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47197A - 放线张力自调控放线架 - Google Patents

放线张力自调控放线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47197A
CN112047197A CN202010775808.2A CN202010775808A CN112047197A CN 112047197 A CN112047197 A CN 112047197A CN 202010775808 A CN202010775808 A CN 202010775808A CN 112047197 A CN112047197 A CN 1120471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disc
disc brake
pay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7580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47197B (zh
Inventor
吴小辰
胡子珩
陈腾彪
詹威鹏
魏前虎
罗智奕
胡力广
章彬
汪桢子
汪伟
王哲
赵伟利
雷达
董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7580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4719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471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471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471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471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9/00Adjusting or controlling tension in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for preventing snarling; Applications of tension indicators
    • B65H59/10Adjusting or controlling tension in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for preventing snarling; Applications of tension indicators by devices acting on running material and not associated with supply or take-up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49/00Unwinding or paying-out filamentary material; Supporting, storing or transporting packages from which filamentary material is to be withdrawn or paid-out
    • B65H49/18Methods or apparatus in which packages rotate
    • B65H49/20Package-support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75/00Storing webs, tap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on reels
    • B65H75/02Cores, formers, supports, or holders for coiled, wound, or folded material, e.g. reels, spindles, bobbins, cop tubes, cans, mandrels or chucks
    • B65H75/18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65H75/30Arrangements to facilitate driving or braking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放线张力自调控放线架,包括:盘臂组件、支撑板组件、椭圆轮组件、碟刹组件、拨杆组件以及盘轴组件。本申请提供的上述方案,当线盘在放线时,线盘上的储线外径会逐步减小,线盘线径传导杆就会同步靠近线盘上的盘芯,线盘线径传导杆就会带动拨杆组件转动,拨杆组件就会带动椭圆轮组件转动,椭圆轮组件就会带动碟刹组件运动,从而就能够调节碟刹组件与刹碟之间的摩擦力;在线盘满线状态时,碟刹组件与刹碟之间的摩擦力最大,在线盘上的储线外径逐步减小时,碟刹组件与刹碟之间的摩擦力也同步减小,即碟刹组件与刹碟之间的摩擦力与储线外径成正比,进而碟刹组件能够很好的控制盘轴组件的转动速度,实现线盘放线张力自主调控的要求。

Description

放线张力自调控放线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放线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放线张力自调控放线架。
背景技术
超导电缆导电线芯是由超导带材及绝缘带材等采用绕包工艺生产的产品,由于超导带材的复合结构等特点,在绕制过程中,要求对绕制过程中的超导带材的张力控制稳定,而一般盘带放线架不具备张力控制稳定这一功能。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放线架不具备张力控制稳定的问题,提供一种放线张力自调控放线架。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放线张力自调控放线架,包括:盘臂组件、支撑板组件、椭圆轮组件、碟刹组件、拨杆组件以及盘轴组件;
