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53060U - 一种显示模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53060U
CN220553060U CN202321976508.6U CN202321976508U CN220553060U CN 220553060 U CN220553060 U CN 220553060U CN 202321976508 U CN202321976508 U CN 202321976508U CN 220553060 U CN220553060 U CN 2205530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miting
side wall
display module
wall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7650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陶冉
许海峰
王凯文
凌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Xinshe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Xinshe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Xinshe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7650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530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530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530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显示模组包括:背板,包括底壁以及沿底壁边缘设置的侧壁,侧壁与底壁围设成容纳空间,侧壁具有端面,背板还包括限位结构,限位结构包括开设在端面的限位凹槽以及位于限位凹槽两端的开口,开口连通限位凹槽与容纳空间,端面上设置有限高凸台;中框,包括框体以及设置在框体上的挂耳,挂耳通过开口挂设于限位凹槽,框体位于容纳空间内;盖板;结构胶层,位于端面与盖板之间,包括与限位凹槽相对应的第一胶段以及与限高凸台相对应的第二胶段,限位凹槽所在区域位于第一胶段所在区域的内侧,第二胶段的至少部分位于限高凸台与盖板之间。本公开的技术方案,避免了盖板与限高凸台的直接硬接触,避免划伤盖板。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模组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车载显示技术的发展,为了实现模组轻薄化,车载显示中将显示模组的背板直接与整车组装。随着悬浮屏的广泛应用,为了满足防水、防尘要求,对显示模组的密封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满足窄边框需求,显示模组中的盖板与背板通过点胶固定。这样的显示模组存在盖板被划伤、外观不良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的一项或更多项技术问题。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包括:
背板,包括底壁以及沿底壁边缘设置的侧壁,侧壁与底壁围设成容纳空间,侧壁具有端面,背板还包括限位结构,限位结构包括开设在端面的限位凹槽以及位于限位凹槽两端的开口,开口连通限位凹槽与容纳空间,端面上设置有限高凸台;
中框,包括框体以及设置在框体上的挂耳,挂耳通过开口挂设于限位凹槽,框体位于容纳空间内;
盖板,盖设在侧壁的端面一侧;
结构胶层,位于端面与盖板之间,结构胶层包括与限位凹槽相对应的第一胶段以及与限高凸台相对应的第二胶段,限位凹槽所在区域位于第一胶段所在区域的内侧,第二胶段的至少部分位于限高凸台与盖板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盖板与端面之间的距离大于限高凸台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第一方向为垂直于端面的方向;结构胶层包括填充在端面与盖板之间的第一部分以及填充在限高凸台与盖板之间的第二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结构还包括位于限位凹槽远离容纳空间一侧的外侧挡墙和靠近容纳空间一侧的内侧挡墙,外侧挡墙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或等于0.4mm,第二方向垂直于侧壁的延伸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挂耳包括耳体以及连接在耳体和框体之间的耳壁,耳壁嵌入开口内,耳体嵌入限位凹槽内,耳体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为W1,W1≥2.5*d,其中,d为耳体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
在一些实施例中,耳体与外侧挡墙之间具有第一预设间隙,第一预设间隙的尺寸大于或等于0.2mm。
在一些实施例中,耳体与内侧挡墙之间具有第二预设间隙,第二预设间隙的尺寸大于或等于0.1mm。
