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99252A - 背板、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背板、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99252A
CN112099252A CN201910523285.XA CN201910523285A CN112099252A CN 112099252 A CN112099252 A CN 112099252A CN 201910523285 A CN201910523285 A CN 201910523285A CN 112099252 A CN112099252 A CN 1120992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ug
shielding piece
plate
groove
backlight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2328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99252B (zh
Inventor
吴春生
杨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BOE Display Ligh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BOE Display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BOE Display Ligh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2328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9925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992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992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992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992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8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particular frames or supporting mea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背板、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属于显示技术领域。背板的侧板上具有凹槽和位于凹槽两侧的第一遮挡件和第二遮挡件,膜材相应位置设置凸出部,凸出部包括颈部和位于颈部两侧的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膜材安装于背板时,颈部放置于凹槽,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位于第一遮挡件和第二遮挡件下方,利用第一遮挡件和第二遮挡件在膜材厚度方向上对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限位,防止膜材凸出部从凹槽上方脱出,保证背光模组结构稳定,进而保证显示画面质量稳定。

Description

背板、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背板,还涉及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在制备背光模组时,需要将膜材、导光板、反射板等固定在背板上,然后通过胶框封装。
考虑到各组件在特殊情况下会发生膨胀从而影响整个模组结构的情况,设计时会在各个方向上预留一定的活动空间。预留空间的缺点是使得胶框存在松动的问题,无法牢固的压住膜材。另外,各组件的实际生产尺寸也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波动,使得胶框无法牢固的压住膜材,在背光模组运输或使用过程中,膜材极易从背板中脱出,造成膜材移位,从而直接导致背光模组结构破坏,进而影响画面品质。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发明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板、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解决膜材易从背板中脱出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背板,用于背光模组,包括:
底板;
侧板,设于所述底板的边缘,具有凹槽、第一遮挡件和第二遮挡件,所述凹槽设于所述侧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第一遮挡件和第二遮挡件设于所述侧板远离所述底板一侧并向远离所述侧板的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遮挡件和第二遮挡件分别位于所述凹槽两侧,且所述第一遮挡件和第二遮挡件在所述背板厚度方向的位置高于所述凹槽底边的位置;
所述凹槽用于放置膜材的凸出部,所述第一遮挡件和第二遮挡件用于对所述凸出部在所述背板厚度方向进行限位。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遮挡件和第二遮挡件为平板件,且所述第一遮挡件和第二遮挡件所在平面与所述底板所在平面平行。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底板包括底板本体和U形连接部,所述U形连接部包括相对的第一伸出端和第二伸出端,所述第一伸出端连接所述底板本体,且与所述底板本体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二伸出端连接所述侧板。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底板和侧板一体成型。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
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背板;
膜材,包括膜材本体和设于所述膜材本体边缘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包括颈部、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所述颈部与所述膜材本体边缘连接,且向远离所述膜材本体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分别连接于所述颈部的相对两侧,且在所述膜材本体边缘方向上向远离所述颈部的方向延伸;
