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55132A - 具有装饰膜的摄像头模组和终端 - Google Patents

具有装饰膜的摄像头模组和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55132A
CN112055132A CN201910493668.7A CN201910493668A CN112055132A CN 112055132 A CN112055132 A CN 112055132A CN 201910493668 A CN201910493668 A CN 201910493668A CN 112055132 A CN112055132 A CN 1120551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era module
layer
lens
camera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9366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55132B (zh
Inventor
胡彬
李庆孟
廖朝清
徐汀
徐延翔
王建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9366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55132B/zh
Priority to PCT/CN2020/094755 priority patent/WO2020244646A1/zh
Publication of CN1120551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551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551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551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4Mounting of pick-up tubes,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deviation or focusing coi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45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for generating image signals from two or more image sensors being of different type or operating in different modes, e.g. with a CMOS sensor for moving images in combination with a charge-coupled device [CCD] for still ima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7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amera Bodies And Camera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具有装饰膜的摄像头模组和终端,摄像头模组包括:透镜组;镜筒,包括本体和端部,所述端部位于所述本体的顶端,所述本体围设出收容空间,用于收容所述透镜组,所述端部具有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位于入光侧且与所述透镜组的光轴方向垂直,所述端部设有开口,用于光线从所述开口入射进所述透镜组;装饰膜,包括:装饰层,覆盖所述第一表面的部分或全部,用于吸收入射到所述第一表面的可见光;胶层,位于所述装饰层和所述第一表面之间,用于将所述装饰层贴合在所述第一表面上。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提升摄像头模组的外观效果和摄像头模组的良率。

Description

具有装饰膜的摄像头模组和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摄像头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装饰膜的摄像头模组和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技术的发展,摄像功能已成为智能终端的重要特征和评价终端性能的主要指标。但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的审美需求,在提高终端摄像功能的同时,对于摄像头模组的外观要求也越来越高。
摄像头一般设置在镜筒中,在不做任何处理的情况下,从终端外部通过通光孔可以看见摄像头模组的镜筒天面。为了使得用户在外部只看见摄像头而看不见镜筒天面,现有技术中采用在镜筒天面镀膜的方法来减少光线的反射,可以实现黑色效果,从而达到摄像头颜色一体化的外观视觉效果。
但在摄像头镜筒天面镀膜的方法工艺复杂,在后续摄像头模组加工过程中容易损伤已经镀好的膜,最终造成模组良率低,成本上升。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具有装饰膜的摄像头模组和终端,能够达到摄像头模组呈现黑色或特定图案,提升摄像头模组的外观效果和摄像头模组良率。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摄像头模组,包括:透镜组;镜筒,包括本体和端部,所述端部位于所述本体的顶端,所述本体围设出收容空间,用于收容所述透镜组,所述端部具有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位于入光侧且与所述透镜组的光轴方向垂直,所述端部设有开口,用于光线从所述开口入射进所述透镜组;装饰膜,包括:装饰层,覆盖所述第一表面的部分或全部,用于吸收入射到所述第一表面的可见光;胶层,位于所述装饰层和所述第一表面之间,用于将所述装饰层贴合在所述第一表面上。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在镜筒的第一表面上贴合装饰膜,该装饰膜的装饰层能够吸收入射到第一表面的可见光,使得装饰膜呈现出黑色,从而从外观上看摄像头模组的镜筒的第一表面呈现出黑色的视觉效果,提升了摄像头模组的外观,进一步地,装饰膜通过胶层贴合于镜筒的第一表面,可方便地将装饰膜与镜筒的第一表面进行贴合和从镜筒的第一表面上将装饰膜清除,相比现有技术中的镀膜方式,能够提升摄像头模组良率,降低成本。具体而言,当将摄像头模组安装于终端上时,若摄像头模组的周边存在呈现黑色的部件,贴合有装饰膜的镜筒的第一表面也呈现黑色,从而从外观上看,镜筒的第一表面和其周边的呈现黑色的部件呈现颜色一体化的视觉效果,能够提升摄像头模组的外观效果。
应理解,入射到第一表面的光即为入射到装饰膜表面的光。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饰层包括:基材层,所述基材层呈片状,具有相背的第二表面和第三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朝向所述入光侧;微纳结构层,位于所述基材层的所述第二表面上,包括多个凸起结构或多个凹陷结构;油墨层,涂覆于所述基材层的所述第三表面上,位于所述基材层与所述胶层之间。
装饰膜包括微纳结构层和油墨层,通过微纳结构层和油墨层的配合,能够达到将入射到装饰膜上的可见光全部吸收,从而使装饰膜呈现出的黑色的纯度更高,也即装饰膜呈现出的颜色更黑。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凸起结构或所述凹陷结构的剖面形状为以下形状中的任意一种:等边三角形、半圆形、矩形、梯形、椭圆形、锥形。
当微纳结构的凸起结构或述凹陷结构的剖面形状为等边三角形、半圆形、矩形、梯形、椭圆形、锥形时,可以锁住入射到微纳结构层上的光线,减少光线反射。
可选地,基材层的材质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可选地,胶层的材质为光学透明胶OCA。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表面为环形表面时,所述装饰膜为环形装饰膜,所述环形装饰膜的中心与所述环形表面的中心均位于所述光轴上,所述环形装饰膜的内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环形表面的内径,所述环形装饰膜的外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环形表面的外径。
第一表面的形状和装饰膜的形状相似,装饰膜的内径大于或等于第一表面的内径能够使的装饰膜不妨碍入射到摄像头模组内部的光线,装饰膜的外径大于或等于第一表面的外径,能够使装饰膜完全覆盖第一表面,从而使镜筒的第一表面全部呈现黑色,提升外观效果。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环形装饰膜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表面位置的视场角FOV。
