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94133B - 一种高速铁路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压缩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速铁路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压缩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94133B
CN111994133B CN202010919039.9A CN202010919039A CN111994133B CN 111994133 B CN111994133 B CN 111994133B CN 202010919039 A CN202010919039 A CN 202010919039A CN 111994133 B CN111994133 B CN 1119941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in
speed
interval
tracking
dist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1903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94133A (zh
Inventor
王超宇
彭其渊
鲁工圆
张守帅
赵华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China State Railwa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China State Railwa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China State Railwa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091903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9413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9941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941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941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941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LGUIDING RAILWAY TRAFFIC; ENSURING THE SAFETY OF RAILWAY TRAFFIC
    • B61L23/00Control, warning or like safety means along the route or between vehicles or tra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LGUIDING RAILWAY TRAFFIC; ENSURING THE SAFETY OF RAILWAY TRAFFIC
    • B61L25/00Recording or indicating positions or identities of vehicles or trains or setting of track apparat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rain Traffic Observation, Control, And Security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铁路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压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区间速度控制下区间追踪间隔时间计算;步骤2:区间速度控制下到达追踪间隔时间计算;步骤3:列车区间速度控制压缩到达追踪间隔时间。本发明的优点是:对高速铁路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的压缩效果好,能够有效缓解繁忙干线能力紧张的问题,同时具备适用性强,经济合理的优势,适用于我国区间追踪间隔时间大于到达追踪间隔时间的大多数高速铁路。

Description

一种高速铁路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压缩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区间速度控制的高速铁路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压缩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网络的不断完善,高铁已经成为国人出行的重要方式,以京沪线为代表的通道型干线高速铁路的通过能力日渐紧张,在部分能力紧张区段已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旅客出行需求。高速铁路列车追踪间隔时间是计算线路通过能力的重要参数,通过压缩高速铁路列车追踪间隔时间可以显著提高线路通过能力,从而缓解繁忙干线能力紧张的问题。我国350km/h速度级高速铁路的追踪间隔设计目标为3分钟,但实际运行图一般采用5分钟追踪间隔时间,仅少部分线路可实现4分钟铺图。本发明基于区间分段制动的高速铁路列车速度控制方法,只通过运输组织优化的方式,适当延长较小的区间间隔时间,达到压缩原本较大的到达间隔时间,以实现高速铁路列车区间追踪间隔时间(I)和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I)的平衡,达到优化高速铁路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的目的。
