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39157A - 一种多电池子系统并联的控制系统、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电池子系统并联的控制系统、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039157A CN112039157A CN202010905189.4A CN202010905189A CN112039157A CN 112039157 A CN112039157 A CN 112039157A CN 202010905189 A CN202010905189 A CN 202010905189A CN 112039157 A CN112039157 A CN 11203915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ttery
- subsystem
- target battery
- target
- subsystem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13—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acting upon several batterie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8/0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8/1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 B60L58/18—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f two or more battery modu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8/0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8/1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 B60L58/18—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f two or more battery modules
- B60L58/2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f two or more battery modules having different nominal voltag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8/0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8/1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 B60L58/18—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f two or more battery modules
- B60L58/22—Balancing the charge of battery modul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07—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for several batteries or cell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4—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 H01M10/441—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for several batteries or cell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13—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acting upon several batterie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H02J7/0014—Circuits for equalisation of charge between batteries
- H02J7/0019—Circuits for equalisation of charge between batteries using switched or multiplexed charge circuit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1—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using battery or load disconnect circuit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68—Battery or charger load switching, e.g. concurrent charging and load supply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H01M2010/4271—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s including electronic circuits, e.g. control of current or voltage to keep battery in healthy state, cell balancing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电池子系统并联的控制系统、方法及装置,其中控制系统包括设置于各电池子系统的控制装置、主开关、单向导通装置和从开关,其中,从开关和单向导通装置串联后与主开关并联。控制装置,用于当目标电池子系统发生故障时,控制目标电池子系统对应的主开关和从开关断开,还用于根据充放电状态,比较目标电池压差与预先设置的压差,控制对应的电池子系统的主开关和从开关的通断。由此可见,比较目标电池压差与压差,能够主动均衡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压差,避免了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电流环流的出现。除此之外,当电池子系统出现故障时,断开主开关和从开关,能够及时切断故障电池,减少电池的安全风险,有利于售后维护。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电池子系统并联的控制系统、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不断地发展,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由于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容量息息相关,因此为了兼容不同的高低配车型,提高电池系统的电量,许多电池系统采取多个电池子系统并联使用。
现有技术主要是采取电池子系统直接并联的方式,使得新能源汽车续航能力提高,但是由于电池子系统无单独控制的开关,当电池子系统存在故障时不能单独切断子系统,只能切断整个电池系统,直接影响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同时,电池子系统存在的故障会持续扩大的风险。此外,并联的电池子系统间存在压差问题,电压高的电池子系统会向电压低的电池子系统充电形成电池子系统间的电流环流,由于电池本身内阻很小,因此会形成电流很大的环流,这将导致电池和电器件损伤和损坏,同时也不利于售后维修。
