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04851A - 画面校正的检测方法、装置和检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画面校正的检测方法、装置和检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04851A
CN112104851A CN202010965865.7A CN202010965865A CN112104851A CN 112104851 A CN112104851 A CN 112104851A CN 202010965865 A CN202010965865 A CN 202010965865A CN 112104851 A CN112104851 A CN 1121048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ser
detection
projection
line
detection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6586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04851B (zh
Inventor
杨鹏
王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Jimi Technology Co Ltd
Chengdu XGIM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Jim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Jim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Jim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6586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04851B/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36292 priority patent/WO2022057117A1/zh
Publication of CN1121048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048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048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048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91Testing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画面校正的检测方法、装置和检测系统,通过控制激光设备向投射面投射激光检测线,并检测形成的激光检测线与投射面上的投影画面的相对位置关系,在两者相对位置关系满足预设要求时,控制拍摄设备拍摄获得包含激光检测线和投影画面的检测图像,最后基于检测图像中投影画面相对于激光检测线的方位信息,获得投影画面校正的检测结果。该方案中,借助激光设备在投射面上所形成的激光检测线,并结合图像识别的方式,可以实现对投影画面的精确检测,且全过程自动化实现,大大降低时间、人力成本。

Description

画面校正的检测方法、装置和检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投影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画面校正的检测方法、装置和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在投影仪的测试工作中,对于投影仪的校正,如梯形校正后的投影画面的检测尤为重要,直接影响到后续投影仪的使用体验。常用的投影画面的校正测试方式是,将投影仪以相对于投射面不同的距离处,分别以不同的角度向投射面投射画面并经过校正处理。然后再采用人工测试的方式进行测量判断。由于需要测试多种不同角度、距离下的投影画面,因此,测试数据量往往很大,现有的测试方式中需要较高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工程复杂且结果不够准确。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画面校正的检测方法、装置和检测系统,其能够提高对投影画面的检测精度、降低时间及人力成本。
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画面校正的检测方法,应用于检测系统中的处理设备,所述检测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处理设备连接的激光设备和拍摄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控制所述激光设备向投射面投射激光检测线,所述投射面上具有经过校正后的投影画面;
检测所述激光检测线与所述投影画面的相对位置关系是否满足预设要求,若满足所述预设要求,则控制所述拍摄设备拍摄获得包含所述激光检测线和所述投影画面的检测图像;
获得所述检测图像中所述投影画面相对于所述激光检测线的方位信息,根据所述方位信息输出所述投影画面的校正检测结果。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所述激光设备向投射面投射激光检测线,所述投射面上具有经过校正后的投影画面的步骤,包括:
控制所述激光设备向所述投射面投射初始激光检测线,该初始激光检测线位于所述投射面的边缘位置;
调整所述激光设备的角度,以使投射的激光检测线相对所述初始激光检测线向靠近所述投影画面的方向移动,直至使投射的激光检测线位于目标位置,所述目标位置位于所述投影画面所在的区域。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调整所述激光设备的角度,以使投射的激光检测线相对所述初始激光检测线向靠近所述投影画面的方向移动,直至使投射的激光检测线位于目标位置的步骤,包括:
控制所述激光设备向设定方向转动预设角度,所述设定方向为使投射的激光检测线相对于所述初始激光检测线往靠近所述投影画面移动的方向;
获得所述激光设备在转动预设角度后所投射的激光检测线相对于所述初始激光检测线的移动距离;
根据所述初始激光检测线的位置与目标位置之间的差值、所述移动距离和所述预设角度,计算得到目标角度,并控制所述激光设备转动所述目标角度,以使投射的激光检测线位于所述目标位置。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激光设备包括水平激光设备和垂直激光设备;
所述控制所述激光设备向投射面投射激光检测线的步骤,包括:
控制所述水平激光设备向投射面投射水平激光线;
