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01630A - 一种产品质量监控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产品质量监控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01630A
CN112001630A CN202010858066.XA CN202010858066A CN112001630A CN 112001630 A CN112001630 A CN 112001630A CN 202010858066 A CN202010858066 A CN 202010858066A CN 112001630 A CN112001630 A CN 1120016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ly warning
data
query
product
c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5806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贺梦蛟
邱岩
王文慈
朱天琪
徐海涛
李俊杰
王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Building Material Test and Certifica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Building Material Test and Certifica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Building Material Test and Certifica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Building Material Test and Certifica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5806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01630A/zh
Publication of CN1120016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016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5Quality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18Certifying business or products
    • G06Q30/0185Product, service or business identity fraud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产品质量监控方法及装置,涉及产品质量监控技术领域,主要目的在于对产品造假进行监控,从而降低产品造假的几率;主要技术方案包括:基于溯源码获取抽检员抽检目标产品时所形成的抽检数据,其中,同一批次的目标产品具有同一溯源码;基于所述溯源码获取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被抽检的所述目标产品的检测数据;在接收到查询端针对所述溯源码的查询数据时,比对所述溯源码对应的抽检数据、检测数据以及查询数据,并基于比对结果向所述查询端反馈产品质量报告,其中,所述查询数据是所述查询端的用户基于其当前所有的目标产品而得。

Description

一种产品质量监控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产品质量监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产品质量监控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现阶段,很多产品上采用一物一码的数码防伪技术进行防伪处理。对同一批次的产品赋予唯一的序列号,该唯一的序列号称为溯源码,其能够实现产品防伪和溯源。消费者通过查验溯源码就可以查询产品的相关数据。
目前,消费者通过溯源码能够查询到产品名称、生产厂商、生产信息、公司介绍、经销商、质量数据等信息。但是现有方式中通过溯源码查询到的信息全部是由生产企业录入,生产企业可基于其自身需求录入和修改。这造成消费者根据溯源码所得到的信息可能并非产品的真实信息,而是由企业造假而得。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产品质量监控方法及装置,主要目的在于在对产品造假进行监控,从而降低产品造假的几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产品质量监控方法,该方法包括:
基于溯源码获取抽检员抽检目标产品时所形成的抽检数据,其中,同一批次的目标产品具有同一溯源码;
基于所述溯源码获取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被抽检的所述目标产品的检测数据;
在接收到查询端针对所述溯源码的查询数据时,比对所述溯源码对应的抽检数据、检测数据以及查询数据,并基于比对结果向所述查询端反馈产品质量报告,其中,所述查询数据是所述查询端的用户基于其当前所有的目标产品而得。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产品质量监控装置,该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基于溯源码获取抽检员抽检目标产品时所形成的抽检数据,其中,同一批次的目标产品具有同一溯源码;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溯源码获取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被抽检的所述目标产品的检测数据;
