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48927B - 定影装置 - Google Patents

定影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48927B
CN111948927B CN202010395755.1A CN202010395755A CN111948927B CN 111948927 B CN111948927 B CN 111948927B CN 202010395755 A CN202010395755 A CN 202010395755A CN 111948927 B CN111948927 B CN 1119489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conduction
heater
longitudinal direction
support member
conduction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9575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48927A (zh
Inventor
渡边稔之
前田雅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119489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489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489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489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53Structural details of heat elements, e.g. structure of roller or belt, eddy current, induction heat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6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combined with pressur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20Details of the fixing device or porcess
    • G03G2215/2003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fixing device
    • G03G2215/2016Heating belt
    • G03G2215/2025Heating belt the fixing nip having a rotating belt support member opposing a pressure memb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ix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一种定影装置,包括:圆筒形的膜,布置在膜的内周表面上的支撑部件,由支撑部件支撑并且可滑动地设置有膜的加热部件,以及加压部件,加压部件与加热部件一起通过膜形成压接部分。定影装置在压接部分处加压记录介质的同时加热记录介质。第一热传导部件和第二热传导部件设置在加热部件和支撑部件之间。具有高于支撑部件的热导率的第一热传导部件和第二热传导部件配置成彼此接合。

Description

定影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在诸如复印机或激光束打印机(LBP)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的定影装置,所述图像形成装置采用例如使用电子照相方法和静电记录方法的图像形成处理。
背景技术
膜定影方法已经用于被包括在采用例如电子照相方法和静电记录方法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定影装置。在采用膜定影方法的定影装置中,定影膜和加压部件布置成彼此压接。在定影膜的内部,在与加压部件相对的部分的内表面处布置加热部件,该加热部件用于在定影膜与加压部件紧密接触地被驱动的同时加热定影膜。
作为加热部件,通常使用陶瓷加热器,该陶瓷加热器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在由诸如氧化铝或氮化铝的陶瓷材料制造的基板上形成有加热电阻器元件。在包括加热部件的膜热定影单元中,很可能会发生加热器的纸不由此通过的非片材通过区域中的温度变得高于加热器的纸由此通过的片材通过区域中的温度(即所谓的“非片材通过部分温度升高”)的现象。因此,当发生非片材通过部分温度升高时,由于在片材通过区域和非片材通过区域之间的温度差而引起的热应力会破坏加热器的基板。在这方面,已知存在这样的结构:其中热传导部件设置在加热器和加热器支撑部件之间,从而便于在加热器的表面内进行热传递,并且获得在加热器的纵向方向上的基本均匀的温度分布(日本专利申请特开第11-84919号)。
另一方面,在热传导部件设置在加热器和加热器支撑部件之间的情况下,由于加热器的热膨胀量(热膨胀率)和热传导部件的热膨胀量之间的差异,热传导部件可能会变形。由于加热器重复地执行加热和冷却(热循环),因此加热器和加热器支撑部件重复地膨胀和收缩。因此,加热器和加热器支撑部件对彼此施加力,使得应力施加到加热器和加热器支撑部件中的每一个。因此,如果将诸如铝板的低强度材料用作热传导部件,则热传导部件可能会由于施加的应力而变形。如果热传导部件变形,则热传导部件和加热器之间的密接性能可能会劣化,并且可能会减弱由热传导部件引起的温度均匀化的效果。为了防止热传导部件由于热循环而变形,已经存在一种通过在纵向方向上布置多个部件作为热传导部件来防止由于热循环而引起的变形的技术(日本专利申请特开第2016-95397号)。由多个部件组成的热传导部件的使用缩短了每个热传导部件在纵向方向上的长度。这种缩短使热传导部件的膨胀量减小,并且由此减弱由于热循环而施加到热传导部件的应力且防止热传导部件的变形。
然而,在使用在纵向方向上布置的多个部件作为热传导部件的情况下,在热传导部件的各部件之间形成的间隙中不能获得通过热传导部件使加热器在纵向方向上的温度分布均匀化的效果。具体地,在所述间隙处不存在热传导部件,并且因此加热器的温度局部升高,这可能会造成不良图像,例如与间隙的宽度(在加热器的纵向方向上的长度)相对应的热偏移。因此,间隙的宽度在理想情况下应该被最小化。另一方面,由于热传导部件的热膨胀,因此间隙在理想情况下应该具有恒定的宽度以防止由于相邻的热传导部件之间的接触而导致的热传导部件的变形。
