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98521B - 扫风装置和窗式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扫风装置和窗式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98521B
CN111998521B CN202010916658.2A CN202010916658A CN111998521B CN 111998521 B CN111998521 B CN 111998521B CN 202010916658 A CN202010916658 A CN 202010916658A CN 111998521 B CN111998521 B CN 1119985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wind sweeping
wind
sweeping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1665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98521A (zh
Inventor
李军华
王泽钦
鞠文宏
仲明凯
罗国枢
李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01091665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9852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9985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985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985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985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24F13/14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2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 F24F1/028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air supply means, e.g. fan casings, internal dampers or duc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2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 F24F1/03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 F24F1/031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penetrating a wall or window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24F13/14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 F24F13/1426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characterised by actuat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扫风装置和窗式空调器,扫风装置包括扫风框、扫风叶片和驱动部件,扫风框包括一体成型的顶壁、底壁、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连接部组件,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均垂直连接在顶壁和底壁之间,顶壁、第一侧壁、底壁和第二侧壁依次连接并围成扫风通道,扫风通道在出风方向上贯穿扫风框,扫风叶片可转动地安装在扫风框上并位于扫风通道内,扫风框上设置有第一固定部,驱动部件上设置有第二固定部,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固定连接,驱动部件的驱动轴与扫风叶片连接。该扫风装置零件数量少、装配精度高,避免扫风叶片在运转时出现卡顿、干涉等问题。

Description

扫风装置和窗式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扫风装置和窗式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窗机的左右扫风装置包括上盖板、隔板、扫风叶片、扫风电机和电器盒。扫风电机的转轴穿过电器盒的顶壁与扫风叶片固定连接,且扫风电机通过螺钉安装在电器盒上,另外,扫风叶片上端转轴与上盖板的轴孔配合。因此,扫风叶片的竖直度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电器盒与扫风电机的装配,二是上盖板与隔板的装配,因为多个零件的尺寸误差、装配误差等因素的累加,也造成了扫风叶片上端转轴与上盖板容易出现干涉,进而导致转动卡顿。
另外,扫风装置的零部件数量多,装配关系复杂,导致装配效率低,同时扫风电机属于售后配件,在售后维修拆卸时也是相当困难,需要将电器盒部件、顶盖等零件拆开后才能取出电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零件数量少、装配精度高,避免扫风叶片在运转时出现卡顿、干涉等问题的扫风装置。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扫风装置的一种窗式空调器。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扫风装置的另一种窗式空调器。
