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18603B - 血压计 - Google Patents

血压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18603B
CN111918603B CN201980022625.9A CN201980022625A CN111918603B CN 111918603 B CN111918603 B CN 111918603B CN 201980022625 A CN201980022625 A CN 201980022625A CN 111918603 B CN111918603 B CN 1119186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ff
cover
unit
main body
cuff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2262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18603A (zh
Inventor
古贺俊明
永田琢也
小椋敏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mron Healthc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mron Healthc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mron Healthc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Omron Healthcar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9186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186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186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186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1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 A61B5/022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close blood vessels, e.g. against the skin; Ophthalmodynamometers
    • A61B5/02233Occluder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1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 A61B5/022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close blood vessels, e.g. against the skin; Ophthalmodynamome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74Details of notification to user or communication with user or patient ; user input means
    • A61B5/7405Details of notification to user or communication with user or patient ; user input means using soun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74Details of notification to user or communication with user or patient ; user input means
    • A61B5/742Details of notification to user or communication with user or patient ; user input means using visual display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Cardiolog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Physiology (AREA)
  • Dentistry (AREA)
  • Measur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AREA)

Abstract

在本发明的血压计中,主体(2)具有滑动承受部(4),所述滑动承受部(4)具有向上方敞开的圆弧状剖面,能够沿与该圆弧状剖面垂直的方向(C)滑动地承受袖带单元(5)。袖带单元(5)具有:圆筒状的袖带结构体(7),沿内周面具有流体袋;以及罩(6),具有向下方敞开的圆弧状剖面,以与袖带结构体(7)成为一体的方式可装卸地安装于袖带结构体(7),并覆盖袖带结构体(7)的上半部分。在袖带单元(5)沿着滑动承受部(4)滑动时,滑动承受部(4)的圆弧状剖面的两侧的上缘(4a1、4a2)与罩(6)的圆弧状剖面的两侧的下缘(6a1、6a2)抵接来支撑袖带单元(5)的重量。

Description

血压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血压计,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具有容纳泵的主体和可装卸地安装于该主体的圆筒状的袖带单元的血压计。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此种血压计,例如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334048号公报)中公示的那样,已知一种具有容纳泵的主体和可装卸地安装于该主体的圆筒状的袖带单元的血压计。在袖带单元的内周面设置有由布袋或橡胶袋构成的袖带部。在测量血压时,在被测量者将上臂插入袖带单元的状态下,从主体的泵向袖带单元的袖带部供给空气,从而压迫上臂。由此,进行血压测量。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33404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所述的血压计若经过长年使用,则例如流体袋(是指由布袋或橡胶袋构成的袖带部、空气袋。)发生劣化,有时产生漏气等不良状况。在该情况下,从节省费用的观点出发,作为现有的一般应对,仅将袖带单元更换为新品。
在此,经过长年使用的结果通常是主体发生褪色。因此,在这样的主体上安装新品的袖带单元时,褪色的主体与新品的袖带单元之间的色差有时给用户带来不协调感。
在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血压计,该血压计具有容纳泵的主体和可装卸地安装于该主体的圆筒状的袖带单元的血压计,该血压计能够简单地进行部件更换,并且,即使进行了部件更换也不会给用户带来不协调感。
解决课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解决所述问题,本发明的血压计,具有容纳泵的主体和可装卸地安装于所述主体的圆筒状的袖带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具有滑动承受部,所述滑动承受部具有向上方敞开的圆弧状剖面,能够沿与该圆弧状剖面垂直的方向滑动地承受所述袖带单元,