监控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查询端针对所述溯源码的查询数据时,比对所述溯源码对应的抽检数据、检测数据以及查询数据,并基于比对结果向所述查询端反馈产品质量报告,其中,所述查询数据是所述查询端的用户基于其当前所有的目标产品而得。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第一方面中所述的产品质量监控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存储管理设备,所述存储管理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
处理器,耦合至所述存储器,用于运行所述程序以执行第一方面中所述的产品质量监控方法。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产品质量监控方法及装置,基于溯源码获取抽检员抽检目标产品时所形成的抽检数据,以及基于溯源码获取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被抽检的目标产品的检测数据。在接收到查询端针对所述溯源码的查询数据时,比对溯源码对应的抽检数据、检测数据以及查询数据,并基于比对结果向所述查询端反馈产品质量报告,其中,查询数据是查询端的用户基于其当前所有的目标产品而得。可见,抽检数据、检测数据以及查询数据的获取相互独立,任何数据的修改均会导致抽检数据、检测数据以及查询数据无法自洽,杜绝了目标产品整个生产、质检、销售链条的造假可能性,从而实现对产品造假进行监控,降低产品造假的几率。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产品质量监控方法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产品质量监控方法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验证环节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溯源码所属批次的目标产品是否被造假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产品质量监控方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产品质量监控方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加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产品质量监控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
101、基于溯源码获取抽检员抽检目标产品时所形成的抽检数据,其中,同一批次的目标产品具有同一溯源码。
为了保证生产企业所生成产品的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或某地的地方标准,避免质量不好的产品流通到市场中,在产品出厂前,通常需要特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对生产企业所生产的产品进行质量检测。第三方检测机构对产品的质量检测通过,为产品生成相应的质量合格的检测报告时,产品才能够出厂流通到市场中销售。在产品流通时,其会携带质量报告,该质量报告中的质量数据理论是与检测报告上的检测报告中的检测数据相同,一旦有数据不同,则说明生产企业对质量报告进行了造假。
一般生产企业对于一个预设品类产品会生产不同批次的产品,而不同批次产品出厂前均需要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质量检测。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区分一个预设品类产品不同批次的产品,则不同批次的产品具有不同的溯源码,且同一批次的产品具有相同的溯源码。在产品质量检测合格出厂时,溯源码作为产品的溯源依据,被通过打印、喷涂等方式附着于产品外包装上,以供售卖该产品的经销商或购买该产品的消费者通过溯源码进行产品质量的溯源。
当生产企业的一个预设品类产品的一个批次产品需要检测时,该企业需要向第三方检测机构申请质量检测。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公正性,避免检测机构与生产企业勾结篡改检测结果,则该第三方检测机构一般是独立于生产企业的机构。当第三方检测机构接受到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检测需求时,将会为该生产企业的待检批次的产品生成溯源码,该溯源码具有唯一性。
第三方检测机构会派出抽检人员,抽检人员携带待检批次产品的溯源码进入企业,以便基于溯源码进行抽检数据的上传。抽检人员到达企业后,扫描溯源码并进入防伪溯源平台的信息录入页面,由抽检员人工录入以下信息:抽样时间,抽样地点,抽样员身份信息,抽样方法,现场照片。抽样数据的获取是为了避免抽检人员或生产企业在抽检操作时进行造假。
本实施例所述的产品质量监控方法应用于防伪溯源平台,在抽检时基于溯源码进入防伪溯源平台的信息录入页面录入信息,所录入的信息即为抽检员抽检目标产品时所形成的抽检数据,防伪溯源平台则获取到抽检员抽检目标产品时所形成的抽检数据,这些抽检数据将与溯源码关联存储在防伪溯源平台中,以供在接收到查询端针对所述溯源码的查询数据时,比对溯源码对应的抽检数据、检测数据以及查询数据使用。
在基于溯源码获取抽检员抽检目标产品时所形成的抽检数据后,抽检员将抽取好的目标产品封装,运至第三方检测机构,以供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对所提及的目标产品的类别不作具体限定,目标产品的类别可以基于业务要求确定,其可以是任何需要被质量检测的任意产品。可选的,目标产品可以为建材产品,示例性的,目标产品为地板或钢筋。可选的,目标产品可以为纺织品,示例性的,目标产品为衣服。
102、基于所述溯源码获取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被抽检的所述目标产品的检测数据。
