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25068A - 一种手工一体式焊钳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工一体式焊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25068A
CN112025068A CN202010891484.9A CN202010891484A CN112025068A CN 112025068 A CN112025068 A CN 112025068A CN 202010891484 A CN202010891484 A CN 202010891484A CN 112025068 A CN112025068 A CN 1120250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rod
cylinder
stroke
locking
wor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9148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绍志
郑建丰
刘金龙
吴承枫
周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Pudian Weld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Pudian Weld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Pudian Weld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Pudian Weld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9148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25068A/zh
Publication of CN1120250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2506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11/00Resistance welding; Severing by resistance heating
    • B23K11/30Features relating to electrodes
    • B23K11/31Electrode holders and actuating device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11/00Resistance welding; Severing by resistance heating
    • B23K11/36Auxiliary equip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sistance Wel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手工一体式焊钳,属于焊接设备领域,包括焊钳转盘,焊钳转盘包括内转盘、外转盘和钢珠带,焊钳转盘包括用于锁定内转盘与外转盘的锁紧结构;焊钳本体,焊钳本体包括安装在内转盘一端面上的静钳臂和动钳臂,以及安装在内转盘另一端面上的多级增压气缸、中频变压器、控制阀、水气转接头以及集线板;吊杆,吊杆一端固定在外转盘上、另一端用于悬吊;操作手柄,操作手柄固定在焊钳本体或者内转盘上,操作手柄与集线板电连接,且操作手柄通过集线板操作设置在气管上的控制阀以控制多级增压气缸工作,以使动钳臂上的电极靠近或者远离静钳臂上的电极。本发明不但克服轴承限制,还能在不增加体积结构的情况下增加对工件施加的压力。

Description

一种手工一体式焊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焊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工一体式焊钳。
背景技术
随着航空航天、电子、汽车、家用电器等工业的发展,焊接技术在工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其中电阻焊技术焊接成本低、生产效率高、焊接质量好、操作简单,易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等优点,受到广泛的重视。
点焊技术为电阻焊中的一种,点焊是将焊件装配成搭接接头,并压紧在两柱状电极之间,利用电阻热熔化工件(母材)金属,形成焊点的电阻焊方法。
而手工一体式焊钳(又名点焊机,以下简称焊钳)是进行点焊工作的一种常用设备。根据电阻焊的原理,该设备是由焊钳整机固定机构、加压机构、传动机构、焊接回路、电极和开关控制机构组成。
