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31423A - 一种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31423A
CN112031423A CN202010804047.9A CN202010804047A CN112031423A CN 112031423 A CN112031423 A CN 112031423A CN 202010804047 A CN202010804047 A CN 202010804047A CN 112031423 A CN112031423 A CN 1120314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crete
temperature
pipeline
pumping
circulating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0404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文斌
王新文
裴伟
刘梅姣
黄中安
田敬宇
古军锋
杨俊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Gaojia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Gaojia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Gaojia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Gaojia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0404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31423A/zh
Publication of CN1120314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314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02Conveying or working-up concrete or similar masses able to be heaped or cast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16Structures made from masses, e.g. of concrete, cast or similarly formed in situ with or without making use of additional elements, such as permanent forms, substructures to be coated with load-bearing materia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02Conveying or working-up concrete or similar masses able to be heaped or cast
    • E04G21/04Devices for both conveying and distributing
    • E04G21/0418Devices for both conveying and distributing with distribution hose
    • E04G21/0427Devices for both conveying and distributing with distribution hose on a static support, e.g. cran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24Safety or protective measures preventing damage to building parts or finishing work during construction
    • E04G21/246Safety or protective measures preventing damage to building parts or finishing work during construc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curing concrete in situ, e.g. by covering it with protective sheet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方法,属于混凝土施工技术领域。本申请的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施工区域开设基坑,在坑底施工平台上设置钢筋笼,然后构建成型模板;在钢筋笼内布设循环水管道,在钢筋笼上布设测温元件;在钢筋笼上方架设混凝土泵送管道,混凝土泵送管道包括两根以上的泵送主管道,每根泵送主管道上连接有两根以上间隔设置的泵送支管道;将混凝土泵送至泵送主管道的进料口,在沿泵送主管道延伸方向上依次单独打开泵送支管道的混凝土阀门,使混凝土依次浇筑到设定区域;对浇筑后的混凝土进行养护。本申请的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方法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均匀性,减少裂缝的出现。

Description