控制所述垂直激光设备向所述投射面投射垂直激光线。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所述激光检测线与所述投影画面的相对位置关系是否满足预设要求的步骤,包括:
检测所述水平激光线和垂直激光线的交点是否位于所述投影画面内,若位于所述投影画面内,则判定满足预设要求。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得所述检测图像中所述投影画面相对于所述激光检测线的方位信息,根据所述方位信息输出所述投影画面的校正检测结果的步骤,包括:
获得所述检测图像中所述投影画面包含的各条边线相对于所述水平激光线和垂直激光线的夹角;
计算所述投影画面中位置相对的边线的第一比值,以及位置相邻的边线的第二比值;
检测得到的各个夹角、第一比值、第二比值是否均处于对应的预设范围内,若均处于对应的预设范围内,则判定所述投影画面的校正通过检测,否则,判定所述投影画面的校正未通过检测。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画面校正的检测装置,应用于检测系统中的处理设备,所述检测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处理设备连接的激光设备和拍摄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激光设备向投射面投射激光检测线,所述投射面上具有经过校正后的投影画面;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激光检测线与所述投影画面的相对位置关系是否满足预设要求,若满足所述预设要求,则控制所述拍摄设备拍摄获得包含所述激光检测线和所述投影画面的检测图像;
判断模块,用于获得所述检测图像中所述投影画面相对于所述激光检测线的方位信息,根据所述方位信息输出所述投影画面的校正检测结果。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检测系统,所述检测系统包括处理设备,以及与所述处理设备连接的激光设备和拍摄设备;
所述激光设备用于在所述处理设备的控制下向投射面投射激光检测线,所述投射面上具有经过校正后的投影画面;
所述处理设备用于检测所述激光检测线与所述投影画面的相对位置关系是否满足预设要求,若满足所述预设要求,则向所述拍摄设备发送拍摄控制请求;
所述拍摄设备在接收到所述拍摄控制请求后,拍摄获得包含所述激光检测线和所述投影画面的检测图像,并发送至所述处理设备;
所述处理设备用于获得所述检测图像中所述投影画面相对于所述激光检测线的方位信息,根据所述方位信息输出所述投影画面的校正检测结果。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激光设备用于在所述处理设备的控制下向所述投射面投射初始激光检测线,该初始激光检测线位于所述投射面的边缘位置;
所述处理设备用于获得调整信息,并将所述调整信息发送至所述激光设备;
所述激光设备用于根据所述调整信息调整转动角度,以使投射的激光检测线相对所述初始激光检测线向靠近所述投影画面的方向移动,直至使投射的激光检测线位于目标位置,所述目标位置位于所述投影画面所在的区域。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激光设备包括水平激光设备和垂直激光设备;
所述水平激光设备用于在所述处理设备的控制下向投射面投射水平激光线;
所述垂直激光设备用于在所述处理设备的控制下向投射面投射垂直激光线。
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
本申请提供的画面校正的检测方法、装置和检测系统,通过控制激光设备向投射面投射激光检测线,并检测激光检测线与投射面上的投影画面的相对位置关系,在两者相对位置关系满足预设要求时,控制拍摄设备拍摄获得包含激光检测线和投影画面的检测图像,最后基于检测图像中投影画面相对于激光检测线的方位信息,获得投影画面校正的检测结果。该方案中,借助激光设备在投射面上所形成的激光检测线,并结合图像识别的方式,可以实现对投影画面的精确检测,且全过程自动化实现,大大降低时间、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进行投影画面检测的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画面校正的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检测方法中,调整激光设备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检测方法中,调整激光检测线至目标位置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检测系统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水平激光设备调整过程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垂直激光设备调整过程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激光检测线与投射画面之间的相对关系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检测方法中,检测判断方法的流程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画面校正的检测装置的功能模块框图。
图标:10-处理设备;100-画面校正的检测装置;101-控制模块;102-检测模块;103-判断模块;20-激光设备;21-水平激光设备;22-垂直激光设备;30-拍摄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目前对于投影仪进行画面校正之后的投影画面的检测,仍然停留在需要较多人工参与的测试方式上,而这样的方式将导致测试工作需要大量的时间及人力成本。例如,需要改变投影仪与投射面的相对距离、投影仪与投射面的相对角度等,进行多次测量。具体地,就某个具体测试项目而言,需要分别将投影仪以相对于40寸、60寸、80寸、100寸、120寸的相对距离进行投射,并且,每个相对距离下,需要向投射面以不同的相对角度进行投射,例如可如图1中所示,分别向投射面的9个不同的位置投射画面。倘若每次测试需要进行10次,则要完成该测试项目就需要获得4500组数据。并且,实际测试应用中,由于环境亮度对于人工测量影响较大,因此,还需分别在亮环境和暗环境下进行测试,且为了避免偶然误差,实际测试中需要采用多组设备进行测试。
由上述可见,现有的人工测试的方式下,所需测试数据众多,进而需要分析处理的数据量也十分庞大,不仅测试的精度不高,并且,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人力成本。
