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81628B - 简单有效的冷媒分离提纯系统、控制方法和空调机组 - Google Patents

简单有效的冷媒分离提纯系统、控制方法和空调机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81628B
CN111981628B CN202010733391.3A CN202010733391A CN111981628B CN 111981628 B CN111981628 B CN 111981628B CN 202010733391 A CN202010733391 A CN 202010733391A CN 111981628 B CN111981628 B CN 1119816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rigerant
electromagnetic valve
purification
controlling
precoo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3339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81628A (zh
Inventor
周宇
刘贤权
谢振林
柯廷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01073339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81628B/zh
Publication of CN1119816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816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816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816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32Responding to malfunctions or emergenc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8Electrical aspects, e.g. circ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3/00Arrangements for separating or purifying gases or liquids; Arrangements for vaporising the residuum of liquid refrigerant, e.g. by heat
    • F25B43/04Arrangements for separating or purifying gases or liquids; Arrangements for vaporising the residuum of liquid refrigerant, e.g. by heat for withdrawing non-condensible ga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简单有效的冷媒分离提纯系统、控制方法和空调机组,其中,该系统包括:预冷器,与压缩机的排气口连接,用于对压缩机排出的冷媒进行预冷处理;冷媒提纯装置,与预冷器连接,用于对经过预冷器预冷处理后的冷媒进行冷却提纯。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冷媒提纯成本较高的问题,节约了成本,同时提升了机组的能效。

Description

简单有效的冷媒分离提纯系统、控制方法和空调机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简单有效的冷媒分离提纯系统、控制方法和空调机组。
背景技术
对于使用低压制冷剂(例如R123、R1233zd)的冷水机组,由于系统的部分压力低于大气压,运行过程中可能会泄露进一些空气等不凝性气体,会导致压缩的无用功增加,排气温度上升,冷凝压力上升,降低机组的能效。
因此,为了将机组中的不凝性气体排出,需要采用专门的装置,例如压缩机或冷媒泵,来分离冷媒和空气。但专用设备的增添会增加机组的成本。
针对相关技术中冷媒提纯成本较高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地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冷媒分离提纯系统、控制方法和空调机组,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冷媒提纯成本较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冷媒分离提纯系统,包括:预冷器,与压缩机的排气口连接,用于对压缩机排出的冷媒进行预冷处理;冷媒提纯装置,与预冷器连接,用于对经过预冷器预冷处理后的冷媒进行冷却提纯。
进一步地,预冷器位于经济器的内部,通过吸收冷量对冷媒进行预冷处理。
进一步地,预冷器为管式换热器,位于经济器内。
进一步地,冷媒提纯装置包括:罐体;换热盘管,位于罐体内,用于提供冷却提纯时所需的冷量;第一冷媒入口,与预冷器连接,用于通入经预冷处理后的冷媒;第一冷媒出口,与蒸发器的入口连接,用于将冷却提纯后的液态冷媒通入蒸发器中;第二冷媒出口,用于排出经冷却提纯后分离出的气体。