现有的手工一体式焊钳存在以下缺点:1、现有手工一体式焊钳的加压机构为普通多级增压气缸,因此如要施加较大的焊接应力就要增加气缸缸径,导致焊钳整体外形大且笨重;2、现有手工一体式焊钳的变压器也为普通工频变压器,体积大,质量重;3、现有手工一体式焊钳的旋转转盘是用的轴承结构,这导致转盘的尺寸受到轴承的制约较大,很难做小;4、现有工一体式焊钳钳体是铸铝结构,其结构强度差、外形相对较大,且多为偏心摇臂样式,焊钳重心不在焊钳旋转中心,操作时费时费力;5、现有手工一体式焊钳接线都是通过非标接头接线,没有模块化设计,导致接线操作较为繁琐和麻烦。
例如,公开号为CN111318797A的中国发明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手动一体螺母焊钳,其转盘结构则采用的轴承结构,其气缸则为传统气缸。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焊接应力大、结构体积小、转盘尺寸不受限制的焊钳,以解决或者部分的解决以上指出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手工一体式焊钳,包括,
焊钳转盘,所述焊钳转盘包括内转盘、外转盘和钢珠带,所述钢珠带设置在所述内转盘与所述外转盘之间以使所述内转盘与所述外转盘可相对转动,所述焊钳转盘还包括用于锁定所述内转盘与所述外转盘的锁紧结构;
焊钳本体,所述焊钳本体包括安装在所述内转盘一个端面上的静钳臂和动钳臂,以及安装在所述内转盘另一个端面上的多级增压气缸、中频变压器、控制阀、水气转接头以及集线板;
吊杆,所述吊杆一端固定在所述外转盘上、另一端用于悬吊;
操作手柄,所述操作手柄固定在焊钳本体或者所述内转盘上,所述操作手柄与所述集线板电连接,且所述操作手柄通过集线板操作安装在所述气管上的所述控制阀以控制所述多级增压气缸工作,以使所述动钳臂上的电极靠近或者远离所述静钳臂上的电极。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限定,当所述动钳臂相对所述内转盘滑动连接时,所述多级增压气缸沿平行于所述动钳臂的滑动方向布置,且所述多级增压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动钳臂固定连接;当所述动钳臂相对所述内转盘转动连接时,所述多级增压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动钳臂铰接。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多级增压气缸包括依次串接的一个双行程气缸和至少一个加强气缸;
所述双行程气缸包括相互独立的预行程腔和工作腔,所述预行程腔内设置有预行程活塞,所述预行程活塞上固定安装有空心结构的预行程活塞杆,所述预行程活塞杆的外端部固定连接在所述内转盘上;所述工作腔内设置有工作活塞,所述工作活塞上安装有工作活塞杆,所述工作活塞杆穿设在所述预行程活塞杆内部,且所述工作活塞杆的外端部与所述动钳臂连接;所述双行程气缸还设置有用于在所述双行程气缸完成预工作行程时将所述预行程活塞杆锁定在所述双行程气缸的缸体上的锁止结构;
所述加强气缸包括增压腔、设置在所述增压腔内的增压活塞以及固定在所述增压活塞上的增压活塞杆,所述增压活塞杆为中空结构且贯穿的设置在所述增压活塞上,且所述增压活塞杆的输出端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气槽;其中,所述增压活塞杆的输出端伸出所述加强气缸后伸入到另一所述加强气缸的增压腔内,使相邻的两个所述加强气缸的增压活塞杆相互固定连接且相互连通;其中,与所述双行程气缸相邻的一个所述加强气缸的增压活塞杆的输出端伸入到所述工作活塞腔中。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限定,所述锁止结构包括:
锁紧滚珠,所述锁紧滚珠嵌装在所述预行程活塞杆的侧壁上,且所述锁紧滚珠的两侧分别凸出于所述预行程活塞杆的内侧壁和外侧臂;
滚珠槽,所述滚珠槽设置在所述双行程气缸的缸体的前端盖上,且所述滚珠槽与所述锁紧滚珠凸出于所述预行程活塞杆外侧壁的部分相适配;
锥形滑套,所述锥形滑套位于所述工作活塞杆与所述预行程活塞杆之间且可活动的套设在所述工作活塞杆上,所述锥形滑套的大端在所述双行程气缸完成预工作行程时将所述锁紧滚珠锁定在所述滚珠槽中;
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套设在所述工作活塞杆上,且所述压缩弹簧的后端相对所述工作活塞杆固定、前端相对所述锥形滑套的大端固定;
