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30291A - 一种在Android平台实现个性化阴影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在Android平台实现个性化阴影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30291A
CN111930291A CN202011069802.XA CN202011069802A CN111930291A CN 111930291 A CN111930291 A CN 111930291A CN 202011069802 A CN202011069802 A CN 202011069802A CN 111930291 A CN111930291 A CN 1119302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dow
layer
basic data
personalized
android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6980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旭文
徐富和
蓝远恒
张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Chenqi Trave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Chenqi Trave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Chenqi Trave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Chenqi Trave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6980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30291A/zh
Publication of CN1119302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302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5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for image manipulation, e.g. dragging, rotation, expansion or change of colou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7Interaction techniques to control parameter settings, e.g. interaction with sliders or di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1Execution arrangements for user interfa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Image Gene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Android平台实现个性化阴影的方法及系统。包括:接收目标控件的绘制阴影的请求;接收目标控件的阴影基本数据;生成多个阴影图层;根据所述阴影基本数据,在各个阴影图层上进行阴影绘制工作;将阴影图层设置为控件的背景;调整阴影基本数据,查看并确定最终阴影效果。该方法及系统具有易于自定义阴影和跨平台时阴影效果一致的优点,它利用阴影图层和逐渐缩小的阴影来模拟IOS平台的“软阴影”效果,以使Android平台的控件也能产生柔和的阴影,具有淡出变化和层次感,确保应用跨平台发布的时候能保持一致的用户界面,解决了现有的无法自定义阴影和不同平台的阴影效果不一致的缺点,满足了移动设备的用户审美需要。

Description

一种在Android平台实现个性化阴影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Android平台实现个性化阴影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阴影效果是视觉设计中常用的特效手段,它在图形对象的边缘绘制一圈阴影,使图形对象产生立体感和层次感,有效地提升了图形对象的视觉表现效果。随着科技的发展,视觉传达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印刷品,目前,带有用户界面的移动设备已经普及到了千家万户,为便于展现内容并与用户产生交互,移动设备的用户界面上往往设置有经过了高度封装的“控件”,包括但不限于文本控件、图片控件、输入框和按钮控件等等,为满足人们对移动设备上的控件的审美需求,移动应用的开发者需要给控件添加阴影等视觉效果,以增强控件的美观程度。
市面上现有的移动设备所采用的操作系统以Android和IOS为主,其中,搭载Android系统的移动设备存量众多,机型复杂,其中面世较早的移动设备仍在使用早期的Android版本,且考虑到硬件性能落后,为了减少卡顿和崩溃,用户一般不会升级到高版本的Android系统;当Android系统的版本在5.0以下时,由于系统缺乏相应的阴影绘制功能,导致难以调用系统接口直接生成阴影;此外,即使用户使用的是支持阴影效果的Android系统,但系统版本较低,则无法对阴影的颜色和偏移等参数进行修改,该功能直到Android9.0版本才得以实现,导致该版本之前的用户无法体验到完整的阴影效果。
