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60375B - 扬声器的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扬声器的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60375B
CN111960375B CN202010664523.1A CN202010664523A CN111960375B CN 111960375 B CN111960375 B CN 111960375B CN 202010664523 A CN202010664523 A CN 202010664523A CN 111960375 B CN111960375 B CN 1119603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layer
piston
etching
connec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6452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60375A (zh
Inventor
程诗阳
朱国
但强
李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AC Technologies Holdings Nan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AC Technologies Holdings Nan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AC Technologies Holdings Nan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AC Technologies Holdings Nan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6452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60375B/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15242 priority patent/WO2022007191A1/zh
Publication of CN1119603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603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603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603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1MICROSTRUCTURAL TECHNOLOGY
    • B81BMICROSTRUCTURAL DEVICES OR SYSTEMS, e.g. MICROMECHANICAL DEVICES
    • B81B7/00Microstructural systems; Auxiliary parts of microstructural devices or systems
    • B81B7/02Microstructural systems; Auxiliary parts of microstructural devices or systems containing distinct electrical or optical devices of particular relevance for their function, e.g.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M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1MICROSTRUCTURAL TECHNOLOGY
    • B81C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MICROSTRUCTURAL DEVICES OR SYSTEMS
    • B81C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or systems in or on a substrate
    • B81C1/00015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or systems in or on a substrate for manufacturing microsystems
    • B81C1/00023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or systems in or on a substrate for manufacturing microsystems without movable or flexible elements
    • B81C1/00047Cavi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1MICROSTRUCTURAL TECHNOLOGY
    • B81C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MICROSTRUCTURAL DEVICES OR SYSTEMS
    • B81C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or systems in or on a substrate
    • B81C1/00015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or systems in or on a substrate for manufacturing microsystems
    • B81C1/0013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or systems in or on a substrate for manufacturing microsystems comprising flexible or deformable struct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1MICROSTRUCTURAL TECHNOLOGY