为实现上述第一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扫风装置,包括扫风框、扫风叶片和驱动部件,扫风框包括一体成型的顶壁、底壁、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连接部组件,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均垂直连接在顶壁和底壁之间,顶壁、第一侧壁、底壁和第二侧壁依次连接并围成扫风通道,扫风通道在出风方向上贯穿扫风框,扫风叶片可转动地安装在扫风框上并位于扫风通道内,扫风框上设置有第一固定部,驱动部件上设置有第二固定部,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固定连接,驱动部件的驱动轴与扫风叶片连接。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使扫风框的各侧壁一体成型,同时将扫风框、扫风叶片和驱动部件装配于一体,做成一个整体模块,这样驱动部件无需与电器盒装配,使用时,直接将扫风装置安装至蜗壳上扫风装置安装部的出风通道内,提高了产品的装配精度,保证了扫风叶片的竖直度,进而保证了扫风叶片运转的流畅。同时,扫风装置仅通过连接部组件进行固定,安装和拆卸极其方便,大大提高了生产总装的效率。另外,整个扫风装置的关键装配位置与其他零件不存在装配关系,简化了装配关系,减小装配累计误差,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装配稳定性。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顶壁上开设有上轴孔,扫风叶片的顶端可旋转地设置在上轴孔内,顶壁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开槽,开槽自扫风通道的入口端沿着出风方向延伸,多个开槽沿着扫风框的宽度方向布置,上轴孔位于其中两个开槽之间。
由此可见,开槽的设置使得顶壁上具有上轴孔的部分能够弹性变形,从而便于扫风叶片的装配。
再进一步的方案是,开槽的长度大于或等于上轴孔与扫风通道的入口端之间的最小距离。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顶壁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外壁,第一外壁平行于顶壁,第一外壁与顶壁在扫风通道的出口端连接,第一外壁与顶壁之间设有第一卡槽。
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侧壁远离扫风通道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外壁,第二外壁平行于第一侧壁,第二外壁的第一条边与第一外壁连接,第二外壁的第二条边与第一侧壁在扫风通道的出口端连接,第二外壁与第一侧壁之间设有第二卡槽,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连接。
由此可见,第一卡槽用于容纳出风通道的上壁,第二卡槽用于容纳出风通道的侧壁,保证扫风装置与蜗壳装配的稳定性。
再进一步的方案是,连接部组件包括第一固定连接部和第二固定连接部,第一固定连接部沿着扫风框的宽度方向自第二侧壁向远离扫风通道的方向延伸,第一固定连接部设置在扫风通道的出口端,第一固定连接部的一侧设置有蒸发器安装位。第二固定连接部自底壁沿竖直方向向下延伸,第二固定连接部设置在扫风通道的出口端,第二固定连接部的一侧设置有电器盒安装位。
由此可见,第一固定连接部用于与蒸发器固定连接,第二固定连接部用于与电器盒固定连接,将扫风框与蜗壳初步定位,通过第一固定连接部和第二固定连接部的设置进一步保证扫风框安装的稳定性。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底壁上设置有下轴孔、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扫风叶片的底端可旋转地设置在下轴孔内,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分别设置在下轴孔的两侧并限制扫风叶片的转动角度。
进一步的方案是,扫风叶片的最大转动角度在20度至25度范围内。
由此可见,经实验验证,扫风叶片的最大转动角度超过25度时,则出风风阻大,噪音大大增加。扫风叶片的最大转动角度小于20度时,则左右扫风效果差,无法达到左右扫风的目的。通过控制合适的扫风角度,具有较好扫风效果的同时,噪音也较小。
为实现上述第二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扫风装置的窗式空调器。
为实现上述第三目的,本发明提供另一种包括上述扫风装置的窗式空调器。窗式空调器还包括蜗壳、电器盒和蒸发器,蜗壳包括扫风装置安装部,扫风装置安装部在前后方向上贯穿地设置有出风通道,扫风装置安装在出风通道内,出风通道由上壁、下壁、左壁和右壁围成,上壁插入第一卡槽内,左壁插入第二卡槽内,第二侧壁与右壁邻接,底壁与下壁邻接。蒸发器安装在蒸发器安装位上,电器盒安装在电器盒安装位上,第一固定连接部与蒸发器固定连接,第二固定连接部与电器盒固定连接。
由此可见,通过出风通道的上壁与扫风装置的第一卡槽的配合,以及出风通道的左壁与扫风装置的第二卡槽的配合,在安装扫风装置时,能够将扫风装置与蜗壳进行初步定位,从而保证扫风装置定位的准确度以及装配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方案是,驱动部件固定在扫风框的底壁上,电器盒的顶盖上设置有下凹的让位槽,驱动部件穿过下壁并伸入让位槽内。