装饰膜的内径大于第一表面位置的视场角,使得装饰膜不影响入射到摄像头模组内部的光线,不会影响摄像头模组的性能。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微纳结构层用于吸收入射到所述微纳结构层上的可见光,所述油墨层为黑色油墨层。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饰膜的厚度满足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微纳结构层的厚度范围为300纳米~700纳米;所述基材层的厚度范围为50微米~200微米;所述油墨层的厚度范围为5微米~15微米;所述胶层的厚度范围为20微米~50微米。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饰膜的厚度范围为0.1毫米~0.2毫米。
装饰膜的厚度范围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装饰膜的厚度较薄,从而不会在摄像头模组安装于终端上时对其他部件产生影响。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摄像头模组,包括:透镜组;镜筒,包括本体和端部,所述端部位于所述本体的顶端,所述本体围设出收容空间,用于收容所述透镜组,所述端部具有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位于入光侧且与所述透镜组的光轴方向垂直,所述端部设有开口,用于光线从所述开口入射进所述透镜组;装饰膜,包括:装饰层,覆盖所述第一表面的部分或全部,用于当所述摄像头模组安装于终端上时,所述装饰层的图案与终端外壳的图案相同或相近;胶层,位于所述装饰层和所述第一表面之间,用于将所述装饰层贴合在所述第一表面上。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在镜筒的第一表面上贴合装饰膜,当该装饰膜安装于终端上时,装饰膜的图案与终端外壳的图案相同或相近,使得从外观上看摄像头模组的镜筒的第一表面呈现出与终端外壳图案相同的视觉效果,提升了摄像头模组的外观,进一步地,装饰膜通过胶层贴合于镜筒的第一表面,可方便地将装饰膜与镜筒的第一表面进行贴合和从镜筒的第一表面上将装饰膜清除,相比现有技术中的镀膜方式,能够提升摄像头模组良率,降低成本。具体而言,当将摄像头模组安装于终端上时,装饰膜的图案与终端外壳的图案相同或相近,从而从外观上看,镜筒的第一表面和终端外壳呈现一体化的视觉效果,能够提升摄像头模组的外观效果。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饰层包括:基材层,所述基材层呈片状,具有相背的第二表面和第三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朝向所述入光侧;微纳结构层,位于所述基材层的所述第二表面上,包括多个凸起结构或多个凹陷结构;油墨层,涂覆于所述基材层的所述第三表面上,位于所述基材层与所述胶层之间。
装饰膜包括微纳结构层和油墨层,通过微纳结构层和油墨层的配合,能够使装饰膜呈现出的与终端外壳相同或相近的图案。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凸起结构或所述凹陷结构的剖面形状为以下形状中的任意一种:等边三角形、半圆形、矩形、梯形、椭圆形、锥形。
可选地,基材层的材质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可选地,胶层的材质为光学透明胶OCA。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图案包括颜色和/或纹样时,所述装饰层的颜色与所述终端外壳的颜色在色相、明度和纯度上相同或相近,和/或,所述装饰层的纹样与所述终端外壳的纹样在花纹或图形上相同或相近。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外壳为单色时,所述装饰层的颜色与所述终端外壳的颜色属于同一色系。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表面为环形表面时,所述装饰膜为环形装饰膜,所述环形装饰膜的中心与所述环形表面的中心均位于所述光轴上,所述环形装饰膜的内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环形表面的内径,所述环形装饰膜的外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环形表面的外径。
第一表面的形状和装饰膜的形状相似,装饰膜的内径大于或等于第一表面的内径能够使的装饰膜不妨碍入射到摄像头模组内部的光线,装饰膜的外径大于或等于第一表面的外径,能够使装饰膜完全覆盖第一表面,从而使镜筒的第一表面呈现与终端外壳相同或相近的图案,提升外观效果。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环形装饰膜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表面位置的视场角FOV。
装饰膜的内径大于第一表面位置的视场角,使得装饰膜不影响入射到摄像头模组内部的光线,不会影响摄像头模组的性能。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饰膜的厚度满足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微纳结构层的厚度范围为300纳米~700纳米;所述基材层的厚度范围为50微米~200微米;所述油墨层的厚度范围为5微米~15微米;所述胶层的厚度范围为20微米~50微米。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饰膜的厚度范围为0.1毫米~0.2毫米。
装饰膜的厚度范围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装饰膜的厚度较薄,从而不会在摄像头模组安装于终端上时对其他部件产生影响。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终端,包括:显示屏、电路板、壳体、摄像头保护镜片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的摄像头模组,所述显示屏、所述电路板和所述摄像头模组设置于所述壳体中,所述显示屏和所述摄像头模组分别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摄像头保护镜片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摄像头保护镜片上设置有通光孔,所述通光孔的中心位于所述透镜组的光轴上,用于光线通过所述通光孔进入所述摄像头模组中,所述摄像头模组相对于所述摄像头保护镜片可沿所述透镜组的光轴方向移动。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在镜筒的第一表面上贴合装饰膜,该装饰膜的装饰层能够吸收入射到第一表面的可见光,使得装饰膜呈现出黑色,使得从外观上看摄像头模组的镜筒的第一表面呈现出黑色的视觉效果,提升了摄像头模组的外观,进一步地,装饰膜通过胶层贴合于镜筒的第一表面,可方便地将装饰膜与镜筒的第一表面进行贴合和从镜筒的第一表面上将装饰膜清除,相比现有技术中的镀膜方式,能够提升摄像头模组良率,降低成本。具体而言,当将摄像头模组安装于终端上时,若摄像头模组的周边存在呈现黑色的部件,贴合有装饰膜的镜筒的第一表面也呈现黑色,从而从外观上看,镜筒的第一表面和其周边的呈现黑色的部件呈现颜色一体化的视觉效果,能够提升摄像头模组的外观效果。
结合第三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摄像头模组与所述摄像头保护镜片的距离最远,人眼通过所述通光孔所能看见的视野范围不超过所述第一表面的外边缘的情况下,所述装饰膜配置为覆盖所述第一表面的至少部分面积,所述至少部分面积的外边缘在所述视野范围之外。
装饰膜覆盖第一表面的范围与摄像头模组同摄像头保护镜片的距离有关,当摄像头模组与摄像头保护镜片的距离最远时,装饰膜配置为覆盖第一表面的至少部分面积,且至少部分面积的外边缘在视野范围之外,保证了摄像头模组相对摄像头保护镜片沿光轴方向移动过程中,从终端外部朝向摄像头模组观看时,只能看见装饰膜呈现的黑色,看不见镜筒其他部分例如镜筒的第一表面上未被装饰膜覆盖的部分、镜筒的本体部分等。
结合第三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摄像头模组与所述摄像头保护镜片的距离最远,人眼通过所述通光孔所能看见的视野范围超过所述第一表面的外边缘的情况下,所述装饰膜配置为覆盖所述第一表面的全部面积,或者,所述装饰膜配置为覆盖所述视野范围。
装饰膜覆盖第一表面的范围与摄像头模组同摄像头保护镜片的距离有关,当摄像头模组与摄像头保护镜片的距离最远时,装饰膜配置为覆盖第一表面的全部面积,或者覆盖视野范围,保证了摄像头模组相对摄像头保护镜片沿光轴方向移动过程中,从终端外部朝向摄像头模组观看时,只能看见装饰膜呈现的黑色,看不见镜筒其他部分例如镜筒的本体部分等。
结合第三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摄像头模组与所述摄像头保护镜片的最短距离不小于预设值。
应理解,摄像头模组与所述摄像头保护镜片的最短距离为装饰膜的位于入光侧的表面与摄像头保护镜片背向入光侧的表面之间的距离。
