部40、60中的管道52~55、71~74、95既可以由较硬的管子构成,也可以由较软的管子构成,还可以由二者组合而成。
〈泵单元〉
如图12所示,泵单元35包括第一泵36、第二泵37以及驱动马达38。
第一泵36和第二泵37均为喷出吸入的空气(被处理空气)的空气泵。第一泵36和第二泵37均由例如容积式流体机械构成。第一泵36和第二泵37一体化。驱动马达38是与第一泵36和第二泵37连结的电动机。第一泵36和第二泵37都由驱动马达38驱动。
〈第一组成调节部〉
第一组成调节部40构成为将从运输用集装箱1的外部吸入的第一被处理空气即库外空气(未处理库外空气)分离为第一库外空气和第二库外空气。本实施方式的第一组成调节部40将供给用空气即第一库外空气供往货舱5,并将排出用空气即第二库外空气排往运输用集装箱1的外部。
第一组成调节部40包括空气过滤器47、第一分离模组(第一分离部)41、第一旁通阀50、第一压力传感器45以及第一调节阀46。第一组成调节部40包括库外侧吸入管55、第一引入管52、第一一级管53、第一二级管54以及第一旁通管51。泵单元35的第一泵36构成该第一组成调节部40。
在第一旁通阀50与第一分离模组41之间,连接有通过库内空气流路29的二次流路29b的第一冷却管131。关于该第一冷却管131及与其相关的构造将会后述。
空气过滤器47是用于捕捉库外空气中含有的尘埃和盐分等的膜过滤器。空气过滤器47安装在主体单元31的单元壳体32上。空气过滤器47经由库外侧吸入管55与第一泵36的吸入口相连。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的库内空气调节装置30中,也可以省略库外侧吸入管55,经由密闭容器即单元壳体32的内部空间使空气过滤器47与第一泵36连通。
第一分离模组41包括第一引入口42、第一一级引出口43以及第一二级引出口44,详情后述。第一引入口42经由第一冷却管131和第一引入管52与第一泵36的喷出口相连。第一一级引出口43经由第一一级管53与供给管120相连。第一二级引出口44与第一二级管54的一端相连。第一二级管54向单元壳体32的外部延伸。第一二级管54的另一端位于库外设备室28中的库外风扇16的吸入侧。
第一旁通阀50是具有三个通口的切换阀,且构成第一旁通阀机构。第一旁通阀50构成为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其中,在第一状态(图12中以实线示出的状态)下,第一通口与第二通口连通且与第三通口断开,在第二状态(图12中以虚线示出的状态)下,第一通口与第三通口连通且与第二通口断开。
第一旁通阀50布置在第一引入管52的中途。第一旁通阀50的第一通口与第一泵36的喷出口相连,第二通口经由第一冷却管131与第一分离模组41的第一引入口42相连。第一旁通阀50的第三通口与第一旁通管51的入口端相连。第一旁通管51的出口端与第一一级管53相连。第一旁通管51构成第一旁通通路。
第一压力传感器45和第一调节阀46设在第一一级管53上。第一压力传感器45和第一调节阀46布置得比与第一一级管53相连的第一旁通管51的另一端更靠近第一分离模组41。第一压力传感器45布置得比第一调节阀46更靠近第一分离模组41。
第一压力传感器45测量从第一分离模组41的第一一级引出口43流出后的第一库外空气的压力。第一压力传感器45的检测值实质上等于第一泵36向第一分离模组41供给的未处理库外空气的压力。
第一调节阀46是开度可变的电动阀,且构成第一阀机构。如果变更第一调节阀46的开度,则第一泵36向第一分离模组41供给的未处理库外空气的压力就会变化。
第一分离模组41构成第一分离部。第一分离模组41包括分离膜85,详情后述。第一分离模组41将未处理库外空气分离为未穿透分离膜85的第一库外空气和穿透分离膜85后的第二库外空气。
第一库外空气是低氧浓度气体,其氮浓度比未处理库外空气高且氧浓度比未处理库外空气低。第二库外空气是高氧浓度气体,其氮浓度比未处理库外空气低且氧浓度比未处理库外空气高。像这样,构成第一库外空气和第二库外空气的物质的浓度互不相同。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浓度是指体积比率。
〈第二组成调节部〉
第二组成调节部60构成为将从运输用集装箱1的内部空间吸入的第二被处理空气即库内空气(未处理库内空气)分离为第一库内空气和第二库内空气。本实施方式的第二组成调节部60将供给用空气即第一库内空气供往货舱5,并将排放用空气即第二库内空气排往运输用集装箱1的外部。
第二组成调节部60包括第二分离模组(第二分离部)61、第二旁通阀70、第二压力传感器65以及第二调节阀66。第二组成调节部60包括第二引入管72、第二一级管73、第二二级管74以及第二旁通管71。泵单元35的第二泵37构成该第二组成调节部60。
在第二旁通阀70与第二分离模组61之间,连接有通过库内空气流路29的二次流路29b的第二冷却管132。关于该第二冷却管132及与其相关的构造将会后述。
第二分离模组61包括第二引入口62、第二一级引出口63以及第二二级引出口64,详情后述。第二引入口62经由第二冷却管132和第二引入管72与第二泵37的喷出口相连。第二一级引出口63经由第二一级管73与供给管120相连。第二二级引出口64与第二二级管74的一端相连。第二二级管74向单元壳体32的外部延伸。第二二级管74的另一端在库外设备室28中的库外风扇16的吸入侧。第二泵37的吸入口与库内侧吸入管75相连。
第二旁通阀70是具有三个通口的切换阀,且构成第二旁通阀机构。第二旁通阀70构成为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其中,在第一状态(图12中以实线示出的状态)下,第一通口与第二通口连通且与第三通口断开,在第二状态(图12中以虚线示出的状态)下,第一通口与第三通口连通且与第二通口断开。
第二旁通阀70布置在第二引入管72的中途。第二旁通阀70的第一通口与第二泵37的喷出口相连,第二通口经由第二冷却管132与第二分离模组61的第二引入口62相连。第二旁通阀70的第三通口与第二旁通管71的入口端相连。第二旁通管71的出口端与第二一级管73相连。第二旁通管71构成第二旁通通路。
第二压力传感器65和第二调节阀66设在第二一级管73上。第二压力传感器65和第二调节阀66布置得比与第二一级管73相连的第二旁通管71的另一端更靠近第二分离模组61。第二压力传感器65布置得比第二调节阀66更靠近第二分离模组61。
第二压力传感器65测量从第二分离模组61的第二一级导出口63流出的第二库外空气的压力。第二压力传感器65的检测值的实质上等于第二泵37向第二分离模组61供给的未处理库内空气的压力。
第二调节阀66是开度可变的电动阀,且构成第二阀机构。如果变更第二调节阀66的开度,则第二泵37向第二分离模组61供给的未处理库内空气的压力就会变化。
第二分离模组61构成第二分离部。第二分离模组61包括分离膜85,详情后述。第二分离模组61将未处理库内空气分离为未穿透分离膜85的第一库内空气和穿透分离膜85后的第二库内空气。
第一库内空气是低氧浓度且低二氧化碳浓度气体,其氮浓度比未处理库内空气高且氧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比未处理库内空气低。第二库外空气是高氧浓度且高二氧化碳浓度气体,其氮浓度比未处理库内空气低且氧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比未处理库内空气高。像这样,分别构成第一库内空气和第二库内空气的物质的浓度互不相同。
〈分离模组〉
下面参照图13对第一分离模组41和第二分离模组61的构造进行说明。第一分离模组41和第二分离模组61的构造互相相同。
各分离模组41、61包括一个筒状壳体80和两个分隔壁部81a、81b。筒状壳体80是两端封闭的狭长圆筒状容器。分隔壁部81a、81b是用于分隔筒状壳体80的内部空间的部件,设为横截筒状壳体80的内部空间。分隔壁部81a、81b分别布置在靠筒状壳体80的内部空间的一端的位置和靠另一端的位置。在图13中,筒状壳体80的内部空间被分隔为位于左侧的分隔壁部81a的左侧的引入室82、位于两个分隔壁部81a、81b之间的二级引出室84以及位于右侧的分隔壁部81b的右侧的一级引出室83。
各分离模组41、61包括很多形成为中空丝状(即,外径在1mm以下的非常细的管状)的分离膜85。中空丝状的分离膜85设为从一分隔壁部81a延伸到另一分隔壁部81b。各分离膜85的一端部贯穿一分隔壁部81a而位于引入室82,另一端部贯穿另一分隔壁部81b而位于一级引出室83。在筒状壳体80的内部空间中,夹在两个分隔壁部81a、81b之间的空间中位于分离膜85的外侧的部分构成二级引出室84。在各分离模组41、61中,引入室82与一级引出室83经由中空丝状的分离膜85连通,另一方面,二级引出室84与分离膜85的内侧的空间、引入室82以及一级引出室83不连通。
