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66426B - 判断气液分离器中液位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判断气液分离器中液位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66426B
CN104266426B CN201410549545.8A CN201410549545A CN104266426B CN 104266426 B CN104266426 B CN 104266426B CN 201410549545 A CN201410549545 A CN 201410549545A CN 104266426 B CN104266426 B CN 1042664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gas
liquid separator
refrigerants
super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4954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66426A (zh
Inventor
赵桓
谭锋
沈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41054954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66426B/zh
Publication of CN1042664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664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664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6642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3/00Arrangements for separating or purifying gases or liquids; Arrangements for vaporising the residuum of liquid refrigerant, e.g. by hea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判断气液分离器中液位的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第一饱和温度、进口温度、出口温度、第二饱和温度和排气口温度;计算气分过热度、吸气过热度和排气过热度;判断气分过热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如果是,判断吸气过热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如果是,气液分离器中无液态冷媒,如果否,有液态冷媒,且冷媒的液位呈上升趋势;如果否,判断吸气过热度是否小于第二阈值,如果否,气液分离器中有液态冷媒,且液位呈下降趋势,如果是,判断排气过热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如果是,有液态冷媒,液位呈上升趋势,且液位低于吸气口,如果否,气液分离器中有液态冷媒,且液位高于吸气口,从而可以根据判断结果避免回液。

Description

判断气液分离器中液位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判断气液分离器中液位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压缩机是用来输送气体并提高输送气体压力的机械部件,其为空调制冷循环系统提供核心动力,是空调系统的“心脏”。因此,为了保证空调系统的正常工作,必须保证压缩机的良好运行。但是,压缩机内经常会出现液击现象,导致限位阀片和受力件等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破碎变形,造成压缩机的瘫痪。
由于液击现象是由回液等引起的,而回液是指压缩机运行时蒸发器中的液态冷媒通过吸气管路回到压缩机的现象,因此,现有的空调系统通常采用气液分离器来分离吸气管路的气态冷媒和液态冷媒,以避免回液和液击现象的发生。
但是,由于气液分离器的体积有限,能够存储的液态冷媒也有限,因此,当液态冷媒充满气液分离器时,即当气液分离器中液态冷媒的液位高于气液分离器的吸气口时,将会引起大量回液,产生液击,造成压缩机转子、气缸和阀片等严重磨损,甚至会导致电机烧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判断气液分离器中液位的方法及系统,以避免液态冷媒的液位高于气液分离器的吸气口而引起回液甚至导致压缩机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判断气液分离器中液位的方法,所述气液分离器与压缩机相连,包括:
获取气液分离器的第一饱和温度、进口温度和出口温度以及压缩机的第二饱和温度和排气口温度;
计算气分过热度、吸气过热度和排气过热度,其中,所述气分过热度等于所述出口温度减去进口温度,所述吸气过热度等于所述进口温度减去第一饱和温度,所述排气过热度等于所述排气口温度减去第二饱和温度;
判断所述气分过热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
如果是,判断所述吸气过热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如果是,所述气液分离器中无液态冷媒,如果否,所述气液分离器中有液态冷媒,且所述冷媒的液位呈上升趋势;
如果否,判断所述吸气过热度是否小于第二阈值,如果否,所述气液分离器中有液态冷媒,且所述冷媒的液位呈下降趋势,如果是,判断所述排气过热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如果是,所述气液分离器中有液态冷媒,所述液态冷媒的液位呈上升趋势,且所述液态冷媒的液位低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吸气口,如果否,所述气液分离器中有液态冷媒,且所述液态冷媒的液位高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吸气口。
