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92518A - 一种贴合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贴合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92518A
CN111992518A CN202010946771.5A CN202010946771A CN111992518A CN 111992518 A CN111992518 A CN 111992518A CN 202010946771 A CN202010946771 A CN 202010946771A CN 111992518 A CN111992518 A CN 1119925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minating
platform
control mechanism
detection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4677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忠江
邓英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ierw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ierw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ierw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ierw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4677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92518A/zh
Publication of CN1119925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925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5/00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65/78Means for handling the parts to be joined, e.g. for making containers or hollow articles, e.g. means for handling sheets, plates, web-like materials, tubular articles, hollow articles or elements to be joined therewith; Means for discharging the joined articles from the joining apparatu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CPOSTAL SORTING; SORTING INDIVIDUAL ARTICLES, OR BULK MATERIAL FIT TO BE SORTED PIECE-MEAL, e.g. BY PICKING
    • B07C5/00Sorting according to a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of the articles or material being sorted, e.g. by control effected by devices which detect or measure such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Sorting by manually actuated devices, e.g. switches
    • B07C5/34Sorting according to other particular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CPOSTAL SORTING; SORTING INDIVIDUAL ARTICLES, OR BULK MATERIAL FIT TO BE SORTED PIECE-MEAL, e.g. BY PICKING
    • B07C5/00Sorting according to a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of the articles or material being sorted, e.g. by control effected by devices which detect or measure such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Sorting by manually actuated devices, e.g. switches