在筒状壳体80上,设有引入口42、62、一级引出口43、63以及二级引出口44、64。引入口42、62布置在图13的筒状壳体80的左端部,且与引入室82连通。一级引出口43、63布置在图13的筒状壳体80的右端部,且与一级引出室83连通。二级引出口44、64布置在筒状壳体80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且与二级引出室84连通。
分离膜85是由高分子构成的非多孔膜。该分离膜85利用不同物质的分子穿透分离膜85的速度(穿透速度)不同这一点,将气体中含有的成分分离。
在本实施方式的库内空气调节装置30中,在第一分离模组41和第二分离模组61中各设有相同的分离膜85。各分离模组41、61的分离膜85具有氮穿透速度比氧穿透速度和二氧化碳穿透速度这二者都低的特性。中空丝状的很多分离膜85各自的膜厚实质上相同。因此,设在各分离模组41、61中的分离膜85具有氮穿透率比氧穿透率和二氧化碳穿透率这二者都低的特性。
在各分离模组41、61中,通过引入口42、62流入引入室82后的被处理空气在中空丝状的分离膜85的内侧的空间朝向一级引出室83流动。在分离膜85的内侧的空间流动的被处理空气的一部分穿透分离膜85向二级引出室84移动,剩余部分流入一级引出室83。
各分离模组41、61的分离膜85的氮穿透率比氧穿透率和二氧化碳穿透率低。也就是说,与氧和二氧化碳相比,氮难以穿透分离膜85。因此,随着在中空丝状的分离膜85的内侧流动的被处理空气靠近一级引出室83,其氮浓度上升,同时其氧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在中空丝状的分离膜85中流动的被处理空气中含有的氧和二氧化碳穿透分离膜85向二级引出室84移动。
其结果是,不穿透分离膜85而流入一级引出室83后的处理后的空气的氮浓度比引入室82的被处理空气高,其氧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比引入室82的被处理空气低。穿透分离膜85而移动到二级引出室84的处理后的空气的氮浓度比引入室82的被处理空气低,其氧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比引入室82的被处理空气高。
在第一分离模组41中,未处理库外空气从第一引入口42流入引入室82,不穿透分离膜85而流入一级引出室83后的处理后的空气作为第一库外空气从第一一级引出口43流出,穿透分离膜85而流入二级引出室84后的处理后的空气作为第二库外空气从第一二级引出口44流出。另一方面,在第二分离模组61中,未处理库内空气从第二引入口62流入引入室82,不穿透分离膜85而流入一级引出室83后的处理后的空气作为第一库内空气从第二一级引出口63流出,穿透分离膜85而流入二级引出室84后的处理后的空气作为第二库内空气从第二二级引出口64流出。
〈传感器单元〉
如图10和图12所示,传感器单元90布置在集装箱用冷却机10的库内空气流路29的二次流路29b上。如图12所示,传感器单元90包括氧传感器91、二氧化碳传感器92以及传感器壳体93。
氧传感器91是测量空气等混合气体的氧浓度的氧化锆电流式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92是测量空气等混合气体的二氧化碳浓度的非分散红外线吸收(NDIR:nondispersive infrared)式传感器。氧传感器91和二氧化碳传感器92安装在传感器壳体93中。
传感器壳体93是略狭长的箱状部件。传感器壳体93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与测量用管道125的出口端相连,另一端部与出口管95的一端相连。出口管95的另一端位于在库内空气流路29的一次流路29a中。在传感器壳体93上安装有空气过滤器94,空气过滤器94用于将库内空气流路29中流动的库内空气引入传感器壳体93的内部空间。空气过滤器94是用于捕捉库内空气中含有的尘埃等的膜过滤器。
库内风扇17工作时,二次流路29b的气压比一次流路29a的气压稍高。因此,在测量用开关阀126关闭的状态下,二次流路29b的库内空气通过空气过滤器94流入传感器壳体93,然后通过出口管95流入一次流路29a。在该状态下,在传感器单元90中,氧传感器91测量库内空气的氧浓度,二氧化碳传感器92测量库内空气的二氧化碳浓度。
〈换气用排气管〉
换气用排气管100是用于连接运输用集装箱1的内部与外部的管道。该换气用排气管100构成换气用排气通路。如图10所示,换气用排气管100贯穿集装箱用冷却机10的机壳20。换气用排气管100的一端位于库内空气流路29的二次流路29b中。换气用排气管100的另一端位于库外设备室28中的库外风扇16的吸入侧。
如图12所示,在换气用排气管100的一端,安装有空气过滤器102。空气过滤器102是用于捕捉库内空气中含有的尘埃等的膜过滤器。在换气用排气管100上,设有换气用排气阀101。换气用排气阀101是由电磁阀构成的开关阀。
〈供给用空气的加湿构造部〉
〈空气通路〉
在该实施方式中,设有用于对供给用空气进行加湿的加湿构造部130,作为本公开的加湿装置。加湿构造部130设在由库外侧吸入管55、第一引入管52、第一冷却管131、第一一级管53、库内侧吸入管75、第二引入管72、第二冷却管132、第二一级管73以及供给管120构成的空气通路135上。在该实施方式中,空气通路135包括将被处理空气引入分离部41、61的上游侧通路和供由分离部41、61处理后的供给用空气流向库内空间5的下游侧通路(供给管120)。
加湿构造部130包括冷却部140、水分取出部150以及加湿部160。空气通路135是从分离部(第一分离部和第二分离部)即第一分离模组41和第二分离模组61)与库内空间连通的通路。在空气通路135上,也设有对流入第一分离模组41和第二分离模组61的被处理空气进行加热的加热部170。
〈冷却部〉
所述冷却部140构成为:使所述空气通路135上的第一冷却管131和第二冷却管132通过图12中为了方便而示于两处的所述蒸发器15附近,利用由所述集装箱用冷却机10生成的冷能,对从空气通路135供往库内的供给用空气
进行冷却。该冷却部140设在所述空气通路135上的所述第一、第二分离部41、61的上游侧。具体而言,设在所述空气通路135上且在第一旁通阀50与第一分离模组41之间通过库内空间的第一冷却管131布置为通过所述蒸发器15附近,构成第一冷却部141。此外,设在所述空气通路135上且在第二旁通阀70与第二分离模组61之间通过库内空间的第二冷却管132也布置为通过所述蒸发器15附近,构成第二冷却部142。
〈水分取出部〉
当所述冷却部140将在空气通路135中流动的供给用空气(被处理空气)冷却到露点温度以下时,供给用空气中的水分作为冷凝水从设在所述空气通路135上的水分取出部150被取出。该水分取出部150使用例如市售的第一水分过滤器151和第二水分过滤器152。第一水分过滤器151设在第一冷却管131上,第二水分过滤器152设在第二冷却管132上。
水分过滤器构成为:例如,当容器内贮存有规定量的冷凝水时,开启设在下部的阀,从排水口排水。第一水分过滤器151和第二水分过滤器152在空气通路135中布置在所述冷却部141、142的下游侧。
〈加湿部〉
各水分过滤器(水分取出部150)的排水口例如经由较软的管子等连接管与加湿器160相连,图12中未示出。加湿器160设在空气通路135的通路上,具体而言是与供给管120相连。如图16所示,加湿部即加湿器160包括加湿容器161和盖部件162,且包括来自各水分过滤器(水分取出部150)的水流入管163和供流入加湿容器161内的供给用空气流出的空气流出管164。需要说明的是,省略供供给用空气流入加湿容器161内的空气流入管的图示。
在该加湿器160中,所述冷凝水贮存在加湿容器161的下部。加湿容器161的上部是临时贮存供往库内空间的供给用空气的空间,受泵压作用。因此,在加湿容器161的内部向供往库内的供给用空气供给水分而对其进行加湿,将加湿后的低氧浓度气体即供给用空气引入库内。
〈加热部〉
所述加热部170设在所述空气通路135上,且在所述冷却部140与所述分离部41、61之间对被处理空气进行加热。具体而言,第一加热部171设在第一冷却部141与第一分离模组41之间,第二加热部172设在第二冷却部142与第二分离模组61之间。使流入所述第一分离模组41和第二分离模组61的流入侧的空气通路135通过图12中为了方便而分成两个示出的库外设备室28的冷凝器13附近,由此构成第一加热部171和第二加热部172。因为流入第一分离模组41和第二分离模组61的被处理空气由冷凝器的热能加热,所以能抑制各分离模组41、61的分离膜85冷下来。
