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47134A - 制粉燃烧系统 - Google Patents

制粉燃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47134A
CN111947134A CN202010900171.5A CN202010900171A CN111947134A CN 111947134 A CN111947134 A CN 111947134A CN 202010900171 A CN202010900171 A CN 202010900171A CN 111947134 A CN111947134 A CN 1119471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al
burner
branch pipe
pulverizing device
combus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0017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47134B (zh
Inventor
赵振宁
程通锐
李金晶
李媛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201090017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47134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2010900171.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1194713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9471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471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471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471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C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COMBUSTION USING FLUID FUEL OR SOLID FUEL SUSPENDED IN  A CARRIER GAS OR AIR 
    • F23C5/00Disposition of burners with respect to the combustion chamber or to one another; Mounting of burners in combustion apparatus
    • F23C5/08Disposition of burn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KFEEDING FUEL TO COMBUSTION APPARATUS
    • F23K1/00Preparation of lump or pulverulent fuel in readiness for delivery to combustion apparatu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KFEEDING FUEL TO COMBUSTION APPARATUS
    • F23K3/00Feeding or distributing of lump or pulverulent fuel to combustion apparatus
    • F23K3/02Pneumatic feeding arrangements, i.e. by air blas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NREGULATING OR CONTROLLING COMBUSTION
    • F23N1/00Regulating fuel supp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KFEEDING FUEL TO COMBUSTION APPARATUS
    • F23K2201/00Pretreatment of solid fuel
    • F23K2201/10Pulverizing
    • F23K2201/1006Mills adapted for use with furna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KFEEDING FUEL TO COMBUSTION APPARATUS
    • F23K2203/00Feeding arrangements
    • F23K2203/20Feeding/conveying devices
    • F23K2203/201Feeding/conveying devices using pneumatic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NREGULATING OR CONTROLLING COMBUSTION
    • F23N2235/00Valves, nozzles or pumps
    • F23N2235/12Fuel valves
    • F23N2235/18Groups of two or more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NREGULATING OR CONTROLLING COMBUSTION
    • F23N2237/00Controlling
    • F23N2237/02Controlling two or more burn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NREGULATING OR CONTROLLING COMBUSTION
    • F23N2239/00Fuels