所述滑动承受部在所述袖带单元滑动的滑动方向上保持水平或者以高度朝向滑动终端侧逐渐变低的方式倾斜,
所述袖带单元具有:
袖带结构体,呈圆筒状以供棒状的被测量部位插入,沿内周面具有流体袋;以及
罩,具有向下方敞开的圆弧状剖面,以与所述袖带结构体成为一体的方式可装卸地安装于所述袖带结构体,并覆盖所述袖带结构体的至少上半部分,
在所述袖带单元沿着所述滑动承受部滑动时,所述滑动承受部的圆弧状剖面的两侧的上缘与所述罩的圆弧状剖面的两侧的下缘抵接来支撑所述袖带单元的重量。
在此,关于袖带单元,“下方”、“上半部分”中的“下”、“上”是指在将所述袖带单元安装于所述主体的状态下分别处于“下”、“上”的一侧。
在本发明的血压计中,为了装配成能够测量血压测量的状态,首先,将罩以与袖带结构体成为一体的方式可装卸地安装于袖带结构体,从而构成袖带单元。接着,使所述袖带单元沿着所述滑动承受部(具有圆弧状剖面)滑动而安装。此时,所述滑动承受部的圆弧状剖面的两侧的上缘与所述罩的圆弧状剖面的两侧的下缘抵接来支撑所述袖带单元的重量。因此,例如,装配该血压计的服务人员、设备负责人、用户等(以下称为“服务人员等”。)无需在滑动时用自己的手去支撑所述袖带单元的重量,仅通过将所述袖带单元朝向滑动终端侧按压(滑动),就能够轻松地安装所述袖带单元。特别是,在所述滑动承受部以高度朝向所述滑动终端侧逐渐变低的方式倾斜的情况下,由于服务人员等能够利用所述袖带单元的重力,因此,能够更轻松地安装所述袖带单元。
在测量血压时,在被测量者将棒状的被测量部位(上臂、手腕、手指、下肢等)插入所述袖带单元的状态下,从所述主体的泵向所述袖带单元的流体袋供给流体来压迫所述被测量部位。由此,进行血压测量。此外,“流体”典型的是空气,也可以是其他气体或液体。
经过长年的使用的结果,例如流体袋发生劣化而发生漏气等的不良状况的情况下,在本发明的血压计中,作为部件仅更换所述袖带单元中的所述袖带结构体。即,首先,使所述袖带单元向与安装时的方向(朝向滑动终端侧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滑动而从所述滑动承受部卸下。此时,所述滑动承受部的圆弧状剖面的两侧的上缘与所述罩的圆弧状剖面的两侧的下缘抵接来支撑所述袖带单元的重量。因此,服务人员等无需在滑动时用自己的手去支撑所述袖带单元的重量,就能够轻松地卸下所述袖带单元。接着,将所述袖带单元的所述罩从所述袖带结构体卸下(卸下之后,发生不良状况的所述袖带结构体例如被废弃处理)。另一方面,准备新品的袖带结构体。将所述罩(原来的罩)以与该新品的袖带结构体成为一体的方式可装卸地安装于该新品的袖带结构体,从而构成新的袖带单元。接着,以与卸下时相反地顺序,使所述新的袖带单元沿着所述滑动承受部滑动而安装。此时,所述滑动承受部的圆弧状剖面的两侧的上缘与所述罩的圆弧状剖面的两侧的下缘抵接来支撑所述袖带单元的重量。因此,例如,装配该血压计的服务人员等无需在滑动时用自己的手去支撑所述袖带单元的重量,仅通过将所述袖带单元朝向所述滑动终端侧按压(滑动),就能够轻松地安装所述袖带单元。这样,在本发明的血压计中,作为部件仅简单地更换所述袖带单元中的所述袖带结构体。在装配完的状态下,所述新品的袖带结构体被所述罩(原来的罩)和所述滑动承受部覆盖。
在此,所述袖带单元的所述罩(原来的罩)被再利用。经过长年的使用的结果,若所述主体发生褪色,则所述罩(原来的罩)也应该同样地会发生褪色。因此,所述主体与所述罩(原来的罩)之间没有色差。于是,根据该血压计,即使进行部件(袖带结构体)的更换,也不会给用户带来不协调感。
在一个实施方式的血压计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承受部在相当于所述滑动终端侧的部位具有与所述泵连通的第一流体连接器,
所述袖带单元在与所述第一流体连接器相对的部位具有与所述流体袋连通的第二流体连接器,
当将所述袖带单元沿着所述滑动承受部向所述滑动终端侧滑动来安装时,所述第一流体连接器与所述第二流体连接器可流通流体且可装卸地嵌合连接。
在该一个实施方式的血压计中,当使所述袖带单元沿着所述滑动承受部朝向所述滑动终端侧滑动而安装时,所述第一流体连接器与所述第二流体连接器以可流通流体且可装卸地嵌合连接。在测量血压时,在被测量者将被测量部位插入所述袖带单元的状态下,从所述主体的泵通过所述第一和第二流体连接器向所述袖带单元的流体袋供给流体来压迫被测量部位。由此,进行血压测量。在此,在具有向上方敞开的圆弧状剖面的所述滑动承受部上承受着圆筒状的所述袖带单元的安装状态下,在所述滑动承受部与所述袖带单元之间难以施加与所述滑动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外力,从而难以发生扭转。因此,能够提高所述第一流体连接器与第二流体连接器之间的可流通流体的连接的可靠性。相反地,若所述袖带单元向与安装时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滑动而从所述滑动承受部卸下,则解除了所述第一流体连接器与第二流体连接器之间的连接。这样,通过所述袖带单元相对于所述滑动承受部的装卸,从而装卸所述第一流体连接器和所述第二流体连接器。因此,服务人员等能够简单地进行该血压计的装配和/或分解。
在一个实施方式的血压计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袖带单元具有:
第一卡合部,为了使所述罩以成为一体的方式可装卸地安装于所述袖带结构体,通过使所述罩沿着所述袖带结构体的外周面的上半部分从测量血压时面向被测量者配置的前面侧朝向与该前面侧相反的后面侧滑动,将所述袖带结构体与所述罩在所述袖带结构体的轴向上可装卸地卡合而锁定;以及
第二卡合部,限制在所述袖带结构体的径向和周向上的所述袖带结构体与所述罩之间的相对移动。
袖带结构体的“轴向”是指沿着所述袖带结构体的中心轴的方向。袖带结构体的“径向”是指与所述袖带结构体的中心轴垂直的方向。袖带结构体的“周向”是指绕所述袖带结构体的中心轴的方向。
在该一个实施方式的血压计中,通过使所述罩沿着所述袖带结构体的外周面的上半部分从测量血压测量时面向被测量者配置的前面侧朝向与该前面侧相反的后面侧滑动,从而第一卡合部将所述袖带结构体和所述罩在所述袖带结构体的轴向上可装卸地卡合而锁定。与此同时,第二卡合部限制所述袖带结构体的径向以及周向上的所述袖带结构体与所述罩之间的相对移动。由此,服务人员等通过使所述罩沿着所述袖带结构体的外周面的上半部分滑动这样的简单操作,就能够使所述罩以与所述袖带结构体成为一体的方式可装卸地安装于所述袖带结构体,从而一体地构成所述袖带单元。相反地,在从所述袖带结构体卸下所述罩时,解除所述第一卡合部的轴向的锁定,使所述罩沿着所述袖带结构体的外周面的上半部分且沿着所述中心轴从所述后面侧朝向所述前面侧滑动。由此,能够从所述袖带结构体卸下所述罩。
在一个实施方式的血压计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卡合部构成为产生表示锁定完成的声音。
在该一个实施方式的血压计中,服务人员等通过听到表示所述第一卡合部的锁定完成的声音,能够得知所述罩已经正确地安装于所述袖带结构体。其结果,服务人员等能够可靠地进行该血压计的装配。
在一个实施方式的血压计,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袖带结构体和所述罩中的一方或双方上设置有标记,所述标记表示将所述罩安装于所述袖带结构体时的相对滑动的朝向。
在该一个实施方式的血压计中,服务人员等在将所述罩安装于所述袖带结构体时,通过观察所述标记,能够使所述罩沿着所述袖带结构体的外周面的上半部分向正确的方向相对地滑动。因此,服务人员等能够正确地且简单地将所述罩安装于所述袖带结构体。
在一个实施方式的血压计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血压计具有锁定部,所述锁定部通过使所述袖带单元沿着所述滑动承受部朝向所述滑动终端侧滑动,将所述主体与所述袖带单元在所述滑动方向上可装卸地卡合而锁定。