(1)自动闭塞:当列车在区间运行时,必须绝对避免列车相撞或追尾,在列车运行繁忙的区间,为了提高运输效率,将车站与车站之间的距离划分成若干个较短的区间,成为“闭塞分区”,在每个闭塞分区入口处设置一个色灯信号机,通过轨道电路将列车运行和信号机的色灯显示联系起来,以保证追踪运行的前后两列车之间至少隔开一个闭塞分区,这种方式称为“自动闭塞”。
(2)列车追踪间隔时间:在自动闭塞区段,一个站间区间内同方向可有两列或两列以上列车,以闭塞分区间隔运行,称为追踪运行。列车追踪间隔时间,是指追踪运行的两列车间的最小间隔时间,是列车区间追踪间隔时间(I)、列车出发追踪间隔时间(I)、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I)和列车通过追踪间隔时间(I)中的最大值,列车追踪间隔时间是制约线路通过能力的关键,通过压缩列车追踪间隔时间,可以显著提高线路通过能力,从而缓解繁忙干线能力紧张的问题。
(3)Anylogic:是一款应用广泛的,对离散、系统动力学、多智能体和混合系统建模和仿真的工具。它的应用领域包括:物流、供应链、制造生产业、轨道交通仿真、行人疏散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高速铁路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压缩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为了实现以上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速铁路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压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区间速度控制下区间追踪间隔时间计算;
为研究区间速度控制对区间追踪间隔的影响及相应的计算方法,在接近车站的一定范围内设置速度控制区段,其速度控制值设置为V,即列车不能超过该速度控制值;速度控制下的列车区间追踪运行过程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前车按速度-距离曲线由速度V制动至速度控制的闭塞分区起点速度V,该阶段中,前车按计算得到的速度-距离曲线降速运行,而后车以V的速度正常运行,故前后车追踪距离将缩短ΔL1
Figure GDA0003479111070000021
式中:
Figure GDA0003479111070000022
为后车在第一阶段内以V运行的距离,单位m;
Figure GDA0003479111070000023
为前车从V减速到V运行的距离,单位m;V为列车区间无限速运行速度,单位m/s;t1为第一阶段的时间,单位s;
(2)第二阶段:前车从速度控制分区入口运行至出清打靶点所在闭塞分区终点,打靶点为速度-距离曲线制动至0的位置;在该过程中,前车以V运行,而后车继续以V运行,故前后行列车的追踪距离继续缩小,缩小的距离为ΔL2
Figure GDA0003479111070000031
式中:
Figure GDA0003479111070000032
为后车在第二阶段内以V运行的距离,单位m;
Figure GDA0003479111070000033
为前车在第二阶段内以V运行的距离;V为区间运行控制速度,单位m/s;t2为第二阶段的时间,单位s;
当前车车尾出清打靶点所在闭塞分区终点,即第二阶段结束时,前后车的距离将达到区间追踪的最小值,此时的距离为
Figure GDA0003479111070000034
(3)第三阶段:前车车尾出清打靶点所在闭塞分区终点后的运行过程,该阶段必然满足列车追踪间隔的要求,故不作具体分析;
在最小追踪距离
Figure GDA0003479111070000035
的基础上预留追踪距离余量ΔL:
ΔL=ΔL1+ΔL2 (3)
故区间速度控制条件下,列车区间追踪间隔时间
Figure GDA0003479111070000036
的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GDA0003479111070000037
式中:
Figure GDA0003479111070000038
分别为无速度控制下的列车区间追踪间隔距离,单位m和区间追踪间隔时间,单位s;
和无速度控制的列车区间追踪间隔时间相比,区间速度控制条件下列车区间追踪间隔时间增大了Δt:
Δt=ΔL/V (5)
步骤2:区间速度控制下到达追踪间隔时间计算;
无区间速度控制时,为保证列车不会因接车进路未及时办理完成而提前制动,且在进站信号开放前,在任何情况下列车的位置必须在打靶曲线的外侧;故进站信号最晚开放时间为列车开始制动能满足列车能在进站信号机外停车的时间,此时列车最小到达追踪间隔距离为
Figure GDA0003479111070000041
若进站前采取区间速度控制,其运行曲线为速度控制和咽喉限速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此场景下,列车将提前制动将速度控制于V,根据ATP控车逻辑,列车在进站信号开放前,其打靶点不能越过进站信号机前方保留安全防护距离L的位置;此时,区间速度控制下的列车到达追踪间隔距离
Figure GDA0003479111070000042
由L附加、L
Figure GDA0003479111070000043
L、L咽喉、L组成,区间速度控制下的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
Figure GDA0003479111070000044
则包括CTC办理后车接车进路的时间
Figure GDA0003479111070000045
及列车从速度控制下的制动起点减速进站并出清咽喉的时间,具体公式如下:
Figure GDA0003479111070000046
式中:L为列车以控制速度匀速运行的距离,单位m;
Figure GDA0003479111070000047
为列车从控制速度制动至咽喉区限速的距离,单位m;L为信号机外安全防护距离,单位m;L咽喉为车站咽喉区长度,单位m;L为列车长度,单位m;v到达为列车到达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单位m;
Figure GDA0003479111070000048
为列车到达作业附加时间;
与无速度控制的列车到达追踪运行过程相比,进站前采取合理的速度控制,在列车进站信号开放前采用提前制动的方式继续向前运行,故缩短了进站信号开放后列车的制动距离;区间速度控制下列车到达追踪距离从