基于上述研究发现,本申请提供一种画面校正的检测方案,通过设置激光设备和拍摄设备,借助激光设备在投射面上所形成的激光检测线,并集合图像识别的方式,可以实现对投影画面的精确检测,且全过程自动化实现,大大降低时间、人力成本。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请参阅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检测系统的结构图,该检测系统包括处理设备10,以及与处理设备10连接的激光设备20和拍摄设备30。其中,处理设备10可控制激光设备20向投射面投射激光检测线,并调整激光设备20的投射位置、投射角度等。处理设备10还可向拍摄设备30发出控制拍摄设备30进行图像拍摄的指令,拍摄设备30的拍摄区域包含投射面所在的区域,拍摄设备30在拍摄指令下可拍摄获得包含投射面以及投射面上包含的信息的图像。
此外,处理设备10还与投影仪连接,投影仪用于向投影面投射投影画面,且对投影画面进行校正,例如梯形校正。因此,拍摄设备30所获取的拍摄图像中包含有投射面上的投影画面和激光设备20发出的激光检测线。而处理设备10即可基于得到的拍摄图像,结合激光检测线对投影画面进行分析处理,进而得到投影画面的校正检测结果。
本实施例中,激光设备20可以搭载在转动装置上,该转动装置可与处理设备10连接,处理设备10可通过控制转动装置转动,进而控制激光设备20的投射角度,以调整激光设备20所投射的激光检测线在投射面上的位置,以使激光检测线与投影画面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预设要求。进而在此场景下,控制拍摄设备30进行图像拍摄。
其中,上述投射面可以是测试板、墙面等,而拍摄设备30可以是如单反相机等摄像设备。
本实施例中,借助激光设备20发出的激光检测线,并结合拍摄设备30进行图像拍摄进而进行图像识别的方式,以检测投射面上的投影画面是否通过检测。在提高检测精确度的同时,大大降低时间和人力成本。
在上述检测系统的架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画面校正的检测方法,该画面校正的检测方法可以应用于上述检测系统中的处理设备10。如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画面校正的检测方法的流程图,所应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不以图3及以下所述的顺序为限制,下面将对图3所示的具体流程进行详细阐述。
步骤S110,控制所述激光设备20向投射面投射激光检测线,所述投射面上具有经过校正后的投影画面。
步骤S120,检测所述激光检测线与所述投影画面的相对位置关系是否满足预设要求,若满足所述预设要求,则执行步骤S130。
步骤S130,控制所述拍摄设备30拍摄获得包含所述激光检测线和所述投影画面的检测图像。
步骤S140,获得所述检测图像中所述投影画面相对于所述激光检测线的方位信息,根据所述方位信息输出所述投影画面的校正检测结果。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检测方法主要用于对投影仪所投射的投影画面进行检测,投影仪在投射投影画面时往往经过梯形校正,因此,该方法主要用于检测投影画面的梯形校正结果是否符合要求。最终的投影画面应当是位置端正的、符合一定比例要求的矩形形状。因此,在检测时应当按该位置及形状要求进行检测。
首先,投影仪可向投射面进行投射以在投射面上形成投影画面,且该投影画面为投影仪进行校正后的画面。该投影画面即作为本实施例的检测目标对象。在此基础上,处理设备10可控制激光设备20向投射面投射激光检测线。由于投影仪每次进行画面投射时,投影画面在投射面上的位置及大小均不一定,因此,所投射的激光检测线相对于投影画面的位置可能并不能很好地辅助进行投影画面的检测,例如,激光检测线距离投影画面位置过远。
因此,需要检测投射的激光检测线与投影画面的相对位置关系是否满足预设要求,例如,可以是检测激光检测线是否位于投影画面所在的区域,或者是激光检测线距离投影画面的距离小于预设值,又或者可以是其他的使激光检测线有助于进行投影画面检测的位置均可。
若激光检测线与投影画面的相对位置不满足预设要求,处理设备10可调整激光设备20,从而调整所投射的激光检测线的位置。直至在检测到激光检测线与投影画面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预设要求时为止。此时,处理设备10可向拍摄设备30发送拍摄指令,拍摄设备30在接收到拍摄指令时,进行图像拍摄。
其中,拍摄设备30的拍摄区域包含投射面所在区域,因此,可以拍摄获得包含投射面以及投射面上的激光检测线和投影画面的检测图像。
由于投射的激光检测线具有一些标准特征,例如为水平线或为竖直线,因此,处理设备10可以通过图像识别处理的方式,基于检测图像中投影画面相对于激光检测线的方位信息从而判断投影画面是否满足要求,若满足要求,则可以判定投影画面的校正通过检测,否则,投影画面的校正未通过检测。在未通过检测的情况下,需要输出相应信息以告知工作人员,以继续进行校正的调整,避免后续出现产品不符合要求的情况。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投影仪向投射面投射投影画面并通过校正后,处理设备10可控制拍摄设备30拍摄获得包含投射面以及其上的投影画面的图像。由于投影画面相对于投射面往往具有较大的颜色差距,因此,处理设备10可通过对拍摄获得的图像采用图像识别的方式,以确定投影画面在投射面上的位置。
预先可以通过对投影设备进行调试的方式,以获得激光设备20在不同状态下所投射的激光检测线在投射面上的位置信息,从而建立不同位置信息和不同状态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的状态可以是激光设备20相对于投射面的距离以及与投射面之间的夹角等。
在此基础上,处理设备10在控制激光设备20向投射面投射激光检测线时,可以根据获得的投影画面在投射面上的位置,再查找上述预先建立的关于激光设备20的不同位置信息和不同状态之间的对应关系,以获得可以使激光设备20投射的激光线位于投影画面上的状态。处理设备10可控制激光设备20调整至该状态,从而激光设备20在该状态下投射激光检测线以位于投影画面上。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需要测试投影仪在多种不同投射角度、不同距离下所形成的投影画面,因此,需要检测的投影画面为多个不同大小的、处于投射面不同位置的投影画面。在控制激光设备20进行激光检测线的投射时,若按上述预先标定的方式进行,则需要经过多次的标定,标定工作繁重。而用于测试所用的投射面往往是固定不变的,因此,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进行激光投射时,可以以投射面作为基准进行投射。请结合参阅图4,本实施例中,可通过以下方式控制激光设备20进行激光投射。
步骤S111,控制所述激光设备20向所述投射面投射初始激光检测线,该初始激光检测线位于所述投射面的边缘位置。
步骤S112,调整所述激光设备20的角度,以使投射的激光检测线相对所述初始激光检测线向靠近所述投影画面的方向移动,直至使投射的激光检测线位于目标位置,所述目标位置位于所述投影画面所在的区域。
本实施例中,在确定好投射面之后,可预先对激光设备20进行调试,以获得激光设备20所投射的激光检测线位于投射面的边缘位置的初始状态,其中,该初始状态包括激光设备20相对于投射面的相对距离和夹角等。该边缘位置可以是投射面的底部、顶部、左侧或右侧等。预先可以对激光设备20进行调试,以获得投射的激光检测线分别在投射面的底部、顶部、左侧及右侧时,激光设备20的初始状态。