在该一个实施方式的血压计中,通过使所述袖带单元沿着所述滑动承受部朝向所述滑动终端侧滑动,从而锁定部在所述滑动方向上将所述主体和所述袖带单元可装卸地卡合而锁定。由此,服务人员等通过将所述袖带单元沿着所述滑动承受部朝向所述滑动终端侧按压(滑动)这样简单操作,就能够在所述滑动方向上将所述主体和所述袖带单元可装卸地锁定。由此,能够一体地构成该血压计。
在一个实施方式的血压计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部构成为产生表示锁定完成的声音。
在该一个实施方式的血压计中,服务人员等通过听到由所述锁定部发出的表示锁定完成的声音,能够得知所述袖带单元已经正确地安装于所述主体。其结果,服务人员等能够可靠地进行该血压计的装配。
在一个实施方式的血压计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罩的在测量血压时面向被测量者配置的前面侧的端面呈圆环状,以覆盖所述袖带结构体的前面侧的端面。
在该一个实施方式的血压计中,在装配完的状态下,所述袖带结构体被所述罩和所述滑动承受部覆盖,特别是,所述袖带结构体的前面侧的端面被所述罩的前面侧的端面覆盖。因此,例如,即使所述袖带结构体因不良而被更换,用户也无法从装配完的状态下的外观注意到该更换的事情。因此,不会给用户带来不协调感。
在一个实施方式的血压计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具有:
压力控制部,在所述主体上安装有所述袖带单元的状态下,进行从所述泵向所述流体袋供给流体来压迫插入所述袖带单元的被测量部位的控制;以及
血压计算部,基于所述流体的压力来计算血压。
在该一个实施方式的血压计中,在测量血压时,压力控制部进行从搭载于所述主体的所述泵向所述流体袋供给流体来压迫插入所述袖带单元的被测量部位的控制。在所述袖带结构体(包括流体袋)的加压过程或减压过程中,血压计算部基于所述流体的压力来计算血压(示波法)。因此,对于被测量者而言,能够简单地进行血压测量。
发明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血压计,能够简单地进行部件更换,并且,即使进行了部件更换也不会给用户带来不协调感。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从前方斜上方观察时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血压计的图。
图2是表示从后方斜上方观察时的所述血压计的图。
图3是表示从右侧方观察时的所述血压计的图。
图4是表示构成所述血压计的主体和袖带单元分离的状态的图。
图5是表示构成所述袖带单元的袖带结构体和罩分离的状态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相对于所述袖带结构体装卸所述罩的方法的图。
图7是表示所述罩的内侧的图。
图8(A)是表示所述袖带单元沿着中心轴被切断时的剖面的图。图8(B)是表示图8(A)中的将所述袖带结构体与所述罩卡合的第一卡合部放大的图。
图9(A)是表示从右侧方观察所述血压计时的剖面的图。图9(B)是表示图9(A)中的将所述主体与所述袖带单元卡合的锁定部放大的图。
图10(A)是表示在所述主体的滑动承受部安装有所述袖带单元的状态的图。图10(B)是用于说明从所述滑动承受部卸下所述袖带单元的方法的图。
图11是用于说明从所述主体(的所述滑动承受部)卸下所述袖带单元的方法的图。
图12是表示设置于所述主体的相当于所述滑动承受部的滑动终端侧的部位的第一流体连接器的图。
图13是表示设置于所述袖带结构体的外周面的上部的表示安装所述罩时的朝向的标记的图。
图14是表示测量血压时的所述袖带结构体的动作的图。
图15是表示在所述主体上安装有所述袖带单元的状态下的所述血压计的控制系统的模块结构的图。
图16是表示所述血压计的血压测量的动作流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
(主体的概略结构)
图1示出了从前方斜上方观察时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血压计(由附图标记1表示。)。图2示出了从后方斜上方观察时的血压计1。另外,图3示出了从右侧方观察时的血压计1。此外,在这些图1~3(以及后述的图4、9、11)中,为了便于理解,一并示出了XYZ直角坐标系。X轴朝向前后方向、Y轴朝向左右方向、Z轴朝向上下方向。如图1~3所示,血压计1大体上具有主体2、袖带3、以及臂托9。该血压计1被设计为用于测量作为被测量者的被测量部位的上臂的血压。
主体2具有角部变圆的箱状的外形。主体2的底面2b大致平坦,被放置在未图示的水平面(如沿着XY平面的桌子那样的面)上。主体2的上表面2a大致平坦,以高度从前方朝向后方(朝向-X方向)逐渐变高(Z坐标变大)的方式倾斜。
在主体2的上表面2a中的右侧前部配置有大致圆筒状的袖带3。在该例中,袖带3的中心轴(即,后述的滑动承受部4的中心轴)C以高度从前方朝向后方(朝向-X方向)逐渐变低(Z坐标变小)的方式倾斜。
在主体2的上表面2a中的右侧后部配置有臂托9。臂托9具有向上方敞开的大致圆弧状的剖面,其从袖带3的后面侧的开口以比主体2的上表面2a的倾斜更陡的斜度大致笔直地向主体2的后方延伸。在测量血压时,预想被测量者坐在主体2的前方,臂从袖带3的前面侧(面向被测量者的一侧)向后面侧穿过,从而被测量者的上臂位于袖带3内,成为前臂处于放置在臂托9上的状态。
在主体2的上表面2a中的左侧前部配置有:测量开始/停止开关13A,用于用户(主要指被测量者,以下相同)用左手指示开始测量或停止测量;以及打印指示开关14,用于用户指示打印血压测量结果。在主体2的上表面2a中的左侧后部配置有用于显示血压测量结果的显示器(在该例中由LCD(液晶显示器)构成)11。此外,显示器11也可以以显示画面正对被测量者的方式竖立设置于主体2的上表面2a。另外,在主体2的上表面2a中的比臂托9靠右侧的位置配置有用户用右手指示开始测量或停止测量的测量开始/停止开关13B。两个测量开始/停止开关13A、13B是为了方便被测量者分别将右上臂、左上臂穿过袖带3进行测量时而设置的。
袖带3由设置于主体2的滑动承受部4以及可装卸地安装于该滑动承受部4的圆筒状的袖带单元5构成。
如图4所示,滑动承受部4一体地包括具有向上方敞开的圆弧状(在该例中为半圆状)剖面的前面侧部分4a以及与该前面侧部分4a的后方相连且具有与前面侧部分4a的圆弧状剖面同心(中心轴C)的圆形剖面的后面侧部分4f。在该例中,滑动承受部4由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构成。
在该例中,前面侧部分4a的前缘4ae为向上方敞开的半圆状。前面侧部分4a的两侧的上缘4a1、4a2呈大致直线状。在该例中,后面侧部分4f的前缘4fe为向下方敞开的半圆状。前面侧部分4a的前缘4ae的左右的上端与两侧的上缘4a1、4a2的前端分别经由圆弧(设有曲率的部分)r相连。另外,后面侧部分4f的前缘4fe的左右的下端与两侧的上缘4a1、4a2的后端分别经由圆弧r相连。其结果,袖带单元5(后述的罩6)相对于滑动承受部4的边界线4x为一根连续的环状的线。此外,在滑动承受部4沿边界线4x设置有相对于袖带单元5的重叠部4x′。
该滑动承受部4(的前面侧部分4a)沿着中心轴C(在与前面侧部分4a的圆弧状剖面垂直的方向上延伸)可滑动地承受袖带单元5。在该例中,滑动承受部4在袖带单元5滑动的滑动方向A1、A2(参照图3)上以高度朝向滑动终端A1f侧逐渐变低(Z坐标变小)的方式倾斜。由此,能够实现所述的袖带3的倾斜。
在该例中,滑动承受部4在滑动终端A1f侧的下部通过未图示的铰链(转动轴)在预先设定的角度范围(例如,从水平0°至40°左右的范围)内可转动地安装于主体2。由此,想要进行血压测量的被测量者能够与自身的体型相匹配地调节滑动承受部4即袖带3的倾斜角。
在该滑动承受部4的后面侧部分4f的上部的内侧设置有成为锁定部L的一部分的h状突起46。利用图9(A)和图9(B)在后面对锁定部L进行说明。