由此可见,如何避免电池子系统之间形成电流环流,同时避免电池子系统故障时故障进一步扩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电池子系统并联的控制系统,既能用于避免电池子系统之间出现电流环流的问题,也能用于切断故障的电池子系统,以增加电池使用寿命,减少电池安全风险。本申请的目的是还提供一种多电池子系统并联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多电池子系统并联的控制系统,应用于并联的电池子系统,包括设置于各所述电池子系统的控制装置、主开关、单向导通装置和从开关,其中,所述从开关与所述单向导通装置串联后与所述主开关并联且并联于所述电池子系统的回路;
所述控制装置,用于当目标电池子系统发生故障时,控制所述目标电池子系统对应的主开关和从开关断开;以及根据充放电状态,当目标电池压差超过预先设置的压差时,控制对应的目标电池子系统中的主开关和从开关中的一个闭合,另一个断开,直到所述目标电池压差与所述压差相等时,将剩余的所述电池子系统中的主开关和从开关中的一个闭合,另一个断开,当所述目标电池压差均未超过所述压差时,控制所有所述电池子系统对应的主开关和从开关中的一个闭合,另一个断开。
优选的,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在所述电池子系统未处于充放电过程中且预充电继电器处于断开状态时,控制所有所述电池子系统对应的从开关闭合。
优选的,所述主开关和从开关中的一个闭合,另一个断开具体为主开关闭合,从开关断开。
优选的,所述充放电状态具体为放电状态时,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实现如下步骤:
预先设置放电电流和放电压差;
选出电压最高的第一目标电池子系统;
从剩余的各所述电池子系统中选取当前电压最高的第二目标电池子系统;
判断所述第一目标电池子系统和所述第二目标电池子系统之间的第一目标电池压差是否超过所述放电压差;
若未超过所述放电压差,则分别判断所述第一目标电池子系统和所述第二目标电池子系统的放电电流是否超过所述放电电流;
若所述第一目标电池子系统或所述第二目标电池子系统的放电电流超过所述放电电流,则控制相应的所述第一目标电池子系统或所述第二目标电池子系统对应的从开关断开及主开关闭合;
判断是否还有剩余的所述电池子系统,如果是,则返回所述从剩余的各电池子系统中选取当前电压最高的第二目标电池子系统的步骤。
若超过所述放电压差,则控制所述第一目标电池子系统对应的从开关断开及主开关闭合;
当所述第一目标电池压差下降至所述放电压差时,控制所述第二目标电池子系统对应的从开关断开及主开关闭合;
判断是否还有剩余的所述电池子系统,如果是,则返回所述从剩余的各电池子系统中选取当前电压最高的第二目标电池子系统的步骤。
优选的,当所述充放电状态具体为充电状态时,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实现如下步骤:
获取CC信号、CP信号;
预先设置充电压差;
选出电压最低的第三目标电池子系统;
从剩余的各所述电池子系统中选取当前电压最低的第四目标电池子系统;
判断所述第三目标电池子系统和所述第四目标电池子系统之间的第二目标电池压差是否超过所述充电压差;
若未超过所述充电压差,则控制所述第三目标电池子系统和所述第四目标电池子系统对应的主开关闭合及从开关断开;
判断是否还有剩余的所述电池子系统,如果是,则返回所述从剩余的各电池子系统中选取当前电压最低的第四目标电池子系统的步骤。
若超过所述充电压差,则控制所述第三目标电池子系统对应主开关闭合及从开关断开;
当所述第二目标电池压差下降至所述充电压差,则控制所述第四目标电池子系统对应的主开关闭合及从开关断开;
判断是否还有剩余的所述电池子系统,如果是,则返回所述从剩余的各电池子系统中选取当前电压最低的第四目标电池子系统的步骤。
优选的,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
预先设置所述电池子系统的单体最高电压和充电请求电流;
当所述目标电池子系统的电压到达所述单体最高电压时,控制目标充电电流降流;
当所述目标充电请求电流下降至所述充电请求电流且所述目标电池子系统的电压到达所述单体最高电压时,修正对应的目标SOC至100%。
优选的,还设有电流传感器,所述电流传感器与各所述电池子系统一一对应连接,以用于计算SOC,并根据当前SOC及电池输出状态上报VCU。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多电池子系统并联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如上所述的多电池子系统并联的控制系统,该方法包括:
当目标电池子系统发生故障时,控制所述目标电池子系统对应的主开关和从开关断开;
根据充放电状态,当目标电池压差超过预先设置的压差时,控制对应的目标电池子系统中的主开关和从开关中的一个闭合,另一个断开,直到所述目标电池压差与所述压差相等时,将剩余的所述电池子系统中的主开关和从开关中的一个闭合,另一个断开;
根据充放电状态,当所述目标电池压差均未超过所述压差时,控制所有所述电池子系统对应的主开关和从开关中的一个闭合,另一个断开。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多电池子系统并联的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
控制模块,用于当目标电池子系统发生故障时,控制所述目标电池子系统对应的主开关和从开关断开;
第一执行模块,用于根据充放电状态,当目标电池压差超过预先设置的压差时,控制对应的目标电池子系统中的主开关和从开关中的一个闭合,另一个断开,直到所述目标电池压差与所述压差相等时,将剩余的所述电池子系统中的主开关和从开关中的一个闭合,另一个断开;
第二执行模块,用于根据充放电状态,当所述目标电池压差均未超过所述压差时,控制所有所述电池子系统对应的主开关和从开关中的一个闭合,另一个断开。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多电池子系统并联的控制装置,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多电池子系统并联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多电池子系统并联的控制系统,包括设置于各电池子系统的控制装置、主开关、单向导通装置和从开关,其中,从开关和单向导通装置串联后与主开关并联且并联于各电池子系统的回路。控制装置,用于当目标电池子系统发生故障时,控制目标电池子系统对应的主开关和从开关断开,还用于根据充放电状态和目标电池压差与预先设置的压差的大小,控制对应的目标电池子系统中的主开关和从开关中的一个闭合,另一个断开。由此可见,由于从开关和单向导通装置串联,因此当从开关闭合时,电池之间不会相互充电,能够有效的防止电池间充电形成的电流环流。除此之外,比较电池子系统之间的电池压差与预先设置的压差后,通过控制主开关和从开关中一个闭合,一个断开,能够主动均衡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压差,避免了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电流环流的出现,有利于增加电池的寿命。最后,当电池子系统出现故障时,控制装置通过断开主开关和从开关,能够及时切断故障电池,保证车辆继续工作,有利于减少电池的安全风险,有利于售后维护。
此外,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多电池子系统并联的控制方法及装置,与上述多电池子系统并联的控制系统相对应,效果同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电池子系统并联的控制系统的结构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电池子系统并联的控制系统的电路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放电状态下的多电池子系统并联的控制系统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充电状态下的多电池子系统并联的控制系统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电池子系统并联的控制系统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多电池子系统并联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电池子系统并联的控制装置的结构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多电池子系统并联的控制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范围。
