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59190A - 一种用于颠簸路面的双侧加装车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颠簸路面的双侧加装车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959190A CN111959190A CN202010828834.7A CN202010828834A CN111959190A CN 111959190 A CN111959190 A CN 111959190A CN 202010828834 A CN202010828834 A CN 202010828834A CN 111959190 A CN111959190 A CN 11195919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heel
- supporting
- arc
- support
- telescopic suppor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15/00—Wheels or wheel attachments designed for increasing traction
- B60B15/26—Auxiliary wheels or rings with traction-increasing surface attachable to the main wheel body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15/00—Wheels or wheel attachments designed for increasing traction
- B60B15/26—Auxiliary wheels or rings with traction-increasing surface attachable to the main wheel body
- B60B15/266—Traction increasing surface being located radially outside tire circumferential surfa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颠簸路面的双侧加装车轮,涉及车轮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前车轮和前叉、旋转盘、伸缩支轮;前叉设置有支撑部;支撑部设置有弧形支撑板;支撑环两侧面对称固定安装有旋转盘;旋转盘周侧面阵列有滑道;滑道内固定有导柱,滑道内表面滑动连接有伸缩支轮;伸缩支轮上开设有阶梯孔;滑道底面与伸缩支轮之间设置有弹簧;支杆的底部固定有滑轮;支杆的顶部固定有限位块;支杆一侧面均开设有限位支撑槽;弧形支撑板与限位支撑槽活动配合。本发明通过旋转盘和伸缩支轮的作用下,具有极大的减小了颠簸的程度,提高了舒适程度,以及两侧的伸缩支轮和轮胎便可作为三点支撑,也提高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达到相对不易发生侧滑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颠簸路面的双侧加装车轮。
背景技术
当车轮经过路面不平或者坑洼较多的路面时,便会出现颠簸,使人产生不适感,大大降低体验感和舒适感。其中使车轮产生颠簸的现象是由于车轮经过路面不平或者坑洼较多的路面时,车轮在重力的作用下会下降至路坑中,然后又通过与路坑边缘进行碰撞,循环反复时便会造成颠簸的现象。
当车轮横穿倾斜路面时,由于车轮行驶在倾斜路面时导致车轮边缘与路面的接触面积减小,从而易发生侧滑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颠簸路面的双侧加装车轮,通过旋转盘和伸缩支轮的作用下,位于车轮与路面接触的前侧位置的伸缩支轮底部中的滑轮会在路面的挤压作用下,使得伸缩支轮向旋转盘中收缩,直至伸缩支轮快接近竖直状态时,此时弧形支撑板对限位支撑槽进行相互支撑,即弧形支撑板对支杆和滑轮进行支撑;若前侧路面为平坦路面,滑轮则会与轮胎相平齐;若前侧路面为坑洼路面,滑轮则会低于轮胎,且滑轮会伸入坑洼内,而轮胎会高于坑洼,此时车轮由于滑轮对支杆进行相互支撑,继而支杆对弧形支撑板进行相互支撑,继而弧形支撑板对前叉和前车轮进行相互支撑;故而车轮不会下降至路坑中,也就会避免与路坑边缘产生较大的碰撞,从而极大的减缓了颠簸的程度;通过支撑环两侧面对称固定有旋转盘的作用,当行驶在倾斜路面时,两侧的伸缩支轮和轮胎可以作为三点支撑,也提高了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达到相对不易发生侧滑的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用于颠簸路面的双侧加装车轮,包括前车轮、车架的前叉、旋转盘和伸缩支轮;所述前车轮包括轮毂、轮胎、车轴和辐条;所述轮毂内侧通过辐条固定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内表面通过轴承与车轴配合;所述轮毂外侧固定有轮胎;所述前叉与车轴的两端部进行配合;所述前叉底部设置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底部设置有弧形支撑板;所述旋转盘中心开设有贯穿孔;所述车轴的两端穿过贯穿孔,且所述支撑环两侧面对称固定安装有旋转盘,即前车轮两侧面均有一个旋转盘;所述旋转盘周侧面均匀阵列有滑道;所述滑道内固定有导柱,所述导柱末端设置有限位块;所述滑道内表面滑动连接有伸缩