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04442A - 缓冲装置及缓冲件 - Google Patents

缓冲装置及缓冲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04442A
CN112004442A CN201980027325.XA CN201980027325A CN112004442A CN 112004442 A CN112004442 A CN 112004442A CN 201980027325 A CN201980027325 A CN 201980027325A CN 112004442 A CN112004442 A CN 1120044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pad
main body
airbag
portio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2732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稻田二千武
松下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T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T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810561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9208699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815383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20028313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MT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T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0044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044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27/00Spring, stuffed or fluid mattresses or cush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irs, beds or sofas
    • A47C27/14Spring, stuffed or fluid mattresses or cush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irs, beds or sofas with foamed material inlays
    • A47C27/15Spring, stuffed or fluid mattresses or cush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irs, beds or sofas with foamed material inlays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lay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27/00Spring, stuffed or fluid mattresses or cush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irs, beds or sofas
    • A47C27/001Spring, stuffed or fluid mattresses or cush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irs, beds or sofas with several cushions, mattresses or the like, to be put together in one cov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27/00Spring, stuffed or fluid mattresses or cush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irs, beds or sofas
    • A47C27/002Mattress or cushion tickings or cov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27/00Spring, stuffed or fluid mattresses or cush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irs, beds or sofas
    • A47C27/14Spring, stuffed or fluid mattresses or cush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irs, beds or sofas with foamed material inlays
    • A47C27/142Spring, stuffed or fluid mattresses or cush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irs, beds or sofas with foamed material inlays with projections, depressions or cavities
    • A47C27/144Spring, stuffed or fluid mattresses or cush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irs, beds or sofas with foamed material inlays with projections, depressions or cavities inside the mattress or cush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27/00Spring, stuffed or fluid mattresses or cush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irs, beds or sofas
    • A47C27/14Spring, stuffed or fluid mattresses or cush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irs, beds or sofas with foamed material inlays
    • A47C27/18Spring, stuffed or fluid mattresses or cush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irs, beds or sofas with foamed material inlays in combination with inflatable bodies

Landscapes

  • Mattresses And Other Support Structures For Chairs And Be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作为缓冲装置的一例的垫主体(10)具备:作为缓冲件的氨基甲酸酯层(17),具有使用者的载置面;用于使缓冲件在与载置面相交的方向上弯曲的机构所包含的气囊(31),氨基甲酸酯层(17)具有:在面内方向上沿作为第一方向的一例的Y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一部分(山部(18A));及在多个第一部分之间与第一部分一体形成的、比第一部分更容易变形的第二部分(槽部(18B))。

Description

缓冲装置及缓冲件
技术领域
本公开内容涉及缓冲装置及缓冲件。本申请基于2018年5月31日申请的日本申请第2018-105617号、及2018年8月20日申请的日本申请第2018-153831号主张优先权,并引用在所述日本申请中记载的所有记载内容。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一种按摩机,是垫型的按摩机,具有:垫主体,包括沿着使用者的身高方向排列的多个分割体;气囊,设置于各个分割体。该按摩机通过独立地控制多个气囊的膨胀来进行抬起横卧于按摩机的使用者的身体的一部分的动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14393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专利文献1所示那样的垫型的按摩机中,若气囊的膨胀经由垫未适当地传递至使用者,则无法使使用者的身体进行预期的动作。特别地,在使使用者的身体进行复杂的动作的情况下,将通过气囊等抬起垫的机构进行的抬起动作更有效地传递给使用者的身体是至关重要的。
