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66142A - 智能温度检测方法、装置及智能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智能温度检测方法、装置及智能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66142A
CN111966142A CN202010819761.5A CN202010819761A CN111966142A CN 111966142 A CN111966142 A CN 111966142A CN 202010819761 A CN202010819761 A CN 202010819761A CN 111966142 A CN111966142 A CN 1119661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current
environment temperature
environment
control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1976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庞健荣
黄洪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Orib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Orib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Orib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Orib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1976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66142A/zh
Publication of CN1119661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661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23/00Control of temperature
    • G05D23/19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智能温度检测方法、装置及智能控制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第一环境温度、当前主板功率和预设温度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一环境温度为所述传感器检测到的环境温度,所述当前主板功率为智能控制装置直接获得的;根据所述第一环境温度、所述当前主板功率和所述预设温度映射关系,获得第二环境温度,所述第二环境温度为当前实际环境温度。通过上述方法,基于预设温度映射关系可以确定环境温度、主板温度以及主板功率之间的补偿关系,进而可以基于第一环境温度、当前主板功率以及补偿关系来确定第二环境温度,减少了环境温度值受主板温度的影响,提高了检测到的第二环境温度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智能温度检测方法、装置及智能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智能家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温度检测方法、装置及智能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家居和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控制装置的功能也随之增多,可以通过智能控制装置检测室内的温度、湿度等。但是,通过智能控制装置检测温度时,检测到的温度的准确性由于智能设备本身会运行时产生的温度,温度传感器灵敏度以及自身结构等原因,导致测量出来的温度存在较为明显的误差。
因此,现在技术中温度检测方法的准确性还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智能温度检测方法、装置及智能控制装置,以实现改善上述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温度检测方法,应用于智能控制装置,所述智能控制装置包括传感器以及主板,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第一环境温度、当前主板功率和预设温度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一环境温度为所述传感器检测到的环境温度,所述当前主板功率为智能控制装置直接获得的;根据所述第一环境温度、所述当前主板功率和所述预设温度映射关系,获得第二环境温度,其中,所述第二环境温度为当前实际环境温度。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温度检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关系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环境温度、当前主板功率和预设温度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一环境温度为所述传感器检测到的环境温度,所述当前主板功率为智能控制装置直接获得的值;温度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环境温度、所述当前主板功率和所述预设温度映射关系,获得第二环境温度,其中,所述第二环境温度为当前实际环境温度。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控制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存储器;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配置用于执行上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温度检测方法、装置及智能控制装置。获取第一环境温度、当前主板功率以及预设温度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一环境温度为所述传感器检测到的环境温度,所述当前主板功率为智能控制装置直接获得的,然后根据所述第一环境温度、所述当前主板功率和所述预设温度映射关系,获得第二环境温度,其中,所述第二环境温度为当前实际环境温度。