    • B07C5/36Sort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used for distribu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5/00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3/00Control devices, e.g. for safety, warning or fault-correc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3/00Control devices, e.g. for safety, warning or fault-correcting
    • B65G43/08Control devices operated by article or material being fed, conveyed or discharg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65G47/82Rotary or reciprocating members for direct action on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pushers, rakes, shov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65G47/90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 B65G47/91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incorporating pneumatic, e.g. suction, grippers
    • B65G47/914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incorporating pneumatic, e.g. suction, grippers provided with drive systems incorporating rotary and rectilinear movement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二维材料制备领域,公开了一种贴合设备,贴合设备包括:平台;上料机构,设置于平台上;缓存台,设置于平台上;转移机构,设置于平台上;贴合机构,设置于平台上;分别连接上料机构、转移机构、和贴合机构的控制机构;控制机构控制上料机构将第一物料运输至预定位置然后控制转移机构将第一物料从上料机构转移至贴合机构预设的第一位置,或控制机构控制转移机构将第二物料从缓存台的第二物料转移至贴合机构预设的第二位置,当第一物料处于贴合机构预设的第一位置时,第二物料处于贴合机构预设的第二位置时,控制机构控制贴合机构对第一物料和第二物料进行贴合。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实现二维材料的自动转移和贴合。

Description

一种贴合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二维材料制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贴合设备。
背景技术
二维材料的全名为二维原子晶体材料,常见的二维材料有:石墨烯、氮化硼、二流化钼和二硫化钨灯材料。随着材料技术的快速迭代,二维材料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
但是本发明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目前二维材料主要由人工进行物料的转移以及贴合,由于工人操作的工作量大、效率低从而导致产品良品率低下和品控不稳定等情况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贴合设备,能够实现二维材料的自动转移和贴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贴合设备,包括:
平台;
上料机构,设置于平台上,上料机构用于上传第一物料;
缓存台,设置于平台上,缓存平台用于存放第二物料;
转移机构,设置于平台上,转移机构用于将第一物料或第二物料转移至别的机构;
贴合机构,设置于平台上,贴合机构接收通过转移机构的第一物料或第二物料并对第一物料或第二物料进行贴合;
控制机构,设置于平台上,控制机构分别连接上料机构、转移机构、和贴合机构;
其中,控制机构控制上料机构将第一物料运输至预定位置,控制机构控制转移机构将第一物料从上料机构转移至贴合机构预设的第一位置,或控制机构控制转移机构将第二物料从缓存台的第二物料转移至贴合机构预设的第二位置,当第一物料处于贴合机构预设的第一位置时,第二物料处于贴合机构预设的第二位置时,控制机构控制贴合机构对第一物料和第二物料进行贴合。
可选的,上料机构包括无杆气缸、硅片料盘和气缸支架,气缸支架安装于平台上,无杆气缸安装于气缸支架上,硅片料盘连接无杆气缸,料盘可在无杆气缸上滑动;
其中,硅片料盘用于存在第一物料,无杆气缸连接控制机构。
可选的,转移机构包括六轴机械手和吸取装置,吸取装置安装于六轴机械手,六轴机械手安装于平台,并且上料机构、和贴合设备环绕六轴机械手,六轴机械手和吸取装置均连接控制机构。