其中,所述颈部放置于所述凹槽,所述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位于所述侧板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且位于所述第一遮挡件和第二遮挡件下方。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在所述底板平面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遮挡件和第二遮挡件在所述底板平面的投影内。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凸出部朝向所述底板一侧的第一凸耳和颈部之间具有第一开槽,且贯穿所述第二凸耳相对的两侧;所述膜材背面的第二凸耳和颈部之间具有第二开槽,且贯穿所述第二凸耳相对的两侧;且所述第一开槽和第二开槽的位置与所述第一遮挡件和第二遮挡件相对的两个侧壁位置一一对应。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位于同一平面,且与所述底板所在平面平行。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胶框,包覆于所述膜材和底板边缘。
根据本申请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本申请的膜材在边缘设置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在背板的侧板上相应位置设置第一遮挡件和第二遮挡件,利用第一遮挡件和第二遮挡件在膜材厚度方向上对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限位,防止凸出部从凹槽上方脱出,且侧板在垂直于侧板方向也能对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起到限位作用,凸出部不会从垂直于侧板方向脱出。该结构的膜材和背板安装稳定,保证了背光模组结构稳定,进而保证显示画面质量稳定,避免发生膜鼓、膜材褶皱、侧边亮线等画面品质问题。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膜材的一种结构俯视图;
图2为底板的结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B-B截面图;
图4为膜材和底板的组合结构俯视图;
图5为图4中C-C截面图;
图6为图4中D-D截面图;
图7为图1的仰视图;
图8为图1中凸出部的A-A截面图;
图9-图11为膜材和底板的安装过程示意图;
图12为显示面板的结构剖视图。
图中:110、凸出部;111、颈部;112、第一凸耳;113、第二凸耳;114、第一开槽;115、第二开槽;120、膜材本体;210、底板;220、侧板;221、凹槽;222、第一遮挡件;223、第二遮挡件;230、挡墙;240、U形连接部;241、第一伸出端;242、第二伸出端;300、反射片;400、导光板;500、胶框;510、第一固定部;520、第二固定部;600、液晶层。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申请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用于背光模组的膜材100和背板200,如图1所示,膜材包括膜材本体120和设于膜材本体120边缘的凸出部110;凸出部110包括颈部111、第一凸耳112和第二凸耳113,颈部111与所述膜材本体120边缘连接,且向远离膜材本体120的方向延伸,第一凸耳112和第二凸耳113分别连接于颈部111的相对两侧,且在膜材本体120边缘方向上向远离颈部111的方向延伸。
对应的,如图2-图3所示,该背板包括底板210和设于底板210边缘的侧板220,侧板220具有凹槽221、第一遮挡件222和第二遮挡件223,凹槽221设于侧板220远离底板210的一侧,第一遮挡件222和第二遮挡件223设于侧板220远离底板210一侧并向远离侧板220的方向延伸,且第一遮挡件222和第二遮挡件223分别位于凹槽221两侧,且第一遮挡件222和第二遮挡件223在背板厚度方向的位置高于凹槽221底边的位置。
安装膜材时,颈部111放置于凹槽221,第一凸耳112和第二凸耳113位于侧板220远离背板的一侧,且位于第一遮挡件222和第二遮挡件223下方。安装好的结构如图4-图5所示。一方面,凹槽221能够给膜材凸出部110提供一安装位置,侧板凹槽221两侧部位在垂直于侧板方向对第一凸耳112和第二凸耳113起到限位作用,凸出部110不会从垂直于侧板方向(图中侧板右侧)脱出。另一方面,第一遮挡件222和第二遮挡件223在背板厚度方向对凸出部110起到限位作用,凸出部110不会从凹槽221上方脱出。因此,即使胶框发生松动,膜材位置仍然能够保持稳定,保证了背光模组结构稳定,进而保证显示画面质量稳定,避免发生膜鼓、膜材褶皱、侧边亮线等画面品质问题。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方式的背板和膜材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5所示,膜材凸出部110设于膜材本体120左侧,其位置与侧板凹槽221位置对应。第一凸耳112和第二凸耳113分别连接于颈部111相对的上下两侧,且分别向远离颈部111方向延伸,第一凸耳112和第二凸耳113位置与第一遮挡件222和第二遮挡件223位置对应。颈部111、第一凸耳112、第二凸耳113和膜材本体120可以位于同一平面,便于制备和安装。第一凸耳112和第二凸耳113形状相同,对称设置。膜材可以为单层,也可以为多层。
相应的,如图1-图5所示,侧板220设于底板210左侧,侧板220顶部具有一U形凹槽221,凹槽221具有一水平底面,第一遮挡件222和第二遮挡件223均设于侧板220左侧,如图所示,第一遮挡件222和第二遮挡件223分别位于凹槽221两侧的顶部边缘,第一遮挡件222和第二遮挡件223相对两侧壁的间距等于凹槽221宽度,且第一遮挡件222和第二遮挡件223在背板厚度方向的位置高于凹槽221底面的位置。第一遮挡件222和第二遮挡件223形状相同,对称设置。
为了确保膜材能与背板配合,各结构需要满足一定的尺寸关系。参考图6,凹槽宽度L4需大于颈部宽度L3,确保颈部111可放入凹槽。第一凸耳左边沿至第二凸耳右边沿的距离L大于第一遮挡件和第二遮挡件相对的内壁的间距L4(凹槽宽度),确保第一凸耳112和第二凸耳113不会从右侧脱出凹槽221。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的厚度应当小于第一遮挡件、第二遮挡件下表面和凹槽底面之间的距离d,确保第一凸耳112和第二凸耳113可以被凹槽221底边和第一遮挡件222、第二遮挡件223限位。考虑到各组件安装结构稳定性和在各个方向上需要预留活动空间,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凸耳的宽度L1和第二凸耳的宽度L2均不小于0.2mm。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2-图3所示,背板的第一遮挡件222和第二遮挡件223均为矩形平板件,且两个平板件位于同一平面,并与背板所在平面平行。同时,膜材的第一凸耳112和第二凸耳113也位于同一平面,且与底板210所在平面平行,即第一遮挡件222和第二遮挡分别与第一凸耳112和第二凸耳113平行。由此可以使两个遮挡件与两个凸耳形成面接触,具有最大的接触面积,提高限位可靠性。第一遮挡件222和第二遮挡件223的具体结构可以为如图所示的矩形,二者相对的两个侧壁均垂直于侧板220。