    • F23N2239/02Solid fu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粉燃烧系统,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磨煤机制粉装置、第二磨煤机制粉装置和第三磨煤机制粉装置;间隔设置的第一燃烧器、第二燃烧器、第三燃烧器和第四燃烧器,第一磨煤机制粉装置通过第一风粉管路与第一燃烧器连接,第二磨煤机制粉装置通过第二风粉管路与第三燃烧器连接,第三磨煤机制粉装置通过第三风粉管路与第四燃烧器连接;第一支管,一端与第二磨煤机制粉装置连通,第一支管的另一端与第二燃烧器连接;第二支管,一端与第三磨煤机制粉装置连通,第一支管的另一端与第二燃烧器连接。当低负荷运转时,可以将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关闭以及燃烧器逐层关闭,达到降低燃烧出力、保持燃烧器稳燃能力的目的。

Description

制粉燃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火力发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粉燃烧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我国火力发电行业发电小时数低,火电容量结构性过剩,并且面对负荷和煤种的变化时调整灵活性不足。现有技术中,多数采用浓淡型煤粉燃烧器、微油稳燃燃烧器提高锅炉低负荷稳燃能力;面对煤种变化基本是采用多煤种掺烧或者干脆直接在烟煤燃烧器中烧褐煤的方法解决非设计煤种燃烧问题,但多煤种掺烧很容易出现劣质煤种燃烧影响高品质煤种燃烧的结果,并且劣质煤种掺烧的数量不能太多。同时现有技术中尚没有考虑当前锅炉低负荷、超低负荷运行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粉燃烧系统,以达到满足低负荷运行需求的目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制粉燃烧系统,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磨煤机制粉装置、第二磨煤机制粉装置和第三磨煤机制粉装置;间隔设置的第一燃烧器、第二燃烧器、第三燃烧器和第四燃烧器,第一磨煤机制粉装置通过第一风粉管路与第一燃烧器连接,第二磨煤机制粉装置通过第二风粉管路与第三燃烧器连接,第三磨煤机制粉装置通过第三风粉管路与第四燃烧器连接;第一支管,一端与第二磨煤机制粉装置连通,第一支管的另一端与第二燃烧器连接;第二支管,一端与第三磨煤机制粉装置连通,第一支管的另一端与第二燃烧器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支管上设置有第一关断阀门和第一逆止阀门。
进一步地,第二支管上设置有第二关断阀门和第二逆止阀门。
进一步地,第二燃烧器、第三燃烧器和第四燃烧器的额定功率相等且均小于第一燃烧器的额定功率。
进一步地,第二燃烧器、第三燃烧器和第四燃烧器的风粉进口通道的截面积相等且均小于第一燃烧器的风粉进口通道的截面积。
进一步地,制粉燃烧系统还包括:间隔设置的第四磨煤机制粉装置、第五磨煤机制粉装置和第六磨煤机制粉装置;间隔设置的第五燃烧器、第六燃烧器、第七燃烧器和第八燃烧器,第四磨煤机制粉装置通过第四风粉管路与第五燃烧器连接,第五磨煤机制粉装置通过第五风粉管路与第七燃烧器连接,第六磨煤机制粉装置通过第六风粉管路与第八燃烧器连接;第三支管,一端与第五磨煤机制粉装置连通,第三支管的另一端与第六燃烧器连接;第四支管,一端与第六磨煤机制粉装置连通,第四支管的另一端与第六燃烧器连接。
进一步地,第三支管上设置有第三关断阀门和第三逆止阀门。
进一步地,第四支管上设置有第四关断阀门和第四逆止阀门。
进一步地,第六燃烧器、第七燃烧器和第八燃烧器的额定功率相等且均小于第五燃烧器的额定功率。
进一步地,第六燃烧器、第七燃烧器和第八燃烧器的风粉进口通道的截面积相等且均小于第五燃烧器的风粉进口通道的截面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设置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可以实现第二磨煤机制粉装置和第三磨煤机制粉装置对应与第二燃烧器、第三燃烧器和第四燃烧器连接,当低负荷运转时,可以将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关闭,达到降低燃烧出力、不降低燃烧器稳燃能力的目的。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1、炉膛;2、第一磨煤机制粉装置;3、第二磨煤机制粉装置;4、第三磨煤机制粉装置;5、第一风粉管路;6、第二风粉管路;7、第三风粉管路;8、第一支管;9、第二支管;10、第一关断阀门;11、第一逆止阀门;12、第二关断阀门;13、第二逆止阀门;14、第一燃烧器;15、第二燃烧器;16、第三燃烧器;17、第四燃烧器;18、第四磨煤机制粉装置;19、第五磨煤机制粉装置;20、第六磨煤机制粉装置;21、第四风粉管路;22、第五风粉管路;23、第六风粉管路;24、第四支管;25、第三支管;26、第四逆止阀门;27、第四关断阀门;28、第三逆止阀门;29、第三关断阀门;30、第八燃烧器;31、第七燃烧器;32、第六燃烧器;33、第五燃烧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粉燃烧系统,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磨煤机制粉装置2、第二磨煤机制粉装置3、第三磨煤机制粉装置4、间隔设置的第一燃烧器14、第二燃烧器15、第三燃烧器16、第四燃烧器17、第一支管8和第二支管9。第一磨煤机制粉装置2通过第一风粉管路5与第一燃烧器14连接,第二磨煤机制粉装置3通过第二风粉管路6与第三燃烧器16连接,第三磨煤机制粉装置4通过第三风粉管路7与第四燃烧器17连接;第一支管8的一端与第二磨煤机制粉装置3连通,第一支管8的另一端与第二燃烧器15连接;第二支管9的一端与第三磨煤机制粉装置3连通,第一支管8的另一端与第二燃烧器15连接。
设置第一支管8和第二支管9,可以实现第二磨煤机制粉装置3和第三磨煤机制粉装置4对应与第二燃烧器15、第三燃烧器16和第四燃烧器17连接,当低负荷运转时,可以将第一支管8和第二支管9关闭,相应地同时调整磨煤机燃料量和送风量,达到调节锅炉负荷,不降低燃烧器稳燃能力的目的。