通过上述方法,基于预设温度映射关系可以确定环境温度、主板温度以及主板功率之间的补偿关系,进而可以基于第一环境温度、当前主板功率以及补偿关系来确定第二环境温度,减少了环境温度值受主板温度的影响,提高了检测到的第二环境温度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应用环境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智能温度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智能温度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再一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智能温度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智能温度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智能温度检测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又一种智能温度检测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再一种智能温度检测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9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中的用于执行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智能温度检测方法的智能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0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中的用于保存或者携带实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智能温度检测方法的程序代码的存储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随着智能家居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人们对生活品质的不断追求,作为物联网应用之一的智能家居必将成为未来家居的基本形态,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基于物联网思想,智能家居设备技术力图激活家居生活的各种设备(例如视讯及音响系统、照明系统、空调系统、安防系统、电脑设备、保安系统、暖气及冷气系统等),这类设备也被称为智能家居设备,配以智能控制装置、传感器和通信网络将智能家居设备联系起来,从而将智能家居设备与家居环境组合成智能家居系统为人所用。进而通过智能控制装置中配置的传感器可以检测智能控制装置所在区域的温度、湿度以及空气气体浓度等。
而发明人在对相关的智能温度检测方法的研究中发现,在利用智能控制装置进行环境温度检测时,检测到的温度值容易受到智能控制装置主板温度的影响,导致检测到的温度值的准确性不高。
因此,发明人提出了本申请中的获取第一环境温度、当前主板功率以及预设温度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一环境温度为所述传感器检测到的环境温度,所述当前主板功率为智能控制装置直接获得的,然后根据所述第一环境温度、所述当前主板功率和所述预设温度映射关系,获得第二环境温度,其中,所述第二环境温度为当前实际环境温度,基于预设温度映射关系可以确定环境温度、主板温度以及主板功率之间的补偿关系,进而可以基于第一环境温度、当前主板功率以及补偿关系来确定第二环境温度,减少了环境温度值受主板温度的影响,提高了检测到的第二环境温度的准确性的方法、装置以及智能控制装置。
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应用环境进行介绍。
如图1所示,在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包括有终端设备110和智能控制装置120、云服务器130以及网关140,其中,在一个特定的区域中(比如,办公区域)智能控制装置120以及网关14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终端设备110可以通过网络(例如,局域网或者广域网等)与智能控制装置120进行数据交互。
其中,云服务器130可以作为中转站转发网关140或者终端设备110发送的数据,并且还可以存储终端设备110、智能控制装置120以及网关140各自的数据,例如,该数据可以包括网关140的网络地址或者终端设备110的用户数据等。
终端设备110以及智能控制装置120可以与网关140构建局域网,进而在该局域网中,终端设备110可以通过该局域网向智能控制装置120发送数据或者指令。
下面将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本申请的各实施例。
请参阅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温度检测方法,应用于智能控制装置,所述智能控制装置包括传感器以及主板,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10:获取第一环境温度、当前主板功率和预设温度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一环境温度为所述传感器检测到的环境温度,所述当前主板功率为智能控制装置直接获得的。
其中,所述温度映射关系是当前主板温度、当前主板功率、第一环境温度与第二环境温度之间的映射关系,此项数据是可以通过大量实际测量实验后,可以获得的。所述传感器为安装在智能控制装置外部的传感器,可以为温湿度传感器或者温度传感器,其中,智能控制装置中可以配置一个或者多个传感器,传感器的数量在此不做限定。
作为一种方式,可以将温度检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测试实验阶段,第二个阶段为实际检测阶段。所述映射关系为测试实验阶段检测到的主板温度、主板功率、第一环境温度与第二环境温度的值建立的温度映射关系。具体的,所述第一环境温度为传感器获取目标检测区域温度值时,智能控制装置通过传感器获取的目标检测区域的温度值,所述当前主板温度为智能控制装置通过传感器获取目标检测区域温度值时,智能控制装置当前的主板温度值。其中,当前主板温度值与第一环境温度由安装在不同位置的传感器测量得到。
智能控制装置可以预先将主板温度、主板功率、第一环境温度与第二环境温度建立一一对应的温度映射关系,进而通过该温度映射关系可以确定实际进行温度检测时,检测区域的实际温度值。
可选的,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温度映射关系也可以是预先由研发人员经过大量的实际检测实验而得到,且预先存储于智能控制装置的本地存储区域中,当智能控制装置通过传感器进行温度检测时,可以提前从本地存储区域中读取该温度映射关系。
步骤120:根据所述第一环境温度、所述当前主板功率和所述预设温度映射关系,获得第二环境温度,其中,所述第二环境温度为当前实际环境温度。
作为一种方式,所述第一环境温度、所述当前主板功率均为实际检测阶段检测到的值。具体的,所述第一环境温度为安装在智能控制装置外部的同一个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值。所述第二环境温度值为实际进行温度检测时检测区域的实际温度值,其中第二环境温度值会受智能控制装置的CPU温度、智能控制装置的显示屏温度或者智能控制装置的主板温度的影响,其中CPU温度可以的通过COU占用率推算,也可以通过设置在智能控制装置中得传感器直接检测获得。