可选的,转移机构还包括识别装置,识别装置设置于六轴机械手,识别装置连接控制机构;
其中识别装置用于识别料盘上是否存在第一物料或缓存台是否存在第二物料。
可选的,贴合设备还包括检测机构,检测机构设置于平台,检测设备连接控制机构,检测机构用于检测第二物料是否合格。
可选的,检测机构还包括检测底座、承载台和检测摄像头,检测底座安装于平台,承载台和检测摄像头设置于检测底座,承载台用于承载第二物料,检测摄像头用于拍摄位于承载台上第二物料的图像,检测摄像头与控制机构连接,控制机构用于根据图像判断物料是否合格。
可选的,检测机构还包括对位装置,承载台设置于对位装置上,对位装置连接控制机构,对位装置用于控制放置于承载台上的第二物料移动。
可选的,检测机构还包括夹持装置,夹持装置设置于对位装置上,夹持装置可以将第二物料固定于承载台,夹持机构连接控制设备。
可选的,贴合设备还包括扫码机构,扫码机构连接控制机构;
其中,扫码机构用于给从缓存台转移至检测机构的第二物料进行编码。
可选的,贴合机构包括硅片夹持装置、载玻片夹持装置和图像采集装置;
其中,硅片夹持装置用于夹持第一物料,并且可控制第一物料运动,载玻片夹持装置用于夹持第二物料,并且可控制第二物料运动,图像采集装置用于采集硅片夹持装置夹持的第一物料的第一图像,以及,玻片夹持装置所夹持的第二物料的第二图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转移机构将第一物料从上料机构转移至贴合设备或转移机构将第二物料从缓存台转移至贴合设备进行贴合从而实现二维材料的自动转移贴合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贴合设备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贴合设备实施例的各机构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贴合设备实施例的上料机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贴合设备实施例的转移机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贴合设备实施例的扫码机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贴合设备实施例的检测机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贴合设备实施例的贴合机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底座透视图;
图10是图8的硅片夹持装置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12是图10的第一夹持单元示意图;
图13是图8的玻片夹持装置示意图;
图14是图13的第二夹持单元示意图;
图15是图13的夹指单元的透视图,
图16是图8的图像采集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发明。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和图2,贴合设备1包括平台10、上料机构20、缓存台30、扫码机机构50、转移机构40、检测机构60、贴合机构70和控制机构80。上料机构20、缓存台30、扫码机机构50、转移机构40、检测机构60和贴合机构70均设置于平台10上,上料机构20、转移机构40、扫码机构50、检测机构60和贴合机构70均连接控制机构80。控制机构80控制上料机构20将第一物料运输至预定位置,控制机构80控制转移机构40将第一物料从上料机构20转移至贴合机构70预设的第一位置,或控制机构80控制转移机构40将第二物料从缓存台30的第二物料经过扫码机构50进行扫码,接着转移并放置于检测机构60进行检测,当第二物料检测完毕,转移机构40则抓取位于检测机构60上的第二物料转移至贴合机构70预设的第二位置,当第一物料处于贴合机构70预设的第一位置时,第二物料处于贴合机构70预设的第二位置时,控制机构80控制贴合机构70对第一物料和第二物料进行贴合。
请参阅图3,上料机构20包括气缸支架201、无杆气缸202和硅片料盘203。气缸支架201设置于平台10上,无杆气缸202设置于气缸支架201,并且无杆气缸202连接控制机构80。硅片料盘203连接无杆气缸202并且可在无杆气缸202的带动下进行往复运动,硅片料盘203用于承载第一物料,由此第一物料可以通过硅片料盘203的往复运动实现上料机构20接收来自上一工序运送来的第一物料与将第一物料输送至预设的待上料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料机构20还包括光线传感器(图未示出),光线传感器设置于无杆气缸202待上料位置的两侧,光线传感器连接控制机构80。控制机构80控制无杆气缸202进行往复运动,当硅片料盘203运动至待上料位置时,光线传感器发送信号给控制机构80,控制机构80控制无杆气缸202停止运动并控制转移机构40对位于硅片料盘203上的第一物料进行抓取转移。
值得说明的是,上料机构20还可以通过别的形式实现光线传感器的功能,如:机械式微动开关。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料机构20或缓存台30可以为传送带运输装置,传送带运输装置上设置有相应的位置感应器用以识别第一物料运送至待上料位置。
