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41682B - 用于辅助对象中的疾病的诊断的方法及套件 - Google Patents

用于辅助对象中的疾病的诊断的方法及套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41682B
CN112041682B CN201980026483.3A CN201980026483A CN112041682B CN 112041682 B CN112041682 B CN 112041682B CN 201980026483 A CN201980026483 A CN 201980026483A CN 112041682 B CN112041682 B CN 1120416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ease
marker
sheet
subject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2648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41682A (zh
Inventor
峰松健夫
真田弘美
玉井奈绪
平田善彦
尾田友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versity of Tokyo NUC
Saray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ity of Tokyo NUC
Saray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ity of Tokyo NUC, Saraya Co Ltd filed Critical University of Tokyo NUC
Publication of CN1120416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416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416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416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0Other methods or instruments for diagnosis, e.g. instruments for taking a cell sample, for biopsy, for vaccination diagnosis; Sex determination; Ovulation-period determination; Throat striking implements
    • A61B10/004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ody liquid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68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involving proteins, peptides or amino acid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02Devices for withdrawing samples
    • G01N1/04Devices for withdrawing samples in the solid state, e.g. by cutt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3/54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with an insoluble carrier for immobilising immunochemicals
    • G01N33/551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with an insoluble carrier for immobilising immunochemicals the carrier being inorganic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3/57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for enzymes or isoenzym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68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involving proteins, peptides or amino acids
    • G01N33/6863Cytokines, i.e. immune system proteins modifying a biological response such as cell growth proliferation or differentiation, e.g. TNF, CNF, GM-CSF, lymphotoxin, MIF or their recepto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68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involving proteins, peptides or amino acids
    • G01N33/6881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involving proteins, peptides or amino acids from sk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0Other methods or instruments for diagnosis, e.g. instruments for taking a cell sample, for biopsy, for vaccination diagnosis; Sex determination; Ovulation-period determination; Throat striking implements
    • A61B10/004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ody liquids
    • A61B2010/008Interstitial fluid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28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including physical details of (bio-)chemical methods covered elsewhere, e.g. G01N33/50, C12Q
    • G01N1/30Staining; Impregnating ; Fixation; Dehydration; Multistep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samples of tissue, cell or nucleic acid material and the like for analysi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333/00Assays involv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from specific organisms or of a specific nature
    • G01N2333/435Assays involv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from specific organisms or of a specific nature from animals; from humans
    • G01N2333/46Assays involv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from specific organisms or of a specific nature from animals; from humans from vertebrates
    • G01N2333/47Assays involving proteins of known structure or function as defined in the subgroups
    • G01N2333/4701Details
    • G01N2333/4727Calcium binding proteins, e.g. calmoduli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333/00Assays involv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from specific organisms or of a specific nature
    • G01N2333/435Assays involv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from specific organisms or of a specific nature from animals; from humans
    • G01N2333/52Assays involving cytokines
    • G01N2333/525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333/00Assays involv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from specific organisms or of a specific nature
    • G01N2333/90Enzymes; Proenzymes
    • G01N2333/914Hydrolases (3)
    • G01N2333/916Hydrolases (3) acting on ester bonds (3.1), e.g. phosphatases (3.1.3), phospholipases C or phospholipases D (3.1.4)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496/00Reference solutions for assay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mmun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matology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 Measuring Or Testing Involving Enzyme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用于通过对由对象的皮肤屏障功能的变动导致的疾病标志物的采集量的变动进行校正来取得准确地反映对象的健康状态的信息、从而辅助诊断对象的健康状态的方法,为了解决该课题,本发明提供使用疾病标志物及参照标志物来辅助对象的疾病的诊断的方法,前述方法中,使用膜联蛋白A2作为前述参照标志物,将能与前述疾病标志物及前述参照标志物之间产生基于静电相互作用的引力的片材贴附在前述对象的皮肤表面,从前述皮肤表面剥离,对附着于前述片材的前述疾病标志物及前述参照标志物的量进行测定,基于将所测定的前述疾病标志物的量用所测定的前述参照标志物的量进行校正而得到的值,取得与前述对象的疾病相关的信息。

Description

用于辅助对象中的疾病的诊断的方法及套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疾病标志物及参照标志物来辅助对象中的疾病的诊断的方法及套件(kit)、以及为了辅助对象中的疾病的诊断而从对象采集疾病标志物及参照标志物的方法及套件。
背景技术
以往,利用能产生基于静电相互作用的引力的片材而非侵入性地经皮采集存在于对象间质液中的白蛋白的方法是已知的(专利文献1)。
另外,已知作为疾病的指标的疾病标志物可经皮采集(非专利文献1~15)。
另一方面,皮肤从表层起依次分为表皮及真皮。表皮分为角质层、颗粒层、有棘层及基底层,真皮分为乳头层及网状层。在皮肤的下层存在皮下脂肪组织,在很多部位中,在皮下脂肪组织的下层存在骨骼肌。阻止水分或电解质的漏出、异物的侵入等的皮肤屏障功能主要是皮肤表面的皮脂膜、角质层的角质细胞间脂质、颗粒层的紧贴结合等担负的。