由此可见,通过在电器盒的顶盖上设置让位槽,驱动部件直接固定在扫风框上并与扫风框连成一体式结构,因此,无需再对驱动部件与电器盒进行装配,简化装配关系,提高装配效率。
进一步的方案是,让位槽设有朝向第二固定连接部的开口。
由此可见,开口的设置便于在扫风装置装入出风通道以及从出风通道拉出时不会与电机产生干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窗式空调器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
图2是本发明窗式空调器实施例的隐藏外壳和面板等部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窗式空调器第一实施例中扫风装置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窗式空调器第一实施例中扫风装置的结构分解图。
图5是本发明窗式空调器第一实施例中扫风框第一视角的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窗式空调器第一实施例中扫风框第二视角的结构图。
图7是本发明窗式空调器第一实施例中扫风框与蜗壳装配后的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窗式空调器第一实施例中限位件和配合件的位置关系图。
图9是本发明窗式空调器第二实施例中扫风框的结构图。
图10是图9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1本发明窗式空调器第二实施例中扫风框的剖视图。
图12是本发明窗式空调器第二实施例中安装扫风叶片过程的状态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扫风装置和窗式空调器第一实施例
参见图1和图2,窗式空调器包括面板部件10、扫风装置1、蜗壳2、电器盒3和蒸发器4。
蜗壳2包括扫风装置安装部21,扫风装置安装部21上贯穿地设置有出风通道22,扫风装置1安装在出风通道22内,出风通道22由上壁221、下壁222、左壁223和右壁224围成,出风通道22在前后方向上贯穿扫风装置安装部21。
参见图3和图4,扫风装置1包括扫风框5、扫风叶片6和驱动部件,优选地,驱动部件为电机7。
扫风框5包括一体成型的顶壁51、底壁52、第一侧壁53、第二侧壁54、连接部组件55、第一外壁58和第二外壁59,第一侧壁53和第二侧壁54均垂直连接在顶壁51和底壁52之间,顶壁51、第一侧壁53、底壁52和第二侧壁54依次连接并围成扫风通道56,扫风通道56在出风方向X上贯穿扫风框5,本实施例中,出风方向X为扫风通道56的厚度方向,扫风叶片6可转动地安装在扫风框5上并位于扫风通道56内,扫风框5的底壁52上设置有第一固定部57,第一固定部57为螺钉柱,电机7上设置有第二固定部71,螺钉73等固定件穿过第一固定部57和第二固定部71将电机7固定在扫风框5上。
扫风框5的顶壁51的下表面设置有定位凸起510,定位凸起510上开设有在竖直方向上贯穿定位凸起510和顶壁51的上轴孔511,扫风叶片6的顶端设置有第一转轴61,第一转轴61可旋转地设置在上轴孔511内,底壁52的上表面设置有定位凸起524,定位凸起524上开设有在竖直方向上贯穿定位凸起524和底壁52的下轴孔521,扫风叶片6的底端63设置有第二转轴62,第二转轴62与第一转轴61共轴线设置,第二转轴62可旋转地设置在下轴孔521内,电机7的驱动轴72穿过扫风框5的底壁52的下轴孔521并与扫风叶片6的第二转轴62固定连接。扫风叶片6的底端63还设置有定位环633,定位环633环绕在第二转轴62的外周,定位环633与第二转轴62之间形成定位槽634,定位凸起524向上伸入定位槽634中。
参见图5和图6,顶壁51上设置有两个开槽512,开槽512自顶壁51上扫风通道56的入口端561沿着扫风框5的出风方向X延伸,两个开槽512沿着扫风框5的宽度方向W布置,上轴孔511位于两个开槽512之间。开槽512的长度大于或等于上轴孔511与扫风通道56的入口端561之间的最小距离。开槽512的设置使得顶壁51上具有上轴孔511的弹性部513能够弹性变形,从而便于扫风叶片6的装配。
第一外壁58设置在顶壁51的上方,第一外壁58平行于顶壁51,第一外壁58与顶壁51在扫风通道56的出口端562连接,第一外壁58与顶壁51之间设有第一卡槽581。第二外壁59设置在第一侧壁53远离扫风通道56的一侧,第二外壁59平行于第一侧壁53,第二外壁59的第一条边592与第一外壁58连接,第二外壁59的第二条边593与第一侧壁53在扫风通道56的出口端562连接,第二外壁59与第一侧壁53之间设有第二卡槽591,第一卡槽581与第二卡槽591连接,如图7所示,出风通道22的上壁221插入第一卡槽581内,出风通道22的左壁223插入第二卡槽591内,且第二侧壁54与右壁224的内表面邻接,底壁52与下壁222的上表面邻接。
如图1、图2和图5所示,连接部组件55包括第一固定连接部551和第二固定连接部552,第一固定连接部551沿着扫风框5的宽度方向W自第二侧壁54向远离扫风通道56的方向延伸,第一固定连接部551设置在扫风通道56的出口端562,第一固定连接部551的一侧设置有蒸发器安装位40。第二固定连接部552自底壁52沿竖直方向向下延伸,第二固定连接部552设置在扫风通道56的出口端562,第二固定连接部552的一侧设置有电器盒安装位30。蒸发器4安装在蒸发器安装位40上,电器盒3安装在电器盒安装位30上,蒸发器4上安装有蒸发器边板41,第一固定连接部551与蒸发器边板41通过螺钉42固定连接,第二固定连接部552与电器盒3通过螺钉32固定连接。电器盒3的顶盖31上设置有下凹的让位槽311,电机7穿过下壁222并伸入让位槽311内,让位槽311设有朝向第二固定连接部552的开口312,开口312的设置便于在扫风装置1装入出风通道22以及从出风通道22拉出时不会与电机7产生干涉。