请参阅图4和图5,转移机构40包括六轴机械手401、识别装置401和吸取装置402。所述六轴机械手401安装于所述平台10,所述吸取装置402和所述识别装置401均设置于所述六轴机械手401上并且所述六轴机械手401、吸取装置402和所述识别装置401均连接所述控制机构80。所述识别装置401用于识别硅片托盘或缓存台30上是否存在所述第一物料或第二物料。所述吸取装置402用于将所述第一物料或第二物料抓取和固定,当所述第一物料运行至所述上料机构20的预上料位置时,所述控制机构80控制所述机械手移动至所述上料机构20预上料位置的上方,所述识别装置401对预上料位置进行第一物料识别,当所述识别装置401识别到所述预上料位置存在第一物料时,所述识别装置401发送相应识别信号到所述控制机构80,所述控制机构80控制所述吸取装置402工作将所述第一物料抓取固定,然后所述控制机构80控制所述六轴机械手401将所述第一物料从上料机构20转移至另一个机构。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吸取装置402包括硅片吸盘4021和玻片吸盘4022,所述硅片吸盘4021可以对所述第一物料进行吸附抓取,所述第二吸盘可以对所述第二物料进行吸附抓取。所述识别装置401包括硅片反射光纤感应器4031和玻片反射光纤感应器4032。其中,硅片反射光纤感应器4031用于识别上料机构20的预上料位置是否存在第一物料,所述玻片反射光纤感应器4032用于识别缓存台30上是否存在第二物料。当控制机构80控制所述六轴机械手401移动至所述上料机构20的预上料位置时,所述硅片反射光纤感应器4031将感应所述预上料位置第一物料的状态将信号传送给所述控制机构80,所述控制机构80判断所述预上料位置是否存在所述第一物料,当判断为存在所述第一物料后控制所述吸盘对所述第一物料进行吸附抓取。当所述六轴机械手401移动至所述缓存台30上方时,所述玻片反射光纤感应器4032将感应所述缓存台30上第二物料的状态并将信号传递给所述控制机构80,当所述控制机构80判断所述缓存台30存在所述第二物料时控制所述吸盘对所述第二物料进行吸附抓取。
值得说明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取装置402可以采用机械结构的抓取方式,例如:机械夹爪。只要可以实现对第一物料或第二物料的抓取步骤即可。
请参阅图6,扫码机构包括扫码相机501、扫码支架502和扫码光源9(图未示出)。所述扫码支架502设置于所述平台10上,所述扫码相机501设置于所述扫码支架502并且所述扫码相机501连接所述控制机构80,所述光源设置于所述扫码支架502。所述扫码相机501对所述第二物料进行拍摄扫码并将扫码数据传输给所述控制机构80,所述控制架构将所述扫码信数据进行编码,即对所述第二物料进行编码,所述扫码光源用于加强所述扫码相机501获取扫码图像的清晰度。
请参阅图7,检测机构60包括检测底座601、对位装置602、承载台603、检测夹持装置604、检测摄像头605和检测升降装置606。所述检测底座601设置于所述平台10上,所述承载台603设置在所述对位装置602上,所述检测夹持装置604设置于所述承载台603,所述检测升降装置606设置在所述检测底座601上,所述检测升降装置606连接所述对位装置602,所述检测摄像头605和所述检测升降装置606均连接所述控制机构80。所述对位装置602可以带动所述承载台603在XY平面内移动,所述检测夹持装置604可以将所述第二物料夹紧固定在所述承载台603上,所述对位装置602可以通过所述检测升降装置606实现高度调节。
具体的,所述对位装置602为二轴滑动台,所述二轴滑动台连接所述控制机构80。所述检测夹持装置604包括夹爪(图未标示)、夹持导轨(图未标示)和夹持气缸(图未标示),所述夹持气缸连接所述控制机构80。所述夹持导轨设置于所述承载台603上,所述夹爪安装于所述夹持导轨并且可沿所述夹持导轨滑动,所述气缸连接所述夹爪,所述夹持气缸可以推动所述夹爪在所述夹持导轨上滑动。所述承载台603边缘设置有第一限位壁(图未标示)和第二限位壁(图未标示),所述第一限位壁和所述第二限位壁连接并呈直角设置,所述夹持导轨与所述第一限位壁和所述第二限位壁形成的直角对角设置,由此,当所述第二物料放置于所述承载台603后,所述夹爪将所述第二物料推动贴紧所述第一限位壁和第二限位臂从而配合所述夹爪将所述第二物料固定在所述承载台603上。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升降装置606包括升降杆(图未标示)、升降齿轮组(图未标示)、升降齿条(图未标示)、电机(图未标示)和同步轮(图未标示),所述电机连接所述控制机构80。所述电机连接所述同步轮,所述同步轮连接所述升降齿轮组,所述升降齿轮组连接所述升降齿条,所述升降杆上设置有升降齿槽,所述升降杆与所述升降齿条卡合,所述对位装置602连接所述升降杆。当所述电机转动,所述电机带动所述升降齿轮组转动,所述升降齿轮组带动所述升降齿条升高或降低,所述升降齿条带动所述升降杆升高或降低从而实现所述对位装置602的升高或降低。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机为伺服电机。