根据一实施方式,缓冲装置具备:具有使用者的载置面的缓冲件;用于使缓冲件在与载置面相交的方向上弯曲的机构,缓冲件具有:在载置面的面内方向上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一部分;及在多个第一部分之间与第一部分一体形成的、比第一部分更容易变形的第二部分。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缓冲件是具有使用者的载置面的缓冲件,具有:在载置面的面内方向上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一部分;及在多个第一部分之间与第一部分一体形成的、比第一部分更容易变形的第二部分。
更详细的内容作为后述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睡眠装置的构成的概略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睡眠装置的构成的概略的框图。
图3是睡眠装置所包含的床垫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用于说明床垫中的气囊的配置状态的图。
图5是构成床垫的氨基甲酸酯层的一部分的概略图。
图6是用于对睡眠装置的控制单元所包含的存储器中存储的拉伸组合的具体例进行说明的图。
图7是用于说明设置在氨基甲酸酯层的线对氨基甲酸酯层的变形的影响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设置在氨基甲酸酯层的线对氨基甲酸酯层的变形的影响的图。
图9是表示比较例的床垫的结构的概略图。
图10是用于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床垫的结构的概略图。
图11是示出氨基甲酸酯层的结构的另一例的概略图。
图12是示出氨基甲酸酯层的结构的另一例的概略图。
图13是示出氨基甲酸酯层的结构的另一例的概略图。
图14是示出氨基甲酸酯层的结构的另一例的概略图。
图15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睡眠装置的外观的概略立体图。
图16是示出睡眠装置去除了外罩的状态的外观的概略立体图。
图17是示出睡眠装置的构成的概略的框图。
图18中的图18A是示出睡眠装置所包含的连接器箱的结构的概略图。图18B是用于说明延伸面的图。
图19是示出从第三垫部卸下连接器箱后的状态的结构的概略图。
图20是用于说明第三垫部与连接器箱的接合部分的图。
图21中的图21A是示出睡眠装置所包含的通信箱的结构的概略图。图21B是用于说明延伸面的图。
图22是示出外罩的通过孔的第1例的图。
图23是示出外罩的通过孔的第2例的图。
图24是示出延伸部的构成的另一例的概略图。
图25是示出延伸部的构成的又一例的概略图。
具体实施方式
[1.缓冲装置及缓冲件的概要]
(1)本实施方式所包含的缓冲装置具备:具有使用者的载置面的缓冲件;用于使缓冲件在与载置面相交的方向上弯曲的机构,缓冲件具有:在载置面的面内方向上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一部分;及在多个第一部分之间与第一部分一体形成的、比第一部分更容易变形的第二部分。
缓冲装置是具有缓冲物的装置,在此所述缓冲装置是具有包括缓冲件的缓冲物的装置,所述缓冲件具有使用者的载置面。该缓冲装置例如为床垫、护理用床、按摩椅、椅子、车辆的座椅等。
在载置面是上表面的情况下,用于使缓冲件在与载置面相交的方向上弯曲的机构例如是用于将缓冲件上推的机构。用于将缓冲件上推的机构例如包括气囊。也可以是致动器或填充有液体等流体的囊(流体囊)来代替气囊。致动器例如是电机驱动致动器、气缸或液压缸等流体致动器。
通过在缓冲件的上表面形成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在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由用于使缓冲件在与载置面相交的方向上弯曲的机构上推的力被第二部分吸收而难以传递。因此,能够使上推的力所作用的范围在第二方向上为局部性。另一方面,在第一方向上,由于第一部分作为传递被上推的力的筋发挥功能,因此被上推的力所作用的范围达到较广的范围。即,能够使缓冲件被上推的范围在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上不同。由此,能够对缓冲件的上表面的使用者有效地进行例如“腰部扭转”或“上半身抬起”等。
(2)优选地,第二部分为形成于多个所述第一部分之间的槽。通过在缓冲件的上表面形成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槽部及山部(线),在利用气囊的膨胀等将载置于缓冲件上表面的使用者上推时,线随着上推而变形。
(3)优选地,第一部分的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截面为三角形状。由此,与载置于线随着上推而变形的缓冲件的上表面的使用者相接的面的角度变化。因此,使用者也能够以与缓冲件接触的感觉体验到缓冲件的上推。
(4)优选地,缓冲件在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被分割。由此,不仅缓冲件的折叠性、便携性提高,而且由上述机构产生的上推力向第一方向的传递被截断。由此,能够使上推机构的力有效地作用于使用者。
(5)优选地,第一方向为载置于载置面的使用者的身高方向。由此,在与身高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由用于使缓冲件弯曲的机构上推的力被线的槽部分吸收而难以传递。因此,能够使被上推的力所作用的范围在与身高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为局部性。另一方面,在身高方向上,由于线作为传递被上推的力的筋发挥功能,因此被上推的力所作用的范围达到较广的范围。即,能够使床垫被上推的范围在身高方向及与该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不同。由此,能够对床垫的上表面的使用者有效地进行例如“腰部扭转”或“上半身抬起”等。
(6)优选地,缓冲件为层叠结构,包括:构成载置面的第一层;及由比第一层的原材料更硬的原材料成形而得的、构成载置面的背面侧的第二层。通过用柔软的原材料将第一层成形,能够确保第一层对使用者的缓冲性。通过在第一层的下方设置由比其更硬的原材料成形而得的第二层,被位于下方的上推机构上推的范围比没有第二层的情况变得更大。其结果为,施加到第一层的每单位面积的压力变小,使第一层的原材料难以被压碎。由此,能够使上推机构的力有效地作用于使用者。此外,在仅由柔软的原材料的第一层构成缓冲件的情况下,有时第一层会过于下沉,导致使用者感受到触底感。触底感是经由柔软的层感受到的地板、树脂板、上推机构等的接触感。通过设置较硬的第二层可减少触底感。
(7)优选地,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设置在第一层。由此,能够使用于使缓冲件弯曲的机构的力有效地作用于使用者。
(8)本实施方式所包含的缓冲件是具有使用者的载置面的缓冲件,具有:在载置面的面内方向上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一部分;及在多个第一部分之间与第一部分一体形成的、比第一部分更容易变形的第二部分。该缓冲件例如用于具有用于使缓冲件在与载置面相交的方向上弯曲的机构的缓冲装置。即,该缓冲件用于(1)~(7)的任一项所述的缓冲装置。因此,通过像这样地使用缓冲件,起到与(1)~(7)所述的缓冲装置同样的效果。
[2.缓冲装置及缓冲件的例子]
[第1实施方式]
<睡眠装置的构成>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睡眠装置100的构成的概略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睡眠装置100的构成的概略的框图。另外,使竖直方向(上下方向)为Z方向,使与Z方向垂直的一方向(左右方向)为X方向,使与Z方向及X方向垂直的方向(前后方向)为Y方向。在各方向中,将向+侧的朝向称为+朝向,向-侧的朝向称为-朝向。
参照附图,睡眠装置100包括作为身体支承部且为床垫的垫主体10与控制睡眠装置100的控制单元40。图3是垫主体10的分解立体图。垫主体10为缓冲装置的一例。
垫主体10被设置于地面等,使得上下表面是水平的且长度方向与Y方向一致。使+Z朝向的面为上表面,其背面(-Z朝向的面)为下表面。垫主体10支承横卧于上表面的使用者P。垫主体10具有氨基甲酸酯层17、气囊31、作为氨基甲酸酯层17及气囊31的支承部件的树脂层16、作为表面部件的外罩层60,并将它们层叠而成。垫主体10中的氨基甲酸酯层17为缓冲件。氨基甲酸酯层17的上表面即垫主体10的上表面为使用者的载置面。载置面并不仅限于使用者直接载置于该面,而是表示载置于垫主体10的使用者一侧的面。缓冲件例如是具有缓冲性的发泡树脂。发泡树脂例如是氨基甲酸酯泡沫,氨基甲酸酯层17由氨基甲酸酯泡沫构成。气囊31及树脂层16是用于将氨基甲酸酯层17上推的机构。将氨基甲酸酯层17上推是指,使氨基甲酸酯层17在与作为载置面的上表面相交的方向上弯曲。与上表面相交的方向包括+Z朝向及大致+Z朝向。
垫主体10在X方向上被分割,使得第一垫部11、第二垫部12及第三垫部13这三个部分沿Y方向依次排列。假定在使用者P以腿为+Y朝向、以头为其相反朝向(-Y朝向)而横卧于垫主体10的上表面时,第一垫部11支承使用者P的头和肩,第二垫部12支承使用者P的躯体,第三垫部13支承使用者P的腿。
在第一垫部11与第二垫部12的接合面的下表面侧形成有切口结构的连结部14。此外,在第二垫部12与第三垫部13的接合面的上表面侧形成有同样的连结部15。由此,垫主体10可折成三折。
第三垫部13由树脂层16F、氨基甲酸酯层17F、作为表面部件的外罩层60层叠而成。如图3所示,也可以在氨基甲酸酯层17F与外罩层60之间进一步层叠有用于第三垫部13的外罩层。这在其他垫部也同样如此。在树脂层16F与氨基甲酸酯层17F之间配置有两个气囊31C、31To。
第二垫部12由树脂层16B、氨基甲酸酯层17B、外罩层60层叠而成。在树脂层16B与氨基甲酸酯层17B之间配置有四个气囊31HiL、31HiR、31L、31Th。也将沿X方向排列的气囊31HiL、31HiR代表性地称为气囊31Hi。