    • B81BMICROSTRUCTURAL DEVICES OR SYSTEMS, e.g. MICROMECHANICAL DEVICES
    • B81B2201/00Specific applications of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 B81B2201/02Sensors
    • B81B2201/0257Microphones or microspeak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iezo-Electric Transducers For Audible Ba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扬声器的制作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蚀刻所述活塞连杆以及所述第一空腔;步骤S2,沉积支撑层;步骤S3,表面平坦化;步骤S4,形成所述振膜;步骤S5,形成所述压电驱动器;步骤S6,蚀刻所述活塞板;步骤S7,所述第一空腔以及所述活塞连杆的释放。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扬声器的制作方法可靠性更好。

Description

扬声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声电转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扬声器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基于MEMS技术的微型扬声器是扬声器的一种,其结合了大频率带宽和高音质的优势,能够带来极高品质的声学表现。此外,它们的尺寸非常小,能够很轻松地集成至耳机中。
现有技术中,制作所述扬声器的方法一般依赖于晶圆键合(bonding)工艺,将两片甚至多片硅晶圆结合在一起,并通过多步加工形成其内部的立体结构。
但是现有技术中,由于两片硅晶圆不易直接键合,需要额外沉积金属层,额外增加工艺流程;两片硅晶圆键合时有较大的对准偏差(misalignment),在这种情况下原本应当对接的两部件极有可能发生失配;活塞式扬声器在其工作过程中对平衡性要求很高,若发生失配影响其平衡,极易导致器件的损坏;由于活塞式扬声器的特殊性,其中包含活塞连杆等截面小的元件,在键合中难以形成可靠的结合,容易失效。而且活塞连杆为传动组件,高速的往返运动会加速这种失效过程;由于两片硅晶圆的总厚度很大,在键合后需要进行很大程度的硅晶圆减薄,减薄厚度可能高达几百微米,给工艺带来很大考验,并且容易导致晶圆破片报废;键合后对活塞板的刻蚀会导致活塞板的一端与衬底的端面平行,这样活塞板振动时部分行程暴露于空腔之外,导致大量漏气,影响扬声器的音频输出性能。
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扬声器的制作方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靠性更好的扬声器的制作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扬声器的制作方法,所述扬声器包括振膜、形成于所述振膜之上并驱动所述振膜振动的压电驱动器、固定于所述振膜远离所述压电驱动器一侧并与所述振膜围成空腔的衬底、收容于所述空腔内的活塞板以及活塞连杆;所述活塞连杆一端固定于所述振膜,其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活塞板;所述活塞板将所述空腔分隔形成靠近所述振膜的第一空腔、远离所述振膜的第二空腔,所述活塞板与所述衬底之间间隔形成间隙;所述扬声器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蚀刻所述活塞连杆以及所述第一空腔:准备硅晶圆,所述硅晶圆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在所述第一面上蚀刻并形成所述活塞连杆以及所述第一空腔;
步骤S2,沉积支撑层:在所述硅晶圆形成所述活塞连杆以及所述第一空腔的一侧沉积支撑层材料并形成支撑层以填充所述第一空腔;
步骤S3,表面平坦化:利用化学机械研磨工艺去除所述支撑层高于所述活塞连杆的部分以使所述支撑层与所述活塞连杆的高度保持一致;
步骤S4,形成所述振膜:在所述活塞连杆以及所述支撑层之上沉积振膜材料以形成所述振膜;
步骤S5,形成所述压电驱动器:在所述振膜远离所述第一空腔的一侧沉积压电驱动器材料以形成所述压电驱动器;
步骤S6,蚀刻所述活塞板:在所述第二面上蚀刻出所述活塞板并形成所述第二空腔和所述间隙以使所述支撑层暴露于所述间隙;
步骤S7,所述第一空腔以及所述活塞连杆的释放:利用化学蚀刻去除所述支撑层以释放所述第一空腔以及所述活塞连杆。
优选的,所述步骤S1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a:准备所述硅晶圆,在所述第一面上按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活塞连杆的形状堆积光刻胶形成第一光刻胶层;
步骤S1b:利用离子注入工艺将离子注入未被所述第一光刻胶层覆盖的第一面形成离子层,所述离子层的厚度与所述活塞连杆的高度保持一致,所述离子由三族或五族元素形成;
步骤S1c:蚀刻所述离子层以同步形成所述活塞连杆以及所述第一空腔;
步骤S1d:剥离所述第一光刻胶层。
优选的,所述离子由磷、砷、硼中的任意一种形成。
优选的,所述步骤S3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a:在所述支撑层远离所述第一空腔的一侧沉积缓冲层材料以形成缓冲层,所述缓冲层的厚度小于所述支撑层的厚度,所述缓冲层材料包括氧化硅、氮化硅、氮氧化硅或金属氮化物的至少一种;
步骤S3b:在所述缓冲层远离所述支撑层的一侧形成第二光刻胶层,所述第二光刻胶层与所述第一空腔正对设置;
步骤S3c:利用干法蚀刻或湿法蚀刻工艺去除未被所述第二光刻胶层覆盖的所述缓冲层;
步骤S3d:剥离所述第二光刻胶层;
步骤S3e:利用化学机械研磨工艺去除所述缓冲层以及所述支撑层高于所述活塞连杆的部分以使所述支撑层与所述活塞连杆的高度保持一致。