当所述控制机构80控制所述转移机构40将所述第二物料放置于所述承载台603上时,所述控制机构80控制所述气缸启动推动所述夹爪将所述第二物料固定在所述承载台603上,然后所述控制机构80控制所述对位装置602将所述第二物料进行移动直至所述第二物料进入所述检测摄像头605视野范围中央,当所述第二物料进入所述检测摄像头605的视野范围中央时,所述控制机构80控制所述升降机构对所述对位装置602进行升高或降低直至所述检测摄像头605实现对所述第二物料的对焦,接着所述检测摄像头605拍摄第二物料的图像传递至所述控制机构80,所述控制机构80判断所述第二物料是否合格,如果所述第二物料合格则所述控制机构80控制所述转移机构40将所述第二物料转移至贴合机构70,若所述第二物料不合格则控制所述转移机构40将所述第二物料抓取并放回所述缓存台30。
请参阅图8,贴合机构70包括底座71、硅片夹持装置72、玻片夹持装置73、图像采集装置74和控制机构80。所述硅片夹持装置72设置于所述底座71上,所述硅片夹持装置72可控制所述第一物料运动。所述玻片夹持装置73设置于所述底座71上,所述玻片夹持装置73用于夹持第二物料,并且控制所述第二物料运动。所述图像采集装置74设置于所述底座71上,所述图像采集装置74用于采集所述硅片夹持装置72夹持的第一物料的第一图像,以及,所述玻片夹持装置73所夹持的第二物料的第二图像。所述控制机构80分别连接所述硅片夹持装置72、玻片夹持装置73和图像采集装置74,所述控制机构80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并且根据所述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控制所述硅片夹持装置72和玻片夹持装置73将所述第一物料和第二物料进行贴合。
请参阅图9,底座71包括底板711、承载板712和弹性形变件713。所述底板和所述承载板712层叠设置,所述弹性形变件713固定于所述底板711和承载板712之间。由此所述底座71具备良好的减震效果,从而提高设置于所述底座71上的装置的稳定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形变件713为减震硅胶。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形变件713为空气弹簧。
请参阅图10,硅片夹持装置72包括第一滑动单元721、第二滑动单元722、升降单元723、旋转单元724、第一夹持单元725、隔热块726和发热片727。所述第一滑动单元721设置于所述底座71上,所述第二滑动单元722设置于所述第一滑动单元721上,所述升降单元723设置于所述第二滑动单元722上,所述旋转单元724设置于所述第二滑动单元722上,所述第一夹持单元725设置于所述旋转单元724上。所述隔热块726固定于所述旋转单元724上,所述发热片727设置于所述隔热块726上。所述第一滑动单元721、第二滑动单元722、升降单元723、旋转单元724、和所述发热片727均与所述控制机构80连接。
具体的,请参阅图10和图11,所述第一滑动单元721包括第一滑台7211和第一导轨7212,所述第一导轨7212设置于所述底座71上,所述第一滑台7211安装于所述第一导轨7212,所述第一滑台7211可在所述第一导轨7212上沿X轴方向运动。所述第二滑动单元722包括第二滑台7221和第二导轨7222,所述第二导轨7222设置于所述第一滑台7211,所述第二滑台7221可在所述第二导轨7222上沿Y轴方向运动。所述升降单元723包括升降滑台(图未标示)图和升降导轨(图未标示),所述升降导轨竖直设置于所述第二滑台7221上,并且所述升降滑台安装于所述升降导轨上并且可在所述升降导轨上沿Z轴方向运动。所述旋转单元724包括旋转滑台7241和旋转盘7242。所述升降滑台上设置有旋转轴(图未标示),所述旋转盘7242安装所述升降滑台的旋转轴,并且所述旋转盘7242可绕所述旋转轴转动。所述隔热块726固定于所述旋转盘7242上,并且所述隔热块726将在所述旋转盘7242转动时跟随所述旋转盘7242一起转动。所述旋转滑台7241使所述旋转盘7242绕所述旋转轴转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滑台7241包括步进电机(图未标出)和传动蜗杆(图未标出),所述旋转盘7242设置有齿接结构(图未标出),所述步进电机连接所述传动蜗杆,所述传动蜗杆连接所述齿接结构,当所述步进电机启动,所述步进电机带动传动蜗杆转动,所述齿接结构在传动蜗杆的作用下带动所述旋转盘7242进行转动。由此,设置于所述旋转单元724上的第一夹持单元725可以转动。
所述第一夹持单元725设置于所述升降滑台上。所述第一夹持单元725可在所述第一滑动单元721、第二滑动单元722和所述升降单元723的带动下运动至合适位置。由此所述第一夹持单元725可以在所述第一滑动单元721的带动下在X轴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夹持单元725可以在所述第二滑动单元722的带动下在Y轴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夹持单元725可以在升降单元的带动下在升高或降低,即使所述第一夹持单元725在Z轴方向上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动单元、第二滑动单元722和升降单元723的各自由度由直线电机或音圈电机或齿轮齿条配合电机的方式提供动力。