第一支管8上设置有第一关断阀门10和第一逆止阀门11。第二支管9上设置有第二关断阀门12和第二逆止阀门13。设置上述阀门可以控制第一支管8和第二支管9的单独开闭,从而达到调节锅炉负荷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支管8的一端可以与第二磨煤机制粉装置3直接连接,或者第一支管8的一端可以与第二风粉管路6连接,上述第二风粉管路6的长度很短,以至于不需要考虑风速降低引起煤粉沉积的问题,这段管路只为连接磨煤机和下游两条管路而设置。第二支管9的连接方式与第一支管8的连接方式类似,此处不对其进行赘述。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第二燃烧器15、第三燃烧器16和第四燃烧器17的额定功率相等且均小于第一燃烧器14的额定功率。通过设计三支小燃烧器代替原有的两支大燃烧器,从而保证总体出力不变,但三支小燃烧器的调节灵活性明显大于两支大燃烧器。相应的,第二燃烧器15、第三燃烧器16和第四燃烧器17的进口风粉通道的截面积相等且均小于第一燃烧器14进口风粉通道的截面积。
如图1所示,制粉燃烧系统还包括间隔设置的第四磨煤机制粉装置18、第五磨煤机制粉装置19、第六磨煤机制粉装置20、间隔设置的第五燃烧器33、第六燃烧器32、第七燃烧器31、第八燃烧器30、第三支管25和第四支管24。其中第四磨煤机制粉装置18通过第四风粉管路21与第五燃烧器33连接,第五磨煤机制粉装置19通过第五风粉管路22与第七燃烧器31连接,第六磨煤机制粉装置20通过第六风粉管路23与第八燃烧器30连接。第三支管25的一端与很短的第五风粉管路22或第五磨煤机直接连接,第三支管25的另一端与第六燃烧器32连接。第四支管24的一端与很短的第六风粉管路23或第六磨煤机直接连接,第四支管24的另一端与第六燃烧器32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同时设计了两种煤的制粉系统和燃烧器,使得在电站运行当中,可以将发电负荷、来煤种类和数量作为约束条件,利用调整磨煤机出力、燃烧器的使用种类和数量等手段寻优,达到总体优化燃烧器与煤种匹配性能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磨煤机制粉装置2、第二磨煤机制粉装置3和第三磨煤机制粉装置4可以作为烟煤的磨煤机制粉装置,第四磨煤机制粉装置18、第五磨煤机制粉装置19和第六磨煤机制粉装置20可以作为褐煤的磨煤机制粉装置。烟煤和褐煤只是典型的两种煤种,其他类型的煤种的组合也在本专利的范围内。
优选地,第三支管25上设置有第三关断阀门29和第三逆止阀门28。第四支管24上设置有第四关断阀门27和第四逆止阀门26。设置上述阀门可以控制第三支管25和第四支管24的单独开闭,从而达到调节锅炉负荷的目的。
进一步地,第六燃烧器32、第七燃烧器31和第八燃烧器30的额定功率相等且均小于第五燃烧器33的额定功率。第六燃烧器32、第七燃烧器31和第八燃烧器30的风粉进口通道的截面积相等且均小于第五燃烧器33的风粉进口通道的截面积。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燃烧器均设置在炉膛1内,且互相之间不产生干涉。
应用本实施例工作时:
随着负荷的下降,首先应直接降低各个磨煤机制粉装置出力,然后随负荷降低关闭第三支管25和第四支管24,从而关闭了第六燃烧器32但第四磨煤机制粉装置18、第五磨煤机制粉装置19和第六磨煤机制粉装置20并未停止工作。
然后再随负荷降低关闭第一支管8和第二支管9,从而关闭了第二燃烧器15但第一磨煤机制粉装置2、第二磨煤机制粉装置3和第三磨煤机制粉装置4并没有停止工作。最后再逐层关闭各个磨煤机制粉装置及其连接的燃烧器。例如可以先关闭第一磨煤机制粉装置2、第二磨煤机制粉装置3、第三磨煤机制粉装置4、第一燃烧器14、第三燃烧器16和第四燃烧器17(上述部件均为烟煤侧的部件),再关闭第四磨煤机制粉装置18、第五磨煤机制粉装置19、第六磨煤机制粉装置20、第五燃烧器33、第七燃烧器31和第八燃烧器30(上述部件均为褐煤侧的部件)。具体可根据负荷或来煤种类并考虑稳燃效果来实现具体关闭的层级。
由此可见,在机组中低负荷运行时,可以更多地采用适合当前煤种的燃烧器,并且制粉系统的负荷调节能力也提高了。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设置第一支管8和第二支管9,可以实现第二磨煤机制粉装置3和第三磨煤机制粉装置4对应与第二燃烧器15、第三燃烧器16和第四燃烧器17连接,当低负荷运转时,可以将第一支管8和第二支管9关闭,达到降低锅炉负荷而不降低燃烧器稳燃能力的目的。
本发明实施例同时设计了两种煤的制粉系统和燃烧器,使得在电站运行当中,可以将发电负荷、来煤种类和数量作为约束条件,利用调整磨煤机出力、燃烧器的使用种类和数量等手段寻优,达到总体优化燃烧器与煤种匹配性能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不能以其限定发明实施的范围,所以其等同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发明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饰,都应仍属于本专利涵盖的范畴。另外,本发明中的技术特征与技术特征之间、技术特征与技术方案之间、技术方案与技术方案之间均可以自由组合使用。

Claims (10)

1.一种制粉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间隔设置的第一磨煤机制粉装置(2)、第二磨煤机制粉装置(3)和第三磨煤机制粉装置(4);
间隔设置的第一燃烧器(14)、第二燃烧器(15)、第三燃烧器(16)和第四燃烧器(17),第一磨煤机制粉装置(2)通过第一风粉管路(5)与第一燃烧器(14)连接,第二磨煤机制粉装置(3)通过第二风粉管路(6)与第三燃烧器(16)连接,第三磨煤机制粉装置(4)通过第三风粉管路(7)与第四燃烧器(17)连接;
第一支管(8),一端与第二磨煤机制粉装置(3)连通,第一支管(8)的另一端与第二燃烧器(15)连接;