复位固件,所述复位固件固定在所述锥形滑套前侧的所述工作活塞杆上,所述复位固件用于带动所述锥形滑套向后端运动以使所述锁紧滚珠从所述滚珠槽中解锁。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限定,所述锥形滑套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沿轴向布置的滚珠限制滑槽,所述滚珠限制滑槽与所述锁紧滚珠凸出于所述预行程活塞杆内侧壁的部分相适配。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限定,所述锁紧滚珠有多个,所述多个锁紧滚珠周向均匀间隔分布,相应的,所述锥形滑套的外侧壁上周向均匀间隔分布有相同数量的滚珠限制滑槽。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限定,所述集线板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信号输入面板和信号输出面板,以及夹设在所述信号输入面板与所述信号输出面板之间的集成电路板;所述信号输入面板上安装有多个与所述集成电路板电连接的快接插座,所述控制阀、所述操作手柄均通过快接插头与所述信号输入面板连接。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限定,所述锁紧结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内转盘上的锁紧块以及旋拧在所述锁紧块上的锁紧螺钉,其中,所述锁紧螺钉的端部正对所述外转盘的端面。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限定,所述中频变压器包括高导磁硅钢片,采用高性能环氧树脂真空浇筑。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动钳体和所述静钳体均为铜合金,且所述焊钳本体的重心与所述焊钳转盘的转动中心重合。
本发明通过钢珠带代替传统轴承,使得通过裁剪钢珠带的长度即可满足各种不同尺寸的转盘的需要,使焊钳转盘的大小不受轴承限制,可根据需要定制;通过多级增压气缸的设置,使得对工件施加的夹紧力不受气缸缸径大小的限制,只需要增加加强气缸的级数即可解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焊钳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多级增压气缸处于打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多级增压气缸完成预工作行程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多级增压气缸处于加压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集线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集线板的后视图。
图中:1-焊钳转盘、11-内转盘、111-右环形凸缘、112-环形台阶、12、外转盘、13-钢珠带、14-锁紧结构、141-锁紧块、142-锁紧螺钉、15-压紧挡圈、151-左环形凸缘、16-转盘螺钉、2-焊钳本体、21-静钳臂、22-动钳臂、23-电极、24-导向壳、3-多级增压气缸、31-双行程气缸、32-加强气缸、320-增压缸体、321-增压腔、322-增压活塞、323-增压活塞杆、324-公共端盖、325-边端盖、300-缸体、301-前端盖、302-后端盖、303-隔板、33-预行程腔、34-工作腔、35-预行程活塞、36-预行程活塞杆、37-工作活塞、38-工作活塞杆、4-中频变压器、5-水气转接头、6-集线板、61-信号输入面板、62-信号输出面板、63-控制线接入口、64-控制阀接入口、65-手柄接入口、66-信号采集端子、7-锁止结构、71-锁紧滚珠、72-滚珠槽、73-锥形滑套、74-压缩弹簧、75-复位固件、8-吊环、9-操作手柄、10-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以下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其公开了一种手工一体式焊钳的整体外部示意图,其包括有,
焊钳转盘1,如图2所示,焊钳转盘1包括内转盘11、外转盘12和钢珠带13。其中,钢珠带13设置在内转盘11和外转盘之间以使内转盘11与外转盘12可相对转动,同时,焊钳转盘1还包括用于锁定内转盘11与外转盘12的锁紧结构14;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焊钳转盘1还包括压紧挡圈15。首先可以理解的是,钢珠带13绕装在内转盘11的外圆周侧壁上,同时外转盘12的内圆周侧壁则钳套在钢珠带13外;此时,在轴向方向上,内转盘11、外转盘12和钢珠带13三者无法得到固定。因此本实施例中,首先配置内转盘11的有右侧端面上一体成型有一个尺寸较大的右环形凸缘111,右环形凸缘111用于阻挡钢珠带13和外转盘12向右侧移动;而在左侧方向上,为内转盘11设置一个尺寸较小的且向左侧轴向延伸的环形台阶112,该环形台阶112的外圆周侧壁嵌装在压紧挡圈15的内圆周侧壁中,该压紧挡圈15同时通过多个转盘螺钉16可拆卸的固定在内转盘11的左侧端面上,同时压紧挡圈15的左侧也具有一个尺寸较大的左环形凸缘151,该左环形凸缘151则用于阻挡钢珠带13和外转盘12向左侧移动。其中,压紧挡圈15上设置有供转盘螺钉16穿过的孔,而内转盘11的左侧端面上设置有与转盘螺钉16相适配的螺纹孔。