本申请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多电池子系统并联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提及的主开关和从开关的类型不做限制,只需能够切断所在回路即可,一般的,在具体实施中采用主继电器和从继电器。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电池子系统并联的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如图1所述,该系统包括设置于各电池子系统的控制装置10、主开关11、从开关12和单向导通装置13,其中从开关12和单向导通装置13串联后与主开关11并联且并联于电池子系统的回路。
控制装置10,用于当目标电池子系统发生故障时,控制目标电池子系统对应的主开关11和从开关12断开。还用于根据充放电状态,当目标电池压差均未超过所述压差时,控制所有电池子系统对应的主开关11和从开关12中的一个闭合,另一个断开;当目标电池压差超过预先设置的压差时,控制对应的目标电池子系统中的主开关11和从开关12中一个闭合,另一个断开,直到目标电池压差与预先设置的压差相等时,将剩余的电池子系统中的主开关11和从开关12中一个闭合,另一个断开。
需说明的是,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电池子系统并联的控制系统的电路图,如图2所示,k1为所述主开关11,k2为所述从开关12,二极管为所述单向导通装置13,电池采集单元控制器(Battery Sample Unit,BSU)为所述控制装置10,k2与二极管串联后与k1并联,所述并联于电池子系统的回路为k2与二极管串联且与k1并联后一端与高压箱内的总正继电器、预充电继电器、DC/DC继电器连接,另一端与电池正极连接,当k1、k2均断开时,能切断该回路。高压箱内还包括电池管理单元控制器(Battery Management Unit,BMU),可用于控制所述控制装置10,高压箱还包括:电机正、负极接口,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PTC)正、负极接口,DC/DC变换器正、负极接口,慢充正、负极接口,充电通讯接口及电源通讯接口。
需要额外说明的是,预先设置的压差不做具体限制,在具体实施中,与新能源汽车的类型匹配即可。
还需说明的是,单向导通装置13不做具体限制,在具体实施中可采用大功率二极管。
作为优选地实施方式,控制装置10还用于:预先设置三级告警报文,当目标电池子系统发生故障时,按三级告警报文产生告警信号。需要说明的是,三级告警报文不做具体限制,在具体实施中,可参考三级告警报文ID:0x140_0x0=0x1。由于产生告警信号,有利于用户及时了解汽车电池是否故障,也提高了故障排查的效率。
作为优选地实施方式,当目标电池子系统发生故障时,整车控制器(VehicleControl Unit,VCU)或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接收告警信号后,让油门踏板无效2s,并降低功率,同时,在控制装置10控制目标电池子系统对应的主开关11和从开关12断开前,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BMS)判断目标电池子系统的放电电流是否超过10A,若超过,则控制装置10控制目标电池子系统对应的主开关11和从开关12断开,若未超过,则在1.5s后控制控制装置10控制目标电池子系统对应的主开关11和从开关12断开。由于放电电流过大时切断主开关11和从开关12,会对两个开关造成损伤,同时降低功率,更加有利于延长电池子系统的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所提及的数字仅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但并不代表仅有这一种实施方式。还需说明的是,所述目标电池子系统为发生故障的电池子系统。
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多电池子系统并联的控制系统,包括设置于各电池子系统的控制装置、主开关、单向导通装置和从开关,其中,从开关和单向导通装置串联后与主开关并联且并联于各电池子系统的回路。控制装置,用于当目标电池子系统发生故障时,控制目标电池子系统对应的主开关和从开关断开,还用于根据充放电状态和目标电池压差与预先设置的压差的大小,控制对应的目标电池子系统中的主开关和从开关中的一个闭合,另一个断开。由此可见,由于从开关和单向导通装置串联,因此当从开关闭合时,电池之间不会相互充电,能够有效的防止电池间充电形成的电流环流。除此之外,比较电池子系统之间的电池压差与预先设置的压差后,通过控制主开关和从开关中一个闭合,一个断开,能够主动均衡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压差,避免了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电流环流的出现,有利于增加电池的寿命。最后,当电池子系统出现故障时,控制装置通过断开主开关和从开关,能够及时切断故障电池,保证车辆继续工作,有利于减少电池的安全风险,有利于售后维护。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控制装置10还用于在电池子系统未处于充放电过程中且预充电继电器处于断开状态时,控制所有电池子系统对应的从开关12闭合。
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多电池子系统并联的控制系统,在电池子系统未处于充放电过程中且预充电继电器处于断开状态时,闭合所有电池子系统的从开关,这将在电池子系统未处于放电过程中且预充电继电器处于断开状态时,防止电压高的电池子系统向电压低的电池子系统充电形成电池子系统间的电流环流,有利于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主开关11和从开关12中的一个闭合,另一个断开具体为主开关11闭合,从开关12断开。
需要说明的是,当电池子系统处于放电状态时,主开关11闭合且从开关12断开,主开关11断开且从开关12闭合这两种主开关11、从开关12通断方式均可。主开关11闭合且从开关12断开的方式可以减少因单向导通装置13的存在而消耗的功率,主开关11断开且从开关12闭合可以进一步的避免电流环流的问题,因此,在具体实施中,主开关11、从开关12通断方式与新能源汽车的类型或是电池容量匹配即可。
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多电池子系统并联的控制系统,主开关和从开关中的一个闭合,另一个断开具体为主开关闭合,从开关断开。主开关闭合,从开关断开的通断方式在电池子系统放电时,减少因单向导通装置的存在而消耗的功率,提高电池电量的利用率,同时在电池子系统充电时,防止因单向导通装置的存在而导致电池充电失败的问题。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放电状态下的多电池子系统并联的控制系统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还用于实现如下步骤:
S10:预先设置放电电流和放电压差。
S11:选出电压最高的第一目标电池子系统。
S12:从剩余的各电池子系统中选取当前电压最高的第二目标电池子系统。
S13:判断第一目标电池子系统和第二目标电池子系统之间的第一目标电池压差是否超过放电压差,如果是,则进入S16,如果否,则进入S14。
S14:分别判断第一目标电池子系统和第二目标电池子系统的放电电流是否超过预先设置的放电电流,如果是,则进入S15,如果否,则返回S14。
S15:控制相应的第一目标电池子系统或第二目标电池子系统对应的从开关断开及主开关闭合,进入S19。
S16:控制第一目标电池子系统对应的从开关断开及主开关闭合。