如上所述,皮肤具有屏障功能,因此,在经皮采集在位于对象皮肤表面的下方的层的间质液中存在的疾病标志物(特别是在位于比担负皮肤屏障功能的层(皮肤表面的皮脂膜、表皮的角质层、颗粒层等)更靠下方的位置的层(例如选自表皮的有棘层及基底层、真皮、皮下脂肪、骨骼肌等中的1个或2个以上的层)的间质液中存在的疾病标志物)的情况下,会由于皮肤屏障功能的变动而导致所采集的疾病标志物的量发生变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048984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Minematsu等人,ADVANCES IN SKIN&WOUND CARE 2014;27:272-9
非专利文献2:Ogai等人,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smetic Science,2015,27,425-432
非专利文献3:Ogai等人,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smetic Science,2016,38,462-469
非专利文献4:Kishi等人,Biological Research for Nursing 2015,Vol.17(2)135-141
非专利文献5:Koyano等人,International Wound Journal,2016,Vol.13(2)189-97
非专利文献6:Tamai等人,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17,Vol.4(2)116-120
非专利文献7:Kaneko等人,Wound Repair and Regeneration,2015,Vol.23,657-663
非专利文献8:Kanazawa等人,PLOS ONE,2014,Vol.9(8)1-11
非专利文献9:木村,东京大学研究生院医学系研究科健康科学护理学专业硕士论文,2016
非专利文献10:木村等人,第46次日本创伤治愈学会讲谈抄录
非专利文献11:中井,东京大学研究生院医学系研究科健康科学护理学专业硕士论文,2018
非专利文献12:祢屋等人,第70次日本体力医学会大会抄录
非专利文献13:祢屋等人,第72次日本体力医学会大会抄录
非专利文献14:Sari等人,WOUNDS,2010,Vol.22(2),44-51
非专利文献15:峰松等人,第19次日本临床毛发学会抄录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经皮采集在位于对象皮肤表面的下方的层(例如选自表皮的有棘层及基底层、真皮、皮下脂肪、骨骼肌等中的1个或2个以上的层)的间质液中存在的疾病标志物的情况下,会由于对象的皮肤屏障功能的变动而导致疾病标志物的采集量发生变动,因此,存在如下问题:所采集的疾病标志物的量有可能并未准确地反映对象的实际健康状态。例如,在对象中,皮肤屏障功能较之健康时而言降低的情况下,与健康时相比,疾病标志物变得更容易通过皮肤屏障,因此,经皮采集到的疾病标志物量增大,采集到的疾病标志物量将不能准确地反映对象的实际健康状态。另一方面,在对象中,皮肤屏障功能较之健康时而言增强的情况下,疾病标志物变得难以通过皮肤屏障,因此,与健康时相比,经皮采集到的疾病标志物量降低,采集到的疾病标志物量将不能准确地反映对象的实际健康状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通过对由对象的皮肤屏障功能的变动导致的疾病标志物的采集量的变动进行校正来取得准确地反映对象的健康状态的信息、从而辅助诊断对象的健康状态的方法及套件;以及,为了辅助诊断对象的健康状态而从对象采集疾病标志物及参照标志物的方法及套件。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申请的发明人有如下发现,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若将能与疾病标志物及参照标志物之间产生基于静电相互作用的引力的片材贴附在对象的皮肤表面,则在片材、与在位于皮肤表面的下方的层(例如选自表皮的有棘层及基底层、真皮、皮下脂肪、骨骼肌等中的1个或2个以上的层)中存在的间质液中的疾病标志物及参照标志物之间产生基于静电相互作用的引力,对象的间质液中的疾病标志物及参照标志物从对象的表皮通过并被吸引至片材,附着于片材表面;
若将片材从皮肤表面剥离,则在片材被从皮肤表面剥离的同时,附着于片材表面的疾病标志物及参照标志物以附着于片材的状态被采集;
通过以膜联蛋白A2作为参照标志物,并将采集到的疾病标志物的量用采集到的参照标志物的量进行校正,从而能获得与仅基于疾病标志物的量得到的健康状态的信息相比更准确地反映了实际健康状态的信息,诊断的准确性提高;等等。
即,本发明包括以下的发明。
[1]使用疾病标志物及参照标志物来辅助对象的疾病的诊断的方法,前述方法包括以下工序:
工序(a),准备能与前述疾病标志物及前述参照标志物之间产生基于静电相互作用的引力的片材;
工序(b),将前述片材贴附在前述对象的皮肤表面之后,从前述皮肤表面剥离;
工序(c),对附着于前述片材的前述疾病标志物及前述参照标志物的量进行测定;以及
工序(d),基于将工序(c)中测定的前述疾病标志物的量用工序(c)中测定的前述参照标志物的量进行校正而得到的值,取得与前述对象的疾病相关的信息,
前述方法中,前述参照标志物为膜联蛋白A2。
[2]为了使用疾病标志物及参照标志物来辅助对象的疾病的诊断而从前述对象采集前述疾病标志物及前述参照标志物的方法,前述方法包括以下工序:
工序(a),准备能与前述疾病标志物及前述参照标志物之间产生基于静电相互作用的引力的片材;以及
工序(b),将前述片材贴附在前述对象的皮肤表面之后,从前述皮肤表面剥离,
前述方法中,前述参照标志物为膜联蛋白A2。
[3]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前述疾病标志物为选自由细胞因子、酶、胞外基质蛋白、血浆蛋白质、热休克蛋白及受体蛋白组成的组中的蛋白质、或渗压剂(osmolyte)。
[4]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前述疾病标志物为选自由TNFα、IL1α、NGFβ、VEGF-C、TGFβ1、BMP1、PAI1、MMP2、肌酸激酶、肌酸磷酸激酶、COL4、纤连蛋白、白蛋白、HSP90α及NOTCH1组成的组中的蛋白质、或牛磺酸(taurine)。
[5]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前述片材在其表面具有极性官能团。
[6]如[5]所述的方法,其中,前述极性官能团为硝基。
[7]如[6]所述的方法,其中,前述片材为硝化纤维素膜。
[8]如[7]所述的方法,其中,前述硝化纤维素膜的硝化率为30%以上。
[9]如[5]所述的方法,其中,前述极性官能团为阳离子性官能团。
[10]如[5]所述的方法,其中,前述极性官能团为阴离子性官能团。
[11]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工序(b)中,将前述片材及前述皮肤表面中的一方或两方用水性介质润湿之后,将前述片材贴附在前述皮肤表面。
[12]套件,其用于使用疾病标志物及参照标志物来辅助对象的疾病的诊断,
前述套件包含能与前述疾病标志物及前述参照标志物之间产生基于静电相互作用的引力的片材,
前述参照标志物为膜联蛋白A2。
[13]套件,其用于为了使用疾病标志物及参照标志物来辅助对象的疾病的诊断而从前述对象采集前述疾病标志物及前述参照标志物,
前述套件包含能与前述疾病标志物及前述参照标志物之间产生基于静电相互作用的引力的片材,
前述参照标志物为膜联蛋白A2。
[14]如[12]或[13]所述的套件,其中,前述疾病标志物为选自由细胞因子、酶、胞外基质蛋白、血浆蛋白质、热休克蛋白及受体蛋白组成的组中的蛋白质、或渗压剂。
[15]如[12]~[14]中任一项所述的套件,其中,前述疾病标志物为选自由TNFα、IL1α、NGFβ、VEGF-C、TGFβ1、BMP1、PAI1、MMP2、肌酸激酶、肌酸磷酸激酶、COL4、纤连蛋白、白蛋白、HSP90α及NOTCH1组成的组中的蛋白质、或牛磺酸。
[16]如[12]~[15]中任一项所述的套件,其中,前述片材在其表面具有极性官能团。
[17]如[16]所述的套件,其中,前述极性官能团为硝基。
[18]如[17]所述的套件,其中,前述片材为硝化纤维素膜。
[19]如[18]所述的套件,其中,前述硝化纤维素膜的硝化率为30%以上。
[20]如[16]所述的套件,其中,前述极性官能团为阳离子性官能团。
[21]如[16]所述的套件,其中,前述极性官能团为阴离子性官能团。
[22]如[12]~[21]中任一项所述的套件,其还包含用于检测前述疾病标志物的第1试剂及用于检测前述参照标志物的第2试剂。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通过对由对象的皮肤屏障功能的变动导致的疾病标志物的采集量的变动进行校正来取得准确地反映对象的健康状态的信息、从而辅助诊断对象的健康状态的方法及套件;以及,为了辅助诊断对象的健康状态而从对象采集疾病标志物及参照标志物的方法及套件。
附图说明
[图1]图1为示出模型动物的妥当性的验证结果的图。
[图2]图2为从幼龄大鼠采集的组织试样的免疫染色照片。
[图3]图3A为从4种大鼠中的各大鼠采集的皮肤印迹(skin blotting)试样的基于抗膜联蛋白A2抗体的免疫染色照片。图3B为示出图3A的各皮肤印迹试样的碱性磷酸酶发光强度的测定结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术语的说明>
以下,对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进行说明。除特别规定的情况外,关于术语的以下说明在本说明书通篇中适用。
“对象”是成为疾病的诊断对象的动物。对象动物只要是在位于皮肤表面的下方的层(例如选自表皮的有棘层及基底层、真皮、皮下脂肪、骨骼肌等中的1个或2个以上的层)的间质液中存在疾病标志物及参照标志物的动物即可,没有特别限定。作为对象动物,例如,可举出人或其他的哺乳类(例如小鼠、大鼠、狗、猫、牛、马、猪等)、鸡、鹦鹉等禽类等。
对于“皮肤”而言,只要在位于皮肤表面的下方的层(例如选自表皮的有棘层及基底层、真皮、皮下脂肪、骨骼肌等中的1个或2个以上的层)的间质液中存在疾病标志物及参照标志物、能够通过将后述的片材贴附在对象的皮肤表面来经皮采集存在于间质液中的疾病标志物及参照标志物即可,没有特别限定。作为皮肤,例如,可举出腿、脚、头、手、胳膊、脸、其他身体部位等的皮肤。
对于“疾病”而言,只要能将疾病标志物作为指标来诊断即可,没有特别限定。疾病中也包括症状、障碍、异常等。作为疾病,例如,可举出炎症、瘙痒症、皮肤裂伤、皮肤屏障功能的降低、缺血性疾病、低氧状态、细胞变形、褥疮、肌肉损伤、毛发周期异常、脱水症等。另外,疾病可以是局部性的,也可以是全身性的,另外,疾病存在的部位也没有特别限定。作为疾病存在的部位,例如,可举出皮肤、皮下组织等。
上述疾病中,炎症、瘙痒症、缺血性疾病、低氧状态等可将例如细胞因子等作为指标来诊断。另外,皮肤裂伤可将例如细胞因子、酶、胞外基质蛋白等作为指标来诊断。另外,皮肤屏障功能的降低可将例如血浆蛋白质等作为指标来诊断。另外,细胞变形可将例如热休克蛋白等作为指标来诊断。另外,褥疮可将例如细胞因子、热休克蛋白、酶等作为指标来诊断。另外,肌肉损伤可将例如酶等作为指标来诊断。另外,毛发周期异常可将例如受体蛋白、细胞因子等作为指标来诊断。另外,脱水症可将例如渗压剂等作为指标来诊断。
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诊断的疾病为皮肤疾病。
作为皮肤疾病,例如,可举出皮肤炎/湿疹(dermatitis/eczema)、痒疹(prurigo)、红斑(erythema)、后天性角化病(acquired keratosis)、毛发疾病(disorders of hairs)、急性脓皮症(acute pyodermas)、真菌症(fungal diseases)、肿瘤(tumor)、创伤(injury/trauma/wound/burn)等。需要说明的是,“疾病A/疾病B”这样的表述中,“/”为“或”的含义,疾病A及疾病B是名称不同但范围相同或大致相同的疾病。以下是同样的。
作为皮肤炎/湿疹,例如,可举出接触性皮炎(contact dermatitis)、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脂溢性皮炎/脂溢性湿疹(seborrheic dermatitis/seborrhoiceczema)、自身敏感性皮炎(autosensitization dermatitis)、淤积性皮炎(stasisdermatitis)等。接触性皮炎包括失禁相关性皮炎(incontinence-associateddermatitis)。
作为痒疹,例如,可举出皮肤瘙痒症等。
作为红斑,例如,可举出Stevens-Johnson综合征/粘膜皮肤眼综合征/重症多形红斑(Stevens-Johnson syndrome/mucocutaneous ocular syndrome/EM major)等。
作为后天性角化病,例如,可举出干癣(psoriasis)等。