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所述分离部(第一分离模组41和第二分离模组61),从作为第一被处理空气的外气中分离出低氧浓度的供给用空气,所述加湿部160可对该供给用空气进行加湿。
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所述分离部(第一分离模组41和第二分离模组61),从作为第二被处理空气的库内空气中分离出低氧浓度且低二氧化碳浓度的供给用空气,所述加湿部160可对该供给用空气进行加湿。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如果将从作为被处理空气的外气中分离出供给用空气的分离部定为第一分离部41,将从作为被处理空气的库内空气中分离出供给用空气的分离部定为第二分离部61,则所述加湿部160能够在不供水的情况下对由所述第一分离部41从外气生成的供给用空气和由所述第二分离部61从库内空气生成的供给用空气均进行加湿。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泵单元35构成在所述空气通路135中在所述冷却部140的上游侧对被处理空气进行加压的加压部180。
〈控制器〉
控制器110包括进行控制动作的CPU111和存储控制动作所需要的数据等的存储器112。氧传感器91、二氧化碳传感器92、第一压力传感器45以及第二压力传感器65的检测值输入控制器110。控制器110进行用于操作泵单元35、第一调节阀46、第二调节阀66、第一旁通阀50、第二旁通阀70以及换气用排气阀101的控制动作。此外,当控制器110进行控制动作时,由加湿构造部130进行在不供水的情况下抑制库内的湿度降低的动作。
-集装箱用冷却机的运转情况-
集装箱用冷却机10进行对运输用集装箱1的库内空气进行冷却的冷却运转。
在冷却运转中,制冷剂回路11的压缩机12工作,制冷剂在制冷剂回路11中循环,由此进行蒸气压缩制冷循环。在制冷剂回路11中,从压缩机12喷出的制冷剂依次通过冷凝器13、膨胀阀14以及蒸发器15,然后被吸入压缩机12而被压缩。
在冷却运转中,库外风扇16和库内风扇17工作。如果库外风扇16工作,则运输用集装箱1的外部的库外空气被吸入库外设备室28而通过冷凝器13。在冷凝器13中,制冷剂向库外空气放热而冷凝。如果库内风扇17工作,则运输用集装箱1的货舱5内的库内空气被吸入库内空气流路29而通过蒸发器15。在蒸发器15中,制冷剂从库外空气中吸热而蒸发。
下面说明库内空气的流动情况。存在于货舱5内的库内空气通过吸入口26流入库内空气流路29的一次流路29a,由库内风扇17送往二次流路29b。流入二次流路29b后的库内空气在通过蒸发器15时被冷却,然后从送出口27被送往地板下方流路4,通过地板下方流路4流入货舱5。
在库内空气流路29中,一次流路29a位于库内风扇17的吸入侧,二次流路29b位于库内风扇17的送出侧。因此,库内风扇17工作时,二次流路29b的气压比一次流路29a的气压稍高。
-库内空气调节装置的运转情况-
库内空气调节装置30进行用于调节运输用集装箱1的货舱5内的库内空气的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库内空气的氧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的运转。此处,以库内空气的氧浓度的目标范围为5%±1%且库内空气的二氧化碳浓度的目标范围为2%±1%的情况为例,对本实施方式的库内空气调节装置30的运转情况进行说明。
〈库内空气调节装置的运转情况的概要〉
本实施方式的库内空气调节装置30进行用于使货舱5内的库内空气的氧浓度降低的氧浓度减小动作、用于使货舱5内的库内空气的二氧化碳浓度降低的二氧化碳浓度减小动作以及用于使货舱5内的库内空气的氧浓度上升的氧浓度增加动作。
当向运输用集装箱1装载完货物6时,存在于货舱5内的库内空气的组成实质上与大气的组成(氮浓度:78%,氧浓度:21%,二氧化碳浓度:0.04%)相同。于是,库内空气调节装置30进行用于使库内空气的氧浓度降低的氧浓度减小动作。当库内空气的氧浓度达到目标范围的上限值(6%)后,库内空气调节装置30就会停止氧浓度减小动作。
当库内空气的氧浓度达到6%且库内空气调节装置30的氧浓度停止动作停止后,由于货物6即植物会进行呼吸,所以库内空气的氧浓度逐渐降低,同时库内空气的二氧化碳浓度逐渐上升。
当库内空气的二氧化碳浓度达到目标范围的上限值(3%)后,库内空气调节装置30就会进行用于使库内空气的二氧化碳浓度降低的二氧化碳浓度减小动作。当库内空气的二氧化碳浓度达到目标范围的下限值(1%)后,库内空气调节装置30就会停止二氧化碳浓度减小动作。
当库内空气的氧浓度达到目标范围的下限值(4%)后,库内空气调节装置30就会进行用于使库内空气的氧浓度上升的氧浓度增加动作。当库内空气的氧浓度达到目标范围的上限值(6%)后,库内空气调节装置30就会停止氧浓度增加动作。
像这样,库内空气调节装置30为了将货舱5内的库内空气的氧浓度从21%(大气的氧浓度)调低到目标范围,而进行氧浓度减小动作。库内空气调节装置30为了将货舱5内的库内空气的氧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维持在各自的目标范围内,而适当地反复进行二氧化碳减小动作和氧浓度增加动作。
〈氧浓度减小动作〉
下面适当地参照图12~图14对库内空气调节装置30的氧浓度减小动作进行说明。在该氧浓度减小动作中,第一组成调节部40将氧浓度较低的第一库外空气(供给用空气)供往货舱5,第二组成调节部60将氧浓度较低的第一库内空气(供给用空气)供往货舱5。
在氧浓度减小动作中,控制器110将第一旁通阀50和第二旁通阀70分别设为第一状态(图12中以实线示出的状态),对泵单元35的驱动马达38通电而使第一泵36和第二泵37工作,将换气用排气阀101设为开启状态。
首先,如果第一泵36工作,存在于运输用集装箱1的外部的库外空气就会通过空气过滤器47和库外侧吸入管55被吸入第一泵36。第一泵36将吸入的库外空气加压喷出。第一泵36喷出的库外空气的压力是大气压的两倍左右。从第一泵36喷出的库外空气作为未处理库外空气流过第一引入管52,通过第一冷却管131后流入第一分离模组41的第一引入口42。未处理库外空气通过第一冷却管131时的作用将会后述。
在第一分离模组41中,通过第一引入口42流入引入室82后的未处理库外空气流入中空丝状的分离膜85。在中空丝状的分离膜85的内侧流动的未处理库外空气的一部分穿透分离膜85作为第二库外空气向二级引出室84移动,剩余部分作为第一库外空气流入一级引出室83。如上所述,分离膜85具有氮穿透率比氧穿透率低的特性。因此,如图15所示,第一库外空气的氧浓度比未处理库外空气的氧浓度低,第二库外空气的氧浓度比未处理库外空气的氧浓度高。
从第一分离模组41的第一一级引出口43流到第一一级管53后的第一库外空气流入供给管120。另一方面,从第一分离模组41的第一二级引出口44流到第一二级管54后的第二库外空气排往运输用集装箱1的外部。
接着,如果第二泵37工作,存在于运输用集装箱1的内部(具体而言,是集装箱用冷却机10的二次流路29b)的库内空气就会通过库内侧吸入管75被吸入第二泵37。第二泵37将吸入的库内空气加压喷出。第二泵37喷出的库外空气的压力比大气压稍高。从第二泵37喷出的库内空气作为未处理库内空气流过第二引入管72,通过第二冷却管132后流入第二分离模组61的第二引入口62。未处理库内空气通过第二冷却管132时的作用将会后述。
在第二分离模组61中,通过第二引入口62流入引入室82后的未处理库内空气流入中空丝状的分离膜85。在中空丝状的分离膜85的内侧流动的未处理库内空气的一部分穿透分离膜85作为第二库内空气向二级引出室84移动,剩余部分作为第一库内空气流入一级引出室83。如上所述,分离膜85具有氮穿透率比氧穿透率低的特性。因此,如图14所示,第一库内空气的氧浓度比未处理库外空气的氧浓度低,第二库内空气的氧浓度比未处理库外空气的氧浓度高。
从第二分离模组61的第二一级引出口63流到第二一级管73后的第一库内空气流入供给管120。另一方面,从第二分离模组61的第二二级引出口64流到第二二级管74后的第二库内空气排往运输用集装箱1的外部。
如上所述,从第一分离模组41流出后的第一库外空气和从第二分离模组61流出后的第一库内空气流入供给管120(第一库外和第一库内空气均为被处理空气经过处理后的氧浓度比处理前的氧浓度低)。在供给管120中流动的第一库外空气和第一库内空气的混合空气流入集装箱用冷却机10的二次流路29b,并与在二次流路29b中流动的库内空气一起供往货舱5。