另一方面,由于应用在给控件绘制阴影时,需要调用系统的图形绘制接口,而Android平台和IOS平台的图形绘制策略不尽相同,导致在跨平台发布时,应用在Android平台和IOS平台上展现的用户界面产生了一定的区别,具体为:IOS平台的控件阴影较为柔和,具有淡出变化和立体感,即通常所称的“软阴影”,Android平台的控件阴影较为厚重,阴影具有明显的锐利边缘,即通常所称的“硬阴影”,因此,为使应用在Android平台和IOS平台上的显示效果保持一致,需要对Android平台的阴影进行调整,使其与IOS平台的“软阴影”保持一致,因此需要在Android平台上采用新的阴影生成技术来解决上述的不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的Android平台存有的无法自定义阴影和不同平台的阴影效果不一致的技术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易于自定义阴影和跨平台时阴影效果一致的在Android平台实现个性化阴影的方法及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在Android平台实现个性化阴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目标控件的绘制阴影的请求;
接收目标控件的阴影基本数据;
生成多个阴影图层;
根据所述阴影基本数据,在各个阴影图层上进行阴影绘制工作;
将阴影图层设置为控件的背景;
调整阴影基本数据,查看并确定最终阴影效果。
所述的控件包括:文本控件、图片控件、输入框控件、按钮控件。
所述的阴影基本数据,包括:阴影的轮廓半径、阴影的颜色、阴影的圆角半径、阴影的水平偏移量,阴影的竖直偏移量。
所述的阴影基本数据中存有未指定的数据时,则以系统默认的数值来代替。
所述的阴影图层的数量为3个以上。
所述的阴影图层为没有厚度的图像载体,各个阴影图层呈叠合状设置,阴影图层的层数从下至上分别排序为1、2...N层,上层的阴影图层上的图像内容覆盖在下层的阴影图层上。
所述的阴影绘制工作,包括:
获取阴影基本数据;
获取当前阴影图层的层数;
根据阴影基本数据和当前的阴影图层的层数,绘制阴影的轮廓;
根据阴影基本数据,指定阴影的颜色;
根据当前的阴影图层的层数,指定阴影的颜色透明度;
根据阴影基本数据,绘制阴影的圆角;
根据阴影基本数据,确定阴影的水平偏移量和竖直偏移量。
所述的阴影的轮廓在绘制时,其阴影轮廓半径随阴影图层的层数增加而递减。
所述的阴影的颜色透明度在指定时,其透明度随阴影图层的层数增加而递增。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在Android平台实现个性化阴影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目标控件的绘制阴影的请求;
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目标控件的阴影基本数据;
阴影图层模块,用于生成多个阴影图层;
阴影绘制模块,用于在各个阴影图层上进行阴影绘制工作;
背景设置模块,用于将阴影图层设置为控件的背景;
调整模块,用于调整阴影基本数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在Android平台实现个性化阴影的方法及系统具有易于自定义阴影和跨平台时阴影效果一致的优点,它利用多个阴影图层和逐渐缩小的阴影来模拟IOS平台的“软阴影”效果,以使Android平台的控件也能产生柔和的阴影,具有淡出变化和立体感,确保应用跨平台发布的时候能保持一致的用户界面,且性能耗费较小,使应用在运行时能保持流畅;此外,在生成阴影时可以方便地对多个参数进行调整,以实现个性化的需求,且该方法不限于应用内的组件阴影生成,在系统桌面同样可产生个性化的应用图标阴影,解决了现有的Android平台存有的无法自定义阴影和不同平台的阴影效果不一致的缺点,满足了移动设备的用户审美需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阴影绘制工作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阴影效果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在Android平台实现个性化阴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01、接收目标控件的绘制阴影的请求。
具体的,Android平台上的应用在向用户展示用户界面时,用户界面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的控件,以便与用户产生交互,所述的控件包括但不限于:文本控件、图片控件、输入框控件、按钮控件,用户界面上的控件为以上的一种或多种,且任一控件可进行阴影绘制或不进行阴影绘制,当用户界面上的目标控件需要绘制阴影时,该目标控件即会发起绘制阴影的请求。
102、接收目标控件的阴影基本数据;
所述的阴影基本数据,包括但不限于:阴影的轮廓半径、阴影的颜色、阴影的圆角半径、阴影的水平偏移量,阴影的竖直偏移量;阴影基本数据包含以上的任一项或多项,也可不包含以上的任意一项。作为本发明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的阴影基本数据中存有未指定的数据时,则以系统默认的数值来代替,所述系统默认的数值为应用在发布前通过代码设定的数值。作为本发明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所述的阴影基本数据可在应用运行过程中进行变更,即,用户可自行对系统默认的数值进行调整,换而言之,用户在有需要时对阴影的轮廓半径、阴影的颜色、阴影的圆角半径、阴影的水平偏移量,阴影的竖直偏移量等数值中的一项或多项进行调整。