优选的,还包括:
当所述气液分离器中有液态冷媒,且所述液态冷媒的液位呈上升趋势或所述液态冷媒的液位高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吸气口时,减小所述气液分离器的节流阀的开度;
当所述气液分离器中无液态冷媒或有液态冷媒但所述液态冷媒的液位呈下降趋势时,增大所述气液分离器的节流阀的开度。
优选的,在增大或减小所述节流阀的开度之后,还包括:
重新获取气液分离器的第一饱和温度、进口温度和出口温度以及压缩机的第二饱和温度和排气口温度,以重新判断所述气液分离器中有无液态冷媒及其液位变化趋势。
优选的,所述第一饱和温度是根据所述气液分离器内部冷媒的第一气体压力获得的;所述第二饱和温度是根据所述压缩机内部冷媒的第二气体压力获得的。
优选的,所述第一气体压力是由设置在所述气液分离器进口的第一传感器测量得到的;所述第二气体压力是由设置在所述压缩机排气口的第二传感器测量得到的。
优选的,所述第一阈值的范围为-1~3,所述第二阈值的范围为-1~3,所述第三阈值的范围为8~12。
一种判断气液分离器中液位的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气液分离器的第一饱和温度、进口温度和出口温度以及压缩机的第二饱和温度和排气口温度;
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气分过热度、吸气过热度和排气过热度,所述气分过热度等于所述出口温度减去进口温度,所述吸气过热度等于所述进口温度减去第一饱和温度,所述排气过热度等于所述排气口温度减去第二饱和温度;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气分过热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在所述气分过热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判断所述吸气过热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如果是,所述气液分离器中无液态冷媒,如果否,所述气液分离器中有液态冷媒,且所述冷媒的液位呈上升趋势;
第三判断模块,用于在所述气分过热度小于第一阈值时,判断所述吸气过热度是否小于第二阈值,如果否,所述气液分离器中有液态冷媒,且所述冷媒的液位呈下降趋势,如果是,判断所述排气过热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如果是,所述气液分离器中有液态冷媒,所述液态冷媒的液位呈上升趋势,且所述液态冷媒的液位低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吸气口,如果否,所述气液分离器中有液态冷媒,且所述液态冷媒的液位高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吸气口。
优选的,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设置在所述气液分离器进口的第一传感器和第一感温包,所述第一传感器用于获取第一气体压力,并根据所述第一气体压力获得第一饱和温度,所述第一感温包用于获取所述进口温度;
设置在所述气液分离器出口的第二感温包,用于获取所述出口温度;
设置在所述压缩机排气口的第二传感器和第三感温包,所述第二传感器用于获取第二气体压力,并根据所述第二气体压力获得第二饱和温度,所述第三感温包用于获取所述排气口温度。
优选的,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气液分离器进口管路上的节流阀。
优选的,还包括:
调节模块,用于在所述气液分离器中有液态冷媒且所述液态冷媒的液位呈上升趋势时或所述液态冷媒的液位高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吸气口时,减小所述气液分离器的节流阀的开度;在所述气液分离器中无液态冷媒或有液态冷媒但所述液态冷媒的液位呈下降趋势时,增大所述气液分离器的节流阀的开度。
优选的,在增大或减小所述节流阀的开度之后,所述获取模块获取气液分离器的第一饱和温度、进口温度和出口温度以及压缩机的第二饱和温度和排气口温度,以重新判断所述气液分离器中有无液态冷媒及其液位变化趋势。
优选的,所述第一阈值的范围为-1~3,所述第二阈值的范围为-1~3,所述第三阈值的范围为8~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所提供的判断气液分离器中液位的方法及系统,通过获取气液分离器的第一饱和温度、进口温度和出口温度以及压缩机的第二饱和温度和排气口温度,计算气分过热度、吸气过热度和排气过热度,并通过判断气分过热度与第一阈值的大小、吸气过热度与第二阈值的大小、排气过热度与第三阈值的大小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判断气液分离器中有无液体冷媒以及液体冷媒液位的变化趋势,进而可以根据判断结果调节气液分离器节流阀的开度控制气液分离器中液位的高低,避免气液分离器中液态冷媒的液位高于吸气口而导致的液态冷媒回流以及压缩机损坏等问题;并且,本发明提供的判断气液分离器中液位的方法及系统,简单可靠,成本较低,适用范围较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判断气液分离器中液位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判断气液分离器中液位的系统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获取模块包括的各部件的位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判断气液分离器中液位的方法。空调系统中气液分离器与压缩机相连,用于分离吸气管路的气态冷媒和液态冷媒。压缩机启动后,将蒸发器中的冷媒吸入气液分离器中,经过气液分离器分离后,气态冷媒进入压缩机,液态冷媒留在气液分离器中,以此避免液态冷媒进入压缩机造成回液和液击。