在一些实施例中,内侧挡墙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或等于0.5mm,内侧挡墙的靠近容纳空间一侧的内侧边缘相对于端面的内侧边缘向内凸出,内侧挡墙的内侧边缘相对于端面的内侧边缘向内凸出的尺寸与耳体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胶段的外侧边缘与外侧挡墙的外侧边缘之间具有第一预设距离,第一胶段的外侧边缘与外侧挡墙的内侧边缘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0.3mm,结构胶层还包括填充在第一预设间隙内的第三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预设距离的范围为0.08mm~0.12mm。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胶段的外侧边缘与端面的外侧边缘之间的距离为0.25mm~0.35mm。
在一些实施例中,限高凸台沿端面的内侧边缘设置,限高凸台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为0.5mm~0.6mm,第二方向垂直于侧壁的延伸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挂耳包括耳体以及连接在耳体和框体之间的耳壁,耳壁嵌入开口内,耳体嵌入限位凹槽内,在限位结构之外的端面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为W4,W4≥1.2+1.5*d,第二方向垂直于侧壁的延伸方向,d为耳体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
在一些实施例中,背板呈四边形,背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第一侧壁和第三侧壁相对设置,第二侧壁和第四侧壁相对设置,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的端面上分别设置有限位结构,每个侧壁的端面上分别设置有限高凸台,限高凸台与限位结构之间设置有预设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侧壁的端面设置有缺口,缺口用于避让显示模组中的线路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侧壁的内侧设置有台阶,台阶避让限位结构,台阶包括台阶底壁与台阶侧壁,框体的边缘部搭接在台阶底壁上,台阶侧壁的与限高凸台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凹槽,中框还包括设置在框体上且避让挂耳的限位壁,限位壁上设置有与凹槽相匹配的凸起,凸起卡入凹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和光学胶层,液晶显示面板通过光学胶层贴合在盖板的朝向容纳空间的一侧,液晶显示面板位于容纳空间内。
本公开实施例的显示模组,在侧壁的端面上点胶时,可以参考限高凸台来控制点胶量,进而控制结构胶层的厚度;挂耳通过开口挂设于限位凹槽,实现了对中框的固定和限位,简化了中框的固定限位方式。结构胶层中的第一胶段将限位凹槽所在区域覆盖、第二胶段的至少部分位于限高凸台与盖板之间,这样的结构胶层相对于相关技术中的结构胶层在端面上的宽度尺寸更大,增强了盖板与背板的粘附性;结构胶层中的第一胶段将限位凹槽所在区域覆盖,这样可以防止外部水汽、灰尘通过限位凹槽进入显示模组内部,提高了显示模组的防水、防尘效果;第二胶段的至少部分位于限高凸台与盖板之间,也就是说,限高凸台与盖板之间也存在结构胶层,避免了盖板与限高凸台的直接硬接触,避免了限高凸台划伤盖板,保证了显示模组外观良好。
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公开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除非另外规定,否则贯穿多个附图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或元素。这些附图不一定是按照比例绘制的。应该理解,这些附图仅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而不应将其视为是对本公开范围的限制。
图1为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显示模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显示模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B-B截面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显示模组的B-B截面示意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显示模组的D-D截面示意图;
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显示模组的E-E截面示意图;
图10为在背板的端面的平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背板;11、限高凸台;121、第一侧壁;122、第二侧壁;123、第三侧壁;124、第四侧壁;13、限位结构;130、限位凹槽;131、外侧挡墙;132、内侧挡墙;134、开口;
20、中框;21、框体;22、挂耳;221、耳体;222、耳壁;23、泡棉;
31、盖板;32、光学胶层;33、液晶显示面板;
40、结构胶层;41、第一胶段;42、第二胶段;