另外,如图12所示,在滑动承受部4中的相当于滑动终端A1f侧的部位排列设置有作为第一流体连接器的凹型的流体连接器51、52、53。这些流体连接器51、52、53在后方经由未图示的可挠性空气管与设置于主体2内的后述的泵连通。袖带单元5的后述的流体连接器81、82、83(参照图6)从前方分别对应地连结于这些流体连接器51、52、53。如图12所示,在相当于流体连接器52与流体连接器53之间的部位设置有向前方突出的圆筒状突起54,该圆筒状突起54用于将袖带单元5相对于滑动承受部4定位。
(袖带单元)
如图5所示,袖带单元5构成为包括:袖带结构体7,呈圆筒状以供上臂90插入;以及罩6,可装卸地安装于该袖带结构体7以与该袖带结构体7成为一体。
袖带结构体7具有由圆筒状的塑料材料(例如聚氯乙烯)构成的基底构件70。如图8(A)(表示沿着袖带单元5的中心轴C1的剖面)中所示,沿着该基底构件70的内周面依次设置有套环卷绕用空气袋79、套环78、测量用空气袋77、内罩76B、以及外罩76A。在该例中,套环卷绕用空气袋79和测量用空气袋77相当于流体袋。
外罩76A由具有未图示的褶皱的圆筒状的可伸缩的布构成。内罩76B由比外罩76A厚的圆筒状的缓冲材料(例如,发泡海绵材)构成,以使测量时上臂90不会感到疼痛。外罩76A和内罩76B相对于基底构件70可装卸。例如,外罩76A在脏了后可以拆下洗濯,然后再安装上。
套环卷绕用空气袋79由可伸缩的树脂(例如,聚氨酯)构成。如图14(A)(表示与袖带3的中心轴C垂直的剖面,即与安装于主体2的袖带单元5的中心轴C1垂直的剖面)中所示,在该例中,套环卷绕用空气袋79设置为沿着基底构件70的内周面被划分为六个区域。
套环78由具有适度的可挠性的树脂(例如,聚丙烯)构成,在展开状态下为平板状,但在图14(A)的状态(自然状态)下具有环绕上臂90的大致环状的形状,以周向的端部彼此重叠的方式制作而成
测量用空气袋77与套环卷绕用空气袋79同样地由可伸缩的树脂(例如,聚氨酯)构成。该测量用空气袋77被设定为能够沿着套环78的内周面环绕上臂90的大致三分之二周以上的长度(周向尺寸)(但是,在图14(A)的状态下,测量用空气袋77的周向的端部彼此分离地比较大。)。
如图6所示,在袖带结构体7的后面7f侧的下部排列设置有作为第二流体连接器的凸型的流体连接器81、82、83。流体连接器81经由沿着基底构件70的外周面7a配置的空气管85与测量用空气袋77连通。流体连接器82、83经由沿着基底构件70的外周面7a配置的空气管86、87(参照图5)与套环卷绕用空气袋79连通。如图6所示,在相当于流体连接器82与流体连接器83之间的部位设置有向后方突出的十字形突起84,该十字形突起84用于将袖带单元5相对于主体2定位。
如图5和图6所示,在袖带结构体7(基底构件70)的外周面7a的上部设置有L状突起71,该L状突起71成为用于在袖带结构体7的轴向(中心轴C1延伸的方向)上将袖带结构体7和罩6进行锁定的第一卡合部E1的一部分。如图8(A)中所示,该L状突起71包括:大致矩形的突起板部71a,在基底构件70的外周面7a上朝向径向外侧竖立设置;以及大致矩形的平行板部71b,从该突起板部71a的顶端大致沿着轴向向后面7f侧延伸。在该平行板部71b的外表面(与罩6相对的一侧的面)71u设置有朝向径向外侧突起的卡合凸部71p。如图8(B)中放大所示,该卡合凸部71p具有:倾斜面71p1,从前面7e侧朝向后面7f侧以高度从外表面71u的水平面逐渐变高的方式倾斜;以及垂直面71p2,将该倾斜面71p1的顶部与外表面71u的水平面在径向上连接。此外,在平行板部71b的内表面(与基底构件70相对的一侧的面)71v设置有朝向径向内侧突起的限制突起71s。该限制突起71s是为了将平行板部71b朝向径向内侧的挠曲限制在对袖带结构体7和罩6进行锁定或解除该锁定所需的足够的程度而设置的。
另外,如图5和图6所示,在袖带结构体7的外周面7a的上部设置有肋72,该肋72成为用于限制在袖带结构体7的径向R和周向θ上袖带结构体7与罩6之间的相对移动的第二卡合部E2(参照图6)的一部分。该肋72呈朝向径向外侧突起的板状。另外,袖带结构体7的外周面7a中的从前面7e侧观察时左侧的侧部(参照图5)设置有朝向径向外侧突起的上下一对引导肋73A、73B,该引导肋73A、73B成为第二卡合部E2的一部分。引导肋73A、73B彼此的上下的间隙从前面7e侧朝向后面7f侧在前半部逐渐变窄,而在后半部恒定。同样地,袖带结构体7的外周面7a中的从前面7e侧观察时右侧的侧部(参照图6)设置有朝向径向外侧突起的上下一对引导肋74A、74B,该引导肋74A、74B成为第二卡合部E2的一部分。引导肋74A、74B彼此的上下的间隙从前面7e侧朝向后面7f侧在前半部逐渐变窄,在后半部恒定。
如图5和图6所示,罩6一体地包括:后面侧部分6a,具有向下方敞开的圆弧状(在该例中为半圆状)剖面;以及前面侧部分(面向被测量者的一侧的部分)6e,与该后面侧部分6a的前方相连,并具有与后面侧部分6a的圆弧状剖面同心(图5中所示的中心轴C2)的圆形剖面。在该例中,罩6与滑动承受部4同样地由ABS树脂构成。
在该例中,后面侧部分6a的后缘6af为向下方敞开的半圆状。后面侧部分6a的两侧的下缘6a1、6a2呈大致直线状。在该例中,前面侧部分6e的后缘6ef为向上方敞开的半圆状。后面侧部分6a的后缘6af的左右的上端与两侧的下缘6a1、6a2的后端分别经由圆弧r相连。另外,前面侧部分6e的后缘6ef的左右的上端与两侧的下缘6a1、6a2的前端分别经由圆弧r相连。其结果,罩6相对于滑动承受部4的边界线6x成为与滑动承受部4的边界线4x一致的一根连续的环状的线。因此,如图1~图3所示,在装配完血压计1的状态下,在罩6与滑动承受部4之间不产生间隙。
在该例中,罩6的前面侧部分6e特别是在测量血压时面向被测量者配置的前面侧的端面6ee以覆盖袖带结构体7的前面侧的端面7ee的方式形成为圆环状。因此,例如,在如图1所示的那样装配完血压计1的状态下,袖带结构体7被罩6和滑动承受部4覆盖,特别是袖带结构体7的前面侧的端面7ee被罩6的前面侧的端面6ee覆盖。因此,例如,即使袖带结构体7因不良而被更换,用户也无法从装配完的状态下的外观注意到该更换的事情。因此,不会给用户带来不协调感。
如图7所示,在罩6的内周面设置有沿轴向(中心轴C2延伸的方向)的多个肋61、61、63、64等。这些肋61、61、63、64等为朝向径向内侧突起的板状。
设置于罩6的内周面的上部的互相平行的一对肋61、61被设计为成为用于将袖带结构体7和罩6进行锁定的第一卡合部E1的一部分,并且成为用于限制在袖带结构体7的径向R以及周向θ上袖带结构体7与罩6之间的相对移动的第二卡合部E2的一部分。另外,设置于罩6的内周面中的左右的侧部的肋64、63也被设计成用于限制在袖带结构体7的径向R以及周向θ上的袖带结构体7与罩6之间的相对移动的第二卡合部E2的一部分。
详细而言,如图8(B)中放大所示,在各肋61的尾根面61b设置有朝向径向外侧凹陷的卡合凹部61q,该卡合凹部61q位于应与所述的袖带结构体7的L状突起71的卡合凸部71p对应的位置(在罩6安装于袖带结构体7的状态下的对应的位置)。卡合凹部61q具有:倾斜面61q3,从前面7e侧朝向后面7f侧以从尾根面61b的水平面逐渐凹陷的方式倾斜;底面61q2,与该倾斜面61q3相连且与尾根面61b大致平行;以及垂直面61q1,将该底面61q2的水平面与尾根面61b的水平面在径向上相连。卡合凹部61q的尺寸被设定为能够容纳L状突起71的卡合凸部71p的尺寸。
当使罩6向图6和图8(A)中箭头A5所示的方向沿着袖带结构体7的外周面7a的上半部分从前面7e侧朝向后面7f侧滑动时,如图8(B)中放大所示,肋61相对于L状突起71滑动。此时,首先,卡合凸部71p的倾斜面71p1与肋61的后端61f抵接,L状突起71的平行板部71b朝向径向内挠曲。进而,当肋61的尾根面61b一边摩擦卡合凸部71p的顶部,一边使肋61相对于L状突起71向箭头A5所示的方向滑动时,L状突起71的卡合凸部71p的垂直面71p2越过肋61的卡合凹部61q的垂直面61q1。由此,卡合凸部71p被容纳在卡合凹部61q中,作为第一卡合部E1发挥作用,在袖带结构体7的轴向上罩6可装卸地与其卡合而被锁定。此时,由于垂直面61q1和垂直面71p2的形状与滑动方向垂直,因此,有助于急剧地消除L状突起71的平行板部71b的挠曲。其结果,欲恢复至自然状态的L状突起71的平行板部71b的外表面71u与肋61的尾根面61b碰撞,发出表示锁定完成的“咔嚓”声。因此,服务人员等通过听到由第一卡合部E1发出的该“咔嚓”声,能够得知罩6已经准确地安装于袖带结构体7。其结果,服务人员等能够可靠地进行该血压计1的装配。