通常在进行氧浓度减小动作时,从运输用集装箱1的外部供往内部的第一库外空气的流量Qo1大于从运输用集装箱1的内部排往外部的第二库内空气的流量Qi2(Qo1>Qi2),运输用集装箱1内的气压为正压(参照图14)。也就是说,第一组成调节部40将第一库外空气供往运输用集装箱1的内部,以使运输用集装箱1内的气压为正压。因为运输用集装箱1内的气压为正压,所以库内空气的一部分通过换气用排气管100排往运输用集装箱1的外部。
像这样,在氧浓度减小动作中,供给氧浓度比大气低的第一库外空气,同时通过换气用排气管100将货舱5内的库内空气排往运输用集装箱1的外部,使货舱5内的库内空气的氧浓度降低。此外,在氧浓度减小动作中,通过将从未处理库内空气中分离出的氧浓度较高的第二库内空气排往运输用集装箱1的外部,使货舱5内的库内空气的氧浓度降低。
〈二氧化碳浓度减小动作〉
下面适当地参照图12、图13、图15对库内空气调节装置30的二氧化碳浓度减小动作进行说明。在该二氧化碳浓度减小动作中,第一组成调节部40将氧浓度较低的第一库外空气(供给用空气)供往货舱5,第二组成调节部60将二氧化碳较低的第一库内空气(供给用空气)供往货舱5。
在二氧化碳浓度减小动作中,控制器110将第一旁通阀50和第二旁通阀70分别设为第一状态(图12中以实线示出的状态),对泵单元35的驱动马达38通电而使第一泵36和第二泵37工作,将换气用排气阀101设为开启状态,将测量用开关阀126设为关闭状态。在第一组成调节部40和第二组成调节部60中,库外空气和库内空气都与进行氧浓度减小动作时一样地流动。不过,在二氧化碳浓度减小动作中,第一泵36喷出的库外空气的压力和第二泵37喷出的库内空气的压力均比大气压稍高。
在第一组成调节部40中,流入第一分离模组41后的未处理库外空气分离为氮浓度比未处理库外空气高且氧浓度比未处理库外空气低的第一库外空气和氮浓度比未处理库外空气低且氧浓度比未处理库外空气高的第二库外空气。第一库外空气(供给用空气)供往运输用集装箱1的内部,第二库外空气(排放用空气)排往运输用集装箱1的外部。需要说明的是,未处理库外空气的二氧化碳浓度实质上与大气的二氧化碳浓度(0.04%)相同。因此,第一库外空气的二氧化碳浓度实质上可视为零。
在第二组成调节部60中,流入第二分离模组61后的未处理库内空气分离为氮浓度比未处理库内空气高且氧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比未处理库内空气低的第一库内空气和氮浓度比未处理库内空气低且氧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比未处理库内空气高的第二库内空气。第一库内空气(供给用空气)供往运输用集装箱1的内部,第二库内空气(排放用空气)排往运输用集装箱1的外部。
与进行氧浓度减小动作时一样,通常在进行二氧化碳浓度减小动作时,第一库外空气的流量Qo1大于第二库内空气的流量Qi2(Qo1>Qi2),运输用集装箱1内的气压为正压(参照图15)。也就是说,第一组成调节部40将第一库外空气供往运输用集装箱1的内部,以使运输用集装箱1内的气压为正压。因为运输用集装箱1内的气压为正压,所以货舱5内的库内空气的一部分通过换气用排气管100排往运输用集装箱1的外部。
像这样,在二氧化碳浓度减小动作中,供给二氧化碳浓度极低的第一库外空气,同时通过换气用排气管100将库内空气排往运输用集装箱1的外部,使货舱5内的库内空气的二氧化碳浓度降低。此外,在二氧化碳浓度减小动作中,通过将从未处理库内空气中分离出的二氧化碳浓度较高的第二库内空气排往运输用集装箱1的外部,使货舱5内的库内空气的二氧化碳浓度降低。
〈氧浓度增加动作〉
下面参照图12对库内空气调节装置30的氧浓度增加动作进行说明。在该氧浓度增加动作中,第一组成调节部40将从运输用集装箱1的外部吸入的库外空气直接供往货舱5,第二组成调节部60将从运输用集装箱1的内部吸入的库内空气直接送回货舱5。
在氧浓度增加动作中,控制器110将第一旁通阀50和第二旁通阀70分别设为第二状态(图12中以虚线示出的状态),对泵单元35的驱动马达38通电而使第一泵36和第二泵37工作,将换气用排气阀101设为开启状态,将测量用开关阀126设为关闭状态。
在第一组成调节部40中,从第一泵36喷出的库外空气(该情况下是未处理的库外空气变为供给用空气)流入第一旁通管51,并在保持其氮浓度和氧浓度的状态下流入第一一级管53,然后通过供给管120供往运输用集装箱1的内部。另一方面,在第二组成调节部60中,被吸入第二泵37后的库内空气(该情况下是未处理的库内空气变为供给用空气)在从第二泵37喷出后通过第二旁通管71流入第二一级管73,然后通过供给管120返回运输用集装箱1的内部。货舱5内的库内空气的一部分通过换气用排气管100排往运输用集装箱1的外部。
像这样,在氧浓度增加动作中,通过将氧浓度比库内空气高的库外空气供往运输用集装箱1的内部,使货舱5内的氧浓度上升。
-控制器的控制动作-
库内空气调节装置30的控制器110监控氧传感器91和二氧化碳传感器92的检测值。根据氧传感器91和二氧化碳传感器92的检测值对库内空气调节装置30的构成装置进行控制,让库内空气调节装置30进行上述动作,以使库内空气的氧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保持在各自的目标范围内。
〈对库内空间的加湿乃至保湿作用〉
在氧浓度减小动作和二氧化碳浓度减小动作中,未处理的库外空气和未处理的库内空气通过第一分离模组41和第二分离模组61时,由分离膜85将库外空气和库内空气中的水分与氧、二氧化碳一起分离出来。从供给用空气中分离出的水分包含在排出用空气中,与排出用空气一起排往库外。因此,如果继续运转,库内的湿度就会降低,从货物6即植物蒸发的水分量增多,可能导致植物的重量减少和品质降低。
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由所述加湿构造部130在第一冷却管131和第二冷却管132向供给用空气供给水分后将供给用空气供往库内。因此,能够抑制库内的湿度降低。
〈使用外气对库内进行的加湿〉
在图12中,如果第一泵36工作,存在于运输用集装箱1的外部的库外空气就会通过空气过滤器47和库外侧吸入管55被吸入第一泵36,在第一泵36中加压后从第一引入管52送往第一冷却管131。供未处理的库外空气流动的第一冷却管131在库内空气流路29的二次流路29b中通过第一冷却部141即蒸发器15附近,因此第一冷却管131的中的库外空气(水分取出用空气)被冷却,库外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的一部分冷凝。
含有已冷凝的水的库外空气通过水分取出部150即第一水分过滤器151,此时冷凝水供往加湿部160,贮存在加湿容器161的下部。在加湿容器161中,加压后的供给用空气通过贮存的冷凝水的上方,此时供给用空气被加湿。并且,加湿后的供给用空气供往库内空间。
利用外气中的水分对供给用空气进行加湿时,能够使供往库内的水蒸气量比通过分离膜85时损失的水分量多,其结果是,能够在不供水的情况下进行使库内的湿度上升的“加湿”。
通过第一水分过滤器151后的库外空气是水分含量较少的空气,该库外空气由第一加热部171即冷凝器13加热后流入第一分离模组41。因此,流入第一分离模组41的库外空气已降低的温度因冷凝器13而上升,而且该库外空气是水分含量较少的干燥空气(相对湿度较低的空气),因此能够抑制分离膜85的可靠性降低。
需要说明的是,因为已经说明过通过第一分离模组41后的供给用空气流,所以此处省略说明。
〈使用库内空气对库内进行的保湿〉
在图12中,如果第二泵37工作,存在于运输用集装箱1的内部(具体而言,是集装箱用冷却机10的二次流路29b)的库内空气就会从设在库内侧吸入管75的流入口处的过滤器(未图示)流入库内侧吸入管75而被吸入第二泵37,在第二泵37中加压后从第二引入管72送往第二冷却管132。供库内空气流动的第二冷却管132在库内空气流路29的二次流路29b中通过第二冷却部142蒸发器15附近,因此第二冷却管132的中的库内空气(水分取出用空气)被冷却,库内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的一部分冷凝。
含有已冷凝的水的库内空气通过水分取出部150即第二水分过滤器152,此时冷凝水供往加湿部160,贮存在加湿容器161的下部。在加湿容器161中,加压后的供给用空气通过贮存的冷凝水的上方,此时供给用空气被加湿。并且,加湿后的供给用空气供往库内空间。
利用库内空气中的水分对供给用空气进行加湿时,进行将存在于库内空间的水蒸气送回库内空间的动作,因此其结果是,能够在不供水的情况下进行维持库内的湿度的“保湿”。
通过第二水分过滤器152后的库内空气是水分含量较少的空气,该库内空气由第二加热部172即冷凝器13加热后流入第二分离模组61。因此,流入第二分离模组61的库内空气已降低的温度因冷凝器13而上升,而且该库内空气是水分含量较少的干燥空气(相对湿度较低的空气),因此能够抑制分离膜85的可靠性降低。