优选的,所述步骤S6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6a:在所述第二面沉积氧化硅、氮化硅以及氮氧化硅中任意一种材料并蚀刻形成硬掩膜,所述硬掩膜向所述活塞板的正投影与所述活塞板重合;
步骤S6b:在所述衬底远离所述振膜的一侧形成第三光刻胶层;
步骤S6c:蚀刻未被所述硬掩膜与所述第三光刻胶覆盖的所述第二面以形成所述间隙,蚀刻所述硬掩膜以及被所述硬掩膜覆盖的第二面以形成所述活塞板和所述第二空腔。
步骤S6d:剥离第三光刻胶层。
优选的,进行步骤S6c时,蚀刻所述第一硬掩膜的速率小于蚀刻所述硅晶圆的速率。
优选的,所述扬声器的制作方法在进行步骤S1之前还包括步骤S0,对所述硅晶圆进行预清洗。
优选的,在进行步骤S1时,蚀刻深度为0.1μm-100μm。
优选的,在进行步骤S2时,所述支撑层材料为氧化硅或氮氧化硅。
优选的,进行步骤S4时,所述振膜材料包括多晶硅、单晶硅、氮化硅和无定形硅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在进行步骤S6时,所述活塞板的厚度为1μm-100μm。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扬声器的制作方法中,仅利用一片硅晶圆蚀刻出所述活塞连杆以及空腔,并形成振膜以及压电驱动器,工艺流程相对简单,良率更高;且误差小,精度高。制得的扬声器可靠性及平衡性能更好;当活塞板振动时,其活塞板的运动行程均位于所述空腔内,扬声器的发声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发明扬声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扬声器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扬声器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扬声器的制作方法流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扬声器的制作方法另一步骤S1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扬声器的制作方法另一步骤S1流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扬声器的制作方法另一步骤S3的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扬声器的制作方法另一步骤S3流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扬声器的制作方法另一步骤S6的流程图;
图10为本发明扬声器的制作方法另一步骤S6流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各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相互组合,但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
请参阅图1-图10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扬声器的制作方法。
扬声器100包括振膜1、形成于所述振膜1之上并驱动所述振膜1振动的压电驱动器2、固定于所述振膜1远离所述压电驱动器2一侧并与所述振膜1围成空腔10的衬底3、收容于所述空腔10内的活塞板4以及活塞连杆5;所述活塞连杆5一端固定于所述振膜1,其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活塞板4;所述活塞板4将所述空腔10分隔形成靠近所述振膜1的第一空腔10a、远离所述振膜1的第二空腔10b,所述活塞板4与所述衬底3之间间隔形成间隙10c。本实施例中所述压电驱动器2包括依次叠设于所述振膜1上的第一电极23、压电层22以及第二电极21,压电层22由氮化铝或氧化锌制成。
所述扬声器100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0,如图4a所示,准备硅晶圆6,对所述硅晶圆6进行预清洗。
步骤S1,蚀刻所述活塞连杆5以及所述第一空腔10a:准备硅晶圆6,所述硅晶圆6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6a和第二面6b,在所述第一面6a上蚀刻并形成所述活塞连杆5以及所述第一空腔10a,如图4b所示。优选的,蚀刻深度为0.1μm-100μm,当然也可根据所述活塞连杆5以及所述第一空腔10a的实际需要选择蚀刻深度。
本实施例中,在进行上述步骤S1时,由于缺少刻蚀停止层,无法较好的控制刻蚀终点,从而影响活塞连杆5的实际长度及其在整片硅晶圆6上的均匀性。
因此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以保证刻蚀深度与活塞连杆5的设计长度相当,且提升了整片硅晶圆6上器件尺寸的均匀性的步骤S1,参图5及图6所示,此时步骤S1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a:准备硅晶圆6,所述硅晶圆6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6a和第二面6b,在所述第一面6a上按所述第一空腔10a和所述活塞连杆5的形状堆积光刻胶形成第一光刻胶层8,如图6a所示。
步骤S1b:利用离子注入工艺将离子注入未被所述第一光刻胶层8覆盖的第一面形成离子层9a,如图6b所示。所述离子层9a的厚度与所述活塞连杆5的高度保持一致,所述离子由三族或五族元素形成,本实施例中,所述离子由磷、砷、硼中的任意一种形成。
步骤S1c:蚀刻所述离子层9a以形成所述活塞连杆5以及所述第一空腔10a,如图6c所示。
步骤S1d:剥离所述第一光刻胶层8,如图6d所示。
步骤S2,沉积支撑层7:如图4c所示,在所述硅晶圆6形成所述活塞连杆5以及所述第一空腔10a的一侧沉积支撑层材料并形成支撑层7以填充所述第一空腔10a,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层材料为氧化硅或氮氧化硅。支撑层7沉积厚度依据步骤1的刻蚀深度适量选择,一般要略大于刻蚀深度。
步骤S3,表面平坦化:利用化学机械研磨工艺去除所述支撑层7高于所述活塞连杆5的部分以使所述支撑层7与所述活塞连杆5的高度保持一致,如图4d所示。