在实际应用中,在第三方检测机构拿到抽取好的目标产品后,根据质量检测所涉及的检测项目,将目标产品分发给不同的检测员进行检测。当检测员受理目标产品后,便可以依据检测标准对目标产品进行检测。待各检测员针对其对应的检测项目对目标产品检测完成后,便基于溯源码进入防伪溯源平台的信息录入页面录入信息时,所录入的信息至少包括样品封存情况照片、来样时间、受理人员信息、检测项目、检测前样品照片、检测设备读数照片、检测后样品照片、检测时间、检测地点、检测人员信息。而综合各检测员所录取的信息,即为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被抽检的目标产品的检测数据。
当目标产品的检测数据均符合质量要求时,第三方检测机构将通知生产企业,生产企业即可将溯源码附着于产品外包装上,并开始后续销售流通。
需要说明的是,基于溯源码获取抽检员抽检目标产品时所形成的抽检数据,以及基于溯源码获取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被抽检的目标产品的检测数据,二者是相互独立的,二者以溯源码相关联。
103、在接收到查询端针对所述溯源码的查询数据时,比对所述溯源码对应的抽检数据、检测数据以及查询数据,并基于比对结果向所述查询端反馈产品质量报告,其中,所述查询数据是所述查询端的用户基于其当前所有的目标产品而得。
在生成企业的产品出厂时,产品除了附着有溯源码还携带有生产企业附上的质量报告。当产品被经销商进货或被买方购买后,当经销商或买方质疑产品时,可将在其智能终端上安装查询端,使用查询端通过扫描溯源码的方式向防伪溯源平台发送查询数据。该查询数据可以是查询端的用户基于生产企业附上的质量报告人为输入的,也可以是用户拍摄的质量报告的图片。
防伪溯源平台在接收到在接收到查询端针对所述溯源码的查询数据时,比对所述溯源码对应的抽检数据、检测数据以及查询数据,根据比对结果确定抽检数据、检测数据以及查询数据之间是否自洽,也就是,抽检数据、检测数据以及查询数据之间是否存在异同。若确定抽检数据、检测数据以及查询数据之间自洽,说明产品出厂携带的质量报告与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的检测数据以及抽检员抽检目标产品时所形成的抽检数据相同,产品出厂携带的质量报告不存在篡改的问题,则向查询端反馈所述用户当前所有的目标产品为质量合格产品的产品质量报告。若确定抽检数据、检测数据以及查询数据之间不能自洽,说明产品出厂携带的质量报告与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的检测数据以及抽检员抽检目标产品时所形成的抽检数据存在一定的异同,产品出厂携带的检测报告存在篡改的问题,则向查询端反馈用户当前所有的目标产品为存在质量风险产品的产品质量报告。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产品质量监控方法,基于溯源码获取抽检员抽检目标产品时所形成的抽检数据,以及基于溯源码获取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被抽检的目标产品的检测数据。在接收到查询端针对所述溯源码的查询数据时,比对溯源码对应的抽检数据、检测数据以及查询数据,并基于比对结果向所述查询端反馈产品质量报告,其中,查询数据是查询端的用户基于其当前所有的目标产品而得。可见,抽检数据、检测数据以及查询数据的获取相互独立,任何数据的修改均会导致抽检数据、检测数据以及查询数据无法自洽,杜绝了目标产品整个生产、质检、销售链条的造假可能性,从而实现对产品造假进行监控,降低产品造假的几率。
进一步的,根据图1所示的方法,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产品质量监控方法,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主要包括:
201、基于溯源码获取抽检员抽检目标产品时所形成的抽检数据,其中,同一批次的目标产品具有同一溯源码。
202、基于所述溯源码获取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被抽检的所述目标产品的检测数据,执行203、206、207。
203、在接收到查询端针对所述溯源码的查询数据时,比对所述溯源码对应的抽检数据、检测数据以及查询数据是否能够自洽;若是,执行204;否则,执行205。
在实际应用中,当产品被经销商进货或消费者购买后,当经销商或消费者质疑产品时,可将在其智能终端上安装查询端,使用查询端通过扫描溯源码的方式向防伪溯源平台发送查询数据。
下面以消费者质疑产品“室内装修材料”为例,来说说明本步骤。如图3所示,产品消费者在购买室内装修材料后,对产品质量产生质疑,比如,质疑甲醛超标、质疑企业提供质量报告真伪、怀疑阻燃性能不达标、大量异味、质疑产品易燃。则,产品消费者将购买室内装修材料时,室内装修材料所携带的质量报告的图片作为查询数据,在扫描室内装修材料所附着的溯源码后,查询数据上传防伪溯源平台。防伪溯源平台在接收到查询端针对所述溯源码的查询数据时,确定溯源码对应的抽检数据、检测数据以及查询数据是否自洽,也就是图2中数据验证环节。在验证数据出现矛盾,无法自洽时,则防伪溯源平台会将携带诸如“检测数据造假、贴牌、企业名称造假、产品批次与检测报告不对应、产品检测日期造假”的产品质量报告反馈给查询端,以供查询端的用户观看。
需要说明的是,比对所述溯源码对应的抽检数据、检测数据以及查询数据是否能够自洽时,除了比对抽检数据、检测数据以及查询数据是否存在异同,还可以比对诸如产品出库时间,抽样时间与自身采购时间的时间逻辑是否自洽。抽检数据、检测数据各环节都具备时间节点、人物、照片、设备读数等多维度信息。一旦篡改某一环节信息,整个数据链的逻辑将很难自洽,基本无法完成篡改操作,从而降低产品造假的几率。
204、向所述查询端反馈所述用户当前所有的目标产品为质量合格产品的产品质量报告,并结束当前程序。
205、向所述查询端反馈所述用户当前所有的目标产品为存在质量风险产品的产品质量报告,并结束当前程序。
206、在接收到所述查询端针对所述溯源码的查询数据时,将所述溯源码对应的抽检数据和检测数据提供给所述查询端,以供所述查询端的用户基于抽检数据和检测数据确定其当前所有的目标产品是否为质量合格的产品,并结束当前程序。
在接收到所述查询端针对所述溯源码的查询数据时,由于有的用户喜欢自己对比,因此将所述溯源码对应的抽检数据和检测数据提供给所述查询端,以使用户自己直接将纸质的产品所携带的质量报告与查询页面中数据进行比对,并验证。
207、每接收到一次针对所述溯源码的查询请求时,记录如下预警内容中的至少一种:查询请求所对应的位置信息以及查询请求所对应的请求时间。
为了监控溯源码的流向情况,则每接收到一次针对溯源码的查询请求时,记录如下预警内容中的至少一种:查询请求所对应的位置信息以及查询请求所对应的请求时间。以根据所记录的预警内容,监控溯源码所对应的批次的目标产品是否被伪造。