第一垫部11由树脂层16H、氨基甲酸酯层17H、外罩层60层叠而成。在树脂层16H与氨基甲酸酯层17H之间配置有五个气囊31HeL、31HeR、31SL、31SR、31B。将沿X方向排列的气囊31HeL、31HeR代表性地称为气囊31He,将气囊31SL、31SR代表性地称为气囊31S。
气囊31经由空气管33及电磁阀34与配置在外部的泵箱32连结。作为一例,在第三垫部13的Y方向的端部设置有连接器箱35。连接器箱35具有用于连接从泵箱32延伸的空气管33的连接口,经由连接口将从泵箱32延伸的空气管33与垫主体10内部的空气管33连结。在泵箱32内置有未图示的泵。除了空气管33之外,从泵箱32到连接器箱35还连接有用于向电磁阀34和控制单元40供电的配电线。
图4是用于说明垫主体10中的气囊31的配置状态的图。参照图4,假定在使用者P以仰卧的方式横卧于垫主体10的上表面时,气囊31HeL、31HeR配置于使用者P的头部的左右,气囊31SL、31SR配置于左右的肩部的下方,气囊31B配置于后背的下方,气囊31HiL、31HiR配置于左右的腰部,气囊31L配置于腰部中央的下方,气囊31Th配置于臀部的下方,气囊31C配置于两膝盖窝的下方,气囊31To配置于两腿肚的下方。
作为一例,控制单元40配置在第三垫部13的Y方向的端部。控制单元40包括未图示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及存储器20,控制睡眠装置100整体。在存储器20中,存储有由CPU执行的程序,并且储存有与拉伸组合(stretch course)有关的数据。关于拉伸组合的具体例将在后面描述。
控制单元40具有控制部43,控制内置于泵箱32的泵的驱动及电磁阀34的开闭。通过使控制部43打开电磁阀34并使泵箱32被驱动,多个气囊31中与释放的电磁阀34连接的气囊31膨胀,氨基甲酸酯层17中与膨胀的气囊31重叠的部分被上推。由此,横卧于垫主体10的上表面的使用者P的、与上述部分相接的身体的一部分被抬起。通过使控制部43持续驱动泵,能够维持气囊31的最大的膨胀状态。此外,控制部43在其后停止对泵的驱动并关闭电磁阀34,由此维持上述气囊31的膨胀状态,其结果为,维持使用者P的身体的一部分被抬起的状态。
通过使控制部43在停止对泵的驱动的状态下打开电磁阀34,多个气囊31中与释放的电磁阀34连接的气囊31内的空气被排出而膨胀收缩。由此,氨基甲酸酯层17中与该气囊31重叠的部分也是被上推的部分返回到原来的位置。其结果为,使用者P的被抬起的身体的一部分返回到原来的位置。
控制单元40具有可在其与智能手机56之间进行数据的收发的收发部44。作为一例,收发部44与智能手机56进行无线通信。收发部44与智能手机56之间的通信也可以是有线通信。智能手机56是接收使用者P对控制单元40的输入操作的装置的一例,作为另一例,也可以是遥控器50等。和与智能手机56的通信同样地,与遥控器50的通信可以是无线通信也可以是有线通信。在有线通信的情况下,作为一例,在第一垫部11的-Y方向的端部设置有通信箱51。通信箱51具有用于在其与遥控器50等外部装置之间连接通信缆线的连接口,经由连接口中继与控制单元40的通信。
<氨基甲酸酯层的结构>
图5是氨基甲酸酯层17的一部分的概略图,并且以从上方俯视水平放置的氨基甲酸酯层17的状态示出。参照图5,氨基甲酸酯层17是由上表面侧的第一层17a与下表面侧的第二层17b构成的两层结构。第一层17a是面向横卧于垫主体10的上表面的使用者P的一侧的层,第二层17b是与气囊31相接的一侧的层。
在第一层17a的上表面具有:在作为垫主体10的上表面的水平方向的面内方向上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一部分;及在多个第一部分之间与第一部分一体形成的、比第一部分更容易变形的第二部分。在图5的例子中,上述面内方向为XY平面内的任意方向。第一方向与垫主体10被分割的方向正交。在本实施方式中,垫主体10被分割的方向为X方向,第一方向为Y方向(图5),第一部分为沿Y方向延伸的山部18A,第二部分为夹在邻接的山部18A之间的槽部18B。
优选地,如图5所示,槽部18B在X方向上平行地设置有多个。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一对以上的山部18A及槽部18B交替地配置的形状也称为线(line)。通过使线形成于第一层17a的上表面,在利用气囊31的膨胀抬起横卧于垫主体10的上表面的使用者P时,线随着气囊31的膨胀而变形,由此第一层17a的与使用者P抵接的位置变化。由于山部18A的与XZ平面平行的截面是三角形状,因此若第一层17a的与使用者P抵接的位置变化,则与使用者P相接的面的角度变化。因此,使用者P也能够以与垫主体10接触的感觉体验到垫主体10的上推。
第一层17a与第二层17b分别由氨基甲酸酯泡沫等发泡树脂形成。对于第一层17a与第二层17b,例如原材料或密度不同。第二层17b的原材料比第一层17a的原材料硬。通过用柔软的原材料将第一层17a成形,能够确保第一层17a对使用者P的缓冲性。另一方面,若没有第二层17b而仅有由柔软的原材料成形而得的第一层17a,则有时第一层17a的原材料会由于位于下方的气囊31的膨胀而被压碎,导致无法将横卧于垫主体10的上表面的使用者P上推。此外,在第一层17a形成有线的情况下,若第一层17a的原材料被压碎,则以面而并非线与使用者P接触,因此有时对使用者P的压迫感会变大。
在这方面,通过在第一层17a的下方设置由比其更硬的原材料成形而得的第二层17b,被位于下方的气囊31的膨胀上推的范围相比没有第二层17b的情况变得更大。其结果为,由于气囊31的膨胀而施加到第一层17a的每单位面积的压力变小,使第一层17a的原材料难以被压碎。由此,能够使气囊31的动作有效地作用于使用者P。
<控制单元的控制>
控制单元40的控制部43根据存储在存储器20的拉伸组合控制泵的驱动及电磁阀34的开闭。图6是用于对存储在存储器20的拉伸组合的具体例进行说明的图,且是示出拉伸组合中的“腰部扭转”、“交叉扭转”及“上半身抬起”的图。图从左到右示出时间经过,从左依次设为时间t1、t2、t3、…。另外,在图中,标有阴影线的气囊表示膨胀的气囊,未标有阴影线的气囊表示没有膨胀的气囊。
参照附图,对于“腰部扭转”,控制部43在时间t1使左右腰及腰中央的下方的气囊31膨胀,在时间t2使左腰及腰中央的下方的气囊31膨胀,在时间t3使右腰及腰中央的下方的气囊31膨胀,在时间t4使左腰及腰中央的下方的气囊31膨胀,在时间t5使右腰及腰中央的下方的气囊31膨胀。通过控制时间t2~t5,对使用者P执行使腰部向左右扭转的拉伸。另外,通过时刻t1的控制,使用者P能够调整在垫主体10的上表面的位置,使得腰部与由气囊31抬起的位置一致。
参照附图,对于“交叉扭转”,控制部43在时间t1使左右肩及左右腰的下方的气囊31膨胀,在时间t2使左肩及右腰的下方的气囊31膨胀,在时间t3使右肩及左腰的下方的气囊31膨胀,在时间t4使左肩及右腰的下方的气囊31膨胀,在时间t5使右肩及左腰的下方的气囊31膨胀。通过时间t2~t5的控制,对使用者P执行使腰部与肩部彼此在相反侧向左右扭转的拉伸。另外,通过时刻t1的控制,使用者P能够调整在垫主体10的上表面的位置,使得左右肩及左右腰部与由气囊31抬起的位置一致。
参照附图,对于“上半身抬起”,控制部43使头部左右、左右肩及后背的下方的气囊31膨胀。通过该控制,使上半身被抬起的朝向的力被作用于使用者P。
<实施方式的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的睡眠装置100所包含的垫主体10中,在作为缓冲件的氨基甲酸酯层17的第一层17a形成有一条以上的沿Y方向延伸的线。图7及图8是用于说明设置在氨基甲酸酯层17的线对氨基甲酸酯层17的变形的影响的图。图7示出氨基甲酸酯层17的与XZ平面平行的截面,图8示出氨基甲酸酯层17的与YZ平面平行的截面。
图7以第一垫部11的氨基甲酸酯层17H与配置在其下方的沿X方向排列的气囊31HeL、31HeR为例,对这些气囊31HeL、31HeR的动作与氨基甲酸酯层17H的变形进行说明。参照图7,在沿X方向排列的气囊31HeL及气囊31HeR中仅一个气囊(在图7的例子的情况下为气囊31HeL)膨胀而另一个气囊(在图7的例子中为气囊31HeR)不膨胀的情况下,在氨基甲酸酯层17的与包括气囊31HeL、31HeR的正上方的位置的XZ平面平行的截面中,气囊31HeL的正上方的氨基甲酸酯层17随着气囊31HeL的膨胀而被上推。另一方面,由于气囊31HeL的膨胀而产生的上推力在X方向上被线的槽部18B吸收而难以传递。因此,能够使被上推的范围在X方向上为局部性。
图8以第一垫部11的氨基甲酸酯层17H与配置在其下方的沿Y方向排列的气囊31HeR、31SR为例,对这些气囊31HeR、31SR的动作与氨基甲酸酯层17H的变形进行说明。参照图8,在沿Y方向排列的气囊31HeR及气囊31SR中仅一个气囊(在图8的例子的情况下为气囊31HeR)膨胀而另一个气囊(在图8的例子中为气囊31SR)不膨胀的情况下,在氨基甲酸酯层17的与包括气囊31HeR、31SR的正上方的位置的YZ平面平行的截面中,气囊31HeR的正上方的氨基甲酸酯层17随着气囊31HeR的膨胀而被上推。此外,线的山部18A作为传递由于气囊31HeR的膨胀而上推的力的筋发挥功能,在Y方向上进行传递。其结果是,被上推的范围在Y方向上变成较广的范围。
另外,作为使被气囊31上推的范围在X方向上为局部性而在Y方向上为较广的范围的构成的比较例,可以例举图9的构成。图9所示的比较例的构成在X方向上被分割为两部分,在Y方向上被分割为三部分,由沿Y方向排列的垫部11R、12R、13R及与这些垫部沿X方向排列的垫部11L、12L、13L构成。在各垫部配置有气囊31。
通过将垫主体10设为图9所示的比较例的构成,在X方向和Y方向上均能够将由于气囊31的膨胀而产生的上推力的传递截断。即,每个垫部通过气囊31的膨胀而被上推,上推力不会传递至邻接的垫部。
可认为即使将垫主体10设为这样的结构,也能够与第1实施方式的床垫同样地控制由于气囊31的膨胀而产生的上推力的传递。但是,在图9的构成中,垫主体10的折叠性、便携性较差。
因此,进一步考虑到折叠性和便携性,将本实施方式的垫主体10设为图1~图5所示的构成。
若使由于气囊31的膨胀而产生的上推力在X方向上作用于较广的范围,则在如图6所示的“腰部扭转”等中,有时氨基甲酸酯层17在X方向上整体被上推。其结果为,无法有效地使使用者P处于左右不同的姿势。
