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41588A - 具有带轴向引导的弹簧座的扭转阻尼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具有带轴向引导的弹簧座的扭转阻尼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41588A
CN112041588A CN201980029356.9A CN201980029356A CN112041588A CN 112041588 A CN112041588 A CN 112041588A CN 201980029356 A CN201980029356 A CN 201980029356A CN 112041588 A CN112041588 A CN 1120415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ial
guide
seat
guide means
axial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2935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41588B (zh
Inventor
P.达斯特
G.布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aleo Embrayages SAS
Original Assignee
Valeo Embrayages S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aleo Embrayages SAS filed Critical Valeo Embrayages SAS
Publication of CN1120415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415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415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415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3/00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 F16D3/02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adapted to specific functions
    • F16D3/12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adapted to specific fun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ccumulation of energy to absorb shocks or vibr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1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 F16F15/1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elastic members or friction-damping members, e.g. between a rotating shaft and a gyratory mass mounted thereon
    • F16F15/121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elastic members or friction-damping members, e.g. between a rotating shaft and a gyratory mass mounted thereon using springs as elastic members, e.g. metallic springs
    • F16F15/123Wound sp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1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 F16F15/1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elastic members or friction-damping members, e.g. between a rotating shaft and a gyratory mass mounted thereon
    • F16F15/121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elastic members or friction-damping members, e.g. between a rotating shaft and a gyratory mass mounted thereon using springs as elastic members, e.g. metallic springs
    • F16F15/123Wound springs
    • F16F15/12306Radially mounted sp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1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 F16F15/1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elastic members or friction-damping members, e.g. between a rotating shaft and a gyratory mass mounted thereon