可选的,当智能控制装置通过安装在智能控制装置外部的传感器获取到第一环境温度时,可以根据从智能控制装置本地存储区域中获取到的温度映射关系查找到该第一环境温度对应的第二环境温度值。
可选的,在智能控制装置通过传感器获取到第一环境温度之前,可以基于接收到的终端设备发送的控制指令,检测需要进行温度检测的传感器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具体的,如果智能控制装置中的传感器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控制指令后可以向终端设备返回数据信息,则确定传感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温度检测方法,获取第一环境温度、当前主板功率以及预设温度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一环境温度为所述传感器检测到的环境温度,所述当前主板功率为智能控制装置直接获得的,然后根据所述第一环境温度、所述当前主板功率和所述预设温度映射关系,获得第二环境温度,其中,所述第二环境温度为当前实际环境温度。通过上述方法,基于预设温度映射关系可以确定环境温度、主板温度以及主板功率之间的补偿关系,进而可以基于第一环境温度、当前主板功率以及补偿关系来确定第二环境温度,减少了环境温度值受主板温度的影响,提高了检测到的第二环境温度的准确性。
请参阅图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温度检测方法,应用于智能控制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210:通过所述传感器获取所述当前主板温度。
作为一种方式,智能控制装置可以根据传感器的工作状态来确定是否正在通过传感器获取当前主板温度值。
具体的,可以根据传感器的标志位来确定传感器的工作状态,当检测到传感器的标志位为1时,确定检测到通过传感器获取当前主板温度值的操作;当检测到传感器的标志位为0时,确定传感器处于休眠状态。其中,所述标志位用于表示传感器的响应状态。
当智能控制装置检测到通过传感器获取当前主板温度的操作时,从本地存储区域中获取预先基于主板温度、主板功率、第一环境温度与第二环境温度建立的温度映射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当传感器处于休眠状态时,该温度映射关系可以是存储在本地存储区域中的磁盘中,那么可选的,当智能控制装置检测到通过传感器获取当前主板温度的操作时,将该预先建立的温度映射关系从本地存储区域中的磁盘中读取出并存到智能控制装置内存中,以便当智能控制装置需要读取该温度映射关系时,可以直接从内存中直接读取该温度映射关系,以便提升后续再次获取到该温度映射关系的效率。进一步的,当检测到传感器处于休眠状态时,可以将内存中存储的温度映射关系进行删除,避免长时间占用内存。
步骤220:获取第一环境温度、当前主板功率和预设温度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一环境温度为所述传感器检测到的环境温度,所述当前主板功率为智能控制装置直接获得的。
步骤220所包括的步骤的详细解释可以参照前述实施例中的对应步骤,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230:基于所述当前主板温度,根据所述第一环境温度、所述当前主板功率和所述温度映射关系,获得所述第二环境温度。
作为一种方式,基于所述当前主板温度,根据所述第一环境温度、所述当前主板功率和所述温度映射关系,获得所述第二环境温度的步骤包括:将与所述当前主板温度以及所述当前主板功率对应的第一环境温度作为第二环境温度。
可选的,当智能控制装置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获取指令时,开始获取智能控制装置的当前主板温度以及第一环境温度。其中,所述数据获取指令可以被设置为定期发送。
可选的,可以基于智能控制面板的当前主板温度值来确定是否需要获取预先建立的温度映射关系,然后基于预先建立的温度映射关系来确定第二环境温度值。具体的,当检测智能控制装置主板的当前主板温度值处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范围时,智能控制装置通过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一环境温度值受智能控制装置主板温度值的影响很小,因此可以不需要读取预先建立的温度映射关系,将所述第第一环境温度值作为第二环境温度值。当检测到智能控制装置主板的当前主板温度值处于第二温度阈值范围时,智能控制装置通过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二温度测量值受智能控制装置的主板温度值的影响较大,因此需要读取预先建立的温度映射关系,基于所述当前主板温度值、第一环境温度值以及预先建立的温度映射关系来确定第二环境温度值,其中,第二温度阈值范围所包括的温度值高于第一温度阈值范围所包括的温度值。示例性的,当检测到智能控制装置的当前主板温度值为20℃时,确定智能控制装置主板的当前主板温度处于第一温度阈值范围内,智能控制装置通过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一环境温度值受智能控制装置主板温度值的影响很小,则不需要读取预先建立的温度映射关系,将第一环境温度值作为第二环境温度值。当检测到智能控制装置的当前主板温度值为35℃时,确定智能控制装置主板的当前主板温度处于第二温度阈值范围内,智能控制装置通过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一环境温度值受智能控制装置主板温度值的影响较大,因此需要读取预先建立的温度映射关系,基于所述当前主板温度值、第一环境温度值以及预先建立的温度映射关系来确定第二环境温度值。
可选的,智能控制装置可以包括两个温度检测模式:高精度温度检测模式和普通温度检测模式,则步骤210可以包括:
当检测到通过所述传感器获取当前主板温度值的操作时,可以先获取当前的温度检测模式,当检测到智能控制装置处于高精度温度检测模式时则会先获取预先基于主板温度、主板功率、第一环境温度与第二环境温度建立的温度映射关系,以便基于该温度映射关系来计算得到第二环境温度值;当检测到智能控制装置处于普通温度检测模式时,则会将该第一环境温度值作为第二环境温度值。
作为一种方式,具体的,智能控制装置基于获取到的第二主板温度值以及第二温度测量值,查询建立的温度映射关系,将与所述主板的第二温度值以及所述传感器的第二温度测量值对应的第一环境温度值作为第二环境温度值。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温度检测方法,通过所述传感器获取所述当前主板温度,获取第一环境温度、当前主板功率和预设温度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一环境温度为所述传感器检测到的环境温度,所述当前主板功率为智能控制装置直接获得的,基于所述当前主板温度,根据所述第一环境温度、所述当前主板功率和所述温度映射关系,获得所述第二环境温度。通过上述方法,当通过传感器获取到当前主板温度时,再获取预先建立的映射关系,可以减少智能控制装置内存的占用,进一步的,通过多个参数以及映射关系来确定第二环境温度值,提高了智能控制装置检测到的第二环境温度值的准确性。
