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12926B - 无油双螺旋气体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无油双螺旋气体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12926B
CN112012926B CN201910452450.7A CN201910452450A CN112012926B CN 112012926 B CN112012926 B CN 112012926B CN 201910452450 A CN201910452450 A CN 201910452450A CN 112012926 B CN112012926 B CN 1120129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or
oil
gas
gas compressor
free dou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5245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12926A (zh
Inventor
蔡民仁
林丰咏
陈奕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sheng Industrial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sheng Industrial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sheng Industrial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sheng Industrial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5245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12926B/zh
Priority to TW108119763A priority patent/TWI69948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129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129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129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129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18/0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18/08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intermeshing-engagement type, i.e. with engag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similar to that of toothed gearing
    • F04C18/12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intermeshing-engagement type, i.e. with engag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similar to that of toothed gearing of other than internal-axis type
    • F04C18/14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intermeshing-engagement type, i.e. with engag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similar to that of toothed gearing of other than internal-axis type with toothed rotary pistons
    • F04C18/16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intermeshing-engagement type, i.e. with engag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similar to that of toothed gearing of other than internal-axis type with toothed rotary pistons with helical teeth, e.g. chevron-shaped, screw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 F04C29/0021Systems for the equilibration of forces acting on the pum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油双螺旋气体压缩机,包括机体、第一转子、平衡活塞、第二转子以及传动装置。机体具有第一进气口。第一转子沿一轴可旋转地设置于机体内,第一进气口平行所述轴。平衡活塞设置于机体内,邻近且正对于第一进气口,平衡活塞沿轴抵靠第一转子。第二转子可旋转地设置于机体内。传动装置连接在第一转子与第二转子之间。驱动装置连接第一转子或第二转子,并通过传动装置而同步旋转第一转子与第二转子。第一气体适于经由第一进气口进入机体并沿平行所述轴的方向抵推平衡活塞。

