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94759B - 一种利用制革废弃物制备白腐真菌液体培养基的方法及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制革废弃物制备白腐真菌液体培养基的方法及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94759B
CN112094759B CN202011047293.0A CN202011047293A CN112094759B CN 112094759 B CN112094759 B CN 112094759B CN 202011047293 A CN202011047293 A CN 202011047293A CN 112094759 B CN112094759 B CN 1120947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lture medium
liquid
sawdust
preparing
white r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4729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94759A (zh
Inventor
刘洁
张斐斐
徐洲
李彦春
李雪松
周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l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Qil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l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Qil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1104729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9475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947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947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947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947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00Microorganisms, e.g. protozoa;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opagating, maintaining or preserving microorganisms or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eparing or isolating a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microorganism;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12N1/14Fungi;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4/00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7K14/435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from animals; from humans
    • C07K14/78Connective tissue peptides, e.g. collagen, elastin, laminin, fibronectin, vitronectin or cold insoluble globulin [CI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PFERMENTATION OR ENZYME-USING PROCESSES TO SYNTHESISE A DESIRED CHEMICAL COMPOUND OR COMPOSITION OR TO SEPARATE OPTICAL ISOMERS FROM A RACEMIC MIXTURE
    • C12P21/00Preparation of peptides or proteins
    • C12P21/06Preparation of peptides or proteins produced by the hydrolysis of a peptide bond, e.g. hydrolysate product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Zo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otany (AREA)
  • Mycology (AREA)
  • Tropical Medicine & Parasitology (AREA)
  • Virology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AREA)
  • Toxic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制革废弃物制备白腐真菌液体培养基的方法及应用,首先以制革废弃铬革屑为原料,基于碱‑酶水解法采用分批次加料工艺制备脱铬水解胶原蛋白,并利用制革废弃锯末制备浸出液。其次,以提取的脱铬水解胶原蛋白、锯末浸出液为营养源,复配葡萄糖、蛋白胨、微量元素液、纯化水制备液体发酵培养基;最后,利用液体发酵培养基培养白腐菌。本发明制备的液体培养基,可实现白腐真菌的正常、高效生长,不仅实现了制革废弃铬革屑、锯末变废为宝的目的,还可大幅替代传统的蛋白胨资源,有效降低白腐真菌的培养成本,有利于含铬固体废弃物的高值化利用。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制革废弃物制备白腐真菌液体培养基的方法及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皮革固体废弃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制革废弃物制备白腐真菌液体培养基的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人们对品种多样,美观实用的皮革制品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这也使得我国的制革业在近三十年间得到了飞速发展。如今,琳琅满目、美观而又不失个性的箱包、皮鞋、皮包、皮沙发、皮椅等革制品早已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传统的制革过程,宏观上看是将畜牧业废弃的动物原料皮转化为较高使用价值、高艺术价值的革制品过程,是一种天然资源的再循环利用方式。正是下游制革业的存在,才保证这些大量的原皮不至于丢弃于周遭环境而肆意腐烂,滋生病菌,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然而,受到越来越盛行的环保主义及素食主义思潮的影响,制革业正受到来自于民间与政府持续的舆论与环境压力。从微观上看,制革业所面临的污染问题,主要诟病在皮革的加工工艺中,特别是所使用的一些化料(鞣剂、染料、加脂剂等)、水耗,以及随之排放的废水与固废等。例如,水场工序中使用的铬鞣剂,引入到皮纤维中后,会带来含铬固体废弃物的问题,比如在修边时产生的含铬皮块,在削匀时产生的含铬皮屑,在磨皮时产生的含铬革灰等。这些含铬固废占到了制革生产过程中废弃物总量的70%左右。以往含铬固废的焚烧、掩埋等处置手段会造成铬污染,且浪费了宝贵的天然蛋白资源。另一方面,氮源是构成微生物细胞和代谢产物中氮素来源的营养物质。制革废弃物中含有丰富的皮胶原蛋白及其不同程度的水解产物(多肽、氨基酸等)可为微生物生长繁殖提供必要的有机氮源。而且制革工序中所使用的部分化料含有大量的无机盐,如浸灰过程中使用的石灰,提碱工艺中使用的氧化镁、碳酸镁等,这些物质沉积于胶原纤维中,也可成为微生物生长的微量元素,减少传统培养发酵时无机盐的添加。
此外,在皮革的后整理加工中,需要对坯革进行回潮处理,其目的是使得干燥后的革均匀的吸收一些水分,使拉软、振软等机械软化革纤维的作用均匀一致。回潮一般采用的是锯末回潮,就是将一定湿度的锯末撒在皮张之间放置一段时间,调节皮张水分含量。或者将湿的锯末,与干的坯革在转鼓中一同转动,从而达到坯革回湿的目的。这些锯末使用之后,由于与皮频繁的接触摩擦,吸附了少量的重金属铬,丢弃之后,同样也给环境造成了影响。而锯末中含丰富的木质素、半纤维素,这些物质也可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营养的碳源。