进一步地,换热盘管的入口与冷冻水的出水口连接,换热盘管的出口与冷冻水的入水口连接,用于通过冷冻水提供冷却提纯时所需的冷量。
进一步地,系统还包括:水泵,位于换热盘管的入口与冷冻水的出水口之间,用于使冷冻水进入换热盘管。
进一步地,系统还包括:第一电磁阀,位于压缩机的排气口与预冷器之间,用于控制压缩机排出的冷媒进入预冷器中;第二电磁阀,位于第一冷媒出口与蒸发器的入口之间,用于控制冷却提纯后的液态冷媒进入蒸发器中。
进一步地,系统还包括:第三电磁阀,位于第二冷媒出口处,用于控制排出经冷却提纯后分离出的气体。
进一步地,系统还包括:压力传感器,位于冷媒提纯装置内,用于检测冷媒提纯装置内的压力;液位传感器,位于冷媒提纯装置内,用于检测冷媒提纯装置内的液位。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冷媒分离提纯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的冷媒分离提纯系统,包括:检测冷媒分离提纯系统的控制模式;在控制模式为自动控制模式时,获取冷媒提纯装置的物理参数;根据物理参数控制冷媒进入预冷器和冷媒提纯装置进行冷却提纯。
进一步地,获取冷媒提纯装置的物理参数,包括: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冷媒提纯装置内的压力;通过液位传感器检测冷媒提纯装置内的液位。
进一步地,根据物理参数控制冷媒进入预冷器和冷媒提纯装置进行冷却提纯,包括:判断冷媒提纯装置内的压力与冷凝压力的差值是否大于等于预设压力值;如果差值大于等于预设压力值,则判断冷媒提纯装置内的液位是否小于等于预设液位值;如果液位小于等于预设液位值,控制第一电磁阀开启,使压缩机排出的冷媒进入预冷器中。
进一步地,根据物理参数控制冷媒进入预冷器和冷媒提纯装置进行冷却提纯,还包括:如果差值小于预设压力值,控制第三电磁阀开启,排出经冷却提纯后分离出的气体,直至差值大于等于预设压力值;控制第三电磁阀关闭。
进一步地,根据物理参数控制冷媒进入预冷器和冷媒提纯装置进行冷却提纯,还包括:如果液位大于预设液位值,控制第二电磁阀开启,使冷却提纯后的液态冷媒进入蒸发器中,直至液位小于等于预设液位值;控制第二电磁阀关闭。
进一步地,在获取冷媒提纯装置的物理参数之前,还包括:控制水泵开启,使冷冻水进入冷媒提纯装置的换热盘管,并进行计时;在计时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间后,触发获取冷媒提纯装置的物理参数。
进一步地,在控制模式为自动控制模式时,还包括:开始计时,在计时时间达到第二预设时间后,控制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关闭;在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关闭后达到第三预设时间时,控制水泵关闭。
进一步地,在控制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关闭后,还包括:在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关闭后达到第四预设时间时,判断冷媒提纯装置内的液位是否小于等于预设液位值;如果是,则控制第二电磁阀开启,使冷却提纯后的液态冷媒进入蒸发器中,直至液位小于等于预设液位值,之后控制第二电磁阀关闭。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机组,包括如上述的冷媒分离提纯系统。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如上述的冷媒分离提纯控制方法。
在本发明中,提供了一种冷媒分离提纯系统,以压缩机的高压排气作为驱动力,将冷媒与不凝性气体的混合物先经预冷,再进行分离提纯。通过上述方案,将冷媒中混入的不凝性气体排出制冷系统,减少了无用压缩功,提升了机组的能效,并且无需多余的硬件设备即可对冷媒进行提纯,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冷媒提纯成本较高的问题,节约了硬件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冷媒分离提纯系统的一种可选的结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冷媒分离提纯控制方法的一种可选的流程图;以及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冷媒分离提纯控制方法的另一种可选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预冷器;2、冷媒提纯装置;3、压缩机;4、经济器;5、蒸发器;6、第一电磁阀;7、第二电磁阀;8、第三电磁阀;9、压力传感器;10、液位传感器;11、水泵;12、冷凝器;13、节流装置;14、罐体;15、换热盘管;16、冷冻水的出水口;17、冷冻水的入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实施例1
负压冷媒由于其工作压力低于大气压力,常常混入空气等不凝性气体。不凝性气体是指混在制冷系统里的空气、氢、氮、润滑油蒸气等。这些气体随制冷剂在系统中循环,不随制冷剂一起冷凝,也不产生制冷效应,不凝性气体长时间存在会影响空调的制冷性能,降低系统能效比。下述冷媒为混有不凝性气体的冷媒。
在本发明优选的实施例1中提供了一种冷媒分离提纯系统,具体地,图1示出该系统的一种可选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