因此,为了在兼顾热膨胀的情况下使间隙的宽度最小化,与加热器支撑部件接合的热传导部件可以位于尽可能接近间隙的位置。这是因为,可以通过减小接合部分与间隙的距离来减小热传导部件的热膨胀量。然而,例如,在温度检测元件、安全元件等布置成在与间隙接近的位置处与加热器接触的情况下,可能会存在其形状允许热传导部件与加热器支撑部件接合的部分不能靠近间隙布置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公开旨在提供一种定影装置,所述定影装置能够在包括由在纵向方向上布置的多个部件组成的热传导部件的定影装置中通过抑制在相邻的热传导部件之间的间隙处的加热部件中的局部温度升高来防止不良图像的出现,同时防止由于相邻的热传导部件之间的接触引起的热传导部件的变形。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一种定影装置包括:圆筒形的膜,布置在所述膜的内周表面上的支撑部件,由所述支撑部件支撑并且可滑动地设置有所述膜的加热部件,以及加压部件,所述加压部件与所述加热部件一起通过所述膜形成压接部分,所述压接部分配置成在加压记录介质的同时加热记录介质。第一热传导部件和第二热传导部件设置在所述加热部件和所述支撑部件之间,所述第一热传导部件和所述第二热传导部件中的每一个的热导率高于所述支撑部件的热导率。所述第一热传导部件和所述第二热传导部件配置成彼此接合。
参考附图,根据对示例性实施例的以下描述,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方面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示例性定影装置的结构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2是示出定影装置的结构的示意性前视图。
图3示出了示例性陶瓷加热器的说明图。
图4示出了示例性热敏电阻和热熔丝的说明图。
图5A和5B均为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用于保持加热器和金属板的示例性方法的截面图。
图6A、6B和6C均为示出加热器保持部件和金属板的示例性布局的说明图。
图7A和7B均为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金属板之间的间隙的放大图。
图8A和8B均为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在热膨胀期间的金属板之间的间隙的放大图。
图9A至9D均为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保持加热器和金属板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10A和10B均为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金属板之间的间隙的放大图。
图11A和11B均为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在热膨胀期间的金属板之间的间隙的放大图。
图12A至12D均为示出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保持加热器和金属板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13A和13B均为示出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金属板之间的间隙的放大图。
图14A和14B均为示出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在定影装置的热膨胀期间的金属板之间的间隙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首先,将描述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定影装置的概况。接下来,将描述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在下面的描述中,除非另外说明,否则将与加压辊32的轴向方向和膜36的母线方向相同的定影装置18的纵向方向简称为“纵向方向”。将与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相同的定影装置18的横向方向简称为“横向方向”。
(示例性定影装置)
图1是示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定影装置18的沿着定影装置18的纵向方向观察的示意性截面图。图2是示出从定影装置18的沿横向方向的一端观察的定影装置18的示意图。
定影装置18包括膜单元31,所述膜单元包括圆筒形挠性膜36、以及用作加压部件的加压辊32。膜36和加压辊32大致彼此平行地布置在框架33的左右侧板34之间。定影装置18配置成在夹持部分N处将记录介质上的未定影调色剂定影,所述夹持部分是膜36和加压辊32之间的接触部分。
加压辊32包括芯棒32a、形成在芯棒32a的外侧上的弹性层32b、以及形成在弹性层32b的外侧上的离型层32c。用于弹性层32b的材料包括硅橡胶和氟橡胶。用于离型层32c的材料包括全氟烷氧基聚合物(PFA)、聚四氟乙烯(PTFE)和聚六氟丙烯(FEP)。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加压辊32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通过注射成型在芯棒32a上形成厚度约3.5mm的硅橡胶层(弹性层)32b。芯棒32a由不锈钢制成并且具有11mm的外径。在硅橡胶层32b的外侧,形成厚度约40μm的PFA树脂管(离型层)32c。加压辊32的外径为18mm。例如就夹持部分N的牢固性和耐久性而言,在9.8N的负荷下由ASKER-C硬度计测量的加压辊32的硬度理想地处于40°至70°的范围内。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加压辊32的硬度被调节为54°。弹性层在加压辊32的纵向方向上的长度为226mm。加压辊32通过在芯棒32a的沿纵向方向的两端处的轴承部件35被可旋转地支撑在框架33的侧板34之间。驱动齿轮G固定到加压辊芯棒32a的一端。旋转力从驱动源(未示出)传递到驱动齿轮G,并且加压辊32被旋转驱动。
图1所示的膜单元31包括膜36、与膜36的内周表面接触的板状加热器37、支撑加热器37的支撑部件38、以及用作热传导部件的金属板39(其具有比支撑部件38高的热导率)。利用供电连接器47和加热器夹具48将膜单元31通过金属板39固定到支撑部件38。供电连接器47设置在加热器37的沿纵向方向的一端处,并且加热器夹具48设置在加热器37的沿纵向方向的另一端处。膜单元31还包括加强支撑部件38的加压支架42、以及对膜36在纵向方向上的移动进行管控的凸缘43。
膜36是圆筒形的挠性部件,其包括基层、形成在基层的外侧上的弹性层、以及形成在弹性层的外侧上的离型层。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膜36具有18mm的内径,并且具有将厚度为60μm的聚酰亚胺基材用作基层的结构。作为弹性层,使用厚度约为150μm的硅橡胶。作为离型层,使用厚度为15μm的PFA树脂管。