在微生物的环境工程应用中,近年来人们发现白腐真菌因产漆酶(具有较强的氧化还原能力,能与木质素、胺类化合物、芳香化合物等底物发生作用)而对其它有机物有很强的分解能力,因而在制革工业废水处理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一般而言,碳源与氮源对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是必不可少的。对于白腐真菌,常见的碳源有葡萄糖、蔗糖、甘油、玉米粉、麦草粉、麸皮等;常见的氮源为硫酸铵、氯化铵等无机氮源,酵母提取物、蛋白胨等有机氮源以及玉米粉、马铃薯、麦麸等天然含氮物质。以制革业中废弃的铬革屑的水解胶原产物以及锯末浸提液,作为制革废水处理工程菌-白腐菌培养的营养源,可实现废弃物在行业内的闭路循环利用。
另一方面,培养基,是供给微生物、植物或动物(或组织)生长繁殖的,由不同营养物质组合配制而成的营养基质,根据物理状态可分为固体、液体、半固体三类培养基。其中,固体培养基,通常含有阻碍微生物运动的琼脂。在静止条件下,培养过程中琼脂会在微生物菌体周围形成透过养分的屏障,影响微生物的养分吸收,导致微生物生长缓慢。而液体培养基具有能够进行通气培养、振荡培养的优点,在通气或振荡的条件下,能增加微生物供氧量,并让微生物充分接触营养物质。因此,液体培养基有利于微生物的细胞生长,从而提高微生物的数量。
发明内容
为了制革废弃铬革屑、锯末的资源化、高值化利用,拓宽白腐菌发酵现有培养基的原料来源,实现白腐菌的深层与高效率培养,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制革废弃物制备白腐真菌液体培养基的方法,以铬革屑脱铬及酶水解后得到的蛋白及锯末浸提液作为白腐菌发酵营养源,以期为含铬废弃物的微生物资源化利用寻求另一条出路。
一种利用制革废弃物制备白腐真菌液体培养基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水解脱铬:60-80℃下,向制革废弃铬革屑中加入铬革屑重量的6%-9%氧化钙、600%-1000%的去离子水,搅拌反应,趁热离心抽滤,收集滤液,通二氧化碳处理,抽滤除去沉淀,收集滤液,离心,弃去沉淀,收集液体;
(2)酶处理:向步骤(1)收集的液体中加入内切水解蛋白酶,搅拌,得到有小分子酶水解蛋白;
(3)锯末浸出液的制备:将废弃锯末用HCl水溶液搅拌浸泡,然后捞出,用水漂洗至pH≥6,沥干至无水滴出;加入纯化水煮沸,自然冷却后,过滤收集滤液;
(4)培养基的配置:原料包括葡萄糖、蛋白胨、微量元素储备液、步骤(2)中的酶水解蛋白、步骤(3)的锯末浸出液、纯化水;将配置好的培养基及接种工具灭菌,待用。
优选地,所述的步骤(1)中铬革屑为羊皮削匀铬革屑、牛皮削匀铬革屑、猪皮削匀铬革屑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的步骤(1)中铬革屑的铬含量2.5%-5%,以Cr2O3计。
优选地,所述的步骤(1)中,铬革屑分批次加入,分别于反应0h,0.5h,1h加入,每次加入量为铬革屑总量的1/2、1/4、1/4。
优选地,所述的步骤(1)得到的液体中铬含量为0.06-3mg/L。
优选地,所述的步骤(2)中内切水解蛋白酶的加入量为步骤(1)得到液体中水解蛋白含量的1%。
优选地,所述的步骤(3)中废弃锯末为非针叶类树木的锯末,优选椴树锯末。
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微量元素储液的组成为:CoSO4·7H2O 6g/L、ZnSO4·7H2O6g/L、FeSO4·7H2O 6g/L、CuSO4·5H2O 0.6g/L、H3BO4 0.6g/L。
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培养基的配置为:葡萄糖20g/L,蛋白胨0.5g/L,微量元素液储备液16.7mL/L,液体培养基中酶水解蛋白的浓度2-30g/L,锯末浸出液40-80mL/L。
上述方法制备的液体培养基。
上述液体培养基在白腐真菌微生物的培养上的应用。
上述应用包括以下步骤:
(1)白腐真菌菌种复壮;所述的白腐真菌为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Chrysosporium GIM3.383)或云芝变色栓菌(Trametes versicolor CICC 50001)中的任意一种。
(2)扩大培养步骤(1)复壮后的菌种;
(3)接种到制备好的液体培养基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水解胶原蛋白的提取率高,铬含量低
与常规Ca(OH)2碱水解一次加料工艺不同,本发明采用分批次加料工艺,可以避免水解体系因铬革屑的一次投料带来的粘度迅速增长,反应均匀性变差,传质受阻等问题。本发明水解反应前期,反应浴中碱浓度大,铬革屑少,有利于脱铬及蛋白水解反应的迅速进行,后期随着体系粘度的缓慢上升,铬革屑缓慢分次加入,体系反应平缓,波动小,因而具有更高的水解效率,同时获得的水解蛋白中铬含量较低。