请参阅图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温度检测方法,应用于智能控制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310:获取第一环境温度、当前主板功率和预设温度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一环境温度为所述传感器检测到的环境温度,所述当前主板功率为智能控制装置直接获得的。
步骤310所包括的步骤的详细解释可以参照前述实施例中的对应步骤,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320:获取预设温度检测时间阈值。
作为一种方式,所述预设温度检测时间阈值为预先设置的智能控制设备进行温度检测的时间。具体的,该预设温度检测时间阈值可以为具体的时刻,也可以为一个时间范围,进一步的,所述预设温度检测时间阈值可以为周期性的时刻或者周期性的时间范围,示例性的,可以设置为每天的下午3点进行温度检测,或每间隔30分钟进行一次温度检测。
可选的,智能控制设置可以直接从云服务器中获取预设温度检测时间阈值,也可以根据接收到终端发送的温度检测指令,从云服务器中获取预设温度检测时间阈值。
进一步的,还可以将预设温度检测时间阈值存储在智能控制设备的本地存储区域中,当智能控制设备需要获取预设温度检测时间阈值时,可以直接查找本地存储区域来获取预设温度检测时间阈值。
步骤330:当检测到当前时间到达所述预设温度检测时间阈值时,根据所述第一环境温度、所述当前主板功率和所述预设温度映射关系,获得第二环境温度。
作为一种方式,智能控制设备将当前时间与预设温度检测时间阈值进行对比,如果检测到当前时间到达所述预设温度检测时间阈值,根据所述第一环境温度、所述当前主板功率和所述预设温度映射关系,获得第二环境温度。
作为一种方式,智能控制设备还可以根据用户的温度检测指令进行温度检测。
步骤340:通过所述第二环境温度确定检测区域的温度等级。
作为一种方式,所述温度等级为预先设置的检测区域的温度级别,具体的,可以预先为每一个检测区域设置不同梯度的温度等级,每一个梯度的温度等级对应一个温度值范围。进而智能控制设备可以获取预先设置的温度等级,通过确定第二环境温度值所处的温度值范围来确定检测区域的温度等级。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温度等级包括但不限于以文字、数字、字母、符号等形式来体现。例如,若用文字来体现,则该温度等级可以为较低、一般、较高。若用数字来体现,则该温度等级可以为1,2,3,4。
示例性的,可以预先为检测区域设置三个不同梯度的温度等级,分别为1级、2级以及3级,其中温度等级为1级对应的温度值范围为30℃以下的温度值,温度等级为2级对应的温度值范围为31℃-40℃,温度等级为3级对应的温度值范围为40℃以上的温度值。当通过所述温湿度传感器检测到当前检测区域的第二环境温度值为32℃时,可以确定当前检区域的第二环境温度值处于2级温度等级。
可选的,对于不同的检测区域,可以设置不同数量的不同梯度的温度等级,进一步的,还可以为同一梯度的温度等级设置不同的温度值范围。示例性的,对于厨房或者客厅等家用电器多的检测区域,可以为该检测区域设置数量更多的温度等级,并且将每一个等级对应的温度值范围设置得更小。
可选的,还可以根据检测区域中智能家居设备的数量为检测区域设置不同的温度等级。其中,检测区域中的每一个智能家居控制设备都可以通过网关或者路由器与智能控制设备通信。当智能控制设备开始检测温度时,可以预先获取当前检测区域中智能家居设备的数量,根据智能家居设备的数量从云服务器中获取对应的温度等级设置。
可选的,由于在不同的检测环境下,智能家居控制装置的主板温度值以及传感器测量值会受到影响,导致智能家居控制装置检测到的环境温度值准确性不高,因此,需要预先针对不同的检测环境设置不同的温度等级。进而智能控制装置可以根据不同的检测环境,从云服务器中获取与当前检测区域对应的预先设置的不同的温度等级,然后基于第二环境温度值确定与当前检测区域对应的温度等级。
步骤350:基于所述温度等级,获取与所述温度等级对应的报警等级,并使用所述报警等级对应的报警方式进行报警。
作为一种方式,所述报警等级为预先设置的温度等级对应的报警级别。具体的,可以预先为每一个温度等级设置一个对应的报警等级,每一个报警等级可以对应一种或者多种报警方式。
示例性的,将当前检测区域的温度等级设置为了“较低”、“一般”、“较高”以及“高”等四个温度等级,并且为每一个温度等级设置了对应的温度值范围、报警等级以及报警方式。假设当前第二环境温度值为35℃,若通过下表确定该第二环境温度属于温度值范围[c,d),则可以确定当前的检测区域的温度等级为“较高”,可以进一步查询到该温度等级所对应的报警等级为3,通过点亮橙色指示灯的报警方式进行报警提示。其中,“温度等级”、“温度值范围”、“报警等级”以及“报警方式”的对应关系,可以如下表所示:
温度等级 温度值范围 报警等级 报警方式
较低 [a,b) 1 点亮蓝色指示灯
一般 [b,c) 2 点亮黄色指示灯
较高 [c,d) 3 点亮橙色指示灯
[d,e] 4 点亮红色指示灯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温度检测区域的不同,所以各个区域的温度等级对应的温度值范围也可能不同,其报警等级以及报警方式都可能发生相应的变化。并且,该报警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上表所列举的点亮不同颜色的指示灯,还可以是利用蜂鸣器发出不同频率或响度的声音,还可以将当前的温度值、温度等级以及警报等级等数据发送给终端设备进行显示等,对此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温度检测方法,首先获取第一环境温度、当前主板功率和预设温度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一环境温度为所述传感器检测到的环境温度,所述当前主板功率为智能控制装置直接获得的,然后获取预设温度检测时间阈值,当检测到当前时间到达所述预设温度检测时间阈值时,根据所述第一环境温度、所述当前主板功率和所述预设温度映射关系,获得第二环境温度,最后根据第二环境温度确定检测区域的温度等级,获取与所述温度等级对应的报警等级,并使用所述报警等级对应的报警方式进行报警。通过上述方式,可以及时提示用户注意区域温度,能够防止温度过高导致的火灾的产生。
请参阅图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温度检测方法,应用于智能控制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410:获取第一环境温度、当前主板功率和预设温度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一环境温度为所述传感器检测到的环境温度,所述当前主板功率为智能控制装置直接获得的。
步骤420:获取预设温度检测时间阈值。
步骤430:当检测到当前时间到达所述预设温度检测时间阈值时,根据所述第一环境温度、所述当前主板功率和所述预设温度映射关系,获得第二环境温度。
步骤410、步骤420以及步骤430所包括的步骤的详细解释可以参照前述实施例中的对应步骤,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440:判断所述第二环境温度值是否属于预设温度阈值范围。
作为一种方式,所述预设温度阈值范围为预先为检测区域设置的环境温度值范围。该预设温度阈值范围可以由用户根据生活需求和个人喜好设定,预设温度阈值范围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示例性的,比如用户喜欢生活在比较凉快的温度环境下,那么用户就可以将预设温度阈值范围设置为18℃-25℃。可选的,还可以根据季节温度变化设置不同的预设温度阈值范围。具体的,可以为夏季设置一个温度值比较低的预设温度阈值范围,比如可以设置为16℃-22℃;可以为冬季设置一个温度值比较高的预设温度阈值范围,比如可以设置为25℃-30℃。