Figure GDA0003479111070000049
压缩至
Figure GDA00034791110700000410
进站信号开放后列车的制动速度从V减小为V,故缩短了列车在进站信号开放后所需的制动时间,从而达到缩短I的效果;
步骤3:列车区间速度控制压缩到达追踪间隔时间;
在列车区间追踪间隔时间I小于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I的前提下,通过合理选择速度控制区段和速度控制值,在列车接近车站的过程中采取分段提前制动的速度控制,缩短列车在进站信号开放后的制动距离L,从而压缩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I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在现有条件下,在不对线路、车站进行改造的前提下,通过运输组织的方式在区间追踪间隔时间有冗余的高铁线路上,通过在接近车站的指定闭塞分区实施速度控制的方法压缩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本发明对高速铁路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的压缩效果好,能够有效缓解繁忙干线能力紧张的问题,同时具备适用性强,经济合理的优势,适用于我国区间追踪间隔时间大于到达追踪间隔时间的大多数高速铁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区间速度控制下列车区间追踪距离变化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速度控制下的列车到达追踪运行示意图;
图3为上海虹桥站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接近闭塞分区速度控制仿真结果;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接近闭塞分区速度控制仿真结果;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接近闭塞分区速度控制仿真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根据附图并列举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高速铁路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压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区间速度控制下区间追踪间隔时间计算
为研究区间速度控制对区间追踪间隔的影响及相应的计算方法,在接近车站的一定范围内设置速度控制区段,速度控制值为V。速度控制下的列车区间追踪运行过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前车G101次列车按速度-距离曲线由速度V制动至速度控制的闭塞分区起点速度V,如图1(a)所示。该阶段中,前车G101次列车按图中速度 -距离曲线降速运行,而后车G103次列车以V正常运行,故前后车追踪距离将缩短ΔL1
Figure GDA0003479111070000061
式中:
Figure GDA0003479111070000062
为后车在第一阶段内以V运行的距离(m);
Figure GDA0003479111070000063
为前车从V减速到V运行的距离(m);V为列车区间无限速运行速度(m/s);t1为第一阶段的时间(s)。
(2)第二阶段:前车从速度控制分区入口运行至出清打靶点所在闭塞分区终点,打靶点为速度-距离曲线制动至0的位置,如图1(b)所示。在该过程中,前车 G101次列车以V运行,而后车G103次列车继续以V运行,故前后行列车的追踪距离继续缩小,缩小的距离为ΔL2
Figure GDA0003479111070000064
式中:
Figure GDA0003479111070000065
为后车在第二阶段内以V运行的距离(m);
Figure GDA0003479111070000066
为前车在第二阶段内以 V运行的距离;V为区间运行控制速度(m/s);t2为第二阶段的时间(s)。
当前车车尾出清打靶点所在闭塞分区终点,即第二阶段结束时,前后车的距离将达到区间追踪的最小值,此时的距离为
Figure GDA0003479111070000071
(3)第三阶段:前车车尾出清打靶点所在闭塞分区终点后的运行过程,该阶段必然满足列车追踪间隔的要求,故不作具体分析。
综合三个阶段的分析,第一、二阶段两列车缩小的距离将会对列车追踪造成影响,为避免后车因前车制动而被迫减速,需在最小追踪距离
Figure GDA0003479111070000072
的基础上预留追踪距离余量ΔL:
ΔL=ΔL1+ΔL2 (3)
故区间速度控制条件下,列车区间追踪间隔时间
Figure GDA0003479111070000073
的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GDA0003479111070000074
式中:
Figure GDA0003479111070000075
分别为无速度控制下的列车区间追踪间隔距离(m)和区间追踪间隔时间(s)。
和无速度控制的列车区间追踪间隔时间相比,区间速度控制条件下列车区间追踪间隔时间增大了Δt:
Δt=ΔL/V (5)
步骤2:区间速度控制下到达追踪间隔时间计算
无区间速度控制时,为保证列车不会因接车进路未及时办理完成而提前制动,且在进站信号开放前,在任何情况下列车的位置必须在图5打靶曲线的外侧。故进站信号最晚需在列车运行到位置A(如图2所示)时开放,此时列车最小到达追踪间隔距离为
Figure GDA0003479111070000076
(如图2所示)。
若进站前采取区间速度控制,其运行曲线为速度控制和咽喉限速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此场景下,列车在图2中位置P处提前制动将速度控制于V。根据ATP 控车逻辑,列车在进站信号开放前,其打靶点不能越过点C,即列车最远可运行至图2中位置B处。此时,区间速度控制下的列车到达追踪间隔距离
Figure GDA0003479111070000081
由L附加、L
Figure GDA0003479111070000082