加热器37包括绝缘基板37a、加热电阻器元件37b和电接触部分37c,如图3所示。绝缘基板37a由诸如氧化铝或氮化铝的陶瓷材料制成。加热电阻器元件37b由诸如银-钯合金的材料制成,并且通过丝网印刷等在基板37a上形成。电接触部分37c由诸如银的材料制成,并且连接到加热电阻器元件37b。可以通过供电连接器47和设置在加热器37的沿纵向方向的一端处的电接触部分37c的连接向加热电阻器元件37b供应电力。
加热器37包括在加热电阻器元件37b上的玻璃涂层37d以作为用于保护加热电阻器元件37b的保护层。加热器37沿着膜36的母线方向布置成使得加热器37的一个表面通过膜36与加压辊32相对,并且与这一个表面相反的另一表面与支撑部件38的支撑表面相对。加热器37可滑动地设置有膜36。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加热器37的基板37a具有长方体形状,其纵向长度为270mm、横向长度为5.8mm且厚度为1.0mm。基板37a由氧化铝制成。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两个加热电阻器元件37b串联连接并且配置成具有18Ω的电阻值。因此,加热电阻器元件37b所具有的图案使得加热电阻器元件37b在沿纵向方向的一个端部处经由电接触部分37e彼此连接。位于上游侧的加热电阻器元件37b和位于下游侧的加热电阻器元件37b具有相同的形状,其纵向长度为222mm且横向长度为0.9mm。
关于上游和下游加热电阻器元件37b的横向位置,这两个加热电阻器元件37b都布置在距基板37a的边缘0.7mm的位置处。加热电阻器元件37b印刷在相对于横向中心对称的位置处。加热器37不仅设置有玻璃涂层37d,而且还设置有施加到膜36的内表面上的耐热油脂。这改善了膜36的内周表面与加热器37之间的滑动性能。
支撑部件38是横截面为U形的部件,如图1所示。支撑部件38具有刚性、耐热性和隔热性。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支撑部件38由液晶聚合物形成。支撑部件38具有两个功能:对在外部与支撑部件38装配的膜36进行支撑的功能、以及支撑加热器37的一个表面的功能。
支撑部件38设置有通孔38f和38g,如图4所示。用作温度检测元件的热敏电阻44a布置成从通孔38f接触金属板39。用作安全元件的热敏开关44b布置成从通孔38g接触金属板39。换句话说,诸如温度检测元件和安全元件的温度传感器设置在金属板39上,以使得可以通过金属板39感测加热器37的热量。
通过经由用于稳定与金属板39的接触状态的陶瓷纸等在壳体中设置热敏电阻元件、然后用诸如聚酰亚胺带的绝缘材料涂覆所述热敏电阻元件而制备热敏电阻44a。热敏开关44b是用于检测加热器37中的异常发热以便在加热器37引起异常温升时中断对加热器37的供电的部件。
热敏开关44b设置有双金属部分,通过将具有不同热膨胀系数的两种或更多种类型的金属或合金紧密地结合、然后将结合的材料精加工成板状而制备所述双金属部分。由于通过加热器37而产生的异常高温,因此热膨胀系数大的金属部分朝向热膨胀系数小的金属部分弯曲。通过利用这种移位,热敏开关44b断开或者闭合电触点,由此切断用于向加热器37供应电力的电路。
加压支架42是具有U形横截面的部件,并且如图1所示在膜36的母线方向上为长形。加压支架42具有增强膜单元31的弯曲刚性的功能。通过弯曲厚度为1.6mm的不锈钢板来形成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加压支架42。
左右凸缘43保持加压支架42的两端。侧板34的在沿传送方向的上游侧和下游侧彼此相对的端部34a均伸入沿传送方向设置在上游侧和下游侧的竖直凹槽部分43a。换句话说,设置在沿传送方向的上游侧和下游侧的凸缘43的竖直凹槽部分43a与侧板34的两个相对端部34a接合。因此,左右凸缘43配置成使得左右侧板34促使膜单元31接近加压辊32或者移动远离加压辊32。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将液晶聚合物树脂用作凸缘43的材料。
加压弹簧46布置在加压臂45与左右凸缘43中的每一个的加压部分43b之间。加压弹簧46通过左右凸缘43、加压支架42、支撑部件38和加热器37抵靠加压辊32推压膜36,如图2所示。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膜36和加压辊32之间的压接力作为总压力是180N。因此,加热器37和加压辊32通过膜36抵抗加压辊32的弹性而形成约6mm的夹持部分N(压接部分)。
在定影装置18的操作期间,旋转力从驱动源(未示出)传递到加压辊32的驱动齿轮G。因此,加压辊32以预定速度在顺时针方向上被旋转驱动,如图1所示。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加压辊32的旋转速度被设定成使得记录介质以100mm/sec的传送速度进行传送。随着加压辊32的旋转驱动,旋转力通过在夹持部分N处作用于加压辊32和膜36之间的摩擦力而作用在膜36上。结果,膜36在与加热器37的一个表面接触的同时在加热器37的该表面上滑动,并且随着加压辊32的旋转而被驱动并围绕支撑部件38在逆时针方向上旋转。以该方式,使膜36旋转并且将电力供应至加热器37,并且在由热敏电阻44a检测出的加热器37的温度达到目标温度的状态下引入记录介质P。定影入口引导件30具有将其上形成有未定影调色剂图像t的记录介质P朝向夹持部分N引导的功能。
承载未定影调色剂图像t的记录介质P被引导至夹持部分N,并且记录介质P的承载调色剂图像的表面在夹持部分N处与膜36紧密接触,然后记录介质P和膜36被夹持部分N夹持和传送。在传送过程中,记录介质P上的未定影调色剂图像t通过从由加热器37加热的膜36供应的热量而在记录介质P上被加热和加压。因此,未定影调色剂图像t被熔融和定影到记录介质P上。
(热传导部件)
接下来,将描述现有技术的用作热传导部件的金属板39和用于保持金属板39的方法。图5A和5B均为示出加热器37和支撑部件38中的每一个的端部的截面图。金属板39布置在支撑部件38和加热器37之间,如图1和图2所示。均用作保持部件的供电连接器47和加热器夹具48中的一个设置在加热器37的沿纵向方向的一端处,并且供电连接器47和加热器夹具48中的另一个设置在加热器37的沿纵向方向的另一端处,如图5A和5B所示。因此,加热器37由支撑部件38支撑为使得加热器37的沿纵向方向的中央部分经由金属板39接触支撑部件38。此外,加热器37的沿纵向方向的端部直接接触支撑部件38并由支撑部件38支撑。
供电连接器47由壳体部分47a(其由凹形树脂材料制成)和接触端子47b形成。供电连接器47夹持并保持加热器37和支撑部件38。此外,接触端子47b接触加热器37的电接触部分37c,因此供电连接器47电连接到加热器37。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供电连接器47用作加热器保持部件。然而,供电连接器47可以被划分成单独的部件,即:具备向加热器37供电的功能的部件、以及用作加热器保持部件的部件。接触端子47b连接到配线49。配线49连接到未示出的交流(AC)电源和三端双向可控硅(triac)。