作为毛发疾病,例如,可举出斑状脱发症(alopecia areata)、男性型脱发症/雄激素性脱发症/早老性脱发症(male pattern baldness/andronenic alopecia/alopeciaprematura)等。
作为急性脓皮症,例如,可举出蜂窝织炎(cellulitis)、毛囊炎(folluculitis)等。
作为真菌症,例如,可举出白癣/皮肤丝状菌病(tinea/dermatophytosis)等。
作为肿瘤,例如,可举出基底细胞癌/基底细胞上皮瘤(basal cell carcinoma/basal cell epithelioma)、棘细胞癌/扁平上皮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光化性角化病/老年性角化病/日光性角化病(actinic keratosis/senile keratosis/solarkeratosis)、鲍温病(Bowen’s disease)、癌的皮肤转移/癌性皮肤溃疡(metastaticcarcinoma of the skin/marignant wound)、恶性黑素瘤/黑素瘤((malignant)melanoma)等。
作为创伤,例如,可举出撕裂伤(laceration)、褥疮(pressure ulcer/pressureinjury)等。撕裂伤包括皮肤撕脱伤(skin tear)。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诊断的疾病为皮肤以外的局部性障碍。
作为皮肤以外的局部性障碍,例如,可举出骨骼肌损伤(damage of skeltalmuscle)等。
在又一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诊断的疾病为全身性疾病或全身性症状。
作为全身性疾病或全身性症状,例如,可举出营养不良(malnutrition)、高渗性脱水(hypertonic dehydration)等。
“疾病标志物”没有特别限定,只要是能作为用于判断对象的目前的健康状态(例如,有无罹患疾病、疾病的严重程度、罹患疾病的容易性等)、对象的将来的健康状态(例如,疾病的预后等)等的指标的物质,并且是在位于对象皮肤表面的下方的层(例如选自表皮的有棘层及基底层、真皮、皮下脂肪、骨骼肌等中的1个或2个以上的层)的间质液中存在、能够与后述的片材之间产生基于静电相互作用的引力并附着于该片材从而进行经皮采集的物质即可。疾病标志物可以基于与所诊断的疾病的关联而适当地选择。疾病标志物可以是在对象罹患疾病时表达、但在对象未罹患疾病时不表达的标志物,也可以是不仅在对象罹患疾病时表达、而且在对象未罹患疾病时也表达、但对象罹患疾病时的表达量与对象未罹患疾病时的表达量不同的标志物(例如,对象罹患疾病时的表达量比对象未罹患疾病时的表达量更多或更少的标志物)。作为疾病标志物,例如,可举出细胞因子、酶、胞外基质蛋白、血浆蛋白质、热休克蛋白、受体蛋白等蛋白质。作为细胞因子,例如,可举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α(IL1α)、神经生长因子β(NGFβ)、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VEGF-C)、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骨形成蛋白1(BMP1)、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等。作为酶,例如可举出分泌酶,具体而言,可举出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肌酸激酶(CK)、肌酸磷酸激酶等。作为胞外基质蛋白,例如,可举出IV型胶原(COL4)、纤连蛋白(FN)等。作为血浆蛋白质,例如可举出白蛋白(ALB)等。作为热休克蛋白,例如可举出热休克蛋白90α(HSP90α)等。作为受体蛋白,例如可举出NOTCH1等。
另外,作为疾病标志物,例如,可举出具有在生物体内调节渗透压的功能的渗压剂。作为渗压剂,例如可举出有机渗压剂等,作为有机渗压剂,例如可举出氨基酸、氨基酸的类似物质等。作为氨基酸的类似物质,例如可举出牛磺酸等。
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诊断的疾病为接触性皮炎,所使用的疾病标志物为接触性皮炎的标志物。作为接触性皮炎的标志物,例如,可举出胰蛋白酶、糜蛋白酶、脂肪酶等(Mugita等人PLOS One 10:e0138117.2015;Mugita等人Int Wound J.15:623-32,2018)。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诊断的疾病为特应性皮炎,所使用的疾病标志物为特应性皮炎的标志物。作为特应性皮炎的标志物,例如,可举出IL22、TSLP、IL-1α、IL-1β、IL-18、IL-1RA、IL-5、IL-13、IL-6、IL-8、IL-9、IL-17、IL-22、TNF-α、CCL-5、CXCL-9、CXCL-10、CCL-17等(Zhu等人Sci Rep 1:23,2011;Szegedi等人,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29:2136-44,2015;Tan等人,J Cutan Med Surg.21:308-315,2017;Brunner等人J AllergyClin Immunol 143:142-154,2019)。
在又一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诊断的疾病为脂溢性皮炎/脂溢性湿疹,所使用的疾病标志物为脂溢性皮炎/脂溢性湿疹的标志物。作为脂溢性皮炎/脂溢性湿疹的标志物,例如,可举出IL-2、IFN-γ、IL-17等(Trznadel-Grodzka等人,Postepy Hig Med Dosw,66:843-847,2012;Wikramanayake等人,Exp Dermatol.27:1408-1411,2018)。
在又一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诊断的疾病为自身敏感性皮炎,所使用的疾病标志物为自身敏感性皮炎的标志物。作为自身敏感性皮炎的标志物,例如,可举出IL-4、IFNα等(Tokura等人,J Am Acad Dermatol 57:S22-S25,2007;Hashimoto等人,J Dermatol 34:577-582,2007)。
在又一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诊断的疾病为淤积性皮炎,所使用的疾病标志物为淤积性皮炎的标志物。作为淤积性皮炎的标志物,例如,可举出MMP1、MMP2、MMP13等(Herouy等人J Dermatol Sci,25:198-205,2001)。
在又一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诊断的疾病为皮肤瘙痒症,所使用的疾病标志物为皮肤瘙痒症的标志物。作为皮肤瘙痒症的标志物,例如,可举出NGFβ、白蛋白等(Dianis等人9th World Congress on Itch.Wroclaw(Poland),2017/10/15-17.(抄录))。
在又一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诊断的疾病为Stevens-Johnson综合征/粘膜皮肤眼综合征/重症多形红斑,所使用的疾病标志物为Stevens-Johnson综合征/粘膜皮肤眼综合征/重症多形红斑的标志物。作为Stevens-Johnson综合征/粘膜皮肤眼综合征/重症多形红斑的标志物,例如,可举出IL-6、IL-10、TNFα、INFγ等(Ushigome等人,Clin Exp Allergy 48:1453-1463,2018.;Ueta等人,BMJ Open Ophthalmol 1:e000073,2017;Wang等人,J ClinInvest,128:985-996,2018)。
在又一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诊断的疾病为干癣,所使用的疾病标志物为干癣的标志物。作为干癣的标志物,例如,可举出TNFα、IL17、IL22等(Brembilla等人,FrontImmunol.9:1682.2018)。
在又一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诊断的疾病为斑状脱发症,所使用的疾病标志物为斑状脱发症的标志物。作为斑状脱发症的标志物,例如,可举出IL-15、IL-4、IL-18等(Ebrahim等人,Int J Trichology,11:26-30,2019;Gong等人,Exp Dermatol,doi:10.1111/exd.13758.[Epub ahead of print],2018;Moravvej等人,Hum Antibodies,26:201-207,2018;Celik&Ates,J Clin Lab Anal.32:e22386,2018)。
在又一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诊断的疾病为男性型脱发症/雄激素性脱发症/早老性脱发症,所使用的疾病标志物为男性型脱发症/雄激素性脱发症/早老性脱发症的标志物。作为男性型脱发症/雄激素性脱发症/早老性脱发症的标志物,例如,可举出SHH、TGFβ、NOTCH1、BMP1等(峰松等人,第19次日本临床毛发学会学术集会。抄录,峰松等人,第20次日本临床毛发学会抄录)。
在又一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诊断的疾病为蜂窝织炎,所使用的疾病标志物为蜂窝织炎的标志物。作为蜂窝织炎的标志物,可举出TNFα等(Mansouri等人,Br J Dermatol,174:916-918,2016)。
在又一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诊断的疾病为毛囊炎,所使用的疾病标志物为毛囊炎的标志物。作为毛囊炎的标志物,例如,可举出TNFα等(Werninghaus等人,Clin ExpDermatol 43:458-459,2018)。
在又一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诊断的疾病为白癣/皮肤丝状菌病,所使用的疾病标志物为白癣/皮肤丝状菌病的标志物。作为白癣/皮肤丝状菌病的标志物,例如,可举出角蛋白酶(keratinase)等(竹原等人,第3次护理理工学会学术集会(抄录);竹原等人,第46次日本创伤治愈学会(抄录))。
在又一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诊断的疾病为基底细胞癌/基底细胞上皮瘤,所使用的疾病标志物为基底细胞癌/基底细胞上皮瘤的标志物。作为基底细胞癌/基底细胞上皮瘤的标志物,例如,可举出IL-17、IL-22、IL-23、IFNγ等(Pellegrini等人PLOS One 12:e0183415,2017)。
在又一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诊断的疾病为棘细胞癌/扁平上皮癌,所使用的疾病标志物为棘细胞癌/扁平上皮癌的标志物。作为棘细胞癌/扁平上皮癌的标志物,例如,可举出CCL5等(Wu等人,Cytokine,110:94-103,2018)。
在又一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诊断的疾病为光化性角化病/老年性角化病/日光性角化病,所使用的疾病标志物为光化性角化病/老年性角化病/日光性角化病的标志物。作为光化性角化病/老年性角化病/日光性角化病的标志物,例如,可举出CD40L等(Haimakainen等人Cancer Invest 35:143-151,2017)。
在又一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诊断的疾病为鲍温病,所使用的疾病标志物为鲍温病的标志物。作为鲍温病的标志物,例如,可举出IL-10等(Zhu等人Gastroenterology Res10:65-69,2017)。
在又一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诊断的疾病为癌的皮肤转移/癌性皮肤溃疡,所使用的疾病标志物为癌的皮肤转移/癌性皮肤溃疡的标志物。作为癌的皮肤转移/癌性皮肤溃疡的标志物,例如,可举出IFNγ等(峰松等人,日本褥疮学会杂志.16:154-158,2014.)。
在又一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诊断的疾病为恶性黑素瘤/黑素瘤,所使用的疾病标志物为恶性黑素瘤/黑素瘤的标志物。作为恶性黑素瘤/黑素瘤的标志物,例如,可举出IL-2、CTLA-4、PD1等(Bridge等人,Front Med:5:351,2018)。
在又一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诊断的疾病为撕裂伤(包括皮肤撕脱伤),所使用的疾病标志物为撕裂伤(包括皮肤撕脱伤)的标志物。作为撕裂伤(包括皮肤撕脱伤)的标志物,例如,可举出COL4、MMP2、纤连蛋白、层粘连蛋白等(Koyano等人,Int Wound J.13:189-197.2016)。