另外,当使罩6向图6中箭头A5所示的方向沿着袖带结构体7的外周面7a的上半部分从前面7e侧朝向后面7f侧滑动时,设置于袖带结构体7的外周面7a的上部的肋72进入设置于罩6的内周面的上部的一对肋61、61之间的间隙。与此同时,设置于罩6的内周面中的左右的侧部的肋64、63(参照图6)分别进入设置于袖带结构体7的外周面7a的(从前面7e侧观察)左侧的侧部的上下一对引导肋74A、74B之间的间隙以及设置于右侧的侧部的上下一对引导肋73A、73B(参照图5)之间的间隙。由此,第二卡合部E2发挥作用而限制在袖带结构体7的径向R和周向θ上的袖带结构体7与罩6之间的相对移动。在此,如上所述,一对引导肋74A、74B彼此上下的间隙从前面7e侧朝向后面7f侧在前半部逐渐变窄,在后半部恒定。同样地,一对引导肋73A、73B彼此的上下的间隙从前面7e侧朝向后面7f侧在前半部逐渐变窄,在后半部恒定。因此,一对引导肋74A、74B、一对引导肋73A、73B能够分别顺畅地引导肋64、63而容纳于各间隙中。
由此,服务人员等通过使罩6沿着袖带结构体7的外周面7a的上半部分滑动这样的简单操作,就能够使罩6可装卸地安装于袖带结构体7而与袖带结构体7成为一体,从而能够一体地构成袖带单元5。
相反地,在从袖带结构体7卸下罩6时,L状突起71的平行板部71b的后部(是指图8(B)中所示的比肋61的后端61f更向后方突出的部分。以下,将其称为“L状突起71的后部”)沿图6中箭头A3所示的方向(朝向径向内)被按压。由此,卡合凸部71p从图8(B)中所示的卡合凹部61q出来,从而解除第一卡合部E1的轴向的锁定。接着,在该锁定被解除的状态下,使罩6向图6和图8(A)中箭头A4所示的方向沿着袖带结构体7的外周面7a的上半部分从后面7f侧朝向前面7e侧罩6滑动。这样一来,肋72从肋61、61之间的间隙出来,并且肋64、63分别从引导肋74A、74B之间的间隙以及引导肋73A、73B之间的间隙出来,从而解除由第二卡合部E2对径向R以及周向θ的相对移动的限制。由此,如图5所示,从袖带结构体7卸下罩6。
(袖带单元相对于主体的装卸)
如图6和图8(A)中所示,在袖带结构体7(基底构件70)的后面7f侧的上部设置有成为后述的锁定部L的一部分的剖面大致矩形状的横杆部75。该横杆部75由设置于袖带结构体7的后面7f侧的圆环状的凸缘部7ff(参照图6)支撑。在横杆部75与L状突起71(的平行板部71b)之间设置有轴向的间隙7w1。另外,在横杆部75与基底构件70的外周面7a之间设置有接下来要说明的用于供h状突起46(的可动板部46b)穿过的径向的间隙7w2。
如图9(A)所示,在滑动承受部4的后面侧部分4f的上部的内侧设置有成为锁定部L的一部分的h状突起46。h状突起46大致沿着袖带单元5滑动的滑动方向A1、A2倾斜地设置。如图9(B)放大所示,h状突起46包括:可动板部46b,沿着滑动承受部4的中心轴C(滑动方向A1、A2)设置;垂直板部46d,从该可动板部46b的上表面46u的大致中央(图9(B)中)46c向径向外侧延伸;以及支撑板部46a,支撑该垂直板部46d的上端。支撑板部46a由滑动承受部4的后面侧部分4f的一部构成,相对于后面侧部分4f的其他部分(h状突起46以外的部分)保持位置以及姿势。可动板部46b仅由垂直板部46d支撑,垂直板部46d仅由支撑板部46a支撑。另外,在可动板部46b的前端设置有朝向径向外侧突起的卡合凸部46p。该卡合凸部46p具有以高度从前方朝向后方逐渐变高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面46p1、以及将该倾斜面46p1的顶部与上表面46u的水平面在径向上相连的垂直面46p2。此外,卡合凸部46p与垂直板部46d之间的轴向的间隔设定为比横杆部75的轴向尺寸稍大,以能够容纳横杆部75。
在将袖带单元5安装于主体2(滑动承受部4)时,首先,如图11中箭头A7所示,袖带单元5被放置在主体2的滑动承受部4上。接着,若袖带单元5沿着滑动承受部4的中心轴C向图9(A)中箭头A1所示的方向(即,朝向滑动终端A1f侧)滑动,则图9(B)中所示的横杆部75的内表面75b与后端面75f所成的角部与h状突起46的卡合凸部46p的倾斜面46p1抵接,从而h状突起46的可动板部46b与垂直板部46d发生挠曲而卡合凸部46p朝向径向内侧位移。进而,若横杆部75的内表面75b一边摩擦卡合凸部46p的顶部,一边使横杆部75相对于h状突起46向箭头A1所示的方向滑动,则横杆部75的前端面75e越过h状突起46的卡合凸部46p的垂直面46p2。由此,在轴向的间隙7w1中容纳卡合凸部46p,并且在卡合凸部46p与垂直板部46d之间容纳横杆部75,从而作为锁定部L发挥作用,由此,袖带单元5在轴向上可装卸地卡合于主体2(滑动承受部4)而被锁定。此时,由于前端面75e和垂直面46p2的形状与滑动方向垂直,因此,有助于急剧地消除h状突起46的可动板部46b和垂直板部46d的挠曲。其结果,欲恢复至自然状态的h状突起46的可动板部46b的上表面46u(比大致中央46c更靠前方的部分)与横杆部75的内表面75b碰撞,发出表示锁定完成的“咔嚓”声。因此,服务人员等通过听到由锁定部L发出的“咔嚓”声,能够得知袖带单元5已经准确地安装于主体2。其结果,服务人员等能够可靠地进行该血压计1的装配。
此时,例如图10(A)和图10(B)中所示的滑动承受部4的前面侧部分(具有向上方敞开的圆弧状剖面)4a的两侧的上缘4a1、4a2与罩6的后面侧部分(具有向下方敞开的圆弧状剖面)6a的两侧的下缘6a1、6a2抵接来支撑袖带单元5的重量(在该例中约为1kg)。因此,例如,装配完该血压计1的服务人员等无需在滑动时用自己的手去支撑袖带单元5的重量,仅通过将袖带单元5朝向滑动终端A1f侧按压(使其滑动),就能够轻松地安装袖带单元5。特别是,在该例中,滑动承受部4以高度朝向滑动终端A1f侧逐渐变低的方式倾斜。因此,服务人员等能够利用袖带单元5的重力,轻松地安装袖带单元5。
另外,当袖带单元5沿着滑动承受部4朝向滑动终端A1f侧滑动安装时,设置于袖带单元5(袖带结构体7)的后面7f侧的下部的十字形突起84(参照图6)与设置于相当于主体2的滑动承受部4的滑动终端A1f侧的部位的圆筒状突起54(参照图12)嵌合。由此,袖带单元5在滑动承受部4的径向上被定位。与之伴随,设置于袖带单元5(袖带结构体7)的后面7f侧的下部的流体连接器81、82、83(参照图6)可流通流体且可装卸地与设置于相当于主体2的滑动承受部4的滑动终端A1f侧的部位的流体连接器51、52、53(参照图12)嵌合连接。
因此,服务人员等能够简单地进行该血压计1的装配。即,服务人员等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将袖带单元5可装卸地安装于主体2(滑动承受部4),从而能够一体地构成该血压计1。
在这样地装配的血压计1中,成为在具有向上方敞开的圆弧状剖面的滑动承受部4上承受圆筒状的袖带单元5的安装状态。因此,在滑动承受部4与袖带单元5之间难以施加与滑动方向A1、A2垂直的方向的外力,从而难以发生扭转。因此,能够提高在流体连接器51、52、53与流体连接器81、82、83之间的可流通流体的连接的可靠性。
相反地,在从主体2(滑动承受部4)卸下袖带单元5时,h状突起46的后部(是指图9(B)中所示的比可动板部46b的大致中央46c更靠后方的部分。以下相同)向图10(A)中箭头A0所示的方向(朝向径向外侧)被按压。由此,如图9(B)中所示的h状突起46的可动板部46b与垂直板部46d(主要是后者)发生挠曲,从而卡合凸部46p朝向径向内侧位移。其结果,卡合凸部46p从间隙7w1出来,从而解除锁定部L的轴向的锁定。接着,在该锁定被解除的状态下,使袖带单元5向图9(A)和图10(B)中箭头A2所示的方向(与安装时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相对于滑动承受部4滑动。此时,与安装时同样地,滑动承受部4的前面侧部分4a的两侧的上缘4a1、4a2与罩6的后面侧部分6a的两侧的下缘6a1、6a2抵接来支撑袖带单元5的重量。因此,服务人员等无需在滑动时用自己的手去支撑袖带单元5的重量,从而能够轻松地使袖带单元5滑动。