在进行检测时,处理设备10可控制激光设备20调整至上述的初始状态并进行激光检测线的投射,投射的激光检测线即可位于投射面上的边缘位置。
由于此时投射面上已具有投影画面,因此,在此基础上,处理设备10可不断地调整激光设备20的角度,从而使得调整之后的激光设备20投射的激光检测可以逐渐向投影画面的方向移动。
由上述可知,可预先标定出投射的激光检测线在上述不同的边缘位置时激光设备20的初始状态。因此,处理设备10若控制激光设备20调整至某个初始状态,相应地可获得该初始状态下激光设备20所投射的具体的边缘位置,例如投射面的顶部、底部、左侧或右侧。在此情形下,在投射面上具有投影画面的情况下,处理设备10在控制激光设备20投射初始激光检测线后,可获得投影画面与初始激光检测线的相对位置。例如,处理设备10控制激光设备20投射的初始激光检测线位于投射面的底部时,则相应地,投影画面位于该初始激光检测线的上方。
如此,处理设备10即可调整激光设备20的角度,以使投射的激光检测线相对初始激光检测线向靠近投影画面的方向移动。
由上述可知,为了便于以激光检测线辅助进行投影画面的检测,因此,激光检测线应当距离投影画面较近,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高检测时的精确度,本实施例中,调整激光设备20时,可以在其投射的激光检测线位于投影画面所在的区域的位置处时,停止调整过程。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处理设备10是通过控制激光设备20所搭载的转动设备,从而调整激光设备20的投射角度,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例如激光设备20与投射面之间不同的相对距离,激光设备20在转动一定角度后,所引起的激光检测线移动距离并不相同。若采用每次调整激光设备20转动后,均进行形成的激光检测线是否到达目标位置的检测,则检测频次较多,造成过多的工作量。基于该考虑,请结合参阅图5,本实施例中,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激光设备20的角度的调整。
步骤S1121,控制所述激光设备20向设定方向转动预设角度,所述设定方向为使投射的激光检测线相对于所述初始激光检测线往靠近所述投影画面移动的方向。
步骤S1122,获得所述激光设备20在转动预设角度后所投射的激光检测线相对于所述初始激光检测线的移动距离。
步骤S1123,根据所述初始激光检测线的位置与目标位置之间的差值、所述移动距离和所述预设角度,计算得到目标角度,并控制所述激光设备20转动所述目标角度,以使投射的激光检测线位于目标位置。
本实施例中,考虑到首先需要确定当前的应用场景,即激光设备20与投射面之间的相对距离,而该相对距离可以由激光设备20的转动角度以及其引起的激光检测线的移动距离来体现。因此,在激光设备20投射以在投射面上形成初始激光检测线之后,可首先控制激光设备20转动一较小的预设角度,并且,转动的方向为使投射的激光检测线往靠近投影画面的方向移动的方向。如此,则可以基于预设角度以及激光检测线的移动距离确定激光设备20与投射面之间的相对距离。
在此基础上,可以基于激光设备20与投射面之间的相对距离,以及初始激光检测线的位置和目标位置之间的差值得到总的需要转动的角度。而当前激光设备20已经转动了预设角度,因此,可以利用总的需要转动的角度减去该预设角度,即可以得到还需要转动的目标角度。通过处理设备10控制激光设备20转动该目标角度,即可使投射的激光检测线从当前位置移动至目标位置。
本实施例中,考虑到形成的投射画面的形状大致为一矩形,其包含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的边线,因此,为了能够准确地对各边线进行检测,请参阅图6,本实施例中的激光设备20可包括水平激光设备21和垂直激光设备22。
处理设备10可控制水平激光设备21向投射面投射水平激光线,同时,处理设备10可控制垂直激光设备22向投射面投射垂直激光线。
其中,水平激光设备21可搭载于可在垂直方向上转动的转动装置,例如垂直转动180°,而垂直激光设备22可搭载于可在水平方向上转动的转动装置,例如水平转动180°。
对于水平激光设备21和垂直激光设备22,可采用上述相同的预先标定出使投射的初始激光检测线位于投影画面上的方式,或者是预先标定出使投射的初始激光检测线位于投影画面的边缘位置的方式进行标定。
针对水平激光设备21,在进行初始投射时,处理设备10控制水平激光设备21在投射面上形成的水平方向上的初始激光检测线可以位于投射面的底部或顶部。在位于底部的情况下,处理设备10可控制水平激光设备21向上转动,从而可以使水平方向上的激光检测线逐渐向上移动。而初始激光检测线位于顶部的情况下,处理设备10可控制水平激光设备21向下转动,从而可以使水平方向上的激光检测线逐渐向下移动。
此外,针对垂直激光设备22,在进行初始投射时,处理设备10可控制垂直激光设备22在投射面上形成的垂直方向上的初始激光检测线可以位于投射面的左侧或右侧。在位于左侧的情况下,处理设备10可控制垂直激光设备22向右转动,从而使垂直方向上的激光检测线逐渐向右移动。而初始激光检测线位于右侧的情况下,处理设备10可控制垂直激光设备22向左转动,从而可以使垂直方向上的激光检测线逐渐向左移动。
结合参阅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在进行水平激光设备21的调整时,若初始水平激光线L1位于投射面的底部,则处理设备10首先可控制水平激光设备21向上转动预设角度θ1,并获得激光检测线L2相对于初始水平激光线L1的移动距离d。基于预设角度θ1和移动距离d,可以计算得到水平激光设备21与投射面之间的相对距离x:
Figure BDA0002682290830000141
为了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度,因此,可以获得初始水平激光线L1与目标位置(目标激光检测线L3所在的位置)之间的差值D,而该多个参数之间存在以下关系:
Figure BDA0002682290830000142
因此,可以根据差值D、预设角度θ1以及移动距离d,并按上述公式计算得到目标角度θ2,也即将激光检测线从当前位置移动至目标位置还需转动的转动。
此外,结合参阅图8,本实施例中,在进行垂直激光设备22的调整时,若初始垂直激光线L’1位于投射面的左侧边缘,处理设备10首先可控制垂直激光设备22向右转动预设角度θ’1,并获得激光检测线L’2相对于初始垂直激光线L’1的移动距离d’。基于预设角度θ’1和移动距离d’,可以计算得到垂直激光设备22与投射面之间的相对距离x’:
Figure BDA0002682290830000151
为了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度,因此,可以获得初始垂直激光线L’1与目标位置(目标激光检测线L’3所在的位置)之间的差值D’,而该多个参数之间存在以下关系:
Figure BDA0002682290830000152
Figure BDA0002682290830000153