具体的,所述的阴影的轮廓半径决定了阴影的显示范围,当阴影的轮廓半径为0时,则不显示阴影效果;所述的阴影的颜色为包含有透明度信息的颜色值,当透明度为0时,则阴影为全透明状态,当透明度为1时,则阴影为不透明状态,当透明度介于0到1时,则阴影为半透明状态;所述的阴影的圆角半径,指用一段与角的两边相切的圆弧来替换原来阴影轮廓的各个角,圆弧的半径决定了圆角的大小;所述的阴影的水平偏移量,指阴影在阴影平面上的水平方向的偏移值,当阴影的水平偏移量为0时,阴影不作偏移,当阴影的水平偏移量大于0时,则阴影显示在控件的右侧,当阴影的水平偏移量小于0时,则阴影显示在控件的左侧;所述的阴影的竖直偏移量,指阴影在阴影平面上的竖直方向的偏移值,当阴影的竖直偏移量为0时,阴影不作偏移,当阴影的竖直偏移量大于0时,则阴影显示在控件的上侧,当阴影的竖直偏移量小于0时,则阴影显示在控件的下侧。
103、生成多个阴影图层;
具体的,所述的阴影图层的数量为3个以上,当阴影图层的数量增加时,阴影的显示效果即会随之增强,但运行时产生的资源消耗也随之增加,所述的资源消耗包括但不限于:占用的系统资源、占用的硬件算力、产生的耗电量;作为本发明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的阴影图层的数量为5个,该设置的优点在于,平衡了阴影的显示效果和资源消耗,使得移动设备在较少的资源消耗的情况下,能产生较好的阴影显示效果。
所述的阴影图层为没有厚度的图像载体,即,阴影图层仅用于承载阴影,并非具有实际厚度、颜色、大小等参数的元素。各个阴影图层呈叠合状设置,阴影图层的层数从下至上分别排序为1、2...N层,上层的阴影图层上的图像内容覆盖在下层的阴影图层上。
104、根据所述阴影基本数据,在各个阴影图层上进行阴影绘制工作。
所述的阴影绘制工作,包括:
201、获取阴影基本数据。
具体的,阴影绘制工作获取组件的阴影的轮廓半径、阴影的颜色、阴影的圆角半径、阴影的水平偏移量,阴影的竖直偏移量;当阴影基本数据中存有未指定的数据时,则以系统默认的数值来代替。
202、获取当前阴影图层的层数。
具体的,阴影绘制工作以固定的顺序在各个阴影图层上绘制阴影,作为本发明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的绘制顺序为:首先在最下层的阴影图层上绘制阴影,然后在相邻的上一层的阴影图层上绘制阴影,直到完成最上层的阴影图层的阴影绘制工作,即,以第1层、第2层...第N层的顺序依次在各个阴影图层上绘制阴影,其中,N为最顶层的层数,作为本发明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的阴影图层的数量为5个,即阴影绘制工作以第1层、第2层...第5层的顺序依次在各个阴影图层上绘制阴影。
作为本发明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作为替代的绘制顺序为:首先在最上层的阴影图层上绘制阴影,然后在相邻的下一层的阴影图层上绘制阴影,直到完成最下层的阴影图层的阴影绘制工作,即,以第N层、第N-1层...第1层的顺序依次在各个阴影图层上绘制阴影,其中,N为最顶层的层数,作为本发明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的阴影图层的数量为5个,即阴影绘制工作以第5层、第4层...第1层的顺序依次在各个阴影图层上绘制阴影。
203、根据阴影基本数据和当前的阴影图层的层数,绘制阴影的轮廓。
具体的,所述的阴影的轮廓在绘制时,其阴影轮廓半径随阴影图层的层数增加而递减,即,第1层的阴影轮廓半径设置为阴影基本数据中的阴影的轮廓半径数值,记该数值为R,阴影图层的层数每增加一层,阴影的轮廓半径即减少固定的差值,记该数值为L,则各阴影图层的阴影的轮廓半径为:
r=R-L×(n-1);
其中,r为当前阴影图层的阴影的轮廓半径,n为当前阴影图层的层数。
作为本发明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的阴影图层的数量为5个,即,各阴影图层的阴影的轮廓半径分别为:
第1层的阴影的轮廓半径为R;
第2层的阴影的轮廓半径为R-L;
第3层的阴影的轮廓半径为R-2L;
第4层的阴影的轮廓半径为R-3L;
第5层的阴影的轮廓半径为R-4L。
该设置的优点在于:由于用户界面上的图像在进行渲染时,默认先渲染底层的图层,后续的表层图层渲染后,表层图层的图像内容叠加在底层上,即,各阴影图层是以第1层、第2层...第5层的顺序依次进行渲染,各层的图像内容分别与上一层叠加;该方法通过从下至上逐渐缩小的阴影的轮廓半径,可使组件的阴影具有层次感,其中,第5层的阴影紧贴组件的外侧,第4层至第1层的阴影逐渐向组件外扩展。
204、根据阴影基本数据,指定阴影的颜色;
具体的,各个阴影图层的阴影颜色保持一致,颜色值设置为阴影基本数据中的阴影颜色数值。
205、根据当前的阴影图层的层数,指定阴影的颜色透明度;
具体的,所述的阴影的颜色透明度在指定时,其透明度随阴影图层的层数增加而递增,即,第1层的阴影颜色透明度设置为阴影基本数据中的颜色透明度数值,记该数值为A,阴影图层的层数每增加一层,颜色透明度即增加固定的增量,记该数值为K,则各阴影图层的阴影颜色透明度为:
a=A+K×(n-1);
其中,a为当前阴影图层的阴影颜色透明度,n为当前阴影图层的层数。
作为本发明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的阴影图层的数量为5个,即,各阴影图层的阴影颜色透明度分别为:
第1层的阴影的轮廓半径为A;
第2层的阴影的轮廓半径为A+K;
第3层的阴影的轮廓半径为A+2K;
第4层的阴影的轮廓半径为A+3K;
第5层的阴影的轮廓半径为A+4K。
该设置的优点在于:由于用户界面上的图像在进行渲染时,默认先渲染底层的图层,后续的表层图层渲染后,表层图层的图像内容叠加在底层上,即,各阴影图层是以第1层、第2层...第5层的顺序依次进行渲染,各层的图像内容分别与上一层叠加;如图3所示,该方法通过从下至上逐渐缩小的阴影的轮廓半径,配合从下至上逐渐加深的阴影颜色,可使具有层次感的阴影更加柔和,其中,第5层的阴影紧贴组件的外侧,且透明度数值较高,颜色较深,第4层至第1层的阴影逐渐向组件外扩展,且颜色逐渐减淡,实现了类似于IOS平台的“软阴影”效果。值得一提的是,图中所述目标组件不具有特定外形,本发明亦对组件的形状不作限制,即,任意形状的组件均适用于本发明的阴影绘制方法,附图中的图3仅用于对阴影效果进行解释说明,而不限于矩形结构。