其中,钢珠带13包括环形保持架和若干钢珠,环形保持架由柔性塑料制成,使得钢珠带13具有柔性,从而可以适应各种情况下的盘旋缠绕;可以想见,具体实施时,也可以采用橡胶等其他柔性材料来制作该环形保持架。此外,用柔性材料制作保持架还便于裁剪,可以根据不同尺寸的转盘,裁剪对应周长的钢珠带,让使用摆脱轴承产品因标准化带来的尺寸限制。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锁紧结构14包括固定在内转盘11(具体是右环形凸缘111)上的锁紧块141以及旋拧在锁紧块141上的锁紧螺钉142,其中,锁紧螺钉142优选为手拧螺钉,该手拧螺钉的端部正对外转盘12的右端面,并通过挤压外转盘12右端面实现将内转盘11相对外转盘12锁紧。而为了提高锁紧螺钉142的端部对外转盘12端面的压紧力,本实施例更具体的是在外转盘12上设置一圈周向均匀分布的齿槽,锁紧螺钉142的端部对着齿槽实现锁紧。
本发明的手工一体式焊钳还包括焊钳本体2,焊钳本体2固定安装在上述的内转盘11上。具体的,焊钳本体2包括安装在内转盘11一个端面上(即以上所称的左侧端面)的静钳臂21和动钳臂22,同时还包括安装在内转盘11另一个端面上(即以上所称的右侧端面)的多级增压气缸3、中频变压器4、控制阀10、水气转接头5以及集线板6;
本发明的手工一体式焊钳还包括吊杆8,吊杆8的下端固定在外转盘12上、上端则用于悬吊在横梁或者是吊环等结构上;
本发明的手工一体式焊钳还包括操作手柄9,操作手柄9固定在焊钳本体2或者内转盘11上(本实施例优选固定在内转盘11上),操作手柄9与集线板6电连接,且该操作手柄9通过集线板6操作设置在气管上的控制阀10以控制多级增压气缸3的工作,以使动钳臂22上的电极23靠近或者远离静钳臂21上的电极23。同时,该操作手柄9有两个,两个操作手柄9对此分布在焊钳本体2的两侧。其中,控制阀10固定安装在多级增压气缸3上,以降低气路行程。
其中,上述的静钳臂21和动钳臂22上均安装有电极23;并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动钳臂22相对内转盘11滑动连接(例如在内转盘11上设置滑轨,动钳臂22通过其上固定的滑块在该滑轨上滑动,从而实现动钳臂22相对内转盘11的滑动连接),即构成通常所称的C型焊钳,此时多级增压气缸3则沿平行于动钳臂22的滑动方向布置,且多级增压气缸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在动钳臂23上;相应的,通常内转盘11上设置有导向用的导向壳24,导向壳24内设置上述的滑轨,而动钳臂22滑动安装在该导向壳24内。或者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配置动钳臂22相对内转盘11转动连接(例如在内转盘11上固定安装一个转接块,动钳臂22通过转动销与该转接块转动连接),从而构成通常所称的X型焊钳,相应的多级增压气缸3的输出端与动钳臂22铰接。
本实施例中,如图3-5所示,多级增压气缸3其不但具有双行程以满足移动和工作需要,还能够提高加压压力,使动钳臂22上的电极23能够对待焊接的工件施加更大的压力。
更具体的,该多级增压气缸3包括依次串接的一个双行程气缸31和至少一个加强气缸32;
其中,双行程气缸31包括缸体300,缸体300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有前端盖301和后端盖302(本实施例所称的“前”指的是图3-5中的左侧,本实施例所称的“后”指的是附图3-5中的右侧),缸体300内部设置有隔板303以将缸体300分割成相互独立的预行程腔33和工作腔34,其中,隔板303与缸体300一体成型制造而成。而预行程腔33内设置有预行程活塞35,预行程活塞35上固定安装有空心结构的预行程活塞杆36,预行程活塞杆36的外端部穿过前端盖301后固定连接(通常通过螺钉连接)在内转盘11的右侧端面上。而工作腔34内设置有工作活塞37,工作活塞37上安装有工作活塞杆38,工作活塞杆38穿设在预行程活塞杆36内部,且工作活塞杆38的外端部在伸出预行程活塞杆36后,直接的或者通过连接杆等中间构件间接的与上述的动钳臂22连接。同时,为了防止动作压力较大的工作活塞杆38工作时,预行程活塞杆36与前端盖301之间发生相互窜动,本实施例中,双行程气缸31还设置有用于在双行程气缸31完成预工作行程(即预行程活塞35动作,使得用于向动钳臂22施加压力的工作活塞杆38完成预动作(预工作行程,指的是电极从远处移动到近处,准备进行加压但还未加压的动作过程,从图3到图4的变化过程,可看出是左侧第一个活塞,即预行程活塞35在发生动作),并达到工作位置)时,将预行程活塞杆36锁定在双行程气缸31的缸体300(具体是前端盖301)上的锁止结构7;
更近一步的表述,该锁止结构7包括以下构件:
锁紧滚珠71,该锁紧滚珠71嵌装在预行程活塞杆36的侧壁上,且配置成锁紧滚珠71的两侧分别凸出于预行程活塞杆36的内侧壁和外侧壁;
滚珠槽72,该滚珠槽72设置在双行程气缸31的缸体300的前端盖301上(具体是前端盖301的内圆周侧壁上),且滚珠槽72的形状配置成与锁紧滚珠71凸出于预行程活塞杆36外侧壁的部分相适配;