可选地,该预设值为安全距离,预设值的设置可以使摄像头模组相对摄像头保护镜片沿光轴方向移动过程中,装饰膜不会与摄像头保护镜片碰触或挤压。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终端,包括:显示屏、电路板、壳体、摄像头保护镜片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摄像头模组,所述显示屏、所述电路板和所述摄像头模组设置于所述壳体中,所述显示屏和所述摄像头模组分别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摄像头保护镜片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摄像头保护镜片上设置有通光孔,所述通光孔的中心位于所述透镜组的光轴上,用于光线通过所述通光孔进入所述摄像头模组中,所述摄像头模组相对于所述摄像头保护镜片可沿所述透镜组的光轴方向移动。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在镜筒的第一表面上贴合装饰膜,当该装饰膜安装于终端上时,装饰膜的图案与终端外壳的图案相同或相近,使得从外观上看摄像头模组的镜筒的第一表面呈现出与终端外壳图案相同的视觉效果,提升了摄像头模组的外观,进一步地,装饰膜通过胶层贴合于镜筒的第一表面,可方便地将装饰膜与镜筒的第一表面进行贴合和从镜筒的第一表面上将装饰膜清除,相比现有技术中的镀膜方式,能够提升摄像头模组良率,降低成本。具体而言,当将摄像头模组安装于终端上时,装饰膜的图案与终端外壳的图案相同或相近,从而从外观上看,镜筒的第一表面和终端外壳呈现一体化的视觉效果,能够提升摄像头模组的外观效果。
结合第四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摄像头模组与所述摄像头保护镜片的距离最远,人眼通过所述通光孔所能看见的视野范围不超过所述第一表面的外边缘的情况下,所述装饰膜配置为覆盖所述第一表面的至少部分面积,所述至少部分面积的外边缘在所述视野范围之外。
装饰膜覆盖第一表面的范围与摄像头模组同摄像头保护镜片的距离有关,当摄像头模组与摄像头保护镜片的距离最远时,装饰膜配置为覆盖第一表面的至少部分面积,且至少部分面积的外边缘在视野范围之外,保证了摄像头模组相对摄像头保护镜片沿光轴方向移动过程中,从终端外部朝向摄像头模组观看时,只能看见装饰膜呈现的图案,看不见镜筒其他部分例如镜筒的第一表面上未被装饰膜覆盖的部分、镜筒的本体部分等。
结合第四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摄像头模组与所述摄像头保护镜片的距离最远,人眼通过所述通光孔所能看见的视野范围超过所述第一表面的外边缘的情况下,所述装饰膜配置为覆盖所述第一表面的全部面积,或者,所述装饰膜配置为覆盖所述视野范围。
装饰膜覆盖第一表面的范围与摄像头模组同摄像头保护镜片的距离有关,当摄像头模组与摄像头保护镜片的距离最远时,装饰膜配置为覆盖第一表面的全部面积,或者覆盖视野范围,保证了摄像头模组相对摄像头保护镜片沿光轴方向移动过程中,从终端外部朝向摄像头模组观看时,只能看见装饰膜呈现的图案,看不见镜筒其他部分例如镜筒的本体部分等。
结合第四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摄像头模组与所述摄像头保护镜片的最短距离不小于预设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摄像头模组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3是现有的一种摄像头模组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装饰膜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具有装饰膜的摄像头模组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装饰膜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装饰膜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终端可以包括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还可以包括蜂窝电话(cellular phone)、智能手机(smart phone)、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电脑、平板型电脑、手持设备(handset)、膝上型电脑(laptop computer)、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 typecommunication,MTC)终端、销售终端(point of sales,POS)、车载电脑以及其他具有成像功能的终端。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还可以称为终端设备。
图1示出了一种终端的示意图。终端100可以包括显示屏101、壳体102、电路板(图中未示出)、用于前置拍摄的摄像头模组110和/或用于后置拍摄的摄像头模组120、以及用于保护摄像头模组的摄像头保护镜片104等。显示屏101、电路板和摄像头模组110和/或摄像头模组120设置于壳体102中,具体而言,壳体102可以包括中框和后盖(图中未示出),中框和后盖组合形成壳体102,中框和后盖形成有容纳空间,用于容纳显示屏101、电路板、摄像头模组110和/或摄像头模组120以及其他器件等。显示屏101和摄像头模组110、120可以分别与电路板连接(包括电性连接和机械连接)。摄像头保护镜片104设置于壳体102上,覆盖摄像头模组110和摄像头模组120。在一些实施例中,摄像头保护镜片104用于保护前置摄像头模组110时,摄像头保护镜片140可以覆盖终端100的整个正面,可同时用于保护摄像头模组110和显示屏101;摄像头保护镜片104用于保护后置摄像头模组120时,摄像头保护镜片104可以只设置于摄像头模组120对应的位置上,用于保护摄像头模组120。摄像头保护镜片104的材质可以是玻璃、蓝宝石、陶瓷等,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摄像头保护镜片104为透明的,从而使得终端100外部的光线能够通过摄像头保护镜片104进入摄像头模组中。
如图1所示,终端100安装有摄像头模组110和/或摄像头模组120。
终端100可以为具有摄像或拍照功能的终端设备,例如手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手提电脑、摄像机、录像机、照相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或其他形态的具有拍照或摄像功能的设备。为方便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以终端100为手机为例进行描述。
终端100为手机时,其正面和背面均可以设置摄像头模组(camera compactmodule,CCM),或者只在正面或背面设置摄像头模组。如图1所示,左图为手机的正面,其上部安装有摄像头模组110,可以用于自拍,也可以用于拍摄者拍摄其他对象。图1中的右图为手机的背面,其左上部安装有摄像头模组120,可用于拍摄周围景象,也可以用于自拍。
应理解,摄像头模组110和摄像头模组120的安装位置仅仅是示意性的,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摄像头模组110和120也可以安装于手机上的其他位置,例如摄像头模组110可以安装于听筒的左侧、手机的上部中间位置、手机的下部(或称下巴)或者手机的四个角落,摄像头模组120可以安装于手机背面的上部中间位置或右上角,摄像头模组110或120还可以不设置在手机主体上,而设置在相对手机可移动或转动的部件上,例如该部件可以从手机主体上外伸、收回或旋转等,当然摄像头模组110和120还可以设置于相对手机主体突出的边缘上,本申请对摄像头模组的安装位置不做任何限定。
还应理解,摄像头模组110和摄像头模组120的安装个数不限于一个,也可以是两个甚至更多,例如终端100可以在背面安装两个或三个摄像头模组120。本申请实施例对摄像头模组的安装个数不做任何限定,对于多个摄像头模组安装时的相对位置也不做任何限定。
摄像头模组110和120可以用于拍摄周围视频或照片,可以用于拍摄不同距离的景象,例如摄像头模组可以用于拍摄远处景象,可以用于拍摄近处景象,也可以用于拍摄微距景象。摄像头模组110和120也可以用于自拍,图中所示的位于手机背面的摄像头模组120还可以用于前置摄像头等,本申请实施例不做任何限定。
应理解,图1中示出的终端100并不限于包括以上器件,还可以包括其他器件,例如电池、闪光灯、指纹识别模组、听筒、按键、传感器等,本申请实施例仅以安装有摄像头模组的终端为例进行说明,但终端100上安装的元件并不限于此。
图2示出了一种摄像头模组的示意性剖视图。该摄像头模组200可以是图1中所示的摄像头模组110或摄像头模组120,下面结合图2对摄像头模组200的结构进行简要描述。
为方便描述,以下定义光轴方向上的被摄物体方向侧为上,与被摄物体相背的方向侧为下,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向的定义适用于后文将要描述的各幅附图。但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下”等方位描述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不用于指示所描述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定。
如图2所示,摄像头模组200可以包括镜头组件11、音圈马达(voice coil motor,VCM)12、镜座(lens holder)13、红外截止滤光片(infrared cut filter,也称IRCF)14、传感器(sensor)15、线路板16等。