根据进入气液分离器前后的冷媒温度可判断冷媒的吸热与放热之差,其中,吸收的热量来自室外环境,放出的热量被气液分离器中的液态冷媒吸收。如果气液分离器出口温度Ts2高于进口温度Ts1,则吸热大于放热;反之则放热大于吸热,此时,气液分离器中有液态冷媒。因此,可以根据气分过热度Tq的大小判断气液分离器中有无液态冷媒,进一步地,本实施例可以根据吸气过热度SL和排气过热度SH判断气液分离器中液态冷媒的液位变化。
本实施例提供的判断气液分离器中液位的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
S101:获取气液分离器的第一饱和温度Tse、进口温度Ts1和出口温度Ts2以及压缩机的第二饱和温度Tdc和排气口温度Td;
空调系统上电后,压缩机每间隔一定的时间获取一次第一饱和温度Tse、进口温度Ts1、出口温度Ts2以及第二饱和温度Tdc和排气口温度Td等参数。其中,第一饱和温度Tse是根据气液分离器内部冷媒的第一气体压力获得的,而第一气体压力是由设置在气液分离器进口的第一传感器测量得到的;第二饱和温度Tdc是根据压缩机内部冷媒的第二气体压力获得的,而第二气体压力是由设置在压缩机排气口的第二传感器测量得到的。
由于每种冷媒在对应的压力下具有唯一的饱和温度,因此,获得了气态冷媒的压力之后,就可以通过系统中存储的数据库数据查知对应的饱和温度,或者,也可以通过系统中存储的冷媒的压焓图数据查知对应的饱和温度。
此外,进口温度Ts1是由设置在气液分离器进口的第一感温包测量得到的;出口温度Ts2是由设置在气液分离器出口的第二感温包测量得到的;排气口温度Td是由设置在压缩机排气口的第三感温包测量得到的。
S102:计算气分过热度Tq、吸气过热度SL和排气过热度SH;
其中,定义气分过热度Tq等于出口温度Ts2减去进口温度Ts1,吸气过热度SL等于进口温度Ts1减去第一饱和温度Tse,排气过热度SH等于排气口温度Td减去第二饱和温度Tdc。
S103:判断气分过热度Tq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
判断气分过热度Tq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a,且持续30秒,如果大于或等于,进入步骤S104,如果小于,则进入步骤S107。
如果气分过热度Tq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a,说明气液分离器的出口温度Ts2大于进口温度Ts1,即吸热大于放热,此时可判断气液分离器中无液态冷媒或有少量液态冷媒;如果气分过热度Tq小于第一阈值a,说明气液分离器的出口温度Ts2小于进口温度Ts1,即吸热小于放热,此时可判断气液分离器中有液态冷媒。而液态冷媒的具体液位及其变化趋势,可进一步根据吸气过热度SL和排气过热度SH进行判断。
S104:判断所述吸气过热度SL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
如果吸气过热度SL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b,则进入步骤S105,如果吸气过热度SL小于第二阈值b,则进入步骤S106。
S105:气液分离器中无液态冷媒;
如果吸气过热度SL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b,说明冷媒在蒸发器中蒸发为过热蒸汽进入气液分离器,而且气分过热度Tq大于第一阈值a,说明冷媒在气液分离器及其进出口有吸收环境热量且无放热,因此,判断气液分离器中无液态冷媒,可以相应增大气液分离器节流阀的开度,提高气液分离器分离冷媒的流量。
S106:气液分离器中有少量液态冷媒,且所述冷媒的液位呈上升趋势;
如果吸气过热度SL小于第二阈值b,说明冷媒在蒸发器中未完全蒸发为饱和蒸汽,进入气液分离器的冷媒本身带有液态冷媒,但是由于气分过热度Tq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a,说明液态冷媒已经在气液分离器以及气液分离器的进出管路吸收环境热量蒸发为过热蒸汽,因此,可以判断此时气液分离器有少量的液态冷媒,且液态冷媒量随吸气过热度SL的增大而减少,随吸气过热度SL的减小而增大,此时,节流阀的开度应稍微调小,以避免回液。
S107:判断所述吸气过热度SL是否小于第二阈值;
如果吸气过热度SL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b,则进入步骤S108,如果吸气过热度SL小于第二阈值b,则进入步骤S109。
S108:气液分离器中有液态冷媒,且所述冷媒的液位呈下降趋势;
当吸气过热度SL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b时,进入气液分离器的冷媒为过热蒸汽,但由于气液分离器存有液态冷媒,过热蒸汽将放热给液态冷媒使之蒸发同时自身变为饱和蒸汽,导致气液分离器出口温度Ts2低于进口温度Ts1,即气分过热度Tq小于第一阈值a,而气液分离器中的液态冷媒由于逐渐蒸发而不断减少,即气液分离器内的冷媒液位呈下降趋势,此时应保持节流开度不变。
S109:判断所述排气过热度SH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
如果排气过热度SH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c,则进入步骤S110,如果排气过热度SH小于第三阈值c,则进入步骤S111。
当吸气过热度SL小于第二阈值b时,进入吸气口的气态冷媒中带有液态冷媒,因此,气液分离器中的液态冷媒逐渐增多,液位呈上升趋势,同时被压缩机吸入的液态冷媒也逐渐增多,导致排气过热度SH不断下降。当排气过热度SH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c时,冷媒的液位呈上升趋势,但是液位低于吸气口的高度;当排气过热度SH小于第三阈值c时,根据压缩机规格书,可判断压缩机有回液,此时气液分离器中的液态冷媒液位已经高于吸气口。
S110:所述气液分离器中有冷媒,所述冷媒的液位呈上升趋势,且所述液位低于吸气口的高度;
此时,虽然气液分离器中冷媒的液位呈上升趋势,但液态冷媒的液位仍低于吸气口,因此,可以调小节流阀的开度。
S111:所述气液分离器中有液态冷媒,且所述液态冷媒的液位高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吸气口的高度。