(2)培养基成本较低
作为白腐菌发酵培养基的传统蛋白胨资源有限,随着我国生物医药工业的发展,蛋白胨的供需矛盾将日益突出。铬革屑,属于制革废弃物,处理一吨铬革屑,企业给予的补贴在3000-5000元不等,在价格性能比方面明显优于常规的胰胨、肉胨、骨胨等动物性蛋白胨。
(3)培养基营养丰富,培养效果好
与一般铵盐等无机氮源相比,以废弃铬革屑水解物制备的有机氮源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肽类、游离的氨基酸以外,还含有少量的糖类、脂肪和生长因子等。本发明废皮屑经Ca(OH)2碱水解脱铬处理,再经酶生物降解处理,提取得到的水解胶原蛋白,含铬量低、分子量低、氨基酸种类齐全,营养易吸收;同时,自然界中白腐真菌本身即可使木材呈白色腐朽,能够分泌胞外氧化酶降解木质素与纤维素。以铬革屑脱铬酶解蛋白为主要氮源,锯末浸提液为部分碳源,用于白腐真菌微生物的液体培养基,能够有效促进菌丝的生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次加料工艺(左)与分批加料工艺(右);
图2为摇瓶中白腐菌菌丝球外观(云芝变色栓菌CICC 50001)菌球外观(从左至右:对比例1、对比例2、实施例1、实施例3);
图3为液体培养基培养的白腐菌菌丝扫描电镜图(5000×):对比例1(左)与实施例1(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较好的实施例,仅仅用于描述本发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范围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利用制革废弃物制备白腐真菌液体培养基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水解脱铬:在60℃的恒温水浴中,于三角烧瓶中加入25g铬革屑(含Cr2O3:3.2%),再加入3g的氧化钙、300g的去离子水,搅拌反应0.5h后,加入12.5g铬革屑,继续反应0.5h,再加入12.5g铬革屑继续反应1h,得到粘稠的水解蛋白均混物,趁热离心抽滤去除不溶性固体物质,收集滤液,对脱铬后得到的水解蛋白样品进行通二氧化碳处理,抽滤除去白色沉淀碳酸钙,收集滤液,将滤液于离心机中8000r/min离心5 min,弃去沉淀,收集液体,测水解蛋白的含量为8.7%,铬含量1.56mg/L。
(2)酶处理:将步骤(1)收集的水解蛋白液装入锥形瓶中,加入水解蛋白重1%的Alcalase水解酶(诺维信公司),于40℃磁力搅拌5h,得到有小分子酶水解蛋白。
(3)锯末浸出液的制备:将制革产生的废弃椴树锯末用其质量重10倍的1% HCl搅拌浸泡2h,然后捞出,用水漂洗至pH≥6,沥干至无水滴出。加入锯末重10倍的纯化水煮沸20min,自然冷却后,补加纯化水至原有10倍水体积,过滤收集滤液。
(4)培养基的配置
液体培养基按如下配方配置:葡萄糖1.2g,蛋白胨0.03g,微量元素液储备液1mL(其中CoSO4·7H2O(6g/L)、ZnSO4·7H2O(6g/L)、FeSO4·7H2O(6g/L)、CuSO4·5H2O(0.6g/L)、H3BO4(0.6g/L)),步骤(2)中的酶水解蛋白20g,锯末浸出液4.8mL,装入三角瓶中,加纯化水至60mL,混匀后砂芯橡胶塞口,将配置好的培养基及接种工具121℃灭菌30min;待用。
上述液体培养基在白腐真菌微生物的发酵培养上的应用,包括以下步骤:
S1菌种复壮
配置PDA固体培养基: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蒸馏水1000mL。
pH值自然,马铃薯去皮,洗净,切成小块,称取200g,加入适量蒸馏水,煮沸20min,纱布过滤若干次,滤液中加入葡萄糖与琼脂,补蒸馏水至1000mL,混匀后分装于试管中,密封,121℃灭菌20min,试管趁热摆斜面。
取冰箱冷冻保存试管斜面白腐菌种(云芝变色栓菌CICC 50001),室温下放置30min,用接种环轻轻挑取表面菌丝,伸入配置好的PDA试管斜面由低至上连续划线,至斜面顶端,塞紧橡胶塞,恒温培养箱中培养6-7d,完成菌种复苏。
S2扩大培养菌种
取复苏完成斜面,接种环沾取少量菌丝,接至灭菌后的液体蛋白胨培养基 (葡萄糖1.2g,蛋白胨1.2g,微量元素储备液(同上)1ml,加纯化水至60ml),将接种环在液体内震荡几次即可,28℃下,150r/min,摇瓶培养7d。
S3白腐真菌微生物的培养
向制备的液体培养基(30mL)中由移液枪接入步骤S2培养的1ml液体菌液,完成接菌,28℃下,150r/min,摇瓶培养6d。
实施例2