L、L咽喉、L组成,如图2所示。区间速度控制下的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
Figure GDA0003479111070000083
则包括CTC办理后车接车进路的时间
Figure GDA0003479111070000084
及列车从图2中速度控制下的制动起点减速进站并出清咽喉的时间,具体公式如下:
Figure GDA0003479111070000085
式中:L为列车以控制速度匀速运行的距离(m);
Figure GDA0003479111070000086
为列车从控制速度制动至咽喉区限速的距离(m);L为信号机外安全防护距离(m);L咽喉为车站咽喉区长度(m);L为列车长度(m);v到达为列车到达过程中的平均速度(m/s);
Figure GDA0003479111070000087
为列车到达作业附加时间。
与无速度控制的列车到达追踪运行过程相比,进站前采取合理的速度控制,在列车进站信号开放前采用提前制动的方式继续向前运行,故缩短了进站信号开放后列车的制动距离。从图2中可知区间速度控制下列车到达追踪距离从
Figure GDA0003479111070000088
压缩至
Figure GDA0003479111070000089
进站信号开放后列车的制动速度从V减小为V,故缩短了列车在进站信号开放后所需的制动时间,从而达到缩短I的效果。
步骤3:列车区间速度控制压缩到达追踪间隔时间
大型车站的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I一般为列车追踪间隔的瓶颈,造成I过大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列车运行速度高导致的列车在进站前的制动距离长,如果能够缩短进站前的制动距离,则有可能缩短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I
基于区间速度控制的到达追踪间隔时间压缩方法是:在列车区间追踪间隔时间I小于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I的前提下,通过合理选择速度控制区段和速度控制值,在列车接近车站的过程中采取分段提前制动的速度控制,缩短列车在进站信号开放后的制动距离L,从而压缩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I
本发明研究的速度控制方案为两段制动的区间速度控制,即列车第一段制动将减速到速度控制值V,并以V匀速运行一段距离后,采取第二段制动减速到咽喉限速V咽喉
值得注意的是,列车的第一段制动将增大列车的区间追踪间隔距离,导致I增大,但由于列车的第二段制动即列车到达追踪的L与一次制动相比减小,从而降低到达追踪间隔时间I。其效果也可理解为将列车I的部分时间转移到具有冗余的I,从而达到了压缩列车追踪间隔时间的目的。
实施案例
(一)基本参数
(1)选取CRH380BL型动车组为仿真主体进行追踪运行,采用16节编组方式,L=400m。
(2)仿真对象为上海虹桥高速场,起点为京沪高铁下行方向距上海虹桥站 20km处,终点为上海虹桥站高速场,列车运行方向为下行。
(3)上海虹桥站高速场共10台19线,其站型图如图3所示,能够办理下行接车进路的到发线共十四条,其编号为1-14,其中第Ⅸ、Ⅹ分别为下、上行正线。
(4)仿真实验到发线使用方案为前车接1到发线,后车接2到发线,为方便实验分析,假设列车进路办理采用一次解锁模式,前行列车出清咽喉区后,CTC 设备开始为后车办理接车进路,
Figure GDA0003479111070000091
(二)区间速度控制方案及仿真结果
使用AnyLogic仿真软件对上海虹桥站实际站场图和CRH380BL的牵引制动性能进行了仿真建模。分别以上海虹桥站下行方向的一、二、三接近闭塞分区的起点为速度控制区段起点,进行了三组仿真实验。在每组实验中,通过调整速度控制值的大小,研究列车追踪运行的I、I及与无速度控制相比的区间运行增加时间t与速度控制值的关系。
(1)一接近闭塞分区速度控制仿真实验
上海虹桥高速场下行方向一接近闭塞分区里程为K1313+034至1314+853,将该里程范围设置为速度控制区段,并调整速度控制值的大小,测出给定条件下列车追踪运行的I、I及区间运行增加时间t,得到其结果如图4所示。
根据一接近速度控制的仿真结果,在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方面,当 V≥265km/h时,对列车运行没有影响,列车I未发生变化,同时t=0s;当265km/h>V>256km/h时,t增大,I不变;当V≤256km/h时,列车的I先骤减,并随V的减小而减小,t随V的减小而增大。一接近闭塞分区的
Figure GDA0003479111070000102
为265km/h,
Figure GDA0003479111070000103
为256km/h。
在列车区间追踪间隔I方面,当速度控制值在
Figure GDA0003479111070000104
的任一阶梯内,I随 V的减小而增大,越过临界值后I将发生骤减。结合仿真结果发现,以一接近范围为速度控制区段,存在两个速度控制临界值,分别是228km/h与172km/h,其I分别骤减了37秒和11s。
综合I和I的仿真结果,当V>150km/h时,I>I;当V=150km/h时,I和I达到平衡,列车最小追踪间隔为156s,t=45s;当V<150km/h时,I>I,列车区间追踪间隔成为新的瓶颈。
(2)二接近闭塞分区速度控制
上海虹桥高速场下行方向二接近闭塞分区里程为1314+853至K1316+571,与一接近速度控制相同,得到二接近闭塞分区速度控制的仿真结果如图5所示。
根据二接近速度控制的仿真结果,其
Figure GDA0003479111070000111
Figure GDA0003479111070000112
分别为210km/h、205km/h,列车I和区间运行增加时间t的变化规律与一接近速度控制实验相同。对于列车追踪运行的I,存在一个速度控制临界值163km/h,越过临界值时,I骤减了38s。
综合I和I的仿真结果,当V>190km/h或162km/h>V>145km/h时,I大于I,I为列车追踪间隔的瓶颈;反之,I为列车追踪间隔的瓶颈。当V=145km/h时, I和I达到平衡,列车最小追踪间隔为153s,t为24s。
(3)三接近闭塞分区速度控制
上海虹桥高速场下行方向三接近闭塞分区里程为1316+571至K1317+762,通过调整速度控制值,得到三接近闭塞分区速度控制的仿真结果如图6所示。
三接近闭塞分区速度控制的
