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81457A - 一种蒸汽发生器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蒸汽发生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81457A
CN111981457A CN202010869150.1A CN202010869150A CN111981457A CN 111981457 A CN111981457 A CN 111981457A CN 202010869150 A CN202010869150 A CN 202010869150A CN 111981457 A CN111981457 A CN 1119814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ction
header
steam generator
pipe
generator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6915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81457B (zh
Inventor
程何康
索化宁
冯培亮
田志坚
岳恒磊
赵彦杰
李鹏志
王猛
张小猛
候自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Province Sitong Boil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Province Sitong Boil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Province Sitong Boil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Province Sitong Boil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6915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8145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9814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814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814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814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B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STEAM BOILERS
    • F22B31/00Modifications of boiler construction, or of tube systems, dependent on installation of combustion apparatus; Arrangements of dispositions of combustion apparatus
    • F22B31/08Installation of heat-exchange apparatus or of means in boilers for heating air supplied for combus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B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STEAM BOILERS
    • F22B37/00Component parts or details of steam boilers
    • F22B37/02Component parts or details of steam boilers applicable to more than one kind or type of steam boiler
    • F22B37/26Steam-separating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B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STEAM BOILERS
    • F22B37/00Component parts or details of steam boilers
    • F22B37/02Component parts or details of steam boilers applicable to more than one kind or type of steam boiler
    • F22B37/34Adaptations of boilers for promoting water circ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锅炉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蒸汽发生器结构,包括上集箱和下集箱,所述上集箱位于下集箱的上部,所述上集箱和下集箱之间竖直设置有若干中部对流管,相邻的所述中部对流管之间设置有扁铁,所述上集箱和下集箱之间的两端竖直设置有两端对流管,两个对称的所述两端对流管之间竖直设置有换热管组,所述换热管组为若干平行排列的圆管组成。该蒸汽发生器结构的扁铁与中部对流管的焊接能够增加对流管的导热面积,从而能够大大提高蒸汽发生器的热转化效率,下降管能够使得炉内水循环充分,使得水分能够充分循环保证温度均匀,中部对流管和两端对流管能够使得蒸汽更容易排出,水更容易下降,从而增加汽水分离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蒸汽发生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锅炉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蒸汽发生器结构。
背景技术
蒸汽发生器也叫蒸汽热源机(俗称锅炉)是利用燃料或其他能源的热能把水加热成为热水或蒸汽的机械设备。锅的原义是指在火上加热的盛水容器,炉是指燃烧燃料的场所,现有的蒸汽发生器生产加工时,蒸汽发生器的热转化效率较低,不方便造成能源浪费,且炉内水循环效果不好,不能够保证水温均匀分布,且对流管内的蒸汽不容易排出,造成水分不容易下降,影响汽水分离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汽发生器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蒸汽发生器结构,包括上集箱和下集箱,所述上集箱位于下集箱的上部,所述上集箱和下集箱之间竖直设置有若干中部对流管,相邻的所述中部对流管之间设置有扁铁,所述上集箱和下集箱之间的两端竖直设置有两端对流管,两个对称的所述两端对流管之间竖直设置有换热管组,所述换热管组为若干平行排列的圆管组成,所述换热管组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两端对流管的上下两端相连通,所述上集箱和下集箱的一端之间设置有下降管,所述下降管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集箱和下集箱连通,所述中部对流管和两端对流管均为向外侧凸起的U形结构,且所述中部对流管和两端对流管的上下两端均倾斜设置,所述上集箱、下集箱、中部对流管、两端对流管和扁铁共同组成一个密闭的长方体空间,长方体空间的一侧外壁设置有进烟机构,长方体空间的顶部设置有出烟口;所述上集箱的顶部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的顶部连接有出口集箱,所述出口集箱呈水平设置且顶部依次安装有第一压力表管座、主气阀管座、第二压力表管座。
作为优选,所述上集箱和下集箱均匀圆管结构且互相平行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扁铁的两侧均与中部对流管焊接。