一种利用制革废弃物制备白腐真菌液体培养基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水解脱铬:在60℃的恒温水浴中,于三角烧瓶中加入30g铬革屑(含Cr2O3:2.5%),再加入4.2g的氧化钙、390g的去离子水,搅拌反应0.5h后,加入15g废弃铬革屑,继续反应0.5h,再加入15g铬革屑继续反应1h,得到粘稠的水解蛋白均混物,趁热离心抽滤去除不溶性固体物质,收集滤液,对脱铬后得到的水解蛋白样品进行通二氧化碳处理,抽滤除去白色沉淀碳酸钙,收集滤液,将滤液于离心机中8000r/min离心5 min,弃去沉淀,收集液体,测水解蛋白的含量10.2%,铬含量1.12mg/L。
(2)酶处理:将步骤(1)收集的水解蛋白液装入锥形瓶中,加入水解蛋白重1%的Alcalase水解酶(诺维信公司),于40℃磁力搅拌5h,得到有小分子酶水解蛋白。
(3)锯末浸出液的制备:将制革产生的废弃椴树锯末用其质量重10倍的1% HCl搅拌浸泡2h,然后捞出,用水漂洗至pH≥6,沥干至无水滴出。加入锯末重10倍的纯化水煮沸20min,自然冷却后,补加纯化水至原有10倍水体积,过滤收集滤液。
(4)培养基的配置
液体培养基按如下配方配置:葡萄糖1.2g,蛋白胨0.03g,微量元素液储备液1mL(其中CoSO4·7H20(6g/L)、ZnSO4·7H2O(6g/L)、FeSO4·7H20(6g/L)、CuSO4·5H20(0.6g/L)、H3BO4(0.6g/L)),步骤(2)中的酶水解蛋白14g,锯末浸出液3.6mL,装入三角瓶中,加纯化水至60mL,混匀后砂芯橡胶塞口,将配置好的培养基及接种工具121℃灭菌30min;待用。
上述液体培养基在白腐真菌微生物的发酵培养上的应用,包括以下步骤:
S1菌种复壮
配置PDA固体培养基: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蒸馏水1000mL。
pH值自然,马铃薯去皮,洗净,切成小块,称取200g,加入适量蒸馏水,煮沸20min,纱布过滤若干次,滤液中加入葡萄糖与琼脂,补蒸馏水至1000mL,混匀后分装于试管中,密封,121℃灭菌20min,试管趁热摆斜面。
取冰箱冷冻保存试管斜面白腐菌种(黄孢原毛平革菌GIM3.383),室温下放置30min,用接种环轻轻挑取表面菌丝,伸入配置好的PDA试管斜面由低至上连续划线,至斜面顶端,塞紧橡胶塞,恒温培养箱中培养6-7d,完成菌种复苏。
S2扩大培养菌种
取复苏完成斜面,接种环沾取少量菌丝,接至灭菌后的液体蛋白胨培养基 (葡萄糖1.2g,蛋白胨1.2g,微量元素储备液(同上)1ml,加纯化水至60ml),将接种环在液体内震荡几次即可,28℃下,150r/min,摇瓶培养7d。
S3白腐真菌微生物的培养
向上述液体培养基(30mL)中由移液枪接入步骤S2培养的1ml液体菌液,完成接菌,28℃下,150r/min,摇瓶培养6d。
实施例3
一种利用制革废弃物制备白腐真菌液体培养基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水解脱铬:在80℃的恒温水浴中,于三角烧瓶中加入20g铬革屑(含Cr2O3:5%),再加入3.6g的氧化钙、400g的去离子水,搅拌反应0.5h后,加入10g铬革屑,继续反应0.5h,再加入10g铬革屑继续反应1h,得到粘稠的水解蛋白均混物,趁热离心抽滤去除不溶性固体物质,收集滤液,对脱铬后得到的水解蛋白样品进行通二氧化碳处理,抽滤除去白色沉淀碳酸钙,收集滤液,将滤液于离心机中8000r/min离心5 min,弃去沉淀,收集液体,测水解蛋白的含量7.5%,铬含量0.06mg/L。
(2)酶处理:将步骤(1)收集的水解蛋白液装入锥形瓶中,加入水解蛋白重1%的Alcalase水解酶(诺维信公司),于35℃磁力搅拌5h,得到有小分子酶水解蛋白。
(3)锯末浸出液的制备:将制革产生的废弃椴树锯末用其质量重10倍的1%HCl搅拌浸泡2h,然后捞出,用水漂洗至pH≥6,沥干至无水滴出。加入锯末重10倍的纯化水煮沸20min,自然冷却后,补加纯化水至原有10倍水体积,过滤收集滤液。
(4)培养基的配置
液体培养基按如下配方配置:葡萄糖1.2g,蛋白胨0.03g,微量元素液储备液1mL(其中CoSO4·7H20(6g/L)、ZnSO4·7H2O(6g/L)、FeSO4·7H20(6g/L)、CuSO4·5H20(0.6g/L)、H3BO4(0.6g/L)),步骤(2)中的酶水解蛋白6g,锯末浸出液2.4mL,装入三角瓶中,加纯化水至60mL,混匀后砂芯橡胶塞口,将配置好的培养基及接种工具121℃灭菌30min;待用。
上述液体培养基在白腐真菌微生物的发酵培养上的应用,包括以下步骤:
S1菌种复壮
配置PDA固体培养基: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蒸馏水1000mL。