智能控制设备可以将第二环境温度值与预设温度阈值范围所包括的环境温度值进行比较,来判断第二环境温度值是否属于预设温度阈值范围。具体的,如果第二环境温度值大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范围所包括的所有环境温度值,则确定该第二环境温度值不属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范围;或者如果第二环境温度值小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范围所包括的所有环境温度值,则确定该第二环境温度值不属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范围。
步骤460:若所述第二环境温度值不属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范围,控制智能设备将当前的第二环境温度调节至指定环境温度。
其中,所述指定环境温度属于上述预设温度阈值范围所包括的所有预设温度阈值中的任意一个预设温度阈值,具体的指定环境温度可以根据需求设定。所述智能设备可以为与智能控制设备可以进行通信的智能设备,示例性的,可以为智能空调、智能冰箱或者智能风扇等设备。
作为一种方式,如果智能控制装置通过上述方式判断出所述第二环境温度值小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范围所包括的所有环境温度值,则控制智能设备将当前检测区域的第二环境温度调高至指定环境温度;如果智能控制装置通过上述方式判断出所述第二环境温度值大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范围所包括的所有环境温度值,则控制智能设备将当前检测区域的第二环境温度调低至指定环境温度。示例性的,假如第二环境温度值为28℃,预设温度阈值范围为20℃-25℃,指定环境温度为23℃,通过上述方法,可以知道第二环境温度值为28℃不属于预设温度阈值范围为20℃-25℃中的环境温度值,因此,智能家居控制装置可以控制智能控制将当前检测区域的第二环境温度28℃调低至指定环境温度23℃。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温度检测方法,获取第一环境温度、当前主板功率和预设温度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一环境温度为所述传感器检测到的环境温度,所述当前主板功率为智能控制装置直接获得的,然后获取预设温度检测时间阈值,当检测到当前时间到达所述预设温度检测时间阈值时,根据所述第一环境温度、所述当前主板功率和所述预设温度映射关系,获得第二环境温度,最后判断第二环境温度是否属于预设温度阈值范围,如果第二环境温度值不属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范围,控制智能设备将当前的第二环境温度调节至指定环境温度。通过上述方法,智能控制装置根据预设温度检测时间阈值来获取第二环境温度,进一步的,当智能控制装置检测到第二环境温度不属于预设温度阈值范围时,控制智能设备将当前的第二环境温度调节至指定温度,使得智能控制装置能够更加智能的检测温度。
请参阅图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温度检测装置500,所述装置500包括:
关系获取单元510,用于获取第一环境温度、当前主板功率和预设温度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一环境温度为所述传感器检测到的环境温度,所述当前主板功率为智能控制装置直接获得的。
温度确定单元520,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环境温度、所述当前主板功率和所述预设温度映射关系,获得第二环境温度,其中,所述第二环境温度为当前实际环境温度。
进一步的,所述温度确定单元520还用于通过所述传感器获取所述当前主板温度;基于所述当前主板温度,根据所述第一环境温度、所述当前主板功率和所述温度映射关系,获得所述第二环境温度。
其中,所述温度确定单元520还用于将与所述当前主板温度以及所述当前主板功率对应的第一环境温度作为第二环境温度。
可选的,所述温度确定单元520还用于获取预设温度检测时间阈值;当检测到当前时间到达所述预设温度检测时间阈值时,根据所述第一环境温度、所述当前主板功率和所述预设温度映射关系,获得第二环境温度。
请参阅图7,所述装置500还包括:
报警单元530,用于通过所述第二环境温度确定检测区域的温度等级;基于所述温度等级,获取与所述温度等级对应的报警等级,并使用所述报警等级对应的报警方式进行报警。
请参阅图8,所述装置500还包括:
温度调节单元540,用于判断所述第二环境温度是否属于预设温度阈值范围;若所述第二环境温度不属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范围,控制智能设备将当前的第二环境温度调节至指定环境温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装置实施例与前述方法实施例是相互对应的,装置实施例中具体的原理可以参见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下面将结合图9对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智能控制装置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9,基于上述的智能温度检测方法、装置,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的另一种可以执行前述智能温度检测方法的智能控制装置800。智能控制装置800包括相互耦合的一个或多个(图中仅示出一个)处理器802、存储器804、图像处理器806、摄像头807以及网络模块808。其中,该存储器804中存储有可以执行前述实施例中内容的程序,而处理器802可以执行该存储器804中存储的程序。
其中,处理器802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处理核。处理器802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智能控制装置800内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804内的指令、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804内的数据,执行智能控制装置8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可选地,处理器802可以采用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rogrammable Logic Array,PLA)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802可集成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图像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和调制解调器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其中,CPU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GPU用于负责显示内容的渲染和绘制;调制解调器用于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802中,单独通过一块通信芯片进行实现。