镜头组件11用于收集光线,被摄物体反射的光线通过镜头组件11生成光学图像可以投射到传感器15表面上,传感器15将光学图像转化为电信号,通过处理电信号最终通过显示器或显示屏即可以看到图像。
镜头组件11可以包括镜筒111和透镜组112,透镜组112固定于镜筒111中,镜筒111通过螺纹连接等方式固定于音圈马达12上。镜头组件11可以是由不同的透镜(镜片)经系统组合而成的整体,也就是说透镜组112包括至少一个透镜,透镜组11包括的至少一个透镜可以是不同的,也可以是相同的。图2中示意性地示出了透镜组112包括3个透镜,应理解,透镜组112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个数的透镜,例如1个、2个、5个、8个、10个甚至更多。透镜组112中的每个透镜可以为塑料(plastic)透镜,也可以为玻璃(glass)透镜,可以是球面的镜片或非球面的镜片。透镜组112用于形成固定焦距镜头,或变焦镜头,也可以用于形成标准镜头、短焦镜头或长焦镜头。
镜筒111大体呈圆筒状,包括本体111a和端部111b,端部111b位于本体111a在入光侧的顶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镜头组件11的上方为入光侧(即光线进入的位置),镜头组件的下方为成像侧(即透镜组成像的位置)。本体111a围设出收容空间,该收容空间用于收容透镜组112,透镜组112包括至少一个透镜,该至少一个透镜沿着同一光轴在收容空间内按照需要排列。应理解,该同一光轴可以理解为是该透镜组112的光轴。端部111b包括设置于入光侧的第一表面111c,第一表面111c与透镜组112的光轴方向垂直。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表面111c也可以称为镜筒的上表面或镜筒天面。端部111b设有开口111d,用于光线从开口111d入射到透镜组112中。一般情况下,当摄像头模组200安装于终端上时,人眼从终端外部可以看见第一表面111c(即镜筒天面)的部分或全部。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镜筒111还可以呈内部中空的梯形状(上窄下宽),其结构与镜筒呈圆筒状类似,在此省略其详细说明。为方便描述和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以镜筒天面来表示第一表面111c。
音圈马达12可以用于自动对焦(auto focus,AF)和光学防抖(optical imagestabilization,OIS)。音圈马达12上固定有镜头组件11,在调焦过程中音圈马达12可以推动镜头组件11上下运动从而改变镜头组件11的焦距,以获得清晰的图像。应理解,图中仅示意性表示音圈马达12所在的位置,对音圈马达的具体结构不造成任何限定。
镜座13用于支撑整个摄像头模组200,当摄像头模组200安装于终端上时,镜座13相对终端是固定的,镜座13与音圈马达12连接,音圈马达12相对镜座13可以运动,以进行自动对焦和光学防抖,其中音圈马达12沿光轴方向的运动可用于自动对焦,音圈马达12沿垂直光轴方向的运动可用于光学防抖,在一些实施例中,音圈马达12沿光轴方向的运动可同时用于自动对焦和光学防抖。镜座13可以固定于线路板16上。
红外截止滤光片14设置于镜座13内,可以消除投射到传感器15上的不必要的光线,防止传感器15在成像时出现鬼影、杂光和偏色等问题,以提高其有效分辨率和彩色还原性。应理解,在一些摄像头模组中,此处设置的滤光片还可以是滤掉其他的光波段的滤光片,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于是红外截止滤光片。
传感器15是一种半导体芯片,表面包含有几十万到几百万的光电二极管,受到光照射时,会产生电荷,通过模数转换器芯片转换成数字信号。传感器15可以是电荷耦合元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也可以是互补金属氧化物导体器件(complementarymetal-oxide semiconductor,CMOS)。传感器15可以固定于线路板16上并与线路板16电性连接。
线路板16可以是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或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用于传输电信号,其中,FPC可以是单面柔性板、双面柔性板、多层柔性板、刚柔性板或混合结构的柔性电路板等。
摄像头模组200还可以包括连接器、以及周边电子元件等元件(图中未示出),在此不再一一详述。
随着终端技术的发展,终端的摄像功能已经成为智能终端的重要特征和评价终端性能的主要指标。但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的审美需求,在提高终端摄像功能的同时,对于摄像头模组的外观要求也越来越高。
图3以终端为手机为例,示例性地示出了摄像头模组作为手机后置摄像头的外观示意图。
摄像头模组安装在终端上时,在靠近被摄物体一侧通常设置有透明的摄像头保护镜片,摄像头保护镜片靠近摄像头模组的一面涂覆有油墨涂层,油墨涂层用于挡住不必要的光线,其中油墨涂层上的与摄像头模组对应的位置上设有开孔以形成通光孔,使得终端外部的光线能够通过通光孔进入摄像头模组进而进行成像。如图3中的摄像头模组21所示,在未经任何处理的情况下,从终端外部通过通光孔不仅可以看见透镜组(中间深灰色的圆形区域),还可以看见摄像头镜筒的上表面(浅灰色的环形区域),为方便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中将摄像头镜筒的上表面称为摄像头镜筒天面,也就是图2中的第一表面111c。这是由于通过通光孔射到摄像头镜筒天面的光线经过反射又射出摄像头保护镜片而进入了人眼,这部分光可以称为镜筒天面反射光。正是由于镜筒天面反射光的存在,用户可以看见摄像头模组的除透镜组外的其他内部组件,使得摄像头模组的外观视觉效果达不到手机整体工业设计的效果,对于用户来说,视觉体验较差。
为了实现摄像头颜色一体化的外观视觉效果,可以采用在摄像头镜筒天面进行镀膜的方法,在摄像头镜筒天面镀膜可以减少光线的反射,从而达到摄像头镜筒天面与摄像头保护镜片上油墨涂层的颜色一致的视觉效果,如图3中的摄像头模组22所示,从终端外部通过通光孔可以看见透镜组(中间深灰色的圆形区域)和黑色环形区域,该黑色环形区域包括镀膜的镜筒天面和涂覆在摄像头保护镜片上的油墨涂层。
具体而言,在摄像头的镜筒天面镀膜的方式就是在摄像头镜筒222的镜筒天面221上采用物理气相沉积(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PVD)方法,利用带电荷的阳离子在电场中加速后具有一定动能的特点,将离子引向欲被溅射的物质制成的靶电极(阴极),入射离子在与靶面原子的碰撞过程中,通过动量的转移,将后者溅射出来,这些被溅射出来的原子将沿着一定的方向射向衬底,最终在镜筒天面221上得到多层氧化硅(SiO2)和氧化钛(TiO2)薄膜。多层氧化硅和氧化钛的薄膜呈黑色,镀在摄像头镜筒天面221上时能够减少入射到镜筒天面221上的光线的反射,从而达到黑色的效果,图3中斜线填充的部分即镀膜的区域,也就是摄像头镜筒天面221。
但是如上所述,这种在摄像头镜筒天面镀膜的方式工艺复杂,并且镀膜工艺是在安装摄像头模组之前完成,已经镀好的薄膜在后续摄像头模组加工过程中很容易被损伤、污染等并且不可返工,最终导致模组良率低,成本上升。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提升摄像头模组良率、降低成本的摄像头颜色一体化的技术方案。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摄像头颜色一体化可以理解为摄像头镜筒天面的颜色呈黑色或者与终端外壳图案相同或相近,而达到的摄像头与周围部件一体化的外观视觉效果。这样,从终端外部看,终端使用者只能看见镜头,而看不见摄像头镜筒天面。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镜筒天面与终端外壳图案相同或相近,包括镜筒天面与终端外壳在颜色和/或纹样上相同、一致或相近,也即图案包括颜色和/或纹样。示例性的,镜筒天面的颜色与终端外壳的颜色可以在色相、明度和纯度上相同或相近,镜筒天面的纹样与终端外壳的纹样可以在花纹或图形上相同或相近。色相是指颜色的相貌,可以理解为通常所说的各种颜色,例如红、橙、黄、绿、青、蓝、紫等。明度是指颜色的明暗程度,取决于光源的强度和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明度的差别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同一色相不同明度,例如浅绿、中绿、墨绿,二是不同色相的不同明度,例如在可视颜色中黄色的明度最高,紫色、蓝紫色的明度最低。纯度,也可以称为饱和度,是指颜色的纯净程度或鲜艳程度,表示颜色中所含有的有色成分的比例,含有颜色成分的比例愈大,则颜色的纯度愈高,含有颜色成分的比例愈小,则颜色的纯度愈低。可见光谱中各种单色光是最纯的颜色,为极限纯度。当一种颜色掺入黑、白或其他颜色时,纯度就产生变化,当掺入的色达到很大的比例时,在眼睛看来,原来的颜色将失去本来的光彩,而变成掺和的颜色了。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摄像头颜色一体化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摄像头镜筒天面的光线反射问题,让使用者看不见摄像头镜筒天面,并且能够提升摄像头模组良率从而降低成本。下面结合图4至图6进行详细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摄像头的镜筒天面上贴合能够吸收光线的装饰膜,以达到摄像头颜色一体化的外观效果。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装饰膜包括装饰层和胶层,装饰层覆盖镜筒天面的部分或全部,用于吸收入射到镜筒天面的可见光,或用于当摄像头模组安装于终端上时,装饰层的图案与终端外壳的图案相同或相近;胶层位于装饰层和镜筒天面之间,用于将装饰层贴合在镜筒天面上。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应用于摄像头模组的装饰膜的横截面图。如图所示,装饰膜30主要包括:微纳结构层301、基材层302、油墨层303和胶层304。