由弯曲成U形的金属板形成的加热器夹具48作为保持部件在加热器37的沿纵向方向的端部接触支撑部件38的状态下由于其弹簧性质而保持加热器37。由加热器夹具48加压的加热器37的端部配置成允许加热器37在纵向方向上移动。利用该结构,在加热器37的热膨胀期间允许加热器37的膨胀或收缩,因此防止不必要的应力作用在加热器37上。
将参考图6A至6C描述根据现有技术使用两个金属板40和41作为金属板39的结构。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具有0.3mm的恒定厚度的铝板(以下简称为铝板)被用作金属板40和41中的每一个。与加热器37接触的铝板40和41的每个接触部分在传送方向上的宽度M为7mm。铝板40的纵向长度L1为102mm,并且铝板41的纵向长度L2为115mm。铝板40和41安置在支撑部件38上并且沿纵向方向在其间形成有间隙。铝板40在沿纵向方向的两端处包括弯曲部分40a和40b。弯曲部分40a和40b分别插入支撑部件38的安装孔38a和38b中。类似地,铝板41在沿纵向方向的两端处包括弯曲部分41a和41b,并且弯曲部分41a和41b分别插入支撑部件38的安装孔38c和38b中。弯曲部分40a插入安装孔38a中,弯曲部分40b和41b插入安装孔38b中,并且弯曲部分41a插入安装孔38c中。此外,使弯曲部分40a、40b、41a和41b中的每一个的沿传送方向的下游端与安装孔38a至38c中的相应一个的内壁接触,由此在传送方向上定位铝板40和41。另一方面,安装孔38a至38c的宽度大于铝板40和41的弯曲部分40a、40b、41a和41b的宽度,因此允许铝板40和41由于热膨胀而在纵向方向上拉伸。
铝板40包括在沿传送方向的一端处的弯曲部分40c,并且弯曲部分40c插入支撑部件38的安装孔38d中。类似地,铝板41包括在沿传送方向的一端处的弯曲部分41c,并且弯曲部分41c插入支撑部件38的安装孔38e中。弯曲部分40c和41c分别插入安装孔38d和38e中。另外,弯曲部分40c和41c中的每一个的沿纵向方向的一端与安装孔38d和38e中的相应一个的内壁接触,由此在纵向方向上定位铝板40和41。另一方面,考虑到制造公差,安装孔38d和38e的宽度大于铝板40和41的弯曲部分40c和41c的宽度,由此允许在传送方向上移动。
接下来,将参照图7A和图7B以及图8A和8B描述当根据现有技术的铝板40和41热膨胀时位于沿纵向方向的中央部分处的间隙。图7A是示出在铝板40和41设置在加热器37下方的支撑部件38上的状态下沿纵向方向的中央部分在热膨胀之前的截面图。图7B示出了在省略加热器37的状态下从加热器37的安装表面观察的支撑部件38。换句话说,图7A是图7B的截面图,图7B中省略了加热器37的图示。铝板40和41分别包括钩部40d和41d。钩部40d和41d分别与突起38i和38j接合,所述突起38i和38j设置在支撑部件38上并且在纵向方向上朝向安装孔38b的内部突出。从加热器37的安装表面看,钩部40d和41d与突起38i和38j在纵向方向上彼此重叠的量分别对应于宽度A1和宽度B1。因此,钩部40d和41d管控铝板40和41在远离支撑部件38朝向加热器37的安装表面的方向上的移动。在铝板40和41之间设置有宽度为D1的间隙,从而防止铝板40和41彼此接触并且由于热膨胀而变形。宽度C1对应于加热器37与铝板40和41在中央部分的间隙处沿纵向方向不彼此接触的部分。
图8A是示出在省略了加热器37的情况下,中央部分在设置于支撑部件38上的铝板40和41热膨胀的状态下的截面图。图8B示出了从加热器37的安装表面观察的中央部分。当铝板40和41热膨胀时,加热器37与铝板40和41在中央部分中不彼此接触的部分的宽度C2小于热膨胀之前的宽度C1。类似地,在中央部分处的间隙的宽度D2小于热膨胀之前的间隙的宽度D1。这是因为,相对于支撑部件38在纵向方向上定位的铝板40和41由于分别具有长度L3和L4的部分的热膨胀而从弯曲部分40c和41c朝向中央部分拉伸。相应的长度L3和L4是弯曲部分40c和41c与中央部分之间的长度。即使当发生热膨胀时,宽度为D2的间隙也能防止铝板40和41彼此接触并变形。然而,加热器37与铝板40和41不彼此接触的部分的宽度C2会导致加热器37的中央部分处的局部温度升高,这可能会导致对应于宽度C1的诸如热偏移的不良图像。在此情况下,铝板40和41的钩部40d和41d与支撑部件38的突起38i和38j的重叠宽度A2和B2小于发生热膨胀之前的重叠宽度A1和B1。然而,铝板40和41仍维持对沿远离支撑部件38朝向加热器37的安装表面的方向的移动进行管控的功能。
接下来,将参照图9A至9D描述铝板59和60(均用作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金属板39)以及用于通过支撑部件58(其用作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支撑部件38)保持铝板59和60的方法。图9A是沿着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平面截取的截面图。图9B示出了从加热器37观察的在省略加热器37的情况下将铝板59和60设置在支撑部件58上的状态。图9C是示出铝板59和60的接合部分的透视图。图9D是示出铝板59和60在沿纵向方向的中央部分处彼此接合的状态的透视图。在图9A中,省略了热敏电阻44a和热敏开关44b的图示。
将参照图9A至9D描述铝板59和60以及设置在支撑部件58上的铝板59和60的接合部分。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使用均具有0.3mm的恒定厚度的铝板59和60。与加热器37接触的铝板59和60的每个接触部分在传送方向上的宽度M为7mm。铝板59的纵向长度L5为101mm,并且铝板60的纵向长度L6为114mm。铝板59和60安置在支撑部件38上并且沿纵向方向在其间形成有间隙。铝板59在沿纵向方向的两端处包括弯曲部分59a和59b。弯曲部分59a和59b分别插入支撑部件58的安装孔58a和58b中。弯曲部分59b在沿传送方向的中央部分处设置有孔59b1。铝板60在沿纵向方向的两端处包括弯曲部分60a和60b。弯曲部分60a(进入部分)插入支撑部件58的安装孔58c中。弯曲部分60b插入设置在铝板59的弯曲部分59b上的孔59b1中。弯曲部分59a、59b和60a分别插入安装孔58a、58b和58c中。此外,弯曲部分59a、59b和60a中的每一个在沿传送方向的下游端分别与安装孔58a、58b和58c的内壁接触,使得铝板59和60在传送方向上定位。弯曲部分60b插入孔59b1中。此外,弯曲部分60b在沿传送方向的下游端与孔59b1的内壁接触,使得铝板60相对于铝板59在传送方向上定位。另一方面,安装孔58a至58c的宽度大于铝板59和60的弯曲部分59a、59b、60a和60b的宽度,由此允许铝板59和60由于热膨胀在纵向方向上拉伸。
铝板59在沿传送方向的一端处包括弯曲部分59c。弯曲部分59c插入支撑部件58的安装孔58d中。类似地,铝板60在沿传送方向的一端处包括弯曲部分60c。弯曲部分60c插入支撑部件58的安装孔58e中。弯曲部分59c和60c分别插入安装孔58d和58e中。此外,每个弯曲部分59c和60c的纵向端部与安装孔58d和58e中的相应一个的内壁接触,使得铝板59和60在纵向方向上定位。另一方面,考虑到制造公差,安装孔58d和58e的宽度大于铝板59和60的弯曲部分59c和60c的宽度,由此允许在传送方向上移动。