锥形滑套73,该锥形滑套73位于工作活塞杆38和预行程活塞杆36之间的位置,且该锥形滑套73可活动(即间隙配合)的套设在工作活塞杆38的外侧壁上,同时设置锥形滑套73的大端在双行程气缸31完成预工作行程时可将锁紧滚珠71锁定在滚珠槽72中,使得工作活塞杆38对工件施加更大的压力时,预工作行程不会发生窜动和失效,能够有效的保持;
压缩弹簧74,压缩弹簧74套设在工作活塞杆38的外侧壁上,且压缩弹簧74的后端相对工作活塞杆38固定、其前端相对锥形滑套73的大端固定;本实施例中,优选工作活塞杆38具有台阶,压缩弹簧74的后端抵在该台阶的端面上实现相对固定,同理,压缩弹簧74的前端也抵靠在锥形滑套73的大端面上以实现相对固定;
复位固件75,该复位固件75固定在锥形滑套73前侧的工作活塞杆38上,复位固件75用于在工作活塞杆38的带动下,带动锥形滑套73向后端运动以使锁紧滚珠71从滚珠槽72中卸下,实现解锁。
实际使用前,动钳臂22上的电极23通常远离静钳臂21上的电极23,表现在多级增压气缸3上,即为如图3所示的状态图,此时预行程活塞35处于缸体300的最左侧,同时工作活塞37处于缸体300的最右侧;
预工作行程进行时,双行程气缸31及其内部的工作活塞杆38一同向左运动,从而通过压缩弹簧74推动锥形滑套73向左运动,并继而在其大端的抵压作用下将锁紧滚珠71压入到前端盖301的滚珠槽72中,从而实现双行程气缸31的缸体300相对预行程活塞杆36的固定,进入如图4所示的状态图。具体的是通过向预行程腔33的左侧加压(即预行程腔33的右侧排气),在预行程活塞杆36固定的情况下,缸体300则向左运动;此时进行的是预工作行程,即动钳臂22上的电极23从远处靠近到近处的过程,之后才是工作活塞杆38向左动作的过程,因为需要为工作活塞杆38向左动作预留出足够的行程,因此在进行预工作行程之前,需要使工作活塞37位于缸体300的右侧(优选最右侧),从而依靠隔板303带动工作活塞杆38一同向左运动;
而当预工作行程完成,此时预行程活塞杆36相对缸体300锁定;此时向工作腔34的右侧加压(对应的是工作腔34的左侧排气),如图4所示,此时工作活塞杆38继续向左运动,克服压缩弹簧74压力的同时,使工作活塞杆38左端部(即上述的外端部)驱动动钳臂22活动,使其上固定的电极23靠近静钳臂21上的电极23,并施加较大的压力压在中间的待焊接工件上,以进行焊接操作,进入如图5所示的状态图;
反之,当焊接完成后,向工作腔34的左侧加压(对应的是工作腔34的右侧排气),此时工作活塞杆38向右运动,回复到如图4所示的状态图;保持工作腔34左侧的压力,再对预行程腔33的右侧加压(即预行程腔33的左侧排气),在预行程活塞杆36固定不动的情况下,缸体300只能够向右侧远离,从而带动工作活塞杆38一同向右运动,而固定在工作活塞杆38上的复位固件75则带动锥形滑套73向右运动,使锁紧滚珠71失去压力而从滚珠槽72中脱离,在保证预行程活塞杆36与缸体300解除锁定的情况下,双行程气缸31可回复到如图3所示的状态图,以便于进行下一次的焊接操作。
本实施例配置上述的锁紧滚珠71有多个,多个锁紧滚珠71周向均匀间隔分布,相应的,前端盖301的内圆周侧壁上也设置有相同数量的滚珠槽72,并且更优选的是将多个滚珠槽72连接成一体构成一个环形滚珠槽。
而本实施例中,上述的加强气缸32则包括增压缸体320、设置在增压缸体320内的增压腔321、设置在增压腔321内的增压活塞322以及固定在增压活塞322上的增压活塞杆323。其中,相邻的两个加强气缸32的增压缸体320,通过一个共用的公共端盖324分割,从而可以节约零件使用以及结构尺寸,而多个依次串接的加强气缸32,其外壁通过螺栓拉紧。当然,位于最右侧的一个端盖也可以是公共端盖324,如此使得增压加强气缸32的数量变得更加方便和容易,而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边端盖325用于将最边缘的一个加强气缸32封闭。
本实施例中,增压活塞杆323为中空结构,使得其内部具有轴向气流通道,同时,每个增压活塞杆323的右端均贯穿的设置在用于推动其动作的增压活塞322上,并且两者相对固定连接。而该增压活塞杆323的输出端(左端)在贯穿位于其左侧的端盖324后,与位于其左侧的另一个加强气缸32中的增压活塞322的右端连接,使得相邻的两个加强气缸32的增压活塞杆323相互连接且相互连通;同时,该增压活塞杆323的输出端(左端)侧壁上设置有与其中空的轴向气流通道连通的出气槽,使得气流能够从出气槽中流出到上述的位于其左侧的另一个加强气缸32中,为位于左侧的加强气缸32的增压活塞322提供压力,如图5所示。
