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98792B - 两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和参数确定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两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和参数确定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98792B
CN112098792B CN202010819047.6A CN202010819047A CN112098792B CN 112098792 B CN112098792 B CN 112098792B CN 202010819047 A CN202010819047 A CN 202010819047A CN 112098792 B CN112098792 B CN 1120987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
calibration piece
model
piece model
c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1904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98792A (zh
Inventor
王一帮
吴爱华
梁法国
刘晨
霍晔
栾鹏
孙静
李彦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TC 13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ETC 13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TC 13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ETC 13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01081904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9879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987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98792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096855 priority patent/WO2022033125A1/zh
Priority to US17/550,930 priority patent/US11733298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987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987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26Testing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devices
    • G01R31/2601Apparatus or methods therefo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asurement Of Resistance Or Impedance (AREA)
  • Testing Or Measuring Of Semiconductor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晶圆级半导体器件微波特性测量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两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和参数确定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测量第一频段对应的单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得到第一S参数;根据第一S参数计算得到单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对应的两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的本征电容值;测量太赫兹频段对应的两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得到第二S参数;根据第二S参数和本征电容值,计算得到两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的寄生电容值和寄生电阻值。本发明提供的不同的两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解决了在太赫兹频段标准件电路模型不完善带来的校准及测量误差,可以提高太赫兹频段在片S参数测试准确度;另外给出了不同两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中参数的计算方法。

Description

两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和参数确定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晶圆级半导体器件微波特性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两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和参数确定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片S参数测试系统”广泛应用于微电子行业。在使用前,需要用在片校准件对在片S参数测试系统进行矢量校准,校准的准确与否依赖于在片校准件定义的准确程度。不同类型的校准件(例如开路校准件、短路校准件、负载校准件以及直通校准件)测量模型中的集总参数的值不同,集总参数一般包括偏置线的延时、特征阻抗、串联电阻、电感、电容和直流电阻。然而,目前传统商用在片校准件的测量模型仅表征了单端口校准件模型,在太赫兹频段,由于探针之间的耦合使得采用传统的单端口校准件模型对在片测试系统进行两端口校准时,产生误差,导致校准和测试准确度降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两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和参数确定的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传统的单端口校准件模型对在片测试系统进行两端口校准时,产生误差,导致校准和测试准确度降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两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包括:本征电容、寄生电容和寄生电阻;
所述本征电容、所述寄生电容和所述寄生电阻分别并联构成第一并联电路;所述第一并联电路的一端连接第一单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所述第一并联电路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单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单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和所述第二单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为相同的模型。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单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或所述第二单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包括串扰电阻和串扰电容;
所述串扰电容和所述串扰电阻并联构成第二并联电路,所述第二并联电路并联在原单端口校准件模型的端口的两端。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并联电路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单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中的第二并联电路与原单端口校准件模型的端口的一端之间,所述第一并联电路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单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中的第二并联电路与原单端口校准件模型的端口的一端之间。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两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中参数确定的方法,包括: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两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所述两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中参数确定的方法包括:
测量第一频段对应的单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得到第一S参数;
根据所述第一S参数计算得到所述单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对应的两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的本征电容值;
测量太赫兹频段对应的所述两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得到第二S参数;
根据所述第二S参数和所述本征电容值,计算得到所述两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的寄生电容值和寄生电阻值。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第一S参数计算得到两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的本征电容值,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S参数对应的第一S矩阵,进行第一S矩阵转换,得到第一Y矩阵中的Y21
根据所述Y21计算得到两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的本征电容值。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第一S参数对应的第一S矩阵,进行第一S矩阵转换,得到第一Y矩阵中的Y21,包括:
根据
Figure BDA0002633819950000031
得到第一Y矩阵中的Y21
其中,Y21表示第一Y矩阵中的Y21,S11、S21、S12和S22分别表示所述第一S矩阵中的参数,|S|表示所述第一S矩阵的行列式值。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Y21计算得到两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的本征电容值,包括:
根据
Figure BDA0002633819950000032
计算得到两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的本征电容值,其中,Ci表示所述本征电容值,j表示虚数,ω表示第一频段对应的角频率。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第二S参数和所述本征电容值,计算得到所述两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的寄生电容值和寄生电阻值,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S参数对应的第二S矩阵,进行第二S矩阵转换,得到第二Y矩阵中的Y21';
根据所述Y21'和所述本征电容值,计算得到所述两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的寄生电容值和寄生电阻值。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根据所述Y21'和所述本征电容值,计算得到所述两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的寄生电容值和寄生电阻值,包括:
根据
Figure BDA0002633819950000033
计算得到所述两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的寄生电容值和寄生电阻值;
其中,RC表示所述寄生电容值,CC表示所述寄生电阻值,w'表示太赫兹频段对应的角频率。
本发明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不同的两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解决了在太赫兹频段标准件电路模型不完善带来的校准及测量误差,可以提高太赫兹频段在片S参数测试准确度;另外给出了不同两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中参数的计算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两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的示意图;
图2(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两端口负载校准件模型的示意图;
图2(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两端口开路校准件模型的示意图;
图2(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两端口短路校准件模型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两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中参数确定的方法的流程示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发明。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发明的描述。
为了说明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两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的示意图,可以包括:本征电容Ci、寄生电容RC和寄生电阻CC
所述本征电容Ci、所述寄生电容RC和所述寄生电阻CC分别并联构成第一并联电路;所述第一并联电路的一端连接第一单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所述第一并联电路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单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
可选的,所述第一单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和所述第二单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为相同的模型。
可选的,所述第一单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或所述第二单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包括串扰电阻RS和串扰电容CS
其中,所述串扰电容RS和所述串扰电阻CS并联构成第二并联电路,所述第二并联电路并联在原单端口校准件模型的端口的两端。
原单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可以为负载校准件模型、开路校准件模型或者短路校准件模型,这样,在原单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中添加串扰电阻和串扰电容的并联电路后,可以构成三种单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即第一单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或所述第二单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共有三种模型。
可选的,两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可以为:所述第一并联电路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单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中的第二并联电路与原单端口校准件模型的端口的一端之间,所述第一并联电路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单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中的第二并联电路与原单端口校准件模型的端口的一端之间。
第一单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或所述第二单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再加上两端口之间的串扰元件,本实施例中的两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也就为三种,如图2(1)-图2(3)所示。其中,图2(1)为两端口负载校准件模型,即第一单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包括第一RS、第一CS、第一负载校准件电感Lload和第一负载校准件直流电阻R1,第一负载校准件电感Lload和第一负载校准件直流电阻R1串联,第一RS和第一CS分别并联在第一负载校准件电感Lload和第一负载校准件直流电阻R构成的串联电路的两端,同时,第二单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与第一单端口校准件模型的构成相同。寄生电容、寄生电阻与本征电容分别并联构成第一并联电路,第一并联电路的一端连接在第一RS(或第一CS)与第一负载校准件电感Lload之间,并联电路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RS(或第二CS)与第二负载校准件电感之间。