存储器804可以包括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存储器804可用于存储指令、程序、代码、代码集或指令集。存储器804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用于实现操作系统的指令、用于实现至少一个功能的指令(比如触控功能、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用于实现下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指令等。存储数据区还可以存储终端800在使用中所创建的数据(比如电话本、音视频数据、聊天记录数据)等。
所述摄像头807用于进行图像采集,并将采集的图像传输给图像处理器806进行处理。
所述图像处理器806用于通过图像增强或复原等方式改进图片的质量。处理方式包括去除噪点,修正数码照片的广角畸变,提高图片对比度,消除红眼等。图像处理器806还可以用于图片合成,即指将多张图片进行合并,实现图片内容改变的过程,图片合成通常需要通过抠图实现,图片合成的主要意义,在于通过抠图的方式更换背景,或将多张图片直接合成,譬如各种融合模式,都是图片合成的方式。
所述网络模块808用于接收以及发送电磁波,实现电磁波与电信号的相互转换,从而与通讯网络中的其他设备进行通讯,例如和音频播放设备进行通讯。所述网络模块808可包括各种现有的用于执行这些功能的电路元件,例如,天线、射频收发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加密/解密芯片、用户身份模块(SIM)卡、存储器等等。所述网络模块808可与各种网络如互联网、企业内部网、无线网络进行通讯或者通过无线网络与其他设备进行通讯。上述的无线网络可包括蜂窝式电话网、无线局域网或者城域网。例如,网络模块808可以与基站进行信息交互。
请参考图10,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结构框图。该计算机可读介质900中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被处理器调用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方法。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900可以是诸如闪存、E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硬盘或者ROM之类的电子存储器。可选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900包括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介质(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900具有执行上述方法中的任何方法步骤的程序代码910的存储空间。这些程序代码可以从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中读出或者写入到这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中。程序代码910可以例如以适当形式进行压缩。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智能温度检测方法、装置、智能控制装置以及存储介质,获取第一环境温度、当前主板功率以及预设温度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一环境温度为所述传感器检测到的环境温度,所述当前主板功率为智能控制装置直接获得的,然后根据所述第一环境温度、所述当前主板功率和所述预设温度映射关系,获得第二环境温度,其中,所述第二环境温度为当前实际环境温度。通过上述方法,基于预设温度映射关系可以确定环境温度、主板温度以及主板功率之间的补偿关系,进而可以基于第一环境温度、当前主板功率以及补偿关系来确定第二环境温度,减少了环境温度值受主板温度的影响,提高了检测到的第二环境温度的准确性。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智能温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智能控制装置,所述智能控制装置包括传感器以及主板,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环境温度、当前主板功率和预设温度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一环境温度为所述传感器检测到的环境温度,所述当前主板功率为智能控制装置直接获得的;
根据所述第一环境温度、所述当前主板功率和所述预设温度映射关系,获得第二环境温度,其中,所述第二环境温度为当前实际环境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温度映射关系为当前主板温度、所述当前主板功率、所述第一环境温度,以及所述第二环境温度之间的映射关系,其中,所述当前主板温度可通过所述主板功率直接获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环境温度、所述当前主板功率和所述预设温度映射关系,获得第二环境温度,包括:
通过所述传感器获取所述当前主板温度;
基于所述当前主板温度,根据所述第一环境温度、所述当前主板功率和所述温度映射关系,获得所述第二环境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当前主板温度,根据所述第一环境温度、所述当前主板功率和所述温度映射关系,获得所述第二环境温度,包括:
将与所述当前主板温度以及所述当前主板功率对应的第一环境温度作为第二环境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预设温度检测时间阈值;
当检测到当前时间到达所述预设温度检测时间阈值时,根据所述第一环境温度、所述当前主板功率和所述预设温度映射关系,获得第二环境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第二环境温度确定检测区域的温度等级;
基于所述温度等级,获取与所述温度等级对应的报警等级,并使用所述报警等级对应的报警方式进行报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二环境温度是否属于预设温度阈值范围;
若所述第二环境温度不属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范围,控制智能设备将当前的第二环境温度调节至指定环境温度。