预冷器1,与压缩机3的排气口连接,用于对压缩机3排出的冷媒进行预冷处理;
冷媒提纯装置2,与预冷器1连接,用于对经过预冷器1预冷处理后的冷媒进行冷却提纯。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冷媒分离提纯系统,以压缩机的高压排气作为驱动力,将冷媒与不凝性气体的混合物先经预冷,再进行分离提纯。通过上述方案,将冷媒中混入的不凝性气体排出制冷系统,减少了无用压缩功,提升了机组的能效,并且无需多余的硬件设备即可对冷媒进行提纯,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冷媒提纯成本较高的问题。
同时,上述系统中由于增加了分段冷却,即预冷器1,令含不凝性气体的冷媒在预冷器1中先进行预冷,再进入冷媒提纯装置2冷却分离提纯,降低了提纯装置所需的冷却量,并缩短了冷却分离提纯的时间。
为了利用经济器的冷量,本发明中预冷器1位于经济器4的内部,通过吸收冷量对冷媒进行预冷处理。经济器为开式经济器,其底部布置有中通盘管,盘管浸没在冷媒液体中。经济器底部的换热器形式不一定是盘管,也可以是壳管式、套管式、翅片管式等换热器形式。
本发明中的冷媒提纯装置2包括:罐体14;换热盘管15,位于罐体14内,用于提供冷却提纯时所需的冷量;第一冷媒入口,与预冷器1连接,用于通入经预冷处理后的冷媒;第一冷媒出口,与蒸发器5的入口连接,用于将冷却提纯后的液态冷媒通入蒸发器5中;第二冷媒出口,用于排出经冷却提纯后分离出的气体。其中,如图1所示,第一冷媒入口和第二冷媒出口位于罐体14的上部,第一冷媒出口位于罐体14的下部。
换热盘管15的入口与冷冻水的出水口16连接,换热盘管15的出口与冷冻水的入水口17连接,用于通过冷冻水提供冷却提纯时所需的冷量。冷冻水在冷媒罐内的换热器形式不一定是盘管,也可以是壳管式、套管式、翅片管式等换热器形式。换热盘管15的入口与冷冻水的出水口16之间还设有水泵11。水泵11作为冷冻水的驱动力,用于控制冷冻水进入换热盘管15。也可以将冷冻水取液口,即换热盘管15的入口直接置于冷冻水进水管路,换热盘管15的出口置于冷冻水回水管路,利用冷冻水的进出水压差作为驱动力,在小流量的情况下,可能存在压力不足,导致流速降低,影响换热。
同时,冷媒提纯装置2还包括:压力传感器9,位于冷媒提纯装置2内,用于检测冷媒提纯装置2内的压力;液位传感器10,位于冷媒提纯装置2内,用于检测冷媒提纯装置2内的液位。
如图1所示,为了实现对系统的精确控制,本系统还包括:第一电磁阀6,位于压缩机3的排气口与预冷器1之间,用于控制压缩机3排出的冷媒进入预冷器1中;第二电磁阀7,位于第一冷媒出口与蒸发器5的入口之间,用于控制冷却提纯后的液态冷媒进入蒸发器5中。以及:第三电磁阀8,位于第二冷媒出口处,用于控制排出经冷却提纯后分离出的气体。
在压缩机的排气口设置取气口,并对数个电磁阀进行控制,提取出冷媒气体和不凝性气体的混合物,经过经济器预冷,在机组冷冻水接管处设置取液口,使用水泵11抽取一部分冷冻水对预冷后的混合物进行冷却提纯。该系统无需冷媒泵或压缩机,通过电磁阀的通断来控制提纯罐内压力以及不凝性气体排出,保证了机组的稳定高效运行。
基于上述系统,本系统提纯的原理如下:通过将预冷器与压缩机的排气口连接,从压缩机排气口排出的高温高压的冷媒与不凝性气体混合物,先通入经济器底部的盘管中,对气体混合物预冷,然后通入冷媒提纯装置。从空调机组冷冻水接管口取低温冷冻水,经水泵11加压,通入冷媒提纯装置的盘管之中。冷冻水与盘管外,冷媒提纯装置内的气体混合物换热,将气体混合物中的冷媒液化,从而将冷媒与不凝性气体分离。液化的冷媒通过冷媒提纯装置底部的排液口排入蒸发器,不凝性气体则冷媒提纯罐顶端的排气管排到大气中。
实施例2
基于上述实施例1中提供的冷媒分离提纯系统,在本发明优选的实施例2中还提供了一种冷媒分离提纯控制方法,具体地,图2示出该方法的一种可选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202-S206:
S202:检测冷媒分离提纯系统的控制模式;
S204:在控制模式为自动控制模式时,获取冷媒提纯装置的物理参数;
S206:根据物理参数控制冷媒进入预冷器和冷媒提纯装置进行冷却提纯。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冷媒分离提纯系统,以压缩机的高压排气作为驱动力,将冷媒与不凝性气体的混合物先经预冷,再进行分离提纯。通过上述方案,将冷媒中混入的不凝性气体排出制冷系统,减少了无用压缩功,提升了机组的能效,并且无需多余的硬件设备即可对冷媒进行提纯,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冷媒提纯成本较高的问题。
其中,获取冷媒提纯装置的物理参数,包括: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冷媒提纯装置内的压力;通过液位传感器检测冷媒提纯装置内的液位。
在获取冷媒提纯装置的物理参数之后,根据物理参数控制冷媒进入预冷器和冷媒提纯装置进行冷却提纯,具体包括:判断冷媒提纯装置内的压力与冷凝压力的差值是否大于等于预设压力值;如果差值大于等于预设压力值,则判断冷媒提纯装置内的液位是否小于等于预设液位值;如果液位小于等于预设液位值,控制第一电磁阀开启,使压缩机排出的冷媒进入预冷器中。
在所述过程中,还包括:如果差值小于预设压力值,控制第三电磁阀开启,排出经冷却提纯后分离出的气体,直至差值大于等于预设压力值;控制第三电磁阀关闭。如果液位大于预设液位值,控制第二电磁阀开启,使冷却提纯后的液态冷媒进入蒸发器中,直至液位小于等于预设液位值;控制第二电磁阀关闭。
在本发明中,在获取冷媒提纯装置的物理参数之前,控制水泵11开启,使冷冻水进入冷媒提纯装置的,并进行计时;在计时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间后,触发获取冷媒提纯装置的物理参数。其中,水泵11开启后维持开启状态,直至收到关闭水泵11的指令。