Description

无油双螺旋气体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体压缩机,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无油双螺旋气体压缩机。
背景技术
习知的压缩机依据压缩室的润滑特性大至上可分为微油润滑式压缩机及无油式压缩机两种。油润滑式压缩机以润滑油达到润滑及气密的作用。另有一种水润滑双螺旋式压缩机,于压缩室内采用「无油」润滑的压缩结构设计,其压缩过程中不需任何润滑油进行润滑,所以能避免油气污染压缩空气的可能。
然,在水润滑双螺旋式压缩机进行气体压缩的过程中,被压缩的空气也会对转子产生反作用力,因而现行的转子需选择结构强度较佳者,以避免前述压缩空气对其形成轴向力而据以影响转子的位置与运动状态,但此举明显需增加转子的制造成本。
据此,如何避免转子在压缩过程中产生震动,以提高压缩机的稳定性,便成为相关技术人员所需思考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油双螺旋气体压缩机,其通过平衡活塞与提供轴向气体,以提高转子运动时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无油双螺旋气体压缩机,包括机体、第一转子、平衡活塞、第二转子以及传动装置。机体具有第一进气口。第一转子沿一轴可旋转地设置于机体内,且第一进气口平行所述轴。平衡活塞设置于机体内,邻近且正对于第一进气口,平衡活塞沿所述轴抵靠第一转子。第二转子可旋转地设置于机体内。传动装置连接在第一转子与第二转子之间。驱动装置连接第一转子或第二转子,并通过传动装置而同步旋转第一转子与第二转子。第一气体适于经由第一进气口进入机体并沿平行所述轴的方向抵推平衡活塞。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机体还具有第二进气口与排气口,异于上述轴设置。第二气体适于经由第二进气口进入机体,并受第一转子与第二转子旋转压缩后从排气口移出机体。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驱动装置在机体的驱动侧连接第一转子或第二转子。排气口相对于驱动侧的距离小于第二进气口相对于驱动侧的距离,且排气口相对于驱动侧的距离小于第一进气口相对于驱动侧的距离。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进气口与驱动侧是机体沿轴的相对两侧。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无油双螺旋气体压缩机为喷水式(waterinjection type)压缩机,其中机体还具有至少一注水口,连接供水装置,以对第一转子与第二转子在压缩腔内的部分提供水润滑。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机体还具有第一容置腔与第二容置腔。无油双螺旋气体压缩机具有多个密封件,第一容置腔、第二容置腔与压缩腔通过密封件而相互隔离。传动装置位于第一容置腔,而无油双螺旋气体压缩机还包括多个轴承,分别设置于第一容置腔与第二容置腔,以分别连接在第一转子与机体之间以及第二转子与机体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无油双螺旋气体压缩机具有多个第一密封件与第二密封件,第一密封件用以隔离压缩腔与第一容置腔,以及用以隔离压缩腔与第二容置腔。第二密封件用以隔离第二容置腔与外部环境。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机体还具有至少一通气孔,位于密封件旁。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转子与第二转子的表面各具有转子披覆层。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驱动装置包括动力源与至少一传动件,动力源通过至少一传动件而驱动第一转子或第二转子。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传动件包括皮带、齿轮组或联轴器的至少其一。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至少一轴承,第一转子通过轴承而可旋转设置于机体,上述平衡活塞的一端嵌设于机体,平衡活塞的另一端嵌设于轴承的外周缘,且上述传动装置的同步齿轮容置于平衡活塞内。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平衡薄膜,设置于上述机体且正对于第一进气口,平衡薄膜承受第一气体以顶抵平衡活塞。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机体还包括压缩流路与储气桶,压缩流路连接第一进气口与异于所述轴设置的排气口,储气桶位于压缩流路上。从机体流出的压缩流体流入储气桶后,压缩流体的一部分被压缩流路分流导向至第一进气口,而压缩流体的另一部分分流至系统使用端。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平衡薄膜以及设置于上述压缩流路的过滤器与节流阀。平衡薄膜设置于机体且正对于第一进气口。压缩流体的另一部分经由过滤器移除水分以及节流阀后形成第一气体,经由第一进气口流入机体以顶抵平衡薄膜。
基于上述,无油双螺旋气体压缩机通过在机体内设置平衡活塞,以让平衡活塞沿第一转子的轴向而抵接其上,并搭配正对于所述轴向的第一进气口,以在无油双螺旋气体压缩机进行气体压缩的过程中,也经由第一进气口提供第一气体进入机体,并使第一气体沿所述轴向抵推平衡活塞的另一侧。