图2(2)为两端口开路校准件模型,与第一两端口负载校准件模型的不同是,第一负载校准件电感和第一负载校准件直流电阻由开路校准件电容代替。图2(3)为两端口短路校准件模型,与第一两端口负载校准件模型的不同是,第一负载校准件电感和第一负载校准件直流电阻由短路校准件电感代替。
上述两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通过在两个单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件之间增加表征两端口的串扰的元件,构成新的两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使得随着在片测试频率的升高,在太赫兹频段进行校准和测试时,可以提高准确度。
下面根据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两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计算两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中的参数,如图3所示为两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中参数确定的方法,详述如下。
步骤301,测量第一频段对应的单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得到第一S参数。
可选的,第一频段为低频段,即40GHz及以下的频段。得到的第一S参数可以为单端口负载校准件模型的S参数、单端口开路校准件模型的S参数或单端口短路校准件模型的S参数,其测量方法相同。
步骤302,根据所述第一S参数计算得到所述单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对应的两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的本征电容值。
可选的,本步骤中,当第一S参数为单端口负载校准件模型的S参数,则对应的两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为图2(1);当第一S参数为单端口开路校准件模型的S参数,则对应的两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为图2(2);当第一S参数为单端口短路校准件模型的S参数,则对应的两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为图2(3)。
可选的,本步骤中根据所述第一S参数计算得到所述单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对应的两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的本征电容值时,可以根据所述第一S参数对应的第一S矩阵,进行第一S矩阵转换,得到第一Y矩阵中的Y21;根据所述Y21计算得到两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的本征电容值。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一S参数对应的第一S矩阵,进行第一S矩阵转换,得到第一Y矩阵中的Y21,包括:
根据
Figure BDA0002633819950000071
得到第一Y矩阵中的Y21
其中,Y21表示第一Y矩阵中的Y21,S11、S21、S12和S22分别表示所述第一S矩阵中的参数,|S|表示所述第一S矩阵的行列式值。
可选的,得到的第一Y矩阵也为2×2矩阵,包括Y11、Y21、Y12和Y22。在本实施例中仅采用其中的Y21进行后续的计算。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Y21计算得到两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的本征电容值,可以包括:
根据
Figure BDA0002633819950000072
计算得到两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的本征电容值,其中,Ci表示所述本征电容值,j表示虚数,ω表示第一频段对应的角频率,其中,ω=2πf1,f1表示第一频段频率。
步骤303,测量太赫兹频段对应的所述两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得到第二S参数。
在太赫兹频段直接测量得到的两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可以得到对应的两端口S参数,记为第二S参数,第二S参数也为2×2矩阵,包括S11、S21、S12和S22
步骤304,根据所述第二S参数和所述本征电容值,计算得到所述两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的寄生电容值和寄生电阻值。
可选的,本步骤可以首先根据所述第二S参数对应的第二S矩阵,进行第二S矩阵转换,得到第二Y矩阵中的Y21';根据所述Y21'和所述本征电容值,计算得到所述两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的寄生电容值和寄生电阻值。
可选的,在本步骤中根据所述第二S参数对应的第二S矩阵,进行第二S矩阵转换,得到第二Y矩阵中的Y21'的计算方法与步骤303中计算第一Y矩阵中的Y21的计算方法相同,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可选的,图2(1)-2(3)可以看作由三个导纳组成的π型网络,因此得到
Figure BDA0002633819950000081
进而得到
Figure BDA0002633819950000082
Figure BDA0002633819950000083
即根据
Figure BDA0002633819950000084
计算得到所述两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的寄生电容值和寄生电阻值;
其中,w'表示太赫兹频段对应的角频率,其中,ω'=2πf2,f2表示太赫兹频段频率,其中,RC表示所述寄生电容值,CC表示所述寄生电阻值。
两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包括的三种模型中参数确定的方法均可根据上述步骤301-步骤304计算得到。
上述两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中参数确定的方法,通过测量第一频段对应的单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得到第一S参数;根据所述第一S参数计算得到所述单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对应的两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的本征电容值;测量太赫兹频段对应的所述两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得到第二S参数;根据所述第二S参数和所述本征电容值,计算得到所述两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的寄生电容值和寄生电阻值。本实施例提供的不同的两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解决了在太赫兹频段标准件电路模型不完善带来的校准及测量误差,可以提高太赫兹频段在片S参数测试准确度;另外给出了不同两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中参数的计算方法。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两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本征电容、寄生电容和寄生电阻;
所述本征电容、所述寄生电容和所述寄生电阻分别并联构成第一并联电路;所述第一并联电路的一端连接第一单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所述第一并联电路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单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和所述第二单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为相同的模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或所述第二单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包括串扰电阻和串扰电容;
所述串扰电容和所述串扰电阻并联构成第二并联电路,所述第二并联电路并联在原单端口校准件模型的端口的两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两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并联电路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单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中的第二并联电路与原单端口校准件模型的端口的一端之间,所述第一并联电路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单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中的第二并联电路与原单端口校准件模型的端口的一端之间。