206、根据阴影基本数据,绘制阴影的圆角。
具体的,各个阴影图层的阴影圆角半径保持一致,圆角半径设置为阴影基本数据中的圆角半径数值。
207、根据阴影基本数据,确定阴影的水平偏移量和竖直偏移量。
具体的,各个阴影图层的阴影水平偏移量和竖直偏移量保持一致,阴影水平偏移量和竖直偏移量设置为阴影基本数据中的阴影水平偏移量和竖直偏移量数值。
105、将阴影图层设置为控件的背景。
具体的,将完成阴影绘制的各个阴影图层一并设置为控件的背景,且保持各个阴影图层的顺序不变。
106、调整阴影基本数据,查看并确定最终阴影效果。
具体的,通过调整阴影基本数据,即可改变各个阴影图层上的阴影,以便使开发人员直观快速地确定最终的阴影效果。
作为本发明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所述阴影可用于应用图标的阴影绘制,即,在系统桌面上,本发明所述的在Android平台实现个性化阴影的方法可进行复用,通过上述的步骤方法对桌面上的一个或多个应用图标添加自定义阴影。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在Android平台实现个性化阴影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请求接收模块1,用于接收目标控件的绘制阴影的请求;
数据接收模块2,用于接收目标控件的阴影基本数据;
阴影图层模块3,用于生成多个阴影图层;
阴影绘制模块4,用于在各个阴影图层上进行阴影绘制工作;
背景设置模块5,用于将阴影图层设置为控件的背景;
调整模块6,用于调整阴影基本数据。
该方法及系统具有易于自定义阴影和跨平台时阴影效果一致的优点,它利用多个阴影图层和逐渐缩小的阴影来模拟IOS平台的“软阴影”效果,以使Android平台的控件也能产生柔和的阴影,具有淡出变化和立体感,确保应用跨平台发布的时候能保持一致的用户界面,且性能耗费较小,使应用在运行时能保持流畅;此外,在生成阴影时可以方便地对多个参数进行调整,以实现个性化的需求,且该方法不限于应用内的组件阴影生成,在系统桌面同样可产生个性化的应用图标阴影,解决了现有的Android平台存有的无法自定义阴影和不同平台的阴影效果不一致的缺点,满足了移动设备的用户审美需要。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在Android平台实现个性化阴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目标控件的绘制阴影的请求;
接收目标控件的阴影基本数据;
生成多个阴影图层;
根据所述阴影基本数据,在各个阴影图层上进行阴影绘制工作;
将阴影图层设置为控件的背景;
调整阴影基本数据,查看并确定最终阴影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Android平台实现个性化阴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件包括:文本控件、图片控件、输入框控件、按钮控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Android平台实现个性化阴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阴影基本数据,包括:阴影的轮廓半径、阴影的颜色、阴影的圆角半径、阴影的水平偏移量、阴影的竖直偏移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在Android平台实现个性化阴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阴影基本数据中存有未指定的数据时,则以系统默认的数值来代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Android平台实现个性化阴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阴影图层的数量为3个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在Android平台实现个性化阴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阴影图层为没有厚度的图像载体,各个阴影图层呈叠合状设置,阴影图层的层数从下至上分别排序为1、2...N层,上层的阴影图层上的图像内容覆盖在下层的阴影图层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Android平台实现个性化阴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阴影绘制工作,包括:
获取阴影基本数据;
获取当前阴影图层的层数;
根据阴影基本数据和当前的阴影图层的层数,绘制阴影的轮廓;
根据阴影基本数据,指定阴影的颜色;
根据当前的阴影图层的层数,指定阴影的颜色透明度;
根据阴影基本数据,绘制阴影的圆角;
根据阴影基本数据,确定阴影的水平偏移量和竖直偏移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在Android平台实现个性化阴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阴影的轮廓在绘制时,其阴影轮廓半径随阴影图层的层数增加而递减。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在Android平台实现个性化阴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阴影的颜色透明度在指定时,其透明度随阴影图层的层数增加而递增。
10.一种在Android平台实现个性化阴影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目标控件的绘制阴影的请求;
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目标控件的阴影基本数据;