另外,若袖带单元5向与安装时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相对于滑动承受部4滑动时,设置于袖带单元5(袖带结构体7)的后面7f侧的下部的十字形突起84(参照图6)从设置于相当于主体2的滑动承受部4的滑动终端A1f侧的部位的圆筒状突起54(参照图12)脱离。与此同时,设置于袖带单元5(袖带结构体7)的后面7f侧的下部的流体连接器81、82、83(参照图6)从设置于相当于主体2的滑动承受部4的滑动终端A1f侧的部位的流体连接器51、52、53(参照图12)脱离。
之后,如图11中箭头A6所示,袖带单元5被抬起,从主体2(滑动承受部4)卸下。
这样,服务人员等能够简单地进行该血压计1的分解。即,服务人员等通过简单的操作,就能够从主体2(滑动承受部4)卸下袖带单元5。
(控制系统的模块结构)
图15示出了在主体2上安装有袖带单元5的状态的血压计1的控制系统的模块结构。如图15中所示,袖带单元5内的测量用空气袋77经由流体连接器81、51与主体2内的测量用空气系统20连接。袖带单元5内的套环卷绕用空气袋79经由流体连接器82、83、52、53与主体2内的套环卷绕用空气系统30连接。另外,测量用空气系统20以及套环卷绕用空气系统30的动作分别由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装置)40控制。
测量用空气系统20包括空气泵21、空气阀22、以及压力传感器23。空气泵21是用于对测量用空气袋77内进行加压的装置,通过接受了来自CPU40的指令的空气泵驱动电路26进行驱动,在测量时以使测量用空气袋77内的压力变为规定的压力的方式吹入作为流体的空气。
空气阀22是用于维持或者减压测量用空气袋77内的压力的装置,通过接受了来自CPU40的指令的空气阀驱动电路27来控制其开关状态,在测量时进行利用空气泵21变为高压状态的测量用空气袋77内的压力的维持和减压,并且在测量结束后使测量用空气袋77内恢复至大气压。
压力传感器23是用于检测测量用空气袋77内的压力的装置,在测量时检测时时刻刻变化的测量用空气袋77内的压力,将对应该检测值的信号向放大器28输出。放大器28对从压力传感器23输出的信号进行放大,并向A/D转换器29输出。A/D转换器29将从放大器28输出的模拟信号数字化并向CPU40输出。
套环卷绕用空气系统30包括空气泵31、空气阀32、以及压力传感器33。空气泵31是用于对套环卷绕用空气袋79内进行加压的装置,通过接受了来自CPU40的指令的空气泵驱动电路36进行驱动,在测量开始时以使套环卷绕用空气袋79内的压力变为规定的压力的方式吹入作为流体的空气。
空气阀32是用于进行套环卷绕用空气袋79内的压力的维持以及减压的装置,通过接受了来自CPU40的指令的空气阀驱动电路37来控制其开闭状态,在测量时利用空气泵31进行变为高压状态的套环卷绕用空气袋79内的压力的维持,并且在测量结束后使套环卷绕用空气袋79内恢复至大气压。
压力传感器33是用于检测套环卷绕用空气袋79内的压力的装置,在测量开始时检测套环卷绕用空气袋79内的压力,将对应该检测值的信号向放大器38输出。
放大器38对从压力传感器33输出的信号进行放大,并向A/D转换器39输出。A/D转换器39将从放大器38输出的模拟信号数字化,并向CPU40输出。
在该例中,输出部42包括所述的显示器11和打印机12。
在该例中,操作部43包括所述的测量开始/停止开关13A、13B、以及打印指示开关14。
CPU40基于输入至操作部43的指令,进行测量用空气系统20以及套环卷绕用空气系统30的控制,并且将测量结果向输出部42和存储部41输出。此外,存储部41是用于存储测量结果的装置。另外,在按下打印指示开关14时,CPU40利用打印机12在纸上(在该例中为卷筒纸)打印出测量结果。
(血压测量动作)
图16示出了基于所述结构的血压计1中的CPU40的血压测量的动作流程。在该例中,在被测量者将上臂90穿过袖带单元5的状态下,通过按下设置于主体2的操作部43的测量开始/停止开关13A、13B,从而转移至测量动作。
首先,在步骤S1中,进行血压计1的初始化。此时,在袖带单元5(袖带结构体7)中,如图14(A)中所示,测量用空气袋77和套环卷绕用空气袋79内的压力均为零(大气压)。在该状态(自然状态)下,套环78的周向的端部彼此重叠,测量用空气袋77的周向的端部彼此分离地比较大。
接着,在图16的步骤S2中,CPU40作为压力控制部发挥作用,从空气泵31经由流体连接器52、53、82、83向套环卷绕用空气袋79供给空气。由此,进行套环卷绕用空气袋79的加压。此时,在袖带单元5(袖带结构体7)中,如图14(B)中箭头A11所示,套环卷绕用空气袋79朝向径向内侧膨胀而向径向内侧压迫套环78。由此,如箭头A12所示,套环78的周向的端部彼此的重叠尺寸增加,测量用空气袋77的周向的端部彼此接近。然后,在套环卷绕用空气袋79内的压力达到规定的压力的时刻,结束套环卷绕用空气袋79的加压(步骤S3)。其结果,如图14(C)中所示,变为上臂90被测量用空气袋77卷绕的状态。
接着,在图16的步骤S4中,CPU40作为压力控制部发挥作用,从空气泵21经由流体连接器51、81向测量用空气袋77供给空气。由此,进行测量用空气袋77的加压。然后,在测量用空气袋77内的压力达到规定的压力的时刻,结束测量用空气袋77的加压,在步骤S5中,开始测量用空气袋77的减压。
之后,在步骤S6中,CPU40作为血压计算部发挥作用,基于压力传感器23的输出而进行动脉压脉搏波(压力的变动成分)的检测,基于所述动脉压脉搏波的检测数据进行血压值的计算(示波法)。在结束血压值的计算之后,在步骤S7中,在设置于主体2的输出部42的显示器11上进行血压值的显示,并且在步骤S8中,进行套环卷绕用空气袋79内以及测量用空气袋77内的向大气的开放。
这样,根据该血压计1,对被测量者简单地进行血压测量。此外,血压的计算也可以不在减压过程中进行而在加压过程中进行。
(部件更换)
经过长年的使用的结果,例如,在流体袋(测量用空气袋77或套环卷绕用空气袋79)发生劣化而产生漏气等的不良状况的埸合下,在该血压计1中,作为部件仅更换袖带单元5中的袖带结构体7。
具体而言,首先,如图10(A)所示,在h状突起46的后部向箭头A0所示的方向(朝向径向外侧)被按压而解除了锁定部L的轴向的锁定的状态下,如图10(B)所示,使袖带单元5向箭头A2所示的方向(与安装时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相对于滑动承受部4滑动。此时,滑动承受部4的前面侧部分4a的两侧的上缘4a1、4a2与罩6的后面侧部分6a的两侧的下缘6a1、6a2抵接来支撑袖带单元5的重量。因此,服务人员等无需在滑动时用自己的手去支撑袖带单元5的重量,就能够轻松地使袖带单元5滑动。之后,如图11中箭头A6所示,袖带单元5被抬起,从主体2(滑动承受部4)拆下。
接着,如图6中所示,在L状突起71的后部向箭头A3所示的方向(朝向径向内侧)被按压而解除了第一卡合部E1的轴向的锁定的状态下,使罩6向箭头A4所示的方向滑动。与之伴随,也解除了第二卡合部E2对径向R以及周向θ的相对移动的限制。由此,从袖带结构体7卸下罩6。在卸下后,发生了不良状况的袖带结构体7例如被废弃处理。
另一方面,准备新品的袖带结构体7。罩6(原来的罩6)向如图6中箭头A5所示的方向以变为一体的方式可装卸地安装于该新品的袖带结构体7,从而构成新的袖带单元5。
接着,以与卸下时相反的顺序使新的袖带单元5沿着滑动承受部4的中心轴C滑动来安装。具体而言,新的袖带单元5向如图11中的箭头A7所示的方向放置在滑动承受部4上。接着,使该新的袖带单元5向图10(B)中箭头A1所示的方向相对于滑动承受部4滑动。此时,滑动承受部4的前面侧部分4a的两侧的上缘4a1、4a2与罩6的后面侧部分6a的两侧的下缘6a1、6a2抵接来支撑袖带单元5的重量。因此,装配该血压计1的服务人员等无需在滑动时用自己的手去支撑袖带单元5的重量,仅通过将袖带单元5朝向滑动终端A1f侧按压(滑动),就能够轻松地安装袖带单元5。