在本实施例中,不仅针对一个产品批次的溯源码的查询请求记录预警内容,也要针对与该产品批次同属于一个品类的产品批次的溯源码的查询请求记录预警内容,以便能够基于同一个品类的不同产品批次的溯源码的流动情况,进行产品造假监控。
208、基于所述预警内容确定至少一个预警系数。
在实际应用中,触发基于预警内容确定至少一个预警系数的前提条件至少包括如下两种:一是、为了能够及时确定是否存在造假行为,则周期性自动进行基于预警内容确定至少一个预警系数;二是,为了保证生产企业或第三检测机构有造假行为查询需求时,可以随机确定是否存在造假行为,则一旦接收到造假行为查询需求时,进行基于预警内容确定至少一个预警系数。
在实际应用中,预警系数确定方式以及确定数量与所使用的预警内容有关,当预警系数为多个时,可相应的使用上述四种方法进行预警数据的确定,各预警系数确定方法如下:
第一种,在预警内容为各次查询请求的请求时间时,确定的预警参数为次数预警系数。确定次数预警系数的方法为:根据针对所述溯源码的各次查询请求的请求时间,确定所述溯源码在第一特定时间内被查询的总累积次数,通过如下第一公式,确定次数预警系数;
所述第一公式为:
Figure BDA0002647141860000091
其中,A表征次数预警系数;y表征预设的被查询次数阈值;t表征第一特定时间;xi表征所述第一特定时间内预设品类中第i个批次的目标产品的溯源码被查询的总累积次数;n表征所述预设品类所涉及的溯源码总数。
具体的,第一特定时间的长短可基于确定业务确定,比如,第一特定时间可以为,目标产品出厂时间至当前时间。预设的被查询次数阈值可以基于业务要求确定,通常一个产品被查询次数有限,当被查询次数达到预设的被查询次数阈值时通常认为其被造假。
具体的,造假方通产采用复制产品外包装的方式进行造假,而该外包装中通常附着有溯源码。由于造假方在复制产品外包装时,大概率只会对某一件产品外包装进行大量多次复制,这会导致某一溯源码被查询频次明显于高于其他溯源码,出现此类情况则判定为存在造假风险,触发预警。
第二种,在预警内容为各次查询请求的请求时间和位置信息时,确定的预警参数为次数预警系数。确定次数预警系数的方法为:根据针对所述溯源码的各次查询请求的请求时间和位置信息,确定所述溯源码在第二特定时间内被查询位置与特定位置之间的最远距离;根据所述溯源码在第二特定时间内被查询位置与特定位置之间的最远距离,通过第二公式,确定地域预警系数;
所述第二公式为:
Figure BDA0002647141860000101
其中,B表征地域预警系数;e表征预设的最远距离阈值;di表征预设品类中第i个批次的目标产品的溯源码在第二特定时间内被查询位置与特定位置之间的最远距离;n表征所述预设品类所涉及的溯源码总数。
具体的,第二特定时间的长短可基于确定业务确定,比如,第一特定时间可以为,目标产品出厂时间至当前时间。特定位置可以基于业务要求确定,比如可以是生产企业位置或经销商所处位置。预设的最远距离阈值可以基于业务要求确定,通常一个产品在设定的地理区域被售卖,当溯源码在第二特定时间内被查询位置与特定位置之间的最远距离达到预设的被查询次数阈值时通常认为查询地点过于离散,产品可能被造假。
具体的,若一个溯源码对应的各查询请求的位置信息过于离散,则不符合产量流通的地域逻辑,则判定产品存在被造假仿冒的风险。
第三种,在预警内容为各次查询请求的请求时间时,确定的预警参数为次数预警系数。确定次数预警系数的方法为:根据针对所述溯源码的各次查询请求的请求时间,确定所述溯源码的最后一次请求时间与特定时间点之间时间差;基于所述溯源码的最后一次请求时间与特定时间点之间时间差,通过第三公式,确定时间预警系数;
所述第三公式为:
Figure BDA0002647141860000102
其中,C表征所述时间预警系数;m表征预设的预警时间差;M表征预设品类中第i个批次的目标产品的溯源码的最后一次请求时间与特定时间点之间时间差;n表征所述预设品类所涉及的溯源码总数。
具体的,若一个溯源码的最后一次请求时间与特定时间点之间时间差超过了正常的产品周期,则不符合产量流通的时间逻辑,则判定产品存在被造假仿冒的风险。
具体的,从产品销售时对应负责人录入的时间为起点。一般产品被采购后,在一定时间内会被使用,且外包装不会留存。比如,建材产品的此类周期基本在两年之内。若某一溯源码在销售完成后24个月之后还有持续不断的查询请求,则判定产品存在被造假仿冒的风险。
第四种,在预警内容为各次查询请求的请求时间和位置信息时,确定的预警参数为次数预警系数。确定次数预警系数的方法为:根据各次查询请求所对应的请求时间和位置信息,确定所述溯源码被查询的位置聚集点的数量。
具体的,当溯源码被查询的位置聚集点的数量为多个时,首先排除生产企业和经销商的位置,然后将剩余的位置聚集点确定为造假窝点。
209、基于所述至少一个预警系数确定所述溯源码所属批次的目标产品是否被造假。
基于所述至少一个预警系数确定所述溯源码所属批次的目标产品是否被造假的过程包括:
步骤一、将所述溯源码的各预警系数分别与其各自对应的预警阈值进行对比。
步骤二、当存在N个预警参数均大于其对应的预警阈值,则确定所述溯源码所属批次的目标产品被造假。
具体的,N可以为大于或等于1的数值,且N不大于预警参数总数量。当存在N个预警参数大于其各自对应的预警阈值时,则确定溯源码所述批次的目标产品被造假,此时,可通过邮件等形式告知溯源码对应的生气企业,其哪个批次的产品可能被造假,且将溯源码对应的各次查询请求的请求时间和位置信息均提供给生产企业供其打击假冒伪劣使用。
步骤三、当不存在N个预警参数均大于其对应的预警阈值,但存在T个预警参数均大于其对应的预警阈值,向所述第三方检测机构发送数据分析通知,以使所述第三检测机构基于所述数据分析通知分析所述溯源码所属批次的目标产品是否被造假,其中,T小于N。
具体的,当不存在N个预警参数均大于其对应的预警阈值,但存在T个预警参数均大于其对应的预警阈值时,说明溯源码对应批次产品存在一定被造假的几率,但是需要进一步确认,向所述第三方检测机构发送数据分析通知,以使所述第三检测机构基于所述数据分析通知分析所述溯源码所属批次的目标产品是否被造假,当第三方检测机构确认其被造假后由第三方检测机构通知生产企业,当第三方检测机构确认其未被造假后,则忽略即可。