阴影图层模块,用于生成多个阴影图层;
阴影绘制模块,用于在各个阴影图层上进行阴影绘制工作;
背景设置模块,用于将阴影图层设置为控件的背景;
调整模块,用于调整阴影基本数据。
CN202011069802.XA 2020-10-09 2020-10-09 一种在Android平台实现个性化阴影的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1193029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69802.XA CN111930291A (zh) 2020-10-09 2020-10-09 一种在Android平台实现个性化阴影的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69802.XA CN111930291A (zh) 2020-10-09 2020-10-09 一种在Android平台实现个性化阴影的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30291A true CN111930291A (zh) 2020-11-13

Family

ID=733343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69802.XA Pending CN111930291A (zh) 2020-10-09 2020-10-09 一种在Android平台实现个性化阴影的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30291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63153A (zh) * 2020-12-07 2021-03-09 吉林亿联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UIView实现圆角和阴影的方法及系统
CN114332324A (zh) * 2021-12-27 2022-04-12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WO2022111593A1 (zh) * 2020-11-28 2022-06-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图形界面显示方法及其装置
CN116483359A (zh) * 2023-04-25 2023-07-25 成都赛力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拟态绘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34143A (zh) * 2009-02-13 2012-01-25 吉莫维拉公司 层次个性化
CN105446736A (zh) * 2015-11-12 2016-03-30 国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Android的纯代码创建带阴影圆角矩形的方法
CN106325835A (zh) * 2015-06-19 2017-01-11 深圳创锐思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于触摸终端的3d应用图标交互方法及触摸终端
CN106814933A (zh) * 2016-12-15 2017-06-09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窗口阴影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8762860A (zh) * 2018-04-16 2018-11-06 北京酷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阴影效果的实现方法
CN110389761A (zh) * 2018-04-20 2019-10-29 广州优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阴影绘制方法、装置、终端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34143A (zh) * 2009-02-13 2012-01-25 吉莫维拉公司 层次个性化
CN106325835A (zh) * 2015-06-19 2017-01-11 深圳创锐思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于触摸终端的3d应用图标交互方法及触摸终端
CN105446736A (zh) * 2015-11-12 2016-03-30 国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Android的纯代码创建带阴影圆角矩形的方法
CN106814933A (zh) * 2016-12-15 2017-06-09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窗口阴影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8762860A (zh) * 2018-04-16 2018-11-06 北京酷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阴影效果的实现方法
CN110389761A (zh) * 2018-04-20 2019-10-29 广州优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阴影绘制方法、装置、终端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ITHUANGQING: "Android样式开发之你应该学会的layer-list!", 《HTTPS://MP.WEIXIN.QQ.COM/S/NYQU-0N2OIUBIFB2E7ZB9A》 *