与此相对,通过使由于气囊31的膨胀而产生的上推力在X方向上为局部性(图7),在图6所示的“腰部扭转”等中,能够有效地使使用者P处于左右不同的姿势。即,在时间t2能够使左腰及腰中央抬起,并且使右腰不抬起。此外,在时间t3能够使右腰及腰中央抬起,并且使左腰不抬起。通过重复上述过程,有效地实现腰部扭转。
此外,若使由于气囊31的膨胀而产生的上推力在Y方向上变成局部性,则在图6所示的“上半身抬起”等中,有时氨基甲酸酯层17在Y方向上仅气囊31的正上方附近被上推。其结果为,不能有效地在身高方向上抬起使用者P。
与此相对,通过使由于气囊31的膨胀而产生的上推力在Y方向上为较广的范围(图8),在图6所示的“上半身抬起”等中,能够有效地在身高方向上抬起使用者P。
进而,通过使垫主体10在与线所延长的方向(Y方向)正交的方向(X方向)上被分割,不仅垫主体10的折叠性、便携性提高,而且由气囊31的膨胀而产生的上推力向Y方向的传递被截断。由此,在图6所示的“交叉扭转”等中,能够有效地使使用者P处于左右及上下不同的姿势。
即,在时间t2能够使左肩抬起并且使右肩不抬起,且能够使右腰抬起并且使左腰不抬起。进而,能够使左肩抬起并且使左腰不抬起,且能够使右腰抬起并且使右肩不抬起。在时间t3能够使右肩抬起并且使左肩不抬起,且能够使左腰抬起并且使右腰不抬起。进而,能够使右肩抬起并且使右腰不抬起,且能够使左腰抬起并且使左肩不抬起。通过重复上述过程,有效地实现交叉扭转。
[第2实施方式]
线所延伸的方向(第一方向)、及与线所延伸的方向正交且分割垫主体10的方向(第二方向)分别不限定于Y方向及X方向,也可以是其他方向。作为另一例,如图10所示,线所延伸的方向(第一方向)可以是X方向,与线所延伸的方向正交、且分割垫主体10的方向(第二方向)可以是Y方向。
通过设为这样的构成,由于气囊31的膨胀而产生的上推力在Y方向上局部性地起作用,并且在X方向上大范围地起作用。用于使其像这样地起作用的结构不限定于在氨基甲酸酯层17的第一层17a中形成的线。
[第3实施方式]
在第1实施方式及第2实施方式的垫主体10中,第一层17a的上表面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通过第一层17a的上表面的形状分别实现为山部18A及槽部18B。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不限定于该构成,也可以是图11~图14所示那样的其他的例子。图11~图14是表示垫主体10的第一层17a的结构的另一例的图,且是垫主体10的XZ平面的截面概略图。
在图11所例示的第一层17a的结构中,第一部分19A与第二部分19B交替地配置,第二部分19B由比第一部分19A更容易变形的原材料成形。或者,第一部分19A与第二部分19B由相同的原材料成形,且第二部分19B由比第一部分19A的密度低的原材料成形。
或者,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可以以厚度不同的台阶形状来实现。较厚的成为第一部分,较薄的成为第二部分。
在图12所例示的第一层17a的结构中,第一层17a的上表面成形为矩形波形状。图12的第一层17a的结构为如下形状:在第一层17a的上表面交替地出现与上表面平行的山部21A及谷部21B,山部21A与谷部21B之间以与第一层17a的上表面正交的平面21C连结。在该情况下,较厚的山部21A成为第一部分,较薄的谷部21B成为第二部分。
在图13所例示的第一层17a的结构中,第一层17a的上表面成形为梯形波形状。图13的第一层17a的结构为如下形状:在第一层17a的上表面交替地出现与上表面平行的山部22A及谷部22B,从山部22A到谷部22B以斜面22C连结,从谷部22B到山部22A以与斜面22C对称的斜面22D连结。在该情况下,较厚的山部22A成为第一部分,较薄的谷部22B成为第二部分。
在图14所例示的第一层17a的结构中,第一层17a的上部的截面成形为三角形,下部的截面成形为矩形截面的形状。图14的第一层17a的结构为如下形状:在第一层17a的上表面交替地出现由以点23A为顶点相向的斜面23B、23C构成的三角部23D、与连结斜面23C及斜面23B的上表面平行的谷部23E。在该情况下,较厚的三角部23D成为第一部分,较薄的谷部23E成为第二部分。
图11~图14所例示那样的第3实施方式所示的垫主体10也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及第2实施方式的垫主体10相同的效果。即,第3实施方式所示的垫主体10也能够使被气囊31上推的范围在X方向上为局部性而在Y方向上为较广的范围。
[第4实施方式]
缓冲装置并不仅限于床垫。作为另一例,例如包括按摩椅、椅子、车辆的座椅、护理用床等。
[第5实施方式]
用于使缓冲件在与载置面相交的方向上弯曲的机构的配置并不限定于作为缓冲件的氨基甲酸酯层的下表面侧。作为另一例,也可以配置在氨基甲酸酯层的内部,通过在该位置膨胀来抬起位于该机构的上表面侧的氨基甲酸酯层。
<备注>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另一方案,包括如下这样的缓冲装置。即,根据一实施方式,缓冲装置具备:具有使用者的载置面的缓冲件;用于使缓冲件在与载置面相交的方向上弯曲的机构,该缓冲装置为层叠结构,包括:构成载置面的第一层;及由比第一层的原材料更硬的原材料成形而得的、构成载置面的背面侧的第二层。
[3.安置型装置的概要]
(1)本实施方式所包含的安置型装置是连接有缆线的安置型装置,具备:装置主体,具有第一侧面及经由角部与第一侧面邻接的第二侧面;延伸部,使设置在装置主体的缆线延伸,角部构成为可使缆线从延伸部延伸至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中的任一侧面。
安置型是指固定于房间的内表面来设置,内表面例如为地面,作为另一例,也可以是墙面、天花板面。安置型装置例如为后述的睡眠装置。此外,作为另一例,为冰箱、安置型炊具、洗衣机、电视机、空调、照明器具、大型计算机、复印机、传真收发机、各种工作设备、安置型游戏机等。
使缆线延伸包括将从装置主体延伸的缆线与外部端子连接的情况、及将从外部延伸的缆线与装置主体所具备的端子连接的情况这两种情况。延伸部是装置主体与缆线的连结部分,且在将从装置主体延伸的缆线与外部端子连接的情况下,是指缆线接合至装置主体的部分,在将从外部延伸的缆线与装置主体所具备的端子连接的情况下,是指设置有端子的部分。延伸部被内置于装置主体是指,延伸部从装置主体的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中的任一侧面均配置于装置主体内侧。
角部构成为可使缆线从延伸部延伸至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中的任一侧面,由此即便以使任一方侧面一侧与墙面相接的方式设置装置主体,也能够使缆线从另一方侧面一侧延伸。因此,能够减少缆线的延伸方向对装置主体的设置的限制,能够显著提高房间的布局(layout)的自由度。另外,可使缆线延伸至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中的任一侧面的角部的构成的一例如下所示。
(2)优选地,角部的高度方向上的至少一部分构成切口,延伸部设置在切口内。构成切口并非限定利用对角部开切口的制法来制造安置型装置,而是表示角部的高度方向上的至少一部分处于被开切口的状态。切口也指被开切口的内侧面。由此,缆线可延伸至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中的任一侧面。
(3)优选地,装置主体具有夹着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的上表面及下表面,高度方向上的至少一部分的切口包括从上表面到下表面为止的角部的高度方向上的整个范围中除上表面及下表面以外的范围内的切口。由此,包括上表面的上表面部件及包括下表面的下表面部件在从延伸面到相交部为止的范围内突出而不与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邻接。因此,延伸部成为夹在上表面部件及下表面部件之间的构成。其结果为,保护了装置主体内的缆线及向装置主体的连结部分。
(4)优选地,装置主体具有夹着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的上表面及下表面,高度方向上的至少一部分的切口包括从上表面到下表面为止的角部的高度方向上的整个范围中除上表面及下表面中的任一面以外的范围内的切口。由此,包括上表面及下表面中的任一面的部件在从延伸面到角部为止的范围内突出而不与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邻接,上表面及下表面中的另一面被开切口至相交部为止。由此,能够使缆线容易地延伸,并且通过突出至相交部的部件保护了装置主体内的缆线及向装置主体的连结部分。
(5)优选地,来自延伸部的缆线的延伸方向与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各自所形成的角度大致相等。在角部为90度的情况下,与延伸面的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各自所形成的角度为大致45度。由此,能够使缆线容易地从任一侧面一侧延伸。
(6)优选地,具备多个角部,多个角部中的第一角部构成为可使第一缆线延伸至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中的任一侧面,多个角部中的第二角部构成为可使第二缆线延伸至第二侧面、及经由第二角部与第二侧面邻接的第三侧面中的任一侧面。由此,可以以使第二侧面以外的任一侧面也与墙面相接的方式进行设置。因此,能够减少这些缆线的延伸方向对装置的设置的限制,能够提高房间的布局的自由度。另外,第一缆线与第二缆线可以是不同的缆线,也可以是相同的缆线。
(7)优选地,装置主体具有:垫主体;拆装部件,构成角部,与垫主体拆装自如且具备延伸部,拆装部件具有第一连接器,垫主体具有连接有第一连接器的第二连接器。由此,能够单独地制造垫主体与拆装部件。