微纳结构层301位于基材层302的靠近入光侧的第二表面上,包括多个凸起结构或多个凹陷结构,用于吸收光线,并且锁住光线,使得入射到微纳结构层上的光线尽量少地反射出终端外面。
具体而言,微纳结构的表面包括多个连续无间隔的凸起和/或凹陷结构,例如该凸起或凹陷结构的剖面可以为等边三角形、半圆形、矩形、梯形、椭圆形、锥形等规则形状或者不规则形状等。微纳结构能够通过反射、折射和散射作用,将入射光分散到各个角度,从而改变表面对光的吸收效率,因此这种结构也可以称为陷光结构。不同的微纳结构可以改变材料表面对光的吸收率和反射率,进而可以改变物体表面的颜色。例如图4中所示的微纳结构层301具有齿形结构,当入射光入射到第一个齿的右表面后会反射到相邻第二个齿的左表面,再经过反射后又会回到第一个齿的右表面,最终入射光线将在相邻齿的相对面之间震荡而不会反射出去,因此,图4中所示的微纳结构层301将会呈现黑色隐藏的效果,也就是没有从微纳结构层301反射出去的光,人眼看微纳结构层301就是黑色的。当改变微纳结构层301上的凸起或凹陷结构的宽度、高度、间距、形状等,微纳结构层301可以对不同波长的光起到陷光作用,也就是说微纳结构层301不仅可以吸收所有波长的光线而呈现黑色的视觉效果,也可以吸收某个波长范围内的光而呈现单一颜色或彩色的视觉效果。换句话说,本申请实施中的陷光结构的形态与微纳结构层能够吸收或反射的可见光的波长范围相对应。本申请实施例中,仅以微纳结构层301实现黑色效果(即吸收所有波长的光)为例进行的说明,但应理解,通过改变微纳结构层301的陷光结构的宽度、高度、间距、形状等因素,可以使微纳结构层301对特定波长范围的光起到吸收或反射作用,从而从外观上呈现出不同颜色的光,因此可以满足设计要求的外观效果。例如,若要使装饰膜呈现与终端外壳相同的蓝色的效果,则可以通过设计微纳结构来使微纳结构只反射蓝色的光而吸收其他波长的光。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改变微纳结构层301的陷光结构的宽度、高度、间距、形状等可以使微纳结构层301能够呈现一定的纹样(即花纹或图形),微纳结构层301呈现的纹样与终端外壳的纹样可以相同或相近。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微纳结构层301可以通过纳米压印得到,即通过光刻胶辅助,将模板上的微纳结构转移到待加工材料上,其加工精度可达2nm。微纳结构层301还可以通过光刻技术、激光加工、等离子刻蚀微纳增材制造技术、沉积法等方式加工。
基材层302呈片状,具有相背的第二表面和第三表面,第二表面朝向入光侧或者说第二表面靠近入光侧,第三表面则远离入光侧。基材层302起支撑作用。
基材层302用于支撑微纳结构层301,同时支撑油墨层303和胶涂层304。
基材层302的材料可以采用PET基材,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又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是热塑性聚酯中最主要的品种,俗称涤纶树脂。PET是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的缩聚物,属结晶型饱和聚酯,为乳白色或浅黄色、高度结晶的聚合物,表面平滑有光泽。PET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长期使用温度可达120℃,电绝缘性优良,甚至在高温高频下,其电性能仍较好,但耐电晕性较差,抗蠕变性,耐疲劳性,耐摩擦性、尺寸稳定性都很好。本申请实施例中以PET基材作为微纳结构层的支撑膜材,成本较低,方便易加工,并且膜切效果好。但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PET也可以采用其他材质的膜材制成,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油墨层303涂覆于基材层302的第三表面上,位于基材层和胶层之间。油墨层303用于吸收光线。
不同颜色的油墨层303可以对不同波长的光起作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黑色油墨层为例,当光线穿过微纳结构层301和基材层302后,入射至黑色油墨层的光线能够被油墨层吸收。应理解,若要油墨层303反射某种颜色的光或反射某个波长范围的光,则可以使用不同颜色的油墨层。例如,若要使装饰膜呈现红色,油墨层303可以采用红色油墨层,红色油墨层可以反射入射到油墨层的红色的光而吸收其他颜色的光。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采用油墨层303和微纳结构层301叠加使用来实现设计要求的外观效果。以装饰膜30呈现黑色为例,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采用黑色油墨层能够吸收大部分入射到该层的光线,剩下未被油墨层吸收的光线可以被微纳结构301层吸收,最终使装饰膜从外观上呈现黑色。再如若使装饰膜30呈现其他颜色,则可以设计相应的微纳结构来对该颜色对应的波长起作用(例如吸收或反射),同时使用对该颜色对应的波长起作用的油墨层,从而使装饰膜呈现出设计要求的外观颜色。
胶层304位于油墨层和镜筒天面(即图2所示的第一表面111c)之间,用于将装饰膜30贴合至摄像头镜筒天面上。
胶层304可以采用光学透明胶(optical clear adhesive,OCA),也称光学胶。OCA胶是一种无基体材料的双面贴合胶带,其优点是清澈度、高透光性(全光穿透率>99%)、高黏着力、高耐候、耐水性、耐高温、抗紫外线,受控制的厚度,提供均匀的间距,长时间使用不会产生黄化(黄变)剥离及变质的问题。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胶涂层304也可以采用其他材料的胶带。
上述微纳结构层301、基材层302、油墨层303可以统称为装饰层,该装饰层可以吸收入射到装饰层的可见光从而使装饰层呈现黑色,或者该装饰层用于当摄像头模组安装于终端上时,使装饰层的图案与终端的外观图案相同或相近。本申请实施例中图案包括颜色和/或纹样。
示例性的,装饰层的图案与终端的外观图案相同或相近可以为装饰层的颜色与终端的外观颜色相同或相近,这里终端的外观颜色可以是终端外壳的颜色,可以是涂覆于摄像头保护镜片上的油墨涂层的颜色,还可以是贴于终端外壳上的膜的颜色等,也就是说,终端的外观颜色可以是终端上任一一种可被人眼识别的颜色。例如,终端外壳的颜色为蓝色,则装饰层可以呈现与外观颜色相同的蓝色或与蓝色相近的颜色;或者涂覆于摄像头保护镜片上的油墨涂层的颜色为黑色,则装饰层可以呈现出与之相同的黑色。
可选地,装饰层的颜色与终端的外观颜色相同或相近可以理解为装饰层的颜色与终端的外观颜色在色相、明度和纯度上相同或相近。装饰层的颜色与终端的外观颜色相同可以理解为装饰层的颜色与终端的外观颜色在色相、明度和纯度上都相同。装饰层的颜色与终端的外观颜色相近可以理解为装饰层的颜色与终端的外观颜色在色相、明度和纯度上相近,例如装饰层的颜色与终端的外观颜色可以是属于同一色相(即为同相色),但在明度和纯度范围内变化的色彩,如深蓝和天蓝都属于蓝色系,只是明度和纯度不同。应理解,装饰层的颜色与终端的外观颜色相近还可以理解为人眼对该两种颜色无法辨别。
示例性的,装饰层的图案与终端的外观图案相同或相近可以为装饰层的纹样与终端外观的纹样相同或相近,这里终端的外观纹样可以是终端外壳的纹样,可以是涂覆于摄像头保护镜片上的油墨涂层的纹样,还可以是贴于终端外壳上的膜的纹样等。
可选地,装饰层的纹样与终端的外观纹样相同或相近可以理解为装饰层的纹样与终端的外观纹样在花纹或图形上相同或相近。例如,装饰层的花纹或图形可以与终端的外壳的花纹或图形相同或相近。应理解,装饰层的花纹或图形与终端的外壳的花纹或图形相同或相近可以理解为该两种花纹是相同的或类似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终端外壳的颜色为单色时,装饰层的颜色与终端外壳的颜色属于同一色系。
在一些实施中,不论终端的外观的图案是如何,装饰层的颜色可以都呈现黑色,即装饰层吸收入射到装饰层上的光线,减少反射光线。
应理解,该装饰层不限定于包括微纳结构层301、基材层302、油墨层303,该装饰层也可以只包括油墨层303,或者只包括微纳结构层301和基材层302等,或者包括其他可以吸收光线或反射光线的子层。
可选地,装饰膜30还可以包括保护层,保护层与胶层304贴合,用于在装饰膜30出厂后保护胶层304不受污染,以保持胶层304的粘贴性能,在将装饰膜贴合在镜筒天面上时再移除保护层。