Figure GDA0003479111070000113
为135km/h,其最小追踪间隔为173s,t为6s。当
Figure GDA0003479111070000114
时,I>I,列车最小追踪间隔时间为I;当
Figure GDA0003479111070000115
时,I<I,列车最小追踪间隔时间为I
(三)结果分析
分析上述三组的仿真结果,可以发现:
(1)当V≤vvaild时,I随V的减小而减小,速度控制区段起点越接近车站,其对应的vvaild越小,I也越小,但能够压缩I的有效速度控制值范围较小。
(2)随着V的降低,当越过临界值时,列车追踪的I存在骤减的情况,速度控制区段起点离车站的闭塞分区越多,其临界值存在的个数越多,当V在两临界值之间时,I随V的降低而增大。
(3)当V<vmax时,区间速度控制对列车运行有影响,随着V的降低,区间运行增加时间t将增大,在相同的速度控制值下,速度控制区段起点越接近车站,t越小。
(4)较优的区间速度控制策略为制定合理的速度控制值,使I和I达到平衡的前提下,并尽量缩短速度控制区段的长度,减小列车区间运行增加时间t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意识到,这里所述的实施例是为了帮助读者理解本发明的实施方法,应被理解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这样的特别陈述和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公开的这些技术启示做出各种不脱离本发明实质的其它各种具体变形和组合,这些变形和组合仍然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

1.一种高速铁路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压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区间速度控制下区间追踪间隔时间计算;
为研究区间速度控制对区间追踪间隔的影响及相应的计算方法,在接近车站的一定范围内设置速度控制区段,其速度控制值设置为V,即列车不能超过该速度控制值;速度控制下的列车区间追踪运行过程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前车按速度-距离曲线由速度V制动至速度控制的闭塞分区起点速度V,该阶段中,前车按计算得到的速度-距离曲线降速运行,而后车以V的速度正常运行,故前后车追踪距离将缩短ΔL1
Figure FDA0003479111060000011
式中:
Figure FDA0003479111060000012
为后车在第一阶段内以V运行的距离,单位m;
Figure FDA0003479111060000013
为前车从V减速到V运行的距离,单位m;V为列车区间无限速运行速度,单位m/s;t1为第一阶段的时间,单位s;
(2)第二阶段:前车从速度控制分区入口运行至出清打靶点所在闭塞分区终点,打靶点为速度-距离曲线制动至0的位置;在该过程中,前车以V运行,而后车继续以V运行,故前后行列车的追踪距离继续缩小,缩小的距离为ΔL2
Figure FDA0003479111060000014
式中:
Figure FDA0003479111060000015
为后车在第二阶段内以V运行的距离,单位m;
Figure FDA0003479111060000016
为前车在第二阶段内以V运行的距离;V为区间运行控制速度,单位m/s;t2为第二阶段的时间,单位s;
当前车车尾出清打靶点所在闭塞分区终点,即第二阶段结束时,前后车的距离将达到区间追踪的最小值,此时的距离为
Figure FDA0003479111060000021
(3)第三阶段:前车车尾出清打靶点所在闭塞分区终点后的运行过程,该阶段必然满足列车追踪间隔的要求,故不作具体分析;
在最小追踪距离
Figure FDA0003479111060000022
的基础上预留追踪距离余量ΔL:
ΔL=ΔL1+ΔL2 (3)
故区间速度控制条件下,列车区间追踪间隔时间
Figure FDA0003479111060000023
的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FDA0003479111060000024
式中:
Figure FDA0003479111060000025
分别为无速度控制下的列车区间追踪间隔距离,单位m和区间追踪间隔时间,单位s;
和无速度控制的列车区间追踪间隔时间相比,区间速度控制条件下列车区间追踪间隔时间增大了Δt:
Δt=ΔL/V (5)
步骤2:区间速度控制下到达追踪间隔时间计算;
无区间速度控制时,为保证列车不会因接车进路未及时办理完成而提前制动,且在进站信号开放前,在任何情况下列车的位置必须在打靶曲线的外侧;故进站信号最晚开放时间为列车开始制动能满足列车能在进站信号机外停车的时间,此时列车最小到达追踪间隔距离为
Figure FDA0003479111060000026
若进站前采取区间速度控制,其运行曲线为速度控制和咽喉限速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此场景下,列车将提前制动将速度控制于V,根据ATP控车逻辑,列车在进站信号开放前,其打靶点不能越过进站信号机前方保留安全防护距离L的位置;此时,区间速度控制下的列车到达追踪间隔距离
Figure FDA0003479111060000027
由L附加、L
Figure FDA0003479111060000028
L、L咽喉、L组成,区间速度控制下的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
Figure FDA0003479111060000029
则包括CTC办理后车接车进路的时间
Figure FDA0003479111060000031
及列车从速度控制下的制动起点减速进站并出清咽喉的时间,具体公式如下:
Figure FDA0003479111060000032
式中:L为列车以控制速度匀速运行的距离,单位m;
Figure FDA0003479111060000033
为列车从控制速度制动至咽喉区限速的距离,单位m;L为信号机外安全防护距离,单位m;L咽喉为车站咽喉区长度,单位m;L为列车长度,单位m;v到达为列车到达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单位m;
Figure FDA0003479111060000034
为列车到达作业附加时间;