在又一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诊断的疾病为褥疮,所使用的疾病标志物为褥疮的标志物。作为褥疮的标志物,例如,可举出PAI1、HSP90α、VEGF-C、IL1α等(Nakai等人,Journalof Tissue Viability.2019.doi:10.1016/j.jtv.2019.02.002.[Epub ahead of print],木村等人,第46次日本创伤治愈学会(抄录))。
在又一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诊断的疾病为骨骼肌损伤,所使用的疾病标志物为骨骼肌损伤的标志物。作为骨骼肌损伤的标志物,例如,可举出肌酸(磷酸)激酶等(Neya等人,2018ASC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pplied Strength&Conditioning.(抄录),祢屋等人,第70次日本体力医科学会(抄录),第72次日本体力医科学会(抄录)2017/9/16)。
在又一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诊断的疾病为营养不良,所使用的疾病标志物为营养不良的标志物。作为营养不良的标志物,例如,可举出白蛋白、前白蛋白、铁蛋白等(Saarinen&Siimes,Acta Paediatr Scand,67:745-751,1978;Shenkin,Clin Chem,52:2177-2179,2006,Gama-Axelsson,Clin J Am Soc Nephrol.7:1446-1453,2012)。
在又一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诊断的疾病为高渗性脱水,所使用的疾病标志物为高渗性脱水的标志物。作为高渗性脱水的标志物,例如,可举出牛磺酸等(东村等人,第5次护理理工学会学术集会·第11次护理实践学会学术集会·国际淋巴水肿框架日本研究讨论会第7次学术集会联合学术集会,(抄录);东村等人,日本老年护理学会第23次学术集会(抄录);峰松等人,第68次日本老年医学会关东甲信越地方会(抄录))。
“参照标志物”为膜联蛋白A2。膜联蛋白A2是分子量为36kD的膜联蛋白家族蛋白质中的一种,在C末端侧的结构域中具有在膜联蛋白家族蛋白质间高度保守的由约70个氨基酸残基形成的α螺旋结构重复4次而成的被称为膜联蛋白重复(annexin repeat)的核心结构域。该核心结构域采取弯曲的结构,在弯曲结构的凸面存在Ca2 +和磷脂的结合部位。另外,膜联蛋白A2不具有跨膜区域,在细胞质中以可溶性的单体的形式存在,若表达量变得充分,则与S100A10钙结合蛋白结合而形成异四聚体。另外,在膜联蛋白A2的构成弯曲的核心结构域的凹面的N末端侧的结构域中,具有C末端赖氨酸的S100A10钙结合蛋白进行结合而形成异四聚体,成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维蛋白溶酶原的结合部位。该异四聚体具有如下性质:若利用Src样酪氨酸激酶使膜联蛋白A2的Tyr23被磷酸化,则向细胞表面迁移。
另外,膜联蛋白A2作为细胞内的膜转运蛋白、细胞骨架的支架蛋白等发挥功能,在细胞表面上,与S100A10钙结合蛋白结合而形成异四聚体,作为纤维蛋白溶酶原受体发挥功能。细胞表面的膜联蛋白A2-S100A10钙结合蛋白复合体将纤维蛋白溶酶原的活化增强10~100倍。通过纤维蛋白溶酶原的活化而在细胞表面生成的纤维蛋白溶酶具有不易受到α2纤维蛋白溶酶抑制剂的阻碍这样的性质。另外,已知基于膜联蛋白A2-S100A10钙结合蛋白复合体的纤维蛋白溶酶原的活化与例如炎症反应、血栓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癌等的病态形成相关。
膜联蛋白A2优选为来自动物的天然的膜联蛋白A2。作为“动物”,例如,可举出人或其他的哺乳类(例如小鼠、大鼠、狗、猫、牛、马、猪等)、鸡、鹦鹉等禽类等。另外,所谓“天然的”,是指构成膜联蛋白A2的氨基酸序列天然存在。
已知构成膜联蛋白A2的氨基酸序列存在相同种的个体间的差异(多态)。另外,还已知存在在不同种间中具有不同的氨基酸序列的膜联蛋白A2。膜联蛋白A2也包括这样的多态、氨基酸序列在不同种间不同的膜联蛋白A2等。
已知人的膜联蛋白A2存在4种mRNA剪接变异体。与4种mRNA剪接变异体对应的cDNA在NCBI数据库中分别以登记号NM_001002857.1(序列号1)、NM_001002858.2(序列号3)、NM_001136015.2(序列号5)及NM_004039.2(序列号7)被登记。另外,与这些cDNA对应的蛋白质在NCBI数据库中分别以登记号NP_001002857.1(序列号2)、NP_001002858.1(序列号4)、NP_00129487.1(序列号6)及NP004030.1(序列号8)被登记。
另外,大鼠的膜联蛋白A2的cDNA在NCBI数据库中以登记号NM_019905.1(序列号9)被登记,对应的蛋白质以登记号NP_063970.1(序列号10)被登记。
作为可用作参照标志物的膜联蛋白A2,例如,可举出由选自由序列号2、4、6、8及10组成的组中的一个氨基酸序列形成的蛋白质;以及,由与选自由序列号2、4、6、8及10组成的组中的一个氨基酸序列具有80%以上、优选85%以上、进一步优选90%以上、更进一步优选95%以上、更进一步优选98%以上、更进一步优选99%以上的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形成、且能与抗膜联蛋白A2单克隆抗体特异性结合的蛋白质。
“疾病的诊断”包括:医生基于与对象的健康状态相关的信息来判断对象的健康状态,以及/或者,医生基于与对象的健康状态相关的信息来选择针对对象的疾病的预防或治疗方法,并判断是否需要执行。健康状态包括对象的目前的健康状态(例如,有无罹患疾病、疾病的严重程度、罹患疾病的容易性等)、对象的将来的健康状态(例如,疾病的预后等)等。
“辅助疾病的诊断”包括:辅助医生基于与对象的疾病相关的信息来判断对象的健康状态,以及/或者,辅助医生基于与对象的疾病相关的信息来选择针对对象的疾病的预防或治疗方法、并判断是否需要执行。健康状态包括对象的目前的健康状态(例如,有无罹患疾病、疾病的严重程度、罹患疾病的容易性等)、对象的将来的健康状态(例如,疾病的预后等)等。辅助疾病的诊断的行为是提供对疾病的诊断有用的信息的行为,可以是医疗行为,也可以是非医疗行为,但通常是非医疗行为。由医生进行的诊断可以基于通过辅助疾病的诊断的行为而提供的信息、以及其他的1种或2种以上的信息来实施。另外,由医生进行的诊断也可能与医生的经验、技巧等相关。因此,本发明中,使用了“辅助”这样的表述。因此,“辅助”这样的表述并不排除基于通过辅助疾病的诊断的行为而提供的信息来实施对象的疾病的诊断。即,本发明中也包括基于通过辅助疾病的诊断的行为而提供的信息来实施对象的疾病的诊断。
<第1方式>
本发明的第1方式涉及使用疾病标志物及参照标志物来辅助对象的疾病的诊断的方法。
本发明的第1方式涉及的方法包括以下工序。需要说明的是,依次实施工序(a)~(d):
工序(a),准备能与前述疾病标志物及前述参照标志物之间产生基于静电相互作用的引力的片材;
工序(b),将前述片材贴附在前述对象的皮肤表面之后,从前述皮肤表面剥离;
工序(c),对附着于前述片材的前述疾病标志物及前述参照标志物的量进行测定;
工序(d),基于将工序(c)中测定的前述疾病标志物的量用工序(c)中测定的前述参照标志物的量进行校正而得到的值,取得与前述对象的疾病相关的信息。
以下,对各工序进行说明。
工序(a)
工序(a)是准备能与疾病标志物及参照标志物之间产生基于静电相互作用的引力的片材的工序。
工序(a)中准备的片材只要能与疾病标志物及参照标志物之间产生基于静电相互作用的引力即可,没有特别限定。静电相互作用包括离子间相互作用、偶极子间相互作用、离子-偶极子间相互作用等。离子间相互作用能在对象的间质液中的疾病标志物及/或参照标志物所具有的离子化的官能团、与片材所具有的离子化的官能团之间产生。偶极子间相互作用能在对象的间质液中的疾病标志物及/或参照标志物所具有的极化的官能团(具有偶极矩的官能团)、与片材所具有的极化的官能团(具有偶极矩的官能团)之间产生。离子-偶极子间相互作用能在对象的间质液中的疾病标志物及/或参照标志物所具有的极化的官能团(具有偶极矩的官能团)与片材所具有的离子化的官能团之间、或者、对象的间质液中的疾病标志物及/或参照标志物所具有的离子化的官能团与片材所具有的极化的官能团(具有偶极矩的官能团)之间产生。
作为工序(a)中准备的片材,例如,可举出在表面具有极性官能团的片材等。通过具有极性官能团的片材,能产生基于极性官能团所具有的正电荷与疾病标志物及/或参照标志物所具有的负电荷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的引力、以及/或者、基于极性官能团所具有的负电荷与疾病标志物及/或参照标志物所具有的正电荷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的引力。
极性官能团是具有极性的官能团。官能团的极性可通过该官能团的极化而产生。官能团的极化例如由于该官能团中包含的原子间的电负性之差、该官能团中包含的原子与该官能团所键合的原子(例如,碳原子)之间的电负性之差、它们的组合等而产生。极性官能团可以是非离子性官能团,也可以是离子性官能团。
非离子性官能团是在pH为中性附近(pH6.5~7.5)的水性介质(例如,水、生理盐水、磷酸缓冲生理盐水等)中不发生离子化的官能团,作为非离子性官能团,例如可举出硝基等。
离子性官能团是在pH为中性附近(pH6.5~7.5)的水性介质(例如,水、生理盐水、磷酸缓冲生理盐水等)中发生离子化而带正电或负电的官能团,作为离子性官能团,例如可举出阳离子性官能团、阴离子性官能团等。
作为阳离子性官能团,例如,可举出伯氨基(-NH2)、仲氨基(-NHR)、叔氨基(-NR2)、季铵基(-NR3 +)、季鏻基(-PR3 +)等。R各自独立地表示可被取代的烷基、可被取代的烷氧基、可被取代的芳基等有机基团。阳离子性官能团中,季铵基及季鏻基能够不依赖于水性介质的pH地带正电。阳离子性官能团也可以与卤素阴离子、硫酸阴离子、磺酸阴离子、磷酸阴离子、羧酸阴离子等阴离子结合而形成盐。
作为阴离子性官能团,例如,可举出羟基、羧基、磺基、硫酸基、磷酸基、硅醇基(-SiRR’OH)等。羟基例如为酚式羟基(-Ar-OH)。R及R’各自独立地表示可被取代的烷基、可被取代的烷氧基等有机基团。阴离子性官能团也可以与钠离子、钾离子等碱金属离子结合而形成盐。
作为在表面具有极性官能团的片材,例如,可以使用硝化纤维素膜、尼龙膜等。作为硝化纤维素膜及尼龙膜,可以使用作为蛋白质、核酸等的印迹用膜而市售的膜。硝化纤维素膜可以仅由硝化纤维素构成,也可以具有支承硝化纤维素的基材(例如,聚酯树脂制基材)。硝化纤维素膜及尼龙膜可以作为片材整体而呈电中性,也可以作为片材整体而带正电或负电。
作为在表面具有极性官能团的片材,优选使用硝化纤维素膜。通过硝化纤维素膜,能产生基于硝基所具有的正电荷与疾病标志物及/或参照标志物所具有的负电荷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的引力、以及基于硝基所具有的负电荷与疾病标志物及/或参照标志物所具有的正电荷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的引力。
硝化纤维素膜的硝化率优选为30%以上,更优选为35%以上。对于“硝化纤维素膜的硝化率”而言,可按照Analytica Chimica Acta 685(2011)196-203中记载的方法,利用离子色谱法,对通过用碱使硝基水解而产生的NO2 -及NO3 -进行定量,基于NO2 -量及NO3 -量而算出。具体而言,如下所述。从作为对象的硝化纤维素膜中,将硝化纤维素级分进行溶剂提取。向硝化纤维素级分中加入20g/L的NaOH溶液,于150℃加热30分钟,使硝基水解。将水解后的干燥残余物溶解于蒸馏水,制备样品溶液。利用离子色谱法对样品溶液中的NO2 -及NO3 -进行定量。基于NO2 -量及NO3 -量,算出样品溶液中的硝基含量(mmol/g)。针对被完全硝化的硝化纤维素,与上述同样地操作,进行水解,基于利用离子色谱法定量得到的NO2 -量及NO3 -量,算出被完全硝化的硝化纤维素的硝基含量(mmol/g)。基于下述式,算出作为对象的硝化纤维素膜的硝化率(%)。
硝化率(%)=(样品溶液中的硝基含量)/(被完全硝化的硝化纤维素的硝基含量)×100
需要说明的是,认为被完全硝化的硝化纤维素的硝基含量为9mmol/g。
此外,作为在表面具有极性官能团的片材,可以使用:具有带有正电的表面或能带正电的表面、能与疾病标志物及/或参照标志物所具有的负电荷之间产生基于静电相互作用的引力的片材,具有带有负电的表面或能带负电的表面、能与疾病标志物及/或参照标志物所具有的正电荷之间产生基于静电相互作用的引力的片材等。作为这样的片材,例如,可举出阴离子交换膜、阳离子交换膜等。作为阴离子交换膜及阳离子交换膜,可以使用市售的膜。关于阴离子交换膜在表面具有的阳离子性官能团及阳离子交换膜在表面具有的阴离子性官能团的说明与上文同样,因此省略。
对于阴离子交换膜而言,若阳离子性官能团发生离子化,则成为具有带有正电的表面、能与疾病标志物及/或参照标志物所具有的负电荷之间产生基于静电相互作用的引力的片材。阳离子性基团的离子化可以通过例如将阴离子交换膜用水性介质润湿而发生。阴离子交换膜只要能与疾病标志物及/或参照标志物所具有的负电荷之间产生基于静电相互作用的引力即可,也可以具有阴离子性基团。