支轮;所述伸缩支轮上开设有与导柱相配合的阶梯孔;所述导柱与阶梯孔内表面滑动配合;所述滑道底面与伸缩支轮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伸缩支轮包括滑轮、支杆和限位块;所述支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滑轮;所述支杆的顶部固定有限位块;所述支杆一侧面均开设有限位支撑槽;所述弧形支撑板与限位支撑槽活动配合;所述弹簧的作用是使得伸缩支轮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使得伸缩支轮处于伸长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导柱周侧面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阶梯孔内壁开设有与限位板相配合的限位槽;即可使得伸缩支轮不能发生转动情况,故而不会让扁状的滑轮转动。
进一步地,两个相邻所述限位支撑槽之间固定安装有转动轮;所述转动轮是为了便于弧形支撑板的前端插入限位支撑槽中的顺畅性,使得弧形支撑板端面与限位支撑槽端面不易相互阻碍而挡住,方便其发生滑动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支撑板的前侧设置有弧面结构;所述限位支撑槽与弧面结构由将要接触状态直至滑动过程后,所述伸缩支轮向旋转盘中心方向进行收缩1mm-5mm,即此时弧面结构的厚度为1mm-5mm;所述弧面结构是提高弧形支撑板与限位支撑槽在处于一开始接触状态时,提高弧形支撑板与限位支撑槽之间滑动的顺畅性;也使得,当前车轮在平坦路面上行驶时,伸缩支轮在弧面结构的作用下相对于轮胎底面向旋转盘中心方向进行收缩1mm-5mm,即在平坦路面上行驶时,所述伸缩支轮会相对向中心收缩1mm-5mm,也不会与地面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支撑板的厚度为2mm-5mm;所述弧形支撑板为高强度的钢制材料,所述弧形支撑板的厚度越低,其行驶时,伸缩支轮因弧形支撑板的厚度而导致的伸缩量越小,也就使得其阻力越小,行驶速度也可以更高。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支撑槽的内顶面与内底面之间的距离为5mm-20mm;该距离也会受到弧形支撑板的厚度影响,当弧形支撑板的厚度越薄,该距离可以设置的更小。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颠簸路面的双侧加装车轮,通过旋转盘和伸缩支轮的作用下,位于车轮与路面接触的前侧位置的伸缩支轮底部中的滑轮会在路面的挤压作用下,使得伸缩支轮向旋转盘中收缩,直至伸缩支轮快接近竖直状态时,此时弧形支撑板对限位支撑槽进行相互支撑,即弧形支撑板对支杆和滑轮进行支撑;若前侧路面为平坦路面,滑轮则会与轮胎相平齐;若前侧路面为坑洼路面,滑轮则会低于轮胎,且滑轮会伸入坑洼内,而轮胎会高于坑洼,此时车轮由于滑轮对支杆进行相互支撑,继而支杆对弧形支撑板进行相互支撑,继而弧形支撑板对前叉和前车轮进行相互支撑;故而车轮不会下降至路坑中,也就会避免与路坑边缘产生较大的碰撞,从而极大的减小了颠簸的程度;当限位支撑槽滑出弧形支撑板后,由于弹簧的作用下,伸缩支轮便又恢复至伸长状态。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旋转盘和伸缩支轮的作用下,位于车轮与路面接触的前侧位置的伸缩支轮底部中的滑轮会在路面的挤压作用下,使得伸缩支轮向旋转盘中收缩,直至伸缩支轮快接近竖直状态时,此时弧形支撑板对限位支撑槽进行相互支撑,即弧形支撑板对支杆和滑轮进行支撑;若前侧路面为平坦路面,滑轮则会与轮胎相平齐;若前侧路面为坑洼路面,滑轮则会低于轮胎,且滑轮会伸入坑洼内,而轮胎会高于坑洼,此时车轮由于滑轮对支杆进行相互支撑,继而支杆对弧形支撑板进行相互支撑,继而弧形支撑板对前叉和前车轮进行相互支撑;故而车轮不会下降至路坑中,也就不会与路坑边缘进行碰撞,也就不会产生颠簸的现象;具有极大的减小了颠簸的程度,提高了舒适程度的优点。
2、本发明通过支撑环两侧面对称固定有旋转盘的作用,当行驶在倾斜路面时,两侧的伸缩支轮和轮胎可以作为三点支撑,也提高了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达到相对不易发生侧滑的优点。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用于颠簸路面的双侧加装车轮处于坑洼路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用于颠簸路面的双侧加装车轮处于平坦路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前车轮和前叉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旋转盘的内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伸缩支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伸缩支轮顶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前车轮,2-前叉,3-旋转盘,4-伸缩支轮,5-弹簧,101-轮毂,102-轮胎,103-车轴,104-支撑环,201-支撑部,202-弧形支撑板,203-弧面结构,301-贯穿孔,302-滑道,303-导柱,304-限位块,305-限位板,401-滑轮,402-支杆,403-限位槽,404-限位支撑槽,405-阶梯孔,406-转