需要说明的是,因为已经说明过通过第二分离模组61后的供给用空气流,所以此处省略说明。
-第二实施方式的效果-
该第二实施方式的空气组成调节装置包括组成调节部40、60、空气通路135、冷却部140、水分取出部150以及加湿部160。其中,组成调节部40、60具有从被处理空气中分离出与该被处理空气组成不同的供给用空气的分离部41、61,组成调节部40、60将所述供给用空气供往所述对象空间即货舱5的内部;空气通路135从所述分离部41、61向所述货舱5连通;冷却部140在所述空气通路135中对被处理空气进行冷却而除湿;水分取出部150取出对在所述空气通路135中流动的被处理空气进行冷却而生成的水分;加湿部160利用由所述水分取出部150取出的水分对送往所述货舱5的供给用空气进行加湿。
现有技术中,例如在国际公开第2007/033668号中,由分离部分离水分对库内进行干燥,导致农产品等植物的鲜度降低,进而可能导致商品价值降低,对此,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空气通路135中流动的被处理空气被冷却部140冷却,在水分取出部150从被处理空气中取出水分。该水分在加湿部160对送往货舱5的供给用空气进行加湿。并且,加湿后的供给用空气通过空气通路135供往货舱5。因此,因为能够在不供水的情况下抑制货舱5的湿度降低,所以能够抑制植物干燥所导致商品价值降低的问题。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用于加湿的水分是利用通过过滤器后的被处理空气生成的。如果单是用冷凝水对库内进行加湿,则可能有杂菌繁殖,而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从纯净的被处理空气中取出水分,因此也能够抑制上述问题。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将所述冷却部140布置在空气通路135上的所述分离部41、61的上游侧,所以被处理空气在空气通路135中被冷却而使水分含量降低后流入分离部41、61。因此,水分难以附着到分离部41、61,能够抑制分离部41、61的品质降低。
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在空气通路135上,设有在冷却部140与分离部41、61之间对被处理空气进行加热的加热部170,所以在空气通路135中流动的被处理空气由冷却部140冷却而使水分含量减少后,由加热部170加热,并流入分离部41、61。因此,能够抑制低温被处理空气流入分离部41、61,将干燥空气供往分离部41、61,由此能够提高分离膜85的可靠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分离部41、61采用从外气中分离出供给用空气的第一分离模组41和从对象空间(库内空间)的库内空气中分离出供给用空气的第二分离模组61,上述供给用空气由加湿部160供给水分,并供往库内空间,来抑制库内的干燥。使用外气时,能够使供往库内的水分供给量比从库内的排出的水分排出量多,因此能够在不供水的情况下对库内进行加湿。此外,使用库内空气时,能够使供往库内的水分供给量与从库内排出的水分排出量基本相同,因此能够在不供水的情况下对库内进行保湿。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将设在空气通路135上的泵单元35用作在冷却部140的上游侧对被处理空气进行加压的加压部180,在冷却部140的上游侧对被处理空气进行加压,所以被处理空气的体积变小,容易取出水分。因此,因为能够充分地对供给用空气进行加湿,所以能够更可靠地抑制植物干燥所导致的品质降低。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集装箱用冷却机10中原本设有的蒸发器13对供给用空气进行冷却。因此,不必设置专用的冷却部,可将构成简化。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冷却部140和加热部170设在分离部41、61的上游侧,但也可以设在分离部41、61的下游侧来对供给用空气进行冷却或加热。
-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变形例1〉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却部140采用使第一冷却管141和第二冷却管142通过蒸发器13附近的构成,但也可以采用例如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5中说明的图15的双重管热交换器145。此处省略双重管热交换器145的具体构成的说明。
在该构成中,从空气流入管148流入外管147后的被处理空气被在内管中流动的低温制冷剂冷却,被处理空气中含有的一部分水蒸气冷凝。水分的一部分冷凝后的被处理空气流向水分取出部150(第一水分过滤器151或第二水分过滤器152),在此将冷凝水供往加湿器160。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一样,供到加湿器160的冷凝水在加湿容器161内对供给用空气进行加湿,加湿后的供给用空气流过空气通路135而供往库内空间。
因此,在该变形例1中也一样,能够在不供水的情况下对库内空间进行加湿和保湿。
〈变形例2〉
在图12的例子中,将加湿器160连接到供给管120上,使在空气通路135即供给管中流动的供给用空气中含有水分,将含有该水分的供给用空气供往库内空间5,但也可以是:在加湿器160中,除了设置将含有水分的供给用空气送往库内的供给管120以外,还设置将图7的加湿容器161内贮存的水分向库内雾状喷射的喷雾机构(未图示)。在此情况下,在加湿器160中,设有加湿后的空气的送出口(供给管120的顶端部:图16的空气流出管164)和水分的送出口(喷雾机构的喷射口)。
通过像这样构成,与不设置喷雾机构的情况相比,可增加库内空间的加湿量。
(第三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第三实施方式。该第三实施方式的库内空气调节装置30是采用下述构成的例子:将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组成调节部40设在库内空气调节装置30中,另一方面,不设置第二组成调节部60。泵单元35和组成调节部40仅设有一系统。在该第三实施方式中,省略与第二实施方式的构成相同的部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供被处理空气和供给用空气流动的回路仅一系统,但为了方便,各部件的名称直接采用设有两个系统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这一表述而不做出变更。
如图17所示,在库外侧吸入管55上且空气过滤器47与泵单元35之间设有第一开关阀(第一电磁阀)48a。与第二实施方式不同,库内侧吸入管75连接在第一开关阀(第一电磁阀)48a与泵单元35之间,在库内侧吸入管75上设有第二开关阀(第二电磁阀)48b。在该第三实施方式中,开启第一开关阀(第一电磁阀)48a和第二开关阀(第二电磁阀)48b中的一者,关闭另一者,由此能够由组成调节部40对库外空气或库内空气中的一者进行处理,并供往库内。
在第一引入管52上,未设置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旁通阀50,第一引入管52与第一冷却管131相连并通过库内空气流路29的二次流路29b,返回库内空气调节装置30的单元壳体32并与第一分离模组41相连。
与第二实施方式一样,在第一冷却管131上且库内空气流路29的内部设有冷却部140和水分取出部150,在单元壳体32的内部设有加热部170。此外,在供给管120上设有加湿部160,由冷却部140、水分取出部150以及加湿部160构成加湿构造部130。
与第二实施方式不同,在第一一级管53上且第一分离模组41与第一压力传感器45之间,设有与所述第一旁通阀50相同构成的流路切换阀49。流路切换阀49的第一通口和第二通口与第一一级管53相连,第三通口与循环管道69相连。如果将流路切换阀49切换到第二通口与第三通口相连的状态,则因库内风扇17在库内空气流路29中流动的库内空气从循环管道69流出,通过供给管120而返回库内空气流路29。
(水分回收量的估算)
此处说明对外气进行加压而使体积减小的情况下的水分回收量。
利用泵单元35将库外空气加压至300kPa时,库外空气的体积为大气压的约1/4。如果体积变小,则库外空气中能够以水蒸气状态存在的水分的量减少,体积为1/4时,相对湿度超过100%。