一点点征服: "在Android中实现阴影效果", 《HTTPS://WWW.CNBLOGS.COM/LDQ2016/P/6912278.HTML》 *
技术联盟: "Android shape/layer-list实现(渐变阴影)效果", 《HTTPS://WWW.ZDLTECH.COM/ARCHIVES/1661.HTML》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11593A1 (zh) * 2020-11-28 2022-06-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图形界面显示方法及其装置
CN112463153A (zh) * 2020-12-07 2021-03-09 吉林亿联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UIView实现圆角和阴影的方法及系统
CN114332324A (zh) * 2021-12-27 2022-04-12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6483359A (zh) * 2023-04-25 2023-07-25 成都赛力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拟态绘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6483359B (zh) * 2023-04-25 2024-03-12 重庆赛力斯凤凰智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拟态绘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30291A (zh) 一种在Android平台实现个性化阴影的方法及系统
CN103530018B (zh) 安卓操作系统中微件界面的建立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4038807B (zh) 一种基于OpenGL的图层混合方法及装置
EP1462998B1 (en) Markup language and object model for vector graphics
US9802364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struction of an instruction set for three-dimensional printing of a user-customizableimage of a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WO2015127149A1 (en) Cross-platform rendering engine
CN106886353B (zh) 一种用户界面的显示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542376B (zh) 屏幕的显示调节方法、装置和介质
CN107637075B (zh) 立体视图处理
CN114669047B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866206A (zh) 一种图片数据的移动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2967367B (zh) 水波特效生成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
US9251762B2 (en) Runtime transformation of images to match a user interface theme
CN111782114B (zh) 文稿编辑应用中的元素展示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7992242A (zh) 一种悬浮窗口的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4346046B (zh) 三维仿真翻页方法及系统
CN113409465A (zh) 毛发模型的生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
CN106648623A (zh) 一种安卓系统中字符的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10992438B (zh) 图片编辑的方法及装置
CN111210486A (zh) 一种用于实现流光效果的方法和装置
WO2012033715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stylized map generation
CN104077114A (zh) 一种更换应用软件的显示界面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126214A (zh) 一种界面上文字颜色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WO2023151211A1 (zh) 模型防穿插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1107264A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11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