所述支撑板组件和所述盘轴组件均设置在所述盘臂组件的同一侧;
所述椭圆轮组件、所述碟刹组件以及所述拨杆组件均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组件背离所述盘臂组件的一侧,且所述椭圆轮组件位于所述碟刹组件与所述拨杆组件之间;所述椭圆轮组件的一端与所述拨杆组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碟刹组件连接;
所述碟刹组件远离所述椭圆轮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盘轴组件上的刹碟相配合,所述拨杆组件上的线盘线径传导杆与所述盘轴组件上的线盘相配合;
当所述线盘在放线时,所述线盘上的储线外径逐步减小,所述线盘线径传导杆逐步靠近所述线盘上的盘芯,所述线盘线径传导杆带动所述拨杆组件转动,所述椭圆轮组件在所述拨杆组件的带动下转动,所述碟刹组件上的第一碟刹片和第二碟刹片在所述椭圆轮组件的带动下靠近或远离所述刹碟,从而能够调节碟刹组件与所述刹碟之间的摩擦力。
上述放线张力自调控放线架,当线盘在放线时,线盘上的储线外径会逐步减小,线盘线径传导杆就会同步靠近线盘上的盘芯,此时,线盘线径传导杆就会带动拨杆组件转动,拨杆组件就会带动椭圆轮组件转动,椭圆轮组件就会带动碟刹组件运动,从而就能够调节碟刹组件与刹碟之间的摩擦力;在线盘满线状态时,碟刹组件与刹碟之间的摩擦力最大,在线盘上的储线外径逐步减小时,碟刹组件与刹碟之间的摩擦力也同步减小,即碟刹组件与刹碟之间的摩擦力与储线外径成正比,进而碟刹组件能够很好的控制盘轴组件的转动速度,从而使得盘轴组件上的线盘上的储线以恒定速度放线,最终实现了线盘放线张力自主调控的要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盘臂组件包括盘臂支撑板,所述盘臂支撑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盘轴组件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相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组件包括连接板、凸起、拨杆转轴底座以及一对连接片;
所述连接板设置在所述盘臂支撑板上,所述凸起、所述拨杆转轴底座以及一对所述连接片均设置在所述连接板背离所述盘臂支撑板的一侧,且一对所述连接片间隔设置,所述凸起位于所述拨杆转轴底座与所述连接片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椭圆轮组件包括椭圆槽轮、椭圆轮轴、连接件以及张力调节拨杆,所述椭圆槽轮与所述碟刹组件配合,所述张力调节拨杆与所述拨杆组件配合;
所述椭圆槽轮的一面为封闭结构,另一面上沿所述椭圆槽轮的周向设置有椭圆槽,所述椭圆槽轮位于所述凸起与所述连接片之间,且所述椭圆槽轮上封闭结构的一面朝向所述凸起;
所述椭圆轮轴沿所述椭圆槽轮的轴向设置在所述凸起与所述拨杆转轴底座之间,所述椭圆轮轴朝向所述凸起的一端穿过所述凸起后与所述椭圆槽轮连接,所述椭圆轮轴远离所述凸起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张力调节拨杆沿垂直于所述椭圆轮轴的轴向与所述连接件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碟刹组件包括第一碟刹叉臂、第二碟刹叉臂以及碟刹叉臂转轴;
所述第一碟刹叉臂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碟刹片,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拨销,所述第二碟刹叉臂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碟刹片,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拨销,所述第一拨销和所述第二拨销均位于所述椭圆槽中,所述第一碟刹片和所述第二碟刹片分别位于所述刹碟的两侧;
所述第一碟刹叉臂通过所述碟刹叉臂转轴与所述第二碟刹叉臂交叉连接,所述碟刹叉臂转轴的上端与其中一个所述连接片转动连接,所述碟刹叉臂转轴的下端与其中另一个所述连接片转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碟刹组件还包括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
所述第一碟刹片上的第一滑杆穿过所述第一弹性件后与所述第一碟刹叉臂连接,且所述第一碟刹片能够沿所述第一滑杆的轴向移动;
所述第二碟刹片上的第二滑杆穿过所述第二弹性件后与所述第二碟刹叉臂连接,且所述第二碟刹片能够沿所述第二滑杆的轴向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盘轴组件还包括盘轴和盘套,所述盘轴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盘臂支撑板连接,所述盘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盘套转动连接,所述刹碟和所述线盘均与所述盘套连接,且所述刹碟位于所述盘轴与所述线盘之间,所述第一碟刹片与所述刹碟的一侧紧贴,所述第二碟刹片与所述刹碟的另一侧紧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盘轴组件还包括轴承和平键,所述轴承设置在所述盘轴远离所述盘臂支撑板的一端,所述盘套套设在所述轴承上,所述盘套通过所述平键与所述刹碟、所述线盘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拨杆组件还包括拨杆转轴、拨杆转轴扭力弹簧、张力调节拨杆以及转动件;