S17:判断第一目标电池压差是否下降至放电压差,如果是,则进入S18,如果否,则返回S17。
S18:控制第二目标电池子系统对应的从开关断开及主开关闭合,进入S19。
S19:判断是否还有剩余的电池子系统,如果是,则返回S12,如果否,则电池子系统放电结束。
例如,有四个并联的电池子系统,分别为B1、B2、B3和B4,在放电过程中,首先选出四个电池子系统中电压最高的B1,再选出B2、B3和B4中电压最高的B2,B1和B2的压差与预先设置的放电压差比较,若未超过预先设置的放电压差,则控制B1和B2对应的主开关闭合、从开关断开,若超过预先设置的放电压差,则先控制B1对应的主开关闭合、从开关断开,直到B1和B2的压差与预先设置的放电压差相等时,再控制B2对应的主开关闭合、从开关断开,最后判断还有两个剩余的电池子系统,则选出B3和B4中电压最高的B3并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没有剩余的电池子系统。
需要说明的是,电池子系统的个数不做限制,综合考虑电池容量和新能源汽车大小和重量后,在具体实施中,电池子系统一般是2个,则双电池子系统放电过程为:判断双电池子系统间的电池压差与预先设置的放电压差大小,若未超过放电压差,则当两个电池子系统的放电电流大于预设的放电电流时,控制对应的主开关闭合、从开关断开,若超过放电压差,则先控制电压高的电池子系统的主开关闭合、从开关断开,直到双电池子系统间的电池压差与预先设置的压差相等时,再控制电压低的电池子系统的主开关闭合、从开关断开。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剩余的电池子系统为没有进行判断第一目标电池压差与放电压差的电池子系统。
作为优选地实施方式,在S13之前,还包括控制所有电池子系统的从开关闭合,延时50ms后闭合如图2所示的预充电继电器开始预充,在S15、S16和S18之后还包括当预充电压达到总电压的90%(默认最小预充时间为100ms,最大预充时间为3s)时,闭合如图2所示的总正继电器及DC/DC继电器、断开如图2所示的预充电继电器,电池子系统进入放电状态。由于预先控制控制所有电池子系统的从开关闭合因此能够有效的防止电压高的电池子系统向电压低的电池子系统充电形成电池子系统间的电流环流,同时,由于进行预充电,因此能够避免在上电过程中,大电流冲击电子元器件而造成的损伤。
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多电池子系统并联的控制系统,包括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用于在放电状态时,根据目标电池压差与预先设置的放电压差的大小,控制对应的电压高的目标电池子系统中的主开关和从开关中的一个闭合,另一个断开。由此可见,比较电池子系统之间的电池压差与放电压差后,通过控制主开关和从开关中一个闭合,一个断开,能够主动均衡电池在放电过程中的压差,避免了在电池放电过程中电流环流的出现,有利于增加电池的寿命。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充电状态下的多电池子系统并联的控制系统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还用于实现如下步骤:
S20:获取充电桩连接确认信号(CC)、控制确认信号(CP)。
S21:预先设置充电压差。
S22:选出电压最低的第三目标电池子系统。
S23:从剩余的各电池子系统中选取当前电压最低的第四目标电池子系统。
S24:判断第三目标电池子系统和第四目标电池子系统之间的第二目标电池压差是否超过充电压差,如果是,则进入S26,如果否,则进入S25。
S25:控制第三目标电池子系统和第四目标电池子系统对应的主开关闭合及从开关断开,进入S29。
S26:控制第三目标电池子系统对应主开关闭合及从开关断开。
S27:判断第二目标电池压差是否下降至充电压差,如果是,则进入S28,如果否,则返回S27。
S28:控制第四目标电池子系统对应的主开关闭合及从开关断开,进入S29。
S29:判断是否还有剩余的电池子系统,如果是,则返回S23,如果否,则电池子系统充电结束。
例如,有四个并联的电池子系统,分别为B1、B2、B3和B4,在充电过程时,首先选出四个电池子系统中电压最低的B4,再选出B1、B2和B3中电压最低的B3,B3和B4的压差与预先设置的充电压差比较,若未超过预先设置的放电压差,则控制B3和B4对应的主开关闭合、从开关断开,若超过预先设置的充电压差,则先控制B4对应的主开关闭合、从开关断开,直到B3和B4的压差与预先设置的充电压差相等时,再控制B3对应的主开关闭合、从开关断开,最后判断还有两个剩余的电池子系统,则选出B1和B2中电压最低的B2并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没有剩余的电池子系统。
需要说明的是,电池子系统的个数不做限制,综合考虑电池容量和新能源汽车大小和重量后,在具体实施中,电池子系统一般是2个,则双电池子系统充电过程为:判断双电池子系统间的电池压差与预先设置的充电压差大小,若未超过充电压差,则控制两个电池子系统对应的主开关闭合、从开关断开,若超过充电压差,则先控制电压低的电池子系统的主开关闭合、从开关断开,直到双电池子系统间的电池压差与充电压差相等时,再控制电压高的电池子系统的主开关闭合、从开关断开。
可以理解的是,在获取CC信号和CP信号后,BMS将被唤醒。所述剩余的电池子系统为没有进行判断第二目标电池压差与充电压差的电池子系统。
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多电池子系统并联的控制系统,包括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用于在充电状态时,根据目标电池压差与预先设置的充电压差的大小,控制对应的电压低的目标电池子系统中的主开关和从开关中的一个闭合,另一个断开。由此可见,比较电池子系统之间的电池压差与充电压差后,通过控制主开关和从开关中一个闭合,一个断开,能够主动均衡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压差,避免了在电池充电过程中电流环流的出现,有利于增加电池的寿命。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电池子系统并联的控制系统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S28前以及电池充电过程中时,还用于实现如下步骤:
S30:预先设置电池子系统的单体最高电压和充电请求电流。
S31:判断目标电池子系统的电压是否到达单体最高电压,如果是,则进入S32,如果否,则返回S31。
S32:控制目标充电电流降流。
S33:判断目标充电请求电流是否下降至充电请求电流且目标电池子系统的电压是否到达单体最高电压,如果是,则进入S34,如果否,则返回S33。
S34:修正对应的目标电池电荷状态(State of Charge,SOC)至100%。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目标充电电流降流的降流方式不做具体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在所有电池子系统的SOC被修正至100%时,断开如图2所示的总正继电器和总负继电器。
作为优选地实施方式,控制目标充电电流降流的降流方式具体为:以当前电池总成实际充电电流为基础,每次降流到当前充电电流的60%,并等待5s给充电机调整充电电流。每次降流到当前充电电流的60%,能够高效的对电池子系统进行充电。
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多电池子系统并联的控制系统,包括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用于在充电状态时,预先设置电池子系统的单体最高电压和充电请求电流,当目标电池子系统的电压到达单体最高电压时,控制目标充电电流降流,当目标充电请求电流下降至充电请求电流且目标电池子系统的电压到达单体最高电压时,修正对应的目标SOC至100%。由此可见,在电池充电过程中进行充电电流降流,有利于提高充电效率,减少充电电流在电池即将充满时对元器件造成的损坏。除此之外,在S28前进行充电电流降流,有利于减少充电电流对电池子系统的开关造成的冲击,有利于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还设有电流传感器,电流传感器与各电池子系统一一对应连接,以用于计算SOC,并根据当前SOC及电池输出状态上报VCU。