这样,在该血压计1中,作为部件仅简单地更换袖带单元5中的袖带结构体7。在装配完的状态下,新品的袖带结构体7被罩6(原来的罩6)和滑动承受部4覆盖。
在此,袖带单元5的罩6(原来罩6)被再利用。经过长年的使用的结果,若主体2发生褪色,则罩6(元的罩6)也同样地应该会发生褪色。因此,主体2与罩6(原来的罩6)之间没有色差。由此,根据该血压计1,即使进行部件(袖带结构体7)的更换,也不会给用户带来不协调感。
(变形例)
此外,如图13所示,也可以在形成袖带单元5的袖带结构体7的外周面7a的上部设置表示将罩6安装于袖带结构体7时的相对滑动的朝向的标记80。在该例中,标记80为从袖带结构体7的后面7f侧朝向前面7e侧的粗箭头的形态。服务人员等在将罩6安装于袖带结构体7时,通过观察标记80,能够使罩6沿着袖带结构体7的外周面7a的上半部分向正确的方向相对滑动。即,在该例中,促使服务人员等使袖带结构体7的外周面7a相对于罩6从袖带结构体7的前面7e侧潜入并滑动。因此,服务人员等能够正确地且更简单地将罩6安装于袖带结构体7。此外,表示相对的滑动的朝向的标记80不仅可以设置于袖带结构体7,也可以设置于袖带结构体7和罩6中的一方或双方。
在本实施方式中,插入袖带单元5的被测量部位是上臂90,但不限于此。被测量部位也可以是手腕、手指、下肢等。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袖带单元5在基底构件70内具有套环卷绕用空气袋79、套环78、以及测量用空气袋77,但不限于此。也可以省略套环卷绕用空气袋79和套环78,而仅通过测量用空气袋77来压迫被测量部位。
以上的实施方式只是示例,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所述多个实施方式能够分别单独地成立,但也能够将实施方式彼此组合。另外,不同的实施方式中的各个特征也能够分别单独地成立,但也能够将不同的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彼此组合。
附图标记的说明:
1 血压计
2 主体
3 袖带
4 滑动承受部
5 袖带单元
6 罩
7 袖带结构体
70 基底构件
77 测量用空气袋
78 套环
79 套环卷绕用空气袋
80 标记
L 锁定部
E1 第一卡合部
E2 第二卡合部

Claims (9)

1.一种血压计,具有容纳泵的主体和可装卸地安装于所述主体的圆筒状的袖带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具有滑动承受部,所述滑动承受部具有向上方敞开的圆弧状剖面,能够沿与该圆弧状剖面垂直的方向滑动地承受所述袖带单元,
所述滑动承受部在所述袖带单元滑动的滑动方向上保持水平或者以高度朝向滑动终端侧逐渐变低的方式倾斜,
所述袖带单元具有:
袖带结构体,呈圆筒状以供棒状的被测量部位插入,沿内周面具有流体袋;以及
罩,具有向下方敞开的圆弧状剖面,以与所述袖带结构体成为一体的方式可装卸地安装于所述袖带结构体,并覆盖所述袖带结构体的至少上半部分,
在所述袖带单元沿着所述滑动承受部滑动时,所述滑动承受部的圆弧状剖面的两侧的上缘与所述罩的圆弧状剖面的两侧的下缘抵接来支撑所述袖带单元的重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压计,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承受部在相当于所述滑动终端侧的部位具有与所述泵连通的第一流体连接器,
所述袖带单元在与所述第一流体连接器相对的部位具有与所述流体袋连通的第二流体连接器,
当将所述袖带单元沿着所述滑动承受部向所述滑动终端侧滑动来安装时,所述第一流体连接器与所述第二流体连接器可流通流体且可装卸地嵌合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血压计,其特征在于,
所述袖带单元具有:
第一卡合部,为了使所述罩以成为一体的方式可装卸地安装于所述袖带结构体,通过使所述罩沿着所述袖带结构体的外周面的上半部分从测量血压时面向被测量者配置的前面侧朝向与该前面侧相反的后面侧滑动,将所述袖带结构体与所述罩在所述袖带结构体的轴向上可装卸地卡合而锁定;以及
第二卡合部,限制在所述袖带结构体的径向和周向上的所述袖带结构体与所述罩之间的相对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血压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卡合部构成为产生表示锁定完成的声音。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血压计,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袖带结构体和所述罩中的一方或双方上设置有标记,所述标记表示将所述罩安装于所述袖带结构体时的相对滑动的朝向。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血压计,其特征在于,
所述血压计具有锁定部,所述锁定部通过使所述袖带单元沿着所述滑动承受部朝向所述滑动终端侧滑动,将所述主体与所述袖带单元在所述滑动方向上可装卸地卡合而锁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血压计,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部构成为产生表示锁定完成的声音。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血压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罩的在测量血压时面向被测量者配置的前面侧的端面呈圆环状,以覆盖所述袖带结构体的前面侧的端面。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血压计,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具有:
压力控制部,在所述主体上安装有所述袖带单元的状态下,进行从所述泵向所述流体袋供给流体来压迫插入所述袖带单元的被测量部位的控制;以及
血压计算部,基于所述流体的压力来计算血压。
CN201980022625.9A 2018-04-10 2019-02-28 血压计 Active CN11191860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75591 2018-04-10
JP2018075591A JP7010120B2 (ja) 2018-04-10 2018-04-10 血圧計
PCT/JP2019/007788 WO2019198370A1 (ja) 2018-04-10 2019-02-28 血圧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18603A CN111918603A (zh) 2020-11-10
CN111918603B true CN111918603B (zh) 2023-04-18

Family

ID=681641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22625.9A Active CN111918603B (zh) 2018-04-10 2019-02-28 血压计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832921B2 (zh)
JP (1) JP7010120B2 (zh)
CN (1) CN111918603B (zh)
DE (1) DE112019001886T5 (zh)