所述拨杆转轴扭力弹簧设置在所述拨杆转轴上,所述拨杆转轴的一端与所述拨杆转轴底座上的凹槽转动连接,所述拨杆转轴的另一端连接有所述线盘线径传导杆和所述张力调节拨杆,所述线盘线径传导杆位于所述拨杆转轴扭力弹簧和所述张力调节拨杆之间,所述转动件设置在所述张力调节拨杆上,所述张力调节拨杆远离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转动件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张力调节拨杆上设置有卡槽,所述转动件设置在所述卡槽内,且所述卡槽能够沿所述张力调节拨杆的轴向在所述卡槽内转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放线张力自调控放线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的盘臂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支撑板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椭圆轮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爆炸图;
图7为图1中的碟刹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爆炸图;
图9为图1中的拨杆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1中的盘轴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的线盘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如图1或图2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放线张力自调控放线架,包括;盘臂组件10、支撑板组件20、椭圆轮组件30、碟刹组件40、拨杆组件50以及盘轴组件60,其中,支撑板组件20和盘轴组件60均设置在盘臂组件10的同一侧;椭圆轮组件30、碟刹组件40以及拨杆组件50均设置在支撑板组件20背离盘臂组件10的一侧,且椭圆轮组件30位于碟刹组件40与拨杆组件50之间;椭圆轮组件30的一端与拨杆组件50连接,另一端与碟刹组件40连接;碟刹组件40远离椭圆轮组件30的一端与盘轴组件60上的刹碟605相配合,拨杆组件50上的线盘线径传导杆505与盘轴组件60上的线盘606相配合;当线盘606在放线时,线盘606上的储线外径逐步减小,线盘线径传导杆505逐步靠近线盘606上的盘芯,线盘线径传导杆505带动拨杆组件50转动,椭圆轮组件30在拨杆组件50的带动下转动,碟刹组件40上的第一碟刹片404和第二碟刹片406在椭圆轮组件30的带动下靠近或远离刹碟605,从而能够调节碟刹组件40与刹碟605之间的摩擦力。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线盘在放线时,线盘上的储线外径会逐步减小,线盘线径传导杆就会同步靠近线盘上的盘芯,此时,线盘线径传导杆就会带动拨杆组件转动,拨杆组件就会带动椭圆轮组件转动,椭圆轮组件就会带动碟刹组件运动,从而就能够调节碟刹组件与刹碟之间的摩擦力;在线盘满线状态时,碟刹组件与刹碟之间的摩擦力最大,在线盘上的储线外径逐步减小时,碟刹组件与刹碟之间的摩擦力也同步减小,即碟刹组件与刹碟之间的摩擦力与储线外径成正比,进而碟刹组件能够很好的控制盘轴组件的转动速度,从而使得盘轴组件上的线盘上的储线以恒定速度放线,最终实现了线盘放线张力自主调控的要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本申请中的盘臂组件10包括盘臂支撑板101,该盘臂支撑板10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孔1011。
为了提高盘臂支撑板101的强度,本申请中的盘臂组件10还包括肋筋102,该肋筋102焊接在盘臂支撑板101的一侧面上;为了方便将整体放线架固定到机架(图中未指示)上,本申请中的盘臂组件10还包括固定板103,该固定板103焊接在盘臂支撑板101上,且固定板103、盘臂支撑板101以及肋筋102三者相互垂直,同时固定板103上设置有多个螺纹孔,当需要将整体放线架固定到机架上时,只需要通过螺栓依次穿过固定板103上的螺纹孔、机架上的螺纹孔后,再用螺母拧紧螺栓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本申请中的支撑板组件20包括连接板201、凸起202、拨杆转轴底座204以及一对连接片203,其中,连接板201设置在盘臂支撑板101上,凸起202、拨杆转轴底座204以及一对连接片203均设置在连接板201背离盘臂支撑板101的一侧,且一对连接片203间隔设置,凸起202位于拨杆转轴底座204与连接片203之间。
具体地,连接板201通过螺栓安装在盘臂支撑板101背离肋筋102的一侧上,凸起202和一对连接片203均焊接在连接板201背离盘臂支撑板101的一侧上,同时如图4所示,一对连接片203沿连接板201高度方向间隔设置在连接板201上,拨杆转轴底座204通过紧固螺栓205固定在连接板201上,且凸起202位于连接片203和拨杆转轴底座204之间。当将连接板201固定到盘臂支撑板101上时,连接板201上固定的拨杆转轴底座204的一侧靠近固定板103一侧。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凸起、连接片以及拨杆转轴底座与连接板的连接结构仅为示例,在其他可替代的方案中,也可以采用其它结构,例如,凸起、连接片分别于连接板一体成型,拨杆转轴底座通过焊接或者卡槽与卡扣的结构安装在连接板上。本申请对凸起、连接片以及拨杆转轴底座与连接板的连接结构不作特殊限制,只要上述结构能实现本申请的目的便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本申请中的椭圆轮组件30包括椭圆槽轮301、椭圆轮轴302、连接件303以及张力调节拨杆304,其中,椭圆槽轮301的一面为封闭结构,另一面上沿椭圆槽轮301的周向设置有一圈椭圆槽3012,椭圆槽轮301位于凸起202与连接片203之间,且椭圆槽轮301上封闭结构的一面朝向凸起202,椭圆轮轴302沿椭圆槽轮301的轴向设置在凸起202与拨杆转轴底座204之间,椭圆轮轴302朝向凸起202的一端穿过凸起202后与椭圆槽轮301连接,椭圆轮轴302远离凸起202的一端与连接件303连接,张力调节拨杆304沿垂直于椭圆轮轴302的轴向与连接件303连接。