需要说明的是,计算SOC的方式不做限制,能够计算当前电池子系统的SOC即可。还需说明的是,电池输出状态的类型不做限制,在具体实施中可包括电池温度、电池充放电峰值、电池充放电功率及电池持续功率等。
作为优选地实施方式,可采用安时积分法计算SOC,同时通过开路电压(OpenCircuit Voltage,OCV)、温度等修正SOC,该方法能够尽量准确的反映当前电池子系统的SOC,为后续VCU进行功率分配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多电池子系统并联的控制系统,还包括电流传感器,电流传感器与各电池子系统一一对应连接,以用于计算SOC,并根据当前SOC及电池输出状态上报VCU进行功率分配。通过电流传感器计算SOC,能够更加准确的反映当前电池的容量,同时将电池输出状态上报,有利于VCU根据整车需求高效的分配汽车各个环节所需电量,这将有利于电池电量的充分利用。
图6为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多电池子系统并联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法基于上述实施例提到的多电池子系统并联的控制系统实现,如图6所示,该方法包括:
S40:目标电池子系统发生故障时,控制目标电池子系统对应的主开关和从开关断开。
S41:预先设置压差。
S42:根据充放电状态判断目标电池压差是否超过压差,如果是则进入S43,如果否,则进入S46。
S43:控制对应的目标电池子系统中的主开关和从开关中的一个闭合,另一个断开。
S44:判断目标电池压差是否下降至压差,如果是,则进入S45,如果否,则返回S44。
S45:控制剩余的电池子系统中的主开关和从开关一个闭合,另一个断开。
S46:控制所有所述电池子系统对应的主开关和从开关中的一个闭合,另一个断开。
由于方法部分的实施例应用于上述多电池子系统并联的控制系统的实施例,因此方法部分的实施例请参见上述实施例的描述,这里暂不赘述。
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多电池子系统并联的控制方法,当目标电池子系统发生故障时,控制目标电池子系统对应的主开关和从开关断开,在预先设置压差后,根据充放电状态和目标电池压差与压差的大小,控制对应的目标电池子系统中的主开关和从开关中的一个闭合,另一个断开。由此可见,比较电池子系统之间的电池压差与预先设置的压差后,通过控制主开关和从开关中一个闭合,一个断开,能够主动均衡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压差,避免了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电流环流的出现,有利于增加电池的寿命。除此之外,当电池子系统出现故障时,控制装置通过断开主开关和从开关,能够及时切断故障电池,保证车辆继续工作,有利于减少电池的安全风险,有利于售后维护。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于多电池子系统并联的控制方法进行了详细描述,本申请还提供多电池子系统并联的控制装置对应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从两个角度对装置部分的实施例进行描述,一种是基于功能模块的角度,另一种是基于硬件的角度。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电池子系统并联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基于功能模块的角度,该装置包括:
控制模块20,用于当目标电池子系统发生故障时,控制目标电池子系统对应的主开关和从开关断开;
第一执行模块21,用于根据充放电状态,当目标电池压差超过预先设置的压差时,控制对应的目标电池子系统中的主开关和从开关中的一个闭合,另一个断开,直到目标电池压差与压差相等时,将剩余的电池子系统中的主开关和从开关中的一个闭合,另一个断开;
第二执行模块22,用于根据充放电状态,当目标电池压差均未超过压差时,控制所有电池子系统对应的主开关和从开关中的一个闭合,另一个断开。
由于装置部分的实施例与方法部分的实施例相互对应,因此装置部分的实施例请参见方法部分的实施例的描述,这里暂不赘述。
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多电池子系统并联的控制装置,当目标电池子系统发生故障时,控制目标电池子系统对应的主开关和从开关断开,同时,根据充放电状态和目标电池压差与预先设置的压差的大小,控制对应的目标电池子系统中的主开关和从开关中的一个闭合,另一个断开。由此可见,比较电池子系统之间的电池压差与预先设置的压差后,通过控制主开关和从开关中一个闭合,一个断开,能够主动均衡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压差,避免了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电流环流的出现,有利于增加电池的寿命。除此之外,当电池子系统出现故障时,控制装置通过断开主开关和从开关,能够及时切断故障电池,保证车辆继续工作,有利于减少电池的安全风险,有利于售后维护。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多电池子系统并联的控制装置的结构图,如图8所示,基于硬件结构的角度,该装置包括:
存储器30,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31,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实施例中多电池子系统并联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其中,处理器3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核心,比如4核心处理器、8核心处理器等。处理器31可以采用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rogrammable LogicArray,PLA)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31也可以包括主处理器和协处理器,主处理器是用于对在唤醒状态下的数据进行处理的处理器,也称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协处理器是用于对在待机状态下的数据进行处理的低功耗处理器。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31可以在集成有图像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GPU用于负责显示屏所需要显示的内容的渲染和绘制。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31还可以包括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处理器,该AI处理器用于处理有关机器学习的计算操作。