与无速度控制的列车到达追踪运行过程相比,进站前采取合理的速度控制,在列车进站信号开放前采用提前制动的方式继续向前运行,故缩短了进站信号开放后列车的制动距离;区间速度控制下列车到达追踪距离从
Figure FDA0003479111060000035
压缩至
Figure FDA0003479111060000036
进站信号开放后列车的制动速度从V减小为V,故缩短了列车在进站信号开放后所需的制动时间,从而达到缩短I的效果;
步骤3:列车区间速度控制压缩到达追踪间隔时间;
在列车区间追踪间隔时间I小于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I的前提下,通过合理选择速度控制区段和速度控制值,在列车接近车站的过程中采取分段提前制动的速度控制,缩短列车在进站信号开放后的制动距离L,从而压缩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I
CN202010919039.9A 2020-09-04 2020-09-04 一种高速铁路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压缩方法 Active CN1119941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19039.9A CN111994133B (zh) 2020-09-04 2020-09-04 一种高速铁路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压缩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19039.9A CN111994133B (zh) 2020-09-04 2020-09-04 一种高速铁路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压缩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94133A CN111994133A (zh) 2020-11-27
CN111994133B true CN111994133B (zh) 2022-03-22

Family

ID=734687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19039.9A Active CN111994133B (zh) 2020-09-04 2020-09-04 一种高速铁路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压缩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9413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15325B (zh) * 2021-08-09 2022-01-28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通信信号研究所 一种轨道交通车站到达间隔计算系统及方法
CN114735047B (zh) * 2022-06-09 2022-08-23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高速铁路列控系统控车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10118A (zh) * 2013-07-04 2013-09-18 文超 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冲突预测方法
CN104442933A (zh) * 2014-10-09 2015-03-25 兰州交通大学 一种列车编队运行组织的方法
CN107180146A (zh) * 2017-06-28 2017-09-19 崔曼 一种基于新型交通仿真模型的无网格交通仿真方法
CN108564517A (zh) * 2018-04-20 2018-09-21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铁路车站咽喉区列车最小进路冲突的计算方法
CN109895810A (zh) * 2019-03-12 2019-06-18 北京交通大学 高速铁路中轨道电路自适应动态发码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31447A (ja) * 2004-02-18 2005-09-02 Hitachi Ltd 列車運転支援装置
US9340220B2 (en) * 2013-05-23 2016-05-17 Alstom Transport Technologi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agement of crossings near stations
US9150229B2 (en) * 2013-06-05 2015-10-06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System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warnings at vehicle crossings
CN103481918B (zh) * 2013-07-04 2015-12-02 文超 一种基于反馈调节的高速铁路列车运行调整方法
CN103350709B (zh) * 2013-07-23 2015-07-22 兰州交通大学 缩短列车安全距离的方法
DE102015223186A1 (de) * 2015-07-31 2017-02-02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r Fahrkurvenoptimierung für Schienenfahrzeuge
CN108238069B (zh) * 2016-12-27 2019-09-1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列车的移动授权的生成方法及装置、车载atp及zc
CN107472300B (zh) * 2017-08-10 2019-10-01 湖南中车时代通信信号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授权计算方法