参见图7和图8,底壁52上设置有第一限位件522和第二限位件523,在扫风框5的宽度方向W上,第一限位件522和第二限位件523分别设置在下轴孔521的两侧,扫风叶片6的底端63还设置有第一配合凸起631和第二配合凸起632,第一配合凸起631与第一限位件522配合,第二配合凸起632与第二限位件523配合,用于限制扫风叶片6的转动角度。扫风叶片6的最大转动角度θ在20度至25度范围内。经实验验证,最大转动角度θ超过25度时,则出风风阻大,噪音大大增加。最大转动角度θ小于20度时,则左右扫风效果差,无法达到左右扫风的目的。通过控制合适的扫风角度,具有较好扫风效果的同时,噪音也较小。
如图1和图2所示,通过将扫风框、扫风叶片和驱动部件装配于一体,做成一个整体模块,这样驱动部件无需与电器盒装配,使用时,直接将扫风装置由前向后沿图2中箭头X’方向推向蜗壳2,使得出风通道22的上壁221插入第一卡槽581内,出风通道22的左壁223插入第二卡槽591内,再通过螺钉42将第一固定连接部551与蒸发器边板41固定连接,通过螺钉32将第二固定连接部552与电器盒3固定连接。若售后维修需要拆卸电机7进行更换时,拆开面板部件10,松开螺钉42和螺钉32,将扫风装置1沿箭头X(即出风方向X)从蜗壳2的出风通道22拉出,便可进行电机7更换,快速简便。
扫风装置和窗式空调器第二实施例
作为本发明扫风装置和窗式空调器第二实施例的说明,以下仅对与上述扫风装置和窗式空调器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予以说明。
参见图9至图11,本实施例中,顶壁251的下表面设置有转轴安装部2510,转轴安装部2510包括定位凸起2511、引导肋板2512、第一限位部2513和第二限位部2514,定位凸起2511上开设有上轴孔25111,扫风叶片26顶端的第一转轴261可旋转地设置在上轴孔25111内,引导肋板2512的两条直角边分别连接在定位凸起2511的外周壁上和顶壁251的下表面上,引导肋板2512上设置有引导面25121,引导面25121自顶壁251在出风方向X上的第一边沿2515延伸至定位凸起2511的下端面25112,本实施例中引导面25121为朝向扫风通道256的入口端2561倾斜的斜面。第一限位部2513和第二限位部2514分别位于引导面25121的两侧并均沿着出风方向X延伸,第一限位部2513和第二限位部2514均与定位凸起2511连接,第一限位部2513、第二限位部2514、引导面25121和定位凸起2511围成引导槽2518,扫风叶片26的第一转轴261能够沿着引导槽2518滑动并进入上轴孔25111。顶壁251上还设置有两个开槽2516,开槽2516自第一边沿2515沿着出风方向X延伸,两个开槽2516沿着扫风框25的宽度方向W布置,转轴安装部2510位于两个开槽2516之间。
安装扫风叶片26时,首先将扫风叶片26底端的第二转轴262插入下轴孔2521内,接着,如图12所示,扫风叶片26的第一转轴261沿着引导面25121滑入上轴孔25111中,在滑动的过程中,由于开槽2516的设置,使得顶壁251上具有转轴安装部2510的弹性部2517能够弹性变形,从而进一步提高扫风叶片6的装配效率。
引导面25121可以为倾斜平面,也可以为弧形面,还可以为截面为折线或曲线的面。
由上可见,通过将扫风框、扫风叶片和驱动部件装配于一体,做成一个整体模块,只需要打两颗螺钉便能实现整个扫风装置的安装,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窗式空调器的装配效率提高42%,零部件数量减小50%,成本降低42%。另外,将扫风装置模块化,提高了产品的装配精度,保证了扫风叶片的竖直度,进而保证了扫风叶片运转的流畅。同时,扫风装置仅通过连接部组件进行固定,安装和拆卸极其方便,大大提高了生产总装的效率。另外,整个扫风装置的关键装配位置与其他零件不存在装配关系,简化了装配关系,减小装配累计误差,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装配稳定性。
此外,也可以采用卡扣固定的方式将扫风框与电器盒、蒸发器固定。电机也可以安装在扫风框的顶壁上。驱动部件也可以为气动或液压驱动机构或者能够驱动扫风叶片转动的由齿轮或凸轮或齿条等组成的传动系统。上述改变也能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更改,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扫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扫风框,所述扫风框包括一体成型的顶壁、底壁、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连接部组件,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均垂直连接在所述顶壁和所述底壁之间,所述顶壁、所述第一侧壁、所述底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依次连接并围成扫风通道,所述扫风通道在出风方向上贯穿所述扫风框;
扫风叶片,所述扫风叶片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扫风框上并位于所述扫风通道内;
驱动部件,所述扫风框上设置有第一固定部,所述驱动部件上设置有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固定连接以将驱动部件固定在扫风框上,所述驱动部件的驱动轴与所述扫风叶片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壁上开设有上轴孔,所述扫风叶片的顶端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上轴孔内;
