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39178B - 一种不可逆电穿孔消融装置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不可逆电穿孔消融装置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39178B
CN112039178B CN202010900582.4A CN202010900582A CN112039178B CN 112039178 B CN112039178 B CN 112039178B CN 202010900582 A CN202010900582 A CN 202010900582A CN 112039178 B CN112039178 B CN 1120391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rent
value
pulse
capacitor
pulse nu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0058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39178A (zh
Inventor
代志强
黄文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rgnova Healthcare Technologies (zheji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rgnova Healthcare Technologies (zheji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rgnova Healthcare Technologies (zheji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rgnova Healthcare Technologies (zheji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0058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3917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391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391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391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391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34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 H02J7/345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using capacitors as storage or buffer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3/00Circuits for generating electric pulses; Monostable, bistable or multistable circuits
    • H03K3/02Gener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ircuit or by the means used for producing pulses
    • H03K3/53Gener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ircuit or by the means used for producing pulses by the use of an energy-accumulating element discharged through the load by a switching device controlled by an external signal and not incorporating positive feedback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不可逆电穿孔消融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配置电容以预设充电电压充电,输出检测脉冲,获取检测阻抗值;根据所述检测阻抗值及预设起始电流,计算当前充电电压,配置所述电容以所述当前充电电压进行充电,持续输出脉冲激励,并计脉冲数,获取每个脉冲激励下的电压值Up和电流值Ip,并根据电压值Up和电流值Ip计算当前阻抗值Rp;根据当前脉冲数和所述电流值Ip,确定是否暂停输出所述脉冲激励及控制电容进行充放电。

Description

一种不可逆电穿孔消融装置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穿孔消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不可逆电穿孔消融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不可逆电穿孔消融是消融领域中的一种新消融方式。为了实现非可逆电穿孔消融,需要合理设置输出参数。目前使用电穿孔设备消融时,通常需要设置电场强度和脉冲宽度两个参数。一般认为电场强度设置为1000V~3000V/cm,脉冲宽度70-100us可实现非可逆电穿孔。在实际使用中,大都使用固定脉冲宽度参数,而电场强度参数需要根据电极针之间的距离等参数来确定。