下面以图4为例说明步骤208和209。图4中,先根据针对溯源码的各查询请求所对应的位置信息和/查询请求所对应的请求时间,确定四个预警系数,分别基于各预警参数初步确定是否发现异常。其中,图4中所涉及的单一溯源码为一个批次的溯源码。然后对四个预警系数中异常预警参数的个数。若一项或两项预警参数异常,则确定一级预警或二级预警,此时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数据分析,当第三检测机构确定数据无问题时,取消预警。当第三方检测机构确定数据有问题时,向生产企业预警,告知生产企业有人仿冒其产品,且将溯源码对应的各次查询请求的请求时间和位置信息均提供给生产企业供其打击假冒伪劣使用。若三项及以上预警参数异常,则确定三级预警,此时直接告知生产企业有人仿冒其产品,且将溯源码对应的各次查询请求的请求时间和位置信息均提供给生产企业供其打击假冒伪劣使用。
进一步的,依据上述方法实施例,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产品质量监控装置,如图5所示,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31,用于基于溯源码获取抽检员抽检目标产品时所形成的抽检数据,其中,同一批次的目标产品具有同一溯源码;
第二获取单元32,用于基于所述溯源码获取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被抽检的所述目标产品的检测数据;
监控单元33,用于在接收到查询端针对所述溯源码的查询数据时,比对所述溯源码对应的抽检数据、检测数据以及查询数据,并基于比对结果向所述查询端反馈产品质量报告,其中,所述查询数据是所述查询端的用户基于其当前所有的目标产品而得。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产品质量监控装置,基于溯源码获取抽检员抽检目标产品时所形成的抽检数据,以及基于溯源码获取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被抽检的目标产品的检测数据。在接收到查询端针对所述溯源码的查询数据时,比对溯源码对应的抽检数据、检测数据以及查询数据,并基于比对结果向所述查询端反馈产品质量报告,其中,查询数据是查询端的用户基于其当前所有的目标产品而得。可见,抽检数据、检测数据以及查询数据的获取相互独立,任何数据的修改均会导致抽检数据、检测数据以及查询数据无法自洽,杜绝了目标产品整个生产、质检、销售链条的造假可能性,从而实现对产品造假进行监控,降低产品造假的几率。
可选的,如图6所示,所述装置还包括:
提供单元34,用于在所述监控单元33接收到所述查询端针对所述溯源码的查询数据时,将所述溯源码对应的抽检数据和检测数据提供给所述查询端,以供所述查询端的用户基于抽检数据和检测数据确定其当前所有的目标产品是否为质量合格的产品。
可选的,如图6所示,监控单元33,用于比对所述溯源码对应的抽检数据、检测数据以及查询数据是否能够自洽;若是,向所述查询端反馈所述用户当前所有的目标产品为质量合格产品的产品质量报告;否则,向所述查询端反馈所述用户当前所有的目标产品为存在质量风险产品的产品质量报告。
可选的,如图6所示,所述装置还包括:
记录单元35,用于每接收到一次针对所述溯源码的查询请求时,记录如下预警内容中的至少一种:查询请求所对应的位置信息以及查询请求所对应的请求时间;
确定单元36,用于基于所述预警内容确定至少一个预警系数,基于所述至少一个预警系数确定所述溯源码所属批次的目标产品是否被造假。
可选的,如图6所示,所述确定单元36,用于根据针对所述溯源码的各次查询请求的请求时间,确定所述溯源码在第一特定时间内被查询的总累积次数,通过如下第一公式,确定次数预警系数;
所述第一公式为:
Figure BDA0002647141860000131
其中,A表征次数预警系数;y表征预设的被查询次数阈值;t表征第一特定时间;xi表征所述第一特定时间内预设品类中第i个批次的目标产品的溯源码被查询的总累积次数;n表征所述预设品类所涉及的溯源码总数。
可选的,如图6所示,所述确定单元36,用于根据针对所述溯源码的各次查询请求的请求时间和位置信息,确定所述溯源码在第二特定时间内被查询位置与特定位置之间的最远距离;根据所述溯源码在第二特定时间内被查询位置与特定位置之间的最远距离,通过第二公式,确定地域预警系数;
所述第二公式为:
Figure BDA0002647141860000141
其中,B表征地域预警系数;e表征预设的最远距离阈值;di表征预设品类中第i个批次的目标产品的溯源码在第二特定时间内被查询位置与特定位置之间的最远距离;n表征所述预设品类所涉及的溯源码总数。
可选的,如图6所示,所述确定单元36,用于根据针对所述溯源码的各次查询请求的请求时间,确定所述溯源码的最后一次请求时间与特定时间点之间时间差;基于所述溯源码的最后一次请求时间与特定时间点之间时间差,通过第三公式,确定时间预警系数;
所述第三公式为:
Figure BDA0002647141860000142
其中,C表征所述时间预警系数;m表征预设的预警时间差;M表征预设品类中第i个批次的目标产品的溯源码的最后一次请求时间与特定时间点之间时间差;n表征所述预设品类所涉及的溯源码总数。
可选的,如图6所示,所述确定单元36,用于根据各次查询请求所对应的请求时间和位置信息,确定所述溯源码被查询的位置聚集点的数量。
可选的,如图6所示,所述确定单元36,用于将所述溯源码的各预警系数分别与其各自对应的预警阈值进行对比;当存在N个预警参数均大于其对应的预警阈值,则确定所述溯源码所属批次的目标产品被造假;当不存在N个预警参数均大于其对应的预警阈值,但存在T个预警参数均大于其对应的预警阈值,向所述第三方检测机构发送数据分析通知,以使所述第三检测机构基于所述数据分析通知分析所述溯源码所属批次的目标产品是否被造假,其中,T小于N。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产品质量监控装置中,各个功能模块运行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详解可以参见图1、图2方法实施例的对应方法详解,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依据上述实施例,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产品质量监控方法。
进一步的,依据上述实施例,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管理设备,所述存储管理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