具体地,如图4和图6所示,为了方便椭圆轮轴302与椭圆槽轮301、连接件303的连接,同时为了方便张力调节拨杆304与连接件303的连接,上述凸起202沿椭圆轮轴302的轴向设置有第二连接孔2021,椭圆槽轮301的中心上沿椭圆槽轮301的轴向设置有第一轴孔3011,连接件303的中心沿椭圆轮轴302的轴向设置有第二轴孔3031,连接件303的侧壁上沿张力调节拨杆304的轴向设置有第三轴孔3032,其中,第二轴孔3031的轴向与第三轴孔3032的轴向相互垂直。
在装配的时候,首先将椭圆槽轮301放置在凸起202与连接片203之间,且椭圆槽轮301上封闭结构的一面朝向凸起202,随后将放置在凸起202与拨杆转轴底座204之间的椭圆轮轴302穿过第二连接孔2021后伸入到第一轴孔3011中,进而再将椭圆轮轴302远离第二连接孔2021的一端伸入到第二轴孔3031中,最后将张力调节拨杆304的一端伸入到第三轴孔3032中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本申请中的碟刹组件40包括第一碟刹叉臂401、第二碟刹叉臂402以及碟刹叉臂转轴403,其中,第一碟刹叉臂40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碟刹片404,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拨销4013,第二碟刹叉臂40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碟刹片406,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拨销4024,第一拨销4013和第二拨销4024均位于椭圆槽3012中,第一碟刹片404和第二碟刹片406分别位于刹碟605的两侧;第一碟刹叉臂401通过碟刹叉臂转轴403与第二碟刹叉臂402交叉连接,碟刹叉臂转轴403的上端与其中一个连接片203转动连接,碟刹叉臂转轴403的下端与其中另一个连接片203转动连接。
具体地,如图8所示,第一碟刹叉臂401包括第一夹紧板4011,第一夹紧板401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定位板40111,另一端连接有第一拨销4013,且第一夹紧板4011上沿碟刹叉臂转轴403的轴向设置有第四轴孔4012,第一碟刹片404沿垂直于碟刹叉臂转轴403的轴向与第一定位板40111连接;
第二碟刹叉臂402包括第二夹紧板4021,第二夹紧板4021上沿第二夹紧板402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间隙4022,第一夹紧板4011能够穿过该间隙4022,第二夹紧板402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定位板40211,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拨销4024,且第二夹紧板4021上沿碟刹叉臂转轴403的轴向设置有第五轴孔4023,第二碟刹片406沿垂直于碟刹叉臂转轴403的轴向与第二定位板40211连接;
在装配的时候,首先将第一夹紧板4011沿间隙4022穿过第二夹紧板4021,再用碟刹叉臂转轴403依次穿过第五轴孔4023、第四轴孔4012后,将第一夹紧板4011和第二夹紧板4021交叉转动连接,此时,第一定位板40111和第二定位板40211均位于碟刹叉臂转轴403的同一侧,第一拨销4013和第二拨销4024均位于碟刹叉臂转轴403的同一侧,同时碟刹叉臂转轴403的上端与其中一个连接片203上的第三连接孔2031连接,碟刹叉臂转轴403的下端与其中另一个连接片203上的第三连接孔2031连接;第一定位板40111上的第一碟刹片404与第二定位板40211上的第二碟刹片406分别位于刹碟605的两侧,第一拨销4013和第二拨销4024同时伸入到椭圆槽轮301上的椭圆槽3012内,且第一拨销4013和第二拨销4024能够在椭圆槽3012内沿椭圆槽轮301的圆周方向转动。
为了进一步方便夹住刹碟605,本申请中的碟刹组件40还包括第一弹性件405和第二弹性件407,其中第一碟刹片404上的第一滑杆4041远离第一碟刹片404的一端上设置有外螺纹,当第一碟刹片404上的第一滑杆4041穿过第一弹性件405后,再穿过第一定位板40111上的螺纹孔后,用螺母与第一滑杆4041上的螺纹段连接;第二碟刹片406上的第二滑杆4061远离第二碟刹片406的一端上也设置有外螺纹,当第二碟刹片406上的第二滑杆4061穿过第二弹性件407后,再穿过第二定位板40211上的螺纹孔后,用螺母与第二滑杆4061上的螺纹段连接即可,装配完后的碟刹组件40如图7所示,
此时第一碟刹片404和第二碟刹片406相对设置,且第一碟刹片404能够在第一弹性件405的作用力下,沿第一滑杆4041的轴向靠近或远离第一定位板40111;第二碟刹片406能够在第二弹性件407的作用力下,沿第二滑杆4061的轴向靠近或远离第二定位板40211;
当第一碟刹片404在第一弹性件405的作用力下靠近第一定位板40111,且第二碟刹片406在第二弹性件407的作用下靠近第二定位板40211时,此时,第一碟刹片404与第二碟刹片406之间的间距增大,位于第一碟刹片404与第二碟刹片406之间刹碟605的两侧与第一碟刹片404、第二碟刹片406之间的摩擦力减小;当第一碟刹片404在第一弹性件405的作用力下远离第一定位板40111,且第二碟刹片406在第二弹性件407的作用下远离第二定位板40211时,此时,第一碟刹片404与第二碟刹片406之间的间距减小,位于第一碟刹片404与第二碟刹片406之间刹碟605的两侧与第一碟刹片404、第二碟刹片406之间的摩擦力增大。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均为压缩弹簧,在其他可替代的方案中,也可以采用其它结构,例如,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均为螺旋弹簧。本申请对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的结构类型不作特殊限制,只要上述结构能实现本申请的目的便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本申请中的盘轴组件60还包括盘轴601和盘套603,其中,盘轴601的一端穿过第一连接孔1011与盘臂支撑板101连接,盘轴601的另一端与盘套603转动连接,刹碟605和线盘606均与盘套603连接,且刹碟605位于盘轴601与线盘606之间,第一碟刹片404与刹碟605的一侧紧贴,第二碟刹片406与刹碟605的另一侧紧贴。