所述顶壁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开槽,所述开槽自所述扫风通道的入口端沿着所述出风方向延伸,多个所述开槽沿着所述扫风框的宽度方向布置,所述上轴孔位于其中两个所述开槽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扫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槽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上轴孔与所述扫风通道的入口端之间的最小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扫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壁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外壁,所述第一外壁平行于所述顶壁,所述第一外壁与所述顶壁在所述扫风通道的出口端连接,所述第一外壁与所述顶壁之间设有第一卡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扫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侧壁远离所述扫风通道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外壁,所述第二外壁平行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外壁的第一条边与所述第一外壁连接,所述第二外壁的第二条边与所述第一侧壁在所述扫风通道的出口端连接,所述第二外壁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二卡槽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扫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组件包括第一固定连接部和第二固定连接部,所述第一固定连接部沿着扫风框的宽度方向自所述第二侧壁向远离所述扫风通道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固定连接部设置在所述扫风通道的出口端,所述第一固定连接部的一侧设置有蒸发器安装位;
所述第二固定连接部自所述底壁沿竖直方向向下延伸,所述第二固定连接部设置在所述扫风通道的出口端,所述第二固定连接部的一侧设置有电器盒安装位。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扫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壁上设置有下轴孔、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扫风叶片的底端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下轴孔内,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分别设置在所述下轴孔的两侧并限制所述扫风叶片的转动角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扫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扫风叶片的最大转动角度在20度至25度范围内。
9.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扫风装置。
10.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6所述的扫风装置;
所述窗式空调器还包括蜗壳、电器盒和蒸发器,所述蜗壳包括扫风装置安装部,所述扫风装置安装部在前后方向上贯穿地设置有出风通道,所述扫风装置安装在所述出风通道内,所述出风通道由上壁、下壁、左壁和右壁围成,所述上壁插入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左壁插入所述第二卡槽内,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右壁邻接,所述底壁与所述下壁邻接;
所述蒸发器安装在所述蒸发器安装位上,所述电器盒安装在所述电器盒安装位上,所述第一固定连接部与所述蒸发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连接部与所述电器盒固定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固定在所述扫风框的底壁上,所述电器盒的顶盖上设置有下凹的让位槽,所述驱动部件穿过所述下壁并伸入所述让位槽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让位槽设有朝向所述第二固定连接部的开口。
CN202010916658.2A 2020-09-03 2020-09-03 扫风装置和窗式空调器 Active CN1119985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16658.2A CN111998521B (zh) 2020-09-03 2020-09-03 扫风装置和窗式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16658.2A CN111998521B (zh) 2020-09-03 2020-09-03 扫风装置和窗式空调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98521A CN111998521A (zh) 2020-11-27
CN111998521B true CN111998521B (zh) 2021-11-16

Family