pH值自然,马铃薯去皮,洗净,切成小块,称取200g,加入适量蒸馏水,煮沸20min,纱布过滤若干次,滤液中加入葡萄糖与琼脂,补蒸馏水至1000mL,混匀后分装于试管中,密封,121℃灭菌20min,试管趁热摆斜面。
取冰箱冷冻保存试管斜面白腐菌种(云芝变色栓菌CICC 50001),室温下放置30min,用接种环轻轻挑取表面菌丝,伸入配置好的PDA试管斜面由低至上连续划线,至斜面顶端,塞紧橡胶塞,恒温培养箱中培养6-7d,完成菌种复苏。
S2扩大培养菌种
取复苏完成斜面,接种环沾取少量菌丝,接至灭菌后的液体蛋白胨培养基 (葡萄糖1.2g,蛋白胨1.2g,微量元素储备液(同上)1ml,加纯化水至60ml),将接种环在液体内震荡几次即可,28℃下,150r/min,摇瓶培养7d。
S3白腐真菌微生物的培养
向上述液体培养基(30mL)中由移液枪接入步骤S2培养的1ml液体菌液,完成接菌,28℃下,150r/min,摇瓶培养6d。
实施效果例
为了说明本发明的水解蛋白中的铬对白腐菌的影响情况,选择白腐菌在添加有规定质量浓度无机铬(碱式硫酸铬)的培养基中(葡萄糖1.2g,蛋白胨1.2g,微量元素液1mL(其中CoSO4·7H20(6g/L)、ZnSO4·7H2O(6g/L)、FeSO4·7H20(6g/L)、CuSO4·5H20(0.6g/L)、H3BO4(0.6g/L)),加纯化水至60mL)培养6d产生的生物量为指标来衡量铬对白腐真菌生长的影响,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Cr(Ⅲ)质量浓度培养基下白腐菌发酵产生的生物量(g)
Figure 238476DEST_PATH_IMAGE002
由表1发现,培养基中Cr(Ⅲ)质量浓度在60mg/L以下时,其对白腐菌生长影响较小。但是当Cr(Ⅲ)质量浓度超过80mg/L以后,随着Cr(Ⅲ)质量浓度的提高,白腐菌发酵的生物量急剧下降,说明在这个质量浓度以上的Cr(Ⅲ)会对白腐菌的正常生长构成威胁。本发明水解蛋白的铬含量在0.06-3mg/L,远低于抑制白腐真菌生长的重金属铬的有害浓度,均能保证白腐菌的正常生长。
同时为了说明本发明所采用的分批加料工艺,按照实施例1中同等配比,同等水解条件,只是一次加料工艺,得到脱铬水解蛋白。并与实施例1水解蛋白对比,水解之后的蛋白溶液外观如图1所示。
由图1看出,分批加料工艺后的体系沉淀絮凝物(主要为氢氧化铬沉淀)体积多于一次加料体系,这是因为分批加料体系蛋白水解效率高,蛋白含量高,最终溶液体系黏度大,絮凝物沉降慢,造成这一现象。进一步,过滤去除两者体系的沉淀絮凝物,收集滤液,向其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抽滤除去白色沉淀碳酸钙,收集滤液,将滤液于离心机中8000r/min离心5min,弃去沉淀,收集液体。对二者的固含进行测定,即为水解蛋白的含量,一次加料的水解蛋白的含量为4.1%,铬含量12.7mg/L,而分批加料的水解蛋白的含量为8.7%,铬含量1.56mg/L,后者固含高出前者近1倍。说明本发明采用的分批加料工艺对铬革屑脱铬提取水解蛋白的效果更好,含铬率更低。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培养基的营养效果,取同等培养条件下不含有本发明水解蛋白及锯末浸出液的培养基作为对比例1;不含有本发明水解蛋白,但含4.8mL锯末浸出液的培养基作为对比例2(对比例中,菌种均采用云芝变色栓菌CICC 50001,液体培养基按如下配方配置:葡萄糖1.2g,蛋白胨0.03g,微量元素液储备液1mL(其中CoSO4·7H2O(6g/L)、ZnSO4·7H2O(6g/L)、FeSO4·7H2O(6g/L)、CuSO4·5H2O(0.6g/L)、H3BO4(0.6g/L),加纯化水至60mL),摇瓶培养6天后的结果如图2所示。
图2是云芝变色栓菌CICC 50001在摇瓶中培养6天后的生长情况(从摇瓶底部往上拍摄),由图不难看出,对比例1由于不含本发明水解蛋白及锯末浸出液,氮源及氮源营养源匮乏,菌株的生长缓慢,液体培养基中繁殖的菌丝球很少。而对比例2中,有稍许白腐真菌菌丝球,但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3相比,要少的多,原因在于对比例2中加入了锯末浸出液,故对比例2中的碳源较为丰富,菌株生长较好。但是实施例1及实施例3中,同时加入了本发明的水解蛋白及锯末浸出液,液体培养基中,有机氮源及碳源充足,白腐菌生长良好。
进一步,将实施例1及对比例1的菌丝冻干后,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对比例1菌丝形貌不明显,菌丝褶皱,团聚,实施例1的白腐真菌菌丝纤维状形貌显著,有着良好的菌丝形态,说明本发明开发的液体培养基有助于白腐真菌正常、高效生长。

Claims (9)