存储器3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非暂态的。存储器30还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比如一个或多个磁盘存储设备、闪存存储设备。本实施例中,存储器30至少用于存储以下计算机程序301,其中,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31加载并执行之后,能够实现前述实施例公开的多电池子系统并联的控制方法的相关步骤。另外,存储器30所存储的资源还可以包括操作系统302和数据303等,存储方式可以是短暂存储或者永久存储。其中,操作系统302可以包括Windows、Unix、Linux等。数据303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多电池子系统并联的控制方法中涉及的数据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电池子系统并联的控制装置还可包括有显示屏32、输入输出接口33、通信接口34、电源35以及通信总线36。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8中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多电池子系统并联的控制装置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组件。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电池子系统并联的控制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处理器在执行存储器存储的程序时,能够实现如下方法:当目标电池子系统发生故障时,控制目标电池子系统对应的主开关和从开关断开,同时,根据充放电状态和目标电池压差与预先设置的压差的大小,控制对应的目标电池子系统中的主开关和从开关中的一个闭合,另一个断开。由此可见,比较电池子系统之间的电池压差与预先设置的压差后,通过控制主开关和从开关中一个闭合,一个断开,能够主动均衡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压差,避免了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电流环流的出现,有利于增加电池的寿命。除此之外,当电池子系统出现故障时,控制装置通过断开主开关和从开关,能够及时切断故障电池,保证车辆继续工作,有利于减少电池的安全风险,有利于售后维护。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多电池子系统并联的控制系统、方法及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Claims (10)
1.一种多电池子系统并联的控制系统,应用于并联的电池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各所述电池子系统的控制装置、主开关、单向导通装置和从开关,其中,所述从开关与所述单向导通装置串联后与所述主开关并联且并联于所述电池子系统的回路;
所述控制装置,用于当目标电池子系统发生故障时,控制所述目标电池子系统对应的主开关和从开关断开;以及根据充放电状态,当目标电池压差超过预先设置的压差时,控制对应的目标电池子系统中的主开关和从开关中的一个闭合,另一个断开,直到所述目标电池压差与所述压差相等时,将剩余的所述电池子系统中的主开关和从开关中的一个闭合,另一个断开,当所述目标电池压差均未超过所述压差时,控制所有所述电池子系统对应的主开关和从开关中的一个闭合,另一个断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电池子系统并联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在所述电池子系统未处于充放电过程中且预充电继电器处于断开状态时,控制所有所述电池子系统对应的从开关闭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电池子系统并联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开关和从开关中的一个闭合,另一个断开具体为主开关闭合,从开关断开。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多电池子系统并联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电状态具体为放电状态时,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实现如下步骤:
预先设置放电电流和放电压差;
选出电压最高的第一目标电池子系统;
从剩余的各所述电池子系统中选取当前电压最高的第二目标电池子系统;
判断所述第一目标电池子系统和所述第二目标电池子系统之间的第一目标电池压差是否超过所述放电压差;
若未超过所述放电压差,则分别判断所述第一目标电池子系统和所述第二目标电池子系统的放电电流是否超过所述放电电流;
若所述第一目标电池子系统或所述第二目标电池子系统的放电电流超过所述放电电流,则控制相应的所述第一目标电池子系统或所述第二目标电池子系统对应的从开关断开及主开关闭合;
判断是否还有剩余的所述电池子系统,如果是,则返回所述从剩余的各电池子系统中选取当前电压最高的第二目标电池子系统的步骤;
若超过所述放电压差,则控制所述第一目标电池子系统对应的从开关断开及主开关闭合;
当所述第一目标电池压差下降至所述放电压差时,控制所述第二目标电池子系统对应的从开关断开及主开关闭合;
判断是否还有剩余的所述电池子系统,如果是,则返回所述从剩余的各电池子系统中选取当前电压最高的第二目标电池子系统的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多电池子系统并联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充放电状态具体为充电状态时,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实现如下步骤:
获取CC信号、CP信号;
预先设置充电压差;
选出电压最低的第三目标电池子系统;
从剩余的各所述电池子系统中选取当前电压最低的第四目标电池子系统;
判断所述第三目标电池子系统和所述第四目标电池子系统之间的第二目标电池压差是否超过所述充电压差;
若未超过所述充电压差,则控制所述第三目标电池子系统和所述第四目标电池子系统对应的主开关闭合及从开关断开;
判断是否还有剩余的所述电池子系统,如果是,则返回所述从剩余的各电池子系统中选取当前电压最低的第四目标电池子系统的步骤;
若超过所述充电压差,则控制所述第三目标电池子系统对应主开关闭合及从开关断开;
当所述第二目标电池压差下降至所述充电压差,则控制所述第四目标电池子系统对应的主开关闭合及从开关断开;
判断是否还有剩余的所述电池子系统,如果是,则返回所述从剩余的各电池子系统中选取当前电压最低的第四目标电池子系统的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电池子系统并联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
预先设置所述电池子系统的单体最高电压和充电请求电流;
当所述目标电池子系统的电压到达所述单体最高电压时,控制目标充电电流降流;
当所述目标充电请求电流下降至所述充电请求电流且所述目标电池子系统的电压到达所述单体最高电压时,修正对应的目标SOC至10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电池子系统并联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设有电流传感器,所述电流传感器与各所述电池子系统一一对应连接,以用于计算SOC,并根据当前SOC及电池输出状态上报VCU。
8.一种多电池子系统并联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多电池子系统并联的控制系统,该方法包括:
当目标电池子系统发生故障时,控制所述目标电池子系统对应的主开关和从开关断开;
根据充放电状态,当目标电池压差超过预先设置的压差时,控制对应的目标电池子系统中的主开关和从开关中的一个闭合,另一个断开,直到所述目标电池压差与所述压差相等时,将剩余的所述电池子系统中的主开关和从开关中的一个闭合,另一个断开;
根据充放电状态,当所述目标电池压差均未超过所述压差时,控制所有所述电池子系统对应的主开关和从开关中的一个闭合,另一个断开。
9.一种多电池子系统并联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模块,用于当目标电池子系统发生故障时,控制所述目标电池子系统对应的主开关和从开关断开;
第一执行模块,用于根据充放电状态,当目标电池压差超过预先设置的压差时,控制对应的目标电池子系统中的主开关和从开关中的一个闭合,另一个断开,直到所述目标电池压差与所述压差相等时,将剩余的所述电池子系统中的主开关和从开关中的一个闭合,另一个断开;
第二执行模块,用于根据充放电状态,当所述目标电池压差均未超过所述压差时,控制所有所述电池子系统对应的主开关和从开关中的一个闭合,另一个断开。