请参阅图12,第一夹持单元725包括硅片台7251、真空腔块7252和第一抽气模块7253。所述真空腔块7252固定于所述隔热块726上,所述硅片台7251固定于所述真空腔块7252上,所述第一抽气模块7253连接所述真空腔块7252,并且所述第一抽气模块7253连接所述控制机构80。所述硅片台7251中心贯穿设置有第一通气孔72511,所述真空腔块7252设置有真空腔72521和真空管道72522,所述真空管道72522连通所述真空腔72521。所述真空管道7252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通气孔72511连接,所述真空管道7252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抽气模块7253连接。当所述硅片台7251上放置第一物料并且需要将所述第一物料固定时,所述控制机构80控制所述第一抽气模块7253进行抽气,所述真空腔块7252的真空腔72521气体迅速被所述第一抽气模块7253抽离真空腔72521,由于所述第一物料放置于所述硅片台7251上并且覆盖所述第一通气孔72511,由此所述第一物料在所述真空腔72521与外部大气压强的压强差作用下固定在所述硅片台7251,从而达到固定第一物料的目的。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硅片台7251设置有承载凸台72512,所述承载凸台72512设置于所述硅片台7251背向所述真空腔块7252的一表面中心,所述硅片台7251并且所述第一通气孔72511贯穿设置于所述承载凸台72512内,所述承载凸台72512用于放置第一物料。值得说明的是,所述承载凸台72512即所述贴合机构70的第一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硅片台7251还设置有热电阻7254和风冷单元7255,所述热电阻7254和所述风冷单元7255均连接所述控制机构80。所述热电阻7254用于加热所述硅片台7251,使所述硅片台7251的加热速度更快,所述风冷单元7255用于给所述硅片台7251进行冷却降温。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冷单元7255也可以通过其他冷却方式实现对所述硅片台7251的冷却降温,如水冷等。
值得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夹持单元725也可以通过机械夹持的方式来实现同样的效果。
当第一物料放置于所述硅片台7251后,所述控制机构80启动所述第一抽气模块7253将所述第一物料固定在所述硅片台7251。当所述硅片夹持装置72和所述玻片夹持装置73进行材料转移贴合步骤时所述控制机构80控制所述发热片727工作从而加热所述硅片台7251。
请参阅图13,玻片夹持装置73包括三轴滑动单元731、第二夹持单元732和夹指单元733。所述三轴滑动单元731设置于所述底座71上,所述夹指单元733设置于所述三轴滑动单元731上,所述第二夹持单元732设置于所述夹指单元733,所述三轴滑动单元731、夹指单元733和第二夹持单元732均与控制机构80连接。所述三轴滑动单元731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夹持单元732在X轴、Y轴和Z轴上运动,所述夹指单元733用于夹紧第二物料,所述第二夹持单元732用于所述第二物料。
请参阅图14,第二夹持单元732包括玻片台7321和第二抽气模块7322。所述玻片台7321固定于所述三轴滑动单元731。所述玻片台7321设置有第二通气孔(图未示出),所述第二抽气模块7322通过所述第二通气孔与所述玻片台7321连接。所述第二抽气模块7322连接所述控制机构80。当所述第二物料放置于所述玻片台7321上需要固定时,所述控制机构80控制所述第二抽气模块7322启动将所述第二物料吸附固定于所述玻片台7321上。值得说明的是,所述玻片台7321即所述贴合机构70的第二位置。
请参阅图15,夹指单元733包括第一气缸7331、第二气缸7332、轴承7333和夹板7334,所述第一气缸7331和所述第二气缸7332相对设置于所述玻片台7321的一表面,所述轴承7333设置于所述三轴滑动单元731上,所述夹板7334设置于所述玻片台7321的另一表面,所述夹板设置有转动轴。所述夹板7334通过转动轴与所述轴承7333连接并且所述夹板7334可绕所述轴承7333转动。所述第一气缸7331和所述第二气缸7332均连接所述夹板7334并且所述第一气缸7331和所述第二气缸7332均与所述控制机构80连接。当所述第二物料放置于所述玻片台7321需要夹紧固定时,所述控制机构80控制所述第一气缸7331和所述第二气缸7332工作从而使所述夹板7334可以绕所述轴承由远离所述玻片台7321的位置转动至贴合所述玻片台7321的位置从而实现夹紧第二物料的目的。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三轴滑动单元731在X轴、Y轴和Z轴方向上均设置有导轨,用于供所述三轴滑动单元沿X轴方向、Y轴方向和Z轴方向运动。值得说明的是,所述三轴滑动单元731在Z轴方向上的导轨为交叉滚子导轨,由此所述三轴滑动单元731在Z轴方向上具备一定缓冲性能,由此,当所述贴合机构70进行贴合作业时,所述交叉滚子导轨可以起到缓冲作用从而不会使所述第一物料和所述第二物料发生过渡硬接触。。