现有技术通常通过设置电场强度控制输出,该方式适应性不强,需要根据电极针间距等实际情况来不断手动调整电场强度,以获得期望的输出结果,步骤繁琐,效率低。而如果设置固定电场强度,则输出时无法预测脉冲电流变化,做到实时调整,可能会出现电流过小(导致无治疗效果)或电流过大(导致热消融)的现象。因此,亟需一种能够提高不可逆电穿孔消融装置输出稳定性的控制方法。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不可逆电穿孔消融装置的控制方法及装置,以至少部分解决以上所提出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不可逆电穿孔消融装置的控制方法,其中,包括:
配置电容以预设充电电压充电,输出检测脉冲,获取检测阻抗值;
根据所述检测阻抗值及预设起始电流,计算当前充电电压,配置所述电容以所述当前充电电压进行充电,持续输出脉冲激励,并计脉冲数;获取每个脉冲激励下的电压值Up和电流值Ip,并根据所述电压值Up和电流值Ip计算当前阻抗值Rp;
根据当前脉冲数和所述电流值Ip,确定是否暂停输出所述脉冲激励及控制电容进行充放电;
其中,所述电容为不可逆电穿孔消融装置中的充电电容,充电电容储存高压能量,用于脉冲输出。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配置电容以预设充电电压充电,输出检测脉冲,获取阻抗值包括:
配置电容以第一充电电压充电,输出第一检测脉冲,获取第一阻抗值R1;
根据第一阻抗值R1及起始电流I0,计算第二充电电压U2=R1*I0,并以所述第二充电电压再次充电,输出第二检测脉冲,获取第二阻抗值R2作为检测阻抗值。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阻抗值R1是否在预定范围内,若所述第一阻抗值R1不在预定范围内,则输出异常告警。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预设起始电流为起始电流I0,当前充电电压U3=R2*I0。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根据当前脉冲数和所述电流值Ip,确定是否暂停输出所述脉冲激励及控制电容进行充放电包括:
若所述电流值Ip大于第一电流阈值,则暂停输出所述脉冲激励,电容放电达到第一指定电压;
若所述电流值Ip小于第二电流阈值,则暂停输出所述脉冲激励,电容充电达到第二指定电压,并返回步骤配置所述电容以所述当前充电电压进行充电,持续输出脉冲激励;
若所述电流值Ip小于所述第一电流阈值且大于所述第二电流阈值,且当前脉冲数为预定脉冲数级数,则暂停输出所述脉冲激励,电容充电达到对应的指定电压,并设置当前脉冲数减少预定值,返回步骤配置所述电容以所述当前充电电压进行充电,持续输出脉冲激励;
否则,判断当前脉冲数是否达到最大脉冲数,若达到预定脉冲数,则结束脉冲激励输出,反之,返回步骤配置所述电容以所述当前充电电压进行充电,持续输出脉冲激励。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若所述电流值Ip小于所述第一电流阈值且大于所述第二电流阈值,且当前脉冲数为预定脉冲数级数,则暂停输出所述脉冲激励,电容充电达到对应的指定电压,并设置当前脉冲数减少预定值包括:
若当前脉冲数为第一级脉冲数,且电流值Ip小于第三电流阈值,则暂停输出所述脉冲激励,电容充电达到第三指定电压,并设置当前脉冲数为0;
若当前脉冲数为第二级脉冲数,且电流值Ip小于第四电流阈值,则暂停输出所述脉冲激励,电容充电达到第四指定电压,并设置当前脉冲数减小为第一级脉冲数;
若当前脉冲数为第三级脉冲数,且电流值Ip小于第五电流阈值,则暂停输出所述脉冲激励,电容充电达到第五指定电压,并设置当前脉冲数减小为第二级脉冲数;
其中,第一电流阈值>第五电流阈值>第四电流阈值>第三电流阈值>第二电流阈值;第一级脉冲数<第二级脉冲数<第三级脉冲数。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第一指定电压=(第一电流阈值-预定电流值)*当前阻抗值Rp;第二指定电压=第二电流阈值*当前阻抗值Rp;第三指定电压=第三电流阈值*当前阻抗值Rp;第四指定电压=第四电流阈值*当前阻抗值Rp;第五指定电压=第五电流阈值*当前阻抗值Rp。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配置所述电容以所述当前充电电压进行充电,持续输出脉冲激励时将异常计数器置零,所述根据当前脉冲数和所述电流值Ip,确定是否暂停输出所述脉冲激励及控制电容进行充放电还包括:
若所述电流值Ip小于第二电流阈值,或者,所述电流值Ip小于所述第一电流阈值且大于所述第二电流阈值,且当前脉冲数为预定脉冲数级数,则异常计数器加1,判断异常计数器是否达到异常计数阈值,若达到则输出异常告警。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异常计数阈值为2-5。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不可逆电穿孔消融装置的控制装置,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其中,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前所述的控制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指令在被执行时用于实现如前所述的控制方法。
(三)有益效果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公开不可逆电穿孔消融装置的控制方法及装置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中之一:
(1)本公开的不可逆电穿孔消融装置的控制方法及装置能够自动控制输出电压,提高输出脉冲的稳定性,简化操作步骤,提高了工作效率;
(2)本公开的不可逆电穿孔消融装置的控制方法及装置能够根据阻抗实时调整输出电压,保证输出电流在合理范围内,保证不可逆电穿孔消融装置安全和有效。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公开实施例不可逆电穿孔消融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1b为本公开实施例获取检测阻抗值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公开一具体实施例不可逆电穿孔消融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不可逆电穿孔消融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配置电容以预设充电电压充电,输出检测脉冲,获取检测阻抗值;根据所述检测阻抗值及预设起始电流,计算当前充电电压,配置所述电容以所述当前充电电压进行充电,持续输出脉冲激励,并计脉冲数,获取每个脉冲激励下的电压值Up和电流值Ip,并根据电压值Up和电流值Ip计算当前阻抗值Rp;根据当前脉冲数和所述电流值Ip,确定是否暂停输出所述脉冲激励及控制电容进行充放电。其中,所述电容为不可逆电穿孔消融装置中的充电电容,所述充电电容储存高压能量,用于脉冲输出。
本公开通过检测输出电流,自动动态调整输出电压,使输出电流在设定的范围内变化。整个过程算法自动控制,无需人为干预调整。如出现异常,无法满足执行条件时,会发出异常提醒。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公开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公开某些实施例于后方将参照所附附图做更全面性地描述,其中一些但并非全部的实施例将被示出。实际上,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可以由许多不同形式实现,而不应被解释为限于此处所阐述的实施例;相对地,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满足适用的法律要求。
在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不可逆电穿孔消融装置的控制方法。
图1a为本公开实施例不可逆电穿孔消融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a所示,本公开不可逆电穿孔消融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
S110,配置电容以预设充电电压充电,输出检测脉冲,获取检测阻抗值;
S120,根据所述检测阻抗值及预设起始电流,计算当前充电电压,配置所述电容以所述当前充电电压进行充电,持续输出脉冲激励,并计脉冲数,获取每个脉冲激励下的电压值Up和电流值Ip,并根据电压值Up和电流值Ip计算当前阻抗值Rp;
S130,根据当前脉冲数和所述电流值Ip,确定是否暂停输出所述脉冲激励及控制电容进行充放电。
以下对本实施例不可逆电穿孔消融装置的控制方法的各个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在步骤S110中,配置电容以预设充电电压充电,输出检测脉冲,获取阻抗值具体包括两次检测脉冲输出过程,以获得更为准确的阻抗值。图1b为本公开实施例获取检测阻抗值的方法流程图。如图1b所示,所述步骤S110包括以下步骤。
S111,配置电容以第一充电电压充电,输出第一检测脉冲,获取第一阻抗值R1,判断所述第一阻抗值R1是否在预定范围内,若所述第一电阻值不在预定范围内,则输出异常告警;其中,所述预定范围是下限值为20~30Ω,所述预定范围的上限值为950~1050Ω,示例性地,所述预定范围为25~1000Ω。若在预定范围内则转至步骤S112。
S112,根据第一阻抗值R1及起始电流I0,计算第二充电电压U2=R1*I0,并以所述第二充电电压再次充电,输出第二检测脉冲,获取第二阻抗值R2作为检测阻抗值。
在步骤S120中,所述预设起始电流为起始电流I0,当前充电电压U3=R2*I0。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120中,当电容以所述当前充电电压进行充电,开始持续输出脉冲激励时,对异常计数器进行初始化置零,用以在后续步骤S130判断是否输出异常告警。
在步骤S130,在得到电流值Ip后,根据当前脉冲数和所述电流值Ip,确定是否暂停输出所述脉冲激励及控制电容进行充放电包括,并在出现多次异常情况后输出异常提醒,停止输出脉冲激励。具体地,所述步骤S130包括以下步骤。
S131,若所述电流值Ip大于第一电流阈值,则暂停输出所述脉冲激励,电容放电达到第一指定电压,其中,第一指定电压=(第一电流阈值-预定电流值)*当前阻抗值Rp,所述预定电流值可以为较小的电流值,例如1-5A;
S132,若所述电流值Ip小于第二电流阈值,则暂停输出所述脉冲激励,电容充电达到第二指定电压,异常计数器加1,判断异常计数器是否达到异常计数阈值,若达到则输出异常告警;否则,返回步骤S120配置所述电容以所述当前充电电压进行充电,持续输出脉冲激励;其中,第二指定电压=第二电流阈值*当前阻抗值Rp;
S133,若所述电流值Ip小于所述第一电流阈值且大于所述第二电流阈值,且当前脉冲数为预定脉冲数级数,则暂停输出所述脉冲激励,电容充电达到对应的指定电压,并设置当前脉冲数减少预定值,判断异常计数器是否达到异常计数阈值,若达到则输出异常告警;否则,返回步骤S120配置所述电容以所述当前充电电压进行充电,持续输出脉冲激励;
S134,若不属于S131-S133的情况,则判断当前脉冲数是否达到最大脉冲数,若达到预定脉冲数,则结束脉冲激励输出;否则,返回步骤配置所述电容以所述当前充电电压进行充电,持续输出脉冲激励。