51、反射片;52、导光板;53、光学膜片。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不同的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结合。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图1为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显示模组包括背板10、中框20和盖板31,中框20的材质可以包括铁,因此,中框20也可以叫做中铁框。为了满足窄边框需求,盖板31与背板10通过结构胶层40固定,背板10的端面100上通过设置限高凸台11来控制结构胶层40的厚度。也就是说,在背板10的朝向盖板31一侧的端面100上设置有限高凸台11,在限高凸台11外侧的端面100上点胶,将盖板31压设在背板10上。在压力的作用下,点胶形成结构胶层40,盖板31通过结构胶层40贴合在背板10上,盖板31与限高凸台11的上表面接触。这样的显示模组,盖板31与限高凸台11直接硬接触,在显示模组组装过程中以及后续的整机机壳安装过程中,限高凸台11容易划伤盖板31,导致外观不良。并且,显示模组的防水、防尘性能也有待提高。
图2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显示模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显示模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中未示出盖板和显示面板;图4为图3中的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4中的B-B截面示意图;图6为图5中的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显示模组的B-B截面示意图;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显示模组的D-D截面示意图;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显示模组的E-E截面示意图。
如图2-图8所示,显示模组包括背板10、中框20、盖板31。背板10包括底壁以及沿底壁边缘设置的侧壁。侧壁与底壁围设成容纳空间200。侧壁具有端面100,例如,侧壁的远离底壁的一端具有端面100。背板10还包括限位结构13,限位结构13包括开设在端面100的限位凹槽130,以及位于限位凹槽130两端的开口134。开口134连通限位凹槽130与容纳空间200。也就是说,位于限位凹槽130两端的开口134与限位凹槽130可以形成“[”形凹槽,如图4所示。如图8所示,端面100上还设置有限高凸台11。示例性地,限高凸台11可以靠近端面100的内侧边缘设置。
在本文的描述中,M的内侧可以理解为M的靠近容纳空间的,M的外侧可以理解为M的远离容纳空间的一侧。例如,M的内侧边缘可以理解为M的靠近容纳空间一侧的边缘,M的外侧边缘可以理解为M的远离容纳空间一侧的边缘。
如图4-图6所示,中框20包括框体21以及设置在框体21上的挂耳22。挂耳22通过开口134挂设于限位凹槽130,框体21位于容纳空间内。挂耳22挂设在限位凹槽130内,限位凹槽130可以对挂耳22起到限位的作用,从而,限位结构13可以对中框20起到限位作用,保证了中框20的位置稳定性,使得框体21被容纳在容纳空间内。
如图7-图9所示,盖板31盖设在侧壁的端面100一侧。结构胶层40位于端面100与盖板31之间,结构胶层40包括第一胶段41和第二胶段42,第一胶段41与限位凹槽130相对应,第二胶段42与限高凸台11相对应。
图10为在背板的端面的平面示意图,图10中示出了结构胶层40。需要说明的是,结构胶层40位于端面100上,如图10所示,结构胶层40沿端面100的延伸方向设置,因此,结构胶层40的延伸方向与端面100的延伸方向相同。可以将结构胶层40沿端面100的延伸方向划分为多个胶段,第一胶段41为在结构胶层40的延伸方向上与限位凹槽130相对应的胶段,第二胶段42为在结构胶层40的延伸方向上与限高凸台11相对应的胶段。第一胶段41和第二胶段42之外的胶段可以叫做第三胶段43,图9中示出了第三胶段。
如图7和图8所示,限位凹槽130所在区域位于第一胶段41所在区域的内侧,从而,第一胶段41可以将限位凹槽130所在区域覆盖。第二胶段42的至少部分位于限高凸台11与盖板31之间。从图8中可以看出,限高凸台11与盖板31之间具有比较薄的结构胶层。
相关技术中,结构胶层40位于限高凸台11之外的区域,限高凸台11与盖板31直接硬接触,限高凸台11容易划伤盖板31,导致外观不良。
本公开实施例的显示模组,在侧壁的端面100上点胶时,可以参考限高凸台11来控制点胶量,进而控制结构胶层40的厚度;挂耳22通过开口挂设于限位凹槽130,实现了对中框20的固定和限位,简化了中框20的固定限位方式。结构胶层40中的第一胶段41将限位凹槽130所在区域覆盖、第二胶段42的至少部分位于限高凸台11与盖板31之间,这样的结构胶层40相对于相关技术中的结构胶层40在端面100上的宽度尺寸更大,增强了盖板31与背板10的粘附性;结构胶层40中的第一胶段41将限位凹槽130所在区域覆盖,这样可以防止外部水汽、灰尘通过限位凹槽130进入显示模组内部,提高了显示模组的防水、防尘效果;第二胶段42的至少部分位于限高凸台11与盖板31之间,也就是说,限高凸台11与盖板31之间也存在结构胶层40,避免了盖板31与限高凸台11的直接硬接触,避免了限高凸台11划伤盖板31,保证了显示模组外观良好。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盖板31与端面100之间的距离大于限高凸台11在第一方向X上的尺寸,第一方向X为垂直于端面100的方向。例如,盖板31与端面100之间的距离为h1,限高凸台11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为h2,h1大于h2。结构胶层40包括填充在端面100和盖板31之间的第一部分以及填充在限高凸台11与盖板31之间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连接。