当排气过热度SH小于第三阈值c时,压缩机已经回液,气液分离器中液态冷媒的液位高于吸气口的高度,此时,应该立即减小节流阀的开度或暂时关闭节流阀。
本实施例中,第一阈值a、第二阈值b以及第三阈值c的数值大小,可以根据系统及压缩机规格参数确定。优选的,所述第一阈值a的范围为-1~3,所述第二阈值b的范围为-1~3,所述第三阈值c的范围为8~12。
此外,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在增大或减小所述节流阀的开度之后,还包括:重新获取气液分离器的第一饱和温度、进口温度和出口温度以及压缩机的第二饱和温度和排气口温度,以重新判断所述气液分离器中有无液态冷媒及其液位变化趋势。
本实施例提供的判断气液分离器中液位的方法,通过获取气液分离器的第一饱和温度、进口温度和出口温度以及压缩机的第二饱和温度和排气口温度,计算气分过热度、吸气过热度和排气过热度,并通过判断气分过热度与第一阈值的大小、吸气过热度与第二阈值的大小、排气过热度与第三阈值的大小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判断气液分离器中有无液体冷媒以及液体冷媒液位的变化趋势,进而可以根据判断结果调节气液分离器节流阀的开度控制气液分离器中液位的高低,避免气液分离器中液态冷媒的液位高于吸气口而导致的液态冷媒回流以及压缩机损坏等问题。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液分离器中液位的判断系统,如图2所示,包括获取模块201、计算模块202、第一判断模块203、第二判断模块204、第三判断模块205以及调节模块206。
其中,获取模块201,用于获取气液分离器的第一饱和温度Tse、进口温度Ts1和出口温度Ts2以及压缩机的第二饱和温度Tdc和排气口温度Td;
计算模块202,用于计算气分过热度Tq、吸气过热度SL和排气过热度SH,所述气分过热度Tq等于所述出口温度Ts2减去进口温度Ts1,所述吸气过热度SL等于所述进口温度Ts1减去第一饱和温度Tse,所述排气过热度SH等于所述排气口温度Td减去第二饱和温度Tdc;
第一判断模块203,用于判断所述气分过热度Tq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
第二判断模块204,用于在所述气分过热度Tq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判断所述吸气过热度SL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如果是,所述气液分离器中无液态冷媒,如果否,所述气液分离器中有液态冷媒,且所述冷媒的液位呈上升趋势;
第三判断模块205,用于在所述气分过热度Tq小于第一阈值时,判断所述吸气过热度SL是否小于第二阈值,如果否,所述气液分离器中有液态冷媒,且所述冷媒的液位呈下降趋势,如果是,判断所述排气过热度SH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如果是,所述气液分离器中有液态冷媒,所述液态冷媒的液位呈上升趋势,且所述液态冷媒的液位低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吸气口,如果否,所述气液分离器中有液态冷媒,且所述液态冷媒的液位高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吸气口;
调节模块206与第一判断模块203、第二判断模块204以及第三判断模块205分别相连,用于根据所述气液分离器中有无冷媒以及所述冷媒的液位变化趋势产生相应的控制指令并发送至所述气液分离器进口管路上的节流阀,以通过调节所述节流阀的开度,避免回液。基于此,本实施例中的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气液分离器进口管路上的节流阀。
其中,当第二判断模块204判断气液分离器中无液态冷媒时,此时必然不会出现回液现象,因此,可产生相应的控制指令至调节模块206,适当增大所述节流阀的开度;当第二判断模块204判断气液分离器中有液态冷媒,且所述冷媒的液位呈上升趋势时,则产生相应的控制指令至调节模块206,以减小所述节流阀的开度。
当第三判断模块205判断气液分离器中有液态冷媒,且所述冷媒的液位呈下降趋势时,可保持节流阀的开度;当第三判断模块205判断气液分离器中有液态冷媒,且液态冷媒的液位呈上升趋势时,则产生相应的控制指令至调节模块206,以减小所述节流阀的开度;当第三判断模块205判断气液分离器中有液态冷媒,且所述液态冷媒的液位高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吸气口时,产生相应的控制指令至调节模块206,以减小所述节流阀的开度或暂时关闭所述节流阀。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获取模块201包括:设置在所述气液分离器30进口的第一传感器2010和第一感温包2011、设置在所述气液分离器30出口的第二感温包2012以及设置在所述压缩机40排气口的第二传感器2013和第三感温包2014。
所述第一传感器2010用于获取第一气体压力,并根据所述第一气体压力获得第一饱和温度Tse,所述第一感温包2011用于获取所述进口温度Ts1;所述第二感温包2012用于获取所述出口温度Ts2;所述第二传感器2013用于获取第二气体压力,并根据所述第二气体压力获得第二饱和温度Tdc,所述第三感温包2014用于获取所述排气口温度Td。
本实施例中,第一阈值a、第二阈值b以及第三阈值c的数值大小,可以根据系统及压缩机规格参数确定。优选的,所述第一阈值a的范围为-1~3,所述第二阈值b的范围为-1~3,所述第三阈值c的范围为8~12。
其中,在增大或减小所述节流阀的开度之后,所述获取模块会重新获取气液分离器的第一饱和温度、进口温度和出口温度以及压缩机的第二饱和温度和排气口温度,以重新判断所述气液分离器中有无液态冷媒及其液位变化趋势。