如此,最右侧的一个加强气缸32充气后(充气在其增压活塞322的右侧),气流第一方面对其增压活塞322施加向左运动的压力,第二方面通过其增压活塞杆323向左流动,并从其增压活塞杆323输出端(左端)部的出气槽流出到位于其左侧的另一个加强气缸32中,具体的是流到位于其左侧的加强气缸32中增压活塞322的右侧,气流向该增压活塞322施加向左运动的压力;于此同时,气流继续流向更左侧的加强气缸32,以提供向左的压力,依次类推,多个加强气缸32同时施加向左的推力。而最左侧的一个加强气缸32,其增压活塞杆323的输出端(左端)流出的气体,则可以向上述的工作活塞37的右侧面提供推力,使其向左运动,驱动动钳臂22具有更大的压力。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防止电极23长久使用发生磨损后,电极23由于变短而使其对工件施加的压力不足的问题出现,本实施例设置工作腔34以及增压活塞腔321的长度具有一定的余量,使得工作活塞37以及增压活塞322在不运动到最左侧的情况下即可提供足够的压力,因而在发生电极23磨损后,工作活塞37和增压活塞322还能够通过继续向左运动的方式弥补因电极23磨损而导致的压力不足的问题。
本发明的手工一体式焊钳,其焊钳本体2上的中频变压器4,其一端连接输入电源,输入电源为PWM 500V,并通过中频变压器4的变压作用,将电压调节到可供使用的电压。而本实施例中,中频变压器4包采用高导磁硅钢片制造,并在高导磁硅钢片堆叠制造时采用高性能环氧树脂真空浇筑。
其中,水气转接头5用于承接外部设备提供的冷却水和压缩空气,该冷却水流入水气转接头5后,经过其内部设置的水路通道流出,并继续通过水管分别流行静钳臂21、动钳臂22以及中频变压器4,以进行冷却,并在冷却后流回到水气转接头5中,继而通过水气转接头的出水口流出,因此构成冷却回路;
而外部压缩空气在流入水气转接头5后,经其内部设置的气路通道流出,并继续通过气管流向上述的多级增压气缸3(上述多个腔室对应的气口),并且气管上配置有控制阀10以实现以上所称的功能,控制阀10具体安装在多级增压气缸3上。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中频变压器4、水气装接头5以及控制阀的结构和安装均为现有技术所公开的内容,本实施例不对其结构和功能作进一步改进,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以上公开的内容后,结合现有技术,应当能够理解和重现本实施例所描述的方案。
本发明的手工一体式焊钳,其焊钳本体2上的中所用的集线板6,如图6及图7所示,其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信号输入面板61和信号输出面板62以及夹设在信号输入面板61与信号输出面板62之间的集成电路板(图中未示出);而本实施例中,信号输入面板61、集成电路板和信号输出面板预先制成一体的集线板6。
该信号输入面板61上安装有多个与集成电路板电连接的快接插座,例如航空插座,上述的控制阀、操作手柄9均通过快接插头与信号输入面板61连接。具体的,快接插座包括控制线接入口63、控制阀接入口64和手柄接入口65;其中,控制线接入口63采用19芯航空插座,该类型插座的母端部分安装在信号输入面板61上,内部针脚连接到内部集成电路板,再用环氧树脂浇筑;控制阀接入口64、手柄接入口65均采用标准M12-5芯插座,该类型插座也是其母端部分安装在信号输入面板61上,内部针脚连接到内部集成电路板,再用环氧树脂浇筑。
而信号输出面板62上则设置有多个信号采集端子66,信号采集端子66均与集成电路板电连接,焊钳本体2的各项电气信号通过信号输入面板61上的各类信号接入口接入后,经过集成电路和信号输出面板62上的信号采集端子66传导到焊钳本体2中,以实现操作。
本实施例中,设置动钳体22和静钳体21均采用为铜合金制造,且配置焊钳本体2的重心与焊钳转盘1的转动中心重合,从而防止偏心,降低操作人员的负担。
使用时,将中频变压器接通电源,人工操作焊钳本体2使其靠近到待焊接的工件一定距离,再通过操作手柄9控制多级增压气缸3进行预工作行程,使动钳臂22上的电极23进入到工作位置,再通过操作手柄9继续控制多级增压气缸3进行工作行程,再在加强气缸32的加强作用下,待焊接工件能够得到较大的夹紧力,同时多级增加气缸3还具有较小的尺寸长度,并且压紧力不受预行程压力限制,可以通过增加加强气缸32的数量的方式提高夹紧力。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手工一体式焊钳,其特征在于:包括,
焊钳转盘,所述焊钳转盘包括内转盘、外转盘和钢珠带,所述钢珠带设置在所述内转盘与所述外转盘之间以使所述内转盘与所述外转盘可相对转动,所述焊钳转盘还包括用于锁定所述内转盘与所述外转盘的锁紧结构;
焊钳本体,所述焊钳本体包括安装在所述内转盘一个端面上的静钳臂和动钳臂,以及安装在所述内转盘另一个端面上的多级增压气缸、中频变压器、控制阀、水气转接头以及集线板;
吊杆,所述吊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外转盘上、另一端用于悬吊;