    • F16F15/121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elastic members or friction-damping members, e.g. between a rotating shaft and a gyratory mass mounted thereon using springs as elastic members, e.g. metallic springs
    • F16F15/123Wound springs
    • F16F15/1232Wound spr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pring mounting
    • F16F15/12326End-caps for sp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1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 F16F15/1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elastic members or friction-damping members, e.g. between a rotating shaft and a gyratory mass mounted thereon
    • F16F15/121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elastic members or friction-damping members, e.g. between a rotating shaft and a gyratory mass mounted thereon using springs as elastic members, e.g. metallic springs
    • F16F15/123Wound springs
    • F16F15/1232Wound spr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pring mounting
    • F16F15/12346Set of springs, e.g. springs within spr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变速器的扭转阻尼装置,其包括第一旋转元件(5)和第二旋转元件(6),所述第一旋转元件(5)和所述第二旋转元件(6)能够抵靠在它们之间的周向作用的弹簧(4)的作用而绕轴线相对于彼此旋转运动,在所述弹簧(4)的一个端部上设置有座(9),该座(9)包括在第一旋转元件(5)和座(9)之间提供轴向引导的第一轴向引导装置,以及在第二旋转元件(6)和座(9)之间提供轴向引导的第二轴向引导装置。

Description

具有带轴向引导的弹簧座的扭转阻尼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动装置中的扭矩传递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扭转阻尼装置。
背景技术
机动装置在它们的变速箱可能配有扭转阻尼装置。这样的阻尼装置可以例如被包括在位于车辆的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的扭矩限制器或离合器盘中。这种扭转阻尼装置过滤掉发动机的非周期性行为和其他扭转波动。这些扭转阻尼装置在传递扭矩时允许第一旋转元件和第二旋转元件的相对旋转运动,这是由于在它们之间的周向作用的一个或多个弹簧。
专利申请FR2732426描述了一种这样的扭转阻尼装置,其具有定位在弹簧的一个端部上的座,该座包括被设计成与弹簧的端部协作的前部面,以及被设计成抵靠第一旋转件和第二旋转件的背面,经由枢轴允许座相对于第一旋转元件和第二旋转元件枢转。
本发明的目的是改进现有技术的扭转阻尼装置。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变速器的扭转阻尼装置,该扭转阻尼装置包括第一旋转元件和第二旋转元件,所述第一旋转元件和第二旋转元件能够抵抗在其之间周向作用的弹簧的作用而绕着轴线相对于彼此旋转运动,座定位于弹簧的一个端部上,该座包括:前部面,设计成与弹簧的端部协作;背面,设计成抵靠第一旋转元件和第二旋转元件;该座包括在第一旋转元件和座之间提供轴向引导的第一轴向引导装置,以及在第二旋转元件和座之间提供轴向引导的第二轴向引导装置。
阻尼装置还可单独或组合地包括以下附加特征:
-第一轴向引导装置被设计为仅在第一旋转元件和座之间提供轴向引导,第二轴向引导装置被设计为仅在第二旋转元件和座之间提供轴向引导;
-第一轴向引导装置和第二轴向引导装置中的一个仅布置在座的径向下部,并且第一轴向引导装置和第二轴向引导装置中的另一个仅布置在座的径向上部;
-第一轴向引导装置包括在第一轴向引导装置的两个轴向偏移的壁之间形成的腔,并且第二轴向引导装置包括展示第二轴向引导装置的两个轴向偏移的壁的突起,第一轴向引导装置的两个壁与第二轴向引导装置的两个壁分开并且在径向上间隔开。
-第二旋转元件包括在旋转方面彼此固定的两个侧向盘,第二轴向引导装置的突起轴向地布置在两个侧向盘中的一个的边缘面和两个侧向盘中的另一个的边缘面之间,使得两个侧向盘能够压靠第二轴向引导装置的壁;且第一旋转元件包括中心盘,所述中心盘与所述侧向盘同轴并且布置在所述两个侧向盘之间,所述中心盘的边缘面轴向地布置在所述第一轴向引导装置的腔中,使得所述中心盘可以压靠第一轴向引导装置的壁。
-第一轴向引导装置包括两个引导柱;
-第一旋转元件的一部分轴向地插入在这两个柱之间。换句话说,座包括凹部,第一旋转元件的一部分布置在该凹部中,以便在座和第一旋转元件之间提供轴向引导。
-第二轴向引导装置包括引导柱;
-存在垂直于旋转轴线的平面,该平面既穿过第二轴向引导装置的柱,又穿过第一轴向引导装置的两个柱中的一个。