如此一来,平衡活塞、第一转子与进入机体的第一气体同位于所述轴向上而形成轴向力平衡机构,也就是使抵推平衡活塞的第一气体能抵消压缩腔内被压缩的空气施加于第一转子的作用力。据此,通过所述轴向力平衡机构,即能有效地降低气体压缩过程中对机体所产生的震动并提高其稳定性,进而提高轴承寿命。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包含附图以便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且附图并入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无油双螺旋气体压缩机的剖视图;
图2为图1的无油双螺旋气体压缩机中相关装置的关系图;
图3为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无油双螺旋气体压缩机的剖视图;
图4为依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无油双螺旋气体压缩机的剖视图;
图5为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无油双螺旋气体压缩机的剖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控制系统;
100、100A、100B、100C:无油双螺旋气体压缩机;
110:第一转子;
120、120A:第二转子;
130:机体;
131:第一进气口;
132:第二进气口;
133:排气口;
134a、134b:注水口;
135a、135b:通气孔;
140:平衡活塞;
151、152、153、154、155、156、157:轴承;
161、162:第一密封件;
163:第二密封件;
170:传动装置;
171:主动齿轮;
172:从动齿轮;
180:压缩流路;
181:过滤器;
182:节流阀;
200、200A、200B:驱动装置;
210A、210B:动力源;
220A:皮带轮;
220B:变速齿轮组;
221:齿轮;
300:供气装置;
400:供水装置;
600:储气桶;
A1:转子本体;
A2:转子披覆层;
C1:第一容置腔;
C2:第二容置腔;
C3:压缩腔;
F1:作用力;
L1:第一气体;
L2:第二气体;
L3:压缩气体;
R1:驱动侧;
X1、X2:轴。
具体实施方式
现将详细地参考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示范性实施例的实例说明于附图中。只要有可能,相同组件符号在图式和描述中用来表示相同或相似部分。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无油双螺旋气体压缩机的剖视图,其中双转子未加上剖面线以利于辨识。请参考图1,在本实施例中,无油双螺旋气体压缩机100包括机体130、第一转子110、第二转子120以及传动装置170。第一转子110沿轴X1可旋转地设置于机体130内。第二转子120可旋转地设置于机体130内。传动装置170连接在第一转子110与第二转子120之间。驱动装置200连接第一转子110,并通过传动装置170而同步旋转第一转子110与第二转子120。
进一步地说,第一转子110与第二转子120分别是公、母螺旋转子,分别沿轴X1、轴X2可旋转地设置于机体130内,且轴X1平行轴X2。为达所述可旋转的特性,第一转子110与第二转子120分别通过轴承151~154而组装结合至机体130的内壁,其中轴承151、152例如是轴向止推轴承(所述轴向平行于轴X1、轴X2),而轴承153、154例如是径向轴承。再者,第一转子110与第二转子120还进一步地通过传动装置170,例如是同步齿轮组,而彼此连接,并因此将第一转子110与第二转子120间隔出啮合间隙。在此,传动装置170包括彼此啮合的主动齿轮171与从动齿轮172,主动齿轮171设置于第一转轴110而彼此同动,从动齿轮172设置于第二转子120而彼此同动,因而据此达到让第一转子110能驱动第二转子120的运作效果。
在图1中,无油双螺旋气体压缩机100的机体130具有第二进气口132与排气口133,相异于所述轴X1、轴X2设置,第二气体L2适于经由第二进气口132进入机体130的压缩腔C3,并受第一转子110与第二转子120旋转压缩后从排气口133移出机体130的压缩腔C3,排出后的压缩气体适于贮存于容器(未绘示)或维持于无油双螺旋气体压缩机100的气路(gaschannel)中。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200例如是马达,直接连接第一转子110突出于机体130外的轴部,而驱动第一转子110沿轴X1旋转,并通过传动装置170而进一步地驱使第二转子120沿轴X2同步旋转。在此,将机体130与驱动装置200联结处视为机体130的驱动侧R1。同时,本实施例的无油双螺旋气体压缩机100是喷水式(water injection type)压缩机,机体130还具有至少一注水口,在此绘示注水口134a、134b为例,分别连接至供水装置400,以多点注入方式将水喷入压缩腔C3与转子之间,以对第一转子110与第二转子120在压缩腔C3内的部分提供水润滑。同时,也能将压缩过程的第二气体L2予以冷却,并于前述啮合间隙形成液态薄膜,其具有将空气密封的效果,能藉以提高压缩机的气密度及容积压缩率。
需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一转子110具有转子本体A1及其表面上的转子披覆层A2,转子披覆层A2可由聚醚醚酮(PEEK)、过氟烷基化物(PFA)、乙烯和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聚四氟乙烯(PTFE)、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FEP)等聚合物材质所组成,通过聚合物所形成的转子披覆层A2,能对第一转子110提供防锈等保护效果,以降低第一转子110与压缩腔C3内的水气直接接触的可能,进而提高使用寿命。同时,设计者还能通过改变转子披覆层A2的厚度,而据以调整上述啮合间隙以及齿型。在此,第二转子120也具相同结构,便不再赘述。另,在其他未绘示的实施例中,第一转子与第二转子也可是由防锈蚀的金属材料或是复合材料所构成,金属材料可为不锈钢或铜合金等金属,也可是氧化铅、聚乙烯(PE)、聚四氟乙烯(PTFE)等高分子或陶瓷等复合材料。