1.一种利用制革废弃物制备白腐真菌液体培养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水解脱铬:60-80℃下,向制革废弃铬革屑中加入铬革屑重量的6%-9%氧化钙、600%-1000%的去离子水,搅拌反应,趁热离心抽滤,收集滤液,通二氧化碳处理,抽滤除去沉淀,收集滤液,离心,弃去沉淀,收集液体;
(2)酶处理:向步骤(1)收集的液体中加入内切水解蛋白酶,搅拌,得到有小分子酶水解蛋白;
(3)锯末浸出液的制备:将废弃锯末用HCl水溶液搅拌浸泡,然后捞出,用水漂洗至pH≥6,沥干至无水滴出;加入纯化水煮沸,自然冷却后,过滤收集滤液;
(4)培养基的配置:原料包括葡萄糖、蛋白胨、微量元素储备液、步骤(2)中的酶水解蛋白、步骤(3)的锯末浸出液、纯化水;将配置好的培养基及接种工具灭菌,待用;
所述的步骤(1)中,铬革屑分批次加入,分别于反应0h,0.5h,1h加入,每次加入量为铬革屑总量的1/2、1/4、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制革废弃物制备白腐真菌液体培养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铬革屑为羊皮削匀铬革屑、牛皮削匀铬革屑、猪皮削匀铬革屑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的步骤(1)中铬革屑的铬含量2.5%-5%,以Cr2O3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制革废弃物制备白腐真菌液体培养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得到的液体中铬含量为0.06-3mg/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制革废弃物制备白腐真菌液体培养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内切水解蛋白酶的加入量为步骤(1)得到液体中水解蛋白含量的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制革废弃物制备白腐真菌液体培养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废弃锯末为非针叶类树木的锯末,优选椴树锯末。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制革废弃物制备白腐真菌液体培养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微量元素储液的组成为:CoSO4·7H2O 6g/L、ZnSO4·7H2O 6g/L、FeSO4·7H2O 6g/L、CuSO4·5H2O 0.6g/L、H3BO4 0.6g/L。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制革废弃物制备白腐真菌液体培养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培养基的配置为:葡萄糖20g/L,蛋白胨0.5g/L,微量元素液储备液16.7mL/L,液体培养基中酶水解蛋白的浓度2-30g/L,锯末浸出液40-80mL/L。
8.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制备的液体培养基。
9.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体培养基在白腐真菌微生物的培养上的应用。
CN202011047293.0A 2020-09-29 2020-09-29 一种利用制革废弃物制备白腐真菌液体培养基的方法及应用 Active CN1120947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47293.0A CN112094759B (zh) 2020-09-29 2020-09-29 一种利用制革废弃物制备白腐真菌液体培养基的方法及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47293.0A CN112094759B (zh) 2020-09-29 2020-09-29 一种利用制革废弃物制备白腐真菌液体培养基的方法及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94759A CN112094759A (zh) 2020-12-18
CN112094759B true CN112094759B (zh) 2022-06-24

Family