-第一轴向引导装置的两个柱和第二轴向引导装置的柱在径向上间隔开。
-第二旋转元件的两个部分轴向地布置在第二轴向引导装置的柱的任一侧,以便在座和第二旋转元件之间提供轴向引导;
-座由钢或烧结钢等金属制成,引导柱的尺寸使其适合于通过冷镦获得。
因此,通过在座的两个不同区域上分别在座和第一旋转元件之间以及在座和第二旋转元件之间建立轴向引导,在引导装置的尺寸设计上获得了更大的自由度。
第一个优点是可以使用冷镦,冷加工,冷锻,冷压等类型的方法来制造座。这样的方法比例如在工业生产中的铸造更快且更便宜。但是,这些方法限于某些部件几何形状,并且与现有技术的座不兼容。本发明所允许的关于引导装置的尺寸自由度使得引导装置更容易定尺寸,以使其与这种类型的镦过程兼容。
另一个优点是可以减小扭转阻尼装置的阻尼部分的轴向体积。具体地,在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中,引导肋既与第一旋转元件又与第二旋转元件协作。因此,这些旋转元第一和第二旋转元件需要至少沿轴向间隔开引导肋的厚度。现有技术的阻尼装置的座的引导肋通常轴向地插入在第一旋转元件和第二旋转元件之间,这意味着在扭转阻尼器的设计期间,这些元件不能轴向更靠近在一起。本发明通过一方面分离座和第一旋转元件之间的轴向引导,另一方面分离座和第二元件之间的轴向引导,使得这些元件的轴向位置相互独立,从而使之成为可能,从而这些元件因此可以独立于轴向引导柱的形状在轴向上更靠近在一起。
表述“轴向引导”在此是指限制或甚至防止部件在旋转轴线方向上的相对轴向运动的事实。
阻尼装置还可单独或组合地包括以下附加特征:
-第二旋转元件包括在旋转方面彼此固定的两个侧向盘,第二轴向引导装置的引导柱轴向地布置在两个侧向盘中的一个的边缘面和两个侧向盘中的另一个的边缘面之间;
-第一旋转元件包括中心盘,该中心盘与侧向盘同轴并且布置在两个侧向盘之间,中心盘的边缘面轴向地布置在第一轴向引导装置的两个引导柱之间;
-第一轴向引导装置的两个引导柱每个限定引导表面,这两个引导表面彼此轴向面对地布置并且隔开基本对应于中心盘的厚度的距离,使得这些引导表面适合于座和中心盘之间的轴向引导;
-第二引导装置的引导柱限定两个引导表面,这两个引导表面以基本对应于两个侧向盘之间的间隔的距离分开,使得这些引导表面适合于座和两个侧向盘之间的轴向引导;
-座的背面设计成经由枢轴压靠第一旋转元件和第二旋转元件,该枢轴允许座相对于第一旋转元件和第二旋转元件枢转,第一轴向引导装置和第二轴向引导装置中的每一个布置在枢轴的一侧。因此,通过允许座枢转,弹簧处的摩擦减小了,阻尼得到了改善。
-第一轴向引导装置径向位于枢轴的外侧,第二轴向引导装置径向位于枢轴的内侧;
-枢轴包括从座的背面突出并轴向延伸的圆柱部分,并且对于每个弹簧,该装置包括在侧向盘和中心盘中的每一个中的开口,这三个开口基本上彼此面对地布置,使得弹簧位于这些开口中,每个开口包括设计成与座的枢轴协作的枢轴凹口。
-侧向盘中的开口每个包括面向第一轴向引导装置的引导柱中的一个的腔,使得第一轴向引导装置的两个引导柱与侧向盘分开;
-中心盘中的开口包括面向第二轴向引导装置的引导柱的腔,使得无论座的枢转角度如何,第二轴向引导装置的引导柱均与中心盘分开;
-中央盘中的开口包括支承表面,该支承表面压靠第二轴向引导装置的引导柱,以便在阻尼器静止时调节弹簧上的预紧力;
-第二轴向引导装置仅包括单个引导柱。
-肋在第二轴向引导装置的单个引导柱和枢轴之间延伸。
-第二轴向引导装置的单个引导柱与枢轴分开;
-第一轴向引导装置的两个引导柱与枢轴分开;
-座包括在轴向上在单个引导柱的每一侧上布置的两个凹口。因此可以更大程度地枢转座;
-第一轴向引导装置的两个引导柱每个具有从第一表面突出的四分之一圆盘轮廓,引导柱的边缘的部分形成座轮廓的部分。
附图说明
现在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优选示例性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装有根据本发明的阻尼装置的离合器盘;
图2是图1的离合器盘的局部分解图;
图3和图4是图1和图2的阻尼装置的座中的一个的透视图,分别示出了其前部面和背面;
图5是示出图3和图4的座的背面的布置的示意图;
图6和图7示出了图2中可见的盘,面朝上地示出;
图8和9示出了图3和4的座与图6所示的盘之间的协作;
图10和11示出了图3和4的座与图7的盘之间的的协作;
图12示出了图3和图4的座的变型。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阻尼装置可以被结合到布置在变速器中的旨在传递发动机的扭矩的任何系统中。图1示出了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其中,根据本发明的阻尼装置被结合到离合器盘1中,该离合器盘1旨在位于车辆的发动机与其变速箱之间。
离合器盘1包括圆形摩擦衬片2和带有内部花键的中心毂3。中央毂3旨在经由其内部花键旋转地联接至车辆的变速箱的输入轴,并且摩擦衬片2旨在经由离合器机构而旋转地联接至车辆发动机的飞轮。因此,扭矩在中心毂3和摩擦衬片2之间传递,反之亦然。
离合器盘1配备有扭转阻尼装置,该扭转阻尼装置允许中心毂3和摩擦衬片2之间的围绕轴线X的相对旋转运动,以便在传递扭矩期间阻尼扭转波动。
在该示例中,扭转阻尼装置包括五个弹簧4,所述五个弹簧4围绕中心毂3周向地布置。
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外部”和“内部”以及取向“轴向”和“径向”将用于根据说明书中给出的定义来指定扭转阻尼器的元件。旋转轴线X确定“轴向”取向。因此,轴向旋转是围绕轴线X的旋转,并且元件的轴向引导限制或甚至阻止该元件沿该轴线X的平移运动。“径向”取向与轴线X成直角。周向取向相对于旋转轴线X成直角并且相对于径向方向成直角。术语“外部”和“内部”用于定义一个部件相对于另一个部件关于旋转轴线X的相对位置,因此靠近该轴线的部件被认为是内部部件,相反,外部部件径向位于周边处。此外,相对于围绕轴线X的旋转来定义表示的角度和角扇区。
扭转阻尼装置被设计成压缩第一旋转元件5和第二旋转元件6之间的弹簧4以提供阻尼。
图2是图1的离合器盘的分解简化图,是以图1的离合器盘1的弹簧4之一为中心的局部透视图。