本实施例提供的判断气液分离器中液位的系统,通过获取模块获取气液分离器的第一饱和温度、进口温度和出口温度以及压缩机的第二饱和温度和排气口温度,通过计算模块计算气分过热度、吸气过热度和排气过热度,并通过第一判断模块、第二判断模块和第三判断模块判断气分过热度与第一阈值的大小、吸气过热度与第二阈值的大小、排气过热度与第三阈值的大小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判断气液分离器中有无液体冷媒以及液体冷媒液位的变化趋势,进而可以根据判断结果调节气液分离器节流阀的开度控制气液分离器中液位的高低,避免气液分离器中液态冷媒的液位高于吸气口而导致的液态冷媒回流以及压缩机损坏等问题。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判断气液分离器中液位的方法,所述气液分离器与压缩机相连,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气液分离器的第一饱和温度、进口温度和出口温度以及压缩机的第二饱和温度和排气口温度;
计算气分过热度、吸气过热度和排气过热度,其中,所述气分过热度等于所述出口温度减去进口温度,所述吸气过热度等于所述进口温度减去第一饱和温度,所述排气过热度等于所述排气口温度减去第二饱和温度;
判断所述气分过热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
如果是,判断所述吸气过热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如果是,所述气液分离器中无液态冷媒,如果否,所述气液分离器中有液态冷媒,且所述冷媒的液位呈上升趋势;
如果否,判断所述吸气过热度是否小于第二阈值,如果否,所述气液分离器中有液态冷媒,且所述冷媒的液位呈下降趋势,如果是,判断所述排气过热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如果是,所述气液分离器中有液态冷媒,所述液态冷媒的液位呈上升趋势,且所述液态冷媒的液位低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吸气口,如果否,所述气液分离器中有液态冷媒,且所述液态冷媒的液位高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吸气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气液分离器中有液态冷媒,且所述液态冷媒的液位呈上升趋势或所述液态冷媒的液位高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吸气口时,减小所述气液分离器的节流阀的开度;
当所述气液分离器中无液态冷媒或有液态冷媒但所述液态冷媒的液位呈下降趋势时,增大所述气液分离器的节流阀的开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增大或减小所述节流阀的开度之后,还包括:
重新获取气液分离器的第一饱和温度、进口温度和出口温度以及压缩机的第二饱和温度和排气口温度,以重新判断所述气液分离器中有无液态冷媒及其液位变化趋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饱和温度是根据所述气液分离器内部冷媒的第一气体压力获得的;所述第二饱和温度是根据所述压缩机内部冷媒的第二气体压力获得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体压力是由设置在所述气液分离器进口的第一传感器测量得到的;所述第二气体压力是由设置在所述压缩机排气口的第二传感器测量得到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阈值的范围为-1~3,所述第二阈值的范围为-1~3,所述第三阈值的范围为8~12。
7.一种判断气液分离器中液位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气液分离器的第一饱和温度、进口温度和出口温度以及压缩机的第二饱和温度和排气口温度;
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气分过热度、吸气过热度和排气过热度,所述气分过热度等于所述出口温度减去进口温度,所述吸气过热度等于所述进口温度减去第一饱和温度,所述排气过热度等于所述排气口温度减去第二饱和温度;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气分过热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在所述气分过热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判断所述吸气过热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如果是,所述气液分离器中无液态冷媒,如果否,所述气液分离器中有液态冷媒,且所述冷媒的液位呈上升趋势;
第三判断模块,用于在所述气分过热度小于第一阈值时,判断所述吸气过热度是否小于第二阈值,如果否,所述气液分离器中有液态冷媒,且所述冷媒的液位呈下降趋势,如果是,判断所述排气过热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如果是,所述气液分离器中有液态冷媒,所述液态冷媒的液位呈上升趋势,且所述液态冷媒的液位低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吸气口,如果否,所述气液分离器中有液态冷媒,且所述液态冷媒的液位高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吸气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设置在所述气液分离器进口的第一传感器和第一感温包,所述第一传感器用于获取第一气体压力,并根据所述第一气体压力获得第一饱和温度,所述第一感温包用于获取所述进口温度;
设置在所述气液分离器出口的第二感温包,用于获取所述出口温度;