另外,第一凸耳112和第二凸耳113在底板210平面的投影位于第一遮挡件222和第二遮挡件223在底板210平面的投影内,两个遮挡件可以分别完全阻挡两个凸耳,防止阻挡接触面过小,凸耳从两个遮挡件中间脱出,提高限位可靠性。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遮挡件222和第二遮挡件223的具体结构也可以为其他形状,例如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或其他任意多边形,此处不再一一列举。相应的,第一凸耳112和第二凸耳113的形状也可以为其他形状,而且也可以和遮挡件的形状不同。另外,第一遮挡件222和第二遮挡件223的设置位置和形状也可以不对称,同样,第一凸耳112和第二凸耳113的设置位置和形状也可以不对称。只要遮挡件能够对凸耳形成限位即可。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膜材凸出部110和对应的侧板220也可以分别位于膜材和底板210的其他位置,也可以设置多组,以提高安装稳定性,此处不再赘述。
针对上述结构的膜材和背板进行安装时,可以将膜材右侧抬起一定角度,使凸出部的颈部111从左向右从第一遮挡件222和第二遮挡件223之间插入,然后放平膜材,使颈部111位于凹槽221处,第一凸耳112和第二凸耳113位于第一遮挡件222和第二遮挡件223下方,即可完成安装。
上述结构在进行安装时,需要向一个方向倾斜膜材或背板,只适用于单侧具有凸出部110和侧板220的结构安装,对于多侧都具有上述结构的膜材和背板,安装较困难。为了进一步提高安装便利性,如图7所示,膜材背面的第一凸耳112和颈部111之间可以开设第一开槽114,且贯穿第二凸耳113相对的左右两侧。膜材背面的第二凸耳113和颈部111之间可以开设第二开槽115,且贯穿第二凸耳113相对的左右两侧。第一开槽114和第二开槽115的位置分别与第一遮挡件222和第二遮挡件223相对的两个侧壁位置上下对应。对应于第一遮挡件222和第二遮挡件223相对的侧壁结构,第一开槽114和第二开槽115也垂直于对应的膜材本体边缘。
两个开槽用于安装膜材,其原理如图8所示,在膜材厚度方向上,对凸出部110开设一定深度的槽,可以使凸耳沿特定方向进行弯折,例如,在膜材背面开槽,则凸耳只能向上弯折,不能向下弯折,同时,由于膜材具有一定的弹性,凸耳弯折后还能自动复位。因此,参考图9-图11,安装膜材时,可以将膜材凸出部110从与侧板凹槽221对应的位置自上而下放入凹槽221,下压凸出部110,如图9所示,第一凸耳112和第二凸耳113在第一遮挡件222和第二遮挡件223的阻挡沿第一开槽114和第二开槽115向上弯折,然后,如图10所示,膜材凸出部110可继续向下放置,直至颈部111接触凹槽221底面,且第一凸耳112和第二凸耳113完全落入第一遮挡件222和第二遮挡件223下方后,第一凸耳112和第二凸耳113自动回弹,恢复到原始形状,如图11所示,安装结束。当膜材向上移动时,由于第一凸耳112和第二凸耳113反方向不能弯折,因此被第一遮挡件222和第二遮挡件223阻挡,无法从凹槽221中跳出,实现竖直方向的定位。
在采用该结构及安装方式时,只需要将整个膜材从上向下放入背板相应位置即可,无需倾斜膜材。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第一遮挡件222和第二遮挡件223下表面到凹槽221底面的距离d需要大于第一凸耳112宽度L1和第二凸耳113宽度L2,以使第一凸耳112和第二凸耳113可以完全进入第一遮挡件222和第二遮挡件223下方并恢复至原平面。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背板的侧板220和底板210可以通过一体成型工艺制造,膜材和膜材本体120和凸出部110也可以通过一体成型工艺制造。
本申请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上述背板和膜材,具体结构此处不再赘述。由于背板和膜材安装牢固,该背光模组不易发生膜鼓、膜材褶皱等问题。
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2,背光模组还包括反射片300和导光板400,反射片300和导光板400层叠设置于背板和膜材之间。相应的,背板还设置有用于对反射片300、导光板400进行限位的挡墙230,挡墙230可与侧板220、底板210一体成型。
背光模组还包括包覆于膜材和底板210边缘的胶框500,胶框500包括呈直角的第一固定部510和第二固定部520,水平的第一固定部510覆盖于侧板220和膜材边缘上表面,对膜材、导光板400、反射片300在竖直方向起到限位作用,第二固定部520包覆在侧板220外侧,对侧板220、膜材凸耳等结构进行封装。
由于侧板220具有向外延伸的第一遮挡件222和第二遮挡件223,若侧板220和底板210呈直角连接,则容易在胶框的第二固定部520和底板210之间形成空隙,封装效果不牢固,且会限制第一凸耳112和第二凸耳113的容纳空间。因此,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底板210包括底板210本体和U形连接部240,如图12所示,U形连接部240包括相对的第一伸出端241和第二伸出端242,开口向右,第一伸出端241连接底板210本体,且与底板210本体位于同一平面,第二伸出端242连接侧板220。第一伸出端241和第二伸出端242左侧连接处的位置可与第一遮挡件222和第二遮挡件223延伸的位置上下对应,胶框500封装时能够较好的与背板贴合,且能够在U形连接部240上方给第一凸耳112和第二凸耳113保留足够的容纳空间。
本申请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上述背光模组。显示面板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参考图12,液晶层600位于膜材上方。由于背光模组结构稳定性好,该显示面板不易发生侧边亮线等画面品质问题。本申请不对显示面板的具体类型和应用领域进行限制。
虽然本说明书中使用相对性的用语,例如“上”“下”来描述图标的一个组件对于另一组件的相对关系,但是这些术语用于本说明书中仅出于方便,例如根据附图中所述的示例的方向。能理解的是,如果将图标的装置翻转使其上下颠倒,则所叙述在“上”的组件将会成为在“下”的组件。当某结构在其它结构“上”时,有可能是指某结构一体形成于其它结构上,或指某结构“直接”设置在其它结构上,或指某结构通过另一结构“间接”设置在其它结构上。
用语“一个”、“一”、“该”、“所述”和“至少一个”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Claims (10)