在该示例中,第二旋转元件包括一对侧向盘,以下称为引导垫圈6,它们在旋转方面彼此固定。在此,第一旋转元件包括位于两个引导垫圈6之间的中心盘(以下称为法兰5)。在该示例中,摩擦衬片2例如使用支撑件和铆钉固定到法兰5,并且两个引导垫圈6都通过铆钉固定到中心毂3,每一个在法兰5的一侧上。
因此,引导垫圈6和法兰5构成三个盘的轴向堆叠,法兰5和引导垫圈6之间能够相对旋转,这与摩擦衬片2和中心毂3之间可能的旋转相对应。
对于每个弹簧4,法兰5包括开口7,并且引导垫圈6每个包括开口8。对应的弹簧4以这样的方式安装在开口7、8中,使得其端部每个与开口7的一个边缘和每个开口8的一个边缘协作。弹簧4的端部经由分别位于弹簧4的一个端部处的两个座9与开口7、8协作。因此,每个座9支承抵靠开口8的边缘并且抵靠每个开口8的边缘。
提供枢转器件以允许座9相对于法兰5并且相对于引导垫圈6枢转。该枢转被允许绕着轴向延伸的轴线,该轴线基本居中在座9的直径上。在该示例中,枢转器件包括座9包括的枢轴10和在法兰5中制成的枢轴凹口11(枢轴凹口11在开口7的对应边缘中制成)和在每个引导垫圈6中制成的枢轴凹口12(每个枢轴凹口12在开口8的对应边缘中制成)。在此,座9的枢轴10包括座9的呈横向杆形式的突出表面,该突出表面基本上沿着座9的直径延伸。枢轴10共同支承抵靠三个枢轴凹口11、12(枢轴凹口11在中央,两个枢轴凹口12在其每一侧上)。因此,由三个枢轴凹口11、12形成的容纳部接收枢轴10,从而允许其绕轴向延伸的轴线(即平行于轴线X)枢转。
在每个弹簧4处,当法兰5和两个引导垫圈6之间发生相对轴向旋转运动时,座9中的一个仅被法兰5压缩,并移离引导垫圈6的开口8的边缘,而在弹簧4的相对端部上的另一个座9仅支承在引导垫圈6上,而法兰5的开口7的边缘则进一步移开。因此,弹簧4在法兰5和引导垫圈6之间的相对运动期间被压缩,以便执行扭转阻尼功能。通过座9使得弹簧4的端部与法兰5和引导垫圈6之间的协作被优化并且变得更加可靠,该作9将弹簧4保持在位并提供防止弹簧4的端部在与法兰5和与引导垫圈6接触时受到损坏的接口。由于枢轴10允许弹簧4压缩而没有寄生载荷,所以座9还为弹簧4提供了最佳的引导(由于枢轴10,弹簧4的端部在其压缩过程中保持彼此基本上平行)。座9另外相对于法兰5和引导垫圈6被轴向引导,同时有助于防止法兰5和引导垫圈6的轴向平移运动。为此目的的座9包括引导装置,引导装置在后面描述,其包括在轴向上保持座9和法兰5之间以及座9和引导垫圈6之间的相对位置的表面。
座9包括如图3所示的前部面13,该前部面13设计成与弹簧4的一个端部协作。座9还包括如图4所示的背面14,该背面14旨在与法兰5和引导垫圈6的开口7、8的边缘协作。
座9在其前部面13上包括用来支撑弹簧4的端部匝的圆形的支承表面15,和用来将弹簧4保持在位的伸出的中心销16。阻尼装置的刚度可以通过在弹簧4内设置第二弹簧来增加,该弹簧平行于弹簧4并与其同轴,然后座9的前部面包括第二圆形支承表面17和第二中心销18,它们本身从中心销16突出并与其同轴。弹簧4内部是否存在额外的弹簧仅改变整个系统的刚度,而对座9的工作方式没有影响。
圆形支承表面15另外包括两个凹口19,其允许座9相对于引导垫圈6枢转时有更大的角行程(如下所述),但以稍微减小圆形支承表面15的表面积为代价,但这对弹簧4的端部提供的支撑质量没有影响。
参考图4,座9的背面14包括枢轴10,该枢轴10采取基本上沿座9的直径横向延伸的杆的形式。枢轴10由座9的背面14的突出表面产生,该突出表面基本上是半圆柱形的,除了其两个侧端20被倒角。枢轴10将座9的背侧表面14分成两个表面:第一表面21,其在这里基本上呈半个盘的形状,并且包含在枢轴10上方的背面14的整个表面(当座9处于图4所示的位置时);和第二表面22,其包含位于枢轴10下方的背面14的整个表面(当座9处于其图4的位置时)。
第一表面21包括第一轴向引导装置23,该第一轴向引导装置23用于在法兰5和座9之间进行轴向引导。第二表面22包括第二轴向引导装置24,该第二轴向引导装置24用于在两个引导垫圈6与座9之间进行轴向引导。
在该示例中,第一轴向引导装置23由从第一表面21突出的两个引导柱25制成。两个柱25每个限定轴向引导表面26,该轴向引导表面26基本上垂直于枢轴10在其中延伸的纵向轴线27(并且因此也是座9的旋转轴线,使得枢轴10抵靠枢轴凹口11、12安装)。因此,在柱25的每一侧上定位一个的两个轴向引导表面26彼此平行并且彼此面对地定位,并隔开基本上与法兰5的厚度相对应的距离,从而轴向地引导法兰5。实际上,两个轴向引导表面之间的距离等于法兰5的厚度增加一操作间隙,该操作间隙允许法兰5经由其边缘面插入两个表面26之间。在该示例中,该操作间隙可以是例如0.1至0.2mm。每个引导表面26还包括倒角28(或倒圆的边缘),该倒角使法兰5在扭转阻尼器的操作过程中经由其边缘面更容易地插入两个表面26之间。更具体地说,是在开口7的对应边缘处的法兰5的边缘面插入两个表面26之间。在该示例中,两个柱25具有从第一表面21突出的大致四分之一盘轮廓,柱25的半圆形轮廓边缘与座9的边缘重合。
参考图4,座9的背面14的第二表面22包括由第二表面22的突出表面产生的单个柱29。单个柱29限定两个轴向引导表面30,该两个轴向引导表面30每个定位在单个柱29的每一侧上并且都垂直于枢轴10的轴线27。因此,两个轴向引导表面30彼此平行,并且间隔开一距离,该距离基本上对应于引导垫圈6的相互分离,以用于座的轴向引导。引导垫圈6的相互分离在此申请中指的是引导垫圈6之间的可用空间,即分隔引导垫圈6的内部面的距离。实际上,两个引导表面30之间的距离等于引导垫圈的这种相互分离减去操作间隙(如前所述,例如0.1至0.2mm)。因此,两个引导垫圈6可以每个轴向地布置在单个柱29的一侧上,单个柱29以紧密配合的方式插入在两个引导垫圈6之间,从而在引导垫圈6的相应内表面之间,即在其面向法兰5的表面之间,在轴向上引导座。因此,该座轴向地保持在引导垫圈6的开口12的边界之间。因为两个引导垫圈6相对于彼此固定(通过每个都固定到中央毂3的事实),所以借助于用于每个引导垫圈6和每个底座9的单个引导表面30,该组件在轴向上得到了充分的引导。
就像两个柱25的情况一样,单个柱29包括两个倒角36(或两个倒圆边缘),其便于将两个引导垫圈6插入单个柱29的每一侧上。在该实施例中,单个柱29连接到枢轴10。
图5是示意图,示出了座9的背面14与法兰5和引导垫圈6协作(以虚线轮廓示出)。该视图示出了法兰5和引导垫圈6的与座9接触的那些部分,因此示出了这些元件5、6、6的相互轴向引导。