在控制模式为自动控制模式时,还包括:开始计时,在计时时间达到第二预设时间后,控制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关闭;在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关闭后达到第三预设时间时,控制水泵11关闭。
本发明的控制模式还包括手动模式,在手动模式下,开启与关闭提纯的方式与自动模式相同。其中,无论在手动还是自动模式下,在控制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关闭后达到第四预设时间时,判断冷媒提纯装置内的液位是否小于等于预设液位值;如果是,则控制第二电磁阀开启,使冷却提纯后的液态冷媒进入蒸发器中,直至液位小于等于预设液位值,之后控制第二电磁阀关闭。
在本发明优选的实施例2中还提供了一种冷媒分离提纯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实施例1中的冷却提纯系统。具体地,上述系统有手动和自动两种模式,自动模式下,每经过一个目标时间t1,冷媒提纯装置自动开启t2时间,t1和t2为根据空调机组实测数据得出的时间。手动模式下,可手动开启或关闭系统。
自动模式时,图3示出该方法的一种可选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302-S324:
S302:冷却提纯系统开启;
S304:水泵11开启;初始状态下,第一电磁阀6、第二电磁阀7和第三电磁阀8均为常闭状态,水泵11关闭。水泵11开启3分钟后转入步骤S306。其中,水泵11开启后维持开启状态,直至收到关闭水泵11的指令。
S306:判断P1-P≥P0是否成立;P1为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的压力;P0为预设值。
如果成立,进入步骤S308:判断H1≤H0是否成立;否则,进入步骤S310;
S310:开启第三电磁阀8;
S312:重新判断P1-P≥P0是否成立;
S314:如果成立,关闭第三电磁阀8,进入步骤S308,判断H1≤H0是否成立;
如果H1≤H0不成立,进入步骤S316;
S316:第二电磁阀7开启;
S318:重新判断H1≤H0是否成立;如果H1≤H0成立,进入步骤S320;
S320:关闭第二电磁阀7;
S322:第一电磁阀6开启;经目标时间t3后,进入步骤S324;
S324:第一电磁阀6关闭。经过三分钟后,返回S306。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若P1与冷凝压力P的差值小于P0,开启第三电磁阀8,将顶部聚集的不凝性气体排出,直至P1与冷凝压力P的差值大于等于P0时,关闭第三电磁阀8。
若罐内液位高度H1大于预设值H0,开启第二电磁阀7,将罐体底部的制冷剂液体排回蒸发器,直至罐内液位不高于预设值H0,关闭第二电磁阀7。
排气管的高压气体,先经过经济器底部的盘管,与经济器内的冷媒液体换热预冷,之后进入冷媒提纯罐中,与冷冻水换热被冷却液化为制冷剂液体。经目标时间t3后,将第一电磁阀6关闭,其中,目标时间t3根据冷媒提纯罐罐体大小及罐体内冷冻水的换热量决定。第一电磁阀6关闭3分钟后,转入判断P1与冷凝压力P的差值是否小于P0。至此,完成了冷媒提纯控制的一个循环。
提纯时间达到t2时,先关闭所有电磁阀,3分钟后停止水泵11运行。
手动模式下,开启与关闭提纯的方式与自动模式相同。并且,无论在手动还是自动模式下,停止提纯,例如所有电磁阀关闭2分钟后,若冷媒提纯罐内液位高度H1大于预设值H0,则强制开启第二电磁阀7,直至罐内液位低于预设值H0,关闭第二电磁阀7。
实施例3
基于上述实施例1中提供的冷媒分离提纯系统,在本发明优选的实施例3中还提供了一种空调机组,包括如上述的冷媒分离提纯系统。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冷媒分离提纯系统,以压缩机的高压排气作为驱动力,将冷媒与不凝性气体的混合物先经预冷,再进行分离提纯。通过上述方案,将冷媒中混入的不凝性气体排出制冷系统,减少了无用压缩功,提升了机组的能效,并且无需多余的硬件设备即可对冷媒进行提纯,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冷媒提纯成本较高的问题。
实施例4
基于上述实施例2中提供的冷媒分离提纯控制方法,在本发明优选的实施例4中还提供了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如上述的冷媒分离提纯控制方法。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冷媒分离提纯系统,以压缩机的高压排气作为驱动力,将冷媒与不凝性气体的混合物先经预冷,再进行分离提纯。通过上述方案,将冷媒中混入的不凝性气体排出制冷系统,减少了无用压缩功,提升了机组的能效,并且无需多余的硬件设备即可对冷媒进行提纯,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冷媒提纯成本较高的问题。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发明未发明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6)