一种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混凝土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当前的建筑施工过程中,经常涉及到大体积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的混凝土浇筑体积非常大,多用在高层楼房基础、水利大坝等。大体积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区别不仅仅是厚度不同、体积不同,本质的区别是混凝土中水泥水化产生的热量散失机理不同导致的施工方法不同。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的热量没有表面的热量散失得快,造成内外温差过大,所产生的温度应力可能会使混凝土开裂,影响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因此,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如何减少混凝土内外温差进而保证施工的质量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大部分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施工时采用在混凝土中预埋测温元件甚至预埋冷却水管道的方式,监控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并对混凝土进行降温,以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另外,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还尽可能降低混凝土砼的温度,并采用分层浇筑的方式,采用多种手段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
申请公布号为CN110424739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方法,其施工步骤包括:原料采购、模板支护、砼浇筑、混凝土台阶式分层浇筑、混凝土工件修整,该施工方法在混凝土浇筑时采用了台阶式分层浇筑,即先将一部分混凝土注入待浇筑区域,使混凝土由施工区域的一端流向另一端,形成混凝土层,之后在该混凝土层上再浇筑另一层混凝土,这种方式能有效加快混凝土水化热的散发。但是,对于超大体积混凝土来说,采用上述分层浇筑方式容易导致混凝土流动的路径过长,混凝土在流动过程中容易发生性质变化而导致最终形成的同一层混凝土的质地不均匀,进一步导致混凝土的性能分布不均匀。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方法,该方法能够提高超大体积混凝土的均匀程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施工区域开设基坑,在坑底施工平台上设置钢筋笼;
2)在钢筋笼内布设循环水管道,在钢筋笼上布设测温元件;
3)在钢筋笼上方架设混凝土泵送管道,混凝土泵送管道包括两根以上由基坑外向基坑内斜向下延伸的泵送主管道,每一根泵送主管道上连接有两根以上间隔设置的泵送支管道,泵送支管道的上端与泵送主管道相连,泵送支管道的下端沿竖直方向延伸,泵送支管道上设置有混凝土阀门;
4)将混凝土泵送至泵送主管道的进料口,沿泵送主管道延伸方向,先单独打开第一根泵送支管道,然后间隔设定时间,再单独打开第二根泵送支管道;然后再间隔设定时间,…,以此类推,使混凝土依次浇筑到设定区域;
5)对浇筑后的混凝土进行养护。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采用的混凝土大多为流动性非常好的混凝土,在流动过程中,混凝土容易出现性质变化,如沉降、粘度分布不均等,本申请的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方法针对超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时,采用多段浇筑的方式,混凝土向钢筋笼中注入时,减少了每一段混凝土流动的路径,也减少了混凝土流动的时间,降低了混凝土在流动过程中出现性质变化进而导致混凝土体不均匀的几率,混凝土性能也更加均匀稳定,不易出现裂缝。
优选的,步骤4)中相邻两根泵送支管道的混凝土阀门打开所间隔的设定时间均相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邻两根泵送支管道的混凝土阀门打开的间隔时间相等,可以保证每一段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流过的路程和时间大致相等,进一步提高了浇筑得到的混凝土体的均匀性。这种方式针对方形基坑,特别是长方形基坑具有更好的效果。
优选的,步骤4)中,在泵送主管道沿基坑外向内的延伸方向上,相邻两根泵送支管道的混凝土阀门打开所间隔的设定时间逐渐变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邻两根泵送支管道的混凝土阀门打开的时间间隔逐渐缩短,能够使先注入的混凝土最终静置的总时间变短,减少了先注入的混凝土由于静置时间过长导致的混凝土性质变化过大的问题,对于超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具有更明显的作用。
优选的,步骤4)中,在泵送主管道沿基坑外向内的延伸方向上,先单独打开第一根泵送支管道上的混凝土阀门,使混凝土沿第一根泵送支管道浇筑至相应区域,待混凝土流动至第二根泵送支管道处时,单独打开第二根泵送支管道的混凝土阀门,使混凝土浇筑至相应的区域,…,以此类推,直至混凝土浇筑至所有待浇筑区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泵送支管道上的混凝土阀门打开的时机取决于上一个泵送支管道中浇筑的混凝土流动到该泵送支管道的时间,使得两段混凝土之间的衔接更加顺畅,两段混凝土之间融合得更加充分,减少了相邻两段混凝土之间出现裂缝的几率。