法兰5仅与两个柱25协作,法兰5的在图5中以虚线描绘的轮廓与其厚度相对应)。如前所述,由两个柱25限定的两个轴向引导表面26之间的距离31等于法兰5的厚度32加上操作间隙。通过在法兰32的厚度和两个轴向引导表面26之间的间隔示出了操作间隙,该间隔在图5中被放大以使该图更清晰。
同样,引导垫圈6的轮廓在图5中以虚线表示,仅与单个柱29协作。分隔两个引导垫圈6的距离33等于分隔由单个柱29限定的两个轴向引导表面30的距离40加上操作间隙,其在图5中也放大了。
图6和7分别示出了法兰5和引导垫圈6,它们是面朝上的,即沿轴向方向看的。这些图示出了开口11、12的布置,开口11、12允许法兰5仅与两个柱25协作,并且允许引导垫圈6仅与单个柱29协作。
参考图6,法兰5包括与阻尼装置中的弹簧4一样多的开口7。每个开口7包括两个边缘,每个边缘与弹簧4的一个端部协作。开口7的每个边缘包括上文描述的枢轴凹口11,并且还包括相对于枢轴凹口11径向内部定位的内腔34。内腔34允许法兰5在有或没有间隙的情况下绕单个柱29通过。
在枢轴凹口11的另一侧,即在相对于枢轴凹口11的径向外部位置,开口7在每个边缘上具有外部引导区域35。
外部引导区域35旨在穿入由座9的两个柱25限定的两个轴向引导表面26之间。因此,法兰5的整个轴向引导是由所有外部引导区域35执行的,这些外部引导区域35以开口7为边界并沿周向分布在法兰5上。
参考图7,如前所述,引导垫圈6包括与阻尼装置中的弹簧4一样多的开口11。在此参照图7仅描述了一个引导垫圈6,应当理解,两个引导垫圈6是相同的。开口8的每个边缘包括旨在与对应座9的枢轴10协作的枢轴凹口12。
开口8的每个边缘还包括外腔37,该外腔相对于枢轴凹口12位于径向外部。该外腔37旨在绕座9的柱25通过,面对槽37将面对该柱25定位。如果将两个引导垫圈6有效地定位在单个柱29的每一侧,则每个引导垫圈6将在其腔37处定位为面向柱25中的一个。腔37旨在带有间隙地绕对应的柱25通过,这意味着引导垫圈6借助于腔37始终保持与对应的柱25分离。因此,无论座9的枢转角度如何,两个柱25都与引导垫圈6分开。因此,无论座9处于枢轴10所允许的极端角度位置中的一个还是另一个中,引导垫圈6都不会与座9接触。
引导垫圈6还包括在开口8的边界上的、相对于枢轴凹口12径向内部布置的引导区域38。该内部引导区域38旨在与针对单个柱29限定的两个轴向引导表面30中的一个协作。
因此,在阻尼装置内,座9的每个单个柱29被两个内部引导区域38围绕,每个内部引导区域38均属于一个引导垫圈6,用于在座9和引导垫圈6之间进行轴向引导。
图8和9示出了安装在法兰5的开口7中的弹簧4。为了更清楚地示出座9与法兰5的开口7的边缘之间的配合,在这些图中未示出引导垫圈6。在图8的面向上的视图中,对于每个座9,座9的枢轴10示出为安装在枢轴凹口11中,并且径向内腔34有效地绕单个柱29通过。在腔34和单个柱29之间设置有间隙39(在图8中以粗线示出),使得这两个元件不会彼此接触。
替代地,可以通过在腔34和单个柱29之间提供接触并且通过确定开口7的尺寸以使弹簧4被预压缩一定距离,来使弹簧4在静止时被预加载。然后,在该变型中,腔34形成用于单个柱29的支承表面。
在径向外部引导区域35处,将法兰5的一部分插入两个柱25之间。法兰5的该部分有效地消失在位于前景的柱25的后面(在轮廓中观察座9)。穿过两个柱25之间的法兰5的边缘以虚线示出。因此,该引导区域35在每个侧面上由两个柱25径向引导。
图9是从一角度看的透视图,其示出了绕单个柱29通过的腔34和插入两个柱25之间的空间的引导区域35。
图10和图11是类似于图8和图9的视图,其中,除了法兰5之外,还示出了引导垫圈6。因此,图10和11是图1的放大图,其以弹簧4之一为中心。
在图10的正面视图中,在前景中可见引导垫圈6的开口8。在此可以看到每个座9的枢轴10插入到引导垫圈6的枢轴凹口12中。引导垫圈6的径向外腔37在开口8的每个边缘上也是可见的,并且有效地绕柱25通过,其面向柱25安装。在该区域中,可以在前景中的引导垫圈6的后面识别出法兰5,更具体地说是插入在两个柱25之间的法兰5的引导区域35。在图10的该视图中看不到位于法兰5后方的第二引导垫圈6。
前景中的引导垫圈6的径向内部引导区域38在此可见,并且覆盖单个柱29,其轮廓以虚线示出。在图10中可见的引导区域38抵靠单个柱29的轴向引导表面30中的一个定位。
图10还示出了由圆形支承表面15的两个凹口19所起的作用,该两个凹口19在座9的枢转中允许较大的角行程,而后者不接触引导垫圈6的开口8。
图11是示出图10中不可见的面的透视图。换句话说,如果图10是正面视图,图11是从后面观看的视图。因此,图11描绘了与从后面观看时在图10的前景中可见的相同的引导垫圈6。为了使单个柱29和引导垫圈6的引导区域38之间的协作可见,图11未示出法兰5或另一个垫圈6。在图11的视图中,是引导区域38的边缘在单个柱29后方消失,因此以虚线示出。
图12示出了座9的变型,对于其而言,共同的元件重复使用与之前相同的附图标记。在该变型中,单个柱29不附接到枢轴10,而是与其分离。尽管如此,单个柱29具有旨在与两个引导垫圈6协作的两个轴向引导表面30。
无论考虑图4的实施例还是图12的实施例,第一轴向引导装置23都独立于第二轴向引导装置24,这意味着两个柱25和单个柱29的形状和尺寸都可以修改而不会影响其他。在该示例中,与独立的引导表面21、22、30协作的法兰5和引导垫圈6可以在轴向上尽可能地彼此靠近,超出了在使用相同形状以同时在法兰5和座9之间提供引导以及在座9和引导垫圈6之间提供引导时所允许的程度。
在该示例中,座9由金属制成,并且柱25、29和枢轴10已被选择为允许使用镦、特别是冷镦方法进行生产。因此,与其他尺寸相比,柱25、29和枢轴10的形状不会从第一表面21和第二表面22突出很多,这就是说,与背面14的表面的平面成直角考虑的尺寸小于与该平面平行考虑的尺寸。引导功能的分离允许座9的这种紧凑外观,这进一步提高了其稳固性。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实施根据本发明的阻尼装置的其他变型。例如,阻尼装置可以设置在任何类型的扭矩传递装置中,例如,其他类型的离合器盘、扭矩限制器、双质量飞轮或任何其他包括扭转阻尼器的装置。