对于阳离子交换膜而言,若阴离子性基团发生离子化,则成为具有带有负电的表面、能与疾病标志物及/或参照标志物所具有的正电荷之间产生基于静电相互作用的引力的片材。例如,疾病标志物为牛磺酸的情况下,可使用将硝化纤维素膜与阳离子交换膜组合而成的片材。阴离子性基团的离子化可以通过例如将阳离子交换膜用水性介质润湿而发生。阳离子交换膜只要能与疾病标志物及/或参照标志物所具有的正电荷之间产生基于静电相互作用的引力即可,也可以具有阳离子性基团。
此外,也可以使用向适当的基材(例如,水不溶性基材)中导入阳离子性基团而得到的片材作为具有带有正电的表面或能带正电的表面、能与疾病标志物及/或参照标志物所具有的负电荷之间产生基于静电相互作用的引力的片材。作为基材,例如,可举出硝化纤维素膜、尼龙膜、聚偏氟乙烯膜、乙酸纤维素等纤维素酯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膜、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聚烯烃系树脂膜等。得到的片材只要能与疾病标志物及/或参照标志物所具有的负电荷之间产生基于静电相互作用的引力即可,也可以向基材中同时导入阳离子性基团和阴离子性基团。
此外,也可以使用向适当的基材(例如,水不溶性基材)中导入阴离子性基团而得到的片材作为具有带有负电的表面或能带负电的表面、能与疾病标志物及/或参照标志物所具有的正电荷之间产生基于静电相互作用的引力的片材。作为基材,例如,可举出硝化纤维素膜、尼龙膜、聚偏氟乙烯膜、乙酸纤维素等纤维素酯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膜、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聚烯烃系树脂膜等。得到的片材只要能与疾病标志物及/或参照标志物所具有的正电荷之间产生基于静电相互作用的引力即可,也可以向基材中同时导入阴离子性基团和阳离子性基团。
片材的形状、尺寸等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根据要贴附片材的皮肤表面的形状、尺寸等而适当地调整。片材可以是将相同或不同的多个片材构件组合而成的,例如,可以是将多个片材构件配置于同一平面上而成的片材、多个片材构件的层叠体等。例如,疾病标志物为牛磺酸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将硝化纤维素膜与阴离子交换膜组合而成的片材,具体而言是在粘合性的基材上配置作为硝化纤维素膜的外框、和位于该硝化纤维素膜的外框的内侧的阴离子交换膜并进行固定而得到的片材。
片材优选具有挠性。片材具有挠性的情况下,能够使片材的形状沿着皮肤表面的形状而变形,因此,使片材与皮肤表面接触的作业变得容易。
片材可以具有液体透过性。例如,片材可以具有液体透过孔(例如,直径为0.2~0.45μm的贯通孔)。
工序(b)
工序(b)为下述工序:将工序(a)中准备的片材贴附在对象的皮肤表面之后,从皮肤表面剥离。
若将片材贴附在对象的皮肤表面,则在片材、与在位于皮肤表面的下方的层(例如选自表皮的有棘层及基底层、真皮、皮下脂肪、骨骼肌等中的1个或2个以上的层)中存在的间质液中的疾病标志物及参照标志物之间产生基于静电相互作用的引力,对象的间质液中的疾病标志物及参照标志物从对象的表皮通过并被吸引至片材,附着于片材表面。即,对象的间质液中的疾病标志物及参照标志物被非侵入性地采集。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片材与附着于片材表面的疾病标志物及参照标志物的结合而言,除了静电相互作用以外,疏水性相互作用等也可以参与其中。
位于对象皮肤表面的下方的层包括:担负皮肤屏障功能的层(皮肤表面的皮脂膜、表皮的角质层、颗粒层等)及位于比担负皮肤屏障功能的层更靠下方的位置的层(例如选自表皮的有棘层及基底层、真皮、皮下脂肪、骨骼肌等中的1个或2个以上的层)。担负皮肤屏障功能的层中虽然不存在间质液,但可能存在与疾病标志物相同的物质。在担负皮肤屏障功能的层中存在的物质即使是与疾病标志物相同的物质,也并非反映对象的健康状态的物质,不能作为疾病的指标。附着于片材表面的疾病标志物中,除了在位于比担负皮肤屏障功能的层更靠下方的位置的层的间质液中存在的疾病标志物之外,也可能包含在担负皮肤屏障功能的层中存在的与疾病标志物相同的物质。但是,在担负皮肤屏障功能的层中存在的与疾病标志物相同的物质的量为微量,因此,即使被包含在附着于片材表面的疾病标志物中,也不会造成特别的妨碍。
若将片材从皮肤表面剥离,则附着于片材表面的疾病标志物及参照标志物与片材一同从皮肤表面剥离。需要说明的是,在从皮肤表面剥离后的片材上,也可以附着有存在于皮肤表面的物质中的与片材表面具有亲和性的物质(例如,疾病标志物及参照标志物以外的蛋白质、脂质等)。
使片材与皮肤表面接触的时间没有特别限定,只要对象的间质液中的疾病标志物及参照标志物能附着于片材表面即可。接触时间可以根据在片材与对象的间质液中的疾病标志物及参照标志物之间产生的基于静电相互作用的引力的大小等而适当地调整,通常为1分钟以上,优选为5分钟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0分钟以上。需要说明的是,接触时间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定,通常为20分钟,优选为15分钟。
在工序(b)中,优选的是,将片材及皮肤表面中的一方或两方用水性介质润湿之后,将片材贴附在皮肤表面。由此,能够将在片材与皮肤表面之间存在的空气除去,结果,能够防止由在片材与皮肤表面之间存在的空气导致的静电相互作用的减弱。作为水性介质,例如,可以使用pH为中性附近(pH6.5~7.5)的水性介质(例如,水、生理盐水、磷酸缓冲生理盐水等)。
工序(c)
工序(c)是对附着于片材的疾病标志物及参照标志物的量进行测定的工序。
疾病标志物为蛋白质的情况下,疾病标志物及参照标志物的量的测定例如可以使用对疾病标志物及参照标志物各自进行识别的标记化抗体。对疾病标志物及参照标志物各自进行识别的抗体可以使用市售的单克隆抗体或多克隆抗体,也可以使用将兔、小鼠等动物用疾病标志物及参照标志物分别进行免疫化后回收而得的抗体或抗血清。作为标记物质,例如,可举出荧光色素(例如荧光素类、若丹明类、香豆素类、芘类、菁类等)、放射性物质(例如13C、3H等)、酶(例如碱性磷酸酶、过氧化物酶等)、着色粒子(例如金属胶体粒子、着色胶乳等)等。作为使用了标记化抗体的疾病标志物及参照标志物的量的测定方法,例如,可举出酶免疫分析、放射免疫分析、Western印迹法等。疾病标志物为蛋白质的情况下,蛋白质的量的测定例如可以通过下述方式实现:使附着于片材的蛋白质与识别该蛋白质的标记化抗体进行结合,对所结合的标记化抗体的标记量进行测定,将测定值代入至标准曲线中。标准曲线可以使用预先制作的标准曲线,也可以在每次测定时制作。
另外,疾病标志物为渗压剂的情况下,疾病标志物的量的测定可以使用对疾病标志物进行识别的物质、例如荧光标记色素、标记化抗体等来进行。例如,疾病标志物为牛磺酸的情况下,牛磺酸的量例如可以通过下述方式得到:用作为荧光标记色素的茚三酮对附着于片材的牛磺酸进行染色,测定波长450nm的光的吸光度从而测定染色强度,将测定值代入至标准曲线中。标准曲线可以使用预先制作的标准曲线,也可以在每次测定时制作。
工序(d)
工序(d)为下述工序:基于将工序(c)中测定的疾病标志物量用工序(c)中测定的参照标志物量进行校正而得到的值,取得与对象的疾病相关的信息。
疾病标志物量的校正可通过获得将工序(c)中测定的疾病标志物量的值除以工序(c)中测定的参照标志物量的值而得的值(校正值)来进行。基于所得到的校正值,取得关于对象的健康状态的信息。
所谓与疾病相关的信息,是对象是否已罹患疾病的信息、是否有可能罹患疾病的信息等。另外,与疾病相关的信息也包括多次经时地取得与疾病相关的信息的情况下的、与疾病相关的信息的经时性变化。
关于对象的健康状态的信息的取得可以通过下述方式来进行:按照例如简单比较法、统计学检验等已知的方法,将对象的疾病标志物量的校正值与预先设定的基准值进行比较。
基准值优选基于通过在与对象为同种的健康个体或个体群中进行与上述工序(a)~(c)同样的工序而测定的疾病标志物量来确定。基于个体群的疾病标志物量来确定基准值的情况下,例如可以基于个体群的各个体的疾病标志物量的平均值、中值等来确定基准值。作为用于确定基准值的与对象为同种的健康个体,优选为与对象为同性的个体、与对象年龄接近的个体,更优选为与对象为同性、并且年龄接近的个体。
对象的健康状态可以基于例如基于在某一时间点测定的疾病标志物量及参照标志物量得到的校正值、基于在多个时间点进行工序(a)~(c)而测定的疾病标志物量及参照标志物量得到的多个时间点的校正值之差等来进行判断。
例如,判断有无罹患疾病的情况下,当疾病标志物量的校正值为基准值以上时,能够判断对象已罹患或有可能罹患可将该疾病标志物作为指标来判断的疾病。另一方面,当疾病标志物量的校正值低于基准值时,能够判断对象没有罹患可将该疾病标志物作为指标来判断的疾病。
另外,例如,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的情况下,当疾病标志物量的校正值为基准值以上、且与基准值之差大时,能够判断可将该疾病标志物作为指标来判断的疾病在对象中为重症。另一方面,当疾病标志物量的校正值为基准值以上、且与基准值之差小时,能够判断可将该疾病标志物作为指标来判断的疾病在对象中为轻症。
另外,例如,判断罹患疾病的容易性的情况下,当疾病标志物量的校正值为基准值以下、且与基准值之差大时,能够判断对象不易罹患可将该疾病标志物作为指标来判断的疾病。另一方面,当疾病标志物量的校正值为基准值以下、且与基准值之差小时,能够判断对象容易罹患可将该疾病标志物作为指标来判断的疾病。
另外,例如,疾病标志物量的校正值存在增大倾向的情况下,能够判断对象存在变得容易罹患可将该疾病标志物作为指标来判断的疾病的倾向,或者该疾病存在恶化倾向。另一方面,疾病标志物量的校正值存在减少倾向的情况下,能够判断对象存在变得不易罹患可将该疾病标志物作为指标来判断的疾病的倾向,或者该疾病存在良化倾向。
根据本发明的第1方式涉及的方法,为了辅助对象的疾病的诊断,对由对象的皮肤屏障功能的变动导致的疾病标志物的采集量的变动进行校正,由此,无论对象的皮肤屏障功能如何变动,均能够针对对象的疾病获得准确地反映实际的健康状态的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由医生进行的诊断可以基于工序(d)中得到的校正值及基于其而取得的信息、以及其他的1种或2种以上的信息来实施。另外,由医生进行的诊断也可能与医生的经验、技巧等相关。因此,本发明中,使用了“辅助”这样的表述。因此,“辅助”这样的表述并不排除基于工序(d)中得到的校正值及基于其而取得的信息来实施对象的疾病的诊断。即,本发明中也包括基于工序(d)中得到的校正值及基于其而取得的信息来实施对象的疾病的诊断。
<第2方式>
本发明的第2方式涉及为了辅助对象的疾病的诊断而采集来自前述对象的间质液的疾病标志物及参照标志物的方法。
本发明的第2方式涉及的方法包括以下工序,前述参照标志物为膜联蛋白A2。需要说明的是,依次实施工序(a)及(b):
工序(a),准备能与前述疾病标志物及前述参照标志物之间产生基于静电相互作用的引力的片材;
工序(b),将前述片材贴附在前述对象的皮肤表面之后,从前述皮肤表面剥离。
本发明的第2方式涉及的方法的工序(a)及(b)与本发明的第1方式涉及的发明的工序(a)及(b)同样,因此省略说明。
根据本发明的第2方式涉及的方法,为了辅助对象的疾病的诊断,能够非侵入性地经皮采集来自对象的间质液的疾病标志物及参照标志物。
<第3方式>
本发明的第3方式涉及套件,其用于辅助对象的疾病的诊断。
本发明的第3方式涉及的套件包含能与疾病标志物及参照标志物之间产生基于静电相互作用的引力的片材,前述参照标志物为膜联蛋白A2。
本发明的第3方式涉及的套件中的片材与在本发明的第1方式涉及的方法的工序(a)中准备的片材同样,因此省略说明。
本发明的第3方式涉及的套件优选还包含用于检测前述疾病标志物的第1试剂及用于检测前述参照标志物的第2试剂。第1试剂及第2试剂分别优选为可在本发明的第1方式涉及的方法的工序(c)中使用的、对疾病标志物及参照标志物各自进行识别的标记化抗体。
具体而言,疾病标志物为蛋白质的情况下,第1试剂优选为对该蛋白质进行识别的标记化抗体。
另一方面,疾病标志物为渗压剂的情况下,第1试剂优选为对该渗压剂进行识别的荧光标记色素、标记化抗体等。更具体而言,疾病标志物为牛磺酸的情况下,优选为与牛磺酸结合的膜联蛋白。
另外,第2试剂优选为对疾病标志物进行识别的标记化抗体。
本发明的第3方式涉及的套件可以用于实施本发明的第1方式涉及的方法。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第3方式涉及的套件,为了辅助对象的疾病的诊断,对由对象的皮肤屏障功能的变动导致的疾病标志物的采集量的变动进行校正,由此,无论对象的皮肤屏障功能如何变动,均能够针对对象的疾病获得准确地反映实际的健康状态的信息。
<第4方式>
本发明的第4方式涉及套件,其用于为了辅助对象的疾病的诊断而采集来自前述对象的间质液的疾病标志物及参照标志物。
本发明的第4方式涉及的套件包含能与疾病标志物及参照标志物之间产生基于静电相互作用的引力的片材,前述参照标志物为膜联蛋白A2。
本发明的第4方式涉及的套件中的片材与在本发明的第1方式涉及的方法的工序(a)中准备的片材同样,因此省略说明。
本发明的第4方式涉及的套件优选还包含用于检测前述疾病标志物的第1试剂及用于检测前述参照标志物的第2试剂。本发明的第4方式涉及的套件中的第1试剂及第2试剂与本发明的第3方式涉及的套件中包含的第1试剂及第2试剂分别是同样的,因此省略说明。
本发明的第4方式涉及的套件可以用于实施本发明的第2方式涉及的方法。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第4方式涉及的套件,为了辅助对象的疾病的诊断,能够非侵入性地经皮采集来自对象的间质液的疾病标志物及参照标志物。