由于第一部分位于端面100和盖板31之间,因此,第一部分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为h1。第二部分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可以为h1-h2,h1>h2,第二部分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大于0。通过设置h1大于h2,在组装显示模组时,可以保证限高凸台11与盖板31之间保留有结构胶,避免盖板31与限高凸台11直接硬接触。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沿结构胶层40的延伸方向将结构胶层40划分为多个胶段,从而,结构胶层40可以包括第一胶段41、第二胶段42和第三胶段43。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沿第一方向(即垂直于端面的方向)将结构胶层40划分为多个部分,填充在端面100与盖板31之间的结构胶层为第一部分,填充在限高凸台11与盖板31之间的结构胶层为第二部分,填充在第一预设间隙内的结构胶层为第三部分。
如图5-图7所示,限位结构13还可以包括外侧挡墙131和内侧挡墙132,外侧挡墙131位于限位凹槽130远离容纳空间的一侧,内侧挡墙132位于限位凹槽130靠近容纳空间的一侧。外侧挡墙131在第二方向Y上的尺寸W2大于或等于0.4mm,第二方向Y垂直于侧壁的延伸方向。外侧挡墙131在第二方向Y上的尺寸W2可以为外侧挡墙131的宽度尺寸,将外侧挡墙131的宽度尺寸设置为大于或等于0.4mm,可以保证外侧挡墙131可以为上方的结构胶层40提供足够的支撑,以便结构胶层40可以覆盖住限位凹槽130;将外侧挡墙131的宽度尺寸设置为大于或等于0.4mm,还可以增强限位结构13的强度,保证挂耳22可以固定于限位结构13。
如图4-图7所示,为了实现挂耳22挂设于限位凹槽130,挂耳22可以包括耳体221以及连接在耳体221和框体21之间的耳壁222,耳壁222嵌入开口134内,耳体221嵌入限位凹槽130内。耳体221在第二方向Y上的尺寸为W1,W1≥2.5*d,其中,d为耳体221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当中框20为等厚部件时,d可以为中框20的壁厚。设置W1≥2.5*d,可以保证挂耳22的强度,避免挂耳22强度低导致中框20变形。
示例性地,如图6所示,耳体221与限位凹槽130之间可以设置双面胶,耳体221可以通过双面胶贴合在限位凹槽130的底面,防止耳体221在限位凹槽130内移动,更好地保持中框的稳定性。
如图6所示,耳体221与外侧挡墙131之间具有第一预设间隙d1,第一预设间隙d1大于或等于0.2mm。将第一预设间隙d1设置为大于或等于0.2mm,方便了中框20的组装,可以更加方便地将挂耳22挂设与限位凹槽130。
如图6所示,耳体221与内侧挡墙132之间具有第二预设间隙d2,第二预设间隙d2大于或等于0.1mm。将第二预设间隙d2设置为大于或等于0.1mm,可以保证挂耳22与限位凹槽130的配合间隙,方便中框20的组装。
如图4和图6所示,内侧挡墙132在第二方向Y上的尺寸W3大于或等于0.5mm,内侧挡墙132的靠近容纳空间一侧的内侧边缘相对于端面100的内侧边缘向内凸出,内侧挡墙132的内侧边缘相对于端面100的内侧边缘向内凸出的尺寸G可以与耳体221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d相同。
示例性地,内侧挡墙132的靠近容纳空间的内侧边缘相对于端面100的靠近容纳空间的内侧边缘向内凸出的尺寸为G,G=d+d6-d7,其中,d为耳体221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d6为中框20与背板10的组装间隙,d6通常为0.1mm;d7为内侧挡墙132外边缘避让中铁框的尺寸,d7通常为0.1mm。从而,可以取G=d。
如图6所示,示例性地,W2≥0.4mm,d1≥0.2mm,d2≥0.1mm,W1≥2.5*d,从而,在限位结构13之外的端面100在第二方向的尺寸即在限位凹槽130之外的端面100的宽度W4=W2+d1+W1+d2+(W3-G)≥1.2+1.5*d,即W4≥1.2+1.5*d。
可以理解的是,侧壁的端面100即侧壁上的点胶面,点胶面宽度最小为1.2+1.5*d。当中框20壁厚为0.3mm时,点胶面宽度最小为1.65mm;当中框20壁厚为0.4mm时,点胶面宽度最小为1.8mm。
如图6和图7所示,耳体221与外侧挡墙131之间具有第一预设间隙d1,第一预设间隙d1存在漏水、进尘的风险。示例性地,如图7和图10所示,第一胶段41的外侧边缘与外侧挡墙131的外侧边缘之间具有第一预设距离d4,第一胶段41的外侧边缘与外侧挡墙131的内侧边缘之间的距离d3大于或等于0.3mm,结构胶层40还包括填充在第一预设间隙内的第三部分(图中未示出)。这样的结构,第一胶段41的外侧边缘位于外侧挡墙131的上表面,将d3设置为大于或等于0.3mm,也就是说,外侧挡墙131上表面结构胶的宽度大于或等于0.3mm,从而,外侧挡墙131上表面的结构胶可以有效阻隔外界水汽、灰尘进入限位凹槽130;并且,当d3大于或等于0.3mm时,在点胶后将盖板31盖设在背板10上的过程中,结构胶会被挤压进入第一预设间隙内,这就使得结构胶层40还填充在第一预设间隙内,从而,填充在第一预设间隙内的结构胶与外侧挡墙131上表面的结构胶可以共同阻隔水汽、灰尘进入,进一步提高了显示模组防水、防尘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预设距离d4的范围为0.08mm~0.12mm,例如,d4可以为0.08mm、0.1mm或者0.12mm。将d4设置为0.08mm~0.12mm,可以使得第一胶段41的宽度尽可能大,提高了结构胶层40与背板10和盖板31的粘结力。并且,在限位结构13对应的端面100点胶后,第一预设间隙内可以容纳一部分结构胶,即使将第一预设距离d4设置为0.08mm~0.12mm,结构胶不会向背板10外侧溢出,不会影响产品外观。