5.一种两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中参数确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上述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两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所述两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中参数确定的方法包括:
测量第一频段对应的单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得到第一S参数;
根据所述第一S参数计算得到所述单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对应的两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的本征电容值;
测量太赫兹频段对应的所述两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得到第二S参数;
根据所述第二S参数和所述本征电容值,计算得到所述两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的寄生电容值和寄生电阻值。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两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中参数确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S参数计算得到两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的本征电容值,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S参数对应的第一S矩阵,进行第一S矩阵转换,得到第一Y矩阵中的Y21
根据所述Y21计算得到两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的本征电容值。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两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中参数确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S参数对应的第一S矩阵,进行第一S矩阵转换,得到第一Y矩阵中的Y21,包括:
根据
Figure FDA0002633819940000021
得到第一Y矩阵中的Y21
其中,Y21表示第一Y矩阵中的Y21,S11、S21、S12和S22分别表示所述第一S矩阵中的参数,|S|表示所述第一S矩阵的行列式值。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两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中参数确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Y21计算得到两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的本征电容值,包括:
根据
Figure FDA0002633819940000022
计算得到两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的本征电容值,其中,Ci表示所述本征电容值,j表示虚数,ω表示第一频段对应的角频率。
9.如权利要求5-8中任一项所述的两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中参数确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S参数和所述本征电容值,计算得到所述两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的寄生电容值和寄生电阻值,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S参数对应的第二S矩阵,进行第二S矩阵转换,得到第二Y矩阵中的Y21';
根据所述Y21'和所述本征电容值,计算得到所述两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的寄生电容值和寄生电阻值。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两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中参数确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Y21'和所述本征电容值,计算得到所述两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的寄生电容值和寄生电阻值,包括:
根据
Figure FDA0002633819940000031
计算得到所述两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的寄生电容值和寄生电阻值;
其中,RC表示所述寄生电容值,CC表示所述寄生电阻值,w'表示太赫兹频段对应的角频率。
CN202010819047.6A 2020-08-14 2020-08-14 两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和参数确定的方法 Active CN1120987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19047.6A CN112098792B (zh) 2020-08-14 2020-08-14 两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和参数确定的方法
PCT/CN2021/096855 WO2022033125A1 (zh) 2020-08-14 2021-05-28 两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和参数确定的方法
US17/550,930 US11733298B2 (en) 2020-08-14 2021-12-14 Two-port on-wafer calibration piece circuit model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parameter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19047.6A CN112098792B (zh) 2020-08-14 2020-08-14 两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和参数确定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98792A CN112098792A (zh) 2020-12-18
CN112098792B true CN112098792B (zh) 2023-02-28

Family

ID=737537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19047.6A Active CN112098792B (zh) 2020-08-14 2020-08-14 两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和参数确定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9879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33125A1 (zh) * 2020-08-14 2022-02-17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 两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和参数确定的方法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34672A (zh) * 2009-07-10 2010-01-27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 基于未知材料基板的微波在片测试方法
CN101865955A (zh) * 2010-06-07 2010-10-20 浙江大学 一种测量薄膜体声波谐振器本征q值的方法
CN102967838A (zh) * 2012-11-12 2013-03-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基于协方差矩阵的非线性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不确定度分析方法
CN103605094A (zh) * 2013-11-15 2014-02-26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 一种多端口矢量网络分析仪简化校准方法
CN103617326A (zh) * 2013-12-04 2014-03-0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电源分配网络中贴片电容器阻抗的仿真方法
CN105138730A (zh) * 2015-07-27 2015-12-09 电子科技大学 氮化镓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小信号模型参数提取方法