因此,可以根据差值D’、预设角度θ’1以及移动距离d’,并按上述公式计算得到目标角度θ’2,也即将激光检测线从当前位置移动至目标位置还需转动的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能够很好地利用水平激光线和垂直激光线进行投影画面的校正,形成的水平激光线和垂直激光线应当位于投影画面所在的区域。也即上述检测激光检测线与投影画面的相对位置关系是否满足预设要求时,可以通过检测形成的水平激光线和垂直激光线的交点是否位于投影画面内,若位于投影画面内,则判定满足预设要求。
进一步地,具体实施时,请结合参阅图9,若投影画面如图9中的矩形ABCD,针对形成的水平激光线,可以检测该水平激光线是否处于矩形边BD的中点,若处于中点则确定水平激光线的位置满足预设要求。而针对形成的垂直激光线,可以检测该垂直激光线否是处于矩形边AB的中点,若处于中点则确定垂直激光线的位置满足预设要求。
在上述形成了满足预设要求的水平激光线和垂直激光线的基础上,处理设备10可控制拍摄设备30进行拍摄,以获得包含有上述投影画面、水平激光线和垂直激光线的检测图像。
请结合参阅图10,本实施例中,处理设备10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检测图像进行分析处理,以对投影画面进行检测。
步骤S141,获得所述检测图像中所述投影画面包含的各条边线相对于所述水平激光线和垂直激光线的夹角。
步骤S142,计算所述投影画面中位置相对的边线的第一比值,以及位置相邻的边线的第二比值。
步骤S143,检测得到的各个夹角、第一比值、第二比值是否均处于对应的预设范围内,若均处于对应的预设范围内,则执行以下步骤S144,否则,执行以下步骤S145。
步骤S144,判定所述投影画面的校正通过检测。
步骤S145,判定所述投影画面的校正未通过检测。
应当理解,对于投影画面校正的检测主要是检测其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方位是否投射端正,以及边线之间的比值是否符合要求。而投射的水平激光线和垂直激光线由于其分别为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标准线,因此,可以获得投影画面中包含的各条边线相对于水平激光线和垂直激光线的夹角。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预先建立多个不同的水平激光线、垂直激光线以及投影画面的各边线的曲线函数,并预先通过测量的方式建立不同水平激光线、垂直激光线分别与不同边线的曲线函数之间的夹角关系。例如,预先测量得到不同水平激光线的曲线函数与不同边线的曲线函数之间的夹角,不同垂直激光线的曲线函数与不同边线的曲线函数之间的夹角。
在检测阶段,可以获得待检测的投影画面中包含的各边线的曲线函数以及用于检测的水平激光线和垂直激光线的曲线函数。通过查找上述夹角关系的方式,获得各边线与水平激光线和垂直激光线的夹角。例如,请结合参阅图9,在获得拍摄的检测图像后,可对检测图像进行透视变换处理。再获得投影画面的边线AB、CD与水平激光线L1之间的夹角∠1,∠2;计算边线AB、CD与垂直激光线L2的夹角∠3,∠4;计算边线AC、BD与水平激光线L1的夹角∠5,∠6;计算边线AC、BD与垂直激光线L2的夹角∠7,∠8。
此外,还可计算投影画面中位置相对的边线的第一比值,以及位置相邻的边线的第二比值。例如,针对位置相邻的边线的比值,可以获得边线AB和AC之间的比值A1,边线AB和BD之间的比值A2,边线CD与AC之间的比值A3,以及边线CD与BD之间的比值A4。而针对位置相对的边线的比值,则可以计算边线AB与CD之间的比值B1,以及边线AC与BD之间的比值B2。
在此基础上,可以判断上述的各个夹角、各个比值是否均在对应的预设范围内,例如是否满足以下的范围要求:
-θ<∠1、∠2、∠7、∠8<θ;
90°-θ<∠3、∠4、∠5、∠6<90°+θ;
A1、A2、A3、A4值为16:9;
其中,θ可为1°,在满足上述的对应范围要求时,可以确定投影画面的校正通过检测,否则,判定为未通过检测。其中,上述具体的数值以及范围并不限定于此,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相应调整。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画面校正的检测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常规方式而言,可实现时间和人力成本上的大大降低。例如,现有方式中在常规方式下可能需要共计3600次的测试,按照每次3分钟计算,则需要22.5天,若4个人同时测试也需要一周才能完成。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检测方法下,可实现自动化的并行测试,大约需要900次,单次只需40秒。总共只需要10个小时即能完成测试。
以上所执行的检测方法的处理过程主要是在处理设备10中执行,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包含上述各个设备,如激光设备20、拍摄设备30和处理设备10的检测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可通过数据交互及指令传输的共同实现上述的检测方法的整体流程。
以下将对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检测系统中的各个部件在实现上述的检测方法中,所起到的功能用于进行介绍:
所述激光设备20用于在所述处理设备10的控制下向投射面投射激光检测线所述投射面上具有经过校正后的投影画面;
所述处理设备10用于检测所述激光检测线与所述投影画面的相对位置关系是否满足预设要求,若满足所述预设要求,则向所述拍摄设备30发送拍摄控制请求;
所述拍摄设备30在接收到所述拍摄控制请求后,拍摄获得包含所述激光检测线和所述投影画面的检测图像,并发送至所述处理设备10;
所述处理设备10用于获得所述检测图像中所述投影画面相对于所述激光检测线的方位信息,根据所述方位信息输出所述投影画面的校正检测结果。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检测系统中,激光设备20可通过向投射面投射激光检测线,而拍摄设备30可拍摄包含激光检测线和投影画面的检测图像,最终处理设备10可对检测图像进行分析处理,以得到投影画面的校正检测结果。如此,结合激光检测线辅助以及图像识别的方式进行检测,过程全自动化,在提高检测精度的同时降低人力及时间成本。
此外,在一种实现方式下,所述激光设备20用于在所述处理设备10的控制下向所述投射面投射初始激光检测线,该初始激光检测线位于所述投射面的边缘位置;
所述处理设备10用于获得调整信息,并将所述调整信息发送至所述激光设备20;
所述激光设备20用于根据所述调整信息调整转动角度,以使投射的激光检测线相对所述初始激光检测线向靠近所述投影画面的方向移动,直至使投射的激光检测线位于目标位置,所述目标位置位于所述投影画面所在的区域。
如此,每次先将激光检测线投射至投射面的边缘位置,再逐步调整至投影画面处,可以避免由于投影画面位置、大小不定带来的难以以投影画面作为投射基准进行投射的问题,以相对固定的投射面作为基准,可保障有序地调整。
此外,在一种实现方式下,所述激光设备20包括水平激光设备21和垂直激光设备22;
所述水平激光设备21用于在所述处理设备10的控制下向投射面投射水平激光线;
所述垂直激光设备22用于在所述处理设备10的控制下向投射面投射垂直激光线。