8.一种智能温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数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环境温度、当前主板功率和预设温度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一环境温度为所述传感器检测到的环境温度,所述当前主板功率为智能控制装置直接获得的;
温度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环境温度、所述当前主板功率和所述预设温度映射关系,获得第二环境温度,其中,所述第二环境温度为当前实际环境温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报警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二环境温度确定检测区域的温度等级;基于所述温度等级,获取与所述温度等级对应的报警等级,并使用所述报警等级对应的报警方式进行报警。
10.一种智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存储器;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2010819761.5A 2020-08-14 2020-08-14 智能温度检测方法、装置及智能控制装置 Pending CN11196614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19761.5A CN111966142A (zh) 2020-08-14 2020-08-14 智能温度检测方法、装置及智能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19761.5A CN111966142A (zh) 2020-08-14 2020-08-14 智能温度检测方法、装置及智能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66142A true CN111966142A (zh) 2020-11-20

Family

ID=733876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19761.5A Pending CN111966142A (zh) 2020-08-14 2020-08-14 智能温度检测方法、装置及智能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6614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78877A (zh) * 2022-03-04 2022-06-03 苏州信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试验装置和方法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98200A (en) * 1991-02-01 1992-03-24 Mdt Corporation Dual range temperature monitoring circuits
CN102435336A (zh) * 2011-10-11 2012-05-02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具有双精度工作模式的可编程cmos温度传感器
CN103196574A (zh) * 2013-03-20 2013-07-10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测量环境温度的方法及装置
CN103593028A (zh) * 2013-11-01 2014-02-19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环境温度的调控设计方法
CN104990643A (zh) * 2015-06-29 2015-10-21 山东超越数控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双温度传感器的终端环境温度测试方法
CN105223456A (zh) * 2015-11-16 2016-01-06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一种新型汽车电气性能测试系统
KR101742906B1 (ko) * 2016-02-24 2017-06-16 한국표준과학연구원 기상온도 측정 시스템 및 기상온도 측정 방법
CN109143185A (zh) * 2018-07-13 2019-01-04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九研究所 一种温度补偿方法、功率检测装置及雷达系统
CN109446123A (zh) * 2018-11-02 2019-03-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环境参数的补偿方法、装置、控制器及信息能源管理系统
CN208905040U (zh) * 2018-10-11 2019-05-24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
CN109990440A (zh) * 2019-04-16 2019-07-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器温度补偿方法、装置及控制器
CN110207335A (zh) * 2019-06-24 2019-09-06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控制设备、检测方法、空调器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0553758A (zh) * 2019-09-09 2019-12-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温度检测装置和方法
CN110687942A (zh) * 2019-10-24 2020-01-14 北京嘉洁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碳纤维控制器温度补偿方法
CN110763366A (zh) * 2019-10-16 2020-02-07 深圳麦格米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密封设备环境温度检测方法、控制器、电路及系统
CN211178757U (zh) * 2019-12-31 2020-08-04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测温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98200A (en) * 1991-02-01 1992-03-24 Mdt Corporation Dual range temperature monitoring circuits
CN102435336A (zh) * 2011-10-11 2012-05-02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具有双精度工作模式的可编程cmos温度传感器