(8)优选地,垫主体及拆装部件具有在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的任一侧面均具有角度的接合面,在多个接合面中的一方设置有凹部,在另一方设置有凸部,构成为使凹部及凸部嵌合,使得垫主体及拆装部件在接合面接合。根据该机构,能够使拆装部件对垫主体的接合可靠。
(9)优选地,还具备外罩,覆盖垫主体,具有使从延伸部延伸的缆线可通过的通过孔。通过设置通过孔,能够在将外罩安装于垫主体的状态下使缆线从延伸部延伸。
(10)优选地,通过孔的尺寸大于拆装部件。因此,在安装外罩时,通过孔不覆盖拆装部件。由此,在安装有外罩的状态下使拆装部件相对于垫主体可拆装。优选地,外罩在通过孔的周缘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在安装到装置主体时夹在垫主体与拆装部件的接合面的夹持余量。由此,在将拆装部件安装到垫主体时夹入有夹持余量。由此,有效地防止了在安装拆装部件后外罩的偏移。
[4.安置型装置的例子]
[第1实施方式]
<睡眠装置的构成>
本实施方式的睡眠装置100为安置型装置的一例。图15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睡眠装置100的外观的概略立体图。图16是示出睡眠装置100去除了外罩60的状态的外观的概略立体图。另外,使竖直方向(上下方向)为Z方向,使与Z方向垂直的一方向(左右方向)为X方向,使与Z方向及X方向垂直的方向(前后方向)为Y方向。在各方向中,将向+侧的朝向称为+朝向,向-侧的朝向称为-朝向。参照附图,睡眠装置100包括:作为身体支承部、例如为床垫的垫主体10;相对于垫主体10可拆装的拆装部件、即后述的连接器箱35及通信箱51。
垫主体10被设置于地面等,使得上下表面是水平的且长度方向与Y方向一致。使+Z朝向的面为上表面,其背面(-Z朝向的面)为下表面。垫主体10是具有四侧面、上表面10c与下表面10d的矩形形状,其中所述四侧面由与XZ平面平行的+Y侧的第一侧面10a(图15的右侧面)、与YZ平面平行的+X侧的第二侧面10b(图15的前侧面)、与XZ平面平行的-Y侧的第三侧面10e(图15的左侧面)、以及与YZ平面平行的-X侧的第四侧面10f(图15的后侧面)构成。第一侧面10a与第二侧面10b经由相交部36邻接,第二侧面10b与第三侧面10e经由相交部52邻接。
垫主体10支承横卧于上表面10c的使用者P。垫主体10在Y方向上按照第一垫部11、第二垫部12及第三垫部13的顺序被分割为三个。假定在使用者P以腿为+Y朝向、以头为其相反朝向(-Y朝向)而横卧于垫主体10的上表面时,第一垫部11支承使用者P的头和肩,第二垫部12支承使用者P的躯体,第三垫部13支承使用者P的腿。
睡眠装置100包括覆盖垫主体10的外罩60。外罩60覆盖垫主体10的至少上表面10c及侧面10a、10b、10e、10f。此外,外罩60覆盖下表面10d的至少一部分。外罩60例如为所谓的箱型的床单。
在垫主体10的内部配置有一个或多个气囊31。在气囊31连接有空气管33,进行气囊31内的空气的排出或对气囊31供给外部空气。因此,作为缆线的一例,空气管33从睡眠装置100延伸。各气囊31经由空气管33及电磁阀34(参照图17)与外部的泵箱32连结。此外,作为缆线的一例,通信缆线57从睡眠装置100延伸。
在第一垫部11的包括相交部52的范围即角部52A设置有具有使通信缆线57延伸的延伸部的通信箱51。在第三垫部13的包括相交部36的范围即角部36A设置有具有使空气管33延伸的延伸部的连接器箱35。
在外罩60的、安装至垫主体10时与角部36A及角部52A相对应的位置形成有通过孔61、65。由此,在将外罩60安装至垫主体10时,连接器箱35从通过孔61露出,通信箱51从通过孔65露出。因此,可以在将外罩60安装至垫主体10的状态下进行与空气管33连接的连接器箱35的拆装。此外,可以在将外罩60安装至垫主体10的状态下进行与通信缆线57连接的通信箱51的拆装。
连接器箱35具有用于连接从泵箱32延伸的空气管33的延伸部37a(图18A),经由延伸部37a将从泵箱32延伸的空气管33与垫主体10内部的空气管33连结。在泵箱32内置有未图示的泵。除了空气管33之外,从泵箱32到连接器箱35还连接有用于向电磁阀34和控制单元40供电的配电线。
图17是表示睡眠装置100的装置构成的一例的概略框图。参照附图,控制单元40包括未图示的CPU及存储器20,控制睡眠装置100整体。在存储器20存储有由CPU执行的程序,并且储存有拉伸组合等控制程序所需的数据。
控制单元40具有控制部43,控制内置于泵箱32的泵的驱动及电磁阀34的开闭。通过使控制部43打开电磁阀34并使泵被驱动,多个气囊31中与打开的电磁阀34连接的气囊31膨胀,垫主体10的与气囊31重叠的部分被上推。由此,横卧于垫主体10的上表面10c的使用者P的、与上述部分相接的身体的一部分被抬起。通过使控制部43持续驱动泵,能够维持气囊31的最大的膨胀状态。此外,控制部43在其后停止对泵的驱动并关闭电磁阀34,由此维持上述气囊31的膨胀状态,其结果为,维持使用者P的身体的一部分被抬起的状态。
通过使控制部43在停止对泵的驱动的状态下打开电磁阀34,多个气囊31中与打开的电磁阀34连接的气囊31内的空气被排出并且膨胀收缩。由此,垫主体10的与该气囊31重叠的部分并且被上推的部分返回到原来的位置。其结果为,使用者P的被抬起的身体的一部分返回到原来的位置。
控制单元40具有可在其与智能手机56之间进行数据的收发的收发部44。作为一例,收发部44进行与智能手机56的无线通信。收发部44与智能手机56之间的通信也可以是有线通信。智能手机56是接收使用者P对控制单元40的输入操作的装置的一例,作为另一例,也可以是遥控器50等。和与智能手机56的通信同样地,与遥控器50的通信可以是无线通信也可以是有线通信。
在收发部44进行有线通信的情况下,作为一例,在第一垫部11的Y方向的端部设置有通信箱51。通信箱51具有用于在其与遥控器50等外部装置之间连接作为缆线的一例的通信缆线57的延伸部54a(图21A),经由延伸部54a中继与控制单元40的通信。
<连接器箱的结构>
图18A是示出连接器箱35的结构的概略图。连接器箱35是配置于第三垫部13的Y方向的端部且配置于垫主体10的角部36A的三棱柱形状的箱,图18A是从上方俯视(在-Z朝向观察)的图。
参照附图,连接器箱35具有经由相交部36邻接的、与XZ平面平行的第一侧面35a及与YZ平面平行的第二侧面35b。第一侧面35a及第二侧面35b分别与经由相交部36邻接的、第三垫部13的平行于XZ平面的第一侧面13a及平行于YZ平面的第二侧面13b连续。因此,第一侧面35a及第一侧面13a包括在垫主体10的与XZ平面平行的第一侧面10a中,第二侧面35b及第二侧面13b包括在垫主体10的与YZ平面平行的第二侧面10b中。另外,可以使连接器箱35与第三垫部13为一体。
连接器箱35还具有夹着第一侧面35a及第二侧面35b的、与第三垫部13的上下表面13c、13d平行的+Z侧的面(图的上表面)35c及与第三垫部13的上下表面13c、13d平行的-Z侧的面(图的下表面)35d。上表面35c与第三垫部13的平行于XY平面的上表面13c连续。
第三垫部13具有用于将连接器箱35接合至角部36A的承接板13e。承接板13e的下表面13f与第三垫部13的下表面13d连续。承接板13e的上表面13g与连接至第三垫部13的连接器箱35的下表面35d相接。因此,上表面35c及上表面13c包括在垫主体10的与XY平面平行的上表面10c中,承接板13e的下表面13f及下表面13d包括在下表面10d中。
作为相交部36的高度方向(Z方向)上的一部分的、并且除从上表面35c起的规定的厚度的部分35e(后述的檐部35e)及承接板13e以外的范围构成切口。即,相交部36的高度方向上的、除从上表面35c起的规定的厚度的部分35e及承接板13e以外的范围被面37A开切口。作为一例,面37A为平面37A。面37A也可以是曲面。因此,相交部36由上表面35c侧的上方相交部36a与承接板13e侧的下方相交部36b构成。平面37A是包括延伸面37的面。换言之,承接板13e在从延伸面37到下方相交部36b为止的范围内突出而不与第一侧面35a及第二侧面35b邻接。此外,从上表面35c起的规定的厚度的部分35e构成檐部35e。檐部35e在从延伸面37到上方相交部36a为止的范围内突出而不与第一侧面35a及第二侧面35b邻接。承接板13e与檐部35e夹着延伸面37对置。
图18B是用于说明延伸面37的图,且是从上方俯视(在-Z朝向观察)垫主体10的概略图。参考附图,相交部36被相对于第一侧面35a具有角度θ1、相对于第二侧面35b具有角度θ2的平面37A开切口。平面37A的被第一侧面35a及第二侧面35b夹着的范围构成延伸面37。换言之,延伸面37位于相比相交部36朝向矩形的垫主体10的相交部36的对角的方向。在第一侧面35a形成有被平面37A开切口的第一开口38a,在第二侧面35b形成有被平面37A开切口的第二开口38b,它们夹着相交部36形成连续的一个开口38。
另外,相交部36的高度方向上的至少一部分被开切口并非表示通过开切口的制法来制造延伸面37,而是表示延伸面37被开切口的形状。也将被开切口的面即延伸面37称为切口。
在切口内即在延伸面37配置有未图示的空气管33的延伸部37a。延伸部37a例如是使从连接器箱35内延伸的空气管33通过的开口,空气管33从延伸部37a朝向连接器箱35的外部延伸。第一开口38a与第二开口38b均可使从延伸部37a延伸的空气管33通过。
优选地,角度θ1、θ2为0~90度。由此,延伸面37形成相对于各侧面35a、35b的角度。优选地,角度θ1、θ2为45度或大致45度的角度。这相当于来自延伸部37a的空气管33的延伸方向相对于第一侧面35a及第二侧面35b所形成的角度为0~90度,优选为45度。由此,即使在从侧面35a、35b的任一侧面连接空气管33的情况下,也能够增加空气管33的曲率,并且能够抑制对空气管33的负担。
优选地,延伸面37在第一开口38a的周缘39a处与第一侧面35a连续,且在第二开口38b的周缘39b处与第二侧面35b连续。即,延伸面37在两周缘39a、39b没有高低差地连续。优选地,延伸面37与两侧面35a、35b一体成形。由此,能够容易地从侧面35a、35b的任一侧连接空气管33,并且使成形变得容易。
如图16所示,连接器箱35是相对于垫主体10可拆装的拆装部件。通过使连接器箱35相对于垫主体10可拆装,能够分别单独地制造连接器箱35与垫主体10。