作为优选,所述中部对流管互相平行设置且上下两端分别与上集箱和下集箱连通,所述两端对流管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集箱和下集箱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两端对流管的内壁厚度大于中部对流管的内壁厚度。
作为优选,所述下降管的外壁自上而下依次连接有若干液位计,所述液位计呈平行等间距排列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进烟机构包括矩形管,所述矩形管的内侧设置有翻转板,所述矩形管的顶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顶端紧密焊接有把手,所述转轴的底端贯穿矩形管且与翻转板紧密焊接。
作为优选,所述矩形管的两侧内壁竖直紧密粘接有垫条。
作为优选,所述垫条的外侧竖直棱边处设置有斜面。
作为优选,所述下集箱的底部连接有排液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该蒸汽发生器结构中,通过其中设置的扁铁与中部对流管的焊接能够增加对流管的导热面积,从而能够大大提高蒸汽发生器的热转化效率。
2、该蒸汽发生器结构中,通过其中设置的下降管能够使得炉内水循环充分,使得水分能够充分循环保证温度均匀。
3、该蒸汽发生器结构中,通过其中设置的中部对流管和两端对流管能够使得蒸汽更容易排出,水更容易下降,从而增加汽水分离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进烟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5为本发明中进烟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6为本发明中垫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个标号意义为:1、上集箱;11、换热管组;2、下集箱;3、中部对流管;31、两端对流管;32、扁铁;4、下降管;41、液位计;5、第一连接管;6、第二连接管;7、出口集箱;71、第一压力表管座;72、主气阀管座;73、第二压力表管座;8、进烟机构;81、矩形管;82、转轴;821、把手;83、翻转板;84、垫条;841、斜面;9、出烟口;10、排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发明提供一种蒸汽发生器结构,如图1-图6所示,包括上集箱1和下集箱2,上集箱1位于下集箱2的上部,上集箱1和下集箱2之间竖直设置有若干中部对流管3,用于将上集箱1和下集箱2之间的水分进行对流,相邻的中部对流管3之间设置有扁铁32,上集箱1和下集箱2之间的两端竖直设置有两端对流管31,两个对称的两端对流管31之间竖直设置有换热管组11,用于进一步将上集箱1和下集箱2之间的热量进行交换,换热管组11为若干平行排列的圆管组成,换热管组11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两端对流管31的上下两端相连通,上集箱1和下集箱2的一端之间设置有下降管4,使得炉体内水循环充分,使得水分能够充分循环保证温度均匀,下降管4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集箱1和下集箱2连通,中部对流管3和两端对流管31均为向外侧凸起的U形结构,且中部对流管3和两端对流管31的上下两端均倾斜设置,能够使得水更容易下降,从而增加汽水分离的效果,上集箱1、下集箱2、中部对流管3、两端对流管31和扁铁32共同组成一个密闭的长方体空间(即炉体),长方体空间的一侧外壁设置有进烟机构8,长方体空间的顶部设置有出烟口9,用于烟气排出;上集箱1的顶部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管5和第二连接管6,第一连接管5和第二连接管6的顶部连接有出口集箱7,出口集箱7呈水平设置且顶部依次安装有第一压力表管座71、主气阀管座72、第二压力表管座73。
具体的,上集箱1和下集箱2均匀圆管结构且互相平行设置,便于水分稳定传输。
本实施例中,扁铁32的两侧均与中部对流管3焊接,保证增大中部对流管3与烟气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热交换效果。
进一步的,中部对流管3互相平行设置且上下两端分别与上集箱1和下集箱2连通,两端对流管31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集箱1和下集箱2连通,便于水的对流。
进一步的,两端对流管31的内壁厚度大于中部对流管3的内壁厚度,避免靠近外侧的两端对流管31受到外力撞击损坏。
进一步的,下降管4的外壁自上而下依次连接有若干液位计41,液位计41呈平行等间距排列设置,用于测量该装置内水的液位。
进一步的,进烟机构8包括矩形管81,矩形管81的内侧设置有翻转板83,矩形管81的顶部设置有转轴82,转轴82的顶端紧密焊接有把手821,转轴82的底端贯穿矩形管81且与翻转板83紧密焊接,通过转动转轴82能够改变矩形管81内侧开口的大小,从而根据需要调节进烟速度。
进一步的,矩形管81的两侧内壁竖直紧密粘接有垫条84,用于保证翻转板83的两侧与矩形管81的内壁之间密封。
进一步的,垫条84的外侧竖直棱边处设置有斜面841,便于翻转板83转动时侧边滑动至垫条84的中部表面。
进一步的,下集箱2的底部连接有排液管10,用于将液体排出。
本实施例的蒸汽发生器结构在使用时,首先将该装置稳定放置,接着将水从上集箱1的外端通入,水进入上集箱1后,经过中部对流管3和两端对流管31,烟气从进烟机构8进入,再根据需要转动把手821调节进烟的速度,烟气的热量通过扁铁32以及中部对流管3和两端对流管31的外壁传导至中部对流管3和两端对流管31内的水中,使得烟气与水进行热交换,接着水温上升蒸发产生蒸汽,蒸汽向上流动从第一连接管5和第二连接管6通入出口集管7内,进而从主气阀管座72排出,主气阀管座72通过外接设备向外输送,水通过下降管4进行下落至下集箱2中,再通过换热管组11将两端对流管31的上下两端进行热量交换,保证热量均匀分布,最后经过热交换的烟气从顶部的出烟口9向上排出。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蒸汽发生器结构,包括上集箱(1)和下集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集箱(1)位于下集箱(2)的上部,所述上集箱(1)和下集箱(2)之间竖直设置有若干中部对流管(3),相邻的所述中部对流管(3)之间设置有扁铁(32),所述上集箱(1)和下集箱(2)之间的两端竖直设置有两端对流管(31),两个对称的所述两端对流管(31)之间竖直设置有换热管组(11),所述换热管组(11)为若干平行排列的圆管组成,所述换热管组(11)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两端对流管(31)的上下两端相连通,所述上集箱(1)和下集箱(2)的一端之间设置有下降管(4),所述下降管(4)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集箱(1)和下集箱(2)连通,所述中部对流管(3)和两端对流管(31)均为向外侧凸起的U形结构,且所述中部对流管(3)和两端对流管(31)的上下两端均倾斜设置,所述上集箱(1)、下集箱(2)、中部对流管(3)、两端对流管(31)和扁铁(32)共同组成一个密闭的长方体空间,长方体空间的一侧外壁设置有进烟机构(8),长方体空间的顶部设置有出烟口(9);所述上集箱(1)的顶部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管(5)和第二连接管(6),所述第一连接管(5)和第二连接管(6)的顶部连接有出口集箱(7),所述出口集箱(7)呈水平设置且顶部依次安装有第一压力表管座(71)、主气阀管座(72)、第二压力表管座(7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发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集箱(1)和下集箱(2)均匀圆管结构且互相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