处理器,耦合至所述存储器,用于运行所述程序以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产品质量监控方法。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方法及装置中的相关特征可以相互参考。另外,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分各实施例,而并不代表各实施例的优劣。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此提供的算法和显示不与任何特定计算机、虚拟系统或者其它设备固有相关。各种通用系统也可以与基于在此的示教一起使用。根据上面的描述,构造这类系统所要求的结构是显而易见的。此外,本发明也不针对任何特定编程语言。应当明白,可以利用各种编程语言实现在此描述的本发明的内容,并且上面对特定语言所做的描述是为了披露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发明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发明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发明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那些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的设备中的模块进行自适应性地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中。可以把实施例中的模块或单元或组件组合成一个模块或单元或组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或子组件。除了这样的特征和/或过程或者单元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本发明的各个部件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在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模块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实践中使用微处理器或者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来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的运行方法、装置及框架中的一些或者全部部件的一些或者全部功能。本发明还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这里所描述的方法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设备或者装置程序(例如,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这样的实现本发明的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信号的形式。这样的信号可以从因特网网站上下载得到,或者在载体信号上提供,或者以任何其他形式提供。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Claims (12)

1.一种产品质量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于溯源码获取抽检员抽检目标产品时所形成的抽检数据,其中,同一批次的目标产品具有同一溯源码;
基于所述溯源码获取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被抽检的所述目标产品的检测数据;
在接收到查询端针对所述溯源码的查询数据时,比对所述溯源码对应的抽检数据、检测数据以及查询数据,并基于比对结果向所述查询端反馈产品质量报告,其中,所述查询数据是所述查询端的用户基于其当前所有的目标产品而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查询端针对所述溯源码的查询数据时,将所述溯源码对应的抽检数据和检测数据提供给所述查询端,以供所述查询端的用户基于抽检数据和检测数据确定其当前所有的目标产品是否为质量合格的产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比对所述溯源码对应的抽检数据、检测数据以及查询数据,并基于比对结果向所述查询端反馈产品质量报告,包括:
比对所述溯源码对应的抽检数据、检测数据以及查询数据是否能够自洽;
若是,向所述查询端反馈所述用户当前所有的目标产品为质量合格产品的产品质量报告;
否则,向所述查询端反馈所述用户当前所有的目标产品为存在质量风险产品的产品质量报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每接收到一次针对所述溯源码的查询请求时,记录如下预警内容中的至少一种:查询请求所对应的位置信息以及查询请求所对应的请求时间;
基于所述预警内容确定至少一个预警系数,基于所述至少一个预警系数确定所述溯源码所属批次的目标产品是否被造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预警内容确定至少一个预警参数,包括:
根据针对所述溯源码的各次查询请求的请求时间,确定所述溯源码在第一特定时间内被查询的总累积次数,通过如下第一公式,确定次数预警系数;
所述第一公式为:
Figure FDA0002647141850000021
其中,A表征次数预警系数;y表征预设的被查询次数阈值;t表征第一特定时间;xi表征所述第一特定时间内预设品类中第i个批次的目标产品的溯源码被查询的总累积次数;n表征所述预设品类所涉及的溯源码总数。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预警内容确定至少一个预警参数,包括:
根据针对所述溯源码的各次查询请求的请求时间和位置信息,确定所述溯源码在第二特定时间内被查询位置与特定位置之间的最远距离;
根据所述溯源码在第二特定时间内被查询位置与特定位置之间的最远距离,通过第二公式,确定地域预警系数;
所述第二公式为:
Figure FDA0002647141850000022