接下来,将参照图10A和图10B以及图11A和图11B描述当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热传导部件(铝板59和60)热膨胀时位于沿纵向方向的中央部分处的间隙。图10A是示出在铝板59和60设置在加热器37下方的支撑部件58上的状态下沿纵向方向的中央部分在热膨胀之前的截面图。图10B示出了在省略加热器37的状态下从加热器37的安装表面观察的支撑部件58。
铝板60的弯曲部分60c具有曲柄形状,并且包括钩部60d以及这样的部分,所述部分在该部分进入支撑部件58的安装孔58b的方向上延伸,所述钩部60d通向所述部分并且在纵向方向上朝向外侧(朝向铝板59)延伸。从加热器37的安装表面观察,钩部60d与钩部58f(其设置在支撑部件58上且沿纵向方向朝向安装孔58b的内侧突出)重叠的量与纵向方向上的宽度E1相对应。利用该结构,钩部60d管控铝板60在远离支撑部件58朝向加热器37的安装表面的方向上的移动。另一方面,铝板59的弯曲部分59b包括钩部59d,所述钩部59d在远离加热器37的方向上延伸并且位于比孔59b1更靠近端部的位置。从加热器37的安装表面观察,钩部59d与钩部60d重叠的量与纵向方向上的宽度F1相对应。钩部60d配置成与钩部59d接合,使得在远离铝板60朝向加热器37的安装表面的方向上管控铝板59的移动。此外,在铝板59和60之间沿纵向方向设置有宽度为H1的间隙,因此防止铝板59和60彼此接触并由于热膨胀而变形。宽度G1对应于加热器37与铝板59和60在中央部分的间隙处沿纵向方向不彼此接触的部分。
图11A是示出在省略了加热器37的情况下、沿纵向方向的中央部分在设置于支撑部件58上的铝板59和60热膨胀的状态下的截面图。图11B示出了从加热器37的安装表面观察的中央部分。
当铝板59和60热膨胀时,由于铝板59和60的分别具有长度L7和L8的部分的热膨胀,铝板59和60从弯曲部分59c和60c朝向中央部分拉伸。因此,与现有技术一样,位于沿纵向方向的中央部分处并且铝板59和60与加热器37在此不彼此接触的部分的宽度G2变得小于热膨胀之前的宽度G1。类似地,位于沿纵向方向的中央部分处的铝板59和60之间的间隙的宽度H2小于发生热膨胀之前的间隙的宽度H1。然而,与现有技术一样,即使当发生热膨胀时,间隙(宽度H2)也会防止铝板59和60彼此接触并变形。
在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结构中,加热器37与铝板59和60不彼此接触的区域的宽度G1可以设定成小于根据现有技术的加热器37与铝板40和41彼此不接触的区域的宽度C1。根据现有技术的宽度C1需要设定成这样的宽度,该宽度大于或等于由于铝板40和41的热膨胀而增加的宽度、通向铝板40的加热器接触表面的弯曲部分40b的弯曲部分宽度、以及通向铝板41的加热器接触表面的弯曲部分41b的弯曲部分宽度的总宽度。每个弯曲部分是板材弯曲的部分。换句话说,弯曲部分40b的弯曲部分对应于铝板40与加热器37相对且不与加热器37接触的区域,并且弯曲部分41b的弯曲部分对应于铝板41与加热器37相对且不与加热器37接触的区域。然而,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宽度G1需要设定成这样的宽度,该宽度大于或等于由于铝板59和60的热膨胀而增加的宽度、以及通向铝板60的加热器接触表面的弯曲部分60b的弯曲部分宽度的总宽度。即,在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结构中,与根据现有技术的宽度C1相比,宽度G1能够可靠地减小对应于单个弯曲部分的量。因此,在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结构中,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减小铝板59和60之间的间隔。另外,可以获得通过铝板59和60使加热器37的更宽区域中的温度均匀化的效果,并且可以防止不良图像的出现。
铝板60的钩部60d在纵向方向上与支撑部件58的突起(钩部58f)的重叠宽度E2大于热膨胀之前的重叠宽度E1。因此,维持了管控铝板60在远离支撑部件58朝向加热器37的安装表面的方向上的移动的功能。铝板59的钩部59d在纵向方向上与铝板60的钩部60d的重叠宽度F2小于发生热膨胀之前的重叠宽度F1。然而,仍维持了管控铝板59在远离铝板60朝向加热器37的安装表面的方向上的移动的功能。即,与现有技术一样,即使在发生热膨胀时,铝板59和60在远离支撑部件58朝向加热器37的安装表面的方向上的移动也受到管控。
在如上所述的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与现有技术中一样,即使当发生热膨胀时,也能确保用于防止铝板彼此接触并变形的间隙,并且能确保管控铝板59和60在远离支撑部件58朝向加热器37的安装表面的方向上的移动的功能。另外,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减小加热器37与铝板59和60不彼此接触的部分的宽度G1,并且可以获得通过铝板59和60使加热器37的更宽区域中的温度均匀化的功能。此外,可以抑制温度上升,从而可以防止不良图像的出现。
在如上所述的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结构中,彼此相邻的热传导部件布置在支撑部件上,使得热传导部件能够彼此接合,并且热传导部件中的一个管控热传导部件中的另一个在远离支撑部件的方向上的移动。因此,可以防止热传导部件之间的间隙增大,同时防止由于相邻的热传导部件之间的接触而导致的热传导部件的变形。还可以抑制热传导部件之间的加热部件中的局部温度升高,由此防止不良图像的出现。
铝板59和60的结构不限于根据上述示例性实施例的结构,而是可以通过例如改变铝板59和60与加热器37的接触部分的结构来适当地修改。例如,弯曲部分59b可以设置有在包括弯曲部分的区域中形成的孔59b1,并且弯曲部分60b可以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顺序地形成在与加热器37接触的同时沿纵向方向进入孔59b1的部分、在远离加热器37的方向上延伸的部分、以及钩部60d。利用该结构,可以减小加热器37与铝板59和60不彼此接触的部分的宽度G1,并且可以获得通过铝板59和60使加热器37的更宽区域中的温度均匀化的效果。另外,抑制了温度升高,因此可以防止不良图像的出现。
下面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定影装置的概况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相同,因此省略其描述,并且将仅描述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