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请参阅图1-8所示,本发明为一种用于颠簸路面的双侧加装车轮,包括前车轮1、车架的前叉2、旋转盘3和伸缩支轮4;前车轮1包括轮毂101、轮胎102、车轴103和辐条;轮毂101内侧通过辐条固定有支撑环104;支撑环104内表面通过轴承与车轴103配合;轮毂101外侧固定有轮胎102;前叉2与车轴103的两端部进行配合;前叉2底部设置有支撑部201;支撑部201底部设置有弧形支撑板202;旋转盘3中心开设有贯穿孔301;车轴103的两端穿过贯穿孔301,且支撑环104两侧面对称固定安装有旋转盘3,即前车轮两侧面均有一个旋转盘3;旋转盘3周侧面均匀阵列有滑道302;滑道302内固定有导柱303,导柱303末端设置有限位块304;滑道302内表面滑动连接有伸缩支轮4;伸缩支轮4上开设有与导柱303相配合的阶梯孔405;导柱303与阶梯孔405内表面滑动配合;滑道302底面与伸缩支轮4之间设置有弹簧5;伸缩支轮4包括滑轮401、支杆402和限位块403;支杆40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滑轮401;支杆402的顶部固定有限位块403;支杆402一侧面均开设有限位支撑槽404;弧形支撑板202与限位支撑槽404活动配合;弹簧的作用是使得伸缩支轮4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使得伸缩支轮4处于伸长状态。
优选地,导柱303周侧面设置有限位板305;阶梯孔405内壁开设有与限位板305相配合的限位槽403;即可使得伸缩支轮4不能发生转动情况,故而不会让扁状的滑轮401转动。
优选地,两个相邻限位支撑槽404之间固定安装有转动轮406;转动轮406是为了便于弧形支撑板202的前端插入限位支撑槽404中的顺畅性,使得弧形支撑板202端面与限位支撑槽404端面不易相互阻碍而挡住,方便其发生滑动配合。
优选地,弧形支撑板202的前侧设置有弧面结构203;限位支撑槽404与弧面结构203由将要接触状态直至滑动过程后,伸缩支轮4向旋转盘3中心方向进行收缩1mm-5mm,即此时弧面结构203的厚度为1mm-5mm;弧面结构203是提高弧形支撑板202与限位支撑槽404在处于一开始接触状态时,提高弧形支撑板202与限位支撑槽404之间滑动的顺畅性;也使得,当前车轮1在平坦路面上行驶时,伸缩支轮4在弧面结构203的作用下相对于轮胎102底面向旋转盘3中心方向进行收缩1mm-5mm,即在平坦路面上行驶时,伸缩支轮4会相对向中心收缩1mm-5mm,也不会与地面接触。
优选地,弧形支撑板202的厚度为2mm-5mm;弧形支撑板202为高强度的钢制材料,弧形支撑板202的厚度越低,其行驶时,伸缩支轮4因弧形支撑板202的厚度而导致的伸缩量越小,也就使得其阻力越小,行驶速度也可以更高。
优选地,限位支撑槽404的内顶面与内底面之间的距离为5mm-20mm;该距离也会受到弧形支撑板202的厚度影响,当弧形支撑板202的厚度越薄,该距离可以设置的更小。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颠簸路面的双侧加装车轮,通过旋转盘3和伸缩支轮4的作用下,位于车轮与路面接触的前侧位置的伸缩支轮4底部中的滑轮401会在路面的挤压作用下,使得伸缩支轮4向旋转盘3中收缩,直至伸缩支轮4快接近竖直状态时,此时弧形支撑板202对限位支撑槽404进行相互支撑,即弧形支撑板202对支杆402和滑轮401进行支撑;若前侧路面为平坦路面,滑轮401则会与轮胎102相平齐;若前侧路面为坑洼路面,滑轮401则会低于轮胎102,且滑轮401会伸入坑洼内,而轮胎102会高于坑洼,此时车轮由于滑轮401对支杆402进行相互支撑,继而支杆402对弧形支撑板202进行相互支撑,继而弧形支撑板202对前叉和前车轮1进行相互支撑;故而车轮不会下降至路坑中,也就会避免与路坑边缘产生较大的碰撞,从而极大的减小了颠簸的程度;当限位支撑槽404滑出弧形支撑板202后,由于弹簧的作用下,伸缩支轮4便又恢复至伸长状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7)
1.一种用于颠簸路面的双侧加装车轮,包括前车轮(1)和车架的前叉(2);所述前车轮(1)包括轮毂(101)、轮胎(102)、车轴(103)和辐条;所述轮毂(101)内侧通过辐条固定有支撑环(104);所述支撑环(104)内表面通过轴承与车轴(103)配合;所述轮毂(101)外侧固定有轮胎(102);所述前叉(2)与车轴(103)的两端部进行配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盘(3)和伸缩支轮(4);
所述前叉(2)底部设置有支撑部(201);所述支撑部(201)底部设置有弧形支撑板(202);
所述旋转盘(3)中心开设有贯穿孔(301);所述车轴(103)的两端穿过贯穿孔(301),且所述支撑环(104)两侧面对称固定安装有旋转盘(3);所述旋转盘(3)周侧面均匀阵列有滑道(302);所述滑道(302)内固定有导柱(303),所述导柱(303)末端设置有限位块(304);所述滑道(302)内表面滑动连接有伸缩支轮(4);
所述伸缩支轮(4)上开设有与导柱(303)相配合的阶梯孔(405);所述导柱(303)与阶梯孔(405)内表面滑动配合;所述滑道(302)底面与伸缩支轮(4)之间设置有弹簧(5);
所述伸缩支轮(4)包括滑轮(401)、支杆(402)和限位块(403);所述支杆(40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滑轮(401);所述支杆(402)的顶部固定有限位块(403);所述支杆(402)一侧面均开设有限位支撑槽(404);