其中,B表征地域预警系数;e表征预设的最远距离阈值;di表征预设品类中第i个批次的目标产品的溯源码在第二特定时间内被查询位置与特定位置之间的最远距离;n表征所述预设品类所涉及的溯源码总数。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预警内容确定至少一个预警参数,包括:
根据针对所述溯源码的各次查询请求的请求时间,确定所述溯源码的最后一次请求时间与特定时间点之间时间差;
基于所述溯源码的最后一次请求时间与特定时间点之间时间差,通过第三公式,确定时间预警系数;
所述第三公式为:
Figure FDA0002647141850000031
其中,C表征所述时间预警系数;m表征预设的预警时间差;M表征预设品类中第i个批次的目标产品的溯源码的最后一次请求时间与特定时间点之间时间差;n表征所述预设品类所涉及的溯源码总数。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预警内容确定至少一个预警参数,包括:
根据各次查询请求所对应的请求时间和位置信息,确定所述溯源码被查询的位置聚集点的数量。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至少一个预警系数确定所述溯源码所属批次的目标产品是否被造假,包括:
将所述溯源码的各预警系数分别与其各自对应的预警阈值进行对比;
当存在N个预警参数均大于其对应的预警阈值,则确定所述溯源码所属批次的目标产品被造假;
当不存在N个预警参数均大于其对应的预警阈值,但存在T个预警参数均大于其对应的预警阈值,向所述第三方检测机构发送数据分析通知,以使所述第三检测机构基于所述数据分析通知分析所述溯源码所属批次的目标产品是否被造假,其中,T小于N。
10.一种产品质量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基于溯源码获取抽检员抽检目标产品时所形成的抽检数据,其中,同一批次的目标产品具有同一溯源码;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溯源码获取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被抽检的所述目标产品的检测数据;
监控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查询端针对所述溯源码的查询数据时,比对所述溯源码对应的抽检数据、检测数据以及查询数据,并基于比对结果向所述查询端反馈产品质量报告,其中,所述查询数据是所述查询端的用户基于其当前所有的目标产品而得。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产品质量监控方法。
12.一种存储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管理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
处理器,耦合至所述存储器,用于运行所述程序以执行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产品质量监控方法。
CN202010858066.XA 2020-08-24 2020-08-24 一种产品质量监控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20016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58066.XA CN112001630A (zh) 2020-08-24 2020-08-24 一种产品质量监控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58066.XA CN112001630A (zh) 2020-08-24 2020-08-24 一种产品质量监控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01630A true CN112001630A (zh) 2020-11-27

Family

ID=734705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58066.XA Pending CN112001630A (zh) 2020-08-24 2020-08-24 一种产品质量监控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0163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95123A (zh) * 2023-03-03 2023-05-09 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湖南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北斗卫星应用的水利监测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01760A1 (zh) * 2014-12-25 2016-06-30 张世龙 一种防伪方法及系统
CN106327133A (zh) * 2016-08-31 2017-01-11 北京龙德时代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基于互联网的安标产品质量追溯系统
CN109858920A (zh) * 2017-11-29 2019-06-07 山西百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多码认证溯源防伪的方法
CN110223091A (zh) * 2019-06-19 2019-09-10 四川五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溯源防伪系统及其方法
CN110322255A (zh) * 2019-07-09 2019-10-11 北京慧眼智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产品质量的验证方法及装置
CN110363543A (zh) * 2019-07-15 2019-10-22 广东慧根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产品追溯的防伪溯源查询方法及装置