再者,无油双螺旋气体压缩机100还包括多个密封件,以将机体130内的多个腔室保持隔离状态。详细来说,本实施例的无油双螺旋气体压缩机100包括第一密封件161、162与第二密封件163,其中第一密封件161、162与前述第一转子110、第二转子120及轴承151、152将机体130内部隔离出压缩腔C3与第一容置腔C1、第二容置腔C2,而第二密封件163则进一步地隔离第二容置腔C2与外部环境(驱动装置200例如是马达的设置处)。前述传动装置170及轴承151位于第一容置腔C1,而轴承152位于第二容置腔C2。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密封件161阻挡于压缩腔C3与第一容置腔C1之间,而第一密封件162阻挡于压缩腔C3与第二容置腔C2之间,即是用以避免压缩腔C3内的水及第二气体L2漏泄至第一容置腔C1与第二容置腔C2,而对第一容置腔C1与第二容置腔C2的轴承151~154与传动装置170造成影响,主要理由即在于所述轴承151~154与传动装置170需以润滑油维持其顺利作动,因而第一密封件161、162即在避免压缩腔C3的水与第二气体L2因漏泄,而造成在第一容置腔C1与第二容置腔C2内的润滑油产生劣化的情形。隔离第二容置腔C2与外部环境的第二密封件163则避免在第二容置腔C2内的润滑油漏泄至外部环境。
需说明的是,第一密封件161、162各自包括水封组件与油封组件,除避免压缩腔C3的水气漏泄至第一容置腔C1与第二容置腔C2之外,也避免第一容置腔C1与第二容置腔C2的油漏泄至压缩腔C3。同时对应地,机体130还具有至少一通气孔,在此以通气孔135a、135b为例,分别位于第一密封件161、162旁,即在让行经此处的水气(或油气)得以先行被排出机体130,而不致漏泄至第一容置腔C1或第二容置腔C2(或压缩腔C3)。在另一实施例中,机体130也可在通气孔135a、135b处外接负压装置,以确保水气或油气能被排出机体130之外。
图2是图1的无油双螺旋气体压缩机中相关装置的关系图。请同时参考图1与图2,在本实施例中,机体130还具有第一进气口131,用以连接至供气装置300,其中第一进气口131平行于轴X1,且第一进气口131与驱动侧R1是机体130沿轴X1的相对两侧。此外,无油双螺旋气体压缩机100还包括平衡活塞140,设置于机体130内且正对于第一进气口131,平衡活塞140沿轴X1抵靠第一转子110。供气装置300用以提供第一气体L1且适于经由第一进气口131进入机体130并沿平行于轴X1的方向抵推平衡活塞140。在此,第一气体L1例如是空气或氮气。在此,平衡活塞140的一端嵌设于机体130,而平衡活塞140的另一端嵌设于轴承151的外周缘,且前述主动齿轮171容置于平衡活塞140之内。再者,无油双螺旋气体压缩机100还包括平衡薄膜190,设置于机体130且正对于第一进气口131,平衡薄膜190用以承受第一气体L1并据以顶抵平衡活塞140。此外,本实施例将平衡活塞140装设于主动齿轮171上,以利于安装。当然,在其他未绘示的实施例中,其也可装设于从动齿轮172上。
如前述,在气体被压缩的过程中,由于会对转子造成反作用力,因此本实施例以第一转子110为例,其在转子旋转压缩第二气体L2的过程中,被压缩的第二气体L2在第一转子110上形成作用力F1,进而造成第一转子110沿轴X1的运动,因此第一转子110会以所述作用力F1施加于平衡活塞140与平衡薄膜190的一侧。在此,作用力F1主要反映在第一转子110与主动齿轮171,也就是F1=FM+F171,其中FM视为第一转子110所产生的力,F171视为主动齿轮171所产生的力。对应地,通过从第一进气口131进入机体130的第一气体L1,而施加在平衡活塞140与平衡薄膜190的另一侧,其方向与前述作用力F1相反。如此,平衡薄膜190承受第一气体L1,便能据以顶推平衡活塞140而据以抵消前述作用力F1,使第一转子110达到受力平衡的状态。进一步地说,本实施例可以控制系统10电性连接无油双螺旋气体压缩机100、驱动装置200、供气装置300以及供水装置400,以对无油双螺旋气体压缩机100提供较佳的运作条件。举例来说,当控制系统10通过驱动装置200与供水装置400驱动无油双螺旋气体压缩机100对进入压缩腔C3的第二气体L2进行压缩的过程中,其能依据第一转子110所可能受到的作用力F1,而对应地驱动供气装置300经由第一进气口131提供第一气体L1至平衡薄膜190,以让其接着顶抵平衡活塞140,据以让第一转子110沿轴X1取得动态平衡的效果。换句话说,控制系统10驱动供气装置300所提供压缩气体(第一气体L1)的力作用于平衡活塞140而使平衡活塞140产生的力为FG,故使FG=F1,也就是让FG能有效地抵消前述FM与F171,以让无油双螺旋气体压缩机100在运作时也能维持系统力平衡。
此外,本实施例的排气口133相对于驱动侧R1的距离小于第二进气口132相对于驱动侧R1的距离,此即在于使压缩后的第二气体L2在从排气口133排出时对机体130造成的影响降低。也就是说,对于机体130而言,排出压缩后的第二气体L2将会对其造成震动,进而不利于无油双螺旋气体压缩机100的压缩过程。据此,将排气口133邻近驱动侧R1,即在降低排气时对机体130产生的力矩,而有助于稳定机体130。更进一步地说,本实施例的第一进气口131之所以会设置在机体130的左端(相对于排气口133是邻近驱动侧R1,也就是机体130的右端,如图1所示),正是如上述,由于排气口133所产生的气体力会驱动第一转子110朝向左端移动,故而让第一进气口131、平衡薄膜190与平衡活塞140设置在左端(可视为机体130的吸气端),以让从第一进气口131进入机体130的气体能据以提供所需的平衡力。