10.一种多电池子系统并联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电池子系统并联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905189.4A CN112039157A (zh) | 2020-09-01 | 2020-09-01 | 一种多电池子系统并联的控制系统、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905189.4A CN112039157A (zh) | 2020-09-01 | 2020-09-01 | 一种多电池子系统并联的控制系统、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039157A true CN112039157A (zh) | 2020-12-04 |
Family
ID=735908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905189.4A Pending CN112039157A (zh) | 2020-09-01 | 2020-09-01 | 一种多电池子系统并联的控制系统、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039157A (zh) |
Cited B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821485A (zh) * | 2020-12-31 | 2021-05-18 | 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组合系统的控制方法及其电池组合系统和无人装置 |
CN113479113A (zh) * | 2021-06-08 | 2021-10-08 | 北京海博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系统控制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 |
CN113517739A (zh) * | 2021-07-15 | 2021-10-19 | 骆驼集团武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锂电池过充恢复切换电路 |
CN113771633A (zh) * | 2021-10-27 | 2021-12-10 | 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汽车换电系统的控制方法 |
CN113900424A (zh) * | 2021-09-22 | 2022-01-07 | 北京航天巨恒系统集成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故障定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相关系统 |
CN114043901A (zh) * | 2021-11-09 | 2022-02-15 | 上海平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锂电池使用的保护方法及锂电池 |
CN114069767A (zh) * | 2021-10-13 | 2022-02-18 | 科华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 针对电池模块的充电器投切保护装置 |
CN114274841A (zh) * | 2021-08-09 | 2022-04-05 | 中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 | 一种多支路动力电池系统并联直挂控制方法 |
CN114407715A (zh) * | 2022-01-20 | 2022-04-29 | 株洲中车特种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轨道车辆储能系统充电方法 |
WO2022134629A1 (zh) * | 2020-12-24 | 2022-06-30 | 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 | 电池包主从动态并机方法、用电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5285266A (zh) * | 2022-07-29 | 2022-11-04 | 湖南丰源业翔晶科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两轮车用电池系统智能并联系统、控制方法及两轮车 |
CN116660768A (zh) * | 2023-08-01 | 2023-08-29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环流测试方法以及电池测试系统 |
WO2023206266A1 (zh) * | 2022-04-28 | 2023-11-02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系统的充电控制方法和充电控制装置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142375A (ja) * | 2000-10-30 | 2002-05-17 |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 蓄電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
CN103427446A (zh) * | 2012-05-15 | 2013-12-04 |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 并联蓄电池组电压差异控制技术 |
CN106961127A (zh) * | 2016-01-08 | 2017-07-1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充放电方法及电路 |
CN107895982A (zh) * | 2017-11-28 | 2018-04-10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充放电设备、方法及装置 |
-
2020
- 2020-09-01 CN CN202010905189.4A patent/CN112039157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142375A (ja) * | 2000-10-30 | 2002-05-17 |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 蓄電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
CN103427446A (zh) * | 2012-05-15 | 2013-12-04 |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 并联蓄电池组电压差异控制技术 |
CN106961127A (zh) * | 2016-01-08 | 2017-07-1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充放电方法及电路 |
CN107895982A (zh) * | 2017-11-28 | 2018-04-10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充放电设备、方法及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王琼等: "电池组并联环流抑制方法的研究", 《电源技术》 * |
Cited By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2134629A1 (zh) * | 2020-12-24 | 2022-06-30 | 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 | 电池包主从动态并机方法、用电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2821485B (zh) * | 2020-12-31 | 2023-06-09 | 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组合系统的控制方法及其电池组合系统和无人装置 |