CN111080316A (zh) * 2019-12-13 2020-04-28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一种农产品质量追溯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11368953A (zh) * 2020-03-10 2020-07-03 大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产品防伪溯源系统以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01760A1 (zh) * 2014-12-25 2016-06-30 张世龙 一种防伪方法及系统
CN106327133A (zh) * 2016-08-31 2017-01-11 北京龙德时代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基于互联网的安标产品质量追溯系统
CN109858920A (zh) * 2017-11-29 2019-06-07 山西百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多码认证溯源防伪的方法
CN110223091A (zh) * 2019-06-19 2019-09-10 四川五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溯源防伪系统及其方法
CN110322255A (zh) * 2019-07-09 2019-10-11 北京慧眼智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产品质量的验证方法及装置
CN110363543A (zh) * 2019-07-15 2019-10-22 广东慧根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产品追溯的防伪溯源查询方法及装置
CN111080316A (zh) * 2019-12-13 2020-04-28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一种农产品质量追溯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11368953A (zh) * 2020-03-10 2020-07-03 大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产品防伪溯源系统以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95123A (zh) * 2023-03-03 2023-05-09 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湖南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北斗卫星应用的水利监测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62730B (zh) 基于物联网和区块链的猪肉信息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5868995B (zh) 基于RFID、QRCode、NFC的肉食品供应链追溯方法
CN111368953A (zh) 一种产品防伪溯源系统以及方法
CN110597196A (zh) 数据采集系统及数据采集方法
CN110717769A (zh) 一种智能柜物品的退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516137A (zh) 智能电表制造数据采集系统
CN112001630A (zh) 一种产品质量监控方法及装置
US20080162167A1 (en) Commodity logistics service system and a counterfeit-impeding method thereof
CN112184259A (zh) 药品监管预警系统及方法
CN115375336B (zh) 目标对象交易凭证的管理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523805A (zh) 进货检验方法和装置
JP7467846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5496555B (zh) 一种智能化跨境电商网站安全质量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07194705A (zh) 基于序列号的设备销售信息处理系统
CN115496443A (zh) 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的大规模跨境供应链系统和构建方法
CN110322195A (zh) 一种食材管理系统
CN111626815B (zh) 车辆检测订单的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7730270A (zh) 一种跨境电子商务食品安全监控管理系统
EP1978475A1 (en) A commodity logistics service system and a counterfeit-impeding method thereof
CN201638232U (zh) 一种防伪系统
CN111046418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大闸蟹监捕的方法及设备、介质
CN117709858B (zh) 基于ai的多金属供应商准入数据校验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3837703B (zh) 一种物流运单承运信息量化防重实时自动核验法
TWI715037B (zh) 產品檢驗之核對方法
WO2019184704A1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检测鉴定注册商标的商品真品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