1.一种冷媒分离提纯控制方法,冷媒分离提纯系统包括:预冷器,与压缩机的排气口连接,用于对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冷媒进行预冷处理;冷媒提纯装置,与所述预冷器连接,用于对经过所述预冷器预冷处理后的冷媒进行冷却提纯;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所述冷媒分离提纯系统的控制模式;
在所述控制模式为自动控制模式时,获取冷媒提纯装置的物理参数;
根据所述物理参数控制冷媒进入预冷器和所述冷媒提纯装置进行冷却提纯;
获取所述冷媒提纯装置的物理参数,包括: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所述冷媒提纯装置内的压力;通过液位传感器检测所述冷媒提纯装置内的液位;
根据所述物理参数控制冷媒进入预冷器和所述冷媒提纯装置进行冷却提纯,包括:判断所述冷媒提纯装置内的压力与冷凝压力的差值是否大于等于预设压力值;如果所述差值大于等于所述预设压力值,则判断所述冷媒提纯装置内的液位是否小于等于预设液位值;如果所述液位小于等于所述预设液位值,控制第一电磁阀开启,使压缩机排出的冷媒进入所述预冷器中;其中,所述第一电磁阀位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所述预冷器之间,用于控制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冷媒进入所述预冷器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物理参数控制冷媒进入预冷器和所述冷媒提纯装置进行冷却提纯,还包括:
如果所述差值小于所述预设压力值,控制第三电磁阀开启,排出经冷却提纯后分离出的气体,直至所述差值大于等于所述预设压力值;其中,所述冷媒提纯装置包括第二冷媒出口,用于排出经冷却提纯后分离出的气体;所述第三电磁阀位于所述第二冷媒出口处,用于控制排出经冷却提纯后分离出的气体;
控制所述第三电磁阀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物理参数控制冷媒进入预冷器和所述冷媒提纯装置进行冷却提纯,还包括:
如果所述液位大于所述预设液位值,控制第二电磁阀开启,使冷却提纯后的液态冷媒进入蒸发器中,直至所述液位小于等于所述预设液位值;其中,所述冷媒提纯装置包括第一冷媒出口,与蒸发器的入口连接,用于将冷却提纯后的液态冷媒通入所述蒸发器中;所述第二电磁阀位于所述第一冷媒出口与所述蒸发器的入口之间,用于控制冷却提纯后的液态冷媒进入所述蒸发器中;
控制所述第二电磁阀关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所述冷媒提纯装置的物理参数之前,还包括:
控制水泵开启,使冷冻水进入所述冷媒提纯装置的换热盘管,并进行计时;其中,所述冷媒提纯装置包括罐体和换热盘管,所述换热盘管位于所述罐体内,用于提供冷却提纯时所需的冷量;所述换热盘管的入口与冷冻水的出水口连接,所述水泵位于所述换热盘管的入口与所述冷冻水的出水口之间,用于使冷冻水进入所述换热盘管;
在计时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间后,触发获取所述冷媒提纯装置的物理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模式为自动控制模式时,还包括:
开始计时,在计时时间达到第二预设时间后,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和所述第三电磁阀关闭;
在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和所述第三电磁阀关闭后达到第三预设时间时,控制水泵关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和所述第三电磁阀关闭后,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和所述第三电磁阀关闭后达到第四预设时间时,判断所述冷媒提纯装置内的液位是否小于等于所述预设液位值;
如果是,则控制所述第二电磁阀开启,使冷却提纯后的液态冷媒进入所述蒸发器中,直至所述液位小于等于所述预设液位值,之后控制所述第二电磁阀关闭。
7.一种冷媒分离提纯系统,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冷媒分离提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预冷器(1),与压缩机(3)的排气口连接,用于对所述压缩机(3)排出的冷媒进行预冷处理;
冷媒提纯装置(2),与所述预冷器(1)连接,用于对经过所述预冷器(1)预冷处理后的冷媒进行冷却提纯;
所述预冷器(1)位于经济器(4)的内部,通过吸收冷量对所述冷媒进行预冷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冷器(1)为管式换热器,位于所述经济器(4)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提纯装置(2)包括:
罐体(14);
换热盘管(15),位于所述罐体(14)内,用于提供冷却提纯时所需的冷量;
第一冷媒入口,与所述预冷器(1)连接,用于通入经预冷处理后的冷媒;
第一冷媒出口,与蒸发器(5)的入口连接,用于将冷却提纯后的液态冷媒通入所述蒸发器(5)中;