第二支管(9),一端与第三磨煤机制粉装置(4)连通,第一支管(8)的另一端与第二燃烧器(1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粉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支管(8)上设置有第一关断阀门(10)和第一逆止阀门(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粉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支管(9)上设置有第二关断阀门(12)和第二逆止阀门(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粉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燃烧器(15)、第三燃烧器(16)和第四燃烧器(17)的额定功率相等且均小于第一燃烧器(14)的额定功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粉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燃烧器(15)、第三燃烧器(16)和第四燃烧器(17)的风粉进口通道的截面积相等且均小于第一燃烧器(14)的风粉进口通道的截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粉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粉燃烧系统还包括:
间隔设置的第四磨煤机制粉装置(18)、第五磨煤机制粉装置(19)和第六磨煤机制粉装置(20);
间隔设置的第五燃烧器(33)、第六燃烧器(32)、第七燃烧器(31)和第八燃烧器(30),第四磨煤机制粉装置(18)通过第四风粉管路(21)与第五燃烧器(33)连接,第五磨煤机制粉装置(19)通过第五风粉管路(22)与第七燃烧器(31)连接,第六磨煤机制粉装置(20)通过第六风粉管路(23)与第八燃烧器(30)连接;
第三支管(25),一端与第五磨煤机制粉装置(19)连通,第三支管(25)的另一端与第六燃烧器(32)连接;
第四支管(24),一端与第六磨煤机制粉装置(20)连通,第四支管(24)的另一端与第六燃烧器(32)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粉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三支管(25)上设置有第三关断阀门(29)和第三逆止阀门(28)。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粉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第四支管(24)上设置有第四关断阀门(27)和第四逆止阀门(26)。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粉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第六燃烧器(32)、第七燃烧器(31)和第八燃烧器(30)的额定功率相等且均小于第五燃烧器(33)的额定功率。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粉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第六燃烧器(32)、第七燃烧器(31)和第八燃烧器(30)的风粉进口通道的截面积相等且均小于第五燃烧器(33)的风粉进口通道的截面积。
CN202010900171.5A 2020-08-31 制粉燃烧系统 Active CN1119471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00171.5A CN111947134B (zh) 2020-08-31 制粉燃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00171.5A CN111947134B (zh) 2020-08-31 制粉燃烧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47134A true CN111947134A (zh) 2020-11-17
CN111947134B CN111947134B (zh) 2024-06-07

Family

ID=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77389A (zh) * 2021-06-11 2021-10-08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电厂 一种制粉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3847616A (zh) * 2021-10-27 2021-12-28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火电机组运行灵活性的辅助制粉系统
CN114110641A (zh) * 2021-11-19 2022-03-01 山东日照发电有限公司 磨煤机出口粉管吹扫装置及磨煤机燃烧器投停控制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45406A (ja) * 1983-02-07 1984-08-20 Babcock Hitachi Kk 微粉炭を主燃料とするマルチバーナ燃焼炉
JPH0237209A (ja) * 1988-07-28 1990-02-07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微粉炭供給装置
JPH05149526A (ja) * 1991-11-27 1993-06-15 Central Res Inst Of Electric Power Ind 微粉炭装置
JP2000018570A (ja) * 1998-07-01 2000-01-18 Hitachi Ltd プラント制御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WO2014127617A1 (zh) * 2013-02-20 2014-08-28 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 双火球八角直流燃烧器煤粉浓淡分离布置方式
JP2015218920A (ja) * 2014-05-14 2015-12-07 株式会社東芝 石炭焚ボイラおよびその運転制御方法
CN107131518A (zh) * 2017-06-28 2017-09-05 中节环立为(武汉)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中间储仓式中速磨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