如此,可以利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基准线进行投影画面的检测,提高检测的精确度。
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中检测系统包含各个部件的用途未详尽之处,可参见上述实施例对于画面校正的检测方法中的描述,在此不再作赘述。
此外,请参阅图11,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对应于上述画面校正的检测方法的、应用于处理设备10的画面校正的检测装置100,该装置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上述内容所提供的画面校正的检测方法,该检测装置包括控制模块101、检测模块102和判断模块103。以下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画面校正的检测装置100的具体介绍。
控制模块101,用于控制所述激光设备20向投射面投射激光检测线,所述投射面上具有经过校正后的投影画面。
可以理解,该控制模块101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步骤S110,关于该控制模块101的详细实现方式可以参照上述对步骤S110有关的内容。
检测模块102,用于检测所述激光检测线与所述投影画面的相对位置关系是否满足预设要求,若满足所述预设要求,则控制所述拍摄设备30拍摄获得包含所述激光检测线和所述投影画面的检测图像。
可以理解,该检测模块102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步骤S120、S130,关于该检测模块102的详细实现方式可以参照上述对步骤S120、S130有关的内容。
判断模块103,用于获得所述检测图像中所述投影画面相对于所述激光检测线的方位信息,根据所述方位信息输出所述投影画面的校正检测结果。
可以理解,该判断模块103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步骤S140,关于该判断模块103的详细实现方式可以参照上述对步骤S140有关的内容。
前述画面校正的检测装置100中各个模块执行的详细过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可参考前文对所述画面校正的检测方法的解释说明。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画面校正的检测方法、装置和检测系统,通过控制激光设备20向投射面投射激光检测线,并检测形成的激光检测线与投射面上的投影画面的相对位置关系,在两者相对位置关系满足预设要求时,控制拍摄设备30拍摄获得包含激光检测线和投影画面的检测图像,最后基于检测图像中投影画面相对于激光检测线的方位信息得到投影画面校正的检测结果。该方案中,借助激光设备20在投射面上所投射的激光检测线,并结合图像识别的方式,可以实现对投影画面的精确检测,且全过程自动化实现,大大降低时间、人力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画面校正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检测系统中的处理设备,所述检测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处理设备连接的激光设备和拍摄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控制所述激光设备向投射面投射激光检测线,所述投射面上具有经过校正后的投影画面;
检测所述激光检测线与所述投影画面的相对位置关系是否满足预设要求,若满足所述预设要求,则控制所述拍摄设备拍摄获得包含所述激光检测线和所述投影画面的检测图像;
获得所述检测图像中所述投影画面相对于所述激光检测线的方位信息,根据所述方位信息输出所述投影画面的校正检测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画面校正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激光设备向投射面投射激光检测线,所述投射面上具有经过校正后的投影画面的步骤,包括:
控制所述激光设备向所述投射面投射初始激光检测线,该初始激光检测线位于所述投射面的边缘位置;
调整所述激光设备的角度,以使投射的激光检测线相对所述初始激光检测线向靠近所述投影画面的方向移动,直至使投射的激光检测线位于目标位置,所述目标位置位于所述投影画面所在的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画面校正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所述激光设备的角度,以使投射的激光检测线相对所述初始激光检测线向靠近所述投影画面的方向移动,直至使投射的激光检测线位于目标位置的步骤,包括:
控制所述激光设备向设定方向转动预设角度,所述设定方向为使投射的激光检测线相对于所述初始激光检测线往靠近所述投影画面移动的方向;
获得所述激光设备在转动预设角度后所投射的激光检测线相对于所述初始激光检测线的移动距离;
根据所述初始激光检测线的位置与目标位置之间的差值、所述移动距离和所述预设角度,计算得到目标角度,并控制所述激光设备转动所述目标角度,以使投射的激光检测线位于所述目标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画面校正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设备包括水平激光设备和垂直激光设备;
所述控制所述激光设备向投射面投射激光检测线的步骤,包括:
控制所述水平激光设备向投射面投射水平激光线;
控制所述垂直激光设备向所述投射面投射垂直激光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画面校正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所述激光检测线与所述投影画面的相对位置关系是否满足预设要求的步骤,包括:
检测所述水平激光线和垂直激光线的交点是否位于所述投影画面内,若位于所述投影画面内,则判定满足预设要求。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画面校正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所述检测图像中所述投影画面相对于所述激光检测线的方位信息,根据所述方位信息输出所述投影画面的校正检测结果的步骤,包括:
获得所述检测图像中所述投影画面包含的各条边线相对于所述水平激光线和垂直激光线的夹角;
计算所述投影画面中位置相对的边线的第一比值,以及位置相邻的边线的第二比值;
检测得到的各个夹角、第一比值、第二比值是否均处于对应的预设范围内,若均处于对应的预设范围内,则判定所述投影画面的校正通过检测,否则,判定所述投影画面的校正未通过检测。