将参照图12A至12D描述均用作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金属板39的铝板79和80、以及用于通过用作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支撑部件58的支撑部件78来保持铝板79和80的方法。图12A是在纵向方向上示出铝板79和80的截面图。图12B示出了在省略加热器37的情况下从加热器37观察的铝板79和80设置在支撑部件78上的状态。图12C是示出铝板79和80的接合部分的透视图。图12D是示出铝板79和80在沿纵向方向的中央部分处彼此接合的状态的透视图。在图12A中,省略了热敏电阻44a和热敏开关44b的图示。
将参照图12A至12D描述铝板79和80以及设置在支撑部件78上的铝板79和80的接合部分。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使用均具有0.3mm的恒定厚度的铝板79和80。与加热器37接触的铝板79和80的每个接触部分在传送方向上的宽度M为7mm。铝板79的纵向长度L9为101mm,并且铝板80的纵向长度L10为114mm。铝板79和80在中央部分处安置成在其间形成有间隙。
铝板79在沿纵向方向的两端处包括弯曲部分79a和79b。弯曲部分79a和79b分别插入支撑部件78的安装孔78a和78b中。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铝板79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在沿纵向方向与铝板80相对的一端处,切口部分设置在沿传送方向的上游部分处,并且设置从沿传送方向的下游部分延伸的弯曲部分79b。弯曲部分79a和79b分别插入安装孔78a和78b中。此外,弯曲部分79a和79b中的每一个的沿传送方向的下游端分别与安装孔78a和78b的内壁接触,使得铝板79在传送方向上定位。另一方面,安装孔78a和78b的宽度大于铝板79的弯曲部分79a和79b的宽度,从而允许铝板79由于热膨胀而在纵向方向上拉伸。
铝板80在沿纵向方向的两端处包括弯曲部分80a和80b。弯曲部分80a和80b分别插入支撑部件78的安装孔78b和78c中。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铝板80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在沿纵向方向与铝板79相对的一端处,切口部分设置在沿传送方向的下游部分处,并且设置从沿传送方向的上游部分延伸的弯曲部分80b。弯曲部分80a插入安装孔78c中,并且弯曲部分80a的沿传送方向的下游端与安装孔78c的内壁接触,使得铝板80在传送方向上定位。弯曲部分80b插入安装孔78b中,并且弯曲部分80b的沿传送方向的下游端与弯曲部分79b的沿传送方向的上游端接触,使得铝板80相对于铝板79在传送方向上定位。另一方面,安装孔78b和78c的宽度大于铝板79和80的弯曲部分79a、79b、80a和80b的宽度,从而允许铝板79和80由于热膨胀而在纵向方向上拉伸。
铝板79在沿传送方向的一端处包括弯曲部分79c。弯曲部分79c插入支撑部件78的安装孔78d中。类似地,铝板80在沿传送方向的一端处包括弯曲部分80c,并且弯曲部分80c插入支撑部件78的安装孔78e中。弯曲部分79c和80c分别插入安装孔78d和78e中。此外,每个弯曲部分79c和80c的纵向端部与安装孔78d和78e中的相应一个的内壁接触,使得铝板79和80在纵向方向上定位。另一方面,考虑到制造公差,安装孔78d和78e的宽度大于铝板79和80的弯曲部分79c和80c的宽度,由此允许在传送方向上移动。
接下来,将参照图13A和13B以及图14A和14B描述当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铝板79和80热膨胀时位于沿纵向方向的中央部分处的间隙。图13A是示出在铝板79和80设置在加热器37下方的支撑部件78上的状态下沿纵向方向的中央部分在热膨胀之前的截面图。图13B示出了在省略加热器37的状态下从加热器37的安装表面观察的支撑部件78。
铝板80的弯曲部分80b具有曲柄形状,并且包括钩部80d以及这样的部分,所述部分在该部分进入支撑部件78的安装孔78b的方向上延伸,所述钩部80d通向所述部分并在纵向方向上朝向外侧(朝向铝板79)延伸。钩部80d与设置在支撑部件78上并在纵向方向上朝向安装孔78b的内侧突出的钩部78f接合,并且在从加热器37的安装表面观察时与钩部78f重叠的量与纵向方向上的宽度I1相对应。利用该结构,钩部78f管控铝板80在远离支撑部件78朝向加热器37的安装表面的方向上的移动。另一方面,铝板79的弯曲部分79b包括钩部79d,所述钩部79d在远离加热器37的方向上从更远离钩部80d的部分延伸到沿传送方向的上游侧。钩部79d配置成在从加热器37的安装表面观察时与钩部80d重叠的量与纵向方向上的宽度J1相对应。因此,钩部80d配置成与钩部79d接合,使得铝板79的移动在远离铝板80朝向加热器37的安装表面的方向上被管控。宽度为N1的间隙沿纵向方向设置在铝板79和80之间,从而防止铝板79和80彼此接触并由于热膨胀而变形。宽度K1对应于在中央部分的间隙处的加热器37与铝板79和80沿纵向方向不彼此接触的部分。
图14A是示出在省略加热器37的情况下,沿纵向方向的中央部分在设置于支撑部件78上的铝板79和80热膨胀的状态下的截面图。图14B示出了从加热器37的安装表面观察的中央部分。
当铝板79和80热膨胀时,由于铝板79的分别具有长度L11和L12的部分的热膨胀,铝板79和80从弯曲部分79c和80c朝向中央部分拉伸。因此,与现有技术一样,位于沿纵向方向的中央部分处并且加热器37与铝板79和80在此不彼此接触的部分的宽度K2小于发生热膨胀之前的宽度K1。类似地,位于沿纵向方向的中央部分处的铝板79和80之间的间隙的宽度N2小于发生热膨胀之前的间隙的宽度N1。然而,与现有技术一样,即使当发生热膨胀时,间隙N2也能防止铝板79和80彼此接触并变形。另一方面,在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结构中,与根据现有技术的加热器37与铝板40和41彼此不接触的区域的宽度C1相比,加热器37与铝板79和80彼此不接触的区域的宽度K1可以减小。根据现有技术的宽度C1需要设定成这样的宽度,该宽度大于或等于由于铝板40和41的热膨胀而增加的宽度、通向铝板40的加热器接触表面的弯曲部分40b的弯曲部分宽度、以及通向铝板41的加热器接触表面的弯曲部分41b的弯曲部分宽度的总宽度。每个弯曲部分是板材弯曲的部分。换句话说,弯曲部分40b的弯曲部分对应于铝板40与加热器37相对并且不与加热器37接触的区域,并且弯曲部分41b的弯曲部分对应于铝板41与加热器37相对并且不与加热器37接触的区域。然而,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宽度K1只需大于或等于由于铝板79和80的热膨胀而增加的宽度、以及通向铝板79的加热器接触表面的弯曲部分79b的弯曲部分宽度或通向铝板80的加热器接触表面的弯曲部分80b的弯曲部分宽度的总宽度即可。即,在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结构中,与根据现有技术的宽度C1相比,宽度K1能够可靠地减小对应于单个弯曲部分的量。因此,在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结构中,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减小铝板79和80之间的间隔,并且可以获得通过铝板79和80使加热器37的更宽区域中的温度均匀化的效果。另外,抑制了温度升高,因此可以防止不良图像的出现。