实施例
1.模型动物的妥当性的验证
作为用于验证本发明的效果的模型动物的候选,准备下述的4种大鼠(SD系,雄性)各5只。
幼龄大鼠:10周龄的大鼠
老龄大鼠:6个月龄的大鼠
干性皮肤大鼠:将背部剃毛后,在该部位涂布丙酮·乙醇混合液3天(1天1次)。
紫外线照射大鼠:将背部剃毛后,向该部位照射紫外线(UV-B)1分钟。
按照以下的步骤,针对4种大鼠中的各大鼠,验证作为模型动物的妥当性。
从自4种大鼠中的各大鼠采集的组织试样中提取总RNA,基于所提取的总RNA,对已知表达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的Sirtuin1基因(Sirt1)及Sirtuin2基因(Sirt2)的表达水平进行测定。
另外,对作为炎性细胞因子而为人所知的白细胞介素-1b的基因(Il1b)的表达水平进行测定。
如图1所示,对于Sirt1及Sirt2基因而言,均是表达水平在老龄大鼠中比幼龄大鼠显著更高。
另外,如图1所示,Il1b基因的表达水平在干性皮肤大鼠及紫外线照射大鼠中比幼龄大鼠显著更高。
由这些结果表明,上述4种大鼠能作为准确地反映实际的皮肤状态的模型动物使用。
2.试样的采集
按照以下的步骤,从作为模型动物的妥当性已得以确认的上述4种大鼠(各5只)中采集组织试样及皮肤印迹试样。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干性皮肤大鼠,在丙酮·乙醇混合液的最终涂布的2天后采集试样。采集试样时的周龄为10周龄。另外,对于紫外线照射大鼠,在紫外线照射的2天后采集试样。采集试样时的周龄为10周龄。
组织试样的采集:在采集皮肤印迹试样之后,针对4种大鼠中的各大鼠,使用解剖剪刀采集与进行了皮肤印迹的部位相同的部位的皮肤及皮下脂肪组织。将所采集的组织分成2份,分别供于总RNA提取及固定组织的制作。
皮肤印迹试样的采集:向1cm×0.5cm的带有支撑物(support)的硝化纤维素膜(BioRad公司制)上滴下1滴生理盐水,在背部皮肤上贴附10分钟之后,从背部皮肤剥下。于4℃使剥下的硝化纤维素膜干燥。
3.参照标志物的探索
本发明中,通过以下的步骤来探索可用于疾病标志物的校正的参照标志物。
针对Eisenberg E&Levanon EY.,Trends Genet.2003;19(7):362-5中记载的566种持家基因中的、表1所示的编码分泌蛋白的11种基因,进行从自4种大鼠中的各大鼠的组织试样采集的总RNA逆转录而得的cDNA的实时PCR。使用对各cDNA具有特异性的引物·探针混合液TaqMan Gene Expression Assay(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公司制)。另外,作为阳性对照,使用18S核糖体RNA(Eukaryotic18S rRNA Endogenous Control,Thermo FisherScientific公司制)。对于4种大鼠中的各大鼠,将11种基因的实时RT-PCR的结果(Ct值)示于表1。
[表1]
作为参照标志物,优选在皮肤组织中存在一定以上的量,因此,针对在4种大鼠中Ct值均低于35的B2m、Gpi、Anxa2、Cstb、Efna3、Vegfb及Col6a1这7种基因进行了进一步的验证。
针对4种大鼠总计20只,对上述7种基因各自的表达量、与作为阳性对照的18SrRNA的表达量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将分析结果示于表2。
[表2]
18S rRNA在皮肤组织的细胞中均显示稳定的表达量,因此,对于上述7种基因的各表达量而言,与18S rRNA的表达量的相关性越高,可以说在皮肤组织的细胞中越稳定地表达。
根据表2的结果,上述7种基因中的Col6a1及Anxa2这2种基因的表达量与18S rRNA的表达量显示了特别高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0.9),因此,对这2种基因进行了进一步的验证。
针对4种大鼠中的各大鼠,将上述2种基因的Ct值除以各大鼠的组织试样的总RNA量从而进行校正。将校正后的Ct值和偏差分析的结果(p值)示于表3。
[表3]
根据表3的结果,就Anxa2而言,在4种大鼠之间,校正后的Ct值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对于参照标志物而言,优选无论皮肤状态如何、均存在于皮肤组织中,因此,表明了膜联蛋白A2作为参照标志物是优选的。
进而,针对Anxa2及作为阳性对照的18S rRNA,分别测定在4种大鼠中的各大鼠中的表达量,算出变异系数(CV值)。将结果示于表4。
[表4]
根据表4的结果,就Anxa2而言,CV值比18S rRNA小。作为参照标志物,无论年龄、健康状态等如何,个体间的表达量之差越小越优选,因此,由表4的结果也表明了膜联蛋白A2作为参照标志物是优选的。
4.皮肤中的膜联蛋白A2(Anxa2)的分布
按照以下的步骤对全部的大鼠的组织试样进行免疫染色。
(1)切片制作:将组织试样用4%的多聚甲醛进行固定,进行石蜡包埋,制作约3μm厚的切片。
(2)封闭:将对[1]中得到的切片进行脱石蜡而得的切片浸渍在封闭剂BlockingOne(Nacalai Tesque公司制)中,进行1小时封闭。
(3)1次抗体反应:将(2)中得到的切片浸渍在抗膜联蛋白A2抗体(CST Japan公司制)的稀释液(稀释倍率1:200)中,使其反应1小时。
(4)清洗:对(3)中得到的切片进行清洗。
(5)2次抗体反应:将(4)中得到的切片浸渍在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进行了标记的抗兔IgG抗体(Jackson ImmunoResearch公司制)的稀释液(稀释倍率1:1000)中,使其反应1小时。
(6)清洗:对(5)中得到的切片进行清洗。
(7)染色:用显色底物3,3’-二氨基联苯胺(DAB,和光纯药工业公司制)使(6)中得到的切片显色之后,用苏木精进行染色。
将幼龄大鼠的经染色的切片示于图2。
参照标志物是根据皮肤屏障功能的变动对疾病标志物的量进行校正的物质,需要透过担负皮肤屏障功能的表皮角质层及颗粒层来采集。因此,必须存在于选自位于比表皮角质层及颗粒层更靠下方(内侧)的位置的有棘层及基底层、真皮、皮下脂肪、骨骼肌等中的1个或2个以上的层中。由图2表明,膜联蛋白A2在从皮肤的表皮有棘层至基底层的范围内丰富地存在。因此,由该结果也表明,膜联蛋白A2作为参照标志物是优选的。
5.皮肤印迹试样的染色
使用抽吸式染色系统SNAPi.d.2(Merck Millipore公司制),按照以下的步骤(1)~(6),对自4种大鼠中的各大鼠采集的皮肤印迹试样进行染色。
(1)封闭:将所采集的皮肤印迹试样浸渍在封闭剂Blocking One(Nacalai Tesque公司制)中,进行10分钟封闭。
(2)1次抗体反应:将(1)中得到的试样浸渍在抗膜联蛋白A2抗体(CST Japan公司制)的稀释液(稀释倍率1:200)中,使其反应10分钟。
(3)清洗:对(2)中得到的试样进行清洗。
(4)2次抗体反应:将(3)中得到的试样浸渍在用碱性磷酸酶(AP)进行了标记的抗兔IgG抗体(Jackson ImmunoResearch公司制)的稀释液(稀释倍率1:1000)中,使其反应10分钟。
(5)清洗:对(4)中得到的试样进行清洗。
(6)AP的发光及图像记录:将(5)中得到的试样浸渍在ALP化学发光底物Chemiluminescent AP Microwell/Membrane Substrate,Ultra Sensitive(SurModics公司制)中而使其反应30分钟,然后使用化学发光拍摄装置LumiCube(Liponics公司制)记录图像。
(7)发光强度测定:针对(6)中得到的图像,使用图像分析软件Image J(NI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测定发光强度。
将发光强度的测定结果示于图3。
由图3A及B表明,在已使皮肤屏障功能显著降低的干性皮肤大鼠中,与其他3种大鼠相比更强地检测到Anxa2。即表明,在各大鼠中,反映了皮肤屏障功能变动的量的Anxa2附着于硝化纤维素膜。
6.Anxa2的作为参照标志物的有效性评价
(1)试样采集
分别准备5周龄、9周龄、13周龄及25周龄的大鼠(SD系,雄性)各3只。关于各大鼠,将背部剃毛后,向该部位照射紫外线(UV-B)10分钟。在紫外线照射的1天后采集皮肤印迹试样,然后立即使用解剖剪刀采集相同部位的皮肤及皮下脂肪作为Western印迹用试样。关于皮肤印迹试样的采集及Western印迹用试样的采集,以下进行详细说明。
皮肤从表层起依次分为表皮及真皮。表皮分为角质层、颗粒层、有棘层、基底层,真皮分为乳头层、网状层。在皮肤的下层存在皮下脂肪组织,在很多部位中,在皮下脂肪组织的下层存在骨骼肌。皮肤屏障功能主要是皮肤表面的皮脂膜、角质层的角质细胞间脂质、颗粒层的紧贴结合担负的。使用解剖剪刀采集的Western印迹用试样为与采集了皮肤印迹试样的部位相同的部位的全层皮肤组织(包括表皮、真皮及皮下脂肪组织)。
紫外线从长波长侧起分为UV-A(400~315nm)、UV-B(315~280nm)、UV-C(低于280nm),波长越短,则化学作用越强,但透过率越低。本次使用的UV-B透过至真皮乳头层,引起氧化应激的亢进、核酸、蛋白质、脂质的变性等,结果炎症反应被诱发。炎症反应中,有存在于表皮基底层~有棘层中的朗格汉斯细胞、角化细胞、存在于真皮中的成纤维细胞、从分布于真皮中的毛细血管脱出至真皮中的炎症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等)参与,分泌包括TNFα的各种细胞因子,增强、或抑制炎症反应。
皮肤印迹为下述方法:将带有静电极性的硝化纤维素膜用生理盐水弄湿并贴附在皮肤表面,由此,使皮肤屏障功能暂时裂开,从其间隙引诱位于比皮肤屏障更靠下层的位置的水溶性蛋白质并使其吸附。引诱的范围不仅涉及表皮、真皮,还涉及皮下脂肪(非专利文献1:Minematsu等人,ADVANCES IN SKIN&WOUND CARE 2014;27:272-9)及骨骼肌(非专利文献12:祢屋等人,第70次日本体力医学会大会抄录,非专利文献13:祢屋等人,第72次日本体力医学会大会抄录)。对于所采集的硝化纤维素膜,可以通过使用了抗体的免疫染色,对特定的蛋白质进行特异性检测,从而进行定量。
在Western印迹中,通过电泳将对细胞或组织进行粉碎而提取的蛋白质根据分子量分离,然后电转印至PVDF等印迹膜上。转印得到的印迹膜可以与皮肤印迹同样地供于使用了抗体的免疫染色,利用抗体的特异性及分子量对特定的蛋白质进行鉴定,利用其条带的发光强度进行定量分析。Western印迹中难以严密地控制用于提取蛋白质的组织量、添加至电泳的蛋白质量,因此,通常实施下述操作:同时对认为在各种细胞内具有稳定的表达量的内标蛋白质(ACTβ、GAPDH等)进行测定,用其值对目标蛋白质的发光强度进行校正。
(2)皮肤印迹
(2-1)皮肤印迹试样的采集
向1cm×1cm的带有支撑物的硝化纤维素膜(BioRad公司制)上滴下1滴生理盐水,在背部皮肤上贴附10分钟之后,从背部皮肤剥下。使剥下的硝化纤维素膜于4℃干燥后保存。
(2-2)皮肤印迹试样的染色
使用抽吸式染色系统SNAPi.d.2(Merck Millipore公司制),按照以下的步骤对自各大鼠采集的皮肤印迹试样进行双重染色。
(a)封闭:将所采集的皮肤印迹试样在封闭剂Blocking One(Nacalai Tesque公司制)中浸渍10分钟。
(b)Anxa2染色:
(b-1)1次抗体反应:将(a)中得到的试样在抗Anxa2抗体(CST公司制)的稀释液(稀释倍率1:200)中浸渍10分钟。
(b-2)清洗:对(b-1)中得到的试样进行3次清洗。
(b-3)2次抗体反应:将(b-2)中得到的试样在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进行了标记的抗山羊IgG抗体(Jackson ImmunoResearch公司制)的稀释液(稀释倍率1:1000)中浸渍10分钟。
(b-4)清洗:对(b-3)中得到的试样进行6次清洗。
(b-5)HRP的发光及记录:将(b-4)中得到的试样在HRP化学发光底物LuminataForte(Merck Miilipore公司制)中浸渍2分钟而使其反应,然后使用化学发光拍摄装置LumiCube(Liponics公司制)记录图像。
(c)HRP的发光信号的消除:对(b)中得到的试样进行2次清洗之后,在含有15%过氧化氢的磷酸缓冲生理盐水中浸渍30分钟,消除HRP的发光信号。进一步清洗4次之后,用于TNF染色。
(d)TNFα染色:
(d-1)1次抗体反应:将(a)中得到的试样在抗TNFα抗体(CST公司制)的稀释液(稀释倍率1:200)中浸渍10分钟。
(d-2)清洗:对(d-1)中得到的试样进行3次清洗。
(d-3)2次抗体反应:将(d-2)中得到的试样在用碱性磷酸酶(AP)进行了标记的抗兔IgG抗体(Jackson ImmunoResearch公司制)的稀释液(稀释倍率1:1000)中浸渍10分钟。
(d-4)清洗:对(d-3)中得到的试样进行6次清洗。
(d-5)AP的发光及记录:将(d-4)中得到的试样在AP化学发光底物Chemiluminescent AP Microwell/Membrane Substrate,Ultra Sensitive(SurModics公司制)中浸渍30分钟而使其反应,然后使用化学发光拍摄装置LumiCube(Liponics公司制)记录图像。
(e)发光强度测定及校正:针对(b)及(d)中得到的图像,使用图像分析软件ImageJ(NIH制)测定Anxa2及TNFα的发光强度。将TNFα的发光强度除以Anxa2的发光强度从而进行校正。