1.一种背板,用于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
侧板,设于所述底板的边缘,具有凹槽、第一遮挡件和第二遮挡件,所述凹槽设于所述侧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第一遮挡件和第二遮挡件设于所述侧板远离所述底板一侧并向远离所述侧板的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遮挡件和第二遮挡件分别位于所述凹槽两侧,且所述第一遮挡件和第二遮挡件在所述背板厚度方向的位置高于所述凹槽底边的位置;
所述凹槽用于放置膜材的凸出部,所述第一遮挡件和第二遮挡件用于对所述凸出部在所述背板厚度方向进行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挡件和第二遮挡件为平板件,且所述第一遮挡件和第二遮挡件所在平面与所述底板所在平面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包括底板本体和U形连接部,所述U形连接部包括相对的第一伸出端和第二伸出端,所述第一伸出端连接所述底板本体,且与所述底板本体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二伸出端连接所述侧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和侧板一体成型。
5.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背板;
膜材,包括膜材本体和设于所述膜材本体边缘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包括颈部、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所述颈部与所述膜材本体边缘连接,且向远离所述膜材本体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分别连接于所述颈部的相对两侧,且在所述膜材本体边缘方向上向远离所述颈部的方向延伸;
其中,所述颈部放置于所述凹槽,所述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位于所述侧板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且位于所述第一遮挡件和第二遮挡件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在所述底板平面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遮挡件和第二遮挡件在所述底板平面的投影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朝向所述底板一侧的第一凸耳和颈部之间具有第一开槽,且贯穿所述第二凸耳相对的两侧;所述膜材背面的第二凸耳和颈部之间具有第二开槽,且贯穿所述第二凸耳相对的两侧;且所述第一开槽和第二开槽的位置与所述第一遮挡件和第二遮挡件相对的两个侧壁位置一一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位于同一平面,且与所述底板所在平面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
胶框,包覆于所述膜材和底板边缘。
10.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6-9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CN201910523285.XA 2019-06-17 2019-06-17 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 Active CN1120992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23285.XA CN112099252B (zh) 2019-06-17 2019-06-17 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23285.XA CN112099252B (zh) 2019-06-17 2019-06-17 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99252A true CN112099252A (zh) 2020-12-18
CN112099252B CN112099252B (zh) 2022-09-30

Family

ID=737490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23285.XA Active CN112099252B (zh) 2019-06-17 2019-06-17 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9925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65280A (zh) * 2021-02-05 2021-06-15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35899A (ja) * 2001-07-25 2003-02-07 Sharp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KR20030090406A (ko) * 2002-05-23 2003-11-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직하형 액정 표시 장치
TWI281062B (en) * 2005-07-15 2007-05-11 Au Optronics Corp Optical module and position frame thereof
KR20080053703A (ko) * 2006-12-11 2008-06-1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광학 시트 및 이를 포함한 액정표시장치
CN201489240U (zh) * 2009-05-31 2010-05-26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块
CN201661999U (zh) * 2009-12-30 2010-12-01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固定边框及利用该固定边框组装的背光模组