例如,以运输鳄梨的条件(库内温度:5℃,相对湿度:80%)进行估算。设泵的吸入侧为空气温度:5℃、压力:0kPa、湿度:80%RH,则库外空气中含有的水分量为5.43g/m3,设泵的喷出侧为空气温度:5℃、压力:300kPa、湿度:100%RH,则含有的水分量为6.79g/m3×体积1/4,即1.70g/m3。在此情况下,水分的排出量为1.70g/m3,回收量为5.43-1.70=3.73g/m3
〈在不供水的情况下进行加湿时的外气条件〉
下面估算在不回收和回收从库内排出的水分的情况下的水分回收量。
·第二实施方式的情况(不回收库内的水分)
在水分排出量为上述5.43g/m3的条件下,需要由泵吸入的库外空气具有7.13g/m3(42%RH)以上的水蒸气量。具体而言,设泵的吸入侧为外气温度:20℃、压力:0kPa、湿度:42%RH(水分量:7.25g/m3),设泵的喷出侧为空气温度:5℃、压力:300kPa、湿度:100%RH(水分量:6.79g/m3×体积1/4),则水分回收量为7.25-1.70=5.55g/m3,比上述5.43g/m3多。
·第三实施方式的情况(回收库内的水分)
在水分排出量为上述1.70g/m3的条件下,需要由泵吸入的库外空气具有3.4g/m3(20%RH)以上的水蒸气量。具体而言,设泵的吸入侧为外气温度:20℃、压力:0kPa、湿度:20%RH(水分量:3.45g/m3),设泵的喷出侧为空气温度:5℃、压力:300kPa、湿度:100%RH(水分量:6.79g/m3×体积1/4),则水分回收量为3.45-1.70=1.75g/m3,比上述1.70g/m3多。
根据上述内容,因为在第三实施方式中水分的回收量比水分的排出量多,所以从保持植物鲜度和防止分离膜85结露的观点出发,第三实施方式比第二实施方式有效。
(第四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图18所示的第四实施方式。该第四实施方式的库内空气调节装置30是对第二实施方式的加湿部160的构成做出变更的例子。
在该第四实施方式中,加湿部160与第二实施方式不同未设在空气通路135的通路上,不与供给管120相连,而是独立于该供给管120而设。
另一方面,加湿器160构成为贮存从各水分过滤器(水分取出部)150供来的水分这一点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例如通过连接管(省略图示)与各水分过滤器150相连。此外,加湿器160例如具有喷雾机构,来作为用于将加湿容器161内的水分直接供往库内空间5的机构,未图示。也就是说,在该第四实施方式中,加湿器160构成为利用喷雾机构直接对库内空间5进行加湿,而非向供往库内空间5的供给用空气供给水分来对库内空间5进行加湿。
在该第四实施方式中,能够与第二、第三实施方式一样地对库内空间5进行加湿和保湿,因此可抑制植物干燥所导致的品质降低。
关于喷雾机构,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中也进行了说明,但喷雾机构也可以根据加湿器160的具体构成,适当地变更设置方式。
(其他实施方式)
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库内空气调节装置30也可以应用下面的变形例。
-第一变形例-
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库内空气调节装置30中,第一分离模组41的分离膜85和第二分离模组61的分离膜85各自的特性也可以互不相同。
-第二变形例-
在本实施方式的库内空气调节装置30中,第一旁通阀50也可以构成为:能够多级或连续变更流入第一分离模组41的未处理库外空气的流量和流入第一旁通管51的未处理库外空气的流量的比率。第二旁通阀70也可以构成为:能够多级或连续变更流入第二分离模组61的未处理库内空气的流量和流入第二旁通管71的未处理库内空气的流量的比率。
-第三变形例-
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库内空气调节装置30中,第一泵36和第二泵37也可以分别连结有驱动马达。在该变形例中,可使第一泵36和第二泵37中的一者工作且使另一者停止工作。
-第四变形例-
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库内空气调节装置30中,第一组成调节部40和第二组成调节部60分别构成为通过所谓的PSA(Pressure Swing Adsorption:真空变压吸附)法,将吸入的被处理空气分离为组成互不相同的两种处理后的空气。在此情况下,组成调节部40、60反复进行下述工序:通过使吸附剂吸附吸入的被处理空气中含有的氮,生成氮浓度较低且氧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较高的处理后的空气;使氮从吸附剂中脱离而生成氮浓度较高且氧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较低的处理后的空气。
-第五变形例-
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库内空气调节装置30也可以设在定置式冷藏库或冷冻库中。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库内空气调节装置30也可以设在通过卡车或铁路等运输的陆运用冷藏、冷冻集装箱中。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库内空气调节装置30也可以设在形成货舱的库体与底盘一体化的冷藏、冷冻卡车上。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库内空气调节装置进行了说明,但本公开只要是对对象空间的空气组成进行调节的空气组成调节装置,其应用对象便不限于集装箱等的库内。
以上对实施方式和变形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在不脱离权利要求范围的主旨和范围的情况下,对其形态和详情进行各种变更。只要不影响本公开的对象的功能,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适当地进行组合和替换。
-产业实用性-
综上所述,本公开对空气组成调节装置很有用。
-符号说明-
1 运输用集装箱
5 货舱(对象空间、库内空间)
10 集装箱用冷却机
30 空气组成调节装置
40 第一组成调节部(组成调节部)
41 第一分离模组(第一分离部)
60 第二组成调节部(组成调节部)
61 第二分离模组(第二分离部)
85 分离膜
135 空气通路
140 冷却部
150 水分取出部
160 加湿部
170 加热部
180 加压部

Claims (16)

1.一种加湿装置,其对对象空间(201)进行加湿,其特征在于:该加湿装置包括空气通路(220)、冷却部(240)、水分取出部(250)以及加湿部(260),
所述空气通路(220)供水分取出用空气流动,
所述冷却部(240)在所述空气通路(220)中对水分取出用空气进行冷却,
所述水分取出部(250)取出在所述空气通路(220)中由所述冷却部(240)对水分取出用空气进行冷却而生成的水分,
所述加湿部(260)利用由所述水分取出部(250)取出的水分对所述对象空间(201)进行加湿;
所述空气通路(220)包括与所述对象空间(201)连通的主通路(221、222、263)和将水分取出用空气的一部分或全部排往所述对象空间(201)外的排出通路(2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加湿装置具有对作为所述水分取出用空气的外气进行压缩的压缩部(230),
所述冷却部(240)对由所述压缩部(230)压缩后的外气进行冷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加湿装置包括对所述对象空间(201)的空气进行冷却的冷却机(270),
所述冷却部(240)利用由所述冷却机(270)冷却后的对象空间(201)的空气对外气进行冷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部(240)包括利用所述冷却机(270)所具有的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对外气进行冷却的冷却热交换器(140)。