发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扁铁(32)的两侧均与中部对流管(3)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发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对流管(3)互相平行设置且上下两端分别与上集箱(1)和下集箱(2)连通,所述两端对流管(31)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集箱(1)和下集箱(2)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蒸汽发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端对流管(31)的内壁厚度大于中部对流管(3)的内壁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发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降管(4)的外壁自上而下依次连接有若干液位计(41),所述液位计(41)呈平行等间距排列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发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烟机构(8)包括矩形管(81),所述矩形管(81)的内侧设置有翻转板(83),所述矩形管(81)的顶部设置有转轴(82),所述转轴(82)的顶端紧密焊接有把手(821),所述转轴(82)的底端贯穿矩形管(81)且与翻转板(83)紧密焊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蒸汽发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管(81)的两侧内壁竖直紧密粘接有垫条(8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蒸汽发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条(84)的外侧竖直棱边处设置有斜面(84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发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集箱(2)的底部连接有排液管(10)。
CN202010869150.1A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蒸汽发生器结构 Active CN1119814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69150.1A CN111981457B (zh)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蒸汽发生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69150.1A CN111981457B (zh)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蒸汽发生器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81457A true CN111981457A (zh) 2020-11-24
CN111981457B CN111981457B (zh) 2022-02-01

Family

ID=734426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69150.1A Active CN111981457B (zh)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蒸汽发生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81457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49805A (ja) * 1994-08-08 1996-02-20 Samuson:Kk 複数の気水分離器を持ったボイラー
CN2800066Y (zh) * 2005-06-09 2006-07-26 赵宪法 双锅筒纵置式自然通风余热锅炉
CN2804653Y (zh) * 2005-05-30 2006-08-09 张宝江 可控制烟气流量的烟囱盖
CN208365507U (zh) * 2018-06-12 2019-01-11 赵学永 一种新型节能高效低碳水管蒸汽发生器
CN110260688A (zh) * 2019-06-21 2019-09-20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新型余热回收装置及回收方法
CN211232856U (zh) * 2019-11-12 2020-08-11 广东海洋大学 一种汽化冷却式燃烧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49805A (ja) * 1994-08-08 1996-02-20 Samuson:Kk 複数の気水分離器を持ったボイラー
CN2804653Y (zh) * 2005-05-30 2006-08-09 张宝江 可控制烟气流量的烟囱盖
CN2800066Y (zh) * 2005-06-09 2006-07-26 赵宪法 双锅筒纵置式自然通风余热锅炉
CN208365507U (zh) * 2018-06-12 2019-01-11 赵学永 一种新型节能高效低碳水管蒸汽发生器
CN110260688A (zh) * 2019-06-21 2019-09-20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新型余热回收装置及回收方法
CN211232856U (zh) * 2019-11-12 2020-08-11 广东海洋大学 一种汽化冷却式燃烧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81457B (zh) 2022-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04052A (zh) 水管式中心回燃真空锅炉
CN105004042A (zh) 横向冲刷水管式三回程燃油燃气锅炉
CN111981457B (zh) 一种蒸汽发生器结构
CN201827879U (zh) 卧式自然循环换热器
CN201637298U (zh) 烟气凝结式组合型节能器
CN104019552B (zh) 一种燃气角管热水锅炉水循环结构
KR101741757B1 (ko) 복사열 및 폐열을 이용한 고효율 스팀 보일러
CN207584796U (zh) 一种余热锅炉烟道隔墙清灰系统
CN202928095U (zh) 一种带有空气预热器的换热结构
CN104456510B (zh) 一种节能蒸汽锅炉
CN216113990U (zh) 一种工业锅炉水循环装置
CN204880723U (zh) 水管式中心回燃真空锅炉
CN210512147U (zh) 节能燃气热水器
CN202719636U (zh) 高效节能灶具
CN206803116U (zh) 锅炉循环系统
CN204388027U (zh) 一种节能蒸汽锅炉
CN214791056U (zh) 一种立式余热锅炉
CN215724215U (zh) 一种太阳能采暖汽水换热机组
CN204963179U (zh) 一种膜式壁式真空热水锅炉
CN217928712U (zh) 一种一体式新型热交换器
CN211232833U (zh) 一种灌流免检蒸汽锅炉
CN204678300U (zh) 一种蒸汽发生器
CN220303713U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排废管道的节能器
CN218993363U (zh) 一种立式蒸汽发生器
CN204142054U (zh) U形管式结构烟气取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