优选的,所述泵送主管道平行设置或者沿基坑周向均匀间隔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泵送主管道采用不同的设置方式,可以适用于不同形状的基坑,针对方形基坑,将泵送主管道平行设置更加有利于混凝土分布均匀;对于圆形基坑或者近似圆形的基坑,将泵送主管道设置为沿基坑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更加有利于混凝土的均匀分布。
优选的,步骤5)中对浇筑后的混凝土进行养护时,当满足下面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时,向循环水管道中通入冷却水对混凝土进行冷却:
a.混凝土里层温度大于55℃;
b.混凝土里层温度与表层温度的差值大于22℃;
c.混凝土表层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大于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浇筑后的混凝土体的冷却采用了有限冷却,即在满足上述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时才进行冷却,能够保证混凝土体中的温度尽可能地维持在较为稳定的范围。
优选的,步骤2)中的循环水管道包括靠近混凝土体表面的表层循环水管道和靠近混凝土体中心的里层循环水管道;
步骤5)中当环境温度大于20℃时,满足下面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时,向表层循环水管道和里层循环水管道中通入冷却水对混凝土进行冷却;当环境温度不大于20℃时,满足下面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时,仅向里层循环水管道中通入冷却水对混凝土进行冷却:
a.混凝土里层温度大于55℃;
b.混凝土里层温度与表层温度的差值大于22℃;
c.混凝土表层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大于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混凝土冷却时的控制与环境温度变化结合起来,处于不同环境温度下时,对混凝土的冷却的位置也不同,在环境温度不大于20℃时,仅对里层混凝土进行冷却,以减少表层混凝土受环境温度影响而造成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
优选的,步骤2)中的循环水管道包括靠近混凝土体表面的表层循环水管道和靠近混凝土体中心的里层循环水管道;
步骤5)中当环境温度大于20℃时,满足下面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时,向表层循环水管道和里层循环水管道中通入冷却水对混凝土进行冷却;当环境温度大于5℃且不大于20℃时,满足下面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时,仅向里层循环水管道中通入冷却水对混凝土进行冷却:
a.混凝土里层温度大于55℃;
b.混凝土里层温度与表层温度的差值大于22℃;
c.混凝土表层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大于18℃;
当环境温度不大于5℃时,向循环水管道中通入热水对混凝土进行加热,所述热水的水温为40-7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对混凝土的养护方式选择采用“全面冷却”、“里层冷却”、“加热”三种方式中的一种,满足不同条件下对混凝土的温度的调控,特别是当环境温度过低时,可以对混凝土进行加热,保证其水化反应能够顺利、稳定进行,使混凝土的水化过程更加均匀,进一步促进了混凝土的均匀性。
优选的,冷却水的水温不超过2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混凝土冷却时,冷却水的水温较低,能够提高用水对混凝土冷却时的效率,对于体积超大的混凝土体来说,其内部热量聚集的更加严重,采用低温水更有利于将混凝土内部的热量快速带出。
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的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方法采用多段浇筑的方式,缩短了浇筑时每一段混凝土的流动路径,也减少了浇筑时每一段混凝土流动的时间,降低了混凝土在流动过程中出现混凝土性质变化的几率,保证了浇筑得到的混凝土体更加均匀,性能更加稳定,不易出现裂缝。
2.本申请的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方法在混凝土养护过程中,采用多种控制方法,对混凝土进行冷却,保证了混凝土内的热量更容易散出,混凝土体内外的温度差更小,进一步提高了混凝土的稳定性,减少了混凝土内裂缝的出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下面实施例中,基坑的面积为2000-5000m2,深度为20-30m。浇筑的超大体积混凝土一般为承台或阀板。下面实施例中,单独打开泵送主管道上连接的泵送支管道的混凝土阀门是指在同一泵送主管道上,打开一个泵送支管道上的混凝土阀门时,关闭该泵送主管道上其他泵送支管道的混凝土阀门。
