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37942A - 盖板装置及具有其的池式反应堆 - Google Patents

盖板装置及具有其的池式反应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37942A
CN112037942A CN202010935041.5A CN202010935041A CN112037942A CN 112037942 A CN112037942 A CN 112037942A CN 202010935041 A CN202010935041 A CN 202010935041A CN 112037942 A CN112037942 A CN 1120379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plate body
cover device
cover
mount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3504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37942B (zh
Inventor
周寅鹏
郭志家
张金山
刘兴民
柯国土
衣大勇
范月容
郭春秋
彭朝晖
姚成志
石辰蕾
吕征
张占利
方静辉
卢小钦
温兰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Institute of Atomic of Energy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Institute of Atomic of Ener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Institute of Atomic of Energy filed Critical China Institute of Atomic of Energy
Priority to CN20201093504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3794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379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379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379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379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21NUCLEAR PHYSICS; NUCLEAR ENGINEERING
    • G21CNUCLEAR REACTORS
    • G21C13/00Pressure vessels; Containment vessels; Containment in general
    • G21C13/02Details
    • G21C13/06Sealing-plugs
    • G21C13/067Sealing-plugs for tubes, e.g. standpipes; Locking devices for plugs
    • GPHYSICS
    • G21NUCLEAR PHYSICS; NUCLEAR ENGINEERING
    • G21DNUCLEAR POWER PLANT
    • G21D9/00Arrangements to provide heat for purposes other than conversion into power, e.g. for heating building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Monitoring And Testing Of Nuclear Reactors (AREA)
  • Gasket Se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盖板装置及具有其的池式反应堆,其中,盖板装置设置于反应堆水池的顶部,包括:安装结构,呈环状,并安装于反应堆水池的池壁上并与池壁密封设置;支撑结构,位于安装结构内侧并与安装结构固定;板体结构,完全覆盖安装结构的内侧空间,支撑结构支撑在板体结构的下方,板体结构与安装结构密封设置,板体结构具有开口,开口可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盖板装置设置于反应堆水池的顶部,用于密封反应堆水池的内部空间,从而防止异物进入水池内部。同时,在盖板结构的板体结构上设置有可控制开闭的开口,当反应堆内部需要进行检修或者换料操作时,开口打开,当完成上述操作后,开口关闭,从而避免因换料或检修而对盖板装置整体进行拆装。

Description

盖板装置及具有其的池式反应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反应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盖板装置及具有其的池式反应堆。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反应堆水池与外界空间连通,外界杂质易进入反应堆水池的内部空间,从而导致反应堆因此出现运行事故。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盖板装置及具有其的池式反应堆。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盖板装置,设置于反应堆水池的顶部,盖板装置包括:安装结构,呈环状,安装结构安装于反应堆水池的池壁上并与池壁密封设置;支撑结构,位于安装结构内侧并与安装结构固定;板体结构,完全覆盖安装结构的内侧空间,支撑结构支撑在板体结构的下方,板体结构与安装结构密封设置,板体结构具有开口,开口可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