WO (1) WO2019198370A1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87610U (zh) * 1985-11-19 1987-06-04
JPH0217031A (ja) * 1988-07-04 1990-01-22 Omron Tateisi Electron Co 指用電子血圧計のカフ
JP2005028123A (ja) * 2003-06-19 2005-02-03 Saraya Kk エコーを用いた血管径測定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CN1660009A (zh) * 2004-02-27 2005-08-31 欧姆龙健康医疗事业株式会社 血压测定装置
JP2005245952A (ja) * 2004-03-08 2005-09-15 Terumo Corp 血圧計
CN101522097A (zh) * 2006-10-05 2009-09-02 欧姆龙健康医疗株式会社 血压计用袖带和血压计
CN102469944A (zh) * 2009-07-23 2012-05-23 欧姆龙健康医疗事业株式会社 血压计
CN104434073A (zh) * 2014-12-24 2015-03-25 深圳瑞光康泰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血压测量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00657A4 (en) * 1994-03-25 1997-05-28 Toto Ltd DIGITAL TONOMETER OF THE TYPE TO BE INSTALLED ON A TOILET BOWL AND WITH RETRACTILE ACTIVE SURFACES
US7182155B2 (en) * 2002-10-16 2007-02-27 Diedrich Drill, Inc. Locking split barrel sampler and soil sampling system
US7419471B2 (en) * 2004-02-03 2008-09-02 Terumo Kabushiki Kaisha Arm insertion type sphygmomanometer
JP4563727B2 (ja) * 2004-05-24 2010-10-13 テルモ株式会社 血圧計
JP4754226B2 (ja) * 2005-01-28 2011-08-24 テルモ株式会社 自動血圧計
US20060184053A1 (en) * 2005-02-15 2006-08-17 Health & Life Co., Ltd. Tunnel type sphygmomanometer assembly
JP6287610B2 (ja) 2014-06-13 2018-03-0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燃料制御装置及び車両用燃料制御方法
CN208541299U (zh) * 2017-12-27 2019-02-26 深圳星脉医疗仪器有限公司 全自动台式血压仪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87610U (zh) * 1985-11-19 1987-06-04
JPH0217031A (ja) * 1988-07-04 1990-01-22 Omron Tateisi Electron Co 指用電子血圧計のカフ
JP2005028123A (ja) * 2003-06-19 2005-02-03 Saraya Kk エコーを用いた血管径測定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CN1660009A (zh) * 2004-02-27 2005-08-31 欧姆龙健康医疗事业株式会社 血压测定装置
JP2005245952A (ja) * 2004-03-08 2005-09-15 Terumo Corp 血圧計
CN101522097A (zh) * 2006-10-05 2009-09-02 欧姆龙健康医疗株式会社 血压计用袖带和血压计
CN102469944A (zh) * 2009-07-23 2012-05-23 欧姆龙健康医疗事业株式会社 血压计
CN104434073A (zh) * 2014-12-24 2015-03-25 深圳瑞光康泰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血压测量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198370A1 (ja) 2019-10-17
DE112019001886T5 (de) 2020-12-24
CN111918603A (zh) 2020-11-10
US11832921B2 (en) 2023-12-05
US20210030287A1 (en) 2021-02-04
JP2019180849A (ja) 2019-10-24
JP7010120B2 (ja) 2022-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411827B1 (en) Cuff apparatus and sphygmomanometer comprising the same
EP1945096B1 (en) Blood pressure measuring apparatus
US7780603B2 (en) Blood pressure measuring apparatus
US6547741B2 (en) Wrist sphygmomanometer
US9186074B2 (en) Sphygmomanometer cuff and sphygmomanometer
US20200323446A1 (en)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 device
US11547308B2 (en) Blood pressure monitor
WO2017203958A1 (ja) センサアセンブリ
CN111918603B (zh) 血压计
JP2007307219A (ja) 血圧計測装置
US20220000380A1 (en) Sphygmomanometer
US20110224560A1 (en) Sphygmomanometer cuff and sphygmomanometer provided with the same
TW201029627A (en) Blood pressure detection device
JP2007275483A (ja) 血圧計用カフ
WO2011010686A1 (ja) 血圧計
WO2007043349A1 (ja) 血圧測定用カフおよび血圧測定装置
JPWO2004080299A1 (ja) 血圧計用カフ及びそれを備えた血圧計
KR101750063B1 (ko) 혈압 측정용 손목 압박기 및 이를 갖는 손목 혈압계
JP4563727B2 (ja) 血圧計
CN111970966B (zh) 血压计
JP2005245952A (ja) 血圧計
JP2010069196A (ja) 血圧計用カフおよび血圧計
US20230000373A1 (en) Cuff structure and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 device
JP5245717B2 (ja) 血圧計用カフ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血圧計
CN117979892A (zh) 生物信息测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