具体地,上述盘轴组件60还包括轴承602和平键604,盘轴601远离盘臂支撑板101的一端上设置有伸出端6011,当盘轴601的一端穿过第一连接孔1011与盘臂支撑板101连接后,盘轴601的另一端上的伸出端6011上套设有轴承602,盘套603套设在轴承602上,盘套603通过平键604与刹碟605、线盘606连接。
再进一步地,上述盘套603的侧壁上沿盘套603的轴向设置有键槽(图中未指示),刹碟605和线盘606的中心孔上也对应设置有键槽,当将刹碟605和线盘606依次套设在盘套603上后,再将平键604的一侧放入到盘套603上的键槽,平键604的另一侧放入到刹碟605和线盘606的中心孔山的键槽即可,最后用紧固螺母607与伸出端6011连接,从而就可以将刹碟605和线盘606固定在伸出端6011上,当线盘606在放线时,线盘606就会带动刹碟605转动,从而使得刹碟605的两侧分别于第一碟刹片404和第二碟刹片406发生摩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上述线盘606包括第一盘架6061、第二盘架6062以及盘芯6063,其中第一盘架6061和第二盘架6062设置在盘芯6063的两侧,盘芯6063的内侧壁上沿盘芯6063的轴向设置有连接槽60631,该连接槽60631与平键604相配合,在第一盘架6061和第二盘架6062缠绕有储线6064,线盘线径传导杆505的一端位于第一盘架6061和第二盘架6062之间,且与第一盘架6061和第二盘架6062之间的储线6064紧贴。
当线盘606在放线时,线盘606上的储线6064外径会逐步减小,线盘线径传导杆505就会同步靠近线盘606上的盘芯6063,此时,线盘线径传导杆505就会带动拨杆组件转动,拨杆组件就会带动张力调节拨杆304转动,张力调节拨杆304依次通过连接件303、椭圆轮轴302后就会带动椭圆槽轮301转动,椭圆槽轮301上的椭圆槽3012内的第一拨销4013和第二拨销4024在椭圆槽3012中的槽位就会对应变化调整,从而就会使得第一定位板40111和第二定位板40211位置发生变化,进而对应带动第一弹性件405和第二弹性件407的伸缩变化,从而带动第一碟刹片404与第二碟刹片406之间的间距发生变化,最终实现刹碟605两侧分别与第一碟刹片404、第二碟刹片406之间摩擦力发生变化,即实现了刹碟605转速的同步调节,由于刹碟605与线盘606同步转动,从而通过刹碟605的转速就可以控制线盘606的转动,进而控制线盘606上的储线6064的放线速度,实现了线盘放线张力的自动调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本申请中的拨杆组件50还包括拨杆转轴501、拨杆转轴扭力弹簧502、张力调节拨杆503以及转动件504,其中拨杆转轴扭力弹簧502设置在拨杆转轴501上,拨杆转轴501的一端与拨杆转轴底座204上的凹槽2041转动连接,拨杆转轴501的另一端连接有线盘线径传导杆505和张力调节拨杆503,线盘线径传导杆505位于拨杆转轴扭力弹簧502和张力调节拨杆503之间,转动件504设置在张力调节拨杆503上,张力调节拨杆304远离连接件303的一端与转动件504连接。
具体地,结合图1、图4以及图9所示,当拨杆转轴扭力弹簧502安装到拨杆转轴501上后,拨杆转轴扭力弹簧502远离拨杆转轴底座204的一端通过销轴固定在拨杆转轴501上,拨杆转轴扭力弹簧502靠近拨杆转轴底座204的一端与拨杆转轴底座204上的限位块2042紧贴,张力调节拨杆503上设置有卡槽5031,转动件504设置在卡槽5031内,且卡槽5031能够沿张力调节拨杆304的轴向在卡槽5031内转动,线盘线径传导杆505远离拨杆转轴501的一端位于第一盘架6061和第二盘架6062之间,且与第一盘架6061和第二盘架6062之间的储线6064紧贴。
本发明放线架在线盘放线时,线盘606上的储线6064外径会逐步减小,线盘线径传导杆505就会同步靠近线盘606上的盘芯6063,此时,线盘线径传导杆505就会带动拨杆转轴501转动,拨杆转轴501就会带动张力调节拨杆503转动,从而就会带动转动件504在卡槽5031中转动,转动件504进而带动张力调节拨杆304转动,张力调节拨杆304依次通过连接件303、椭圆轮轴302后就会带动椭圆槽轮301转动,椭圆槽轮301上的椭圆槽3012内的第一拨销4013和第二拨销4024在椭圆槽3012中的槽位就会对应变化调整,从而就会使得第一定位板40111和第二定位板40211位置发生变化,进而对应带动第一弹性件405和第二弹性件407的伸缩变化,从而带动第一碟刹片404与第二碟刹片406之间的间距发生变化,最终实现刹碟605两侧分别与第一碟刹片404、第二碟刹片406之间摩擦力发生变化,即实现了刹碟605转速的同步调节,由于刹碟605与线盘606同步转动,从而通过刹碟605的转速就可以控制线盘606的转动,进而控制线盘606上的储线6064的放线速度;
在线盘满线状态时,刹碟605两侧对应与第一碟刹片404、第二碟刹片406之间的摩擦力最大,在线盘上的储线外径逐步减小时,刹碟605两侧对应与第一碟刹片404、第二碟刹片406之间的摩擦力也同步减小,即第一碟刹片404、第二碟刹片406与刹碟605之间的摩擦力与储线外径成正比,进而第一碟刹片404、第二碟刹片406能够很好的控制刹碟605的转速,由于刹碟605与线盘606同步转动,从而就可以控制线盘606上的储线6064的放线速度,最终实现了线盘放线张力自主调控的要求。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放线张力自调控放线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盘臂组件(10)、支撑板组件(20)、椭圆轮组件(30)、碟刹组件(40)、拨杆组件(50)以及盘轴组件(60);
所述支撑板组件(20)和所述盘轴组件(60)均设置在所述盘臂组件(10)的同一侧;
所述椭圆轮组件(30)、所述碟刹组件(40)以及所述拨杆组件(50)均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组件(20)背离所述盘臂组件(10)的一侧,且所述椭圆轮组件(30)位于所述碟刹组件(40)与所述拨杆组件(50)之间;所述椭圆轮组件(30)的一端与所述拨杆组件(5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碟刹组件(40)连接;