所述弧形支撑板(202)与限位支撑槽(404)活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颠簸路面的双侧加装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柱(303)周侧面设置有限位板(305);所述阶梯孔(405)内壁开设有与限位板(305)相配合的限位槽(4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颠簸路面的双侧加装车轮,其特征在于,两个相邻所述限位支撑槽(404)之间固定安装有转动轮(40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颠簸路面的双侧加装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支撑板(202)的前侧设置有弧面结构(203);所述限位支撑槽(404)与弧面结构(203)由将要接触状态直至滑动过程后。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用于颠簸路面的双侧加装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支轮(4)向旋转盘(3)中心方向进行收缩1mm-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颠簸路面的双侧加装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支撑板(202)的厚度为2mm-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颠簸路面的双侧加装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支撑槽(404)的内顶面与内底面之间的距离为5mm-20m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828834.7A CN111959190A (zh) | 2020-08-18 | 2020-08-18 | 一种用于颠簸路面的双侧加装车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828834.7A CN111959190A (zh) | 2020-08-18 | 2020-08-18 | 一种用于颠簸路面的双侧加装车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959190A true CN111959190A (zh) | 2020-11-20 |
Family
ID=733882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828834.7A Withdrawn CN111959190A (zh) | 2020-08-18 | 2020-08-18 | 一种用于颠簸路面的双侧加装车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959190A (zh) |
-
2020
- 2020-08-18 CN CN202010828834.7A patent/CN111959190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677206B (zh) | 既可上台阶又可平地行驶的多用途轮胎及其使用方法 | |
CN112389536A (zh) | 一种汽车转向传动机构 | |
US20170080749A1 (en) | Optimized Rim For Robust Pneumatic Bicycle Wheel Functionality | |
CN109941036B (zh) | 一种接地面积可变的安全节能车轮 | |
CN111959190A (zh) | 一种用于颠簸路面的双侧加装车轮 | |
CN207328001U (zh) | 一种适用于电动摩托车的扁平轮胎 | |
CN111959191A (zh) | 一种适用坑洼路面的加装车轮 | |
CN111108038B (zh) | 一种减震自行车 | |
CN112026436A (zh) | 一种用于颠簸路面的单侧加装车轮 | |
CN105879364A (zh) | 一种滑板车 | |
CN207549882U (zh) | 船形履带机构总成 | |
CN114541842B (zh) | 一种立体车库用安全性较高的梳齿交换装置 | |
CN210161850U (zh) | 一种具有镂空结构的汽车轮毂 | |
CN108422805B (zh) | 一种脚轮 | |
CN210454326U (zh) | 一种防爆轮辋 | |
CN206243228U (zh) | 一种工程机械轮胎存放架 | |
CN106827941B (zh) | 一种用于童车的车轮 | |
CN104742642B (zh) | 一种非充气轮胎 | |
CN213167586U (zh) | 一种在圆弧形轮幅侧面连接支撑杆的车轮 | |
CN207565237U (zh) | 一种免换胎轮毂 | |
CN219987613U (zh) | 一种汽车轮胎放置架 | |
CN221090370U (zh) | 一种可抗形变的箱包脚轮 | |
CN219057048U (zh) | 一种轮胎手动存放架 | |
CN214530318U (zh) | 一种防撞桩警示立柱 | |
CN221023095U (zh) | 一种电动车铝合金轮毂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120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