铝板80的钩部80d与支撑部件78的突起(钩部78f)在纵向方向上的重叠宽度I2大于发生热膨胀之前的重叠宽度I1。因此,维持了管控铝板80在远离支撑部件78朝向加热器37的安装表面的方向上的移动的功能。此外,铝板79的钩部79d与铝板80的钩部80d在纵向方向上的重叠宽度J2小于发生热膨胀之前的重叠宽度J1。然而,仍然维持了管控铝板79在远离铝板80朝向加热器37的安装表面的方向上的移动的功能。即,与现有技术中一样,即使在发生热膨胀时,也能管控铝板79和80在远离支撑部件78朝向加热器37的安装表面的方向上的移动。
正如以上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与现有技术中一样,即使当发生热膨胀时,也能确保用于防止铝板彼此接触并变形的间隙,并且能确保管控铝板79和80在远离支撑部件78朝向加热器37的安装表面的方向上的移动的功能。另外,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减小加热器37与铝板79和80彼此不接触的部分的宽度K1,并且还可以获得通过使用铝板79和80使加热器37的更宽区域中的温度均匀化的效果,因此可以防止不良图像的出现。
如上所述,在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结构中,彼此相邻的热传导部件布置在支撑部件上,使得热传导部件能够彼此接合,并且热传导部件中的一个管控热传导部件中的另一个在远离支撑部件的方向上的移动。因此,可以防止热传导部件之间的间隙增大,同时防止由于相邻的热传导部件之间的接触而导致的热传导部件的变形。因此,可以抑制热传导部件之间的加热部件中的局部温度升高并且防止不良图像的出现。
铝板79和80的结构不限于根据上述示例性实施例的结构,而是可以例如通过改变铝板59和60与加热器37的接触部分来适当地修改。例如,铝板79和80可以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设置有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切口部分,并且弯曲部分79b的与加热器37接触的接触表面以及弯曲部分80b的与加热器37接触的接触表面可以在传送方向上并排布置。利用该结构,加热器37与铝板79和80不彼此接触的部分的宽度N1可以减小到“0”。因此,可以获得通过铝板79和80使加热器37的更宽区域中的温度均匀化的效果,并且抑制温度上升。因此,能够防止不良图像的出现。
尽管已经参考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公开,但是应当理解,本公开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应被赋予最宽泛的解释,以便涵盖所有这样的变型以及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Claims (2)

1.一种定影装置,其包括:
圆筒形的膜,所述膜配置成在与记录介质接触时旋转;
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布置在所述膜的内周表面上,所述支撑部件沿着与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
加热部件,所述加热部件由所述支撑部件支撑并且可滑动地设置有所述膜,所述加热部件在所述支撑部件的纵向方向上包括基板和加热电阻器元件;
加压部件,所述加压部件与所述加热部件一起通过所述膜形成压接部分,所述压接部分配置成使形成在记录介质上的调色剂图像定影;以及
第一热传导部件和第二热传导部件,所述第一热传导部件和所述第二热传导部件设置在所述加热部件和所述支撑部件之间并且布置成在纵向方向上彼此相邻,所述第一热传导部件和所述第二热传导部件中的每一个的热导率高于所述基板的热导率,
其中所述基板包括配置成与所述第一热传导部件和所述第二热传导部件接触的接触表面,并且在沿着与所述接触表面垂直的方向与所述支撑部件相对的一侧上设置所述加热部件的区域中,沿着纵向方向在所述第一热传导部件和所述第二热传导部件之间形成间隙,
其中,相应的安装孔设置在所述支撑部件的对应于所述间隙在纵向方向上的位置的区域中,所述第一热传导部件的弯曲部分和所述第二热传导部件的弯曲部分插入到相应的安装孔中,
其中,所述第二热传导部件在沿着纵向方向与所述第一热传导部件相对的端部处包括在远离所述加热部件的方向上延伸并插入所述安装孔中的所述弯曲部分,并且所述第二热传导部件的弯曲部分设置有朝向纵向方向开口的孔,
其中,所述第一热传导部件在沿着纵向方向与所述第二热传导部件相对的端部处包括在远离所述加热部件的方向上延伸并插入所述安装孔中的所述弯曲部分以及从所述第一热传导部件的弯曲部分沿纵向方向延伸并插入所述第二热传导部件的孔中的进入部分,并且所述进入部分延伸到所述支撑部件的表面的设有所述安装孔的区域,所述支撑部件的所述表面与支撑所述第二热传导部件的表面相对,
其中,在所述第一热传导部件沿着远离所述支撑部件的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所述进入部分与所述支撑部件的相对表面接合,以使得所述第一热传导部件在远离所述支撑部件的方向上的移动由所述支撑部件管控,
其中,在所述第二热传导部件沿着远离所述支撑部件的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所述第二热传导部件的弯曲部分与所述进入部分接合,以使得所述第二热传导部件在远离所述支撑部件的方向上的移动由所述第一热传导部件管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热传导部件相对于所述支撑部件在横向方向上定位,并且所述第二热传导部件相对于所述第一热传导部件在横向方向上定位。
CN202010395755.1A 2019-05-16 2020-05-12 定影装置 Active CN11194892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93232A JP7346078B2 (ja) 2019-05-16 2019-05-16 定着装置
JP2019-093232 2019-05-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48927A CN111948927A (zh) 2020-11-17
CN111948927B true CN111948927B (zh) 2024-02-13

Family

ID=732216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95755.1A Active CN111948927B (zh) 2019-05-16 2020-05-12 定影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036169B2 (zh)