在进行上述步骤S3时,由于硅和氧化硅的硬度及其他物化性质不同,通常导致二氧化硅的磨抛速率更快,从而当磨盘停靠在硅表面时,氧化硅区域已经形成了凹陷,从而不能形成完全平坦化的表面。因此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步骤S3,参图7和图8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a:如图8a所示,在所述支撑层7远离所述第一空腔10a的一侧沉积缓冲层材料以形成缓冲层9b,所述缓冲层9b的厚度小于所述支撑层7的厚度,所述缓冲层材料包括氧化硅、氮化硅、氮氧化硅或金属氮化物的至少一种。
步骤S3b:如图8b所示,在所述缓冲层9b远离所述支撑层7的一侧形成第二光刻胶层11,所述第二光刻胶层11与所述第一空腔10a正对设置;
步骤S3c:如图8c所示,利用干法蚀刻或湿法蚀刻工艺去除未被所述第二光刻胶层11覆盖的所述缓冲层9b;
步骤S3d:如图8d所示,剥离所述第二光刻胶层11;
步骤S3e:如图8e所示,利用化学机械研磨工艺去除所述缓冲层9b以及所述支撑层7高于所述活塞连杆5的部分以使所述支撑层7与所述活塞连杆5的高度保持一致。
即采用此种步骤S3时,第一空腔10a上方有缓冲层9b保护,该区域支撑层7的氧化硅不至于被过度减薄至低于第一面6a面表面,从而抑制了化学机械研磨工艺的凹陷缺陷,形成足够平坦的表面。
步骤S4,形成所述振膜1:如图4e所示,在所述活塞连杆5以及所述支撑层7之上沉积振膜材料以形成所述振膜1。本实施例中,所述振膜材料包括多晶硅、单晶硅、氮化硅和无定形硅的至少一种。
步骤S5,形成所述压电驱动器2:如图4f所示,在所述振膜1远离所述第一空腔10a的一侧沉积压电驱动器材料以形成所述压电驱动器2;本实施例中,所述压电驱动器2为三明治结构,即压电驱动器2包括依次叠设的第一电极23、压电层22以及第二电极21,形成所述压电驱动器2时,利用金属材料沉积第一电极23,利用氮化铝、氧化锌等压电材料沉积压电层22,利用金属材料沉积第二电极21。
步骤S6,蚀刻所述活塞板4:如图4g所示,在所述第二面6b上蚀刻出所述活塞板4并形成所述第二空腔10b和所述间隙10c以使所述支撑层7暴露于所述间隙10c,所述活塞板4的厚度为1μm-100μm,当然也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活塞板的厚度。
在进行上述步骤S6时,由于活塞板4区域需要保留一定厚度的硅,而活塞板4周围环绕的区域,即所述间隙10c则需要将硅刻蚀完全。常规工艺需要进行两步刻蚀,存在以下问题:活塞板4区域保留的硅的厚度不易控制,且第二面6b与活塞板4所处位置存在较大高度差(可能超过100微米),在这种情况下光刻胶难以涂覆在不同高度的表面。因此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步骤S6,参图9和图10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6a:在所述第二面6b沉积氧化硅、氮化硅以及氮氧化硅中任意一种材料并蚀刻形成硬掩膜12,所述硬掩膜12向所述活塞板4的正投影与所述活塞板4重合,如图10a所示。
步骤S6b:如图10b所示,在所述衬底3远离所述振膜1的一侧形成第三光刻胶层13,所述硬掩膜12与所述第三光刻胶层13之间存在间隔,其间隔的宽度与所述间隙10c的宽度相等。
步骤S6c:如图10c所示,蚀刻未被所述硬掩膜12与所述第三光刻胶层13覆盖的所述第二面b以形成所述间隙10c,蚀刻所述硬掩膜12以及被所述硬掩膜12覆盖的第二面6b以形成所述活塞板4和所述第二空腔10b;优选的,蚀刻所述硬掩膜12的速率小于蚀刻所述硅晶圆6的速率。
步骤S6d:如图10d所示,剥离第三光刻胶层13。
采用上述步骤S6时,在双掩模(硬掩膜12以及第三光刻胶层13)的作用下,间隙10c区域被刻蚀;由于活塞板4区域硬掩膜12的存在,当间隙10c区域的硅刻蚀完全后,活塞板4区域依然保留一定厚度的硅。剩余的厚度可以通过刻蚀选择比和硬掩膜12厚度来精确控制;最后剥离第三光刻胶层13。这样就通过一步刻蚀直接形成活塞板4和间隙10c,且不存在高度差过大对工艺产生不利影响。
步骤S7,所述第一空腔10a以及所述活塞连杆5的释放:如图4h所示,利用化学蚀刻去除所述支撑层7以释放所述第一空腔10a以及所述活塞连杆5的释放。
当外界对压电驱动器2传递电信号时,压电驱动器2上的压电层22发生位移以带动振膜1发生位移。由于压电层22和振膜1的弹性模量不同,导致压电层22和振膜1两者同时发生偏转以带动活塞连杆5运动,进一步推动活塞板4做往返运动,从而推动空气形成声压,最后向外界输出音频信号。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扬声器的制作方法中,仅利用一片硅晶圆蚀刻出所述活塞连杆以及空腔,并形成振膜以及压电驱动器,工艺流程相对简单,良率更高;且误差小,精度高。制得的扬声器可靠性及平衡性能更好;当活塞板振动时,其活塞板的运动行程均位于所述空腔内,扬声器的发声效果更好。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扬声器的制作方法,所述扬声器包括振膜、形成于所述振膜之上并驱动所述振膜振动的压电驱动器、固定于所述振膜远离所述压电驱动器一侧并与所述振膜围成空腔的衬底、收容于所述空腔内的活塞板以及活塞连杆;所述活塞连杆一端固定于所述振膜,其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活塞板;所述活塞板将所述空腔分隔形成靠近所述振膜的第一空腔、远离所述振膜的第二空腔,所述活塞板与所述衬底之间间隔形成间隙;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蚀刻所述活塞连杆以及所述第一空腔:准备硅晶圆,所述硅晶圆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在所述第一面上蚀刻并形成所述活塞连杆以及所述第一空腔;
步骤S2,沉积支撑层:在所述硅晶圆形成所述活塞连杆以及所述第一空腔的一侧沉积支撑层材料并形成支撑层以填充所述第一空腔;
步骤S3,表面平坦化:利用化学机械研磨工艺去除所述支撑层高于所述活塞连杆的部分以使所述支撑层与所述活塞连杆的高度保持一致;
步骤S4,形成所述振膜:在所述活塞连杆以及所述支撑层之上沉积振膜材料以形成所述振膜;
步骤S5,形成所述压电驱动器:在所述振膜远离所述第一空腔的一侧沉积压电驱动器材料以形成所述压电驱动器;
步骤S6,蚀刻所述活塞板:在所述第二面上蚀刻出所述活塞板并形成所述第二空腔和所述间隙以使所述支撑层暴露于所述间隙;
步骤S7,所述第一空腔以及所述活塞连杆的释放:利用化学蚀刻去除所述支撑层以释放所述第一空腔以及所述活塞连杆;
所述步骤S1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a:准备所述硅晶圆,在所述第一面上按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活塞连杆的形状堆积光刻胶形成第一光刻胶层;