(3)Western印迹
(3-1)Western印迹试样的采集
在采集了皮肤印迹试样之后,立即使用解剖剪刀采集相同部位的全层皮肤组织(包括表皮、真皮及皮下脂肪组织)。将所采集的组织浸渍在RIPA缓冲液(Nacalai Tesque公司制)中从而提取蛋白质,添加月桂基硫酸钠(SDS)并煮沸。
(3-2)电泳及印迹
制作10%丙烯酰胺凝胶,通过电泳对各样品进行分离(200V,40分钟)。使用干式转印系统iBlot(Invitrogen公司制)将所分离的蛋白质转印至PVDF膜(Western印迹试样)。制作2片Western印迹试样。
(3-3)PVDF膜的染色
使用抽吸式染色系统SNAPi.d.2(Merck Millipore公司制),将2片Western印迹试样中的1片用于TNFα染色,另1片用于肌动蛋白β(ACTβ)染色。染色的步骤如下所述。
(a)封闭:将Western印迹试样在封闭剂Blocking One(Nacalai Tesque公司制)中浸渍10分钟。
(b)1次抗体反应:将(a)中得到的试样在抗ACTβ抗体(CST公司制)的稀释液(稀释倍率1:1000)或抗TNFα抗体(CST公司制)的稀释液(稀释倍率1:200)中浸渍10分钟。
(c)清洗:对(b)中得到的试样进行3次清洗。
(d)2次抗体反应:将(c)中得到的试样均在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进行了标记的抗兔IgG抗体(Jackson ImmunoResearch公司制)的稀释液(稀释倍率1:1000)中浸渍10分钟。
(e)清洗:对(d)中得到的试样进行6次清洗。
(f)HRP的发光及记录:将(e)中得到的试样在HRP化学发光底物Luminata Forte(Merck Miilipore公司制)中浸渍2分钟而使其反应,然后使用化学发光拍摄装置LumiCube(Liponics公司制)记录图像。
(3-4)发光强度测定及校正
针对(f)中得到的TNFα染色及ACTβ染色图像,使用图像分析软件Image J(NIH制),测定各自的特异性条带的发光强度,然后,将TNFα的发光强度除以ACTβ的发光强度从而进行校正。
将Western印迹中的TNFα的校正后发光强度[WB(TNFα/ACTβ)]、皮肤印迹中的TNFα的未校正发光强度[SB(TNFα)]、校正后发光强度[SB(TNFα/Anxa2)]示于表5。
[表5]
Western印迹的校正后发光强度反映由紫外线照射引起的炎症反应所导致的表皮有棘层及基底层以及真皮乳头层中的TNFα表达量。对通过皮肤印迹检测到的TNFα的未校正及校正后发光强度和通过Western印迹定量而得的TNFα的校正后发光强度的相关性进行了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未校正发光强度没有确认到相关性(相关系数r=0.02),但校正后发光强度显示出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0.63)。该结果表明,在皮肤印迹中,Anxa2作为参照标志物是有效的。

Claims (4)

1.能与疾病标志物及参照标志物之间产生基于静电相互作用的引力的片材在下述套件的制造中的用途,所述套件用于在使用所述疾病标志物及所述参照标志物来辅助对象的疾病的诊断的方法中使用,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工序:
工序(a),准备能与所述疾病标志物及所述参照标志物之间产生基于静电相互作用的引力的片材;
工序(b),将所述片材贴附在所述对象的皮肤表面之后,从所述皮肤表面剥离;
工序(c),对附着于所述片材的所述疾病标志物及所述参照标志物的量进行测定;以及
工序(d),基于将工序(c)中测定的所述疾病标志物的量用工序(c)中测定的所述参照标志物的量进行校正而得到的值,取得与所述对象的疾病相关的信息,
所述片材是硝化率为30%以上的硝化纤维素膜,
所述片材在其表面具有极性官能团,
所述极性官能团选自硝基、阳离子性官能团及阴离子性官能团,
与所述对象的疾病相关的信息选自有无罹患疾病、是否有可能罹患疾病、疾病的严重程度、罹患疾病的容易性及疾病的预后,
所述疾病选自接触性皮炎、特应性皮炎、脂溢性皮炎或脂溢性湿疹、自身敏感性皮炎、淤积性皮炎、皮肤瘙痒症、Stevens-Johnson综合征或粘膜皮肤眼综合征或重症多形红斑、撕裂伤以及褥疮,
所述疾病为接触性皮炎的情况下,所述疾病标志物选自胰蛋白酶、α-糜蛋白酶及脂肪酶,
所述疾病为特应性皮炎的情况下,所述疾病标志物选自TSLP、IL-1α、IL-1β、IL-18、IL-1RA、IL-5、IL-13、IL-6、IL-8、IL-17、IL-22、TNF-α、CCL-5、CXCL-9、CXCL-10以及CCL-17,
所述疾病为脂溢性皮炎或脂溢性湿疹的情况下,所述疾病标志物选自IL-2、IFN-γ以及IL-17,
所述疾病为自身敏感性皮炎的情况下,所述疾病标志物选自IL-4以及IFN-α,
所述疾病为淤积性皮炎的情况下,所述疾病标志物选自MMP1、MMP2以及MMP13,
所述疾病为皮肤瘙痒症的情况下,所述疾病标志物选自NGFβ以及白蛋白,
所述疾病为Stevens-Johnson综合征或粘膜皮肤眼综合征或重症多形红斑的情况下,所述疾病标志物选自IL-6、IL-10、TNF-α以及IFN-γ,
所述疾病为撕裂伤的情况下,所述疾病标志物选自COL4、MMP2以及纤连蛋白,
所述疾病为褥疮的情况下,所述疾病标志物选自PAI1、HSP90α、VEGF-C以及IL-1α,
所述参照标志物为膜联蛋白A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中,在工序(b)中,将所述片材及所述皮肤表面中的一方或两方用水性介质润湿之后,将所述片材贴附在所述皮肤表面。
3.套件,其用于在使用疾病标志物及参照标志物来辅助对象的疾病的诊断的方法中使用,
所述套件包含能与所述疾病标志物及所述参照标志物之间产生基于静电相互作用的引力的片材,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工序:
工序(a),准备能与所述疾病标志物及所述参照标志物之间产生基于静电相互作用的引力的片材;
工序(b),将所述片材贴附在所述对象的皮肤表面之后,从所述皮肤表面剥离;
工序(c),对附着于所述片材的所述疾病标志物及所述参照标志物的量进行测定;以及
工序(d),基于将工序(c)中测定的所述疾病标志物的量用工序(c)中测定的所述参照标志物的量进行校正而得到的值,取得与所述对象的疾病相关的信息,
所述片材是硝化率为30%以上的硝化纤维素膜,
所述片材在其表面具有极性官能团,
所述极性官能团选自硝基、阳离子性官能团及阴离子性官能团,
与所述对象的疾病相关的信息选自有无罹患疾病、是否有可能罹患疾病、疾病的严重程度、罹患疾病的容易性及疾病的预后,
所述疾病选自接触性皮炎、特应性皮炎、脂溢性皮炎或脂溢性湿疹、自身敏感性皮炎、淤积性皮炎、皮肤瘙痒症、Stevens-Johnson综合征或粘膜皮肤眼综合征或重症多形红斑、撕裂伤以及褥疮,
所述疾病为接触性皮炎的情况下,所述疾病标志物选自胰蛋白酶、α-糜蛋白酶及脂肪酶,
所述疾病为特应性皮炎的情况下,所述疾病标志物选自TSLP、IL-1α、IL-1β、IL-18、IL-1RA、IL-5、IL-13、IL-6、IL-8、IL-17、IL-22、TNF-α、CCL-5、CXCL-9、CXCL-10以及CCL-17,
所述疾病为脂溢性皮炎或脂溢性湿疹的情况下,所述疾病标志物选自IL-2、IFN-γ以及IL-17,
所述疾病为自身敏感性皮炎的情况下,所述疾病标志物选自IL-4以及IFN-α,
所述疾病为淤积性皮炎的情况下,所述疾病标志物选自MMP1、MMP2以及MMP13,
所述疾病为皮肤瘙痒症的情况下,所述疾病标志物选自NGFβ以及白蛋白,
所述疾病为Stevens-Johnson综合征或粘膜皮肤眼综合征或重症多形红斑的情况下,所述疾病标志物选自IL-6、IL-10、TNF-α以及IFN-γ,
所述疾病为撕裂伤的情况下,所述疾病标志物选自COL4、MMP2以及纤连蛋白,
所述疾病为褥疮的情况下,所述疾病标志物选自PAI1、HSP90α、VEGF-C以及IL-1α,
所述参照标志物为膜联蛋白A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套件,其还包含用于检测所述疾病标志物的第1试剂及用于检测所述参照标志物的第2试剂。
CN201980026483.3A 2018-04-19 2019-04-02 用于辅助对象中的疾病的诊断的方法及套件 Active CN11204168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80666 2018-04-19
JP2018-080666 2018-04-19
PCT/JP2019/014667 WO2019202972A1 (ja) 2018-04-19 2019-04-02 対象における疾患の診断を補助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キッ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41682A CN112041682A (zh) 2020-12-04
CN112041682B true CN112041682B (zh) 2024-04-02

Family

ID=682390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26483.3A Active CN112041682B (zh) 2018-04-19 2019-04-02 用于辅助对象中的疾病的诊断的方法及套件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041448A1 (zh)
EP (1) EP3812770A4 (zh)
JP (1) JP7231160B2 (zh)
CN (1) CN112041682B (zh)
AU (1) AU2019255069A1 (zh)
WO (1) WO201920297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02351A (zh) * 2020-04-17 2023-02-14 国立医药品食品卫生研究所长 重症药疹的蛋白质诊断生物标记物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8503A (zh) * 1998-06-05 2001-08-15 久光制药株式会社 离子电渗装置结构体及生物体内成分的检测方法
AU1472502A (en) * 1996-08-27 2002-03-14 Atossa Genetics, Inc. Methods and kits for obtaining and assaying mammary fluid samples for breast diseases, including cancer
CN1751128A (zh) * 2002-12-24 2006-03-22 博适公司 用于区分性诊断的标志物和其应用方法
CN1834240A (zh) * 2006-03-30 2006-09-20 苏州大学 固定化酶的丝素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JP2009008607A (ja) * 2007-06-29 2009-01-15 Fancl Corp 皮膚色素沈着マーカーとその利用技術
JP2009278906A (ja) * 2008-05-22 2009-12-03 Lion Corp 遺伝子改変培養皮膚、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皮膚バリア機能改善物質のスクリーニング方法
WO2011160845A2 (en) * 2010-06-24 2011-12-29 Medirista Biotechnologies Ab Oxidized phospholipids and lipoproteins, and antibodies thereto, as biomarkers of inflammatory conditions and methods of treatment
CN103649759A (zh) * 2011-03-22 2014-03-19 西维克公司 微流体装置以及制造方法和用途
CN103959067A (zh) * 2011-09-14 2014-07-30 促进军事医学的亨利·M·杰克逊基金会公司 用于检测和监测用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诊断生物标志物以及用于区分自杀式与非自杀式障碍的方法和试剂盒
WO2016145128A1 (en) * 2015-03-09 2016-09-15 Caris Science, Inc. Oligonucleotide probes and uses thereof
WO2016198535A1 (en) * 2015-06-11 2016-12-15 Riethmüller Christoph In vitro method for quantifying nano-objects of mammalian skin cells
CN106460031A (zh) * 2014-05-08 2017-02-22 花王株式会社 评价皮肤干燥的状态的方法