进一步地,板体结构包括多个第一板体,多个第一板体拼接形成的整体覆盖安装结构的内侧空间。
进一步地,第一板体由可透视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相邻的两个第一板体间通过密封结构进行密封。
进一步地,支撑结构包括桁架结构。
进一步地,桁架结构包括多个径向梁和多个环向梁,各径向梁的外侧端部与安装结构连接,多个径向梁沿周向方向间隔设置,各环向梁与多个径向梁连接,多个环向梁沿径向方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板体结构包括多个相互拼接的第一板体,多个第一板体分别覆盖在多个径向梁与多个环向梁围成的多个块状区域,并且各第一板体的形状与相应的块状区域的形状相适配。
进一步地,开口位于板体结构的中心部位。
进一步地,板体结构包括第二板体,第二板体可拆卸地设置在开口处,当第二板体处于装配状态时,第二板体封堵开口,当第二板体处于拆卸状态时,第二板体避让开口。
进一步地,盖板装置还包括:过渡环座,连接在支撑结构上,并且开口的侧壁与过渡环座的外侧密封设置,第二板体与过渡环座可拆卸地连接,用以封堵或避让过渡环座的内侧空间。
进一步地,第二板体由金属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盖板装置还包括:排气结构,排气结构能够连通盖板装置的两侧空间。
进一步地,排气结构能够根据盖板装置两侧的压差进行关闭或开启。
进一步地,池壁上设置有基座,基座与池壁密封设置,安装结构安装于基座上并与基座密封设置。
进一步地,安装结构包括多个第一安装配合面,多个第一安装配合面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基座具有多个第二安装配合面,多个第一安装配合面与多个第二安装配合面一一对应且相互贴合以形成多道密封面。
进一步地,盖板装置还包括:环板结构,位于安装结构与基座连接处的上方,环板结构内侧与安装结构连接,环板结构外侧与池壁或基座连接。
进一步地,安装结构相对于基座在竖直方向上可活动,环板结构外侧与池壁或基座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盖板装置还包括:起吊配合结构,用于盖板装置的吊运。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池式反应堆,包括:上述的盖板装置。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反应堆水池的顶部安装盖板装置,环状的安装结构与池壁密封设置,板体结构完全覆盖安装结构的内侧空间并与安装结构密封设置,从而实现对反应堆水池的密封,防止异物进入池内。
支撑结构用于对板体结构进行支撑,使得盖板装置具有一定的承重能力和抗冲击的能力,保证盖板装置在工作过程中的完整性。
当反应堆需要检修或换料时,打开板体结构的开口,通过开口进行换料或检修操作。完成上述操作后,将板体结构的开口关闭,从而使板体结构整体处于密封状态,用于隔绝反应堆外异物进入水池内。通过设置上述开口,无需再换料或检修时对盖板装置整体进行拆装,操作更加简单。
除了上面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通过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作的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并可帮助对本发明有全面的理解。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盖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盖板装置的纵向剖视图;
图3示出了图1的盖板装置与反应堆水池池壁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4示出了图1的盖板装置的第二板体、过渡环座、支撑结构以及第一板体配合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盖板装置;10、安装结构;11、第一安装配合面;20、支撑结构;211、径向梁;212、环向梁;30、板体结构;31、第一板体;32、第二板体;33、开口;40、密封结构;50、过渡环座;60、排气结构;70、环板结构;80、起吊配合结构;200、池壁;300、基座;301、地脚螺栓;302、第二安装配合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定义,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若全文中涉及“第一”、“第二”等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描述仅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先后次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应该理解为“第一”、“第二”等描述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此外,若全文中出现“和/或”,其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盖板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盖板装置的纵向剖视图。
如图1和图2所示,盖板装置100设置于反应堆水池的顶部,盖板装置100包括安装结构10,安装结构10呈环状,其安装于反应堆水池的池壁200上并与池壁200密封设置。盖板装置100还包括支撑结构20,支撑结构20位于安装结构10内侧并与安装结构10固定。盖板装置100还包括板体结构30,板体结构30完全覆盖安装结构10的内侧空间。支撑结构20支撑在板体结构30的下方,板体结构30与安装结构10密封设置。板体结构30具有开口33,开口33可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