请参阅图16,图像采集装置74包括摄像单元741和高度调节单元742。所述高度调节单元742设置于所述玻片夹持装置73上,所述摄像单元741固定于所述高度调节单元742,所述摄像单元741用于获取第一物料和玻片的图像,所述高度调节单元742用于调节所述摄像单元741的初始高度。所述摄像单元741与所述控制机构80连接,所述摄像单元741通过将获取图像的数据反馈至所述控制机构80,由控制机构80判断所捕获的图像来控制所述三轴滑动单元731进行升高或降低直至所述摄像单元741捕获的图像对焦成功,对焦成功后所述控制机构80获取玻片上材料的高度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高度调节单元742连接所述摄像单元741,并且所述高度调节单元742连接所述控制机构80。当所述摄像单元741将获取的图像数据反馈至所述控制机构80,由控制机构80对捕获的图像进行判断并控制所述高度调节单元742进行升高或降低从而带动所述摄像单元741升高或降低直至所述摄像单元741对焦成功。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摄像单元741包括显微相机7411、光源7412和镜筒7413。所述显微相机7411安装于所述镜筒7413的一端,所述光源7412设置于所述镜筒7413的另一端,所述光源用于提供所述显微相机7411捕抓图像所需要的光线。
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机构控制所述上料机构工作将所述第一物料送至预上料位置,然后所述控制机构控制所述转移机构移动至所述上料机构上方,并且通过所述转移机构识别所述第一物料是否处于所述预上料位置,当所述第一物料处于所述预上料位置时所述控制机构控制所述转移机构将所述第一物料从所述上料机构进行抓取并转移放置于所述贴合机构的第一位置。所述控制机构控制所述转移机构对位于所述缓存台上的第二物料进行抓取,然后将抓取的所述第二物料转移至所述扫码机构的上方让所述扫码机构进行扫码,当所述扫码机构对所述第二物料扫码完毕所述控制机构控制所述转移机构将所述第二物料转移并放置于所述检测机构的承载台上,接着所述检测机构对所述第二物料进行检测,当所述第二物料符合要求时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转移机构将所述第二物料从所述检测机构抓取并且转移放置于所述贴合机构的第二位置或第二物料不符合要求时所述控制系统将所述第二物料从所述检测机构抓取弃置。当所述第一物料处于所述贴合机构的第一位置,所述第二物料处于贴合机构的第二位置时,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贴合机构对所述第一物料和所述第二物料进行贴合作业。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内容的额外限制,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且,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发明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平台;
上料机构,设置于平台上,上料机构用于上传第一物料;
缓存台,设置于平台上,缓存平台用于存放第二物料;
转移机构,设置于平台上,转移机构用于将第一物料或第二物料转移至别的机构;
贴合机构,设置于平台上,贴合机构接收通过转移机构的第一物料或第二物料并对第一物料或第二物料进行贴合;
控制机构,设置于平台上,控制机构分别连接上料机构、转移机构、和贴合机构;
其中,控制机构控制上料机构将第一物料运输至预定位置,控制机构控制转移机构将第一物料从上料机构转移至贴合机构预设的第一位置,或控制机构控制转移机构将第二物料从缓存台的第二物料转移至贴合机构预设的第二位置,当第一物料处于贴合机构预设的第一位置时,第二物料处于贴合机构预设的第二位置时,控制机构控制贴合机构对第一物料和第二物料进行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料机构包括无杆气缸、硅片料盘和气缸支架,气缸支架安装于平台上,无杆气缸安装于气缸支架上,硅片料盘连接无杆气缸,料盘可在无杆气缸上滑动;
其中,硅片料盘用于存在第一物料,无杆气缸连接控制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1的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
转移机构包括六轴机械手和吸取装置,吸取装置安装于六轴机械手,六轴机械手安装于平台,并且上料机构、和贴合设备环绕六轴机械手,六轴机械手和吸取装置均连接控制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的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
转移机构还包括识别装置,识别装置设置于六轴机械手,识别装置连接控制机构;
其中识别装置用于识别料盘上是否存在第一物料或缓存台是否存在第二物料。
5.根据权利要求1的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
贴合设备还包括检测机构,检测机构设置于平台,检测设备连接控制机构,检测机构用于检测第二物料是否合格。
6.根据权利要求5的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
检测机构还包括检测底座、承载台和检测摄像头,检测底座安装于平台,承载台和检测摄像头设置于检测底座,承载台用于承载第二物料,检测摄像头用于拍摄位于承载台上第二物料的图像,检测摄像头与控制机构连接,控制机构用于根据图像判断物料是否合格。