CN112821485A (zh) * | 2020-12-31 | 2021-05-18 | 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组合系统的控制方法及其电池组合系统和无人装置 |
CN113479113A (zh) * | 2021-06-08 | 2021-10-08 | 北京海博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系统控制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 |
CN113517739A (zh) * | 2021-07-15 | 2021-10-19 | 骆驼集团武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锂电池过充恢复切换电路 |
CN114274841A (zh) * | 2021-08-09 | 2022-04-05 | 中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 | 一种多支路动力电池系统并联直挂控制方法 |
WO2023016322A1 (zh) * | 2021-08-09 | 2023-02-16 | 中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 | 一种多支路动力电池系统并联直挂控制方法 |
CN113900424A (zh) * | 2021-09-22 | 2022-01-07 | 北京航天巨恒系统集成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故障定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相关系统 |
CN114069767A (zh) * | 2021-10-13 | 2022-02-18 | 科华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 针对电池模块的充电器投切保护装置 |
CN113771633A (zh) * | 2021-10-27 | 2021-12-10 | 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汽车换电系统的控制方法 |
CN114043901A (zh) * | 2021-11-09 | 2022-02-15 | 上海平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锂电池使用的保护方法及锂电池 |
CN114043901B (zh) * | 2021-11-09 | 2024-01-09 | 上海平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锂电池使用的保护方法及锂电池 |
CN114407715A (zh) * | 2022-01-20 | 2022-04-29 | 株洲中车特种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轨道车辆储能系统充电方法 |
CN114407715B (zh) * | 2022-01-20 | 2023-06-30 | 株洲中车特种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轨道车辆储能系统充电方法 |
WO2023206266A1 (zh) * | 2022-04-28 | 2023-11-02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系统的充电控制方法和充电控制装置 |
CN115285266A (zh) * | 2022-07-29 | 2022-11-04 | 湖南丰源业翔晶科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两轮车用电池系统智能并联系统、控制方法及两轮车 |
CN115285266B (zh) * | 2022-07-29 | 2024-01-23 | 湖南丰源业翔晶科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两轮车用电池系统智能并联系统、控制方法及两轮车 |
CN116660768A (zh) * | 2023-08-01 | 2023-08-29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环流测试方法以及电池测试系统 |
CN116660768B (zh) * | 2023-08-01 | 2024-01-05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环流测试方法以及电池测试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039157A (zh) | 一种多电池子系统并联的控制系统、方法及装置 | |
CN103986209B (zh) | 一种车用蓄电池充电系统及方法 | |
US9520613B2 (en) | Battery control with block selection | |
KR101673822B1 (ko) | 친환경 차량의 릴레이 융착 검출 장치 및 그 방법 | |
EP2760096B1 (en) | Electrical storage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electrical storage system | |
CN102934316B (zh) | 电池系统以及电池系统的控制方法 | |
CN105308825B (zh) | 用于dc-ac逆变器的预充电和电压供应系统 | |
CN110341543B (zh) | 高压下电控制方法、交流充电系统及电动汽车 | |
CN113561848A (zh) |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充放电控制系统及方法 | |
CN110949178A (zh) | 一种智能化锂电池并联管理控制系统及方法 | |
WO2020001265A1 (zh) | 车辆的对外充电方法和装置 | |
CN107539159A (zh) | 双源电池包、管理方法和系统以及电动汽车 | |
EP4163148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charging, powering on and powering off of electric vehicle, and electric vehicle | |
CN113193582A (zh) | 一种高效率充放电储能控制方法及系统 | |
CN115800206B (zh) | 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 |
CN110816537A (zh) | 一种燃料电池混动车的控制方法 | |
KR20220110665A (ko) | 충전 방법 및 전력 변환 장치 | |
CN109858084A (zh) | 一种功率边界数学模型的建立方法及装置 | |
CN116325416A (zh) | 一种电池包控制系统的放电控制方法及充电控制方法 | |
CN109318714B (zh) | 电动汽车高压配电系统上下电控制方法 | |
KR101546918B1 (ko) | 전기 차량의 비상충전 제어 장치와 방법 및 이를 구비한 배터리 팩 | |
CN207257415U (zh) | 双源电池包以及电动汽车 | |
JP2020068541A (ja) | 電源システム | |
CN110266068B (zh) | 高压电池控制电路、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 |
CN116897486A (zh) | 电池管理装置、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204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