图19是示出从第三垫部13卸下连接器箱35后的状态的结构的概略图。参考附图,连接器箱35具备上方相交部36a及开口38A。在连接器箱35与第三垫部13的接合面41形成有凸部42,在凸部42的第三垫部13侧的面设置有第一连接器45。
在第三垫部13与连接器箱35的接合面81形成有与凸部42相对应的凹部18,在凹部18的连接器箱35侧的面设置有可与第一连接器45接合的第二连接器19。优选地,空气管33包括供电用的缆线,第一连接器45及第二连接器19分别包括用于空气管33的连接器与用于供电用的缆线的连接器。
图20是用于说明第三垫部13与连接器箱35的接合部分的图。为了便于说明,在图中示出了第三垫部13在高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附近的水平面的截面。示出了从上方观察连接器箱35的图。
参照附图,在第三垫部13的凹部18的两侧部设置有突起18a。突起18a具有弹簧结构,在被按压时储存在第三垫部13内,在按压力被去除时,通过弹簧复位到从凹部18侧面突出的状态。在连接器箱35的两侧面的、与第三垫部13结合时与突起18a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凹陷42a。
若连接器箱35在下表面35d与承接板13e的上表面13g相接的状态下将凸部42插入第三垫部13的凹部18,则凸部42的两侧面与凹部18的两侧面相接。保持该状态,在使两侧面相接的状态下将凸部42插入凹部18直到它们嵌合为止,由此进行引导使得第一连接器45与第二连接器19结合。
突起18a在第一连接器45与第二连接器19结合的位置嵌合至凹陷42a中,利用弹簧维持突起18a与凹陷42a嵌合的状态。由此,能够使第三垫部13与连接器箱35的接合可靠。
<通信箱的结构>
图21A是示出通信箱51的结构的概略图。通信箱51是配置于第一垫部11的Y方向的端部且配置于垫主体10的角部52A的三棱柱形状的箱,图21A是从上方俯视(在-Z朝向观察)的图。
参照附图,通信箱51具有经由相交部52邻接的、与YZ平面平行的第一侧面51a及与XZ平面平行的第二侧面51b。第一侧面51a及第二侧面51b分别与第一垫部11的平行于YZ平面的第一侧面11a及平行于XZ平面的第二侧面11b连续。因此,第一侧面51a及第一侧面11a包括在垫主体10的与YZ平面平行的第二侧面10b中,第二侧面51b及第二侧面11b包括在垫主体10的与XZ平面平行的第三侧面10e中。另外,可以使通信箱51与第一垫部11为一体。
通信箱51还具有夹着第一侧面51a及第二侧面51b的、与第一垫部11的上表面11c连续的上表面51c及与第一垫部11的下表面11d连续的下表面51d。因此,上表面51c及上表面11c包括在垫主体10的与XY平面平行的上表面10c中,下表面51d及下表面11d包括在下表面10d中。
作为相交部52的高度方向(Z方向)上的一部分的、并且除从上表面51c起的规定的厚度的部分51e以外的范围构成切口。即,相交部52的高度方向上的除从上表面51c起的规定的厚度的部分51e以外的范围被面54A开切口。作为一例,面54A为平面54A。面54A也可以是曲面。平面54A是包括延伸面54的面。换言之,从上表面51c起的规定的厚度的部分51e构成檐部51e。檐部51e在从延伸面54到相交部52为止的范围内突出而不与第一侧面51a及第二侧面51b邻接。
图21B是用于说明延伸面54的图,且是从上方俯视(在-Z朝向观察)垫主体10的概略图。参考附图,相交部52被相对于第一侧面51a具有角度θ1、相对于第二侧面51b具有角度θ2的平面54A开切口。平面54A的被第一侧面51a及第二侧面51b夹着的范围构成延伸面54。换言之,延伸面54位于相比相交部52朝向矩形的垫主体10的相交部52的对角的方向。在第一侧面51a形成有被平面54A开切口的第一开口53a,在第二侧面51b形成有被平面54A开切口的第二开口53b,它们夹着相交部52形成连续的一个开口53。
另外,相交部52的高度方向上的至少一部分被开切口并非表示通过开切口的制法来制造延伸面54,而是表示延伸面54被开切口的形状。也将被开切口的面即延伸面54称为切口。
在切口内即在延伸面54配置有通信缆线57的延伸部54a。延伸部54a例如为使通信缆线57的端子57a可拆装的连接器。第一开口53a与第二开口53b均可使从延伸部54a延伸的通信缆线57通过。
优选地,角度θ1、θ2为0~90度。由此,延伸面54相对于各侧面51a、51b形成角度。优选地,角度θ1、θ2为45度或大致45度的角度。这相当于来自延伸部54a的通信缆线57的延伸方向相对于第一侧面51a及第二侧面51b所形成的角度为0~90度,优选为45度。由此,即使在从侧面51a、51b的任一侧面连接通信缆线57的情况下,也能够增加通信缆线57的曲率,并且能够抑制对通信缆线57的负担。
优选地,延伸面54在第一开口53a的周缘55a处与第一侧面51a连续,且在第二开口53b的周缘55b处与第二侧面51b连续。即,延伸面54在两周缘55a、55b没有高低差地连续。优选地,延伸面54与两侧面51a、51b一体成形。由此,能够容易地从侧面51a、51b的任一侧连接通信缆线57,并且使成形变得容易。
<连接器箱与通信箱的关系>
在垫主体10设置有连接器箱35与通信箱51这两个箱的情况下,它们配置在垫主体10的同一侧面的与两侧方邻接的两个侧面之间的两个角部各自的附近。即,参照图15,连接器箱35配置在第二侧面10b的与+Y侧邻接的第一侧面10a之间的角部36A,通信箱51配置在第二侧面10b的与-Y侧邻接的第三侧面10e之间的角部52A。另外,在该例子中,使分别延伸出不同的两根缆线的两个延伸部设置于同一垫主体10,但也可以使延伸出相同的缆线的两个延伸部设置于同一垫主体10。
<外罩的结构>
图22是示出外罩60的通过孔61的第1例的图,且是安装有外罩60并卸下了连接器箱35的角部36A的概略图。参照附图,通过孔61是在将外罩60安装于垫主体10的状态下,在周缘部61a不与第三垫部13和连接器箱35的接合面81的周缘部81a重叠的范围内设置于外罩60的开口。即,通过孔61的尺寸大于连接器箱35。因此,可使从延伸部37a延伸出的空气管33通过。由此,在安装连接器箱35时外罩60不被夹入,变得容易对第三垫部13拆装连接器箱35。
图23是示出外罩60的通过孔61的第2例的图。参照附图,在第2例中,在通过孔61设置有夹持余量62,该夹持余量62在将外罩60安装于垫主体10的状态下,从第三垫部13的接合面81的周缘部81a向内侧突出。夹持余量62存在于从接合面81的周缘部81a到凹部18的周缘部18b之间。优选地,夹持余量62具有:从接合面81的两侧方向周缘部81a的内侧(左侧及右侧)突出的侧方夹持余量62a、62b;从上方向周缘部81a的内侧(下侧)突出的上方夹持余量62c。由此,在安装连接器箱35时,夹持余量62被夹入第三垫部13与连接器箱35之间。由此,有效地防止了在安装连接器箱35后外罩60的偏移。
另外,在通信箱51是拆装部件的情况下,设置在相当于相交部52的位置的外罩60的通过孔65(参照图15)也与图22及图23所示的构成同样。
另外,外罩60不限定于所谓的箱型,也可以是袋状且内包有垫主体10的形状。在该情况下,在外罩60的侧面遍及整周地设置有拉链。由此,变得容易将外罩60安装到垫主体10。
由于在垫主体10的第二侧面10b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连接器箱35与连通箱51,因此,优选遍及整周的拉链在外罩60的第二侧面10b与第一侧面10a、第三侧面10e、第四侧面10f被分割。由此,即使在连接器箱35及通信箱51各自连接有缆线的状态下,也容易将外罩60安装到垫主体10。
<实施方式的效果>
作为安置型装置的一例的本实施方式的睡眠装置100具有角部,该角部构成为相对于夹着相交部的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的任一侧面,均可使缆线从延伸部延伸。具体地,垫主体10的角部的高度方向上的至少一部分被相对于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这双方具有角度的平面开切口,在将角部开切口的平面的被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夹住的范围内的、垫主体10的外周侧的面构成延伸面,延伸部被设置在延伸面。由此,即使在仅具有一个延伸部37a作为延伸部的情况下,缆线也可相对于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的任一侧面延伸。
在连接器箱35的情况下,参照图18A,通过将空气管33从第一侧面35a插通至第一开口38a,或将空气管33从第二侧面35b插通至第二开口38b,从而能够将空气管33插通至作为开口的延伸部37a。此外,在通信箱51的情况下,参照图21A,通过将通信缆线57从第一侧面51a插通至第一开口53a,或将通信缆线57从第二侧面51b插通至第二开口53b,从而能够将通信缆线57的端子57a连接至作为连接器的延伸部54a。
可使缆线从任一侧面一侧延伸,由此即便以使任一方侧面一侧与墙面相接的方式设置垫主体10,也可使缆线从另一方侧面一侧延伸。因此,能够减少缆线的延伸方向对垫主体10的设置的限制,能够显著提高房间的布局的自由度。
通过将延伸面37配置在使包括延伸面37的平面与分别包括两侧面35a、35b的两平面中的任一平面均相交的角度,从而即使是在将空气管33插通至侧面35a、35b的任一侧的情况下,也能够增大从延伸部37a延伸的空气管33的曲率。因此,能够抑制对空气管33的负担。这对于通信箱51也同样。特别地,由于空气管33具有硬度并且有时内压较高,因此若曲率变小,则变得难以连接。进而,在空气管33内包含有电力线的情况下,空气管33的尺寸变大,因此若曲率变小则变得难以连接。因此,在缆线是空气管33的情况下更加有效。
如图18A所示,檐部35e及承接板13e形成为朝向相交部36突出,由此延伸部37a被夹在突出的檐部35e及承接板13e之间。由此,保护了连接器箱35内的空气管33及到延伸部37a的连结部分。另外,如图21A所示,可以是仅檐部51e形成为朝向相交部52突出,被开切口至下表面11d。由此,从形成有开口的下表面11d侧也能够使通信缆线57容易地延伸。另外,在该情况下,优选将上表面51c及下表面51d中上表面51c侧的檐部51e设为突出的形状。由此,即使是在使用者P横卧于垫主体10的上表面10c来从上方增加载荷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对延伸部54a直接增加载荷。由此,能够抑制对从延伸部54a延伸出的通信缆线57的损伤。