设置在所述压缩机排气口的第二传感器和第三感温包,所述第二传感器用于获取第二气体压力,并根据所述第二气体压力获得第二饱和温度,所述第三感温包用于获取所述排气口温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气液分离器进口管路上的节流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调节模块,用于在所述气液分离器中有液态冷媒且所述液态冷媒的液位呈上升趋势时或所述液态冷媒的液位高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吸气口时,减小所述气液分离器的节流阀的开度;在所述气液分离器中无液态冷媒或有液态冷媒但所述液态冷媒的液位呈下降趋势时,增大所述气液分离器的节流阀的开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增大或减小所述节流阀的开度之后,所述获取模块获取气液分离器的第一饱和温度、进口温度和出口温度以及压缩机的第二饱和温度和排气口温度,以重新判断所述气液分离器中有无液态冷媒及其液位变化趋势。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阈值的范围为-1~3,所述第二阈值的范围为-1~3,所述第三阈值的范围为8~12。
CN201410549545.8A 2014-10-16 2014-10-16 判断气液分离器中液位的方法及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2664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49545.8A CN104266426B (zh) 2014-10-16 2014-10-16 判断气液分离器中液位的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49545.8A CN104266426B (zh) 2014-10-16 2014-10-16 判断气液分离器中液位的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66426A CN104266426A (zh) 2015-01-07
CN104266426B true CN104266426B (zh) 2016-06-15

Family

ID=521579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49545.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266426B (zh) 2014-10-16 2014-10-16 判断气液分离器中液位的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6642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88027B (zh) * 2015-05-12 2019-03-12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室外机的控制方法
CN105466094B (zh) * 2015-12-25 2018-05-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液位检测系统、具有该系统的空调系统及液位控制方法
CN105674638B (zh) * 2016-01-06 2018-07-10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气液分离器、空调系统及防压缩机回液的控制方法
WO2018179190A1 (ja) * 2017-03-29 2018-10-04 株式会社日立産機システム 給液式気体圧縮機
CN107543290A (zh) * 2017-09-04 2018-01-05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多联机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和装置以及多联机空调系统
CN109028451B (zh) * 2018-05-24 2019-09-1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气液分离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579346A (zh) * 2018-11-27 2019-04-05 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冷媒适时分配的并联多联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9579345A (zh) * 2018-11-27 2019-04-05 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防止回液的空调系统控制方法
CN109579347A (zh) * 2018-12-04 2019-04-05 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避免压缩机回液的多联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173796B (zh) * 2019-05-29 2020-12-22 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多联式空调室内机制冷剂回液的控制方法
CN110513818B (zh) * 2019-08-29 2021-08-24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制冷或制热控制方法、空调及存储介质
CN111412697B (zh) * 2020-03-09 2024-02-0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气液分离器及其积液控制方法、空调器
CN111981628B (zh) * 2020-07-27 2022-03-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简单有效的冷媒分离提纯系统、控制方法和空调机组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7478A (ja) * 1989-06-14 1991-01-25 Nippondenso Co Ltd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2006292212A (ja) * 2005-04-07 2006-10-26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装置