图5示出了贴合有装饰膜30的摄像头模组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a)中示出了摄像头模组23的部分元件,其中透镜组231设置于镜筒232内,在摄像头模组23的镜筒天面233上贴合有图4所示的装饰膜30。另外在摄像头模组23上方(即靠近被摄物体一侧),设置有摄像头保护镜片40,其中摄像头保护镜片40可以固定于终端上,其相对终端是不动的。摄像头保护镜片40上设置有通光孔,通光孔的中心位于透镜组231的光轴上,用于光线通过通光孔进入摄像头模组中。具体而言,在摄像头保护镜片40上靠近摄像头模组23的一侧涂覆有油墨涂层401,在油墨涂层401上与摄像头模组23对应的位置上设有开孔402,油墨涂层401上开孔是为了让可视角(field of vision,FOV)50范围(例如FOV为70度~80度)内的光线能够进入透镜组231,但是遮挡住其他部分的光。油墨涂层401上的开孔402即为通光孔。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摄像头保护镜片40用于保护摄像头模组23,摄像头保护镜片40可以防止透镜组231与其他物体碰撞而对透镜组231或整个摄像头模组23造成损伤,还可以起到防尘、防水等密封作用。当摄像头模组23作为前置摄像头时,摄像头保护镜片40可以是终端的正面的盖板玻璃,可以既覆盖显示屏,也覆盖摄像头模组23。当摄像头模组23作为后置摄像头时,摄像头保护镜片40可以是设置于(例如内嵌)终端的背面并专用于覆盖摄像头模组23的保护玻璃。
应理解,摄像头保护镜片40设置的个数可以与摄像头模组的个数对应,例如每个摄像头模组都可以相应地设置一个摄像头保护镜片40;摄像头保护镜片40也可以是用于保护多个摄像头模组,例如相邻的多个摄像头模组可以共用一个摄像头保护镜片40,在这种情况下,摄像头保护镜片40上应设置多个通光孔,该多个通光孔与该多个摄像头模组一一对应。
还应理解,摄像头保护镜片40的材质可以是玻璃的,也可以是蓝宝石的,还可以是透明塑料或其他其他材质的,本申请实施例不做任何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装饰膜30的形状与摄像头模组23的镜筒天面233的形状相适应,例如,若镜筒天面233为环形表面时,装饰膜30的形状可以为环形装饰膜。图6示出了装饰膜30的轴测示意图。装饰膜30呈环形,由同心的内圈310和外圈320围成的部分组成。图5的(b)中示出了装饰膜贴合在镜筒天面233上后的示意图。下面结合图5和图6描述装饰膜的尺寸和在镜筒天面上贴合装饰膜的位置。
如图5的(a)中所示,镜筒天面233为环形表面,装饰膜30为环形装饰膜,装饰膜30贴合于镜筒天面233上,其中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环形装饰膜的中心与镜筒天面233的中心均位于透镜组231的光轴上。为了不影响摄像头模组23的可视角FOV范围内的光线进入透镜组231,装饰膜30的内圈310的直径(即环形装饰膜的内径)应当大于镜筒天面233位置的可视角FOV,从图中的剖视图看即装饰膜30的内圈310的直径应当大于FOV两条边线在镜筒天面233处时之间的距离,如图中点A与点B间的距离。一般情况下,为了不对进入透镜组231的光线形成障碍,镜筒天面233与透镜组231之间会存在倾斜面,可视角FOV位于该倾斜面的倾角内,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装饰膜30的内圈直径310可以大于或者等于镜筒天面233的内径,换句话说,镜筒天面为环形表面时,装饰膜可以为环形装饰膜,其中环形装饰膜的中心与环形表面的中心均位于透镜组231的光轴上,且环形装饰膜的内径大于或等于环形表面的内径。
摄像头模组23相对于摄像头保护镜片40可沿透镜组231的光轴方向移动,具体而言,摄像头模组23的透镜组231和镜筒232在音圈马达的推动作用下能够沿着光轴方向运动,当镜筒232距离摄像头保护镜片40越远时,从摄像头保护镜片40外侧向摄像头模组23方向看,将能看到更多的镜筒天面233,因此,装饰膜30的外圈直径320(即环形装饰膜的外径)可以根据透镜组231在距离摄像头保护镜片40最远处时从外侧可以看见的镜筒天面233的范围确定。
例如,当透镜组231位于距离摄像头保护镜片40最远处时,从外侧向摄像头模组23方向看,能够看到的镜筒天面233的范围的直径(为方便描述,以下简称可视范围直径或视野范围)小于镜筒天面233的外径时,装饰膜30的外圈320的直径应大于或等于可视范围直径,这样才能保证在透镜组231移动过程中,从外界都不会看见镜筒天面233。换句话说,在摄像头模组23与摄像头保护镜片40的距离最远,人眼通过通光孔所能看见的视野范围不超过镜筒天面233的外边缘的情况下,装饰膜30可以配置为覆盖镜筒天面233的至少部分面积,该至少部分面积的外边缘在视野范围之外。
又如,当透镜组231位于距离摄像头保护镜片40最远处时,从外侧向摄像头模组23方向看,能够看到全部的镜筒天面233,也即可视范围直径等于镜筒天面233的外径,则装饰膜30的外圈320的直径应大于或等于镜筒天面233的外径,这样才能保证在透镜组231移动过程中,从外界都不会看见镜筒天面233。换句话说,在摄像头模组23与摄像头保护镜片40的距离最远,人眼通过通光孔所能看见的视野范围超过镜筒天面233的外边缘的情况下,装饰膜30配置为覆盖镜筒天面233的全部面积。
再如,当透镜组头231位于距离摄像头保护镜片40最远处时,从外侧向摄像头模组23方向看,不仅能够看到全部的镜筒天面233,还能够看到镜筒232的侧面的部分面积,也即可视范围直径大于镜筒天面233的外径,则装饰膜30的外圈320的直径应大于或等于可视范围直径(或者说需要大于镜筒天面233的外径,且大于或等于镜筒232在可视范围内的最大直径),这样才能保证在镜头231移动过程中,从外界都不会看见镜筒天面233。换句话说,在摄像头模组23与摄像头保护镜片40的距离最远,人眼通过通光孔所能看见的视野范围超过镜筒天面233的外边缘的情况下,装饰膜30配置为覆盖该视野范围。
通光孔402的大小也会影响装饰膜30的外圈320的直径的确定。在摄像头模组23位置固定的情况下,通光孔402的直径越大,从外侧向摄像头模组23方向看时,能够看见的镜筒天面233的范围越大。换句话说,通光孔402的直径越大,装饰膜30的外圈320的直径越大。因此,在确定装饰膜30的外圈320的直径时,需要同时考虑通光孔402的大小以及透镜组231距离摄像头保护镜片40的最远距离。
应理解,装饰膜30的形状可以根据通光孔402、镜筒天面233和透镜组的形状确定,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装饰膜30为环形形状,例如若镜筒天面233为内圆外方的形状,则装饰膜30也可以是内圆外方的形状,也可以是环形形状,当然也可以是五边形、六边形等,只要满足透镜组231位于距离摄像头保护镜片40最远的位置时,从外向摄像头模组方向看,看不见镜筒天面233即可。
装饰膜30的厚度由微纳结构层301的厚度、基材层302的厚度、油墨层303的厚度以及胶涂层304的厚度叠加得到。装饰膜30的厚度影响音圈马达在自动对焦时的最大行程。在未贴合装饰膜30前,镜筒天面233与摄像头保护镜片40之间的距离为马达最大行程与安全行程之和,在镜筒天面233上贴合装饰膜30后,装饰膜30的上表面(即靠近摄像头保护镜片40一侧的表面,或者说微纳结构层的上表面)与摄像头保护镜片40之间的距离为马达最大行程与安全行程之和。换句话说,装饰膜30的上表面与摄像头保护镜片40之间的距离的确定根据音圈马达最大行程的设计不同而不同。
因此,在不改变音圈马达最大行程设计的前提下,可以选择将音圈马达的初始位置设置在距离摄像头保护镜片40更远的位置(例如音圈马达初始位置距离摄像头保护镜片的距离可以增加不小于装饰膜30的厚度的一段距离),当然,为了减少装饰膜30的厚度对音圈马达行程的影响,也可以对装饰膜30的厚度进行限定,以使装饰膜的厚度不影响音圈马达的行程同时不会对碰到终端的摄像头保护镜片40。也就是说,贴合有装饰膜30的摄像头模组与摄像头保护镜片的最短距离不小于预设值,应理解,该最短距离指的是装饰膜30的上表面与摄像头保护镜片的下表面的最短距离。
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个装饰膜31的截面图。
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装饰膜31的厚度范围可以是0.1-0.2mm(毫米),其中微纳结构层311的厚度范围可以是300-700nm(纳米),基材层312的厚度范围可以是50-200μm(微米),油墨层312的厚度范围可以是5-15μm,胶涂层314的厚度范围可以是20-50μm。
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中,为实现微纳结构层311吸收所有波长的光线,微纳结构层311上的凸起结构可以是锥状或椭圆形状(类似蛾眼结构),其中凸起结构的高度范围可以是100-500nm,相邻两个凸起结构的间距可以是300-700nm。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摄像头模组的镜筒天面贴合具有微纳结构的装饰膜,利用微纳结构和油墨层对光线的吸收作用,能够减少镜筒天面的光线反射,从而能够实现设计要求的外观视觉效果,例如,从终端外侧向摄像头模组方向观察,由于微纳结构和黑色油墨对光线的吸收,摄像头的镜筒天面呈现出黑色,基本无反射,从外观上不可见,达到了摄像头颜色一体化的外观视觉效果。
同时,通过改变微纳结构上陷光结构的间距、高度、宽度、形状等因素可以使微纳结构对不同波长的光起作用,因此还可以根据终端外观图案的需求设计微纳结构的装饰膜,同时配合使用对相应波长起作用的油墨层,能够使摄像头镜筒天面呈现需要的图案,例如贴合有装饰膜的镜筒天面反射与终端外壳相同或相近的颜色或者呈现与终端外壳相同或相近的图形或花纹,从而达到摄像头颜色一体化的外观视觉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在摄像头模组的镜筒天面贴膜的方式实现摄像头颜色一体化的外观视觉效果,可以在将摄像头模组加工完成后再进行贴膜工序,模组良率大大提升,并且可以返工,降低了生产成本。

Claims (21)

1.一种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透镜组;