就扭矩的传递而言,法兰5和引导垫圈6也可以具有相反的功能,因为这不会改变座9与法兰5之间以及座9与引导垫圈6之间的引导。法兰5可以例如附接到中心毂3,并且引导垫圈6可以附接到圆形摩擦衬片2。第一旋转元件和第二旋转元件也可以由与这里给定的数量不同的盘组成,例如每个元件两个盘。
同样,径向外部元件和径向内部元件可以颠倒,例如,两个柱25可以在径向内部位置,而单个柱29则可以在径向外部位置,并且引导区域和对应的腔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Claims (16)

1.用于车辆变速器的扭转阻尼装置,包括第一旋转元件(5)和第二旋转元件(6),所述第一旋转元件(5)和所述第二旋转元件(6)能够抵靠在它们之间的周向作用的弹簧(4)的作用而绕轴线(X)相对于彼此旋转运动,在所述弹簧(4)的一个端部上设置有座(9),该座(9)包括:
前部面(13),被设计成与所述弹簧(4)的端部协作;
背面(14),被设计成搁置抵靠所述第一旋转元件(5)和所述第二旋转元件(6);
该阻尼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座(9)包括在所述第一旋转元件(5)和所述座(9)之间提供轴向引导的第一轴向引导装置(23),以及在所述第二旋转元件(6)和所述座(9)之间提供轴向引导的第二轴向引导装置(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轴向引导装置(23)被设计为仅在所述第一旋转元件(5)和所述座(9)之间提供轴向引导,所述第二轴向引导装置(24)被设计为仅在所述第二旋转元件(6)和所述座(9)之间提供轴向引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轴向引导装置(23)和所述第二轴向引导装置(24)中的一个仅布置在所述座的径向下部,并且所述第一轴向引导装置(23)和所述第二轴向引导装置(24)中的另一个仅布置在所述座的径向上部。
4.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轴向引导装置(23)包括在所述第一轴向引导装置(23)的两个轴向偏移的壁之间形成的腔,并且所述第二轴向引导装置(24)包括展示所述第二轴向引导装置(24)的两个轴向偏移的壁的突起,所述第一轴向引导装置(23)的两个壁与所述第二轴向引导装置(24)的两个壁分开并且在径向上间隔开。
5.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轴向引导装置(23)包括两个引导柱(25),所述第二轴向引导装置(24)包括一个引导柱(2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存在垂直于所述旋转轴线(X)的平面,该平面既穿过所述第二轴向引导装置(24)的柱,又穿过所述第一轴向引导装置(23)的两个柱中的一个。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轴向引导装置(23)的两个柱和所述第二轴向引导装置(24)的柱在径向上间隔开。
8.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由诸如钢或烧结钢的金属制成,所述引导柱(25、29)的尺寸使其适合于通过冷镦获得。
9.据权利要求5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旋转元件包括在旋转方面彼此固定的两个侧向盘(6),所述第二轴向引导装置(24)的引导柱(29)轴向地布置在所述两个侧向盘(6)中的一个的边缘面和所述两个侧向盘(6)中的另一个的边缘面之间;
所述第一旋转元件包括中心盘(5),所述中心盘与侧向盘同轴(6)并且布置在两个侧向盘(6)之间,所述中心盘(5)的边缘面轴向地布置在所述第一轴向引导装置(23)的两个引导柱(25)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轴向引导装置(23)的两个引导柱(25)每个限定引导表面(26),这两个引导表面(26)彼此轴向面对地布置并且隔开基本对应于所述中心盘(5)的厚度的距离,使得这些引导表面(26)适合于所述座(9)和所述中心盘(5)之间的轴向引导;
所述第二引导装置(24)的引导柱(29)限定两个引导表面(30),这两个引导表面(30)以基本对应于两个侧向盘(6)之间的间隔的距离分开,使得这些引导表面(30)所述适合于座(9)和两个侧向盘(6)之间的轴向引导。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9)的背面(14)设计成经由枢轴(10)压靠所述第一旋转元件(5)和所述第二旋转元件(6),所述枢轴允许所述座(9)相对于所述第一旋转元件(5)和所述第二旋转元件(6)枢转,所述第一轴向引导装置(23)和所述第二轴向引导装置(24)中的每一个布置在所述枢轴(10)的每一侧。
12.根据权利要求9和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枢轴(10)包括从所述座(9)的背面(14)突出并轴向延伸的圆柱部分,并且对于每个弹簧(4),该装置包括在侧向盘(6)和中心盘(5)中的每一个中的开口(7、8),这三个开口(7、8)基本上彼此面对地布置,使得所述弹簧(4)位于这些开口(7、8)中,开口(7、8)中的每一个包括设计成与所述座(9)的枢轴(10)协作的枢轴凹口(11、12)。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向盘(6)中的开口(8)每个包括面向所述第一轴向引导装置(23)的引导柱(25)中的一个的腔(37),使得所述第一轴向引导装置(23)的两个引导柱(25)与所述侧向盘(6)分开。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心盘(5)中的开口(7)包括面向所述第二轴向引导装置(24)的引导柱(29)的腔(34),使得无论所述座(9)的枢转角度如何,所述第二轴向引导装置(24)的引导柱(29)均与所述中心盘(5)分开。