盖板装置100安装在反应堆水池的顶部,环状的安装结构10与池壁200密封设置,板体结构30完全覆盖安装结构10的内侧空间并与安装结构10密封设置,从而实现对反应堆水池的密封,防止异物进入池内。
支撑结构20用于对板体结构30进行支撑,使得盖板装置100具有一定的承重能力和抗冲击的能力,保证盖板装置100在工作过程中的完整性。
当反应堆需要检修或换料时,打开板体结构30的开口33,通过开口33进行换料或检修操作。完成上述操作后,将板体结构30的开口33关闭,从而使板体结构30整体处于密封状态,用于隔绝反应堆外异物进入水池内。通过设置上述开口33,无需在换料或检修时对盖板装置100整体进行拆装,操作更加简单。
可选地,开口33位于板体结构30的中心部位,更便于检修和换料操作的进行,且当开口33位于板体结构30的中心部位时,使得板体结构30各部位的强度更加均匀。
需要说明的是,板体结构30可以是整体的一块板状结构,也可以包括多个第一板体31,多个第一板体31进行拼接。在如图1所示的盖板装置100中,板体结构30包括多个第一板体31。其中,多个第一板体31拼接形成的整体覆盖安装结构10的内侧空间。板体结构30由多个第一板体31拼接而成相对于一体式的板体结构30的好处是,当反应堆水池的池口较大时,如果是一体式的板体结构30,尺寸会较大,而被分割成多块的板体结构30中每个第一板体31的尺寸相对较小,更易于起吊安装或拆卸,且单个的第一板体31也易于加工操作。
为了便于对反应堆水池内部情况的观察,第一板体31可以由可透视的材料制成,例如可以用玻璃材料(例如钢化玻璃板)制成第一板体31。通过选用可透视的材料制成第一板体31,满足了盖板装置100的可视化要求。当然,可透视材料不限于玻璃材料,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为其他能够透视且能够满足强度要求的材料。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盖板装置100中,相邻的两个第一板体31之间通过密封结构40进行密封。具体地,相邻的第一板体31之间的拼接处容易存在缝隙,因此,如果板体结构30想要保证密封性能,则需要在相邻的第一板体31之间设置密封结构4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板体31为钢化玻璃板,密封结构40是铝合金边条,铝合金边条设置于相邻钢化玻璃板之间,铝合金边条可以与钢化玻璃板粘接固定,也可以直接被相邻的两个钢化玻璃板共同夹持固定。
当然,密封结构40的具体形式和设置方式不限于此,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密封结构可以为其他能够实现密封的填充物。此外,板间的密封方式还可以为其他类型,例如能够满足第一板体31间密封要求的填充密封、机械密封或油封等。
在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支撑结构20包括桁架结构。桁架结构固定在安装结构10的内侧,构成用于支撑板体结构30的支撑结构20。桁架结构的杆件主要承受拉力或压力,可以充分发挥材料的作用,节省材料且减轻结构的重量。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该支撑结构20也可以部分由桁架结构构成。
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桁架结构包括多个径向梁211和多个环向梁212,各径向梁211的外侧端部与安装结构10连接。多个径向梁211沿着周向方向间隔设置,各环向梁212与多个径向梁211连接。多个环向梁212沿径向方向间隔设置。支撑结构20中的桁架结构通过径向梁211与环向梁212的安装配合从而增强了支撑结构20的整体强度。其中径向梁211和环向梁212可由工字钢焊接而成,保证了盖板装置100整体具有较高的强度。
根据图1与图2所示的实施例,其中,支撑结构20包括桁架结构,桁架结构包括径向梁211和环向梁212,板体结构30包括多个相互拼接的第一板体31,多个第一板体31分别覆盖在多个径向梁211与多个环向梁212围成的多块区域,并且各第一板体31的形状与相对应的块状区域的形状相适配,使得第一板体31拼接成板体结构30的过程更加容易。具体地,径向梁211和环向梁212与第一板体31侧边配合,在拼接时对第一板体31起到定位的作用。第一板体31可以通过胶接或其他方式与桁架结构进行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支撑结构20的具体结构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方式汇总,支撑结构可以为除桁架结构之外的其他支撑结构,例如多个沿径向方向连接的支撑纵梁,各个支撑纵梁之间无连接。此外,各个第一板体31的形状不限于与桁架结构形成的多块区域相适配,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板体的形状也可以为其他与桁架结构的多块区域不相关的形状。
如图1、图2以及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板体结构30包括第二板体32。第二板体32可拆卸地设置在开口33处。当第二板体32处于装配状态时,第二板体32封堵开口33。当第二板体32处于拆卸状态时,第二板体32避让开口33。开口33位于板体结构30的中心部位。当反应堆进行检修或换料操作时,将设置于开口33位置处的第二板体32拆卸下来,在无需拆卸盖板装置整体的情况下,方便对反应堆堆水池的内部进行相关的操作。当反应堆进行检修或换料操作完成后,装配上第二板体32,第二板体32封堵开口33以实现密封。优选地,当第二板体32封堵开口33后,第二板体32与第一板体31处于同一平面,从而使板体结构30整体的外表面较为平整,比较美观。
此外,第二板体32可拆卸的设置于开口33位置可以包括与板体结构30剩余的部分可拆卸地密封固定或者与支撑结构20可拆卸地固定并与板体结构30的剩余部分进行密封设置。