ID=737829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47293.0A Active CN112094759B (zh) 2020-09-29 2020-09-29 一种利用制革废弃物制备白腐真菌液体培养基的方法及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9475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57865A (zh) * 2021-11-15 2022-02-18 河北中皮东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胶原蛋白灰分含量的方法
CN114591843B (zh) * 2022-03-01 2023-05-30 北京建筑大学 一种杂色云芝的固体培养基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00154A (en) * 1977-04-22 1978-07-11 A. L. Gebhardt Company Process for recovery and separation of nutritious protein hydrolysate and chromium from chrome leather scrap
CN1228438C (zh) * 2003-01-20 2005-11-23 清华大学 液体培养基中促进白腐真菌生长的天然添加剂
CN101020709B (zh) * 2007-02-02 2010-05-19 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 一种从含铬皮革废弃物中提取胶原蛋白的方法
CN102888434A (zh) * 2011-07-19 2013-01-23 黄义 一种从废铬革屑中提取胶原蛋白的工艺方法
CN108004148A (zh) * 2017-12-01 2018-05-08 齐鲁工业大学 一种液体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94759A (zh) 2020-1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44097B (zh) 一种制备甲壳素及其壳聚糖和壳寡糖的方法
CN102154144B (zh) 高效降解羽毛角蛋白的菌株及其筛选方法
CN112094759B (zh) 一种利用制革废弃物制备白腐真菌液体培养基的方法及应用
CN1769424A (zh) 一种芽孢杆菌菌株及其用途
CN101078023A (zh) 一种从蚕蛹、蝇蛆的皮壳中制取甲壳素/壳聚糖的方法
CN1308440C (zh) 一种新型海洋微生物溶菌酶及其高产溶菌酶的芽孢杆菌s-12
CN108220169B (zh) 一种降解聚苯乙烯菌种的分离筛选及其鉴定方法
CN110317748B (zh) 一株链霉菌菌株及其在降解羽毛中的应用
CN104694440A (zh) 一种羽毛降解细菌及其应用
CN108457113A (zh) 对草本植物进行微生物降解提取天然纯纤维丝的方法
CN110862950B (zh) 一种地衣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CN110128568A (zh) 一种利用乙酰微小杆菌处理废弃虾蟹壳提取甲壳素的方法
CN105255771A (zh) 一种产胶原蛋白酶的琥珀葡萄球菌及其应用
CN107058119A (zh) 一种提高蛹虫草液态发酵生产虫草素和耐热蛋白酶产量的方法
CN104073445B (zh) 一种秸秆与粪便沼气发酵预处理微生物菌剂
CN101509016A (zh) 柑橘皮渣等农产品废弃物两相发酵产生物质能的方法
CN112111414B (zh) 一种利用铬革屑制备白腐真菌固体培养基的方法及应用
CN110452853B (zh) 一株喜热噬油地芽孢杆菌g1201及其应用
CN112322533A (zh) 一株产生高效胶原蛋白酶的菌株及其应用
CN109055280B (zh) 一种角蛋白酶高产菌株及其应用
Kristensen Continuous single cell protein production from Cellulomonas sp. and Candida utilis grown in mixture on barley straw
CN1532330A (zh) 非木材纤维植物的生物制浆法
CN105349462A (zh) 一株龙舌兰芽孢杆菌Hexi1及其在堆肥中的应用
CN110029131B (zh) 以富含氨基酸废水为基料的双菌发酵制备生物色素的方法
CN110903994B (zh) 产高温蛋白酶地衣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