第二冷媒出口,用于排出经冷却提纯后分离出的气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盘管(15)的入口与冷冻水的出水口(16)连接,所述换热盘管(15)的出口与冷冻水的入水口(17)连接,用于通过冷冻水提供冷却提纯时所需的冷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水泵(11),位于所述换热盘管(15)的入口与所述冷冻水的出水口(16)之间,用于使冷冻水进入所述换热盘管(15)。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一电磁阀(6),位于所述压缩机(3)的排气口与所述预冷器(1)之间,用于控制所述压缩机(3)排出的冷媒进入所述预冷器(1)中;
第二电磁阀(7),位于所述第一冷媒出口与所述蒸发器(5)的入口之间,用于控制冷却提纯后的液态冷媒进入所述蒸发器(5)中。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三电磁阀(8),位于所述第二冷媒出口处,用于控制排出经冷却提纯后分离出的气体。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压力传感器(9),位于所述冷媒提纯装置(2)内,用于检测所述冷媒提纯装置(2)内的压力;
液位传感器(10),位于所述冷媒提纯装置(2)内,用于检测所述冷媒提纯装置(2)内的液位。
15.一种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7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媒分离提纯系统。
16.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媒分离提纯控制方法。
CN202010733391.3A 2020-07-27 2020-07-27 简单有效的冷媒分离提纯系统、控制方法和空调机组 Active CN1119816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33391.3A CN111981628B (zh) 2020-07-27 2020-07-27 简单有效的冷媒分离提纯系统、控制方法和空调机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33391.3A CN111981628B (zh) 2020-07-27 2020-07-27 简单有效的冷媒分离提纯系统、控制方法和空调机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81628A CN111981628A (zh) 2020-11-24
CN111981628B true CN111981628B (zh) 2022-03-04

Family

ID=734444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33391.3A Active CN111981628B (zh) 2020-07-27 2020-07-27 简单有效的冷媒分离提纯系统、控制方法和空调机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8162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39385B (zh) * 2021-07-06 2023-04-28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3932470B (zh) * 2021-11-02 2023-01-24 四川大学 高温热泵循环系统
CN117469822B (zh) * 2023-12-27 2024-03-1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机组、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27563A (ja) * 2003-10-22 2005-05-19 Daikin Ind Ltd 冷凍装置の施工方法及び冷凍装置
KR20060109654A (ko) * 2005-04-18 2006-10-23 주식회사 알레 냉난방 겸용 공기조화기
CN107763910A (zh) * 2016-08-17 2018-03-06 约克(无锡)空调冷冻设备有限公司 排气装置、制冷空调机组和不凝性气体的排气方法
CN108344084A (zh) * 2017-01-23 2018-07-31 约克(无锡)空调冷冻设备有限公司 排气装置、制冷空调系统和不凝性气体的排气方法
CN108344214A (zh) * 2017-01-23 2018-07-31 约克(无锡)空调冷冻设备有限公司 排气装置、制冷空调系统和不凝性气体的排气方法
CN208635391U (zh) * 2018-06-26 2019-03-22 上海理工大学 一种自动处理不凝性气体的装置
CN110345672A (zh) * 2019-07-16 2019-10-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不凝气体净化装置、制冷系统及方法
CN110986438A (zh) * 2019-12-18 2020-04-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清洁不凝气体功能的空调机组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04102A (en) * 1980-04-28 1981-12-08 Carrier Corporation Refrigeration purging system
FI82386C (fi) * 1989-05-31 1991-03-11 Inventio Oy Tvaostegskondensor.