混凝土的表层温度是靠近混凝土表面的表层测温传感器测得的温度。当有多个表层测温传感器时,表层温度为所有的表层测温传感器测得的温度的平均值。混凝土里层温度是靠近混凝土中心的里层测温传感器测得的温度。当有多个里层测温传感器时,里层温度为所有的里层测温传感器测得的温度的平均值。一般的,当测温传感器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多层时(三层以上),仅最上层和最下层的测温传感器作为表层测温传感器,其他的作为里层测温传感器。
当循环水管道设置有多层时(三层以上),最上层和最下层的循环水管道作为表层循环水管道,其他的循环水管道作为里层循环水管道。
优选的,冷却水的温度为10-25℃。进一步优选的,冷却水的温度为20-25℃。
优选的,向循环水管道中通入的热水的温度为40-70℃,优选的,热水的温度为50-60℃。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施工区域测量放线,开挖基坑,采用水准仪、标尺等测量并标记绝对标高和相对标高;基坑的外形接近圆形,直径约为50m,深度约为20m。待浇筑的阀板的厚度为1.8m。
2)在基坑内,根据图纸标记钢筋摆放位置,划线,设置钢筋,绑扎钢筋笼。绑扎钢筋笼时,先完成底板钢筋绑扎,然后焊接预埋件及避雷接地,然后根据标高控制点标出底板浇筑标高。
在钢筋笼内布设循环水管道,具体的,循环水管道采用镀锌钢管,镀锌钢管沿水平方向盘设形成水平延伸的循环水管道层。循环水管道层设置多层,相邻两层之间在竖直方向的距离为30cm。每一层循环水管道层设有一个出水口和一个进水口,进水口和出回口均设置在钢筋笼外围。所有的循环水管道层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设置在钢筋笼外围的同一位置,并在该位置设置竖直延伸的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上端通过水泵连接有水箱,出水管上端也与水箱相连。进水管的下端与所有的循环水管道层的进水口相连,出水管的下端与所有的循环水管道层的出水口相连。在浇筑混凝土后,循环水管道层均被埋设在混凝土中,而进水管、出水管露置于混凝土浇筑体外。每一层循环水管道的进水口上设置有进水阀。最上层和最下层的循环水管道层作为表层循环水管道层,其余的循环水管道层为里层循环水管道层。本实施例中,里层循环水管道为3层。
在钢筋笼内设置测温元件,具体的,测温元件为测温传感器,测温传感器的设置位置包括浇筑区域(浇筑体)和循环水管道处。先在待浇筑区域选定若干测温点,并将每个测温点进行编号。本实施例中设置15个测温点,其中,在6个柱子的每个柱子处设置一个测温点,其余的9个测温点沿水平面均匀分布。每个测温点处设置若干个测温传感器,并沿竖向均匀间隔分布,将每个测温传感器也进行编号。同一测温点竖向的两个相邻测温传感器之间的距离为30cm。每一个测温传感器都连接一根测温线,并沿竖直方向延伸向上并连接至采集模块。采集模块可以采用现有的温度采集模块。
测温传感器还设置在循环水管道中,具体的,在每一层的循环水管道层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处均设置测温传感器。同时,在钢筋笼上方还设置有用来对环境温度进行测量的测温传感器。
混凝土中的测温传感器、循环水管道层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设置的测温传感器、钢筋笼上方设置的环境测温传感器均连接至相应的温度采集模块,并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将采集到的温度信号输送到下位机,下位机与上位机相连,已将采集到的温度数据汇总。上位机上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与每一层循环水管道层的进水阀相连,以根据测温传感器采集到的温度数据控制循环水管道层的进水阀打开或者关闭。具体的,可以根据采集到的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值进行控制,也可以根据每一层循环水管道的出水口或进、出水口温度差值进行控制,也可以根据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值并结合循环水管道出水口的温度数据来进行控制。
浇筑混凝土后,温度数据的采集时间间隔可以设置为5-20min,本实施例中每5min测试一次温度数据。
3)架设混凝土泵送管道。混凝土泵送管道包括泵送主管道和泵送支管道,泵送主管道由基坑外斜向下延伸至基坑内,上端设置在基坑外缘,并设置支架对泵送主管道的上端进行支撑固定,泵送主管道的下端延伸至基坑中心的钢筋笼的上表面附近。泵送支管道竖向设置,泵送支管道上端与泵送主管道连接,泵送支管道的下端靠近钢筋笼的上表面设置。泵送主管道设置有多根,具体数量可以根据基坑的大小来确定,本实施例中的泵送主管道设置为5根。每一根泵送主管道上的泵送支管道的数量约为2-4根,本实施例为3根。泵送主管道沿基坑周向均匀间隔分布,具体的,所有泵送主管道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投影,均沿基坑竖直坑壁投影的径向延伸,且在基坑竖直坑壁投影的圆周上均匀间隔分布。基坑中设置有泵送管道支架,将泵送主管道和泵送支管道固定。每一个泵送支管道与泵送主管道连接处设置有混凝土阀门,泵送主管道的下端开口处也设置有混凝土阀门。
4)浇筑混凝土。本实施例浇筑的混凝土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水泥280份、粉煤灰80份、铝灰30份、砂800份、碎石1200份、钢纤维20份、聚酯纤维20份、无碱玻璃纤维20份、减水剂、水150份。水泥为PO32.5普通硅酸盐水泥。粉煤灰比表面积为350m2/kg,烧失量为0.8%。粉煤灰中氧化钙的质量分数为4.8%。铝灰中铝粉的质量分数为7.5%。碎石的粒径为15mm。钢纤维的长径比为50,聚酯纤维和无碱玻璃纤维的长径比为60。聚酯纤维为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纤维。减水剂为聚羧酸减水剂。