CN103196574A (zh) * 2013-03-20 2013-07-10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测量环境温度的方法及装置
CN103593028A (zh) * 2013-11-01 2014-02-19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环境温度的调控设计方法
CN104990643A (zh) * 2015-06-29 2015-10-21 山东超越数控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双温度传感器的终端环境温度测试方法
CN105223456A (zh) * 2015-11-16 2016-01-06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一种新型汽车电气性能测试系统
KR101742906B1 (ko) * 2016-02-24 2017-06-16 한국표준과학연구원 기상온도 측정 시스템 및 기상온도 측정 방법
CN109143185A (zh) * 2018-07-13 2019-01-04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九研究所 一种温度补偿方法、功率检测装置及雷达系统
CN208905040U (zh) * 2018-10-11 2019-05-24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
CN109446123A (zh) * 2018-11-02 2019-03-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环境参数的补偿方法、装置、控制器及信息能源管理系统
CN109990440A (zh) * 2019-04-16 2019-07-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器温度补偿方法、装置及控制器
CN110207335A (zh) * 2019-06-24 2019-09-06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控制设备、检测方法、空调器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0553758A (zh) * 2019-09-09 2019-12-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温度检测装置和方法
CN110763366A (zh) * 2019-10-16 2020-02-07 深圳麦格米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密封设备环境温度检测方法、控制器、电路及系统
CN110687942A (zh) * 2019-10-24 2020-01-14 北京嘉洁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碳纤维控制器温度补偿方法
CN211178757U (zh) * 2019-12-31 2020-08-04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测温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78877A (zh) * 2022-03-04 2022-06-03 苏州信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试验装置和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8778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events associated with the detection of wireless devices
CN106487928B (zh) 消息推送方法及装置
US10234162B2 (en) Controller, indoor environment adjustment system, and indoor environment adjustment method
US1007031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notifying of smishing
CN104540128A (zh) 无线网络接入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759393B (zh) 空调无线控制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4618441A (zh) 被控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服务器、物联网控制终端
CN105004012A (zh) 基于体征参数的空调控制方法及装置
US10542423B1 (en) Context-based presentation of information
CN107392481B (zh) 酒店能耗计算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963948A (zh) 一种新风机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966142A (zh) 智能温度检测方法、装置及智能控制装置
CN104333572A (zh) 房间内空气舒适度参数分享的系统和方法、服务器和移动终端
CN104279701A (zh) 房间内空气质量信息分享的系统和方法、服务器和移动终端
CN110529982B (zh) 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伴侣及空调
CN108112031A (zh) 网络类型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9699017B (zh) 一种基于场景类型的用户推荐方法与设备
CN104279699A (zh) 空调器电能消耗信息的分析方法、空调系统和客户端
CN112413850B (zh) 空调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EP4117265A1 (en) Display system, display method, and program
CN109885116B (zh)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物联网平台监测系统及其方法
CN110838973B (zh) 智能网关的按键配置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8076465B (zh) 一种伪基站的甄别方法及装置
CN111741166A (zh) 一种屏幕亮度调节系统、方法及装置
CN114396700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储存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