CN202562151U (zh) * 2012-05-08 2012-11-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
CN104266426B (zh) * 2014-10-16 2016-06-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判断气液分离器中液位的方法及系统
CN107388650B (zh) * 2017-07-26 2019-07-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及气液分离器积液控制方法
CN208751086U (zh) * 2018-08-09 2019-04-16 麦克维尔空调制冷(武汉)有限公司 冷媒净化系统以及包含该冷媒净化系统的换热系统
CN109373651A (zh) * 2018-11-13 2019-02-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冷媒提纯装置及空调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27563A (ja) * 2003-10-22 2005-05-19 Daikin Ind Ltd 冷凍装置の施工方法及び冷凍装置
KR20060109654A (ko) * 2005-04-18 2006-10-23 주식회사 알레 냉난방 겸용 공기조화기
CN107763910A (zh) * 2016-08-17 2018-03-06 约克(无锡)空调冷冻设备有限公司 排气装置、制冷空调机组和不凝性气体的排气方法
CN108344084A (zh) * 2017-01-23 2018-07-31 约克(无锡)空调冷冻设备有限公司 排气装置、制冷空调系统和不凝性气体的排气方法
CN108344214A (zh) * 2017-01-23 2018-07-31 约克(无锡)空调冷冻设备有限公司 排气装置、制冷空调系统和不凝性气体的排气方法
CN208635391U (zh) * 2018-06-26 2019-03-22 上海理工大学 一种自动处理不凝性气体的装置
CN110345672A (zh) * 2019-07-16 2019-10-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不凝气体净化装置、制冷系统及方法
CN110986438A (zh) * 2019-12-18 2020-04-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清洁不凝气体功能的空调机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81628A (zh) 2020-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81628B (zh) 简单有效的冷媒分离提纯系统、控制方法和空调机组
CN102042724B (zh) 冷媒控制部件、空调制冷系统及冷媒循环控制方法
DK177329B1 (en) Refrigeration system
EP3862652B1 (en) Cooling system with vertical alignment
JP3637786B2 (ja) ブライン冷却装置
US20240093921A1 (en) Cooling system with flooded low side heat exchangers
US5974812A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oling
CN201615644U (zh) 空调冷媒循环机组
CN212778071U (zh) 提高提纯效率的冷媒分离提纯系统和空调机组
CN108131854B (zh) 一种直膨式供液的多并联螺杆低温冷水机组
CN111121352A (zh) 一种减少漏热的连续融霜制冷控制系统
CN112229113A (zh) 提高提纯效率的冷媒分离提纯系统、控制方法和空调机组
KR20190026288A (ko) 냉동기 토출 가스에 의한 응축 폐열 회수를 이용한 냉동 시스템
JP2003194427A (ja) 冷却装置
CN111536720A (zh) 一种采用制冷剂二次冷凝的融霜方法及装置
CN216384656U (zh) 一种风冷式油冷机
CN214533543U (zh) 一种压缩机测试系统
CN2239621Y (zh) 制冷压缩机全性能检测装置
CN220062191U (zh) 恒温系统
CN216244969U (zh) 一种全热回收冷水机组
CN215638115U (zh) 冷媒净化装置及制冷系统
JP2814186B2 (ja) 冷却装置
CN113048667B (zh) 一种低温保存箱快速启动的混合工质制冷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14250222U (zh) 一种制冷装置及具有该制冷装置的冰箱
RU188096U1 (ru) Холодильная установка на транскритическом цикле двуокиси углерод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