5.根据权利要求1到4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分取出部(250、251)分别设在所述对象空间(201)的内部和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1到5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通路(220)具有将外气气流从主通路(221、222、263)向排出通路(223)切换的切换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如果所述对象空间(201)的湿度比规定值低,则对所述切换阀进行切换以使空气通路(220)的气流朝向主通路(221、222、263)流动,如果所述对象空间(201)的湿度在规定值以上,则对所述切换阀进行切换以使空气通路(220)的气流朝向排出通路(223)流动。
8.一种空气组成调节装置,其对对象空间(5)的空气的组成进行调节,其特征在于:
该空气组成调节装置包括加湿装置(130)和组成调节部(40、60),
所述加湿装置(130)是权利要求1中的加湿装置,
所述组成调节部(40、60)具有分离部(41、61),所述分离部(41、61)从被处理空气中分离出与该被处理空气组成不同的供给用空气,
所述空气通路的主通路包括供被处理空气流入所述分离部(41、61)的通路和供由该分离部(41、61)生成的供给用空气流向所述对象空间(5)的通路,
所述冷却部(140)构成为在所述空气通路(135)中对被处理空气或供给用空气进行冷却而除湿,
所述水分取出部(150)构成为取出对在所述空气通路(135)中流动的被处理空气或供给用空气进行冷却而生成的水分,
所述加湿部(160)构成为利用由所述水分取出部(150)取出的水分对所述对象空间(5)进行加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组成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部(140)布置在所述空气通路(135)上的所述分离部(41、61)的上游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组成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空气通路(135)上,设有在所述冷却部(140)与所述分离部(41、61)之间对被处理空气进行加热的加热部(170)。
11.根据权利要求8到10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空气组成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离部(41、61)构成为从所述被处理空气即外气中分离出供给用空气,
所述加湿部(160)构成为对从所述外气生成的供给用空气进行加湿。
12.根据权利要求8到10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空气组成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离部(41、61)构成为从所述被处理空气即对象空间的库内空气中分离出供给用空气,
所述加湿部(160)构成为对从所述库内空气生成的供给用空气进行加湿。
13.根据权利要求8到10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空气组成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离部(41、61)包括从第一被处理空气即外气中分离出供给用空气的第一分离部(41)和从第二被处理空气即对象空间的库内空气中分离出供给用空气的第二分离部(61),
所述加湿部(160)构成为对从所述外气生成的供给用空气和从所述库内空气生成的供给用空气进行加湿。
14.根据权利要求8到13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空气组成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空气通路(135)上,设有在所述冷却部(140)的上游侧对被处理空气进行加压的加压部(180)。
15.根据权利要求8到14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空气组成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被处理空气是包括对库内空气进行冷却的冷却机(10)的集装箱(1)的库内空气,
所述冷却部(140)构成为利用由所述冷却机(10)生成的冷能对被处理空气进行冷却。
16.根据权利要求8到15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空气组成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离部(41、61)包括从被处理空气中分离出与该被处理空气组成不同的供给用空气的分离膜(85)。
CN201980030712.9A 2018-05-07 2019-05-07 加湿装置及空气组成调节装置 Active CN1121058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89111 2018-05-07
JP2018-089111 2018-05-07
PCT/JP2019/018264 WO2019216312A1 (ja) 2018-05-07 2019-05-07 加湿装置及び空気組成調節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05878A true CN112105878A (zh) 2020-12-18
CN112105878B CN112105878B (zh) 2022-02-22

Family

ID=684674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30712.9A Active CN112105878B (zh) 2018-05-07 2019-05-07 加湿装置及空气组成调节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11428423B2 (zh)
EP (2) EP3767206B1 (zh)
JP (1) JP6680390B2 (zh)
CN (1) CN112105878B (zh)
SG (1) SG11202010569VA (zh)
WO (1) WO201921631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53719A1 (ja) * 2021-09-29 2023-04-06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庫内空気調節装置、冷凍装置、及び輸送用コンテナ
WO2023112853A1 (ja) * 2021-12-14 2023-06-22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節装置、冷凍装置、および輸送用コンテナ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94271A (ja) * 1984-03-14 1985-10-02 サンデン株式会社 外気を利用した高湿度冷蔵シヨ−ケ−ス
CN1343293A (zh) * 1999-03-17 2002-04-03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装置
JP2002274608A (ja) * 2001-03-21 2002-09-25 Ube Ind Ltd 庫内の湿度及び/又は酸素ガス濃度を制御可能な収納庫
JP2004309085A (ja) * 2003-04-10 2004-11-0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加湿器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加湿庫
CN105757912A (zh) * 2016-04-27 2016-07-13 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 一种博物馆展柜微环境温湿度快速精确调控系统