操作手柄,所述操作手柄固定在焊钳本体或者所述内转盘上,所述操作手柄与所述集线板电连接,且所述操作手柄通过集线板操作设置在所述气管上的所述控制阀以控制所述多级增压气缸工作,以使所述动钳臂上的电极靠近或者远离所述静钳臂上的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工一体式焊钳,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动钳臂相对所述内转盘滑动连接时,所述多级增压气缸沿平行于所述动钳臂的滑动方向布置,且所述多级增压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动钳臂固定连接;当所述动钳臂相对所述内转盘转动连接时,所述多级增压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动钳臂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工一体式焊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增压气缸包括依次串接的一个双行程气缸和至少一个加强气缸;
所述双行程气缸包括相互独立的预行程腔和工作腔,所述预行程腔内设置有预行程活塞,所述预行程活塞上固定安装有空心结构的预行程活塞杆,所述预行程活塞杆的外端部固定连接在所述内转盘上;所述工作腔内设置有工作活塞,所述工作活塞上安装有工作活塞杆,所述工作活塞杆穿设在所述预行程活塞杆内部,且所述工作活塞杆的外端部与所述动钳臂连接;所述双行程气缸还设置有用于在所述双行程气缸完成预工作行程时将所述预行程活塞杆锁定在所述双行程气缸的缸体上的锁止结构;
所述加强气缸包括增压腔、设置在所述增压腔内的增压活塞以及固定在所述增压活塞上的增压活塞杆,所述增压活塞杆为中空结构且贯穿的设置在所述增压活塞上,且所述增压活塞杆的输出端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气槽;其中,所述增压活塞杆的输出端伸出所述加强气缸后伸入到另一所述加强气缸的增压腔内,使相邻的两个所述加强气缸的增压活塞杆相互固定连接且相互连通;其中,与所述双行程气缸相邻的一个所述加强气缸的增压活塞杆的输出端伸入到所述工作活塞腔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工一体式焊钳,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结构包括,
锁紧滚珠,所述锁紧滚珠嵌装在所述预行程活塞杆的侧壁上,且所述锁紧滚珠的两侧分别凸出于所述预行程活塞杆的内侧壁和外侧臂;
滚珠槽,所述滚珠槽设置在所述双行程气缸的缸体的前端盖上,且所述滚珠槽与所述锁紧滚珠凸出于所述预行程活塞杆外侧壁的部分相适配;
锥形滑套,所述锥形滑套位于所述工作活塞杆与所述预行程活塞杆之间且可活动的套设在所述工作活塞杆上,所述锥形滑套的大端在所述双行程气缸完成预工作行程时将所述锁紧滚珠锁定在所述滚珠槽中;
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套设在所述工作活塞杆上,且所述压缩弹簧的后端相对所述工作活塞杆固定、前端相对所述锥形滑套的大端固定;
复位固件,所述复位固件固定在所述锥形滑套前侧的所述工作活塞杆上,所述复位固件用于带动所述锥形滑套向后端运动以使所述锁紧滚珠从所述滚珠槽中解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工一体式焊钳,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滚珠有多个,所述多个锁紧滚珠周向均匀间隔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工一体式焊钳,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线板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信号输入面板和信号输出面板,以及夹设在所述信号输入面板与所述信号输出面板之间的集成电路板;所述信号输入面板上安装有多个与所述集成电路板电连接的快接插座,所述控制阀、所述操作手柄均通过快接插头与所述信号输入面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工一体式焊钳,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结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内转盘上的锁紧块以及旋拧在所述锁紧块上的锁紧螺钉,其中,所述锁紧螺钉的端部正对所述外转盘的端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工一体式焊钳,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频变压器包括高导磁硅钢片,采用高性能环氧树脂真空浇筑。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工一体式焊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动钳体和所述静钳体均为铜合金,且所述焊钳本体的重心与所述焊钳转盘的转动中心重合。