图3是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无油双螺旋气体压缩机的剖视图。请参考图3并对照图1,其中相同的构件是以相同标号绘示而不再赘述,与前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无油双螺旋气体压缩机100A中,驱动装置200A包括动力源210A与至少一传动件,在此,传动件包括皮带(未绘示)与皮带轮220A。在其他未绘示的实施例中,传动件也可为皮带、齿轮组或联轴器(马达与转子采联轴器直接传动)。
图4是依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无油双螺旋气体压缩机的剖视图。请参考图4并对照图1,其中相同的构件是以相同标号绘示而不再赘述,与前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无油双螺旋气体压缩机100B中,驱动装置200B包括动力源210B与至少一传动件,在此,传动件包括变速齿轮组220B,且动力源210B连接第二转子120A,以经由变速齿轮组220B的多个齿轮221驱动第一转子110并改变其旋转速度。同时,因应变速齿轮组220B的设置,其能组装结合于机体130或与机体130形成一体结构,同时第二转子120A与变速齿轮组220B的结构之间尚须设置轴承155~157,以使第二转子120A得以顺利地沿轴X2旋转。
还需提及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虽以供气装置300作为第一气体L1的来源,但本实施例并不以此为限。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气体L1与第二气体L2实质上是一致的,也就是说,第一气体L1与第二气体L2相同且存于无油双螺旋气体压缩机100的同一气路中。举例来说,第二气体L2经压缩而经由排气口133排出机体130之后,即能引流部分第二气体L2作为第一气体L1的来源,也就是让压缩后的第二气体L2作为沿平行于轴X1的方向抵推平衡活塞140之用。如此一来,将能有效地简化无油双螺旋气体压缩机100的设计与降低制作成本。
图5是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无油双螺旋气体压缩机的剖视图。详细而言,本发明的无油双螺旋气体压缩机100C还包括压缩流路180与储气桶600,压缩流路180连接第一进气口131与异于轴X1(或轴X2)设置的排气口133,储气桶600位于压缩流路180上,从机体130流出的压缩流体L3会流入储气桶600,而后,一部分压缩流体L3被压缩流路180分流导向至第一进气口131,而压缩流体L3的其余部分则分流导向至系统端,也就是压缩机的正规流路。在此,无油双螺旋气体压缩机100C还包括设置在压缩流路180的过滤器181与节流阀182,前述被分流导向至第一进气口131的压缩流体L3会在行经过滤器181时被滤除水分且经过节流阀182后形成第一气体L1,以经由第一进气口131流入机体130以顶抵平衡薄膜190。在此,节流阀182电性连接且受控于前述的控制系统10,以达到控制第一气体L1流量的目的,此举也就是得以控制第一气体L1顶抵平衡薄膜190、平衡活塞140的力量。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无油双螺旋气体压缩机通过在机体内设置平衡活塞,以让平衡活塞沿第一转子的轴向而抵接其上,并搭配正对于所述轴向的第一进气口,以在无油双螺旋气体压缩机进行气体压缩的过程中,也经由第一进气口提供第一气体进入机体,并沿所述轴向抵推平衡活塞的另一侧。如此一来,平衡活塞、第一转子与进入机体的第一气体同位于所述轴向上而形成轴向力平衡机构,也就是使抵推平衡活塞的第一气体能抵消压缩腔内被压缩的空气施加于第一转子的作用力。据此,通过所述轴向力平衡机构,即能有效地降低气体压缩过程中对机体所产生的震动并提高其稳定性。
再者,用以排出压缩空气的排气口相对于驱动侧的距离是小于第二进气口相对于驱动侧的距离,通过让排气口邻近驱动侧的配置而降低压缩空气被排出时对机体造成的不稳定因素。此外,转子的表面存在转子披覆层,用以对转子提供防锈的保护功能而提高其使用寿命,且设计者也能因此调整转子的齿型与啮合间隙,以提升压缩机的效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3)

1.一种无油双螺旋气体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体,具有第一进气口;
第一转子,沿一轴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机体内,且所述第一进气口平行于所述轴;
平衡活塞,设置于所述机体内,邻近且正对于所述第一进气口,所述平衡活塞沿所述轴抵靠所述第一转子;
第二转子,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机体内;
平衡薄膜,设置于所述机体且正对于所述第一进气口,所述平衡薄膜位于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平衡活塞之间;
传动装置,连接在所述第一转子与所述第二转子之间,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一转子或所述第二转子,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所述传动装置而使所述第一转子与所述第二转子在所述机体内同步旋转,第一气体适于经由所述第一进气口进入所述机体并沿平行于所述轴的方向抵推所述平衡薄膜及所述平衡活塞,且所述平衡薄膜承受所述第一气体以顶抵所述平衡活塞;以及