步骤S1b:利用离子注入工艺将离子注入未被所述第一光刻胶层覆盖的第一面形成离子层,所述离子层的厚度与所述活塞连杆的高度保持一致,所述离子由三族或五族元素形成;
步骤S1c:蚀刻所述离子层以同步形成所述活塞连杆以及所述第一空腔;
步骤S1d:剥离所述第一光刻胶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由磷、砷、硼中的任意一种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a:在所述支撑层远离所述第一空腔的一侧沉积缓冲层材料以形成缓冲层,所述缓冲层的厚度小于所述支撑层的厚度,所述缓冲层材料包括氧化硅、氮化硅、氮氧化硅或金属氮化物的至少一种;
步骤S3b:在所述缓冲层远离所述支撑层的一侧形成第二光刻胶层,所述第二光刻胶层与所述第一空腔正对设置;
步骤S3c:利用干法蚀刻或湿法蚀刻工艺去除未被所述第二光刻胶层覆盖的所述缓冲层;
步骤S3d:剥离所述第二光刻胶层;
步骤S3e:利用化学机械研磨工艺去除所述缓冲层以及所述支撑层高于所述活塞连杆的部分以使所述支撑层与所述活塞连杆的高度保持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6a:在所述第二面沉积氧化硅、氮化硅以及氮氧化硅中任意一种材料并蚀刻形成硬掩膜,所述硬掩膜向所述活塞板的正投影与所述活塞板重合;
步骤S6b:在所述衬底远离所述振膜的一侧形成第三光刻胶层;
步骤S6c:蚀刻未被所述硬掩膜与所述第三光刻胶覆盖的所述第二面以形成所述间隙,蚀刻所述硬掩膜以及被所述硬掩膜覆盖的第二面以形成所述活塞板和所述第二空腔;
步骤S6d:剥离第三光刻胶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扬声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步骤S6c时,蚀刻所述硬掩膜的速率小于蚀刻所述硅晶圆的速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的制作方法在进行步骤S1之前还包括步骤S0,对所述硅晶圆进行预清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步骤S1时,蚀刻深度为0.1μm-100μ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步骤S2时,所述支撑层材料为氧化硅或氮氧化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步骤S4时,所述振膜材料包括多晶硅、单晶硅、氮化硅和无定形硅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步骤S6时,所述活塞板的厚度为1μm-100μm。
CN202010664523.1A 2020-07-10 2020-07-10 扬声器的制作方法 Active CN1119603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64523.1A CN111960375B (zh) 2020-07-10 2020-07-10 扬声器的制作方法
PCT/CN2020/115242 WO2022007191A1 (zh) 2020-07-10 2020-09-15 扬声器的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64523.1A CN111960375B (zh) 2020-07-10 2020-07-10 扬声器的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60375A CN111960375A (zh) 2020-11-20
CN111960375B true CN111960375B (zh) 2024-04-02

Family

ID=733603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64523.1A Active CN111960375B (zh) 2020-07-10 2020-07-10 扬声器的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60375B (zh)
WO (1) WO2022007191A1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06540A (zh) * 2009-08-31 2011-04-0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活塞膈膜的压电微扬声器及其制造方法
DE102012220323A1 (de) * 2012-11-08 2014-05-08 Robert Bosch Gmbh Bauteil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CN203708479U (zh) * 2014-01-26 2014-07-09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扬声器
CN206629270U (zh) * 2017-04-14 2017-11-10 四川和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扬声器的双音腔结构
CN107528561A (zh) * 2017-09-12 2017-12-29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空腔型薄膜体声波谐振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45731A (zh) * 2016-12-04 2019-12-06 艾科索成像公司 具有压电传感器的成像装置
CN111137842A (zh) * 2019-12-31 2020-05-12 共达电声股份有限公司 Mems膜片及mems传感器芯片
CN111182428A (zh) * 2019-12-31 2020-05-19 瑞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Mems扬声器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497315A (en) * 2011-12-06 2013-06-12 B & W Group Ltd Decoupled loudspeaker drive unit operated by magnet reaction force or recoil