JP2016161191A (ja) * 2015-02-27 2016-09-05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ガス供給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コンテナ用冷凍装置
CN107923692A (zh) * 2015-08-28 2018-04-17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集装箱用制冷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9024Y2 (zh) * 1985-01-26 1989-06-02
JPH0170077U (zh) 1987-10-27 1989-05-10
JPH01217174A (ja) * 1988-02-25 1989-08-30 Shinko Kogyo Kk 生鮮物冷蔵庫内の環境調整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US5127233A (en) 1990-12-03 1992-07-07 Litton Systems, Inc. Humidity control system for a controlled atmosphere container
CA2055806A1 (en) * 1990-12-06 1992-06-07 Kelly Coffield Air management system for a controlled atmosphere container
JP3132940B2 (ja) * 1993-03-02 2001-02-0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加湿機能付空気調和機
JP2002317970A (ja) * 2001-04-17 2002-10-31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装置
US7266970B2 (en) * 2005-06-30 2007-09-11 Zhiming Li Water cooling system with full heat recovery
DE102005034175A1 (de) * 2005-07-21 2007-01-25 Roche Diagnostics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Erzeugung eines Feuchtluftstromes mit definierter relativer Feuchte
US20070065546A1 (en) 2005-09-22 2007-03-22 Gert Jorgensen Controlled atmosphere in a container
WO2008000921A1 (fr) * 2006-06-30 2008-01-03 Renault Trucks Systeme de conditionnement d'air d'une cabine de vehicule
US20090079098A1 (en) * 2007-09-20 2009-03-26 Avi Ezra System and method of a heat pump combined with a humidifier
DE102008043188A1 (de) * 2008-10-27 2010-04-29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äte GmbH Kühlgerät sowie Verfahren zur Kühlraum-Befeuchtung in einem Kühlgerät
US20130233697A1 (en) * 2012-03-09 2013-09-12 Halliburton Energy Services, Inc. Process for Water Treatment and Generation
JP2014012432A (ja) * 2012-07-04 2014-01-23 Calsonic Kansei Corp 車両用空調装置
SG11202002851VA (en) 2017-09-29 2020-04-29 Daikin Ind Ltd Air composition adjusting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94271A (ja) * 1984-03-14 1985-10-02 サンデン株式会社 外気を利用した高湿度冷蔵シヨ−ケ−ス
CN1343293A (zh) * 1999-03-17 2002-04-03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装置
JP2002274608A (ja) * 2001-03-21 2002-09-25 Ube Ind Ltd 庫内の湿度及び/又は酸素ガス濃度を制御可能な収納庫
JP2004309085A (ja) * 2003-04-10 2004-11-0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加湿器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加湿庫
JP2016161191A (ja) * 2015-02-27 2016-09-05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ガス供給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コンテナ用冷凍装置
CN107923692A (zh) * 2015-08-28 2018-04-17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集装箱用制冷装置
CN105757912A (zh) * 2016-04-27 2016-07-13 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 一种博物馆展柜微环境温湿度快速精确调控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428423B2 (en) 2022-08-30
US20210033295A1 (en) 2021-02-04
EP3767206B1 (en) 2023-03-01
US20220357057A1 (en) 2022-11-10
EP3767206A1 (en) 2021-01-20
EP4040058A1 (en) 2022-08-10
WO2019216312A1 (ja) 2019-11-14
EP3767206A4 (en) 2021-05-19
JP6680390B2 (ja) 2020-04-15
JP2019196899A (ja) 2019-11-14
US11668479B2 (en) 2023-06-06
SG11202010569VA (en) 2020-11-27
EP4040058B1 (en) 2023-08-23
CN112105878B (zh) 2022-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15855B2 (en) Refrigeration apparatus for containers
CN111148429B (zh) 库内空气调节装置
JP7239849B2 (ja) 空気組成調節装置
CN111182784B (zh) 库内空气调节装置
JP6590058B2 (ja) 空気組成調節装置
US11668479B2 (en) Humidifier and air composition adjustment device
JP2020128862A5 (zh)
CN113039400A (zh) 内部空气调节装置
JP6662427B2 (ja) 庫内空気調節装置
JP6662053B2 (ja) ガス供給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コンテナ用冷凍装置
JP7161116B2 (ja) 空気組成調整装置、冷凍装置、及びコンテナ
JP2019152421A (ja) 庫内空気調節装置
JP2017203608A (ja) ガス供給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コンテナ用冷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