如图1、图2以及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盖板装置100还包括过渡环座50。过渡环座50连接在支撑结构20上,并且开口33的侧壁与过渡环座50的外侧密封设置。第二板体32与过渡环座50可拆卸地连接,用以封堵或避让过渡环座50的内侧空间。
具体的,如图4所示,第二板体32设置于板体结构30的开口33处,开口33位于板体结构30的中心部位。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板体32通过螺栓固定在过渡环座50上,在过渡环座50上设置有与第二板体32相配合的环槽部,环槽部用于定位第二板体32。在第二板体32的侧壁与环槽部的侧壁之间可以设置铝合金边条等密封结构以用于密封两部件连接处的缝隙。如图4所示,过渡环座50设置在支撑结构20上,通过螺栓与支撑结构20固定,过渡环座50在远离第二板体32的一侧(即过渡环座50的外侧)与板体结构30的开口33的侧壁进行密封设置,具体可通过铝合金边条等密封结构来密封板体结构30与过渡环座50的对接处。通过对过渡环座50两侧进行的密封操作,使得板体结构30整体的密封效果更好。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拆卸与安装第二板体32实现开口33的打开与关闭。在过渡环座50上设置有螺纹孔,第二板体32通过螺栓与过渡环座50上的螺纹孔固定连接,由于第二板体32经常性地拆卸与安装,比较容易损坏螺纹孔。当过渡环座50的螺纹孔发生损坏后,可对过渡环座50进行更换。其中,第二板体32由金属材料制成,可选地,由不锈钢材制成,强度更好,因为第二板体32经常需要拆卸,保证强度使其更加耐用。
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板体32也可以直接可拆卸地连接在支撑结构20上。不过这样的话,一旦支撑结构20上用于连接第二板体32的连接处在反复拆装后发生损坏,就需要对支撑结构20的部分或整体进行更换,比较不便。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的盖板装置100中,盖板装置100还包括排气结构60。排气结构60能够连通盖板装置100的两侧空间,即排气结构60能够连通盖板装置100下方的反应堆水池空间与盖板装置100上方的空间。排气结构60能够依据盖板装置100两侧的压差进行开启或关闭。具体地,当反应堆水池内的压力相对于盖板装置100的上部空间压力过大时,排气结构60打开一定角度,当盖板装置100的两侧空间的压力均衡时,盖板装置100依靠重力进行复位。
在本实施例中,排气结构60包括连通盖板装置100两侧空间的通道和转动盖,其中,转动盖可转动地设置在盖板装置100的上侧面,并且能够密封盖住排气结构60的通道口。可选地,转动盖与板体结构30铰接在一起。
当转动盖开启或关闭时,会转动一定的角度。当池内压力大于盖板装置100上方空间的压力且两者压差较小时(即压差小于预设值),转动盖开启且开启角度小于预定角度,释放反应堆水池内部的压力。当盖板装置100两侧的压力平衡时,转动盖依靠自身重力或者依靠设置在转动盖与板体结构30之间的弹性件实现复位,重新恢复对通道口的密封。
当池内压力大于盖板装置100上方空间的压力且两者压差较大时,转动盖在两侧压差的作用下,转动盖的转动角度超过预设角度。此时,可认定反应堆水池内部出现事故工况,需要停堆进行检修。可选地,该预设角度为90度。
在本实施例中,排气结构60可以为阀门结构,均匀地布置在板体结构30一周,从而提高对压差的敏感度和泄压效果。当然,排气结构60的具体形式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排气结构也可以为排气孔,该排气孔中上设有防止异物掉落的隔网。
图3是盖板装置的安装结构10与基座300安装、以及基座300与池壁200固定连接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在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在池壁200上设置有基座300,基座300与池壁200密封设置。安装结构10安装于基座300上并且与基座300密封设置。具体地,基座300通过地脚螺栓301固定在反应堆水池池壁200并与池壁200之间密封设置。支撑结构20外端固定于安装结构10上,并且安装结构10与板体结构30之间进行密封设置,安装结构10至少部分与基座300面接触,通过盖板装置100的重力进行压力密封。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池壁200上具有环形槽,基座300包括环形底板和与环形底板连接的环形侧板,该环形底板通过地脚螺栓301固定在环形槽的底面上,该环形侧板固定在环形槽的侧面上,环形底板和环形侧板共同围成一环状空间,安装结构10设置在该环状空间内。安装结构10包括支撑环和安装部,其中,支撑结构20固定安装于安装结构10的支撑环内侧,支撑环外侧设置有安装部。安装部包括第一安装环板和第二安装环板,第一安装环板和第二安装环板均水平放置,第一安装环板位于第二安装环板的上方。
基座300的环形侧板上具有一朝向内侧凸出的环形固定板。第一安装环板与环形固定板定位安装,第二安装环板与环形底板定位安装,环形固定板设置成不会阻碍第二安装环板在竖直方向上的移动。
其中,第一安装环板的下表面和第二安装环板的下表面形成两个第一安装配合面11,环形固定板的上表面和环形底板的上表面形成两个第二安装配合面302。在盖板装置100的自身重力作用下,两个第一安装配合面11分别与两个第二安装配合面302紧密贴合,从而形成两道密封面。此外,基座300的环形侧板和环形底板分别与池壁200的环形槽的槽壁之间紧密贴合,从而形成另外两道密封面。上述多道密封面能够保证盖板装置100对反应堆水池内部的良好的密封性。
当然,基座300和安装结构10的具体结构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为其他能够实现固定和密封的结构。此外,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安装配合面11和第二安装配合面302可以为三个以上,第一安装配合面11与第二安装配合面302一一对应且相互贴合以形成多道密封面。
如图1至图3所示,盖板装置100还包括起吊配合结构80,起吊配合结构80用于盖板装置100的吊运,因此盖板装置100在可以直接通过起吊设备与起吊配合结构80配合进行整体的吊运操作。