将拌和好的混凝土由泵车注入泵送主管道,先单独打开所有泵送主管道上靠近基坑边缘的第一个泵送支管道上的阀门,使进入泵送主管道中的混凝土由靠近基坑边缘的第一个泵送支管道送入钢筋笼中相应的浇筑位置。待送入钢筋笼的混凝土向基坑中心方向流动至第二个泵送支管道处时,关闭第一个泵送支管道的阀门,打开第二个泵送支管道的阀门,使混凝土从第二个泵送支管道送入钢筋笼中的待浇筑位置。从第二个泵送支管道送入的混凝土与从第一个泵送支管道浇筑并流动至第二个泵送支管道的混凝土层接续,并继续向基坑中心流动。以此类推,待向基坑中心流动的混凝土层流动至第三个泵送支管道处时,关闭第二个泵送支管道的阀门,并打开第三个泵送支管道的阀门。待向基坑中心流动的混凝土层流动至泵送主管道的下端开口处时,打开泵送主管道下端开口的阀门,同时关闭第三个泵送支管道的阀门,使混凝土浇筑到预定位置。
混凝土浇筑时采用分层浇筑,每层浇筑的厚度约为150mm,浇筑完一层后,进行振捣至混凝土表面平坦、不再冒气泡为止。在第一层混凝土初凝前,进行第二层混凝土的浇筑、振捣,直至浇筑完成并形成混凝土浇筑体。
5)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对形成的混凝土浇筑体(混凝土体)进行养护。养护时,在混凝土体表面覆盖塑料布或者麻袋片。同时启动混凝土温度监测,由上位机上的温度数据来监控混凝土浇筑体内外的温度数据差。
混凝土体内部的温度数据分为两组,对于靠近混凝土体上表面的一层测温传感器和靠近混凝土浇注体下表面的一层测温传感器测得的温度数据计算平均值,作为混凝土表层温度。
T=[(T上1+T上2+…+T上m)+(T下1+T下2+…+T下m)]/2m
其中,m为测温点的总个数;T上1为第1个测温点的靠近上表面的测温传感器的温度数值,T上2为第2个测温点的靠近上表面的测温传感器的温度数值,…,T上m为第m个测温点的靠近上表面的测温传感器的温度数值;T下1为第1个测温点的靠近下表面的测温传感器的温度数值,T下2为第2个测温点的靠近下表面的测温传感器的温度数值,…,T下m为第m个测温点的靠近下表面的测温传感器的温度数值。
对于除了上述两层测温传感器外的测温传感器的温度数据,计算平均值,作为混凝土里层温度。
T=[(T11+T21+…+Ti1)+(T12+T22+…+Ti2)+…+(T1m+T2m+…+Tim)]/(m*i)i为同一个测温点,除了最上端和最下端的测温传感器外的测温传感器的总数,也即里层测温传感器的总数;m为测温点的总个数;T11为第1个测温点的第1个里层测温传感器的温度数值,T21为第1个测温点的第2个里层测温传感器的温度数值,…,Ti1为第1个测温点的第i个里层测温传感器的温度数值;T12为第2个测温点的第1个里层测温传感器的温度数值,T22为第2个测温点的第2个里层测温传感器的温度数值,…,Ti2为第2个测温点的第i个里层测温传感器的温度数值;…,T1m为第m个测温点的第1个里层测温传感器的温度数值,T2m为第m个测温点的第2个里层测温传感器的温度数值,…,Tim为第1个测温点的第i个里层测温传感器的温度数值。
将处于混凝土浇筑体外的对环境温度测量的测温传感器的温度数据作为环境温度,将循环水管道的出水口的测温传感器的温度数据作为出水温度。
根据监测结果,当满足下面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时,通过控制器打开所有循环水管道的进水口的进水阀,向循环水管道中通入冷却水,冷却水的进水水温为25℃:
a.里层温度T大于70℃;
b.里层温度与表层温度的差值大于25℃,即ΔT=T-T>25℃;
c.表层温度T与环境温度的差值大于20℃;
根据监测结果,当上述三个条件均不满足时,通过控制器关闭所有循环水管道的进水口的阀门,停止向循环水管道中通入冷却水。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针对方形的基坑,设置3-5根主泵送管道,且所有的主泵送管道均平行设置,支泵送管道的设置及与主泵送管道的连接关系与实施例1中的相同。浇筑混凝土时,仍然采用与实施例1中相似的方式,依次打开主泵送管道上连接的支泵送管道的混凝土阀门。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浇筑完成后,根据监测结果,当满足下面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时,通过控制器打开所有循环水管道的进水口的进水阀,向循环水管道中通入冷却水,冷却水的进水水温为20℃,冷却水的流速控制为循环水管道的出水温度不超过40℃:
a.里层温度T大于55℃;
b.里层温度与表层温度的差值大于22℃,即ΔT=T-T>22℃;
c.表层温度T与环境温度的差值大于18℃;
根据监测结果,当上述三个条件均不满足时,通过控制器关闭所有循环水管道的进水口的阀门,停止向循环水管道中通入冷却水。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每一层循环水管道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不再通过进水管和出水管与水箱相连,而是直接连接至水箱。
在浇筑完成后,根据监测结果:
(1)当环境温度大于20℃时,当满足下面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时,通过控制器打开所有循环水管道的进水口的进水阀,向循环水管道中通入冷却水,冷却水的进水水温为20℃:
a.里层温度T大于55℃;
b.里层温度与表层温度的差值大于22℃,即ΔT=T-T>22℃;
c.表层温度T与环境温度的差值大于18℃;
根据监测结果,当上述三个条件均不满足时,通过控制器关闭所有循环水管道的进水口的进水阀,停止向循环水管道中通入冷却水。
(2)当环境温度不大于20℃时,当满足下面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时,通过控制器打开里层循环水管道的进水口的进水阀,向里层循环水管道中通入冷却水,冷却水的进水水温为20℃:
a.里层温度T大于55℃;
b.里层温度与表层温度的差值大于22℃,即ΔT=T-T>22℃;
c.表层温度T与环境温度的差值大于18℃;
根据监测结果,当上述三个条件均不满足时,通过控制器关闭里层循环水管道的进水口的进水阀。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的不同之处在于,还设置有热水箱,热水箱中设置有加热装置,以将热水箱中的水加热为温度为40-70℃。本实施例中,热水箱中的热水的温度为45℃。每一层循环水管道的进水管采用三通管与水箱相连,三通管的一个管口与进水管相连,另一个管口与水箱相连,第三个管口通过管道与热水箱相连,与进水管相连的三通管的三个管口上均设置有进水阀,进水阀均与控制器相连。每一层循环水管道的出水管也采用三通管与水箱相连,该三通管的三个管口分别与出水管、水箱、热水箱相连,与出水管相连的三通管的三个管口上均设置有出水阀,出水阀也与控制器相连。
在浇筑完成后,根据监测结果:
(1)当环境温度大于20℃时,当满足下面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时,通过控制器打开所有循环水管道的进水口的与水箱相连的两个进水阀,并打开循环水管道出水口与水箱相连的两个出水阀,关闭进水口三通管与热水箱相连的进水阀,关闭出水口三通管与热水箱相连的出水阀,向循环水管道中通入冷却水,冷却水的进水水温为20℃:
a.里层温度T大于55℃;
b.里层温度与表层温度的差值大于22℃,即ΔT=T-T>22℃;
c.表层温度T与环境温度的差值大于18℃;
根据监测结果,当上述三个条件均不满足时,通过控制器关闭所有循环水管道的进水口的进水阀。
(2)当环境温度不大于20℃且大于5℃时,当满足下面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时,通过控制器打开里层循环水管道的进水口与水箱相连的两个进水阀,并打开里层循环水管道出水口与水箱相连的两个出水阀,关闭表层循环水管道进水口与水箱相连的两个进水阀以及出水口与水箱相连的两个出水阀,同时关闭进水口三通管与热水箱相连的进水阀以及出水口三通管与热水箱相连的出水阀,向里层循环水管道中通入冷却水,冷却水的进水水温为20℃:
a.里层温度T大于55℃;
b.里层温度与表层温度的差值大于22℃,即ΔT=T-T>22℃;
c.表层温度T与环境温度的差值大于18℃;
根据监测结果,当上述三个条件均不满足时,通过控制器关闭里层循环水管道的进水口的进水阀。
(3)当环境温度不大于5℃时,如果里层温度T不小于30℃,仅将表层循环水管道与热水箱连接,通入热水进行加热。如果里层温度T小于30℃,则将所有的循环水管道与热水箱连接,通入热水进行加热。
对比例
本对比例的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混凝土泵送管道仅包括竖直泵送管道,将混凝土从基坑外泵送至基坑内边缘处,然后向基坑中心流动。竖直泵送管道有四根,沿基坑周向均匀间隔分布。
试验例
对实施例1-5及对比例中施工后的混凝土体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其中抗压强度和抗渗等级按照GB 50164-201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进行测试)。
表1实施例1-5及对比例中施工后的混凝土体检测结果
Figure BDA0002628451270000101
Figure BDA0002628451270000111
由表1可知,本申请的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方法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大幅度减少混凝土中的裂缝数量,另外,还能使施工得到的混凝土体具有非常高的抗渗等级。

Claims (9)

1.一种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施工区域开设基坑,在坑底施工平台上设置钢筋笼;
2)在钢筋笼内布设循环水管道,在钢筋笼上布设测温元件;
3)在钢筋笼上方架设混凝土泵送管道,混凝土泵送管道包括两根以上由基坑外向基坑内斜向下延伸的泵送主管道,每一根泵送主管道上连接有两根以上间隔设置的泵送支管道,泵送支管道的上端与泵送主管道相连,泵送支管道的下端沿竖直方向延伸,泵送支管道上设置有混凝土阀门;
4)将混凝土泵送至泵送主管道的进料口,沿泵送主管道延伸方向,先单独打开第一根泵送支管道,然后间隔设定时间,再单独打开第二根泵送支管道;然后再间隔设定时间,…,以此类推,使混凝土依次浇筑到设定区域;
5)对浇筑后的混凝土进行养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相邻两根泵送支管道的混凝土阀门打开所间隔的设定时间均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在泵送主管道沿基坑外向内的延伸方向上,相邻两根泵送支管道的混凝土阀门打开所间隔的设定时间逐渐变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在泵送主管道沿基坑外向内的延伸方向上,先单独打开第一根泵送支管道上的混凝土阀门,使混凝土沿第一根泵送支管道浇筑至相应区域,待混凝土流动至第二根泵送支管道处时,单独打开第二根泵送支管道的混凝土阀门,使混凝土浇筑至相应的区域,…,以此类推,直至混凝土浇筑至所有待浇筑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意一项所述的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泵送主管道平行设置或者沿基坑周向均匀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对浇筑后的混凝土进行养护时,当满足下面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时,向循环水管道中通入冷却水对混凝土进行冷却:
a.混凝土里层温度大于55℃;
b.混凝土里层温度与表层温度的差值大于22℃;
c.混凝土表层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大于1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的循环水管道包括靠近混凝土体表面的表层循环水管道和靠近混凝土体中心的里层循环水管道;
步骤5)中当环境温度大于20℃时,满足下面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时,向表层循环水管道和里层循环水管道中通入冷却水对混凝土进行冷却;当环境温度不大于20℃时,满足下面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时,仅向里层循环水管道中通入冷却水对混凝土进行冷却:
a.混凝土里层温度大于55℃;
b.混凝土里层温度与表层温度的差值大于22℃;
c.混凝土表层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大于1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的循环水管道包括靠近混凝土体表面的表层循环水管道和靠近混凝土体中心的里层循环水管道;
步骤5)中当环境温度大于20℃时,满足下面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时,向表层循环水管道和里层循环水管道中通入冷却水对混凝土进行冷却;当环境温度大于5℃且不大于20℃时,满足下面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时,仅向里层循环水管道中通入冷却水对混凝土进行冷却:
a.混凝土里层温度大于55℃;
b.混凝土里层温度与表层温度的差值大于22℃;
c.混凝土表层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大于18℃;
当环境温度不大于5℃时,向循环水管道中通入热水对混凝土进行加热,所述热水的水温为40-70℃。
9.根据权利要求6-8任意一项所述的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冷却水的水温不大于25℃。
CN202010804047.9A 2020-08-12 2020-08-12 一种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20314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04047.9A CN112031423A (zh) 2020-08-12 2020-08-12 一种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04047.9A CN112031423A (zh) 2020-08-12 2020-08-12 一种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31423A true CN112031423A (zh) 2020-12-04

Family

ID=735777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04047.9A Pending CN112031423A (zh) 2020-08-12 2020-08-12 一种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31423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62966A (zh) * 2021-02-09 2021-06-15 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超厚钢筋混凝土水平构件分层浇筑施工方法
CN114263203A (zh) * 2022-01-11 2022-04-01 北京国际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基础结构及施工工艺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28786A (ja) * 1999-05-21 2000-11-28 Shimizu Corp コンクリートのひび割れ防止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1781931A (zh) * 2010-01-21 2010-07-21 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大体积混凝土承台冬季一次性浇注施工方法
CN102758437A (zh) * 2012-07-27 2012-10-31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圆形基坑超大体积混凝土中心向四周放射状浇筑施工方法
KR20140039698A (ko) * 2012-09-25 2014-04-02 한국건설기술연구원 소성수축 균열 방지용 콘크리트 양생시트 및 그 양생 방법