15.据权利要求5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9)包括在轴向上在引导柱(29)的每一侧上布置的两个凹口(19)。
16.据权利要求5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轴向引导装置(24)仅包括单个引导柱(29)。
CN201980029356.9A 2018-03-30 2019-03-28 具有带轴向引导的弹簧座的扭转阻尼装置 Active CN11204158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1852784 2018-03-30
FR1852784A FR3079580B1 (fr) 2018-03-30 2018-03-30 Dispositif d'amortissement de torsion avec siege de ressorts a guidage axial
PCT/EP2019/057927 WO2019185835A1 (fr) 2018-03-30 2019-03-28 Dispositif d'amortissement de torsion avec siege de ressorts a guidage axial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41588A true CN112041588A (zh) 2020-12-04
CN112041588B CN112041588B (zh) 2022-07-22

Family

ID=622230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29356.9A Active CN112041588B (zh) 2018-03-30 2019-03-28 具有带轴向引导的弹簧座的扭转阻尼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1746832B2 (zh)
EP (1) EP3775613A1 (zh)
KR (1) KR20200136478A (zh)
CN (1) CN112041588B (zh)
FR (1) FR3079580B1 (zh)
MX (1) MX2020010295A (zh)
WO (1) WO201918583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107741B1 (fr) 2020-02-28 2022-06-03 Valeo Embrayages Dispositif amortisseur de torsion et procédé de fabrication d’un amortisseur de torsion
CN113531042B (zh) * 2021-06-01 2022-05-31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限扭减振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258112A1 (fr) * 1986-08-21 1988-03-02 Valeo Dispositif amortisseur de torsion pour système de transmission de couple
EP0696694A1 (en) * 1994-07-29 1996-02-14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Torque absorbing disc
US5823516A (en) * 1995-03-31 1998-10-20 Valeo Torsion damping device having metallic seats for its springs, especially for a motor vehicle
EP3026293A1 (de) * 2014-11-28 2016-06-01 ZF Friedrichshafen AG Federpaket
CN107023587A (zh) * 2015-09-18 2017-08-08 法雷奥离合器公司 特别地用于机动车辆的扭矩传递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892697A (en) * 1957-10-17 1962-03-28 August Gunnar Ferdinand Wallgr Improvements in flexible shaft couplings
US4351168A (en) * 1980-12-29 1982-09-28 Allis-Chalmers Corporation Torsion vibration damper
JPH0723638Y2 (ja) * 1987-09-30 1995-05-31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トルク変動吸収装置
FR2732425B1 (fr) * 1995-03-31 1997-05-16 Valeo Dispositif amortisseur de torsion a sieges basculants de structure composite pour les ressorts, notamment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DE19629497B4 (de) * 1995-07-24 2004-05-19 Exedy Corp., Neyagawa Scheibenanordnung mit Dämpfer
US5657845A (en) * 1995-09-22 1997-08-19 Dana Corporation Vibration dampening clutch driven disc
JP3797814B2 (ja) * 1999-01-19 2006-07-19 株式会社エクセディ ダンパーディスク組立体
JP3732042B2 (ja) * 1999-06-14 2006-01-05 株式会社エクセディ ダンパー機構及びダンパーディスク組立体