其中,在步骤S132及S133中,所述异常计数阈值可以为2-5。
在S133的情况下,可以设置多级脉冲数,并在当前脉冲数达到脉冲级数时进行判断,从而确定是否需要调整电压。以三级脉冲级数为例,设置第一电流阈值>第五电流阈值>第四电流阈值>第三电流阈值>第二电流阈值,第一级脉冲数<第二级脉冲数<第三级脉冲数,所述步骤S133包括以下步骤。
S1331,若当前脉冲数为第一级脉冲数,且电流值Ip小于第三电流阈值,则暂停输出所述脉冲激励,电容充电达到第三指定电压,并设置当前脉冲数为0,其中,第三指定电压=第三电流阈值*当前阻抗值Rp;
S1332,若当前脉冲数为第二级脉冲数,且电流值Ip小于第四电流阈值,则暂停输出所述脉冲激励,电容充电达到第四指定电压,并设置当前脉冲数减小为第一级脉冲数,其中,第四指定电压=第四电流阈值*当前阻抗值Rp;
S1333,若当前脉冲数为第三级脉冲数,且电流值Ip小于第五电流阈值,则暂停输出所述脉冲激励,电容充电达到第五指定电压,并设置当前脉冲数减小为第二级脉冲数,其中,第五指定电压=第五电流阈值*当前阻抗值Rp。
其中,脉冲级数和每级脉冲数之间的差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以异常计数阈值为3为例,当第一次或第二次出现S132或S133的情况时,充电电压及脉冲数调整后,返回步骤S120,在调整后的充电电压下,重新输出脉冲激励;若在持续输出脉冲激励过程中,第三次次出现S132或S133的情况,则输出异常告警。
图2为本公开一具体实施例不可逆电穿孔消融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S210,控制电容以500V电压进行充电,输出第一个检测脉冲,检测出阻抗为R1,判断当前阻抗是否过低(小于25Ω)或过大(大于1000Ω)。阻抗不在预定范围内时,输出提示,检查电极针连接或电极针布针间距。
S220,根据第一个检测脉冲测得的阻抗值,并设置起始电流为20A,计算出电容充电电压U1=R1*20。在此电压下,输出第二个检测脉冲,再次测量阻抗值R2。相比较阻抗值R1,第二次检测脉冲输出获取的阻抗值R2更接近正常输出时组织的实际阻抗值。
S230,根据第二个检测脉冲测得的阻抗值,设置起始电流为20A,计算出电容充电电压U2=R2*20。此时可以按正常流程输出脉冲激励,对脉冲激励进行计数并初始化异常计数器,并实时采集每个脉冲激励下的电压值Up和电流值Ip,并计算当前阻抗Rp。
S240,根据采集的电流值Ip和计算所得的阻抗值Rp,处理以下不同情况:
S241,电流Ip大于40A时,暂停脉冲输出,电容放电到U=(Rp*(40-2))=Rp*38,再继续输出。
S242,当脉冲数等于30,但电流Ip小于25A时,认为电穿孔效果不佳,输出电压不够高。此时暂停脉冲输出,异常计数器加1,设置电容电压U=Rp*25,再次输出脉冲,同时此时需要设置输出脉冲数为0,以方便下一轮输出(30个脉冲)的判断。如果出现两次这种情况,则提示异常,可能需要检查电极针布针间距。
S243,当脉冲数等于60,但电流Ip小于30A时,认为电穿孔效果不佳,输出电压不够高。此时暂停脉冲输出,异常计数器加1,设置电容电压U=Rp*30,再次输出脉冲,同时此时需要设置输出脉冲数为30,以方便下一轮输出(30个脉冲)的判断。如果出现两次这种情况,则提示异常,可能需要检查电极针布针间距。
S244,当脉冲数等于90,但电流Ip小于35A时,认为电穿孔效果不佳,输出电压不够高。此时暂停脉冲输出,异常计数器加1,设置电容电压U=Rp*35,再次输出脉冲,同时此时需要设置输出脉冲数为60,以方便下一轮输出(30个脉冲)的判断。如果出现两次这种情况,则提示异常,可能需要检查电极针布针间距。
S245,当电流Ip小于20A,暂停脉冲输出,异常计数器加1,电容充电到U=Rp*20,再继续输出。出现2次这种情况,则提示异常,能需要检查电极针布针间距。
S246,当出现2次S241~S245所述的异常情况,即异常计数器等于2,则发出异常提示。
S250,通过步骤S240的控制使得在输出90个脉冲时,电流已经大于35A,此时再输出30个高电流脉冲,巩固电击穿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的不可逆电穿孔消融装置的控制方法通过检测输出电流,自动动态调整输出电压,使输出电流在设定的范围内变化。整个过程算法自动控制,无需人为干预调整。如出现异常,无法满足执行条件时,会发出异常提醒。
在本公开的又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不可逆电穿孔消融装置的控制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前实施例所述的控制方法。
在本公开的再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指令在被执行时用于实现如前实施例所述的控制方法。
为了达到简要说明的目的,上述第一实施例中任何可作相同应用的技术特征叙述皆并于此,无需再重复相同叙述。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或说明书正文中,未绘示或描述的实现方式,均为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所知的形式,并未进行详细说明。此外,上述对各元件和方法的定义并不仅限于实施例中提到的各种具体结构、形状或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对其进行简单地更改或替换。
除非有所知名为相反之意,本说明书及所附权利要求中的数值参数是近似值,能够根据通过本公开的内容所得的所需特性改变。具体而言,所有使用于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中表示组成的含量、反应条件等等的数字,应理解为在所有情况中是受到「约」的用语所修饰。一般情况下,其表达的含义是指包含由特定数量在一些实施例中±10%的变化、在一些实施例中±5%的变化、在一些实施例中±1%的变化、在一些实施例中±0.5%的变化。