7.一种画面校正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检测系统中的处理设备,所述检测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处理设备连接的激光设备和拍摄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激光设备向投射面投射激光检测线,所述投射面上具有经过校正后的投影画面;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激光检测线与所述投影画面的相对位置关系是否满足预设要求,若满足所述预设要求,则控制所述拍摄设备拍摄获得包含所述激光检测线和所述投影画面的检测图像;
判断模块,用于获得所述检测图像中所述投影画面相对于所述激光检测线的方位信息,根据所述方位信息输出所述投影画面的校正检测结果。
8.一种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系统包括处理设备,以及与所述处理设备连接的激光设备和拍摄设备;
所述激光设备用于在所述处理设备的控制下向投射面投射激光检测线,所述投射面上具有经过校正后的投影画面;
所述处理设备用于检测所述激光检测线与所述投影画面的相对位置关系是否满足预设要求,若满足所述预设要求,则向所述拍摄设备发送拍摄控制请求;
所述拍摄设备在接收到所述拍摄控制请求后,拍摄获得包含所述激光检测线和所述投影画面的检测图像,并发送至所述处理设备;
所述处理设备用于获得所述检测图像中所述投影画面相对于所述激光检测线的方位信息,根据所述方位信息输出所述投影画面的校正检测结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设备用于在所述处理设备的控制下向所述投射面投射初始激光检测线,该初始激光检测线位于所述投射面的边缘位置;
所述处理设备用于获得调整信息,并将所述调整信息发送至所述激光设备;
所述激光设备用于根据所述调整信息调整转动角度,以使投射的激光检测线相对所述初始激光检测线向靠近所述投影画面的方向移动,直至使投射的激光检测线位于目标位置,所述目标位置位于所述投影画面所在的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设备包括水平激光设备和垂直激光设备;
所述水平激光设备用于在所述处理设备的控制下向投射面投射水平激光线;
所述垂直激光设备用于在所述处理设备的控制下向投射面投射垂直激光线。
CN202010965865.7A 2020-09-15 2020-09-15 画面校正的检测方法、装置和检测系统 Active CN1121048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65865.7A CN112104851B (zh) 2020-09-15 2020-09-15 画面校正的检测方法、装置和检测系统
PCT/CN2020/136292 WO2022057117A1 (zh) 2020-09-15 2020-12-15 画面校正的检测方法、装置和检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65865.7A CN112104851B (zh) 2020-09-15 2020-09-15 画面校正的检测方法、装置和检测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04851A true CN112104851A (zh) 2020-12-18
CN112104851B CN112104851B (zh) 2022-04-08

Family

ID=737585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65865.7A Active CN112104851B (zh) 2020-09-15 2020-09-15 画面校正的检测方法、装置和检测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04851B (zh)
WO (1) WO2022057117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22102A (zh) * 2022-02-08 2022-03-22 峰米(重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投影设备及其调整方法、控制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19042B (zh) * 2022-03-29 2022-08-05 北京金橙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激光投影辅助线的板材轮廓视觉提取方法、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4719751B (zh) * 2022-04-07 2023-11-14 北京梦想绽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vr一体机上vr镜片安装校准处理方法及处理系统
CN115514884A (zh) * 2022-08-23 2022-12-23 苏州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精准超高速位置校正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99441A (zh) * 2003-09-19 2005-03-23 日本电气视象技术株式会社 采用倾角测量设备的投影仪
JP2005340985A (ja) * 2004-05-25 2005-12-08 Aichi Gakuin 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CN101656857A (zh) * 2008-08-19 2010-02-2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投影型显示装置和显示方法
CN103809351A (zh) * 2012-11-09 2014-05-21 建兴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检测投影画面变形的光学投影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CN103888700A (zh) * 2012-01-18 2014-06-25 索尼公司 投影型图像显示装置、图像投影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CN110243311A (zh) * 2019-06-28 2019-09-17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基于视觉的高精度动态转角测量系统及方法