如图3所示,盖板装置100还包括环板结构70,环板结构70位于安装结构10与基座300连接处的上方。环板结构70的内侧与安装结构10连接,环板结构70的外侧与池壁200或基座300进行连接。此处,环板结构70进一步对安装结构10与基座300的连接处起到了密封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起吊配合结构80可以是起吊螺钉,环板结构70为不锈钢板,起吊螺钉均匀布置在环板结构70背离水池的一侧。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安装结构10与基座300之间存在周向定位,但是不进行紧固连接,安装结构10相对于基座300在竖直方向上可活动。例如,在基座300的环形固定板上设有定位孔,安装结构10的第一安装环板通过螺栓定位于基座300上的定位孔内,即盖板装置100与基座300之间只有周向定位,没有进行紧固连接。环板结构70外侧与池壁200或基座300之间可拆卸地连接。
因此,在需要进行盖板装置100的整体吊运时,只需要卸掉环板结构70,不需要进行其他额外的拆卸操作,通过起吊配合结构80将盖板装置100起吊,螺栓与定位孔就能够分离,从而实现盖板装置100的吊运操作
当然,安装结构10与基座300的定位方式不局限于螺栓与定位孔之间进行定位这种方式。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在安装结构10上设置其他类型的定位部,基座300上设置有相对应的定位配合部,安装结构10通过定位部与定位配合部与基座300之间实现周向定位。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池式反应堆,根据本申请的池式反应堆的实施例,包括上述的盖板装置100。其中,盖板装置100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防止异物落入堆水池内;盖板装置100通过桁架结构进行支撑,具有一定的承重能力和抗冲击能力;在盖板上设置排气结构60,能够对水池内部进行泄压;盖板装置100板体结构30上设置有可控开闭的开口33,可用于在检修与换料时进行打开,并在检修和换料完成后进行关闭。
对于本发明的实施例,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得到新的实施例。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9)

1.一种盖板装置,设置于反应堆水池的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装置包括:
安装结构(10),呈环状,所述安装结构(10)安装于所述反应堆水池的池壁(200)上并与所述池壁(200)密封设置;
支撑结构(20),位于所述安装结构(10)内侧并与所述安装结构(10)固定;
板体结构(30),完全覆盖所述安装结构(10)的内侧空间,所述支撑结构(20)支撑在所述板体结构(30)的下方,所述板体结构(30)与所述安装结构(10)密封设置,所述板体结构(30)具有开口(33),所述开口(33)可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体结构(30)包括多个第一板体(31),多个所述第一板体(31)拼接形成的整体覆盖所述安装结构(10)的内侧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板体(31)由可透视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板装置,其特征在于:
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板体(31)间通过密封结构(40)进行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结构(20)包括桁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盖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桁架结构包括多个径向梁(211)和多个环向梁(212),各所述径向梁(211)的外侧端部与所述安装结构(10)连接,多个所述径向梁(211)沿周向方向间隔设置,各所述环向梁(212)与多个所述径向梁(211)连接,多个所述环向梁(212)沿径向方向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盖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体结构(30)包括多个相互拼接的第一板体(31),多个所述第一板体(31)分别覆盖在多个所述径向梁(211)与多个所述环向梁(212)围成的多个块状区域,并且各所述第一板体(31)的形状与相应的所述块状区域的形状相适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口(33)位于所述板体结构(30)的中心部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盖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体结构(30)包括第二板体(32),所述第二板体(32)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开口(33)处,当所述第二板体(32)处于装配状态时,所述第二板体(32)封堵所述开口(33),当所述第二板体(32)处于拆卸状态时,所述第二板体(32)避让所述开口(3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盖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过渡环座(50),连接在所述支撑结构(20)上,并且所述开口(33)的侧壁与所述过渡环座(50)的外侧密封设置,所述第二板体(32)与所述过渡环座(50)可拆卸地连接,用以封堵或避让所述过渡环座(50)的内侧空间。