至少一轴承,所述第一转子通过所述轴承而可旋转设置于所述机体,其中所述平衡活塞的一端嵌设于所述机体,所述平衡活塞的另一端嵌设并固定于所述轴承的外周缘以抵推所述轴承,且所述传动装置的同步齿轮容置于所述平衡活塞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油双螺旋气体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还具有第二进气口与异于所述轴设置的排气口,第二气体适于经由所述第二进气口进入所述机体,并受所述第一转子与所述第二转子旋转压缩后从所述排气口移出所述机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油双螺旋气体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在所述机体的驱动侧连接所述第一转子或所述第二转子,所述排气口相对于所述驱动侧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进气口相对于所述驱动侧的距离,且所述排气口相对于所述驱动侧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进气口相对于所述驱动侧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油双螺旋气体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驱动侧是所述机体沿所述轴的相对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油双螺旋气体压缩机,其特征在于,为喷水式压缩机,其中所述机体还具有至少一注水口,连接供水装置,以对所述第一转子与所述第二转子在压缩腔内的部分提供水润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油双螺旋气体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还具有第一容置腔与第二容置腔,所述无油双螺旋气体压缩机具有多个密封件,所述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二容置腔与所述压缩腔通过所述多个密封件而相互隔离,所述传动装置位于所述第一容置腔,而所述无油双螺旋气体压缩机还包括多个轴承,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与所述第二容置腔,以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转子与所述机体之间以及所述第二转子与所述机体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油双螺旋气体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油双螺旋气体压缩机具有多个第一密封件与第二密封件,所述多个第一密封件用以隔离所述压缩腔与所述第一容置腔,以及用以隔离所述压缩腔与所述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二密封件用以隔离所述第二容置腔与外部环境。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油双螺旋气体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还具有至少一通气孔,位于所述密封件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油双螺旋气体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子与所述第二转子的表面各具有转子披覆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油双螺旋气体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动力源与至少一传动件,所述动力源通过所述至少一传动件而驱动所述第一转子或所述第二转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油双螺旋气体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包括皮带、齿轮组或联轴器的至少其一。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油双螺旋气体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还包括压缩流路与储气桶,所述压缩流路连接所述第一进气口与异于所述轴设置的排气口,所述储气桶位于所述压缩流路上,从所述机体流出的压缩流体流入所述储气桶后,所述压缩流体的一部分被所述压缩流路分流导向至所述第一进气口。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油双螺旋气体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压缩流路的过滤器与节流阀,所述压缩流体的另一部分依序经由所述过滤器移除水分以及所述节流阀后形成所述第一气体。
CN201910452450.7A 2019-05-28 2019-05-28 无油双螺旋气体压缩机 Active CN1120129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52450.7A CN112012926B (zh) 2019-05-28 2019-05-28 无油双螺旋气体压缩机
TW108119763A TWI699482B (zh) 2019-05-28 2019-06-06 無油雙螺旋氣體壓縮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52450.7A CN112012926B (zh) 2019-05-28 2019-05-28 无油双螺旋气体压缩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12926A CN112012926A (zh) 2020-12-01