所述碟刹组件(40)远离所述椭圆轮组件(30)的一端与所述盘轴组件(60)上的刹碟(605)相配合,所述拨杆组件(50)上的线盘线径传导杆(505)与所述盘轴组件(60)上的线盘(606)相配合;
当所述线盘(606)在放线时,所述线盘(606)上的储线外径逐步减小,所述线盘线径传导杆(505)逐步靠近所述线盘(606)上的盘芯,所述线盘线径传导杆(505)带动所述拨杆组件(50)转动,所述椭圆轮组件(30)在所述拨杆组件(50)的带动下转动,所述碟刹组件(40)上的第一碟刹片(404)和第二碟刹片(406)在所述椭圆轮组件(30)的带动下靠近或远离所述刹碟(605),从而能够调节碟刹组件(40)与所述刹碟(605)之间的摩擦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线张力自调控放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盘臂组件(10)包括盘臂支撑板(101),所述盘臂支撑板(10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孔(1011),所述盘轴组件(60)与所述第一连接孔(1011)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放线张力自调控放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组件(20)包括连接板(201)、凸起(202)、拨杆转轴底座(204)以及一对连接片(203);
所述连接板(201)设置在所述盘臂支撑板(101)上,所述凸起(202)、所述拨杆转轴底座(204)以及一对所述连接片(203)均设置在所述连接板(201)背离所述盘臂支撑板(101)的一侧,且一对所述连接片(203)间隔设置,所述凸起(202)位于所述拨杆转轴底座(204)与所述连接片(203)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放线张力自调控放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椭圆轮组件(30)包括椭圆槽轮(301)、椭圆轮轴(302)、连接件(303)以及张力调节拨杆(304),所述椭圆槽轮(301)与所述碟刹组件(40)配合,所述张力调节拨杆(304)与所述拨杆组件(50)配合;
所述椭圆槽轮(301)的一面为封闭结构,另一面上沿所述椭圆槽轮(301)的周向设置有椭圆槽(3012),所述椭圆槽轮(301)位于所述凸起(202)与所述连接片(203)之间,且所述椭圆槽轮(301)上封闭结构的一面朝向所述凸起(202);
所述椭圆轮轴(302)沿所述椭圆槽轮(301)的轴向设置在所述凸起(202)与所述拨杆转轴底座(204)之间,所述椭圆轮轴(302)朝向所述凸起(202)的一端穿过所述凸起(202)后与所述椭圆槽轮(301)连接,所述椭圆轮轴(302)远离所述凸起(202)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件(303)连接,所述张力调节拨杆(304)沿垂直于所述椭圆轮轴(302)的轴向与所述连接件(303)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放线张力自调控放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碟刹组件(40)包括第一碟刹叉臂(401)、第二碟刹叉臂(402)以及碟刹叉臂转轴(403);
所述第一碟刹叉臂(40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碟刹片(404),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拨销(4013),所述第二碟刹叉臂(40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碟刹片(406),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拨销(4024),所述第一拨销(4013)和所述第二拨销(4024)均位于所述椭圆槽(3012)中,所述第一碟刹片(404)和所述第二碟刹片(406)分别位于所述刹碟(605)的两侧;
所述第一碟刹叉臂(401)通过所述碟刹叉臂转轴(403)与所述第二碟刹叉臂(402)交叉连接,所述碟刹叉臂转轴(403)的上端与其中一个所述连接片(203)转动连接,所述碟刹叉臂转轴(403)的下端与其中另一个所述连接片(203)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放线张力自调控放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碟刹组件(40)还包括第一弹性件(405)和第二弹性件(407);
所述第一碟刹片(404)上的第一滑杆(4041)穿过所述第一弹性件(405)后与所述第一碟刹叉臂(401)连接,且所述第一碟刹片(404)能够沿所述第一滑杆(4041)的轴向移动;
所述第二碟刹片(406)上的第二滑杆(4061)穿过所述第二弹性件(407)后与所述第二碟刹叉臂(402)连接,且所述第二碟刹片(406)能够沿所述第二滑杆(4061)的轴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放线张力自调控放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盘轴组件(60)还包括盘轴(601)和盘套(603),所述盘轴(601)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1011)与所述盘臂支撑板(101)连接,所述盘轴(601)的另一端与所述盘套(603)转动连接,所述刹碟(605)和所述线盘(606)均与所述盘套(603)连接,且所述刹碟(605)位于所述盘轴(601)与所述线盘(606)之间,所述第一碟刹片(404)与所述刹碟(605)的一侧紧贴,所述第二碟刹片(406)与所述刹碟(605)的另一侧紧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放线张力自调控放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盘轴组件(60)还包括轴承(602)和平键(604),所述轴承(602)设置在所述盘轴(601)远离所述盘臂支撑板(101)的一端,所述盘套(603)套设在所述轴承(602)上,所述盘套(603)通过所述平键(604)与所述刹碟(605)、所述线盘(606)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4或8所述的放线张力自调控放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杆组件(50)还包括拨杆转轴(501)、拨杆转轴扭力弹簧(502)、张力调节拨杆(503)以及转动件(504);