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盖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板体(32)由金属材料制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排气结构(60),所述排气结构(60)能够连通所述盖板装置的两侧空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盖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气结构(60)能够根据所述盖板装置两侧的压差进行关闭或开启。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池壁(200)上设置有基座(300),所述基座(300)与所述池壁(200)密封设置,所述安装结构(10)安装于所述基座(300)上并与所述基座(300)密封设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盖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结构(10)包括多个第一安装配合面(11),多个所述第一安装配合面(11)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基座(300)具有多个第二安装配合面(302),多个所述第一安装配合面(11)与多个所述第二安装配合面(302)一一对应且相互贴合以形成多道密封面。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盖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环板结构(70),位于所述安装结构(10)与所述基座(300)连接处的上方,所述环板结构(70)内侧与所述安装结构(10)连接,所述环板结构(70)外侧与所述池壁(200)或所述基座(300)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盖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结构(10)相对于所述基座(300)在竖直方向上可活动,所述环板结构(70)外侧与所述池壁(200)或所述基座(300)可拆卸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起吊配合结构(80),用于所述盖板装置的吊运。
19.一种池式反应堆,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至1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盖板装置。
CN202010935041.5A 2020-09-08 2020-09-08 盖板装置及具有其的池式反应堆 Active CN1120379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35041.5A CN112037942B (zh) 2020-09-08 2020-09-08 盖板装置及具有其的池式反应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35041.5A CN112037942B (zh) 2020-09-08 2020-09-08 盖板装置及具有其的池式反应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37942A true CN112037942A (zh) 2020-12-04
CN112037942B CN112037942B (zh) 2023-05-23

Family

ID=735848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35041.5A Active CN112037942B (zh) 2020-09-08 2020-09-08 盖板装置及具有其的池式反应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3794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67823A (zh) * 2021-01-29 2021-06-15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罩体组件及池式反应堆
CN114967781A (zh) * 2022-04-27 2022-08-30 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 湿度控制装置及安全壳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81996A (ja) * 1985-02-07 1986-08-14 株式会社東芝 原子炉用プ−ルのプ−ル水位調整装置
WO1990015417A1 (en) * 1989-06-09 1990-12-13 Combustion Engineering, Inc. Permanent refueling pool seal
CN1134024A (zh) * 1995-04-21 1996-10-23 韩国原子力研究所 原子核反应堆的永久性池腔密封装置
CN105097054A (zh) * 2015-09-16 2015-11-25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一种适用于压水堆核电厂的一体化顶盖
CN109378096A (zh) * 2018-11-12 2019-02-22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一种深水池式低温供热堆的堆芯换料方法