CN108263449B (zh) * 2017-12-08 2020-04-28 天津津航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基于速度追踪的城轨列车追踪方法
CN108725518B (zh) * 2018-04-18 2020-08-18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重载列车追踪间隔计算方法、装置和重载铁路系统
CN111071303B (zh) * 2018-10-22 2021-12-0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列车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联锁设备
CN111376949B (zh) * 2018-12-29 2022-02-15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ato准点曲线的调整速度的方法
CN109910957B (zh) * 2019-03-27 2021-06-15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混合闭塞生成行车许可的方法及系统
CN110287564B (zh) * 2019-06-17 2021-03-23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中速磁浮节能运行图优化方法
CN110450825B (zh) * 2019-08-01 2020-06-30 西南交通大学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方法
CN110588723B (zh) * 2019-08-05 2020-09-01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列车动态追踪安全防护模型
CN111563701B (zh) * 2020-06-09 2020-09-29 北京和利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评估正线通过能力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10118A (zh) * 2013-07-04 2013-09-18 文超 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冲突预测方法
CN104442933A (zh) * 2014-10-09 2015-03-25 兰州交通大学 一种列车编队运行组织的方法
CN107180146A (zh) * 2017-06-28 2017-09-19 崔曼 一种基于新型交通仿真模型的无网格交通仿真方法
CN108564517A (zh) * 2018-04-20 2018-09-21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铁路车站咽喉区列车最小进路冲突的计算方法
CN109895810A (zh) * 2019-03-12 2019-06-18 北京交通大学 高速铁路中轨道电路自适应动态发码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94133A (zh) 2020-1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94133B (zh) 一种高速铁路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压缩方法
CN111845862B (zh) 一种基于相对速度的列车安全追踪防护方法和装置
CN108263449B (zh) 一种基于速度追踪的城轨列车追踪方法
Takagi Synchronisation control of trains on the railway track controlled by the moving block signalling system
CN113401183A (zh) 列车制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994097B (zh) 一种基于协同编队的y字型线路动态解编方法及系统
CN102951189B (zh) 基于安全车距实时标定的高速列车跟驰运行控制方法
CN107571888A (zh) 一种防止电力机车掉入无电区的控制方法
CN111994134A (zh) 一种基于到发线运用的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压缩方法
CN112644561B (zh) 一种基于相对速度追踪模型的列车追踪能力确定方法
CN105980232B (zh) 列车行驶管理装置
CN114735047B (zh) 一种高速铁路列控系统控车方法及系统
CN107730883A (zh) 一种车联网环境下交叉口区域车辆调度方法
CN113353122A (zh) 虚拟连挂高速列车在追踪车制动力故障下的控制方法
CN112977546B (zh) 轨道交通列车的追踪间隔的缩变调整控制方法
CN115285184A (zh) 车站进路内行车许可方法和系统
CN109102705B (zh) 有轨电车与公交共线控制方法
CN112265569B (zh) 基于信号系统防护的可变组合工程车运行安全防护方法
CN107458417B (zh) 基于位置信息的轮缘润滑控制方法
CN112590870B (zh) 一种基于虚拟信号机的发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283065A (zh) 基于列车运行仿真的地铁区间风井设置方法
CN116654054A (zh) 一种基于车车通信的虚拟编组全状态切换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9677387B (zh) 一种基于轨道车辆的清洁制动控制方法
CN109552353B (zh) 一种轨道交通工具不停站上下客装置
CN115848418B (zh) 一种基于节能虚拟编队的列车动态解耦和耦合控制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