镜筒,包括本体和端部,所述端部位于所述本体的顶端,所述本体围设出收容空间,用于收容所述透镜组,所述端部具有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位于入光侧且与所述透镜组的光轴方向垂直,所述端部设有开口,用于光线从所述开口入射进所述透镜组;
装饰膜,包括:
装饰层,覆盖所述第一表面的部分或全部,用于吸收入射到所述第一表面的可见光;
胶层,位于所述装饰层和所述第一表面之间,用于将所述装饰层贴合在所述第一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层包括:
基材层,所述基材层呈片状,具有相背的第二表面和第三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朝向所述入光侧;
微纳结构层,位于所述基材层的所述第二表面上,包括多个凸起结构或多个凹陷结构;
油墨层,涂覆于所述基材层的所述第三表面上,位于所述基材层与所述胶层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结构或所述凹陷结构的剖面形状为以下形状中的任意一种:
等边三角形、半圆形、矩形、梯形、椭圆形、锥形。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头模组,所述第一表面为环形表面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膜为环形装饰膜,所述环形装饰膜的中心与所述环形表面的中心均位于所述光轴上,所述环形装饰膜的内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环形表面的内径,所述环形装饰膜的外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环形表面的外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装饰膜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表面位置的视场角FOV。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纳结构层用于吸收入射到所述微纳结构层上的可见光,所述油墨层为黑色油墨层。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膜的厚度满足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微纳结构层的厚度范围为300纳米~700纳米;
所述基材层的厚度范围为50微米~200微米;
所述油墨层的厚度范围为5微米~15微米;
所述胶层的厚度范围为20微米~50微米。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膜的厚度范围为0.1毫米~0.2毫米。
9.一种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透镜组;
镜筒,包括本体和端部,所述端部位于所述本体的顶端,所述本体围设出收容空间,用于收容所述透镜组,所述端部具有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位于入光侧且与所述透镜组的光轴方向垂直,所述端部设有开口,用于光线从所述开口入射进所述透镜组;
装饰膜,包括:
装饰层,覆盖所述第一表面的部分或全部,用于当所述摄像头模组安装于终端上时,所述装饰层的图案与终端外壳的图案相同或相近;
胶层,位于所述装饰层和所述第一表面之间,用于将所述装饰层贴合在所述第一表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层包括:
基材层,所述基材层呈片状,具有相背的第二表面和第三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朝向所述入光侧;
微纳结构层,位于所述基材层的所述第二表面上,包括多个凸起结构或多个凹陷结构;
油墨层,涂覆于所述基材层的所述第三表面上,位于所述基材层与所述胶层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结构或所述凹陷结构的剖面形状为以下形状中的任意一种:
等边三角形、半圆形、矩形、梯形、椭圆形、锥形。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图案包括颜色和/或纹样时,所述装饰层的颜色与所述终端外壳的颜色在色相、明度和纯度上相同或相近,和/或,所述装饰层的纹样与所述终端外壳的纹样在花纹或图形上相同或相近。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外壳为单色时,所述装饰层的颜色与所述终端外壳的颜色属于同一色系。
14.根据权利要求9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头模组,所述第一表面为环形表面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膜为环形装饰膜,所述环形装饰膜的中心与所述环形表面的中心均位于所述光轴上,所述环形装饰膜的内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环形表面的内径,所述环形装饰膜的外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环形表面的外径。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装饰膜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表面位置的视场角FOV。
16.根据权利要求10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膜的厚度满足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微纳结构层的厚度范围为300纳米~700纳米;
所述基材层的厚度范围为50微米~200微米;
所述油墨层的厚度范围为5微米~15微米;
所述胶层的厚度范围为20微米~50微米。
17.根据权利要求9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膜的厚度范围为0.1毫米~0.2毫米。
18.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屏、电路板、壳体、摄像头保护镜片和如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头模组,
所述显示屏、所述电路板和所述摄像头模组设置于所述壳体中,所述显示屏和所述摄像头模组分别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
所述摄像头保护镜片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摄像头保护镜片上设置有通光孔,所述通光孔的中心位于所述透镜组的光轴上,用于光线通过所述通光孔进入所述摄像头模组中,所述摄像头模组相对于所述摄像头保护镜片可沿所述透镜组的光轴方向移动。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摄像头模组与所述摄像头保护镜片的距离最远,人眼通过所述通光孔所能看见的视野范围不超过所述第一表面的外边缘的情况下,所述装饰膜配置为覆盖所述第一表面的至少部分面积,所述至少部分面积的外边缘在所述视野范围之外。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摄像头模组与所述摄像头保护镜片的距离最远,人眼通过所述通光孔所能看见的视野范围超过所述第一表面的外边缘的情况下,所述装饰膜配置为覆盖所述第一表面的全部面积,或者,所述装饰膜配置为覆盖所述视野范围。
21.根据权利要求18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模组与所述摄像头保护镜片的最短距离不小于预设值。
CN201910493668.7A 2019-06-06 2019-06-06 具有装饰膜的摄像头模组和终端 Active CN1120551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93668.7A CN112055132B (zh) 2019-06-06 2019-06-06 具有装饰膜的摄像头模组和终端
PCT/CN2020/094755 WO2020244646A1 (zh) 2019-06-06 2020-06-05 具有装饰膜的摄像头模组和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93668.7A CN112055132B (zh) 2019-06-06 2019-06-06 具有装饰膜的摄像头模组和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55132A true CN112055132A (zh) 2020-12-08
CN112055132B CN112055132B (zh) 2022-09-02

Family

ID=736086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93668.7A Active CN112055132B (zh) 2019-06-06 2019-06-06 具有装饰膜的摄像头模组和终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55132B (zh)