JP (1) JP7346078B2 (zh)
CN (1) CN11194892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91614B2 (ja) 2019-11-01 2023-12-05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20854A (ja) * 2006-07-14 2008-01-31 Murata Mach Ltd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6071284A (ja) * 2014-10-01 2016-05-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加熱装置
JP2017120334A (ja) * 2015-12-28 2017-07-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熱伝導シート部材、像加熱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9015840A (ja) * 2017-07-06 2019-01-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
JP2019040193A (ja) * 2018-10-02 2019-03-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加熱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84919A (ja) 1997-09-11 1999-03-30 Canon Inc 加熱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9310728B2 (en) * 2013-06-13 2016-04-12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Latch mechanism for a fuser assembly having a heat transfer roll
JP6478545B2 (ja) * 2013-11-18 2019-03-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像加熱装置及びこの像加熱装置を搭載する画像形成装置
JP6370105B2 (ja) * 2014-05-21 2018-08-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
JP6289344B2 (ja) * 2014-11-06 2018-03-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
JP6456110B2 (ja) * 2014-11-14 2019-01-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像加熱装置及びフィルムユニット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20854A (ja) * 2006-07-14 2008-01-31 Murata Mach Ltd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6071284A (ja) * 2014-10-01 2016-05-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加熱装置
JP2017120334A (ja) * 2015-12-28 2017-07-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熱伝導シート部材、像加熱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9015840A (ja) * 2017-07-06 2019-01-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
JP2019040193A (ja) * 2018-10-02 2019-03-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加熱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036169B2 (en) 2021-06-15
CN111948927A (zh) 2020-11-17
JP7346078B2 (ja) 2023-09-19
US20200363761A1 (en) 2020-11-19
JP2020187307A (ja) 2020-1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739615B1 (ko) 정착 디바이스
US9235172B2 (en) Image fixing apparatus
US9513586B2 (en) Image heating apparatus having film, back-up member forming a nip with the film, a heater, and heat conductive members configured to be brought into contact with heater surface opposite to the surface of the heater brought into contact with the film
JP7216906B2 (ja) 温度検知部材、加熱装置、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9523951B2 (en) Fixing apparatus for fixing toner image on a recording medium of tubular shape
US9766578B2 (en) Fixing device
JP6242471B2 (ja) 像加熱装置
JP6061789B2 (ja) 像加熱装置
JP2014130241A (ja) 定着装置
US20240027943A1 (en) Fix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11948927B (zh) 定影装置
US10409206B2 (en) Fixing device having a positioning portion that is inserted into an opening of a supporting member to prevent movement of a heat conductive member
JP6961407B2 (ja) 定着装置
JP6261692B2 (ja) 定着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