另外,在使两根缆线分别延伸的两个延伸部37a、54a设置于同一垫主体10的情况下,通过在同一侧面10b的与两侧方邻接的两侧面之间的两个角部36A、52A各自的附近形成延伸部37a、54a,从而可以使侧面10b以外的侧面10a、10e、10f中的任一侧面均与墙面相接的方式进行设置。因此,即使是在设置有两个延伸部37a、54a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少缆线的延伸方向对垫主体10的设置的限制,能够提高房间的布局的自由度。
[第2实施方式]
在第1实施方式中,是将从外部延伸的缆线连接至垫主体10。例如,假定将从遥控器50等延伸的通信缆线57连接至内置于通信箱51的延伸部54a等。作为一例,实施方式的安置型装置为可连接从外部延伸的缆线的装置。
作为另一方式,可以是将从垫主体10延伸出的缆线与外部端子连接的方式。例如,可以是空气管33从内置于连接器箱35的延伸部37a延伸,将设置于延伸出的空气管33的相反侧端部的插孔连接至泵箱32的方式。即,还包括使缆线从主体延伸并将该缆线连接至外部的装置。因此,从装置延伸出的缆线包括从主体延伸的缆线及从外部连接至主体的缆线。
[第3实施方式]
在第1实施方式及第2实施方式中,安置型装置的一例为睡眠装置100。然而,安置型装置不限定于睡眠装置100。此外,安置不限定于在地面进行设置,而是指固定于墙面、天花板面等任一内表面的设置。作为另一例,安置型装置可以例举冰箱、安置型炊具(煤气炉或电炉、烤箱、微波炉等)、洗衣机、电视机、空调、照明器具、大型计算机、复印机、传真收发机、各种工作设备、安置型游戏机等。
即使安置型装置是如上所述的装置,通过将缆线的延伸部内置于角部附近,并且在两侧面的角部附近形成有开口,从而也可从任一侧面一侧连接至延伸部。由此,能够减少缆线的延伸方向对装置的设置的限制,能够显著提高布局的自由度。
[第4实施方式]
可使缆线延伸至夹着角部的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中的任一侧面的延伸部的构成并非仅限于第一实施方式所示的如下构成:角部的高度方向上的至少一部分被相对于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双方均具有角度的平面开切口。只要可使缆线延伸至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中的任一侧面,就可以是其他的构成。
图24是示出延伸部的构成的另一例的概略图。图24示出第4实施方式的通信箱51A的概略。参照图24,通信箱51A是可在设置于第一垫部11的中空11H内以与Z轴平行的轴71为中心沿A方向旋转的圆筒形状的旋转体。在圆筒形状的、位于中空11H的外侧的外周面72设置有延伸部54a。延伸部54a例如为使通信缆线57的端子57a可拆装的连接器。由此,延伸部54a随着通信箱51A沿A方向旋转而面向第一侧面11a一侧与第二侧面11b一侧。其结果为,可使通信缆线57延伸至第一侧面11a及第二侧面11b中的任一侧面。
作为延伸部的构成的又一例,可以是在图25中示出概略的构成。图25示出第4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箱35A的概略。参照图25,在连接器箱35A的第一侧面35a及第二侧面35b各自配置有延伸部37a、37b。设置在连接器箱35A的延伸部37a、37b例如为使空气管33的端子33a可拆装的连接器。
通过将延伸部37a配置在连接器箱35A的第一侧面35a、及将延伸部37b配置在第二侧面35b,从而在第一侧面35a及第二侧面35中的任一侧面均可进行空气管33的端子33a的拆装。因此,能够以简单的构成将缆线设为可延伸至任一侧面一侧。
<备注>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一方案,包括如下这样的安置型装置。即,
(1)一种安置型装置,是连接有缆线的安置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装置主体,具有第一侧面及经由角部与所述第一侧面邻接的第二侧面;
延伸部,使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的所述缆线延伸,
所述角部构成为可使所述缆线从所述延伸部延伸至所述第一侧面及所述第二侧面中的任一侧面。
(2)如(1)所述的安置型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角部的高度方向上的至少一部分构成切口,
所述延伸部设置在所述切口内。
(3)如(2)所述的安置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主体具有夹着所述第一侧面及所述第二侧面的上表面及下表面,
所述高度方向上的至少一部分的切口包括从所述上表面到所述下表面为止的所述角部的高度方向上的整个范围中除所述上表面及所述下表面以外的范围内的切口。
(4)如(2)所述的安置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主体具有夹着所述第一侧面及所述第二侧面的上表面及下表面,
所述高度方向上的至少一部分的切口包括从所述上表面到所述下表面为止的所述角部的高度方向上的整个范围中除所述上表面及所述下表面中的任一面以外的范围内的切口。
(5)如(2)~(4)的任一项所述的安置型装置,其特征在于,
来自所述延伸部的所述缆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侧面及所述第二侧面各自所形成的角度大致相等。
(6)如(1)~(5)的任一项所述的安置型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多个所述角部,
所述多个角部中的第一角部构成为可使第一缆线延伸至所述第一侧面及所述第二侧面中的任一侧面,
所述多个角部中的第二角部构成为可使第二缆线延伸至所述第二侧面、及经由所述第二角部与所述第二侧面邻接的第三侧面中的任一侧面。
(7)如(1)~(6)的任一项所述的安置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主体具有:垫主体;拆装部件,构成所述角部,与所述垫主体拆装自如且具备所述延伸部,
所述拆装部件具有所述第一连接器,
所述垫主体具有连接有所述第一连接器的第二连接器。
(8)如(7)所述的安置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垫主体及所述拆装部件具有在所述第一侧面及所述第二侧面的任一侧面均具有角度的接合面,
在多个所述接合面中的一方设置有凹部,在另一方设置有凸部,
构成为使所述凹部及所述凸部嵌合,使得所述垫主体及所述拆装部件在所述接合面接合。
(9)如(7)或(8)所述的安置型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外罩,覆盖所述垫主体,具有使从所述延伸部延伸的所述缆线可通过的通过孔。
(10)如(9)所述的安置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过孔的尺寸大于所述拆装部件。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可进行各种变形。
附图标记说明
10:垫主体
10a:第一侧面
10b:第二侧面
10c:上表面
10d:下表面
10e:第三侧面
10f:第四侧面
11:第一垫部
11H:中空
11L:垫部
11R:垫部
11a:第一侧面
11b:第二侧面
11c:上表面
11d:下表面
12:第二垫部
12L:垫部
12R:垫部
13:第三垫部
13L:垫部
13R:垫部
13a:第一侧面
13b:第二侧面
13c:上表面
13d:下表面
13e:承接板
13f:下表面
13g:上表面
14:连结部
15:连结部
16:树脂层
16B:树脂层
16F:树脂层
16H:树脂层
17:氨基甲酸酯层
17B:氨基甲酸酯层
17F:氨基甲酸酯层
17H:氨基甲酸酯层
17a:第一层
17b:第二层
18:凹部
18A:山部
18B:槽部
18a:突起
18b:周缘部
19:第二连接器
19A:第一部分
19B:第二部分
20:存储器
21A:山部
21B:谷部
21C:平面
22A:山部
22B:谷部
22C:斜面
22D:斜面
23B:斜面
23C:斜面
23D:三角部
23E:谷部
31:气囊
31B:气囊
31C:气囊
31He:气囊
31HeL:气囊
31HeR:气囊
31Hi:气囊
31HiL:气囊
31HiR:气囊
31L:气囊
31S:气囊
31SL:气囊
31SR:气囊
31Th:气囊
31To:气囊
32:泵箱
33:空气管
33a:端子
34:电磁阀
35:连接器箱
35A:连接器箱
35a:第一侧面
35b:第二侧面
35c:上表面
35d:下表面
35e:檐部
36:相交部
36A:角部
36a:上方相交部
36b:下方相交部
37:延伸面
37A:平面
37a:延伸部
37b:延伸部
38:开口
38A:开口
38a:第一开口
38b:第二开口
39a:周缘
39b:周缘
40:控制单元
41:接合面
42:凸部
42a:凹陷
43:控制部
44:收发部
45:第一连接器
50:遥控器
51:通信箱
51A:通信箱
51a:第一侧面
51b:第二侧面
51c:上表面
51d:下表面
51e:檐部
52:相交部
52A:角部
53:开口
53a:第一开口
53b:第二开口
54:延伸面
54A:平面
54a:延伸部
55a:周缘
55b:周缘
56:智能手机
57:通信缆线
57a:端子
60:外罩
61:通过孔
61a:周缘部
62:夹持余量
62a:侧方夹持余量
62b:侧方夹持余量
62c:上方夹持余量
65:通过孔
71:轴
72:外周面
81:接合面
81a:周缘部
100:睡眠装置
P:使用者
θ1:角度
θ2:角度。