CN106202835A (zh) * 2016-08-16 2016-12-07 南京展芯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包含沟道高级寄生元件的场效应晶体管小信号等效电路模型
CN106813779A (zh) * 2016-12-25 2017-06-09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一种全自动太赫兹大气特性测量系统及其校准方法
CN107784155A (zh) * 2017-09-07 2018-03-09 浙江大学 一种GaAs Dual‑Gate PHEMT小信号等效电路模型
CN109900983A (zh) * 2019-02-26 2019-06-1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高频变压器寄生参数的测量装置
CN110277624A (zh) * 2019-07-18 2019-09-24 中电科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一种太赫兹波导负载腔体内衰减片位置的精密调整装置
CN111142057A (zh) * 2019-12-17 2020-05-12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 太赫兹频段在片s参数的校准方法及终端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13229B2 (en) * 2003-11-13 2006-03-14 Agilent Technologies, Inc. Obtaining calibration parameters for a three-port device under test
US20180031669A1 (en) * 2016-07-26 2018-02-01 Keysigh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s for calibrating microwave imaging systems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34672A (zh) * 2009-07-10 2010-01-27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 基于未知材料基板的微波在片测试方法
CN101865955A (zh) * 2010-06-07 2010-10-20 浙江大学 一种测量薄膜体声波谐振器本征q值的方法
CN102967838A (zh) * 2012-11-12 2013-03-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基于协方差矩阵的非线性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不确定度分析方法
CN103605094A (zh) * 2013-11-15 2014-02-26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 一种多端口矢量网络分析仪简化校准方法
CN103617326A (zh) * 2013-12-04 2014-03-0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电源分配网络中贴片电容器阻抗的仿真方法
CN105138730A (zh) * 2015-07-27 2015-12-09 电子科技大学 氮化镓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小信号模型参数提取方法
CN106202835A (zh) * 2016-08-16 2016-12-07 南京展芯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包含沟道高级寄生元件的场效应晶体管小信号等效电路模型
CN106813779A (zh) * 2016-12-25 2017-06-09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一种全自动太赫兹大气特性测量系统及其校准方法
CN107784155A (zh) * 2017-09-07 2018-03-09 浙江大学 一种GaAs Dual‑Gate PHEMT小信号等效电路模型
CN109900983A (zh) * 2019-02-26 2019-06-1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高频变压器寄生参数的测量装置
CN110277624A (zh) * 2019-07-18 2019-09-24 中电科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一种太赫兹波导负载腔体内衰减片位置的精密调整装置
CN111142057A (zh) * 2019-12-17 2020-05-12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 太赫兹频段在片s参数的校准方法及终端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太赫兹平面肖特基二极管参数模型;赵向阳等;《红外与激光工程》(第12期);全文 *
微带器件双端口测试的校准件设计;李秀萍等;《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第05期);全文 *
矢量网络分析仪单端口校准以及两端口校准测量柔性电缆方法探讨;严瑾等;《计测技术》(第02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98792A (zh) 2020-1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44717B (zh) 新型在片s参数误差校准方法和装置
US7019535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alibrating a measurement device path and for measuring a device under test in the calibrated measurement device path
CN111142057B (zh) 太赫兹频段在片s参数的校准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1983539B (zh) 在片s参数测量系统校准方法
CN112098791B (zh) 在片校准件模型及在片校准件模型中参数确定的方法
CN112098795A (zh) 两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及参数确定的方法
WO2018054096A1 (zh) 半导体器件的测试优化方法和系统及建模优化方法和系统
WO2016065531A1 (zh) 利用引入器件判断射频器件去嵌入精度的测试结构及方法
CN102520258B (zh) 电子部件的高频特性误差修正方法
CN112098792B (zh) 两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和参数确定的方法
CN111983538A (zh) 在片s参数测量系统校准方法及装置
Dahlberg et al. A method to determine LRRM calibration standards in measurement configurations affected by leakage
JP2004200581A (ja) Mosfetの等価回路モデルの容量パラメータ算出方法および容量パラメータ算出プログラム
Tiemeijer et al. Two multiport de-embedding methods for accurate on-wafer characterization of 60-GHz differential amplifiers
CN112098794B (zh) 在片校准件模型中参数确定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WO2022033125A1 (zh) 两端口在片校准件模型和参数确定的方法
CN113655360A (zh) Rf mos器件的在片测试结构的去嵌方法
TWI463146B (zh) Radiofrequency Scattering Parameter Measurement and Correction Method
US11971451B2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parameters in on-wafer calibration piece model
JP3017367B2 (ja) マルチポート回路のsパラメータ測定方法
Chen et al. Multiport Network S-parameter Restoration and Calibration with 2-port Network Analyzer
Cox et al. An interpolation scheme for precision intermediate frequency reflection coefficient measurement
CN115542013A (zh) 在片s参数提取负载电感的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953463A (zh) 一种基于2x-thru直通结构的二极管在片去嵌方法
CN113866511A (zh) 在片电容测量系统和测量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