CN107606603A (zh) * 2017-10-09 2018-01-19 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煤粉锅炉超低负荷稳燃的燃烧系统
CN212456815U (zh) * 2020-08-31 2021-02-02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制粉燃烧系统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45406A (ja) * 1983-02-07 1984-08-20 Babcock Hitachi Kk 微粉炭を主燃料とするマルチバーナ燃焼炉
JPH0237209A (ja) * 1988-07-28 1990-02-07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微粉炭供給装置
JPH05149526A (ja) * 1991-11-27 1993-06-15 Central Res Inst Of Electric Power Ind 微粉炭装置
JP2000018570A (ja) * 1998-07-01 2000-01-18 Hitachi Ltd プラント制御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WO2014127617A1 (zh) * 2013-02-20 2014-08-28 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 双火球八角直流燃烧器煤粉浓淡分离布置方式
JP2015218920A (ja) * 2014-05-14 2015-12-07 株式会社東芝 石炭焚ボイラおよびその運転制御方法
CN107131518A (zh) * 2017-06-28 2017-09-05 中节环立为(武汉)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中间储仓式中速磨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
CN107606603A (zh) * 2017-10-09 2018-01-19 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煤粉锅炉超低负荷稳燃的燃烧系统
CN212456815U (zh) * 2020-08-31 2021-02-02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制粉燃烧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郭广领: "制粉系统运行方式对锅炉低负荷运行的影响", 华东电力, no. 02, 24 February 2003 (2003-02-24)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77389A (zh) * 2021-06-11 2021-10-08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电厂 一种制粉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3847616A (zh) * 2021-10-27 2021-12-28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火电机组运行灵活性的辅助制粉系统
CN114110641A (zh) * 2021-11-19 2022-03-01 山东日照发电有限公司 磨煤机出口粉管吹扫装置及磨煤机燃烧器投停控制方法
CN114110641B (zh) * 2021-11-19 2024-01-16 山东日照发电有限公司 磨煤机出口粉管吹扫装置及磨煤机燃烧器投停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22600B (zh) 用于在使用粉碎固体燃料的锅炉中优化燃烧的系统和方法、以及结合该系统的锅炉
EP2511498A2 (en) Fuel supply arrangement
CN209495349U (zh) 一种生物质成型燃料与煤直接耦合制粉系统
CN102213423A (zh) 气动火焰稳定器
CN216114018U (zh) 一种蓄热式窑炉用氢气与化石燃气多通道喷枪
CN212456815U (zh) 制粉燃烧系统
CN111947134A (zh) 制粉燃烧系统
CN111712621B (zh) 用于运行燃气涡轮机的燃烧器组件的方法
CN111947134B (zh) 制粉燃烧系统
WO2024032029A1 (zh) 一种提高煤粉锅炉深度调峰能力的系统及方法
CN111442257A (zh) 一种利用汽轮机加热一次风温的系统及方法
CN115164226A (zh) 提高燃煤机组运行灵活性和煤种适应性的风温调节系统
CN210638067U (zh) 一种火电厂锅炉稳定燃烧节能提效系统
CN201351914Y (zh) 循环流化床锅炉返料供风系统
CN112049701B (zh) 一种供热电站利用新蒸汽掺混的汽轮机抽汽供热调节方法
CN108317539A (zh) 一种锅炉二次风分管道送风系统
CN102269404A (zh) 一种多通道旋流煤粉燃烧器
CN108302525B (zh) 一种通流面积可调直流煤粉燃烧器
CN220250060U (zh) 无烟煤发电机组制粉系统
Ye et al. Research on optimal operation strategy with ancillary services of flexible thermal power units
CN214095587U (zh) 一种多台机组共用的焦炉煤气掺烧系统
CN217635721U (zh) 一种提高中储式制粉系统送粉风温的改造系统
CN102221209A (zh) 单控多喷口复合射流拓展温度场调焰烧嘴
CN217633182U (zh) 一种降低火电厂设备维护成本的液压油系统
CN113154441B (zh) 一种提高锅炉低负荷稳燃能力的煤粉浓度调节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