CN110246600A (zh) * 2019-07-11 2019-09-17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全地下式紧凑型反应堆换料装置
CN110767331A (zh) * 2019-11-05 2020-02-07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一种小型液态金属反应堆箱式堆顶盖
CN111383783A (zh) * 2018-12-29 2020-07-07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防水保温套筒及具有其的池式反应堆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81996A (ja) * 1985-02-07 1986-08-14 株式会社東芝 原子炉用プ−ルのプ−ル水位調整装置
WO1990015417A1 (en) * 1989-06-09 1990-12-13 Combustion Engineering, Inc. Permanent refueling pool seal
CN1134024A (zh) * 1995-04-21 1996-10-23 韩国原子力研究所 原子核反应堆的永久性池腔密封装置
CN105097054A (zh) * 2015-09-16 2015-11-25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一种适用于压水堆核电厂的一体化顶盖
CN109378096A (zh) * 2018-11-12 2019-02-22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一种深水池式低温供热堆的堆芯换料方法
CN111383783A (zh) * 2018-12-29 2020-07-07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防水保温套筒及具有其的池式反应堆
CN110246600A (zh) * 2019-07-11 2019-09-17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全地下式紧凑型反应堆换料装置
CN110767331A (zh) * 2019-11-05 2020-02-07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一种小型液态金属反应堆箱式堆顶盖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戴旭东;王炳炎;刘兆东;陈书华;李海博;: "压水堆核电厂专用换料水套设计探讨" *
戴旭东等: "压水堆核电厂专用换料水套设计探讨", 《科技视界》 *
朱雪锋;: "水闸门分段式设计" *
林天龙等: "减少反应堆内活化腐蚀产物进入保存水池的方案研究", 《核安全》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67823A (zh) * 2021-01-29 2021-06-15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罩体组件及池式反应堆
CN114967781A (zh) * 2022-04-27 2022-08-30 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 湿度控制装置及安全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37942B (zh) 2023-05-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37942A (zh) 盖板装置及具有其的池式反应堆
US20070273154A1 (en) Method of Conducting Service on a Wind Turbine Using Equipment Mounted on the Hub
EP3372823A1 (en) Nacelle comprising multifunctional components
US11371485B2 (en) Helicopter hoisting platform for wind driven power plant
CN1105390C (zh) 原子核反应堆的永久性池腔密封装置
US4698941A (en) Framework for dome-shaped roofs
CN110303265A (zh) 一种低温储罐内罐顶板施工工艺及低温储罐施工工艺
CN110762053A (zh) 一种可实现整体起吊和上拆的大型水泵及其施工方法
CN109827033B (zh) 一种高耸型悬浮式微振动的装备施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7334335U (zh) 一种电池包连接组件和具有其的电池包
CN110937507A (zh) 一种平行中体区域的分段组立翻身吊装方法
CN201472916U (zh) 外浮顶罐单盘浮舱分块式浮顶
CN111056430A (zh) 一种双燃料大型集装箱船联合泵塔基座的吊装方法
CN102700621B (zh) 发动机罩以及包括该发动机罩的工程机械
CN112071449B (zh) 隔热装置
CN216916189U (zh) 具有新型连接结构变形后易拆卸的水下航行器密闭端盖
CN219364855U (zh) 一种直升机甲板的排水槽结构
CN115076502B (zh) 一种内胆式水锤消除罐
CN219192534U (zh) 一种带有可拆除液压缸构件的风帆
CN220352598U (zh) 一种可翻转式的钢箱梁检修孔盖
CN216916200U (zh) 一种新型船用大型嵌入式舷侧通风百叶窗
CN217087179U (zh) 一种海上升压站预制舱用开启式检修顶盖组合结构
CN220775521U (zh) 发电机盖板组件
CN219653897U (zh) 一种吊装口封堵结构
CN209682100U (zh) 一种管线阀门拆卸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