Claims (8)

1.一种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具有使用者的载置面的缓冲件;
用于使所述缓冲件在与所述载置面相交的方向上弯曲的机构,
所述缓冲件具有:在所述载置面的面内方向上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一部分;以及在多个所述第一部分之间与所述第一部分一体形成的、比所述第一部分更容易变形的第二部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部分为形成于多个所述第一部分之间的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部分的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截面为三角形状。
4.如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冲件在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被分割。
5.如权利要求1~4的任一项所述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方向为载置于所述载置面的使用者的身高方向。
6.如权利要求1~5的任一项所述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冲件为层叠结构,包括:构成所述载置面的第一层;以及由比所述第一层的原材料更硬的原材料成形而得并构成所述载置面的背面侧的第二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部分及所述第二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层。
8.一种缓冲件,是具有使用者的载置面的缓冲件,其特征在于,具有:
在所述载置面的面内方向上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一部分;以及在多个所述第一部分之间与所述第一部分一体形成的、比所述第一部分更容易变形的第二部分。
CN201980027325.XA 2018-05-31 2019-05-30 缓冲装置及缓冲件 Pending CN11200444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05617 2018-05-31
JP2018105617A JP2019208699A (ja) 2018-05-31 2018-05-31 クッション装置及びクッション材
JP2018153831A JP2020028313A (ja) 2018-08-20 2018-08-20 据置型装置
JP2018-153831 2018-08-20
PCT/JP2019/021461 WO2019230865A1 (ja) 2018-05-31 2019-05-30 クッション装置及びクッション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04442A true CN112004442A (zh) 2020-11-27

Family

ID=686967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27325.XA Pending CN112004442A (zh) 2018-05-31 2019-05-30 缓冲装置及缓冲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KR (1) KR102655583B1 (zh)
CN (1) CN112004442A (zh)
TW (1) TW202002856A (zh)
WO (1) WO2019230865A1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616A (zh) * 1990-12-19 1991-07-03 黄英俊 具单面凹穴与立体支撑架构之缓冲护件及其组合结构
JP2006000245A (ja) * 2004-06-16 2006-01-05 Achilles Corp 上半身受け用クッションマット
JP2007014415A (ja) * 2005-07-05 2007-01-25 Atex Co Ltd エアーマッサージベッド
CN2870903Y (zh) * 2006-02-21 2007-02-21 青岛康顿钢塑制品发展有限公司 健身运动垫
CN102014700A (zh) * 2008-03-28 2011-04-13 约翰尼斯·科内利斯·玛丽亚·内杰斯 用于适应波形支承面的组件
CN102784040A (zh) * 2012-08-10 2012-11-21 李双喜 自动翻身褥疮垫
JP2017093549A (ja) * 2015-11-19 2017-06-01 株式会社ナム 多目的布製品
CN107411428A (zh) * 2017-08-25 2017-12-01 上海右辟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充气床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01827B2 (ja) * 1991-04-18 2000-10-23 バラン ジャン−ピエール 歯の付着物及び汚れの除去用器具
JP3028795U (ja) * 1996-03-06 1996-09-13 六之丈 石田 ロール可能な波形クッション
JP3028795B2 (ja) * 1997-09-11 2000-04-04 株式会社佐竹製作所 粉粒体の混合装置
JP3101827U (ja) * 2003-11-21 2004-06-24 株式会社アテックス ベッドの就寝枠
JP5030393B2 (ja) * 2004-05-28 2012-09-19 株式会社シーエンジ ベッド用クッション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7143939A (ja) 2016-02-16 2017-08-24 ファミリーイナダ株式会社 マッサージ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616A (zh) * 1990-12-19 1991-07-03 黄英俊 具单面凹穴与立体支撑架构之缓冲护件及其组合结构
JP2006000245A (ja) * 2004-06-16 2006-01-05 Achilles Corp 上半身受け用クッションマット
JP2007014415A (ja) * 2005-07-05 2007-01-25 Atex Co Ltd エアーマッサージベッド
CN2870903Y (zh) * 2006-02-21 2007-02-21 青岛康顿钢塑制品发展有限公司 健身运动垫
CN102014700A (zh) * 2008-03-28 2011-04-13 约翰尼斯·科内利斯·玛丽亚·内杰斯 用于适应波形支承面的组件
CN102784040A (zh) * 2012-08-10 2012-11-21 李双喜 自动翻身褥疮垫
JP2017093549A (ja) * 2015-11-19 2017-06-01 株式会社ナム 多目的布製品
CN107411428A (zh) * 2017-08-25 2017-12-01 上海右辟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充气床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230865A1 (ja) 2019-12-05
TW202002856A (zh) 2020-01-16
KR102655583B1 (ko) 2024-04-09
KR20210016512A (ko) 2021-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62398B2 (en) Zone lumbar massage system
US7252330B2 (en) Children&#39;s car seat pillow
SG178658A1 (en) Mattress structure
AU2017406690B2 (en) Assistance device
US6185770B1 (en) Air mattress
CN111110535A (zh) 按摩装置
CN112004442A (zh) 缓冲装置及缓冲件
JP3811066B2 (ja) 肩ひも用緩衝具
US6910227B2 (en) Shock absorber for shoulder strap
CN109476250A (zh) 座椅用空气管的保持部件
JP4749872B2 (ja) 膨縮袋
US10743669B2 (en) Seat pad
JP3618547B2 (ja) エアーマッサージ機
JP2023086928A (ja) クッション装置及びクッション材
JP3212226U (ja) 便座シート
KR101603949B1 (ko) 하이브리드 쿠션 어셈블리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101818091B1 (ko) 매트리스 구조체
JP2023097992A (ja) クッション
KR100859136B1 (ko) 쿠션시트를 이용한 침대매트리스
KR20050084695A (ko) 마사지 장치 및 베드
JP2019213653A (ja) クッション装置及びクッションの表面部材
JP2002325809A (ja) マッサージ機
KR101761157B1 (ko) 체압 분산 매트
KR102397410B1 (ko) 개인 맞춤형 수면 환경 조절이 가능한 매트리스 코어
CN218607241U (zh) 手术体位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