CN110381302A (zh) * 2019-08-22 2019-10-25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系统的投影图案校正方法、装置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60390B2 (ja) * 2004-05-31 2007-08-15 Necディスプレイ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台形歪み補正装置を備えたプロジェクタ
CN103369211A (zh) * 2012-03-27 2013-10-23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摄影装置及投影装置的投影自动校正方法
KR101820905B1 (ko) * 2016-12-16 2018-01-22 씨제이씨지브이 주식회사 촬영장치에 의해 촬영된 이미지 기반의 투사영역 자동보정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시스템
CN108289208B (zh) * 2018-01-24 2020-11-27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画面自动校正方法和装置
US11375165B2 (en) * 2018-04-10 2022-06-28 ImmersaView Pty., Ltd. Image calibration for projected images
CN110572628A (zh) * 2019-09-26 2019-12-13 深圳市当智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双路激光定夹角测距的投影仪及其水平梯形校正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99441A (zh) * 2003-09-19 2005-03-23 日本电气视象技术株式会社 采用倾角测量设备的投影仪
JP2005340985A (ja) * 2004-05-25 2005-12-08 Aichi Gakuin 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CN101656857A (zh) * 2008-08-19 2010-02-2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投影型显示装置和显示方法
CN103888700A (zh) * 2012-01-18 2014-06-25 索尼公司 投影型图像显示装置、图像投影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CN103809351A (zh) * 2012-11-09 2014-05-21 建兴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检测投影画面变形的光学投影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CN110243311A (zh) * 2019-06-28 2019-09-17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基于视觉的高精度动态转角测量系统及方法
CN110381302A (zh) * 2019-08-22 2019-10-25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系统的投影图案校正方法、装置及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22102A (zh) * 2022-02-08 2022-03-22 峰米(重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投影设备及其调整方法、控制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04851B (zh) 2022-04-08
WO2022057117A1 (zh) 2022-03-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04851B (zh) 画面校正的检测方法、装置和检测系统
US10698308B2 (en) Ranging method, automatic focusing method and device
EP2685208A2 (en) Vision testing device using multigrid pattern
CN113014816B (zh) 飞拍拍摄触发点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JP2014503824A (ja) 視覚検査装置
JP6382390B2 (ja) ビジョン検査装置
TW201441604A (zh) 外觀瑕疵檢測系統及方法
CN104122264B (zh) 外观瑕疵检测系统及方法
TW201740484A (zh) 視覺化檢驗裝置
US20130155257A1 (en) Test device for testing camera module and method thereof
US10539412B2 (en) Measuring and correcting optical misalignment
CN109712115B (zh) 一种pcb板自动检测方法及系统
JP3666108B2 (ja) 外観検査装置
TWI696390B (zh) 用於投影機投影畫面測試與對位的方法及系統
CN113840137B (zh) 一种网络摄像机移动侦测灵敏度的验证方法及系统
US10511780B2 (en) Detect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US20150116486A1 (en) Terminal device, image measur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inspection of workpiece
US20080130068A1 (en) Imaging apparatus for fully automatic screen printer
KR101198406B1 (ko) 패턴 검사 장치
US11711615B2 (en) Workpiece inspection device and workpiece inspection method
TW201404120A (zh) 測試系統、成像裝置以及測試方法
US10269105B2 (en) Mask inspection device and method thereof
US20220330420A1 (en) Method of verifying fault of inspection unit, inspection apparatus and inspection system
TW201502528A (zh) 光源調整方法及系統
TWI749409B (zh) 光學量測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