CN107013047A (zh) * 2017-03-22 2017-08-04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梯度式混凝土水管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9209441A (zh) * 2018-11-01 2019-01-15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低温环境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28786A (ja) * 1999-05-21 2000-11-28 Shimizu Corp コンクリートのひび割れ防止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1781931A (zh) * 2010-01-21 2010-07-21 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大体积混凝土承台冬季一次性浇注施工方法
CN102758437A (zh) * 2012-07-27 2012-10-31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圆形基坑超大体积混凝土中心向四周放射状浇筑施工方法
KR20140039698A (ko) * 2012-09-25 2014-04-02 한국건설기술연구원 소성수축 균열 방지용 콘크리트 양생시트 및 그 양생 방법
CN107013047A (zh) * 2017-03-22 2017-08-04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梯度式混凝土水管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9209441A (zh) * 2018-11-01 2019-01-15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低温环境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慧民等: "《特种筒仓结构施工关键技术及安全控制》", 30 April 2018, 冶金工业出版社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62966A (zh) * 2021-02-09 2021-06-15 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超厚钢筋混凝土水平构件分层浇筑施工方法
CN112962966B (zh) * 2021-02-09 2022-06-07 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超厚钢筋混凝土水平构件分层浇筑施工方法
CN114263203A (zh) * 2022-01-11 2022-04-01 北京国际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基础结构及施工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18673B (zh) 超大体积砼一次连续浇注多循环实时温控施工工艺
CN105133615B (zh) 一种青藏高原地区大温差环境大体积混凝土冷却循环水温控施工方法
CN101781931B (zh) 大体积混凝土承台冬季一次性浇注施工方法
CN105649108B (zh) 管廊箱型隧道侧墙裂缝控制方法
CN112031423A (zh) 一种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方法
CN103723968B (zh) 核电站px泵房蜗壳泵结构用混凝土及其浇筑成型的方法
CN106836808A (zh) 自密实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法
CN104264678B (zh) 大体积混凝土防裂纹施工工艺
CN106869503A (zh) 一种混凝土保温幕墙的混凝土浇筑方法
CN108999405A (zh) 严寒地区冬季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方法
WO2012081975A1 (en) Controlled curing of concrete
CN104230251B (zh) 冬期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方法
CN107859039A (zh) 一种磨煤机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差控制及检测方法
CN105544583B (zh) 一种桥梁承台的施工方法
CN113235451A (zh)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方法
CN109676752B (zh) 一种多孔水泥制管及其制作工艺
CN109702888A (zh) 一种低温条件下叠合板生产工艺
CN114263466B (zh) 高寒地区钻井井壁冬季预制施工温度裂缝控制方法
CN207159822U (zh) 一种桥墩大体积混凝土控温装置
CN109162460A (zh) 一种c70自密实混凝土的施工方法
CN111484295B (zh) 一种防止墩墙混凝土温度裂缝的施工方法
CN114776008B (zh) 一种c50高强混凝土超大体积底板一次性浇筑施工方法
CN109553327A (zh) 混凝土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6564122B (zh) 一种先张法u梁裂缝控制方法
CN114524646B (zh) 建筑施工用混凝土现场浇筑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