如图8和图10所示,第二胶段42的外侧边缘与端面100的外侧边缘之间的距离d5为0.25mm~0.35mm,例如,d5可以为0.25mm、0.3mm或者0.35mm。
如图8所示,限高凸台11可以沿端面100的内侧边缘设置,限高凸台11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W5可以为0.5mm~0.6mm。在点胶过程中,可以参考限高凸台11来控制点胶厚度,在端面100和限高凸台11上表面进行点胶,参考限高凸台11的高度来控制点胶厚度,限高凸台11上表面的结构胶层40厚度比较小,限高凸台11上表面的胶层厚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只要可以起到限高凸台11划伤盖板31均可。
示例性地,限高凸台11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即限高凸台11的高度h2可以为0.25mm~0.35mm,例如,限高凸台11的高度可以为0.25mm、0.3mm或0.35mm。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10所示,背板10可以为四边形,背板1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侧壁121、第二侧壁122、第三侧壁123和第四侧壁124,第一侧壁121和第三侧壁123相对设置,第二侧壁122和第四侧壁124相对设置。第二侧壁122、第三侧壁123和第四侧壁124的端面100上分别设置有限位结构13,每个侧壁的端面100上分别设置有限高凸台11,限高凸台11与限位结构13之间设置有预设距离。例如,每个侧壁的端面100上分别设置两个限高凸台11,在第二侧壁122、第三侧壁123和第四侧壁124的端面100上,限位结构13位于两个限高凸台11之间。这样的结构,在每一个侧壁的端面100上,均有两个限高凸台11,以便在点胶过程中参考限高凸台11对点胶的厚度进行控制,避免点胶过量。
如图3和图10所示,第一侧壁121的端面100设置有缺口14,缺口14用于避让显示模组中的线路板。可以理解的是,缺口位置不设置结构胶层40。
在其他实施例中,背板10的形状可以为四边形之外的其它形状,背板10的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设置。
如图8和图9所示,侧壁的内侧设置有台阶15,台阶15避让限位结构13。台阶15包括台阶底壁151与台阶侧壁152,框体21的边缘部搭接在台阶底壁151上,从而,台阶底壁151可以为框体21提供支撑。
如图8所示,台阶侧壁152的与限高凸台11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凹槽153,中框20还包括设置在框体21上且避让挂耳22的限位壁23,限位壁23上设置有与凹槽153相匹配的凸起231,凸起231卡入凹槽153内。这样的结构,通过限位壁23与侧壁的配合、凸起231与凹槽153的配合,更好地对中框20进行了定位,提高了中框20在背板10内的结构稳定性。
示例性地,中框20的材质可以包括金属,例如,中框20的材质可以包括铁。
如图7、图8和图9所示,显示模组还包括液晶显示面板33和光学胶层32。液晶显示面板33通过光学胶层32贴合在盖板31的朝向容纳空间的一侧。液晶显示面板33位于容纳空间内。液晶显示面板33位于框体21与盖板31之间。框体21与液晶显示面板33之间有泡棉23,泡棉23可以向液晶显示面板33提供支撑。泡棉23沿液晶显示面板33的边缘部设置。
如图2和图7所示,显示模组还可以包括在底壁与框体21之间依次叠设的反射片51、导光板52和光学膜片53,显示模组还可以包括灯条60。
相关技术中,在侧壁的端面100点胶时,通常沿直线涂布结构胶,在限高凸台11位置,限高凸台11限制结构胶向容纳空间流动,导致结构胶外溢,甚至超出侧壁外边缘,影响产品外观。
参考图10,本公开实施例中,在侧壁的端面100点胶时,在限位结构13位置,点胶路径朝向侧壁的外边缘方向移动,通过设置点胶设备的点胶参数管控点胶路径,使得在限位结构13位置结构胶的外边缘与侧壁的端面100外边缘之间的距离约为0.1mm;在限位结构13之外的位置,通过设置点胶设备的点胶参数管控点胶路径,使得结构胶的外边缘与侧壁的端面100外边缘之间的距离约为0.3mm。在限位结构13位置,由于耳体221与外侧挡墙131之间具有第一预设间隙,结构胶会进入第一预设间隙d1而不会向外溢胶,不会影响产品外观。
显示模组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本公开实施例的显示模组可以应用于车载显示领域,例如,显示模组可以安装在车辆内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公开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公开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公开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上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公开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公开,上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公开。此外,本公开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以上,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其各种变化或替换,这些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6)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背板,包括底壁以及沿所述底壁边缘设置的侧壁,所述侧壁与所述底壁围设成容纳空间,所述侧壁具有端面,所述背板还包括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开设在所述端面的限位凹槽以及位于所述限位凹槽两端的开口,所述开口连通所述限位凹槽与所述容纳空间,所述端面上设置有限高凸台;