再者,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
说明书与权利要求中所使用的序数例如“第一”、“第二”、“第三”等的用词,以修饰相应的元件,其本身并不意味着该元件有任何的序数,也不代表某一元件与另一元件的顺序、或是制造方法上的顺序,该些序数的使用仅用来使具有某命名的一元件得以和另一具有相同命名的元件能做出清楚区分。
此外,除非特别描述或必须依序发生的步骤,上述步骤的顺序并无限制于以上所列,且可根据所需设计而变化或重新安排。并且上述实施例可基于设计及可靠度的考虑,彼此混合搭配使用或与其他实施例混合搭配使用,即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自由组合形成更多的实施例。
在此提供的算法和显示不与任何特定计算机、虚拟系统或者其它设备固有相关。各种通用系统也可以与基于在此的示教一起使用。根据上面的描述,构造这类系统所要求的结构是显而易见的。此外,本公开也不针对任何特定编程语言。应当明白,可以利用各种编程语言实现在此描述的本公开的内容,并且上面对特定语言所做的描述是为了披露本公开的最佳实施方式。
本公开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本公开的各个部件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在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模块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实践中使用微处理器或者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来实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相关设备中的一些或者全部部件的一些或者全部功能。本公开还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这里所描述的方法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设备或者装置程序(例如,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这样的实现本公开的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信号的形式。这样的信号可以从因特网网站上下载得到,或者在载体信号上提供,或者以任何其他形式提供。
本领域那些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的设备中的模块进行自适应性地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中。可以把实施例中的模块或单元或组件组合成一个模块或单元或组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或子组件。除了这样的特征和/或过程或者单元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来代替。并且,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公开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公开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公开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公开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公开的单独实施例。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不可逆电穿孔消融装置的控制方法,其中,包括:
配置电容以预设充电电压充电,输出检测脉冲,获取检测阻抗值;
根据所述检测阻抗值及预设起始电流,计算当前充电电压,配置所述电容以所述当前充电电压进行充电,持续输出脉冲激励,并计脉冲数;获取每个脉冲激励下的电压值Up和电流值Ip,并根据所述电压值Up和电流值Ip计算当前阻抗值Rp;
根据当前脉冲数和所述电流值Ip,确定是否暂停输出所述脉冲激励及控制电容进行充放电,包括:
若所述电流值Ip大于第一电流阈值,则暂停输出所述脉冲激励,电容放电达到第一指定电压;
若所述电流值Ip小于第二电流阈值,则暂停输出所述脉冲激励,电容充电达到第二指定电压,并返回步骤配置所述电容以所述当前充电电压进行充电,持续输出脉冲激励;
若所述电流值Ip小于所述第一电流阈值且大于所述第二电流阈值,且当前脉冲数为预定脉冲数级数,则暂停输出所述脉冲激励,电容充电达到对应的指定电压,并设置当前脉冲数减少预定值,返回步骤配置所述电容以所述当前充电电压进行充电,持续输出脉冲激励,否则,判断当前脉冲数是否达到最大脉冲数,若达到预定脉冲数,则结束脉冲激励输出,反之,返回步骤配置所述电容以所述当前充电电压进行充电,持续输出脉冲激励;
其中,所述电容为不可逆电穿孔消融装置中的充电电容,所述充电电容储存高压能量,用于脉冲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配置电容以预设充电电压充电,输出检测脉冲,获取阻抗值包括:
配置电容以第一充电电压充电,输出第一检测脉冲,获取第一阻抗值R1;