WO2018056418A1 (ja) * 2016-09-23 2018-03-29 国立大学法人 東京大学 対象の皮膚バリア機能を評価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キット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75972B (zh) * 2005-10-21 2015-05-20 株式会社芳珂 特应性皮炎标记物及其利用技术
JP6754116B2 (ja) * 2016-04-26 2020-09-09 学校法人近畿大学 大腸癌マーカー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1472502A (en) * 1996-08-27 2002-03-14 Atossa Genetics, Inc. Methods and kits for obtaining and assaying mammary fluid samples for breast diseases, including cancer
CN1308503A (zh) * 1998-06-05 2001-08-15 久光制药株式会社 离子电渗装置结构体及生物体内成分的检测方法
CN1751128A (zh) * 2002-12-24 2006-03-22 博适公司 用于区分性诊断的标志物和其应用方法
CN1834240A (zh) * 2006-03-30 2006-09-20 苏州大学 固定化酶的丝素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JP2009008607A (ja) * 2007-06-29 2009-01-15 Fancl Corp 皮膚色素沈着マーカーとその利用技術
JP2009278906A (ja) * 2008-05-22 2009-12-03 Lion Corp 遺伝子改変培養皮膚、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皮膚バリア機能改善物質のスクリーニング方法
WO2011160845A2 (en) * 2010-06-24 2011-12-29 Medirista Biotechnologies Ab Oxidized phospholipids and lipoproteins, and antibodies thereto, as biomarkers of inflammatory conditions and methods of treatment
CN103649759A (zh) * 2011-03-22 2014-03-19 西维克公司 微流体装置以及制造方法和用途
CN103959067A (zh) * 2011-09-14 2014-07-30 促进军事医学的亨利·M·杰克逊基金会公司 用于检测和监测用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诊断生物标志物以及用于区分自杀式与非自杀式障碍的方法和试剂盒
CN106460031A (zh) * 2014-05-08 2017-02-22 花王株式会社 评价皮肤干燥的状态的方法
WO2016145128A1 (en) * 2015-03-09 2016-09-15 Caris Science, Inc. Oligonucleotide probes and uses thereof
WO2016198535A1 (en) * 2015-06-11 2016-12-15 Riethmüller Christoph In vitro method for quantifying nano-objects of mammalian skin cells
WO2018056418A1 (ja) * 2016-09-23 2018-03-29 国立大学法人 東京大学 対象の皮膚バリア機能を評価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キット
JP2018048984A (ja) * 2016-09-23 2018-03-29 国立大学法人 東京大学 対象の皮膚バリア機能を評価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キット

Non-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 noninvasive method to assess skin irritation and compromised skin conditions using simple tape adsorption of molecular markers of inflammation;M A Perkins 等;Skin Res Technol;第7卷(第4期);全文 *
Cytokines at different stratum corneum levels in normal and sodium lauryl sulphate-irritated skin;Cindy M de Jongh 等;Skin Res Technol;第13卷(第4期);全文 *
Development of an improved method for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skin blotting: increasing reliability and applicability for skin assessment;K Ogai 等;Int J Cosmet Sci;第37卷(第4期);全文 *
Increased level of tumour necrosis factor-alpha (TNF-α) on the skin of Japanese obese males: measured by quantitative skin blotting;K Ogai 等;Int J Cosmet Sci;第38卷(第5期);全文 *
Jayanta Gupta 等.Intrinsically defective skin barrier function in children with atopic dermatitis correlates with disease severity.J Allergy Clin Immunol.2008,121(3),全文. *
S Niiyama 等.Galectin-7 in the stratum corneum: a biomarker of the skin barrier function.Int J Cosmet Sci.2016,38(5),全文. *
潘春梅 ; 陈晓栋 ; 沈聪聪 ; 吴晓琰 ; 顾黎雄 ; 张芬 ; .膜联蛋白A2在瘢痕疙瘩中的表达.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3,(11),全文. *
皮肤科学基础;无;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第28卷(第4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812770A4 (en) 2022-01-12
EP3812770A1 (en) 2021-04-28
AU2019255069A1 (en) 2020-11-26
JP7231160B2 (ja) 2023-03-01
CN112041682A (zh) 2020-12-04
JPWO2019202972A1 (ja) 2021-05-13
WO2019202972A1 (ja) 2019-10-24
US20210041448A1 (en) 2021-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ensen et al. Different effects of pimecrolimus and betamethasone on the skin barrier in patients with atopic dermatitis
TWI434039B (zh) 以鱗狀細胞癌抗原為指標之皮膚性狀評估方法
Leung et al. Trichohyalin is a potential major autoantigen in human alopecia areata
Kopecki et al. Topically applied flightless I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improve healing of blistered skin in a murine model of epidermolysis bullosa acquisita
Yu et al. Serum amyloid A induces interleukin-1β secretion from keratinocytes via the NACHT, LRR and PYD domains-containing protein 3 inflammasome
Yang et al. Biological functions and role of CCN1/Cyr61 in embryogenesis and tumorigenesis in the female reproductive system
Kim et al. Increased expression of cathelicidin by direct activation of protease-activated receptor 2: possible implications on the pathogenesis of rosacea
US20190353665A1 (en) Method for diagnosing a skin displaying signs of dryness
Chaitanya et al. Cortisol and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 profiles in type 1 (reversal) reactions of leprosy
CN112041682B (zh) 用于辅助对象中的疾病的诊断的方法及套件
US10837958B2 (en) Method for evaluating the harmful effects of urine on children's skin
EP3673270A1 (en) Diagnostic method of a skin showing signs of aging
Ilves et al. Epidermal expression of filaggrin/profilaggrin is decreased in atopic dermatitis: reverse association with mast cell tryptase and IL-6 but not with clinical severity
Kim et al. Retinoid induces the degradation of corneodesmosomes and downregulation of corneodesmosomal cadherins: Implications on the mechanism of retinoid-induced desquamation
JP7115756B2 (ja) ヒトの皮膚の老化の新規バイオマーカー
Salem et al. Study of serum levels and skin expression of S100B protein in psoriasis
JP6978058B2 (ja) 褥瘡発生予測マーカー及びその使用
ES2895628T3 (es) Inhibidores de GSK3B en el tratamiento de trastornos de hipopigmentación
Torregrosa et al. Urinary Klotho measured by ELISA as an early biomarker of acute kidney injury in patients after cardiac surgery or coronary angiography
JP7141397B2 (ja) Mmp9インヒビター及び色素脱失障害の予防又は処置におけるその使用
JPWO2016063991A1 (ja) 角層剥離の抑制又は亢進に起因する肌状態を改善するための美容方法及び評価方法
TWI444618B (zh) 以鱗狀上皮細胞癌相關抗原為指標之肌膚敏感性程度評估方法
Loesche et al. Interleukin-17A blockade with secukinumab results in decreased neutrophil infiltration in psoriasis: minimally-invasive measurement by tape stripping
Lee et al. Changes in S100A8 expression in UV-irradiated and aged human skin in vivo
US20200256853A1 (en) Models of Reconstructed Sensitive Ski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