CN202010891484.9A 2020-08-30 2020-08-30 一种手工一体式焊钳 Pending CN11202506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91484.9A CN112025068A (zh) 2020-08-30 2020-08-30 一种手工一体式焊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91484.9A CN112025068A (zh) 2020-08-30 2020-08-30 一种手工一体式焊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25068A true CN112025068A (zh) 2020-12-04

Family

ID=735874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91484.9A Pending CN112025068A (zh) 2020-08-30 2020-08-30 一种手工一体式焊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25068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31901A (zh) * 2021-10-18 2022-01-14 北京实耐固连接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双行程气缸
CN114918522A (zh) * 2022-03-10 2022-08-19 江苏浙南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新型一体式点焊机系统及其点焊方法
CN115351407A (zh) * 2022-08-09 2022-11-18 安徽普电焊接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c型智能点焊钳
CN115351406A (zh) * 2022-08-09 2022-11-18 安徽普电焊接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x型智能点焊钳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31901A (zh) * 2021-10-18 2022-01-14 北京实耐固连接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双行程气缸
CN114918522A (zh) * 2022-03-10 2022-08-19 江苏浙南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新型一体式点焊机系统及其点焊方法
CN115351407A (zh) * 2022-08-09 2022-11-18 安徽普电焊接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c型智能点焊钳
CN115351406A (zh) * 2022-08-09 2022-11-18 安徽普电焊接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x型智能点焊钳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25068A (zh) 一种手工一体式焊钳
CN105904339A (zh) 一种打磨夹具
CN107297525A (zh) 一种电机法兰钻模
CN100503152C (zh) 一种导块粗铣缺口夹紧装置
CN210160694U (zh) 一种截止阀螺旋自动装配机
CN212552234U (zh) 一种手工一体式焊钳
CN209239419U (zh) 一种过盈配合轴套推顶装置
CN205968363U (zh) 一种薄壁类零件夹具
CN103240631A (zh) 曲面型腔工件镗孔用夹具
CN201279673Y (zh) 多轴螺钉自动拧紧机专用定心装置
CN207464755U (zh) 一种液压螺栓活塞柱加工夹具工装
CN205519804U (zh) 一种电机法兰钻模
CN212122509U (zh) 齿轮泵盖车削加工用气动卡具
CN212330253U (zh) 一种自动压装机
CN115625532A (zh) 一种工业机器人铝制配件加工用组合加工设备
CN203236266U (zh) 曲面型腔工件镗孔用夹具
CN203003553U (zh) 接头体里孔钻孔用夹具
CN201432117Y (zh) 前置式气动卡盘
CN207120171U (zh) 一种接头压接装置
CN201783665U (zh) 一种杠杆式动力卡盘
CN208341747U (zh) 一种气动主轴夹座
CN217345049U (zh) 磨床液压尾架部件
CN215967554U (zh) 化油器柱塞加工夹具
CN205703744U (zh) 一种打磨夹具
CN210188514U (zh) 一种用于加工车轴类零件的尾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