WO (1) WO202024464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26975A (zh) * 2021-01-06 2022-07-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头镜片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14206B (zh) * 2020-12-14 2023-08-15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盖板与摄像头护镜的组装方法
CN114089447B (zh) * 2021-11-26 2023-06-02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镜筒天面的保护方法
TWI832360B (zh) * 2022-04-12 2024-02-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金屬遮光元件、成像鏡頭模組及電子裝置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009836A1 (en) * 2012-07-03 2014-01-09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Wood-like films and other decorative films utilizing fresnel mirrors
US20160146992A1 (en) * 2014-03-31 2016-05-26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corating a lens of an electronic device
JP2016153202A (ja) * 2015-02-20 2016-08-25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化粧材
CN206272711U (zh) * 2016-11-21 2017-06-2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头组件及终端设备
CN107395794A (zh) * 2017-07-05 2017-11-2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摄像头和加工方法
CN206796686U (zh) * 2017-03-11 2017-12-26 昇印光电(昆山)股份有限公司 装饰膜
CN107800931A (zh) * 2017-10-09 2018-03-1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头模组及移动终端
CN207410381U (zh) * 2017-11-07 2018-05-2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207799208U (zh) * 2018-01-23 2018-08-31 浙江水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改善杂光的手机摄像用镜头模组结构
CN109365246A (zh) * 2018-12-22 2019-02-22 上海创功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素材表面处理方法和外壳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033511U (zh) * 2011-04-22 2011-11-09 易模塑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镜头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009836A1 (en) * 2012-07-03 2014-01-09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Wood-like films and other decorative films utilizing fresnel mirrors
US20160146992A1 (en) * 2014-03-31 2016-05-26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corating a lens of an electronic device
JP2016153202A (ja) * 2015-02-20 2016-08-25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化粧材
CN206272711U (zh) * 2016-11-21 2017-06-2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头组件及终端设备
CN206796686U (zh) * 2017-03-11 2017-12-26 昇印光电(昆山)股份有限公司 装饰膜
CN107395794A (zh) * 2017-07-05 2017-11-2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摄像头和加工方法
CN107800931A (zh) * 2017-10-09 2018-03-1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头模组及移动终端
CN207410381U (zh) * 2017-11-07 2018-05-2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207799208U (zh) * 2018-01-23 2018-08-31 浙江水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改善杂光的手机摄像用镜头模组结构
CN109365246A (zh) * 2018-12-22 2019-02-22 上海创功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素材表面处理方法和外壳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26975A (zh) * 2021-01-06 2022-07-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头镜片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55132B (zh) 2022-09-02
WO2020244646A1 (zh) 2020-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55132B (zh) 具有装饰膜的摄像头模组和终端
KR101612204B1 (ko) 광 스플리터를 갖는 디지털 카메라
TWI789043B (zh) 攝影機構造
US9654696B2 (en) Spatially differentiated luminance in a multi-lens camera
CN210572980U (zh) 相机模块与电子装置
TWI596417B (zh) 遮光片、成像鏡頭與電子裝置
TWI728690B (zh) 成像鏡頭、相機模組及電子裝置
CN211656236U (zh) 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WO2020216153A1 (zh) 自动聚焦驱动组件、镜头及电子设备
JP2002268120A (ja) 光学的機能フィルター部材及び撮像装置
CN110213473B (zh) 摄像头模组、电子装置及摄像头模组的制作方法
TW201944102A (zh) 光學成像鏡頭、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EP1701182A1 (en) Camera module comprising an infrared cut filter, said filter comprising ultraviolet cut means
TW202348443A (zh) 光學機器用遮光薄膜及光學機器用層積遮光薄膜、以及使用其的光學機器用遮光環、光學機器用光圈構件、光學機器用快門構件、透鏡單元及攝影機模組
KR101034105B1 (ko) 광 차단 필름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6941106A (zh) 影像感测器以及影像提取装置
TWI625587B (zh) 遮光片、成像鏡頭與電子裝置
CN210605156U (zh) 镜头、光学组件、移动设备及车辆
JP2017158148A (ja) 撮像モジュール、撮像装置
KR200395227Y1 (ko) 소형화된 카메라 모듈
CN218068334U (zh) 金属遮光元件、成像镜头模块及电子装置
WO2024041345A1 (zh) 一种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KR102435574B1 (ko) 렌즈 조립체 및 카메라 모듈
CN203327127U (zh) 叠加式影像感测器组件及相机模组
CN113067971A (zh) 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