JP2021534703A (ja) * 2018-08-14 2021-12-09 ウィング アコースティックス リミテッド オーディオトランスデューサに関するシステム、方法、およびデバイス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06540A (zh) * 2009-08-31 2011-04-0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活塞膈膜的压电微扬声器及其制造方法
DE102012220323A1 (de) * 2012-11-08 2014-05-08 Robert Bosch Gmbh Bauteil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CN203708479U (zh) * 2014-01-26 2014-07-09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扬声器
CN110545731A (zh) * 2016-12-04 2019-12-06 艾科索成像公司 具有压电传感器的成像装置
CN206629270U (zh) * 2017-04-14 2017-11-10 四川和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扬声器的双音腔结构
CN107528561A (zh) * 2017-09-12 2017-12-29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空腔型薄膜体声波谐振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37842A (zh) * 2019-12-31 2020-05-12 共达电声股份有限公司 Mems膜片及mems传感器芯片
CN111182428A (zh) * 2019-12-31 2020-05-19 瑞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Mems扬声器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60375A (zh) 2020-11-20
WO2022007191A1 (zh) 2022-0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175855B1 (ko) Mems 마이크로폰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02740200B (zh) 具有带锥形表面的薄膜支撑的微机械声换能器
CN102006540B (zh) 具有活塞膈膜的压电微扬声器及其制造方法
JP6400693B2 (ja) 犠牲材料で充填されたキャビティを含む半導体構造を作製する方法
US20200236470A1 (en) Microelectromechanical electroacoustic transducer with piezoelectric actuation and corresponding manufacturing process
US10638236B2 (en) MEMS sound transducer, MEMS microphone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MEMS sound transducer
US11365119B2 (en) Device having a membran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CN211580197U (zh) Mems麦克风
JP2022545678A (ja) 膜を使用してキャビティを封止する方法
CN111960375B (zh) 扬声器的制作方法
JP5471640B2 (ja) Mems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基板
FI3900064T3 (en)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SURFACE LAYER OVER CAVITIES
US11939214B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device comprising a membrane extending over a cavity
JP4944494B2 (ja) 静電容量型センサ
CN116239076A (zh) 用于制造具有腔体的装置的方法
CN114827881A (zh) 背腔形成方法、具有背腔的器件、mems麦克风及制备方法
KR100466808B1 (ko) 압전형 초소형 스피커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217535470U (zh) 空腔soi基板
WO2022003251A3 (en) Mems resonat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WO2023087647A1 (zh) Mems麦克风及其制造方法
US20230172068A1 (en) SEMICONDUCTOR SUBSTRATES, FABRICATION METHODS THEREOF and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 (MEMS) DEVICES
KR102316131B1 (ko) 정전용량형 미세가공 초음파 트랜스듀서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0366090B (zh) Mems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JP2008022332A (ja) 振動膜ユニット、これを備えるシリコンマイクロホン、および振動膜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
CN117202062A (zh) Mems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