CN112012926B true CN112012926B (zh) 2023-04-28

Family

ID=726021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52450.7A Active CN112012926B (zh) 2019-05-28 2019-05-28 无油双螺旋气体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12926B (zh)
TW (1) TWI699482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10889A (ja) * 1982-12-15 1984-06-26 Hitachi Ltd オイルフリ−ねじ圧縮機
JP2752000B2 (ja) * 1990-08-31 1998-05-18 株式会社 神戸製鋼所 危険ガス用圧縮機のスラスト荷重軽減装置
US6050797A (en) * 1998-05-18 2000-04-18 Carrier Corporation Screw compressor with balanced thrust
JP3673744B2 (ja) * 2001-09-27 2005-07-20 大晃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真空ポンプ
BE1016581A3 (nl) * 2005-02-22 2007-02-06 Atlas Copco Airpower Nv Verbeterd watergeinjecteerd schroefcompressorelement.
JP5017052B2 (ja) * 2007-10-22 2012-09-05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スクリュ流体機械
CN102352842A (zh) * 2011-09-22 2012-02-15 烟台冰轮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水冷半封螺杆压缩机
JP6019003B2 (ja) * 2013-10-25 2016-11-02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圧縮機
TWM515035U (zh) * 2015-09-23 2016-01-01 復盛股份有限公司 水潤滑雙螺旋式壓縮系統
CN106939888A (zh) * 2017-04-28 2017-07-11 湖北富升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无框式永磁同步电机直接驱动的螺杆压缩机
CN107100841A (zh) * 2017-06-29 2017-08-29 德耐尔节能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干式无油压缩机
CN207349084U (zh) * 2017-09-28 2018-05-11 上海齐耀螺杆机械有限公司 无油螺杆机的轴封装置
CN108843569A (zh) * 2018-08-23 2018-11-20 中山市捷科能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喷水双螺杆压缩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99482B (zh) 2020-07-21
CN112012926A (zh) 2020-12-01
TW202043620A (zh) 2020-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13040B2 (en) Rotor shaft sealing method and structure of oil-free rotary compressor
JP5814934B2 (ja) ポンプ
JP5577297B2 (ja) スクロール式流体機械
WO2013051788A1 (en) Scroll compressor with supporting member in axial direction
KR950007519B1 (ko) 로터리 형식의 진공펌프장치
CN112012926B (zh) 无油双螺旋气体压缩机
CN112780556A (zh) 压缩机及空调
US6663367B2 (en) Shaft seal structure of vacuum pumps
US20180340535A1 (en) Dry vacuum pump
WO2018147452A1 (ja) スクリュー圧縮機
US7296983B2 (en) Gas compression apparatus capable of preventing lubricant leakage
US6659747B2 (en) Shaft seal structure of vacuum pumps
JP5865960B2 (ja) 圧縮機
KR20170094641A (ko) 외부 케이싱과 동기하여 회전하는 회전형 베인펌프 또는 진공 펌프
JP2007263122A (ja) 真空排気装置
EP1304484A2 (en) Vacuum pump
JP2006177299A (ja) 電動ポンプ
WO2023243270A1 (ja) スクリュー圧縮機
KR100450104B1 (ko) 진공펌프의 축밀봉구조
CN113982918A (zh) 一种转子组件、压缩机和空调
CN115355171A (zh) 一种组合式密封的无油螺杆鼓风机
JP2007263121A (ja) 真空排気装置
JPH0275784A (ja)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