JP3904849B2 (ja) * 2001-06-13 2007-04-11 株式会社エクセディ ダンパー機構
FR2875882B1 (fr) * 2004-09-30 2006-11-24 Valeo Embrayages Siege a pivot deporte et amortisseur de torsion l'incluant
JP4625791B2 (ja) * 2006-08-08 2011-02-02 株式会社エクセディ スプリングシート及びスプリング組立体
EP2696101B1 (en) * 2011-04-01 2017-01-11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Torsional vibration damping device
JP6756129B2 (ja) * 2016-03-23 2020-09-16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ダンパ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258112A1 (fr) * 1986-08-21 1988-03-02 Valeo Dispositif amortisseur de torsion pour système de transmission de couple
EP0696694A1 (en) * 1994-07-29 1996-02-14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Torque absorbing disc
US5823516A (en) * 1995-03-31 1998-10-20 Valeo Torsion damping device having metallic seats for its springs, especially for a motor vehicle
EP3026293A1 (de) * 2014-11-28 2016-06-01 ZF Friedrichshafen AG Federpaket
CN107023587A (zh) * 2015-09-18 2017-08-08 法雷奥离合器公司 特别地用于机动车辆的扭矩传递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FR3079580A1 (fr) 2019-10-04
CN112041588B (zh) 2022-07-22
KR20200136478A (ko) 2020-12-07
MX2020010295A (es) 2020-10-28
FR3079580B1 (fr) 2020-09-18
EP3775613A1 (fr) 2021-02-17
US11746832B2 (en) 2023-09-05
WO2019185835A1 (fr) 2019-10-03
US20210131500A1 (en) 2021-05-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41588B (zh) 具有带轴向引导的弹簧座的扭转阻尼装置
JP7095515B2 (ja) 捩り振動低減装置
JPH0674822B2 (ja) 分割はずみ車
JP2016118273A (ja) ダンパ装置
KR20170041865A (ko) 비틀림 진동 댐핑 어셈블리, 특히 댐퍼 유닛
US10151371B2 (en) Torque transmission apparatus
JP2008303995A (ja) トルク変動吸収装置
KR102494891B1 (ko) 클러치 디스크
EP0020056A2 (en)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twin plate friction clutches
JP6965566B2 (ja) トルク変動吸収装置
DE19737595B4 (de) Schwungradanordnung mit einem Dämpfungsmechanismus, der eine eine Reibungshysterese erzeugende Vorrichtung aufweist
US5014842A (en) Torsion damping device for an automotive friction clutch disc
US4820239A (en) Torsional damper device for torque transmission systems
DE102018131015A1 (de) Dämpfervorrichtung
KR100357647B1 (ko) 자동차용감쇠플라이휠
US20190170211A1 (en) Device for damping torsional oscillations for a vehicle transmission system
WO2019221138A1 (ja) 遠心クラッチ
JP2004278727A (ja) 捩れ緩衝装置
JP5817199B2 (ja) トロイダル型無段変速機
KR102545325B1 (ko) 진자 댐핑 장치
EP3839283A1 (en) Progressivity device for friction clutch disk and friction clutch disk integrating a device of that kind
JP7087480B2 (ja) ダンパ装置
CN113195935B (zh) 具有串联弹簧的扭矩传递装置和包括这种装置的扭矩传递系统
US20210190151A1 (en) Progressivity device for a friction clutch disc, and friction clutch disc incorporating such a device
JP4777939B2 (ja) フライホィー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