ID=734654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16658.2A Active CN111998521B (zh) 2020-09-03 2020-09-03 扫风装置和窗式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9852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37137A (zh) * 2021-04-16 2021-08-10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新风空调室内机和新风空调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0581A (ja) * 1991-06-28 1993-01-19 Toyotomi Co Ltd 窓用空気調和機の風向変更装置
JP2007315673A (ja) * 2006-05-25 2007-12-06 Corona Corp 窓据付型空気調和機
CN201246857Y (zh) * 2008-07-22 2009-05-27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柜式空调器出风口的导风结构
CN104896602A (zh) * 2015-05-29 2015-09-0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窗式空调器
CN110878987A (zh) * 2018-09-05 2020-03-13 合肥海尔空调器有限公司 风向调节装置及具有其的窗机空调
CN210399224U (zh) * 2019-03-12 2020-04-24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窗式空调器
CN211345769U (zh) * 2019-11-29 2020-08-2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出风框、出风框组件及空调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0581A (ja) * 1991-06-28 1993-01-19 Toyotomi Co Ltd 窓用空気調和機の風向変更装置
JP2007315673A (ja) * 2006-05-25 2007-12-06 Corona Corp 窓据付型空気調和機
CN201246857Y (zh) * 2008-07-22 2009-05-27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柜式空调器出风口的导风结构
CN104896602A (zh) * 2015-05-29 2015-09-0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窗式空调器
CN110878987A (zh) * 2018-09-05 2020-03-13 合肥海尔空调器有限公司 风向调节装置及具有其的窗机空调
CN210399224U (zh) * 2019-03-12 2020-04-24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窗式空调器
CN211345769U (zh) * 2019-11-29 2020-08-2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出风框、出风框组件及空调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98521A (zh) 2020-1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98521B (zh) 扫风装置和窗式空调器
CN105674529B (zh) 驱动装置和空调柜机
CN212805851U (zh) 扫风装置和窗式空调器
WO2019227892A1 (zh) 底壳装配结构和空调器
CN107084442B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10595049A (zh) 空调器的面板组件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5263788A (zh) 无叶风扇
CN211233087U (zh) 空调
CN209037834U (zh) 一种叶片组件及无人机
CN220771241U (zh) 双导风板安装机构及空调器
CN217737504U (zh) 出风组件及窗式空调器
CN218033371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2618807U (zh) 蜗壳前隔板、窗式空调器
CN217423431U (zh) 一种空调器新风模块以及空调
CN114322073A (zh) 散风组件、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9367789U (zh) 一种扫风机构和具有其的空调
CN215951725U (zh) 用于双导风板的运动组件及室内机
CN211926085U (zh) 一种电机安装结构及空调器
CN219697395U (zh) 电机压盖、导风门组件和壁挂式空调
CN211854233U (zh) 窗式空调器
CN220648585U (zh) 一种组合导风板及空调器
CN111706926A (zh) 蜗壳前隔板、窗式空调器
CN220139315U (zh) 一种扫风电机安装座、安装结构及空调
CN217475137U (zh) 操作面板组件和激光加工设备
CN215444520U (zh) 贯流风叶、风机组件、室内机和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