CN1952537A (zh) * 2005-10-17 2007-04-25 海尔集团公司 用于多联空调的冷媒循环量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1842646A (zh) * 2007-10-10 2010-09-22 开利公司 基于排放时制冷剂状况的吸入过热控制
JP2010230233A (ja) * 2009-03-26 2010-10-14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空気調和機
CN103307818A (zh) * 2013-06-25 2013-09-18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防液击的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260380A1 (en) * 2013-03-15 2014-09-18 Energy Recovery Systems Inc. Compressor control for heat transfer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7478A (ja) * 1989-06-14 1991-01-25 Nippondenso Co Ltd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2006292212A (ja) * 2005-04-07 2006-10-26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装置
CN1952537A (zh) * 2005-10-17 2007-04-25 海尔集团公司 用于多联空调的冷媒循环量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1842646A (zh) * 2007-10-10 2010-09-22 开利公司 基于排放时制冷剂状况的吸入过热控制
JP2010230233A (ja) * 2009-03-26 2010-10-14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空気調和機
CN103307818A (zh) * 2013-06-25 2013-09-18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防液击的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66426A (zh) 2015-0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66426B (zh) 判断气液分离器中液位的方法及系统
US11971203B2 (en) Apparatus, method, and program for estimating amount of refrigerant
CN103884140B (zh) 空调压缩机排气过热度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203432025U (zh) 一种膨胀阀喷射控制系统
CN103398520B (zh) 空调系统及其气液分离器的液位检测方法
CN105004115B (zh) 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
CN109373497B (zh) 温度调节设备的冷媒量调节方法、装置、系统和空调
US10941964B2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a vapour compression system with a receiver
CN105371545A (zh) 空调器及其制冷系统的制冷剂循环量调节方法
CN102032731B (zh) 中央空调器及控制该中央空调器中冷媒流量的方法
CN109269138B (zh) 一种防止压缩机回液的多联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6610091B (zh) 基于过热度的空调膨胀阀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106765903B (zh) 一种用于空调系统的外风机的控制方法
WO2005059446A3 (en) Loss of refrigerant charge and expansion valve malfunction detection
CN103196202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6196787A (zh) 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及热泵系统
CN103471275A (zh) 补气增焓的空调循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878985B (zh) 一种空调器冷媒泄漏检测的方法及装置
CN105091440A (zh) 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9237671B (zh) 利用蒸汽喷射循环的空调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9855251A (zh) 空调的排气过热度修正方法、装置、计算机产品及空调
CN109579344A (zh) 一种能够防止压缩机液击的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KR20160089505A (ko) 냉동기 제어 장치, 냉동기, 및 냉동기의 진단 방법
CN104896672A (zh) 空调器的除霜控制方法以及空调器
CN103776211B (zh) 变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