根据所述第一阻抗值R1及起始电流I0,计算第二充电电压U2=R1*I0,并以所述第二充电电压再次配置电容充电,输出第二检测脉冲,获取第二阻抗值R2作为检测阻抗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阻抗值R1是否在预定范围内,若所述第一阻抗值R1不在预定范围内,则输出异常告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预设起始电流为起始电流I0,当前充电电压U3=R2*I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若所述电流值Ip小于所述第一电流阈值且大于所述第二电流阈值,且当前脉冲数为预定脉冲数级数,则暂停输出所述脉冲激励,电容充电达到对应的指定电压,并设置当前脉冲数减少预定值包括:
若当前脉冲数为第一级脉冲数,且电流值Ip小于第三电流阈值,则暂停输出所述脉冲激励,电容充电达到第三指定电压,并设置当前脉冲数为0;
若当前脉冲数为第二级脉冲数,且电流值Ip小于第四电流阈值,则暂停输出所述脉冲激励,电容充电达到第四指定电压,并设置当前脉冲数减小为第一级脉冲数;
若当前脉冲数为第三级脉冲数,且电流值Ip小于第五电流阈值,则暂停输出所述脉冲激励,电容充电达到第五指定电压,并设置当前脉冲数减小为第二级脉冲数;
其中,第一电流阈值>第五电流阈值>第四电流阈值>第三电流阈值>第二电流阈值;第一级脉冲数<第二级脉冲数<第三级脉冲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
第一指定电压=(第一电流阈值-预定电流值)*当前阻抗值Rp;
第二指定电压=第二电流阈值*当前阻抗值Rp;
第三指定电压=第三电流阈值*当前阻抗值Rp;
第四指定电压=第四电流阈值*当前阻抗值Rp;
第五指定电压=第五电流阈值*当前阻抗值Rp。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配置所述电容以所述当前充电电压进行充电,持续输出脉冲激励时将异常计数器置零,所述根据当前脉冲数和所述电流值Ip,确定是否暂停输出所述脉冲激励及控制电容进行充放电还包括:
若所述电流值Ip小于第二电流阈值,或者,所述电流值Ip小于所述第一电流阈值且大于所述第二电流阈值,且当前脉冲数为预定脉冲数级数,则异常计数器加1,判断异常计数器是否达到异常计数阈值,若达到则输出异常告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异常计数阈值为2-5。
9.一种不可逆电穿孔消融装置的控制装置,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其中,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指令在被执行时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0900582.4A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不可逆电穿孔消融装置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20391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00582.4A CN112039178B (zh)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不可逆电穿孔消融装置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00582.4A CN112039178B (zh)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不可逆电穿孔消融装置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39178A CN112039178A (zh) 2020-12-04
CN112039178B true CN112039178B (zh) 2022-05-13

Family

ID=735872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00582.4A Active CN112039178B (zh)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不可逆电穿孔消融装置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39178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04292A (zh) * 2018-02-11 2018-08-17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一种基于胸阻抗检测的体外除颤的方法及其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32249A (ja) * 1999-02-10 2000-08-22 Nikon Corp レーザ出力制御方法、レーザ装置および露光装置
US10238447B2 (en) * 2008-04-29 2019-03-26 Virginia Tech Intellectual Propert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blating a tissue site by electroporation with real-time monitoring of treatment progress
CN101732795B (zh) * 2008-11-21 2013-06-12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起搏发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20160058493A1 (en) * 2014-08-28 2016-03-03 Angiodynamic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blating a tissue site by electroporation with real-time pulse monitoring