所述拨杆转轴扭力弹簧(502)设置在所述拨杆转轴(501)上,所述拨杆转轴(501)的一端与所述拨杆转轴底座(204)上的凹槽(2041)转动连接,所述拨杆转轴(501)的另一端连接有所述线盘线径传导杆(505)和所述张力调节拨杆(503),所述线盘线径传导杆(505)位于所述拨杆转轴扭力弹簧(502)和所述张力调节拨杆(503)之间,所述转动件(504)设置在所述张力调节拨杆(503)上,所述张力调节拨杆(304)远离所述连接件(303)的一端与所述转动件(504)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放线张力自调控放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力调节拨杆(503)上设置有卡槽(5031),所述转动件(504)设置在所述卡槽(5031)内,且所述卡槽(5031)能够沿所述张力调节拨杆(304)的轴向在所述卡槽(5031)内转动。
CN202010775808.2A 2020-08-05 2020-08-05 放线张力自调控放线架 Active CN1120471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75808.2A CN112047197B (zh) 2020-08-05 2020-08-05 放线张力自调控放线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75808.2A CN112047197B (zh) 2020-08-05 2020-08-05 放线张力自调控放线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47197A true CN112047197A (zh) 2020-12-08
CN112047197B CN112047197B (zh) 2022-03-22

Family

ID=736023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75808.2A Active CN112047197B (zh) 2020-08-05 2020-08-05 放线张力自调控放线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47197B (zh)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110766A (en) * 1964-07-20 1968-04-24 Mackie & Sons Ltd J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yarn winding apparatus
FR2075447A5 (en) * 1970-01-27 1971-10-08 Schweiter Ag Maschf Precision cheese winder
GB1355017A (en) * 1972-04-24 1974-06-05 Martinez Developments Ltd Apparatus for maintaining tension in material being wound onto or unwound from a bobbin reel or spool
US4789107A (en) * 1984-06-19 1988-12-06 Schubert & Salzer Maschinenfabrik Aktiengesellschaft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winding a thread supplied at a constant speed onto a cross wound bobbin
CN2085874U (zh) * 1990-09-29 1991-10-02 高永先 节能制动器
CN2563051Y (zh) * 2002-06-28 2003-07-30 东莞恒耀日用制品有限公司 单片式碟刹装置
CN201395448Y (zh) * 2009-04-16 2010-02-03 杭州中固科技有限公司 线材收卷设备张力控制器
CN201473116U (zh) * 2009-07-29 2010-05-19 苏州工业园区慧博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线缠绕系统中的放线恒张力控制装置
US20160122153A1 (en) * 2014-11-04 2016-05-05 Bae Systems Information And Electronic Systems Integration Inc. Tension dependent brake actuation for cable management and deployment
KR20180000804A (ko) * 2016-06-24 2018-01-04 신중근 유압 디스크 브레이크형 전선드럼 풀림장치
CN207539222U (zh) * 2017-10-31 2018-06-26 零八一电子集团四川红轮机械有限公司 防溜碟刹
CN108892002A (zh) * 2018-06-25 2018-11-27 青海德瑞纺织品进出口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络丝机的自适应变速结构