CN102606954A (zh) * 2012-03-07 2012-07-25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采用该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04019405A (zh) * 2014-05-26 2014-09-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04717609U (zh) * 2015-05-07 2015-10-21 奇菱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片材固定构造
CN206411364U (zh) * 2016-12-19 2017-08-15 合肥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 光学膜片固定结构及液晶显示屏
KR20180028318A (ko) * 2016-09-08 2018-03-1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CN207833185U (zh) * 2018-02-12 2018-09-07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35899A (ja) * 2001-07-25 2003-02-07 Sharp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KR20030090406A (ko) * 2002-05-23 2003-11-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직하형 액정 표시 장치
TWI281062B (en) * 2005-07-15 2007-05-11 Au Optronics Corp Optical module and position frame thereof
KR20080053703A (ko) * 2006-12-11 2008-06-1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광학 시트 및 이를 포함한 액정표시장치
CN201489240U (zh) * 2009-05-31 2010-05-26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块
CN201661999U (zh) * 2009-12-30 2010-12-01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固定边框及利用该固定边框组装的背光模组
CN102606954A (zh) * 2012-03-07 2012-07-25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采用该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04019405A (zh) * 2014-05-26 2014-09-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04717609U (zh) * 2015-05-07 2015-10-21 奇菱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片材固定构造
KR20180028318A (ko) * 2016-09-08 2018-03-1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CN206411364U (zh) * 2016-12-19 2017-08-15 合肥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 光学膜片固定结构及液晶显示屏
CN207833185U (zh) * 2018-02-12 2018-09-07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65280A (zh) * 2021-02-05 2021-06-15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99252B (zh) 2022-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61643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210129366U (zh) 支撑框架、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EP2006729B1 (en) Liquid crystal module
US11930291B2 (en) Display module and television
CN111650685B (zh)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4089216A (zh) 背光源和显示装置
CN112099252B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
CN112578590B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US9250377B2 (en) Light guide plate and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module using the same
US11800052B2 (en) Display module and television
EP2261732B1 (en) Liquid crystal module
CN208782950U (zh) 一种组合式电视机结构
KR20160067299A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KR101756576B1 (ko) 모바일 기기
JP2007157465A (ja) バックライト用フレームの固定装置
CN211741772U (zh) 一种显示模组
JP2012220762A (ja)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液晶テレビジョン装置
CN110764312A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6842410B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10982986U (zh) 一种背光源、液晶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4267244A (zh) 子显示屏、拼接屏及显示装置
WO2013152594A1 (zh) 液晶显示装置
WO2019218860A1 (zh) 背光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和移动终端
KR200441581Y1 (ko) 백라이트 유닛의 베젤과 몰드프레임의 결합구조
CN220553060U (zh) 一种显示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