中框,包括框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框体上的挂耳,所述挂耳通过所述开口挂设于所述限位凹槽,所述框体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盖板,盖设在所述侧壁的端面一侧;
结构胶层,位于所述端面与所述盖板之间,所述结构胶层包括与所述限位凹槽相对应的第一胶段以及与所述限高凸台相对应的第二胶段,所述限位凹槽所在区域位于所述第一胶段所在区域的内侧,所述第二胶段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限高凸台与所述盖板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与所述端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限高凸台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所述第一方向为垂直于所述端面的方向;所述结构胶层包括填充在所述端面与所述盖板之间的第一部分以及填充在所述限高凸台与所述盖板之间的第二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还包括位于所述限位凹槽远离所述容纳空间一侧的外侧挡墙和靠近所述容纳空间一侧的内侧挡墙,所述外侧挡墙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或等于0.4mm,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侧壁的延伸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耳包括耳体以及连接在所述耳体和所述框体之间的耳壁,所述耳壁嵌入所述开口内,所述耳体嵌入所述限位凹槽内,所述耳体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为W1,W1≥2.5*d,其中,d为所述耳体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所述第一方向为垂直于所述端面的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耳体与所述外侧挡墙之间具有第一预设间隙,所述第一预设间隙的尺寸大于或等于0.2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耳体与所述内侧挡墙之间具有第二预设间隙,所述第二预设间隙的尺寸大于或等于0.1mm。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挡墙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或等于0.5mm,所述内侧挡墙的靠近所述容纳空间一侧的内侧边缘相对于所述端面的内侧边缘向内凸出,所述内侧挡墙的内侧边缘相对于所述端面的内侧边缘向内凸出的尺寸与所述耳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尺寸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段的外侧边缘与所述外侧挡墙的外侧边缘之间具有第一预设距离,所述第一胶段的外侧边缘与所述外侧挡墙的内侧边缘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0.3mm,所述结构胶层还包括填充在所述第一预设间隙内的第三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的范围为0.08mm~0.12mm。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胶段的外侧边缘与所述端面的外侧边缘之间的距离为0.25mm~0.35mm。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高凸台沿所述端面的内侧边缘设置,所述限高凸台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为0.5mm~0.6mm,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侧壁的延伸方向。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耳包括耳体以及连接在所述耳体和所述框体之间的耳壁,所述耳壁嵌入所述开口内,所述耳体嵌入所述限位凹槽内,在所述限位结构之外的端面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为W4,W4≥1.2+1.5*d,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侧壁的延伸方向,d为所述耳体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所述第一方向为垂直于所述端面的方向。