CN209797129U (zh) * 2019-05-17 2019-12-17 芜湖市宏鑫铜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均匀布线的铜线收卷系统
CN211003949U (zh) * 2019-06-17 2020-07-14 广东明阳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张力放线架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110766A (en) * 1964-07-20 1968-04-24 Mackie & Sons Ltd J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yarn winding apparatus
FR2075447A5 (en) * 1970-01-27 1971-10-08 Schweiter Ag Maschf Precision cheese winder
GB1355017A (en) * 1972-04-24 1974-06-05 Martinez Developments Ltd Apparatus for maintaining tension in material being wound onto or unwound from a bobbin reel or spool
US4789107A (en) * 1984-06-19 1988-12-06 Schubert & Salzer Maschinenfabrik Aktiengesellschaft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winding a thread supplied at a constant speed onto a cross wound bobbin
CN2085874U (zh) * 1990-09-29 1991-10-02 高永先 节能制动器
CN2563051Y (zh) * 2002-06-28 2003-07-30 东莞恒耀日用制品有限公司 单片式碟刹装置
CN201395448Y (zh) * 2009-04-16 2010-02-03 杭州中固科技有限公司 线材收卷设备张力控制器
CN201473116U (zh) * 2009-07-29 2010-05-19 苏州工业园区慧博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线缠绕系统中的放线恒张力控制装置
US20160122153A1 (en) * 2014-11-04 2016-05-05 Bae Systems Information And Electronic Systems Integration Inc. Tension dependent brake actuation for cable management and deployment
KR20180000804A (ko) * 2016-06-24 2018-01-04 신중근 유압 디스크 브레이크형 전선드럼 풀림장치
CN207539222U (zh) * 2017-10-31 2018-06-26 零八一电子集团四川红轮机械有限公司 防溜碟刹
CN108892002A (zh) * 2018-06-25 2018-11-27 青海德瑞纺织品进出口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络丝机的自适应变速结构
CN209797129U (zh) * 2019-05-17 2019-12-17 芜湖市宏鑫铜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均匀布线的铜线收卷系统
CN211003949U (zh) * 2019-06-17 2020-07-14 广东明阳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张力放线架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卓锦发: "张力控制装置的理论计算", 《电线电缆》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47197B (zh) 2022-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1093046A (en) Self-tensioning reel
CN113345652B (zh) 一种基于导轨设计轴的电缆生产成缆绞合机
CN106115339A (zh) 一种带状物料放卷装置
CN212668797U (zh) 一种速度自动调节的电缆放线装置
CN112047197B (zh) 放线张力自调控放线架
CN212624954U (zh) 一种动力放线全自动笼绞机
JP5882360B2 (ja) 摩擦制動を備えた自己補償フィラメント張力制御装置
CN110863382A (zh) 一种恒张力放线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20106122U (zh) 一种电缆线芯绞线机
CN211815144U (zh) 一种恒张力放线装置
CN201771399U (zh) 一种改良的窗帘收放机构
CN212356043U (zh) 光纤收卷机
CN214879293U (zh) 新型双拉绳收线器结构
CN210176202U (zh) 一种均匀放线张紧装置
CN211402860U (zh) 一种阻水纱绕包装置
CN212608818U (zh) 一种收放阻力可调式绕线盘装置
CN214059512U (zh) 一种丝包机用自适应导线装置
CN213011306U (zh) 一种张力放线笼绞机
CN210505032U (zh) 一种带刹车的胶带放卷机构
CN213140715U (zh) 胶纸盘结构及贴胶装置
CN211945652U (zh) 一种电缆放线架
CN110004678B (zh) 绞线盘压线机构和动力机芯及晾衣机
CN104393544B (zh) 移动电缆的筒式固定装置
CN209828077U (zh) 一种双拉绳卷簧收线器
CN219408724U (zh) 一种安培力主动收放线的张紧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