7.根据权利要求6的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
检测机构还包括对位装置,承载台设置于对位装置上,对位装置连接控制机构,对位装置用于控制放置于承载台上的第二物料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的材料查找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
检测机构还包括夹持装置,夹持装置设置于对位装置上,夹持装置可以将第二物料固定于承载台,夹持机构连接控制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1的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
贴合设备还包括扫码机构,扫码机构连接控制机构;
其中,扫码机构用于给从缓存台转移至检测机构的第二物料进行编码。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
贴合机构包括硅片夹持装置、载玻片夹持装置和图像采集装置;
其中,硅片夹持装置用于夹持第一物料,并且可控制第一物料运动,载玻片夹持装置用于夹持第二物料,并且可控制第二物料运动,图像采集装置用于采集硅片夹持装置夹持的第一物料的第一图像,以及,玻片夹持装置所夹持的第二物料的第二图像。
CN202010946771.5A 2020-09-10 2020-09-10 一种贴合设备 Pending CN1119925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46771.5A CN111992518A (zh) 2020-09-10 2020-09-10 一种贴合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46771.5A CN111992518A (zh) 2020-09-10 2020-09-10 一种贴合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92518A true CN111992518A (zh) 2020-11-27

Family

ID=734685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46771.5A Pending CN111992518A (zh) 2020-09-10 2020-09-10 一种贴合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9251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34760A (zh) * 2021-12-15 2022-03-25 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34760A (zh) * 2021-12-15 2022-03-25 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结构
CN114234760B (zh) * 2021-12-15 2024-03-19 苏州博众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75973A (zh) 一种自动抓取物料机械手
CN211140812U (zh) 一种用于光学玻璃片的正反面检测排盘机
CN112934725A (zh) 一种芯片外观自动检测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13667959A (zh) 一种自动上镀膜夹具设备
KR100394127B1 (ko) 다이 및 소형 부품의 이송 장치
CN211277258U (zh) 一种光伏组件接线盒盒盖自动安装设备
CN111992518A (zh) 一种贴合设备
KR20080007349A (ko) 본딩장치
CN112658631A (zh) 自动化装配设备
CN107160816B (zh) 贴合机
CN212883618U (zh) 一种贴合设备
CN212889340U (zh) 一种贴合设备
CN109128784B (zh) 机器人腕部与小臂中减速机的安装装置及安装方法
CN116337867A (zh) 笔记本电脑外观检测装置
CN112318113B (zh) 摄像头多工位aa组装机
US11517989B2 (en) Cam device, work supply device and separating device
CN116130399A (zh) 一种用于二维材料转移的基底及二维材料转移装置
CN112318112B (zh) 摄像头多工位aa组装机及组装方法
CN216141614U (zh) 一种自动上镀膜夹具设备
CN111993746A (zh) 一种贴合设备
CN113808986A (zh) 转移对位系统及转移对位方法
CN219408143U (zh) 一种柔性上料装置
CN112794063A (zh) 工件上料检测及回收机构
CN217199156U (zh) 一种桶料拨耳朵装置
CN112378927A (zh) 多自由度调整装置及传输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