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呈四边形,所述背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的端面上分别设置有所述限位结构,每个侧壁的端面上分别设置有所述限高凸台,所述限高凸台与所述限位结构之间设置有预设距离。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的端面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用于避让所述显示模组中的线路板。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的内侧设置有台阶,所述台阶避让所述限位结构,所述台阶包括台阶底壁与台阶侧壁,所述框体的边缘部搭接在所述台阶底壁上,所述台阶侧壁的与所述限高凸台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凹槽,所述中框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框体上且避让所述挂耳的限位壁,所述限位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凹槽相匹配的凸起,所述凸起卡入所述凹槽内。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和光学胶层,所述液晶显示面板通过所述光学胶层贴合在所述盖板的朝向所述容纳空间的一侧,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CN202321976508.6U 2023-07-24 2023-07-24 一种显示模组 Active CN2205530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76508.6U CN220553060U (zh) 2023-07-24 2023-07-24 一种显示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76508.6U CN220553060U (zh) 2023-07-24 2023-07-24 一种显示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53060U true CN220553060U (zh) 2024-03-01

Family

ID=900052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76508.6U Active CN220553060U (zh) 2023-07-24 2023-07-24 一种显示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530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86543B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框架结构以及包括该框架结构的移动终端
US20070211192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for notebook computer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same
CN214122616U (zh) 一种显示模组及车载显示模组
CN108574919B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210349098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1650685B (zh)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4863808A (zh) 屏幕组件、电子设备及组装方法
CN210075395U (zh) 移动终端
CN209964153U (zh) 电子设备
CN220553060U (zh) 一种显示模组
CN113067920B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10573084U (zh) 显示装置
CN210667568U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器
CN216901206U (zh) 显示装置
CN113589564A (zh)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5867443U (zh) 显示装置
CN110703483A (zh) 液晶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14623241U (zh) 显示装置及车辆
CN113050316B (zh) 一种双视角车载背光模组
CN110297360B (zh) 集成安装结构、抽屉式液晶显示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210982986U (zh) 一种背光源、液晶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3409696A (zh)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6562311U (zh) 防止内嵌式中铁框内缩的车载背光源模组及车载显示装置
CN217063780U (zh) 一种窄边框手机
CN115801935B (zh) 摄像头组件及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