EP3288471A1 (en) * 2015-05-01 2018-03-07 Inter Science GmbH Methods, systems, and apparatuses for tissue ablation using pulse shape designs
CN108095820B (zh) * 2018-02-07 2023-07-11 上海倍可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刀肿瘤消融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9157280A (zh) * 2018-08-10 2019-01-08 重庆大学 不可逆电穿孔组织消融效果动态实时评估设备
CN110448374B (zh) * 2019-09-01 2024-05-03 上海健康医学院 一种隔离式人体阻抗检测电路及检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04292A (zh) * 2018-02-11 2018-08-17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一种基于胸阻抗检测的体外除颤的方法及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39178A (zh) 2020-1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488555A (en) Battery condition warning system for medical implant
CN109791175B (zh) 半桥驱动器故障诊断系统和方法
US5179945A (en) Defibrillation/cardioversion system with multiple evaluation of heart condition prior to shock delivery
US9225192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harging rechargeable battery
JP3810372B2 (ja) 燃料噴射弁の制御装置
US7774062B2 (en) Tachyarrhythmia sudden onset detection with hysteresis
DE3715822A1 (de) Verfahren zur automatischen kardioversion und kardioversions-system
US7729754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rrhythmia discrimination with atrial-ventricular dissociation
CA2565392A1 (en) Discrimination of ventricular tachyarrhythmias in an 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
CN108227817B (zh) 动力电池功率状态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2039178B (zh) 一种不可逆电穿孔消融装置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EP4369013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arly warning of abnormal self-discharge of battery, and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DE4439256B4 (de) Vorrichtung zum Erkennen von Tachyarrhythmien
CN110007224A (zh) 供电电路的继电器粘连检测方法、装置和设备
US20130035739A1 (en) Nerve stimulation apparatus
US5531770A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defibrillation thresholds
EP2266195B1 (en) Handling of short circuit situation in converters
US20150303712A1 (en) Methods, 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s, and systems that abort a high voltage charge when a transformer is impaired
WO2012147072A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 electroporation device
CN110067659A (zh) 包括自适应响应的燃料喷射器控制
CN110067658A (zh) 包括基于控制信号特性来选择状态的燃料喷射器控制
CN112213573A (zh) 高压互锁回路检测方法及电路
JP3596191B2 (ja) 電磁弁駆動装置
CN114534091B (zh) 利用电场抑制肿瘤增殖的设备及其控制装置
CN114062917B (zh) 一种旁路开关高频耐压试验电路、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